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机械运动实验达标检测(Word版 含解析)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机械运动实验达标检测(Word版 含解析)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机械运动实验达标检测(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原理是_____.

(2)如果测得小车从A滑到C的时间t AC=2.4s,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cm/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 BC=_____cm/s;

(3)由实验看出,下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___(选填“慢”“快”).

(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选填“大”或“小”).

(5)为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s AB/t BC,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

(6)聪明的小杜发现AB段和BC段路程的特点,算出了AC段平均速度v,AB段的平均速度v1,觉得还可以用公式直接算出BC段的平均速度v2,则v2=_____(用v、v1).

【来源】重庆八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

【答案】 v=s/t 25 50 快小不正确1

1

2

vv

v v

-

【解析】(1)该实验原理是:v

s

t

= .(2)s AB

BC

s

==40.00cm,t AC=2.4s,t AB=1.6s,

tBC 2.4s 1.6s0.8s

AC AB

t t

=-=-=,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

40

25cm/s

1.6

AB

AB

s cm

t

===,则BC段的平均速度v BC

40

50/

0.8

BC

BC

s cm

cm s

t s

===.(3)由

BC AB

v v

>可以看出,小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量时间偏大,故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小。(5)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B点的速度为0,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B点的速度不为0,故两次从B到C的时间不同,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不同,所以该做法错误。(6)AC段平均速度v,路程为s,时间为t, 由v

s

t

=得,t

s

v

= AB段的平均速度为v1 ,路程为

2

s

,时间为t1,由v

s

t

=得,t1

11

2

2

s

s

v v

== ,BC段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为

2

s

,时间为

21

1

t

2

s s

t t

v v

=-=-,由v

s

t

=得,v21

21

1

22

2

2

s s

vv

s s

t v v

v v

===

-

-

.

点睛:求v2的表达式,推导过程较难,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2.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有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格式是“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____________(填“大、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v AC=____________ m/s.

【来源】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思源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答案】v=s/t小0.033

【解析】

【分析】

【详解】

(1)利用速度公式v=

s

t

.(2) 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一些.(3)由图中知

s AC=10.0cm,t AC=3s,v AC=AC

AC

10.0cm

3s

s

t

==3.3cm/s=0.033m/s.

【点睛】

(1)该实验利用速度公式v=s

t

测量;(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3)根据图中刻度尺上的刻度,停表上的时间,可知每段的距离和所用时间,求得速度.3.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根据的原理是_____,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和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用坡度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斜面;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运动到斜面底端的过程是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4)若图中秒表每格为1s ,则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 m/s ;

(5)实验中若让小车运动之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的平均速度偏_____。(选填“大”或“小”)

【来源】广西来宾市兴宾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答案】s v t =

刻度尺 秒表(停表) 较小 变速 0.2 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于需要测量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所以,实验的原理是利用公式s v t

=计算小车平均速度。

[2][3]根据实验原理知道,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用秒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所以,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

(2)[4]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这样可以减小小车运动的速度,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

(3)[5]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时,由于相同的距离,所用时间减小,即速度越来越大,所以,是变速直线运动。

(4)[6]由图知道, 小车通过全程的时间是5s ,距离是1m ,所以,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1m ==0.2m/s 5s

s v t = (5)[7]实验中若让小车运动之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小,由s v t

=知道,平均速度会偏大。

4.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小车到达A 、B 、C 三处的电子表的示数(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刻度尺分度值1cm )则: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和_____。

(2)在实验中,使用金属板的作用是_____,斜面的作用是_____。

(3)请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回答:AC s =_____cm ;BC t =_____s ;AB v =_____m/s 。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秒表,如果小车到达C 点以后才停表,则会导致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AC v 偏_____(填“大”或“小”)。

(5)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 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 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做法对吗?_____。理由是_____。

【来源】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答案】s v t

= 刻度尺 秒表 使小车停止运动,便于计时 使小车获得动力,自行下滑 10.0 1 0.025 小 不对 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 到C 的过程中通过B 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 段的时间与AB 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 段的时间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3]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基本原理是s v t

=

,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秒表测量时间。

(2)[4][5]在斜面上放置一个金属板的目的就是让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来,便于测出小车行驶的时间;在该实验中,小车放在斜面上,松手后小车在重力的作用下就会由静止变为运动,设置斜面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小车获得动力,能够自由滑下。

(3)[6][7][8]由题意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 ,所以 10.0cm 0.0cm 10.0cm AC s =-=

小车从B 点到C 点需要的时间

15:35:235:35:221s BC t =-=

小车从A 点到B 点通过的路程为

10.0cm 5.0cm 5.0cm AB s =-=

小车从A

点到B 点需要的时间

15:35:225:35:202s AB t =-=

根据s v t

=可知,小车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速度为 0.05m 0.025m/s 2s

AB AB AB s v t === (4)[9]小车从A 点运动到C 点的路程=10.0cm AC s 一定,如果小车到达C 点以后才停表,则会使所测AC 段的时间AC t 变大,根据AC AC AC s v t =

可知,AC 段的平均速度AC v 偏小。 (5)[10][11] 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 到C 的过程中通过B 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 段的时间与AB 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 段的时间。

5.为比较纸锥下落快慢,小波用两个等大的圆纸片,分别裁去一个扇形,做成图甲所示的A 、B 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1)小波想通过比较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到水平地面的先后,来确定纸锥下落的快慢,他应该选择图_____ (选填“乙”或“丙”) 所示的位置开始释放。实验中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应该让两个纸锥从更_____的地方开始下落;

(2)小波用频闪相机拍下某一纸锥 下落过程,如图丁所示;

①能反映出该纸锥下落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是_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A .

B .

C .

D .

②已知照相机每隔0.2s 曝光一次,照片的缩放比例为1∶30,则纸锥经过B 位置时的实际速度为_____m/s ;

(3)小组间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不同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不同。为此提出两个猜想: 猜想一∶影响纸锥下落最大速度可能与纸锥锥角的大小有关

猜想二∶影响纸锥下落最大速度可能与纸锥质量的大小有关

①小波在某次实验中看到B 纸锥先落地,从而得出锥角小的纸锥下落速度大。对此,你认为小波所得的结论_____(选填“可靠 ”或“不可靠”),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 ②为了验证猜想二,简要的做法是选择形状_____(选填 “相同”、“不同”)质量_____(选填“相同”、“不同”)的纸锥竖直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最大速度。

【来源】2019年陕西省西安市西工大附中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答案】乙 高 A 1.5 不可靠 没用控制纸锥的质量相同 相同 不同

【解析】

【详解】

(1)[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图乙中两纸锥的下端高度相同,图丙中两纸锥的上端高度相同,故应选图乙。

[2]比较下落快慢,可采用相同距离比时间的方法,如果高度太矮,时间差距不明显,所以应从更高的地方开始下落。

(2)①[3]由图丁可知,纸锥在下落过程中,在相同时间下落过程先变大后不变,可知纸锥先加速后匀速,因此A 图像符合题意。

②[4]由图丁可知,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C 间的距离为1cm ,所以纸锥由B 到C 的实际路程为

1cm ×30=30cm=0.3m 时间为0.2s

0.3m =1.5m/s 0.2s

s

t ν== (3)①[5][6]实验(1)中没有控制纸锥的质量相等,因此不能得出:锥角小的纸锥下落速度大,小明所得的结论是不可靠的,要科学的探究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与纸锥的锥角大小关系,应该:用质量和半径相同的,锥角不同的两个纸锥做实验。

②[7][8]为了验证猜想二:影响纸锥下落最大速度可能与纸锥质量的大小有关,应该:选择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纸锥竖直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最大速度。如果质量不同的纸锥速度相同,说明最大速度与质量无关,如果质量不同的纸锥速度不同,说明最大速度与质量有关。

6.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测量小车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装置图。小车从带有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 、B 两处时,电子时钟所显示的两个不同的时刻,则:

(1)由图可知,斜面上的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________mm ;

(2)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________(选填“大”或“小”)一些;

(4)由图可知:小车在A 、B 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来源】湖北省潜江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答案】1 v =

s t 小 0.13 【解析】

【详解】

(1)[1]由图知:刻度尺上一个大格是1cm ,里面由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表示1mm ;

(2)[2]该实验是根据公式v =s t

进行测量的; (3)[3]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

(4)[4]由图知:AB 段的距离是:

s AB =90.00cm-50.00cm=40.00cm=0.4000m ,

AB 段所用时间为t AB =3s ,所以小车在AB 段的平均速度为:

v AB =AB AB s t =0.4000m 3s

0.13m/s 。

7.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上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 、B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刻:

(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 (填“陡”或“缓”)些。

(2)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v AB ______v BC ______v AC (选填“>”或“<”或“=”)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V AC 偏____ (填“大”或“小”)。

(4)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 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 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

【来源】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

【答案】缓 < > 大 不正确 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 到C 的过程中通过B 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 段的时间与AB 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 段的时间。

【解析】

【详解】

(1)[1]实验中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缓一些;

(2)[2][3]由图知道,

s AB =10cm-5cm=5cm ;

t AB =15:35:22-15:35:20=2s ;

所以,

5cm 2s

2.5cm/s AB v ==, s AC =10cm ;

t AC =15:35:23-15:35:20=3s ;

所以,

10cm 3s

3.3cm/s AC v ==, s BC =5.0cm ;

t BC =15:35:23-15:35:22=1s ;

所以,

5cm 1s

5cm/s BC v =

=, 故 AB BC AC v v v <> ; (3)[4]若计时晚了,则计时间偏小,由s v t

=知道,算出的速度偏大; (4)[5][6]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 到C 的过程中通过B 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 段的时间与AB 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 段的时间,所以,小明的方案不正确。

8.小军用刻度尺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如图所示。

(1)图中这两种读数方式中正确的是______图,另一种读数方式会使测量结果______(选填“偏大”或 “偏小”),铅笔的长度应为______cm ;

(2)接着,小军又用这把刻度尺去测量他的物理课本的厚度,五次读数分别为0.72 cm 、0.74 cm 、0.72 cm 、0.92 cm 、0.72 cm 。记录的五个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数据是

_________cm ,该物理课本的厚度应为________cm ,小军多次测量同一本课本并求出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

(3)若这把刻度尺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明显,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来源】广西河池市凤山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检测物理试题

【答案】甲 偏大 3.40 0.92 0.73 减小误差 偏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3]由图可知,乙图中刻度尺在读数时,视线没有与物体末端所对的刻度垂直,因此乙是错误的,乙图的读数偏大,甲是正确的;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其示数 为

3.40cm ;

(2)[4][5][6]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厚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平均值减小误差;5次读数中,0.92cm 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属错误数据,应去除,则物理课本的厚度为

0.72cm 0.74cm 0.72cm 0.72cm 0.73cm 4

L +++=≈; (3)[7]这把刻度尺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明显,由于热胀冷缩,严冬季节,尺子实际长度收缩变小,而刻度依然是原来标注的刻度,所以用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会偏大。

9.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 点和C 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 段的距离s AB =_____cm ,测得时间t AB =1.6s ,则AB 段的平均速度

v AB =_____cm/s ;

(2)如果小车过了B 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 AB 会偏_____;

(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

(4)v BC _____v AB (填“>”、“<”或“=”)。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八校联考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开学考试物理试题(3月月考试题)

【答案】40.0 25 小同一位置>【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图知道,

AB段的距离是:

s AB =80.0cm-40.0cm=40.0cm;

[2]由于AB段的时间是t AB =1.6s,所以,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是:

AB AB

AB 40.0cm

1.6

25cm/

s

s

s

v

t

===,

(2)[3]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

s

v

t

=知道,

平均速度会偏小;

(3)[4]本实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实验中多次测量,应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所以,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

(4)[5]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做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所以,在BC段的速度大于AC段的速度,即v BC>v AC。

10.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

(1)测平均速度时需要用______测量路程,用______ 测量时间,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

______ ;

(2)如图所示,斜面长,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5s,如果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2.8s,现已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并计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请你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保留两位小数);

路程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s1=1.6t1=5v1=0.32

s2=0.8t2=2.8v2=____

(3)请计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3=________;

(4)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小车做的是______ 直线运动(填“匀速”或“变速”)。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多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十七中等学校联考)

【答案】刻度尺秒表 0.29 0.36 变速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路程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时间的测量工具是秒表;

[3]本实验是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实验原理是v=;

(2)[4]因为

s2=0.8m,

t2=2.8s,

所以

v2=≈0.29m/s;

(3)[5]因为

s3=s1-s2=1.6m-0.8m=0.8m,

t3=t1-t2=5s-2.8s=2.2s,

所以

v3=≈0.36m/s;

(4)[6]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小车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小车做的是变速运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