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舞蹈史试题三

外国舞蹈史试题三
外国舞蹈史试题三

外国舞蹈史试题三

现代舞的欣赏方法

“现代舞”是英文Modern Dance的意译,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爆发于美国和德国的一场舞蹈大革命,它彻底否定封闭僵化的古典芭蕾。在美国先后出现了自由舞、早期现代舞、古典现代舞、后现代舞和后后现代舞共五大时期;德国出现了新舞蹈、舞蹈剧场共两大时期;注:都曾受到“现代舞之母”美国舞蹈家依莎多拉·邓肯的启迪。

2.现代舞十大基本特征?

第一,乐观向上、开放自然的生活观;以新为美、求异存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艺术观。

第二,量的概念在现代舞中是第一位的。

第三、唯美主义的概念在现代舞中无一席之地。格莱姆“收缩-放松”动作原理

第四,新与旧的概念在现代舞中无绝对是非关系。

第五,看现代舞作品时,避免是非曲直的判断,

第六,看现代舞作品,要竭力挖掘潜力、理解创造动机,不做价值判断。

第七,一切舞蹈创作都在探索“舞蹈是什么”。现代舞的定义涵盖面得到大的拓展。舞蹈的百花齐放得到了最佳的环境。

第八,可舞性,在现代舞中完全不成立。

第九,思想性和哲理性一直是现代舞蹈家的重要特征之一

第十,现代舞的宗旨是大胆的实验和严肃的探索。

自由舞阶段

;有“20世纪舞蹈最高成就”之誉,最初彻底否定古典芭蕾唯美主义理想和程式化语言。

依莎多拉.邓肯真正的成功之路始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正确

现代舞更强烈地呼唤了 A ,动作自然而连续流动

A、动觉

B、视觉

C、听觉

D、触觉

洛伊 . 富勒

依莎多拉 .邓肯

1.洛伊.富勒对现代舞乃至整个剧场舞蹈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2.试从邓肯的应运而生,讨论现代舞产生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电大考试-中外音乐赏析试题(答案)

电大中外音乐赏析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弦乐家族中音最高的乐器是(小提琴)。 2.肖邦的许多作品带有充满(浪漫性)。 3.《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是(肖邦)青年时期的代表作品。 4.肖邦是钢琴诗人(浪漫主义乐派)作曲家。 5.肖邦是(欧洲)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代表人。 6.肖邦是波兰民族乐派的伟大(开拓)者。 7.李斯特一生所创作的13首(标题)交响诗。 8.李斯特的标题交响诗的代表作品(前奏曲)。 9.李斯特的前奏曲采用传统(奏鸣曲式)写成。 10·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又是一位(钢琴)演奏家。 1.民歌来源于生活是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结晶)。 2.民歌用朴实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 3 4.民歌的体裁形式一般以为(山歌和小调)为主。 5.号子是一种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的民歌,称(劳动号子)。 6.号子的歌词是劳动者在劳动中(即兴编写出来的)。 7.号子歌真实地反映(劳动人民)的精神面貌。 8.山歌是人们在(山野、田间)抒发思想感情。 9.《脚夫调》属于山歌类的(“信天游”)。 10.山歌的唱法一般分为(高腔和平腔)两种。 1.音乐是一种(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 2.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 3.对音乐音响的(辨别力)。 4.欣赏音乐通常可分为(三个) 阶段。 5.音乐是一种善于(激发感情) 的艺术。 6.音乐是(表情)的艺术。 7.音乐的艺术表现主要是通过(旋律)进行。

8.音乐的实践活动是(创作)基本环节。 9.音乐欣赏中获得(美的)享受。 10·音乐实践活动中没有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就不会有(音乐实践活动)。1.施特劳斯是(世纪末)的晚期浪漫主义作曲家。 2.交响诗《唐. 璜》是(施特劳斯)的代表作品。 3.李斯特开创的标题交响诗是(印象乐派)继承和发展。 4.德彪西是(八十年代)音乐的代表者。 5.德沃夏克创作上的高峰时期是在19世纪的(十二部)。 6.德沃夏克有(十一部)歌剧。 7.德沃夏克是(捷克)的作曲家。 8.《水仙女》作品的作者是(德沃夏克)。 9.格里格的全部作品中,(钢琴曲)和(歌曲)有特殊的魅力。 二、单选题 1.格里格从5岁在钢琴上发现( A ) A.九和弦B.12岁C.30岁 2.交响曲在创作上越来越( A ) A.自由化B.表现风格C.情绪化 3.奥大利作曲家莫扎特一生创作多少音乐作品( A ) A.40多部B.80多部C.60多部 4.音乐的表现上有浪漫主义乐派音乐形式比较( B ) A.表现B.自由性C.D.感觉 5.舒曼在18世纪是30年代音乐创作的( A) A.30年代B.50年代C.60年代 6.德国作曲家巴赫1685年3月21日出生在( A ) A.埃森纳赫城B.何兰C.新西兰 7.描绘自然风情的交响乐大师( B ) A.门德尔松B.格里格C.莫扎特 8.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兴起时、协奏曲更得到了高速的( A) A.高速B.飞快C.缓慢

中外舞蹈史题

中外舞蹈史题 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作答,每题7分,总计35分) 1、雅乐 2、傩舞:傩是以驱鬼逐疫为目的的祭祀仪式,因此在古代亦名“逐除”。傩祭的舞蹈特点很鲜明,故人称“跳傩”,其“跳”的部分叫做傩舞。 3、云南花灯 4、多丽丝·韩芙莉(1895—1958):生于美国伊利诺依州的奥克帕克,卒于纽约市。她最重要的舞蹈理论是倒地—爬起,动作要素:1、节奏 2、力度 3、图形 5、戴爱莲 6、巴兰钦 1、《葛天氏之乐》 2、“拟古舞谱” 3、六代舞 4、《巾舞》 5、阿热热 6、《倒喇》 7、《观音舞》 8、《坐部伎》 9、朱载堉 10、裕容龄 11、《白纻舞》 12、《明君舞》 13、《西凉乐》 14、《高丽乐》 15、《巴渝舞》 16、六小舞 17、《盘鼓舞》 18、兰陵王 二、简答题:(每题10分,总计40分) 1、简述新秧歌运 2、简述福金芭蕾改革的五项原则动及其意义 3、简述中国民间舞的五种文化类型 4、简述玛莎·格雷姆舞蹈技巧的基本原理 三、论述题:(任选35分与40分各一题作答,总计75分) 1、论述你对舞蹈功能的认识(35分) 2、论述唐代舞蹈的艺术成就与审美特征(35分) 3、论述浪漫主义芭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其艺术特色(40分) 4、通过对一部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作品分析,论述中国古典舞风格舞蹈艺术在当代的发展(40分) 《西方舞蹈史》 一、填空题 1、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1581年诞生的(《王后的喜剧芭蕾》)被公认为历史上第一部芭蕾舞剧。 2、在路易十四执政的法国宫廷,芭蕾艺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吕里)、(博尚)和(莫里哀)是法国宫廷芭蕾的重要奠基人。 3、18世纪芭蕾改革派主要代表人物(安芝奥林尼)奠基人之一,他将芭蕾的体裁分为(怪诞)、(喜剧)、(半性格)和(崇尚)四种,代表作有《唐·璜》和《谢米拉米哒》等。 4、18世纪前浪漫主义芭蕾的杰出代表,法国著名舞蹈革新家(乔治·诺维尔)在1760年出版的《舞蹈与舞剧书信集》中首次系统地提出了(“情节芭蕾”)的理论主张。

《中国舞蹈通史》复习题(含完整答案)

《中国舞蹈通史》复习题(含完整答案) 一、填空题: 1.“帝俊有子八人,始为歌舞”,载于《三海经》中。 2《云门》相传是黄帝时的乐舞,周代用于祭祀天神。 3. 《大武》,是歌颂周武王伐纣的乐舞,用于祭祀先祖。 4.汉代“百戏”中出现了扮演特定人物或简单故事情节的表演,如角觝戏,是表演者扮 成各种鸟兽神仙。《东海黄公》表现人降伏老虎的故事。 5.汉代出现了歌舞并重的歌舞曲叫《相和大曲》。 6.汉代有一种礼仪性和自娱性相结合的舞蹈叫小猪漫步。 7. 曹魏时代时代,长安、洛阳集中了一批优秀的歌舞艺人,住在特筑的铜雀台上,随 时为他表演,这些歌舞艺人被称为“铜雀伎”。 8.唐代的乐舞机构有太常寺、教坊、梨园,集中和培养了大批乐舞艺人。 9. 农乐舞”即今朝鲜乐舞,《软舞》即今甘肃武威一带的乐舞。 10.唐代有一个最为铺张豪华的悲舞,“声词哀怨,听之莫不泪下”,它是《剑器舞》。 11.宋代常用吸收和发扬的手法对唐代最有成就的“大曲”进行按需要择用。 12.用《义勇军进行曲》音乐首创、首演舞者是周璇。 14.《尚书.益稷》中“鸟兽跄跄”“凤凰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是狩猎生活的反映,也是图腾崇拜的遗迹。 15.歌颂神农发明农具,教民农耕功绩的乐舞叫《扶犁》。 16.中华舞蹈文化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距今有5000年。 17.巫舞是古人驱鬼逐疫的舞蹈,广泛流行于宫廷和民间。 18.相传夏桀欣赏乐舞,以钜为美,以众为观。 19. 西周创立的《六舞》、《小舞》被历代封建王朝奉为《六代舞》。 20.汉代舞蹈由于受到百戏的影响,有很强的技艺性,如《百戏》、《盘鼓舞》等。 21. 《南诏奉圣乐》的主要舞段是用舞队摆成南、诏、奉、圣四个字。 22. 宋代宫廷《队舞》,是唐代舞蹈的继承和发展,分健舞”和“软舞”。 23. 元代著名教坊大曲《白翎雀》,其音乐多模仿白翎雀的鸣叫声。另有一双人歌舞名《昂鸾 缩鹤舞》,亦有同名琵琶曲,从侧面反映了蒙古族的狩猎生活。 24. 20世纪40年代,“边疆音乐舞蹈大会”的主创人是戴爱莲。 25. 大万是“万人”之长(首领),是从事乐舞的人。 26.旋娟、提嫫两人均为战国著名舞人,容颜美丽,舞姿飘逸,体态轻盈如轻尘鸟羽,长于表

《中外舞蹈史》复习资料

《中国舞蹈发展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周代是我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西周制定了一整套礼乐制度,即史 书上盛传的周公“制礼作乐”,代表作品是六代舞和六小舞。 2、从周代开始,雅乐体系确立了诗、舞、乐“三位一体”的格局,并且使得“文意昭德、武以象功”的文舞、武舞两大乐舞的分类得以完成。 3、《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4、春秋战国时期舞蹈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各类民间舞蹈十分兴盛,出现了最早的审美风格楚舞,其是一种以拧身出胯的曲线美为特征的舞蹈形态,其中女性舞者具备 有轻盈、飘逸、柔曼审美特征。 5、汉代是我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集大成时期,其舞蹈具有技艺结合、技艺并重的特点,盘鼓舞就是这类舞蹈中最负盛名、最有代表性的舞蹈。 6、唐代是中国古代舞蹈发展的顶峰时期,在这一时期里,舞蹈成为独立的表演艺术形式, 并且已经形成自己的分类方法。如按舞蹈风格、特点区分的健舞、软舞类;具有严谨、统一结构的歌舞大曲故事情节的歌舞戏等等。 7、唐代舞蹈主要的发展趋势分为继承了前代传统舞蹈、以国名地名族名为乐部或舞蹈名称的乐舞和唐代新作 8、从唐以后,古人对所有以脚踏地为节、手袖相连、载歌载舞的群众性自娱型歌舞的统称均为“踏歌”。 9、唐代刻画仙女形象的著名代表作《霓裳羽衣》是道家“羽化登仙”之宗教思想的形 象美化。 10、宋代城市固定表演场所瓦舍、勾栏的建立,为艺人提供了谋生和传授技艺的场 所,促进了各种表演技艺的吸收和融合。 11、元代民间娱乐、欣赏的主要艺术形式是杂剧,而明代的戏曲也同样盛行。另外明代 著名乐律学家、数学家、历学家朱载堉,首创“舞学”,编制拟古舞谱,在中国舞蹈 发展历程中熠熠生辉。 二、名词解释 1、百戏: “百戏”原又称“角抵”,是一种集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舞蹈、音乐、乐器 演奏等多种技艺为一体的综合表演形式,由于包括了许多不同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节目而被 称为“百戏”,其是汉代流传最广的,也是最主要的表演艺术形式。 2、歌舞戏: 歌舞戏由歌、舞、戏三者相结合而成,以歌唱、说白、滑稽表演兼具舞蹈动作等手段表 现特定内容,反映一定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及关系等。在歌舞戏中,戏的成分比较重,歌舞

中外舞蹈史考试试题

《中外舞蹈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本题共计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被誉为“浪漫芭蕾时期悲剧代表作”的芭蕾舞剧是()。 A、《吉赛尔》 B、《海盗》 C、《葛蓓莉亚》 D、《仙女》 2、以下舞种享有“舞蹈皇后”美称的是()。 A、探戈 B、维也纳华尔兹 C、伦巴 D、华尔兹 3、《六大舞》和《六小舞》标志着我国宫廷舞蹈的正式建立,是()制定的。 A、汉代 B、唐代 C、西周 D、明清 4、()是汉代著名舞人。 A、西施 B、公孙大娘 C、谢阿蛮 D、戚夫人 5、制礼作乐中用于教育贵族子弟的乐舞教材是()。 A、《六小舞》 B、《六代舞》 C、《云门大卷》 D、《大武》 6、15世纪意大利和法国的宫廷演出中,幕与幕之间插空表演的舞蹈叫()。 A、幕间芭蕾 B、喜剧芭蕾 C、心理芭蕾 D、席间芭蕾 7、我国最早学习和引入欧美舞蹈的是()。 A、杨玉环 B、裕容龄 C、陈宝珠 D、吴佩倩 8、在汉代,文人宴集时重要的一种交流形式是()。 A、饮宴起舞 B、以舞相会 C、以舞相属 D、以舞为重 9、我国民间舞蹈的分类是根据生态分类和()。 A、自然生态分类 B、经济生态分类 C、形态分类 D、舞者分类 10、民间舞蹈按经济生态分类可分为狩猎舞蹈、游牧舞蹈、农耕舞蹈,其中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 A、以蒙古族为主 B、以维吾尔族为主 C、以东北秧歌为主 D、以朝鲜族为主 11、()属于中国古代的乐舞机构和场所。 A、乐府 B、太常寺 C、教坊 D、学堂 12、改革开放后,中国内地是()高举民族舞蹈大旗。 A、李淑芬 B、陈宝珠 C、戴爱莲 D、吴晓邦 13、杨贵妃所表演的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作品是()。 . A、《掌上舞》 B、《白柘舞》 C、《霓裳羽衣舞》 D、《屈柘》 14、根据民谣、民歌等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创作的芭蕾叫()。 A、民间芭蕾 B、民俗芭蕾

古代舞蹈史考试题

古代舞蹈史 第一章 填空题: 1、图腾是原始先民氏族神的标记和徽号。 2、任何一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和图腾信仰。 3、舞蹈是图腾仪式中重要的内容和表现手段。 4、图腾崇拜相互影响渗透而产生的是对万物有灵、灵魂不死的信仰。 选择题: 1、《扶来》就是歌颂(B)的乐舞。 A.娲 B. 伏羲 C.荒地 2、葛天氏之乐又名(B)。 A.《大章》 B.《广乐》 C.《扶犁》 3、神农的乐舞是(C)。1 A.《大章》 B.《广乐》 C.《扶犁》 4、黄帝的乐舞是(C) A.《大韶》 B.《大章》 C.《云门大卷》 5、尧的乐舞是(A)。 A.《大章》 B.《广乐》 C.《扶犁》 6、舜的乐舞是(A) A.《大韶》 B.《广乐》 C.《扶犁》 7、“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出自于(A)。 A.《尚书·益稷》 B.《吕氏春秋·古乐》 C.《周礼·春官》 8、“若国大早,则帅巫而舞雩。”出自于(A) 。 A.《周礼·春官》 B.《尚书·益稷》 C.《吕氏春秋·古乐》 第二章 填空题: 1、夏代出现了以观赏乐舞取乐的奴隶主阶级。 2、夏代出现了以表演乐舞供人欣赏的乐舞奴隶。 3、奴隶女乐是以歌舞供奴隶主享乐的专职人员。 4、奴隶女乐就是具有奴隶身份的专业舞人。 5、《大濩》之“濩”通“护”,为成汤救护万民之意。 6、《桑林》之举五彩鸟羽大旗,显然是图腾崇拜的遗风 选择题: 1、《帗舞》为舞者手中执(C)而舞。 A.五彩羽毛 B.白色羽毛 C.五彩绸 2、《羽舞》为舞者执(C)而舞。

A.五彩羽毛 B.五彩绸 C.白色羽毛 简答题: 1、周代文舞的形式 周代文舞的形式是.“左手执龠,右手秉翟”。目的就在于让人的仪表动态、精神风度符合礼的规范。 2、周代武舞的形式 武舞的形式是“左手干,右手戚”,舞蹈雄健有力,体现着阳刚之美。 第三章 选择题: 1、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是(A) 。 A.李夫人 B.戚夫人 C.王翁须 2、汉武帝的宠妃是(A)。 A. 戚夫人 B.李夫人 C.王翁须 3、汉宣帝的母亲是(B)。 A.戚夫人 B.王翁须 C.李夫人 4、汉成帝皇后是(B)。 A.戚夫人 B.赵飞燕 C.李夫人 论述题: 1、汉代舞蹈的艺术特征 汉代舞蹈是以楚舞为基础并吸收了外域和边疆舞蹈以及姊妹艺术的营养而形成的。汉代的舞蹈既轻疾又顿挫,既刚劲又舒展。总结汉代舞蹈的艺术特征,其主要表现在思想性和形式美两个方面。 在思想方面,汉代舞蹈突出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意识。 汉代的社会意识,一方面在于神仙幻想,一方面在于执着现实。有学者认为,汉代艺术形象所体现出的古拙与气势以及蓬勃旺盛的生命,为后代艺术所难以企。另一方面,与充满原始想象的神幻世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丰富多彩的现实人间。人间的情感生活在汉代的舞蹈中占了相当的比重。 在形式美方面,汉代舞蹈通过纵向继承和横向吸收建立起了自己的风格。 首先,汉舞继承了春秋战国以来舞蹈讲求的轻盈之美。 其次,汉舞继承了“楚舞”的风格。 第三,汉代舞蹈又大量吸收了同时代的姊妹艺术的养料以及边地外域的舞蹈,进行横向充实。 汉代舞蹈的纵向继承和横向吸收,使汉代舞蹈在形式美方面的特色表现为古拙与新巧、厚重与轻柔相互对立统一的审美形态。一方面,“巾舞”、“袖舞”柔美舒畅、轻疾如飞,另一方面,“巴渝”、“建鼓”劲健顿滞、昂扬粗犷。这些舞蹈的巧拙刚柔虽然形态不一,可它们却统一在一个基调上——朴拙厚重。即使那些跃离地面、腰体倾折的舞姿,也投射着凝重的韵律。汉代舞蹈是一个磅礴古朴、天真狂放的意象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

舞蹈考研中外舞蹈史真题

舞蹈考研中外舞蹈史真题 一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小舞 2 俗舞 3 缀兆 4 入破 5 勾队 二 简答题(每题5分,共50分) 1 “翘袖折腰之舞”形容是哪一朝代的舞蹈? 2 “队舞”是哪一朝代盛行的舞蹈表演形式? 3 “天鹅之死”的编导是谁? 4 欧洲古典芭蕾进入浪漫主义高峰期是十几世纪? 5 芭蕾舞史上第一部“无情节芭蕾”舞剧是哪一部作品? 6 我国古代的乐又称乐舞,是指哪些表演形式? 7 “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也,言之不足故长言也。长言不足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以上这段话出自我国古代哪部著作的哪一篇? 8 首次让演员立起足尖的舞剧是哪部作品? 9 我国最早学习和引入欧美舞蹈的宫廷舞蹈家是谁? 10 深受国内外广大观众欢迎的《飞天》《荷花舞》是谁编创的? 三 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 1 为什么说戴爱莲打开了中国民族舞蹈的宝库? 2 为什么说伊万诺夫是俄罗斯芭蕾的骄傲? 3 浪漫主义芭蕾的三个发展阶段及代表作品是什么?请通过作品说明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 4 柴科夫斯基对芭蕾发展的贡献何在?

科目:中外舞蹈史 一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芭蕾 2 轮舞 3 乔治 巴兰钦 4 六舞 5 霓裳羽衣舞 二 选择题 (每题4分,共20分) 1 被誉为“浪漫芭蕾时期喜剧代表作”的芭蕾舞剧是哪部? A《吉赛尔》B《海盗》C《葛蓓莉亚》 2 被誉为“古典芭蕾之都”的城市是哪座? A《圣 彼得堡》B《莫斯科》C《巴黎》 3 被誉为“现代芭蕾之父”的芭蕾舞编导大师是哪位? A 马里于斯 彼季帕 B 米歇尔 福金 C 乔治巴兰钦 4 被誉为“美国舞蹈第一夫人”的舞蹈家是哪位? A 露丝 圣丹尼斯 B 依莎多拉 邓肯 C 玛莎格莱姆 5 下列哪一选项属于中国古代的乐舞机构和场所? A 乐府 B 太常寺 C 教坊 三 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 米歇尔 福金 改革芭蕾舞的主要主张有哪三点? 2 何谓“图腾崇拜舞蹈”? 3 美国“古典风格”的现代舞三大技术体系是什么? 4 在芭蕾舞史上,成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转折点的芭蕾舞作品是哪部? 5 哪一朝代制定的《六大舞》和《六小舞》标志着我国宫廷舞蹈的正式建立?

美术史试题及答案,DOC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 s 一、填空题(40分) 1、中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是石器时代的美术。 2、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堪称马家窑文化彩陶 4 5 6 7 8 9 冈"和"洛阳龙门"石窟。 10、唐代工艺品中成就最为卓著的首推唐三彩,殉葬的俑和驼、马 动物是其中的精品 11、论者评宋初两大山水画家谓:“李成"之画,近视如千里之远, "范宽"之笔,远望不离坐外。

12、南宋画家梁揩擅绘洗练放逸的“减笔画”,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的先河。 13、元代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作者是民间画工马君祥等,而纯阳殿的壁画构图则是采用了连环的表现形式。 14、明代“”派的代表画家吴伟和戴进。 1、马王堆汉墓帛画描绘的主题思想是(B)。A、天地神话B、引魂升天C、墓主生活D、仙人出行 2、已知最早的纸本绘画《地主庄园图》出土于(A)。A吐鲁番晋墓B、昭通霍氏墓C安丘冬寿墓D酒泉丁家闸墓 3、描绘宫中嫔妃生活哀怨的作品是(C)A虢国夫人游春图B、捣

练图C、挥扇仕女图D、簪花仕女图 4、“昭陵六骏”浮雕中具有情节性的作品是(A)。A、飒露紫B、拳毛騧C、白蹄乌D、特勒骠 5、《潇湘图》的作者是五代画家(C)。A、荆浩B、关仝C、董源 D、巨然 6 Array 7 8 9 1 中国古代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彩绘颜料以赤铁矿为主,多饰以几何图案和动植物花纹。在造型装饰、图案纹样的处理上,体现了当时审美能力和工艺制作已达到可观水平。 2、仕女画 中国古代人物画之一种。原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

为题材的中国画;后为人物画科中专指描绘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 一个分目。代表画家又张萱、周昉等。民间木板年画中的“美女画”,亦称“仕女画”。 3、马踏匈奴 西汉霍去病墓前群雕的主体雕刻。作者运用寓意手法,以矫健的战 2 筌和南唐画家徐熙的花鸟画风格。 黄筌风格:(1)取材多为宫廷珍禽瑞鸟,奇花怪石。 (2)画法多采用“双钩填彩”,笔致工细。 (3)画风富丽,设色鲜明。 徐熙风格:(1)取材多为民间汀花野竹,水鸟渊鱼。

中外美术史试题及答案

中外美术史考题 选择题: 1、水墨山水的创始者是唐代诗人(A) A、柳宗元 B、贺知章 C、王维 D、孟浩然 2、(A)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A、塞尚 B、毕加索 C、凡高 D、高更 3、哈夫拉金字塔前的(A)是古埃及最大、最古老的室外雕刻巨像 A、狮身人面像 B、老村子像 C、书史凯伊 D、拉荷切普王子像 4、《荷拉斯兄弟的宣言》、《苏格拉底之死》等绘画作品的作者是法国19世纪(C)画家大卫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新古典主义 D、印象主义 5、中国夏商周三代以(A)艺术最为突出 A、青铜器 B、陶器 C、漆器 D、玉器 6、《洛神赋图》是中国魏晋是起(D)的代表作 A、曹不兴 B、卫协 C、陆探微 D、顾恺之 7、古希腊美术最突出的成就是(A) A、雕刻 B、瓶画 C、建筑 D、壁画 8、唐代以画马而著名的画家有(C) A、阎立本 B、尉迟乙僧 C、韩干 D、韩滉 9、宋代山水画家(A)所绘《千里江山图》,堪称青绿山水之典范 A、王希孟 B、郭熙 C、张泽瑞 D、范宽 10、下面那幅作品足以代表王羲之行书的面貌(D) A、《十七帖》 B、《乐毅论》 C、《黄庭经》 D、《兰亭序》 11、同上 12、《步辇图》是(B)的作品 A、阎立德 B、阎立本 C、张萱 D、周昉 13、下列(B)作品是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A、《沉睡的维纳斯》 B、《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C、《奥斯瓦尔德克雷尔》 D、《奥尔加斯伯爵的下葬》 14、下面哪位画家不是荷兰的(D)

A、哈尔斯 B、维米尔 C、伦勃朗 D、鲁本斯 15、(A)被视为浪漫主义的伟大宣言 A、《梅杜萨之筏》 B、《但丁之舟》 C、《泉》 D、《自由引导人民》 16、下列哪件作品被认为是第一件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也就是立体主义的开端(A) A、《格尔尼卡》 B、《亚维农少女》 C、《舞蹈》 D、《呐喊》 17、下列哪幅作品是将花鸟与山水结合起来的,也可视为一种新的创造(D) A、《踏歌图》 B、《溪山清远图》 C、《写生珍禽图》 D、《梅石溪凫图》 18、下列哪位不是“后印象主义”的画家(B) A、波纳尔 B、雷诺阿 C、凡高 D、高更 19、下列作品中(A)是洛可可画家布歇的作品 A、《沐浴的狄安娜》 B、《舟发西苔岛》 C、《秋千》 D、《热尔桑??》 20、下列作品中(D)不是赵孟X的作品 A、《江村渔乐图》 B、《鹊华秋色图卷》 C、《怪石晴竹图》 D、《富春山居图》 填空题: 1、中国的青铜器发端于黄河流域。 2、世纪初法国立体主义艺术的代表人物是毕加索。 3、印象主义名称的由来是因莫奈的《日出》这幅作品而得名。 4、明末清初画家朱耷的别号是八大山人。 5、中国近代美术之变首先集中在被迫辟为通商口岸的上海和广州,后来形成“海派” 和“岭南派”,成为近代中国美术的先声。 6、元代时期绘画的杰出代表,元四家指的是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四位画家。 7、荷兰风格派的创始人是杜斯伯格和蒙德里安。 8、直接对德国表现主义美术产生影响的是挪威画家蒙克。 9、拉斐尔为梵蒂冈宫绘制了三幅壁画《巴尔纳斯山》、《圣典辩论》和《雅典学院》表现 了一个人文主义者对于真理和幸福的追求。 10、五代山水画成绩斐然,南北两种画风正式确立,南派山水的开创者是董源与巨然。 名词解释 1、吴门画派? 吴门画派是指明代中期活动在苏州一带的画家,属文人画体系。这个画派的特点是重神韵,重意境,讲格调,讲含蓄。 2、新印象主义? 法国19世纪的画派,代表人物是修拉和西涅克,根据光学理论的新研究成果,对色彩进行分割和并列研究,在创作中将不同的纯色以点状并列在画面上,呈现镶嵌般的色彩效果,这是对印象主义凭感觉作画的科学总结,最重要作品是《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

体育舞蹈试题库

体育舞蹈试题库 (一)是非判断题 1、体育舞蹈也称国际标准交谊舞,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是以男女为伴的一种步行式双人舞的竞赛项目。(√) 2、体育舞蹈的前身是交际舞。(√) 3、体育舞蹈按风格和技术结构可分为摩登舞和拉丁舞。(√) 4、体育舞蹈按竞赛项目可分为摩登舞、拉丁舞和团体舞。(√) 5、摩登舞包含有华尔兹、维也那华尔兹、斗牛舞、狐步舞和快步舞。(×) 6、拉丁舞包有伦巴舞、恰恰舞、牛仔舞、探戈舞和桑巴舞。(×) 7、体育舞蹈有严格的规范性、表演观赏性和体育性的特质。(√) 8、锁步是两脚前后交叉的步子。(√) 9、组合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舞步型的结合。(√) 10、套路是由若干组合而串编成的一套完整的舞步型。(√) 11、音乐的速度是指每一分钟内所演奏的小节总数。(√) 12、闭式舞姿是指一手持握,另外一手打开。(×) 13、开式舞姿是指男女面对双手扶握的身体位置。(×) 14、在一个舞池中为避免互相碰撞而规定舞者必须按顺时针方向行进,这个行进方向叫舞程向。(×) 15、在跳舞时为了防止碰撞规定舞者必须按规定的引进路线有序行进,这条按顺时针方向行进的路线叫舞程线。(×) 16、节奏是指以一定规律反复出现,赋予音乐的性格的具有特色的节拍。(√) 17、华尔兹又称“圆舞”,是体育舞蹈中历史最悠久的舞蹈。(√) 18、探戈舞是带有拉丁特色的舞蹈。起源于阿根廷。(√) 19、狐步舞起源于美国。(√) 20、伦巴舞起源于巴西。(×) 21、恰恰舞起源于阿根廷。(×) 22、斗牛舞起源于葡萄牙。(×) 23、牛仔舞起源于西班牙。(×) 24、维也那华尔兹起源于奥地利。(√) 25、桑巴舞起源于古巴。(×) 26、快步舞起源于美国。(√) 27、体育舞蹈比赛上场执裁的人数是双数。(×) 28、淘汰法是指从预选赛至半决赛采用淘汰制比赛的方式。(√) 29、顺位法是指决赛时裁判给选手打的名次通过顺位排列单项和全能的名次。(√) 30、体育舞蹈比赛场地长25米、宽15米。(×) 31、团体舞是标准舞或拉丁舞的混合舞。(√) 32、参赛选手在比赛过程中必须表现每种舞蹈不同的风格和特征。(√) 33、同一系列的舞蹈除在风格和内容上有共同特质外,每个舞种在步法、节奏、技术处理以及风格上都有自己独特之处。(√) 34、华尔兹舞的音乐速度为每分钟28—30小节。(√) 35、探戈舞的音乐速度为每分钟31—33小节。(√) 36、维也纳华尔兹的音乐速度为每分钟58—60小节。(√) 37、狐步舞的音乐速度为每分钟28—30小节。(√) 38、快步舞的音乐速度为每分钟50—52小节。(√)

中外舞蹈史复习提纲

中外舞蹈史复习提纲 第一章原始舞蹈 11973年青海大通县出土的舞蹈纹饰陶盆把中国舞蹈历史的发展追溯到了5300多年前。 2崖画上的舞蹈包含有:图腾崇拜、祭祀礼仪、生殖崇拜、狩猎征战四方面的内容。 3传说中的舞蹈有 《扶犁》:反映神农氏发明农具,教人耕作的乐舞。 《扶来》:反映伏羲氏发明结网,教人捕鱼的乐舞。 《大韶》:歌颂先帝舜的乐舞。孔子盛赞其“尽美矣,又尽善也。” 《刑天舞干戚》:在炎、黄二帝之间的争战中,炎帝的臣刑天在被砍去头颅的情形下,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手执干戚而挥舞。干是盾,

戚是长把斧。“干戚舞”是古代武舞的一种重要形式,其舞蹈形式从远古一直流传到今天。 4原始舞蹈的特征:强烈的功利目的、高度的生命情调、热烈的全民性、完全的娱神性。 5探索原始舞蹈的途径有:1)通过记载原始舞蹈传说的古文献;2)通过原始舞蹈的文物、岩画等;3)考察流传至今的原始舞蹈的“活化石”。 第二章夏商奴隶制时代 1女乐的出现、发展和壮大及历史作用 夏、商时代是奴隶社会发展时期,生产力发展改变了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原始状况。私有制产生,阶级开始分化。伴随整个社会发展而来的舞蹈,步入了随着个人权力日益增长而来的声色追求的娱乐范围——舞蹈进入了表演艺术的发展。在这种趋势中,从事表演艺术的乐工人员,即女乐队伍开始发展并庞大起来。史籍记载,夏桀宫中女乐三万人之多,追求“以巨为美,以众为观”的豪华奢侈乐舞场面。 这些女乐经过一定训练,具有一般人不能掌握的技术,她们可以说是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专业音乐舞蹈家。尽管在她们的创作和表演是为了满足统治者在声色娱乐上的奢侈追求,但她们创造的精美乐舞推动了舞蹈艺术的发展。她们的艺术水平和历史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2甲骨文中出现的乐舞人员“万”或“万人”的记载,是历史上最早的关于舞蹈的文字记载。 3奴隶制时代,被形容为:那柔软的身肢,旋绕折缩,似可“入怀袖也”的舞蹈是《旋怀》。 第三章两周时期的舞蹈 1、雅乐体系的建立及社会功能是什么? 西周建立之初,为了巩固其统治,极力加强等级观念,在周公旦的主持下,制礼作乐,集中、整理、增删了前代各氏族具有代表性的乐舞,用于祭祀天地祖先,朝贺等大典。它以“礼”来区别等级贵贱,以“乐”来协调人际关系和情感。意在通过礼乐的并举,促使社会的外在规范最终化为人们内在心灵的愉快和满足,从而产生强烈的社会情感力量,以致影响到整个社会生活,导致群体和谐。它首开中国古

中国古代舞蹈史考题.doc

中国古代舞蹈史考题 中国古代舞蹈史考题 两宋舞蹈的时代背景和特点 1、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战乱的局面,重新走向统一。 2、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畅通,科技发展具有世界意义,贸易发达,行会组织普遍。 3、两宋统治阶级比较重视乐舞,宴享、娱乐、朝会大典、招待使节都有乐舞。教坊中有很多有才华的舞蹈家如雷中庆、菊夫人等。 4、宫廷队舞有所发展并日趋完整。内容更加丰富,出现了表现人物故事的歌舞。 5、民间舞如异峰突起,舞史出现新的局面。勾栏、瓦舍的出现,民间艺人有了固定演出场所。行会间组成的舞队互相竞赛,促进了舞蹈的发展。市民力量的壮大,增强了对文娱生活的要求。时代和习俗的变迁,对高度规范和严密完整的舞蹈兴趣淡漠,审美观念有了新的变化,生动活泼的民间舞队倍受青睐。 6、文人士大夫的歌舞仍然盛行不衰,文学方面词与舞蹈有着密切的关系,词曲与舞蹈结合比唐诗更加自由。 7、宋代故事歌舞具有感人的情节,生动的人物,丰富的内容,逐渐形成歌、舞、剧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为戏曲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8、舞谱是宋代对舞史的新贡献:(1)纳西族东巴经象形文字舞谱(2)德寿宫舞谱 9、两宋与高丽音乐、舞蹈交流频繁活跃。 汉代舞蹈大发展的原因 汉代舞蹈大发展的原因

汉代是舞蹈史上统一后的第一个盛世,汉代时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舞蹈广度深度都比先秦的有所提高1、百戏是流传最广的表演艺术形式。 百戏是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音乐演奏,演唱,舞蹈等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串演,可能由于它包含了许多不同的表演艺术形式和丰富的节目,所以称为百戏,百戏有时候也叫角抵,大角抵,角抵百戏等,实际上汉代百戏一直十分兴盛,广泛流传在宫廷民间,只是到汉武帝时,由于国力强盛,对外交往频繁,于外极少数民族的艺人相继来到中原,他们的表演既丰富了百戏的内容,又促进了文化交流和中原艺人的创新,于是百戏更加盛行,表演规模更加宏大,百戏中的各种表演项目,不仅广泛盛行于民间,还以最具代表性,最能展示汉王朝表演水平的艺术形式经常出现在宫廷,出现在皇帝招待域外使节及少数民族首领的集宴中2、女乐的舞蹈活动。 汉代舞蹈除穿插在百戏中有舞蹈表演外,在后宫和贵族之间还有许多专门以表演歌舞娱人的艺人女乐,这些处于奴隶地位的女演员和以前一样,是供皇室贵族享乐的,她们中有许多杰出的舞人,汉代贵族享乐生活中的舞蹈活动继承了奴隶制时代乐舞奴隶的创造和春秋战国时代女乐舞蹈的传统,是舞蹈发展成独立的表演艺术进程的一个重要阶段,经过南北朝各族乐舞大交流,唐代为数众多的乐舞艺人宫廷乐工舞人及其它各种歌舞伎人,创造了更为多姿多彩,璀璨夺目具有很高欣赏价值的表演性舞蹈3、礼节性舞蹈与即兴舞蹈。 酒宴中,除观赏歌舞艺人的表演外,汉代还有宾客间相邀起舞的习俗,这种古老的交谊舞既是礼节,又含有自娱性,汉魏晋各代都时兴这种舞蹈,既然是礼节性舞蹈就有一定规矩,不按规矩起舞就是失礼,宴会时除了宾客间有以舞相属的习俗外,宾主有时还作即兴舞蹈表演,这种舞蹈表演往往是以抒发舞者内心感情或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 4、雅乐舞蹈的继承与创新。 汉代雅乐舞蹈一方面继承前代传统,另一方面结合当时政治需要创作了一些具有民间风格的音乐舞蹈,如《大风歌》《灵

(完整word版)《中外声乐作品分析》试题库

《中外声乐作品分析》试题及答案 1、声乐体裁有哪些类型?各体裁又划分为那些类型? 答:民歌类型:号子、山歌、小调; 歌曲类型:艺术歌曲、叙事歌曲、抒情歌曲、诙谐歌曲、讽刺歌曲、舞蹈歌曲、摇篮曲、小夜曲、船歌等; 歌剧类型:宣叙调、咏叹调、永叙调、、谣唱曲等; 2、什么是民歌? 答:民歌是音乐形成的坯体,也是声乐艺术形式的起源。它是通过劳动人民口头的创作,经过社会实践的口传心授、检验、改造、不断地完善结晶而成的优秀民族传统声乐成果。 3、外国民歌有那几种类型?并举例说明 答:欧洲民歌、亚洲民歌、北美洲民歌、大洋洲民歌 4、什么是号子?号子又可细分为那些? 答:号子指劳动时所唱的歌。它以节奏来统一步伐,以“吆喝声”来鼓舞士气振奋精神。由于劳动方式和内容的不同,产生了代表各种劳动风格的劳动号子,可细分为: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等等。 5、号子的主要作用、表现手法及最大特点是什么? 答:主要作用:用音乐所产生的旋律动力来娱乐单调枯燥的劳动气氛,分散劳动给人体带来的艰辛劳苦,最后达到消除疲劳的目的。表现手法:讲究自然、简洁的风格,具有坚定、豪爽的个性。最大特点:节奏型往往突出旋律。 6、什么是山歌?基于地理环境及民族习惯又可分为哪些山歌? 答:山歌指山区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所唱的歌。它是以一种自由爽快的节奏,抒情悠长的旋律,清脆嘹亮的嗓音风格,现实的思想态度直接表达作品思想感情。分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等等。 7、什么是歌曲? 答:歌曲是人们通过音乐实践,对民歌加以再创造,或是以旋律技法而谱成的较规范完整的声乐作品。 8、试说明“民歌”与“歌曲”的区别 答:“民歌”即民众传唱的歌,它自由随意性大,不受约束,强调词义功能,而且区域性极强。“歌曲”主要是指从民歌素材或其他素材分离再创造出来的另一种较为规整的声乐作品,这类题材在“歌”的含义之中更强调“曲”的艺术价值,即:曲调的旋法及调试的发展已呈现一种的作品规格,它的音乐美学视野观比民歌质朴的风格更为突出。他多数是由作曲家按特定的

中外舞蹈史

中外舞蹈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伊莎多拉·邓肯” 2.《霓裳羽衣舞》 3.踏歌 4.《云卷大门》 5“收缩—放松”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六舞”或“六代之乐”是把传统乐舞和当时新创制的乐舞加工 整理,“六舞”其中 有、、、、、。 2.《诗经》中、绝大多数是北方的民歌民舞;、保存了大 量的南方的民歌民 舞。 3.500年的芭蕾史可分为、、、、。 4.汉代设立的,是当初的歌舞音乐总机构。 5.舞蹈作品构成三要素:、、。 6.现代舞之母是;古典舞之父是,作品是他的创作顶峰,在舞蹈样式和结构上十分丰富,无愧于“19世纪芭蕾百科全书”的称号。 三.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中国新舞蹈的先驱是() A.吴晓邦 B.贾作光 C.戴爱莲 D.胡果 2.汉角抵白戏中的舞蹈按其特征,大致可分为四类,即巾袖舞、道具舞、情节舞和()。 A.舞像 B.舞影 C.舞袖 D.舞巾

3.清商乐的内容相当丰富,有乐曲、歌曲、舞曲,并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以下不属于其中的舞蹈的是() A.《明君》 B.《杯盘舞》 C.《拂舞》 D.《灵星舞》 4.()在编舞史上可谓真正开了芭蕾舞剧交响编舞法之先河。 A.《天鹅湖》 B.《舞姬》 C.《唐·吉诃德》 D.《睡美人》 5.法国芭蕾改革家,1760年用文字出版的《舞蹈与舞剧书信集》,他在其中针砭时弊,强调舞蹈不应是歌剧的附庸,或身体是杂技而应是情节自然,“没有对话的话剧”因而被英国戏剧界誉为()。 A.“舞蹈的莎士比亚”B.“情节芭蕾之父”C.“话剧之父”D.“舞蹈话剧之父” 6.胡乐胡舞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A.”龟兹乐” B.“西凉乐” C.“燕乐” D.“清乐” 7.以下不属于立部伎的是() A.《安乐》 B.《太平乐》 C.《破阵乐》 D.《燕乐》 8.男子独舞《醉鼓》编导邓林,由()首演,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韵。 A.叶波 B.黄豆豆 C.李南 D.金明 9.以下不属于后现代舞的基本创作观念和方法的是()。 A.即兴编舞法 B.接触即兴法 C.环境编舞法 D.环境即兴法 10.以下不属于乐舞机构的是()。 A.太常寺 B.教坊 C.梨园 D.乐坊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叙述唐代舞蹈发展的原因。 2.戏曲舞蹈作为中国舞蹈的一种新形势是独具特色的,继承与发展了传统舞蹈,请叙述戏曲舞蹈的特点。

中外舞蹈史复习提纲

中外舞蹈xx复习提纲 第一章原始舞蹈 1 1973年青海大通县出土的舞蹈纹饰陶盆把中国舞蹈历史的发展追溯到了5300多年前。 2崖画上的舞蹈包含有: 图腾崇拜、祭祀礼仪、生殖崇拜、狩猎征战四方面的内容。 3传说中的舞蹈有 《xx》: 反映xx发明农具,教人耕作的乐舞。 《扶来》: 反映xx发明结网,教人捕鱼的乐舞。 《大韶》: 歌颂先帝舜的乐舞。孔子盛赞其“尽美矣,又尽善也。” 《xx干戚》: 在炎、黄二帝之间的争战中,炎帝的臣刑天在被砍去头颅的情形下,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手执干戚而挥舞。干是盾,戚是长把斧。“干戚舞”是古代武舞的一种重要形式,其舞蹈形式从远古一直流传到今天。 4原始舞蹈的特征: 强烈的功利目的、高度的生命情调、热烈的全民性、完全的娱神性。 5探索原始舞蹈的途径有:1)通过记载原始舞蹈传说的古文献;2)通过原始舞蹈的文物、岩画等;3)考察流传至今的原始舞蹈的“活化石”。 第二章xx奴隶制时代

1女乐的出现、发展和壮大及历史作用 夏、商时代是奴隶社会发展时期,生产力发展改变了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原始状况。私有制产生,阶级开始分化。伴随整个社会发展而来的舞蹈,步入了随着个人权力日益增长而来的声色追求的娱乐范围——舞蹈进入了表演艺术的发展。在这种趋势中,从事表演艺术的乐工人员,即女乐队伍开始发展并庞大起来。史籍记载,夏桀宫中女乐三万人之多,追求“以巨为美,以众为观”的豪华奢侈乐舞场面。 这些女乐经过一定训练,具有一般人不能掌握的技术,她们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专业音乐舞蹈家。尽管在她们的创作和表演是为了满足统治者在声色娱乐上的奢侈追求,但她们创造的精美乐舞推动了舞蹈艺术的发展。她们的艺术水平和历史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2甲骨文中出现的乐舞人员“万”或“万人”的记载,是历史上最早的关于舞蹈的文字记载。 3奴隶制时代,被形容为: 那柔软的身肢,旋绕折缩,似可“入怀袖也”的舞蹈是《旋怀》。 第三章两周时期的舞蹈 1、xx体系的建立及社会功能是什么? 西周建立之初,为了巩固其统治,极力加强等级观念,在周公旦的主持下,制礼作乐,集中、整理、增删了前代各氏族具有代表性的乐舞,用于祭祀天地祖先,朝贺等大典。它以“礼”来区别等级贵贱,以“乐”来协调人际关系和情感。意在通过礼乐的并举,促使社会的外在规范最终化为人们内在心灵的愉快和满足,从而产生强烈的社会情感力量,以致影响到整个社会生活,导致群体和谐。它首开中国古代雅乐(舞)之先河,确立了诗、舞、乐“三位一体”的格局。西周制定的雅乐舞体系分歌颂那些杰出的氏族首领的《六舞》(或称《六代舞》)包括《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以及用于教育贵族子弟的《小舞》(或称《六小舞》)包括《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

外国舞蹈史试题三

外国舞蹈史试题三 现代舞的欣赏方法 “现代舞”是英文Modern Dance的意译,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爆发于美国和德国的一场舞蹈大革命,它彻底否定封闭僵化的古典芭蕾。在美国先后出现了自由舞、早期现代舞、古典现代舞、后现代舞和后后现代舞共五大时期;德国出现了新舞蹈、舞蹈剧场共两大时期;注:都曾受到“现代舞之母”美国舞蹈家依莎多拉·邓肯的启迪。 2.现代舞十大基本特征? 第一,乐观向上、开放自然的生活观;以新为美、求异存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艺术观。 第二,量的概念在现代舞中是第一位的。 第三、唯美主义的概念在现代舞中无一席之地。格莱姆“收缩-放松”动作原理 第四,新与旧的概念在现代舞中无绝对是非关系。 第五,看现代舞作品时,避免是非曲直的判断, 第六,看现代舞作品,要竭力挖掘潜力、理解创造动机,不做价值判断。 第七,一切舞蹈创作都在探索“舞蹈是什么”。现代舞的定义涵盖面得到大的拓展。舞蹈的百花齐放得到了最佳的环境。 第八,可舞性,在现代舞中完全不成立。 第九,思想性和哲理性一直是现代舞蹈家的重要特征之一 第十,现代舞的宗旨是大胆的实验和严肃的探索。 自由舞阶段 ;有“20世纪舞蹈最高成就”之誉,最初彻底否定古典芭蕾唯美主义理想和程式化语言。

依莎多拉.邓肯真正的成功之路始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正确 现代舞更强烈地呼唤了 A ,动作自然而连续流动 A、动觉 B、视觉 C、听觉 D、触觉 洛伊 . 富勒 依莎多拉 .邓肯 1.洛伊.富勒对现代舞乃至整个剧场舞蹈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2.试从邓肯的应运而生,讨论现代舞产生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中外舞蹈史题讲课教案

中外舞蹈史题

中外舞蹈史题 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作答,每题7分,总计35分) 1、雅乐 2、傩舞:傩是以驱鬼逐疫为目的的祭祀仪式,因此在古代亦名“逐除”。傩祭的舞蹈特点很鲜明,故人称“跳傩”,其“跳”的部分叫做傩舞。 3、云南花灯 4、多丽丝?韩芙莉(1895—1958):生于美国伊利诺依州的奥克帕克,卒于纽 约市。她最重要的舞蹈理论是倒地一爬起,动作要素:1、节奏2、力度3、图 形 5、戴爱莲 6巴兰钦 I、《葛天氏之乐》2、“拟古舞谱” 3、六代舞4、《巾舞》5、阿热热 6《倒喇》7、《观音舞》8、《坐部伎》9、朱载埴10、裕容龄II、《白纻舞》12、《明君舞》13、《西凉乐》14、《高丽乐》15、 《巴渝舞》16、六小舞17、《盘鼓舞》18、兰陵王 二、简答题:(每题10分,总计40分) 1、简述新秧歌运 2、简述福金芭蕾改革的五项原则动及其意义 3、简述中国民间舞的五种文化类型 4、简述玛莎?格雷姆舞蹈技巧的基本原理

三、论述题:(任选35分与40分各一题作答,总计75分) 1、论述你对舞蹈功能的认识(35分) 2、论述唐代舞蹈的艺术成就与审美特征(35分) 3、论述浪漫主义芭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其艺术特色(40分) 4、通过对一部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作品分析,论述中国古典舞风格舞蹈艺术在当代的发展(40分) 《西方舞蹈史》 一、填空题 1、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1581年诞生的(《王后的喜剧芭蕾》)被公认为历史上第一部芭蕾舞剧。 2、在路易十四执政的法国宫廷,芭蕾艺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吕里)、(博尚)和(莫里哀)是法国宫廷芭蕾的重要奠基人。 3、18世纪芭蕾改革派主要代表人物(安芝奥林尼)奠基人之一,他将芭蕾的体裁分为(怪诞)、(喜剧)、(半性格)和(崇尚)四种,代表作有 《唐?璜》和《谢米拉米哒》等。 4、18世纪前浪漫主义芭蕾的杰出代表,法国著名舞蹈革新家(乔治?诺维尔 在1760年出版的《舞蹈与舞剧书信集》中首次系统地提出了(“情节芭蕾”的 理论主张。 5、诺维尔的学生(多贝瓦尔)将“情节芭蕾”的改革思想应用于舞台的最古老芭蕾名作,也是最早一部反映当时法国第三等级贫民百姓生活的现实题材舞剧。 6与前一时期相比,浪漫主义芭蕾舞剧变得更加富有诗意,更直接,能够更深刻地诉诸

中国舞蹈史考试题整理教程文件

两宋舞蹈的时代背景和特点 1、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战乱的局面,重新走向统一。 2、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畅通,科技发展具有世界意义,贸易发达,行会组织普遍。 3、两宋统治阶级比较重视乐舞,宴享、娱乐、朝会大典、招待使节都有乐舞。教坊中有很多有才华的舞蹈家如雷中庆、菊夫人等。 4、宫廷队舞有所发展并日趋完整。内容更加丰富,出现了表现人物故事的歌舞。 5、民间舞如异峰突起,舞史出现新的局面。勾栏、瓦舍的出现,民间艺人有了固定演出场所。行会间组成的舞队互相竞赛,促进了舞蹈的发展。市民力量的壮大,增强了对文娱生活的要求。时代和习俗的变迁,对高度规范和严密完整的舞蹈兴趣淡漠,审美观念有了新的变化,生动活泼的民间舞队倍受青睐。 6、文人士大夫的歌舞仍然盛行不衰,文学方面词与舞蹈有着密切的关系,词曲与舞蹈结合比唐诗更加自由。 7、宋代故事歌舞具有感人的情节,生动的人物,丰富的内容,逐渐形成歌、舞、剧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为戏曲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8、舞谱是宋代对舞史的新贡献: (1)纳西族东巴经象形文字舞谱 (2)德寿宫舞谱 9、两宋与高丽音乐、舞蹈交流频繁活跃。 汉代舞蹈大发展的原因 汉代舞蹈大发展的原因 汉代是舞蹈史上统一后的第一个盛世,汉代时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舞蹈广度深度都比先秦的有所提高 1、‘百戏’是流传最广的表演艺术形式。 百戏是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音乐演奏,演唱,舞蹈等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串演,可能由于它包含了许多不同的表演艺术形式和丰富的节目,所以称为百戏,百戏有时候也叫角抵,大角抵,角抵百戏等,实际上汉代百戏一直十分兴盛,广泛流传在宫廷民间,只是到汉武帝时,由于国力强盛,对外交往频繁,于外极少数民族的艺人相继来到中原,他们的表演既丰富了百戏的内容,又促进了文化交流和中原艺人的创新,于是百戏更加盛行,表演规模更加宏大,百戏中的各种表演项目,不仅广泛盛行于民间,还以最具代表性,最能展示汉王朝表演水平的艺术形式经常出现在宫廷,出现在皇帝招待域外使节及少数民族首领的集宴中 2、女乐的舞蹈活动。 汉代舞蹈除穿插在百戏中有舞蹈表演外,在后宫和贵族之间还有许多专门以表演歌舞娱人的艺人—女乐,这些处于奴隶地位的女演员和以前一样,是供皇室贵族享乐的,她们中有许多杰出的舞人,汉代贵族享乐生活中的舞蹈活动继承了奴隶制时代乐舞奴隶的创造和春秋战国时代女乐舞蹈的传统,是舞蹈发展成独立的表演艺术进程的一个重要阶段,经过南北朝各族乐舞大交流,唐代为数众多的乐舞艺人—宫廷乐工舞人及其它各种歌舞伎人,创造了更为多姿多彩,璀璨夺目具有很高欣赏价值的表演性舞蹈 3、礼节性舞蹈与即兴舞蹈。 酒宴中,除观赏歌舞艺人的表演外,汉代还有宾客间相邀起舞的习俗,这种古老的交谊舞既是礼节,又含有自娱性,汉魏晋各代都时兴这种舞蹈,既然是礼节性舞蹈就有一定规矩,不按规矩起舞就是失礼,宴会时除了宾客间有以舞相属的习俗外,宾主有时还作即兴舞蹈表演,这种舞蹈表演往往是以抒发舞者内心感情或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 4、雅乐舞蹈的继承与创新。 汉代雅乐舞蹈一方面继承前代传统,另一方面结合当时政治需要创作了一些具有民间风格的音乐舞蹈,如《大风歌》《灵星舞》等,汉代俗乐融入雅乐,使部分雅乐舞蹈呈现出新的面貌,但这些新创的雅乐舞蹈,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独尊儒术的思想确立,雅乐舞蹈的发展回到它原来的轨道,又成为刻板僵化的祭礼仪式的组成部分,那些生气勃勃的俗乐舞蹈在掺入雅乐后便逐渐失去了光彩,改变了原貌 5、民族关系的发展与乐舞文化交流。 汉朝与域外的交往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发展,加强了相互间的文化交流,也是汉代乐舞百戏等表演艺术大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