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国庆)作业含答案

假期(国庆)作业含答案
假期(国庆)作业含答案

假期(国庆)作业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国庆假期作业

一、注音写字。

qìn ( )园莽莽( ) 分( )外妖ráo( ) 润如油gāo

( )

红装素guǒ( ) 风sāo ( ) 留zhì( ) yīn ( )哑 xuān ( )

一代天jiāo()田pǔ( ) 丝缕( ) níng ( )望栖( )

稍xùn ( ) 襁( )bǎo ( ) méng lóng ( )

二、诗文背默。

1、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 ___ __ ,____ ___ __ 。

2、____ __ _ _ _,西北望,射天狼。

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 _ __ __ 。可怜白发生。

4、 ____ __ ___,载不动几多愁。

5、妇姑荷箪食,____ _ ____。……____ ___ __ ,背灼

炎天光。

____ _ ____,但惜夏日长。

6、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 _ ____。

7、____ _ __,人迹板桥霜。____ ____,____ _ _

___。

8、、____ _ ____,____ _____,沙场秋点兵。

9、《武陵春》揭示作者悲苦的原因和程度的句子:____ _____,____ _

____。

10、《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作者从视、听角度来表现激烈战斗场

面的句子:

____ _____,____ _____。

11、《沁园春》中化静为动,气势奔放的句子:____ __ ,____ __

__ 。

抒写伟大抱负,点明主旨的句子:____ _ ,____ __,_ __ 。

写景与议论过渡的句子:____ ___ __ ,____ __ _ __ 。

三、阅读《隆中对》,回答问题。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羽、飞乃止。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自董卓已.来 ( 通“以” ) (2)名微而众寡

.. ( 而且(并且) )

⑶利尽南海(物资)⑷挟天子以令诸侯(挟持,控制。)

⑸诚如是,则霸业可成(这样)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为天时,抑亦人谋也。

不仅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盛着食物、用壶装着酒水来迎接将军你

呢?

3.诸葛亮认为荆州、益州可以夺取的理由分别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 分)

诸葛亮认为荆州可夺的原因是:荆州地理位置优越,乃兵家必争之地,他的主

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

诸葛亮认为荆州可夺的原因是: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

优越,刘璋昏庸懦弱,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

诸葛亮建议刘备用荆州、益州建立根据地。【解析】此题考查对课内文言文的

理解。根据原文“荆州北据汉、沔……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可概括作答。

4."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结合选段内容,说说隆

中对策中哪些策略对治国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简要概括三点即可。(3分)

示例:运用贤能体恤百姓加强民族团结改善睦邻关系对内革新政治等

(也可用原文作答,答出3点即可,3分)

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因屏人曰屏命人退避(2)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

伸张

(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日一天天(4)愿诸君勿复言愿希

6.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A. 犹鱼之.有水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 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辍耕之.垄上

C.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D. 曹操比于.袁绍因使唐雎使于.秦

7.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这个人值得到他那里去拜

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您应当屈尊亲自去拜访他。(就见,枉驾,)

(2)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将军

亲自统率益州大军从秦川出击,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水来迎

接将军您呢?(“出于秦川”“箪食壶浆”)

8.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A.在"隆中对策"前第①段,作者用侧面叙写的方式衬托出诸葛亮的与众不同和

非凡才智。

B.诸葛亮以高祖刘邦在益州成就帝业为例提示刘备可以将益州作为建立蜀汉大

业的基地。

C.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既论及地理、经济、军事等因素,又提到了恤民和用贤的重要。

D.文章通过隆中对策这一核心事件,突出展示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远见卓识。

9.问题探究: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应该采取哪些策略?(3分)

(1) 夺取荆、益二州,作为“霸业”的根基。

(2) 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与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

(3) 联吴抗曹,并从荆、益二州出兵。

10.(1)诸葛亮在对前景的分析中,反复强调“人谋”的重要性,请从文中任举一例说明(可用文中原句回答)(1分)

①曹操“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②孙权“贤能为之用”。⑧刘备“总揽英雄”。(1分,可选其中一例回答)(2 (2分,意同即可)

(2)联系实际,谈谈“人谋”在现实生活中的的意义

当今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要善于发现人才,珍惜人才,用好人才。

四、阅读训练

(一)背向大地的爱(纳兰泽芸)

(1)父亲带着七岁的女儿去十里外的村子走亲戚。从大路上下车后,是下午两点多钟。到达亲戚的村子,要徒步经过一大片田野。父亲发现原本阴沉的天色,变得越来越黑。父亲对女儿说,我们要走快点了,可能要下大雨。

(2)天上铅灰的乌云越聚越浓,天色越来越暗,仿佛真正黑夜来临。闪电如利剑一次又一次刺穿黑暗,雷声伴着狂风隆隆滚过天际,然后像炸弹一样在头顶炸裂。

(3)女儿蜷缩小小的身子,爸爸,我怕!他将女儿紧搂在胸前:“丹丹不怕,把头埋进爸爸衣服里,闭上眼睛睡觉。”

(4)一道雪亮的闪电划过大地,他突然听到一种奇怪的巨大呼啸声由远而近,这声音像几十台拖拉机同时爬坡发出的吼声,又像无数条响尾蛇同时发

出的嘶嘶声。在闪电的强光里,他看到一个顶天立地的巨大黑色烟柱飞速移来——龙卷风!

(5)他大骇,他知道龙卷风的厉害。小时候经历过一次,所到之处,大树齐腰斩断,树皮被剥得只剩白花花的树干,地上的东西被吸上天空,人和牲畜都会被摔死!

(6)他本能地想要加快脚步。但一刹那间,脚下陡然失去了支撑,身子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吸得轻飘飘。他知道此刻他和女儿都被吸到了高空,几分钟后就要被抛到九霄云外,然后粉身碎骨!

(7)“爸爸,我怕!”紧紧贴着父亲胸膛的女儿颤身叫道。“乖女儿,爸爸在和你做飞的游戏呢,你不是一直想和小鸟一起飞翔吗,现在紧闭眼睛数小鸟,一只小鸟,两只小鸟,三只小鸟……”

(8)他感觉自己像一个面团一样被一只巨手揉来揉去,五脏六腑都翻腾起来。他什么也不敢想,只是尽力地躬身将女儿更紧地搂住。

(9)不知道过了多少时候,他感觉巨手的力量渐渐小了,身体也开始慢慢下降,他知道龙卷风开始将吸入的物体抛向地面了。女儿,我的女儿,他心里痛苦如焚。

(10)突然,他感觉自己的背撞到了什么东西,这个东西以一种强大的力量勒过衣服,勒进他的背--电缆!他心里滚过一阵狂喜,一瞬间,他一手搂紧女儿,另一只手拼尽力气死死抓住那根电缆!

(11)他就这样单手悬吊着支持父女两人的重量。

(12)天慢慢亮了,狂风也小了。渐渐地,他感到手臂发软打颤,被深勒过的后背正在滴答流血,不等血滴进土地,就被吹散在风中。最要命的是,女儿睡着了,睡着后的女儿会不自觉地放松了抱紧父亲的双手!他不敢再往下想。(13)女儿的手一点点松开他的身体。不能再犹豫了,他看到脚底十多米的地方是一块旱地,他搂紧女儿,紧抓电缆的那只手一松,他就成了一个背朝大地面向天空的自由落体。

(14)此刻怀里的女儿正在睡梦中甜甜地呓语。他笑了。

(15)父亲保住了性命,却多处骨折并重度脑震荡;而女儿,毫发无伤,睡醒了还天真地对父亲说:“爸爸,我看到了好多好多可爱的小鸟,真美啊。”(16)有人问他:“你知道不知道,你这次是侥幸从死神手里逃掉?因为这样背对地面从高空摔下,极有可能丢掉性命。”他憨憨地说:“我知道,但如果我不这样背对地面,我的女儿就可能丢掉性命。”

(17)父亲这句简单朴实的话,七岁的女儿现在还不懂。等她长大了,她会懂得,父亲对她的爱,比父亲背对的大地,还要深沉,还要厚重。

1.文章第(2)段运用了自然环境描写或环境描写,从全文看,此处描写的作用是:渲染出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暗示灾难也许马上就要发生。。(3分)

2.第(7)段中爸爸用做游戏的方式来安慰女儿,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2分)

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勇敢、镇定的父亲,一个对女儿充满浓浓爱意的父亲。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8)段中划线句。(2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在龙卷风里的状态,突出了龙卷风威力之大以及人在巨大灾难面前的渺小、无助。

4.试从文章结构方面分析第(10)段中出现“电缆”这一情节的作用。(2分)

电缆的出现。给了绝望的“他”一次生命的转机,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引出下文,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5.文章以“背向大地的爱”为题,有什么作用(2分)

一是写出了父亲在这场龙卷风中,用背朝大地面向天空的姿势挽救了女儿,使女儿安然无恙。二是写出了父亲对女儿的爱比大地更深沉、更厚重。

(二)米树香香,糖树甜甜

乔娟

①食品安全问题让人们越来越怀念在真实泥土里生发出的无污染绿色蔬菜,在日月精华里慢慢长成的农家猪。当注水米、抛光米、含铬含铅米充斥市场,连吃碗米饭都成了奢望时,人就会变得越来越爱幻想:如果有那么一种树,来自自然来自山,不喂饲料不喂药,不结苹果不结梨,结出大米白又白。你会认为我在异想天开吗?且慢嘲笑,在地球的某一角,真有这样一种天然纯生专结大米的树。在马来半岛、印尼诸岛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些风光旖旎的岛屿上,生长着一种棕榈科植物,它并无美丽的身姿,开花也不好看,但超务实、超有爱:专门向人提供赖以生存的口粮——大米。不用费心想什么绕口的名字,就叫它米树好啦。

②米树终年常绿,10年就可长到20米,舒展开的叶子比双人伞还要大,足足有6米。当然,与宽叶相配的是它那直径足有8米的粗壮树干。长这么粗并不是单纯肥胖,人家粗,粗得务实,是专为大肚能容而生的。那胖胖的树干里含有丰富的淀粉,这种淀粉就是当地土著居民最重要的食物来源——西谷大米。你会问,明明是淀粉,怎么变成大米了呢?是这样:土著人把米树砍倒后,将树干锯成均匀的一段段,再把每个段落劈成两半儿,用竹制斧头把段落内的淀粉刮出来,放在水桶里用劲儿搅拌,待淀粉沉到桶底,撇去最上面的水,把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