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组句技巧

对联的组句技巧
对联的组句技巧

对联的组句技巧

对联的组句技巧有很多种,本讲根据大纲所列的二十种来阐述对联的组句技巧。组句的技巧,是使对联在文句组合上表现出某些特色,以获得某种艺术效果的方法。

属于组句技巧的有:换位、嵌名、串组、分总、缺如、重言、两兼、同出、连珠、越递、虚字、拆词、回文、列品、互文、绘态、歧义、巧辞等等。

一、换位

换位,就是把句中词语的位置加以对换,从而适应某种需要。一般分为三种:

1、一联单换,即两联中只有一联有换位。如:

五风十雨梅黄节;

二水三山李白诗。

这副对联中,下联没有换位,而上联中的“梅黄”,将“黄梅”换位成“梅黄”,以对“李白”。

2、各联自换,即上下联均有换位,但都只在本联内进行。如:

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

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

上联“十八”恰好是“八十”换位而成,“十八公”即“松”字;下联中“重九”,也换位成“九重”,与之前后相对,非常贴切。

3、两联互换,这种换位又叫“异位互重”,即上下联都用了同一个字或者词,但在相应的位置上交叉相对。如:

子将父作马;

父望子成龙。

下联中的“父”与“子”就是上联中“子”与“父”的换位。再如:

一人千古;

千古一人。

这是林森挽孙中山的联。下联中的“千古”与“一人”是上联中的“一人”与“千古”的换位,意思却各不相同。再如:

过苦年,苦年过,过年苦,苦过年,年去年来今变古;

读好书,好书读,读书好,好读书,书田书舍子而孙。

此是钟耘舫所题,反复换位,每换位一次,就出一层新意。再如:

寸管难书三尺意;

三尺常对寸管情。

此联中“寸管”与“三尺”在上下联中互换,各言其事。

二、嵌名

嵌名,就是把人名地名或其他事物名称嵌人联内的有关部位,使上下联相互对应以提高对联的趣味性和感染力。嵌名联在婚联及题赠联中运用较多,嵌法也

因情况而多种多样。嵌字联大体分为整嵌和分嵌,分嵌中还可分为若干种。

1.整嵌:

就是把名字整个嵌人联语中,并保持名字的整体性。例如: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

上联为明代大文学家李梦阳出句,对句是一个与他同姓同名的穷儒生所对。李梦阳想出一个比较刁钻的联让他对,意在戏弄。谁知那个穷懦生顺利地对出对句,而且对得如此绝妙,使李梦阳敬佩不已。联中嵌入四个人名,后边又将名字运用转类的手法。

整嵌联在对联中屡见不鲜,比如下联:

九伐竟无成,心师武侯,能继祁山六出志;

三分不可恃,计诛邓艾,已复阴平一败仇。

此为四川剑阁姜维祠的一副对联。武侯,乃诸葛亮谥号,连同邓艾为两个人名,祁山和阴平为两个地名,嵌入这副对联中,都为整嵌。

2.分嵌:

即将一个名字拆开,分别嵌入上下联的有关位置。分嵌中又分竖嵌、横嵌、递嵌、暗嵌、迭嵌、反嵌等。

(l)竖嵌:一个名称分嵌于上下联同一位置的叫竖嵌,竖嵌中又有首嵌、腹嵌、尾嵌和插嵌。

分嵌在上下两联的开头叫首嵌,也称藏头,类似律诗里的藏头诗。如黄宾虹赠盖叫天(名英杰)联:

英名盖世三岔口

杰作惊人十字坡

此联将盖叫天的名字英杰两字分嵌在上下联的首字(另,三岔口与十字坡都是京剧剧目,为整嵌)。

分嵌在句中的称腹嵌。如方地山赠作家刘云若联:

倦飞知还,云无心以出岫

含睇宜笑,若有人兮山阿

云若二字分别嵌在上下联的句子中间。

分嵌句尾的叫尾嵌,也叫藏尾。如刘振威贺黄海章教授寿联:

乐育英才,早岁声名扬四海

胸怀革命,八旬功绩在文章

分别把名宇有规则地插入联中的叫插嵌,如一朝臣贺道光皇帝联:

元后亶聪明,二百载继继承承,顺天心,康民物,雍和其德,乾健其身,嘉惠普群生,道统昭羲农尧舜

维皇臻福寿,亿万年绵绵翼翼,治功懋,熙绩勋,正直在朝,隆平在野,庆云辉五色,光华联日月星辰

上下联各在第三断句的首字上分别嵌入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六个帝号,而且自然、流畅,颇不容易。

(2)横嵌:一个名字在一联内分别嵌完的叫横嵌。如余心乐先生幼年时答塾师联:

余见心乐余心乐

史载可法史可法

(3)递嵌:是将一个名称在上联横嵌一部分,再在下联横嵌一部分。两联横嵌合起来构成系统,以暗示题旨。如王湘绮赠袁世凯联: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

4)暗嵌:即可嵌之名在改头换面的情况下出现,一般多用拆字的手法。如一考生讽学政、主考官吴省钦营私舞弊联:

少目焉能识文字

欠金安可望功名

作者将“省钦”二字拆开,以拆开之词义组联又意思贯通,直戳其痛。

(5)迭嵌:就是在一联中有规律地交叉嵌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如《痂留编》所载一联:

冬夜灯前,夏侯氏读《春秋传》

东门楼上,南京人唱《北西厢》

(6)反嵌:此种嵌字从联尾开始,往联首顺序而排。请看下联:

季子敢言高,与吾意见辄相左

藩臣徒误国,问尔经济有何曾

上联逆嵌为左季高,即左宗棠,下联嵌曾国藩。据说曾左两人心存芥蒂,有人就拟了此联,说成是他二人相互嘲讽之作。

七字联的嵌法格式问题,因所嵌位置不同也有不同的名称,各种格式可以结合起来运用,不足七言的嵌字格式以此类推,多句联嵌字以短句为基础类推。

▲嵌入联中第一字的叫鹤顶格。如郭沫若所撰一联:

泽色绘成新世界

东风吹复旧山河

▲嵌在联中第二字的叫燕颔格。请看安徽九华山华严祠联:

清华真佛地

庄严古洞天

▲嵌在联中第三字的叫鸢肩格。下联是浙江秋谨墓联:

悲哉秋之为气

惨矣谨其可怀

▲嵌于联中第四字的叫蜂腰格。请看下联蔡锷赠小凤仙联:

此地之凤毛麟角

其人如仙露明珠

▲嵌于联中第五字的叫鹤膝格。如郭沫若赠张重肩联:

道义能担肩似铁

精神不动重如山

▲嵌于联中第六字的叫雁翎格。如成都杜甫草堂联:

十年幕府悲秦日

一卷唐诗补蜀风

泰指陕西,蜀指四川。杜甫的诗篇多于秦、蜀写成。此联之意借杜甫诗:“《诗经》无蜀风”句。作者是将杜甫诗和《诗经》相提并论的。

▲嵌于联中第七字的叫凤尾格。如云南石屏秀山联:

西南诸峰此独秀

东北一览小众山

▲嵌上联第四字,下联首尾的为鼎峙格。如:

园静有梅独啸傲

兰幽伴竹共芬芳

联中嵌入“梅兰芳”三字,所嵌之处形成品字形故又称“品字格”。

鼎峙格的另一种形式是,上联嵌首尾字,下联嵌第四字。如笔者(李岫春先生)题山海关联:

山连百脉直到海

浪涌三关欲摧城

▲联中上下联,首尾各嵌一字的为双钩格。如:

物能致用人求质

文可移情意欲明

有一广东潮州“韩江酒楼”门联:

韩愈送穷.刘伶醉酒

江淹作赋.王粲登楼

▲联中在上联首字和下联尾字嵌字,形成遥相呼应之状,称为魁斗联。如韶山联:

佛子座边莲叶碧

美人帘底枣花红

▲在上联的尾字和下联的首字处所嵌字的称为蝉联格。如一国庆节联:

举世歌盛国

庆云照新程

▲嵌于上联第二字,下联第六字的为云泥格。

船小兼程说海阔

日长正道乐康平

▲碎锦格是一种较为自由的嵌字格式。它不分位置、顺逆、字数,故此也称散嵌格。如:

灵鹫向云中隐去

奇峰自天外飞来

联中散嵌“灵隐飞来峰”五字。

又如山东益都云门洞联:

殿阙不须金锁闭

洞门常有白云封

嵌字联虽然有自己的特定格式,但字异常灵活的特点亦拓展了其包容性,能够融析字对、叠字对、回文对等多种联语形式为一炉,浑成而出新意。嵌宇联贵在浑成,忌死拼硬凑,尤重别出蹊径之创新。

三、串组

组串,或称串组,就是将一些本来没有联系的事物的名称按一定的规律串联起来,从而使之表示出某种意思。用组串法制作的对联,常见的有组串人名、地名、植物名、词牌名等。请看下面这副对联:

中国捷克日本;

南京重庆成都。

这副对联是一爱国人士为欢庆抗日战争胜利而写的。乍一看这副对联的上联是三个国名,下联则是中国的三个城市名。但其更深层的意思,上联是中国胜利地打败了日本(这里捷克转义为克敌),下联是南京重新庆祝成为首都。这样,就用三个国名和三个城市名,巧妙地组合成一副庆祝抗日战争胜利的贺联。

再看这样一副对联:

碧野田间牛得草;

金山林里马识途。

这是在1982年,由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春节征联活动中,择优选出的一副对联。上联为出句,下联为首选对句。上下联各由三个人名连缀成句,意义连贯,毫无生硬之感,堪称组串佳对。

再看由词牌组串的一副巧联:

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

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行来步步娇。

联中串出六个词、曲牌名《水仙子》、《碧玉簪》、《声声慢》、《虞美人》、《红绣鞋》、《步步娇》,描绘出了一幅美人轻移莲步,观月赏景的美丽卷。

四、分总

像列品法排列物品那样组句,但有分述有总述的制联方法称为分总法。使用分总法,必须集三个以上的物品并列排列,而且中间不用其它词语混杂间隔。分总法主要有先总后分和先分后总两种形式。

1.先总后分

请看北宋文学家刘攽对王安石联:

三代夏商周;

四诗风雅颂。

刘攽才华出众,王安石有意以此联难他,然刘稍思片刻便对出了下联。此联难度在于解决下联总括数目与列品数目字、义与上联的矛盾,或多或少都很难成对。刘以巧取胜,别开洞天,从《诗经》中独辟蹊径。风、雅、颂为《诗经》的四个组成部分,其中雅分大雅、小雅,历史上通称为四诗。以“四诗”对“三代”,以“风雅颂”对“夏商周”,妙语惊人,被称为传世绝对。

2.先分后总

先分述事物的几个种类,再进行总述,如:

雪月梅花三白夜;

酒灯人面一红时。

上联雪、月、梅花是分述,三白是总述;下联酒、灯、人面是分述,一红是总述。

邓琰的自题碧山书屋联也属此类:

沧海日,赤城霞,峨嵋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

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作者在这副联中,上下嫌分别用九种事物排列,这种对法又称连环法,此联即为九连环,环环相扣,节奏紧凑,音调铿锵,回环跌宕,气势宏大,可谓波澜

壮阔,在对联中是不多见的。制作这种对联,应当注意上下联所排列的事物、结构必须一致,比如上联是偏正结构,下联也应当采用偏正结构。

五、缺如

子曰:“君子于其所不知,盖缺如也。”(《论语·子路》),缺如这个名称,即取于此。这里借指人们在作对联时故意空出某个字让别人去填补,两联意的重心则正在空出的字上这样一种情形。请看一户穷人写的春联: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从字面看,读者便知作者在做文字游戏。上联缺“一”字,下联缺“十”字。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要从所缺之字的谐音上去理解。“一”与“衣”谐音,“十”与“食”谐音,加上横批所缺“东西”二字,作者的意图就不言而喻了,原来全联的意思就是“缺衣少食,没有东西”。此联立意奇巧,很形象地表达了穷人过年三难。它不但是一篇缺如联,还是一副数字联,若把它视为谐音联也是可以的。

请看一副嘲庸医的对联:

未必逢凶化;

何曾起死回。

相传有一个叫“吉生”的庸医,水平低下,却爱自吹,有人便在其门上贴了这副楹联予以嘲讽。在上下联镶嵌的成语中,每个成语都故意漏写了一个字,所漏写的字合起来恰是他的名字。这样的漏字法作的楹联,艺术效果比不漏“吉生”

二字更佳。

再看一副贺婚联:

人称新郎新娘,原本是旧相思一对;

你吃喜糖喜酒,能不有风味几番?

这副联中故意漏去一字,让前来贺喜的人自己去品味,自我感觉用什么字好就填上什么字,填不上来,说明这种风味难以用语言表达。这一漏字,正是寓联意于联外。

据说,袁世凯死后,有人写过这样一副对联: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这副楹联故意不按楹联作法之常规去写,上联五个字,下联六个字,使其不能成对,这样的对联按属对要求是绝对不可以的。但此联正是用属对中的“失对”术语,向人们暗示“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之意,作者利用缺如的手法出其不意地表达了言外之意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借此,方使这一巧联流传于世。六、重言

重言,就是在一联中多次使用某个或某些词语,以取得某种艺术效果。

有以一个字为单位进行重言的。如: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骋时毋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这副对联题于湖北当阳玉泉山关帝庙。上联重言“赤”字,下联重言“青”字,比为单字重言。

也有以几个字为单结重言的,如:

慕汉宋两完人,文章绝世,书法绝世;

称巴蜀一胜境,琵琶有声,铜锣有声。

这副对联题于四川云阳张飞庙,上联重的“绝世”,下联重的“有声”,都是以两字为单位的。

如浙江天台山方广寺的长联:

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和三百六十击钟鼓声,无声不寂;

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

上联重言“声”,下联重言“色”,佛理通秀,妙不可言。

七、两兼

两兼即指在一副对联中一个字可与前后的字同时组词,在读时可读成两种组合句式,两种效果。

请看下联:

李东阳气暖;

柳下惠风和。

此联巧在以不同句式的读法读出不同的效果,若按三、二句式读,可读出两个人名的名字:李东阳和柳下惠。李东阳,明代诗人,天顺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此人秉性温和,善依附周旋。柳下惠,春秋鲁国大夫,任士师(掌管刑狱的官吏),以善讲贵族礼节和坐怀不乱而著称。联以“气暖”、“风和”喻二人,十分贴切、自然。如按二、三式去读,其意义则变成了这样的意思:李树的东边阳气暖,柳树的下边惠风和。不管以何种句式读,对仗、结构都很工

整。其一,“李东阳”对“柳下惠”,人名相对,“气暖”对“风和”,主谓语词组相对。其二,“李”对“柳”是植物对,“东”对“下”方位对,“阳气”对“惠风”偏正词组对,“暖”对“和”形容词相对。再如:

易君左闲话扬州,引起扬州闲话,易君左矣;

林子超主席国府,连任国府主席,林子超然。

湘人易君左,写过一篇《扬州闲话》,大谈扬州姑娘,引起扬州地方人士的不满,上联即指点此事。“易君左矣”中的“左”,在这里当“偏邪”讲。“林子超”却林森,“林子超然”中的“超”字表示置身世外。“左”、“超”两字均为两兼。

八、层进

层进,就层层推进。

如石成金《笑得好·风雨对》中有记载:一嗜酒的先生与学生对联:

先生出字:雨;

学生对字:风。

先生又说:催花雨;

学生又对:撒酒风。

先生又曰:园中阵阵催花雨;

学生又道:席上常常撒酒风。

先生说:“虽然对得好,只是不该说先生的短处。”学生说:“如果先生再不

改过,学生就是先生的先生了。”联中“风”谐“疯”,字数由一而三而七,直推进到先生自感有愧,无从再对下去。

九、对比

对比,就是把两中相同或者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使彼此都显得更加明显突出。

例如:

知斯巾帼女儿,有志复仇能动石;

多少须眉男子,无人倡议敢排金。

有一年,秋瑾经过天姥山动石夫人庙,听一位老僧人讲,金兵南侵时,麾军来到山下,夫人显灵,驱动大小石头,打退了金兵。秋瑾深深感动,于是写下了这副对联。联中把动石夫人的抗金事迹与清末许多男子不敢排满的事加以对比,使前者更加令人崇敬,而后者更

对联解题技巧

对联解题技巧 对联,是我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葩。对联从2004年高考试卷中闪亮登场,并获得一致好评。以后的高考中在多份试卷中也反复出现过,而且命题方式定会趋向多样化。因此加强对联知识储备,强化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点击考纲】 在高考考试大纲中,对对联的考查虽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近几年,对联的考查常常在“仿用句式”或“修辞手法”的考查中间接出现,不可忽视。 【命题规律】以“对对联”的形式设计题目,既贴近生活,又新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2008年重庆卷第19题。写对联是一个非常成熟的题型,属于“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考查的范围,也属于“仿用句式”考查的范围。 一、考查题型 (一)情境式 题型示例1: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不惧强手,奋勇拼搏,取得了金牌总数位居第二的历史性突破。请你据此拟一副对联。 对联: 这种题型给考生提供一个特定的情境,结合“得体”这一考点要求拟写对联。考生拟写的对联不但要符合对联的写作要求,而且还要符合命题者所提供的特定情境。 参考答案: 凯歌高奏龙腾雅典;捷报频传狮醒东方。 (二)概括式 题型示例2:用对联形式为下列新闻拟一则标题。 新华社香港9月9日电中国奥运金牌选手代表团9日结束了为期3天的访港活动,他们在香港市民的欢送下离开香港,前往澳门访问。迎候在码头的数百名澳门居民以鲜花、欢呼和激动的心情,热烈欢迎健儿的来访,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等到澳门外港码头迎接。 奥运金牌选手访港3天来,在全港市民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美好的印象。9日上午,香港上环港澳码头门口聚集了许多市民,他们高举“中国的英雄”“中国人的骄傲”“预祝中国奥运健儿2008再创佳绩”等字样的横幅,热情欢送奥运金牌选手。 到澳门时,等候在那儿的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当刘翔、田亮、郭晶晶等名星运动员走到近前时,人们争相拍照,闪光灯亮成一片,人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表达了与金牌健儿重逢的喜悦。根据安排,代表团将在澳门活动2天。 对联: 这种题型的特点是把拟写对联和压缩语段的考点结合起来。做这种对联题,首先要求把主要信息筛选出来并加以概括,然后用对联形式加以组织。 参考答案:香港欢送金牌选手;澳门喜迎体坛精英。 (三)话题式 题型示例3:请你从“勤学”“立志”等词语中任选取一个作为话题,撰写一副对联。 话题: 对联: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种话题式题型只给考生提供一个话题,而其他方面都不加限制,这就为考生展现自己的才华提供了自由而广阔的舞台,人人得以展个性,显才情,见灵气。 参考答案: 勤学——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立志——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赠联的写作方法和实例讲解

赠联的写作方法和实例讲解 赠联,用来赠送给他人的对联形式的文字,是朋友之间互相馈赠的对联。虽然许多对联都带有某种题赠性质,但这里所说的赠联,仅限于人际关系交往的题赠之作,不包括挽联与庆贺联之类。我们主要来讲写赠联如何构思:首先写赠联一定要切被赠者,就是在哪里和被赠者相联系?如何下笔?如何延展?如何收尾?要把思路打开,做到眼前不拘束,文字自然清新,吐露深厚的感情,才能不落俗套。一、从与朋友相交的情谊写起,从两人渊源来写赠联注意:首要言情,非情深意重而不能赠,非真情实感而不能赠。 少角艺,老论文,客里追随,把盏各惊双鬓雪我拥毡,君听鼓,闲中慰藉,扶筇同看六朝山——薛慰农赠江小松联角艺:较量才能或武艺。筇:[qióng] 古书上说的一种竹子,可以做手杖。这一联全在以情运笔,从少时写至老时,可见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字字有来处。从时间的跨度上来写起,至“各惊双鬓雪”之句,真令人叹服,自然而然的写出的语句却动人心魄,情真意切。再细看对仗“客里/闲中”、“双鬓雪/六朝山”皆工整精致。“少角艺,老论文”句中自对,又同时兼顾与下联“我拥毡,君听鼓”相对,这种方法值得借鉴。同是宦游人,孤麓梅花泥雪印应知故乡事,野亭芳草夕阳桥——江湘岚赠浙江旧同寅周叔谦联

上下联第一分句都是出自诗中,起以两个人同是在客里做官,从回忆往事的点滴着笔。“孤麓梅花”切当年做官的地点,是指杭州孤山脚下。下联以分别时候感怀故乡的感情写起,相见又相送,古人写“亭“多是用来喻意送别,野外荒亭,芳草青青,夕阳西下,尽显依依不舍之意,真挚感人。“同是宦游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应知故乡事”——王维的《杂诗三首》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同寅:同僚,旧称在一个部门当官的人。泥雪印:鸿泥雪爪的印痕,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迹。江湘岚:字峰青,清末江西婺源人,官至观察,这个人是真以联传世的,他的联流传下来的极多佳作。 在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对联话》中第一卷就有他的一个传世名联: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扁舟过桥下,闻箫声何处,有风吹到月三更。——江湘岚题扬州二十四桥联二、用典故或者具体事例来写赠联,一定要切,下面我们来看如何在赠联中切事、切姓、切人?要求:一定要切人,从典故中人的生平事迹、爱好、志趣,能与被赠者联系起来,找到共同之处。 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左宗棠赠陶澍返乡 创作背景:1837年[道光十七年]两江总督陶澍阅兵江西,顺道回乡[湖南省安化]省墓,途经醴陵。县令借渌江书院做陶

诗词楹联常识

第二节诗词楹联常识 一、近体格律诗 近体诗,就是唐朝的诗。唐朝的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唐以前的诗,全部称为“古体诗”。唐以后不合近体格律诗规矩的诗,也称为古体诗。 (一)近体诗固定的格式和规律 1.字数 句子格式有两种:每句五字称“五言”,每句七字称“七言。 2.句数 诗的句数有四句和八句两种。四句一首的叫“绝句”,八句一首的叫“律诗”。五言四句的称“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四句的称“七言绝句”,简称“七绝”。五言八句的称“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八句的称“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3.平仄 近体格律诗中四个字的词组,一般都是按“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方式组合。这样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有韵律之美。 4.押韵 绝句、律诗一律押平声韵,不换韵。“押韵”也叫“叶韵”。 平起的诗首句起韵,仄起的诗第二句起韵,其下都是隔句押韵。 5.对句 对句又称“对偶”或“对仗”,就是上下两句配成对,字句平仄要相对,而且字义也要相对。律诗每两句为一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律诗的颔联和颈联一定要各自对仗。绝句只要求平仄相对,而不要求字义上相对。所谓对仗,具体说就是:平仄要相反;语法结构,甚至修辞方式要相同,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 (二)怎样分平仄 平仄是格律诗中的重要因素。作格律诗必须学会调平仄,然后按规定的平仄格式去创作。平声字读音较为舒和、悠扬,上、去、入三个调类的字则比较曲折、急促。作诗的人,为了使诗句读起来抑扬顿挫,使音节显得有起伏,能生动,就把平声字与上、去、入三声字交错在诗句中使用。因为上、去、入三声字读起来险仄、急促,所以就以“仄”字来代替,这就是平仄音律的得名由来。 从六朝以来,即以平、上(shǎng)、去、入四个字来作四种声调的代名词。“平声”就是调值与“平”字相当的声调,上、去、入可依此类推。 明朝真空和尚曾在《玉钥匙歌诀》中提出四句口诀: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对联的基本知识与写作技巧

对联的基本知识与写作技巧 梧桐树群与月之故乡群的朋友们都正在习作对联,为提高大家的写作技巧与兴趣受梧桐树管理员丽丽与冰心的委托,找简凡老师为我们进行一次基础知识辅导讲课。简凡(村落草民)老师在百忙中为我们查找有关资料,并从对联的基本知识入手深入浅出地编写了这份教材。望有兴趣的朋友转载并学习,在今后的对联写作中能有所帮助。老牛已代大家对简凡老师的辛苦及对我们的支持表示了真诚的感谢了! 对联的基本知识与写作技巧 (简凡) 对联简称对,俗叫对子或联语,一般上联叫出句、对公或对首,下联叫对句、对母或对尾。 一、对联的特点: 对联具备四个特点,即:字数相等、平仄相合、词性相对、内容相关。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平仄相合,音调与谐:传统习惯就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就是名

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二、对联的分类: 从内容广泛来分类 1、写景状物类:描写壮丽风景或雅兴志趣之事。例: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竹笋如枪,乌鸦焉能尖上立===兰枝似箭,黄蜂偏向利中行 2、叙事咏物类:记叙咏怀、评述古人、体察社会、启迪后人。例: 义存扶汉三分鼎===志在平金一片心 3、抒情言志类:抒发思想感情,志趣理想。例: 西塞论心亲旧雨===东山转眼起新云 4、格言哲理类:用满含哲理,意味深长的格言勉励治学立业, 修身处世。例: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非难 5、讽刺讨檄类:主要出自尖税矛盾得不别解决时,辄以对联形式讽刺檄讨。例: 刑户吏礼工兵,大堂六部===马牛羊鸡犬豕,小畜一家 三、对联的形式: 1、正对:就是对联中最大量的,它的内容构成主要就是并列关

对联方法

对联方法 对联方法------书生老师 上节课我们看了对联审句的依次五种方法,分别是找主语、辨词性、析手法、定联眼、寻关联。下面我们继续看看下面的一些方法。 6:写景?抒情?言志?论理?寻趣?主旨是什麽? 一个句子读来,首先要确定句子的描写及内涵,主要是想表达什么例: 出句:梅花独在雪中开 如果是「梅花雪中开」,那我们可以把出句看成是在“写景”,也可以把出句看做一种“哲理”。 现在多了个「独在」,「梅花独在雪中开」看成写景比较不妥当,拿来当哲理会比较好些,强调梅花“独在”“雪中”才开 假设出句是「独有梅花雪中开」呢(先不管律)?重点又偏移到“梅花”了,强调只有梅花才是雪中独开的花。 了解了主旨,那么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了哈 这个句子不写下联了,有时间大家对一下

7:判断联意阴阳 对联讲究的是语句曲意婉转,惠风和畅,让人读来神清气爽。 下面看一下例句 例1: 出句:共坐春风倾意气 对句:独游寒寺生忧愁 大家看一下这个对联,从联律来看还可以,只是细读起来就感到勉强了许多。上下联有头重脚轻之病,上联大气,下联气弱。 出句向阳心态,对句转阴无来由,联意阴阳不谐。 例2: 出句:清溪浮翠缓 对句:冷雨打香残 这句明显情绪隔阂,阴阳不谐。 出句给人的感受偏阳,对句调子调得太阴,上下的意象分述不同的感受,情绪上会让人感到突兀。 例3: 出句:新词旧调吟春好 对句:素手琴心抚月明 这是吟咏春天的好,新词迎新,旧调怀旧吗?在这里,新词旧调隐含有「立足过去,放眼未来」的味道。

整个上联的意象是向上提升的,对句不宜淡处理。所对基调过淡,没能激发生气。 8:体会弦外之音 读文字既要读的字面的意思,也要读出其内涵 例1: 出句:柳线低斜空钓月 对句:松针微抖细缝云 上联有比兴,柳,「欲钓湖中月,难辞岸上风」。「斜」,因风起,表外因;「低」暗示本来可以入水,现在却只能望月空叹,基调很无奈。上联不应单纯只看是拟人描景,但是下联看不出来。 例2: 出句:篱外徘徊,不忍听一管苍凉,满庭落寞 咱们先分析一下这个出句 篱外徘徊不忍听,显然「一管苍凉」同「满庭落寞」一样,都在庭中能闻。篱外就听不到了?我想还是听得到的 「徘徊」只是不忍听偏又不想远离。这个不想远离也许是因为一管苍凉正是心之所系。 篱外人的情绪如何?这将影响我们对句的基调。 1)、也很沧桑落寞:因为沧桑,所以怕听,怕外感生内应,再撩起伤情。。。对句基调从「阴」。 出句:篱外徘徊,不

对联写作技巧(一)

对联写作技巧 对联的写作方式,多种多样。几乎所有的文学写作技巧,都可以应用到对联写作上来。 如果全部介绍的话,应有1000 页书以上的内容,这里仅作简单介绍。针对每个人来说,常用的写作方法只有几种或10 几种,当然也有更多的。初学阶段,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些适合于自己的方法。今后联艺提高了,眼界扩大了,相信朋友们会逐渐掌握更多对联写作方法。 一、遣词技巧 1、比喻法 比喻法,运用此一事物或情景,来比喻另外一事物或情景,使人有个鲜明的印象,从而产生联想。如: 勤是摇钱树; 俭为聚宝盆。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过去曾有人写了一联讽刺大堂六部: 刑户吏礼工兵,大堂六部; 马牛羊鸡犬豕,小畜一家。 以上都是比喻。 2、比拟法 对联中,把事物当作人,或以人拟物,以一物拟另一物,就叫比拟。如,

1964 年陈毅元帅挽“四?八”烈士联:浓雾阴沉征订道;大星陨落黑茶山。黑旧韵,发音赫he。 联中不直接说主体---- 因飞机失事在黑茶山,王若飞、叶挺等烈士遇难,联 语中把他们比拟为“大星”,他们遇难比拟为“大星陨落”。联语充满敬爱之情。 3、夸张法通过事物进行扩大或缩小形象的描述,借以突出描写对象的主要方面和本质特点。如: 声驱千骑疾; 气卷万山来。铁汉三杯软脚;金刚一盏摇头。 一粒米中藏世界;半边锅里煮乾坤。看看锅里煮乾坤尤其夸张。 4、衬托法衬托法,就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如: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春色半城湖。 (济南大明湖联) 今尚祀虞,东汉已无高后庙;斯真霸越,西施羞上范家船。 (淅江绍兴上虞虞姬庙联) 5、对比法对比法,把性质相反的两种事物,或是某一事物相反的两个方面放在一 起 来写。 心清水浊; 山矮人高。 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 1 革命者忠心赤胆,死而犹生。

地名对联连地名

地名对联连地名 我国地名之多、之复杂,可以说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为之逊色。而地名的名称之有趣、含义之双关,则给了文人学子发挥的空间,他们将各种地名与对联相结合,由此创造了一系列的地名对,既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也为中国的对联文化带来了更宽广的内容。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几联地名对,感受一下文人学子的奇思妙想与地名对联的盎然趣味吧。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东天竺,西天竺,东西天竺天东西。 据说有一年乾隆下江南,路过江苏的一个城镇通州,便想起了北京也有一个地方叫通州,于是出了上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叫大臣们来对。上联仅用了4个字,重复排列,十分巧妙,将位于南北的两个同名地点串联起来。纪晓岚以东西当铺为下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上联南北、下联东西,方位对方位,而东西又可表明物体之意,符合当铺的功能。 但是在这副对联里,地名仅仅出现在了上联,还不能说是地名对。于是就有后人对下联为“东天竺,西天竺,东西天竺天东西”,这样一来则是上下联皆为地名,组成了一副地名

对。 龙游丽水; 仙居天台。 这副对联直接将浙江的四个地名连接,但并无生涩之处。不过大多数地名对,常常是嵌入地名,使得衔接更为自然,有情境感。如: 密云不雨旱三河,虽玉田亦难丰润; 怀柔有道皆遵化,知顺义便是良乡。 北京附近有密云、三河、玉田、丰润、怀柔、遵化、顺义、良乡等县。于是就有人撰写了这样一副对联,将八个地方的名字嵌入其中,且对仗工整,因果关系自然,构思巧妙。与此类似的还有: 密云布雨,引三河,灌玉田,万年丰润; 平谷移山,填静海,建乐亭,百世兴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名对,则是使用了大街小巷的名称,这些对联,往往更具趣味。如: 龙藏流水井; 马站清风桥。 广州市内有四条街道,分别是“龙藏街”、“流水井”、“小 马站”和“大马站”,还有一处“清风桥”。于是就有了这样一副 对联。

对联解题技巧

对联解题技巧 对联,就是我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葩。对联从2004年高考试卷中闪亮登场,并获得一致好评。以后的高考中在多份试卷中也反复出现过,而且命题方式定会趋向多样化。因此加强对联知识储备,强化训练,就是十分必要的。 【点击考纲】 在高考考试大纲中,对对联的考查虽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就是,近几年,对联的考查常常在“仿用句式”或“修辞手法”的考查中间接出现,不可忽视。 【命题规律】以“对对联”的形式设计题目,既贴近生活,又新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2008年重庆卷第19题。写对联就是一个非常成熟的题型,属于“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考查的范围,也属于“仿用句式”考查的范围。 一、考查题型 (一)情境式 题型示例1: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不惧强手,奋勇拼搏,取得了金牌总数位居第二的历史性突破。请您据此拟一副对联。 对联: 这种题型给考生提供一个特定的情境,结合“得体”这一考点要求拟写对联。考生拟写的对联不但要符合对联的写作要求,而且还要符合命题者所提供的特定情境。 参考答案: 凯歌高奏龙腾雅典;捷报频传狮醒东方。 (二)概括式 题型示例2:用对联形式为下列新闻拟一则标题。 新华社香港9月9日电中国奥运金牌选手代表团9日结束了为期3天的访港活动,她们在香港市民的欢送下离开香港,前往澳门访问。迎候在码头的数百名澳门居民以鲜花、欢呼与激动的心情,热烈欢迎健儿的来访,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等到澳门外港码头迎接。 奥运金牌选手访港3天来,在全港市民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美好的印象。9日上午,香港上环港澳码头门口聚集了许多市民,她们高举“中国的英雄”“中国人的骄傲”“预祝中国奥运健儿2008再创佳绩”等字样的横幅,热情欢送奥运金牌选手。 到澳门时,等候在那儿的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当刘翔、田亮、郭晶晶等名星运动员走到近前时,人们争相拍照,闪光灯亮成一片,人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表达了与金牌健儿重逢的喜悦。根据安排,代表团将在澳门活动2天。 对联: 这种题型的特点就是把拟写对联与压缩语段的考点结合起来。做这种对联题,首先要求把主要信息筛选出来并加以概括,然后用对联形式加以组织。 参考答案:香港欢送金牌选手;澳门喜迎体坛精英。 (三)话题式 题型示例3:请您从“勤学”“立志”等词语中任选取一个作为话题,撰写一副对联。 话题: 对联: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种话题式题型只给考生提供一个话题,而其她方面都不加限制,这就为考生展现自己的才华提供了自由而广阔的舞台,人人得以展个性,显才情,见灵气。 参考答案: 勤学——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立志——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四)组合式

[VIP专享]对联写作13种基本技法

对联写作13种基本技法 1)【比喻法】: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根据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反喻、互喻等,如: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2)【比拟法】:比拟就是运用联想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来描写, 即故意把物当成人,或把人当作物,或把甲当成乙物。如: 稻草捆秧父抱子 竹篮装笋母怀儿 3)【夸张法】:即通过事物进行扩大或缩小形象的描述,借以突 出描写对象的主要方面和本质特点。如: 一粒米中藏世界 半边锅里煮乾坤 4)【衬托法】:就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如: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春色半城湖——(济南大明湖联)5)【对比法】:…… 如: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 革命者忠心亦胆,死而犹生 6)【反对法】:就是上下两联,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衬。如: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岳飞墓前联)

7)【正对法】:即上下两联,角度不同,意思是互相补充的。即要求对联的上、下联在内容上分别描绘两件具有可比性的事物或从不同角度写同一事物内容相关的两个方面,以便更深刻、更全面地描述某种情景、表达某种感情或说明某种哲理,例如: 山势巍峨,翮鸟不能越过; 崖壁峻峭,飞猿亦苦攀登。 ——上联极言其高,下联极言其峻,上下互补,突出摩天岭的高峻 水以长流方及远, 山因积石始成高。 ——描绘两件具有可比性的事物以说理。 8)【自对法】:自对又称“句中自对”或“当句对”,指对联中的字词句,不仅上下联相对仗,而且上联自身之中和下联自身之中(即所谓句中)也存在对仗。这就使对联更加工稳,更增添了对衬美。句中自对的用法,在对联(特别是长联)中,运用得比较广泛。而且有句中自对,则上下联之间的对仗,一般就要求得宽松些。如: 闲云野鹤翩翩去 万水千山得得来 ——其中,“闲云”与“野鹤”“万水”与“千山”,自对颇工,但上下联之 间,对仗就宽些。 9)【串对法】:串对又叫流水对,意思是顺连,即上下句之间具有某种因果、承接、主次等逻辑关系,分别独立出来都没有意义。如 长沙岳麓山联:

对联须掌握的90个问题

对联应掌握的90个知识点 1、【对句】即“对联”中的“对”,是相互成对而没有统一中心的上下两句。一般有出句和应句,多由两人以上互相应对完成。如:张之洞,陶然亭。 2、【联语】在对句的基础上有统一的中心和主题的上下两句,一般由一人单独完成,多独立悬挂出来。如:水清鱼读月,花静鸟谈天。 3、【对联】是对句和联语的合称,是由两串等长、成文和互相对仗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它以对偶句为基本形式,讲求声韵,格式自由的独立的文学艺术,它萌发于民间具对偶特点的对句,而后孕育于诗歌、骈赋,最后脱体于律诗成为对独立的对联。它具有民俗性、文学性、艺术性和实用性。它既独立于与诗、词、曲、赋、散文、谜语、俚语等各种文字艺术表现形式以外,但又能包容这些艺术形式的特长。因过去对联常题写在楹柱上,所以也称楹联。 4、【对联的历史】目前认为,它萌芽于律诗之前,发展于律诗之后,鼎盛于诗、词日益衰落的清代,至今仍被广泛地使用。从历史朝代来说,对联的萌芽阶段:从汉晋到唐;发展阶段:从五代到元;繁盛阶段:明清两代。 5、【桃符】据传,古代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桃树下有神荼(音“图”)、郁垒二神,主管万鬼,如遇作祟的鬼,他们就把它捆起来喂老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春节就户悬“桃梗”,又称“桃符”,即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两旁,为驱避鬼怪。到五代时,桃木板上的神像就演变为书写文字的对联。 6、【对联与文字】汉族语言不同于其它民族语言,其它民族语言往往很难做出文字上的两两相对和形式工整协调的对联。汉语文字字形方正,结构优美,音节分明,声调匀称。因此,汉字便于形成对句,适合创作对联。汉字的特点使对联成为汉语言文学所独具的一种艺术形式,各种拼音文字都不可能产生对联。 7、【副】对联以副计量,上下联(全联)合称“一副对联”。 8、【言】诗体的“言”以每一句的字数计算,如五言、七言……对联则以上联(或下联)的字数计算,如“愿闻己过;求通民情”为四言;“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为七言。长句,尤其是长联,一般称字,而不论言,如昆明大观楼长联称百八十字联,而不称九十言联。 9、【字】一副对联的字数为全联文字数量的总和。如:“愿闻己过;求通民情”为八字;“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为十四字;昆明大观楼长联为一百八十字。 10、【对联的标点】文章中引用对联一般在上联收尾处用标点符号。一般而言,单句联联尾用分号为宜;中长联,联中已用了分号、句号,上联尾用句号为宜;至于某些表达特殊语气的标点符号,可使用疑问号或惊叹号等。对联中一般不使用括号、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等标点符号。对联贴在墙上或门的两侧不用标点符号。 11、【上联】对联的前半部分。一副对联由两个字数相等的部分组成,古人称先为上,故先书的部分为上联。上联又称出句、上支、上比、对公、对头……。 12、【下联】对联的后半部分。一副对联由两个字数相等的部分组成,古人称后为下,故后书的部分为下联。下联又称对句、下支、下比、对母、对尾……。 13、【横批】是指挂贴于一副对联上头的横幅(横披、横额),一般仅用于少数有此必要的对联。所谓“横”,指的是横写的书写方式;“批”,含有揭示、评论之意,指的是对整副对联的主题内容起补充、概括、提高的作用。因此,横批应当与主题内容相关,应当尤其精炼(实践中多以四字为格),也应当考虑平仄交替。横批的字词和内容还应避免与上下联简单地重复。横批应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不应当是画蛇添足。“横批”之“虚额”:不直书地名,或用典,或拟景,更具文采的横额,如南昌滕王阁的“仙人旧馆”,《红楼梦》中的“有凤来

技巧点拨——轻松对对联

技巧点拨——轻松对对联 技巧点拨——轻松对对联 教学目标1、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 2、学会对对联 教学重点懂得如何对对联 教学难点在给出上联或下联的情况下,能对出下联或上联。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讲一个与对联有关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故事一)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 门对千根竹, 家藏万卷书。 富豪见了,疑有讽己之意,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 门对千根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 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富豪气得目瞪口呆。 (故事二)纪晓岚9岁那年,到县里参加童子试。入考场前,他手里正拿着一截树枝和几个相识的考生玩耍。这时,担任主考的教谕来了,纪晓岚赶忙把树枝藏在袖筒里,一本正经地向教谕大人问好。 先生看着这个小机灵鬼,心中十分喜欢,便把他叫到身边说道:你这个小顽童,生得倒挺机灵,不知你的书念得如何?纪晓岚的娃娃脸上,两只大眼晶晶闪亮,看着教谕说道:一会儿入场考试,大人就会晓得了。他这么一说,把教谕大人逗乐了,说道:现在未入考场,我倒要先试你一试。说完,教谕给纪晓岚出了一联,要他来对,这句上联是:小童子暗藏春色。纪晓岚听了,脸上微微一红,便扑嗤一下笑出声来,想是先生看到了自己刚才顽皮的样子。便赶忙回答了一句下联:老宗师明察秋毫。 二、对联的起源 张贴桃符:秦汉以前,民间每逢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神荼和郁垒)的古老风俗。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到了唐以后,有人开始把桃符上的门神神荼和郁垒换成了秦琼和尉迟恭。 第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五代时期后蜀王孟昶作 三、如何对对联 对联的上句叫上联(也叫出句)下句叫下联(也叫对句) 对联的特点为: 1、字数相等。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 例: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改后上联: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对联写作的基本要求

对联写作的基本要求 对联能够存在和发展这么久,人们喜爱愈烈、流传愈广除了某些客观原因:帝王的提倡,名人的创作,人们的需要外,主要在它自身具有许多艺术优点和长处:文字美、声韵美、民族特色、应用价值等,能与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这里将探讨它构成那么多优美的艺术形式的艺术要求,即对联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上下联字数相等 对联是有上联和下联的,缺少其中之一,都不成为对联,这是定格。它还规定上下联字数一定要相等,否则不能相对。从前有个故事说,甲乙二人对对,甲出句:“三宝殿前三个塔”,乙对以“五凤楼台五层楼”,本很工整了,但甲又说:“还有塔、塔、塔”,乙由于不能以五个楼字去对三个塔字,没能对了。它不像“三光日月星”可对以“四诗风雅颂”。因为雅包括了小雅大雅二诗,乙没有办法以三个楼字包括五层楼,只得认输了。因此,上联五个联(五言),下联也要五个字,上联七个字(七言),下联也要七个字,如下列二联:(1)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2)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树柱长天。两联上下联字都相等,前者是李大钊烈士所引,气概非凡。后者是杨昌济教授(毛主席的岳父)的名联,表示决心培植救国材人。 不论多少字的对联,都一样要上下联字数相等,不能象词赋那样对偶句容许引头词和语尾词。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上阕第四句“看漫山红遍”,下阕第三句“恰同学少年”中“看”和“恰”都是引头词;鲍照的《芜城赋》有“岂忆同舆之愉乐,离宫之苦辛哉”句,其中“岂忆”是引头词,“哉”是语尾词,在对联是不容许有的。因为对联的上下联必须互相对称、整齐、美观。理由很简单,从许多生物自然器官都成对就可说明了:鸟有两翼,兽有一对前腿,牛羊各有一对角,人的耳、眼、手、脚都是成对,长短大小一样,每对器官都在身体匀称地分布好,给人以对称、整齐的美感。对联的互相对称、整齐的意义也一样,是给人以美的观感,美的享受。对联如果不这样,就像人的器官不全,不成残废,也是缺陷,成为丑陋,给人以难看的形象。所以一切东西要得人喜爱,首先就要有外表美,形式美,对联就具有这特点。 对联字数相等的特点曾给聪明人反用过,有一副挽袁世凯联云: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哀世凯对以中国人民是对不起的,作者正是借意说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因袁复辟帝制,扼杀共和,这是千多年才见到第一副字数不相等的奇联。但也不能说字数相等的两行字或两句话就成为对联,因为对联还要讲究对仗音韵等艺术构造。 对联的上下联字数相等既无异议了,但它应以多少字数为佳呢?从现有的对联看,少字多字都有佳联,若有字数划分联形,七言为最多,其次是八言九言,又次为五言和十言至十二言,四言六言和十三言以上则较少,至于少于四言的短联和几百言以上的长联,有点似凤毛麟角了。因为字数过少过多都难于写作。对联的字数多少应以内容决定形式,由作者根据题材来决定,既不宜过短,也不宜片面追求长。 (二)同词性的字词相对 词性即词的特点,同词性即划分为同一特点的词类。根据词类讲究字词对仗,是对联中对偶艺术的关键。古人对词类的划分和今人的说法不尽相同。古人云:“实对实,虚对虚”。

妙趣横生的讽刺对联 经典讽刺对联大全

妙趣横生的讽刺对联经典讽刺对联大全 【妙趣横生的讽刺对联】 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中,楹联是一个瑰宝。它有悠久的历史。在各种节日喜庆时,差不多都要用到它!在这些对联中,讽刺联,有它的独特作用。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历代经典的讽刺对联吧。 讽刺贪官联: 清朝时,有一位镇江知府,把官厅修建得焕然一新,并在这里大宴宾客,请诗文大家吴鼎撰题楹联,吴鼎并不深思,提笔书出上联: 山色壮金银,惟以不贪为宝; 这上联嵌入了镇江的名胜金山和银山。但吴鼎一时想不出合适的下联。但傍边有一位客人马上脱口而出:

江流环铁石,居然众志成城; 下联嵌入了三国东吴孙权在镇江筑的铁瓮城。此联的意思是此处虽然是肥美之地,但为官者不可起贪心,否则将会遭到老百姓的反对!此上、下可谓珠联璧合,众人莫不称妙! 改联讽贪官 湖北黄州府知府某人,爱财如命,非常贪婪,断案不辨是非.他曾为城外的放龟亭(相传为苏东坡在黄州时所建)题有一幅对联: 昔日黄州如何,今日黄州如何,请君且自领略 这是赤壁亦可,那是赤壁亦可,何必苦为分明

有人把把它改成如下的样子: 原告送钱若干,被告送钱若干,请君且自领略 这边有理亦可,那边有理亦可,何必苦为分明 妙联鞭赃官 某年除夕,一个贪赃枉法又厚颜无耻的县官,在县衙门上贴了一副对联: 一心为民,两袖清风, 三思而行,四方太平,五谷丰登; 六欲有节,七情度量,八面兼顾,久居德苑,十分廉明。

横批:福荫百姓 正当自己洋洋得意时,有人在他的对联側边也贴上一副对联,与之相对!: 十年寒窗,九载熬油,八进科场,七品到手,六亲不认; 五官不正,四蹄羁縻,三餐饱食,二话不说,一心捞钱。 横批是:苦煞万民 秀才写春联戏财主 从前有个为富不仁的地主,过春节时,请本村秀才写春联,秀才有意捉弄他,提笔写道:

纵览各大名胜的对仗楹联

大明湖小沧浪亭 荷花如城月如斗; 名流作主泉作客。 大明湖薜荔楼 舟行着色屏风里; 人在回文锦字中。 十芴园静如山房 诗怀处临纯水; 文味闲时数落花。 泰山红门宫 人间灵应无双境; 天下威严第一山。 泰山天门阁 风定天门悬日月; 雨收石角挂虹霓。 蓬莱阁 凌空欲仙白云高阁千里目; 出世如幻碧海长涛万斛珠。 济南大明湖历下亭 李北海亦豪哉杯酒相邀顿教历下古亭千古入诗人歌咏; 杜少凌已往矣湖山如昨试问济南过客有谁继名士风流。河南

郑州黄河游览区 九弯黄水天际落; 万里江山画中游。 嵩山绝顶 翠色千重包楚塞; 黄河一线下秦川。 三门峡五羊山披云亭 襟带有情绕郭河声从低出; 烟云如画隔窗山色自天来。 南阳卧龙岗 立品于莘野渭滨之间表读出师两朝勋业惊司马; 结庐在紫峰白水一侧曲吟梁父千载风云起卧龙。 湖北 武汉市黄鹤楼 一笛清风寻鹤梦; 千秋皓月问梅花。 武汉市黄鹤楼 白云随爽气西来除当年玉笛横吹更谁文字风流独有千古; 黄鹤随大江东去幸此日琼楼重建又觉山川景物焕然一新。宜昌葛洲坝 一座平湖屏巨坝; 万家灯火照人间。

湖南 长沙岳麓山 大翼垂天九万里; 长松拔地五千年。西南云气来衡岳; 日夜江声下洞庭。长沙第一师范 句里乾坤随指顾; 斗南钟鼓闹清秋。岳阳楼 笛里沧桑吹几遍; 樽前风月醉双清桃花源 为闻庐岳多真隐; 别有天地非人间。广东 白云山云岩 云开世外三千界; 岩倚天南第一峰东莞 春树有情迎过客; 名山无恙慰诗人。

海南 通什度假村 静品溪声真惬意; 酣观树色自清凉。 万宁东山岭 石塌如床卧看云霞迷望海; 仙船系缆静闻风雨汇潮音。广西 桂林叠彩山 山静水流开画景; 鸢飞鱼跃悟天机。 漓江酒绿招凉去; 常侍诗情赏雨来。 三宝堂 景物增妍寺宇笼烟花润雨; 林泉足韵禅房映月竹摇风。四川 成都杜甫草堂 侧身天地更怀古; 独立苍茫自吟诗。 剑门蜀道 百里连绵千壁立;

楹联的写作技巧

楹联的写作技巧 (一)、掌握对仗的基本技巧。 对仗是楹联的基本特征,没有对仗就没有楹联。因而在学写楹联时,首先必须在对仗上下功夫。在这方面,古代有不少关于声律对仗的好书,如《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训蒙骈句》、《声律发蒙》等,再参考《佩文诗韵》、《诗韵合璧》、《诗韵全璧》等,这些书籍是古代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它们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字数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 其次,通过多读古今名联名对,也可悟出创作楹联的一些基本技巧。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本书在第三节精选了中华经典楹联、第四节精选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最实用的对联,意在让读者欣赏的同时,通过品读、模拟受到熏陶,学会作楹联的基本技巧。 再次,要注意楹联对仗的一些基本要求。

首先是形式要对称。一般来说,楹联的平仄、词性、句法及结构都要对仗。初学楹联,最宜先学工对(也称严式对),也就是说,要按同类词对仗成联,如: 竹因临水情斯畅; 兰以当风气亦和。 联句上下第一字“竹”、“兰”均为草木类名词,第二字“因”、“以”均为介词,第三字“临”、“当”均为动词,第四字“水”、“风”均为天文、地理类名词,第五字“情”、“气”均为人文类名词,第六字“斯”、“亦”均为助词,第七字“畅”、“和”二字均为形容词。 二是内容要相关。楹联之所以称其为楹联,不但在其中需要对仗,重要的还在于一个“联”字,楹联不联则不能称其为楹联。如果上下联是两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即成败笔。比如:

一劳永逸长生乐; 万象回春大地新。 此联的平仄及词性都基本对称,但它却不能算做楹联。因为上下联是孤立存在的,不能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上联是化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苜蓿》句:“此物长生,种者一劳永逸。”下联则是一般春联句,两者没有互相的联系。 有些楹联不但内容相关,而且在形式上也做到相互关联。如徐树人所撰一副楹联: 惟贫病相兼,乃称寒士; 并钱漕不取,才算清官。 此联意思是:只有贫病交加,才算寒士;不爱钱,不征税才算清官。上联是陪衬,下联是正意,“乃”和“才”表示其

春联(1)

23 春联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的五副对联。 2、学会10个生字。 3、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喜欢搜集、诵读和揣摩春联。 教学重难点 理解五副春联的意思是重点;初步懂得春联讲究对仗、音律美是难点。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3分钟)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我来给你们讲一个: 从前,有位读书人。他家门前有一片财主的竹林。春节时,他写了一副对联,贴在自家的大门上,上联是“门对千竿竹”,下联是“家藏万卷书”。财主看了心中不服,夜里就把自家屋后这一片竹子拦腰截断,心想,这下看你怎么写。第二天,这位读书人见此情景就将上下联各添了一个字,变成“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财主看了非常生气,到了夜里,干脆把屋后的竹子连根刨掉了。便暗自得意,这次看你还有什么能耐。这位读书人第二天看见后又将上下联各添了一个字,变成“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 请你们想想,这位读书人在下联的结尾处加上了什么字呢? 2、中国人有写对联和贴对联的传统,每逢遇到婚丧喜事或过节、开重要会议都要写对联贴对联来表情达意。比如,“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玉镜明。”“金鸡啼鸣天破晓,嫦娥起舞月高悬。”这两副对联写的就是我们刚刚过过的中秋节。 3、过年时,家家户户在自家的大门上贴对联,这样的对联叫……春联(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春联》一课(齐读课题)老师相信你们通过这课的学习,有了春联的知识,会想出这副春联下联结尾的字。 二、指导初读(15分钟) 1、打开课本到125页,用2分钟时间默读完课文。读完课文后,不看书,说说你对春联的初步认识。 (1)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默读完课文,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老师有一点提醒:默读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或不理解的词语跳过去,不回读。有意识地记忆一些自己 认为是关键性的词句。 (2)反馈。如果学生说不好,可提供句式:的春联。(评点:城楼上的卫兵-高手) 2、如果再多读几遍课文,你们就会对春联有更多、更深的了解。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依据拼音读准、记住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 (1)注意保持正确的读书姿势。

新年祝福语对联大全

新年祝福语对联大全 篇一:新年祝福对联新桃开元尊玉添彩,世间藏家运似水,古玩飙值宝石多姿,界外豪客来如山 尊羊开泰,石奇天惊,藏友宝,满誉四座 九州启元创新模式天下藏界,合作与互利共赢发展是宝 篇二:贺词对联新年贺词是在酒席宴会的开始,主人表示热烈的欢迎,亲切的问候,诚挚的感谢,客人进行答谢并表示衷心的祝愿的应酬之辞。新年贺词,是用于各种集会或聚会场合的讲话。从中央的外事活动到民间的团体聚会,从重大工程的剪彩到个体营业的开张,不管是身居要职的领导,还是普通百姓,都可以用使用。新年贺词也称祝辞,是指在吉庆佳节、迎送宴会以及各种集会场合,主宾各方发表祝贺或答谢讲话的礼仪文书。第一范文短信频道提供各种节日祝词贺词,包括精彩新年贺词,生日贺词,蛇年贺词,新春贺词等各种庆典祝词资料,希望大家多多宣传,多多支持。 送年爆竹辞旧,开坛美酒迎新;才子佳人携手,神仙情侣并肩;大海碧波扬帆,幸福生活远航;人生真情与沐,世间和谐共享。诗情画意贺新春! 蛇年你最拽,考出100分来!十分的精彩十分爱,十分的健康十分帅,十分的温馨十分情,十分的好运十分赢,十分的活力十分行,蛇年得满分。 三星高照,奇兔瑞风:天下华人,炎黄子孙;中国人,

中国情,中国根;红窗花,红对联,红灯笼;短信传遍地球村,回家过年——游子心! 过去的一年,是艰苦创业的一年,是努力拼搏的一年,也是公司值得骄傲的一年。广大员工,沿着公司发展的方向,兢兢业业,努力拼搏,爱岗敬业,朝着共同的目标一同奋进,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雄关漫漫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知识经济和竞争的白热化,面对XX年港澳台地区保险中介机构迈入中国大陆市场的巨大挑战,我们将一如既往、信心倍增,激情满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一定会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艰苦奋斗,勇于面对挑战,善于抓住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共同开创公司发展的新局面! 我的新年之愿是:愿我们的xx像巨龙般腾飞,愿我们的事业像鲜花般绚丽多彩,愿我们的公司像磐石般坚强稳固,愿我们的员工像兄弟姐妹一样紧密团结,愿我们的朋友像青松一样长青,愿我们的生活像蜂蜜般甘甜圆满。让我们共同共祝:xx的未来更加美好! 最后,再次祝福大家新年快乐。 在爆竹声声中,我们迎来了的XX年。在此新年佳节之际,向一贯关心、支持公司发展的**省委、省人民政府、省直各有关厅局、社会各界朋友致以新年的祝福!向集团公司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训练之仿写对联

(2015·北京市卷)4.恰当地嵌入书名、地名、人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孙伏园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就巧妙地嵌入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名称和主编的刊物名称,意中有意,感人至深。在下面对联的横线处,依次填写作品名称或刊物名称,与原联相符的一项是 踏,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 痛,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 A.毁灭彷徨莽原呐喊 B.莽原呐喊毁灭彷徨 C.莽原彷徨毁灭呐喊 D.毁灭呐喊莽原彷徨 提示:《呐喊》《彷徨》《野草》《而已集》《热风》《十月》《毁灭》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含译作),《莽原》《奔流》是鲁迅先生主编的刊物。 4.(2分)B (2015·福建龙岩)3.综合性学习。(9分) 今年“五一”期间,央视播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起热议。某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各题。 【品对联】(2)某校邀请大国工匠孟剑锋来校做演讲,书法社结合孟剑锋的事迹拟写了一副“宝剑锋从磨砺出,和美精自细琢来”的对联。请结合材料三 ...分析这副对联的妙处。(答出两点即可)(3分) 3.(2)(3分)①化用古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②巧妙将工匠的名字“剑锋”和他所创作的国礼的名称“和美”嵌入(写入)对联。 ③蕴含着对孟剑锋大国工匠精神(吃苦耐劳、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赞美。 (答到1点给2分,答到2点给3分。) (2015·福建莆田)三、综合性学习(8分) 18.学校准备举行读书报告会,会场上要悬挂一副对联,上联已拟好,请你补写出下联,使之与上联构成对偶。(2分) 上联:学习成就人生路 下联:阅读 18.(2分)示例:助推中国梦(或:铸造正气魂……)(能与上联构成对偶,意思连贯即可。) (2015·广东汕尾)5.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习俗丰富多彩。请仿照例句,在传统的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中选择两个进行仿写,使仿写的两个句子与倒句组成排比句。 (注意节日的先后顺序)(6分) 例句:春节贴对联放鞭炮,寄寓生活红火吉祥如意; ,; ,。 5.示例:清明上坟墓拜祖先,缅怀先辈恩德激励后人;中秋吃月饼赏明月;祝福家人平安团圆幸福。 (2015·广东省卷)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分) 浩浩长江,巍巍长城,山川形胜,风俗人文……中华之美,异彩纷呈:中华之美,美在武术,刀枪剑戟,舞出雄健风姿;美在音乐,鼓瑟笙箫,演奏美妙旋律;(1)___,___,___;(2)___,___,___。 5.(每个句子2分) 示例:美在戏曲(1分)生旦净丑演绎悲欢人生(1分) 美在文学(1分)诗词曲赋抒写灿烂文化(1分) 美在汉字(1分)点横撇捺记载悠久文明(1分) 美在建筑(1分)亭台轩榭尽显精巧布局(1分) (2015·广西南宁)五、综合题(共10分) 21.5月18日,一个9岁男孩因写了几首“神奇”小诗,一夜爆红网络,随后,媒体的过度关注与热捧,给“小诗人”带来了极度的困扰和烦恼,“小诗人”说:“我再也不写诗了,”有关“小神童”的成长问题,再次走入人们的视野。

对联创作技巧

对联创作技巧 对联写作技巧之“立意遣词技巧” 对联的写作方式,多种多样。几乎所有的文学写作技巧,都可以应用到对联写作上来。如果全部介绍的话,应有1000页书以上的内容,这里仅作简单介绍。针对个人来说,常用的写作方法只有几种或10多种,当然也有人更多的。初学阶段,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些适合于自己的方法。今后联艺提高了,眼界扩大了,相信朋友们会逐渐掌握更多对联写作的方法。 1、比喻法: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根据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反喻、互喻等。 如: 勤是摇钱树; 俭为聚宝盆。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2、比拟法:比拟就是运用联想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来描写,即故意把物当成人,或把人当作物,或把甲当成乙物。 如: 稻草捆秧父抱子; 竹篮装笋母怀儿。 3、夸张法:即通过事物进行扩大或缩小形象的描述,借以突出描写对象的主要方面和本质特点。 如: 一粒米中藏世界;

半边锅里煮乾坤。 铁汉三杯软脚; 金刚一盏摇头。 4、衬托法:就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 如: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春色半城湖。(济南大明湖联) 今尚祀虞,东汉已无高后庙; 斯真霸越,西施羞上范家船。(淅江绍兴上虞虞姬庙联) 5、对比法:前后互相对比(类似句内自对)。 如: 心清水浊; 山矮人高。 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 革命者忠心亦胆,死而犹生。 6、反对法:就是上下两联,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衬。 如: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岳飞墓前联) 7、正(反)对法:即上下两联,角度不同,意思是互相补充的。即要求对联的上、下联在内容上分别描绘两件具有可比性的事物或从不同角度写同一事物内容相关的两个方面,以便更深刻、更全面地描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