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诊疗标准

糖尿病诊疗标准
糖尿病诊疗标准

ADA

糖尿病诊疗标准——2012

Diabetes Care. 2012,35:S11

主要更新妊娠糖尿病的诊断使用75 g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新的诊断标准;血压控制仅在新

证据的基础上强化了控制目标个体化的重要性;对肾病的筛查和治疗进行的修订包含晚期慢性肾脏并发症的管理;去除对儿童和青少年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的低限,并对个体化治疗和安全性进行合理的讨论。

诊断标准HbAIC》6.5% (检测应该用DCCT检测标化);空腹血糖>7.0 mmol/L,其中空腹的定义是至少8h未摄入热量;OGTT 2h血糖》11.1 mmol/L.,其检测应按WHO标准进行,用75 g无水葡萄糖溶于水作为糖负荷。有高血糖的典型症状或高血糖危象,随机血糖>11.1 mmol/L,如无明确的高血糖症状,

结果应重复检测确认。

HbA1C 为5.7~6.4% 诊断糖尿病前期是合理的,应加强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如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后血糖仍进展,可以考虑使用二甲双胍治疗以预防2 型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患者应该每年进行监测以观察是否进展为糖尿病。

在有危险因素的个体,产前首次就诊时用标准的诊断标准筛查未诊断的 2 型糖尿病。在未知是否具有糖尿

病的妊娠妇女中,在妊娠24?28周用75g 2h OGTT筛查妊娠糖尿病(GDM),诊断切点为:空腹血糖>5.1 mmol/L、1h血糖>10.0 mmol/L或2h血糖>8.5 mmol/L,满足任何一点血糖值即可诊断妊娠糖尿病。采取除HbA1C 以外的检查筛查持续性糖尿病。有GDM 史的女性,至少每3 年甚至终身筛查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进展。有GDM 史的女性确诊糖尿病前期,应接受生活方式干预或二甲双胍以预防糖尿病。

对于患1 型糖尿病的儿童青少年患者,设定血糖目标时,考虑患者年龄因素。

ENDO

2012 年非重症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指南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2,97:16

新的血糖管理指南强调所有住院患者均需要监测和管理血糖。

☆所有住院患者必须筛查糖尿病。对于已知糖尿病或血糖超过140 mg/dl ( 7.8 mmol/L )者应当监测糖化

血红蛋白(如果近2?3个月没有监测)对于所有非重症患者,空腹血糖应当小于140 mg/ dl ( 7.8 mmol/L ),随机血糖应当小于180 mg/dl (10 mmol/L );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小于100 mg/dl (5.6 mmol/L ) 当重新评估降糖方案,如果血糖小于70 mg/dl (3.9 mmol/L )应当重新调整治疗方案。

☆血糖控制目标因疾病状态而异。如果患者没有低血糖病史、一般情况好且血糖应当控制相对严格;如果

患者病情较重或有低血糖高风险者,血糖控制要相对宽松( <200 mg/dl 或11.1 mmol/L )。已经在家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住院后应当继续使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方案。

☆为防止围手术期高血糖发生,所有要手术的1 型糖尿病患者和大多数2 型糖尿病患者应当持续静脉滴注或皮下注射基础胰岛素并增加必要的负荷胰岛素。

☆ 实施肠内和肠外营养患者血糖超过140 mg/d (l 7.8 mmol/L ),不管有无糖尿病都应当床旁检查指端血糖(毛细血管血糖),同样,对于使用激素治疗的患者也同样应当监测血糖。

☆ 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的所有1 型糖尿病或2 型糖尿病患者,在停止静脉滴注后1~2h 内应当改为皮下注射胰岛素方案。

ACP

2 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治疗指南

Ann Intern Med. 2012,156:218

该指南回顾分析了1966-2010 年Medline 、Embase 及Cochrane 数据库中比较目前美国FDA 批准的口服降糖药疗效文献。结果显示,多数口服降糖药的降糖效果相似;不论单独应用或与其他药物合用,二甲双胍在降糖、减重和改善血脂等方面均具有优势。

☆对于确诊的2 型糖尿病的患者,包括饮食调节、运动、减重等改善生活方式措施均不能充分控制高血糖症时,应服用降糖药物治疗(强烈推荐,高质量证据)。指南指出,目前尚无数据确定加用口服降糖药物的最佳时机。在开始应用降糖药物治疗时应考虑其他因素,如患者寿命、是否合并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等,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目标值也应根据这些因素行个体化评估。对大多数患者而言,HbA1c<7% 比较合

理。

☆对于大多数2 型糖尿病患者,初始治疗应首选二甲双胍单药治疗(强烈推荐,高质量证据)。伴肾功能不全、组织灌注较差/ 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肝病、酗酒、心衰和可致乳酸性酸中毒的任何疾病者,应禁用二甲双胍。

☆ 对于经改善生活方式及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仍不能充分控制的顽固性糖尿病患者,可在二甲双胍基础上加用第二种降糖药物(强烈推荐,高质量证据)。与单药治疗相比,两种降糖药物治疗可促使平均HbA1c 水平降低1% 。当然要注意,联合降糖的不良反应风险也高于单药治疗。

美国糖尿病学会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立场声明

Diabetes Care. 2012 年4 月19 日在线版

声明强调,应对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个体化的治疗,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路径。同时指出,并非每位患者均可从积极的血糖管理中获益,主要是根据患者具体特点制定个体化的血糖目标和降糖方案;尤其重要的是,任何程度的血糖控制实现,都需要患者地积极参与,患者自身的喜好、需求和利益是制定降糖策略的重要基础。

声明指出,对于2 型糖尿病患者来讲,治疗方案的主体仍是生活方式干预和糖尿病教育。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二甲双胍是首

选一线治疗药物;鉴于二甲双胍替代治疗的数据有限,建议可另外应

用1~2 种口服药物或注射药物进行联合治疗,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为了有效控制血糖,很多患者最终需要胰岛素单一治疗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

IDF

2012 年全球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https://www.360docs.net/doc/6d1574892.html,

该指南是在2005 版《全球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新指南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医疗资源不均衡的现实情况,围绕糖尿病临床诊疗的17 个重点内容给予三种推荐级别。(1)推荐级别:适合大部分的国家和地区,遵循当前循证医学的证据,鼓励在所有2 型糖尿病患者中普及。(2)基本级别:适合医疗资源匮乏的国家和地区,满足最基本的诊治需要。(3 )最优级别:在推荐级别的基础上增加了最

新、最全面的诊疗手段,适合医疗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

分级推荐是新指南适合全球范围内推广的最大特点。国际糖尿病联盟(IDF )指南与各国各地区的2 型糖尿病指南最大不同之处在于本指南是一份全球性的指南,针对全球各国不同医疗资源的地区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对于中国来讲,与IDF 指南一致的是,2010 年版《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把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的控制标准定为v 7.0%。不同于IDF指南的是《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暂不推荐将HbAlc作为诊

断标准。而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指南已将HbAlc > 6.5%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之一。

此外,IDF调脂目标较《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目标更为严格:IDF推荐既往无心血管病患者,LDL-C v 2.0mmol/L ;既往明确有心血管病的2 型糖尿病患者,LDL-C v 1.8 mmol/L 。我国的标准分别为LDL-C v 2.6 mmol/L 和LDL-C v 2.07 mmol/L 。

IDSA

糖尿病足感染诊疗临床实践指南

Clin Infect Dis. 2012,54:1679

指南指出,对于糖尿病足感染,合理的联合治疗方案能够减少截肢,强调了包括专科医生、足病医生、外科医生及骨科组成的多学科综合小组协作的重要性。该指南是对IDSA2004 年指南的回顾与更新。

指南指出,典型糖尿病足感染(DFI)往往始于损伤,神经溃疡最常见。虽然微生物可定植所有伤口,但是感染的定义为典型炎症或化脓 > 2处。多数DFI为多种微生物伴需氧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微生物。

缺乏软组织或骨感染证据的损伤不需要抗生素治疗。对于感染性损伤,应获得清创术后样本(最好是组织)

用于需氧或厌氧培养。许多急性感染患者可针对革兰阳性菌进行窄谱抗生素经验治疗,但是对于抗生素抵抗病原菌感染或慢性、先前经过治疗或严重感染则需要广谱治疗。大多数DFI 需进行成像检查,X 线成像

一般即可满足需要,但磁共振成像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更佳。许多足损伤的糖尿病患者会伴发骨髓炎,且难以诊断和治疗。大部分DFI 需外科手术干预,程度可小(清创术)可大(切除术、截肢)。伤口需包扎但不要太紧,患者需定期随访。缺血足需行血运重建,一些治疗无效患者或可从选择性辅助治疗措施中受益。多学科团队会诊有利于治疗。临床医生和医疗机构应当尝试监控,从而改善DFI 治疗结果和进程。

ENDO/AOTA/ETA/ LATS

妊娠期和产后甲状腺功能障碍管理临床指南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2.97:2543

新指南指岀,治疗妊娠期和产后女性的甲状腺功能障碍,医生应谨慎解读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水平,使用丙

基硫氧嘧啶作为妊娠早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一线治疗药物,并建议哺乳女性摄入碘250 g g/d,以确保通过

母乳传播为婴儿提供碘100 g g/d o

新指南推荐:第一,妊娠女性行游离甲状腺素检查时应确立具妊娠期特异性参考值范围。另外,游离甲状腺素指数也是妊娠期的可靠检测指标。

第二,丙硫氧嘧啶应作为妊娠早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一线治疗药物。若患者不耐受,也可使用甲巯咪唑。

由于丙硫氧嘧啶有潜在肝毒性,在妊娠中后期,应将丙硫氧嘧啶换为甲巯咪唑。

第三,以下女性在妊娠22周前应行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检测:目前患有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妊娠前有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病史且曾接受1311或甲状腺切除治疗;曾生育患有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

婴儿;既往TRAb水平升高。

第四,TRAb水平〉正常范围2?3倍或曾接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妊娠女性,应在妊娠18?22周时

行胎儿甲状腺功能不全筛查。此后,每4?6周行1次或根据临床情况行胎儿甲状腺功能筛查。

第五,女性甲状腺结节达 5 mm至1 cm,如具高危病史或超声检测结果可疑,应行甲状腺细针穿刺;有

多个甲状腺结节直径达1.5~2 cm 女性,也应行甲状腺细针穿刺。

美国内分泌学会

高甘油三酯血症评估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2,97:2969

指南重点:诊断、定义与标准化检测;原发性与继发性高甘油三酯升高的原因;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治疗

指南工作组专家指出:(1)高甘油三酯血症诊断应根据空腹甘油三酯水平而不是非空腹水平。 (2)空腹甘 油三酯水平高的个体,应评估高脂血症的继发性原因,包括内分泌状况和药物治疗,治疗应更关注继发性 原因。(3)原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应筛查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

(4)原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 应评估血脂异常和心血管家族史。 (5)轻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的肥胖和超重患者,应改变生活方式,以达

到减重的目的。(6)膳食脂肪和单纯碳水化合物摄入应减少,并结合药物治疗降低严重和极严重高甘油三 酯血症患者的胰腺炎危险。(7)轻度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治疗目标是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美国 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报告( NCEPATP 山)一致。(8)贝特类药物作为降低有甘油三酯

诱发胰腺炎首选调脂药物。(9)在严重和极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不建议应用他汀单药治疗。

由于该指南主要针对美国居民而制定,因遗传背景、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医生在日常临床实践中仍应 以我国指定的相关指南性文件为基本依据,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动态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

指南重点内容包括:(1)动态血糖监测(CGM )简介;(2)回顾性CGM 技术的临床应用;(3)回顾性 CGM 技术的临床应用适应证;(4)回顾性CGM 技术使用规范;(5)回顾性CGM 技术应用期间的患者 教育。

指南指岀, 回顾性CGM 的适应证包括:(1) 1型糖尿病;(2)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的 2型糖尿病患者;

(3)在血糖水平标准差指导下使用降糖治疗的 2型糖尿病患者,仍岀现无法解释的严重低血糖或反复低

血糖、无症状性低血糖、夜间低血糖,无法解释的高血糖、血糖波动大,或因恐惧低血糖刻意保持高血糖 状态等情况; (4)妊娠期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 (5)合并胃轻瘫的糖尿病患者、暴发性 1型糖尿病

患者、特殊类型糖尿病患者和伴血糖变化的胰岛素瘤患者等,

如病情需要也可进行 CGM 。 指南还制定了我国20?69岁人群动态血糖参数正常参考值范围(表 1)

申区应年人讪态血榭冀韜的常豪建值(W 24 h i+fr j

血側平 率均血糖水平

血椅P 兀S nund/L 的対间首■

血■斗期 ■PP O/I 旺咁寸測白分性 -C L4 I3U13DI/1

mmol/L 范围内的血糖值,如超出该范围则应立即进行低血糖或高血糖处理 期间,应远离

强磁场,不能进行 X 线、CT 或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 CTFPHC

加拿大成人2型糖尿病筛查指南

指南更新要点包括:(1)为评估一般人群的风险水平, 可用一种已被验证的风险计算器(而非血常规检

测)进行第一阶段的筛查。(2)首选筛查方法是芬兰糖尿病风险评分( FINDRISC ),加拿大糖尿病风险评 估问卷(CANRISK )也是一种可接受的替代方法。 (3)筛查首选的血液检测为糖化血红蛋白( HbAIC ),

正棺娶時值

<.nunoLZL < 1?% ("抿 h } v g ? h I

指南同时还强调,CGM 系统并非血糖仪的替代品,

在进行CGM 的同时, 仍应进行4次/d 指血血糖监测。 并及时将结果输入血糖记录仪中, 间隔时间v 5 min 否则需要重新检测。 血糖记录仪中只能输入 2.2?22.2 此外,患者在佩戴CGM 系统

空腹血糖检测和口服糖耐量试验也是可接受的替代方法。(4)诊断糖尿病的建议阈值是HbAIC》6.5% ,

但低于此数值不能排除通过血糖检测而诊断的糖尿病。应用标准的、已被验证的测定方法检测HbAIC。(5)

无需对V 40岁的无症状成人进行常规血液检测筛查,但糖尿病高危或极高危者除外。(6) > 40岁的低危或中危成人以及任何年龄的高危成人,每3~5 年应进行一次HbA1C 血液检测筛查。(7)在任何年龄

的糖尿病极高危成人中,每年应进行一次HbA1C 血液检测筛查。但最后三条建议皆基于低质量证据的较

弱建议。

CSE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等四学会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2,28:779

这是我国首部《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指南包括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两个章节,采取问题条款和推荐条款并进的模式,共计54 项问题条款、72 项推荐条款,推荐条款标示推荐强度。内容包括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细针穿刺活检(FNAB)结果判定、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的适

应证;DTC甲状腺手术术式的选择和颈部淋巴结的处理、TNM分期和复发风险评估、1311清甲治疗的适

应证和具体方法、DTC 转移的131I 清灶疗法、DTC 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抑制疗法、DTC 复发的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浓度的监测等。

甲状腺结节推荐条款中强烈推荐包括:(1)甲状腺结节的评估要点是良恶性鉴别;(2)所有甲状腺结节患者均应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3)所有甲状腺结节患者均应行颈部超声检查;(4)直径〉1 cm且

伴有血清TSH降低的甲状腺结节,应行甲状腺1311或99mTc核素显像,判断结节是否有自助提取功能。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糖尿病防治白皮书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会议

白皮书是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主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以医学为基础,以社会学研究

数据为落脚点,整合医学、统计学、社会学、政府、企业等资源,分别对我国糖尿病防控综合形势、糖尿病医疗费用,糖尿病防治资源等进行了评估。

白皮书提到,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模仿到接轨国际领先水平的历程。近年来,CDS 着手更新或制定了多个临床指南、专家共识以及临床路径,逐步形成了糖尿病防治基本理论体系,为规范我国的糖尿病临床诊疗提供了依据。

另外,我国糖尿病教育起步于20 世纪90 年代,直至目前,我国教育逐步规范化,并建立糖尿病教育团队,患者自我管理状况显著改善。同时媒体在糖尿病教育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政府主导,媒体参与促进了糖尿病防治工作有序开展。

我国胰岛素种类齐全,但临床应用还有待规范。另外,代谢手术治疗糖尿病在中国开展10 余年,并于2011 年发布专家共识促进了该类手术的规范化发展。

随着国家糖尿病防治策略的逐步完善,高危人群筛查也在陆续开展,但我国尚缺乏系统的高危人群识别干预体系。中国糖尿病社会经济影响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的医疗费用为非糖尿病患者的9 倍,2008 年全国糖尿病患者的医疗费用高达1734 亿,占总医疗支出的13.2% 。1 型糖尿病3C 研究显示,1 型糖尿病费用较高,个人支付比例高达80% 。

医院内分泌专科医生、政府疾病防控部门、各级分会以及部分相关医药企业构成了糖尿病防治资源。医疗卫生系统仍是我国糖

尿病防治事业的主力军,我国糖尿病防治资源投入较为单一,尚未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防治格局,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具有很大差距。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基层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会议

《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基层版)》特点体现在结合现有诊治条件,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诊疗流程为主线,方便基层医生学习使用,适用于二级及二级以下医院。

治疗内容中明确了基层医生需要掌握常用口服药物治疗和起始胰岛素治疗。

指南简单实用,附录为详细参考。指南强调标准化治疗,包括降糖、降压、调脂、抗血小板治疗,同时给出了详细的饮食运动指导。针对糖尿病管理,制定了标准化诊疗管理手册,基层医院与上级医院的双向转诊流程。

指南提出了基层医疗机构的糖尿病管理评估指标,主要内容包括高血糖的检出、糖尿病诊断分型、初次诊断糖尿病的简要处理方案、糖尿病标准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筛查和随访、以“糖尿病昏迷”为鉴别诊断线索介绍了急性并发症的处理原则。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会议

《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是在专业版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内容扩展,特别针对糖尿病教育和管理、饮食治疗、药物选择、急慢性并发症处理以及患者易产生疑惑的焦点问题,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逐一解答。

《科普版》指南强调,糖尿病自我管理需要在团队支持下开展,由内分泌、护理、营养、康复等多学科联合,培养既深谙糖尿病专业,又熟稔运动医学的多学科临床人才是当务之急。

同时指出,糖尿病的综合防治必须以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改变、心态调整为前提;以包括饮食、运动、药物在内的综合性治疗为原则;同时,调动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性,方能取得满意的效果。糖尿病教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1 型糖尿病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会议

中国1 型糖尿病诊治指南》共分13 章,内容包括1 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诊断与分型、控制目标与临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及分类

糖尿病的诊断与分类 1、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为: 血糖升高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根据,应注意单纯空腹血糖正常不能排除糖尿病的可能性,应加测餐后血糖,必要时应做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OGTT的葡萄糖负荷量成人为75g,儿童1.75g/kg,总量不超过75g.服糖前及服糖后30、60、120、180分钟测定血糖。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但尿糖不作为糖尿病诊断指标。 1.有糖尿病的症状,任何时间的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11.1 mmol/L (200mg/dl )。 2.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7.0 mmol/L (126mg/dl )。 3.糖耐量试验(OGTT )口服75g 葡萄糖后2 小时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11.1 mmol/L 。 以上三项标准中,只要有一项达到标准,并在随后的一天再选择上述三项中的任一项重复检查也符合标准者,即可确诊为糖尿病。 2、2010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 (1)糖化血红蛋白A1c≥6.5%*。 (2)空腹血糖FPG≥7.0 mmol/l。空腹定义为至少8h内无热量摄入。 (3)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h血糖≥11.1 mmol/l。 (4)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者,随机血糖≥11.1 mmol/l。 *在无明确高血糖时,应通过重复检测来证实标准1~3。

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版推荐诊断标准(即将废除) 糖尿病、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受损诊断标准(单位:mmol/l) 4、您知道糖尿病分哪几类吗? 目前通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分类方法,临床类型分为糖尿病Ⅰ型、Ⅱ型(BM)、葡萄糖耐量减低(IGT)妊娠糖尿病(GDM)糖尿病风险者4种。 (1)Ⅰ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病年龄多在35岁以下,但成年和老年也可得,起病急,病情重,多饮、多尿、多食症状明显,多数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需用胰岛素治疗,对胰岛素很敏感。 (2)Ⅱ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为40岁以上,儿童也有此型的,发病缓慢,病情较轻,不依赖外来胰岛素为生,在感染和应激时,可

2011年ADA糖尿病诊疗标准执行纲要

2011年ADA糖尿病诊疗标准执行纲要 美国糖尿病协会 王新军于文译 滨州医学院附属滨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滨州,256610 目前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A1C≥6.5%。试验应该用美国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计划组织(NGSP)认证 的方法进行。并与(DCCT)的检测进行标化 ●空腹血糖(FPG)≥7.0 mmol/L。空腹的定义是至少8小时未摄入热量,或● OGTT 2h血糖≥11.1 mmol/L。试验应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进行,用75 g无水葡萄糖溶于水作为糖负荷 ●有高血糖的典型症状或高血糖危象,随机血糖≥11.1 mmol/L ●如无明确的高血糖症状,结果应重复检测确认。 在无症状患者中进行糖尿病筛查 ●在无症状的成人,如超重或肥胖(BMI≥25kg/m2)并有一个以上其他糖尿 病危险因素(见“2011年糖尿病诊疗标准”中的表4),应该从任何年龄开始筛查糖尿病并评估将来糖尿病的风险。对没有这些危险因素的人群,应从45岁开始筛查。(B) ●如果检查结果正常,至少每3年复查一次。(E) ●为筛查糖尿病或评估未来糖尿病的风险,A1C、 FPG或2h 75g OGTT均是 适用的。(B) ●对于那些已经确定未来糖尿病风险增加的人群,应该进一步评估并治疗其他 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B) 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和诊断 ●在有危险因素的个体中,产前首次就诊时用标准的诊断标准筛查未诊断的2 型糖尿病。(B) ●在未知是否具有糖尿病的怀孕妇女中,在妊娠24~28周用75g 2h OGTT筛 查妊娠糖尿病,诊断切点见“2011年糖尿病诊疗标准”表6。(B) ●妊娠糖尿病的妇女在产后6~12周筛查永久性糖尿病。(E) ●有妊娠糖尿病病史的妇女应至少每3年筛查是否发展为糖尿病或糖尿病前 期。(E) 预防/延缓2型糖尿病 ●对于糖耐量异常(IGT)(A)、空腹血糖受损(IFG)(E)或A1C 在 5.7~ 6.4%之间(E)的患者,应该制定长期计划,以减轻体重7%,增加体 力活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如步行)的体力活动。(B) ●定期随访咨询对成功非常重要。(B)

糖尿病诊断标准参考

表1

表3 医生诊断您患糖尿病的根据 目前临床使用的标准是按照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制订的标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即可诊断糖尿病: 1.有糖尿病症状(多尿、烦渴、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及典型三多一少等)空腹血糖两次超过或等于7.8mmol/L。 2.有糖尿病症状,一天内任何时候血糖超过或等于11.1mmol/L。 3.疑有糖尿病者,应作口服8.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服糖后2小时血糖超过或等于11.1mmol/L。 新诊断标准〔美国糖尿病学会(ADA,1996)新建议〕 以空腹血糖(FBG)诊断: 正常:FBG<6.1mmol/L 空腹血糖异常(IFG):6.1mmol<=FBG<7.0mmol/L 糖尿病(DM):FBG>=7.0mmol/L 血糖正常值 糖尿病、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受损诊断标准(单位:mmol/l)诊断条件静脉(全血) 毛细血管静脉(血浆) 糖尿病空腹≥ 6.1 ≥ 6.1 ≥ 7.0 服糖后 2h ≥10.0≥11.1≥11.1 糖耐量受损空腹 < 6.1 < 6.1 < 7.0 服糖后2h 6.7~10.0 7.8~11.1 7.8~11.1 空腹血糖受损空腹 5.6~ 6.1 5.6~ 6.1 6.1~ 7.0 服糖后2h < 6.7 < 7.8 < 7.8 二:血糖正常值参考 1,空腹血糖正常值 ①:一般空腹全血血糖为3.9~6.1毫摩尔/升(70~11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为3.9~6.9毫摩尔/升(70~125毫克/分升)。 ②:空腹全血血糖≥6.7毫摩尔/升(12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2次重复测定可诊断为糖尿病。

最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最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文章目录*一、糖尿病的诊断*二、糖尿病的症状*三、糖尿病的饮食禁忌 糖尿病的诊断1、血糖的测定 为确保血糖值具参考价值,检验血糖时宜空腹,空腹血糖多 于餐后8-10小时进行,因此多于早上醒来时进行。血糖升高是诊断糖尿糖的主要依据,目前多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取血测的血糖值,即为空腹血糖。正常人进食后,血糖上下波动在一定范围内。进食后测的血糖值,即为餐后血糖。糖尿病人主要检查餐后二小时血糖。临床正常值: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为3.3 mmol/L ~ 5.6 mmol/L (60mg/dl ~ 110mg/dl),餐后二小时血糖为7.8 mmol/L (140 mg/dl)。 2、尿液的查看 在正常人的尿中有微量的白蛋白排出,但24小时内不会超 过20毫克,但是糖尿病患者发生肾脏损害时,从尿中排出的白蛋白就会增加,当24小时尿白蛋白的排出量为30-200毫克时说明肾脏已有病变,有这种情况就需呀多加注意了。 3、相关抗体的检查 有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抗体、谷氟酸脱羧酶抗体等相关抗体的出现,这些抗体的出现说明了患者体内存在着针对胰岛的自身免疫反应,若抗体阳性者多为1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初期测

定意义较大,如果发病已较长时间,抗体可能转为阴性。还有一个就是胰岛素庀赴置诘囊鹊核卦杀幌嘤Φ拿杆馍梢鹊核睾虲肽,因此血胰岛素和C肽都能反映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分泌能力。胰岛素的测定会受到一些外源性胰岛素的干扰,例如测定注射过胰岛素或正在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而C肽的测定则相对稳定。 糖尿病的症状1、出现手脚麻痹、发抖的情况。糖尿病人会有顽固性手脚麻痹、手脚发抖、手指活动不灵及阵痛感、剧烈的神经炎性脚痛,下肢麻痹、腰痛,不想走路,夜间小腿抽筋、眼运动神经麻痹,重视和两眼不一样清楚,还有自律神经障碍等症状,一经发现就要去医院检查,不得拖延。此外,糖尿病人应多加预防骨质疏松。 2、有疲劳、血压高、尿液发白等相关症状的出现。糖尿病会感到容易疲劳,全身倦怠无力。没有从事劳动或体育运动,身体常常无原由地感到疲惫不堪,感到双腿乏力,膝盖酸软,尤其是上下楼梯的时候;感冒后经常长疖疮或血压高,尿液白色,有甜酸气味,此时就该及早去医院检查了。 3、眼睛疲劳、视力下降:眼睛容易疲劳,视力急剧下降。当感到眼睛很容易疲劳,看不清东西,站起来时眼前发黑,眼皮下垂,视界变窄,看东西模糊不清,眼睛突然从远视变为近视或以前没 有的老花眼现象等,要立即进行眼科检查,上述症状就是糖尿病 会引起的视力障碍、视网膜出血、白内障、视力调节障碍等疾病

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正常空腹血糖的范围为3.15~6.19mmol/L,餐后血糖2小时血糖<7.8mmol/L,当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为糖尿病;如果空腹血糖在6.1mmol/L~7.0mmol/L则称为空腹血糖损害。如果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在7.8mmol/L~11.1mmol/L则称为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损害与糖耐量减低可看做从正常到糖尿病的一个过渡阶段,但如果治疗得当,可以逆转为正常。如果治疗不得当,则发展为糖尿病。正常人的饭后血糖小于7.8. 当血糖降至2.8~3.3毫摩尔/升(50~60毫克/分升)时,多数病人都会出现症状,但也有例外,如胰岛素瘤的病人由于长期处于低血糖状态,即使血糖降至1.7~2.8毫摩尔/升(30~50毫克/分升)也可没有症状,甚至血糖低至1.1毫摩尔/升(20毫克/分升),如果持续时间短暂也可能没有症状. 低血糖最早出现的症状有:心慌,手抖,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冰冷,麻木和无力,同时有头晕,烦躁,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和精神错乱等神经症状.继续发展,则出现剧烈头痛,言语模糊不清,答非所问,反应迟钝,眼前发黑,视物不清,心里明白嘴里说不出话来,有时全身肌肉抽动,甚至抽风,最后完全失去知觉发生昏迷和各种反射消失.如仍得不到及时抢救,最终将导致死亡.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Ⅰ型)人,当胰岛素注射量太多时,可出现恶性低血糖反应症状,很象躁狂型精神病或癫痫样发作.还有更严重的是发生低血糖性脑病,病人可有单瘫,偏瘫,不能说话,走路不稳,曰眼歪斜等,若老年糖尿病人很容易误诊为脑血管意外. 另外,低血糖发生的次数越多,症状会不断发生变化,变得更不典型.在得病的头几年内,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有心慌,手抖,出汗,头晕,饥饿,无力等明显自觉症状,若纠正及时,很少发生低血糖昏迷.随着病程拉长,病情加重,低血糖发作的症状变得很不典型,以神经精神障碍表现为重,严重者发生昏迷. 类低血糖的治疗方法 在轻度低血糖发作期间,你可能出现下列的某些症状:发抖,震颤,心悸,神经质,出汗,寒战和湿冷,心搏加快,焦虑,头晕以及极度饥饿.这些都是由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所致.轻度低血糖往往不会影响你的大脑,因此,你应该能够识别出这类症状,并进行自我治疗. 1)对于低血糖的预防:1.注射胰岛素后30分钟内要进食,当活动量增加时,要及时少量加餐,外出办事别忘记按时吃饭,服用磺脲类降糖药的病人也应及时加餐。2.注射混合胰岛素的病人,特别要注意按时吃晚饭及在睡前要多吃些主食或鸡蛋、豆腐干等。3.随身携带一些糖块、饼干等,以备发生低血糖反应时应用。4.注意营养,多吃蔬菜水果.5.生活,作息,饮食有节制有规律.6.多做运动,保持心情愉快.7晚上睡觉时将头部垫高.8不要再闷热或干燥的环境下站立太久. 2)当低血糖急性发作时:1.反应较轻、神志清醒的病人,用白糖或红糖25--50克,用温开水冲服或喝其他含糖饮料;稍重者吃馒头、面包或饼干25克,或水果1--2个,一般10分钟后反应即可消失。2.低血糖反应较重,神志又不很清楚,可将白糖或红糖放在病人口中,使之溶化咽下;或调成糖浆,慢慢喂食。如服糖10分钟仍未清醒,应立即送附近医院抢救。 3.对低血糖昏迷的病人,应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毫升,并给予吸氧,很快就可见效,或肌肉注射高血糖素1毫克,15分钟内意识应清醒。清醒后必须给病人服糖水等,预防下一次反应性低血糖。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点击“采纳为答案”。 血糖偏高 当血糖高于正常时称为高血糖症。如果这种状况持久存在,对人体的各部分均有害。病人会感到全身不适,常有疲倦、口渴、大量饮水、大量排尿等表现。如情况严重,应尽快就医。 使血糖变得过高的常见原因有: (1)所使用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剂量不够; (2)运动量明显减少,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3)摄食过多特别是甜食或含糖饮料; (4)过度肥胖; (5)情绪或精神上的压力过重; (6)低血糖后出现反跳性高血糖被称为SOMOGYI现象;

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诊断标准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正常空腹血糖的范围为~L,餐后血糖2小时血糖

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诊断标准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正常空腹血糖的范围为~L,餐后血糖2小时血糖

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诊断标准具体如下:1,糖尿病的典型症状+随机血浆葡萄糖浓度大于等于11.1mmlo/升。2,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大于等于7.0mmol/升。3,糖耐量试验的餐后两小时血浆葡萄糖浓度大于等于11.1mmol/升。以上三点满足任何两点均可诊断,但每一点均需在另外一天加以证实。 最新糖尿病诊断标准 1.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多尿、多饮和不能解释的体重下降)者,任意血糖≥ 11.1mmol/L,糖尿病。或 2.空腹血糖(FPG)≥7.0mmol/L,糖尿病。 根据空腹血糖的测定结果来选择药物 根据空腹血糖的测定结果来选择降糖药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若空腹血糖小于7.8mmol/L,首先选用不致低血糖的药物:二甲双胍(格华止)、阿卡波糖(拜唐苹)。如果您以餐后高血糖为主,更适合服用阿卡波糖(拜唐苹)。在治疗之初,可采用中等剂量:二甲双胍(格华止)每次250-500mg一日3次,或阿卡波糖(拜唐苹)每次25mg一日3次,。 若空腹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如果体型正常或消瘦,您可选用小剂量的磺脲类降糖药,如格列吡嗪(瑞易宁)控释片5mg或格列美脲0.5-2mg每日1次,或格列齐特(达美康)每次40mg或美吡达每次2.5mg或优降糖每次1.25mg,每日2次;如果您严重肥胖,适宜选用二甲双胍(格华止),每天1500-2500mg,分三次服用。 若您的空腹血糖超过11.1mmol/L,选择药物同上面一样,但剂量需要加大:格列吡嗪(瑞易宁)控释片每日5-10mg、或格列美脲每日4mg、或格列齐特(达

美康)每日160mg或优降糖每日5mg、或二甲双胍(格华止)每天1500-2500mg。 在选用磺脲类降糖药物时,要警惕发生低血糖反应。 如果血糖更高,则应该首选注射胰岛素。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一是血糖高、尿糖高造成的三多一少,即吃得多、喝得多、排尿多,体重减少;另外一个是并发症造成的症状,如糖尿病肾病、足病、视网膜病变等。糖尿病的唯一诊断就是血糖,而不能拿尿糖来诊断。 ★空腹血糖正常值 ①一般空腹全血血糖为3.9~6.1毫摩尔/升(70~11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为 3.9~6.9毫摩尔/升(70~125毫克/分升)。 ②空腹全血血糖≥6.7毫摩尔/升(12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7.8毫摩尔/升(140 毫克/分升),2次重复测定可诊断为糖尿病。 ③当空腹全血血糖在5.6毫摩尔/升(100毫克/分升)以上,血浆血糖在6.4毫摩尔 /升(115毫克/分升)以上,应做糖耐量试验。 ④当空腹全血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时,表示胰岛素分泌极少 或缺乏。因此,空腹血糖显著增高时,不必进行其它检查,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餐后血糖正常值 ①餐后1小时:血糖6.7-9.4毫摩/升。最多也不超过11.1mmol/L(200mg/dl) ②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升。 ③餐后3小时:第三小时后恢复正常,各次尿糖均为阴性 温馨提示:控制饮食、运动、药物、了解糖尿病知识、定期血糖监测被称为糖尿 病防治的“五驾马车”。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很多糖尿病患者对前四项都做得很 好,可唯独遗漏了定期血糖监测。事实上,若血糖监测不佳,并发症的发生就会提前

最新糖尿病诊断标准

最新糖尿病诊断标准 近20年以来,国际上对糖尿病病因以及并发症方面研究取得了大量成就,加深了对糖尿病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和世界卫生组织 (WHO)于1996年和1997年先后提出了对现行WHO1980~1985年的诊断和分型的修改。WHO1999年咨询报告和国际糖尿病联盟-西太区 (IDF-WPR)委员会正式认可了这些修改。中华糖尿病学会也于1999年正式采用这一新的诊断标准和分型,并于当年开始实施。 在新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中降低了空腹血糖的指标,并提出了空腹血糖损伤(IFG)概念。降低空腹血糖标准是美国糖尿病协会1997年提出的,他们发现空腹血糖 7.8mmol/L时,餐后2小时血糖多在12.8~13.9mmol/L之间,与原来餐后2小时的血糖标准(11.1mmol/L)不能吻合。修改后的血糖标准使空腹和餐后2小时得到了统一。同时也有利于及时发现糖尿病。这里特别说明的是IFG和糖耐量损伤(IGT)都是介于糖尿病人和正常人之间的一种状况。

最新糖尿病诊断标准 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多尿、多饮和不能解释的体重下降)者,任意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FPG)≥7.0mmol/L,为糖尿病患者。 空腹血糖(FPG)<6.11mmol/L并且餐后2h血糖(2hPG)< 7.77mmol/L,为正常。

餐后2h血糖(2hPG)>7.77mmol/L,但<11.1mmol/L时为糖耐量损伤(IGT),空腹血糖(FPG)≥6.11mmol/L,但<6.99mmo/L 时为空腹血糖损伤(IFG) 在我国医生在作出诊断时往往要结合临床症状加以考虑,如果有症状只要有一次空腹或餐后血糖达到上述糖尿病诊断标准,就可以判定为糖尿病。如果完全沒有糖尿病症状,就需要空腹和餐后血糖同时达到上述标准,才可以判为糖尿病。

ADA糖尿病诊疗标准(中文版)

美国糖尿病协会制定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制定了2016年糖尿病诊疗标准,诊疗标准更加强调个性化治疗,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王新军、王转锁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翻译,详情如下: 改进治疗的策略 ●应该运用结合病人意愿、评估文化和计算力、处理文化障碍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沟通方式。B ●治疗决策应及时并且应以循证指南为基础,并根据患者意愿、预后和伴发病调整。B ●治疗应与慢病管理模式的内容一致,以确保有准备的积极的医疗小组和受教育的主动的患者之间的有效互动。A ●如果可能,治疗体系应支持团队管理、社区参与、患者登记和决策支持工具,以满足患者需求。B 食品不安全 供应商应评估食品高血糖和低血糖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A 供应商应该认识到无家可归、识字能力差和计算能力低的糖尿病患者经常发生不安全问题,并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合适的资源。A 认知功能障碍 ●不建议对认知功能较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血糖控制。B ●认知能力较差或有严重低血糖的患者,血糖治疗应该个体化,避免严重低血糖。C

●在心血管高危的糖尿病患者,他汀治疗的心血管获益超过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A ●如果处方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应该严密监测体重、血糖控制和胆固醇水平的变化,并应重新评估治疗方案。C HIV糖尿病患者的诊治 HIV患者在开始抗病毒治疗之前和治疗开始后3个月或治疗方案变化时应该用空腹血糖水平筛查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如果初始筛查结果正常,建议每年复查空腹血糖。如果筛查结果是糖尿病前期,每3~6个月复查血糖水平,监测是否进展为糖尿病。E 糖尿病风险增加(糖尿病前期)的分类 ●超重或肥胖(BMI≥25kg/m2或亚裔美国人≥23kg/m2)且有一个或以上其他糖尿病危险因素的无症状的成人,不论年龄,进行检查以评估未来糖尿病的风险。B ●对所有病人,应从45岁开始应进行检查。B ●如果检查结果正常,至少每3年复查是合理的。C ●使用空腹血糖、75g OGTT 2h血糖或A1C筛查糖尿病前期都是合适的。B ●对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评估并治疗其他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B ●超重或肥胖且伴有2项或2项以上其他糖尿病危险因素的儿童和青少年,进行检查以筛查糖尿病前期。E 1型糖尿病 ●在有高血糖症状的个体应该用血糖而不是A1C诊断急性起病的1型糖尿病。E

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正常空腹血糖的范围为3.15?6.19mmol/L,餐后血糖2小时血糖< 7.8mmol/L,当空 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为糖尿病;如果空腹血糖在6.1mmol/L ?7.0mmol/L则称为空腹血糖损害。如果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在7.8mmol/L? 11.1mmol/L则称为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损害与糖耐量减低可看做从正常到糖尿病的一个过渡阶段,但如果治疗得当,可以逆转为正常。如果治疗不得当,则发展为糖尿病。 正常人的饭后血糖小于7.8. 当血糖降至2.8?3.3毫摩尔/升(50?60毫克/分升)时,多数病人都会出现症状但也有例外,如胰岛素瘤的病人由于长期处于低血糖状态,即使血糖降至1.7?2.8 毫摩尔/升(30?50毫克/分升)也可没有症状,甚至血糖低至1.1毫摩尔/升(20 毫克/分升),如果持续时间短暂也可能没有症状. 低血糖最早出现的症状有:心慌,手抖,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冰冷,麻木和无 力,同时有头晕,烦躁,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和精神错乱等神经症状.继续发展,则出现剧烈头痛,言语模糊不清,答非所问,反应迟钝,眼前发黑,视物不清,心里明白嘴里说不出话来,有时全身肌肉抽动,甚至抽风,最后完全失去知觉发生昏迷和各种反射消失.如仍得不到及时抢救,最终将导致死亡.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型)人,当胰岛素注射量太多时,可出现恶性低血糖反应症状,很象躁狂型精神病或癫痫样发作.还有更严重的是发生低血糖性脑病 , 病人可有单瘫,偏瘫,不能说话,走路不稳,曰眼歪斜等,若老年糖尿病人很容易误诊为脑血管意外.

另外,低血糖发生的次数越多,症状会不断发生变化,变得更不典型.在得病的 头几年内,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有心慌,手抖,出汗,头晕,饥饿,无力等明显自觉症状,若纠正及时,很少发生低血糖昏迷?随着病程拉长,病情加重,低血糖发作的症状变得很不典型,以神经精神障碍表现为重,严重者发生昏迷? 类低血糖的治疗方法在轻度低血糖发作期间,你可能出现下列的某些症状:发抖,震颤,心悸,神经质,出汗,寒战和湿冷,心搏加快,焦虑,头晕以及极度饥饿?这些都是由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所致?轻度低血糖往往不会影响你的大脑,因此,你应该能够识别出这类症状,并进行自我治疗? 1)对于低血糖的预防:1.注射胰岛素后30分钟内要进食,当活动量增加时,要及时少量加餐,外出办事别忘记按时吃饭,服用磺脲类降糖药的病人也应及时加餐。2.注射混合胰岛素的病人,特别要注意按时吃晚饭及在睡前要多吃些主食或鸡蛋、豆腐干等。 3.随身携带一些糖块、饼干等,以备发生低血糖反 应时应用。4.注意营养,多吃蔬菜水果.5.生活,作息,饮食有节制有规律6多做运动,保持心情愉快.7晚上睡觉时将头部垫高.8不要再闷热或干燥的环境下站立太久.2 )当低血糖急性发作时:1.反应较轻、神志清醒的病人,用白糖或红糖25--50克,用温幵水冲服或喝其他含糖饮料;稍重者吃馒头、面包或饼干25克,或水果1--2个,一般10分钟后反应即可消失。2.低血糖反应较重,神志又不很清楚,可将白糖或红糖放在病人口中,使之溶化咽下;或调成糖浆, 慢慢喂食。如服糖10分钟仍未清醒,应立即送附近医院抢救。 3.对低血糖昏迷的病人,应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毫升,并给予吸氧,很快就可见效,或肌肉注射高血糖素1毫克,15分钟内意识应清醒。清醒后必须给病人服糖水

糖尿病诊疗标准

ADA 糖尿病诊疗标准——2012 Diabetes Care. 2012,35:S11 主要更新妊娠糖尿病的诊断使用75 g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新的诊断标准;血压控制仅在新 证据的基础上强化了控制目标个体化的重要性;对肾病的筛查和治疗进行的修订包含晚期慢性肾脏并发症的管理;去除对儿童和青少年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的低限,并对个体化治疗和安全性进行合理的讨论。 诊断标准HbAIC》6.5% (检测应该用DCCT检测标化);空腹血糖>7.0 mmol/L,其中空腹的定义是至少8h未摄入热量;OGTT 2h血糖》11.1 mmol/L.,其检测应按WHO标准进行,用75 g无水葡萄糖溶于水作为糖负荷。有高血糖的典型症状或高血糖危象,随机血糖>11.1 mmol/L,如无明确的高血糖症状, 结果应重复检测确认。 HbA1C 为5.7~6.4% 诊断糖尿病前期是合理的,应加强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如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后血糖仍进展,可以考虑使用二甲双胍治疗以预防2 型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患者应该每年进行监测以观察是否进展为糖尿病。 在有危险因素的个体,产前首次就诊时用标准的诊断标准筛查未诊断的 2 型糖尿病。在未知是否具有糖尿 病的妊娠妇女中,在妊娠24?28周用75g 2h OGTT筛查妊娠糖尿病(GDM),诊断切点为:空腹血糖>5.1 mmol/L、1h血糖>10.0 mmol/L或2h血糖>8.5 mmol/L,满足任何一点血糖值即可诊断妊娠糖尿病。采取除HbA1C 以外的检查筛查持续性糖尿病。有GDM 史的女性,至少每3 年甚至终身筛查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进展。有GDM 史的女性确诊糖尿病前期,应接受生活方式干预或二甲双胍以预防糖尿病。 对于患1 型糖尿病的儿童青少年患者,设定血糖目标时,考虑患者年龄因素。 ENDO 2012 年非重症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指南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2,97:16 新的血糖管理指南强调所有住院患者均需要监测和管理血糖。 ☆所有住院患者必须筛查糖尿病。对于已知糖尿病或血糖超过140 mg/dl ( 7.8 mmol/L )者应当监测糖化 血红蛋白(如果近2?3个月没有监测)对于所有非重症患者,空腹血糖应当小于140 mg/ dl ( 7.8 mmol/L ),随机血糖应当小于180 mg/dl (10 mmol/L );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小于100 mg/dl (5.6 mmol/L ) 当重新评估降糖方案,如果血糖小于70 mg/dl (3.9 mmol/L )应当重新调整治疗方案。 ☆血糖控制目标因疾病状态而异。如果患者没有低血糖病史、一般情况好且血糖应当控制相对严格;如果 患者病情较重或有低血糖高风险者,血糖控制要相对宽松( <200 mg/dl 或11.1 mmol/L )。已经在家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住院后应当继续使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方案。 ☆为防止围手术期高血糖发生,所有要手术的1 型糖尿病患者和大多数2 型糖尿病患者应当持续静脉滴注或皮下注射基础胰岛素并增加必要的负荷胰岛素。 ☆ 实施肠内和肠外营养患者血糖超过140 mg/d (l 7.8 mmol/L ),不管有无糖尿病都应当床旁检查指端血糖(毛细血管血糖),同样,对于使用激素治疗的患者也同样应当监测血糖。

糖尿病新诊断标准1999who

糖尿病最新诊断标准(1999年WHO标准)糖尿病的诊断依据是血糖和临床症状。以下诊断标准是1999年WHO、IDF 公布,同年得到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的认同,并建议在中国执行。 【诊断要求的几点说明】 (一)确诊为糖尿病: 1、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 2、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3、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二)可排除糖尿病: 1、如糖耐量2小时血糖7.8-11.1 mmol/l之间,为糖耐量低减(异常)---IGT;如空腹血糖6.1-7.0 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IFG,均不诊断为糖尿病。 IGT和IFG可以说是一种正常人向糖尿病的过度状态,这部分人虽然现在还不是糖尿病,但是将来发生2型糖尿病危险性非常高,可以说是糖尿病的后备军。据有关研究报道,每年5-8%的IGT者将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此外IGT 者发生心血管病变,如心肌梗塞、心绞痛的危险性也大大提高。 2、若餐后血糖<7.8 mmol/l及空腹血糖<5.6mmol/l可以排除糖尿病。 【注释】 1、严重症状和明显高血糖者,要求血糖值超过以上指标即可确诊。 2、在急性感染、外伤、手术或其他应激情况下,虽测出明显高血糖,亦不能立即诊断为糖尿病。

3、无症状者不能依一次血糖值诊断,必须另一次也超过诊断标准。 4、儿童糖尿病多数症状严重,血糖高,尿糖、尿酮体阳性,无需做糖耐量试验,少数症状不严重者,则需测空腹血糖或糖耐量试验。 5、以上血糖值为静脉血浆血糖值。如果是指尖全血或静脉全血空腹正常血糖值应该为6.1mmol/L.

2016年ADA糖尿病诊疗标准(中文版)

美国糖尿病协会制定(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王新军王转锁 译)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制定了2016年糖尿病诊疗标准,诊疗标准更加强调个性化治疗,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王新军、王转锁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翻译,详情如下: 改进治疗的策略 ●应该运用结合病人意愿、评估文化和计算力、处理文化障碍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沟通方式。B ●治疗决策应及时并且应以循证指南为基础,并根据患者意愿、预后和伴发病调整。B ●治疗应与慢病管理模式的内容一致,以确保有准备的积极的医疗小组和受教育的主动的患者之间的有效互动。A ●如果可能,治疗体系应支持团队管理、社区参与、患者登记和决策支持工具,以满足患者需求。B 食品不安全 供应商应评估食品高血糖和低血糖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A 供应商应该认识到无家可归、识字能力差和计算能力低的糖尿病患者经常

认知功能障碍 ●不建议对认知功能较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血糖控制。B ●认知能力较差或有严重低血糖的患者,血糖治疗应该个体化,避免严重低血糖。C ●在心血管高危的糖尿病患者,他汀治疗的心血管获益超过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A ●如果处方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应该严密监测体重、血糖控制和胆固醇水平的变化,并应重新评估治疗方案。C HIV糖尿病患者的诊治 HIV患者在开始抗病毒治疗之前和治疗开始后3个月或治疗方案变化时应该用空腹血糖水平筛查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如果初始筛查结果正常,建议每年复查空腹血糖。如果筛查结果是糖尿病前期,每3~6个月复查血糖水平,监测是否进展为糖尿病。E 糖尿病风险增加(糖尿病前期)的分类 ●超重或肥胖(BMI≥25kg/m2或亚裔美国人≥23kg/m2)且有一个或以上其他糖尿病危险因素的无症状的成人,不论年龄,进行检查以评估未来糖尿病的风险。B

糖尿病的判断标准

糖尿病主要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决定的,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1型和2型糖尿病病因因素如下: (1)1型糖尿病病因 1型糖尿病遗传因素: 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 1型糖尿病环境因素: 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发生自身免疫反应,破坏体内的胰岛素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升高。 (2)2型糖尿病病因 2型糖尿病遗传因素: 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 2型糖尿病环境因素: 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 症状 糖尿病的症状 糖尿病的症状可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与代谢紊乱有关的表现,尤其是与高血糖有关的“三多一少”,指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多见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一般不明显或仅有部分病患表现,而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另一大类是各种急性,慢性并发症的表现,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皮肤感染、糖尿病足。 检查 糖尿病的检查 糖尿病的检查采样一般是患者的血液和尿液,检查项目包括如下: 1.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尿糖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但是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是,尿糖也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 3.尿酮体 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 4.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应不可逆,可稳定反映取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最有价值的指标。 5.糖基化血清蛋白(GHb) 是血糖与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映取血前1~3周的平均血

糖尿病新诊断标准1999who

糖尿病最新诊断标准(1999年WHO标准) 糖尿病的诊断依据是血糖和临床症状。以下诊断标准是1999年WHO、IDF公布,同年得到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的认同,并建议在中国执行。【诊断要求的几点说明】 (一)确诊为糖尿病: 1、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 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mmol/l。 2、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 11.1 mmol/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3、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二)可排除糖尿病: 1、如糖耐量2小时血糖7.8-11.1 mmol/l之间,为糖耐量低减(异常)---IGT;如空腹血糖6.1-7.0 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IFG,均不诊断为糖尿病。 IGT和IFG可以说是一种正常人向糖尿病的过度状态,这部分人虽然现在还不是糖尿病,但是将来发生2型糖尿病危险性非常高,可以说是糖尿病的后备军。据有关研究报道,每年5-8%的IGT者将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此外IGT者发生心血管病变,如心肌梗塞、心绞痛的危险性也大大提高。 2、若餐后血糖<7.8 mmol/l及空腹血糖<5.6mmol/l可以排除糖尿病。 【注释】 1、严重症状和明显高血糖者,要求血糖值超过以上指标即可确诊。 2、在急性感染、外伤、手术或其他应激情况下,虽测出明显高血糖,亦不能立即诊断为糖尿病。 3、无症状者不能依一次血糖值诊断,必须另一次也超过诊断标准。 4、儿童糖尿病多数症状严重,血糖高,尿糖、尿酮体阳性,无需做糖耐量试验,少数症状不严重者,则需测空腹血糖或糖耐量试验。 5、以上血糖值为静脉血浆血糖值。如果是指尖全血或静脉全血空腹正常血糖值应该为6.1mmol/L. 表1 糖代谢分类

2018年ADA糖尿病诊疗标准(中文版)

2018年ADA糖尿病诊疗标准(中文版) 美国糖尿病协会(王新军王转锁译)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ADA指南每年更新一次,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该指南可为我国糖尿病的防治提供重要借鉴。主要内容如下: ADA的证据分级系统证据水平的定义 A级证据: ●来自实施良好、代表性广泛的随机对照实验的明确证据,包括(1)实施良好的多中心试验证据;(2)分析时纳入质量评分的荟萃分析证据。 ●令人信服的非实验来源的证据,如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开发的“全或无”规则; ●来自实施良好的随机对照实验的支持性证据,包括(1)一个或多个研究机构实施良好的证据;(2)分析时纳入质量评分的荟萃分析证据。 B级证据: ●来自实施良好的队列研究的支持性证据,包括(1)证据来自实施良好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或注册研究;(2)证据来自实施良好的队列研究的荟萃分析。

●来自一项实施良好的病例对照研究的支持性证据。 C级证据: ●来自对照不严谨或无对照研究的支持性证据,包括(1)证据来自存在1个或多个主要或3个或多个次要方法学缺陷的随机临床试验;(2)证据来自观察性研究,可能具有较大偏倚(如前后对照的病例系列);(3)证据来自病例系列或病例报告。 ●有冲突的证据,但大体上支持推荐。 E级证据: 专家共识或临床经验。 1. 人群中改进治疗和促进健康 糖尿病和人群健康 ●应以循证指南为依据及时制定治疗决策,并结合患者意愿、预后和合并症调整。B ●治疗计划应遵从慢病管理模式,以确保有准备的积极的医疗小组和知情患者主动参与之间的有效互动。A ●如果可能,医疗系统应支持团队管理、患者注册、决策支持工具、社区参与,以满足患者需求。B ●努力评估糖尿病照护质量并创建质量改进策略,应该包含可靠的数据指标,以促进照护流程和健康结局的改善,同时强调花费。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