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带库备份基础概览

磁带库备份基础概览
磁带库备份基础概览

磁带库备份基础概览

磁带库基础

一个简单的问题: 用户的数据最终存在哪里?

有人认为是磁盘,有人认为是光盘,当然更多人则认为是磁带。的确如此,世界上所有数据最终会有超过90%存储在磁带上。而产生这些数据磁带并管理它们的正是磁带库。

尽管有人认为磁带库在进行数据存储时有过多的机械操作,因而带来了故障隐患,磁带性能上也存在劣势,在最近一段时期更是受到了磁盘备份的巨大冲击,但是,磁带存储还是由于其本身固有的特质确保青春不老。

早期的磁带库主要用于离线存储,但随着市场应用环境的变化及新数据存储的需求,磁带库逐渐成为存储领域最重要的设备之一。磁带库凭借可靠的数据存储能力及海量的备份能力,从早期独立的备份设备成长为存储备份的主力。磁带库自动、高速备份和恢复SAN 和NAS 磁盘阵列中数据的作用已不可替代。对于海量多媒体数据的应用环境,现代磁带技术在多媒体数据归档、长期保存应用环境中的可靠性、成熟度和性价比已经得到公认。

1.磁带库的机械手

机械手是磁带库中的核心部件,是决定磁带库性能、稳定性的关键,也是磁带库中最昂贵的部件之一。各厂商在机械手的设计上各有千秋,其中 StorageTek 公司采用获得专利的圆柱设计,极具特色,在减少机械手移动距离、提高磁带库总体性能的同时提高了整个磁带库系统的可靠性。其他大多数厂商采用的则是X 轴-Y 轴的方式。

2.磁带库分区

所谓磁带库分区就是将磁带库中的磁带驱动器和插槽分配给不同的平台,这些驱动器及插槽只能被分配的主机使用。但机械臂可以控制所有的驱动器及插槽,并被所有的主机控制。控制顺序遵循先来先控制的原则。磁带库分区的前提条件是此磁带机是多通道结构。

3.磁带库连接

当一个磁带库的容量、性能达不到用户的需求时,可以将数个甚至数十个磁带库连接起来,从而可以形成一个超大规模的磁带库系统。一个磁带库中的磁带可以自动地传送给其他的磁带库,在磁带库之间进行磁带交换时需要使用机械装置来完成。

4.广泛兼容的连接性

广泛的连接方式可以使得磁带库能够灵活地应用于各类存储环境,磁带库一般支持SCSI、FC 交换网络和FC 环路网络,今后还将支持以千兆以太网为基础的iSCSI 等存储网络协议,以及类似InfiniBand 等新兴存储总线技术。

5.多类型磁带机支持

毫无疑问,磁带机是磁带库中最核心、最关键的部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如今的磁带机技术各具特点,为用户的不同存储需求提供了不同的选择。

大型机自动磁带库一般采用专有磁带技术(STK9840 、9940 、IBM3590 、3592 等),然而,在大型机磁带库中有时也会出现混装多厂商磁带机的情况。目前,开放系统磁带库大都能够同时支持主流磁带机技术(DLT?D 数字线性磁带、LTO?D 线性磁带开放协议、DAT?D 数字影像磁带及AIT?D 先进智能磁带等),并且可以在同一个磁带库中进行混装。

6.海纳百川的容量

一个磁带库的总容量大小是由最大槽数和每盘磁带容量共同决定的(非压缩总容量=每盘磁带非压缩容量×最大槽数)。通常,磁带库按照容量大小分成三个级别:初级、中级和高级。其中,初级磁带库的容量在几百GB 至几TB,中级磁带库的容量在几TB 至几十TB,而高级磁带库的容量在几十TB 至几百TB 甚至更高。当然这只是较为粗略的划分,随着磁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每盘磁带存储容量的逐渐攀升,磁带库容量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7.稳步提高的性能

由磁带机与磁带库共同决定,包括机械手的磁带装载时间以及磁带机性能。随着磁带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磁带传输速率得到很大提升,磁带库厂商对机械手的不断改进缩小了磁带的平均装载时间,再加上与存储软件的更好配合,所有这些都使得磁带库性能稳步提高。

8.逐渐进步的可靠性

图 4-1 磁带库备份原理

硬件冗余技术充分应用到了磁带库中,包括冗余电源、冗余风扇等,从去年开始,有些厂商为了获得更高的可靠性而采用了冗余的机械手设计。

另外,多磁带机之间可以做冗余,RAIT(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Tape) 是相对硬盘的RAID 而来,它主要是将多个相同的磁带机做成一个阵列,一方面可以提高备份的性能,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磁带的容错性。

图 4-2 各种磁带库技术特点

9.磁带库的分类

从应用的角度,磁带库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大型机自动磁带库和开放系统磁带库。前者使用专有技术的磁带机,后者大多使用开放式磁带机,也有为了提高整体磁带库性能而采用专有技术磁带机和开放式磁带机混装的情况。

大型机磁带库之间与其服务的大型机直接连接,而开放系统磁带库既可以直接与服务器连接,也可以连接到存储区域网(SAN)之中。在一个典型的SAN 中,磁带库是必不可少的设备,如下图(图4-3 )所示。

DAT(Digital Audio Tape)技术

DAT技术又可以称为数码音频磁带技术,最初是有惠普公司(HP)与索尼公司(SONY)共同开发出来的。这种技术以螺旋扫描记录(Helical Scan Recording)为基础,将数据转化为数字后再存储下来,早期的DAT 技术主要应用于声音的记录,后来随着这种技术的不断完善,又被应用在数据存储领域里。DAT技术主要应用于用户系统或局域网。DAT在非常合理的价位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保护。IDC估计1995年DAT出货量的70%用于网络和多用户系统,29%用于高性能PC。1995年DAT出货量增加了45%,达到120万台。

在信息存储领域里,DAT一直是被极为广泛应用的技术,而且种种迹象表明,DAT的这种优势还将继续保持下去。这种技术之所以大受欢迎的原因在于它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我们以惠普DAT技术为例:首先,在性能方面,这种技术生产出的磁带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长达200000小时(新产品已达到300000

小时);在可靠性方面,它所具有的即写即读功能能在数据被写入之后马上进行检测,这不仅确保了数据的可靠性,而且还节省了大量时间。第二,这种技术的磁带机种类繁多,能够满足绝大部分网络系统备份的需要。第三,这种技术所具有的硬件数据压缩功能大大加快备份速度、而且压缩后的数据安全性更高。第四,由于这种技术在全世界都被广泛应用,所以在全世界都可以得到这种技术产品的持续供货于良好的售后服务。第五,DAT技术产品的价格格外吸引人。这种价格上的优势不仅在磁带机上,在磁带上也得到充分体现。

DLT(Digital Linear Tape)技术

DLT又可称为数码线型磁带技术,最早于1985年由DEC公司开发,主要应用于VAX系统。尽管这种技术性能出众,但是由于价格昂贵,在1993年时销售量降到最低点。但后来随着高档服务器的容量超过了其它磁带机技术所能提供的容量(例如8mm),DLT又重新称为信息存储领域里的热门话题。IDC估计1994到1995年DLT的增长高达93.5%。

DLT技术采用单轴1/2英寸磁带仓,以纵向曲线性记录法伟基础。DLT产品定位于中、高级的服务器市场于磁带库应用系统。目前DLT驱动器的容量从10GB到35GB不等,数据传送速度相应由1.25MB/秒至5MB/秒。

LTO(Linear Tape Open)技术

LTO即线性磁带开放协议是由HP、IBM、Seagate这三家厂商在1997年11月联合制定的,其结合了线性多通道、双向磁带格式的优点,基于服务系统、硬件数据压缩、优化的磁道面和高效率纠错技术,来提高磁带的能力和性能。

LTO技术是一种“开放格式”的技术,上述三家厂商将生产许可开放给存储介质、磁带机的生产商,使不同厂商的产品能更好地进行兼容,这意味着用户将拥有多项产品和介质。开放性还带来更多的发明创新,使产品的价格下降,用户受益。同时,LTO还特别规定,由第三方进行每年一次的兼容测试,以确保产品的延续性更好。对于这个最新的磁带存储技术──LTO,还有分析家认为,“LTO是在现有技术之上,把使用新技术的风险降到最小,它是技术进化,而不是技术革新,从而减少了使用新技术的风险。”

目前,LTO具有两种存储格式:高速开放磁带格式即ultrium和快速访问开放磁带格式accelis,定制两种格式是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用户都要求相同的特性和功能性。一些应用程序强调重点在“读”,要求快速的数据访问速度。而另一些应用程序则重点在于“写”,要求最高的磁带存储能力。

这两种格式都使用同样的头、介质磁道面、通道和服务技术,并共享许多普通的代码部分。因为目前存储用户更偏重于对存储容量的需求,所以两种格式相比较而言,ultrium格式是当今存储业界更值得关注的技术。

各种备份方式比较

备份结构比较 概述 Host-Base、LAN-Base和基于SAN结构的LAN-Free、Server-Free等多种结构。 Host-Based备份方式: Host-Based是传统的数据备份的结构这种结构中磁带库直接接在服务器上,而且只为该服务器提供数据备份服务。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备份大多是采用服务器上自带的磁带机,而备份操作往往也是通过手工操作的方式进行的。 Host-Based备份结构的优点是数据传输速度快,备份管理简单;缺点是不利于备份系统的共享,不适合于现在大型的数据备份要求。LAN-Based备份方式: LAN-Based备份,在该系统中数据的传输是以网络为基础的。其中配置一台服务器作为备份服务器,由它负责整个系统的备份操作。磁带库则接在某台服务器上,在数据备份时备份对象把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磁带库中实现备份的。 LAN-Based备份结构的优点是节省投资、磁带库共享、集中备份管理;它的缺点是对网络传输压力大。

LAN-Free备份方式: LAN-Free和Server-Free的备份系统是建立在SAN(存储区域网)的基础上的,其结构如下图所示。基于SAN的备份是一种彻底解决传统备份方式需要占用LAN带宽问题的解决方案。它采用一种全新的体系结构,将磁带库和磁盘阵列各自作为独立的光纤结点,多台主机共享磁带库备份时,数据流不再经过网络而直接从磁盘阵列传到磁带库内,是一种无需占用网络带宽 (LAN-Free) 的解决方案。 目前随着SAN技术的不断进步,LAN-Free的结构已经相当成熟,而Server-Free的备份结构则不太成熟。 LAN-Free的优点是数据备份统一管理、备份速度快、网络传输压力小、磁带库资源共享;缺点是投资高。 目前数据备份主要方式有:LAN 备份、LAN Free备份和SAN Server-Free备份三种。LAN 备份针对所有存储类型都可以使用, LAN Free备份和SAN Server-Free备份只能针对SAN架构的存储。 基于LAN备份传统备份需要在每台主机上安装磁带机备份本机系统,采用LAN备份策略,在数据量不是很大时候,可采用集中备份。一台中央备份服务器将会安装在 LAN 中,然后将应用服务器和工作站配置为备份服务器的客户端。中央备份服务器接受运行在客户机上的备份代理程序的请求,将数据通过 LAN 传递到它所管理的、与其连接的本地磁带机资源上。这一方式提供了一种集中的、易于管理的备份方案,并通过在网络中共享磁带机资源提高了效率。

存储基础知识

第1章网络存储主要技术 1.1 概述 存储系统是整个IT系统的基石,是IT技术赖以存在和发挥效能的基础平台。 早先的存储形式是存储设备(通常是磁盘)与应用服务器其他硬件直接安装于同一个机箱之内,并且该存储设备是给本台应用服务器独占使用的。 随着服务器数量的增多,磁盘数量也在增加,且分散在不同的服务器上,查看每一个磁盘的运行状况都需要到不同的应用服务器上去查看。更换磁盘也需要拆开服务器,中断应用。于是,一种希望将磁盘从服务器中脱离出来,集中到一起管理的需求出现了。不过,一个问题:如何将服务器和盘阵连接起来? 面临这样的问题,有厂商提出了SCSI协议,通过专用的线缆将服务器的总线和存储设备连接起来,通过专门的SCSI指令来实现数据的存储。后来发展到FC协议。这样,多个服务器可以通过SCSI线缆或光纤建立与存储系统的连接。这样的方式,我们称之为直接附加存储(DAS)。 1.2 DAS:直接附加存储 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直接附加存储)是指将存储设备通过SCSI线缆或光纤通道直接连接到服务器上。 一个SCSI环路或称为SCSI通道可以挂载最多16台设备; FC可以在仲裁环的方式下支持126个设备;

DAS方式实现了机内存储到存储子系统的跨越,但是缺点依然有很多: ◆扩展性差,服务器与存储设备直接连接的方式导致出现新的应用需求时,只能为新 增的服务器单独配置存储设备,造成重复投资。 ◆资源利用率低,DAS方式的存储长期来看存储空间无法充分利用,存在浪费。不同 的应用服务器面对的存储数据量是不一致的,同时业务发展的状况也决定这存储数 据量的变化。因此,出现了部分应用对应的存储空间不够用,另一些却有大量的存 储空间闲置。 ◆可管理性差,DAS方式数据依然是分散的,不同的应用各有一套存储设备。管理分 散,无法集中。 异构化严重,DAS方式使得企业在不同阶段采购了不同型号不同厂商的存储设备,设备之间异构化现象严重,导致维护成本据高不下。 1.3 SAN:存储区域网络 1.3.1 什么是SAN? SAN(Storage Aera Network )存储区域网络,是一种通过网络方式连接存储设备和应用服务器的存储构架,这个网络专用于主机和存储设备之间的访问。当有数据的存取需求时,数据可以通过存储区域网络在服务器和后台存储设备之间高速传输。

信息系统数据备份与管理办法

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动研所”)信息系统数据的备份与管理,避免信息系统数据的丢失,确保生产、经营、管理等应用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历史数据的有效保存,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数据是信息系统的基础,是企业的重要资源。数据备份是保证数据安全的有效技术手段,是信息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备份的内容应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信息系统中的所有关键数据,具体是指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系统数据和应用数据。 第三条数据备份与管理应遵循“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分级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动研所所有数据备份和恢复操作。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信息化技术研究部负责动研所信息系统的数据备份、运行维护与管理。 第六条信息化技术研究部是数据备份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动研所信息系统的数据备份、运行维护与管理工作。 第七条信息化技术研究部设立数据备份岗位,并实行主、副岗制度,具体负责本单位数据备份工作的日常管理,包括检查、监督、考核和统计等工作。 第八条动研所应明确各种信息系统业务主管部门和运行管理部门的责任,已正式投运的信息系统,其数据备份与管理工作由信息化技术研究部负责;正在建设但未经正式验收投运的信息系统,其数据备份与管理工作原则上由该信息系统的业务主管部门委托开发商进行,信息化技术研究部给予必要的配合。 第九条数据备份技术及相关人员上岗前要进行培训,具备必要的技能。设备或技术更新,或者备份策略和恢复预案发生变化后,要及时进行培训。

第三章数据备份 第十条数据备份应根据系统情况和备份内容,采用不同的备份方式: 1.完全备份:对备份的内容进行整体备份。 2.增量备份:仅备份相对于上一次备份后新增加和修改过的数据。 3.差分备份:仅备份相对于上一次完全备份之后新增加和修改过的数据。 4.按需备份:仅备份应用系统需要的部分数据。 具体所采取的备份方式,应能确保真实重现被备份系统的运行环境和数据。 第十一条在规划设计以及新建信息系统时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备份需求,填写《数据备份需求登记表》(附录1,)在系统投运前完成备份策略(附录2)和恢复预案的制定并在系统投运后同时开始执行;已投运的信息系统备份需求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调整数据备份策略和恢复预案。备份策略和恢复预案的制定与调整需报主管领导批准。 第十二条信息化技术研究部在对计算机和设备进行软件安装、系统升级改造或更改配置时,应进行系统、数据和设备参数的完全备份;系统更新后,应实现数据的迁移或转换,确保历史数据的完整性,并对原系统及其数据进行完全备份。 第十三条数据备份系统的建设应统一纳入信息化发展规划并按分层分级 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数据备份系统及介质的选型要满足各系统的备份策略及保存要求,包括安全可靠性、性能和服务质量、冗余等,确保通过数据备份能及时恢复各种故障情况下造成的数据丢失。 第十五条信息化技术研究部应制定相关运行和维护管理制度,加强对数据备份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管理,确保数据备份系统可靠运行。 第十六条应对数据备份操作进行记录,填写《数据备份记录表》(附录3),操作可能影响到信息应用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报该信息系统业务主管部门和信息化技术研究部审查,并经主管领导批准。 第十七条数据备份工作人员要认真做好数据备份的文档工作,完整地记录备份系统的配置和备份数据源的系统配置;做好备份工作的运行日志和维护日志;建立备份文件档案及档案库,详细记录备份数据的信息。要做好数据备份的文卷管理,所有备份应有明确标识,包括卷名、运行环境、备份人。卷名按统一的规则来命名,即由“系统名称-(数据类型+备份方式+存储介质)-备份时间-序号”组成。 系统名称数据类型备份方式存储介质备份时间序号 ABC 0操作系统0完全备份1光盘YYYYMMDDXXX 1应用软件1增量备份2硬盘

存储与备份解决方案

存储备份解决方案北京鼎信泰德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一、概述 (3) 二、用户需求与分析 (4) 三、数据存储与备份应用解决方案拓扑图 (5) 四、系统设计方案 (5) 1、数据存储系统设计原则 (5) 2、数据存储系统设计要求 (6) 3、FC-SAS/SATA的存储整体解决方案 (8) 4基于FC的数据备份解决方案 (8) 五、产品介绍 (9) 1.ESDXS16F磁盘阵列产品介绍 (9) 2.HK VTL3540虚拟磁带库产品介绍 (13) https://www.360docs.net/doc/6d11991876.html,MV AULT企业级数据备份管理软件 (15)

一、概述 信息化浪潮风起云涌,数据价值在不断提升,信息产业已经不再处于萌芽状态,用户对于数据安全的理解已经跨越基础认识阶段,同时计算机产业也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革新,寻求高效、可靠、稳定、适用的信息安全产品以及解决方案是当今企业和各个领域不断追求的目标。 如今我国教育科研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各地各高校,基于网络应用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以及数据图书馆建设和应用不断加强;科研机构,特别是卫星图像、遥感数据存储与分析、网格计算等方面的基础是存储系统能够提供海量数据的文件存储和管理,同时能够解决多台服务器并发访问和分析同一份数据的问题。以各高校建设的数据化图书馆和高性能计算为例,数字图书馆是一个电子化信息的仓储,能够存储大量各种形式的信息,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准确查询和阅读所需要的信息,图文并茂是数字化图书所具备的特有属性,增强了信息的可读性和可理解力;在高性能计算领域,作为高性能计算和信息服务的战略性基础设施,网格计算已经引起各国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由12所具有超级计算环境的高校建立ChinaGrid网格主节点,提供5类教育和科学研究应用的专业网格以及开发环境。 因此在教育与科研行业中,信息安全产品和解决方案必将是重中之重,作为在中国存储领域的先锋——北京鼎信泰德科技有限公司,结合教育与科研领域的现状并眺望未来,为其量身定制具有行业特点的解决方案。

网络存储与数据备份(孙晓南)复习资料

网络存储与数据备份复习资料 网络存储方式选择 直连存储(DAS);存储区域网络(SAN);ISCSI技术; DAS优点: 1实现大容量存储;2可实现应用数据和操作系统的分离;3提高存取性能;4实施简单。DAS缺点: 1扩展性差;2资源利用率低;3可管理性差;4异构化严重。 DAS适用环境: 1服务器在地理分布上较为分散,利用SAN或NAS在进行互连时非常非常困难时;2存储系统必须被直接连接到应用服务器上时;3包括许多数据库应用和应用服务器在内的应用,都需要直接连接到存储器上。 SAN优点: 1设备整合2数据集中3高扩展性4总体拥有成本低5具有无限的扩展能力6更高的连接速度和处理能力 SAN缺点: 1SAN各个客户端的存储空间是分离的,通过光纤实现连接,许多设备价格高昂,因此,SAN 的实现需要相当高的费用2网络维护也需要相当的开销 SAN适用环境:1关键任务数据库应用2集中的存储备份,3高可用性和故障切换环境4可扩展的存储虚拟化5改进的灾难容错特性。 在制定网络存储方案应遵循的原则 1网络存储的核心——数据2要产品也要技术3需求为主4长远考虑,打好基础 选择存储产品 1容错能力2性能3容量4连接性5管理性6附加功能 SATA硬盘特点 1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2更简单的连接方式3真正的热插拔4更高的数据传输精度 SATA目前传输速率150MBps二代三代300MBps,600MBps SAS技术特点 1兼容SATA2连接简单3传输速率高(平均速率3GBps峰值5GBps) RAID1 又称镜像阵列,是一种由两块磁盘实现的冗余磁盘阵列(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修复性) RAID1的优点 1数据存储安全2读取速度较高 缺点:1写入速度较低2存储成本高 RAID5:是由至少3块磁盘实现的冗余磁盘阵列 R AID5的优点:1数据存储安全2读取速度较高3磁盘利用率较高 缺点:写入速度较低

备特佳容灾备份系统

备特佳容灾备份系统 备特佳容灾备份系统 —— 集数据库备份、文件备份、操作系统备份于一体的综合实时备份系统。 产品背景 随着电子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越来越成为企业、事业单位日常运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和领导决策的依据。但是,计算机的使用有时也会给人们带来烦恼,那就是计算机数据非常容易丢失和遭到破坏。有专业机构的研究数据表明:丢失300MB的数据对于市场营销部门就意味着13万元人民币的损失,对财务部门意味着16万的损失,对工程部门来说损失可达80万。而丢失的关键数据如果15天内仍得不到恢复,企业就有可能被淘汰出局。随着计算机系统越来越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数据载体,如何利用数据备份来保证数据安全也成为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 数据遭到破坏,有可能是人为的因素,也可能是由于各种不可预测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硬件故障。计算机是一个机器,其硬件是整个系统的基础。由于使用不当或者计算机产品质量不佳、配件老化等原因,计算机的硬件可能被损坏而不能使用。例如,硬盘的磁道损坏。 (2)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不稳定。由于用户使用不当或者系统的可靠性不稳定等原因,计算机软件系统有可能瘫痪,无法使用。 (3)误操作。这是人为的·事故,不可能完全避免。例如,在使用DELETE句的时候,不小心删除了有用的数据。 (4)破坏性病毒。病毒是系统可能遭到破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病毒也随之泛滥。现在,病毒不仅仅能破坏软件系统,还可能破坏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例如当前流行的每月26日发作的CIH病毒,就是一个典型的破坏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病毒。 (5)自然灾害,例如大火、洪水、地震等。这是一种人力几乎无法抗拒的原因。 也许有人想象不到,一场小小的机房火灾,就可能使一个跨国企业的的信息系统全部坍塌。全球数十个生产中心的采购数据,数万个供应商和分销商的订单,几十亿元的存货信息,十几万员工的的全年工作计划,都可能在一分钟内就化为乌有。因此,以往只有银行和电信商等财务数据密集型的企业才使用的数据安全体系,正越来越成为各类企业不得不未雨绸缪采取的预防措施。摩根斯坦利的死而复生,正是一个活生

磁带库备份方案与策略分析之虚拟磁带库备份方法

磁带库备份方案与策略分析之虚拟磁带库备份方法 随着磁盘成本的不断降低,利用磁盘作为备份介质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作为间接磁盘备份设备,在后期维护上,由于减少了物理磁带库的诸多机械故障,其维护成本也更加低廉。更重要的是,VTL保持了物理磁带库的使用模式,在备份软件的支持下,逻辑上可以实现容量的无缝扩展。 一些用户误认为直接磁盘备份就是磁盘备份的普遍方式,和虚拟带库备份的效果是等同的。让我们浅析以下这两者的区别并通过一个实例来看看两种备份带来的不同结果: 直接磁盘备份常见问题 1、安全隐患 直接磁盘备份模式下,基于磁盘阵列的存储设备是以文件系统的方式出现在服务器上的,也可以被任何人访问,即使是无意的“DEL”(删除)操作也可以毁掉所有备份数据,这意味着系统管理员的误操作或者其他人的恶意删除都可以造成的数据丢失,病毒感染等诸多风险导致备份的数据无法恢复等。 2、性能瓶颈 首先,文件系统本身就可能是性能瓶颈,尤其在多任务、多进程状态下,文件系统很有可能成为整个备份系统的瓶颈。磁盘碎片会导致文件系统的性能逐渐下降,而且,当数据量比较大的时候,磁盘碎片的问题很难以解决。 另外,在一些备份软件的管理策略中,当备份到备份磁盘的数据达到迁移上限时,就会出现备份数据一边写入磁盘一边向磁带库迁移的状态。即使增加备份磁盘容量,备份速度仍然难以明显提升。 3、管理复杂、价格昂贵 传统备份软件是以磁带库作为备份目标。若要实现直接备份到磁盘,就需要在备份服务器或介质服务器上为备份磁盘阵列建立一个文件系统,才能够被备份软件识别。而一般的文件系统不能被多服务器共享, 这就是说,如果想象使用传统磁带库一样,就必须要在磁盘阵列上建立多个逻辑设备,然

2021年6分钟彻底掌握存储和备份区别

6分钟彻底掌握存储和备份区别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直以来,存储和备份是两个相近的概念,但是又有很大区别的。如果不是专业的技术专家,是比较难搞清楚这两者之间区别,特别是云的出现,这两个概念往往容易混在一起看。本文从几个方面快速对比下存储和备份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发展,以及演变趋势。 1. 备份是不能独立数据容器存在,永远构建于存储之上 存储是数据保存容器的统称,比如软盘,光盘,磁盘,磁盘阵列,中小规模业务用的NAS,专业的磁带库,专业的光纤存储网络SAN。存储容量从几MB,到上100TB,甚至P级。最近几年出现新的一种方案,云存储,其本身也分为个人用途和企业用途的。个人数据存储用途比如百度网盘, 360网盘,DropBox等,通称保存个人的一些资图片,文档等;企业用途的如AWS的S3,阿里云的OSS,以及七牛云存储,又拍云,金山云的云存储等,通常用于关键业务系统,比如用户产生的文档,图片,视频等数据存储。云存储有个好处是可以动态扩展存储空间,平台提供商由于采用低成本硬盘等方案,采用分布式技术,把本身廉价的硬盘聚集起来,构建成1个具备较高可靠性的存储方案;一些大平台,当具备规模效应后,平摊到用户,TCO成本会低不少,这是传统存储方案比较软肋的一个地方。

备份是一种数据保护的机制和方案,其实现必须依赖于具体的存储容器。目前在备份这块的市场有非常多的品牌,如Symantec 的NBU ,CommVault的备份产品,IBM的TSM,EMC的NetWorker,还有专注混合云数据备份保护服务的多备份。备份通常用于保护业务系统产生的核心数据或个人重要的数据。一般的备份系统,通常会与硬件存储设备搭配组合成备份方案。多备份目前是构建在阿里云存储,AWS的S3,七牛,以及金山云,百度云等云存储之上,所有备份的数据会存储在这些大存储平台上。 2. 存储通常解决地理空间的访问问题;而备份解决地理空间上的冗余保存问题 我们工作用的WORD软件,如果没有数据存储介质,编辑产生的文档无法保存,配上IDE或SATA硬盘后,应用软件产生的数据可以很快保存在硬盘上。这是一个简单的硬盘存储支持软件工作的例子。一旦本地硬盘如果坏掉,努力工作一周的成功,可能得重新再来。 通常的重要业务系统架构设计的时候,会充分考虑存储方案的构成,什么样的业务系统,在几个位置,数据如何分布,需要的容量,扩展需求等进行规划设计,重点解决业务系统不断增长的数据存储问题。一般会就近业务应用服务器来部署存储架构。不管是云存储,还是传统的存储架构,都有1个目标,让业务系统,在不同的位置和存储在空间上的访问是稳定连续进行的。

集群存储备份基础知识考试题(答案)教学文案

集群、存储备份基础知识测试题 测试人: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道题,单选和多选) 1.不具备扩展性的存储架构有( A ); A.DAS B. NAS C. SAN D.IP SAN 2.SAN架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 ABCE ); A.服务器 B.后端存储系统 C.交换机 D.SAN控制软件 E.HBA卡 3.IP SAN由( ABD )组成; A.设备整合,多台服务器可以通过存储网络同时访问后端存储系统,不必为每台服务器单独购买存储设备,降低存储设备异构化程度,减轻维护工作量,降低维护费用; B.数据集中,不同应用和服务器的数据实现了物理上的集中,空间调整和数据复制等工作可以在一台设备上完成,大大提高了存储资源利用率; C.兼容性好,FC协议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形成大规模产品化,而且厂商之间均遵循统一的标准,以使目前FC SAN成为了主流的存储架构; D.高扩展性,存储网络架构使得服务器可以方便的接入现有SAN环境,较好的适应应用变化的需求; 4.以下哪些是IP SAN的优点:(ABCDE ) A.实现弹性扩展的存储网络,能自适应应用的改变。 B.已经验证的传输设备保证运行的可靠性 C.以太网从1G向10G及更高速过渡,只需通过简单的升级便可得到极大的性能提升,并保护投资 D.大量熟悉的网络技术和管理的人才减少培训和人力成本 E.IP跨长距离扩展能力,轻松实现远程数据复制和灾难恢复 5.哪类存储系统有自己的文件系统:(B ) A.DAS B. NAS C.SAN 6.iSCSI继承了两大最传统技术:( AC ) A.SCSI协议 B.IP SAN协议 C.TCP/IP协议 D.FC协议 7.8个300G的硬盘做RAID 5后的容量空间为( C ) A. 1200G B. 1.8T C. 2.1T D.2400G 8.8个300G的硬盘做RAID 1后的容量空间为( A ) A. 1200G B. 1.8T C. 2.1T D.2400G 9.磁盘空间利用率最大的RAID技术是( A )

磁带机备份方案介绍样本

Quantum备份方案介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延伸, 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了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最初, 在人们的价值观中, 只有计算机的硬件设备才能反映其价值; 而后有更多的人意识到人们是经过软件来对计算机进行操作的, 软件也应具有相应的价格体现; 进而更深地认识到, 存储于计算机中的数据才是真正的财富, 人们经过对计算机软硬件的操作, 实质上是为了利用其中的数据资源, 数据的价值大于设备的价值已不是天方夜谭。 数据爆炸是人们谈论的一个热点话题, 这主要是由于多媒体、大型数据库、网络、 Internet、电子商务等的成熟和流行。”数字化生存”观念已为人们接受, 人们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与计算机中数据的紧密联系, 将越来越依赖这些数据。如何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是信息化社会的一个关键问题。 具统计, 硬件故障、软件错误、人的误操作是数据丢失的最主要原因。50%以上的数据丢失是由于硬件故障或软件错误造成的, 30%以上的数据丢失是由人的错误操作造成的, 病毒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数据丢失不到15%。调查结果显示, 具备计算机网络的公司有2/3遭遇过数据丢失的情况。 因些, 我们得出八个必须备份的理由: 硬盘驱动器毁坏: 由于一个系统或电器的物理损坏使你的文件丢失。 人为错误: 你偶然地删除一个文件或重新格式化一个磁盘。 黑客: 有人在你的计算机上远程侵入并损害信息。 病毒: 你的硬盘驱动器或磁盘被感染。 盗窃: 有人从你的计算机上复制或删除信息或侵占整个单元系统。 自然灾害: 火灾或洪水破坏你的计算机和硬盘驱动器。 电源浪涌: 一个瞬间过载电功率损害在你的硬盘驱动器上的文件。 磁干扰: 你的软盘接触到有磁性的物质, 比如有人用曲别针盒, 使文件被清除。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的深入应用, 企业的运转对信息的依赖程度逐渐提高。特别在大型企业中, 数据已经成为企业生存的根本, 是企业在竞

存储备份常见为问题

存储知识FAQ 一、存储基础知识。 1.什么是文件系统 答:操作系统中负责管理和存储文件信息的软件机构称为文件管理系统,简称文件系统。文件系统由三部分组成:与文件管理有关的软件、被管理的文件以及实施文件管理所需的数据结构。 2.NFS、CIFS各是什么 答:CIFS (Common Internet File System) :即通用Internet文件系统,主要是用在windows主机之间进行网络文件共享,它是通过使用微软公司自己的CIFS服务实现的。 NFS(Network File System):即网络文件系统,是由SUN公司发展,并于1984年推出的技术,主要用于UNIX系统之间的文件共享. 网络文件系统 (NFS) 提供了对网络上的文件的透明访问。NFS服务器通过“共享”目录使该目录对网络上的其他主机目录可用。 3.双机热备是怎么实现的 LAN HeartBeat Active Standby AppA DiskArray 答:在双机热备份方式中,主服务器运行应用,备用服务器处于空闲状态,但实时监测主服务器的运行状态。一旦主服务器出现异常或故障,备用服务器立刻接管主服务器的应用。也就是目前通常所说的active/standby 方式,主要通过纯软件镜像方式和基于盘阵共享的方式实现双机容错。 4.双机互备是怎么实现的

答:双机互备没有主服务器和备份服务器之分,两台主机互为备份。主机各自运行不同应用,同时还相互监测对方状况。当任一台主机宕机时,另一台主机立即接管它的应用,以保证业务的不间断运行。也就是目前通常所说的Active/Active方式,主要通过纯软件方式实现双机容错。通常情况下,支持双机热备的软件都可以支持双机互备份方式。 5.当前行业里最常用的双机软件有哪些 答:当前应用最广泛的双机热备份软件主要有LifeKeeper,Rose HA, DataWare和MSCS。 LifeKeeper 双机软件: LifeKeeper双机软件是美国SteelEye公司的产品,支持Windows NT(2000),Linux,UNIX等平台操作系统,主要提供数据、应用程序的可用性保护。LifeKeeper可以支持二到十六个服务器结点,在出现故障的情况,LifeKeeper会将保护资源自动转换到一个根据优先权而设定的主机系统上。 Rose HA 双机软件: Rose HA双机软件是美国Rose数据公司的产品, 支持Windows NT/2000/2003、SCO Openserver/Unixware、Linux、Solaris操作系统平台,支持MS-SQL、Oracle 、Informix、Sybase、Lotus/Nose、DB2等数据库。接管动作包括:文件系统( File System)、数据库( Database)、网络地址( IP Address) 、应用程序(AP) 以及系统环境(OS)。DataWare双机软件: DataWare双机软件是台湾豪威科技公司的产品,支持基于Windows NT 平台和Unix 平台的操作系统。 MSCS双机软件: MSCS双机软件是Microsoft的产品,所采用的容错软件--Microsoft Cluster System(MSCS)软件集成在WIN NT Enterprise server /WIN 2000 Advance Server中。对不少的应用程序资源提供了保护,在WIN NT/WIN 2000的服务列表中的所有服务全部可以提供保护。支持MS SQL Server、Oracle、Sybase、Informix等数据库和支持Notes、Web服务器、FTP服务器、MS Exchange、SAP等应用软件。 6.群集并发存取工作原理

AS400中磁带备份数据步骤

AS400磁带备份详细说明 一.准备工作: (1)以具有*SAVSYS和*JOBCTL权限的用户登录操作(使用QSECOFR登陆即可)(2)查看磁带机设备的名字 使用命令:WRKDEVD按执行键再按F14键(shift+F2)如图 上图中的TAP01即是本台机器磁带机的设备号,并且状态是Available to use。(3)初始化磁带 使用命令GO TAPE按执行键然后选择2 去初始化磁带

Note:上图红圈中的参数是需要填写和修改的,其中Device 就是上一步我们查 看到的设备名(这里是tap01)。参数New volume identifier 就是指定磁带卷标,可以设定一个统一的格式(是必填不的)。参数New owner identifier 所有者的 标识,可以填写一些关于这个磁带所要备份内容的一个说明如备份的日期。参数 Check for active files 改成*NO 可以加快磁带格式化的速度。 根据数据量实际情况把要用到的磁带都先格式化好,在备份过程中如果一盒磁带 装不下,它只会提示换磁带不会提示格式化磁带。 (4)用ENDDOMSVR+服务器名停止DOMINO服务器 二.备份 (1)全系统备份 建议:在做全系统备份前先重起一次服务器 执行一次 rclstg的命令 在备份前使用endsbs *all *immed 的命令来结束子系统然后使用 wrksbs 来查看子系统结束的情况,最后应该就剩下QBASE一个子系统。 使用命令GO SA VE 进入SA VE 菜单,选择21 回车

上图显示系统全备份会执行那些操作。确认后按回车键

数据备份和恢复基础知识

数据备份和恢复基础知识 1. 什么是数据备份与恢复? (2) 2. 需要备份的数据对象 (3) 3. 备份设备 (4) 4. 备份类型(或备份模式) (4) 5. 备份窗口 (5) 6. 备份介质 (5) 7. 备份策略 (5) 8. 备份系统的逻辑结构和部署 (6) 9. 备份代理(agent) (9) 10. 恢复操作系统 (10) 11. 总结 (10)

数据备份和恢复基础知识 1. 什么是数据备份与恢复? 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是指在运行业务软件的计算机上安装专用的备份软件,该软件将按照计算机管理员设定的规则,周期性地为业务数据制作一个或多个拷贝,并将其存放到专门的备份设备上;当在线存储中的业务数据因为各种原因(如磁盘坏、病毒、误删除等)丢失后,管理员或用户可以通过备份软件提供的GUI, 从备份设备上将数据恢复到在线存储上。一般来说,在线存储是指计算机上存放数据的硬盘或磁盘阵列。存储设备通常是磁带机/磁带、或磁带库,今天也可能是磁盘、或磁盘阵列。Symantec Backup Exec就是典型的备份软件。 例如图书馆的借还书计算机上运行着图书馆软件,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图书馆所有的书籍信息和借还信息均存放在数据库中,而数据库的数据物理地存放在计算机的硬盘中。显然如果这些数据丢失,图书馆就停止运转了,需要对这台机器上的数据进行保护。在这台计算机上安装Backup Exec, 同时连接一台磁带机,Backup Exec按照计算机管理员的要求,每个星期六晚上将所有Sql Server数据库都制作一个拷贝,并存放到磁带机中的磁带中。一旦Sql server中某条记录丢失,Backup Exec很容易在磁带中找到它的拷贝,并将其恢复到指定的位置。这就是一套数据备份和恢复系统。

将磁带库中备份的文件恢复到客户机上(五)

将磁带库中备份的文件恢复到客户机上(五) 一、LINUX操作系统文件的恢复 a.用命令行恢复(用文件进行恢复) #rm –rf /vmtools /*在客户机上删除备份好的文件 对其删除的文件进行恢复①.恢复到客户机上的当前路径操作请看下图

注解: [root@rehat4 /]#recover Current working directory is / Recover>pwd / Recover>ls /*列出了备份的文件的路径 Networker vmtools Recover>cd vmtools Recover>ls /*列出备份了的文件 VMwareTools-8.3.0-257589.tar vmware-tools-distrib Recover>destination /*恢复的目录,默认为恢复到原来的目录 Recover files into their original location Recover>add VMwareTools-8.3.2-257589.tar / *指定要恢复的文件,add *指恢复全部 1 file(s) marked for recovery /*文件;add VMwareTools-8.3.2-257589.tar Recover>recover /*进行恢复 /*指恢复该文件 Recovering 1 file into its original location Volumes needed(all near-line): 0000001 at STK9740 Total estimated disk space needed for recover is 254MB. Requesting 1 file(s),this may take a while… Requestin 1 recover session(s) from server. ./VMwareTools-8.3.2-257589.tar Received 1 file(s) from NSR server ‘pp’ Recover completion time:Fri 15 Apr 2011 01:10:30 PM CST Recover>exit [root@rehat4 /]#ls /*检查恢复的文件 ②重定位恢复到客户机上的其它路径(用文件进行恢复) 操作请看下图 注解: recover>destination /*恢复的目录,默认为恢复到原来的目录 recover files into their original location recover>pwd /*查看当前路径,可改变其恢复路径 /vmtools Recover>relocate /vmtools2 /*重定位恢复路径 Recover>destination /*将恢复路径改为vmtools2 Recover files into /vmtools2

磁带备份恢复系统方案--详细流程

一、备份 1、在主服务器,停止数据库监听 命令:# su - oracle ------切换到oracle用户 $lsnrctl stop ------停止数据库监听 2、在主服务器,停住数据库进程 命令:$sqlplus /nolog $conn /as sysdba >shutdown immediate; 3、在主服务器,检查Oracle数据库运行状态 命令:$ps -ef | grep oracle 4、在主服务器,停住HACMP应用 命令:$exit #smit clstop #ps -ef | grep cluster 5、在主服务器,进入到单用户模式 命令:#shutdown -m 6、在主服务器,查看rootvg中所有lv状态 命令:#lsvg -l rootvg 7、在主服务器,挂载rootvg下所有close状态的lv 命令:#mount 挂载点------挂载文件系统,将lv状态改为open状态 8、在主服务器,使用smitty命令备份AIX系统 详细命令及描述:#smitty mksysb 对现有系统执行备份:第一步登录到要备份的计算机,打开一个终端窗口,键入 smitty mksysb,然后按 Enter 键。 Backup device or file——请按F4或Esc+4键获取设备的列表,选择/dev/rmt0选项(内置磁带机),然后按Enter键。 Disable software packing of backup——缺省设置为No请改为Yes.回车即可.

备份完后: 可以使用smitty lsmksysb 命令查看备份文件. 或者#tar -tvf /dev/rmt0 查看磁带上的备份内容 9、备份成功后,恢复主服务器到多用户模式 详细命令及描述:#exit ---退出,进入run level--S,并重启 二、恢复 1、在备服务器,使用磁带恢复操作系统 详细命令及描述: a.设置系统启动顺序 a1、将AIX 系统备份带放入内置磁带机 a2、给主机上电,等主机面板的荧光条显示“OK”,您就可以打开机器上的电源开关按钮,启动机器。 a3、当图形终端显示如下信息时按‘F1’键。进入“System Management Services”图形功能菜单。 memory keyboard network scsi speaker a4、在“System Management Services”图形菜单中,您可以看到七个功能选项: a5、选择第7个选项, Select Boot Option ,然后回车。 a6、出现如下菜单,选择第1项 Select Install or Boot Device 1.Select Install or Boot Device 2.Configure Boot Device Order 3.Multiboot Startup a7、提示选择设备类型,这里选择第2项 Tape a8、提示选择介质类型,这里选择第1项SCSI a9、提示选择Media Adapter,这里选择第1项(如果第1项没有出现Tape,逐个试直到出现磁带机),再根据提示选择1 SCSI Tape。 a10、系统出现下面的菜单,选择Normal Mode Boot

Removed_昆腾磁带库日常操作、维护及故障诊断指南

金宏工程存储备份 昆腾磁带库 日常操作、维护及故障诊断手册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6月1日

1.日常管理和维护 主要操作介绍 2.昆腾磁带库PX系列快速配置说明 3.1 SCALAR快速设置 SCALAR的配置有两种方法: 1、通过OCP控制面板设置。 2、通过WEB CLIENT方式。 两种方式的管理员都是ADMIN,密码是PASSWORD。我们推荐使用第二种方式,要使用第二种方式,必须通过OCP控制面板事先设置好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同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Internet Explorer6.0以上 2、JAVA1.4以上 SCALAR磁带库按照说明书正确连接好电缆,加电,自检通过后,呈现如下面图片所示界面,根据下面的界面提示设置好时间、IP地址等相关设置。 图3-1 图3-2

图3-3 图3-4 图3-5 图3-6 注意:在该画面一定要选择Remote,否则,将不能通过WEB方式配置。图3-7

如图3-7所示,按OK结束。这样可以通过WEB界面来配置SCALAR I500磁带库。 3.2 SCALAR配置(WEB方式) 打开Internet Explorer ,输入HTTP://磁带库IP ADDRESS,按提示进入帐号和口令。 既可开始设置。 步骤如下: 1、进行全局设置,此向导可进行时间设置、LICENSE许可密匙输入(图3-2)(默认已输入,扩展时需要),CLEANING SLOT设置(图3-3,3-4),I/E设置(图3-5),PARTITIONING设置(3-6)。 图3-1 图3 -2

图3-3 图3-4

6分钟彻底掌握存储和备份区别

6分钟彻底掌握存储和备份区别 一直以来,存储和备份是两个相近的概念,但是又有很大区别的。如果不是专业的技术专家,是比较难搞清楚这两者之间区别,特别是云的出现,这两个概念往往容易混在一起看。本文从几个方面快速对比下存储和备份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发展,以及演变趋势。 1. 备份是不能独立数据容器存在,永远构建于存储之上 存储是数据保存容器的统称,比如软盘,光盘,磁盘,磁盘阵列,中小规模业务用的NAS,专业的磁带库,专业的光纤存储网络SAN。存储容量从几MB,到上100TB,甚至P级。最近几年出现新的一种方案,云存储,其本身也分为个人用途和企业用途的。个人数据存储用途比如百度网盘,360网盘,DropBox等,通称保存个人的一些资图片,文档等;企业用途的如AWS的S3,阿里云的OSS,以及七牛云存储,又拍云,金山云的云存储等,通常用于关键业务系统,比如用户产生的文档,图片,视频等数据存储。云存储有个好处是可以动态扩展存储空间,平台提供商由于采用低成本硬盘等方案,采用分布式技术,把本身廉价的硬盘聚集起来,构建成1个具备较高可靠性的存储方案;一些大平台,当具备规模效应后,平摊到用户,TCO成本会低不少,这是传统存储方案比较软肋的一个地方。 备份是一种数据保护的机制和方案,其实现必须依赖于具体的存储容器。目前在备份这块的市场有非常多的品牌,如Symantec 的NBU ,CommVault的备份产品,IBM的TSM,EMC的NetWorker,还有专注混合云数据备份保护服务的多备份。备份通常用于保护业务系统产生的核心数据或个人重要的数据。一般的备份系统,通常会与硬件存储设备搭配组合成备份方案。多备份目前是构建在阿里云存储,AWS的S3,七牛,以及金山云,百度云等云存储之上,所有备份的数据会存储在这些大存储平台上。 2. 存储通常解决地理空间的访问问题;而备份解决地理空间上的冗余保存问题

数据备份

1下列关于数据存储技术现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多服务器平台的SAN解决方案是一个发展趋势 B.互操作性是Open SA'解决方案的核心 C.数据存储标准之争已经得到了完善的解决 D.基于纯IP的存储方案已经登台亮相 3.关于网络连接存储(NAS)与存储区域网络(SAN的比较,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NAS结构和SAN最大的区别就在于NAS有文件操作和管理系统 B. SAN没有文件操作和管理系统,功能停留在数据管理上 C. NAS结构的服务器基本上不需要和文件服务器进行交互 D. NAS结构在速度慢的LAl(如lO/lOOMit/s网络)上几乎不具有任何优势和意义 4.存储管理设计不包括以下哪个内容( ) A.双机热备份 B.文件和卷管理C复制 D. SAN管理 5.常见的灾难恢复策略不包括( ) A.全盘恢复 B.个别文件恢复 C.选择恢复 D.重定向恢复 6.关于"灾前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 A.制订危机预案 B.保持一定软硬件冗余 C.灾难恢复培训和演习 D.采取措施完全杜绝灾难发生的可能性 7.关于"灾难恢复计划",说法错误的是( ) A.制订详细计划 B.进行讨论和评审 C.考虑各种意外情况 D.计划重在大框架,一些细节可不予考虑 8.关于"灾难恢复计划的测试与维护",错误的是( ) A.按照预案进行测试 B.构造意外情况,测试预案的健壮性 C.灾难恢复计划应该能应对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 D.进行灾难演习 9. SQL2005数据库中标准的备份方法不包括( ) A.导人/导出( Imprtlxport) B.冷备份 C.热备份 D.差分备份 简答题 1. 数据备份有哪几种策略,各有什么优势? 2. Winxp启动过程主要执行哪些文件?各有什么功能? 3. 注册表故障会出现哪些现象?如何恢复? 4. 被删除的文件恢复,为何可以被恢复?主要有哪些恢复软件? 5. 简述主引导记录的作用?当硬盘0磁道受损后,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 6. U盘插入电脑后,没有任何反应(反复几次均如此),试问一般最有可能是什么故障?如 何解决?

磁带库和磁盘备份的优劣

磁带库和磁盘备份的优劣对比 1.磁盘备份技术对磁带备份的影响 随着磁盘技术的发展,尤其是SATA磁盘技术的出现,磁盘备份正不断蚕食磁带产品的传统领地,而各大存储论坛上关于磁盘和磁带的辩论也甚嚣尘上。 磁盘备份之所以迅速的攻城略地,其最强有力的武器是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性能——有很多可信的测试数据表明磁盘备份的性能基本上是磁带备份的10倍以上。迅速完成备份,尽快释放备份占用的资源对那些数据量庞大而备份时间窗口有限的用户,比如银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磁盘的恢复性能和备份性能基本相等,有助于用户在出现数据丢失时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数据,减少业务中断的损失;而对一些需要大量历史数据的新兴业务,比如数据挖掘和在线分析等,更高的数据恢复性能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由于磁盘是全封闭电子结构,整个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干预,所以极大地提高了备份和恢复的可靠性。 既然磁盘备份有如此种种优势,那么是不是就可以像某些厂商所声称的那样彻底替代磁带产品呢? 2.磁盘备份与磁带库的优劣比较 关于磁带将被磁盘取代的说法并非近几年才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有人预言磁带将最终走向消亡。但事实证明这些年来磁带技术非但没有消亡,反而得到了相当的发展。 首先,不能移动、不能离线保存是磁盘备份不可回避的弱点。磁盘备份并不能满足那些需要长期离线保存归档数据的用户的要求,而在某些行业,离线保存一份数据是法规遵从的重要条款;其次,磁盘备份一般都只能保存数周的数据,无法长期保存大量数据,虽然理论上不断追加磁盘容量是可行的,但是实际操作中要受到预算、机房环境、可管理性等因素的制约。另外,近年来磁盘容量的增长呈放缓趋势,而磁带产品的容量往往会出现跳跃式的发展,从这一点来讲,我们无法预测磁盘肯定能够替代磁带——至少,在可见的将来是这样。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磁盘备份可以提高备份系统的性能,磁带备份可以实现数据长期、离线保存,两种产品各有千秋,无所谓谁优谁劣。根据ESG 对北美地区企业和公共机构的调查,有76%的用户希望用磁盘技术部分替代磁带技术,而希望全部替换磁带技术的占2%;而IDC的《全球磁带驱动器预测与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