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TASK1-讲义

(参考资料)TASK1-讲义
(参考资料)TASK1-讲义

TASK1 数据图

1. 时态选择

2. 写作步骤

3. 开头段写法

4. 动态分析

5. 静态分析

6. 加分结构

7. 案例分析

1. 时态

1. 一般过去时(√)

2. 现在完成时

3. 一般现在时

4. 估计,预测

1)

It is likely/expected/projected/predicted/forecasted that…would do…

2)

这个对象be likely/expected/projected/predicted/forecasted to do….

E.g. The number of hamburgers sold is expected to reach 200,000 in 2018.

2. 写作步骤

1. analysing

2. planning

3. writing

4. checking

1. analysing:

1)确定类型:动态or 静态

2)确定对象:行业,支出项目,运输方式, etc.

2. planning:

1)确定结构:总总分or 总分总

2)确定思路:横比+纵比

a. 动态:趋势描述及比较:上升,下降,平稳,波动,先升后降/先降后升

b. 静态:数据描述及比较:同级,比较级,最高级,倍数法,平均数,求和

3)确定数值:极值法

a. 动态:最高值,(次高值),最低值,初值,终值,巨变值,反转值(in spite of/despite a decline of 5%),排位值(排名及超越)

b. 静态:最大值,(次大值),最小值,倍数值,平均值,求和值,0值

3. writing

4. checking:

spelling and grammatical accuracy

3. 开头段

开头段:三句话

S1:改写题目指令

rephrase the topic

S2:补充图表信息

add the chart information

S3:单位衡量标准(可不写)

the unit measurement

S1:改写题目指令

方案1:替换单词(结合方案2使用)

1)已知图表:

The given line graph/ pie chart/bar chart/table/diagrams, flow/maps

Below (X)

2)转述题目:provide/describe/show/indicate/demonstrate/present/illustrate

3)关于:about/regarding/with regard to/in regard to/as to/in terms of

4)同义替换:Worldwide—global

5)词性转换:

USA—American,

Australian—Australia,

transportation—transport,

change—change

e.g.

the electricity production in the USA

= the American electricity generation

方案2:替换句子结构

1)通用结构:The given line graph provides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in detail) as to 题目关键词/shows the data on 题目关键词/describes 题目关键词

2)静态结构:The given pie chart illustrates what 题目关键词be like in 时间/地点.

3)动态结构:The given bar chart indicates how 题目关键词changed/developed from 年to 年/between 年and 年.

4)对比结构:The given two maps make a comparison of 题目关键词/compare A with B.

S2: 补充图表信息

1) 介词短语:

S1, in terms of ….etc.

2) There be:

There be 数字categories/items/indicators recorded/reported/mentioned/surveyed and they are ….etc.

3) 被动语态:

数字categories/items/indicators are recorded/reported…, namely….

4) 定语从句:

The chart reported 数字categories/items/indicators which include/contain/consist of ….

Tips:

categories/items/indicators 为通用表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ountries/assorts of films/industries/means of transport

S3: 单位衡量标准

The units are measured by billion minutes/million dollars/percentage/…

开头段改写练习

改写练习1

The table below shows the development of Australian Economy from 1986 to 1990.

Company profits before tax by industry ($ million)

Period manufacturing mining Retail trade others 1986-874650661586177810 1987-883840381635404992 1988-8961288613491373 1989-90123215111696397

改写练习2

The table below gives information about the underground railway systems in six cities.

改写练习3

The pie charts below show the online sales for retail sectors in New Zealand in 2003 and 2013.

4. 动态分析

4.1 时间表达法

4.2 上升/下降

4.3 数据表达法

4.4 平稳

4.5 波动

4.6 极值

4.7 超过

4.1 时间表达法

1) over/during the period/span of 数字yrs from 年to 年/between 年and 年.

2) over a 数字-year period from 年to 年

3) in the following/subsequent 数字yrs

4) in the first/early/late 数字yrs

4.2 上升/下降

1) 这个对象上升/下降(v.) 如何地(adv.) from 年to 年/between 年and 年。

2) There be: In terms of 这个对象, there be/emerge a/an adj. 上升/下降(n.) from…to…/between…and…

3) 被动语态:A/an adj. 上升/下降(n.) was found/seen/witnessed in 这个对象from…to…/ between…and…

4) 这个对象be on a/an adj. 上升/下降(n.), rising/declining from…to…/…

5) 这个对象/时间段做主语(禁止出现介词over/during) The period of 数字yrs witnessed/ saw/experienced/went through/underwent a/an adj. 上升/下降(n.) in 这个对象from…to…

4.3 数据表达法

From 数据in 年to 数据in 年

From 数据to 数据between 年and 年

A rise of 5% …了

A decline by 5% …了

A increase (5%)…了

A amounted to 45%... 到

上升/下降:翻译练习1

在娱乐花销方面,2005年到2010年间有一个明显的上涨,从最初的20%增加到最终的45%。

上升/下降:翻译练习2

从2005年到2012年,整体上人口的数量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只有在2008年到2010年期间出现了一个5%的小幅度下滑。

4.4 平稳

1)这个对象kept/remained/stayed/held steady/stable/constant/unchanged/still +at 40 million/with 40 million/(40 million)

2)这个对象level off/level out/stabilise/hover/reach a plateau +at/with/()+ 数据

平稳: 翻译练习

在接下来的20年间,人口数量基本稳定在100万左右。据预测,数值将会在2020年后开始下滑。

4.5 波动

1) fluctuate/fluctuation/rebound 同上升/下降5个结构

2) ,with 数字bounces during/over the span …

3) Rises and falls were found/seen in 这个对象over the period …

波动:翻译练习

水果的销售量在1到8月间整体上呈现一个稳步上升的趋势,但在4月和5月分别出现了一次反弹。

4.6 极值

1) 最高值:

Reach the highest level at/hit the highest point at/ peak at/summit at/ (as high as 数据)

2) 最低值:

hit the lowest level/point at/reach the bottom at/bottom out at/hit the trough at (as low as 数据)

极值:翻译练习

水果的销售量在8月份达到高峰,然而在11月触底到最低点。

4.7 超过

1) v. : overtake/outnumber/outmatch/exceed/prevail over

2) prep. : be over/beyond/ahead of

3) phrase: the title was given to…

超过:翻译练习1

2005年,娱乐花销超过了书的花销。从此以后,前者持续地上升,然而后者却大幅度下滑。

超过:翻译练习2

在2000年,炸鱼和薯条的销量是最高的,但在2013年汉堡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快餐。

5.1 百分比

5.2 这个对象由几部分组成

5.3 剩余的

5.4 大小比较

5.1 百分比

1. The percentage/proportion of 这个对象be …%

2. 这个对象占据(account for/take up/make up/occupy/represent/constitute/compose) +…%

百分比:翻译练习1

女警察构成警力的13%。

百分比:翻译练习2

中国的少数民族构成总人口的不到7%。

5.2 这个对象由几部分组成

1. A consist of/comprise B, C and D.

2. A be composed of/made up of B, C and D.

这个对象由几部分组成: 翻译练习

学校的开支由教职员工资、家具及设备、教学资源及保险组成。

5.3 剩余的others

剩余的: rest/remaining/further/surplus

剩余的others :翻译练习

剩余的20%花销分配给了旅行和书,分别占了12%和8%。

5.4 大小比较

5.4.1 同级比较

5.4.2 比较级

5.4.3 最高级

5.4.4 倍数/分数

5.4.5 平均数

A is as many/much as B.

A equals to B.

A is equal to the sum of

B and C.

A is exactly/precisely (approximately/roughly/practically) the same as B.

同级比较:翻译练习

2008年花在住房上的开支相当于食物和娱乐开支的总和。五年后,住房开支所占比例增长了7个百分点。

5.4.2 比较级

A is much/a lot/a great deal/considerably (slightly/somewhat) more/bigger/smaller than B.

A is 3 more than B. 三毛

A is 5% less than B.

比较级:翻译练习

同芬兰的老龄化人口相比,日本的老龄化人口高出很多。

5.4.3 最高级

A is the largest/highest

A ranks the top (rank the second and third, respectively)

A is second to none.

Adj.: maximal/minimal quantities of …

N.: maximum/minimum

具体分析:

important/main/major/dominant(dominate,dominance)/popular/prevalent/prevailing/favourable/ favour

最高级:翻译练习1

住宿的花费占最大的份额,达到了总数的一半。然而在书上的花费是最小的,仅仅占5%。

最高级:翻译练习2

中国运动员获得的金牌数量排在第一位,美国运动员紧随其后。

5.4.4 倍数/分数

a. 倍数表达法

adj. : twofold/two-fold, double/triple/quadrupled

V. : double/triple/quadruple

N. : two times/two folds/twice/

b. 倍数表达结构

A is N times as many/much as B.

= A is N times more/less than B.

e.g. Asia is four times as large as Europe.

= Asia is four times larger than Europe.

补充:

1. The expense is twice/two times as much as what it was.

2. The expense is as much again as what it was.

3. The expense is twice/two times the amount of what it was.

4. The expense has now doubled, compared with what it was.

5. The expense increased by 100%.

C.分数表达:

1/3

one third,

one in three

one out of three,

2/5

two fifths

two in five

two out of five

倍数/分数:翻译练习1

1992年看电影的人数只有2007年的1/9。在短短的15年里,看电影的人数增加了8亿。

倍数/分数:翻译练习2

在这五个开支项目中,住房所占比例最高,达到25%,相当于总收入的1/4. 存款所占比例最低,只占所有开支的5%。

7. 案例分析1

C8T4P101

The graph below shows the quantities of goods transported in the UK between 1974 and 2002 by four different modes of transport.

sample answer

P1: Introduction

通用结构:The given line graph illustrates the amount of cargos shipped in the United Kingdom from 1974 to 2002, by four means of transport (road, water, rail and pipeline).

动态结构: Given above is a line graph which depicts/elucidating how the amount of cargos shipped changed in the United Kingdom from 1974 to 2002, in terms of four means of transport, namely road, water, rail and pipeline.

P2: overview of main trends

横比(升降个数)+纵比(最大值/最小值)

As the chart presents, three forms of transport witnessed/saw an upward/increasing trend while the rail did not experience any significant growth.

It is also manifest that the road as the dominant means of transport shipped/transited the largest quantities of goods throughout the whole 28-year period/in every separate year.

P3: details

Between 1974 and 2002, the tendency of road ascended from 70 million tonnes to just under 100 million, with two bounces in 1981 and 1995 respectively.

Although the quantities of pipeline were the minimal in every separate year, the period/span of two decades still witnessed a stable rise in the figure for pipeline, peaking at 21 million in

1995 before it reached a plateau with the same figure until the end.

As to/with regard to/in regard to/in terms of water and rail, they shared a similar change over the first/early four years and hit the coincident point in 1978. The former, in the subsequent 24 years, was on a growth by 25 million, amounting to 65 million ; however, (while/whilst/whereas) the latter went through a less significant/ an insignificant fluctuation and returned to the original/initial level (40 million) in 2002.

Word count: 190+

7. 案例分析2

C8T1P30

The pie chart shows the main reasons why agricultural land becomes less productive. The table shows how these causes affected three regions of the world during the 1990s.

sample answer

P1: introduction

通用结构: Given above is a pie chart which indicates/ depicting the causes of global land degradation with a table elucidating how the triggers mentioned in the pie influenced these three different areas (North America, Europe and Oceania) during the 1990s.

P2: details of pie

As the pie presents, over-grazing as the main reason that leads to 35 percent of land degradation on a global scale, which is followed by deforestation and over-cultivation, composing 30 percent and 28 percent separately. The residual parts of land deterioration (7% collectively) is due to other reasons.

P3: details of table 横比+纵比

In the accompanying table, Europe was threatened by the most serious/severe land deterioration at 23%, even closing to a quarter of the total. The reasons were the ones mentioned above, namely 9.8%, 7.7% and 5.5% respectively. In contrast, the situation of Oceania, whose percentage of total land degeneration registered 13%, was less graver than that of Europe. Of those reasons, over-grazing was second to none (11.3%) and surprisingly, over-cultivation had no impact on the local agricultural land. As to North America, the minimal amount of land degraded was found in this region with 5%.

P4: overview

Overall/To sum up/clearly, over-grazing is the culprit/main contributor for land degradation globally. We can also see that Europe suffered from the largest quantities of less production of farm land . (be subjected to)

word count: 200+

TASK1 流程图

1. 常见问题

2. 连接方法

3. 开头段写法

4. 词性转换

5. 句型转换

6. 案例分析

1. 常见问题

①一般现在时95%+

②文字99%+ ;数据1%+

③描述90%+;比较10%+

④信息描述100%;

⑤分段灵活:差别明显,即可另起一段

⑥总结段:写or不写,分数都在那里,不增不减.(tips: 建议写:凑字儿)

2. 连接方法

第一阶段:

①The first step is to do…

②The process starts from/with +n./doing

③The beginning of the whole cycle/process/

procedure is marked by + n./doing

④n./doing is the first step in the process of n./doing

⑤During the initial stage /phase, + s+v+o

⑥At the first/ initial stage, + s+v+o

⑦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ycle, + s+v+o

第二、三、四。。。阶段:

①The second/following/next/subsequent stage is to do…

②In the following/subsequent phase, ….

③, which is followed by…

④When…is finished/completed,…

⑤Then/subsequently/afterwards (位于句中)/after that/, after which …

最后阶段:

①n./doing is the final stage.

②n./doing is the last step in the procedure.

③The final phase of the procedure is to do…

④In the final phase,+ s+v+o

⑤Entering the final phase, + s+v+o

⑥Finally/eventually/ultimately

描述步骤持续的时间:

The first step lasts for …

The second stage takes … to do…

3. 开头段写法

S1:

①The given diagram illustrates how 题目关键词be made/produced/…

②The given diagram demonstrates the process/procedure/cycle of 题目关键词

S2:

With different raw materials/ingredients/(in various tools/equipments/facilities)

S3:

, which is roughly divided into数字stages/steps/periods.

Tips: 第三句话可位于结尾段

补充结构:

这个流程大体上分多少个步骤。

①The (n./doing) process consists of 数字(consecutive) steps.

②The (n./doing) process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数字stages.

③There are 数字(successive) steps in the (n./doing) flow.

4. 词性转换

名词—动词---过去分词/

动词—动名词/名词

heater—heat—heated—heating

radiator—radiate—radiated-radiating

mixer—mix—mixed-mixing

grinder—grind—ground-grinding

5. 句型转换

句式1:before/after + doing

S1: The powder is placed on the conveyor belt.

S2: The powder is ground by the grinder.

1. Before being ground by the grinder, the powder is placed on the conveyor belt.

2. After being placed on and sent by the conveyor belt, the powder is ground in the grinder.

句式2:once/until 从句

e.g.

Once the materials are rotated in the mixer, they are turned into concrete.

The materials are rotated in the mixer, until they are turned into concrete.

句式3:定语从句

S1: The mixture is subsequently sent to the rotating heater.

S2: The mixture is heated and rotated.

Which/that:

The mixture which is sent to the rotating heater is then heated and rotated.

The mixture which is then heated and rotated is sent to the rotating heater.

Where=in which

The mixture is then sent to the rotating heater, where=in which it is heated and rotated.

系列书籍装帧设计真题带答案

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系列世纪装帧设计试卷 (课程代码05546)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40分钟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5小题,没题1分,共5分) 1.中国书籍装帧的萌芽时期是【B 】 A.远古时期 B.春秋时期 C.东汉时期 D.西汉时期 2.以下不属于书籍形态的物质构成因素是【D 】 A.纸张 B.粘合剂 C.材料 D.裁切 3.书籍的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整体设计的一部分,他必须具有【A 】 A.广告性 B.特殊工艺性 C.特殊材料性 D.主观性 4.通过测试证明最佳行宽是【B 】 A.70—80毫米 B. 80—100毫米 C. 80—90毫米 D. 90—100毫米 5.纤维结构疏松,表面无光泽的书刊纸适宜作【B 】p123 A.凹印印刷 B. 凸印印刷 C. 拼印印刷 D. 胶印印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空,每空2分,共12分) 6. 书籍装帧中的插图具有从属性,没有书籍的文字内容就没有插图可言。 7. 胶印印刷彩色图片,分红、黄、蓝、黑四个版印刷,制版是对图片的色彩分解,印刷时吧分解的色彩组合起来。 8. 书籍页面与页面的转换要保持视觉元素的连续性, 就需书籍本身的版面语汇来完成。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3分) 9. 精装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0.如何对全书版面进行整体控制?P43 1)通过黑白\色彩\空与满\图与文的节奏变化来控制 2)由网格分割来实施风格统一性. 3)由开本制约版面 11. 挑选书籍的纸张应注意哪些方面?p123

(1)纸张表面 (2)纸张厚薄 (3)纸张纤维结构方向 (4)纸张规格 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系列世纪装帧设计试卷 (课程代码05546)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40分钟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5小题,没题1分,共5分) 1.东汉以后,书籍装帧形成卷轴的艺术形式是由于【B 】 A.印刷术的发明 B.造纸术的发明 C.木活字的发明 D.铅活字的发明 2.书籍装帧艺术的出发点和终点是【D 】 A.纸张 B.设计 C.工艺 D.阅读 3.书籍装帧设计的核心部分是【D 】 A.色彩设计 B.文字设计 C.图形设计 D.版面设计 4.一般性读物与版心在版面面积中的比例为【A】 A.2:3 B. 3:2 C.1:3 D. 3:1 5.书籍物态是有什么构成的【A 】 A.材料和工艺 B. 文字和插图 C. 版面和色彩 D. 平印和凹印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空,每空2分,共12分) 6. 书籍装帧导入插图有两个目的:一是出于书籍的形式美,增加读者兴趣,二是弥补文字表达的不足,帮助读者对书籍内容的理解. p43 7. 凹印是极不普通的印刷工艺,因其造价高,一般用于艺术品和票证的印刷。 8. 书籍封面、环衬、扉页等可以根据书稿主题对文字排列的上下左右位置、色彩跳动关系以及纸张 材料 的穿插,营造与书稿相宜的气氛。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3分)

书籍本册装帧材料的种类和使用

书籍本册装帧材料的种类和使用(上) 2006-11-16 16:01:31 大中小 书籍本册的装帧材料是指除去书芯用纸和纸板以外所用的各种材料;其应用范围很广,包括封面、书背、环衬、烫印等的各种用料。正确选用装帧材料,是体现装订加工效果的基础。材料选用得当与否,加工后的成品会有明显的不同。装帧材料的选用,应根据书籍本册的品级、形式、牢固、美观的要求决定,不能一味追求价格的高低,应立足于适用与匹配。 封面也称封皮、书封等,它是包裹在书芯外面的一种装饰材料。封面材料种类极多,大致可分为织品类、皮革类、涂布类、塑料类、纸张类等。封面材料的选择是根据书籍本册的品级(档次)、内容和出版者要求而决定的。品级指书籍本册的价值,如阅读价值、使用价值和保存价值;内容指书刊内文所表达的思想、所描述的时代;出版者要求指作者、设计者或出版者所提出的工艺设计和选材方案等。 封面材料,特别是精装封面材料,在书刊加工中占很重要地位,材料的选择关系到一本书外观装帧效果,所谓“货卖一张皮”,只要封面搞得好,就能增加书籍对读者的吸引力,否则就会影响其在市场上的地位。 (一)织品类封面材料 织品类封面材料是在我国使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书籍装帧材料,如卷轴装、包背装、蝴蝶装、线装等,都是采用丝或棉织品作为封面材料的。 1.棉织品封面材料 棉织品封面材料的主要成份是棉花纤维。棉纤维的吸湿性较强,随着温度升高,含水量下降,当温度超过105℃时水份全部挥发。棉纤维对酸的耐抗性很弱,要防止与盐酸、硫酸、硝酸类的接触,但耐碱性很好。棉织品有良好的粘结性能,任何一种粘结剂均可达到粘牢的效果。封面用棉织品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平纹布。平纹布封面材料一般选用细纹布。细纹布表面细洁、平整、柔软、表面结头较少,质地比市布(俗称大五幅)轻而薄。 平纹布中的白色可作蝴蝶装的拼条;青蓝和水蓝染色布,可做古线装、包背装封面与函套等。用平纹布作封面朴实经济、古雅大方,加工时易粘连和烫印。 ②府绸。府绸封面材料比平纹布效果好,档次高。府绸的经纱粗、纬纱细,布面光洁,手感滑爽,有丝绸感觉,故称府绸。府绸中又分全线和半线,封面使用半线府绸较多。 精装封面多用府绸,古线装封面和函套亦然。府绸与平纹布同样易粘连、烫

有关书籍装帧的调查报告

有关书籍装帧的调查报告 篇一:书籍装帧调查报告一、书籍装帧的构成 封套,护封,封面,书脊,环衬,空白页,资料页,扉页,前言,后语,版权页,书心。 二、书籍设计要素及主要功能 书籍设计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装帧,首先强调的是保护功能,保护书的主体不被损坏;其次,书籍作为商品,有宣传功能,就是要通过封面传达给大众作者所要表达的信息;同时,书是文化产品,一个流动的美术馆,所以有审美要求。 第二部分为编排设计,包括字体、字号、图像、空间、灰度节奏、层次阅读性等的研究,哪怕是一根线、一个点,是信息传达的二维思考。编排设计在国外是一个专门的行业。 第三部分即编辑设计。如今是视觉传达的时代,不能仅通过白纸上的文字来传达信息或进行所谓的美化装饰,要注入编辑设计的概念,是把信息传递变成信息的表现。 三、书籍封面设计 封面设计在书籍装帧设计占据着很重大的位置。代表着一本 书给人的第一印象,决定着读者会不会产生想要翻阅这本书的兴趣。 封面设计主要由图形、色彩、文字和构图四要素构成。

设计者就是根据书的不同性质、用途和读者对象,把这四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表现出书籍的丰富内涵,并以一种传递信息为目的和一种美感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一)、图形。包括了了摄影、插图和图案.有写实的、有抽象的、还有写意的 (二)、色彩。书籍设计色彩语言表达的一致性,发挥色彩的视觉作用。色彩是最容易打动读者的书籍设计语言,虽然个人对色彩的感觉有差异,但对色彩的感官认识是有共同的。因此,色调的设计要与书籍内容的基本情调有个完整性。 (三)、文字。封面上简练的文字。主要是书名(包括丛书名、副书名)、作者名和出版社名。这些留在封面上的文字信息,在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构图。构图的形式有垂直、水平、倾斜、曲线、交叉、向心、放射、三角、叠合、边线、散点、底纹等。 四、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几种普遍设计类型: (一)、以一张完整的设计画面分成封面、封底和书脊。分别装饰文字。 (二)、封底以封面缩小的画面.或小标志、图案与正面形成呼应。 (三)、书脊的设计可以独居一面.可以用文字压在跨面的设计上。在精装的书籍外部。常常还有护封。既起一

书籍装帧教案

《书籍装帧》教案 第一章灿烂的书籍文化 教学目的:使学生对书籍发展有一个较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尤其对当代书籍设计形态有一个全新认知,为今后作业的设计创意提供可行性。 本章重点:通过对书籍演变过程的进一步了解,对书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本章难点:现代设计的发源地“包豪斯”对书籍设计的影响。 课型课时:专业课(4学时,其中实践课2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第一节中国书籍装帧回顾 一书籍的起源 1.岩画 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在人类社会早期 发展进程中,人类祖先以石器作为工具,用 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石刻,来描绘、 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它是人类 社会的早期文化现象,是人类先民们给后人 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2.结绳记事 结绳记事是文字发明前,人们所使 用的一种记事方法。即在一条绳子上打 结,用来记数记事和传递信息的方法。 相传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现在某 些没有文字的民族还有用结绳来记事 的。 3.甲骨文(金文) 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可以追溯到商代,记录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的大量龟甲、兽骨之上。

商、周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所谓青铜器是铜和锡合金制造的器皿。这种合金更坚固,因其颜色发青,故称青铜器。 如图所示 左侧名为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物,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由作器人毛公(厂音)得名。直耳,半球腹,矮短的兽蹄形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铭文32行 499字,乃现存最长的铭文:完整的册命。 右侧图名为逨盘。 盘为盛水器,一般与匜配套使用。这件西周青铜逨盘,方唇,折沿、浅腹、附耳、铺首,圈足下附四兽足。腹及圈足装饰窃曲纹,辅首为兽衔环。盘内底铸铭文21行,约360字,记载了单氏家族8代人辅佐西周12位王(文王至宣王)征战、理政、管治林泽的历史。对西周王室变迁及年代世系有着明确的记载,可映证史书的记述,对夏、西周断代工程所拟的西周宣王年表做出了检验。盘优美的造型与纹饰,气势恢弘的长篇铭文,精湛的铸造工艺,都表明它无愧于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经典之作。 鼎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 关于“鼎”的来历及作用: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 二现代书籍设计的演变 1.近代中国的书籍艺术 清末在泸津等地已盛行铅铜版的凸版印刷,当时上海发行的著名《申报》就运用了西方先进印刷技术。 良友图书公司是近代书籍设计艺术的代表,它是中国第一家以图像出版为主的民营出版机构。1925年由伍联德在上海创办。1926年首创中国第一本大型综合性新闻画报《良友》画报,后又出版多种画报、画册。

中国古代书籍装帧的印刷材料及工艺

古代书籍装帧和印刷材料及工艺 中国的书籍出版有着悠久的历史,书籍的装帧形式,也是随着书籍的生产工艺和和所用材料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演变着。 一印刷材料 毛笔与印刷 毛笔可分为三部分,即笔管、笔尖、笔套。笔管通常以竹管制成,间亦有用木枝者。笔头通常用兔毛、鹿毛或羊毛,一端束一丝线或麻绳,涂以油漆使之牢固,然后塞入笔管。为了保护笔毛,外面再套以笔套。 历代毛笔 汉晋时期:人们将将毛笔的末端削成尖状,将其插入头发里以备随时取下来使用。 唐宋时期:以“宣笔”最为盛名。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宋代以“湖笔”最后著名。 明清时期:受个性鲜明的文人影响,文房工具研造、收藏盛况空前。崇学尚艺,直逼工艺出类拔萃,良笔颇多。 毛笔与印刷 1 毛笔的出现,推动了字体的发展。毛笔使转,使线条粗细均匀,产生小篆;强调波磔,出现隶书;要求规整,产生楷书;为了适合阅读,产生适于印刷的宋体。毛笔不仅与字体的变化发展息息相关,而且,它使文字的表达更写意,不拘一格,传达了文字的精神内涵,是文人墨士艺术精神的表现工具。也有助于体现文字对书籍的重要作用。 2 雕版印刷的版,未雕刻前,毛笔起到书写工具的作用。 3 用毛笔组成的刷子,将墨转移到印版上实行印。 毛笔在中国雕版印刷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印刷术发明的必备条件之一。中国书法、绘画,源远流长,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已遗留在中国人的遗传密码中,并将得到继承和发展,毛笔的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将永生。 墨与印刷 墨是古代印刷的主要材料之一,墨的品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印刷品的质量。墨还有它的艺术价值,并将长久存在。 早在先秦时期末就已出现,早期甲骨文在刻好之后,还统统用朱砂、黑墨涂在字画里,称之为土著或涂黑,简策书、帛书上的字都是用墨书写的。中国秦至南北朝时期的墨有石墨、油烟墨、松烟墨之分。 印刷用墨不同于一般用墨,常用松木烧成的烟炱加入动、植物胶炼制而成,普通印刷多用颗粒最粗、质量最次的粗烟为料。印刷用墨是加胶做成久贮的墨膏,用水搅拌充分混合后用筛子过滤后再用。 宋代墨也很发达,产来稿质量高,为宋板书的印刷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光洁如新,墨如点漆,醉心悦目”是其特点。但并不适用于南宋出现的锡活字。明代套版印刷用墨的主要原料为松烟炱、油烟炱。颜色墨配好后应尽快用完,以免胶质腐败、色素氧化,因此不常用于印刷。 纸与印刷 因纸张轻便、灵活和便于装订成册的诸多优点,使得书籍才真正谓之为书,大大提高了书籍品质和数量。纸带动了印刷和书籍装帧的发展,保存了人类思想和文化,是增加知识传播和交流的媒介。 两汉时期:西汉麻纸是中国最早期的纸,质薄而软,纸面滑而平,麻纸上已经开始绘图和写字。东汉“蔡侯纸”较西汉更为优良,滑度、白度也更为提高,在纸上写字得到推广,

自学考试-系列书籍装帧设计真题

20XX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系列世纪装帧设计试卷 (课程代码05546)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40分钟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5小题,没题1分,共5分) 1.中国书籍装帧的萌芽时期是【B 】 A.远古时期 B.春秋时期 C.东汉时期 D.西汉时期 2.以下不属于书籍形态的物质构成因素是【D 】 A.纸张 B.粘合剂 C.材料 D.裁切 3.书籍的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整体设计的一部分,他必须具有【A 】 A.广告性 B.特殊工艺性 C.特殊材料性 D.主观性 4.通过测试证明最佳行宽是【B 】 A.70—80毫米 B. 80—100毫米 C. 80—90毫米 D. 90—100毫米 5.纤维结构疏松,表面无光泽的书刊纸适宜作【B 】p123 A.凹印印刷 B. 凸印印刷 C. 拼印印刷 D. 胶印印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空,每空2分,共12分) 6. 书籍装帧中的插图具有从属性,没有书籍的文字内容就没有插图可言。 7. 胶印印刷彩色图片,分红、黄、蓝、黑四个版印刷,制版是对图片的色彩分解,印刷时吧分解的色彩组合起来。 8. 书籍页面与页面的转换要保持视觉元素的连续性, 就需书籍本身的版面语汇来完成。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3分) 9. 精装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0.如何对全书版面进行整体控制?P43 1)通过黑白\色彩\空与满\图与文的节奏变化来控制 2)由网格分割来实施风格统一性. 3)由开本制约版面 11. 挑选书籍的纸张应注意哪些方面?p123 (1)纸张表面 (2)纸张厚薄

(3)纸张纤维结构方向 (4)纸张规格 20XX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系列世纪装帧设计试卷 (课程代码05546)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40分钟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5小题,没题1分,共5分) 1.东汉以后,书籍装帧形成卷轴的艺术形式是由于【B 】 A.印刷术的发明 B.造纸术的发明 C.木活字的发明 D.铅活字的发明 2.书籍装帧艺术的出发点和终点是【D 】 A.纸张 B.设计 C.工艺 D.阅读 3.书籍装帧设计的核心部分是【D 】 A.色彩设计 B.文字设计 C.图形设计 D.版面设计 4.一般性读物与版心在版面面积中的比例为【A】 A.2:3 B. 3:2 C.1:3 D. 3:1 5.书籍物态是有什么构成的【A 】 A.材料和工艺 B. 文字和插图 C. 版面和色彩 D. 平印和凹印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空,每空2分,共12分) 6. 书籍装帧导入插图有两个目的:一是出于书籍的形式美,增加读者兴趣,二是弥补文字表达的不足,帮助读者对书籍内容的理解. p43 7. 凹印是极不普通的印刷工艺,因其造价高,一般用于艺术品和票证的印刷。 8. 书籍封面、环衬、扉页等可以根据书稿主题对文字排列的上下左右位置、色彩跳动关系以及纸张 材料 的穿插,营造与书稿相宜的气氛。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3分) 9. 半精装书p17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0.请简要回答书籍封面的设计形式?p31 两大类型: 一种以纯粹文字编排,它靠字体、字号,经营位置和色彩、纸张工艺来完成(2分) 另一种以图

书籍装帧设计的材料种类与使用

?书籍装帧设计的材料种类与使用烫印材料是指在纸张、织品、皮革、涂布面、塑料类等封面材料上,用热压 方法烫压上各种图文所使用的材料,也包括各种烫印助粘材料。 用加热、加压方法将粘结材料熔融后,把各种金属箔等烫印到各种物品上, 取得理想的装饰加工方法,在我国已延续了几个世纪,在书籍封面上使用也有上 百年的历史了。我国最早采用的烫印材料是单张形式的金属箔和粉片,后来由于 印刷装帧事业的发展及装帧材料的不断更新改进,出现了电化铝、色箔等烫印材 料。这些物美价廉的新型材料,很快取代了纯金属箔类烫印材料。 (一)烫印材料的种类 1.电化铝箔 电化铝箔是一种在薄膜片基上经涂料和真空蒸镀复加一层金属箔而制成的 烫印材料。其包装形式为卷筒式。电化铝箔可代替金属箔作为装饰材料,以金和 银色为多。它具有华丽美观、色泽鲜艳、晶莹夺目、使用方便等特点,适用于在 纸张、塑料、皮革、织品、涂布料、有机玻璃等材料上烫印。电化铝箔是60年 代中期由日本传到中国的,较早投入生产的有上海、北京、福建等地。30多年 来电化铝箔已成为一种人们所熟悉的装帧材料了。 ①电化铝箔的构成。电化铝箔是在12、16、18、20μm厚,500~1500mm 宽的聚脂薄膜(国内一般用16μm厚,500mm宽的薄膜)上涂布脱离层、色层、经 真空镀铝再涂布胶层,最后通过成品复卷而制成的。国产电化铝箔一般为4~5 层。 电化铝箔的第一层是基膜层。国内一般采用16μm厚双向拉伸的聚脂薄膜; 主要作用是支撑依附在上面的涂层和便于烫印加工时的连续动作。基膜层在烫印 过程中不能因温度上升而发生变形,应具有强度大、抗拉、耐高温等性能。 电化铝箔的第二层为脱离层。一般用有机硅树脂等涂布而成。主要作用是在 烫印(加热加压)后,使色料、铝、胶层,能迅速脱离聚脂薄膜而被转移粘结在被 烫印物体的表面上。脱离层要有较好的脱离性能,否则会使烫印后的图文模糊不 清、露底发花,影响烫印的产品质量。

书籍装帧设计中的材质之美

书籍装帧设计中的材质之美 为了给读者带来了美的阅读体验,设计者在遵循书籍设计的基本原则基础上,从视觉和触觉两个感官角度出发,加以材料的特性,运用在书籍装帧设计中,正确的选择与利用材料的材质特性,在材料本身具有的自然美感基础上,再进行一定程度的个性化创新,让经过装帧设计加工后的书籍受到更多读者的青睐;让书籍装帧设计体现出多元性、整体性和时代性等特征。 标签:书籍装帧;材质;视觉;触觉 一、书籍装帧材质的现状与发展 从古至今,除了最常见的纸张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材料得以被设计师选择使用,例如木头、金属、皮革和布料等。在纸质书籍中,木材作为一种原始材料,被大多数的书籍设计者所设计使用,因为每本书主题和内容定义的设计都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对木材进行的加工制作方法也在随之变化。例如“设计家丛书”的设计中,书籍的外包装盒就选择了木质的盒子,这一选材不仅增加了书籍的整体感,木制材质与线装样式相结合的组合形式也让书籍体现出一种古典的感觉,使阅读者对书籍的内容产生阅读兴趣。 如果要让人有自然亲切的感觉,藤蔓和竹条的材质也是一类不错的选择。这种充满了自然气息的材质,既让广大的读者在视觉和触觉上体验了古时人们的生活样貌,也带给了更多的人一份像古人一样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布料作为书籍装帧材料的一种,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木材与竹材质地相对坚硬,缺乏柔软与细腻感等的缺点,布料在自然之中是更具亲肤感与细腻感。朱赢椿《元气糖》的书籍设计,无毒害的布料作为封面与封底的主要材料被采用,无论是在冬季还是夏季翻阅,捧在手里都会感觉非常的柔软舒适,一方面追求了手感,另一方面又保证了阅读安全。书籍的四角也都做成了圆角的样式,从外观造型上来看,也令广大的读者耳目一新。 如果想让书籍的设计更具现代感,那么金属和铝箔这类材料也可以尝试一下。比如韩湛宁在为书籍进行装帧设计时,给书的表面包裹了一层铝箔,书闪闪发光的外观也创造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视觉效果。选用铝箔材质的这一设计与书籍封面与内容也形成了高度契合,书籍封面时尚前卫的视觉效果也非常符合书中充满现代感的产品设计。 有机玻璃也是一种现代的设计材料,但其使用的范围一般是作为书籍周边的材料进行设计。在毕业设计中作品集的几位设计者名字板的设计,就运用了有机玻璃板,把四个人的名字分别在有机玻璃板上进行镂空雕刻,最后与红色的双色板进行黏贴再组合,这种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空间设计感与现代艺术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艺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作为书籍装帧设

书籍装帧设计教学案例

书籍装帧设计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中美术设计模块教学内容,课时为1课时。本课教学以集体讨论、调查研究、设计制作等形式,培养学生对书籍装帧设计的认识和热爱,并通过主动参与书籍装帧作品设计,创作出精美的设计作品,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书籍装帧在书籍中的重要作用,各种题材书籍装帧的艺术特色,以及书籍装帧设计的要素和基本设计方法。 2、通过研讨、学习书籍装帧艺术,认识书籍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提高艺术鉴别能力与欣赏能力。 3、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初步掌握设计、制作书籍的方法,按照流程进行设计尝试;同时能用专业及自己的语言讲解设计意图与制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书籍的名词术语,书籍种类的已知知识与创造性思维 难点:书籍设计的设计流程,包括制作书的手工能力和绘画能力。 四、教法和学法 1、讲授法、演示法、设问法、练习法 2、以丰富的书籍装帧设计范例为依托,以学生分组合作、自主

操作为主,体现学生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五、教具准备 优秀书籍装帧设计范画,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纸、笔、尺子等六、教学过程: ㈠、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具准备情况 ㈡、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装帧设计范例,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㈢、讲授新课: 1、多媒体播放书籍装帧概述 书籍装帧设计是指书籍的整体设计。它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封面,扉页和插图设计是其中的三大主体设计要素。 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的门面,它是通过艺术形象设计的形式来反映书籍的内容。在当今琳琅满目的书海中,书籍的封面起了一个无声的推销员作用,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将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购买欲。 (学生分组讨论整理书籍装帧设计的基础知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概括,完成基本概念教学。) 2、让学生快速浏览本课课本上的文字内容,结合多媒体总结出书籍设计的各部分名称 图形、色彩和文字是封面设计的三要素。设计者就是根据书的不同性质、用途和读者对象,把这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表现出书籍的丰富内涵,并以一种传递信息为目的和一种美感的

书籍装帧调研报告

书籍设计调研报告 导言 书籍设计是一种立体思维,是注入时间概念的塑造三围空间的书籍“建筑”。其不仅要创造一本书籍的形态,还要通过设计让读者在参与阅读的过程中与书产生互动作用,从书中得到整体感受和启迪。书籍设计师在完成内容传达的同时,仍不忘记书籍设计中从整体倒细部,从无序到有序,从空间到时间,从概念到物化,从逻辑思考到幻觉遐想,从书籍形态到传达语境等的表现。这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感性创造和具有哲理的秩序控制过程。 调研时间: 2013年9月8号 调研地点: 开封诗云书社和各种书籍网站 调研方法: 实地考察,阅读文献资料,网络收集 考察内容: 书籍装帧和纸张应用及各种工艺的应用 调研目的: 了解书籍装帧的各种形式,色彩搭配,纸张应用,排版方式,特殊工艺等等,为以后的毕业设计和工作积累知识经验。 一课题基本情况介绍 书籍设计应是信息编辑思路贯穿下的封面、环衬、扉页、序言、目次、正文、体例、文字、传达风格、节奏层次、以及图、空白、饰文、线条、标记、页码等等内在组织体,从“皮肤”到“血肉”的四次元的有条有理的视觉再现。 二调研情况介绍 目前市场上书籍的装帧形式多种多样。许多有文化气息民族特色的优秀的书籍装帧设计及优秀的设计师。

朱赢椿是书衣坊主人,南师大出版社美术编辑室主任。他装帧设计的《不裁》、《蚁呓》等连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图书”。当初我就是从《城市画报》和《读库》上知道他的名字,他的名声早已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书装是从作者通向读者彼岸的一条船,当我在考虑这本书的装帧风格时确实左右为难,做得时尚另类显得轻佻;传统稳重又显得老成;图文并茂又恐画蛇添足。因为她的文字思路清晰有极强的画面感和想象力,而根本不需要图解。最后还是选择减法,用材质朴,选择简洁的版式,并以改进后的毛边本形态装订。因书中除了《微情》部分是小说以外都是短文各自独立,也不必一口气读完全书。我把想法告诉她并让她赶快给我一个书名。她把书名定为“不裁”,有“不才”之谐音,也有不加修饰之意。我很喜欢这个书名。也切合了毛边本的装帧风格。因为毛边本的成品尺寸稍大,裁开毛边本,会发现版面外的留白多,看起来宽松,有阅读呼吸的空间,还可在边上空白处写读书笔记。而且让读者边看边裁,有一种短暂的等待和喜悦,比那种随手可翻随处可读的文字多了一份阅读审美过程和趣味。当读者读完全书后,会发现书的质感发生了变化,因为书由手工裁开,翻口由原来的光边变成毛边,那种参差不齐的瑕疵给人一种残缺美的视觉享受。 再美的文字读多了总会让人疲惫,我想应在读者的阅读旅途中提供视觉“驿站”,但是要由读者参于建立,那就是轻轻裁开牛皮纸印刷的对折页,就像推开一扇门。呈现在读者眼前是古十九填的词,其中的配图和摄影是在我“威逼利诱”下,由她自己亲手绘制或拍摄,共十页,独立分插于书中。读者如果喜欢,可裁开一读,如果很喜欢可撕下贴在墙上。 在书的前环衬设计一张书签,也可随手撕开作裁纸刀用,又不会伤了手,书签上的图案由古十九手绘。扉页有藏书票两张,也是用古十九画的插图来设计。 封面用灰色纸印上书名“不裁”二字,字号不大颜色不能艳丽,封面书名上用缝纫机自由随意走上一道线,每一本都不要一样。体现手工意味和

自学考试系列书籍装帧设计真题模拟

自学考试系列书籍装帧设计真题

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系列世纪装帧设计试卷 (课程代码05546)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40分钟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5小题,没题1分,共5分) 1.中国书籍装帧的萌芽时期是【B 】 A.远古时期 B.春秋时期 C.东汉时期 D.西汉时期 2.以下不属于书籍形态的物质构成因素是【D 】 A.纸张 B.粘合剂 C.材料 D.裁切 3.书籍的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整体设计的一部分,她必须具有【A 】 A.广告性 B.特殊工艺性 C.特殊材料性 D.主观性 4.经过测试证明最佳行宽是【B 】 A.70—80毫米 B. 80—100毫米 C. 80—90毫米 D. 90—100毫米 5.纤维结构疏松,表面无光泽的书刊纸适宜作【B 】p123 A.凹印印刷 B. 凸印印刷 C. 拼印印刷 D. 胶印印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空,每空2分,共12分) 6. 书籍装帧中的插图具有从属性,没有书籍的文字内容就没有插图可言。 7. 胶印印刷彩色图片,分红、黄、蓝、黑四个版印刷,制版是对图片的色彩分解,印刷时吧分解的色彩组合起来。 8. 书籍页面与页面的转换要保持视觉元素的连续性, 就需书籍本身的版面语汇来完成。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3分) 9. 精装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0.如何对全书版面进行整体控制?P43 1)经过黑白\色彩\空与满\图与文的节奏变化来控制 2)由网格分割来实施风格统一性. 3)由开本制约版面 11. 挑选书籍的纸张应注意哪些方面?p123

(1)纸张表面 (2)纸张厚薄 (3)纸张纤维结构方向 (4)纸张规格 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系列世纪装帧设计试卷 (课程代码05546)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40分钟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5小题,没题1分,共5分) 1.东汉以后,书籍装帧形成卷轴的艺术形式是由于【B 】 A.印刷术的创造 B.造纸术的创造 C.木活字的创造 D.铅活字的创造 2.书籍装帧艺术的出发点和终点是【D 】 A.纸张 B.设计 C.工艺 D.阅读 3.书籍装帧设计的核心部分是【D 】 A.色彩设计 B.文字设计 C.图形设计 D.版面设计 4.一般性读物与版心在版面面积中的比例为【A】 A.2:3 B. 3:2 C.1:3 D. 3:1 5.书籍物态是有什么构成的【A 】 A.材料和工艺 B. 文字和插图 C. 版面和色彩 D. 平印和凹印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空,每空2分,共12分) 6. 书籍装帧导入插图有两个目的:一是出于书籍的形式美,增加读者兴趣,二是弥补文字表示的不足,帮助读者对书籍内容的理解. p43 7. 凹印是极不普通的印刷工艺,因其造价高,一般用于艺术品和票证的印刷。 8. 书籍封面、环衬、扉页等能够根据书稿主题对文字排列的上下左右位置、色彩跳动关系以及纸张 材料 的穿插,营造与书稿相宜的气氛。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3分)

书籍装帧设计的基础理念

1删繁就简这四个字对封面设计的构图来说,尤为重要。封面设计最忌画蛇添足。封面构图的艺术语言越简炼越好,一句话能说明白的就不要说两句,两句话能说明白的就没有必要说上三句,“妙语者不必多言”。如果一幅封面的构图能做到一笔不多,一笔不少,准确地表达精湛的艺术语言,是装帧家们的不懈追求。比如,有些封面应是成功之作,但失于繁琐,结果平平。就像有些电影镜头,本来在情节中通过人物的动势、景物的衬托、音响的效果已使观众明情达意,但偏偏要加上许多对白、旁白。有的封而构图为表现主题,用笔面面俱到,老怕画不明白.就越想多画,结果画得越多,越画不明白,成了恶性循环,弄得人们眼花缭乱而看不出优劣,最后必然适得其反。封而构图的艺术语言应当言简意赅:“以少少许胜多多许”,“一滴水见大干世界”。有的演员演戏,在一个感伤的情节中虽无一言,但掉下一滴眼泪就能传情给观众使之感受到她要述说的苦衷,“此时一泪胜千古”。一幅封而构图的艺术浯言,也要像一滴眼泪那样,“言有尽而意无穷”。封面设计的构图要“先做加法,后做减法”。最后落笔应当简约、鲜明、准确、生动。删繁就简是就艺术规律而言,决不是乱砍乱伐,否则会使构图空之无物.单调无趣。 2计白当黑中国画的构图很讲究“计白当黑”“宁空勿实”、“疏能走马,密不透风”。古人的这些论述,对我们今天研究封面的构图来说,非常有益。封面设计的构图基本上由两大部分组成,即实体形象和空白部分。空白是封面构图中不可缺少的,就像繁杂的建筑群中间要有一块广场、草坪一样。凡是成功的封面构图,除了其它因素之外,无不在疏密、虚实上下功夫,“知白守黑,得其玄妙”也。在封面构图中要善于利224 以调解统一,这种矛盾运动的形式所产生的节奏和韵律,能使封面的构图充满着音乐性和抒情性,令人遐想飘然,正如德国大文学家歌德所说:“韵律好像魔术,有点迷人.甚至能使我们坚信不疑,美丽属于韵律。 3象外之象封面构图的表现力的重要标志,就是看它能否超越自身,能否创造广阔、深邃的艺术境界,意在画外,撩动读者的想象之弦,使之余音袅袅。封面艺术的魅力和感染力,有时恰恰要到形式语言的外面去寻找,这种笔不到意到的艺术效果所体现出来的特有意境,能打破封而构图的有限空间.使人感到咫尺千里、意象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形中似有形,无色中似有色,无声中似有声。美国作家海明威把文学创作比作飘浮在海洋上的冰山,认为用文字直接写出的部分仅仅是露在水面上的1/8,而将隐藏在水下冰山的7/8留给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想象力去探测、去挖掘、去理解、去回味、去补充。“冰山之喻”能启迪作者如何去冲破图解的模式、因袭的成规、偏狭的思路,去开拓与深化封面构图的艺术容量。采用象征、寓意、比喻、隐喻等艺术手法都能使封面设计的构图超越自身,象外之象,画外之意,尽而有之。 4字体布局封面构图与其它造型艺术形式的一个特殊区别,就是必须包含文字,其书名、作者名、社名都要有合理的布局。我国古代绘画,注重诗、书、画三位一体,“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中国画构图的题诗、落款的章法和布局,对我们今天研究封面设计的构图,是尤为难得的典范。书籍封面的构图,同中国画的构图形式, 在图与字的关系上颇有相似之处,都是由于图与字的完美组合相得益彰。一幅封面的构图,离开了文字,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为任何封面都是靠文字和图象的有机结合来表现主题的,而书名又是对内容的高度概括。有的封面构图虽然没有图象,但借助书名等字体选择安排巧妙,同样能体现书籍的性质与特性.并富有美感。一幅完美的封面构图,文字与图象总是互为作用、和谐一致、情真意切、准确无误,使文字在构图中的位置达到只有此地绝无二处的境地,令人移动不得。同时要根据书籍的内容与构图的需要来选择字体,无论是美术字或书

书籍装帧的尺寸

成品尺寸: 260X185mm; 版心尺寸: 215X138mm; 订口对订口:46mm; 地脚对地脚:40mm; 翻口对翻口:60mm (2)16K平装书 成品尺寸: 260X185mm; 版心尺寸: 215X138mm; 订口对订口:50mm; 地脚对地脚:40mm; 翻口对翻口:60mm (3)大16K精装书 成品尺寸: 297X210mm; 版心尺寸: 245X165mm; 订口对订口:48mm; 地脚对地脚:40mm; 翻口对翻口:54mm

成品尺寸: 297X210mm; 版心尺寸: 245X165mm; 订口对订口:50mm; 地脚对地脚:40mm; 翻口对翻口:52mm (5)32K精装书 成品尺寸: 184X130mm; 版心尺寸: 153X100mm; 订口对订口:32mm; 翻口对翻口:36mm; 地脚对地脚:30mm; 天头对天头:48mm (6)32K平装书 成品尺寸: 184X130mm; 版心尺寸: 158X100mm; 订口对订口:36mm; 翻口对翻口:36mm; 地脚对地脚:30mm; 天头对天头:48mm

(7)大32K精装书 成品尺寸: 204X140mm; 版心尺寸: 165X107mm; 订口对订口:34mm; 翻口对翻口:42mm; 地脚对地脚:38mm; 天头对天头:52mm (8)大32K平装书 成品尺寸: 204X140mm; 版心尺寸: 159X103mm; 订口对订口:42mm; 翻口对翻口:32mm; 地脚对地脚:34mm; 天头对天头:54mm (9)64K精装书 成品尺寸: 130X92mm; 版心尺寸: 103X70mm; 订口对订口:24mm;

中国传统书籍装帧

中国传统书籍装帧 中国古代书籍装帧的类型有:简策装、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和线装。 简策是中国最早的书籍装订形式。“简策”是由写或刻有文字的一根根长条形竹片或木片,用绳连结起来,形成一篇著作的竹木书籍。其中单根竹片称之为“简”;用绳编连起来的简称为“策”;编简成策的绳子称为“编”。 卷轴装始于帛书,是由卷、轴、飘、带四部分组成的,类似于简策卷成一束的装订形式。在其一长卷文章的末端设一较幅面宽度长出少许的轴,以轴为轴心,将书卷卷在轴上。缣帛的书,文章直接写在缣帛之上;纸写本书则是将一张张写有文字的纸依次粘在长卷之上。飘是指粘在卷首的质地坚韧不易写字的纸或丝织品,用以保护书籍。带是指飘头的丝带,方便阅完后捆缚书籍。 旋风装由卷轴装演化而来,形同卷轴,内装书页,鳞次相积,逐页翻飞。放在插架上的旋风装书籍,外观上与卷轴装是完全一样的。一般卷轴装的书卷,是用一张张粘连起来、外观上是一整张的长条纸书写文章的;而旋风装则是把一张张写好的书页,按照先后顺序逐次粘在同一张带有卷轴的整纸上面。翻阅时,犹如旋风旋转一般。旋风装是中国书籍由卷轴装向册页装发展的早期过渡形式。 经折装是将一幅长卷,沿书文版面间隙,一反一正地折叠起来,形成长方形的一叠,首末二页各加以硬纸的装订形式。据说这种形式始于唐朝末年。可能是受印度“贝叶经”的影响而产生。 蝴蝶装是把书页依照中缝,将印有文字的一面朝里、对折起来,再以中缝为准,将全书各页对齐,用糨糊粘附在另一包装纸上,最后裁齐成册的装订形式。 包背装是在蝴蝶装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装订形式。与蝴蝶装的主要区别是对折书页时字面朝外,背面相对,书页呈双页状。 线装是用线将书页连同前后书皮装订在一起的装订形式。这种形式产生于明朝中期,是由包背装演化而来的。与包背装的主要区别是:改纸捻穿孔订为线订;改整张包背纸为前后两个单张封皮;改包背为露背。 中国传统书籍装帧对现代书籍装帧有何借鉴作用? 我认为,中国传统书籍装帧与时俱进,永不固步自封,值得现代书籍装帧设计者学习。要永不满足,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勇于开拓进取。 要注重装帧细节。古代的书籍很注重细节。简策前面两根简为空白竹片,叫“赘简”。赘简背面写书名或片名,同时还起着保护内简的作用。古人还给简策配了“帙”或“囊”作为保护套。卷轴装各部件所用的材料与颜色的不同,是图书分类的重要方法。 勇于向外国学习并发展出有自己特色的东西。经折装的出现就跟外国文化有关联。 勇于改进不足。经折装的折缝处常常断裂,古人就改进为蝴蝶装,解决了断裂问题。但蝴蝶装翻阅不便,看完一页要翻两页。人们又对其进行了改进。 (本文介绍古代中国书籍装帧具体类别时,参阅了《简明中华印刷通史》中的有关描述。)

书籍装帧工艺实习报告

书籍装帧工艺实习报告 报告人: 一、前言部分 我与2010年12月9日至12月22日在武汉精一印刷厂实习,在这段时间内我在车间和设计部门分别工作过,熟悉书籍装帧的生产流程,同时也对印刷印前,印刷、印后加工工序有一定的了解。从开本和图书结构对、封面、护封、环衬、扉页、插页、函套等出菲林、晒版进行美术设计并选定材料种类;选择印刷工艺、印后装饰加工工艺、装订工艺到最后的拼大板打样。 二、学习内容 我在该公司实习时间为2010年12月9日~2010年12月23日。我在精一印刷厂车间及其设计部门工作,主要学到了以下一些知识。 常用书籍装订方法 一、平装 (一)、骑马订:用骑马订书机,将套帖配好的书芯连同封面一起,在书脊上用两个铁丝扣订牢成为书刊。书页仅仅依靠2个铁丝钉联结,因铁丝易生锈,所以牢度较差。采用骑马订的书不宜太厚,而且多帖书必须套合成一整帖才能装订,适合订6个印张以下的书刊。 对于薄薄的书来说,骑马钉是最合适的装订方式了,因为它真的像一本杂志,非常随意封面纸一般为250克哑粉纸加亮光覆膜。 (二)、平订:用铁丝订书机,将铁丝穿过书芯的订口,叫做铁丝平订。铁丝平订,生产效率高,但铁丝受潮易产生黄色锈斑,影响书刊的美观,还会造成书页的破损、脱落、松散,现已少用。再者,平订须占用一定宽度的订口,使书页只能呈“不完全打开”形态,书册太厚则不容易翻阅,一般适用于400页以下的书刊。 (三)、锁线订:将配好的书帖,按照顺序用线一帖一帖的串联起来,故而又叫做串线订。常用锁线机进行锁线订,书芯比较牢固,可以订任何厚度的书,牢固、翻阅方便,但订书的速度较慢,而且由于书背上订线较多,导致平整度较差。 (四)、胶粘订:用胶粘剂将书帖或书页粘合在一起制成书芯。一般是把书帖配好页码,在书脊上锯成槽或铣毛打成单张,经撞齐后用胶粘剂将书帖粘结牢固,胶粘订的书芯,可用于平装,也可以用于精装。 1、无线胶粘订。也叫胶背订、胶粘装订,是将经折页、配帖成册的书芯,在订口一侧裁切,再在书脊上施胶将书页粘牢,包上封面的装订方法。与传统的包背装非常相似。由于其平整度很好,目前,大量书刊都采用这种装订方式。但由于热熔胶质量没有相应的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使用方法还不规范,故胶粘订书籍的质量尚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故时间性较强、短期使用或不经常使用的书籍可用无线胶粘订。 2、锁线胶背订。又叫锁线胶粘订,装订时将各个书帖先锁线再上胶,上胶时不再铣背。这种装订方法装出的书结实且平整,目前使用这种方法的书籍也比较多。 (五)、活页装订:活页装订,是各单页之间不粘连的装订方法。一般用于

书籍装帧:书籍装帧设计系列理论

书籍装帧:书籍装帧设计系列理论 假如书籍装帧犹如一组建筑,那么书籍封面无疑是这些建筑的外观。不管是西方哥特式的教堂,还是中国古典式的皇宫寺院,建筑外观都能体现出建筑的精神。而封面也是如此.将集中地体现书籍的主题精神.它是书籍装帧设计的一个重点。 书籍装帧设计需要象其它装潢设计一样.经过调查研究到检查校对的设计程序。首先向知识的企业主——作者,或者文字编辑.了解原著的内容实质。并且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加深对自己所要装帧对象的内容、性质、特点和读者对象等等作出正确的判断。作为一名编辑需要对书籍的形态拟出方案。解决开本的大、小、精装、平装、用纸和印刷等问题。对于一个设计者而言。所关心的更应是如何在既定的开本、材料和印刷工艺条件下。通过想象.调动自己的设计才能.并使其艺术上的美学追求与书籍“文化形态”的内蕴相呼应。不只是停留在政治书籍要庄重大方.文艺书籍强调形式多样.儿童图书追求天真活泼。更要求进一步深入.达到对书稿理解尺度与艺术表现尺度在创作中的充分的和谐性表现。以丰富的表现手法、丰富的表现内容.使视觉思维的直观认识(视觉生理)与视觉思维的推理认识(视觉心理)获得高度统一.以满足人们知识的、想象的、审美的多方面要求。 封面的形式要素同样包括了文字和图形两大类.封面设计也同样需要突出主体形象。但从构思到表现都讲究一种写意美。表现在以文字为主和以图形为主的设计上.都是如此。 1.文字 封面上简练的文字.主要是书名(包括丛书名、副书名)、作者名和出版社名.这些留在封面上的文字信息.在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设计过程中.为了丰富画面.可重复书名、加上拼音或外文书名.或目录和适量的广告语。有时为了画面的需要.在封面上也可以不安排作者名有出版社名.让它们出现在书脊和扉页上.封面只留下不可缺少的书名。说明文(出版意图、丛书的目录、作者简介)责任编辑、装帧设计者名、书号定价等.则根据设计需要安排在勒口、封底和内页上。充满活力的字体何尝不是根据书籍的体裁、风格、特点而定.字体的排列同样象广告设计构图中所讲述的.把它们视为点、线、面来进行设计.有机地融入画面结构中.参与各种排列组合和分割.产生趣味新颖的形式.让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 2.图形 封面上的图形.包括了了摄影、插图和图案.有写实的、有抽象的、还有写意的。具体的写实手法应用在少儿的知识读物、通俗读物和某些文艺、科技读物的封面设计中较多。因为少年儿童和文化程度低的读者对于具体的形象更容易理解。而科技读物和一些建筑、生活用品之类一画册封面运用具象图片,就具备了科学性、准确性和感人的说明力。 有些科技、政治、教育等方面的书籍封面设计.有时很难用具体的形象去提炼表现.可以运用抽象的形式表现.使读者能够意会到其中的含义.得到精神感受。 在文学的封面上大量使用“写意”的手法.不只是象具象和抽象形式那样提炼原著内容的“写意”。而是似象非象的形式去表现。中国画中有写意的手法,着重于抓住形和神的表现.以简练的手法获得具有气韵的情调和感人的联想。有人把自然图案的变化方法也称为“写意变化”,在简练的自然形式基础上.发挥想象力,追求形式美的表现。进行夸张、变化和组合。而运用写意手法作为封面的形象,会使封面的表现更具象征意义和艺术的趣味性。如《少年文艺》封面“少”字的大特写,好似飘扬的红领巾,给人一种联想.从构思到形式上都体现了《少年文艺》的个性。而变形的儿童读物封面,更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