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生态农业模式

绿色农业
将农业与环境协调起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户收入,保护环境,同时保证农产品安全性的农业。“绿色农业”是灵活利用生
态环境的物质循环系统,实践农药安全管理技术(IPM)、营养物综合管理技术(INM)、生物学技术和轮耕技术等,从而保护农业环境
的一种整体性概念。绿色农业大体上分为有机农业和低投入农业。

特色农业
特色农业就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地理、气候、资源、产业基础)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
特色农业的“特色”在于其产品能够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倾慕,在本地市场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外地市场上具有绝对优势,在国
际市场上具有相对优势甚至绝对优势。

观光农业
观光农业又称旅游农业或绿色旅游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农民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开辟活动场所,
提供设施,招揽游客,以增加收入。旅游活动内容除了游览风景外,还有林间狩猎、水面垂钓、采摘果实等农事活动。有的国家以此作
为农业综合发展的一项措施。


主要生态农业模式
https://www.360docs.net/doc/6d11416122.html, 2006-12-12 来源: 来源:“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
 国内生态农业模式虽然较多,但尚没有系统的并已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定义。但无论如何表述和解析,其本质是基本一致的。生态农业
模式主要是指通过吸收和总结国内外农业生产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农业资源,建立协调和谐的生态系统,以提高各
种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合理运用自然界的转化循环原理,建立无废物、无污染的生产体系;通过采用先进技术与工艺,对农林牧渔产品
进行加工与利用,实行种、养、加相结合,建立增产增值的生产流程;通过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达到最大限度的适应
、巧用各种环境资源,增加生产力和改善环境。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之间地形地貌、经济社会条件和农业资源差异很大,因此,因地
制宜地选用适宜的生态农业模式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我国生态农业模式在广大农民群众实践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且种类繁多
,现主要介绍以下十种。
1.生物物种共生模式。该模式是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相互促进的物种组合在一个系统内,使生物种群之间存在
互惠互利关系,加强了物质内循环作用,达到共同增

产,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良性循环的目的。稻萍鱼模式等均属此列。
2.农田合理间套的结构优化模式。该模式利用了生态学上种群演替原理,在自然生态系统或生物群落中,某一生物群落总是不断
地造成对其自身不利的生境,而最终被另一生物群落所代替,这种由一种群落被另一种群落所代替的现象叫演替。这一规律在农业上也
不例外。例如,每年重茬某一作物使土壤某些元素失调,病虫害及田间杂草增多而迫使人们去改茬轮作;对沙地的利用一开始用某一先
锋植物定居裸地,但几年后就得人工辅助演替另一类植物,否则这一类植物会自动衰落。我国的轮作间套制是农田人工演替的一种常规
途径。如麦棉套、瓜棉套、豆稻轮作、棉麦绿肥间套作、棉油间作、水旱轮作等。生态农业要求不仅是一般性轮作,而且要通过多熟间
套耕作,从而对自然资源能更加充分持续地利用且能保持地力。对旱作农业而言,这种多熟制的时间结构更具有增产意义,一般都与降
水资源在年度变化节律上相吻合,使天然降水利用率提高。合理的轮作、间作和套种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之一,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
,形式各异。
3.用养结合的集约型规模经营模式。该模式充分发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和功能,通过人类对系统的合理干预,改善生态系统的
环境条件和生产条件,以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大阳能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以解决我国人口日益增长、耕地不断减少、地力日趋衰竭和粮
食产量停滞不前的严峻局面。其核心是用养结合、集约农作、规模经营、高效增收、保护资源、持续发展。
4.种养配套互补的循环模式。该模式运用了生态学的边缘效应原理,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使某个子系统
的部分输出成为另一子系统的有效输入,取长补短,配套互补,从而发挥系统的整体效益。江南水网平原的桑基鱼塘便是该模式的发展
雏形,就是当地农民通过长期生产实践,把低洼地挖深为塘,塘泥覆于四周,塘内养鱼,基上种桑,把桑、蚕、鱼有机地联系起来,桑
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基、基肥促桑,形成了高效益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
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生态农业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该模式在结构上、组分上、规模上、效益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
5.农林间作或混林农业模式。该模式主要运用了生态学上的地域性原理和生态位原理,也就是在大地域上依据水、温、土、地貌
等条件确定适宜树种及其密度,而在具体小地块上则按

种群生态与生态位原理加以合理配置,使林粮之间相居而安,互不矛盾,协调发
展。林农种群配置在面积上应有一定的比例,如林地占用面积过大,则会影响生产,特别是对光和水的竞争,过稀则对自然资源利用不
充分,经济效益也相应降低。而生态位原理是指庞大的农业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多种生物种群的生态位,如果生态位丰富充实则有利于组
分多样化与功能高效率。在常规农业上常因种群单一而使农业生态系统存在许多生态虚位,功能削弱,抗灾力差,需由人工去填补,而
这种填补是否成功,取决于人们对生态位的生态条件及其周围环境条件的认识程度。目前常见模式有果粮间作、林草间作、枣粮间作、
桐粮间作、林药间作等。
6.生物能多层次再生利用模式。该模式利用了生态学的食物链原理及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与还
原者组成了平衡的关系,因此系统稳定,周而复始,循环不已。而农业生态系统中由于其强烈的开放性,消费者大多成为第二性生产者
,还原者因条件不正常而受到抑制,常使三者组成的关系失调,因此,首先要在食物链关系上协调营养平衡关系。例如,以沼气为纽带
的鸡——猪——沼——鱼——粮模式便是典型的一例,不仅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农村能源,而且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形成低投高
效农业。
7.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立体农业模式。该模式利用生态系统中环境组分的差异和不同生物种群自身的特点,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
在空间的立体结构上进行合理布局,发挥小流域的整合效应,从而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有机的统一。例如,“山顶松
柏戴帽,山间果竹缠腰,山下水稻鱼跃,田埂种桑放哨”,“山顶种树种草,山腰种茶种药,山下养鱼放牧”,“松槐帽,干果腰,水
果脚”等都是对依据当地的资源状况和农民长期实践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小流域综合利用立体模式的形象表述。该模式在江
南丘陵山地小流域开发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8.庭院经济模式。这是我国最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生态农业模式,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后,广大农民自觉或
不自觉地运用了生态经济学原理,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庭院进行“水陆空”立体经营,把居住环境与生产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
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资源和光能资源,既美化了生活环境又增加了经济收入。其主要类型有集约种植型(因地制宜,多种经营);种养
立体型(巧用空间,多层经营);生态循环型(巧借食物链,多次增值)。
9.沿海

滩涂和荡滩资源开发利用模式。该模式是利用水陆过渡带,即利用湿地生态系统的环境特点建立起来的生态农业模式。沿海
滩涂和水网平原地区的荡滩,是重要的国土资源,也是我国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近年来,该地区的干部群众在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过
程中创造了不少好的模式,例如,苇——萍——肉——禽湿地生态系统,林——牧——猪——鱼——沼生态模式等。
10.贸工农综合经营模式。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在系统内循环不息,并通过一定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的结构调节,使得各种成分相
互协调,达到良性循环的稳定状态。这种结构与功能统一的原理,用于农村工农业生产布局和生态农业建设,便形成了贸工农综合经营
模式,延伸了产业链条,实现了贸工农一体化,种加养一条龙的格局,使生态产品得到了进一步增值。主要模式有龙头企业带动型、骨
干基地带动型、优势产业带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和技术协会带动型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