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疑案:现实不是童话——朱令事件回顾

中国四大疑案:现实不是童话——朱令事件回顾


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事件时间表

·1973.11,朱令(随母姓)出生,家里有一姐姐吴今(随父姓)。
·1987.9,朱令的姐姐吴今进入北大生物系学习。
·19*9.4,吴今与同学周末去野山坡春游失踪,三天后在一个悬崖下面找到了尸体。

·1994.12.5,朱令首次因不明原因发病,腹、腰四肢关节痛。在北京同仁医院治疗近一个月;病因无法确诊,头发全部掉光后病情好转出院。

·1994.12.11,清华民乐队在北京文艺厅专场演出纪念一二九。朱令参加大多数节目,并且古琴独奏“广陵散”。

·1995.2,开学一周后,朱令再次因不明原因发病,双脚疼痛难忍、双手麻木,再次脱发。

·1995.3.9,朱令到协和就诊,李舜伟教授初诊“高度怀疑铊中毒”。并请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与卫生职业病研究所的张寿林大夫会诊,张提出可能是“铊中毒”或“砷中毒”,但因该所当时不能做检测,张建议到朝阳医院做检测,但没去。协和因为朱令否认接触过铊,就排除了铊中毒,没有检测。 
·1995.3.15,朱令在协和住院,协和按照神经炎来治疗。
·1995.3.22,朱令吃东西开始呛,医院对她做为了抢救和维持生命必须的气管切开术,手术中她产生昏迷。 

13·1995.3.24,协和给朱令输血导致朱令感染丙肝
1995.3.26,朱令收住ICU。
·1995.3.28,开始深度昏迷两个多月

·1995.4月,朱令中学同学贝至城在互联网上发贴,描述朱令病情,希望得到专家意见以确定病因。前后收到1000多封信,很多怀疑“铊中毒”。

·1995.4.18,贝至城把翻译好的email给协和,未被采纳。
·1995.4.20,朱令父母找到北京职业病防治所的陈震阳,测出严重铊中毒。
·1995.4.28,协和开始用普鲁士蓝化学剂排毒,一个月后朱令体内的铊含量基本排除,中毒的症状消失,然而严重的后遗症却将和她相伴终生。

·1995.4,协和认为朱令是二次中毒。**部门介入调查。

·1995年下半年,朱令的同学、熟人和朋友被广泛的调查,其中包括朱令的室友孙维。

·1996.12,朱令父母第一次告协和。
·1997.3月,朱令家人致信北京市**局长,指出朱令的同学即将毕业离校,其中很多人将出国留学,此案急需抓紧侦破。不久又上书国家领导人。

·1997.4.2,孙维被**局14处作为嫌疑人带走讯问,持续8小时,然后放回。孙维在这次讯问中得知清华出具材料声称孙维是唯一能接触到铊的学生,而且实验室的管理非常严格。

·1997.4,为了证实清华出具材料存在问题,孙维哥哥多次独自一人在白天工作时间进出清华化学系实验楼,取出有毒试剂,

带出实验楼并全程录像。每次都无人过问。

13·1997.5.5,孙维找到清华党委办公室,把孙维哥哥拍摄的录像放映,要求学校向**反映真实情况,说明孙维不是唯一能够接触到铊的学生。 
·1997.5.6,清华的实验室大整改,要求师生停下工作,把所有**严格分类管理,有毒试剂上锁。
4月和5月,孙维两次收到朱令舅舅的恐吓信,明指孙维为凶手,并且提到了黑社会。孙维去清华***报案,同时提出对孙维测谎的要求,没有收到答复。 
·1997.7.18,孙维方把孙维哥哥拍摄的录像带和查到的其他师生使用铊的文献交给**。
·1997.7.28,国家教委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学校实验室化学危险品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备厅[1997]13号),指出:“1995年5月,1997年5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先后发生了两起学生铊盐中毒案件。除涉嫌人为作案外,铊盐未按剧毒品管理是其重要原因。”
·1997年7,8月,孙维方给清华党委领导写信,要求学校将缓发毕业证书的决定尽快以书面形式通知孙维方并加盖公章。经多次交涉,学校坚持不给书面通知。
·1997.9.29,清华大学化学系领导打电话给孙维方通知孙维第二天去学校领证书。
·1997.10,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中心作出鉴定,认为协和医院在朱令案中没有过失,不属于医疗事故。

·1998.8.26,**局14处宣布解除对孙维的嫌疑,承认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孙维和朱令中毒有关。 

·1999.4.2,朱令父母起诉协和败诉。
·1999.12,朱令父母第二次告协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