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阳一中实验学校语文《宝玉挨打》导学案 (无答案)-精选学习文档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一中实验学校语文《宝玉挨打》导学案 (无答案)-精选学习文档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一中实验学校语文《宝玉挨打》导学案 (无答案)-精选学习文档

《宝玉挨打》导学案 (学生版)

【学习目标】

1.了解《红楼梦》及曹雪芹。

2.了解“宝玉挨打”这一中心事件及其蕴含的各种矛盾。

3.学会通过分析人物言行及细节描写来深层透视人物复杂性格,从而了解作品的丰富内涵。【学习重点难点】

探求贾政和宝玉父子冲突的深层原因,理解文章深刻的内涵。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阅读课文,限时独立完成预习案部分,无法解决的问题请标记,在合作、探究中解决。

第一课时

预习案

【知识链接】

一、《红楼梦》简介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作为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红楼梦》犹如雄奇的大山,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犹如万里长河,天光云影,烟波浩渺。俗话说,开篇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这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不知多少次打动我们的心,每一次阅读都会被书中人物的命运深深地牵动着。今天我们学习它的第一个高潮部分--------《宝玉挨打》,一起走进贾府,走进大观园,走进宝玉,走进林黛玉。

吴功正先生将《红楼梦》情节设计起伏跌宕的的特色情节论为三态:一是“潜流暗滚”,矛盾的积聚时期,表面看似平静的水面,实际上内中包含着冲突和斗争的潜流;二是“惊涛大作”,对立双方矛盾冲突激化,失去了平衡,表面与内在都以非常的形态出现;三是“余波涟漪”,冲突过后,不是戛然而止,而是波纹荡漾,进一步深化矛盾,为下一轮冲突埋下伏笔。其中“宝玉挨打”这一片断就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

(明确:全文分两部分,一是宝玉挨打的起因;二是因宝玉挨打,贾政与王夫人、贾母之间的冲突)

2.曹雪芹简介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他祖先原是汉人,但很早入了满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康熙二年(1663)曹雪芹高祖曹玺出任江宁织造,曹家移居江宁,雍正六年(1727)遣返北京。曹家三代四人(曹玺、曹寅、曹颙、曹俯)先后任江宁织造,在江南历六十年之久。在曹寅任职期间,康熙六次南巡,曹家接驾四次,经历了烈火烹油,鲜花看锦之盛。由于接驾造成的巨大经济亏空,为日后的败落埋下了祸根。

随着康熙的去世,曹家失去了政治庇护,开始走向没落。曹雪芹出生之时,江南曹家已进入“末世”。雍正五年,曹家被抄,败落了。江南曹家的兴衰,在少年曹雪芹的心中留下了一段不堪回首的“秦淮旧梦”。曹家于雍正六年春夏之交即迁回北京,风月繁华的江南生活已成过眼烟云,从此,曹雪芹在北京度过了三十余年的坎坷人生“满径蓬蒿”、“举家食粥”生活穷苦。但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红楼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艺术精湛,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最高峰。曹雪芹是中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他和他的《红楼梦》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象征。

3.背景简介:本文节选自《红楼梦》120回本中第33回,即“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宝玉挨打”是小说上半部的一大高潮,写出了宝玉和整个封建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化,随着文中导火索的铺设引发了这一场不可避免的冲突。

预习自测

一.正字音

金钏 ( ) 暴殄( ) 葳蕤( ) 怪嗔( ) 思忖( ) 啖( ) 指穿凿( ) 弑( )君草芥( )

撮( )合勒( )紧违拗( ) 数( )落数控( ) 一撮( )毛勒( )令执拗( ) 拗( )开

二. 释词义

葳葳蕤蕤:本文是委靡不振、困顿的意思。

见谕:吩咐我。

暴殄:恣意糟蹋。殄:灭绝。

三.理清思路,概括段意(见《金版学案》文脉梳理)

开端:挨打原因(1-4)

发展:宝玉挨打(5-6)

高潮:众人登场(7-8)

结局:贾政告退(9-10)

尾声:袭人查由(11)

探究案

探究一:宝玉挨打原因(见《金版学案》文段研读2)

宝玉挨打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阅读第一部分,自己从课文中找)

1.直接原因

2.根本原因

补充:“宝玉的思想里充满着颓废,而维护正统者是容不得颓废的。颓废永远不是主流,不是正统。这两种观念的冲突,最后演变为暴力是必然的,因为两者不可调和。”(王蒙)探究二、宝玉挨打前的有什么神情变化?

参考:

探究三、贾政打宝玉前有什么神情变化?(见《金版学案》文段研读4)

探究四、贾政有几次哭?为什么他会哭?

训练案

课后阅读

1、读第三十四回,看看宝钗与黛玉探望宝玉时的心理和行为有哪些不同,为什么?由此试析二者人物形象。

2、阅读以下小说评论,学习如何鉴赏评论小说:

《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

见微知著意高辞美——《红楼梦》

第二课时

预习案

一.《红楼梦》知识链接

小说部分人物关系表。

贾雨村汲汲于功名利禄,是宝玉所说的”禄蠹”一类人

金钏跟了王夫人的十几年的婢女

王夫人宝玉之母

宝钗王夫人妹妹的女儿,即宝玉的堂表姐

琪官(蒋玉函)伶人,宝玉的朋友

贾环贾玉同父异母的弟弟(庶出)

贾珠贾玉的同胞哥哥,已逝

李宫裁贾珠的妻子,青年守寡

凤姐贾琏(宝玉堂兄)之妻,贾府大管家

薛蟠人称“呆霸王”,宝钗的哥哥

二、阅读《金版学案名师锦囊(三)现代文阅读之文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并做好笔记。

探究案

探究一:人物形象分析

深层分析:从本文的具体场景、人物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心理描写中揣摩人物形象特征:

1.宝玉人物形象分析

(1)宝玉会见时贾雨村是怎样的情形?他与金钏儿、琪官又是怎样的关系?说明了什么问题?

(2)宝玉为何总会受到父亲的责骂与挨打?有何深层内涵?你认为他应该挨打吗?

补充链接:

贾政:“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第9回

“你可好生用心习学,再不守分安常,你可仔细着!”——第23回

“自今日为始,不许再做诗做对的了。单要学习八股文章,限你一年,若毫无长进,你也不用念书了,我也不愿有你这样的儿子了。”——第81回

宝玉:《西江月》·批宝玉二词;

“还想什么念书,我最讨厌这些道学话,更可笑的是八股文章,拿他诓功名混饭吃也罢了,还要说代圣贤立言,好些的,不过拿些经书凑搭凑搭还罢了,更有一种可笑的,肚子里原没有什么,东扯西扯,弄得牛鬼蛇神,还自以为博奥。”——第16回

2.贾政人物形象分析

(1)贾政有几次哭?为什么他会哭?

(2)贾政是个怎样的人?他对宝玉的打骂是否可以理解为爱子心切又对母亲孝顺?

3.王夫人人物形象分析

(1)贾珠是谁?宝玉与他有怎样的关系?王夫人为什么多次提到他?

(2)王夫人的哭是她保护宝玉的法宝,在贾政面前是否生效?她护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训练案

通过分析众人对宝玉挨打的反映分析人物形象。

1.宝钗、黛玉在对宝玉用情上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同:

异:

2.总结黛玉、宝钗、宝玉的形象。

林黛玉:林如海与贾敏的女儿,多愁善感,敏感矜持品质高洁,孤高自许,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因父母先后去世,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抚养。虽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宦道路,她蔑视功名权贵,当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圣上所赐的一串名贵念珠送给她时,她却说:“什

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他和宝玉有着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执着追求纯洁的爱情,但也饱受着因爱情而产生的忧郁和痛苦。最终,他们这一爱情被贾母等人残忍地扼杀了。林黛玉泪尽而逝。

薛宝钗: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富。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会会做官的,谈讲谈讲仕途经济,被宝玉背地里斥之为“混帐话”。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薛姨妈早就放风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在贾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被迫娶薛宝钗为妻。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即出家当和尚去了。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薛宝钗也是封建礼法的受害者,命运也不能自主。她跟贾宝玉是姨表姐弟,宝钗的母亲薛姨妈跟宝玉的母亲王夫人是亲姊妹,九省都检王子腾是宝钗和宝玉的舅父。这位生在皇商家庭的秀女由于父亲早逝,哥哥不成材,从小儿就承担起帮助母亲料理家计的责任。所以年纪虽小,却谙于世故,很会做人。她工于心计却表现得温柔敦厚,心思缜密却表现得豁然大度。宝玉挨打,她来送药,她希望将来能做上宝二奶奶,却总是含而不露,她关心宝玉却说半句话。当袭人说出缘由涉及到她哥哥时,她又巧妙地回敬了袭人。但是她与宝玉的叛逆思想不同决定了她最后与宝玉结婚也是悲剧。

贾宝玉:宝玉温柔多情,善良体贴,善解人意,感情真挚。他性格的另一个侧面是鄙视功名利禄,不屑仕途经济。在他的心目中,官印还不及一个小小的饰物“麒麟”。他疏于官场应酬,不愿去会见贾雨村这个“国贼利蠹”,“并不愿同这些人往来”。他本来十分喜爱并关心宝钗、湘云和袭人这些女孩,可一旦她们劝他留心经济仕途,他便斥之为“说混账话”,要么不待人家说完抬脚就走,要么当场下逐客令:“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

言谈机敏,不善应酬,矢志不移,性情温润,善体贴少女,思想叛逆,是宝玉的主要性格特点。

第三课时

预习案

阅读《金版学案名师锦囊(二)现代文阅读之文中人物形象的作用》,并做好笔记。

探究案

探究一、通过宝玉挨打,体会贾政、王夫人、贾母在对待宝玉教育态度上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见《金版学案》归纳探究)

(提示:学生对于作品人物形象讨论可拓宽至小说全书中找寻依据,且可以引导其联系到清朝历史背景、学生自身的生活等展开,“以点带面”激发兴趣、拓展思维即可。)

探究二、宝玉挨打后,宝钗、黛玉分别来探访,依据文章内容比较二人的特点并回答问题。

1、“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这是宝钗探望宝玉时,对宝玉说的第一句话。虽寥寥数语,但包含了许多言外之意,试加以分析概括,并指出宝钗的性格特点。

言外之意:①对贾政毒打之事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宝玉的劝告: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宝玉的情:__________________

宝钗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黛玉探望宝玉是在黄昏,而且是悄悄进来的,这是为什么?显示出黛玉怎样的性格特征?

3、黛玉见宝玉,哭了半天之后,只说了一句:“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包含了黛玉怎样复杂的心情?

训练案

拓展阅读

《红楼梦》中的爱情

《红楼梦》里描写的宝黛爱情,并不是什么抽象的异性吸引,而是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内容。曹雪芹是从地主阶级兴衰盛败的历史命运着眼,来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关系的,他将这个爱情的发生、发展和悲剧结局,同这个贵族之家的衰败没落过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是《红楼梦》爱情描写的一个突出特点,为前代所有描写爱情的小说戏曲所不及。

曹雪芹在贾宝玉、林黛玉叛逆思想的发展中描写他们的爱情,又在他们叛逆思想和爱情的发展中表现封建家族的衰亡,因此,叛逆思想、爱情、封建家族的衰亡,这三方面,便不可分割地有机地组织于《红楼梦》的艺术情节之中。《红楼梦》的爱情描写完全突破了传统小说戏曲中那种郎才女貌、一见钟情的老套子,其结局也不再是千篇一律。

千篇一律的夫贵妻荣的大团圆,而是一个具有深刻思想意义的社会悲剧。宝黛爱情是封建末世一对地主阶级叛逆者的爱情,它在衰败没落的封建社会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中产生,又在这些矛盾的发展和激化中被毁灭,而它的毁灭又预示了封建制度的必然灭亡。

地主阶级虽然没落了,然而贾宝玉的对立面毕竟还是一个强大的势力。这个孤独的反抗者,除了在那些被压迫的纯洁的女孩子身上得到一些生活的乐趣和精神寄托以外,还更需要同情与支持,需要一个与他有共同的思想、愿意走共同的人生道路的伴侣。他终于找到了林黛玉。在那个令人窒息的黑暗王国里,宝黛二人可以说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互引为心心相印的知己。

林黛玉确实比她同时代的一般贵族妇女的思想要高出一筹。她无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道德规范,喜欢读书写诗,表现了出众的才华。他跟贾宝玉一样,最爱读《西厢记》和《牡丹亭》等统治者不许看的“邪书”,从中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以致一些曲词烂熟于心,说话时竟不自觉地脱口而出。她爱贾宝玉,期望着能跟他结合,但却从不劝他去读书应举,立身扬名。在她身上闻不到一般贵族妇女常有的那种夫贵妻荣的庸俗气味。思想上的一致,对于人生道路的共同的认识和选择,是他们爱情的坚实的基础。

曹雪芹着意表现宝黛爱情共同的叛逆思想基础,在艺术上是独具匠心的。

这种由思想上的息息相通而产生的爱情关系,在三十二回中有着极为出色的描写。小说通过人物关系和对话,鲜明地揭示出,因为薛宝钗喜欢说“仕途经济”一类的“混账话”,宝玉才跟她“生分”;而林妹妹从来不说这种“混账话”,才深得宝玉的敬重。之后,有一段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极为罕见的人物的内心独白,表现了林黛玉在证实了宝玉对她的爱情以后,那种“又惊又喜,又悲又叹”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接下去,便是二人直接的爱情的吐露。当两颗心灵契合之时,二人都是怔征的,你望着我,我望着你,万句言语吐不出半个字。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段描写之所以深刻动人,象当事者林黛玉所感受的那样“如轰雷掣电”、“铭心刻骨”,读后使人不能忘怀,就在于它十分真实地表现了两个叛逆者的灵魂的共鸣。

除了这种比较集中的描写以外,作者更多地是通过丰富而真实的细节描写来展示。第二十八回,写贾宝玉要看薛宝钗左腕上笼着的一串红麝串子。宝钗因肌肤丰泽,一时褪不下来。宝玉在一旁看着那雪白的胳膊,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这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它不仅真实地表现了贾宝玉在爱情生活中那种合乎贵族公子身分的心理和习性,更重要的还在于它说明了

贾宝玉爱林黛玉绝不是一见钟情,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比较和选择;而选择的标准也不再是郎才女貌,而是内在的精神和思想。尽管薛宝钗“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但是贾宝玉最终还是虽然不无惋惜却很坚决地舍弃了她,而选取了林黛玉那与他发生共鸣的风神灵窍。这个表面上是那么平凡乃至近于琐碎的生活细节,却是那样自然又那样真实地揭示了贾宝玉在选择爱情的过程中那种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内容的心理活动。它既表现了作家杰出的艺术才能,又表现了作家对生活的深刻认识。这样的细节,是只有象曹雪芹这样的艺术巨匠才写得出的。

在曹雪芹的笔下,宝黛的爱情关系和他们的叛逆思想,就是这样水乳交融般地不能分开;而叛逆思想,如前所述,是地主阶级衰亡没落的产物,是封建社会内部瓦解过程中阶级斗争的一种表现。我们肯定宝黛爱情,主要的就是肯定它所包含的反封建的叛逆思想。正是由于这种与封建统治阶级对立的叛逆思想,使他们不能跟封建家长所安排的命运妥协。他们身上那种贵族公子小姐的软弱性,曾使他们在爱情婚姻问题上期待着“父母之命”,但家长的选择是根本违背他们的思想和意趣的,他们也决不能从命。《西厢记》中的张生和崔莺莺,《牡丹亭》中的柳梦梅和杜丽娘,他们在追求自己的爱情时是那样的大胆,那样的无视封建礼教的束缚,但他们都最终以应举高中来换取美满的结局。夫贵妻荣正是他们的生活理想,也是他们爱情追求的实际内容。因此,从本质上看,他们的爱情不是背离而是适应了统治者的利益,因而最后得到统治阶级的认可。恰恰相反,宝黛爱情却是以反对应举高中、夫贵妻荣为前提,因此就具有了新的、更加深刻和进步的时代内容。

诚然,从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宝黛爱情有着它明显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们都是过着寄生生活、连自己的生活也不能自理的贵族公子小姐,身上留着明显的地主阶级的印记。他们反封建是不彻底的、软弱的。他们不满、反抗,却又找不到出路,内心充满着痛苦,表现了种种消极的思想,爱情上蒙着一层感伤主义的阴影。爱情在他们空虚的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几乎成了生活的主要内容和精神上的寄托。表达爱情的方式是那样的别扭而不爽朗。指出这些都是必要的。但是必须承认,在那个时代,在那样一个黑暗和恶浊的环境里,他们的爱情是崇高的,美的,因而是值得同情和歌颂的。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 考试用时:50 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在运动会比赛中裁判员评判下列运动项目时,参赛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的是: A.某足球运动员是否涉嫌手球 B.某跳水运动员入水时身体是否竖直 C.某体操运动员落地时身体是否平稳 D.在男子5000 m比赛中记录运动员的成绩 2.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速度 B.速度、密度、加速度 C.加速度、位移、速度 D.路程、质量、位移 3.下面有关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大小的物理量 B.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C.加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D.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4.如图1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B.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5.下列关于弹力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两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产生弹力 B.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 C.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D.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 6.如图2所示,高处有一根长为L的棍子,在距棍子的下端h处有一点p。现在使棍 子自由落下,则棍子的全长通过p点所用的时间是: A.2h g B. 2L g C. () 2h L g + D. () 22 h L g h g + - 图1 L h p 图2 1

广东惠州市惠阳一中实验学校高二数学《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学案

【学习目标】 ⒈ 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意义。 2.能进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 【重点难点】 1.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概念的理解。 2.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阅读课本P11-P12,自主高效预习。 2、课前只独立完成导学案的预习案部分,找出自己的疑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写到我的疑问处。探究案和训练案留在课中完成。 预习案 一、问题导学 1. 命题“若22x a b >+,则2x ab >”通过判断该命题的真假;来判定p 是q 的什么条件 2.命题“若0ab =,则0a =”通过判断该命题的真假;来判定p 是q 的什么条件,q 是p 的什么条件 二.知识梳理 1. 一般地,“若p ,则q ”为真命题,是指由p 通过推理可以得出q .我们就说,由p 推出q ,记作p q ?,并且说p 是q 的 ,q 是p 的 2. “若p ,则q ”为假命题,是指由p 通过推理不可以得出q .我们就说,由p 推不出q ,记作p q ?, p 是q 的什么条件?,q 是p 的什么条件? 三,预习自测 1. 在平面内,下列哪个是“四边形是矩形”的充分条件?( ). A.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相等 B.四边形两组对边相等 C.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D.四边形的对角线垂直 2.,x y R ∈,下列各式中哪个是“0xy ≠”的必要条件?( ). A.0x y += B.220x y +> C.0x y -= D.330x y +≠ 3.平面//α平面β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 A.存在一条直线,//,//a a a αβ B.存在一条直线,,//a a a αβ? C.存在两条平行直线,,,,//,//a b a b a b αββα?? D.存在两条异面直线,,,,//,//a b a b a b αββα?? 4.p :20x -=,q :(2)(3)0x x --=,p 是q 的 条件,q 是p 的 条件。 5.下列“若p,则q ”形式的命题中,那些命题中的q 是p 的必要条件? (1)若x =y ,则x 2=y 2; (2)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3)若a >b,则ac >bc .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惠州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解析版】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惠州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解析版】 语文试卷(2014.7) 【试卷综析】本套试题特点:依纲、平实稳定、可借鉴。 严格依据高考考纲的精神。在学科考查的主体内容、相应学科能力、试卷的长度、需要阅读的文字总量、要求学生书写的字数、试卷的结构、题目的类型、题干的表述、试题的难中易及主客观试题的比例等方面体现了“考试说明”的精神。 试卷总体设计似曾相识,稳字当先。基本保持了20014年高考试卷的风格,其中不乏变革、创新的成分。 试题中蕴涵的考纲理念,无形之中将中学语文教学纳入“有据可依”的轨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试卷分必考和选考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甄.选/箴.言 聒.噪/恬.淡 结.实/结.构 弹.劾/弹. 丸 B .掠.影/虐.待 舐.犊/胼胝. 稽.查/稽.首 解.救/解. 差 C .缄.默/信笺. 谄.媚/胡诌. 屏.障/屏.除 大度./忖度. D .羁.绊/亟.待 校.正/比较. 装载./记载. 畜.牧/牲畜.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读准字音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 级,识记(识别和记忆)。 【答案解析】答案:B 解析:B 项l üè/nüè,shì/zhǐ,j ī/q ǐ,ji ě/ji è;A 项甄/箴zh ēn “;C 项缄/笺ji ān “;D 项校/较ji ào 。 【思路点拨】完成本题需要平时的积累。一是积累形近字,如:B 项舐.犊/胼胝. shì/zhǐ;二是积累平时阅读中读错字,特别是多音字,如:稽.查/稽.首j ī/q ǐ,解.救/解. 差ji ě/jiè。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 .吴天明是许多第五代导演的伯乐。在任西影厂厂长期间,他大胆启用.. 张艺谋、周晓文等一批有艺术潜质的新人,为他们提供独立拍片的平台。 B .气管黏膜是保护人体的第一道关卡,这道关卡被破坏后,有害颗粒物就会进入和.伤害肺部,导致人体呼吸系统及其他系统患病。 C .只要算盘还在使用,珠算就不会仅仅是一种遗产,而是一种可与现代数字技术相提并论、相互补充的实用技术,它还会因可持续发展而“永葆青春.... ”。 D .中国的口头文学非常博大,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陈陈相因.... 的故事传递着中国人传统的道德准则与价值观,蕴含着人们的生活智慧和丰富的生产经验。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能力,能力层次为D 级 (表达应用)。 【答案解析】答案:C 解析:A 项启用,开始使用。与语境不符。应使用有“提拔、任用”之意的“起用”;B 项此处应用“并”;D 项“陈陈相因”比喻沿袭老一套,没有改进。含贬义,与语境不符。可改为“代代相传”。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一中实验学校高二数学选修2-1导学案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一

班级 姓名: 小组序号: 组长评价: 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 1.理解充分与必要条件的概念; 2.能判断简单的充分与必要条件。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充分与必要条件的概念。 难点:能判断两个条件的充分与必要关系,并掌握简单的应用。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先学习课本P 9-P 11然后开始做导学案,记住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预习案 一、问题导学 1、在逻辑推理中q p ?有几种表达方式? 2、你能用集合的观点判断充分、必要条件吗? 二、知识梳理 一般地,“若p ,则q ”为真命题,是指由p 通过推理可以得出q 。这时,我们就说,由p 可推出q ,记作:q p ?。如果q p ?,那么称q p 是的__________,同时称的是p q ________ 一般地,如果既有q p ?,又有p q ?,就记作:q p ?。 我们就说,p 是q 的____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_____。显然,如果p 是q 的充要条件,那么q 也是p 的充要条件。概括的说,如果q p ?,那么p 与q 互为充要条件。 三、预习自测 1.“1>x ”是“x x >2”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若R a ∈,则0)3(<-a a ”是“方程02 =+-a ax x 没有实数根”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2=x 是0442=+-x x 的必要条件; (2)βαsin sin =是βα=的充分条件; (3)0≠ab 是0≠a 的充分条件。 (4)“b a >”是“22b a >”的充分条件; (5)“||||b a >”是“22b a >”的必要条件; (6)“b a >”是“c b c a +>+”的充要条件。 探究案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一中实验学校高中数学二次函数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B版必修1

课题:二次函数 【学习目标】 1、能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会绘出其草图。 2、会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能结合草图解决函数最值问题。 3、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 【学习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最值) 。 学习难点:利用图像求二次函数的最值。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阅读XXX 资料XXX 页内容,对概念、关键词、XXX 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 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3、熟记、XXX 基础知识梳理中的重点知识。 预习案 一、问题导学 1、求二次函数最值时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2、对有限制条件下求二次函数最值需注意什么? 二、知识梳理 1、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一般式:)0(2≠++=a c bx ax y ;对称轴方程是2b x a =-;顶点为24(,)24b ac b a a --; 两点式:))((21x x x x a y --=;对称轴方程是 ;与x 轴的交点为 ; 顶点式:h k x a y +-=2)(;对称轴方程是 ;顶点为 ; 2、 二次函数图像)0(2≠++=a c bx ax y 当 a>0时开口方向 单调区间 函数在x = 时取得最 值 当a<0时开口方向 单调区间 函数在x = 时取得最 值 三、预习自测 1、二次函数)(x f 满足x x f x f 2)()1(=-+,且1)0(=f ,则)(x f = ; 2、二次函数)0()(2≠++=a c bx ax x f ,若))(()(2121x x x f x f ≠=,则)2 (21x x f +等于( ) (A )a b 2- (B) a b - (C)C (D)a b a c 442 - 3、求下列函数的最值. 2(1)23y x x =-- []2(2)23,0,3y x x x =--∈ 2(3)231,(1,2]y x x x =-+∈ 探究1、已知函数f(x)=2x 2-2ax+3在区间[-1,1]上有最小值,记为g(a).

数学理卷·2015届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修改

惠州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数 学 (理科) 【试卷综评】试卷的题型着眼于考查现阶段学生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掌握情况。整份试卷难易适中,没有偏、难、怪题,保护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并激励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在选题和确定测试重点上都认真贯彻了“注重基础,突出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培养能力”的命题原则,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整份试卷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新课程理念。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复数i i z += 1(其中i 为虚数单位)的虚部是 ( ) .A 21- .B i 21 .C 21 .D i 21- 【知识点】虚数的概念;虚数除法的运算法则. 【答案解析】C 解析 :解:化简得 i z 2121+=,则虚部为21,故选C . 【思路点拨】分式上下同时乘以分子的共轭复数再化简整理即可. 2.已知集合},1{R x x y y A ∈-==,}2{≥=x x 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 ∈-3 .B B ?3 .C A B B ?= .D A B B ?= 【知识点】集合元素的意义;集合运算;分段函数求值域. 【答案解析】C 解析 :解:已知集合),,3(+∞-=A ),,2[+∞=B ∴B B A = ,故选C . 【思路点拨】{}|||1,A y y x x R ==- 指的是函数值域,将绝对值函数数形结合求值域,在验证各答案. 3.某学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人数分别为9009001200、 、人,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中抽取容量为50的样本,则应从高三年级抽取的学生人数为 ( ) .A 15 .B 20 .C 25 .D 30 【知识点】分层抽样. 【答案解析】B 解析 :解:三个年级的学生人数比例为4:3:3,按分层抽样方法,在高三年级应该抽取人数为20433450=++? 人,故选B . 【思路点拨】利用样本三个年级学生容量比与总体中其容量比相同建立等式求值. 4.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5418a a -=,则=8S ( ) .A 18 .B 36 .C 54 .D 72 【知识点】等差数列的性质和求和公式.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一中实验学校201必修一高中生物6.2:细胞的分化导学案(无答案)

课题:细胞的分化 【学习目标】 1、 能说出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 2、 能说出细胞全能性的概念,举例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 【重点难点】 重点: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使用说明:课前利用20min 认真阅读课本P117-119内容,勾画出细胞分化的概 念和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再完成《预习案》的知识点归纳。 学法指导:认真阅读课文,将问题中的图像与课本的图像对应起来仔细观察。 预习案 一、 问题导学 (一) 细胞的分化 1. 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_________ ,受精卵发育成个体的过程中,细胞数量由_变 (多/少),依靠的是 ___________ (填细胞增殖方式)。 2 ?细胞分化的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 _____________ 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 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 _______________ 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3 ?细胞分化的特点: ________ 性:细胞分化贯穿于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 在 _________ 期达到最大限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一般来说,分化了的 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 ____________ 性: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 命现象,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4?细胞分化的原因(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化后的细胞,遗传物 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 。 (二) 细胞的全能性 1 ?概念:已经 _________ 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 _______________ 的潜能的特性。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能性原理: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 ___________________ , 都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 _____________ 。 3. 动、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区别:植物组织培养说明植物细胞具有 __________ ;克隆羊多利 的培育过程说明已分化的动物细胞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具有全能性的。 二、 预习自测 1. 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的分化是指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B. 细胞分化是一个持久性的变化过程 C. 造血肝细胞是没有经过分化的细胞 D.在动物细胞内,细胞的分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2. 下列哪种细胞的全能性最容易表达出来( 4. 在生物的个体发育中,之所以由一个受精卵形成复杂的生物体,主要是下列哪一项起 作用( ) A 蛙的口腔上皮细胞 B C 蛔虫的受精卵细胞 D 3. 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物体的正常生长发育离不开细胞分化 蚕豆的叶肉细胞 人的神经细胞 ) B ?细胞分化是一种暂时性的变化 D .细胞分化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广东省惠州市惠州一中2018-2019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无听力部分 无答案)

惠州一中2018-2019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 听力略。 一.单项填空(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答案,并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 )31. ----President Xi Jinping paid _____ important visit to the US in 2017. --- And he was warmly welcomed by Donald Trump,______ 45th American president. A. a: the B, an: a C. the: a D. an: the ( )32.-----What is Tony busy with? ------He is reading some_____on Chinese________ cutting in the reading room . A. paper, paper B. papers; paper C. papers: papers D. paper, papers ( )33. The medicine that was discovered by Tu Youyou _____ many people's lives in the past few years . A. saved B. has saved C. saves D. will save ( )34. ----500 yuan for pulling a tooth? It's only a couple of minutes 'work . ---- Well,I can do it______ if you like. A .more quickly B. quickly C. more slowly D. slowly ( )35 It's the 49th Earth Day and I think the government should order people_____too many trees. A. cutting down B. to cut down C. not cutting down D. not to cut down ( ) 36 The international meeting_____ in Hainan in a few weeks’ time . A. holds B.is held C. is going to hold D.will be held ( )37. The young man works hard and hopes to____ his own company. A. take up B. give up C. set up D. pick up ( )38----I can't find my English book. Have you seen ______? ----Oh, sorry. I have taken______ by mistake. A them; my B them;your C. it; mine D. it;yours ( )39. Look at the man standing at the school gate. Is he your math teacher Mr. Brown -No, it ______ be him. He has gone to Chengdu on business. A. needn't B.can’t C.may not D.mustn’t ( )40.I_____the telephone number many times, but the foreigner still couldn't write it down A. replaced B.spread. C. considered D. repeated ( ) 4I. Make a call to us as soon as you know the result of the speech competition. We are_____your good news.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一中实验学校高二

2019-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文科尖子班第2次周末强化训练政治科试题 时间:50分钟总分:100分 1.我国在倡导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注重通过文化及其产业先行来淡化地缘政治效应,旨在促进沿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不同文明互鉴共荣。这说明: 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C.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D.文化交融能消除国家间的政治分歧 2.大型原生态歌舞表演《云南印象》,源自于纯正的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弥漫着自然、原始、清新的味道,它表现的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一种向往。这说明: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④特定的文化环境产生特色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吸毒严重损害健康、危害社会,但在某些小圈子里却被认为是一种时尚,够酷够嗨。个别“偶像”演员也身陷其中,聚众吸毒,令众多粉丝失望不已,自己锒铛入狱追悔莫及。 这告诉我们: ①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与交往行为②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非常重要③对于文化环境的影响人是无能为力的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出一脉相承的美学气质;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仍投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

①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 ②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具有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 ③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 ④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回首三十多年来的神州大地,许多人远离故乡,漂泊打拼于异地他乡,乡愁何寄?乡愁是不可泯灭的记忆,是挥之不去的乡音缭绕,是故乡的风土人情在灵魂上的烙印。可见: ①乡愁的影响深远持久②乡愁增进了文化归属感 ③乡愁是乡土文化的标志④乡愁是民族文化的灵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世界一流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世界第一颗量子通讯卫星“墨子号”遨游太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世界领先,“蛟龙号”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新的世界纪录,超级计算机排名稳居世界第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凸显了科学素养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②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③强化文化的统一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④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在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 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在观众的审美需求 ④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

【20套精选试卷合集】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高考模拟理综试卷化学试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O 16,Na 23,S 32,Cl 35.5,Fe 56,Cu 64 选择题共7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A.乙烯可作为水果的催熟剂 B.地沟油经过处理,可用来制造肥皂 C.煤炭燃烧过程安装固硫装置,可有效提高煤的利用率 D.发生地震后,防疫人员在震区周围撒石灰,进行环境消毒,防止灾后出现疫情 A.1.5 g甲基所含有的电子数目为0.9N A B.在1L0.1 mol·L-1 2 Na S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 A C.78g Na2O2与足量CO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N A D.在IO3 + 6HI = I+ 3I2 +3H2O反应中,每生成3 molI2,则转移6N A个电子 代产物异构体数目为() A.6种B.8种 C.10种D.12种 A.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3周期、ⅢA族 B.原子半径:>>W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Y D.Y的最高价氧化物可以和W的最简单氢化物反应 操作和现象结论 A 常温下,将Al箔插入浓HNO3中,无明显现象铝和浓硝酸不反应 B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析出了NaHCO3 C 用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观察到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D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 察到红棕色气体 HNO3分解生成了NO2 A 242252H4(g)、 H2O(g)、C2H5OH(g)均为l mol,则用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p=3/P B.恒温恒压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 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2 mol和4 mol.若此时A、B和C均增加1 mol,平衡正向移动C.一恒温恒压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N 2(g)+3H2(g) 2NH3(g)达到平衡状态时,N2、H2、NH3各l mol,若此时再充入3mol N2,则平衡正向移动 D.对于一定条件下的某一可逆反应,用平衡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和用平衡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其数值不同,但意义相同,都只与温度有关 A.点a所示溶液中:c(NH4+)>c(SO42-)>c(H+)>c(OH-) B.点b所示溶液中:c(NH4+)=c(Na+)>c(H+)=c(OH-) C.点c所示溶液中:c(SO42-)+ c(H+)= c(NH3·H2O )+ c(OH-) D.点d所示溶液中: c(NH3·H2O )>c(SO42-)>c(OH-)>c(NH4+)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2019精选教育广东省惠州市惠阳一中实验学校高一必修一课题:卤族元素导学案无答案.doc

课题:卤族元素 【学习目标】1.熟记卤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2.记住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特性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卤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完成预习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2. 学会从结构分析性质 预习案 知识梳理 2.卤素元素的有关特性: (1) F2遇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F并放出O2,方程式: (2) HF是酸、剧毒,但能腐蚀玻璃,方程式; HF由于形成分子间氢键 .....相互缔合,沸点反常的(填“高”或“低”)。 比较HF、HCl、HBr、HI的沸点高低: (3) 溴是唯一的液态 ..。 ..非金属单质,易挥发 ...,少量的液溴保存要用水封 (4) 碘易升华,遇淀粉;碘的氧化性,它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低价 ..化合物。写出铁与碘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 Br2溶于苯或CCl4中呈色,I2溶于苯或CCl4中呈色。 探究案 探究1.相似性 (1) Cl2、Br2、I2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试写出Br2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都能与金属反应生成卤化物,试写出Na、Fe分别与Br2反应的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与一些还原性离子的反应,试写出Br2分别与Fe2+、SO2-3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2.递变性 (1) 分别写出Br2,I2和Fe的反应,体会卤素单质性质的递变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还有哪些事实说明氧化性Cl2>Br2>I2? (3) 从原子结构分析卤素单质的性质为什么具有相似性和递变性? 训练案 一、课中训练与检测: 1. 判断正误 (1)HF、HCl、HBr、HI的热稳性和还原性依次减弱() (2)从HF、HCl、HBr、HI的酸性递增的事实,推出F、Cl、Br、I的非金属性递增的规律() 2. (2019年全国卷)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3. (2019年上海卷)不能作为判断硫、氯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 A.单质氧化性的强弱B.单质沸点的高低 C.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二、课后巩固促提升: 1.某化学课外小组为了探究卤素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选用以下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验,请你帮助完成实验仪器的组装并回答问题。 (1)比较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各仪器的正确连接顺序(填各接口的字母符号)g接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 (2)装置④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①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将反应的②中的溶液滴入到KI溶液中,产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向反应后的①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产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2019·江苏卷)实验室从含碘废液(除H2O外,含有CCl4、I2、I-等)中回收碘,其实验过程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农业专题练习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西藏年楚河河谷(图6)所产菜籽籽粒大、品质优,单位面积产量比我国东部平原高一倍。分析年楚河河谷油菜籽单产高、品质优的自然条件。 2、右图为我国某省水系和年降水量(图中虚线为等年 降水量线,单位:mm)分布图,读图分析图中该省地 形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8分) 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钱开始垦荒,日 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 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 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 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图8 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6分)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6分)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分)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8分) 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 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 乘材料。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 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自2019年,中国某公司在 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图5)附近投资兴建剑麻 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 国。该农场一期种植1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 临时工超过1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000 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 学校、卫生所等。 (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8分) (2)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4分)(3)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4分) 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 25℃以上才能孕育花 蕾,32—37℃是花蕾成 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 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 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 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 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 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 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一中实验学校2021届高三历史强化训练(五)历史试题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一中实验学校2018届高三历史强化训练 (五)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据钱穆考证,周人语称“雅”,故雅言又称“正言”。孔子鲁人,日常操鲁语,惟于诵《诗》、《书》、执礼,此三者必雅言。这表明 A.诸侯各国丢弃传统文化 B.儒家思想依靠雅言传播 C.礼制尚能维护天子权威 D.孔子对传统文化的尊崇 2.西汉以前,以室中西南隅为族中尊长所居,故皇(王)宫多设在都城西南隅,坐西(南)朝东为尊;东汉以后,天子定在都城南郊祭天,表明“承天”而治理天下,故皇宫位于都城正中央,以坐北朝南为尊。这一变化反映了 A.宗法族群观念受到重视B.统治疆域由东向南扩展 C.君臣政治关系得到强化D.帝王宫殿模式基本定型 3.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70%左右。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B.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D.土地兼并现象被有效抑制 4.

(注:1850年全部国民收入均视为农业生产部门生产,没有按产业部门划分。)上表为1850—1914年我国部分国民经济数据。据此可知 A.洋务运动引进了近代工厂制度 B.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传统经济向近代化的转变 D.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出现严重分化 5.袁伟时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初衷是通过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知识,帮助中国人冲破意识形态牢笼,实现思想变革,为自由、民主在中国生根奠定基础。这表明新文化运动旨在 A.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知识B.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C.为自由民主国家奠定基础D.推动中国人民获得解放 6.国民政府于1937年9月设立了国际宣传处,主要负责对外宣传中国抗战意志及日军暴行,管控在华外国记者的报道内容。整个抗战期间,先后在国外设立12个办事处,分布于欧美各地,并与当地民间团体建立了相当广泛的联系。该机构的设立 A.有助于获取国际力量的支持 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提高了国民政府的国际地位 D.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7.1977至1979年,中央高层频繁出访,除传统友好国家外,有两类国家明显增多:一是发达国家,如副总理谷牧访欧,法德等国表示愿同中国发展关系;二是正在进行改革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重视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 B.注重发展与欧洲国家友好关系 C.营造经济建设良好外部环境 D.努力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8.在古希腊,公民的自由是在城邦里分享社会权利,是以集体的方式直接行使完整主权的若干部分。而公民的政治则是与城邦相关的一切事务,它几乎囊括了政治、宗教、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这说明古希腊民主政治 A.使个人自由受到一定的妨碍 B.为现代个人自由提供了范式 C.确立了轮番而治的参政方式

广东省惠阳一中实验学校高二化学6月月考试题

化学试题 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蛋白质都属于酯类物质,能发生水解反应 B.溴乙烷、苯酚一定条件下都能与NaOH水溶液发生反应 C.苯、乙烯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蔗糖和乙酸均属于电解质 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实验室保存FeCl3溶液应加少量稀盐酸,并且放入少量的Fe粉 ②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配有橡胶塞的细口瓶中 ③向溶液中滴入氯化钡溶液,再加稀硝酸能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2-4 ④用丁达尔现象可以区分食盐水和淀粉溶液 ⑤工业上可用金属铝与V2O5在高温下冶炼矾,铝作还原剂 A.①②④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 3.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若采用装置①精炼铜,则a极为纯铜,b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B.装置②是原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锌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装置③中X若为四氯化碳,则此装置可用于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D.装置④可用于实验室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4.瘦肉精学名盐酸克伦特罗,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粉末,无臭、味苦,熔点161℃,溶于水、乙醇,微溶于丙酮,不溶于乙醚。已知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有关瘦肉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式为C12H18ON2Cl2 B.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水解、酯化、消去反应 C.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D.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5.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NO2与水的反应:3NO2+H2O=2NO3-+NO+2H+ B.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 C.向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SO32-+2H+=SO2↑+H2O D.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 OH-=CO32-+H2O 6.常温时,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 Na+、NH4+、ClO-、S2- B. K+、H+、Br—、HCO3— C. Ba2+、Al3+、Cl-、SO42- D. K+、Fe3+、NO3—、SO42—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盐析法分离NaCl溶液和淀粉胶体 B.蛋白质、糖类物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加足量的稀盐酸可除去BaCO3固体中少量的BaSO4 D.向硝酸银稀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至白色沉淀恰好溶解,即得银氨溶液 8.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热条件下,1mol Cl2与足量Fe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 B.1 L浓度为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 A个CO32- C.常温常压下,2.8g N2和2.8g CO所含电子数均为1.4N A D.标准状况下,11.2L H2O中含有的原子数为1.5N A 二、双项择选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只选一个正确答案,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两个且有错误答案不得分) 9.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制取肥皂时,常常加入少量乙醇,目的是加快皂化反应。 B.海水提镁的主要步骤为: C.工业上将二氧化碳和氨气通入食盐水中制的碳酸氢钠,再煅烧碳酸氢钠使其转化为碳酸钠。 D.用蒸馏法便可分离苯和溴苯 10.下列除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方法不合理的是() A.Fe2+(Fe3+),加过量铁粉,过滤 B.Mg(Al),加过量NaOH溶液,过滤 C. Fe3+(Fe2+),滴加过量氯水,加热

广东惠阳一中实验学校高一语文《窗导》导学案(学生版)

课前预习案 一、知识链接 1、关于议论性散文 一般来说,广义的散文包括叙事散文、议论(哲理)散文和抒情散文等,狭义的散文只指抒情散文。 所谓议论性散文,就是用“散文”的笔法“发议论”,或者说是以阐述某个观点为中心的“散文”。从“议论”角度看,它是“议论文”,是要阐明一个论点;从“笔法”角度看,它是“散文”,它不像一般议论文注重理性和逻辑,它侧重的是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 2、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方法 分三步走: 第一步,纵观全文,把握主旨 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往往行之有效。 二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第二步,认真审题,定向扫描

做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审题,抓住了审题这个关键,就找到了答题的诀窍。现代文阅读的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即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这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题干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话,一是命题者的话。设置题干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题内容;同时,命题者为了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绪,往往又会在题干中提示答题内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个句子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间,具体到段、句、词。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准确地把握住答案的有关信息,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 牢记:题干提示了答题范围,题干规定了答题角度,题干提供了答题思路,题干隐含了答题信息,题干体现了答题规律。 第三步,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文学作品阅读多为主观题,其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并且要分点答题。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 3、作者 钱钟书 (1910 — 1998) ,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他的父亲钱基博历任清华大学、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国立蓝田师范学院等校教授,曾参与 20 世纪初的新文学和新文化运动,且著有《中国现代文学史》;学者钱穆、科学家钱学森都是出自这一家族的名人。 1910 年 11 月 21 日钱钟书出生时,伯父为他取名为“仰先”,即“仰慕先哲”之义; 1911 年他周岁抓周,抓了一本书,因此父亲为他正式命名为“钟书”; 1920 年,他到无锡东林小学读书,父亲为他起字“默存”,意思是要他少说话。 钱钟书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仁中学。 1933 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 1935 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 1937 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 1938 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 1941 年回家探亲时,因沦陷而羁居上海,写了长篇小说 ( 围城》和短、法、德、俄、日、西语译本。散文大都收入《写在人生边上》一书。《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与此同时,他在上海暨南大学、中央图书馆和清华大学执教或任职。 1953 年后,他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所著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加以阐发、辨析。 钱钟书的治学特点:善联想、重联系是钱鍾书治学的特点。钱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他在学术上的辉煌成就是与他深谙和擅长辩证法分不开的。务实、求同、思变是钱的作风,也是“中国辩证法”的精髓。 钱钟书先生的散文特点非常鲜明,既没有描绘自然的风景,也没有抒发个人的感情,他关注的是社会、是人生、是文艺,写下的也只是一些议论性的杂感和随笔。有些人以为钱钟书先生只是潜心著述、不谙世事的学者,看来他们只不过是想当然罢了。在钱钟书先生的散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智者的睿智与深刻,这是一种不同于世俗经验的大智慧,是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不仅凡俗的生命不可企及,就是一般学人也难以望其项背,因为,我们与钱钟书先生根本没有生活在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