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医疗器械制造公司的采购管理优化研究

M医疗器械制造公司的采购管理优化研究

M医疗器械制造公司的采购管理优化研究做为一家中小型医疗器械制造企业,M公司抓住了中国医疗器械迅猛发展的大好机遇,成了国内领先的内窥镜下诊疗器械制造专家,但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M公司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市场增速的放缓、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同行的价格竞争、运营成本的不断提升,都要求M公司从追求规模的粗犷式管理向追求效益的精益化管理的转变,来面对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和普及,通过技术改进来提升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的空间已经大大缩小,在原材料成本占产品总成本40%~60%的制造型企业,采购管理的好坏对提升企业综合实力至关重要。本文在参考了大量学者的文献及相关著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采购管理所涵盖的一些理论知识,结合M公司的经营以及采购现状,对M公司当前存在的采购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措施。按照“采”与“购”分离的原则,分为战略采购和事务采购,调整了采购职能和组织架构;选取了卡拉杰克矩阵模型作为物料分类方法,对M公司的物料进行细分,并以物料细分为基础,提出了不同的采购策略;简化采购审批流程,同时对总流程进行细化,提高流程的执行度;加强对采购人员的针对性、系统性的培训,提高整个采购团队的能力;最后,运用供应商管理的理论,建立了客观、科学、有效的供应商准入评价,并以供应商业绩评定为依据,提出订单配置原则,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最终达到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三个知名企业“采购管理案例”的对比分析

三个知名企业“采购管理案例”的对比分析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为了顺应国际贸易高速发展的趋势,以及满足客户对服务水平提出的更高要求,企业开始将采购环节视为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供应链的管理,同时对采购手段进行优化。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采购管理作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在企业管理中的战略性地位日益受到国内企业的关注,但现代采购理念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遭遇的“阻力来源”不同,企业解决问题的方法各异等原因,就被予以了不同的诠释。 一、胜利油田 在采购体系改革方面,许多国有企业和胜利石油境遇相似,虽然集团购买、市场招标的意识慢慢培养起来,但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却给革新的实施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胜利油田每年的物资采购总量约85亿人民币,涉及钢材、木材、水泥、机电设备、仪器仪表等56个大类,12万项物资。行业特性的客观条件给企业采购的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难度,然而最让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裘国泰头痛的却是其他问题。 胜利油田目前有9000多人在作物资供应管理,庞大的体系给采购管理造成了许多困难。胜利每年采购资金的85个亿中,有45个亿的产品由与胜利油田有各种隶属和姻亲关系的工厂生产,很难将其产品的质量和市场同类产品比较,而且价格一般要比市场价高。例如供电器这一产品,价格比市场价贵20%,但由于这是一家由胜利油田长期养活的残疾人福利工厂,只能是本着人道主义精神接受他们的供货,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同样,胜利油田使用的大多数涂料也是由下属工厂生产,一般只能使用3年左右,而市面上一般的同类型涂料可以用10年。还有上级单位指定的产品,只要符合油田使用标准、价格差不多,就必须购买指定产品。 在这样的压力下,胜利油田目前能做到的就是逐步过渡,拿出一部分采购商品来实行市场招标,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

(采购管理)采购分析报告样本

分析报告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 负责人: 撰稿人: 报告期间:2006-12-01 生成时间:2008-01-09 10:17:31

目录 §1本期采购情况 (3) §2采购金额分析 (3) §2.1采购金额同比分析 (3) §2.2采购金额结构分析 (4) §2.3采购金额TOP10 (5) §3采购数量分析 (6) §3.1采购数量同比分析 (6) §3.2采购数量结构分析 (7) §3.3采购数量TOP10 (8) §4平均价格变动同比情况 (8) §5订单完成分析 (10) §5.1订单完成情况 (10) §5.2供应商OTD绩效分析 (10) §6订单退货分析11 §6.1退货趋势 (11) §6.2物料退货情况 (11) §6.3供应商退货情况 (12) §6.4供应商退货TOP10 (12)

§1 本期采购情况 所有 物料趋势分析 0.00 50,000,000.00 100,000,000.00 150,000,000.00200,000,000.00 250,000,000.00 300,000,000.00 所有 物料 §2 采购金额分析 §2.1 采购金额同比分析 本期abc 值为:164,367,476.97,与上期的72,380,178.84相比,上升了127.09%。efgcope 值为:10,110,823.63,与上期的4,305,982.66相比,上升了134.81%。H3-S 值为:6,644,904.77,与上期的3,609,211.2相比,上升了84.11%。hij 值为:51,885,722.03,与上期的14,593,098.82相比,上升了255.55%。

采购管理的现状与研究的意义

1采购管理的现状与研究的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渐增进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化信息网 络和全球化市场的形成以及技术变革的加速,市场竞争也日趋残酷.技术进步和需求多样化使得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企业面临着缩短交货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改进服务的压力.所有这些都要求企业能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做出快速 反应,源源不断的开发出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定制的个性化产品;去占领市场,赢得竞争.与 市场环境相适应,企业在竞争中面临着新的情况. (1)产品寿命周期缩短.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发展,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也在不断提 高,新产品的研制周期大大缩短.与此相应的是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 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企业在产品开发和上市时间上的活动余地也越来越小,给企业造成巨大压力. (2)产品品种多样化明显.因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选择,使厂家必须不断了解市场需求趋 势,开发、推广新的产品.这必将加大企业经营成本,从而对企业快速应变能力和开发、 推广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3)交货期要求渐增.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经济活动的节奏越来越快,每个企 业都感到用户对时间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竞争的主要因素,从2O世纪60 年代的成本因素,到2O世纪7O年代的质量因素,再到2O世纪8O年代后的时间因素.因此, 缩短产品的开发、生产周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满足用户需求,已成为当代所有管理者最为 关注的问题. (4)产品和服务要求苛刻.进入2O世纪9O年代的用户已不满足于标准化生产的商品,更希望 得到定制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这使传统的规模化大批量生产向定制化、柔性生产和服务转变,对企业的运作模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此可见,企业外部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 管理的难度.传统大而全;、小而全;的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已日渐不适应当今市场的特征,而以横向一体化;思想为指导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同.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应重点关注其核心竞争能力,并以一体化的思想整合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外部供应链资源, 以应对快速多变的市场.所以现代市场竞争,已不仅仅是单个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供应 链与供应链间的竞争. 采购管理,作为联结供应链间各企业的基础环节,已不仅仅是传统管理模式下的操作管理职能,而是日渐成为现代企业的战略管理职能.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供应商的选择、管理和 评估.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采购管理,对供应商的选择,已不是传统管理模式下简单的买卖关 系的建立,而是基于企业间优势互补,谋求建立双赢;的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对供应商的考察评价,也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产品价格、质量、履约率和服务,还要了解供应商的经营方针、技 术条件、质量保证体系、生产能力、计划管理和应变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在严格认证的前提下 确立合作关系.对供应商的管理和评估,不应是单向的控制和监督,而应是双向的、共同的检 查和改善. 二是采购流程的管理和改善.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管理流程的管理和改善,不是仅涉及企业 内部操作流程的改善,还要关注企业外部资源的管理,关注供应链整体运行效率的提高和成本 的降低.要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与配合,加强信息的共享与沟通,力求双方利益的最大 化. 三是采购管理的利润杠杆作用.现代企业己越来越多的认识到采购管理对于企业价值的贡 献.采购成本节省可直接增加企业利润,如采购节约100万元,则可创造100万元的毛利润, 如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为10%,则创造等额利润需要增加1000万元的销售额,可见,采购

EPC总承包工程采购管理的优化研究

EPC总承包工程采购管理的优化研究 发表时间:2019-01-09T15:00:22.670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30期作者:孟令伟 [导读] 结合在工程采购管理过程中发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工程采购管理工作的优化措施,并对后续工作的开展做出展望。 孟令伟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100 摘要:采购管理作为 EPC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环节,同时工程采购管理是影响工程项目进度、质量的关键点,是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的保障。工程采购管理工作以采购合同执行为中心开展,包括进度管理、质量检验、物流发货、仓储保管、协调技术服务等众多工作内容,做好工程采购管理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施精细化管理能力。结合在工程采购管理过程中发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工程采购管理工作的优化措施,并对后续工作的开展做出展望。 关键词:EPC总承包;工程采购管理;优化 引言 采购工作对于EPC 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非常重要,对保障物资供应、实现工程意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系统地研究EPC总承包工程采购管理的优化措施,并以此来指导采购管理,保障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 1 EPC总承包工程概述 相比较传统项目模式,EPC模式下的采购管理内容发生了变化,主要特点表现为:第一,具有全面性特点。总承包商在EPC合同框架下,需加强设计、采购、施工的全面管控。它是工程领域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充分强调了采购管理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占据的重要地位,有利于工程项目整体方案的高效实施。第二,协调性特点。实施该模式,能够协调采购与设计、施工之间的深度配合,确保各个环节都能够得到合理衔接,保证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最终实现项目建设目标。 2采购管理现状 2.1缺乏完善的采购管理体系 当前国内很多工程公司发展过程中存在有严重的“重量不重质”现象,仍采取传统管理模式,不适应 EPC 项目物资采购管理模式的发展。随着项目数量的日益增多,物资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很难满足项目发展实际需要,很多工作人员工作中缺乏责任心和主动性,现有的采购管理体系不能高效的发挥管理水平,最终只能履行部分物资采购管理职能,整个管理工作执行力严重偏低。 2.2未能做好对供应商的考察审核 为保证物资采购的供应质量,EPC 项目物资采购管理必须要提高对供应商选择的重视程度。当前工程采购在供应商的选择方面价格因素占比较大,未能严格审查设备质量、服务水平等内容,同时较少的开展供应商原地评审,无法全面了解供应商生产制造水平、履约能力等,最终可能因为供应商制造水平以及履约能力等问题无法按时交货或者交付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对 EPC 项目的顺利建设造成极大影响。 2.3设备验收和移交工作量大 EPC总承包项目采购设备的范围包括项目建设所需的设备、材料,设备种类繁多,小到一个螺栓、接头,大到重型机械设备,还有数量较多的仪表、变送器等,清点验收工作较重。设备运抵现场后,需要及时进行开箱验收。部分设备以散件的形式进行供货,现场进行组装。例如风机分为电机、机壳、叶轮、联轴器等几部分发运,其他如海水脱硫、带式输送机等设备,部件非常多,设备的开箱清点工作量大,清点困难,为保证开箱验收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3采购管理优化措施 3.1完善物资采购管理体系 健全物资采购管理制度,提前进行采购策划,制定科学的管理流程和标准,严格区分采购管理接口界面,保证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细化物资采购管理责任,明确分工,保证每一个管理人员能够明确所负责任并能落地执行。同时还需要制定合理的考核措施,增强每一个员工的管理意识,将管理工作贯穿在 EPC 项目管理全过程,形成一体化管理模式,提升物资采购管理水平,为物资管理工作高效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3.2加强度供应商的考核和管理 3.2.1建立完善的供应商评价体系 综合考虑供应商商务资质条件、财务经营状况、产品性能质量、生产技术水平、合同履约能力等指标。采用综合评价体系,产品价格是重要考虑因素但不作为唯一评价因素。各评价内容由专业人员给出意见,认真审核厂家的各项资质文件、财务报表、业绩证明文件、生产能力报告、技术说明文件以及各项试验报告文件,在原地评审客观公正地给出评价,如实记录供应商的生产经营状况、生产能力水平,重点检查供应商的合同履约能力,为EPC工程项目选择优秀的供应商。 3.2.2加强供货商的全程管控 供货商的管理从合同签订开始后的主要环节为:进度催交→检验监造→出厂验收→包装发运→开箱验收→缺陷处理→安装指导→设备试运→质保结束,其中穿插着合同执行配合、合同付款、协调服务人员等工作。每一环节都必须满足现场建设进度要求为中心开展工作。随着EPC总承包工程的不断发展,管理要求越来越精细化。供应商的过程管理应更加注重设备严要求生产,高品质出厂,将管理关口前移,努力将质量问题在出厂前解决,保证现场设备质量达优创优。 3.3优化完善现场物资开箱验收、交接制度 货物的接收分为开箱检验前的接收和开箱检验后的移交两个阶段。货物运抵现场后,对货物数量、外观进行验收是第一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现场货物的开箱检验和移交工作是第二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现场货物的检验和移交工作应由供货方、总承包方、业主方、监理方、施工方五方共同参与,并填写《现场开箱检验移交报告》,建立五方一体的物资管理体系,各方严格遵守执行。 3.4加强对采购人才的培训 在EPC总承包项目中,最重要的是人才,人才的有效使用,才能保证实现项目建设目标。在EPC总承包物资管理中,建立科学的用人机

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优化

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优化 2010年12月21-22日北京 【主办单位】百乔罗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培训对象】采购总监、经理、负责采购的相关人员及其他部门经理 【培训费用】2800/元2天(含培训费、资料费、午餐、培训证书等) 【报名电话】 【温馨提示】本课程可为企业提供内训,欢迎来电咨询! 课程目标Scope and aim 采购成本对企业的利润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成本是采购永远的主题。采购人员无时无刻不在面临成本的压力。成本的降低要充分运用成本的概念,降低成本的多种方法和策略,而最有效的成本降低是以价格分析为依据采取有效的对应措施和综合手法实现的。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 您可以了解到什么是价格分析?价格分析的方法和技巧;成本分析概念、方法和技巧,针对您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有效的价格/成本分析与成本降低战略。 课程大纲 一不同层次的成本削减 1.采购合同条款合理优化与资本关系 2.(早期供应商参与、ESI)Early Supplier Involvement 3.(目标成本法)Target Costing 4.(价值分析、VA)Value Analysis 5.(价值工程、VE)Value Engineering 6.(杠杆采购)Leveraging Purchases 7.(谈判)Negotiation 8.(联合采购)Consortium Purchasing 9.(为便利采购而设计DFP)Design for Purchase 10.(价格与成本分析)Cost and Price Analysis 11.(标准化)Standardization 二产品生命周期与成本管理 1.导入期(Emergence) 2.成长期(Growth) 3.成熟期(Maturity) 4.衰退期(Decline) 三采购特性及与供应商之关系

医疗器械采购管理制度

作为医疗器械采购部门,在执行采购工作中必须以满足临床实际需要、确保质量安全为前提,严格遵守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因此,对医疗器械管理做出如下规定: 一、医疗器械的购入应以保证质量为前提,从资质齐全的合法企业进货。严格审核医疗器械及销售人员的资质证明。 二、大型医疗设备的采购管理 1、使用科室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填写年度购置计划表,大型医疗设备要有可行性论证报告。 2、器材科根据科室的购置计划和论证报告进行汇总和综合平衡,按审批权限,报上级主管领导。 3、按主管领导审批后的购置方案,同时根据资金来源不同,由器材科委托有资质的招标中介机构进行公开采购,或组织院内专家进行公开论证采购。 4、采购的所有医疗设备都应签订购销合同及保修协议,并将资料及时归档,由专人进行保存。 三、一次性医疗耗材的采购管理 一次性医疗耗材的采购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管理规定进行。 1、集中招标采购的医疗耗材的管理 近年来北京市卫生局对通用医疗耗材采取了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因此,要严格执行集中采购制度。 (1)凡属于集中采购范围内的医疗耗材均采购中标品种,并由中标配送商配送。 (2)严格执行集中采购中标价格,并将中标价及时通知物价管理部门。 (3)执行网上采购,并将采购医疗耗材的资料保存。 2、非中标特殊品种的采购管理 不在集中招标采购范围内的一次性医疗耗材,按常规采购程序执行。对于新的一次性医疗耗材,采取如下措施: (1)申购使用新的一次性医疗耗材,必须由使用科室提交书面申请。经领导审核同意后,要求供应商提供真实有效的资质证明。 (2)供应商资质齐全后,由使用科室对新产品进行试用。 (3)试用后如反映良好,则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新产品价格的确定。 (4)少量采购新产品。 (5)如在少量新产品使用过程中无问题出现,则进入正常采购流程。 四、所有采购的医疗器械应有合法的票据,做到票货相符。

企业采购管理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摘要】本文阐述了采购管理的定义及重要性,分析了企业采购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企业采购管理的措施。要规范采购流程;加快采购信息化建设;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树立科学的采购管理理念;加强采购内控管理。 【关键词】企业;采购流程;采购管理;现状;措施 一、采购管理的定义及重要性 1、采购管理的概念 采购管理是交付计划下达、需求及采购单生成、询比价管理、筛选或检验入库、采购发票的收集到采购结算的采购活动的全过程,是对采购过程中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状态进行跟踪、监督,实现对企业采购活动的科学管理。企业采购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设定采购目标、制订采购制度、明确相关岗位职权、选聘采购人员、设计采购作业流程与表单,以及拟订计划与预算等。 2、采购管理的重要性 采购物资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产品所需的原辅料、电子元器件及设备等,在采购过程中都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检验后才能投入生产中。 采购成本对于减少资金占用、降低仓储成本和加快营运资本周转起着重要作用。采购成本不仅包括采购费用,还包含仓储费用、流动资金占用费用等,采购成本过高将会很大程度降低生产的经济效益。 物资采购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进行的必要前提。采购为企业保证供应、维持正常生产和降低缺货风险创造了条件。没有充足的物料,生产就无法进行。 3、常见的采购方式 (1)询价采购。询价报价采购,指通过买方向选定的若干供应商发出询价,由各个供应商提供各自的报价,买方选定某个供应商与其达成交易的采购模式。询价采购是企业采购最常见的获取报价的方式。 (2)招标采购。招标采购指买方在一定范围内发布招标公告,符合要求的供应商购买并按规定提交投保书,买方对标书进行评估后确定供应商并与之达成交易的采购模式。企业采购重大的设备或工程项目时,政府机构等非营利组织进行采购时,经常采用招标采购方式。 二、企业采购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我国企业采购管理现状 我国的采购管理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方面比较落后。在理论方面,采购管理作为一门管理科学还没有得到企业管理者足够的重视,管理者往往缺乏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不能为企业的采购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在实践方面,传统采购管理模式中采购管理的制度不够完善,企业缺乏采购战略管理,采购流程缺乏科学性。因此,国内企业的整体采购成本居高不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尚未建立规范高效的采购管理体系。传统的采购管理已经成为我国企业提高竞争力的瓶颈之一。 2、企业在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采购模式主要分为招标采购、传统模式采购方式及电子商务采购模式。其中,传统的粗放式采购模式仍然是企业采用的主要采购模式。在这传统采购模式下,大部分企业的采购职能被忽视,采购部门只是一个普通的职能部门,承担事务性的采购工作。企业采购已经暴露出了如下问题: (1)采购战略不明确。针对不同性质的采购物料、不同需求的产品、不同类型的供应商,企业无法制订出满足整体战略需要的供应战略。企业采购人员普遍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不能为企业的战略规划做出应有的贡献。 (2)采购管理的制度不完善。很多国内企业没有完善的采购预算制度、明确的采购授权

医疗器械采购控制程序(DOC9)

医疗器械采购控制程序 一、按照计划和合同要求的质量条款采购医疗器械。 二、在采购时严格执行国家和上级机关下达的质量工作方针、政策、法令和法规规定, 按照《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所核定的经营范围采购产品,不得超过范围采购产品,确保购进的医疗器械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有效。 三、医疗器械的进货程序 1、具法定资格的合法企业生产或经营的医疗器械及质量信誉(证照齐全,供货质量好 且稳定,价格合理,重合同,守信誉,售前,售后服务好) 2、审核所购医疗器械的合法性和质量可靠性,具有法定的质量标准,有法定的注册证 号。 3、审核与此供货公司进行业务联系的供货单位销售人员验证其合法资格。 4、签定有明确质量条款的购货合同。 5、包装和标识符合有关法规、法定标准和储运要求,以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质 量的质量。 6、首营医疗器械采购时,须依照《首营医疗器械管理程》执行。 四、熟悉商品质量规定,掌握货源的质量情况,坚持按需进货,择优采购的原则。 五、在签定进货合同时应明确有关质量条款。检验产品标准,经营许可证,标准编号, 外包装要符合要求。严格执行购货合同中质量条款的有关内容。 六、购进医疗器械时必须要有合法票据,作到票据帐物相符,并及时作好记录,须包括: 品名,规格,有效期,生产企业,供货单位,购进数量,购货日期,批号。 七、医疗器械购进记录保存到超过有效期二年,无有效期的至少保存三年。 医疗器械不合格商品管理程序文件 一、商品入库验收时,有下列情形的,视为不合格商品。 1、不具备有关《生产经营许可证》或《备案表》、《产品注册证》、《产品合格证》、《制 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等相关证件的。

2、因质量问题导致无法正常使用的。 3、内外包装不符合有关规定,出现严重破损的。 4、不符合有关国家,行业,企业标准的。 5、其它不符合有关规定和标准的商品的。 二、入库检出的不合格商品,应专区存放,挂有明显标志,填写不合格商品拒收报告单, 由质检员签署意见后,通知主管及时联系,采取措施,严防入库。 三、在库检出的不合格商品,应立即挂牌暂停发货和销售,并移至不合格区存放,同时 请质检员复检,如复检不合格则填写停售通知单,并做相应的处理。 四、过有效期的商品严紧发货,并立即挂牌停止销售和发货,并移到不合格区域存放, 同时请示采购部门,与厂家联系处理事项。 五、严禁采购和存放销售不合格商品和属于“假冒伪劣”商品入库,一旦发现,立即封 存,移到不合格区域,并上报有关部门,做好记录存查。 六、不合格商品的报损,应填写不合格商品报损审批表,经主管签字审核后,提出处理 意见,必要时抽样鉴定。 七、不合格商品销毁,需报药品监督部门监销,并做好销毁记录归档存查。 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的审核程序文件 一、首营企业应提交企业的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如为进口产品应提交进口产品注册 证。 二、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是公司经营的重点,必须严格审查,应作到准确无误、资料证 件齐全。 三、消耗产品应提交生产注册许可证、消准字许可证,行业国家标准、图文资料、报价 单。 四、首营设备类产品应提交生产(注册)许可证,同行业国家标准,图文资料、标准配 置单和报价单,必要时还需事先提供使用说明书、临床报告。 公司员工在质量方面的教育、培训及考核规定 程序文件 一、公司员工首先应接受树立质量第一、严把质量关的教育,树立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 的观念。 二、公司员工进入公司后,应接受有关的教育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录用。对于

基于供应链的企业采购管理研究

基于供应链的企业采购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企业对于采购管理模式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基于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企业采购管理模式逐渐被应用,但是随之所产生的问题也不容小视,虽然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的采购管理得到了飞速发展与进步,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寻求更加适合企业发展的模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基于供应链管理模式基础上,努力探寻供应链的企业采购管理。 关键词:供应链;企业;采购管理 引言 作为企业与市场的信息桥梁物资采购一直被企业所重视,依托于现代管理理念的基础之上,如何高效的实现采购管理制度与企业利益最大化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一直是企业管理层不断探究的方向之一。 一、供应链管理的含义 供应链管理是核心企业通过对物料流、服务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中间半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见图1-1),其本质就是在高效服务企业生产经营运行所需物资基础上实现成本支出的进一步下降,并实现两者之间的最佳平衡。其主要包括计划、合作、控制从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和信息。其以各种技术为支持,

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尤其以互联网/物联网为依托,围绕供应、生产作业、物流、满足需求将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物流商及最终用户结成网链来组织生产与销售商品,并通过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系统设计、计划、运行和控制等活动达到预期目的。总结起来说就是通过根据目标对涉及到的供应链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合作者关系等规划、设计、运营、控制过程进行一体化的集成管理思想、方法和技术体系。 图1-1 供应链的网链结构模型 二、基于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企业采购特点 基于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企业采购特点实质就是要强化物资供应企业与物资需求企业的合作,实现两者之间从信息到决策到供应到价值之间有机平衡与共享,从而以实现双方的效益最大化目标而让两者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价值供应共同体。并且这个价值共同体会随着双方合作共享程度的加深而不断产生更佳的效益,并最终将以非线性的方式快速增加。 对于企业采购活动来说,通过基于价值链模式进行采购管理,就是通过精准的订单驱动模式来完成的,这样的模式对于实现用户

企业采购管理分析

企业采购管理分析 采购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忽略的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管理中的各个方面。探究采购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找出对应的对策,避免其中的不足,不断提高采购管理水平,逐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是每个企业需要积极应对的问题。针对提高物资采购工作的管理水平进行了论述,并着重对一些企业采购工作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借鉴。 标签: 采购管理;管理水平;采购问题 F25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地与国际接轨,企业采购管理工作在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道路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进入新千年之后,科技和管理水平的快速发展,各国企业都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断增加的市场需求和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不断加快,企业不仅需要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还要不断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减少产品供应的循环时间。然而对于我国某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仍然存在资金的缺乏,人员的缺乏,经验的缺乏等问题,这些都要求企业足够重视采购管理,在采购管理中挖掘潜力,探索出一条能适应我国企业自身发展,并能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新途径。 我国企业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然而在采购管理中还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对成本控制认识存在误区、供应商管理缺乏经验、采购组织结构混乱,分工不明确、管理没有活力、采购管理缺乏创新等。因此,探究采购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找出对应的对策,避免其中的不足,不断提高采购管理水平,逐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是每个企业需要积极应对的问题。 2我国企业采购管理的不足 2.1对成本控制认识的误区 我国一些企业受传统采购观念的影响,在采购工作中盲目地考虑节支,更多地考虑利己,采购管理工作中过于集中对供货商压低采购价格,缺乏对长远发展的考虑,没有培养好与供货商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这些短视性采购行为都不会给企业带来更长远的利益。 我国企业在采购观念中的误区还表现为对采购成本认识不够透彻。采购成本

医疗器械采购管理制度汇编管理制度

首营企业、首营品种的管理制度 目的:为加强对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的管理。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医疗器械购进环节中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的合法性的审核。 职责:采购员、质管组对本制度的实施负责。 正文: 1、“首营品种”指本企业向某一医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首次购进的医疗医疗器械产品。 2、首营企业的质量审核,必须提供加盖生产(经营)单位原印章的医疗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等证照复印件,销售人员须提供加盖企业原印章和企业法定代表人印章或签字的委托授权书,并标明委托授权范围及有效期,销售人员身份证复印件,还应提供企业质量认证情况的有关证明。 3、首营品种须审核该产品的质量标准、和《医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复印件及产品合格证、出产检验报告书、包装、说明书、样品以及价格批文等。 4、购进首营品种或从首营企业进货时,采购员应详细填写首营品种或首营企业审批表,连同以上所列资料及样品报质管组审核。 5、质管组对采购员门填报的审批表及相关资料和样品进行审核合格后,报企业分管质量负责人审批通过后方可开展业务往来并购进商品。 6、质管组将审核批准的首营品种、首营企业审批表及相关资料存档备查。 医疗器械采购管理制度

为确保医疗器械购进质量,防止假劣医疗器械流入企业的:目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医疗器械购进环节 职责:采购员对本制度的实施负责。 正文: 1、采购员负责公司经营医疗器械的购进。采购员只允许从连锁总部采购合法医疗器械。其购进活动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1确定总部的合法资格;确定所购入医疗器械的合法性;1.2 核实供货单位销售人员合法资格;1.3对首营企业、首营品种,采购员应当收集相关资料填写相关申请表格,经过1.4以便对供货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进质管组的审核批准。必要时应当组织实地考察,行评价; 1.5与供货单位签订质量保证协议。 2、与首营企业发生业务往来前应履行首营企业质量审核;采购首营品种前应履行首营品种质量审核。经审核合格的首营企业方可与其发生业务往来;经审核合格的首营品种才能签订进货合同。 3、采购医疗器械时应根据质量信誉、服务水平、合同履约率等指标择优选择供应商。 4、采购员编制购货计划时应以医疗器械质量作为重要依据。采购大计划和大协议购进计划应会同质管组对计划进行共同审核。 5、购进的医疗器械应有医疗医疗器械注册证或备案凭证。 6、签订采购合同时应在合同中注明质量条款。 7、购进的医疗器械的包装和标识应符合有关规定和储运要求。 8、医疗器械购进应有合法票据,并按规定建立购进记录,做到票、帐、货相符。购进记录应记载:记录应当列明医疗医疗器械的名称、规格(型号)、注册证号或者备案凭证编号、单位、数量、单价、金额、供货者、购货日期等。购进记录应保存五年。9、质管组应在每年年底前会同采购员对当年度进货情况进行质量评审。 10、采购医疗器械时,应当向供货单位索取发票。发票应当列明医疗器械的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单价、金额、供货者等;不能全部列明的,应当附《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清单》,并加盖供货单位发票专用章原印章、注明税票号码。

论现代企业采购管理的发展趋势

毕业论文 课题名称:论现代企业采购管理的发展趋势 ——以益街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例 ___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企业正面临着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严峻形势,企业管理由面向内部资源管理转变为面向整个供应链的管理,而其中采购管理,则是供应链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研究表明,通过SWOT分析法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整合管理,从而改进采购管理模式,因此企业才能更好的面对严峻的形势。本文从国内中小企业的采购管理方式入手,以企业采购管理的发展趋势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企业采购管理的发展趋势,并对其中的“战略采购”进行深入了解,明确了解到,战略采购管理理念已进入了国际贸易领域并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内容,同时表明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同样也进入了全球性的竞争。文中以“广东益街坊”这家公司为例,通过对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现代采购管理理念的研究,分析这家公司采购管理的现状,并提出对现状的一些改进措施。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采用何种采购管理方式。通过研究了解,中国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就必须依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和信息技术的更新状况,适时调整企业采购管理策略,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并且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自身的、包括无形的和有形的资源,适时、适地、适量地进行采购。 关键词战略采购,企业采购,采购管理

ABSTRACT As the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especially after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enterprises are faced with the serious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market competition, enterprise management by internal resource management oriented to the whole supply chain oriented management, including purchasing management,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search shows that, through the SWOT analysis method to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integration management, to improve purchasing management mode, so companies can better face the severe situation. In this paper, from the procurement management mode of domestic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nterprise purchasing managemen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nterprise purchasing management, and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strategic procurement", clearly understand that strategic purchasing management has entered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t the same time indicates that China's enterprises facing the market competition has also entered the global competition. "Guangdong yijiefang" is used to the company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idea of modern purchasing management at home and abroad experts and scholars for research, analysis of the company's procurement management status quo, and the status quo of some improvement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An enterpris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at kind of purchase management largely depends on its use. Through research to understand, the Chinese enterprises want to gain a foothold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it must be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itself and the update statu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imely adjust enterprise purchasing management strategy, maximize the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social resources, and maximize the enterprise itself, including the intangible and tangible resources, timely, proper, moderate for procurement. KEY WORDS strategic purchase, enterprise procurement, purchasing management

企业采购管理增大利润和案例分析

精心整理企业采购管理增大利润和案例分析 众所周知,公司的根本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增加利润的方法之一就是增加销售额。假设某公司购进50000元的原材料,加工为50000元,若销售利润为10000元,需实现销售额110000元。如果将销售利润提高到15000元而利润率不变,那么销售额就需实现165000 45000元,节余的5000 高到15000元。 ??? ??? 1 购、采购什么、采购多少以及何时采购等。 在制造、采购分析中,主要对采购可能发生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自行制造能力、采购评标能力等进行分析比较,并决定是否从单一的供应商或从多个供应商采购所需的全部或部分货物和服务,或者不从外部采购而自行制造。 2、合同类型的选择

当决定需要采购时,合同类型的选择成为买卖双方关注的焦点,因为不同的合同类型决定了风险在买方和卖方之间分配。买方的目标是把最大的实施风险放在卖方,同时维护对项目、高效执行的奖励;卖方的目标是把风险降到最低,同时使利润最大化。常见的合同可分为以下5种。不同合同类型适用于不同的情形,买方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一般来说,其适用情况如下: 成本加成本百分比(CPPC 成本加固定费用(CPFF 成本加奖励费(CPIF 固定价格加奖励费用(FPI 3 购文档、制定评价标准等。 根据项目需要,采购管理计划可以是正式、详细的,也可以是非正式、概括的。 采购过程管理 1、询价(Solicitation)

询价就是从可能的卖方那里获得谁有资格完成工作的信息,该过程的专业术语叫供方资格确认(SourceQualification)。获取信息的有:招标公告、行业刊物、等媒体、供应商目录、约定专家拟定可能的供应商名单等。通过询价获得供应商的投标建议书。 2、供方选择(SourceSelection) 加权方法:把定性数据量化,“综合评标法”。 3 合同管理是确保买卖双方履行合同要求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集成和协调。 1)授权承包商在适当的时间进行工作。 2)监控承包商成本、进度计划和技术。

采购管理研究论文

采购管理研究论文 摘要: 关键词: 制造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模式 在现代的企业生存环境中,客户的需求呈多样化与个性化发展,所以在物料采购与生产过程中,要求同时存在物料的柔性与刚性。在制造企业当中,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销售,而采购的目的就是为了生产。自物流的视角来分析,拥有合理的采购流程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销售、获利,因此,采购在企业的生产当中具有“龙头”作用。在现代的企业生存环境中,客户的需求呈多样化与个性化发展,所以在物料采购与生产过程中,要求同时存在物料的柔性与刚性。在制造企业当中,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销售,而采购的目的就是为了生产。自物流的视角来分析,拥有合理的采购流程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销售、获利,因此,采购在企业的生产当中具有“龙头”作用。 1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模式内涵 物资采购管理就是企业管理生产经营当中需要的各种物资,主要有原料、辅助材料、燃料与机电产品等,从而制订的计划与控制。再有,企业开展物资采购管理就是指企业在开展经营活动中,争取以最低的价格采购到质量最好的原料,依据一定的时间、一定的数量、一定的质量、一定的价格、多种方法来采购到各种所需物资,达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物资采购管理模式是基于采购管理理念而逐步发展形成的,本体系主要成份有采购管理当中应用的策略、采购管理当中选择的模型、采购管理应用的制度、采购管理应用的工具等。 2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3制造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模式分析

3.1优化物资采购管理方式 建立“采供权限分离,权利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企业在物资采购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坚持集中、高效与制约的采购做法,进一 步公开采购权力,分散传统做法中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应用采购 与供应相分离的做法,要充分利用采购部门与仓储部门间的制衡作用,严格对其进行审核,将采购权力取消,进一步完善采购流程, 建立完善的物资采购监督系统,才有利于保证企业的稳定运行。实 行集中管理,定点采购。 集中管理就是指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中需要的各种物资全部归物资采购部门负责,由供应部门负责分发;定点采购就是在保证质量 的基础上以最低价或者利用招标的方式选择优势供货商,从而实现 定点采购。利用集中管理与定点采购,可以帮助企业缩短采购流程,进一步节约采购成本,防止管理中出现各种问题。 3.2健全物资采购管理制度 3.3开展物资采购市场调研 要想做好比质比价与招标采购工作,首先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才能在企业采购中科学确定中标单位,在物资采购市场调研中,认 真询问当前市场价格、亲自进入供货商工厂进行考察具有重要作用,才能掌握真实的市场第一手资料,才能掌握供货商的实际情况。所以,物资采购市场的调研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定要在比质 比价采购与招标采购过程中积极推行市场调研的做法。 3.4完善物资采购价格管理 企业在开展物资采购过程中,要以企业制订的内部物资采购价为标准。企业在制订采购价时要全面考虑招标采购与比质比价采购的 情况,不包括市场价格变化较大、影响时间较长的一些物资,要求 每年核定采购价一次,企业物资采购部门在采购物资时要保证以低 于采购价的标准进行。实行管理过程中,针对采购价与采购核定价 间存在的价差收益,企业采购部门和企业要分别对其进行弥补;如果 实际采购时价格比采购核定价较高,而出现的价差损失,企业采购 部门要全部负责。

采购管理优化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采购管理优化研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化的竞争不仅仅只局限于几个竞争对手企业之间,而且逐步发展到整个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采购作为连接上游与下游企业之间的重要环节,关系到本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的利益与地位。建立供应链的目的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各种信息能够在供应链中顺畅传递,最大的程度上保证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因此,采购及采购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产品成本的高低、供应各种原材料及零部件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采购管理的合理运用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实现建立供应链所要达到的目的。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更多的体现在对客户需求的反应速度和产品成本上,随着竞争的逐渐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采购环节作为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与完善,采购管理不仅是企业进行生产的先决条件,而且是降低成本、获取更多合理利润的重要源泉。 1采购的发展 现代采购经历了从传统到经典的升华,有关的理念、政策、知识、技术和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早在1900年之前,采购的独立性与重要性就受到了西方铁路企业的重视。1887年,第一本针对采购的书《铁路用品的解决对策—采购与处置》出版。一战期间(1914-1918),大多数企业主要把采购职能当作一种文书活动。但市场是无限的,一个企业的成功并不在于它能销售什么,而是取决于它能从供应商那里获得什么原料、用品服务。因此二战期(1939-1945),人们开始关注采购职能的组织、政策以及程序,采购职能也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的管理活动而出现。西方发达国家相继成立了各种各样的采购协会,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方国家,采购职能所应用的技术更加先进,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他们更有能力做出合理的决策,采购职能的企业地位也日益提高。20世纪70年代,中东石油禁运加剧了原材料的短缺和价格的飞涨,这些变化更使得采购备受瞩目。生产企业为提高产品利润,在原材料成本难以降低的情况下,只能从物流过程中寻找利润来源,准时化采购首先由日本丰田公司提出并应用,大幅降低了采购、库存、运输中产生的费用,随后其他许多日本公司也采用这一技术,它为日本经济的崛起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自此,西方经济发达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