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自动监测系统

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自动监测系统
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自动监测系统

农村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应对

农村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应对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农药、化肥的废弃物,稻草秸杆,畜禽粪便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对水层、河道、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面源污染的时空范围广、不确定性大,成份、过程复杂,难以控制。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但面源污染由来已久,尤其是近几年呈现出逾来逾烈的态势,严重制约生态农业建设和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一、XXX乡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分析 (一)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表现形式。 农业面源污染有很多种表现形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化肥、农药过量施用。目前,农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总体水平普遍较高,部份田块每亩使用量甚至达到200多公斤化肥和20公斤农药,折纯氮400公斤,超出全国平均化肥施用水平。究其原因是部份农户贪图省时省力,不按农技部门提供的配方量,超剂量使用农药、化肥,特别是部分杀虫剂,个别农户超剂量达到配方量的2—3倍,对土壤、水体造成严重危害,并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二是人、畜、禽粪便无序排放。由于当前新农村建设以及居民点建设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规划,造成农村的人、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尚处在起步阶段,农户畜禽圈舍布局不合理,甚至部分规模养殖场都没有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或处理不当,粪便中有害成份直接排入沟渠河道,直接影响公共卫生,也对环境造成难以恢复的影响。农业面源污染引发的环境问题也日益成为村民群众关注的焦点。 三是农业废弃物的污染。农业生产产生的稻草秸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不到40%左右,大部份农户采取焚烧的方式,既浪费资源又影响大气环境,同时还会造成严重的交通隐患和火灾隐患。 (二)农业面源污染带来的危害。 1、对人体健康带来影响。大气质量降低,粪便垃圾未能及时清理,直接影响到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累积于河道水体中的残留化肥、农药,通过饮用水、农副产品等方式进入人体,给人体带来一定的直接或间接危害。 2、对人居环境带来危害。农业废弃物焚烧、养殖场排放的粪便,农田化肥、农药等排入河道后,大量的含氮、磷有机物,毒素、碳氢化合物进入自然水体、

中国农村面源污染的基本状况

中国农村面源污染的基本状况、影响及发展趋势 中国农村面源污染的基本状况、影响及发展趋势 一、有关概念和情况介绍 根据水污染的来源,人们把水体的污染源划分为:点源、面源和内源。点源主要来自于工业和生活污水的集中排放;面源污染的来源比较广泛,其中以来自农田的面源污染最为突出,是相对于污染集中、有固定排污口的点污染而言的,又称面源污染;内源主要指水系沉积物的释放。 所谓农村面源污染又称农村非点源污染,它实际上就是一种水污染,是人们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活动时所产生的污染物,如农田中的土粒、氮素、磷素、农药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入水体,引起水质污染的过程。 典型的农村面源污染包括农田径流(化肥、农药流失)、水土流失、村镇生活污水、农村固体废弃物及畜禽养殖等造成的污染。据估计,来自农村面源污染约占河流和湖泊营养物质负荷总量的60~80%。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污染控制经验表明,随着对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等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尤其是农村面源污染已经取代点源成为水环境污染的最重要来源,是目前发达国家实现水质控制目标的难点和关键。根据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研究,即使在点源污染全面控制(达到零排放)之后,江河的水质达标率仅为65%,湖泊的水质达标率为42%,海域水质达标率为78%。1998年,美国的农村面源污染量占污染总量的2/3,其中农业的贡献率为75%左右,美国EPA将农村面源污染列为全美河流和湖泊的第一污染源。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近20年来世界饮用水源减少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50%是因为河流、湖泊、地下水的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而这与农村面源污染密切相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1987年的报告中就提出,在成员国中,硝酸盐与农药是最大的分散污染源,欧洲国家也得出相似的结论(何萍,1999)。目前,中国各类农村面源污染所造成的水环境质量恶化问题日益明显和突出。仅从三湖流域(巢湖、滇池、太湖)来看,1994年太湖流域总氮的60%和总磷的30%来自于面源;1995年进入并滞留于巢湖的污染物中,63%的总氮和73%的总磷来自于农村面源污染;对滇池流域的研究表明,在进入滇池外海的总氮和总磷负荷中,农村面源分别占53%和42%。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到2005年,三湖的污染负荷中,来自农村面源的总氮(T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将分别占60~70%(总氮)、50~60%(总磷)和30~40%(COD)。北京密云水库、天津于桥水库、安徽巢湖、云南洱海、上海淀山湖等水域,农村面源污染比例超过点源污染,农村面源污染已上升为威胁饮用水源的主要原因。农村面源污染将成为今后水环境污染控制的重点。而在所有农村面源污染来源中,农业活动是最大的农村面源污染来源。三峡大坝库区1990年的统计资料也表明,90%的悬浮物来自农田径流,N、P大部分来源于农田径流;北方地区地下水污染严重。在21世纪,面对巨大的人口压力,我国农业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超强度利用,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农村面源污染的控制关系到农业及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将农村面源污染作为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最早的研究是从研究农药对水质污染开始的。主要集中在确定农田径流污染性质、影响因素,单场暴雨和长期平均污染负荷输出方面的初步认识研究中。随着对农村面源污染形成机制及其危害认识的深入,各国对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日益重视,并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全方位研究。概括起来可分为三个层次:(1)污染负荷及机理模拟研究,(2)关键治理技术与农田管理措施研究与实践,(3)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政策研究。 中国对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的严重性认识较晚,对农村面源污染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的北京城市径流污染研究开始的。1980~1990年中国的农村面源污染研究仅仅停留在对农村面源污染的宏观特征描述和污染负荷定量计算模型的初步研究上。进入90年代,农村面源污染研究开始活跃。但是,国内对于农村面源污染的认识仍处在起步阶段,缺乏相应的管理研究和实践,管理措施、政策有效性的量化研究更是一个空白,建立适合国情的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管理综合体系是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农村面源是最为重要且分布最为广泛的农村面源污染,中国目前的环境政策措施主要是针对工业点源污染和大规模的、限制性的、可预测的污染排放而制定的,事实也证明对工业点源污染防治更为有效。随着农村面源污染问题严重性的凸显,有些地区结合区域具体的问题,相继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条例、措施,如滇池、太湖流域的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滇池保护管理条例,这对现有的以点源污染控制为主的政策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但总的来讲,不能从根本上弥补现有的环境管理政策对解决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的结构性缺陷。农村面源污染的控制问题还未得到系统的、适当的强调,许多与农村面源污染有关的经济活动——特别是农业活动——长期排除于环境控制之外。这些原因导致了中国目前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尤其是农村

面源污染参考

—1—

一、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及需求分析 1.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围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组织开展本行业应急性、培育性、基础性科研工作,解决行业科技发展问题的必要性分析)。 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本项目属于环境重点领域的优先主题——综合治污与废弃物循环利用。 农村面源污染是指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合理处置的污染物对水体、土壤和空气及农产品造成的污染,具有位置、途径、数量不确定,随机性大,分布范围广,防治难度大等特点。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污水和废弃物污染;二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而流失的农药、化肥、残留在农田中的农用薄膜和处置不当的农业畜禽粪便、恶臭气体以及不科学的水产养殖等产生的水体污染物。我国目前正处在污染构成快速转变时期,面源污染的负荷在逐步上升,在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面源污染比例已超过点源污染,所造成的环境质量恶化问题已日显突出,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在2010年2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2—

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农业源污染物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大,农业源也是总氮、总磷排放的主要来源,分别占排放总量的57.2%和67.4%。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水污染问题,必须把农业源污染防治纳入环境保护的重要议程。 因此,从政策、法规、管理和技术4个层面尽快制定出符合国情、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控制措施,构建农业面源污染复合控制系统,对于有效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引导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保护和恢复农村自然生态功能,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分析说明项目实施能够产生的重大经济、社会效益。 项目的实施可有效的指导化肥、农药的使用,避免无效的损耗浪费,减小土地退化速率,缓解水土流失,从源头消减污染物积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和资源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和规范指导,引导农村区域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这将从污染源头和迁移途径上对面源污染进行有效阻控,从而遏制和改善流域、湖泊水质污染状况,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2.研究与开发任务与内容(主要包括研究重点与开发内容,以及相应的考核指标。其内容应与项目目标有直接对应关系,为实现项目目标所应进行的重点研究内容不应有遗漏,也不应包括 —3—

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介绍

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 为了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管理,有效地堵住企业偷排、漏排的现象,减轻环境监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管理效率,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政策,同时也为了环境管理部门及时准确地了解企业的排污状况;全国很多的环境保护部门都开始进行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 在线监测系统的组成 A.数据通讯平台系统 B.监测终端(污染源)仪器集成系统 C.运营维护系统(公司) A、数据通讯平台系统 1.由监控中心软硬件,终端数据传输设备,数据传输网络三部分组成。 2.通过PSTN或GSM、GPRS、宽带、光纤等方法传输数据 3.有监测数据采集、处理、显示、传输的作用 环保局只有通过稳定的数据平台系统的才能获得最迅速地获得最直接的污染源数据信息。 作用: u可以通过通讯终端、计算机或大屏幕看到污染企业的排污状况,污染数据,适时监控。 u累积辖区范围内所有污染源排放的历史数据。 u可以拓展到河流断面监测、空气质量预报、GPS卫星定位、电子地图等。 数据传输示意图环保局监控中心

B 、 监测终端(污染源)仪器集成系统 u 仪器集成系统是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核心,一个稳定可靠的仪器集成终端才能够持续不断地提供准确的污染源数据信息。 u 由采(水)样系统,各种水质分析仪器,数据记录仪(PLC)等组成。是一个系统集成工程项目。有时候还需要配合排污口整治等土建工程。 u 包括COD 、氨氮、PH 、流量等多种监测仪器,提供排污企业的稳定的、准确的、连续的数据信息 企业排污口仪器集成系统示意图 C 、在线监测系统的维护 企业排污口规范和在线监测房 监测房内仪器集成系统

C 、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运营维护机制 “重建设、轻维护”是环境管理部门在线监测工作中比较普遍的问题。 u 数据采集和远程传输系统是污 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出问题比较多的地 方,稳定可靠的维护才能够持续不断地 提供准确的污染源数据信息。 u 运行过程中必须对仪器定期进 行的维护,如更换试剂/钢瓶,清理采样 管道,更换一些损耗件,不同的仪器维 护量有很大区别,但对于任何在线的分 析仪器来说不可能完全没有维护量。 u 由于在线监测不能直接为企业 创造效益,所以企业本身对于该仪器的 维护不会非常积极,建立一套系统的维 护运营机制是保证污染源在线监测系 统在建设完成后可以长期有效地发挥 作用的关键。 u 几年来的全国实践表明,成立 专门的运营维护公司是一种比较好的 模式 污染源在线监测的法律依据 自198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来,国家先后颁布了多项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其中涉及到污染源在线监测和管理的法规有: u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二章第十一条 规定总量控制实施 方案确定的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的规定设置排污口,并安装总量控制的监测设备。 u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第四 条规定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各项环境保护设施,包括为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所建成或配套的工程、设备、装置和监测手段,各项生态保护设施。 u 《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环境保

上海市水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和安装技术规范(试行)-上海环

上海市水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和安装技术规范(试行)-上海环

上海市水污染源在线监测 设备和安装技术规范(试行)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wastewater on-line monitoring equipments and installation in Shanghai (发布稿) 2006-11-22发布2006-11-22试行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检测项目和设备主要技术指标 (4) 5安装技术要求 (19)

前言 为了加强对上海市水污染源排放的监督管理,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许可证制度,规范水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和安装,特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检测项目、相关检测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设备安装的条件和技术要求。 安装在固定污染源上的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技术性能须达到或高于本规范要求。所有设备须技术先进,稳定可靠,具有相应的产品认可证书,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以及对水污染源排放监督管理要求的深入,本规范将根据需要进行修订。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本规范由上海市环境保护局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由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负责起草。 本规范由上海市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自2006年11月22日起试行。 当本规范与国家新颁布的相关标准或规范有冲突时,以国家颁布的标准或规范为准。

上海市水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和安装技术规范(试行) 1 范围 1.1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检测项目、设备主要技术指标、设备安装条件和技术要求。 1.2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监测固定污染源排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总有机碳(TOC)、pH值、氨氮、温度、流量等参数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HBC6-2001 化学需氧量(COD Cr)在线监测仪器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技术要求 HJ/T 104-2003 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91-2005 紫外(UV)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 HJ/T 96-2003 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01-2003 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5-1996 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 JB/T 9248-1999 电磁流量计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街道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积极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以关注环境问题、提高环境质量、改善环境为核心,以“建设美丽**”为目标,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为主,积极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现将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职责明确 为确保全街道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街道党工委十分重视,一是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认真分析研究**街道的农村面源污染现状,并对**街道的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进行了部署;二是结合本街道实际,对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任务和职责进行明确,实行目标管理,狠抓落实,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三是严格考核,使治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四是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与林业、社区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村镇规划建设及土地、水利等工作结合起来,注重环境因素、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 二、做好宣传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街道充分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和途径加大环保知识和文明精神的宣传,扩大公众对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一是利用会议、简报、标语、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向广大群众进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保知识等宣传;二是通过开展“美化南盘江,保护母亲河”、“学习雷锋、爱我家园、净化环境”等活动,以实际行动进行宣传;三是借助“环境保护日”,印发环保宣传资料,开展环保知识咨询活动;四是开展环保宣传进学校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真正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家喻户晓。 三、狠抓工作落实 (一)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街道多次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以城郊结合部、农村为整治重点区域,集中开展大清理、大整治。各社区严格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在各挂钩部门的紧密配合下以环境卫生大整治、大清理、大扫除为主要内容,集中整治农村生活环境,清理房前屋后、道路两侧垃圾杂物和白色污染,疏通和密闭污水排泄沟渠,清理畜禽圈舍和粪便,消除“五乱”(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畜禽乱跑)现象;同时组织力量,对公共场所、境内各沟渠及新老盘江两岸的环境卫生进行了重点治理,对各区域内的垃圾、污物、杂草和白色垃圾及河道内淤积的垃圾污物和河面漂浮物进行了清除。自2016年以来共开展环境整治5次,出动车辆40余台次,人员850余人次,清除垃圾150余吨,其中打捞河面垃圾15吨,死猪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 Cr 、NH 3 -N 等)安装技术规范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 Cr 、NH 3 -N 等)安装技术规范5.1 水污染源排放口建设要求 5.1.1 按照HJ 91中的布设原则选择水污染源排放口位置。 5.1.2 排放口依照GB15562.1要求设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 5.1.3 排放口应能满足采样要求。用暗管或暗渠排污的,要设置能满足采样条件的竖井或修建一段明渠。污水面在地面以下超过1m的,应配建采样台阶或梯架。压力管道式排放口应安装取样阀门。 5.1.4 排放口的设置应能满足5.4中水质自动采样系统建设相关要求。 5.2 流量监测系统建设要求 5.2.1 需进行测定流量的排污单位,应在其排放口上游能对全部污水束流的位置,根据地形和排水方式及排水量大小,修建一段特殊渠(管)道的测流段,以满足测量流量、流速的要求。 5.2.2 一般可安装三角形薄壁堰、矩形薄壁堰、巴歇尔槽等标准化计量堰(槽)。5.2.3 标准化计量堰(槽)的建设应满足:能够清除堰板附近堆积物,能够进行明渠流量计比对工作。 5.2.4 管道流量计安装处的管道及周围应留有足够的长度及空间以满足管道流量计的计量检定和手工比对。 5.3 监测站房建设要求 5.3.1 应有专用监测站房,新建监测站房面积应不小于10 m 2 ,保证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正常运转。 5.3.2 监测站房应尽量靠近采样点,与采样点的距离不宜大于50m。监测站房应做到专室专用。 5.3.3 应安装空调和冬季采暖设备,具备温湿度计,保证室内清洁,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大气压等应符合GB/T 17214的要求。 5.3.4 监测站房内应配置安全合格的配电设备,能提供足够的电力负荷,功率不小于5KW,站房内应配置稳压电源。 5.3.5 监测站房内应配置合格的给、排水设施,使用符合实验要求的用水清洗仪器及有关装置。 5.3.6 监测站房应配置完善规范的接地装置和避雷措施、防盗和防止人为破坏的

面源污染文献总结

面源污染 1、论面源污染控制在城市水污染治理中的重要性——上海面源污染现状及思考——洪克险 (1)面源污染的现状: ①汽车停车场:停车场的地表雨水径流直接进入雨水管网,并最终排入天然水体。其污染物见表1 此外,雨水中还可能含有大肠杆菌、石油烃类物质:油脂和油、“BTEX”合成物、联苯胺、甲苯、乙苯和二甲苯,以及多环芳香烃。 ②道路:其潜在污染源是:餐饮摊、马路菜场、路边的小型洗车修车点、宠物的排泄物等;它们通过直接产生污水或者通过雨水冲刷随地表水体径流进入,最终造成接纳水体水质污染。 上述污染源对于受纳水体的TSS(总悬浮固体)、TP、TKN(凯氏氮,包括氨氮和在此条件下能转化为铵盐而被测定的有机氮化合物)、NH3-N、BOD、COD、可致癌菌数、石油烃类、重金属离子、PH值、水温等都有负面影响。 ③城市绿化:包括公共绿化和建筑绿化(含建筑外场区域绿化和屋顶绿化); 由于涉及、管理上的不合理,绿化会造成面源污染。 ④人们不当的行为: a习惯把阳台排水管、屋面雨水管作为生活废水管使用; 污染传输途径及去处:阳台排水管最终进入城市雨水管渠, 危害:造成了生活中使用的大量人工合成化学品(各类洗涤剂、荧光剂、表面活性剂、溶剂、甚至杀虫剂等)进入雨水系统,进而造成受纳水体化学污染; b不文明的行为举止:随地乱扔果皮、垃圾、当街乱倒脏水、随地大小便、直接向景观河道、湖泊中扔杂物、燃放纸质烟花爆竹等; 危害:这些行为将给水体带来磷、氨氮、脂肪、油脂、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使水体的TSS、BOD、COD、TN、NH3-N等指标值下降,或使城市初期地表径流对

水体形成污染负荷冲击,使水体受到污染。 污染传输途径及去处:通常是通过雨水径流或街道冲洗水进入雨水管渠或自然水体,造成水体污染。 (2)处理措施: ①汽车停车场:在停车场四周是指拦截雨水沟;采用硬质绿化 ②道路:从管理者和使用者两方面入手:分别是加大道路清扫频度,加强管理、取缔无法达到排放标准的商业经营店;加强环保知识学习,提高使用者环保意识。 ③城市绿化:在其设计中,应充分发掘其控污、减污的特点,使绿化的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④人们不当的行为:制定相应法规、加大环保知识普及力度、提高个人环保意识、规范个人行为。 2、《巢湖小流域污染源解析及对策措施研究——以十五里河为例》——匡武,吴蕾,王翔宇[环境保护科学] 2015,41,5. (1)污染来源:分为农村面源、农业面源和城市面源。主要农村生活、农田流失、散养禽畜、水产养殖、城市径流; (2)传输路径:降雨冲刷 (3)污染去处:河流 (4)面源污染的主要问题: ①河流缺乏清洁水源补给,截污不彻底,河道补水主要来自于污水排放;②河道比降大,通过滚水坝保水,河道淤塞,影响水质和行洪;③城市面源污染严重,城市的土地利用、新建道路和小区等设施没有充分考虑城市面源污染控制; ④岸坡植被多样性差,景观杂乱,沿岸乱建情况普遍,生态空间受到挤压;⑤农业面源的控制尚缺乏有效手段。 (5)防治措施: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HJ/T355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theoperationandassessmentofwastewater onlinemonitoringsystem(ontrial) 20070712发布20070801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 HJ/T355—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 行业标准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 HJ/T355—2007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100062北京崇文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 网址:http://wwwcespcn 电子信箱:bianji4@cespcn 电话:010-67112738 印刷厂印刷 版权专有违者必究 2007年10月第1版开本880×12301/16 2007年10月第1次印刷印张1 字数40千字 统一书号:1380209·123 定价:1200元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公告 2007年第49号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科技进步,提高污 染源自动监控管理水平,现批准《环境污染源自动监控信息传输、交换技术规范》(试行)等七项标 准为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并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一、环境污染源自动监控信息传输、交换技术规范(试行)(HJ/T352—2007) 二、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T75—2007) 三、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试行)(HJ/T76—2007) 四、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HJ/T353—2007) 五、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试行)(HJ/T354—2007) 六、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HJ/T355—2007) 七、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试行)(HJ/T356—2007) 以上标准为指导性标准,自2007年8月1日起实施,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标准内容可 在国家环保总局网站(www.sepa.gov.cn/tech/hjbz/bzwb)查询。 自以上标准实施之日起,下列标准废止: 一、火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T75—2001)

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方案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工程 建 设 方 案 贰零壹陆年肆月

目录 一.系统概述 1.1 项目概述 1.2 系统建设要求 1.3 系统构成 1.4 在线监测因子种类 1.5 仪器选型 1.6仪器简介 1.6.1 COD在线分析仪技术参数 1.6.2 氨氮在线分析仪技术参数 1.6.3 总磷在线分析仪技术参数 1.6.4 工业PH计技术参数 1.6.5 明渠流量计技术参数 1.6.6 数据采集仪技术参数 二.系统建设 2.1 系统建设时间表 2.2 站房建设方案 2.3 超声波明渠流量计堰槽建设 2.4采样系统建设方案 2.5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建设方案 2.5.1数据采集仪 2.5.2数据传输 2.6 在线分析仪安装方案 2.6.1 操作员基本要求 2.6.2 现场机箱安装 2.6.3 现场管路材料及工具的配备 三.质量及服务承诺 3.1质量保证 3.2 售后服务 四.资金预算

编制说明 依照国家有关标准和关于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建设的相关要求,在指定排水口安装水质在线监测仪器,对相关水质参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重金属等)进行监测,以达到相关管理及监管部门对现场处理水质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本方案将分析仪测量系统、采样系统以及数据传输系统进行集成,作为一体化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 一、系统概述 1.1 项目概述 根据环保局对废水污染物排放进行总量控制、安装在线监测系统的要求,拟在的总排口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本项目建设拟选用提供的COD、氨氮、总磷在线分析仪,PH,超声波明渠流量计,并负责安装、调试、运行、保修、快速反应服务及协助项目验收、技术支持、用户培训。 1.2 系统建设要求 该系统应达到以下要求: ①系统具有实用性、先进性、专业性、开放性、安全性、集成性和经济性。 ②总体结构的先进性、合理性、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③监测参数分析方法符合国家、行业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④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⑤取样方式经济、合理,便于维护。

面源污染的现状

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 1化肥污染——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化,化肥的广泛施用逐渐取代了农家肥等有机肥料,为了维持农田生产力,在下雨之前农民会加大对农田施肥的力度,这种恶性循环造成了严重的面源污染。 2农药污染——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加剧,虫情发展迅速,虫害的抗药性也开始增强,对农药的使用量逐年增加,农药残留物通过地表径流作用流入河沟渠道,加大了对水体的污染,对以人为主体的整个食物链造成了间接地影响,最终威胁人体健康。 3农膜污染——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大棚农业的普及,农用塑料膜使用量较大,由于现阶段使用的地膜大都属于不容易分解的普通地膜,地膜会长期残留在土壤中,严重影响了土壤中植物根系的生长以及土壤中养分的吸收,土壤中废弃的农膜较多时,对土壤的渗透能力会产生影响,造成土壤中的含水量减少,使土壤出现板结。 4畜禽养殖业污染 一部分养殖点距离居民水源保护地很近,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非常严重。 5农村居民生活污染 每逢收货时节,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在露天场所就地焚烧,不但浪费了燃料而且会在焚烧秸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对空气造成污染,使空气质量严重下降,烟尘随风飘散对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也影响交通的正常运行。 面源污染研究现状: 1.国内许多学者对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的因果效应持相同的观点: 石辉将由水土流失触发的面源污染定义为水土流失型面源污染,认为水土流失型面源污染是在土壤侵蚀运移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它是以侵蚀过程为基础,并在其上耦合进入水体的污染过程;段淑怀等认为土壤侵蚀与面源污染是一对密不可分的共生现象,特别是在农业面源污染中,土壤侵蚀是造成体污染的主要形式; 由于径流和泥沙携带大量的养分,因此水土流失过程也必然伴随着养分流失,杨爱民等认为水土流失是面源污染发生的重要形式和运输载体,也是引发水库#湖泊#河流等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随后,研究人员陆续开展试验,加强了对水土流失产生面源污染形式的研究。研究成果表明: 土壤中的氮素主要以水溶态的形式存在,通过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淋溶携带等途径进入水体; 磷肥、农药、重金属等主要以吸附态的形式存在通过土壤流失被土壤颗粒携带进入水体,由于水土流失引起面源污染发生和水体环境恶化的联动效应,所以有关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成为水土保持领域新的热点,但是目前的研究成果仍以定性的居多,定量的较少。(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及其防控研究综述)

农业面源污染.doc

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概念 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危害 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成因 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主要工作 三峡水库淹没区范围 面源污染概念 面源污染是相对于点源污染而言的。农业面源污染,也叫农业自身污染,它主要指用于发展农业生产的化肥、农药、农膜、畜禽粪便等造成的污染,由于这类农用生产资料长期大剂量或单一使用,污染具有随机性大,分布范围广,危害规模大,监测、管理控制非常困难,其治理难度远远超过点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在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已引起高度重视,在我国,由于太湖、滇池的水质污染,也开始关注。2003年,三峡工程蓄水发电,随着水位提升,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三峡库区水环境构成威胁。 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农用化学品投入量大,利用率低,流失量大。2004年全市化肥施用总量按纯量计算为79.80万t,化肥单位施用量为411.7kg/hm2;农药折纯用量16369.2t,单位施用水平8.44kg/hm2;农膜使用量为23483.7t,平均使用水平为48.76kg/ hm2,平均残留量为25.93kg/hm2。化学投入品利用率低,大量的N、P通过农田径流流入江河,造成农业面源污染。 二、畜禽养殖量大,粪便处理率低,直接排放量大。2004年全市39个区县(市)畜禽养殖总量为32616.1万头(只、羽),产粪总量为15650.7万吨,粪便利用率为75.5%,尿液利用率为66.3%。规模化的养殖场除少部分建有粪污处理设施外,大部分养殖场的粪便采用水冲洗圈舍直接排放或长期堆放,形成农业面源污染。 三、作物秸杆产生量大,资源化利用率低。2004年,全市农作物秸秆产生总量为1677.90万吨,但是被利用的比例却不高,大部分都被直接焚烧或丢弃,是造成农田秸秆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四、水产养殖面积大,投饵量高。2004年重庆市水产养殖总面积221.0万亩,投饵量最多的草鱼高达2000-3000kg/亩,鲢鱼投饵量最少。一些地区受传统的水产养殖习惯影响,利用各种废弃料和畜禽粪便作水产饲料,对水体水质造成严重威胁。 五、生活垃圾处理率低,生活污水无序排放。2004年重庆市农村居民生活垃圾排放总量为6.04万t/d,生活污水排放排放总量为49.92万t/d。农村

水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

水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 周晓嵘 文摘: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它是一套以在线自动分析仪器为核心,以移动通讯为传输媒介,运用现代传感技术、自动测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相关的专用分析软件和通迅网络所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的在线自动监测系统。本文就新创建环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广州污水处理厂安装的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工程作详细介绍和说明。这项工程已通过环保局验收并得到环保局领导好评。 关键词: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 1 概述: 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工作“点多,面广、量大”,而且具有“全方面、全天候、全时制”的特点,为了彻底解决环境执法人员不足的问题,节约执法成本,提高监察效能,必须采用自动化、信息化,科学化的高科技手段,建设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系统。该系统涵盖水质监测、烟气自动监测、空气质量监测,以及移动污染源监测等多种环境在线监测应用。广州市管辖的区域面积比较大,重点污染源众多,一旦出现重大事故,将对水体、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人民群众的财产、健康、生命构成极大威胁,在全市建立完善的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势在必行,实时掌握污染源的状况,控制污染的发展。 2 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由采样单元、监测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数据传输单元、数据处理单元组成。 2.1 采样单元:主要完成对样品的采集,在设计上必须对各种气候、地形、水位变化及水中泥沙等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因此,要配有水质预处理系统,预处理系统中有机箱、除砂器、微滤器、清洗、自动控制几部分组成。能够自动连续地与整个系统同步工作,向系统提供可靠的、有效水样,满足在线监测仪表的水质要求。 2.2 监测单元:由一系列的自动分析仪和测量仪器组成,根据排污企业不同的排污因子,选择不同的在线分析仪安装在企业的排污口。我公司安装的在线监测的污水处理厂包含五个监测项目,分别为流量、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和悬浮物,所以在每个站房安装有超声波或电磁流量计,美国哈希公司的COD在线分析仪、

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 ,常年化肥利用率只有30%左右。化肥的超量和不合理施用,导致土壤板结、耕地质量退化,肥料利用率低,造成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导致江河湖泊富营养化。二是农药残留。我县年使用农药约378吨,其中高毒农药5吨,普通中等毒以下农药373吨。农药不合理使用,直接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会残留于土壤、水体中,农药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和重金属等物质,造成大气和周边环境污染。三是农膜残留。我县农膜使用量1460吨,其中地膜使用量1330吨,蔬菜地膜覆盖种植用量最大,主要是几个蔬菜基地。由于农膜回收体系不健全,无农膜回收企业及加工厂,很大部分是就地丢弃或焚烧,造成土壤及空气污染,可降解农膜成本又太高,极少使用。四是秸秆焚烧。我县农作物秸秆利用率很低,大部分被就地焚烧,造成大气污染,影响人居环境。 2.养殖业污染日益严重。一是畜禽养殖污染。近年来,我县畜禽养殖发展较快,畜禽养殖总量大,养殖场地多,分散,规模化养殖场少,基本无环保治理设施,部分养殖场虽建有沼气池和简易污水粪便沉淀池,但实际处理能力远远达不到

排放要求,畜禽粪便直接排入河道、土壤等,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全县有畜禽养殖813家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情况 1.开展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治理。县政府先后制定了《**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县畜禽养殖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县鸡鸭养殖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等文件,大力实施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治理。去年6月以来,全县813家畜禽养殖已整治674家39个行政村农村环境整治项目,新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11套,修建四格式化粪池2528个,改造老化粪池2388个,修建垃圾中转站19座,垃圾收集点262个,配垃圾箱171个,垃圾收运机动车11辆,手推车56辆,机动三轮车13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垃圾收集处理率大幅提高。大力推进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目前,我县已建成镇级污水处理厂17个,其中14个已运营,3个试运行,另6个正在建设中。 4.强化农村水环境保护。建立农村水环境保护机制,制定了农村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监管体制及应急预案。加强水产养殖污染防治,终止青云湖水库肥水养鱼合同35个,禁止在涪琼两江网箱养鱼。开展流域沿岸垃圾污染治理,对人工运河沿线的工业、生活污水、养殖污染源等进行全面摸排,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 1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中仪器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和安装技术要求,监测站房建设的技术要求,仪器设备的调试和试运行技术要求。 1.2本标准适用于安装于水污染源的化学需氧量(CODCr )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紫外(UV )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pH水质自动分析仪、温度计、流量计、水质自动采样器、数据采集传输仪的设备选型、安装、调试、试运行和监测站房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GB 50093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HBC 6-2001 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技术要求化学需氧量(CODCr )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 HJ/T 15 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 HJ/T 70 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氯气校正法 HJ/T 96-2003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01-2003 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03-2003 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04-2003 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91-2005 紫外(UV )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 HJ/T 212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JB/T 9248 电磁流量计 ZBY 120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作条件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 指在污染源现场安装的用于监控、监测污染物排放的化学需氧量(CODCr )在线自动监测仪、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紫外(UV )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pH水质自动分析仪、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水质自动采样器和数据采集传输仪等仪器、仪表。 3.2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 本标准所称的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由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站房和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组成。 3.3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 用于测量明渠出流及不充满管道的各类污水流量的设备,采用超声波发射波和反射波的时间差测量标准化计量堰(槽)内的水位,通过变送器用ISO流量标准计算法换算成流量。 3.4电磁流量计

我国目前的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情况

我国目前的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情况 摘要:关于什么是面源污染,TK-2专题组副组长、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陆根法教授解释道,环境污染分为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点源污染指有固定排放点的污染源,如企业,面源污染则没有固定污染排放点,如没有排污管网的生活污水的排放。面源污染(Diffused Pollution,DP),也称非点源污染(Non-point Sourse Pollution,NPS),是指溶解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地点,在降水或融雪的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并引起有机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或有毒有害等其他形式的污染。根据面源污染发生区域和过程的特点,一般将其分为城市和农业面源污染两大类。随着国家对点源污染的治理整顿,目前生活污染越来越严重,因为点源污染涉及我们的城市的内部环境,而面源污染则涉及城市的外部环境。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我国的面源污染主要是农业面源污染。 关键词:面源污染农业治理措施 当今,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三大环境污染之一,这也是世界共同关注的一个严重环境问题。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溶解的或固体的污染物和农户生活垃圾在降雨或灌溉过程中,经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地下渗漏等途径进入外界环境,对土壤、水分和空气等的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集约化养殖场污染。主要污染物是重金属、硝酸盐、NH4﹢、有机磷、六六六、COD、DDT、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和塑料增塑剂等。 一.我国目前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 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大量施用的化肥、农药以及集约化养殖导致的农业污染,已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而化肥利用率低,农药施用过量,则加剧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程度。根据调查,农业生产中依然使用被禁止的农药,不仅对环境造成损害,而且威胁食品安全。施用的化肥除被植物吸收外,有相当部分进入水体和土体,还有相当部分NO2以气体形式逸散到空气中。 在很多地方,由于过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肥力持续下降,农民为维持农田生产能力,更加依赖于增施化肥,从而形成了污染→土壤肥力持续下降→加大化肥农药使用量→加重农业面源污染的恶性循环状态,导致农田土壤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 1.对水体的污染 面源污染物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地表水与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而农业是主要的面源污染来源。就沱江流域来看,沱江流域资阳段水系网较为发达,主要包括绛溪河阳化河和九曲河3个小流域。随着资阳市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各个小流域的水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2006年底,3个小流域水环境水质监测结果如表1所示,其水质主要为有机物污染,主要超标因子有石油、氨氮、大肠菌群和COD。其中,绛溪河小流域的污染最为严重,其氨氮为4.14mg/L ,BOD为29.0mg/L ,石油类为6.00mg/L,大肠杆菌含量为9万个/L ,均严重超标,其水质为国标劣V类; 九曲河水质为国标劣V类; 阳化河水质达地表水Ⅲ类标准,个别河段出现氨氮超标。沱江干流水质沱江干流水质污染也较为严重,2002-2004年连续3年出现劣V类水质。

基于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

基于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6-05-20T15:47:17.0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期作者:严培新[导读] 韶关市环境保护局曲江分局水污染源在线监测是环境监控的重要内容,该系统的稳定运行能够提高水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韶关市环境保护局曲江分局广东韶关 512100 摘要:水污染源在线监测是环境监控的重要内容,该系统的稳定运行能够提高水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而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是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中十分重要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因此,文章重点针对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 制措施进行了探讨,可为污染源在线监测工作的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污染源;监测系统;质量控制;数据 环境压力逐渐增大,同时其环境管理工作的难度也在与日俱增,对于如何对水污染源进行监控是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其中,在线监测系统在水污染源监控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数据将是环境保护部门进行排污申报核定、排污许可证发放、总量控制、环境统计、排污费征收和现场环境执法等环境监督管理的主要依据。而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是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中十分重要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因此,为了使该系统运行稳定,从而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充分发挥在线监测系统的作用,加强对其质量保证和控制措施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组成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由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站房和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组成。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是指安装在现场端,用于污染物排放情况及排放浓度监控和监测的化学需氧量(CODcr)在线自动监测仪、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pH水质自动分析仪、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电磁管道流量计、水质自动采样器和数据采集传输仪等仪器、仪表。 2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质量保证 2.1 人员素质要求 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运维人员需通过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中介机构组织的岗位培训,取得“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培训证书”或“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人员考试合格证书”,能够熟练地掌握有关仪器原理、操作、使用、调试、维修和更换,开展相关工作,对环境监测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有深刻了解和认知,能够及时跟踪并掌握国内外有关环境监测相关最新技术动态。 企业应制定人员培训计划,参加国家或地方举办的环境监测或污染源在线监测相关培训,定期组织技术交流,丰富在线监测运维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在线监测运维管理水平。培训学习内容应包括:污染源在线监测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学习、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设备及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的工作原理、运行维护知识、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方法等。 2.2 监测站房建设 监测站房是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设备的持续稳定运行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监测站房建设应满足以下要求:①面积应大于71TI,尽量靠近采样点,距离以小于5Om为宜,专室专用;②密封性较好,安装空调,环境整洁,仪器工作温度、相对湿度和大气压等能够满足相关技术规范要求;③有安全合格的配电设备,能够提供足够的电力负荷,功率大于5kw,安装有UPS电源;④安装合格的给、排水设施,使用自来水清洗仪器及有关装置;⑤有规范地接地和避雷装置,可防盗和人为破坏;⑥配备灭火设备;⑦不能位于通信盲区;⑧应避免对企业安全生产和环境造成影响。 2.3 仪器设备维护与保养 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设备是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核心,仪器设备的持续稳定运行是确保在线监测数据完整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因此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非常必要。 对于国家强制检定的仪器设备,必须依法送权威计量部门进行检定,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对于非强制检定的仪器设备,需参考设备说明书,依据HJ/T355-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HJ/T356—2O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试行)》及环办[2012]57号《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监督检查技术指南》等要求,进行定期校准或者送至有资质部门进行校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内容应包括:①每日远程查看仪器设备运行状态,确认设备正常运行,查看数据传输系统状态,确认数据正常上传;②每48h自动对仪器设备的零点和量程进行校准;③每周对各仪器设备运行状态及主要技术参数进行现场检查,查看自来水供应、泵取水状况,检查内部管路是否存在堵塞,仪器自动清洗功能是否正常,检查站房内电路、气路及通信系统是否正常;检查各仪器设备标准溶液和试剂余量是否满足要求,是否在有效期内使用;④每月对仪器设备进行一次系统地维护与保养,确认各设备关键单元工作正常,至少进行一次质控样试验及实际水样比对试验。上述工作,均需建立标准规范的维护保养记录并保存。 2.4 数据传输系统维护 目前,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的传输方式普遍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分析数据首先通过移动网络传输到移动基站,再通过互联网将数据加密传输至监控中心服务器,从而实现对数据的实时监控。 数据传输系统维护需要开展的工作具体包括:①每月检查数据采集传输仪运行状况,查看线路连接有情况,抽查数据,及时发现数据异常或缺失情况;②实时监控数据上传,定期对比在线监测仪器设备、数据采集传输仪及上位机三方数据是否一致,及时发现数据异常或缺失情况,定期对系统进行监控、跟踪和测试;③定期查看无线传输费用情况,确保传输费用充足。 2.5 规章制度建设 企业应按照环办[2012]57号《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监督检查技术指南》要求,建立健全相关运维管理制度,确保仪器设备稳定运行,上传数据准确有效。规章制度应包括运维人员培训、设备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定期校准校验、运行信息公开、故障预防及应急措施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