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的必要性

企业信息化的必要性
企业信息化的必要性

浅论公司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姓名:胡小明

目录

内容题要 (2)

关键词 (2)

正文 (2)

当前我国公司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3)

公司信息化的关键是应用 (7)

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要学会“化人” (9)

“主动信息化”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12)

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6)

【内容题要】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公司信息化作为促进公司各项工作全面提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国家对信息化建设十分重视,多次强调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在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家再次强调了信息化的重要性,明确要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运用,加快关系经济全局重要领域的信息化进程”。

本文从当前我国公司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应用是公司信息化的关键、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要学会“化人”、“主动信息化”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公司信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几个方面,由公司信息

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到信息化建设在企业长远发展及未来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作用,浅要论述了信息化建设在公司发展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对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的研究提出自己浅陋的建议。【关键词】公司信息化竞争力重要性

【正文】

一、当前我国公司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公司信息化是信息化在公司管理方面的应用。信息化就是指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活动各领域普遍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使社会各单位和全体公众随时随地都能通过图像、数据、声音或者影像等享用和互相传递所需要的任何信息。信息化的内容应该包括信息处理计算机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应用大众化以及信息贡献的社会化等。我们可以把企业信息化理解成一个公司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信息资源于企业实践中的一个动态的过程:即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借助以计算机、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手段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及时地为企业的“三层决策”系统(战术层、战略层、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将企业的经营及管理流程在线实现, 并使企业管理层真正可以在线获得完整而明晰的“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我国公司信息化应用总体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我国公司信息化应用总体上还处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公司无论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水平,还是电子商务的认知度、参与

程度等方面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中小企业的IT应用急待开发。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拥有台式机、打印机等基础IT终端与外设产品,但网络设备的拥有率普遍偏低,ERP、CRM、5CM等应用软件的拥有率最低;绝大多数公司电脑应用仍然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基本信息与数据处理上;已拥有局域网或使用互联网的公司,公司间业务联系仍主要依靠传统的电话、传真和邮件,效率低、成本高;调查的13个行业中有22.3%的公司参与了电子商务,但利用网络进行供应链集成、网上支付、分销渠道管理的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公司还停留在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查询(72.9%)、发布信息(71.4%)阶段。严格说来,由于受客观环境制约,诸如社会环境不成熟,相关电子商务法律和电子支付手段不健全的影响,目前能够运用CRM/SCM 进行电子供应链管理,全面实现电子商务应用的公司还很少。此外,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虽然进入新的发展期,但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也令人担忧。我国企业信息化总体上处于中级建设或者初始化阶段,且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在金融、电信、教育、制造业等领域,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而旅游、环保、社会保险、交通等行业,信息化发展明显滞后于需求。公司信息化建设之前的差距很大。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社会环境、公司实力(包括资金、技术、人力、物力等)、相关法律的完善程度等因素的制约,但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公司对信息化建设认识模糊,不了解公司信息化的对自身的重要性,对信息化建设的理解很肤浅,如:80.4%的企业认为开展电子商务有助于宣传产品,77.7%的企业认为可以提

高企业知名度,只有43.6%的企业选择了降低生产、销售、运营成本。认识不到位导致现有基础设备的应用水平低,未来参与电子商务的可能性减小,由此可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对公司信息化建设来说,刻不容缓。此外,公司信息化水平极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地区、行业、中小企业差异明显。我国各地区、各行业及不同规模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极不平衡,沿海地区的信息比建设和应用水平好于其他地区汽车行业、电子行业、贸易行业参与电子商务的企业比例较高;大型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明显快于中小型企业。这种局面的形成与地区经济文化发达程度、行业目前及入世后竞争激烈程度以及公司预期发展前景等因素有很大关系。

(二)公司应该如何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

为加快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企业自身应从寻找信息化突破口、优化配臵信息化资金、转变企业管理模式等问题下好功夫,找好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经济与社会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杨冰之认为:“过去有些人认为,信息化就是一场革命,需要从企业最艰难的地方突破。现在看来,信息化应该从企业最容易的地方突破,这样效益最明显,执行起来难度很少。企业信息化不是一个强迫,而是诱导行为。”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有助于消除企业信息化“软肋”。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是人才,有舆论认为“专业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信息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因此要把培养和用信息化人才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好。同时,还需加强信息化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

加强重点企业信息主管(CIO)队伍建设。只有加快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才能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加大信息化资金投入,优化配臵信息化资源是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国资委与计世资讯对1000家大型企业信息化应用状况调查显示,它们对信息化投入占总资产的比例尚不足0.5%,许多重点企业用于信息技术和设备的投资不足总投资的1%。但相比过去,这一状况已有所好转,2003年大型企业信息化投入平均为2208.5万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26.1%,预计2004年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将继续呈高速增长态势,投入总体增长速度将为27.1%。

计世资讯对大型企业的调查还显示,2004年软件和服务的投资比例将出现大幅度增加,软件投入将从2003年占总体投资额的29.9%,增长到2004年的39.8%,IT服务投入比例将从2003年占总体投资额的9.3%,增长到2004年的13.9%;总计将达到53.7%。这说明企业对信息化的投入日趋理性,更加注重通过软件和服务来改造企业。

当然,企业信息化支出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从企业规模、经营状况和实际需要出发,合理支出和配臵信息化资金。“信息化是工具,企业才是主体,信息化是为企业服务的”,不断提高信息化资金利用效率,促使信息化主体回归,才是企业信息化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

(三)我国公司信息化建设所应遵循的策略

(1)企业信息化建设遵循的第一个策略,就是目标定位上的策略。

即信息化一定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否则做出来的东西就是“四不像”,既不能为业务带来好处,又不能为新的增长创造条件,可能最后造成很大的浪费。

(2)要有层次地逐步实施信息化。首先在生产过程上实现信息化,为管理、决策的信息化奠定基础。其次是数据处理的信息化,从使用的角度出发自行开发或购买相应的管理软件,对生产、销售、财务等重要部门的数据进行处理,建立内部网,进入因特网,利用网络进行辅助决策,从信息化建设一开始就要真正以企业的效益为根本,分析、规划、有层次地逐步实现企业的信息化,既不能消极等待,也不能盲目乱上。

(3)要建立企业的决策支持系统。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如何全面地理解企业的信息管理,建立适应本企业需求的信息管理系统,是实施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所谓企业的决策支持系统就是为主管者提供信息,如帮助他们做决策的系统。该系统能向决策者提供大量的历史的和外部经济环境的数据,企业的内源信息是其主要处理内容;另外它还能按照决策问题的性质和决策者的需要随时以灵活的方式组织起来,以便协助决策者作好决策工作。企业的决策支持系统并不单纯指一套计算机系统,而是包括应用了此系统的专门的管理部门和人员,他们都是借助于应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手段(计算机和网络等),以加强对本企业的内外源信息的综合管理,最终为企业的经验与决策管理服务。

(4)要制订有关的标准和规范。国家有关部门应制订有关的标准和

规范,规定哪些工作应由主管部门下发软件,哪些只需统一数据的内容和格式就可以,同时要统一运行平台和网络的通道。

(5)最后考虑的是企业的应用基础,即员工业务素质怎么样,经理的管理素质怎么样,变革能力好不好,整个外部应用环境又怎样等等。另外,在考虑应用基础的同时,还要考虑未来发展。因为信息化的投入不是一次性的,需要考虑维护成本,持续投入,主流平台,这是基础性的策略。

二、公司信息化的关键是应用

有人认为,让公司里的每个员工都上网,给每个销售人员都配上笔记本电脑,再建立一个网站,就是企业信息化,其实,这仅是一些表面的现象。实际上,“企业信息化”是指“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发和使用公司的信息资源,提高管理水平、开发能力、经营水平的过程”。公司信息化从发展程度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利用计算机实现对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的自动控制;第二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实现公司内部管理的系统化;第三是利用互联网开展的电子商务。

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宋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信息化的突破口是应用。信息化定义本身就是应用信息技术于各行各业,如农业、工业等行业都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而使传统产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信息化并不是说大家都要来生产计算机、都来建设网络,而是指如何把这些技术用好。公司亦然。

电子商务是公司通过网络实现交易,是公司简化物流、资金流的最佳方式。在公司信息化的诸多领域中,网络化以及电子商务已被认

为是发展的方向,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公司信息化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电子商务是公司信息化的最终目标或最高水平。无疑,电子商务便是公司信息化应用中关键的关键。然而,据调查表明,我国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的投入只占企业总资产的0.21%,是发达国家的1/50,我国信息化应用水平、企业电子商务建设仍处尝试阶段。大多数企业的电子商务尚处在信息发布、收集、交流的阶段,我国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只占21.6%,从事网上采购的企业占4.1%,网上销售的企业占3.4%,定单与合同的正式签订、支付及配送等活动基本上还在网下进行。能够上网的中小企业普遍对网络的应用方式过于单一,目前85%的企业对于互联网的使用仅局限在信息查询和企业形象的宣传与推广。而目前发达国家已基本进入全面电子商务阶段。

我国企业电子商务进展缓慢,是由于市场经济还不成熟,现货市场、有形市场还不完善,公司信用差,资金拖欠严重,缺乏配套的信息系统、物流系统、支付系统和相关制度保障,公司对信息化建设认识模糊,对信息化建设的理解很肤浅,如:80.4%的企业认为开展电子商务有助于宣传产品,77.7%的企业认为可以提高企业知名度,只有43.6%的企业选择了降低生产、销售、运营成本。

近年来,在许多经济学家和企业家眼里,电子商务已成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增长点。虽然电子商务的发展不过短短数年,但以发达国家为先导的全球电子商务高速增长。据美国福里斯特公司预测,到2003年全球企业对企业的网络交易额将达

3.2万亿美元,将占世界经济总量的5%。

联想集团在公司管理的各个活动环节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网络系统,使公司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工作流集成和整合,提高了公司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充分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臵,进而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在公司直接降低成本上,联想库存周转由1995年的72天降到2000年的22天,以2000年库存9.63亿元计算,节省资金21亿元。积压损失由1995年的2%降到2000年的0.19%,以2000年营业额200亿元计,相当于一年节省成本3.62亿元。

三、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要学会“化人”

“公司信息化”成为IT界最热的焦点。而信息化的实现,除了需要技术支持,人才已成为关键环节。如何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的公司信息化人才,已经成为制约公司信息化的瓶颈。

忽视信息化人才培养所造成的实际后果是花巨资建设好的公司信息化系统不能得到很好的维护和开发,不能得到充分的应用,甚至造成公司运行的混乱,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公司已关注到这样一个现象,越来越多的钱投向了信息化改造,但信息化却难以创造商业价值。人们原以为公司信息化的投资是有百利可图的,但大多数却走向了反面。即由于IT项目实施的失败将公司拖入无底的信息化“黑洞”。

公司信息化建设呼唤信息化人才,公司信息化项目的成功率不高,总结信息化项目失败原因的时候总会把愿因归结于公司信息技术人才

缺乏。实际上这种观点还需要深入分析。首先要弄明白的是公司信息化项目为什么失败。目前在公司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吸引公司目光的往往是需要什么样的硬件,网络环境如何搭建,系统应用是否能达到本公司的要求,系统的集成工作能否成功、满足设计目标等等,而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关注不够。IT技术和设备甚至应用系统都是可以用钱买来的,也就是说是可以“拷贝”的,但是公司信息化过程却是单纯靠钱买不来。

我们往往看到一些公司花了钱,厂商出了力,而结果信息技术和系统与公司实际运营不适应,技术系统和业务应用“两张皮”,贴不到一起,公司收不到信息化应用的实际效果。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把失败归因于IT技术和信息化应用系统软件厂商的系统有问题,但是客观地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大多数情况并不是这样。因为同一个厂商的ERP 或者CRM系统为什么在有些公司就能获得成功,有些则会失败?这也说明公司信息化项目的失败并不是IT技术问题,至少不完全是。就像早期的CAD系统一样,有的公司应用的很好,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效率,有的则没有什么效果。技术是一样的,甚至软件都是同一个版本,关键是如何用,如何与自身的业务流程和模式很好地结合。也就是说成败的关键是需要有人能够正确实施和应用问题。因此,公司信息化应用项目真正需要的是那些善于“化”且愿意“化”的信息化人才。目前,我国公司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持有传统观念和传统的经营思想,他们对计算机不感兴趣,对网络也不信任。在他们看来,以前没有计算机也没有网络的时代公司照样能开展业务,我们不难看出我

国一些公司利用计算机及网络的热情和程度。这种陈旧的观念必然会阻碍公司信息化的建设。另外,公司信息化建设初期,信息技术人才和专家主导公司信息化过程。人们往往看到的是穿墙打洞、架线布网,是交换机、服务器,看到的是信息技术人员忙碌的身影。这样产生出一个错误的观点,把信息化人才和信息技术专家人才划上等号。实际上从应用需求调研、应用分析到系统选型、实施规划都离不开业务人员的协同工作。只有既熟悉公司管理运营和业务流程,又熟悉信息技术和应用的人才是名副其实的信息化人才。

在传统行业里,领导是信息化的关键。然而很多领导还没有认识到信息系统的主导作用要靠他来直接参与、直接领导。要运用实例,使公司领导认识到公司信息化是推动公司现代化的关键手段,让他感觉到肩上的历史重任。在运筹、策划、组织、实施的全过程中,要强调最高领导自始至终的参与。违反了这个原则,就注定会失败。公司领导者应充分认识到:公司信息化建设是对管理模式、组织结构、思维方式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创新和变革。经验表明:领导者的重视、支持和参与不够是制约公司信息化的首要因素。由于领导者拥有实现公司目标的人、财、物等方面的控制权,能够决定投资、组织结构调整、人员配备、确定公司信息化的建设水平等,因此,只有领导者成为公司信息化建设的积极倡导者、支持者和参与者,才有可能实施和推进公司信息化建设。可以说,有信息化观念的公司领导是公司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成功的关键和决定性因素。

公司信息化项目的成功是无法轻易“克隆”的,而具有多年经验的

公司信息化人才也非常缺乏,因为就目前的情况公司信息化还是快速发展的新事物,其他公司的经验只能给我们参考和启迪,并不能保证项目的成功。与其苦苦寻觅临渊慕鱼,不如归而结网。把自己能够把握的机会把握住,让进入公司的IT技术人员在信息化应用和开发的过程中,成长为熟悉业务流程通晓业务运转的信息化人才。这不失为公司信息化合理的人才策略,也是公司信息化项目实施的正确策略。公司信息化是应用新技术的发展过程,公司信息化的实现需要一大批不仅精通专业知识,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推动公司内部信息化建设,而且还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作为支撑。这就要求公司通过加强人才培训、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方式来造就一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知识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队伍。

四、“主动信息化”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信息化是提高公司竞争力的根本,许多大公司就是靠信息化起家,并不断的发展壮大起来的。全球最大的商业零售商沃尔玛就是一个主动型信息化的典型。1969年它租用了IBM360型计算机进行货物配送管理。20世纪80年代初,沃尔玛花费2400万美元发射了一颗企业自己的人造卫星,用于企业信息系统的管理。据说,沃尔玛的电子信息通信系统是全美最大的民用系统,其规模甚至超过了电信业巨头AT&T公司。沃尔玛在信息化上的巨大投入为其带来的是更大的回报。在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按营业额排序)排行榜上,沃尔玛于2001年、2002年连续两年高居榜首。

在我国,也有许多主动型信息化的企业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和成功,如联想、海尔、邯钢等企业都通过信息化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00年联想集团实现利润8亿多元,一半以上是企业信息化带来的:实现信息化以后。存货周转天数从72天降为22天,年降低成本1.2亿元;产品积压损失从2%降到0.19%,年降低成本3.62亿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8天降到14天,年降低成本4700万元;坏账占总收入的比例从0.3%降到0.05%,年降低成本5000万元。这几项加起来,年节约费用6亿元,效益相当可观。

同样,作为经济发展生力军的中小型企业,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立足发展,主动信息化是必由之路。

信息化对提高中小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有什么帮助呢?首先,增进信息交流,包括公司内的信息交流,这是通过内部网络连通实现的,以及与外部的沟通,通过与INTERNET相连,加强对外界信息的了解。其次,提高客户满意度,信息化使中小企业从以事务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换成为可能,信息化帮助企业建立起基于这种管理模式的新型业务系统,通过INTERNET与客户沟通更方便,企业的开放度增加,及时得到用户的反馈意见,增强企业竞争力。另外,引入企业管理系统,对物流、人力资源、商务、财务等进行管理,使公司内部管理趋于合理化,提高资金运营水平,用有限的资金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使产品流通更顺利。现在是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最好的时机

棋错一着,满盘皆输,这是大家都有的体会。现在,企业的运作规律

已经大大地改变了,这似乎是在信息产业成熟之后,而给其它产业所带来的巨大的转机。一个公司对信息技术认可和采纳的程度,足可以决定这个企业前途的好与坏。据有关数据表明,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推广与使用,信息产业对其它产业的贡献率是很大的,不敢想象,如果中国的信息产业和技术没有如此快的发展,我们现在会处在一个怎样的境地。翻开报纸,随处可见某公司因为采用的信息技术,而效率和效益提高了数倍之多,同时成本与功耗降低了若干。我国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目前是不容乐观的,但前景极为广阔,大山的背后是一片辽阔的平原。正是由于大家都处于一个从头开始的地步,所以现在是每一个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最好时机,每个企业都有先人一步的可能性,同时也有被时代远远抛开的惨痛。机会总是属于有心人的。采用信息化解决方案,将会使一个中小企业倍速成长,不至于落后于时代。想成为正规军,想使自己的发展更具能动性,询遍诸人,一个答案肯定是:请采用信息技术。

在广东省中山市有一个小型服装公司,公司的生产厂位于中山市的郊区,在中山市市区有几家销售店,老板骑着摩托就可以掌握整个买卖。后来公司大了,在广州、深圳又开了分公司,为了得到整个的信息,老板开始借助交通工具往来于各个城市之间。又过了一段时间,公司的生意做到了北京,老板开始在天上飞来飞去,通过电话、传真联系,这样一段疲于奔命之后,老板对生产和销售的管理感到非常困难,难以招架。于是,这个老板来到北大方正计算机系统工程公司,寻求对自己公司的一个IT解决方案。他的要求是: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及时

了解公司的财务、生产和销售情况,以及简单的进销存管理。

很快,一套开放的、易于管理的系统投入使用。这套系统的计算中心是运行WindowsNT的方正圆明1500服务器,位于公司的生产厂、各地的销售店与分公司的方正商祺电脑通过Modem接入位于公司总部的服务器,及时将当地的财务与进货、销售与库存情况反应到服务器上,老板就可以容易地得到想要的一切,免除了路上的奔波之苦,并且各地与老板的对话也可以通过E-Mail完成。而当老板出差在外时,则可以用方正颐和笔记本连入自己的服务器上,得到所有的数据。这套系统的造价不到10万元,也就是一辆夏利车的价格。据说,这家公司的Internet主页亦将设计完毕,老板对电子商务的兴趣也与日俱增。

中小企业信息化是对现有技术的优化信息产业中最不缺乏的是新产品与新技术,电子产品的最大话题是降价,于是在几年以前对企业来讲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信息主流技术与产品,现在都已经频频向用户送秋波了,面向各个行业的解决方案已经极为成熟了,如PC,如网络产品,如操作系统软件,如各种层面的应用软件,性能都在以指数级的水平增长,但价格反而日趋降低。最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中国信息产业和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国外主流技术的引进与吸收已经达到了一种新的层次,对用户的培训与技术支持、服务的实力,都足以承担起任何一个行业的需求。几年以前用户自己做系统集成、自己做二次应用开发的尴尬局面,现在已经慢慢消失了。怎样降低总拥有成本、保护用户的投资,让产品发挥最大的潜能,已经成为信息企业的方向。中小企业这一

群体已经成为各家信息企业关注的对象,由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比较紧张,知晓信息技术的程度较低,对信息解决方案的需求是:管理简单、安全可靠、易于扩展、易于使用。而这种需求对现有技术的要求是成熟的、主流的、实用的、适用的,有一个极好的性价比。对于中国的中小企业而言,所用的操作系统的选择无疑会是微软的NT,它有着令其它操作系统眼红的增长势头,是对Wintel平台的最好注脚。而高层物流管理方面的应用软件,中国本土软件厂商的产品在性价比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中小企业的路很长,而信息技术就如提速的列车,可以让你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时间是金钱,时间是竞争的砝码。

五、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促进组织结构优化,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但由于其存在多等级、多层次、机构臃肿,横向沟通困难,对外界变化反应迟缓等弊端,已不能适应日益复杂、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而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企业可以简化企业组织生产经营的方式,减少中间环节和中间管理人员,从而建立起精良、敏捷、具有创新精神的“扁平”型组织结构。这种组织形式信息沟通畅通、及时,使市场和周围的信息同决策中心间的反馈更加迅速,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

2、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

信息技术应用范围涉及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可以有效地、大幅度地

降低企业的费用。主要表现在:企业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外部信息如市场信息、产品销售渠道信息、相关竞争信息等方面的成本降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可以使企业降低新产品的设计、生产成本和对现有产品进行修改或增加新性能的成本;库存管理信息化使企业减少了库存量,降低了管理成本;信息技术的应用尤其是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

3、提高企业的市场把握能力。

在把握市场和消费者方面,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电子商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广泛应用,缩短了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企业与供应商及客户建立起高效、快速的联系,从而提高了企业把握市场和消费者的能力,使企业能迅速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有针对地进行研究与开发话动,及时改变和调整经营战略,不断向市场提供质量更好、品种更多、更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4、加快产品和技术的创新。

信息技术能极大提高企业获取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思想的能力。同时,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的结合所形成的各种企业信息技术,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工艺编制、柔性制造系统、敏捷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实现了企业开发、设计、制造、营销及管理的高度集成化,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生产的柔性、敏捷性和适应性。此外,集成制造技术在产品设计开发中的扩散和渗透,使企业具备大规模定制的制造能力,其结果可使企业“个性化、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和服务;

5、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推进企业信息化是促进企业管理创新和各项管理工作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企业信息化不只是计算机硬件本身,更为重要的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即在信息化过程中引进的不仅是信息技术,而更多的是通过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把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方法引入到管理流程中,进行管理创新。以此建立良好的管理规范和管理流程,构建扎实的企业管理基础,实行科学管理,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6、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

完备的信息是经营决策的基础。信息技术改变了企业获取信息、收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方式,使管理者对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的掌握更加完备、及时和准确。另外,各种决策工具如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的应用,极大地增强了决策者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方案评价选择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随意性和主观性,增强了决策的理性、科学性及快速反应,提高了决策的效益和效率;

7、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素质。

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人员素质的竞争,人员素质在企业竞争优势中极为重要。企业信息化,可以加速知识在企业中的传播,使企业领导至全体员工知识水平、信息意识与信息利用能力提高,提升了企业人力资源的素质及企业文化的环境。不管是高层领导、技术人员还是业务人员都将在信息化过程中不断学习,学习信息技术,学习新的管理理论,实现现有知识的及时更新和新知识的应用。

总之,目前正处在知识经济的新时代,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应早日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来增强自身实力和竞争力,企业才能更加充满活力,从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的发展。

信息化对企业的重要性

信息化对企业的重要性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资本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互联网的冲击,使得中国企业的业务模式、市场拓展、管理营运、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开发等,都在期待着突破,通过创新和变革带来新的竞争优势。 面对挑战,我们都期望信息技术能成为企业的重要竞争力之一。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继而利用信息技术创新业务模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信息化能为企业做什么 管理信息化是指企业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把先进技术、管理理念引入到管理流程中,实现管理自动化,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水平,从而促进管理现代化,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实现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核心竞争力。 信息化的实现,会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发生深刻的变化。对信息的快速反应能力是检验工作效率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建立企业和部门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化既是社会需求,也是企业适应市场,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方式正在向创新管理转变。为适应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就必须加强管理信息化创新方面的建设。 完整意义上说,企业管理应该是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有效整合、配置和利用有限的资源,以实现企业既定目标的动态、创造性的活动。在传统企业管理中,一直把管理理解为通过计划、组织、人事、指挥、控制等各种职能的发挥,保障企业按预定方向、预定规则运行,忽视了创新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这会导致企业管理长期以来半死不活、效率低下的情况。 如今,激烈的竞争使企业必须摒弃以前滞后的管理模式,大胆探索,进行有效的管理创新,以赢得竞争。而信息化建设,将对企业管理创新起到不可忽视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信息化管理的创新是企业发展必由之路 1、管理创新,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管理创新要求企业创新贯穿整个管理过程,使管理随着技术、市场以及知识等环境而变化。而且,它还要求整个组织及其成员能不断学习知识、分享知识和利用知识,把创新作为在企业中的主要活动。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创新是赢得竞争的根本保证,创新管理是企业未来生产和发展的基础,它能够帮助企业由单项创新向综合创新发展、由个人创新向群体创新发展,从而推动全面创新。 2、信息化管理是解决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信息化管理可以使企业的经营运作透明化,解决生产经营活动不透明,难以监控等

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必要条件

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必要条 件 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其 必要条件 口方伟亚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一 ,企业信息化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 的必由之路 信息化是当今t廿=界发展的大趋势,是 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20世纪 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已演进为经 济社会的全方位变革.2l世纪是以信息 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主导的世纪.信息 化己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行业现代化 程度的重要标志之.建立企业管理信息 系统,是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重要 条件,它使企业有能力把信息技术与信息 资源以及两者的结合变成企业的竞争优 势.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现代企业经 营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它能使企业充 分利用资本,技术,信息和知识为企业赢 得更大的市场优势,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 力.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尤其是 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世界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我国已加

入WTO,中国企业将面临国际巨头的竞争,.而中国企业在市场营销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等方面与国外企业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竞争,国内企业不进则退,他们除了迅速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外,别无他途. 而信息化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加速器.在经济全球化的人环境下生存,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 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都有其重要意义. (一)实施信息化建设是顺应知识经 济时代的需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 术(IT)的不断发展,世界也由"工业经济 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 济时代,企业所处的环境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电子商务,网上银行,电子报关,网 上纳税,远程教育等),一个企业不实现信息化就无法实现对外交流,也就失去了自己生存的空间.知识经济时代,围绕着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能力竞争,一场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全球化的革命正在波澜壮阔地展开,基于知识的和独占性技术的新产品的竞争成为全球化市场竞争焦点.知识要素中最核心的是信息资源和网络技术,在知识要素生产力中占到了将近40% 的比例.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就是运用知识的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生存与发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杨巍巍) 在我国,“企业文化”提出已有多年,企业文化建设愈来愈受到企业家们的重视,优秀的企业文化造就了长久不衰、优秀的企业。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的长远发展,其地位更加重要,作用更加突出,意义更加重大。 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推动企业转型走向现代企业的需要 企业文化紧扣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是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企业经营理念、经营管理模式的总和,从本质上讲,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意识形态。这就决定了每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文化蕴含的内容随之会做出相应的调整,而且每个阶段的企业文化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企业所处时代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打造企业文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使之适应企业所处时代内外环境变化的需要,紧扣企业的发展目标、经营战略,引领企业在转轨变型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培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浓郁行业特色的需要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尺度”。基于企业倡导、员工认同并为社会公众所理解的有特色、有个性的企业精神形成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具有无限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优秀的企业必然有优秀企业文化的强力支撑。因此,培育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浓郁行业特色的企业精神,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既要确立充分体现本行业的特点和规律的发展策略,又要瞄准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具有前瞻性;既要构建符合企业生产经营规律,科学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又要充分发掘和调动员工的潜能,坚持以人为本;随着市场的变化、政策的调整、管理者的变动,既要适时为企业文化注入新的内容作必要的补充和微调,又要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现和意义

1、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现及意义 科学有效的管理是现代企业赖以生存争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管理就是对企业的人、财、物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企业的各种资源达到合理有效的配置。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决策,而决策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信息掌握的过程。因此,企业管理的本质就是对信息的掌握、控制和有效利用。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指企业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把先进技术、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到管理流程中,实现管理自动化,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方式正在向创新管理和知识管理转变。为适应新时期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企业必须加强管理信息化建设。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场革命,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现代化,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1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方式正在向创新管理和知识管理转变。为适应新时期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企业必须加强管理信息化建设。 1.1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企业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在企业管理信息化过程中,通过建设企业信息系统和采用企业重组理论建设,可以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进行改革和简化,使得信息流动更为顺畅,从而可以提高企业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 1.2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主要特征是计算机技术广泛而深人的应用。为此。要求企业必须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工作规范,要求对员工进行经常性的培训和教育,使员工逐渐摒弃旧的工作方式,学习掌握先进的操作规程和技术,并按先进的规程进行操作,从而可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1.3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增强对外交流,创造更多的商机 企业信息化工程的实施,特别是Intranet和Extranet网络环境的建立,为企业在网上做广告,利用网络宣传自己提供了物质基础。网络环境的建立。极大地方便了企业的对外交流,不仅可以改善企业的形象,而且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商机。目前,信息技术、电子数据交换、电子商务等技术得到大量采用,企业如不加强信息化建设,就无法实现对外交流,无法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更好地介入国内外市场。 1.4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建立信息系统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包括硬件购置、软件购置或开发、系统运行及维护费用等。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长远大计,它的效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战略效益方面,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管理信息化就不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因为:(1)机构和业务流程的精简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节省大量劳动力;(2)实现

公司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公司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公司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进入公司已经一年多,对公司情况也比较熟悉,身为网管,对公司电脑和网络的使用情况比较熟悉,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也发现一些不足.个人对公司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建议主要包含两方面,第一方面是日常办公OA系统,第二方面是公司对外形象及信息发布窗口.以下是两方面的详细介绍 一: 日常办公OA系统 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现。企业信息化的定义是:在企业作业、管理、决策的各个层面,科学计算、过程控制、事务处理、经营管理各个领域,引进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改革管理体制和机制,从而大幅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信息化简而言之就是电子化办公,电子化办公的核心就是信息共享,协同工作,而这也是其与传统办公的根本区别。 房地产企业有着一般企业所没有的特殊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业务环节众多:项目可行性研究、市场分析、产品定位、

土地获取、规划及设计、融资、项目管理、市场营销、销售、物业管理等,部门关联密切,但协同管理的难度大。正是由于房产企业的特殊性,对其信息反馈的及时性、企业各种数据库的建立以及数据的综合利用、信息在各部门之间的有效共享和传递、对领导决策的支持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整合了房产企业全部业务流程的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则是实现这些要求的趋势所在。国内房产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级阶段,企业开始引进计算机硬件的同时,引进了一些功能软件,但这时候的软件应用只能完成一些简单的计算、统计、查询、资料整理工作,实属于单机版的初级的信息化。 第二阶段:企业开始采用一些售楼管理、物业管理软件、财务软件、工程预决算软件,初步实现了销售、物业管理的电脑化。这些信息化的应用对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个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论 文 摘 要 我国加入 WTO ,做为我国信息化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不可避免的加入国际化企业的竞争行列 , 实现企业信息化是参与挑战的必要条件。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情况并不令人乐观,并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形成了严重的制约。本文就在全球经济趋向信 本页为著作的封面,下载以后可以删除本页! 【最新资料 Word 版 可自由编辑!!】

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进而提出中小企业建设信息化实施的方案.。并对其进行风险分析和提出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条件;困难;方案与内容;风险及对策 目录 一、企业信息化概念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条件 2.1、企业信息化的内在需求 2.2、有自己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2.3、技术和管理基础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认知过程的困惑 3.2、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困难 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解决方案 4.1、坚持企业“一把手”领导下的全员分工负责制 4.2、坚持从实际出发,整体规划,分期实施 4.3、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要搞好三个“结合” 4.4、中小企业要加大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投入 4.5、选择优秀的合作伙伴、 五、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内容 5.1、企业信息化的四阶段 5.2、管理决策信息系统和管理决策信息系统 5.3、资源的开发利用 六、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风险及对策

一、企业信息化概念 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其核心就是降低成本和改善管理水平。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与企业原有的产权结构、组织形式、运作方式、利益格局等诸多方面的根本性变革互为基础和条件的,应用信息技术改进企业管理,实质上是一个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的过程。即通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促使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给企业管理国际化提供相应对策,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的提高,使企业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和最优化。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条件 1、企业信息化的内在需求 企业信息化的首要条件是企业真正去有信息化的需求欲望,而不是赶潮流,赶时髦。企业信息化是一个投资巨大,技术高新,利益复杂,难度很大,耗时耗力的系统工程,只有是出于当前工作和未来战略性发展的迫切需要,企业才能克服一切困难实现和利用企业信息化系统。例如;要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企业各部门数据要共享,对市场需求要迅速做出响应等等,有了这些要求,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就有了内在动力。否则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失败。 2、有自己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企业信息化是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的过程,而所使用的高新技术不是一次购买,永远使用的技术。从项目立项,开发,到投入使用以及以后的维护,技术总在变化,升级和更新,信息系统也不得不随之升级更新。企业不能期盼购买一个一劳永逸的信息化,也不能指望系统开发单位会提供永久的维护服务。因此,企业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IT队伍,在开发,应用和维护阶段都必须有自己的技术人才。这就要求加强对信息从业人员的培养和引进,并设立相应领导职位,如:企业信息主管(CIO),来负责组织本企业信息技术应用规划,计划的指定和实施,以及相关措施,条件,环境的创造和保证。 3、技术和管理基础 国外的企业信息化是建立在高度工业基础上的。虽然由于我国的国情,需要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步进行,但对于实施信息化的企业仍然需要一定的工业化和自动化基础。如果企业技术基础很落后,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很低,那么企业实现信息化就失去了必要的发展平台。这时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在机械化和自动化上下工夫,而不是侈谈信息化。另外,信息化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管理问题。它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具有信息化知识和意识,要求企业的管理机构合理稳定。可以想象在一个管理混乱的企业中,是无法有效实施信息化建设的。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小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 对内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水平, 对外要迎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信息技术为它们提供了最好的解决途径。但是, 由于受到管理观念、经营条件和员工素质的限制,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专业技术人员不足、购买能力有限、技术产品辩识水平较低、使用环境较差, 即使在一些较为重视信息化工作的企业中, 计算机还只是更多地停留在充当打字机或电子帐本的低水平, 不仅没有实现内部的网络互连, 而且在业务过程中也很少直接借助计算机的帮助。根据有关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一直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信息化的应用更是得不到普及。真正实现CAD 、OA 、MIS 系统的企业在全国1000 多万中小企业中所占的比例还不足10% ,作为企业电子商务最核心的ERP 系统,已实现的企业仅为 2.9% ,

企业信息化的意义及过程

企业信息化的意义及过程 企业信息化的基础 含义 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外延 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的管理和运行模式,而不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身,其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仅仅是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手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概念是发展的,它随着管理理念、实现手段等因素的发展而发展。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集成技术:企业建设信息化的关键点在于信息的集成和共享,即实现将关键的准确的数据及时的传输的相应的决策人的手中,为企业的运作决策提供数据。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人机合一的有层次的系统工程,包括企业领导和员工理念的信息化;企业决策、组织管理信息化;企业经营手段信息化;设计、加工应用信息化。 目的 企业间的竞争应当包括产品竞争、价格竞争、品种竞争、服务竞争、市场竞争和信誉竞争等诸多方面。随着人们一边完成工业化进程,一边步入信息时代,这种种竞争的方面也都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信息化的烙印。企业要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里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参与企业间的科技竞争,把生产和经营牢牢植根于科学技术的沃土之上,使企业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永远充满活力。一般说来,技术进步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企业产生直接的影响: 1. 技术的进步有助于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2. 技术的进步使产品的生命周期普遍缩短,由于更新换代的加快,企业也不得不重视产品的再开发; 3. 技术的进步可以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可以研制出更有效的生产工具应用于生产,从而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企业只有不断地进行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强劲有力的态势,使企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完整版)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议

河南陆德筑机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化管理建议 尊敬的公司领导: 您好! 为了使公司适应信息社会及网络经济下的市场竞争环境,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公司的工作及管理效率,必须借助于网络及计算机等现代化的环境及工具,这就要求企业本身要注重信息化的发展,而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就必须有一个好的管理制度来保障,籍以创造及巩固企业好的信息化发展的软环境及硬环境,因此,急需制定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 作为一个健全规范的企业,整体的布局规划首当其冲。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何来细致的管理内容。由此可见,做任何事,一个好的计划和大局观是必不可少的。公司现阶段处于关键时期,更需要这个战略布局。 针对公司现阶段情况,我对公司信息化管理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立硬件系统拓扑图 拓扑图是一个企业信息化的整体布局的反映,是所有信息化的基础和重要环节,所以必须建立健全详细的拓扑结构图。首先,要对公司机房的网络硬件设备及各部门所在办公区网络设备进行统计与勘察,力求完整全面。根据勘察的内容作出树形图,图上要求标记好各

个设备的重要参数及配置简情,再以简洁清晰的线条标示出各个设备间的连接情况。 二、建立软件系统的拓扑图 同样的,对公司所有的软件系统,例如OA、ERP、K3等系统进行统计,记录下当前运行的版本号,软件构架,服务器IP地址,客户端配置信息等重要的数据后,根据这些数据,建立软件系统拓扑结构图,用图标和线条表示出整个公司的软件系统构成。 三、建立机房管理制度 对机房进行严格的管理,出入机房的人员要经过信息中心的同意,并登记在册。机房要保持整洁,每天至少打扫一次,做到机柜表面和地面无灰尘。机柜内的设备要时刻保持清洁干燥,机房内的温度及湿度要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每天检查机房各个设备的运行情况,制定机房设备运行维护日志。对于出现问题的设备要及时维护,避免服务器出现问题影响公司整体的软件系统。机房内物品要摆放整齐,工具分门别类规整整齐。建立机房维护考核,监督机房的各项指标处在正常情况。 四、建立计算机管理制度 对公司所有的办公用机进行统一管理,查看并统计所有计算机的配置信息。了解各部门的工作内容与所需要使用的软件系统,信息中心根据每个员工的实际需求统一调配计算机,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现有的硬件系统,让每台机器都能物尽其用。而后需要建立完善的计算机统计信息,包括使用人,联系方式,职务,计算机硬件配置详

【项目管理知识】企业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企业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在2l 世纪,信息技术将更具有战略意义,它可以使网上虚拟项目团队共享群体组件应用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企业范围的项目管理软件,从而可以对项目进行更协作、更熟练的管理,也更容易实现项目目标和组织目标。信息时代的项目管理将极大的改善项目的运作方式,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组织间的沟通:在网络时代,每一个项目都可以从会议与协作工具中受益,它能使分散的项目团队成员通过电子形式实时地参与会议。在项目组成员较分散时,项目团队关于商业和技术管理方面的大量文档资料将随时可供查阅,既方便快捷,而且储存费用也不高,解决了项目组经常碰面所带来的不便。在信息时代,项目可以从各种各样的群件应用程序中进行选择,以达到这些要求。 (2)企业范围的项目管理工具:在信息时代,给市场创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项目团队需要提高估算项目开发所需要的资源和时间的能力。传统模式下的项目估算工具往往得出的估计缺乏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以此为基础来分配项目团队成员的估计量,终将会给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在信息时代,管理者可以使用以知识为基础的估算工具,这种估算工具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结合使用。以知识为基础的估算工具是利用可靠的内部或外部知识,编制一个详细的任务层次计划,包括项目大小、复杂程度、分类、语言和 其他属性等的工具。在世纪,只有少数技术专家使用这些工具来管理高科技项目的 21情况将越来越少,企业中会有越来越多的项目专家使用这些工具。这个趋势要求项 目团队清楚地认识这些系统给组织带来的利益,以及购买和维护这些系统的成本。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早期的项目管理软件只能在大型计算机上应用,适用于大型项目的管理,且系统功能比较单一,应用范围也有限,随着小型和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以小型和微型计算机为基础的项目管理软件得到了

论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和必要性

目录 一、提纲及前言 (1) 二、电子商务的产生 (2) 三、什么是电子商务 (2) 四、什么是企业信息化 (2) 五、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信息化的紧迫性 1、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市场因素 (3) 2、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改善经营管理的因素 (3) 六、传统电子商务与现代企业电子商务信息化的比较 (4) 七、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的联系 1.电子商务实现供应链伙伴间的信息共享 (4) 2.电子供应链缩短了供应链上节点间的时空距离.................... 3.电子商务促进供应链网络实时动态控制得以实现 ................ 4.电子商务为供应链节点企业提供了个性化服务....................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现 (6)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特点 (6) 八、结论及引用文献 (6)

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建设 关键字: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建设 一、引言 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部分企业开始推行供应链一体化管理,但是仍然无法快速敏捷地响应市场。由于物流行业巨大的市场潜力,一些企业试图通过电子商务重新构建物流供应链,期望能有效地解决传统物流渠道的诸多弊病。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思想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把供应链成员间的活动协调整合为一个无缝的过程。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逐渐意识到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的差异,陆续出现了资源规划(MRP)、准时生产制(JIT)及精细生产等新的生产方式,对提高企业整体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做出了突出贡献。国内企业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信息技术落后,造成供应链管理手段单一化,供应链在信息通路上广泛存在着信息不畅和信息封闭等问题,因而迫切需要改变现有企业合作关系模式。 二、电子供应链的本质和特点 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基于网络的、电子交易方式,最大特点就是它以数字化网络为基础,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易,通过减少信息社会的商业中间环节,减少库存,降低交易成本,缩短生产销售周期,最终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电子供应链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者有机的统一,通过互联网获取上、下游客户端信息,实现网上协商价格、订立合同、发送订单、货物网上跟踪以及网上支付,祛除了许多影响供应链的不确定因素,实现信息共享。因此,电子供应链的本质就是实现物资、信息和资金的电子化流动,将供应链上下游关系的商务参与者有机的联合起来,实现商务信息的一体化。实现电子商务依靠以链主为核心的电子供应链物流,并由此引发了一次高科技和高度信息化的革命,将供应链处理为虚拟化、信息化。 电子商务所导致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也深刻影响着供应链的各个组成部分,使供应链各个阶段相互协调,并对整条供应链利润最大化起重要作用。在电子商务的支持下,消费者的需求信息直接反馈到厂商,企业的生产日程安排必须根据消费者需求信息制订生产计划,使得企业能够用高效率的方式生产出真正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让消费者直接参与到整个生态系统和价值网的基础构造,并在电子商务网站的构建中得以体现。这种新的供应链是在消费者控制下的,企业围绕消费者需求重新建立供应链,企业的供应链也因此从推动型变成拉动型,将业务从内向外延伸到供应商及其贸易伙伴,使得企业的整个价值链能对消费者需求做出更好的响应。因此,电子商务下的物流已经脱离使企业成本最小化的概念,电子供应链逐渐成为供应链网络节点企业实现共赢的核心内容。 三、电子供应链与企业伙伴关系 电子商务在许多企业物流供应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些企业运用互联网进行广泛的互联网交易,采用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和原材料网上采购系统,对企业进行流程改造。电子商务已经成为贯穿产业供应链整合中的强制性因素,许多企业的核心供应链概念和规则受电子商务影响以更高效的方法付诸实践,加速了核心供应链规则的广泛采用。利润最大化是所有企业的既定战略目标,企业供应链一旦确定,就会影响到伙伴企业的生产决策,而供应链概念代表着强调顾客服务至上的管理思想,电子供应链的活动则直接形成企业伙伴关系的重组,增强了企业间的合作紧密性。电子商务所引发的伙伴关系战略重组简化了企业业务流程,实现供应链上伙伴之间需求和供给信息的共享,提高供应链的协调性,在降低供应链总成本的同时,更好地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传统的企

全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全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2002-03-22 14:54 中国国家企业网 为了系统、全面地了解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十五”规划情况,以指导和推动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于2001年对520户国家重点企业和地方骨干企业的信息化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638份有效问卷(以下简称638户)。这些企业户数在全部企业中所占比重虽然不高,但其资产、销售、利润却占有相当比重,这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十五”趋势。现将本次调查结果和我们所做的分析报告如下: 一、638户企业基本情况 在所调查的企业中,分别有国家重点企业231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10户。 1.企业行业分布 被调查企业分布在机械、化工、纺织、电子、煤炭、汽车等33个行业(包括“未知”行业,凡未填报“隶属行业”一栏的企业归入此类,下同。)

2.企业地区分布 被调查企业覆盖除西藏、海南、新疆建设兵团以外的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如表1-2所示:

3.企业经济类型分布 被调查企业经济类型分布情况如表1-3所示:

4.企业规模分布 被调查企业规模分布情况如表1-4所示: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 1.大多数企业设有信息机构和信息主管 据调查统计:有488户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信息机构,占调查企业总数的%;443户企业设有主管信息化工作的副经理、副厂长,占%。在231户国家重点企业中,%的企业建立了专门信息管理机构,81%的企业设有信息主管。由此可见,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国家重点企业对信息化工作是比较重视的,是有组织保证的。 2.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情况 据调查统计:638户企业信息技术人员达到3929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666人,占%;工程师17235人,占%。在231户国家重点企业中,信息技术人员达到25917人,占638户企业信息技术人员总数的66%,高级工程师2970人,占638户企业高工总数的%。由此可见,国家重点企业信息化人才资源拥有度高于其他企业。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企业的信息化有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个层面是数据的信息化,第二个层面是流程的信息化,第三个层面是决策的信息化。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企业中实现上网的只占所有企业的20-30%,全部实现CAD、OA、MIS系统的企业不足10%,作为企业电子商务最核心的ERP 系统,目前已实现的企业仅占2.9%。我国加入WTO,如何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科技部徐冠华部长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提出,“十五”期间科技部将拿出8亿元资金组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并在去年对宝钢、一汽等19项大企业信息化项目安排国债贴息支持的基础上,继续把企业信息化建设作为国债贴息重点支持的专项,力争用5年时间在国家重点企业中基本实现信息化。 长期以来,政府十分重视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将此作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中的重大举措,大力推动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企业,积极采用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和客户关系管理(CRM)等先进信息化管理系统。为指导该项工作的健康发展,2001年我们在江苏省计划发展委员会的支持和参与下,对省内100多家大中型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应用现状和今后打算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重点企业进行了深入地实地考察。现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的措施和途径作简要介绍。 一、当前企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相当数量企业对实施先进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实施此类系统的主动性不强,系统实施仍然处于自发状态,存在一定盲目性。 2.企业改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程比较缓慢,企业的落后管理模式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先进管理理念相冲突,观念更新、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和组织重组的任务非常繁重。 3.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软件市场较为混乱,市场制度建设滞后;软件价格高,对环境要求高,超出相当数量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和管理基础环境;软件商的服务与企业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在实施过程中,企业需要依赖于软件商提供更全面和完善的服务,但大多数软件商提供的服务仍然停留在“以我为主”的理念,缺乏实施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专业咨询机构。这样,在系统实施过程中企业缺少可依赖和可靠的指导者、权益维护者和风险分担者,不利于系统的推广应用。此外,还缺乏软件开发人才和应用人才。调查中,有60%的企业认为缺乏相关技术人才和人才流失是制约系统应用的关键因素;软件开发人才的缺乏,同样制约了管理系统软件的“本土化”进程。 5.政府对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的引导和支持不够系统、不够有力。存在多头管理的情况,计委、经贸委、科技管理部门等都分别有自己的鼓励和扶持政策,相互协调不够。 二、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措施和途径 针对上述情况,为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战略目标,应进一步明确推动先进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政府的推动应侧重于营造有利于系统应用的行业和社会环境,这是设计政策措施的总体思路。

集团企业信息化需主攻四点(信息化的必要性)

计算机世界/2008年/8月/18日/第033版 行业信息化 在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的动态发展过程中,由于集团型企业管理层次多、行业多样化、区域广域化,他们在信息化发展实践中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 集团企业信息化需主攻四点 力诺集团信息管理中心宋成玉 我国集团型企业的构建始于20世纪80年代,相比较而言集团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历史则更短,大多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的过程。在这个动态过程中,由于集团型企业管理层次多、行业多样化、区域广域化,他们在信息化发展实践中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 力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以太阳能、玻璃、制药和涂料化工为主导产业,并涉及外经贸、物流等第三产业的国际化企业集团,山东省优秀民营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全国高科技民营企业,2007年入围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中国制造业500强行列,建有博士后工作站。旗下拥有太阳能、药业、玻璃制品、化工四个事业部,生产基地分布在鲁豫鄂皖等省市,总部位于济南东部新城。根据笔者多年来在集团企业中开展信息化建设的经历,认为集团企业信息化需重点解决如下四个问题。 1.透过企业战略,明确管理需求,确立信息化规划。 集团对子公司的管理主要体现在服务、指导、协调和监督上,强调服务与管理并重。母公司信息化规划的核心是:通过预算落实集团的战略目标,通过资金管理提供集团运营“血液”;通过会计核算以及预算执行评估战略执行;通过审计监督实现规范运营;最后通过绩效考核实现经营评价。 子公司以业务运营为主,通过ERP将企业经营中的财务、销售、生产、采购、库存等所有管理业务集中在信息化管理平台上,加强信息化工具在管理中的应用,做到“精细化管理”。 2.创新的业务模式带来信息技术整合与平台化需求。 协同管理带来运营、管理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各公司信息化起点不同,切入点也不同,行业特点也不一样,给集团管理带来了挑战,同时也给信息化优化带来了空间,在产业集群形成的同时,集团企业对信息化有强烈的整合需求,要求信息化工具平台化,流程配置灵活,功能按需配置。不仅仅涉及集团内部,还有可能涉及企业上下游客户;不仅仅涉及产供销,还有绩效考核甚至第三方物流。 譬如在力诺集团的协同办公项目中,我们坚持统一的规划、统一的平台、统一的建设,发挥企业集团内部信息化人才共享、硬件平台共享、后台管理共享,以大集中、大共享的模式探讨大型企业集团的信息化建设道路。 3.基础条件越来越成熟,帮助企业加强集团管控。 宽带接入带宽增加、费用降低,加之安全以及灾备技术的发展,为实现集团管控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通过数据的实时集中、管理的透明可溯、流程的集成可视、权限及功能的严谨细密,提高了企业扩张的可复制性,大幅度地降低了集中管控的成本,更显著地体现出集团管控的效益。集团级信息系统以及基础网络建设已成为众多集团型企业实现管控的必要手段。提高管理能力、扁平化管理,使信息化在企业集团的管控模式中发挥作用。 4.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信息化要突出主线。 信息化规划的实施既要在信息应用上有突破点,也要树立标杆企业。结合集团战略,挑选管理基础好、人员年轻素质高、总经理配合好的的子公司为试点公司。

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xx年,我公司信息化工作在集团公司的领导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信息化工作任务,信息化建设在去年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信息化工作开展顺利。 一、企业基本情况 ㈠公司的基本情况 历史沿革:公司成立于1958年3月,为当时承建西北核武器某研制基地而建,初建时名称为“建工部直属第三建筑工程公司”,隶属于建设工程部。1959年公司划归第二机械工业部,更名为“青海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1965年,为西南三线建设,公司迁至四川绵阳,公司名称为”国营西南第二四建筑工程公司”。1982年二机部更名为“核工业部”,公司名称为:“核工业部二四建筑工程公司”。1988年撤销核工业部,成立“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公司名称为“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第二四建设公司”。1992年,经国家工商总局核准,公司注册名称为“中国核工业第二四建设公司。”1999年7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十大军工集团,“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成立,我公司为其全资子公司。 组织机构:公司现有主营业务独立核算生产单位9个,非主营业务独立核算经营单位4个,主要分布在四川绵阳、河北燕郊、上海江桥、浙江海盐、福建厦门等省市区。总部管理机构设置为:人劳处、财务处、规划发展处、经营管理

处、质量安全处、核电管理部、经理办、政工处等13个管理工作部门。实行的是三级管理三级核算模式。 人员结构:截止xx年8月31日,公司现有在册职工3345人,其中:管理人员1501人,工人2044人;大专以上文化的712人,研究生3人;高级职称的63人,中级职称的329人,初级职称的655人,工人技师35人;共有离退休职工6328人。 ㈡公司主要产品情况 公司核心业务为核电工程、核工程、国防工程建筑安装施工。工业与民用建筑市场主要经营房屋建筑工程、电力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公路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钢结构工程、防水工程、起重设备安装、消防设施安装施工、建筑设备租赁服务和新工艺研究与开发等。具有房屋建筑工程、电力工程、公路工程、机电设备安装等10余个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以及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1000MW民用核承压设备安装资许可证和四川省建筑安装企业安全许可证、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证、施工企业试化验室壹级资质证书、国防计量标准证书等。于1999年3月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认证,xx年12月通过ISO14001:1996及OHSAS18001:1999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建立了科学有效的质量保证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关于推进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意见

XXX〔2011〕11号 关于推进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意见 为有效推进公司信息化建设,提高各信息化系统软件模块应用水平,优化业务流程,促进运营管理体系建立。经公司研究决定,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委员会。特提出如下意见:一、XXXX信息化建设宗旨 全员参与,集中决策。以信息化建设为动力,推动公司运营管理体系、制度和业务流程建设不断完善。 二、XXXX信息化成果目标 第一阶段:提高企业员工工作和运营管理效率; 第二阶段:规范管理、优化流程,运营管理体系建立; 第三阶段:数据智能分析,辅助决策。 三、领导委员会成员 (一)领导委员会组长:总经理 (二)委员:总经理、财务总监、人力资源部、办公室、计财部及营销中心负责人、信息化部所有成员

四、保障措施 信息化建设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关于各业务应用模块推进进度和提高应用水平的沟通例会。 (一)业务模块使用工作例会 时间:每月中旬(10日—15日,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形式:信息部和各业务模块部门逐个召开 召集部门:信息部 参会人员:信息部全体人员、业务部门全体人员 主持人:业务部门负责人 议程:业务部门汇报上月目标达成情况和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信息部给出具体解决方案,并协助解决。信息部与业务部门一起挖掘系统使用功能,优化业务流程,完善业务流程体系建设,根据计划部署下月目标。 (二)信息化建设管理委员会月度例会 时间:每月中旬(16日—18日,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形式:信息部综合各业务模块信息化开展工作情况向总经理汇报 召集部门:信息部 参会人员:总经理、信息化领导委员会成员、各业务模块关键用户 主持人:信息部 议程:信息部收集汇总各业务部门信息化工作进度并

企业信息化的有点及不足

企业信息化的有点及不足
一、 打企业信息化,他的优点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1. 可以实现数据共享,所有的数据都可以集中到一个平台上,随时可以提取。 2. 可以实现实时数据跟踪,当实现信息化平台以后,无论某一个区域发生数据变动后,
数据接收端都可以及时发现。 3. 可以实现大数据分析,当有了信息化平台,平台上的数据是连续且完整的,对于使
用客户就可以对所有数据做分析,从而得出某些想知道的预测或结论。 4. 可以拉近信息俩端(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距离感,沟通不收空间距离的影响。 5. 实现信息化管理,并结合先进的实施工具和管理方法,能提高企业工作效率,降低
企业的运营成本。 6. 通过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的工作效率,拉近了供应链的
合作关系,从而能够提高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二、 在打造企业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我觉得会有以下问题: 7. 企业前期不愿意做太多的成本投入, 信息化,不是并不是买一个软件就可以实现数据化了,他需要做以下投入:1)软 件的投入、2)硬件的投入、3)人员的投入、4)企业流程及企业架构的调整。 好多企业不愿意做太多的成本投入,希望以小的投入换取大的利益,阻碍了企业信 息化的步伐。 8. 企业接受新事物需要过程,推行阻力大。企业员工在遇到一个新鲜事物的时候,往 往是先排斥、然后才是慢慢接受。 9. 企业状况不同,信息化程度不同,有的企业在推行信息化后会觉得收效不明显。 10. 推行信息化后,输入端必须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如果不按流程操作会出现信息 错误。 11. 信息化建设需要和企业的管理相结合,如果管理跟不上,信息化只是个空壳。 12.

浅谈企业信息化建设于企业管理之重要性

浅谈企业信息化建设于企业管理之重要性 [摘要] 为提高企业生存能力和赢利水平,企业应优化其企业管理水平,并加强企业信息 化建设。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企业生存 能力和赢利水平的必要前提和利器,对企业管理意义重大。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企业管理 市场经济中,生存和赢利是任何企业都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求生存就须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就须提高其生存能力和赢利水平,就须提高优化其企业管理水平。随着企业管理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注意到: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必要条件和利器,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目前,企业信息化已经并正在国外企业中引起一场管理方面的革命,对企业管理的影响非同一般。 1 企业信息化及其必要性 《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意即在战争中能够优先掌握敌我两方足够多的有效信息的一方将立于不败之地。商场如战场,信息对于激烈竞争中的企业同样重要。 及时、准确、充分和系统的有效信息,是企业能够进行科学管理的必要前提;否则,企业管理者将无法进行各种科学的分析、预测、判断和决策,无法针对各种外变化进行及时、积极和有效的调整和应对,无法有效正常运营,在管理上会变得被动和盲目。同样,没有成功、系统的企业信息化,企业管理的计划、实施和总结都将不能有效进行,企业将不能成功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所谓企业信息化就是借助以计算机、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手段,将企业的经营及管理流程在线实现, 并使企业管理层真正可以在线获得完整而明晰的“信息”。企业信息化是有效企业管理的必要条件。 企业信息化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前提和利器,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管理意义重大。 2 企业信息化建设 因为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企业管理者应高度重视本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企业信息化建设,应从企业的切身实际和需要出发,系统规划和有效实施,以为企业管理服务为根本,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能否增强企业赢利能力作为自身建设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企业信息化和企业管理都是动态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不断的根据主客观条件和要素的变化而不断创新。 2.1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原则 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滞后,更不能冒进,而应切实坚持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结合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