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以“下”为“上”的称谓文化

中国古代以“下”为“上”的称谓文化
中国古代以“下”为“上”的称谓文化

摘要: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有着时代烙印的各类称谓可以说繁若星辰。其中词尾为“下”的一组称谓名词,如“足下”、“阁下”、“陛下”等,既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中谦逊的一面,又蕴含着产生它们的特定历史文化内涵,并且还起到了“因卑达尊”的交流沟通功能。就上述这组称谓术语的起源、本义、指代含义以及各个称谓的演化轨迹等,通过征引史料分别进行分析与考证,可有助于认识它们的历史渊源及其文化含义。

在中国古代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称谓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最典型的是“足下”、“陛下”、“阁下”等专有名词。这些称谓皆由普通名词加方位名词“下”构成。古代中国人通过借代修辞手法,再用于人们之间“因卑达尊”的称谓,同时也附着上一层相对浓厚的等级名分和谦恭色彩。时至今日,其中的某些称谓名词在某些场合中,仍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一、以“下”为“上”称谓的本义、文化含义与演化

“足下”一词出现得很早,在战国时期就颇为流行,且大多用于臣下对君主的称呼。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二十四“足下”条说:“战国时人主之称也,如苏代遗燕昭王书、燕毅报燕惠王书、苏厉与赵惠文王书,皆称足下。”顾氏之言大致不错,今观《战国策》、《管子》以及《韩非子》等先秦典籍,“足下”一词大多数用于代指当时的时君世主。如《战国策·燕策》中,苏秦对燕王说:“臣东周之鄙人也,见足下,身无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显臣于廷。今臣为足下使,利得十城,功存危燕,足下不听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臣之不信,是足下之福也。”又《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二世三年,权臣赵高面对即将崩溃的秦王朝,为了自保,派亲信诛阎乐诛杀昏庸无道的秦二世,曰:“阎乐前即二世数日:‘足下骄恣,诛杀无道,天下共畔足下,足下其自为计。’”二世不想死,哀求见赵高不被允许,乞求做郡王、万户侯乃至平民,亦不被允许。阎乐对其说:“臣受命于丞相,为天下诛足下,足下虽多言,臣不敢报。”汉人蔡邕对“足下”注释曰:“群臣士庶相与言,曰殿下、阁下、足下、侍者、执事,皆谦类。”

另外,“足下”有时候也用于非君主之间的称谓,如《史记·刺客列传》卷八十六记载严仲子事韩哀候,与韩国宰相侠累有仇,便找一个隐藏于齐国市井做屠夫的侠客聂政刺杀侠累。严仲子持重金结交侠累,并对其说:“窃闻足下义甚高,故进百金者,将用为大人粗粝之费,得以交足下之欢,岂敢以有求望邪。”严仲子意思是拿黄金百镒结交重情讲义的聂政,这些钱是给其母亲买米用的,哪里敢有别的想法。又陈胜、吴广起义前,“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史记·陈涉世家》)大约从西汉起,“足下”一般用于同辈之间的称呼了,如司马迁《报任安书》中开头有“少卿足下”的句子。又《后汉书·隗嚣传》记载,王莽篡汉,隗嚣起兵为大将军,聘请方望为军师,方望对隗嚣说:“足下欲承天顺民,辅汉而起。”关于“足下”一词的起源,宋人高承在《事物纪原》断言,“足下”最早见于春秋时期:

《异苑》曰:“介之推逃禄抱报树死。文公拊木哀嗟,伐而制屐,每怀其功,俯视其屐,曰:‘悲乎,足下。’足下之称当缘此尔。史记战国之士或上书时君,或谈君前,及相与论难,多相斥日足下,盖自七国相承至今也。

其实,高承之说并不可信,因为《左传》、《史记》中虽然记载介之推曾追随因骊姬迫害而逃亡十七年的晋文公(为公子时),但回国后介之推“不言禄”,与其母亲反对晋文公手下流亡的大臣们“贪天之功以为己力”,并且挟母亲隐居于绵上之山,至死不归。后来晋文公觉得对不住介之推,特意保留绵上之田来祭祀之。早期的文献中根本没有晋文公放火烧山的记载,到了西汉末期关于介之推的事迹越传越多,以至于刘向在《新序·节士》中说:“求之不能得,以谓焚其山宜出。及焚其山,遂不出而焚死。”至于晋文公伐木制造木屐而纪念介之推的事,自然是属于文化不断“层累”所造成的结果。再说,战国时期,“足下”一词从未被君主用来称呼臣下的,臣下称呼君主为“足下”倒是常见。

“陛下”本义是指宫殿的台阶,如《吕氏春秋·制乐》就有此用法。子韦对宋景公说:“臣请伏于陛下以伺候之。”据有关文献,“陛下”一词作为国君的称谓最早出现于战国时代,《韩非子》中就已经使用得比较频繁了。陛下之所以用来指代君主,蔡邕《新书》解释说:陛下者,陛,阶也,所以升堂也。天子必然有近臣执兵陈于陛侧,以戒不虞。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上书亦如之,及群臣、士庶相与言,日殿下、阁下、执事之属,皆此类也。

在《汉书·高帝纪下》“大王陛下”之下,颜师古引应劭之说亦称:“因卑达尊之意也。”秦汉以来,“陛下”之称日渐增加,逐渐取代了“足下”代指君王的职能。但西汉初创时期,等级名份和礼乐制度未严,甚至地方不少诸侯王也称陛下,故而贾谊在《新书·等齐》中说:“天子卑号皆称陛下,诸侯卑号皆称陛下。”他对这种僭越礼制的行为,深感不安,发出了“可为长太息者此也”的感叹。不过,汉代以后,“陛下”一词已经成为对君主专用称号了。

“殿下”一词,本义是指宫殿的陛阶以下,如《史记·刺客列传·荆轲传》:“诸郎中持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宫殿在汉代时仍然是两个词语,皇帝的住处称宫,也可以叫殿;丞相的住处或办公的房舍只能叫做殿。《汉书·循吏传·黄霸传》记载,黄霸为丞相时,张敞提到丞相府中事情曾有“先上殿”一语,颜师古为此注解“殿”曰:丞相所坐屋也。古者屋之高崴,通呼为殿,不必宫中也。”因此,“殿下”自然不如“陛下”尊贵,其所指代的人物自然不能为天子,只能为侯王一类的人。查阅有关文献,“殿下”指代侯王最早见于东汉末期。《晋书·宣帝纪》中孙权恭维曹操说:“汉运垂终,殿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之,权之称臣,天人之意也。”自此以往,殿下指代王子、侯王等称呼非常普遍,如南朝萧齐的范缜称景陵王萧子良为殿下;萧梁时,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也称临川王萧宏为临川王殿下。由于太后地位仅次于皇帝,汉代以后,殿下也可代称太后,如在《三国志》中就有司马孚、司马懿、高柔和郑冲四人联名上书皇太后,有“臣等伏唯殿下仁慈过隆”之语。到了唐代又有了新的规定,把皇后、皇太后称作殿下。北宋沈自南的《艺林汇考·栋宇篇》卷一说:“唐初制令,惟皇太后、皇后,百官上疏称殿下,至今循用之,盖自唐始也。”高承在《事物纪原》一书中归纳“殿下”的指代用法时说:

汉以来,皇太子、诸王称殿下,汉之前未有闻。唐初,百官于皇太后亦称之;百官自东宫官,对皇太子亦呼之。今虽亲王亦避也。……秦汉以来于天子言陛下,皇太子言殿下,将言麾下,使者言节下、毂下,二千石长吏言阁下,父母言膝下,通类相呼言足下。

“阁下”一词起初与“陛下”、“殿下”一样,本义也是指处所,后来也用作“因卑达尊”代称。阁下本指殿阁之下,如《后汉书·王尊传》:“直符史诣阁下,从太守受其事。”又《后汉书·曹世叔妻传》:“同郡马融伏于阁下。”《汉书·酷吏传》卷六十:“田延年出至都亭,谒母,母闭阁不见。延年免冠,顿首阁下良久,母乃见之。”至于“阁下”何时由地点名词转为称谓术语,已难以考证,但在南北朝时就较为流行了,如《南齐书·垣崇祖、张敬儿列传》卷二十五日:“吾自分碎首于阁下足下,亦惧灭族于舍人。”《旧唐书》卷九十二载:“武俊曰:‘今阁下有功。’”关于“阁下”的用法,唐人赵麟在《因话录》卷五中分析说:古者三公开阁,郡守比古之侯伯,亦有阁,所以世之书题有阁下之称。前辈呼刺史、太守亦曰节下,与宰相大僚书,往往呼执事,言阁下之执事人耳。……执事则指斥其左右之人,尊卑皆可通称,侍者士庶可用之。近日官至使府、御史及畿令悉呼阁下,至于初命宾佐,犹呼记室,今则一例阁下,亦谓上下无别矣。其执事才施于举人,侍者止行于释子而已,今又布衣相呼,尽曰阁下,虽出于浮薄相戏,亦是名分大坏矣。

由此可见,到了唐代,本来“阁下”从代指“官至使府、御史及畿令”一类达官贵人,已经降格为“一例阁下”而“上下无别”了,难怪赵氏感叹“名分大坏”。

“节下”一词似出现于魏晋时期,是对有武职者的尊称。“节”是指当时大将军常有的“持

节”、“假节”之节。当然,节下开始也可以指代汉代使者,使者也是持节出使的,但节下指代使者在史料中却难以见到。由于“节”是军权的象征,所以封疆大吏“节度使”的官名也由此而来。因此,“节下”逐渐成为高级将领的尊称了。如《宋书·刘穆之、王弘列传》:“公溯流远伐,而以老母稚子委节下”。又《晋书·殷仲堪传》曰:“愿节下弘之以道德。”

“麾下”也是对将帅的一种尊称。“麾”的本义是指将帅指挥用的旌旗,如《史记·魏其武安侯传》有“驰入吴军,至吴将麾下”的句子。“麾下”通过借代修辞手法指代将领,应在汉代就完成了,如《史记·李广传》:“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又《史记·淮阴侯传》:“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擒夏说,……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麾下,愿君留意臣之计。”后来,“麾下”作为一般将领的代称,逐渐“由卑达尊”,升格为将帅的专用尊称了,如《三国志·吴书·张绒传》中张纥对冲锋陷阵的孙策谏日:“夫主将乃筹谟之所自出,三军之所系命也,不宜轻脱,自敌小寇。愿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毋令国内上下危惧。”

“毂下”本指车下,古注多为“在辇毂之下”。“毂”是车轮中间的圆木,周围有车辐条,中问横插车轴,为车辆的重要部件。“毂下”若对帝王来说,既可引申为帝王身边,也引申为京畿地区,如《御选唐宋诗醇》卷九:“天宝六载,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李林甫命尚书省皆下之。”又如《历代名臣奏议·慎微》:“今岁天灾流行,炎气致旱,乃远被于郡国,凶丑作孽,忽近起于毂下,夫天何言哉,垂象示诫,斯诚陛下警惧之。”若对其他官员来说,“毂下”像“麾下”一样,可以作为官员的尊称,如《晋书·慕容刿载记》:“遣使与太尉陶侃笺曰:明公使君毂下,振德耀威,抚宁方夏。”又《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三十二也有“毂下自建隆以来,为要剧之任”的句子。不过,“毂下”用来称谓官员在文献中并不常见,因而没有流行开来。以上尊称,可以看作一个系列。曾懂在《类说》中总结说:“秦汉以来,皇帝言陛下,太子言殿下,将言麾下,使者言节下、毂下,二千石言阁下,父母言膝下,通类相称言足下。”唐代段成式《西阳杂俎》卷一说:“秦汉以来,于天子言陛下,于皇太子言殿下,将言麾下,使者言节下、毂下,二千石、长史言阁下,父母言膝下,通类相言于足下。”明人陆容对陛下、足下、阁下以及殿下等词语的指称概述得最为精准,他在《菽园杂记》卷三十说:

古人称呼简质,如足下之称,率施于尊贵者,盖不能自达,因其足下、执事之人以上达耳。后世遂定以天子称陛下,诸王称殿下,宰相称阁下。今交互亦称阁下,闻人称足下亦不喜矣。

上文提到的“膝下”,也是一种借代性的修辞手法,但与“足下”不同。就用法而言,“膝下”专门用于子女和父母之间,不用于君臣、同僚以及同辈等之间的尊称。膝下本义是指子女幼小,常依偎于父母膝前的亲呢情形,故幼儿自然可以用“膝下”代称,如《孝经·圣治》:“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郑玄注日:“膝下,谓孩幼之时也。”不知何时,“膝下”一词也像“陛下”、“殿下”等词语一样,也被“以卑达尊”地用来指代父母了,如《北史·宇文护传》中的《报母书》曰:“违离膝下,三十五年。”又《初学记》卷十七记载,刘柔妻王氏《怀思赋》:“忆昔日之欢侍,奉膝下而怡裕。”

二、“因卑达尊”称谓文化现象浅析

1、修辞手法是手段,等级伦理观是内因

对于“足下”、“陛下”、“阁下”这组称谓术语的出现背景及其运用和演化的历史文化现象,古代先贤为此早已探讨过,如汉代蔡邕在《新书》中说:

陛下者,陛,阶也,所以升堂也。天子必有近臣执兵陈于陛侧,以戒不虞。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上书亦如之。及群臣、士庶相与言日殿下、阁下、执事之属,皆此类也。

对此观点,宋人高承、元人方回以及清代考据学家顾炎武等都持相似的看法。对于这种

文化现象的解释,首先可以从修辞学原理的角度加以探讨,虽说古人没有现代修辞学的学科,但各类修辞手法的运用的例子,在各类文献中可谓俯拾皆是,“足下”“陛下”“阁下”等这组称谓术语其实就是修辞手法在特定时代语言环境中运用的结果。运用谦敬语称呼对方起到“因卑达尊”的效果,正是修辞学中委婉语修辞手法的社会实践。委婉语的使用,着眼于不把所要表达的内容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用一种委婉、曲折和含蓄的方式表达出来。在特定时代背景中,“足下”、“阁下”这组称谓语也正好符合这种委婉表达的心理。谦敬语包括自我谦逊的称谓,如商汤在《汤誓》中自称“台小子”,周成王在《金滕》中自谦“予冲人”和“朕小子”等,普通人自我谦称的“在下”、“鄙人”“不才”等;当涉及对他人的称呼时,这种谦敬的修辞手法自然要让对方不能站在同一平行的位置上,尤其是在伦理纲常严格的封建社会更是如此,所以“足下”、“阁下”、“陛下”以及“麾下”自然成为尊称对方的选择,从而起到“因卑达尊”的效果。

2、华夏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是其产生的内因

从深层的文化背景下来探讨这组称谓用语出现、运用和演化等问题,本人认为应当从华夏民族文化的自身内涵中来探寻。谦逊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华夏文明的特征之一。古代帝王的自谦称号如“予小子”、“台小子”等,老子很早就注意并论述过,他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人,必以言下之;欲先人,必以身后之。”他认为古代帝王正是看到了因谦而得益的好处,才使用“人之所恶”的孤、寡、不毅等为其称谓的。在第三十九章中进一步阐述谦虚的益处时说:“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毂。”

儒家经典《易经》、《诗经》、《尚书》、《左传》等都不同程度地论述和赞扬过谦逊的品德,例如作为五经之首的《易经》中《谦》卦之卦辞,大加赞美谦逊的品德,认为谦虚的品格可以使“君子有终”。其《彖》辞发挥说:“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左传·襄公十三年》记载了晋悼公时,将帅之间相互谦让,“晋国之民,是以大和,诸侯和睦”,晋国继晋文公之后,又成为诸侯之长。为此,《左传》引用君子的言论评价谦让的美德时说:“让,礼之本也。世之治也,君子尚能而让其下,小人农力以事其上,是以上下有礼,而馋慝黜远,由不争也,谓之懿德。”作者认为谦让不仅是个人的懿德,也是礼的根本,国家希望所在。晋国君臣的谦让,使“晋国以平,数世赖之”。

另外,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非常重视弟子的伦理道德教育,他认为要想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必须“克己复礼”,而“克己”是“复礼”的前提。所以,儒家学派主张弟子应当“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是说,对学生的教育应首先培养其优良的道德,然后才能传授“齐家、治国和平天下”的经世本领,这就是所谓的“学而优则仕”。为此,孔子要求其弟子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谦谦君子,而他对君子的定义为:“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所谓“逊以出之”就是与别人交流时,要用谦逊的态度表达出来,这样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这样才能实现儒家学派所提倡的君正、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谐秩序。

总之,以“下”为“上”的文化现象的产生,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分不开。谦逊的品德是华夏民族优秀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等级森严的伦常观也是这类文化现象产生的土壤,而委婉的修辞手法是形成“足下”、“陛下”、“阁下”等这组称谓语的手段而已。

2009.10.3

《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的读后感-读后感

《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的读后感-读后感 《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的读后感 终于结束了一段时间来的忙忙碌碌,偶得闲,携一本感兴趣的书,沏一杯清清的茶,独享着宁静,一时间全身心彻底的放松,而思想 可以任凭自由放纵,这种感觉真是美妙,所以忙碌后读些自已感兴 趣的书是极好的一种调节,《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的读后感。 从幼小开始便对书法有种特殊的爱好,不知怎的,可能是受祖父的 影响,虽然祖父并没手把手教我练字,但自已也不自觉得自我把玩,这也许是dna的作用吧,今天闲逛了下书城看到一本《从书法看中 国文化》的书,突然眼晴一亮,凭着对书法的爱好,对这样的标题 觉得很是新颖,在这之前没看到过单从书法方面聊中国文化的书籍,所以带回家一气拜读完。《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是韩家鳌老 师编写的旨在向青少年及外国朋友透过书法这扇窗了解中国文化的 一本捷径之作,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在中国悠久的文 化历史长河中,它独树一帜,异彩纷呈,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 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书开篇就铲述书法是奇妙的艺术,从书法最 基础的汉字开始进行说明,首先汉字是方块字,虽然人类文明起初 都由象形文字开始记录信息,但后来如古埃及文,巴比伦文都走向 拼音化,只作为纯粹的符号,而汉字固定在了形体上面成为方块字,线条比拼音要丰富得多,而且单一汉字就能表达丰富的意思;其次 汉字用软笔(毛笔)书写,毛笔富有弹性,使得字体线条极富变化;接下来讲了汉字的形体构造,主要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然后讲了汉字的演进,篆、隶、草、楷、行,读 后感《《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的读后感》(https://www.360docs.net/doc/6d16569438.html,)。 讲了构成书法艺术基础的汉字后,开始介绍相应的辅助方面,主要 是文房四宝,接下来讲了如何执笔运笔的方法,讲究笔势,即在运 笔的过程中要把握将速度、力度、圆度完美的结后,之后提到结构 和章法,写字之前要考虑全局“意在笔前,然后作字”,首字要统 领全篇,行气贯通,字距行距协调,突出主笔,不能轻视最后一行 或一字,讲究题款,印章。在对书法艺术了解后,作者开始为大家

古代文化常识——姓名称谓

古代文化常识——姓名称谓 1.基本称谓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 (1)自称姓名或名。如“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行”。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 【称绰号】又叫外号或诨名,绰号一般根据某人的外貌、性格、行为等特征而另起的“名字”。绰号有褒有贬,如李白外号“诗仙”,项羽绰号“西楚霸王”等。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称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 【称小名】称呼对方小时候的名号,以示亲密或侮辱。如称呼曹操为“阿瞒”。 【称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称尊号】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追加者亦可视为谥号。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唐代。实际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初,李斯等人就曾为当时的秦王献上尊号曰“秦皇”。 【称年号】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作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自明朝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每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如明太祖只用洪武。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 【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称官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 【称爵名】《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 【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因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再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 2.兼称几项 如《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前两人兼称籍贯、姓名及字,后两人先写与作者关系,再称名和字。 3.古代谦辞 (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 【愚】谦称自己不聪明,如愚兄;愚见,称自己的见解。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如鄙人,谦称自己;鄙意,谦称自己的意见;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如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

中国传统文化——书法

中国传统文化——书法 在书法的萌芽时期(殷商至汉末三国),文字经历由甲骨文、古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隶(八分)、草书、行书、真书等阶段,依次演进。 在书法的明朗时期(晋南北朝至隋唐),书法艺术进入了新的境界。 由篆隶趋从于简易的草行和真书,它们成为该时期的主流风格。 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出现使书法艺术大放异彩,他的艺术成就传至唐朝倍受推崇。 经历宋、元、明、清,中国书法成为一个民族符号,代表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和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书法发展历程秦代书法: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的一大障碍。 秦始皇兼并天下,臣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使之整齐化一,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 秦权上刻制的小篆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汉字趋于方正楷模,而且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 秦代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是中华民族无穷智慧的结晶。

汉代书法:从公元前二零二年到公元二二零年四百二十六年,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关键性的一代。 汉代分为西汉和东汉,两汉三百余年间,书法由籀篆变隶分,由隶分变为章草、真书、行书,至汉末,我国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 隶书是汉代普遍使用的书体。 在隶书成熟的同时,又出现了破体的隶变,发展而成为章草,行书,真书也已萌芽。 唐代书法:整个唐代书法,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革新。 初唐书家有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陆柬之等,此后有创造性的还有李邕、张旭、颜真卿、柳公权、释怀素、钟绍京、孙过庭。 唐太宗李世民和诗人李白也是值得一提的大书家。 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个新的境地,时代特点十分突出,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 宋代书法:从公元960 年至1279年,三百多年间,书法发展比较缓慢。 宋初的书法,是宗"二王"的。 此后《绛帖》、《潭帖》等,多从《淳化阁帖》翻刻。 米芾《书史》所指出的"趋时贵书"也造成了宋代书法每况愈下。 宋室南渡之后,如《书林藻鉴》讲:"高宗初学黄字,天下翕然学黄字;后作米字,天下翕然学米字;....盖一艺之微,苟倡之自上,其风靡有

《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的读后感

《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的读后感 《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的读后感 终于结束了一段时刻来的忙忙碌碌,偶得闲,携一本感兴趣的书,沏一杯清清的茶,独享着宁静,一时刻全身心完全的放松,而思想能够任凭自由放纵,这种感受真是美妙,因此忙碌后读些自已感兴趣的书是极好的一种调节。从幼小开始便对书法有种特殊的爱好,别知怎的,可能是受祖父的妨碍,尽管祖父并没手把手教我练字,但自已也别自觉得自我把玩,这也许是dna的作用吧,今天漫步了下书城看到一本《从书法看中国文化》的书,忽然眼晴一亮,靠着对书法的爱好,对如此的标题觉得很是新颖,在这之前没看到过单从书法方面聊中国文化的书籍,因此带回家一气拜读完。《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是韩家鳌老师编写的旨在向青青年及外国朋友透过书法这扇窗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本捷径之作,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珍宝,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它独树一帜,异彩纷呈,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中别可缺少的部分。书开篇就铲述书法是奇异的艺术,从书法最基础的汉字开始进行说明,首先汉字是方块字,尽管人类文明起初都由象形文字开始记录信息,但后来如古埃及文,巴比伦文都走向拼音化,只作为纯粹的符号,而汉字固定在了形体上面成为方块字,线条比拼音要丰富得多,而且单一汉字就能表达丰富的意思;其次汉字用软笔(毛笔)书写,毛笔富有弹性,使得字体线条极富变化;接下来说了汉字的形体构造,要紧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然后说了汉字的演进,篆、隶、草、楷、行。说了构成书法艺术基础的汉字后,开始介绍相应的辅助方面,要紧是文房四宝,接下来说了怎么执笔运笔的办法,说究笔势,即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把握将速度、力度、圆度完美的结后,之后提到结构和章法,写字之前要思考全局“意在笔前,然后作字”,首字要统领全篇,行气贯穿,字距行距协调,突出主笔,别能藐视最后一行或一字,说究题款,印章。在对书法艺术了解后,作者开始为大伙儿打开这扇窗,开始向大伙儿铲述书法是怎么与中国文化相倚相进,要紧经过书法与中国园林(举了苏州园林,绍兴兰亭、沈园),书法与古建文化(浙江乌镇、名人雅十给店面题匾),书法瑟佛教文化(魏晋南北朝佛教大盛,手抄经书需求极旺,促成佛教的快速传播,刻经于石,以防经文被毁,如泰山的水峪金刚经),书法与儒道精神(“中立而别倚”的中庸思想滋养每一具书家,中国的美学思想总是把运气放在第一位,这个地方的运气也算是儒家所倡导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道家说究“清净无为,独善其身”,算是遵循万物自身的规律而治之,无为是为了有为,如此也为那些归隐者和别得志者有了恬淡,豁达的精神归宿),书法与民俗文化(涉及内容,春节春联,福禄寿字,对联,挽联、挽词,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书法与帝王文化(古代众多帝王本身也是酷爱书法艺术,有不少是有名的书家,所在书法首先就被帝王极力推崇,作者辨证的的说明了帝王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妨碍),书法与古代教育(涉及到科学,学院、国家、私学等内容,古代书法成为应试的基础,在不少朝代里,甚至浮现写好书便成为仕的现象),书法与诗词文赋(对诗,词,曲,赋,文进行了介绍,历代书家都与词词文赋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如李白其书法造谐就极高),书法与绘画篆刻(中国画的笔法都取于书法笔画,因此有习画先习书的说法,),书法与装裱鉴藏(简单介绍装裱知识,装裱使得精妙的书法更好得以展现)。读彻底书,让人在书法方面的知识面大大拓展,尽管全书关于某些方面并无具体深入的说解,但其提供了广泛的信息源,为初学者领会书法艺术提供了捷径。

古代文化常识之称呼

谦称 (1)王侯自称 ①朕本为古人自称之词,意谓“我”“我的”,从秦始皇时专为皇帝自称,他 人不得擅用。例如:朕为始皇帝。(《史记》) ②寡人皇帝的谦称,译为“我”。例如: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③孤皇帝及王侯的谦称,汉以后盛行。例如: 权叹息日:“诸人持议,甚失孤望。”(《赤壁之战》) ④寡君对别国人谦称本国君主。例如: 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搞从者。(《左传》) ⑤不谷不善,古代诸侯的谦称,译为“我”。例如: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左传·嘻公四年》) (2)一般人自称 ①愚愚蠢的人,谦称。例如:愚谓大计不如迎之。(《赤壁之战》) ②某代替自己的名字。例如: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答司马谏议书》) ③小人谦称,译为“我”。 例如: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左传·隐公元年》) ④鄙人古人表谦卑的自称。本指居住于郊野之人,又引申为见识短浅的“鄙俗”之人、“鄙陋”之人,后常用以表示自己地位不高,见识浅薄。 ⑤不才/不佞本意为没有才能的人,古人表谦卑的自称。 例如: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报刘一丈书》) ⑥不肖即“不似”“不贤”,旧时表谦卑的自称,自谦自己没有本事,不能继承祖辈德行,多用于长辈死后。 ⑦后学学者或读书人的自称。例如:零邑后学田玉书石。(《朝阳岩铭》) ⑧贱子谦称自己。例如: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无家别》) (4)女子自称 ①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译为“我”。例如: 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磋来之食。’(《乐羊子妻》) ②贱妾女子自称。例如: 贱妾留空房。(《孔雀东南飞<并序>》) ③婢子受奴役的女子,谦称,译为“我”。 例如:若晋君朝以人,则婢子夕以死。(《左传·嘻公十五年》) (5)自称家人 ①家严亦称“家君”“家尊”,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中国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

中国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 金开诚 中国书法艺术是在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民族传统艺术。在其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始终难解难分。当然,中国传统文化对古往今来中国的人文、历史乃至一切事物都有深刻的渗透与影响,但那影响毕竟在逐渐淡化。唯独书法艺术的情况不一样,它至今仍是从头至尾、从里到外,始终保存着地道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体现和辉煌标本。因此,学习中国书法并进而从事书法艺术创作的人,必须要有较为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也要对传统文化有比较深刻而全面的认识,这样才能切切实实地感受、理解、把握、再现中国书法艺术的精髓和奥妙。今天我讲两个问题:先讲传统文化对书法艺术的生成发展给了些什么;反过来再讲书法艺术对传统文化回报了什么。 现在先讲第一个问题。 传统文化为书法艺术提供的东西,可分为“硬件”与“软件”两方面。 “硬件”的第一项就是汉字。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伟大的创造之一,它对于中国书法艺术的生成和发展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为了说明这个重要性,首先必须明白中国书法艺术的性质,最好要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我在1972年给北大中文系的学员讲书法艺术时提出了一个定义。即“中国书法艺术是以汉字为素材的造型艺术”。又作了一点具体解释,即“中国书法艺术是对汉字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成为美学形象的艺术”。在这个定义中,“素材”这两个字还要作一点解释,它包含材料与题材两重含义,还是有别于其他艺术的。例如人像石雕艺术,是用石头来雕塑人像的艺术,那么,它用的材料就是石头,而用的题材则是人物。书法艺术与此不同,它的材料用的是汉字,它的题材仍然是汉字。对汉字加工创造而成的艺术形象,仍然是汉字的形象,而不是别的形象。当然这艺术形象中可能包含丰富的意味,但它们仍然是人物或山水的形象。 汉字既是材料,又是题材,可见它与中国书法艺术的关系是何等密切。既然如此,学习书法首先应该对汉字有些研究,至少要能准确地识字,不能写错别字,更不能是文盲:文盲完全可能成为别的艺术家,却绝对成不了书法艺术家。有人认为书法只是线条的艺术,错别字也有线条,所以写错了也没关系。这种想法不对。书法即使仅仅是线条艺术,那至少也是汉字的线条艺术,不能把汉字写错,犹如画人物画个美人,你不能把她画成瞎了眼睛掉了牙,因为美人总是“明眸皓齿”,古今中外的美人,没听说那个是瞎了眼睛掉了牙的。 汉字在其长期流传中,与史事、人文乃至自然风物等等发生了复杂而丰富的联系;于是在人们心目中,便觉得似乎有某种意味凝结在文字符号上面。其实这是人的心理对文字符号与其“所指”之间的关系有了惯性的反映(心理学上称为“暂时神经联系”)。简单地说,就是你看到某个字和词,会产生某些联想或想象,甚至有某种情思的轻微波动。在语言学上,这就是“语感”的一种表现,“语感”包括

古代文化常识姓名称谓和古代官职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姓名称谓和古代官职 姓名称谓◆■※★● 1.基本称谓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 (1)自称姓名或名。如“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行”。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蒲松龄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称绰号】又叫外号或诨名,绰号一般根据某人的外貌、性格、行为等特征而另起的“名字”。绰号有褒有贬,如李白外号“诗仙”,项羽绰号“西楚霸王”等。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小名】称呼对方小时候的名号,以示亲密或侮辱。如称呼曹操为“阿瞒”。 【称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称尊号】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追加者亦可视为谥号。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唐代。实际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初,李斯等人就曾为当时的秦王政上尊号曰“秦皇”。 【称年号】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一个年号,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

古代文化常识:姓名、称谓

古代文化常识:姓名、称谓 1.兼称几项 如,《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前两人兼称籍贯、姓名及字,后两人先写与作者关系,再称名和字;《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前两人兼称官职、字和姓,后一人称字和姓;《梅花岭记》“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兼称官职与谥号,“马副使鸣、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兼称姓、官职和名;《促织》“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事”,兼称官职、籍贯和尊称。 2.古代谦辞 【愚】谦称自己不聪明。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称自己的见解。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如:鄙人,谦称自己;鄙意,谦称自己的意见;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如: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敝校: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 【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 【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 【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 【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敢】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如:敢问,用于问对方问题;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拙】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东西。如: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小】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面前的谦称;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小子,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小可(多见于早期白话),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等。 【家】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常用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慈,称母亲;家兄,称兄长;家姐,称姐姐;家叔,称叔叔,等等。 【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称弟弟;舍妹,称妹妹;舍侄,称侄子;舍亲,称亲戚。

书法与中国文化关系

书法与中国文化关系 1.书法艺术的发展和河南的地理位置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甲骨文、金文是我国古老的书法艺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篆、隶、楷、行、草等各种书体。 篆书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分大篆和由大篆简省形成的小篆。大篆流行于商周至战国时期,小篆流行于秦;隶书由小篆简化而来,形成秦,成熟于汉,故有“秦篆汉隶”之称。汉隶笔画出现波尾,字形比较扁平;章草是隶书的草写,流行于东汉;楷书由隶书演变而成,东晋臻于成熟;行书是楷书快速书写形成的略为放纵的字体,因它保留有楷书或倾向草书的笔意,故又有行楷和行草之分;草书是由行书简化笔画并连写而成,有的用笔奔放,体势连绵,称为大草或狂草。以上各种字体的书法,包括碑刻、拓本、手写卷轴等,构成了我国的书法艺术。 据文献记载,现今河南境内大部分地区,不仅是我国原始社会阶段夏族和商族先公的重要活动地区,而且是我国最早的两个奴隶王朝—夏王朝和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地带之一。所谓“禹居阳城”在现今登封县境内,“太康居斟鄩”在现今巩县境内,“禹都阳翟”在今禹县境内,“帝杼居原”在今济源境内,等等。近年在登封县告城镇北侧,找到了春秋、战国至汉唐连续使用的古阳城城垣遗址,出土了可靠的文字根据,中国这个称号与中州有密切联系。相传禹死后,其子夏启在钧台召集了四方酋长,宣告了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的建立。启把统治的版图划为九州,因为豫州处于九州之中央,所以古人把豫州叫做中州或中国。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给中原政治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而政治经济的繁荣,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河南既是政治经济的中心,也是文化 艺术的中心。 2.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中国文化本身,有着广泛而宽阔的领域。八千多年来,华夏民族所创造传承的中国文化,包括学术、思想、制度、社会、经济、文学、艺术、科技和宗教等博大精深的内涵。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哲学的辩证统一,建筑的沉稳端庄,诗歌的一片天籁,绘画的气韵生动,武术的刚柔相济,禅家的洗心人静,中医的阴阳五行,书法都能兼收井容,丰富自身,成为中国文化领域中所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由此不难看出,中国文化是书法艺术生长的基础,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的结晶,二者的密切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吐纳其华,莫非情性。”文艺的每一个种类,都有其根源的意向,并在这根源上寻求某一形式表达对此根源的感情与领悟。书法艺术虽然是抽象线条与节奏的组合,但它那优美多姿的造型,“力士伸拳,金刚怒目”,“龙跳天门,虎卧凤阁”的联想,比文字叙述更能提供直接的体验。它也是了解和诠释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材料。只有把中国书法艺术放在中国文化的层次中进行考察,才能真正了解它丰富的内涵。但中国文化年深月久,浩如烟海,全面涉猎谈何容易。这里试用定点横断的方法,列举数例,说明书法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1)气度恢宏的汉赋与左右拓展的隶书 赋的形成曾受到骚的感召,骚对赋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理想性的抒发与政治性托寓的表现技巧是《离骚》的典型特征。《九章怀沙》写道;“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凤凰

从书法看中国文化-

从书法看中国文化 ——谈谈“字如其人” 儿时开始便对书法有种特殊的感情,暑假偶得清闲,逛了下书城看到一本《从书法看中国文化》的书,突然眼前一亮,凭着对书法的爱好,对这样的标题觉得很是新颖,在这之前没看到过单从书法方面谈中国文化的书籍,所以带回家一气拜读完。《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是韩家鳌老师编写的旨在向青少年及外国朋友透过书法这扇窗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本捷径之作。 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它独树一帜,异彩纷呈,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现在我就书中的一个部分书法与人文的“字如其人”来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请教于各位。 在我很小的时候,祖父便对我的书写要求很高。他常激励我:“字如其人乃古训,胸怀正气之人写字自然端正,胸怀大志之人写字自然大气,奸恶佞邪之人写字自然如鬼画符。”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成为儿时的我孜孜不倦描红、临摹的动力。多年后,每每提笔练字时,当时的情景便浮现在眼前,难道从一个人的字迹真的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精神品质和道德操守吗? 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感性的民族,写字本是一种传达信息、交流情感的手段,中国人却把它发展成书法,上升到艺术的层面,并赋以美好的理想,把一个人的字迹直接与该人的人品联系起来,即通常所说的“字如其人”。在古代就早已有字如其人、识人不如相字之说。西汉文学家杨雄就曾说:“书,心者也。心画形而人之邪正分焉”。可见通过字迹来分析人品的好坏古已有之。 最完美的诠释“字如其人”的说法就不得不提两个人。一个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历史上著名的忠臣,他官至尚书,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把伟大的人格融入雄迈遒劲的书法之中。其所创“颜体”端庄雄伟、遒劲有力,自始至终均用正锋,宛如其人一样刚正不阿、铁骨铮铮。他的代表作之一《颜勤礼碑》,之所以成为后人临习、效仿的范本,我想不仅是学习他的字,更是通过他的字来学习他那种高风亮节的品质吧;另外一个是北宋末年的皇帝宋徽宗赵佶,此君政治昏庸,惑于道术,却是艺事超群,书画兼精。在书法上,自创“瘦金书”,笔致清朗,点画瘦劲俊美,飘飘乎宛若仙风道骨,不食人间烟火,这和他追求道教,一心成仙,有着极大的关系。以上两人的道德品质、价值取向和所写的字很好的结合起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之姓名称谓精练.doc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之姓名称谓(精练) 姓名称谓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拓展]有三种情况直称姓名:自称;用于介绍或作传;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2.(2017·全国卷Ⅰ)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 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3.(2015·全国卷Ⅱ)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 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4.号,与名和字没有根本区别,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般敬称。(×) [拓展]名和字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号是由自己取定。号,又叫别号、表号。 5.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死后会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6.(2015·全国卷Ⅱ)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 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1

7.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叫“庙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 [拓展]“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 8.(2015·全国卷Ⅰ)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 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9.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一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作“改元”。(√) [拓展]《汉书》记载,十月汉武帝狩猎捉到一只独角兽,认为是吉祥的神物,值得纪念,建议用来纪年,于是立年号为“元狩”,那一年为“元狩元年”。10.“郡望”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如韩愈 虽是河内河阳人,但因昌黎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 11.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辞。如“家父”,又作“家严”“家君”;“家母”,又作“家慈”;舍弟、舍妹、舍侄。(√) [拓展]“先父”“先母”是尊称逝去父母的称呼。12.古人称对方时,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常用“令”“尊”“贤”等敬辞。其中“令”用以称呼对方的亲属, 2

《书法与中国文化》说明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书法与中国文化》说明文阅读练习及 答案 中国的书法艺术与京剧、武术、针灸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四大国粹。在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汉字的书写逐渐升华为一门艺术,这在世界各种文字的发展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贵和尚中。这种强调整体和谐的思想,肯定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主张以广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概,兼容并包,使社会达到“太和”的理想境界。书法的理想境界也是和谐,但这种和谐不是简单的线条均衡分割,而是通过参差错落、救差补缺、调轻配重、浓淡相间等艺术手段的运用,达到的一种总体平衡,即中国文化“和为贵”的价值观,通过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得到了完美体现。 儒道互补、刚柔相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基本内容。儒家倡导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论语》用“任重而道远”来勉励“弘毅”的“士”;《老子》主张“致虚极,守静笃”,引导士人以清静无为从喧嚣的尘世中得到解脱,成为儒家思想的补充。中国书法艺术对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追求,毫无疑问受儒道两家追求理想人格的影响。当然,书法艺术中对阳刚与阴柔的表现,不是二者仅取其一,非此即彼,而是

兼而备之,有所侧重。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晋人书法,由于晋代士人的价值取向,崇尚高迈俊逸的精神风格,洒脱清远的精神气度,其书法艺术总体上以阴柔为基调,含蓄蕴藉,寓俊宕之骨于清逸之气,柔中带刚;反之,清代又由于汉民族在心理上有着抑郁愤懑之情结,特别是金石之学昌盛,使书家从中获取一种强劲的动力,以释抑郁之怀。 先秦哲学中,道家的虚无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书法艺术中注重对空白的经营,强调在无墨处施展才华,计白当黑,正是这一观点的具体体现。在书法艺术中,一纸之上,着墨处为黑,无墨处为白;有墨处为实,无墨处为虚;有墨处为字,无墨处亦为字;有字处固要,无字处尤要。白为黑之凭,黑为白之藉,黑白之间,相辅相成;虚为实所参,实为虚所映,虚实之际,互为所系。老子的对立统一思想,被书法艺术中计白当黑之实践体现得淋漓尽致。 书为心画。就个体而言,书法作品中的笔墨线条,是书者情感的倾诉,心性的抒发,怀抱的展示:《兰亭序》可见王右军之飘逸,《祭侄稿》可睹颜鲁公之悲愤。就整体而言,自古至今的书法珍品,凭借着千姿百态的线条构建,共同聚集着对中国文化的陈述,对民族精神的彰显。 中国书法艺术对中国文化的诠释深刻而周详,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博雅而细腻。我们从对中国书法文化的研究中,看到了中国文化中富有生机的精华,更看到了书法艺术中所

中国书法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书法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的书法艺术与京剧、武术、针灸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四大国粹。 中国书法能够成为中国文化精髓的代表,是因为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 一)“天人合一”的思想于书法中的“和谐”美学相一致 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贵和尚中。 即强调整体和谐的思想,肯定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主张以广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概,兼容并包,使社会达到“太和”的理想境界。书法的理想境界也是和谐,但这种和谐不是简单的线条均衡分割,等量排列,而是通过参差错落、救差补缺、调轻配重、浓淡相间等艺术手段的运用,达到的一种总体平衡,即“中”、“和”意义上的平衡。 如《兰亭序》的章法整体雅致匀衡,也是通过对每一纵行的左偏右移不断调整、造险救险而实现的。中国文化“和为贵”的价值观,通过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得到了完美体现。 二)中国书法中“儒释道”精神的阐释 儒道互补、刚柔相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基本内容。儒家倡导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论语》用“任重而道远”来勉励“弘毅”的“士”;《老子》主张“致虚极,守静笃”,引导士人以清静无为从喧嚣的尘世中得到解脱,成为儒家思想的补充。中国书法艺术对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追求,毫无疑问受儒道两家追求理想人格的影响。当然,书法艺术中对阳刚与阴柔的表现,不是二者仅取其一,非此即彼,而是兼而备之,有所侧重。 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晋人书法,由于晋代士人的价值取向,崇尚高迈俊逸的精神风格,洒脱清远的精神气度,其书法艺术总体上以阴柔为基调,含蓄蕴。 在书法艺术中,一纸之上,着墨处为黑,无墨处为白;有墨处为实,无墨处为虚;有墨处为字,无墨处亦为字;有字处固要,无字处尤要。白为黑之凭,黑为白之藉,黑白之间,相辅相成;虚为实所参,实为虚所映,虚实之际,互为所系。老子的对立统一思想,被书法艺术中计白当黑之实践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中国书法可以抒发心性,陶冶情操 书为心画。就个体而言,书法作品中的笔墨线条,是书者情感的倾诉,心性的抒发,怀抱的展示:《兰亭序》可见王右军之飘逸,《祭侄稿》可睹颜鲁公之悲愤;就整体而言,自古至今的书法珍品,凭借着千姿百态的线条构建,共同聚集着对中国文化的陈述,对民族精神的彰显。 中国书法艺术对中国文化的诠释深刻而周详,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博雅而细腻。我们从对中国书法文化的研究中,看到了中国文化中富有生机的精华,更看到了书法艺术中所蕴涵的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古代文化常识(含答案)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言文专项复习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检测题(一) 1、称杜甫为杜工部,称左光斗为左忠毅公,称陆游为陆放翁,分别是以_ _、_ _、_ _ 来称 呼人。 A.郡望、爵名、号 B.郡望、爵名、谥号 C.官职、爵名、号 D.官职、谥号、号 2.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下列作品集《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王右丞集》、《白氏长庆集》命名方式为:A.地名、年号、谥号、字、号、官职、书房名 B.地名、书房名、谥号、号、字、官职、年号 C.书房名、地名、官职、号、字、谥号、年号 D.地名、书房名、谥号、字、号、官职、年号 3.下列各句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 A.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伉俪”喻夫妇。对老师称“子”“夫子”“师”“先生”。 B.臣民称皇帝为“陛下”,皇帝对臣下表示宠爱时称臣下为“卿”“爱卿”。 C.古人在称谓前加个“先”字,表示已经死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已死的皇帝为先帝,已死的父亲为先考,已死的母亲为先妣,已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D.“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在称别人的父亲时,敬词有令堂、令尊等;称自己的父亲时,谦词有家慈、家君、家尊等。 4.下列称谓中,全属谦称的一项是() A.孤足下不才 B.愚仆小子 C.妾寡人臣 D.孤不谷竖子 5.下列关于称谓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陛下是对帝王的称呼,古代不敢直称帝王,而称宫殿台阶下,表示敬畏。 B.臣早期是古人表示谦卑的自称,百姓也可以自称“臣”,后用作臣下对君主的自称。 C.卿早期是古代对人的敬称,适用范围较广,后来多用作君主对臣下的称呼。 D.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诸侯王或皇帝的自称。 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而称其字、号。 B古人有一些表示特定关系的称呼。加“太”表示长一辈,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加“从”表示叔伯关系。 C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加以褒贬善恶的一种称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唐宋以来的皇帝都改称庙号。 D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到了清代,才规定一帝一元,比如,清高宗的年号是“乾隆”。 7. 下列文化常识中说法不确切的一项是:

古代文化常识之称呼

谦称 (1)王侯自称 ①朕本为古人自称之词,意谓“我”“我的”,从秦始皇时专为皇帝自 称,他人不得擅用。例如:朕为始皇帝。(《史记》) ②寡人皇帝的谦称,译为“我”。例如: 梁惠王曰: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孟子·梁惠王上》)③孤皇帝及王侯的谦称,汉以后盛行。例如: 权叹息日 : “诸人持议,甚失孤望。” (《赤壁之战》) ④寡君对别国人谦称本国君主。例如: 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搞从者。(《左传》) ⑤不谷不善,古代诸侯的谦称,译为“我”。例如: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左传·嘻公四年》) (2)一般人自称 ①愚愚蠢的人,谦称。例如:愚谓大计不如迎之。(《赤壁之战》) ②某代替自己的名字。例如: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答司马谏议书》) ③小人谦称,译为“我”。 例如: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左传·隐公元年》) ④鄙人古人表谦卑的自称。本指居住于郊野之人,又引申为见识短浅的“鄙俗”之人、“鄙陋”之人,后常用以表示自己地位不高,见识浅薄。 ⑤不才/不佞本意为没有才能的人,古人表谦卑的自称。例如: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报刘一丈书》)⑥不肖即“不似”“不贤”,旧时表谦卑的自称,自谦自己没有本事,不能继承祖辈德行,多用于长辈死后。 ⑦后学学者或读书人的自称。例如:零邑后学田玉书石。(《朝阳岩铭》) ⑧贱子谦称自己。例如: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无家别》) (4)女子自称 ①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译为“我”。例如: 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磋来之食。' (《乐羊子妻》) ②贱妾女子自称。例如: 贱妾留空房。(《孔雀东南飞<并序>》) ③婢子受奴役的女子,谦称,译为“我”。 例如:若晋君朝以人,则婢子夕以死。(《左传·嘻公十五年》) (5)自称家人 ①家严亦称“家君”“家尊”,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品读从书法看中国文化的个人心得体会

品读从书法看中国文化的个人心得体会 终于结束了一段时间来的忙忙碌碌,偶得闲,携一本感兴趣的书,沏一杯清清的茶, 独享着宁静,一时间全身心彻底的放松,而思想可以任凭自由放纵,这种感觉真是美妙, 所以忙碌后读些自已感兴趣的书是极好的一种调节。 从幼小开始便对书法有种特殊的爱好,不知怎的,可能是受祖父的影响,虽然祖父并 没手把手教我练字,但自已也不自觉得自我把玩,这也许是dna的作用吧,今天闲逛了下 书城看到一本《从书法看中国文化》的书,突然眼晴一亮,凭着对书法的爱好,对这样的 标题觉得很是新颖,在这之前没看到过单从书法方面聊中国文化的书籍,所以带回家一气 拜读完。《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是韩家鳌老师编写的旨在向青少年及外国朋友透过 书法这扇窗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本捷径之作,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在中国悠久 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它独树一帜,异彩纷呈,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书开篇就铲述书法是奇妙的艺术,从书法最基础的汉字开始进行说明,首先汉字是方 块字,虽然人类文明起初都由象形文字开始记录信息,但后来如古埃及文,巴比伦文都走 向拼音化,只作为纯粹的符号,而汉字固定在了形体上面成为方块字,线条比拼音要丰富 得多,而且单一汉字就能表达丰富的意思;其次汉字用软笔(毛笔)书写,毛笔富有弹性,使得字体线条极富变化;接下来讲了汉字的形体构造,主要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转注、假借,然后讲了汉字的演进,篆、隶、草、楷、行。讲了构成书法艺术基础 的汉字后,开始介绍相应的辅助方面,主要是文房四宝,接下来讲了如何执笔运笔的方法,讲究笔势,即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把握将速度、力度、圆度完美的结后,之后提到结构和章法,写字之前要考虑全局“意在笔前,然后作字”,首字要统领全篇,行气贯通,字距行 距协调,突出主笔,不能轻视最后一行或一字,讲究题款,印章。 在对书法艺术了解后,作者开始为大家打开这扇窗,开始向大家铲述书法是如何与中 国文化相倚相进,主要通过书法与中国园林(举了苏州园林,绍兴兰亭、沈园),书法与 古建文化(浙江乌镇、名人雅十给店面题匾),书法瑟佛教文化(魏晋南北朝佛教大盛, 手抄经书需求极旺,促成佛教的快速传播,刻经于石,以防经文被毁,如泰山的水峪金刚经),书法与儒道精神(“中立而不倚”的中庸思想滋养每一个书家,中国的美学思想总 是把人品放在第一位,这里的人品也就是儒家所倡导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道家讲究 “清净无为,独善其身”,就是遵循万物自身的规律而治之,无为是为了有为,这样也为 那些归隐者和不得志者有了恬淡,豁达的精神归宿),书法与民俗文化(涉及内容,春节 春联,福禄寿字,对联,挽联、挽词,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书法与帝王文 化(古代众多帝王本身也是酷爱书法艺术,有很多是有名的书家,所在书法首先就被帝王 极力推崇,作者辨证的的说明了帝王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书法与古代教育(涉及到 科学,学院、国家、私学等内容,古代书法成为应试的基础,在很多朝代里,甚至出现写 好书便成为仕的现象),书法与诗词文赋(对诗,词,曲,赋,文进行了介绍,历代书家 都与词词文赋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如李白其书法造谐就极高),书法与绘画篆刻(中国画

古代文化常识一:姓名和称谓(一)

古代文化常识一:姓名和称谓(一) 古人的名、字、号 1、名、字 古人的名字和现代有很大的差别。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 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幼年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 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笄,jī,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关系。 ①意义相近。屈原,名平,“原”是宽阔平坦的意思。如:原野。《尔雅·释地》:“广平曰原。”诸葛亮,字孔明(后人取字,通常是两个字)。韩愈,字退之。曾巩,字子固(子,指男子)。辛弃疾,字幼安。张衡,字平子。毛泽东,字润之。 ②意义相反。北宋词人宴殊,字同权。朱熹(熹,光亮,光明的意思),字符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曾点,字皙(皙,人色白也;点,小黑也,引申为污)。 ③意义相关。苏轼,字子瞻。“登轼而望(与瞻同义)之。”

字前后常加“父”、“甫”、“子”、排行等字。如:王回深父;仲尼;管夷吾,字仲;王安石,字介甫(介的意思是独,独特);蒋中正,字介石。孟姜女,姓姜,字孟(孟仲叔季或伯仲叔季)。 2、别号 除了名和字以外,古人还有别号(又称别字)。别号是名和字以外的称号。古时,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其字,而称其别号。名和号不一定有有意义上的联系。号可以有两个字的,也可以有三个字以上的。例如,陆游,号放翁;陶潜,号五柳先生;苏轼,号东坡居士。字数多的可以压缩为两个字,如苏东坡。 欧阳修,自好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李渔,号笠翁。姜夔,号白石道人。辛弃疾,号稼轩(轩,古代一种有帷幕而前顶较高的车子)。王安石,号半山。 此外,有人认为称别人的字、号还不够尊敬,于是就以其官职、籍贯来称呼。 3、称官职 杜甫,杜工部;刘备,刘豫州;王维,王右丞(尚书省,尚书令,正二品;尚书左、右仆射,各一人,从二品;尚书左、右丞,各一人,左丞正四品上,右丞正四品下)。 4、称籍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