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管理信息系统

书店管理信息系统
书店管理信息系统

书店管理信息系统

班级电子商务

学号

姓名

日期年月日

1需求分析与系统规划

1企业现状与用户需求

1.1企业现状(诺兰模型):

组织引入了像管理应收账款和工资这样的数据处理系统,各个职能部门(如财务)的专家致力于发展他们自己的系统。人们对数据处理费用缺乏控制,信息系统的建立往往不讲究经济效益。用户对信息系统也是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

1.2面临的问题(波特竞争模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图书资源越来越多,图书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书店里的图书储量也在急剧增加。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很显然会使管理过程变得难以执行。此外,网络购物的热潮也在冲击着实体店的图书销量,单纯的图书销售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换种经营模式,即有偿借阅和图书销售为一体的模式。而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是惊人的,因此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应运而生。在现行手工管理图书的基础上,进行图书管理系统的开发,必然会使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消费者在网络购物的影响下,希望图书能在价格上取得优惠。同时,很多书消费者暂时需要,不需要购买,因此,消费者希望书店可以提供这种服务。

通过对周边书店进行调查,整理思路之后。我将图书管理流程也做了初步的规划。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图书登记:对于入店的图书分类并进行登记。2借阅登记:根据相关名册进行登记并收取

费用,发放相关借阅证件。3买书退书管理:消费者买书时,将买书日期所买书目记录在案,消费者对图书不满意退还图书时消除买书记录。

2 系统分析

1)可行性分析:在技术上,该系统具有功能齐全,安全稳定,可靠性高的优点,而且该系统操作简单,使用灵活,自动计时的进行数据备份;在经济方面,图书管理系统的开发会充分降低用人成本,而且还可以快速及时的查询相关买卖以及盈利信息;在社会可行性方面,该系统可以及时了解不同群体对不同书籍的喜爱程度以及需求量,以便书店制定相应的定购计划,能充分满足社会需求。

2)详细调查

原有的图书管理系统在处理问题和工作流程还有一些细节问题做的不够好,比如消费者买书过程中总是会出现一些本可以避免的因素导致书店盈利能力降低。组织结构混乱和功能机构不齐全的,甚至可以说是比较落后的,不能充分满足消费者和书店管理人员的需求,而且对书店今后的发展也有了阻碍作用。

原功能结构图

原处理流程

3)系统分析

原系统中,只是单纯的图书销售,功能结构不齐全。没有表现出书店各部门间的合作情况和书店的运营模式,流程比较模糊,组织结构混乱。新的图书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可以概括为:图书管理,借阅管理,销售管理和系统管理。新系统增加了各部门的功能,改变了原有的运营模式,对系统管理做了改进,增加了用户管理的功能。书店分为采购组、销售组、借阅组、系统管理组,分工明确,各个功能之间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

3、系统设计

1)总体设计

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图

2)详细设计

1业务流程图

2 数据流程图

顶层数据流程图

数据流程图1

读者借阅数据流程图2

消费者购买数据流程图3

3)代码设计

P:书店

P1:借阅组

P2:采购组

P3:销售组

P4:系统管理组

P1.1:图书外借组

P1.2:借阅登记组

P1.3:图书归还组

P3.1:收银组

P3.2:退货处理组

4)输入输出设计

输入设计

(1)输入设计要求数据简单方便,易于查询时提供及时的帮助。

(2)输入的数据经过三次审核然后确定,并接可以复查。

但是已经确认的数据不可随意更改,若要更改需经过相关批准。

图书订购单

输出设计

(1)输出时也应当遵循简单方便的原则,同时输出是最好有两种报表形式,最常见的就是文本和电子

版的了。

4、系统实施:

1)硬件选择

鉴于硬件系统配置的目的性、先进性、配套性、经济性的原则,在选择硬件系统时应该做到:

(1)硬件系统尽量不要混用不同厂商的产品。

(2)尽量不要自己去研制,能购买到最好了。

(3)硬件系统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切忌买最新的。因为最新的可靠性往往得不到保证。

(4)选性价比好的机器系统。

2)系统调试

输入正确的数据,检查系统的运行是否正常。

3)人员培训方案

将使用人员分成不同的组。销售组学习销售方面的知识;借阅组学习书店的节约规定和图书管理规定;系统管理组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的知识,掌握基本数据。采购组学习采购经验和图书管理经验。

5、心得:

在完成书店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中,我收获了很多。我学会基本的工具画出自己喜欢的同时又有逻辑关系的流程图,虽然画的不是太完美。同时我也懂得了站在一个企业高层的角度去考虑整个企业的问题。另外对于程序设计方面的知识,我掌握的不够好,所以做的也有点也不到位。正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了解到了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对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程度。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的路上,这门课程将会陪伴着我并且给我提供及时的帮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