抗原提呈

抗原提呈
1、 外源性抗原(exogenous Ag) :来源于细胞外的、并非由抗原提呈细胞合成的抗原,如吞噬的细胞、细菌、蛋白质等。
2、 内源性抗原(endogenous Ag):在抗原提成细胞内合成的抗原,如病毒蛋白、肿瘤抗原等。

3、 抗原处理和提呈的概念和途径:
将胞质内自身产生的或摄入胞内的抗原分子降解并加工成一定大小的多肽片段,使多肽与MHC分子结合,然后以抗原肽-MHC复合物的形式表达于APC表面。在与T细胞接触的过程中,表达于APC表面的抗原肽-MHC复合物被T细胞所识别,从而将抗原信息提呈给T细胞。
途径:MHCⅠ类分子途径;MHCⅡ类分子途径;交叉提呈;脂类抗原的CD1分子提呈途径(脂类抗原可与表达于APC表面的CD1分子结合而被提呈)

4、 抗原提呈细胞的概念和主要类别
能捕捉、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提呈给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包括专职APC(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B细胞)和非专职APC(内皮细胞、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以及通过MHCI类分子向CD8+T细胞提呈抗原的靶细胞

5、 内源性抗原和外源性抗原的提呈全过程。
MHCⅠ类分子途径(胞质溶胶途径)---内源性抗原的处理及提呈:内源性蛋白质被细胞内蛋白酶体降解为8~10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后,与TAP结合并由TAP(ER表面的抗原加工相关转运物)选择性的转运到内质网腔内,与ER内组装的MHCⅠ类分子结合形成抗原肽-MHCⅠ类分子复合物,再经高尔基体将复合物转运至细胞膜表面,供CD8+T细胞识别,从而完成抗原提呈过程。
MHCⅡ类分子途径(溶酶体途径)---外源性抗原的处理及提呈:外源性抗原被APC识别和摄取,在胞内形成内体,内体转运至溶酶体或与溶酶体结合,抗原随后被降解成10~17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而转运至MⅡC(富含MHCⅡ类分子腔室)中,腔室中含有在ER中合成并与Ii链(Ia相关恒定链)结合形成复合物而经高尔基体转运来的MHCⅡ类分子。在MⅡC中,Ii链被降解而将CLIP残留于MHCⅡ类分子的抗原多肽结合槽中,再在HLA-DM的作用下抗原多肽结合槽的CLIP被待提呈的抗原肽取代,形成稳定的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然后转运至APC膜表面,供CD4+T细胞识别,从而完成抗原提呈过程。

6、 抗原处理两途径比较:
抗原类型(内源、外源);降解抗原的酶结构(蛋白酶体、内体和溶酶体);处理抗原的细胞(所有有核细胞、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参与的MHC分子;伴侣分子(TAP和钙联素、Ii链和钙联素);提呈对象(8、4)

7、 树突状细胞的主要特征:
最大特点是能活化未致敏的初始T细胞。树突状细胞是体内抗原提呈功能最强的APC,可以激发初次免疫应

答;抗原提呈效率高。此外,能高表达MHC-Ⅱ类分子;可表达参与抗原摄取和转运的特殊膜受体;能有效摄取和处理抗原,然后迁移至T细胞区;通过快速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参与固有免疫应答,是联系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

8、 树突状细胞的的来源、分布、分化发育、成熟迁移及其对抗原的提呈过程。
来源:多能造血干细胞的髓样干细胞或淋巴样肝细胞。髓系DC诱导和启动免疫应答;淋巴系DC快速释放大量1型干扰素参与病毒免疫应答。
分布:淋巴样组织、非淋巴样组织和体液
分化发育:前体阶段(维持DC数量);未成熟期(摄取加工抗原 );迁移期(归巢);成熟期(呈递抗原,外周免疫器官T细胞区)
迁移:骨髓经血流到非淋巴组织,在炎性因子、抗原的刺激下进入外周免疫器官。

9、 单核巨噬细胞的来源、表面特征、功能特点。
包括骨髓内的前单核细胞,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内的巨噬细胞。骨髓中的髓样干细胞受某些细胞因子的作用发育成前单核细胞。前单核细胞进一步发育成为单核细胞进入血流。移行至全身各组织器官内,发育成熟为巨噬细胞。
具有加工、提呈抗原;吞噬杀伤作用;杀伤靶细胞;参与并促进炎症反应;免疫调节作用。

10、 B淋巴细胞的抗原提呈作用:
B细胞能持续表达MHC-Ⅱ类分子,能有效提呈抗原给CD4+Th细胞,也表达B7-1分子,对活化的Th细胞有协调刺激作用。机制:BCR,内吞作用,抗原分子水解,与MHC-Ⅱ类分子形成复合物,表达在B细胞表面,并提呈给CD4+T细胞。

11、 MHC分子在抗原提呈过程中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