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物理A考试大纲

普通物理A考试大纲
普通物理A考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物理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本《物理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学科有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综合考察考生对物理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包括普通物理学、理论力学和流体力学三部分,考试内容各占三分之一。

一、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普通物理学

(一)力学

1.质点运动学

质点运动的描述,圆周运动和抛体运动,相对运动和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2.质点动力学

常见力,非惯性系和惯性力,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势能,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与转化定律,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3.刚体运动学

平动和转动,转动惯量和定轴转动定律,定轴转动中的动能定理,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二)热学

1.气体分子运动论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子热运动的基本概念,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公式,能量均分定理,理想气体内能,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2. 热力学

热力学第一定律,循环过程和卡诺循环,热力学第二定律,可逆和不可逆过程,卡诺定理,熵,玻耳兹曼关系,熵增原理。

(三)电磁学

1. 静电场

电荷守恒定律和库仑定律,静电场的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电场和电势,导体的静电平衡,电容,静电场中的电介质,静电场的能量;

2. 稳恒电流的磁场

磁感应强度,毕奥-萨伐尔定律,运动电荷的磁场,磁场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安培定律;

3.电磁感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动生电动势,感生电动势,自感和互感。

(四)波动现象

1.机械振动和电磁振荡

谐振动和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和共振,LC电路振荡;

2.机械波和电磁波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平面简谐波,波动方程和波速,波的能量和强度,电磁波基本性质,惠更斯原理,波的衍射和干涉,波的叠加原理,机械波的多普勒效应;

(五)光学

1. 几何光学基本概念

光源,单色光,相干光,光程和光程差;

2. 光的干涉和衍射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薄膜干涉,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单缝和圆孔的夫琅禾费衍射,光栅衍射;

3. 光的偏振

光的偏振状态,起偏和检偏,马吕斯定律,反射和折射时光的偏振。

(六)原子物理和量子力学基础

1.原子物理

基尔霍夫辐射定律,黑体辐射实验定律,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设,康普顿效应,电子的自旋,原子的电子壳层结构;

2.量子力学基础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光电效应,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不确定关系,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一维无限深势阱,一维势垒和隧道效应。

第二部分理论力学

(一)质点动力学

1. 质点运动的描述方法

2. 质点运动的微分方程及求解方法

3.质点的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4. 质点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5.质点的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6.质点的平衡和平衡的稳定性

7.有心力

(二)刚体运动学

1.刚体运动的描述方法

2.刚体的平动和转动

3.刚体的定轴转动和角速度

4.刚体的平面平行运动

5.刚体的定点运动

(三)非惯性系中的质点力学

1.参考系间速度和加速度的变换关系

2.非惯性系内质点的动力学方程

3.地球自转的动力学效应

(四)质点系动力学

1.质点系的内力和外力

2.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3.质点系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4.质点系的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5.二体问题

(五)拉格朗日动力学

1.分析力学基础

2.虚功原理

3.哈密顿原理

4.拉格朗日方程及其广义动量积分和广义能量积分

第三部分流体力学

(一)流体力学基本概念

1.物质结构和连续介质假设

2.应力张量

3.热力学基础

(二)流体运动学

1.流体运动的描述方法

2.速度分解定理

3.涡量和应变速率及速度场的确定方法

4.涡量场结构描述方法

5.无源无旋流动解的确定性问题和基本解

6.迭加原理

(三)流体力学基本方程

1.连续性方程

2.动量方程

3. 能量方程

4.流体的输运特性和本构方程

5.流体力学方程组及边界条件

6.流体的静力平衡

(四)粘性不可压缩流动

1.不可压缩流动

2.定常和非定常的平行剪切流动

3.圆对称的平面粘性流动

4.粘性流动的相似律

5.小雷诺数粘性流动

(五)无粘流动的一般理论

1.无粘流动的运动方程组

2.伯努利方程

3.开尔文速度环量守恒和赫姆霍兹涡量定理

4.无粘流涡量动力学方程

(六)不可压缩无旋流动

1.不可压缩无旋流动的一般特性

2. 基本流

3.圆柱的位势绕流

4.保角变换

5.二维翼型和库塔条件

6.不可压缩轴对称无旋流动

(七)不可压缩流体的波动

1.表面重力波

2.平面单色波

3.水波的色散和群速度

4.表面张力波

5.分层流体的重力内波

6.非线性水波理论

(八)旋涡运动

1.涡量场演化的物理机制

2.涡量的产生和扩散

3.基本的旋涡运动

4.二维点涡系运动

5.涡列和卡门涡街

6.地转运动

(九)边界层理论

1.层流边界层理论

层流边界层方程,平板边界层,边界层方程的近似解法,二维定常边界层的分离,二维层流射流,自由剪切层;

2.流动稳定性

流动稳定性的一般表述,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平行剪切

流的稳定性,非线性、分叉和混沌,层流向湍流的转捩;

3.湍流概念

雷诺方程,湍流的半经验理论,湍流边界层,湍流的统计理论。

(十)无粘可压缩流动

1.声波的基本概念

3.一维可压缩定常流

3.一维可压缩非定常流

二、参考书目

1.程守洙、江之永主编,普通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管靖、刘文彪主编,理论力学简明教程,科学出版社,2008 3.庄礼贤、尹协远、马晖扬编著,流体力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9

初二物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宏德教育初二物理期末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总计30分) 1、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 .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D .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2、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D .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一定比在液体中快 3、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正确的是( ) A .先液化后蒸发 B .先升华后蒸发 C .先液化后升华 D .先凝华后升华 4、冬天雨雪过后,停在户外的汽车的前窗玻璃上常会结有一层冰.要想除去这些冰,下列做法中不可采用的是( ) A .喷洒盐溶液 B .用硬的纸质物体直接清除 C .启动车子,打开热风,吹车前窗玻璃 D .将少量沸水洒在车前窗玻璃上 5、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人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B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C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D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6、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将天平调节平衡后,估计这物体的质量约为50g ,就把物体和砝码分别正确地放入盘中,发现指针明显地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那么他应该 ( ) A .减少砝码 B .增加砝码 班级 姓名 考号

080900专业《大学物理》(电光学院)考试大纲

80900专业《大学物理》(电光学院)考试大纲 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2013年9月16日14:46来源:研究生办公室 发布人:宋洪生老师关键词:浏览次数:694 《大学物理》(电光学院)考试大纲 《大学物理》共150分,其中电磁学部分75分、光学部分75分。 (电磁学部分) 一、适用范围 本科目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备选专业基础课程之一。适用专业为: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 二、考试基本要求 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相关应用、解题方法等。 四、试题形式 试题的可能形式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等。 五、考试内容 试题涉及的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 1.静电场 1.1库仑定律 电荷、电量、电荷守恒定律、物质的分类、电荷密度、库仑定律、静电力叠加原理及其应 用等。 1.2高斯定理 电场概念、电场强度矢量、电力线及电通量、电场叠加原理及其应用、高斯定理及其应用 等。 1.3环路定理 环路定理、电位概念、电位叠加原理及其应用、电位梯度等。 1.4静电场中导体 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以及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性质、电容概念、电容计算等。 1.5静电场中介质 电介质极化机理、极化强度矢量、有电介质时的高斯定理及其应用。 1.6电场能量 电容器储能、电场能量的计算方法。 2.稳恒电流与稳恒磁场 2.1导电规律与源端电压 电流稳恒条件、电流密度矢量、欧姆定律微分形式、非静电场、电动势、源端电压等。 2.2接触电动势及温差电动势

接触电动势及温差电动势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2.3毕萨定律 磁场的基本概念、磁感应强度矢量、毕萨定律、磁场叠加原理及应用等。 2.4高斯定理与安培环路定理 磁场的“高斯”定理、磁通量、安培环路定理及其应用等。 2.5安培公式与洛伦磁力 安培公式、洛伦兹力及相关应用等。 2.6磁介质特性分析 磁介质的磁化、磁化强度矢量、磁场强度矢量、有介质时的磁场环路定理及其应用等。 2.7磁场能量 磁场边界条件(附带电场边界条件)、磁场能量的计算等。 3.电磁感应定律 3.1法拉第与楞次定律 电磁感应现象、两个定律及其应用。 3.2动生与涡旋电动势 两种电动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3.3线圈的电感与储能 电感概念、电感的计算、电感储能的计算。 3.4电磁感应的应用 4.麦克斯韦方程组 位移电流的概念、麦克斯韦方程组。 (光学部分) 一、总体要求 《大学物理---光学》是“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生入学考试可选择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主要考察学生掌握《大学物理---光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情况以及分析和解决相应光学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分值及参考书目 1.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三、内容及比例 1. 光的电磁理论(约占光学部分10%) 光是电磁波 光源发光机理,光波的叠加 两束光能够发生相干现象的条件

中考物理考试大纲(20200930070430)

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 (物理) 一、考试性质 初中物理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终结性省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所规定的学业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命题依据 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为指导,以《2015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物理)》为依据,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际进行命题。 三、命题原则 1.导向性: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能力立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应用,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校加强教学管理。 2.基础性: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和应用程度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避免出现繁、难、偏、旧试题。 3.应用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试题素材应自然融洽地联系学生实际,反映物理科技的发展及其应用,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掌握的方法、能力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不出似是而非、脱离实际的试题和“机械性记忆”试题。 4.探究性:加强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应该从过程与方法入手,立意于能力,侧重考查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理解和内化,避免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知识化、程序化、形式化和标签化。 5.开放性:重视开放创新能力的考查。应设计适量的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6.科学性:严格按照科学命题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发挥不同类型试题的功能,确 保学生发挥其真实水平;试题及评分标准要科学、严谨,杜绝出现知识性、技术性的错误

南昌大学物理期末考试卷

南昌大学 20 05 ~20 06 学年第 1 学期期 终 考试试卷 试卷编号: ( B )卷 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 适用班级: 学院: 系别: 考试日期: 06年1月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累分人 签 名 题分 27 25 38 100 得分 评卷人 一、 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27 分) 1. 下列各图所示的速率分布曲线,哪一图中的两条曲线能是同一温度下氮气和氦气的分子速率分布曲线 [ ] f (v ) f (v ) v O f (v ) v O (B) (A) f (v ) (D) v O (C) v O V V 2V 1O T 1T 2 T a b 第1题图 第2题图 2、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其状态在V -T 图上沿着一条直线从平衡态a 改变到平衡态b (如图). (A) 这是一个等压过程. (B) 这是一个升压过程. (C) 这是一个降压过程. (D) 数据不足,不能判断这是哪种过程 [ ] 3、两个质点各自作简谐振动,它们的振幅相同、周期相同.第一个质点的振动方程为x 1 = A cos(t + ).当第一个质点从相对于其平衡位置的正位移处回到平衡位置时,第二个质点正在最大正位移处.则第二个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A) )π21cos(2++=αωt A x . (B) )π21 cos(2-+=αωt A x . (C) )π2 3 cos( 2-+=αωt A x . (D) )cos(2π++=αωt A x . [ ]

4、图中所画的是两个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若这两个简谐振动可叠加,则合成的余弦振动的初相为 (A) π2 3. (B) π. (C) π2 1. (D) 0. [ ] 图(b) T 1 T 2 M 45° S A C f L B 图(a) 第4题图 第5题图 5、检验滚珠大小的干涉装置示意如图(a).S 为光源,L 为会聚透镜,M 为半透半反镜.在平晶T 1、T 2之间放置A 、B 、C 三个滚珠,其中A 为标准件,直径为d 0.用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平晶,在M 上方观察时观察到等厚条纹如图(b)所示.轻压C 端,条纹间距变大,则B 珠的直径d 1、C 珠的直径d 2与d 0的关系分别为: (A) d 1=d 0+,d 2=d 0+3. (B) d 1=d 0-,d 2=d 0-3. (C) d 1=d 0+2,d 2=d 0+3. (D) d 1=d 0-2,d 2=d 0-3.[ ] 6、波长500nm(1nm=10-9m)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宽度a 0.25 mm 的单缝上,单缝后面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的焦平面上放置一屏幕,用以观测衍射条纹.今测得屏幕上中央明条纹一侧第三个暗条纹和另一侧第三个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d 12 mm ,则凸透镜的焦距f 为 (A) 2 m . (B) 1 m . (C) 0.5 m . (D) 0.2 m . (E) 0.1 m . [ ] 7、光强为I 0的自然光依次通过两个偏振片P 1和P 2.若P 1和P 2的偏振化方向的夹角=30°,则透射偏振光的强度I 是 (A) I 0 / 4. (B)3I 0 / 4. (C)3I 0 / 2. (D) I 0 / 8. (E) 3I 0 / 8. [ ] O P Q S ν m v 2/2 8、光电效应中发射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中的 (A) OQ (B) OP (C) OP /OQ (D) QS /OS 可以直接求出普朗克常量. [ ] 9、 假定氢原子原是静止的,则氢原子从n 3 的激发状态直接通过辐射跃迁到基态时的反冲速度大约是 (A) 4 m/s . (B) 10 m/s . (C) 100 m/s . (D) 400 m/s . [ ] (氢原子的质量m =×10-27 kg) x t O A/2 -A x 1 x 2

大学物理考试大纲(食品科学)王国栋

大学物理考试大纲(食品科学)王国栋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考试大纲 《大学物理》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考试对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 一、课程考核目的 本课程的考核目的是:了解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状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二、课程考试方式及时间 本课程的考试均以闭卷考的形式进行,期终的考核成绩以期末成绩为主(80%),、平时和作业情况(20%)也作期终考核成绩的一部分,考核成绩为百分制。本

课程不仅为后续课的学习打基础,而且对学生毕业后的工作,以及进一步学习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考试时间一般规定为120分钟。 三、教学时数 本课程总学时为90(18周,周课5) 四、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 《大学物理学》王国栋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 参考书目 1《大学物理学》郭华北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年 2《物理学》(上、下册) 马文蔚主编高教出版社1999年 3《基础物理学》陆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4《普通物理学》(修订第五版)程守诛、江之永主编1994年

五、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 本考试大纲根据《大学物理》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按照热学的理论知识体系,提出考核的内容和考核要求。考核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和掌握。 第1章物质的基本性质 考核内容: 1.1 物质的结构及形态 1.2 实物的基本性质 1.3 场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4 物质的能量 考核要求: 理解生物学的发展和物理学的关系,现代物理学的成就在农业科学技术中的应用;能够用物理学原理、思想和方法处理农林、生物学问题;掌握物质世界的空间尺度、时间尺度、基本作用及宏观和微观的运行规律。 第2章流体力学基础 考核内容:

2020年高考物理大纲解析

2020年高考物理大纲解析 出国留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2017年高考物理大纲解析,更多高 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年高考物理大纲解析 2017年10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 国统一考试大纲》,其中物理学科的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发生了一 些的变化,这将引发了高三物理备考复习的一系列变化。 一、主要变化 1考核目标与要求 在高考考查的五种能力的最后说明中,将“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改为“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加以论证解决等探究能力的考 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 2必考、选考内容 在“考试范围和要求”部分,由2016年“必考、选考内容各有 4个模块,……除必考内容外,考生还必须从4个选考模块中选择2 个模块作为自己的考试内容,但不得同时选择模块2-2和模块3-3”修改为“必考内容有5个模块,选考内容有2个模块,……除必考 内容外,考生还必须从2个选考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为自己的考 试内容”。即必考部分在原来的物理1、2、3-1、3-2基础上加上了 3-5,而选考部分删去了2-2,只余3-3、3-4。 3考查知识点(内容、要求和说明) 1.内容增加、删减、合并类(共4项) 选考模块3-4中: (1)“机械波”、“横波和纵波”两个考点合二为一;

(2)将以下两个考点“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电磁波及其传播”和“电磁波的产生、发射和接收”,修改为“电磁波的产生”和“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 (3)将“质速关系、质能关系”修改为“质能关系”; (4)将“相对论质能关系式”删去。 2.考点要求变化类(共1项) 选考模块3-4中: 将内容“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的要求由“Ⅱ”级降为“Ⅰ”级。 3.文字调整类(共5项) 必考内容中: (1)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内容第6条:“牛顿运动定律、牛 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变为“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2)单位制内容:“要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 单位和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包括小时、分、升、电子伏特(eV)”调 整为“中学物理中涉及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单位,例如 小时、分、升、电子伏特”; (3)实验说明第1条:“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变为:“打点计时器”; 选考模块3-3中: (4)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内容第4条:“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 的标志、内能”改为“温度、内能”; (5)“要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物 理量的单位,包括摄氏度(℃)、标准大气压”改为“中学物理中涉 及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单位,例如摄氏度、标准大气压”。

(完整)中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将实际物体抽象为一个有质量而无大小和形状的几何点,称为_______,研究地球公转时,可将________视为质点。 2. 横波中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 ________,地震波属于_______。 3. 一个通电导线放在匀强磁场中,导线长为0.2cm,通过的电流为0.1A,测量的导线所受的安培力为10?4N,则匀强磁场的场强为_________,若使通过导线的电流增大为0.2A,则安培力为__________。 4. 一定量的气体从外界吸收了2.2×105J的热量,并对外界做了1.8×105J的功,判断该气体的内增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改变量为___________。 5. 晶体通常呈现__________的几何外形,例如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组中,不是力的三要素的是()。 A.力的大小 B.力的作用点 C.力的方向 D.施力物体2.一个木块质量为2kg以2m s?的速度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与速度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施加大小为5N的力,作用时间1s后木块速度为()。 A.4m s? B.4.5m s? C.5m s? D.5.5m s? 3.下列关于离心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物体所受的离心力大于向心力时产生离心现象 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的一切力都消失时,它将做背离圆心的圆周运动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的一切力都突然消失时,它将沿切线作直线运动 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的一切力都突然消失时,它将做曲线运动 4.关于机械能守恒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云南大学830大学物理考试大纲

云南大学830-《大学物理》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大学物理考试内容涵盖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四门课程。要求考生熟练地掌握普通物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试卷的内容结构 力学 30% 热学 20% 电磁学 30% 光学 20% 3、试卷的题型结构 计算题共10 - 12小题。 三、考察的知识及范围 (一)力学 1. 质点运动学: 矢径;参考系;运动方程;瞬时速度;瞬时加速度;切向加速度; 法向加速度;圆周运动;运动的相对性。 2.质点动力学:

惯性参照系;牛顿运动定律;功;功率;质点的动能;弹性势能; 重力势能;保守力;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与转化定律;动量、冲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3.刚体的转动: 角速度矢量;质心;转动惯量;转动动能;转动定律;力矩;力矩的功;定轴转动中的转动动能定律;角动量和冲量矩;角动量定理;角动量守恒定律。 4.简谐振动和波: 运动学特征(位移、速度、加速度,简谐振动过程中的振幅、角频率、频率、位相、初位相、相位差、同相和反相);动力学分析;振动方程;旋转矢量表示法;谐振动的能量;谐振动的合成; 波的产生与传播;面简谐波波动方程;波的能量、能流密度;波的叠加与干涉;驻波;多普勒效应。 5.狭义相对论基础: 伽利略变换;经典力学的时空观;狭义相对论的相对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洛仑兹变换;同时性的相对性;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狭义相对论的动力学基础;相对论的质能守恒定律。 (二)热学 1.气体分子运动论: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玻耳兹曼分布律,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气体的输运过程。 2.热力学: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循环过程、卡诺循环,

2017福建省中考初中物理考试大纲

物理 一、课程理念、教育教学原则 (一)落实“立德树人”。把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深刻领悟“立德树人”的思想精髓,充分挖掘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德育内涵,在物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以及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立足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基础,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和谐、自然的教学环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都得到发展。 (三)注重实验、探究。合理设计实验、探究活动,有效实施实验、探究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理解概念、发现规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四)发展科学思维。关注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和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从中感悟科学方法的应用,逐步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培养学生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五)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等的联系,引导学生了解物理概念、规律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意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二、课程实施 (一)课程开设 根据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的要求,按照规定的课时安排,开足开齐初中物理课程,尤其要加强实验教学。 (二)教学要求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为依据,针对我省初中物理教学实际,对《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提出较明确、具体的学习要求以及相应的教学建议。

最新-2018年苏教版中考考试大纲物理 精品

2018年泰州市中考考试大纲 一、命题指导思想 1、有利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 3、有利于建立符合课程改革要求的、科学的评估体系,推进素质教育; 4、有利于国家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初中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改革,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有利于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和高一级学校选拔新生。 二、命题原则 1、严格依据课程标准。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综合素质的考查,体现初中阶段的基础性和普及性; 2、坚持“以能力立意”和“以教育价值立意”的命题理念。注意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课本知识分析、解决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试题情境要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力求涉猎当代科技最新成果;注意试题素材的正面教育功能和积极的价值取向,注意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体现学科内综合,注意学科之间相互渗透。 4、命题要符合学科特点。文科严格控制客观题的比例,提高客观题的效度,充分挖掘客观化试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功能;理科注意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加强对实验能力的考查。 5、科学命题,不出偏题、怪题和一些似是而非的题目。试卷结构力求简约。题量适度。题型、题意要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挥。 三、命题主要依据和范围 1、各学科均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认真落实新的课程理念和各学科《课程标准》要求。 2、各学科均以我市统一使用的、本届学生现用的教材为命题范围。 3、理化实验操作考试的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4、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和本《考试大纲》即为命题依据,但教师在教学时应全面讲授,给学生以完整的知识,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 四、试题的难度和题型 1、2018年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6科试题的难度和要求将与2018年大体相同,历史学科试题的广度和要求与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相比略有提高。详见各学科要求。 2、初三的政治、历史采取开卷考试的方法。 3、各学科试卷均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各学科的要求分述如下。 物理 一、命题的内容、范围和要求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为依据命题,认真落实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试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对物理过程和方法的考查;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重视考查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

高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二物理期末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电场线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线是客观存在的 B.电场线与运动电荷的轨迹是一致的 C.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与电荷在该点受力方向可以不相同 D.沿电场线方向、场强一定越来越大 2、关于电阻的计算式 和决定式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 .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B .导体的电阻仅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 C .导体的电阻随工作温度变化而变化 D .对一段一定的导体来说,在恒温下比值 I U 是恒定的,导体电阻不随U 或I 的变化而变化 3、如图所示,用两根绝缘细线挂着两个质量相同的不带电的小球A 和B ,此时,上、下细线受的力分别为T A 、T B ,如果使A 带正电,B 带负电,上、下细线受力分别为T 'A , T 'B ,则( ) A.T A < T 'A B.T B > T 'B C.T A = T 'A D. T B < T 'B 4、某学生在研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时,接成如图所示电路, 接 通 I U R =S L R ρ =

K后,他将高内阻的电压表并联在A、C两点间时,电压表读数为U;当并联在A、B 两点间时,电压表读数也为U;当并联在B、C两点间时,电压表读数为零,则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R1、R2阻值相差不大) A.AB段断路B.BC段断路 C.AB段短路D.BC段短路 5、如图所示,平行线代表电场线,但未标明方向,一个带正电、电量为10-6 C的微粒 在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当它从A点运动到B点时动 能减少了10-5 J,已知A点的电势为-10 V,则以下判 断正确的是() A.微粒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1所示; B.微粒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2所示; C.B点电势为零; D.B点电势为-20 V 6、如右下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B接入电池两极,一个带正电小球悬挂在 两极板间,闭合开关S后,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θ,则() A.保持S闭合,使A板向B板靠近,则θ变大 B.保持S闭合,使A板向B板靠近,则θ不变 C.打开S,使A板向B板靠近,则θ变大 D.打开S,使A板向B板靠近,则θ不变 7、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独立电源的路端电压与通过它们的电流I的关系图象,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A.路端电压都为U0时,它们的外电阻相等, B.电流都是I0时,两电源的内电压相等 θ A B S A B 2 1

中国科学院大学895物理专业综合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2020年中国科学院大学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物理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本科目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满分为150分,其中电动力学部分试题小计分值为60分,量子力学部分试题小计分值为60分,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部分试题小计分值为30分。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类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专业综合”科目的考试内容包括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三大部分。要求考生能掌握电磁现象的基本规律以及分析、处理基本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电磁场性质和时空概念的理解; 要求掌握波函数的物理解释,薛定谔方程的基本性质、求解方法和应用,掌握力学量的算符表示、对易关系、不确定度关系、态和力学量的表象、电子的自旋、粒子的全同性、量子跃迁等,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熟练掌握热运动的规律,深入理解与平衡态热运动有关的物性,理解统计和系综理论,具有分析和处理一些基本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一)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 1、麦克斯韦方程组 2、介质的电磁性质 3、电磁场边值关系 4、电磁场的能量和能流 (二)静电场和稳恒电流磁场 1、静电场的标势及其微分方程 2、静磁场的矢势及其微分方程 3、磁标势 4、泊松方程和拉普拉斯方程 5、分离变量法 6、镜象法 7、格林函数法 8、电多极矩 (三)电磁波的传播 1、平面电磁波 2、电磁波在绝缘介质和导电介质中的传播 3、界面上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 4、波导和谐振腔 (四)电磁波的辐射 精都考研网(专业课精编资料、一对一辅导、视频网课)https://www.360docs.net/doc/6c8804885.html,

初中物理考试大纲

初中物理考试大纲 1掌握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等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和自然坐标系中速度与加速度的投影表示方法。 2掌握从质点运动学方程求速度和加速度、从质点加速度求速度和坐标的方法,能计算质点作圆周运动时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3用矢量讨论抛体运动。 (二)牛顿运动定律 1掌握力、惯性质量、惯性参考系、动量的概念。 2掌握牛顿运动三定律及其适用范围。结合应用微积分,熟悉应用牛顿运动三定律求解简单质点动力学问题。理解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3掌握冲量、功、质心的概念,掌握变力功的计算方法。理解并掌握保守力做功的特点及势能的概念,会计算重力、弹性力和万有引力势能。 4掌握质点的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通过质点的平面曲线运动情况理解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们分析、解决质点作平面曲线运动时的简单力学问题。掌握机械能守恒与动量守恒定律,掌握使用守恒定律分析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能分析简单系统平面运动的力学问题。 5掌握质点系的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动能定理和质点系的功能原理。掌握对心碰撞的基本规律,并能准确用于处理相关力学问题。掌握火箭运动的基本特点。 6掌握质点系的角动量定理及角动量守恒定律,理解质点系对质心的角动量定理及角动量守恒定律。 (三)万有引力定律 1掌握引力质量的概念,了解引力常量的测量,理解地球自转对重量的影响。 2熟悉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内容。 3掌握有心力作用下,运动质点角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的特 4掌握引力势能的概念,掌握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熟悉三种宇宙速度的推导。 (四)振动与波动 1掌握描述简谐振动和简谐波的各物理量(特别是相位)及各量的关系。理解旋转矢量法。2掌握简谐振动的动力学特征和运动学特征,能建立一维简谐振动的微分方程,能根据给定的初始条件写出一维简谐振动的运动方程,并理解其物理意义。理解简谐振动的x-t图线和相轨道。 3掌握同方向同频率和互相垂直同频率的两个简谐振动的合振动的规律。 4理解机械波产生的条件。熟悉平面简谐波方程的各种数学形式及波动方程的数学形式。掌握波与波速的基本概念,理解波的能量传播特征及能流、能流密度概念。 5了解惠更斯原理和波的叠加原理。理解波的相干条件,能应用相位差和波程差分析、确定相干波叠加后振幅增强和减弱的条件。 6理解驻波及其形成条件,了解驻波和行波的区别。 7熟悉阻尼振动三种可能的运动状态,掌握受迫振动的运动特征。 二、热学 (一)温度和基本热现象

核医学影像装置(NMI,包括SPECT,PET)物理师_考试大纲(2013版)

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 核医学影像装置(NMI,包括SPECT,PET)物理师 专业考试大纲 (2013年版) 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说明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04]474号文)精神,中华医学会和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自2004年开始分别组织对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和专业技术知识统一考试。 为使应试者了解考试范围,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大纲》,作为应试者备考的依据。考试大纲中用黑线标出的为重点内容,命题以考试大纲的重点内容为主。

核医学影像物理师专业考试大纲 第一章核医学总论 1.核医学定义与内容 (1)定义 (2)内容 (3)发展简史 2.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 (1)示踪剂的概念 (2)示踪技术的原理 (3)示踪技术的优点 (4)示踪技术的缺点与局限性 (5)示踪实验的设计 (6)示踪技术的主要类型及应用 3.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 (1)显像原理 (2)脏器或组织摄取显像剂的机理 (3)显像条件及其选择 (4)显像类型 (5)图像分析方法及要点 (6)图像质量的评价 (7)核医学影像及其他影像的比较 第二章原子核与放射性 1.原子及原子核 (1)原子结构 (2)原子核结构 (3)结合能

(4)放射性与放射性核素 2.核的放射性衰变 (1)α衰变 (2)β衰变 (3)β+衰变 (4)电子俘获 (5)γ衰变 (6)内转换 3.放射性活度 (1)放射性活度定义 (2)活度单位 (3)放射性浓度 4.衰变规律 (1)衰变规律 (2)衰变常数 (3)半衰期 (4)递次衰变 5核反应 (1)核反应概述 (2)核反应分类 (3)核反应遵从的守恒定律(4)反应能 (5)反应道 (6)核反应截面 (7)核反应产额 (8)回旋加速器实现的核反应(9)反应堆实现的核反应 第三章电离辐射与剂量学

大学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大学物理(下)》期末考试(A 卷) 一、选择题(共27分) 1. (本题3分) 距一根载有电流为3×104 A 的电线1 m 处的磁感强度的大小为 (A) 3×10-5 T . (B) 6×10-3 T . (C) 1.9×10-2T . (D) 0.6 T . (已知真空的磁导率μ0 =4π×10-7 T ·m/A) [ ] 2. (本题3分) 一电子以速度v 垂直地进入磁感强度为B 的均匀磁场中,此电子在磁场中运动轨道所围的面积内的磁通量将 (A) 正比于B ,反比于v 2. (B) 反比于B ,正比于v 2. (C) 正比于B ,反比于v . (D) 反比于B ,反比于v . [ ] 3. (本题3分) 有一矩形线圈AOCD ,通以如图示方向的电流I ,将它置于均匀磁场B 中,B 的方向与x 轴正方向一致,线圈平面与x 轴之间的夹角为α,α < 90°.若AO 边在y 轴上,且线圈可绕y 轴自由转动,则线圈将 (A) 转动使α 角减小. (B) 转动使α角增大. (C) 不会发生转动. (D) 如何转动尚不能判定. [ ] 4. (本题3分) 如图所示,M 、N 为水平面内两根平行金属导轨,ab 与cd 为垂直于导轨并可在其上自由滑动的两根直裸导线.外磁场垂直水平面向上.当外力使 ab 向右平移时,cd (A) 不动. (B) 转动. (C) 向左移动. (D) 向右移动.[ ] 5. (本题3分) 如图,长度为l 的直导线ab 在均匀磁场B 中以速度v 移动,直导线ab 中的电动势为 (A) Bl v . (B) Bl v sin α. (C) Bl v cos α. (D) 0. [ ] 6. (本题3分) 已知一螺绕环的自感系数为L .若将该螺绕环锯成两个半环式的螺线管,则两个半环螺线管的自感系数 c a b d N M B

中国科学院大学 考研《普通物理(甲)》考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大学考研《普通物理(甲)》 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 本《普通物理(甲)》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理科类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物理是大部分专业设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要求考生对其中的基本概念有深入的理解,系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定理和分析方法,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试卷结构: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其分值约为1:1:3 三、考试内容: 大学理科的《大学物理》或《普通物理》课程的基本内容,包含力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热学等。 四、考试要求: (一) 力学 1. 质点运动学: 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矢径;参考系;运动方程;瞬时速度;瞬时加速度;切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圆周运动;运动的相对性。 2.质点动力学: 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惯性参照系;牛顿运动定律;功;功率;质点的动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保守力;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与转化定律;动量、冲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3.刚体的转动: 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角速度矢量;质心;转动惯量;转动动能;转动定律;力矩;力矩的功;定轴转动中的转动动能定律;角动量和冲量矩;角动量定理;角动量守恒定律。 4.简谐振动和波: 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运动学特征(位移、速度、加速度,简谐振动过程中的振幅、角频率、频率、位相、初位相、相位差、同相和反相);动力学分析;振动方程;旋转矢量表示法;谐振动的能量;谐振动的合成;波的产生与传播;面简谐波波动方程;波的能量、能流密度;波的叠加与干涉;驻波;多普勒效应。 5.狭义相对论基础: 理解并掌握:伽利略变换;经典力学的时空观;狭义相对论的相对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洛仑兹变换;同时性的相对性;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狭义相对论的动力学基础;相对论的质能守恒定律。 (二) 电磁学 1. 静电场: 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库仑定律,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及电势,场强与电势的叠加原理。理解并掌握:高斯定理,环路定理,静电场中导体及电介质问题,电容、静电场能量。 2. 稳恒电流的磁场:

初中物理考纲.doc

表 1 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模块必考内容选考内容 测量和机械运动 光现象和声现象物态变化 八年级上册 透镜及其运用望远镜与显微镜 质量与密度 运动和力实验:探究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 压强和浮力特点 八年级下册功和机械嫩实验探究: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热现象:温度和物态变化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简单机械 内能和内能利用 电流和电路 电压与电阻 信息,材料,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欧姆定律 信息的传递 九年级全一册电功和电功率 能源 生活用电 家庭电路的组成 电和磁 焦耳定律 表 2 力学必考范围及要求 主题内容要求说明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Ⅰ15° C 空气中声速声现象 340 米/秒 声音的特性Ⅱ

噪声和能量Ⅲ u>2f f2f 倒放大光现象 观点的折射Ⅱ实幻灯机 u

物理化学甲大纲

《物理化学(甲)》大纲 本《物理化学》(甲)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化学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是大学本科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它是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探求化学变化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物理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化学与胶体化学等。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1、热力学概论 2、热力学第一定律 3、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 4、焓 5、热容 6、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7、实际气体 8、热化学 9、赫斯定律 10、几种热效应 11、反应热和温度的关系—基尔霍夫定律 12、绝热反应—非等温反应 1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微观说明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 1、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不可逆性 2、热力学第二定律 3、卡诺定理 4、熵的概念 5、克老修斯不等式与熵增加原理 6、熵变的计算 7、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和熵统计意义 8、亥姆霍兹自由能和吉布斯自由能 9、变化的方向和平衡条件 10、G的计算示例 11、几个热力学函数间的关系 12、单组分体系的两相平衡—热力学对单组分体系的应用

13、多组分体系中物质的偏摩尔量和化学势 14、热力学第三定律与规定熵 15、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简介 (三)统计热力学基础 1、概论 2、玻兹曼统计 3、玻色–爱因斯坦统计和费米–狄拉克统计 4、配分函数 5、各配分函数的求法及其对热力学函数的贡献 6、分子的全配分函数 (四)溶液 — 多组分体系热力学在溶液中的应用 1、溶液组成的表示法 2、稀溶液中的两个经验定律 3、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化学势 4、理想溶液的定义、通性及各组分的化学势 5、稀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 6、理想溶液和稀溶液的微观说明 7、稀溶液的依数性 8、吉布斯–杜亥姆公式和杜亥姆–马居耳公式 9、非理想溶液 10、分配定律 — 溶质在两互不相溶液相中的分配 (五)相平衡 1、多相体系平衡的一般条件 2、相律 3、单组分体系的相图 4、二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其应用 5、三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其应用 (六)化学平衡 1、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和化学反应的亲和势 2、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与等温方程式 3、平衡常数的表示式 4、复相化学平衡 5、平衡常数的测定和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6、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7、用配分函数计算θm r G ?和反应的平衡常数 8、温度、压力及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完整版)大学物理期末考试试卷(A卷)

第三军医大学2011-2012学年二学期 课程考试试卷(A 卷)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年级:xxx 级 专业: xxx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26题,1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共10小题) 1.一导体球壳,外半径为 2R ,内半径为 1R ,壳内有电荷q ,而球壳上又带有电荷q ,以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导体球壳的电势为( ) A 、 10π4R q ε B 、20π41R q ε C 、202π41R q ε D 、2 0π42R q ε 2.小船在流动的河水中摆渡,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1) 船头垂直河岸正对彼岸航行,航行时间最短 (2) 船头垂直河岸正对彼岸航行,航程最短 (3) 船头朝上游转过一定角度,使实际航线垂直河岸,航程最短 (4) 船头朝上游转过一定角度,航速增大,航行时间最短 A 、 (1)(4) B 、 (2)(3) C 、 (1)(3) D 、 (3)(4) 3.运动员起跑时的动量小于他在赛跑过程中的动量。下面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 A 、这一情况违背了动量守恒定律 B 、 运动员起跑后动量的增加是由于他受到了力的作用 C 、 运动员起跑后动量增加是由于有其他物体动量减少 4.一均匀带电球面,电荷面密度为σ球面内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球面上面元dS 的一个带电量为s d σ的电荷元,在球面内各点产生的电场强度 ( ) A 、处处为零 B 、不一定都为零 C 、处处不为零 D 、无法判定 5.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率圆周运动,当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相等时,质点走过的圈数与半径和加速度的关系怎样( ) A 、 与半径和加速度都有关 B 、 与半径和加速度都无关 C 、 与半径无关,而与加速度有关 D 、 与半径有关,而与加速度无关

上海电力大学805普通物理一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复习备考,也应广大考生的要求,现提供我校自命题专业课的考试大纲供考生下载。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应全面复习,我校自命题专业课的考试大纲仅供参考。 上海电力大学 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普通物理(一)》课程考试大纲 参考书目: ①程守洙等编,《普通物理学》(第六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②王少杰等编,《大学物理学》(第四版),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年。 一、复习总体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普通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定律与重要的数学描述,对物理学所研究的各种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联系,有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对大学物理课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能正确理解,并具有一定的分析运算能力的应用能力。 二、复习内容 第一篇力学 1. 质点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运动的守恒定律 2. 刚体的转动 熟练掌握质点运动的描述、相对运动;变力作用下的质点动力学基本问题;质点与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熟练掌握变力作功、动能定理、保守力作功、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 熟练掌握刚体定轴转动定律、转动惯量;刚体转动的功和能;质点、刚体的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2. 狭义相对论 了解迈克耳逊-莫雷实验;熟练掌握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洛伦兹变换:坐标变换和速度变换;时空相对性:理解应用同时性的相对性、长度收缩和时间膨胀,相对论动力学基础;认识能量和动量的关系。 第二篇热学 1. 气体动理论 2. 热力学基础 熟练掌握统计规律、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理想气体的内能、能量均分定理;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及三种统计速率。 熟练掌握平衡态、状态参量、热学第零定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准静态过程、热量和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典型的热力学过程;循环过程和卡诺循环、热机效率。认识制冷系数;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和熵增加原理、玻尔兹曼关系式。 第三篇电场和磁场 1. 真空中的静电场 2. 导体和电介质中的静电场 3. 真空中的恒定磁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