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练习题

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练习题
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物体的质量最接近2kg的是( )

A.一个苹果

B.一只公鸡

C.一本物理书

D.一张课桌

2.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质量不变

B. 水结成冰时,质量不变

C.一壶水加热到沸腾时,质量不变

D. 一千克铁比一千克棉花质量大

3.把一金属块放入盛满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10g水,则金属块的体积是( )

A.10cm3 B.100cm3 C.5cm3 D.无法判

4.两个正方体物块,质量相同,边长之比为1:2,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

A.2:1 B.4:1 C.1:8 D.8:1

5.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A.取适量的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B.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测出倒入量筒中油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6.为了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不能沉入水中的蜡块的密度,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先用天平称出一蜡块的质量为18g,在量筒中盛水60cm3,再把蜡块和体积为10cm3的铜块捆在一起放入量筒中,当其全部浸没在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指刻度是90cm3。则此蜡块的密度是()

A、1.8×103kg/m3

B、0.9×103kg/m3

C、0.6×103kg/m3

D、0.2×103kg/m3

7.用等质量的铜,铁,铝,分别制成体积相等的空心球,则空心部分最大的是()

A.铜球

B.铁球

C. 铝球

D.一样大

8.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放入6个相同的塑料球,右盘放4个和塑料球等大的铝球,天平仍然保持平衡,那么塑料球的密度是()

A. 2.7×103kg/m3

B. 4.05×103kg/m3

C. 0.9×103kg/m3

D. 1.8×103kg/m3

二、填空题

1.一块铁,把它放在炉火上加热,它的温度升高了,则它的质量将______,它的密度将______。(选填“变大”或“不变”、“变小”)。

2.观察量筒或量杯中液体到达的高度时,视线要跟液面_________,如果液面是凹形的,观察时,要以__________为准.

3.某同学从一均匀大岩石上砸下一小块岩石,用天平称得质量是27g。放入装有8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到90mL,这块岩石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这一小块岩石的密度与那一大块岩石的密度__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一小瓶的质量为78g,装满水时总质量178g,则这个小瓶的容积是_____cm3。一次测量中,先在这个空瓶中装入少许某固体颗粒,称得总质量为132g,再往瓶内注满水,称得总质量为212g,则这种固体物质的密度是_________,它可能是___________。

5.有一个质量540g,体积360cm3的空心铝球,其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___ cm3;如果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后,总质量是_______g.

三、实验题

1.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正确测得

石块质量为48g,体积如图甲为________cm3,石块的密度是

____________kg/m3,图乙是个别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

图丙是部分同学实验结束离开实验室后留下的情景。指出图中违

反实验操作规则和实验不规范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在测量正方体金属块密度时:

(1)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的

__________处。若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

螺母向______侧调节(填“左”或“右”)。调节天平平衡后,

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右盘内所加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

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g。

(2)用刻度尺测量金属块边长的情况如图丙所示,金属块边长为____mm,体积为____cm3。

(3)根据密度公式___________代入数据计算,可知此金

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kg/m3。

3、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

的矿石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

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

是______g.

(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

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

______cm3,

(3)矿石的密度是______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4.某同学在测定矿石的密度时。有如下的步骤:(A)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B)用天平称出待测矿石的质量m石;(C)用天平称出矿石、溢水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M;(D)用天平称出盛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m;(E)把矿石用细线系好,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部分水。

上述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只要填操作步骤的序号)。

由以上测量结果得:矿石排开水的质量=_________矿石的体积=___________;矿石的密度=

四、计算题

1.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杯共同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求:(1)量杯的质量是多少克?

cm时,液体的质量为多少?

(2)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3)当液体的体积为503

2.如图所示,一容积为3×10-4m3的瓶内盛有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

量为0.01kg的小石子投入到瓶中,当乌鸦投入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1)瓶

内石块的总体积;(2)石块的密度.

3.用盐水选种时,需要密度为1.1×103 kg/m3的盐水,现配制350mL的盐水,称得质量为0.6kg,这样的盐水是否符

合规格?如果不合格需要加盐还是加水?加多少?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7分)

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____,经常采用的单位是___,____,____和_____。

2.在相同的体积下,不同的物质的质量是不同的,物质的这种特性,用________这个物理量来表示。

3.密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读作________,常用的较小的单位是________,两者的换算是________________。

4.完成下列的单位换算:

30厘米3=30x_________米3;25厘米3=25x_________分米3=_________毫米3;

1600厘米3=_________毫升=_________升_________分米3;

7.8克/厘米3=_________千克/米3;13.6x103千克/米3=_________克/厘米3=_________吨/米3

5.___________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___________物质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

______________。

6.如图所示,量筒的量程是__________毫升,最小刻度是________毫

升,图中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毫升。

7.计算物质密度的公式为_____________,用____表示密度,_______

表示质量,___________表示物体的体积。

8.密度相同的AB两个物体,A物体的质量大于B物体的质量,则________的体积大,

同种材料组成的AB两个物体,A体积大于B体积,则________的质量大。

9.a,b,c三个物体重力相同,但由于是不同种类的物质构成的,三是_____。

10. 5米3的水结成冰时,它的质量是__________,体积是__________,5米3的冰化成水时,它的质量是__________千克,体积是__________米3。(p冰=0.9x103千克/米3)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1.关于物质密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大的物体,它的质量一定大

B.密度小的物体,它的体积一定小

C.密度小的物体,它的质量一定小

D.质量相等的物体,它的密度不一定相等

2.关于质量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表示的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B.物体的质量总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C.所占体积大的物体的质量总比所占体积小的物体的质量大

D.质量就是表示物体的轻重

3.用铅、铜、铁制成的体积相同的实心球,质量最大的是[ ]

A.铅球

B.铜球

C.铁球

4.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中,分别装有100克盐水、酒精、水,在三个杯子中

液面最高的是[]

A.盐水

B.酒精

C.水

D.液面高度相同

5.取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种液体,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烧杯中,液

面如图所示,三种液体的关系是[]

6.最多能装1360克水银的瓶中,最多可装水多少克?[]

A.100克

B.1360克

C.7.31克

D.上述答案全不对

7.A、B两个实心球,A球质量是B球质量的4倍,A球体积是B球的2倍,那么

A球的密度是B球密度的: []

A.2倍

B.1倍

C.1/2倍

D.1/4倍

A.柴油体积大

B.煤油体积大

C.体积相同

D.无法判断

9.只有量筒,找不到天平时,要取0.2千克煤油,则:[]

A.用量筒取200毫升煤油

B.用量筒取160毫升煤油

C.用量筒取250毫升煤油

D.用量筒测量不出

10.一定质量的封闭气体被压缩后,它的质量、体积和密度的变化是[]

A.质量不变,体积缩小,密度增大

B.质量减小,体积减小,密度不变

C.质量增大,体积减小,密度增大

D.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不变

五、计算题(共22分,1题8分,2、3小题各7分)

1.一个质量是50克的容器,装满水后质量是150克,装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是130克,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2.有一质量为10千克的合金,其中铜和铁各占它的体积的一半,那么这块合金的总的密度多大?

3.一块碑石的体积是30米3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小块碑石,测出其质量是140克;用量筒量出体积的过程中,在量筒内装了100毫升水,放入石块浸没在水中,水面上升到量筒的180毫升处,则石碑质量是多少?

(完整word)初二物理物体的质量练习题

初二物理物体的质量练习题 1、物体的质量 班级姓名 1.物体所含叫做物体的质量. 质量不随物体的、、的改变而改变,是物体本身的. 2.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前,应把天平放在上,并将游码放在标尺的处,再调节横梁上的,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处,使天平横梁平衡. 测量时,应将被测物体放在盘,砝码放在盘. 在测量中,为了保护天平的的砝码,在取砝码时,要用夹取;称量化学药品时,绝不能将药品直接放在内. 3.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kg铜比1kg棉花质量大 B. 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也增大 . 将铁块从20℃加热到70℃后,铁块的质量不变 D. 将一个铜块放在空气中或放在水中,质量是不同的 4.以下球类中质量接近1千克的是() A.足球 B.羽毛球 .铅球 D.乒乓球 5.一物体在地球上的质量为20千克,把这个物体搬到月球上,那么它的质量为() A.大于20千克; B.小于20千克; .等于20千克; D.

无法确定。 6.一块冰熔化成水,它的() A.状态改变,质量不变 B.状态不变,质量不变 .状态改变,质量改变 D.状态不变,质量改变 7.在调节托盘天平使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中线左侧,此时游码已经对零,下列几种调节中正确的是() A.把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B.把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把标尺上游码向右移动 D.把天平搬动一下位置就行了 8.下列物体接近5×10-5kg的是 ( ) A.一枚大头针 B.一只鸡蛋 .一本物理书 D.一块橡皮 9.在已调好的天平上称物体时,某次发现指针左右摆动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可使天平平衡的方法是 ( ) A.将平衡螺母向左移动一点 B.减少右盘中的砝码 .将游码向右移动一点 D.增加右盘中的砝码 10.某同学在使用天平前调节横梁平衡和在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都发现右盘下沉,他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调节时右盘下沉,应把平衡螺母向左调 B.调节时右盘下沉,应把游码向左调 .称量时右盘下沉,应把平衡螺母向左调 D.称量时右盘下沉,应向右盘中增加砝码

(物理)物理质量和密度练习题20篇

(物理)物理质量和密度练习题20篇 一、初中物理物态变化 1.请看下面这些物理现象:①夏天打开冰箱门,马上“跑出”一团“白汽”;②冬天窗户玻璃上结出冰花;③地面上的水慢慢消失;④结了冰的衣服在室外凉干;⑤春天来了,冰雪消融;⑥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他们分别属于() A. 液化、凝华、汽化、升华、熔化、凝固 B. 气化、凝华、汽化、升华、熔化、熔化 C. 液化、凝华、汽化、升华、熔化、熔化 D. 液化、凝华、升华、熔化、汽化、熔化【答案】 A 【解析】【解答】解:①夏天打开冰箱门,马上“跑出”一团“白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②严冬的深夜,教室窗户玻璃上有一层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③地面上的水慢慢消失,是水汽化形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④结了冰的衣服也会干,即冰变成水蒸气,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⑤冰雪消融是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⑥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 故答案为:A。 【分析】关于物态变化的题目,关键要分析出物质原来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然后利用物物态变化的定义确定答案. 2.小闵取过一支示数为39.5℃的体温计,直接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体温正常,则测量出来的温度为() A.37.0℃ B.39.5℃ C.42℃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答案】B 【解析】【解答】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 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9.5℃,直接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自己的体温高于39.5℃,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自己的体温不高于39.5℃,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9.5℃,人的正常体温是37.0℃,所以测量的结果是39.5℃,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体温计中水银柱不会自己回流,使用时必须甩几下. 3.即将告别母校的你,认为校园生活中的物理量最符合实际的是() A. 运动会比赛中100m冠军的成绩约为8s B. 通过教室电脑的电流大约为1A C. 教室门高约为300cm D. 上课时教室内的温度一般在45℃左右 【答案】 B 【解析】【解答】A.百米赛跑的最短时间不少于10s,A不符合题意;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总结

1. 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2. 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 3.6×106焦耳。 3. 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4. 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 (A);t→秒)。 5. 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 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 ;W=Pt;W=UQ(Q是电量); 7. 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位有:瓦特(国际);常用单位有:千瓦 8. 计算电功率公式: (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 I→安(A) 9. 利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 11.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12.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3.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14.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亮,易烧坏。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暗,当U = U0时,则P = P0 ;正常发光。 (同一个电阻或灯炮,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 ;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是表示额定电压是220伏,额定功率是100瓦的灯泡如果接在110伏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25瓦。) 15.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16.焦耳定律公式:Q=I2Rt ,(式中单位Q→焦; I→安(A);R→欧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表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速度公式: t s v = 公式变形:求路程 ——vt s = 求时间——t=s/v 密度公式: V m = ρ 重力与质 G = mg 压强公式:P=F/S (固体) p =ρgh 浮力公式: F 浮= G 物 – F 示 F 浮= G 排=m 排g F 浮=ρ液gV 排 物理量 单位 v ——速度 m/s km/h s ——路程 m km t ——时间 s h 单位换算: 1 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 s ; 1min=60s 1 m/s =3.6 km/h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G 物——物体的重力 N F 示——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N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ρ ——密度 kg/m 3 V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 3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G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 受到的重力 N m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 的质量 kg 物理量 单位 ρ——密度 kg/m 3 g/cm 3 m ——质量 kg g V ——体积 m 3 cm 3

F 浮= G 物 F 1L 1=F 2L 2 或写成:12 2 1L L F F = 滑轮组: F = n 1 G 总 (G 总= G 物+G 动) s =nh 对于定滑轮而言: ∵ n =1 ∴F = G 物 s = h 对于动滑轮而言: ∵ n =2 ∴F = 21 (G 物+G 动) s =2 h 功的公式: W =F s P =t W 公式变形:W =Pt 机械效率: 总有用 W W = η×100%热量计算公式: 物体吸热或放热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即竖直方向): W =G h 单位换算:1W=1J/s 1kW=103W 提示:机械效率η没有单位,用百分率表示,且总小于1 W 有=G h [对于所有简单机械] W 总=F s [对于杠杆、滑轮和斜面] W 总=P t [对于起重机和抽水机等电动机] 提示: 当物体吸热后,终温t 高于初温t 0,△t = t - t 0

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 1.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摔碎后的玻璃质量不变,但密度变小 B.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C.固体的密度肯定大于液体的密度 D.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密度减小一半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摔碎后的玻璃所含的物质多少没有变化,质量不变,它还是玻璃,物质的性质没有变化,密度不变,A错误; B.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比如所水变成冰,质量是不变的,但密度发生变化,B错误; C.常温下的液态水银它的密度大于很多固体的密度,C错误; D.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即质量变成一半,但氧气罐的体积是不变的,罐中的氧气 会均匀分布,即体积不变,那么根据 m V ρ=可知,密度也变成一半,D正确。 2.题目文件丢失! 3.题目文件丢失! 4.题目文件丢失! 5.题目文件丢失! 6.题目文件丢失! 7.题目文件丢失! 8.题目文件丢失! 9.题目文件丢失! 10.题目文件丢失! 11.下列验证性小实验中,错误的是() A. 将压瘪的乒乓球放入开水中,发现球恢复原状,说明温度升高使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B. 将一滴红墨水滴入清水中,发现水变红了,说明液体分子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C. 用等质量的煤油和水研究物质吸热本领时,吸收相同热量后升温快的比热容小 D. 将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发现温度计的示数逐渐降低,说明蒸发吸热 【答案】A 【解析】【解答】解:A、乒乓球中气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乒乓球能恢复原状,是气体压强增大的缘故,故A错误; B、红墨水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经过扩散运动分布到整杯水中,因此将一滴红墨水滴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全)精编版

邦洞中学物理公式总汇 ———————杨海深 1、速度:V=S/t{推理---已知前、后半段路速度,求全程平均速度V=2V1V2/(V1+V2);1m/s=3.6km/h;往返求距离s=1/2ⅹvt } 2、重力:G=mg{推理—-m=G/g ;G月=1/6G地;质量m不随地理位置、温度、状态等的改变而改变,但重力G在不同的地方是不同的、可变的. } 3、密度:ρ=m/V {推理-—m=ρV; V= m/ρ;求酒水密度:ρ=(100-0.2ⅹ度数) /100,单位:g/cm3;冰与水的状态变化:ρ水V水=ρ冰V冰;关于坛坛罐罐瓶瓶桶桶的容积及装物公式:V容积= m1/ρ1= m2/ρ2} 4、压强:(主要用于固压;口诀:硬对硬):p=F/S (1pa=1N/m2)(面积取小) 5、液体压强:(液压公式,口诀:液压固):p=ρ液gh (大小只与ρ液、h有关,与 容器的形状无关) 6、浮力: (1)(称量法):F浮=G空-G液 (2)(压力差法):F浮=F下-F上=ρg s(h下-h上) (3)(平衡法):F浮=G物(漂浮或悬浮,不全排或全排,悬浮时v物=v排,轮船航行时排水情况是:“河下海起”) (4)(阿基米德三步法):F浮=G排=m 排g=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推理---G1L1=G2L2,m1L1=m2L2,格个=格个 } 8、理想的不计摩擦的省力斜面:F/G=h/L 或者Gh=FL 9、理想的不计摩擦、绳重的动滑轮:F拉=G物/2 10、理想的不计摩擦、绳重的滑轮组:F拉=(G物+G动轮)/ n (竖直方向拉) (n代表绳子段数,口诀:上算下不算,动算定不算,连算断不算) 11、功:W=FS { 克服重力做功: w=Gh (把物体举高、拉高等) }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一览表

初中物理必背公式 速度公式: G = mg 密度公式: 浮力公式:F 浮=G 物 – F F 浮= G 排=m 排g F 浮=ρ液gV 排 F 浮= G 物 压强公式:P=F/S p =ρgh F 1L 1=F 2L 2 或写成:12 1 F F = 滑轮组: F = n 1 G 总 (G 总= G 物+G 动) s =nh 物s = h

对于动滑轮而言: ∵ n =2 ∴F = 2 1(G 物+G 动) s =2 h 功的公式: W =F s 功率公式: P =t W 公式变形:W =Pt 机械效率: 总有用 W W = η×100% 热量计算公式: 物体吸热或放热 Q = c m △t 电流定义式: 欧姆定律: 电功公式: W = U I t W = U I t 结合U =I R →→(串联)W = I 2Rt W = U I t 结合I =U /R →→(并联)W = R U 2 t 电热公式(电阻产生的热量):(串联)Q = I 2Rt (并联)Q = R t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 I 2Rt =W = U I t 如电热器。 电功率公式: P = W /t P = I U 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都相等。表达式:I =I 1=I 2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U =U 1+U 2 串联分压原理:21 21R R U U = 物理量 单位 Q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J c 物理量 单位 W ——动力做的功 J F ——动力 N s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物理量 单位 P ——功率 W W ——总功 J 物理量 单位 η——机械效率 W 有——有用功 物理量 单位 I ——电流 A 物理量 单位 I ——电流 A 物理量 单位 W ——电功 J U ——电压 物理量 单位 单位 P ——电功率 W kW W ——电功 J k ·Wh t ——通电时间 s h 物理量 单位 P ——电功率 W I ——电流 A (并联)P =U 2/R (串联)P =I 2R 只能用于:纯电阻电路。 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即竖直方向): 单位换算:1W=1J/s 1马力=735W 1kW=103W 提示:机械效率η没有单位,用百分率表示,且总小于1 提示: 当物体吸热后,终温t 高于初温t 0,△t = t - t 0 提示:电流等于1s 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同一性:I 、U 、R 三量必须对应同一导体(同一 段电路); 同时性:I 、U 、R 三量对应的是同一时刻。 提示: (1) I 、U 、t 必须对同一段电路、同一时刻而言。 (2) 式中各量必须采用国际单位: 1度=1 kW ·h = 3.6×10 6 J 。 只能用于如电烙铁、电热器、白炽 灯等纯电阻电路(对含有电动机、 日光灯等非纯电阻电路不能用)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经典习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 1.有一个瓶子装满油时,总质量是1.2kg ,装满水时总质量是1.44kg ,水的质量是1.2kg ,求油的密度。 2.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的3倍,使甲、乙两个物体的体积之比3:2,求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 3.小瓶内盛满水后称得质量为210g ,若在瓶内先放一个45g 的金属块后,再装满水,称得的质量为251g ,求金属块的密度。 4.两种金属的密度分别为21ρρ、,取质量相同的这两种金属做成合金,试证明该合金的密度为 2 12 12ρρρρ+?(假设混合过程中体积不变)。 5.有一件标称纯金的工艺品,其质量100g ,体积为6cm 3,请你用两种方法判断它是否由 纯金(不含有其他常见金属)制成的?(3 3kg/m 103.19?=金ρ)

6.设有密度为1ρ和2ρ的两种液体可以充分混合,且212ρρ=,若取体积分别为1V 和2V 的这两种液体混合,且212 1V V = ,并且混合后总体积不变.求证: 混合后液体的密度为123 ρ或23 4 ρ. 7.密度为0.8g/cm 3的甲液体40cm 3和密度为1.2g/cm 3的乙液体20cm 3混合,混合后的体积变为原来的90%,求混合液的密度。 8.如图所示,一只容积为3 4 m 103-?的瓶内盛有0.2kg 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 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1)瓶内石声的总体积.(2)石块的密度. 9.某冰块中有一小石块,冰和石块的总质量是55g ,将它们放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恰好悬浮于水中(如图21甲所示)。当冰全部熔化后,容器里的水面下降了0.5cm (如图21乙所示),若容器的底面积为10cm 2,已知ρ冰=0.9×103kg/m 3,ρ水=1.0×103kg/m 3。 求:(1)冰块中冰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石块的质量是多少克? (3)石块的密度是多少千克每立方米? 甲 乙 图 21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最新归纳)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速度公式: t s v = 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 = 求时间——t=s/v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密度公式: V m = ρ 浮力公式: F 浮= G 物 – F 示 F 浮= G 排=m 排g F 浮=ρ液gV 排 F 浮= G 物 压强公式:P=F/S (固体) 液体压强公式: p =ρgh 物理量 单位 p ——压强 Pa 或 N/m 2 ρ——液体密度 kg/m 3 h ——深度 m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面积单位换算: 1 cm 2 =10--4m 2 1 mm 2 =10--6m 2 注意:S 是受力面积,指有受到压力作用的那部分面积 注意:深度是指液体内部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 单位换算:1kg=103 g 1g/cm 3=1×103kg/m 3 1m 3=106cm 3 1L=1dm 3=10-3m 3 物理量 单位 p ——压强 Pa 或 N/m 2 F ——压力 N S ——受力面积 m 2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G 物——物体的重力 N 提示:[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 物理量 单位 v ——速度 m/s km/h s ——路程 m km t ——时间 s h 单位换算: 1 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 s ; 1min=60s 物理量 单位 G ——重力 N m ——质量 kg 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 物理量 单位 ρ——密度 kg/m 3 g/cm 3 m ——质量 kg g V ——体积 m 3 cm 3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ρ ——密度 kg/m 3 V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 3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G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 受到的重力 N m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 的质量 kg

(完整版)初二物理力学练习题(精华版)

1、某同学用一校零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时,误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如图所示,当指针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是5.0N,则该物重() A.一定等于5.0N B.一定大于5.0N C.一定小于5.0N D.一定不小于5.0N 2、质量相同的甲、乙两金属球,以细线悬吊且分别浸入密度为1.0g/cm3的水及密度为0.8g/cm3的油中,则在浸入 液体前后,甲、乙两球所受重力大小的变化,何者正确?() A甲:不变;乙:不变B甲:变小;乙:不变C甲:不变;乙:变小D甲:变小;乙:变小 3、在弹簧弹性形变的限度内,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弹簧的伸长量△L与其受到的拉力F的关系的是[ ] A.B.C.D. 4、如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 5、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图1是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的受力图,正确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 6、两个站在水平冰面上静止不动的滑冰者,当一个人用手推另外一个人时,两人将____滑行;当人坐在船上用手推另一艘小船时,他所乘坐的小船也将____,这些现象都说明______。 7、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取了甲、乙两种规格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图象,图中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变,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________弹簧;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________弹簧.,弹簧测力计刻度盘上标注的最大刻度值就是弹簧测力计的______,用弹簧测力计所测量的力的大小____超过这个值。 8、如图所示,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这个实验不能说明()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9、小明游览我市古迹文笔塔时,利用一根细棉线和一个小铁球,对一根立柱是否竖直展开实验探究,现象如图(甲)、(乙)所示.相对于立柱底端而言,该立柱顶端() A.略向东南方向倾斜B.略向西南方向倾斜C.略向西北方向倾斜D.略向东北方向倾斜 10、CCTV科教频道曾报道:有一辆小车载人后停在水平放置的地磅上时,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对地磅的压力分别为4750N、4980N、4040N、3960N。假设该小车四个轮子的轴心围成一个长方形,O为几何中心,AB、CD为两条对称轴,如图所示。若再在车上放一重物,能使整辆车所受重力的作用线通过O点,则该重物的重心应落在 A.AOC区域上 B.BOC区域上 C.AOD区域上 D.BOD区域上 11、甲,乙两只相同的船以相同的速度驶向岸边,当靠近岸边且距离岸边相同距离时,甲船上的水手将缆甲,乙两只相同的船以相同的速度驶向岸边,当靠近岸边且距离岸边相同距离时,甲船上的水手将缆绳抛出,套在岸边的木桩上,自己用力拉绳;乙船上的水手把缆绳抛给岸上的另一个人,两人共同用力拉绳.若这3个人用力一样大,则( ) A.甲船先靠岸 B.乙船先靠岸 C.两船同时靠岸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2、挂在竖直墙壁上的石英钟,它的秒针在走动时会受到转轴处的摩擦阻力和重力的作用。当石英钟内电池的电能将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表盘上的 A.“3”的位置B.“9”的位置C.“6”的位置D.“12”的位置 13、在实验时,小明将一个正常的铁质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有如图所示的示数.接着, 他把这个测力计像右图中乙那样,上下各挂一个50g的钩码,并挂到甲测力计下,则甲乙两测力计的示数分 别是() A.1.0N和1.5NB.1.0N和0.5NC.2.0N和1.0ND.2.0N和1.5N 14、体育课上进行班内足球对抗赛,王涛在挑选比赛用球时,为了比较两只耐克牌足球的弹性大小,他设计 了几种方案,你认为最好的方案是() A.用手分别按压足球,比较它们的软硬程度 B.用脚分别踢足球,比较它们飞出去的距离 C.把足球用力向草坪上掷去,比较它们反弹后离草坪的高度

苏科版中考物理公式完整版

t s v = 2012年物理中考复习---物理公式 1、速度公式: 公式变形: 求路程vt s = 求时间 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分正倒;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靠近焦点)像远像变大。 3、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 = mg ( G —重力(N) m ——质量 ( kg) 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N/kg ;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4、密度公式: V m = ρ 变形公式:m=ρV V =m/ρ 5、浮力公式: ① F 浮=G – F (称重法)

S F ② F 浮=G 排=m 排g (阿基米德原理法) F 浮=ρ水gV 排 V 排=V 浸 V 露=V 物---V 浸 ③ F 浮=G (平衡法) ④ F 浮= F 下-F 上 (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压力差法) 6、固体压强公式: p = 7、液体压强公式: p =ρgh 8、 杠杆的平衡条件:F 1L 1=F 2L 2: F 1——动力(N )L 1——动力臂 (m ) F 2——阻力(N ) L 2——阻力臂 (m ) 力臂的画法:1、找支点。2、画力的作用线。3、作做垂线段 G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N m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 kg 提示:[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 物理量 单位 p ——压强 Pa ;N/m 2 ρ——液体密度 kg/m 3 h ——深度 m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面积单位换算: 1 cm 2 =10--4m 2 1 mm 2 =10--6m 2 注意:深度是指液体内部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 物理量 单位 p ——压强 Pa ;N/m 2 F ——压力 N S ——受力面积 m 2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ρ ——密度 kg/m 3 V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 3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G ——物体的重力 N

初中物理所有计算公式

初中的物理公式 物理量单位公式 名称符号名称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t 摄氏度°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 kg/m? p=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热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 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 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复习题

质量与密度 (建议答题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 B.一张理综答题卡的质量约为500g C.一个苹果质量约有1.5kg D.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体积约0.05m3 2.(2019桂林)下列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是() A.一块橡皮被用掉一半 B.实心球从空中落到地面 C.一根直铁丝被弯成弧形 D.试管中固态的萘熔化成为液态 3.(2019宜昌)室内火灾发生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以尽量减少有害气体的吸入.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 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 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 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 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 4.(2018昆明)为了来昆明过冬的红嘴鸥不饿着,每年都要用鸥粮喂它们.以前的鸥粮投入水中后,一部分由于海鸥不能及时吃到而迅速沉入水里,既浪费粮食又污染了水体.2017年,厂家对鸥粮进行了“膨化”处理,使其投入水中后能够漂在水面上较长时间,海鸥几乎能吃完它.膨化后的鸥粮能够漂在水面上是因为它的() A.质量变大 B.体积变小 C.密度变大 D.密度变小 5.(2018南充)如图是将一个气球压入水中的过程(气球不会漏气且不会爆裂),球内气体的质量和密度变化情况是() 第5题图 A.质量变大,密度变大 B.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6.a、b两个实心物体,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6题图 A.a物质的密度比b物质的密度大 B.b物体的密度是2×103kg/m3 C.b物质的密度是a的2倍 D.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7.(2019德州)如图所示,在“测量花岗石密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7题图 A.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花岗石 B.称量花岗石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 C.花岗石的质量是25g D.花岗石的密度是2.8×103kg/m3 8.(2019武汉)为了测出金属块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的实验计划: ①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 ②用细线系住金属块,轻轻放入空量筒中 ③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 ④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记下水的体积 ⑤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水的体积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金属块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①②③④⑥ B.②③④①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③⑥ 二、填空题 9.建筑工地要用500m3的沙石,现取这种沙石1×10-3m3,测得其质量为2.6kg,则这种沙石的密度为________kg/m3,若用载重4t的卡车运送,至少需运送________车. 10.(2019常州)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可用作火箭等高速飞行器的表面覆盖层,可见其具有很好的______(选填“导热”或“隔热”)性.该陶瓷材料在常温下的密度为1.8×103kg/m3,从常温加热至900℃高温,体积收缩至原体积的90%,此时其密度为________kg/m3. 11.(2018淄博)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装有不同的液体,放在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如图所示.则甲瓶液体质量________乙瓶液体质量,甲瓶液体密度________乙瓶液体密度.(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初中物理全部公式及符号

初中物理全部公式及符号、意义、单位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求速度:v=s/t 求路程:s=vt 求时间:t=s/v 2、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 3、物体的物重与质量的关系:G=mg (g=9.8N/kg) 4、密度的定义式 求物质的密度:ρ=m/V 求物质的质量:m=ρV 求物质的体积:V=m/ρ 4、压强的计算。 定义式:p=F/S(物质处于任何状态下都能适用)液体压强:p=ρgh(h为深度) 求压力:F=pS 求受力面积:S=F/p 5、浮力的计算 称量法:F浮=G—F 公式法:F浮=G排=ρ排V排g 漂浮法:F浮=G物(V排<V物) 悬浮法:F浮=G物(V排=V物) 6、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7、功的定义式:W=Fs 8、功率定义式:P=W/t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情况来说:P=Fv (F为动力)9、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

对于提升物体来说: W有用=Gh(h为高度) W总=Fs 10、斜面公式:FL=Gh 11、物体温度变化时的吸热放热情况 Q吸=cmΔt (Δt=t-t0) Q放=cmΔt (Δt=t0-t) 1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Q放=qm 13、热平衡方程:Q吸=Q放 14、热机效率:η=W有用/ Q放( Q放=qm) 15、电流定义式:I=Q/t ( Q为电量,单位是库仑) 16、欧姆定律:I=U/R 变形求电压:U=IR 变形求电阻:R=U/I 17、串联电路的特点:(以两纯电阻式用电器串联为例)电压的关系:U=U1+U2 电流的关系:I=I1=I2 电阻的关系:R=R1+R2 18、并联电路的特点:(以两纯电阻式用电器并联为例)电压的关系:U=U1=U2 电流的关系:I=I1+I2 电阻的关系:1/R=1/R1+1/R2 19、电功的计算:W=UIt 20、电功率的定义式:P=W/t 常用公式:P=UI

(完整版)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沪科版)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参照沪科版排列,并标明公式在书中的页码,部分公式书中未明确呈现,属于课堂笔记 注意:书本是根本,本资料属于复习时的参考,最好的复习是把书本看一遍。 八年级物理 力学部分: 一、速度公式(第二章 p27) 、重力公式(第五章 p92 ) G =mg (G:重力 N ,m :质量 kg ,g :常 g 取10N/kg ,题目未交待时 g 取9.8N/kg ) 、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第六章 p112) p128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 m 水=m 冰 水>冰 v 水<v 冰 五、浮力公式(第七章) (1)F 浮=G -F (称重法 ) 3)阿基米德原理: F 浮=G 排= m 排g=ρ液 g V 排 (排水法)(p134) 方向相同: F 合=F 1+F 2 ; 方向相反: F 合=F 1— F 2 (F :力 N ) 2)F 浮=G (漂浮、悬浮法 )(p137)

(F 浮:浮力 N ,G 排: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 N ,m 排:排开的液体的质量 kg , ρ液:液 体密度 kg/ m 3,V 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m 3, g : 10N/kg 或9.8N/kg ) 六、压强公式(第八章) ( 1)普适公式( p143) p F (p :压强 Pa ,F :压力 N ,S :受力面积 m 2)固体平放时 F =G =mg S ( 2)液体压强公式( p149) p =ρgh (p :液体压强 Pa ;ρ:液体的密度 kg/ m 3;h :深度:从液面到该点的竖直距离 m ) 七、杠杆的平衡条件(第九章 p166) F 1l 1=F 2l 2 ( F1:动力 N ;L1 :动力臂; F2:阻力 N ; L2:阻力臂, L1、L2 应同单位) 八、滑轮(组)公式(第九章 p171-173 )(不计绳重和摩擦) (1)定滑轮: F=G 物 s=h ( F :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N ; G 物:物体的重力 N ; s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m ; h :物体升高的距离 m ) (2)动滑轮: F 2(G 物 G 动 ) S=2h (F 、s 、h 、 G 物: 同上, G 动:动滑轮的重力 N ) (3)滑轮组: F ( G 物 n G 动) s =nh (n : 有n 段绳子承担物重,其余同上) 九、功、功率、机械效率(第九章) (1)功 W 有= W 总- W 额(有用功=总功-额外功) 4)总功( p181)W 总= FS (F :总动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W 总= W 有+W 额 a 、普适 W = Fs W :功 J ,F :力 N , s :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m )(p176) b 、把物体举高时 W = Gh ( 2)功率( p179) P W (一般) Fs Fv tt ( 3)有用功( p181) c 、通过功率计算 W =Pt (P :功率 W ;t :时间 s ; F 、 s :同上, v :速度 m/s ) W 有= Fs=Gh (与功相同)

初二物理质量和密度练习题

初二物理质量和密度练习题 填空:(50×2分=100分) 1、质量的国际单位是( )。 3、使用托盘天平时,先要调节天平,天平调节分两步: (1)先把天平放在( )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 )处。 (2)调节横梁右端的(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处,这时横梁平衡。 4、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要把被测物体放在( )盘,用镊子夹取砝码放在( )盘, 并调节( )在标尺上的 位置,直到( )。这时盘中砝码的( )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 ( ),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5、使用托盘天平时应注意: 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 );不能把( )和( )直接放 在天平托盘里。 6、水的密度是( )千克/ 米3=( )克/ 厘米3。 7、某种物质( )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 )。 8、密度的常用单位有( ), 它们的关系是( ),其中国际单位是( )。 9、体积相同的甲、乙两实心金属球, 若它们的密度之比为1:2,则它们的质量之比为 ( );如果这两个金属球质量相同, 那么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如果两个金属球体积之比为2:1 , 质量之比为1:2 , 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 10、量筒和量杯都是用来测液体和不规则固体( )的仪器, 它们不同点是: 量筒刻度( ), 量杯刻度( )。 11、铝的密度是2700千克/米3, 有一铝块,如果把它截去一半,那么剩余部分铝块的密度是( )。 12、请在下面的空格内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只咸鸭蛋的质量是75( )。(2)、一片扑热息痛片是 300( )。 (3)、一张白纸的质量是0.328( )。(4)、一本厚书的质量是 0.7( )。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大全

1 / 8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速度公式:t s v = 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 = 求时间——t=s/v 密度公式: V m = ρ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压强公式: P=F/S 该公式:固体为主,液体也适用 改变压强大小的方法:1、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2、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液体压强公式: p =ρgh 规律:1、同一深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 2、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 3、不用液体同一深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浮力公式: F 浮= G 物 – F 示 F 浮= G 排=m 排g 物理量 单位 v ——速度 m/s km/h s ——路程 m km t ——时间 s h 单位换算: 1 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 s ; 1min=60s 1 m/s =3.6 km/h 物理量 单位 G ——重力 N m ——质量 kg 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G 物——物体的重力 N F 示——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N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ρ ——密度 kg/m 3 V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 3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G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 受到的重力 N m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 的质量 kg 单位换算:1kg=103 g 1g/cm 3=1×103kg/m 3 1m 3=106cm 3 1L=1dm 3=10-3m 3 1mL=1cm 3=10-6m 3 物理量 单位 ρ——密度 kg/m 3 g/cm 3 m ——质量 kg g V ——体积 m 3 cm 3 物理量 单位 p ——压强 Pa 或 N/m 2 ρ——液体密度 kg/m 3 h ——深度 m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面积单位换算: 1 cm 2 =10--4m 2 1 mm 2 =10--6m 2 1dm 2=10-2m 2 注意:S 是受力面积,指有受到压力作用的那部分面积 注意:深度是指液体内部 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 物理量 单位 p ——压强 Pa 或 N/m 2 F ——压力 N S ——受力面积 m 2

初中物理 第五章质量与密度练习题(含答案)

第五章质量与密度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请把正确选项前面的字母代号写在各题后的括号里。 1.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2m B、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20cm C、一个初中生书包的质量约50kg D、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10kg 2.有关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已调节好的天平移到另一处使用,不需要重新调节 B.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到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C.从砝码盒中提取砝码时,必须用镊子夹取 D.天平横梁平衡后,托盘可以互换3.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滴水的密度小于一桶水的密度 B.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固体的密度C.因为铝比铁轻,所以铝的密度小于铁的密度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4.质量为2000kg的铝球,其体积为1m3时,(铝的的密度为cm3)则:() A、一定是空心的 B、一定是实心的 C、可能是空心,也可能是实心的 D、无法判断 5.一实心铜球和一实心铝球,体积相同,将他们放到已调好的天平两盘中,则(): A、天平仍然平衡 B、铝球一端下沉 C、铜球一端下沉 D、无法确定 6.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三个空心球,它们的材料分别是铝、铜和铅,则空心部分最大的是() A.铝球 B.铜球 C.铅球 D.无法判断 7.有四个容量都为500毫升的瓶子,分别装满海水、纯水、酒精和汽油,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海水>ρ纯水>ρ酒精>ρ汽油) A.海水 B.纯水 C.酒精 D.汽油 8.2003年10月22日“神舟五号”绕地球载人飞行时,用某种金属做微重力实验。

在太空中,这种金属的哪个物理量一定不会改变() A.质量 B.温度 C.体积 D.密度 9.人们常说“铁比棉花重”,这句话的实际含义是指:() A.铁的质量比木头大 B.铁的重量比木头大 C.铁密度比木头大 D.木头的体积比铁大 10.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A.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 B.取适量的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量筒中油的体积 D.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11.甲乙两种金属的密度分别是ρ甲、ρ乙,由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金属制成的合金(体 积不变)它的密度为() A、(ρ甲+ρ乙) /2 B、ρ甲ρ乙 / (ρ甲+ρ乙) C、2ρ甲ρ乙 / (ρ甲+ρ乙) D、ρ甲ρ乙/ 2 (ρ甲+ρ乙) 12.一只能装500g水的杯子,装满水后水和杯子质量是750g,若装酒精则装满酒精后酒精 和杯子质量为()。 A、650g B、750g C、850g D、875g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不要写出演 算过程。 13.在宇宙飞船上,每增加1g有效载荷都必须为它消耗不少的动力.因此太空飞行对宇宙 飞船和宇航员的质量都有严格的限制.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______、性质优良的 新材料制造.我国第一个太空人,身高、质量65________的杨利伟,是从近900名初选入围 者中挑选出来的. 14.寒冷的冬天,在一个玻璃瓶里装满水并拧紧瓶盖,晚上把它放到室外,第二天早上发 现瓶里的水接成了冰,而瓶子破裂了,破裂的原因是_____ _______________. 15.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对A、B两种物质进行了探究,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图1所示的图像. (1)从所得到的图像来看,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具有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