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医疗保健管理制度

我国的医疗保健制度

医疗保健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反映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经济文化水平、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是一个国家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战略目标的基本保证。“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医疗保障体系的重大决定,也是改革和完善我国医疗保健制度的根本途径。

第一节概述

医疗保健制度是指为达到预定的健康目标,有组织的筹集、分配和使用医疗卫生资源的一种制度。当劳动者患病时,健康受到威胁、经济上要承受负担,因此,除了依靠个人和家庭的救助力量外,社会提供医疗和经济上的资助性保障是十分必要的。世界各国的医疗保健制度类型多种多样,我国的医疗保健制度主要有公费医疗制度、劳保医疗制度、合作医疗制度、医疗保险和自费医疗等。

一、我国卫生工作和医疗保健概况

解放前,中国是世界上人口健康状况较差的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增进人民健康被列为中央政府的主要职责与重要任务,制定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四大卫生工作方针。并着手进行厂以下主要工作:建立中央防疫总队及检疫机构;及时扑灭全国各地的重大疫情;建立城市、农村和工矿卫生实验区,开展防病宣传;颁布劳动保险条例,规定由国家解决工矿部门广大职工的医疗预防问题;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乡医疗预防保健网络,不遗余力地举办公费医疗和预防事业等,使我国人民的健康状况得到很大改善。1990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设》中指出:卫生工作要贯彻“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中西医协调发展、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针。在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指引下,通过改革,各级政府不断完善各项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使人民享受到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人民的健康得到进一步保障。到1998年,我国人口的平均期望寿命从解放前的35岁提高到了70岁,仅用世界卫生费用的1%,就基本解决了世界1/4人口的卫生问题。

二、我国医疗保健制度的类型

1.公费医疗制度我国的公费医疗制度属于全民所有制的医疗保健制度。其保健对象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