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工程3—7章习题答案

汽车运用工程3—7章习题答案
汽车运用工程3—7章习题答案

一、概念解释 1.侧偏力

汽车行驶过程中,因路面侧向倾斜、侧向风或曲线行驶时离心力等的作用,车轮中心沿Y 轴方向将作用有侧向力

y

F ,在地面上产生相应的地面侧向反作用力Y F ,使得车轮发生侧偏现

象,这个力Y F 称为侧偏力。

2.地面制动力

制动力习惯上是指汽车制动时地面作用于车轮上的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b F

3.汽车制动性能

汽车制动性能,是指汽车在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在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另外也包括在一定坡道能长时间停放的能力。 4. 滑动(移)率

描述制动过程中轮胎滑移成份的多少,即

%100?-=

w

w

w u r u s ω滑动率s 的数值代表了

车轮运动成份所占的比例,滑动率越大,滑动成份越多。 5. 同步附着系数

具有固定的β线与I 线的交点处的附着系数

0?,被称为同步附着系数。

6. 汽车通过性几何参数

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是与防止间隙失效有关的汽车本身的几何参数。它们主要包括最小离地间隙、接近角、离去角、纵向通过角等。 7.回正力矩

回正力矩是轮胎发生侧偏时会产生作用于轮胎绕Oz 轴方向恢复直线行驶的力矩。 8. 汽车最小离地间隙

汽车最小离地间隙C 是汽车除车轮之外的最低点与路面之间的距离。 9.制动距离

制动距离S 是指汽车以给定的初速0a u ,从踩到制动踏板至汽车停住所行驶的距离。

10.临界车速

当车速为

K u cr 1

=时,∞

→???

δ

ωr 的cr u 称为临界车速。

11、悬挂质量分配系数:

ab

y 2

ρε=

简答题

1. 用图叙述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附着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① 当?

F F xb ≤(

?

F 为地面附着力)时,

μ

F F xb =;

②当?

F F xb =max 时

μ

F F xb =,且地面制动力

xb F 达到最大值max xb F ,即?F F xb =max ;

③当

?

μF F >时,

?

F F xb =,随着

μ

F 的增加,

xb F 不再增加。

?

F ?

F F xb =max μ

F F xb =C

N

踏板力,f

b F F >>

2.画出附着率(制动力系数)与滑动率关系曲线,并做必要说明。

① 当车轮滑动率S 较小时,制动力系数

b ?随S 近似成线形关系增加,当制动力系数

b ?在S=20%附近时达到峰值附着系数P ?。

② 然后随着S 的增加,b ?逐渐下降。当S=100%,即汽车车轮完全抱死拖滑时,b

?达到滑动附着系数

s ?,即s b ??=。对于良好的沥青或水泥混凝土道路s ?相对b ?下降

不多,而小附着系数路面如潮湿或冰雪路面,下降较大。 ③ 而车轮侧向力系数(侧向附着系数)

l ?则随

S 增加而逐渐下降,当s=100%时,

0=l ?,即汽车完全丧失抵抗侧向力的能力,汽车只要受到很小的侧向力,就将发生侧

滑。

④ 只有当S 约为20%(12~22%)时,汽车才不但具有最大的切向附着能力,而且

也具有较大的侧向附着能力。

20

100

p

?s

?b

?S

滑动率b

?l

?

3. 在侧向力的作用下,刚性轮和弹性轮胎行驶方向的变化规律(假设驾驶员不对汽车的行驶方向进行干预)。

当有Y F 时,若车轮是刚性的,则可以发生两种情况: ①当地面侧向反作用力Y F 未超过车轮与地面间的附着极限时(z l Y F F ?<),车轮与地

面间没有滑动,车轮仍沿其本身平面的方向行驶。

②当地面侧向反作用力Y F 达到车轮与地面间的附着极限时(

z l Y F F ?≥),车轮发生侧

向滑动,若滑动速度为u ?,车轮便沿合成速度u '的方向行驶,偏离了车轮平面方向。 当车轮有侧向弹性时,即使Y F 没有达到附着极限,车轮行驶方向也将偏离车轮平面的方向,出现侧偏现象。 二、分析题

1.已知某汽车φ0=0.4,分析φ=0.3以及φ=0.7时汽车的制动过程。

当φ=0.3时,比φ0=0.4小,在I 曲线下方,利用β线和f 线分析,前轮先

抱死,当 β线与I 曲线相交, 则后轮也抱死;

当φ=0.7时,比φ0=0.4大,在I 曲线方,利用β线和γ线分析,后轮先抱死,当β线与I 曲线相交,则前轮也抱死。

2. 某汽车(装有ABS 装置)在实施紧急制动后,在路面上留下有规律的制动拖痕斑块,即不连续的短拖痕,请分析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ABS 装置控制器根据车轮角速度传感器确定制动管路压力,使得管路的压力呈脉动状态,即车轮处于抱死和不抱死之间变化,从而使轮胎在路面上留下不连续的斑块。 3.请分析汽车制动时附着系数大小对前、后轮地面法向反作用力的影响。

)()(1221b g z b g z h L L mg

F h L L mg F ?-=?+=

,。由式可知,制动时汽车前轮的地面法向

反作用力1z F 随制动强度和质心高度增加而增大;后轮的地面法向反作用力2z F 随制动强度和质心高度增加而减小。大轴距L 汽车前后轴的载荷变化量小于短轴距汽车载荷变化量。例如,某载货汽车满载在干燥混凝土水平路面上以规定踏板力实施制动时,1z F ?为静载荷的90%,2z F ?为静载荷的38%,即前轴载荷增加90%,后轴载荷降低38%。

4. 从制动距离计算式

max 2

0"2'292.25)2(6.31j u u s a a +

+=ττ可以得出那些结论。

①汽车的制动距离S 是其制动初始速度

0a u 二次函数,0a u 是影响制动距离的最主要因素

之一;②S 是最大制动减速度的双曲线函数,也是影响制动距离的最主要因素之一。③0

a u 是随行驶条件而变化的使用因素,而max j 是受道路条件和制动系技术条件制约的因素;④S

是制动器摩擦副间隙消除时间2

τ'、制动力增长时间2τ''的线性函数,2τ'是与使用调整有关,而

2

τ''与制动系型式有关,改进制动系结构设计,可缩短2τ'',从而缩短S 。 5. 请分析制动力系数、峰值附着系数、滑动附着系数与滑动率的关系。 ① 当车轮滑动率S 较小时,制动力系数

b ?随S 近似成线形关系增加,

制动力系数在S=20%

附近时达到峰值附着系数P ?。

② 然后,随着S 的增加,

b ?逐渐下降。当S=100%,即汽车车轮完全抱死拖滑时,b ?达

到滑动附着系数

s ?,即s b ??=。(对于良好的沥青或水泥混凝土道路s ?相对b ?下降

不多,而小附着系数路面如潮湿或冰雪路面,下降较大。) ③ 而车轮侧向力系数(侧向附着系数)

l ?则随S 增加而逐渐下降,当s=100%时,0=l

?。

(即汽车完全丧失抵抗侧向力的能力,汽车只要受到很小的侧向力,就将发生侧滑。) ④ 只有当S 约为20%(12~22%)时,汽车不但具有最大的切向附着能力,而且也具有

较大的侧向附着能力。

20

100

p

?s

?b

?S

滑动率

b

?l

?

6. 确定传动系最小传动比的基本原则。

7.从受力分析出发,叙述汽车前轮抱死拖滑和后轮抱死拖滑对汽车制动方向稳定性的影响。

从受力情况分析,也可确定前轮或后轮抱死对制动方向稳定性的影响。

(a) 前轴侧滑 (b) 后轴侧滑

例图 汽车侧滑移分析

例图a 是当前轮抱死、后轮自由滚动时,在干扰作用下,发生前轮偏离角α(航向角)。若保持转向盘固定不动,因前轮侧偏转向产生的离心惯性力C F 与偏离角α的方向相反,C

F 起到减小或阻止前轴侧滑的作用,即汽车处于稳定状态。

例图 b 为当后轮抱死、前轮自由滚动时,在干扰作用下,发生后轴偏离角α(航向角)。若保持转向盘固定不动,因后轮侧偏产生的离心惯性力

C F 与偏离角α的方向相同,C F 起

到加剧后轴侧滑的作用,即汽车处于不稳定状态。由此周而复始,导致侧滑回转,直至翻车。 在弯道制动行驶条件下,若只有后轮抱死或提前一定时间抱死,在一定车速条件下,后轴将发生侧滑;而只有前轮抱死或前轮先抱死时,因侧向力系数几乎为零,不能产生地面侧向反

作用力,汽车无法按照转向盘给定的方向行驶,而是沿着弯道切线方向驶出道路,即丧失转向能力。

8、6450轻型客车在试验中发现过多转向和中性转向现象,工程师们在前悬架上加装前横向稳定杆以提高前悬架的侧倾角刚度,结果汽车的转向特性变为不足转向。试分析其理论根据(要求有必要的公式和曲线)。

答: 稳定性系数:???? ??-=

12

2k b k a L m K 1k 、2k 变化,

原来K ≤0,现在K>0,即变为不足转向。

9、汽车的稳态响应有哪几种类型?表征稳态响应的具体参数有哪些?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如何(要求有必要的公式和曲线)?

答: 汽车稳态响应有三种类型 :中性转向、不足转向、过多转向。

几个表征稳态转向的参数:

1.前后轮侧偏角绝对值之差(α1-α2);

2. 转向半径的比R/R 0;

3.静态储备系数S.M.

10、举出三种表示汽车稳态转向特性的方法,并说明汽车重心前后位置和内、外轮负荷转

移如何影响稳态转向特性?

答:方法:1.α1-α2 >0时为不足转向,α1-α2 =0时 为中性转向,α1-α2 <0时为过多转向; 2. R/R0>1时为不足转向,R/R0=1时为中性转向,R/R0<1时为过多转向; 3 .S.M.>0时为不足转向,S.M.=0时为中性转向,S.M.<0时为过多转向。 汽车重心前后位置和内、外轮负荷转移使得 汽车质心至前后轴距离a 、b 发生

变化,K 也发生变化。 11、稳态响应中横摆角速度增益达到最大值时的车速称为特征车速ch u 。证明: 特征车速

ch u =1/K ,且在特征车速时的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为具有相等轴距L 中性转向汽车横

摆角速度增益的一半。 答: 转向灵敏度

2

1Ku L

u s r +=

???δω 特征车速K

u ch 1=

?

s r ???δωL u =,中性转向时s r ???δωL

u = 得证。

12、试说明传动系中最大传动比如何确定? 最大爬坡度+附着力+最低稳定车速

13、简述汽车平顺性分析中7自由度模型中7个自由度。 7个自由度模型

悬挂质量:车身+车架+车架上的总成 m2-3自由度

(垂直、俯仰、侧倾)

减振器+悬架弹簧 非悬挂质量:车轮+车轴 m1-4自由度 (垂直)

三、计算题

1.已知某车总质量为8025kg ,L =4m (轴距),质心离前轴的距离为a =2.5m ,至后轴距离为

b =1.5m ,质心高度h g =1.15m ,在纵坡度为i =3.5的良好路面上等速下坡时 ,求轴荷再分配系

数(注:再分配系数m f 1=F Z 1/F Z ,m f 2=F Z 2/F Z )。

解:

N F z 81.9300981.945

.180251?=??=

, N F z 81.9501681.945

.280252?=??=

375.08025/30091==f m ,

625

.0375.012=-=f m

2 某汽车的总重力为N 20100,m L 2.3=,静态时前轴荷占55%,后轴荷占45%, rad N K 389201-=,rad N K 383002-=, 求特征车速,并分析该车的稳态转向特性。

解:因为

05

.0389202.355.0383002.345.02.381.920100=???

??-?--??=

K ,所以汽车为不足转向特性。

3. 已知某汽车质量为m=4000kg,前轴负荷1350kg,后轴负荷为2650kg,h g =0.88m ,L=2.8m,同步附着系数为 φ0=0.6,试确定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比例。

解:

g

h L L 2

0-=

β? ,

88.0945

.08.26.0-β=

β=0.5261

11

.112

1

=μμ=F F

4. 某轿车轴距L =3.0m ,质心至前轴距离a=1.55m,质心至后轴距离b =1.45m ,汽车围绕oz 轴的转动惯量I z =3900kg ·m 2

,前轮总侧偏刚度 k 1=-6300N/rad ,后轮总侧偏刚度

k 2=-110000N/rad ,转向系总传动比i=20,汽车的总质量为2000kg ,请求(画出)稳态横摆角

速度增益曲线、车速为u=22.35m/s 汽车的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

解:

d e g

/d e g /7.445084222.105

.67)630045.111000055.1(0.3200010.335.221/)(1/2221

2212s Ku L

u u k L k L L m L u S

r ==---+?=+=-+=

???δω

2018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汽车运用工程考研真题A卷

2018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汽车运用工程考研真题A卷 一、填空题(30分,每空1分) 1、汽车通常由、、车身以及设备四大部分组成。 2、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甚至停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保持稳定,以及使已经停驶的汽车保持,这些作用通称为汽车制动。 3、汽车使用条件,指影响汽车完成运输工作的各类外界条件。它主要包括__________、道路条件、_________ _和汽车安全运行条件等。 4、高速公路为专供__________、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_____车道公路。 5、在汽车运行试验中,主要使用非电量的电测法,即在测量部位安装将非电量状态参数转换为电信号的,将信号直接或经放大后传至测量仪表和记录器,供统计分析使用。 6、汽车的公害包括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噪声对环境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__ 对无线电通讯及电视广播等的电波干扰。 7、__________的大量积聚会对地球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既所谓“地球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是 __________和__________在太阳光紫外线作用下产生。 8、汽车在低温条件下使用的主要问题是:发动机困难和总成严重。 9、汽车在高原行驶时,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逐渐降低,_______减小,致使发动机的减少,平均指示压力下降。 10、在高原地区改善发动机性能的主要措施有:①提高发动机的__________;②合理选择配气相位;③采用_______设备;④调整__________;⑤采用含氧燃料。 11、在气温高的环境里,发动机系统的散热温差小,差,易过热。 12、汽车在坏路和无路条件下使用时,改善汽车通过性的主要措施有:①提高车轮与路面的,或减少轮胎对地面的,防止滑转;②采取汽车 _;③合理使用。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题目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在一定的使用条件下,汽车以最高效率工作的能力,称为汽车使用性能。它是决定汽车利用效率和方便性的结构特性表征。

汽车运用工程模拟试题带答案

汽车运用基础试题 一.填空题 1、评价汽车动力性的指标有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最大爬坡度。 3、在对汽车作动力学分析时,应用车轮的静力rs 半径;而作运动学 分析时应用滚动半径,但是一般以滚动rr 半径代替,作粗略分析时,通常不计 其差别,统称为车轮半径。 4、空气阻力包括压力阻力和摩擦阻力两大部分。 5、汽车加速行驶时不仅产生平移质量产生惯性力,旋转质量还要产生惯性力偶矩。 6、汽车行驶的驱动-附着条件是; Fr+Fw+Fi<=Ft<=Fxg 驱动力<=附着力。 8、用汽车的动力特性图来确定汽车的动力性时,可以确定汽车的最高车速、 最大爬坡度、加速时间。 9、汽车行驶中,其每一瞬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始终等于机械传动损失、 全部运动阻力所消耗的功率。 14、影响汽车的燃料消耗的因素概括起来有汽车技术状况和汽车使用因素。 15、在良好的路面上,汽车在一定车速范围内,既可以用最高档行驶, 也可以用次高档行驶,应选用最高档行驶。 16、变速器设置超速档的目的是降低油耗;所以超速档又称节能档。 18、目前扩大选用柴油机已成为汽车的发展方向之一。柴油机之所以具有高于 汽油机的经济性能,最主要的原因是压缩比大。 21、制动效能的稳定性包括抗水衰退、抗热衰退。 22、汽车制动全过程由驾驶员行动反应阶段制动系统协调阶段制动最大效能阶段25、汽车制动距离随制动初速度的增加、车重的增加、和附着系数的 减小而增长。 26、汽车在制动过程中丧失方向稳定的情况有跑偏、侧滑、 失去转向能力三类。 27、汽车的地面制动力取决于制动器制动力,同时要受到地面 附着系数条件的限制。 28、当汽车车轮作纯滚动时,滑移率S= 0 ;当汽车车轮抱死时, 滑移率S= 1 。 29、评价汽车制动效能的最基本指标是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

《汽车运用工程》期末备考资料

《汽车运用工程》复习提纲 汽车理论考试只探到考试题型:名词解释6个,共18分,填空题22分,论述题5道,共40分,计算题3道。。没有选择题。。就这些了,老师说题目比较多,所以好好复 习吧。 补充填空题: 1、汽车燃料经济性是在保证汽车动力性的基础上,以尽可能少的燃料消耗完成单位运输工作量的能力。 2、燃油经济性的计算方法:Qs=100gGt/VaY(p60) 3、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评价指标:为了评价汽车的燃料经济性,通常用一定工况下汽车行驶百公里的燃料消耗量(L/100km)或单位运输工作量所消耗的燃料量(L/100t·km)作为评价指标。 4、汽车的制动性主要的评价指标有: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5、汽车的稳态响应可分为:中性转向、不足转向、过度转向三类。 6、汽车的公害包括:汽车排气对大气的污染(排放公害);噪声对环境的危害(噪声公害);汽车电气设备对无线电通讯及电视广播等信号的电波干扰(电波公害);制动蹄片、离合器摩擦片、轮胎的磨损物和车轮扬起的粉尘对环境的危害(粉尘公害)等 7、汽车排气中的有害成分包括:CO、HC、NOx 、SO2、铅化合物、炭烟、油雾等。 8、间隙失效主要有:顶起失效、触头失效或拖尾失效。 9、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有:最小离地间隙、接近角、离去角、纵向通过角、最小转弯直径和转弯通道圆。 10、接近角y1和离去角y2是指自车身前、后车轮引切线时,切线与路面之间的夹角。 纵向通过角y3是指在汽车空载、静止时,在汽车侧视图上通过前、后车轮外缘做切线交于车体下部较低部位所形成的最小锐角。 11、汽车的走合期:新车或大修竣工的汽车在投入使用的初期称为汽车走合期,是汽车运行初期改善零件摩擦表面的几何形状和表面层物理机械性能的过程。 12、汽车在走合期的特点:①零件表面摩擦剧烈,磨损速度快。②润滑油变质快③行驶故障多。 13、汽车走合期采取的技术措施:减载、限速、正确驾驶、选择优质燃料和润滑油、加强维护。 14、发动机低温起动困难的原因有:曲轴旋转阻力矩大、燃料蒸发性差、蓄电池工作能力

(完整版)长安大学汽车运用工程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学长呕心制作)

汽车运用工程复习题答案 这是老师给的三份复习题和答案,答案基本都是在百度文库里找的,大部分都找到原题了,有一部分找不到原题不过找到了问的差不多的题目,还有一部分没有找到,大家自己翻翻书吧。 --Vlanes 2013.6.22 汽车运用工程-汽车安全性 二.1为什么前轮较后轮先制动抱死不易产生剧烈侧滑?后轮较前轮先制动抱死易产生“甩尾”现象? 答:如果前轮在制动力作用下还在滚动,而后轮已经抱死。若在制动惯性力的基础上还存在一个侧向干扰力,那么合力将与车辆纵轴线成一定夹角。侧向干扰力必须用地面作用在车轮上的等值侧向力来平衡,因为后轮已经滑移,所以侧向力实际上只能作用在前轮上,由侧向干扰力与地面侧向形成的力矩使合力与车辆纵轴线形成的夹角增大,汽车回转趋势增大,处于不稳定状态,易发生甩尾现象;如果前轮抱死,后轮仍继续滚动,则相应的力矩将使上述的夹角减小,车辆处于稳定状态,车辆将继续沿着原来的方向运动,既不易产生侧滑。 2某汽车制动时后轮抱死拖滑,前轮滚动,分析其制动稳定性。 答:如果在制动惯性力基础上还存在一个侧向干扰力,那么合力将与车辆纵轴线成角,侧向干扰力必须用车轮上的等值侧向力来平衡,因为后轮已经滑移,所以侧向力只能作用在前轮上,相应的力矩使车轮绕铅垂轴旋转,并使角增大,车辆回转趋势增大,处于不稳定状态。 3.某汽车制动时,前后轴制动力之比大于前后轴垂直载荷之比,分析其制动稳定性. 答:因为B1/B2> F z1/ F z2,且u=B/F z,说以得u1>u2,即汽车制动时,前轮先抱死后轮继续滚动,若在制动惯性力的基础上还存在一个侧向干扰力,那么合力将与车辆纵轴线成一定夹角,侧向干扰力必须用地面作用在车轮上的等值侧向力来平衡,因为前轮已经抱死,所以侧向力实际上只能作用在后轮上,相应的力矩使上述夹角减小,车辆处于稳定状态,车辆将继续沿着原来的方向运动,即不产生侧滑。 4.某汽车制动时,前后轴制动力之比小于前后轴垂直载荷之比,分析其制动稳定性。 答:因为B1/B2< F z1/ F z2,且u=B/F z,说以得u1

汽车运用工程模拟试题(带答案)

汽车运用基础复习试题 一.填空题 1、评价汽车动力性的指标有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最大爬坡度。 3、在对汽车作动力学分析时,应用车轮的静力rs 半径;而作运动学 分析时应用滚动半径,但是一般以滚动rr 半径代替,作粗略分析时,通常不计 其差别,统称为车轮半径。 4、空气阻力包括压力阻力和摩擦阻力两大部分。 5、汽车加速行驶时不仅产生平移质量产生惯性力,旋转质量还要产生惯性力偶矩。 6、汽车行驶的驱动-附着条件是; Fr+Fw+Fi<=Ft<=Fxg 驱动力<=附着力。 8、用汽车的动力特性图来确定汽车的动力性时,可以确定汽车的最高车速、 最大爬坡度、加速时间。 9、汽车行驶中,其每一瞬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始终等于机械传动损失、 全部运动阻力所消耗的功率。 14、影响汽车的燃料消耗的因素概括起来有汽车技术状况和汽车使用因素。 15、在良好的路面上,汽车在一定车速范围内,既可以用最高档行驶, 也可以用次高档行驶,应选用最高档行驶。 16、变速器设置超速档的目的是降低油耗;所以超速档又称节能档。 18、目前扩大选用柴油机已成为汽车的发展方向之一。柴油机之所以具有高于 汽油机的经济性能,最主要的原因是压缩比大。 21、制动效能的稳定性包括抗水衰退、抗热衰退。

22、汽车制动全过程由驾驶员行动反应阶段制动系统协调阶段制动最大效能阶段 25、汽车制动距离随制动初速度的增加、车重的增加、和附着系数的 减小而增长。 26、汽车在制动过程中丧失方向稳定的情况有跑偏、侧滑、 失去转向能力三类。 27、汽车的地面制动力取决于制动器制动力,同时要受到地面 附着系数条件的限制。 28、当汽车车轮作纯滚动时,滑移率S= 0 ;当汽车车轮抱死时, 滑移率S= 1 。 29、评价汽车制动效能的最基本指标是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 36、汽车噪声主要由发动机噪声、传动系噪声、车胎噪声、 车身干扰空气及喇叭声等。 40、间隙失效可分为顶起失效、触头失效、托尾失效等。 41、通过性的几何参数主要有最小离地间隙、接近角与离去角、纵向通过角、 转弯通过圆等。 44、汽车在松软的路面上行驶时,轮胎气压应降低,而在硬路面上行驶时, 适当提高轮胎气压。 45、汽车的接近角越大,汽车接近障碍物时,越不容易发生触头;汽车的离

汽车运用工程模拟试题(带答案)

复习与思考题 1.何为汽车故障?常见汽车故障的分类方法有哪些? 何谓汽车故障:设备或系统在使用中出现不能符合规定性能或丧失执行预定功能的偶然事故状态。 (1)按显示的情况分类:功能性故障、警示性故障 (2)按汽车使用过程中故障发生的缓急程度分类:渐进性故障、突发性故障 (3)按汽车制造部门考核可靠性的故障分:致命故障、严重故障、一般故障、轻微故障 (4)按发生原因程度分类:人为故障、自然故障 2.何为汽车故障的规律?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汽车故障率可以表征汽车发生故障的程度,即把行驶到某一里程后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汽车数和行驶到这一里程还没有发生故障的汽车数的百分比值称为行驶到该里程的瞬时故障率,惯上称之为汽车故障率。 早期故障期:新车或大修车使用初期,也是磨合期,故障率较高 偶然故障期:故障率较接近常数,亦称有效工作期 耗损故障期:由于各部件磨损,腐蚀,疲劳而达到或超过使用极限,导致故障增加 3.根据浴盆曲线简述汽车维修对提高汽车可靠性的重要性。 4.汽车故障诊断基本方法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1)、人工经验诊断法:是诊断人员凭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理论知识,在汽车不解体或局部解体情况下,借助简单仪表(如电流表、电压表、气压表、油压表、温度表),或直接用眼看、耳听、鼻闻等手段,边检查、边试验、边分析、进而对汽车技术状况、故障部位、原因作出判断的一种方法。特点:诊断方法简单,对复杂故障的诊断速度慢,准确性差,需要诊断人员有较高技术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2)、仪器仪表诊断法:诊断时,在汽车不解体的条件下,诊断人员利用汽车专用诊断仪器仪表(如示波器,电子诊断仪)测得诊断对象的参数值、曲线或波型等,了解诊断对象的技术状态,并进行分析和判断,给出诊断结论。特点:诊断准确性有所提高,效率较低(因为仪器仪表只能逐项进行检查)。 3)、智能诊断法:以微机控制为核心的汽车诊断仪器设备能自动完成诊断对象诊断参数的自动检测,并利用仪器设备自存的诊断标准和分析软件实现检测结果自动分析,进而自动对汽车的技状况、故障部位及原因作出判断,而且还能存储并打印检测诊断结果。特点:诊断速度快,准确性高,能定量分析,是汽车诊断技术的发展方向。 5.何为故障树诊断法(经常用) 定义:将系统故障形成的原因由总体至部分按树枝状逐级细化的分析方法

汽车运用工程

第一章 1、汽车的运用效果指汽车完成运输工作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指由于汽车出行的便捷和迅速给人们所带来的满足程度。 从汽车运用宏观效果来看,主要包括汽车运输生产率、汽车运输成本和汽车运输质量三大指标。 2、汽车运输品质 安全、准确、迅速、经济、便利、舒适、清洁、文明服务 3、汽车运输对道路条件的基本要求是: ①充分发挥汽车的速度性能;②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③满足最大通行能力要求;④车辆通过方便,乘客乘坐舒适;⑤车辆运行材料消耗最低,零件的损坏最小。 4、驾驶操作技术水平 驾驶员的汽车驾驶操作技术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汽车驾驶操作水平高低明显地影响汽车零件磨损、燃料经济性和污染物排放,因而影响汽车的运用效果。 5、比功率 是衡量汽车动力性能的一个综合指标,具体是指汽车发动机最大功率与汽车总质量之比,比功率越大,则动力性能越好。 (P52) 6、汽车整备质量 汽车整备质量指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kg )。除装备有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设备和辅助设备的完整车辆,及加足的润滑油、燃料、冷却液的质量外,还包括随车工具、备用轮胎及其他备用品的质量。提高整备质量利用系数的措施有:不断完善汽车结构和制造技术;利用轻型材料;提高汽车载质量 第二章 1. 汽车的动力性是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表示汽车以最大可能平均行驶速度运送货物或乘客的能力。 汽车的动力性评价指标有:汽车的最高车速,km/h ; 汽车的加速时间,s ;汽车的最大爬坡度,%。 汽车的最高车速指汽车在水平良好的路面(混凝土或沥青路面)上所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汽车加速时间分为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最大爬坡度是指满载时汽车以Ⅰ挡在良好路面上所能通过的最大坡度。 2 、变速器速比 、主传 动系速比 、机械效率 、车轮半径r 。 =车轮转动的圈数 S ——滚动圈时车轮前进的距离,m Pe=发动机输出功率 Pw=损耗功率 3、汽车的行驶阻力 t g i i η???0e T g i 0i t ηr n

汽车运用工程考试

汽车运用工程考试

————————————————————————————————作者:————————————————————————————————日期:

汽车运用工程I(汽车理论)试题1 交通学院交通类专业 一、概念解释(选其中8题,计20分) 1 汽车使用性能 2 滚动阻力系数 3 驱动力与(车轮)制动力 4 汽车驱动与附着条件 5 汽车动力性及评价指标 6 附着椭圆 7 临界车速 8 滑移(动)率 9 同步附着系数 10 制动距离 11 汽车动力因数 12 汽车通过性几何参数 13 汽车(转向特性)的稳态响应 14 汽车前或后轮(总)侧偏角 二、写出表达式、画图、计算,并简单说明(选择其中4道题,计20分)

1 写出带结构和使用参数的汽车功率平衡方程式(注意符号及说明)。 2 写出n档变速器m档传动比表达式(注意符号及说明)。 3 画图并叙述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附着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4 简述利用图解计算等速燃料消耗量的步骤。 5 写出汽车的后备功率方程式,分析后备功率对汽车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的影响。 6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绘制I曲线,写出这些方法所涉及的力学方程或方程组。 三、叙述题(选择其中4道题,计20分) 1 从已有的制动侧滑受力分析和试验,可得出哪些结论? 2 写出图解法计算汽车动力因数的步骤,并说明其在汽车动力性计算中的应用。 3 写出图解法计算汽车加速性能的步骤(最好列表说明)。 4 写出制作汽车的驱动力图的步骤(最好列表说明)。 5 选择汽车发动机功率的基本原则。 6 画出制动时车轮的受力简图并定义符号。 7 分析汽车紧急制动过程中减速度(或制动力)的变化规律。 8在侧向力的作用下,刚性轮和弹性轮胎行驶方向的变化规律(假设驾驶员不对汽车的行驶方向进行干预)。 四、分析题(选择其中4道题,计20分) 1 确定传动系最小传动比的基本原则。

《汽车运用工程》复习题

《汽车运用工程》复习题 第1章 一、名词解释 1、汽车使用条件 2、汽车运行工况 3、汽车使用性能 4、车辆机动性 5、汽车容载量 6、汽车的最大续驶里程 7、货运量 8、汽车长度利用系数 第2章动力性 一、名词解释 1、活塞式内燃机外特性曲线 2、动力因数 3、诱导阻力 4、车轮动态半径 5、汽车驱动附着条件 6、发动机使用外特性曲线 7、滚动阻力系数 8、汽车的动力性 9、附着力 二、简答题 1、说明变速器速比的确定方法。(课件) 答:按照预定的最高车速确定变速器最高档速比,按照要求的最大牵引力和最低牵引力确定最低档速比;按照保证发动机稳定、经济运转确定变速器档位数;按等比级数或渐进速比分配各档位传动比。

2、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指标有哪些?(课件) 3、分析汽车行驶阻力的组成。(吉大3套) 4、汽车在何种状态车头存在“抬升”现象,何种状态存在“点头”现象,并简单解释 之?(p136课后题) 答:汽车在加速时车头存在“抬升”现象,因为轴荷向后轴转移。 汽车在制动时存在“点头”现象,因为轴荷向前轴转移。 5、简述空气阻力的组成。 6、请分析汽车加速时,整个车身前部抬升而后部下沉的原因(提示:考虑轮胎等弹性 元件,并采用受力分析方法)。(吉大2套) 7、写出汽车的后备功率表达式,分析其对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的影响。(吉大6 套) 8、简述汽车动力性及其评价指标。(吉大12套) 9、简述汽车动力因数及动力特性图?(吉大2套) 10、简述可用于计算汽车最高车速的方法,并加以说明。(吉大9套) 三、论述分析题 1、写出汽车的行驶方程式(要求有结构和使用参数说明)。(吉大2套) u。(吉大4套) 2、试用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分析汽车的最高车速max a 3、请比较前驱动、后驱动及四轮驱动汽车附着条件限制的加速度。(要求推导过程) 4、请比较前驱动、后驱动及四轮驱动汽车附着条件限制下的最大爬坡度。(要求推导 过程) 第3章经济性 一、名词解释 1、汽车使用经济性 2、强制怠速工况 二、简答题 1、用高速档行驶与采用低速档行驶相比哪种情况节油?为什么?

0954 《汽车运用工程》,作业答案

1、名词解释:车辆管理、道路交通事故、汽车公害、车辆的检测诊断、车辆更新 2、填空题 1)汽车在松软的路面上行驶时,轮胎气压应,而在硬路面上行驶时,轮胎气压应适当。 2)汽车制动全过程由、和组成。 3)在良好的路面上,汽车在一定车速范围内,既可以用行驶,也可以用行驶,应选用行驶。 4)指单位时间内运输车辆所完成的产量。。 5)车辆修理按作业范围可分为车辆大修、、和。 6)城市交通控制设施有:、、。 3、简答题 1)汽车的使用方便性的定义?主要性能指标? 2)汽车发动机上有哪些技术使汽车更加节能? 3)制动液的性能对汽车的行驶安全性有很大影响,所应满足哪些要求? 4)汽车运用技术包括哪些? 4、论述题 从驾驶技术角度哪些节能措施? 参考答案:1、名词解释 车辆管理:依据道路管理交通法规、规章、国家有关的政策和技术标准,运用行政和技术手段进行监督和管理。 道路交通事故:机动车驾驶员,骑自行车或摩托车的人,乘车人和行人,以及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运输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其它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定,过失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件。

汽车公害:汽车在道路上行驶而产生的损害人体健康和人类生活环境的污染现象。 车辆的检测诊断:指在不解体情况下,判明汽车或总成的技术状况、查明故障部位及原因的技术。 车辆更新:以新车辆或高效率、低消耗、性能先进的车辆更换在用车辆。 2、填空题 1)降低,提高。 2)驾驶员行动反应阶段、制动系统协调阶段和制动最大效能阶段。 3)最高档,次高档,最高档。 4)运输生产率 5)总成大修、车辆小修和零件修理。 6)交通信号灯、交通流检测器、交通流控制设备。 3、简答题 1)汽车的使用方便性的定义?主要性能指标? 答案:汽车的使用方便性是一个综合的使用性能,指汽车在结构上为使用者提供的条件的方便性。它由一系列性能指标构成,主要有:平顺性和舒适性、行驶方便性、装卸货的方便性、操纵方便性、紧凑性、机动性、上下车的方便性、舒适性和最大续驶里程等。 2)汽车发动机上有哪些技术使汽车更加节能? 答案:如多气门、可变气门升程或气门正时,如VTEC、VVT、CVVT、发动机电喷、直喷、增压、压缩比高的发动机、分缸断油或可变排量发动机。 3)制动液的性能对汽车的行驶安全性有很大影响,所应满足哪些要求? 答案:①沸点要高,避免因工作温度升高后发生气阻;②吸湿性要小,以免因吸收周围水气后使沸点下降;③粘度要适当,保持制动液有良好的流动性,并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适当的粘度;④安定性要好,使之在高温下长期使用不能产生热分解和缩合使粘度增加,也不允许生成胶质和油泥沉积物;⑤防腐性要好,要求其不腐蚀金属;⑥皮碗膨胀率要小。 4)汽车运用技术包括哪些? 答案:包括驾驶员操作技术、汽车维修技术、汽车运输组织管理技术、汽车运行安全技术和

汽车运用工程试题

汽车运用工程I(汽车理论)试题1 交通学院交通类专业 一、概念解释(选其中8题,计20分) 1 汽车使用性能 2 滚动阻力系数 3 驱动力与(车轮)制动力 4 汽车驱动与附着条件 5 汽车动力性及评价指标 6 附着椭圆 7 临界车速 8 滑移(动)率 9 同步附着系数 10 制动距离 11 汽车动力因数 12 汽车通过性几何参数 13 汽车(转向特性)的稳态响应 14 汽车前或后轮(总)侧偏角 二、写出表达式、画图、计算,并简单说明(选择其中4道题,计20分) 1 写出带结构和使用参数的汽车功率平衡方程式(注意符号及说明)。

2 写出n档变速器m档传动比表达式(注意符号及说明)。 3 画图并叙述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附着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4 简述利用图解计算等速燃料消耗量的步骤。 5 写出汽车的后备功率方程式,分析后备功率对汽车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的影响。 6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绘制I曲线,写出这些方法所涉及的力学方程或方程组。 三、叙述题(选择其中4道题,计20分) 1 从已有的制动侧滑受力分析和试验,可得出哪些结论? 2 写出图解法计算汽车动力因数的步骤,并说明其在汽车动力性计算中的应用。 3 写出图解法计算汽车加速性能的步骤(最好列表说明)。 4 写出制作汽车的驱动力图的步骤(最好列表说明)。 5 选择汽车发动机功率的基本原则。 6 画出制动时车轮的受力简图并定义符号。 7 分析汽车紧急制动过程中减速度(或制动力)的变化规律。 8在侧向力的作用下,刚性轮和弹性轮胎行驶方向的变化规律(假设驾驶员不对汽车的行驶方向进行干预)。 四、分析题(选择其中4道题,计20分) 1 确定传动系最小传动比的基本原则。 2 已知某汽车φ0=0.4,请利用I、β、f、γ线,分析φ=0.5,φ=0.3以及φ=0.7时汽车的制动过程。

汽车运用工程学试卷1

1. 我国气候条件的特点是( ) A.0℃等温线大致沿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向东以长江为界。 B.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海南省以南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C.夏季炎热,冬季严寒,南北温差大。 D.气候温和,全年温差较小。 2. 机动车辆的最小转弯直径以前轮轨迹中心为基准,测量值不得大于 ( ) A .24 m B .12 m C .16.5 m D .14 m 3. 什么是决定汽车舒适性最主要的方面? ( ) A.行驶平顺性 B.车内空气质量 C.车内装饰 D.噪音大小 4. 在投保了车辆损失险的基础上,可投保( ) A.玻璃单独破碎险 B.车上责任险 C.无过失责任险 D.交强险 5. 下列各使用因素对汽车运输生产率的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 A.载重量利用率,装卸工作停歇时间,行程利用率,车辆技术速度 B.装卸工作停歇时间,行程利用率,车辆技术速度,载重量利用率 C.载重量利用率,行程利用率,装卸工作停歇时间,车辆技术速度 D.载重量利用率,装卸工作停歇时间,车辆技术速度,行程利用率 6. 下列哪个不是机油的主要作用?( ) A.冷却 B.润滑 C.密封 D.推速 7. 下列哪个是存放制动液的容器必须密封的原因?( ) A.防止油蒸发减少 B.防止进入杂物 20 年 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8655汽车运用工程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 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C.防止水分混入使沸点降低 D.防止发生危险 8.十六烷值决定了柴油的() A.蒸发性B.雾化性C.低温流动性D.自燃性 9.机油什么不合适,会增加运动阻力,增加燃油消耗?() A.粘度 B.浓度 C.质量 D.性能 10.同一车上可混装的轮胎是() A.不同花纹的轮胎 B.子午线轮胎和斜交轮胎 C.不可混装 D.胎面磨损差别大的 11.通常汽车制造厂对所生产车型规定的走合里程一般为() A.500~1000公里 B.2000~3000公里 C.3000~5000公里 D.大于5000公里 12.严寒地区汽车发动机保温的主要措施是() A.给发动机和水箱罩上安装保温套 B.将发动机放入保温箱中 C.减少在严寒地区行驶 D.注意保养 13.下列哪项不属于汽车使用因素() A.汽车运用条件 B.燃料和润滑油的品质 C.汽车内部的保洁 D.汽车的合理运用 14.送大修前最后一次二级维护后的车辆属于哪级车() A.一级完好车 B.二级基本完好车 C.三级需修车 D.四级停驶车15.对车辆进行检查、调整是哪级维护的主要内容() A.日常维护B.一级维护C.二级维护D.三级维护 16.挂车大修送修标志是() A.车架符合大修条件 B.车箱符合大修条件 C.车架和车箱符合大修条件 D.车架和转盘符合大修条件 17.轻、微型载货车的报废行驶里程为() A. 50万公里 B. 45万公里 C. 40万公里 D. 30万公里 18.以下哪个不是汽车运输业的技术经济定额指标() A.完好率 B.小修频率 C.轮胎翻新率 D.折旧资金 19.确定汽车最佳更新时机的依据是()

汽车运用工程模拟试题(带答案)

汽车运用基础试题 一. 填空题 1、评价汽车动力性的指标有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最大爬坡度。 3、在对汽车作动力学分析时,应用车轮的静力rs半径;而作运动学 分析时应用滚动半径,但是一般以滚动rr半径代替,作粗略分析时,通常不计其差别,统称为车轮半径。 4、空气阻力包括压力阻力和摩擦阻力两大部分。 5、汽车加速行驶时不仅产生平移质量产生惯性力,旋转质量还要产生惯性力偶矩。 6、汽车行驶的驱动_附着条件是;Fr+Fw+Fi<=Ft<=Fxg 驱动力<=附着力。 8用汽车的动力特性图来确定汽车的动力性时,可以确定汽车的最高车速、 最大爬坡度、力口速时间。 9、汽车行驶中,其每一瞬时发动机发岀的功率始终等于机械传动损失、 全部运动阻力所消耗的功率。 14、影响汽车的燃料消耗的因素概括起来有汽车_____ 和汽车使用因素。 15、在良好的路面上,汽车在一定车速范围内,既可以用最高档行驶, 也可以用次高档行驶,应选用最高档行驶。 16、变速器设置超速档的目的是降低油耗;所以超速档又称节能档。 18、目前扩大选用柴油机已成为汽车的发展方向之一。柴油机之所以具有高于 汽油机的经济性能,最主要的原因是压缩比大。 21、制动效能的稳定性包括抗水衰退、抗热衰退。 22、汽车制动全过程由驾驶员行动反应阶段制动系统协调阶段制动最大效能阶段 25、汽车制动距离随制动初速度的增加、车重的增加、和附着系数的 减小而增长。 26、汽车在制动过程中丧失方向稳定的情况有跑偏、侧滑、 失去转向能力_______ 三类。 27、汽车的地面制动力取决于制动器_________ 制动力,同时要受到地面 附着系数条件的限制。 28、当汽车车轮作纯滚动时,滑移率S= _0 ________ ;当汽车车轮抱死时, 滑移率S= _1 ________ 。

学习汽修个人总结范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学习汽修个人总结范文 篇一:汽车维修技术工作小结 汽车技师技术工作小结 姓名 随着汽车在国内的普及,汽车新技术的发展引发了后市场的变革进入21世纪,汽车技术随着社会的进步日新月异,从整车技术来看,由于大量的使用微电脑技术,汽车具备了很多自动化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汽车的动力性,操纵性,适性及安全性。车运行的可靠性,寿命都有了很大地提高。汽车新技术的发展正在极大的促使汽车维修技术与制度以及企业发生着巨大的变革。汽车维修行业重来没有像今天面临着这么大的冲击,以往的汽车维修模式以难以适应和应对以上所提到的任何一项技术,汽车维修技术已逐渐脱离完全的凭传统经验为主的修理方式,而是越来越依靠高新技术,电脑诊断与数据分析。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也从以往的只掌握单一科目过度到机电一体化综合素质很强的层面。同时也是对我们汽车维修技术提高的一种推动。

和以前的维修技术学习模式相比,现在的专业学习+技能培训已经成为了维修技术学习的主导思想。 我从97年开始就读于xx技师学院到03年在xxxx学院毕业,期间学习了汽车运用工程、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等相关课程,并于02年取得了汽车维修高级工资质等级证书。从03年毕业后就一直从事汽车及其相关行业,先后在xxxx 公司,雨田xx4s店工作过,04年11月起在日产xx4s店工作至今。现从事售后服务工作。在工作期间努力进取,勤学苦问,先后掌握了菲亚特轿车的维修及故障诊断,通过了日产维修技师教育计划(n-sTep)学习,并获得了资质肯定。在04年间先后自学参加了汽车维修技师资格培训及汽车维修站质量总检验员培训。充分体现了现代汽车维修“专业学习+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技术理念。 在实际生产中也遇到过比较经典的故障案例,那就需要自己一步步地去排除解决,但最重要的是要透彻的了解车辆的各个系统(控制及机构)。 比如,有时候会接到一些有关发动不着的抢修电话,但过去才找到问题并不是出现在电瓶及起动机上,在了解车辆的使用情况并进一步检查后,才发现原来是节气门的碳导致的。为日产新款车型采用的都是电子节气门。由于现在的空气质量,车辆行驶环境恶劣和一部分私家车主经常短距离行驶使节气门处产生积碳堆积,卡滞节气门的开启,而且通过

汽车运用工程复习提纲

汽车运用工程复习提纲 一、概念解释 1.汽车使用性能 汽车的主要使用性能通常有:汽车动力性、汽车燃料经济性能、汽车制动性、汽车操纵稳定性、汽车平顺性和汽车通过性能。 2.侧偏力 汽车行驶过程中,因路面侧向倾斜、侧向风或曲线行驶时离心力等的作用,车轮中心沿Y 轴方向将作用有侧向力 y F ,在地面上产生相应的地面侧向反作用力Y F ,使得车轮发生侧偏现 象,这个力Y F 称为侧偏力。 3.地面制动力 制动力习惯上是指汽车制动时地面作用于车轮上的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的地面切向反作 用力b F 。 4.汽车制动性能 汽车制动性能,是指汽车在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在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另外也包括在一定坡道能长时间停放的能力。 5. 滑动(移)率 描述制动过程中轮胎滑移成份的多少,即 %100?-= w w w u r u s ω滑动率s 的数值代表了 车轮运动成份所占的比例,滑动率越大,滑动成份越多。 6. 同步附着系数 具有固定的β线与I 线的交点处的附着系数0?,被称为同步附着系数。 7. 汽车动力因数 由汽车行驶方程式可导出t w F F D G -= ,则D 被定义为汽车动力因数。 8. 汽车通过性几何参数 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是与防止间隙失效有关的汽车本身的几何参数。它们主要包括最小离地间隙、接近角、离去角、纵向通过角等。 9. 汽车动力性及评价指标

汽车动力性,是指在良好、平直的路面上行驶时,汽车由所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汽车动力性的好坏通常以汽车加速性、最高车速及最大爬坡度等项目作为评价指标。 10.回正力矩 回正力矩是轮胎发生侧偏时会产生作用于轮胎绕Oz 轴方向恢复直线行驶的力矩。 11. 汽车最小离地间隙 汽车最小离地间隙C 是汽车除车轮之外的最低点与路面之间的距离。 12.制动距离 制动距离S 是指汽车以给定的初速0 a u ,从踩到制动踏板至汽车停住所行驶的距离。 13. 滚动阻力系数 滚动阻力系数可视为车轮在一定条件下滚动时所需的推力与车轮负荷之比,或单位汽车重力所需之推力。 14.临界车速 当车速为K u cr 1 - =时,∞ →???δωr 的cr u 称为临界车速。 二、简答题 1. 写出汽车功率平衡方程式。 () )3600761403600sin 3600cos (11 3 dt du mu Au C Gu Gfu P P P P P a a D a a t j w i f t e δααηη+++=+++= 2. 用图叙述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附着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① 当? F F xb ≤( ? F 为地面附着力)时, μ F F xb =; ②当? F F xb =max 时 μ F F xb =,且地面制动力 xb F 达到最大值 max xb F ,即 ? F F xb =max ; ③当 ? μF F >时, ? F F xb =,随着 μ F 的增加, xb F 不再增加。

汽车运用工程试题1

汽车运用工程试题1

汽车运用工程I (汽车理论)试题1 交通学院交通类专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2008-01-09) 一、概念解释(每题4分,计20分) 1 轮胎侧偏刚度 2 制动力系数 3 汽车临界车速 4 汽车动力性及评价指标 5 迟滞损失 二、写出表达式或(和)画图并简单说明(每题10分,计20分) 1 画图并说明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附着力三者关系 2 写出汽车的行驶方程式(要求有结构和使用参数说明)。 三、叙述题(每题10分,计20分) 1 汽车行驶阻力的组成 2 在侧向力的作用下,刚性轮和弹性轮胎行驶方向的变化规律(假设驾驶员不对汽车的行驶方向进行干预)。 四、分析题(每题10分,计20分) 1 分析汽车三种转向特性的稳定性 2 已知某汽车φ0=0.4,请利用I 、β、f 、γ线,分析φ=0.4,φ=0.3以及φ=0.6时汽车的制动过程。 五、计算题(每题10分,计20分) 1 某汽车总质量m =4600kg,C D =0.75,A =4m 2,旋转质量换算系数 g i 211δδδ++=(其中034.01=δ,0.032=δ),012.0=f ,传动系机械效率ηT =0.85,传动系总速比

i i i g =(其中 12 .4,15.30==i i g ),车轮滚动半径m 365.0=r ,发动机转矩 m N 24000?=tq T ,道路附着系数45.0=?,求汽车全速从25km/h 加速至40km/h 所 经过的路程。 2 请详细地推导出式 kw ,9549 e tq e n T P = ,并注明符号的单位。 汽车运用工程I (汽车理论)试题1 交通学院交通类专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2008-01-09) 一、概念解释(每题4分,计20分) 1 轮胎侧偏刚度 由试验测出的在不同载荷下和不同道路上某轮胎的侧偏力-侧偏角关系曲线表明,侧偏角α不超过5°时,侧偏力 Y F 与α成线性关系。汽车正常行驶时,侧向加速度不超过0.4g ,侧偏角 不超过4°~5°,可认为侧偏角与侧偏力成线性关系。Y F -α曲线在α=0°处的斜率,称为侧偏刚度k ,单位为N /rad 或N/(°)。侧偏刚度为负值。 Y F 与α的关系式为α=k F Y 。轿车轮胎 的k 值约在-28000~-80000N /rad 范围内。[返回1] 2 制动力系数 一般将地面制动力与地面法向反作用力 z F (平直道路为垂直载荷)之比称为制动力系数 b ?。它是滑动率s 的函数。当s 较小时,b ?近似为s 的线性函数,随着s 的增加 b ?急剧增加。 当 b ?趋近于 p ?时,随着s 的增加, b ?增加缓慢,直到达到最大值 p ?。通常 p ?被称为峰值附 着系数。很多试验表明,%%~=2515p ?。然后,随着s 继续增加,b ?开始下降,直至 %100=s 。 [返回1]

汽车运用工程试题

汽运 一、填空题 1.汽车运行工况的参数包括汽车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动频度等。 2.汽车车速变化时产生惯性力,既有_______引起的惯性力,也包括_______引起的惯性力矩。 3由汽车的纵向稳定性可知,汽车重心离后轴的距离,汽车重心高度,则汽车纵向稳定性越好。 4. 汽车制动全过程由时间时间时间时间四个阶段构成。 5.汽车动力性的好坏通常以汽车加速性、_______、_______等项目作为评价指标。 6.汽车发动机燃料经济性通常用_______或_______评价。 7.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纵向通过角等。 8.目前常用汽车车身振动的_______和振动_______评价汽车的行使平顺性。 9.汽车的地面制动力取决于制动力,同时要受到地面条件的限制。 10.变速器设置超速档的目的是、。 11.在良好的路面上,汽车在一定车速范围内,既可以用最高档行驶,也可以用次高档行驶,应选用行驶。 12.汽车在山区使用条件下,解决制动问题的途径有:采用辅助制动器、制动鼓淋水、______、______。 13.汽车的主要运用性能有:装载质量、容积、______、______、______、安全性、可靠性等。 14.越野汽车一般要增设或具有,以增大传动系的总传动比,获得足够大的驱动力。 15.当汽车车轮作纯滚动时,滑移率S=;当汽车车轮抱死时,滑移率S=。 16.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可分为、、三大类。 17.目前扩大选用柴油机已成为汽车的发展方向之一,柴油机之所以具有高于汽油机的经济性能,最主要的原因是。 18. 汽车的纵向稳定条件是;汽车的侧向稳定条件。 19. 间隙失效可分为、、等。 20.请写出汽车传动系的任意两个结构参数、。 21.由汽车燃料消耗方程可知,汽车的燃料经济性主要取决于和。 22. 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可分为、、三大类。 23. 在汽车噪声中占最大的噪声是。 24. 在良好的路面上,汽车在一定车速范围内,既可以用最高档行驶,也可以用次高档行驶,应选用行驶。 25.汽车在低温条件行驶的主要问题是和。 26. 汽车在高原山区行驶,其制动传动系统的主要问题是,气刹车会产生;油刹车会产生现象。 27. 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按变化过程不同可分为两类,从数学上说可称为、。 28.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评价方法有和两种。其中方法始终是操纵稳定性的最终评价方法。

汽车运用工程复习题 (2)

1.汽车的使用性能指标有哪些?P29-46 汽车的容量、汽车的速度性、汽车的使用方便性、燃料经济性、安全性、通过性、可靠性和耐久性、汽车的维修性、汽车的质量利用、外形尺寸和轴重限制 2.简述汽车的运用条件和内容。1 汽车的运用条件指影响汽车使用效果的各类外界因素。汽车使用效果即指汽车完成运输工作的效率,也指汽车性能的发挥和快速、方便的出行给人们所带来的满足程度。主要包括:气候条件、道路条件、交通条件、运输条件和运输技术条件等。 3.我国道路的等级及技术标准。4-5 道路等级:高度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技术标准:设计速度、车道宽度、圆曲线最小半径、凸形竖曲线半径、竖曲线最小长度、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最大纵坡、最小坡长、汽车载荷等级。曲线段的平曲线半径、车道数、路肩宽度。 4.运输条件及货运条件。11-14 运输条件指由运输对象的特点和要求所决定的影响车辆运用的各种因素。汽车运输可分为货运与客运。 货运条件:货物类别、货物运输量、货物运距、货物装卸条件、货运类型和组织特点 5.汽车运用技术有哪些?15 驾驶员操作技术、汽车维修技术、汽车运输组织管理技术、汽车运行安全技术、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运用技术 6.汽车平均技术速度?32 汽车行驶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计算时不包括装卸物资、上下乘客、排除技术故障的停歇时间,但包括遵守交通规则必须要停车的时间。 7.汽车的安全性标准项目。 主动安全、被动安全、防火安全 8.汽车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的评价指标。42 汽车可靠性评价指标:(1)平均首次故障里程【MTTFF】(2)平均故障间隔里程【MTBF】(3)当量故障率【λD】(4)千公路维修时间【MTm】(5)千公里维修费用【Mc】(6)有效度【A】 汽车耐久性评价指标:第一次大修前的平均行程、大修平均间隔里程。 9.M类车及N类车。48 M类:至少有4个车轮并且用于载客的机动车辆。M1: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 座位数不超过九座的载客车辆。M2: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超过九个,且最大

山东交通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汽车运用工程复习题

《汽车运用工程》(A )卷复习题 7月无纸化考试复习专用 一、概念题 1.汽车运行工况:多参数描述的汽车运行状态。 2.发动机负荷率:在某一相同转速下,油门部分打开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与油门全开时(最大)功率之比,通常以百分 数表示。 3.汽车制动距离:从驾驶员脚接触到制动踏板到汽车完全停下来为止,汽车所走过的距离。 4.汽车主动安全性:汽车本身防止或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性能。 5.汽车综合损耗:汽车有形损耗与无形损耗的综合。 二、判断题 1.交通流密度是常用车速的分布范围和均值的重要影响因素。市区车辆的平均车速受车辆本身结构和动力性能的影响不大。公路行驶车速主要受交通安全限制,并与汽车动力性和平顺性有密切关系。 2.现代载货汽车制造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汽车整备质量利用系数的不断降低。 3.在对汽车动力性三大平衡图的分析中,不难看出,汽车各挡加速度的最大值总是对应于相应挡位的后备驱动力、后备动力因数或后备功率的最大值。 4.变速器在不同挡位时,发动机发出的最大功率不同。 5.汽车利用缓速器制动,主要是为了解决汽车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问题。 6.汽车列车之所以能节省燃油,是由于它的百公里油耗减少了。 7.“交叉”布置的双管路制动系统,如果一套回路失效,使整车的制动减速率降低一半,但不致丧失稳定性。 8.车轮防抱死装置的主要功能是改善汽车的制动效能。 9.发动机在怠速工况时,CO、HC的排放浓度显著增多。 10.一般来说,柴油机的微粒PM由三部分组成,即炭烟DS、可溶性有机成分SOF和硫酸盐。 11.车辆的最小转弯直径是指车辆在转向过程中,转向盘向左或向右转到极限位置时,车辆外转向轮印迹中心在其支承面上的轨迹圆直径中的较大者。 12.汽车在松软地面上行驶时,增加轮胎气压,不仅能够改善轮胎与地面间的附着性能,而且能够显著降低车轮阻力。 13.具有中性转向特性的汽车,在使用条件变化时,有可能转变为过多转向特性。 14.同一减振器,装在不同类型的车辆上,其减振效果通常是不一样的。 15.常用非悬挂质量与悬挂质量之比来评价非悬挂质量对汽车行驶平顺性的影响。比值越大,行驶平顺性越好。 16.低温条件下行驶的汽车,发动机总成的磨损在冷起动过程中和汽车起步后未达到正常热状态前最为严重。 17.根据《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JT/T198-2004)规定,达不到二级车技术等级标准的汽车也不一定是三级车,三级车也是合格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