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塞在支架下取栓的护理

急性脑梗塞在支架下取栓的护理
急性脑梗塞在支架下取栓的护理

急性脑梗塞在支架下取栓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6-11-23T11:25:33.170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21期作者:施玲丽

[导读] 多年来的临床经验证明[1],颅内动脉支架下取栓术是治疗急性脑梗塞极为有效的方式。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内二科广东广州 51051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脑梗塞在支架下取栓的护理要点。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1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两组,均实施颅内动脉支架下取栓术,治疗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经不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路脑动脉再通及神经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颅脑血管再通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40.00%),观察组患者干预后NIHSS评分情况均明显显著于对照组,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塞在支架下取栓治疗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血管再通率有效提高,神经功能较干预前得到明显的改善。

【关键字】急性脑梗塞;支架;取栓;护理多年来的临床经验证明[1],颅内动脉支架下取栓术是治疗急性脑梗塞极为有效的方式,但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对治疗的顺利实施开展是十分必要的,如若不采取相应恰当的护理,患者各项功能恢复情况不甚良好,预后生活仍不能自理,对社会和患者家庭都造成了较大的经济及精神负担。为进一步探讨分析急性脑梗塞在支架下取栓的护理要点,特选取我院收治的1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对其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57.56±15.36)岁;梗塞部位:大脑中动脉阻塞4例、颈内动脉阻塞2例、基底动脉阻塞3例、其他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人。对照组中男2例,女3例;病程0.5h~12h,平均病程(4.52±1.61)h。观察组中男2例,女3例;病程0.5h~11h,平均病程(4.60±1.58)h。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无较大的差异,可比性强(P>0.05)。

1.2方法

1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入院后均实施颅内动脉支架下取栓术,治疗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的护理干预,具体干预如下:术前护理人员询问患者是否有出血及过敏史,经过试敏试验后再行颅内动脉支架下取栓术;手术期间护理人员在配合医生的情况下,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呼吸、心电及瞳孔等的变化情况,对于无法耐受的患者,立即给予脱水药物,同时停止操作,立即送往CT室进行观察,对于手术期间病情有变化的患者,护理人员立即配合医生进行监护及除颤抢救工作,有效把握最佳抢救时间;术后护理人员送检手术中的血栓取出物,同时继续对患者各生命体征进行监护。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颅脑动脉再通的情况;②采用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本研究中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价,根据NIHSS评分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d、一周、两周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 spss20.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用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动脉再通情况

观察组5例颅脑血管闭塞患者均成功再通,对照组2例颅脑血管闭塞患者成功再通,观察组颅脑血管再通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40.00%),统计学上有意义( =4.2857,P=0.0384)。

2.2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NIHSS评分情况均明显显著于对照组,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急性脑梗塞是危害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是由于血管阻塞而引起缺血,缺氧的症状,患者表现为偏瘫,步态不稳,大小便失禁等,实施颅内动脉支架下取栓术是早期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方法之一,治疗期间采取有效恰当的护理对患者血管再通及预后恢复都是十分必要的[2]。本研究显示,观察组颅脑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干预后NIHSS评分情况均明显显著于对照组,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治疗前,术前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完备的术前准备,了解患者既往史,对满足手术条件的患者行颅内动脉支架下取栓术,术中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呼吸、心电及瞳孔等的变化情况,对于手术期间各指标出现异常的患者,立即给予必要的抢救措施[3]。手术期间会发生很多异常及突发状况,这时就需要护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监护及除颤仪器等的各项抢救,已达到协助医生帮助患者度过生命难关的作用。另外,术后护理人员送检手术中的血栓取出物,对其进行病理学检验对后期的临床治疗是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同时护理人员仍要继续对患者各生命体征实施监护,保证了患者预后的恢复,还有效避免了脑血管疾病复发的可能性[4]。在支架下取栓治疗能够有效疏通由于急性期因缺血而导致的脑血管的闭塞,进而挽救脑缺血半暗带内处于濒死状态的脑细胞,治疗期间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急性脑梗塞患者颅脑血管再通率的同时,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有所减轻,患者预后生存质量得以提升,患者能够更快地恢复自理能力,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5]。

综上所述,对急性脑梗塞在支架下取栓治疗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血管再通率有效提高,神经功能较干预前得到明显的改善。参考文献:

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的相关护理措施

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的相关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6-04-28T15:15:00.833Z 来源:《名医》(学术版)2016年第1期作者:单璐璐[导读] 使用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治疗时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患者康复,有助于降低脑梗塞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 单璐璐 (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西12病区神经内科3 浙江东阳 322100) 目的:总结急性脑梗塞早期的病情变化、治疗、临床护理措施及疗效观察。方法: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分别于溶栓前,溶栓中,溶栓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并严密观察患者神志,语言,肢体功能等情况。结果:急性脑梗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使用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治疗时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患者康复,有助于降低脑梗塞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早期溶栓、护理措施 急性脑梗塞是目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本病发病急,病因病机复杂,难于辨治,临床有“三高一低”,即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病死率高、治愈率低的特点。急性期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减少病死率、减轻致残程度的关键。我科以静脉应用阿替普酶早期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69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14年7月—2015年6月,我科静脉应用阿替普酶早期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69例,发病时间在4.5小时内,入选病例均经CT检查诊断为脑梗塞,无出血倾向及溶栓禁忌证,年龄在40-91岁,平均72岁。1.2溶栓方法所有对象均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步骤如下:①溶栓前准备:治疗前检查患者血常规、血型、血小板计数、凝血时间等;②溶栓治疗,阿替普酶使用剂量为 0.9mg/kg,最大剂量为90mg,将总剂量的10%在注射器内混匀,1分钟内静脉注射,剩余的90%混匀后给予静脉泵入,持续1小时,记录输注、开始及记录时间,输注结束后以生理盐水冲管;③溶栓后措施:溶栓后24小时内不使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不做插胃管或留置导尿管侵入性操作,治疗后的6h、24h、7 天、30天、90天行nihss评分及MRS评分,同时检测凝血四项,24小时查头颅CT。 2护理 2.1溶栓前的心理护理在一切疾病的恢复中,心理因素均起着重要的作用溶栓治疗前除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心理护理,疏导情绪,取得其信任,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便积极配合。若梗死区域在病发早期血液灌注可有效恢复,即可挽救缺血损伤的部分脑细胞,改善脑梗死预后。故急性脑梗死在超早期溶栓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范围及前景[1]。因此患者入院后及时主动告知患者和家属说明溶栓药物的名称,溶栓的目的、方法,溶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溶栓可能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可能出现脑出血或溶栓失败,做好家属工作,取得理解配合。 2.3溶栓中护理绝对卧床休息 24h,保持病室安静,床单位舒适,减少探视。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吸氧 2~4L/min,必要时吸痰。动态监监测血压变化,溶栓开始2h15min 监测血压1次,其后 22h 监测血压1次/h,动态评定神经功能,神经功能评分6h内评定1次/h,其后18h内评定1次/3h,以后评定1次/d。动态观察神志、瞳孔、肌力变化、病情变化和患者的主诉,密切观察患者口腔、消化道、泌尿道、皮肤黏膜等有无出血倾向,有无剧烈头痛、频繁呕吐、血压升高、意识障碍加重、瞳孔不等大、肢体功能障碍加重或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失,立即报告医生停止溶栓,复查头部CT、血常规、PT、PTT及纤维蛋白原,如为出血,给以出血相应的处理。2.4溶栓后护理溶栓后仍应注意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倾向,有无牙龈出血、黑便、荨麻疹等现象,护理时注意不要损伤患者的皮肤黏膜,静脉点滴拔针后延长按压针眼的时间,避免局部出血。溶栓24h后视病情尽早进行语言、吞咽、肢体功能的康复锻炼,循序渐进,促进功能恢复。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养成有益于心脑血管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饮食方面:食物不可过硬、过热、刺激性强,以防消化道出血;多食蔬菜及含纤维多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3结果 我科69例符合溶栓标准的病人,平均治疗12天,生存64人,其中日常生活能自理44人,部分自理20人,无效5人(自动离院2人,并发脑出血3人),临床有效率为92.8%。 4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早期溶栓再通目前被认为是脑梗塞急性期治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脑梗塞约占脑卒中 80~85%左右,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高[2]。目前认为,患者在发病3~4.5h内,进行溶栓治疗是改善该病人结局的最有效的方法[3]。该法明显降低了急性脑梗塞病人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对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值得推广使用。 [1]姜岩.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122 例[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袁2010袁31渊20冤院3245. [2]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第十二版)(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2673-2674. [3]Wang C, Wu Z, Li N.etc.,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electric acupuncture o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multicenter trial. J Tradit Chin Med. 2014 Dec;34(6):635-40.

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后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后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冉桂玲,王守法 摘要:急性脑梗塞(ACI)亦称脑血栓形成[]1,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闭塞而造成急性脑缺血和脑组织坏死,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的严重损坏人类健康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上以起病急和四高(即:发病年龄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病死率高)为主要特征[]2。目前,在临床上用静脉溶栓的办法对于这一疾病的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这种方法也容易引起诸多的并发症(比如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后对凝血及纤溶系统会产生影响,从而引发可能出现的并发症[]3)。本文主要针对使用静脉溶栓之后,对可能引发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并发症分析及护理对策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老年人的健康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由于人自身发展的特点和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一些在特定年龄阶段最容易出现的疾病(比如中老年人为脑梗塞的多发人群),自然就成为医学界同仁关注的焦点,而急性脑梗塞(ACI)更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的并且严重损坏人类健康的神经系统性疾病。急性脑梗塞在临床上以起病急和四高(即:发病年龄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病死率高)为主要特征,而且治愈率比较低,恢复也比较慢,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4。目前对于急性脑梗塞的治疗,临床上主要采用静脉溶栓的办法,而且这种治疗的办法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这种治疗的方法很容易引起诸多的并发症,比如:现在临床上主要用到的尿激酶(UK),以尿激酶静脉溶栓后就会对凝血及纤溶系统产生影响,比如栓子溶解后血液渗出 ,继发性纤溶亢进 ,凝血功能障碍等等[]3,从而引发主要诸如出血等可能出现的严重的并发症。为了保证静脉溶栓的最大功效,防止因溶栓而导致的意外并发症,让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及护理,本文特针对在使用静脉溶栓之后(尤其是在使用静脉溶栓后的24个小时以内),对可能引发的主要并发症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 一、使用静脉溶栓后可能出现并发症的分析 尽管尿激酶被广泛用于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治疗,而且其效果可以说目前是最好的,但是,在静脉溶栓后,很有可能会出现出血、血管再闭塞、再梗塞及再灌注性脑损伤等并发症征象。

急诊急性脑梗塞溶栓的护理

急诊急性脑梗塞溶栓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7-03-14T14:15:56.1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6期作者:史晓文 [导读] 改进急救护理在急诊急性脑梗塞溶栓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南京 210029)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部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9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采用改进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诊室停留时间、溶栓药物进入血管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溶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改进急救护理在急诊急性脑梗塞溶栓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诊;急性脑梗塞;溶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6-0314-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nursing methods and effects in the process of thrombolysis therapy. Methods select our hospital emergency department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treated 90 cases for clinical study. Random grouping: 45 cases of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Observation group 45 cases, with the improved first aid. Compare the nursing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emergency stop time, thrombolytic drugs into the blood vessels, the length of time i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bviously, thrombolysis rat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results compar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to improve the emergency care in the application of emergency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thrombolysis effect is good,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The emergency;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Thrombolysis; Nursing 急性脑梗塞是临床中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对人们的生命健康与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1]。溶栓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唯一有效方式,越早溶栓则患者的生存率越高。因此,医护人员在抢救急诊急性脑梗塞患者时应尽量缩短患者入院、就诊时间,使患者尽快得到溶栓治疗。本次研究对急性脑梗塞溶栓过程中的护理工作做了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了90例急诊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6.43±5.6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30min~6h,平均(2.15±1.21)h。对照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51~80岁,平均年龄(67.15±5.44)岁;发病至就诊时间32min~5h,平均(2.21±1.18)h。经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 >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静脉溶栓治疗(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推注,09mg/kg,每日一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头颅CT 检查、生活护理、病情监测等。观察组采用改进急救护理:第一,在患者入院之后,由急诊预检护士接诊,在最短的时间内详细了解患者的发病经过以及既往病史,并在2分钟内完成病情评估工作[2]。之后将患者分诊给急诊神经内科主治医生。如果患者被确诊为溶栓时间窗内(3~6h)的脑梗塞患者,则立即将患者送往急诊复苏室,而复苏护士立即开通溶栓治疗绿色通道,在两分钟内完成生命体征监测工作,在五分钟内开通静脉通路并采集血液标本,完成血常规、心电图等相关检查。第二,工作人员将患者送往放射科做MRI检查,影像学评估完成之后,立即将患者送至卒中单元,并着手进行静脉溶栓治疗[3]。严格遵医嘱使用溶栓药物,保证药量精确无误;期间监测患者的血压,避免血压急剧下降,防止脑组织缺血损伤。第三,并发症预防护理。在溶栓治疗之后,护理人员应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预防脑出血现象的发生;同时,观察患者对光的反应、意识状态、视乳头、双侧瞳孔等的变化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则首先考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并立即予以相应的处理[4]。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急诊室停留时间、溶栓药物进入血管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溶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明显(P <0.05)。见表。 3.讨论 急性脑梗塞的最佳抢救时机为发病后4小时内,越早行溶栓治疗则患者的生存率越高。由此可见,缩短患者的就诊时间非常重要。常规的急救护理手段明显不能满足节省就诊时间的要求,因此,要想提高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就需要改进急救护理方法。本次研究对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工作做了探讨,对比分析了常规护理与改进急救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改进急救护理的患者其急诊室停留时间、溶栓药物进入血管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更短,溶栓率明显更高。这就说明,改进急救护理在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