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水地水质要求

冷却水地水质要求
冷却水地水质要求

冷却水的水质要求

介绍

为了确保冷却水系统不过早堵塞,推荐使用闭路循环的散热器用冷却水,其水质符合下述水质(A)要求。如果取自其他水源,冷却水应定期检查,确保其符合

(摘自BroomWade无油机手册)

定期检查循环水确认其符合水质(A)要求。

对于悬浮机械杂质应≤25 mg/L。

答:空分设备一般用江河湖泊或地下水作为冷却水。这种水常都含有悬浮物(泥沙及其他污物)以及钙、镁等重碳酸盐[-Ca(HCO3)2和Mg(HCO3)2],称为硬水。悬浮物较多时,易堵塞冷却器的通道、过滤网及阀门等。钙、镁等重碳酸盐在水温升高时易生成碳酸钙(CaCO3)、碳酸镁(MgCO3)沉淀物,即形成一般所说的水垢。一般水温在45℃以上就要开始形成水垢,水温越高越易结垢。水垢附着在冷却器的管壁、氮水预冷器的填料、喷头或筛孔等处,不仅影响换热,降低冷却效果,而且有碍冷却水或空气的流通,严重时会造成设备故障,例如氮水预冷器带水,使蓄冷器(或切换式换热器)冻结。水垢比较坚硬,附在器壁上不易清除。因此,冷却水最好是经过软化处理。采用磁水器进行软化处理较为简便,效果尚可。清除悬浮物应设置沉淀池。如果冷却水循环使用,有利于水质的软化,但占地面积较多,基建投资较大。

对压缩机冷却水,温度一般要求不高于28℃,排水温度小于40℃。对水质要求为:pH值 6.5~8.0

悬浮物含量不大于50mg/L

暂时硬度不大于17°dH

含油量小于5mg/L

氯离子(C1-) (质量分数) 小于50×10-6

硫酸根(SO4-2) (质量分数) 小于50×10-6

氮水预冷系统供排水为独立循环系统。因为冷却水在塔温升大,排水温度高,结垢严重,所以要求该系统的补充水尽可能采用低硬度水或软水,其暂时硬度一般应不大于8.5°dH,其他要求与压缩机冷却水相同。

充瓶用高压氧压机气缸的润滑水,应采用蒸馏水或软水。

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表

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表

注:甲基橙碱度以碳酸钙计;

硅酸以二氧化硅计;

镁离子以碳酸钙计。

3.1.8密闭式系统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应根据生产工艺条件确定;

3.1.9敞开式系统循环冷却水的设计浓缩倍数不宜小于3.0.浓缩倍数可按下式计算:

N=Q M/Q H+Q W (3.1.9)

式中 N 浓缩倍数;

Q M 补充水量((M3/H);

Q H 排污水量((M3/H);

Q W风吹损失水量(M3/H).

3.1.10敞开式系统循环冷却水中的异养菌数宜小于5×105个/ML粘泥量宜小于4ML/M3; 表10-3锅炉加药水处理时的水质标准

表10-4蒸汽锅炉采用锅外化学水处理时的

水质标准

表10-5热水锅炉水质标准

工业循环水水质标准 2

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表 项目 单位 要求和使用条件 允许值 悬浮物 Mg/L 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 <20 换热设备为板式,翅片管式, 螺旋板式 <10 PH 值 根据药剂配方确定 7-9.2 甲基橙碱度 Mg/L 根据药剂配方及工况条件确 定 <500 钙离子 Mg/L 根据药剂配方及工况条件确定 30-200 亚铁离子 Mg/L <0.5 氯离子 Mg/L 碳钢换热设备 <1000 不锈钢换热设备 <300 硫酸根离子 Mg/L 对系统中混凝土材质的要求 按现行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94的规定执行 硫酸根离子与氯离子之和 <1500 硅酸 Mg/L <175 镁离子与二氧化硅的乘积 <15000 游离氯 Mg/L 在回水总管处 0.5-1.0 石油类 Mg/L <5 炼油企业 <10 注: 甲基橙碱度以碳酸钙计; 硅酸以二氧化硅计; 镁离子以碳酸钙计。 3.1.8密闭式系统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应根据生产工艺条件确定; 3.1.9敞开式系统循环冷却水的设计浓缩倍数不宜小于3.0.浓缩倍数可按下式计算: N=Q M /Q H +Q W (3.1.9) 式中 N 浓缩倍数; Q M 补充水量((M 3 /H); Q H 排污水量((M 3/H);

Q W 风吹损失水量(M 3 /H). 3.1.10敞开式系统循环冷却水中的异养菌数宜小于5×105个/ML 粘泥量宜小于4ML/M 3 ; 表10-3锅炉加药水处理时的水质标准 表10-4蒸汽锅炉采用锅外化学水处理时的 水质标准 项目 给水 锅水 额定蒸汽压力,MPA 《1 》1 《1.6 >1.6 <2.5 <1 >1 <1.6 >1.6 <2.5 悬浮物, <5 <5 <5 总硬度 <0.03 <0.03 <0.03 总碱度 无过热器 6-26 6-24 6-16 有过热器 <14 <12 PH >7 >7 >7 10-12 10-12 10-12 含油量 <2 <2 <2 溶解氧 <0.1 <0.1 <0.05 溶解固形物 无过热器 <4000 <3500 <3000 有过热器 <3000 <2500 亚硫酸根 10-30 10-30 磷酸根 10-30 10-30 相对碱度(游离氢氧化钠 <0.2 <0.2 <0.2 项目 单位 给水 锅水 悬浮物 Mg/L <20 PH 值 》7 10-12 总硬度 Mg/L <4 溶解固形物 Mg/L <5000 相对碱度 Mg/L 总碱度 Mg/L 8-26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GBT 18921-200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所属分类: 性质:强制性 有效性:现行 状态:制定 发文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检疫总局 文号:GB/T 18921-2002 发布日期:2002-12-20 实施日期:2003-05-01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前言 为贯彻我国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开发方针,提高用水效率,做好城镇节约用水工作,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城镇污水资源化,减轻污水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城镇建设和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制定《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列标准。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列标准目前拟分为五项: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补充水源水质》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 本标准为第三项。 本标准是在CJ/T95-2000《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水质标准》的基础上制定的。 本标准与CJ/T 95—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提出了再生水的使用准则。 ——根据《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将再生水的应用范围及使用方式进行了重新界定,以景观环境用水取代了原来的景观水体.明确了水景类作为景观环境用水的一部分的概念。 ——细分了景观环境用水的类别,将原来的CJ/T95-20O0中的人体非直接接触和人体非全身性接触替换为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和娱乐性景观环境用水两大类别,同时每个类别又根据水质要求的不同而被分为河道类、湖泊类与水景类用水。 ——放宽了消毒途径,对于不需要通过管道输送再生水的现场回用情况,不限制采用加氯以外的其他消毒方式。 ——考虑了与人群健康密切相关的毒理学指标。 ——水质指标共计14项,对原来的CJ/T95-2000中的水质指标进行了部分调整(增加了3项;浊度、溶解氧、氨氮;删减了5项:化学需氧量、溶解性铁、总锰、全盐量、氯化物。替换了2项:以粪大肠菌群替换了大肠菌群,以总氮替换了凯氏氮)。 ——增加了“参考文献”。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CJ/T 95-2000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给水排水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几种典型再生水处理工艺出水水质对比分析

给水排水 Vol 137 N o 12 2011 47 几种典型再生水处理工艺出水水质对比分析 冯运玲 戴前进 李 艺 方先金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北京 100082) 摘要 通过对北京市目前运行的4种典型再生水处理工艺中的主要处理单元出水水质进行监测,得到各种再生水处理工艺对主要水质指标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4种再生水处理工艺出水基本能满足设计及使用要求;T N 和NH 3)N 浓度仍然是影响多数再生水厂最终出水水质的限制性指标;再生水用于地下水回灌时水质要求较高,尤其是其中的/井灌0对水质要求很高,一般的沉淀过滤、超滤及MBR 工艺较难满足要求。 关键词 再生水 水质标准 处理工艺 膜生物反应器 C omparative analysis on effluents of several typical wastewater reclamation processes Feng Yunling,Dai Qianjin,Li Yi,Fang Xianjin (Beij ing G ener al Municip al Eng ineer ing Design &Resear ch I nstitute,Beij ing 100082,China ) Abstract:We got the main water quality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the four typical wastew ater reclamation processes running in Beijing by monitoring the effluents of the main treating units.The results show ed that effluents of the four wastew ater reclamation processes can meet the design and use requirement basically.TN and NH 3)N are still the limited items to final effluent qualities of the water reclamation plants.The reclaimed w ater quality is required more strictly when it is used for groundwater recharge,especially for injection recharge,and normal filtration and MBR processes are very difficult to meet it. Keyw ords:Reclaimed water;water quality standard;Treatment process;Membrane bioreactor 近年来,随着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日渐突出及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我国的再生水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再生水利用量逐年提高。据资料统计,2007年北京市再生水用量达到4.8亿m 3,2008年北京市再生水利用量提高了近30%,达到6.2亿m 3,占北京市总用水量的17.6%。随着再生水用量的增加和使用对象的多样化,国家相应出台实施了再生水不同使用领域的相关水质标准。北京目前再生水主要使用对象为工业(如热电厂)、景观环境、市政杂用等。为满足各种使用对象的水质要求,采用了多种再生水处理工艺和技术。本文针对北京市目前运行的4种典型再生水处理工艺,通过实测数据,对各工艺出水水质进行了分析,并与现行的4种再生水回用标准进行了对比,以期为今后再生水厂不同处理工艺的选择、设计、运行控制及管理提供参考。 1 典型再生水处理工艺 目前,国内已建设的再生水厂较多选用的处理工艺是借用传统的净水工艺,即混凝、沉淀和过滤工艺,随着膜技术的发展,不少发达地区再生水厂开始推行膜处理工艺,如超滤膜技术、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反渗透(RO)技术及其组合工艺等。本文重点结合北京市再生水工程实际情况,对目前北京市正在运行的4种典型再生水处理工艺出水进行测定和分析,其4种工艺分别如下: (1)工艺1(混凝、沉淀和过滤):二级出水y 混凝y 臭氧脱色y 机械加速澄清池y V 型滤池y 紫外线消毒y 出水。 (2)工艺2(MBR 工艺):城市污水y 曝气沉砂池y M BR y 臭氧脱色y 二氧化氯消毒y 出水。 (3)工艺3(M BR+RO 工艺):城市污水y 曝气

冷却水的水质要求

冷却水的水质要求 介绍 为了确保冷却水系统不过早堵塞,推荐使用闭路循环的散热器用冷却水,其水质符合下述水质(A)要求。如果取自其他水源,冷却水应定期检查,确保其符合 (摘自BroomWade无油机手册) 定期检查循环水确认其符合水质(A)要求。 对于悬浮机械杂质应≤25 mg/L。

答:空分设备一般用江河湖泊或地下水作为冷却水。这种水中通常都含有悬浮物(泥沙及其他污物)以及钙、镁等重碳酸盐[-Ca(HCO3)2和Mg(HCO3)2],称为硬水。悬浮物较多时,易堵塞冷却器的通道、过滤网及阀门等。钙、镁等重碳酸盐在水温升高时易生成碳酸钙(CaCO3)、碳酸镁(MgCO3)沉淀物,即形成一般所说的水垢。一般水温在45℃以上就要开始形成水垢,水温越高越易结垢。水垢附着在冷却器的管壁、氮水预冷器的填料、喷头或筛孔等处,不仅影响换热,降低冷却效果,而且有碍冷却水或空气的流通,严重时会造成设备故障,例如氮水预冷器带水,使蓄冷器(或切换式换热器)冻结。水垢比较坚硬,附在器壁上不易清除。因此,冷却水最好是经过软化处理。采用磁水器进行软化处理较为简便,效果尚可。清除悬浮物应设置沉淀池。如果冷却水循环使用,有利于水质的软化,但占地面积较多,基建投资较大。 对压缩机冷却水,温度一般要求不高于28℃,排水温度小于40℃。对水质要求为: pH值~ 悬浮物含量不大于50mg/L 暂时硬度不大于17°dH 含油量小于5mg/L 氯离子(C1-) (质量分数) 小于50×10-6 % 硫酸根(SO4-2) (质量分数) 小于50×10-6 氮水预冷系统供排水为独立循环系统。因为冷却水在塔内温升大,排水温度高,结垢严重,所以要求该系统的补充水尽可能采用低硬度水或软水,其暂时硬度一般应不大于°dH,其他要求与压缩机冷却水相同。 充瓶用高压氧压机气缸的润滑水,应采用蒸馏水或软水。 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表 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表

工业循环水水质化验项目及方法

循环冷却水PH 值的测定方法 方法:PH 计直接测定 1. 开机前准备 a 、 电极梗旋入电极梗插座,调节电极夹到适当位置。 b 、 复合电极夹在电极夹上拉下电极前端的电极套。 C 、用蒸水清洗电极,清洗后用滤纸吸干。 2. 开机 电源线插入电源插座。 按下电源开关,电源接通后,预热 30min,接着进行标定。 3. 标定 仪器使用前,先要标定,一般来说,仪器在连续使用时,每天要标定一次。 a) b) c) d) e) f) g) (如用混合磷酸定位温度为100C 时,PH=6.92 ); h) 用蒸馏水清洗过的电极,再插入 PH = 4.0 0 (或PH = 9.18)的标准溶液中,调节 斜率旋钮使仪器显示读数与该缓冲溶液中当时温度下的 PH 值一致。 i) 重复(f ) -- (h )直至不用再调节定位或斜率两调节旋钮为止。 j) 仪器完成标定。 4. 测量PH 值 经标定过的PH 计仪器,即可用来测定被测溶液,被测溶液与标定溶液温度相同与否, 测 量步骤也有所不同。 (1) 被测溶液与定位溶液温度相同时,测量步骤如下: ① 用馏水洗电极头部,用被测溶液清洗一次; ② 把电极浸入被测溶液中,用玻璃棒搅拌溶液,使溶液均匀,在显示屏上读出溶液的 PH 值。 (2) 被测溶液和定位溶液温度不相同时,测量步骤如下: ① 电极头部,用被测溶液清洗一次; ② 用温度计测出被测溶液的温度值 ③ 调节 温度”调节旋钮(8),使白线对准补测溶液的温度值。 ④ 把电极插入被测溶液内,用玻璃棒搅溶液,使溶液均匀后读出该溶液的 循环冷却水电导率的测定方法 测定方法:电导率仪直接测量 1. 开机:按下电源开关,预热 30min 。 2. 校准:将“量程”开关旋钮指向“检查”,“常数”补偿调节旋钮指向 “温度” 补偿调节旋钮指向“ 25”刻度线,调节“校准”调节旋钮,使仪器显示 3. 测量: 在测量电极插座处拨去短路插座; 在测量电极插座处插上复合电极; 把选择开关旋 钮调到PH 档; 调节温度补偿旋钮,使旋钮白线对准溶液温度值; 把斜率调节旋钮顺时针旋到底(即调到 100%位置); 把清洗过的电极插入PH = 6.8 6的缓冲溶液中; 调节定位调节旋,使仪器显示读数与该缓冲溶液当时温定下降时的 PH 值相一致 PH 值。 1”刻度线, 100.0 S ? cm -1 0

循环水质标准

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表 硅酸以二氧化硅计; 镁离子以碳酸钙计。 3.1.8密闭式系统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应根据生产工艺条件确定; 3.1.9敞开式系统循环冷却水的设计浓缩倍数不宜小于3.0.浓缩倍数可按下式计算: N=Q M/Q H+Q W (3.1.9) 式中N 浓缩倍数; Q M 补充水量((M3/H); Q H 排污水量((M3/H); Q W风吹损失水量(M3/H). 3.1.10敞开式系统循环冷却水中的异养菌数宜小于5×105个/ML粘泥量宜小于4ML/M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 Quality standard for ground water GB/T 14848-93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12-30批准1994-10-01实施 1 引言 c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2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1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2.2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3 引用标准 GB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4 地下水质量分类及质量分类指标 4.1 地下水质量分类 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4.2 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见表1) 表1 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

再生水水质标准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简介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表 序号项目指标备注 1 2 3 4 5 6 7 8 PH 色度/度 嗅 浊度/NTU 溶解性总固体 /(mg/l) BOD5/(mg/l) 氨氮/(mg/l)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mg/l) 6.0-9.0 ≤30 无不快感 ≤5-20 ≤1000-1500 ≤10-20 ≤10-20 ≤0.5-1.0 冲厕、洗车≤5;绿 化、建筑施工≤20; 道路清扫、消防≤10 绿化、洗车≤1000; 冲厕、道路清扫、消 防≤1500 冲厕、洗车≤10; 道 路清扫、消防、建筑 施工≤15;绿化≤20 冲厕、道路清扫、消 防、洗车≤10;绿化、 建筑施工≤20 洗车≤0.5;其它≤ 1.0

9 10 11 12 13 铁/(mg/l) 锰/(mg/l) 溶解氧/(mg/l) 总余氯/(mg/l) 总大肠菌群 ≤0。3-0。4 ≤0.1 ≥1.0 接触30min≥ 1.0;管网末梢 ≥0.2 ≤3个/L 冲厕、洗车≤0。3; 其它不作要求 冲厕≤0.1;其它不 作要求 均要求≥1.0 要求一样 要求一样 序号 项目 指标冲厕 道路清扫 消防 城市 绿化 车辆 冲洗 建筑 施工 1 PH 6.0—9.0 2 色度(度)≤ 30 3 嗅无不快感 浊度/NTU ≤ 5 10 10 5 20 4 溶解性总固体 /(mg/l) ≤ 1500 1500 1000 1000 — 5 BOD5/(mg/l)≤10 15 20 10 15 6 氨氮/mg/l ≤10 10 20 10 20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ICS 27.100 DL F23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801—2010 代替DL/T 801—2002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 Requirements for internal cooling water quality and It’s system in large generators 2010年12月30日发布 2011年05月01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发布 目次 前 言 ..................................................................... ............ I 1 范 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 件 ..................................................................... 1 3 内冷却 水 ..................................................................... ...... 1 4 内冷却水系 统 ..................................................................... .. 2 5 内冷却水系统的运行监

督 ............................................................. 3 6 化学测量方 法 ..................................................................... .. 4 7 化学清 洗 ..................................................................... ...... 4 附录 A(资料性附录)与铜腐蚀有关的曲 线 (5) 前言 本标准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行业标准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8]1242号)的安排,对DL/T 801—2002进行修订。 DL/T 801—2002《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及其系统技术要求》发布以来,国产和进口大容量机组新增较多,积累了大量的运行经验,运行中发生的多种事故直接与内冷水相关或与之关系密切,原标准已明显不能满足迅速发展的要求。本标准主要对上一版中内冷水的监测指标限制进行了修订,同时将不锈钢导线和双水内冷机组纳入到标准中,并对其指标限制进行了规定,此外还对内冷水系统要求进行了少量增删: —— —— 本标准实施后代替DL/T 801—2002。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湖北省电力试验研究院

中水回用水质标准

中水回用水质标准 1 总则 为统一城市污水再生后回用做生活杂用水的水质,以便做到既利用污水资源,又能切实保证生活杂用水的安全和适用,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厕所便器冲洗、城市绿化、洗车、扫除等生活杂用水,也适用于有同样水质要求的其他用途的水。 本标准由城市规划、设计和生活杂用水供水运行管理等有关单位负责执行。生活杂用水供水单位的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执行情况。 本标准是制订地方城市污水再生回用作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的依据,地方可以本标准为基础,根据当地特点制订地方城市污水再生回用作生活杂用水的水质标准。地方标准不得宽于本标准或与本标准相抵触;如因特殊情况,宽于本标准时应报建设部批准。地方标准列入的项目指标,执行地方标准;地方标准未列入的项目指标,仍执行本标准。? 2 水质标准和要求 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项目厕所便器冲洗,城市绿化洗车,扫除浊度,度105溶解性固体,mg/l悬浮性固 ,体,mg/l105色度,度3030臭无不快感觉无不快感觉ph值~9.06.5~,mg/l1010cod cr mg/l5050氨氮(以n计),mg/l2010总硬度(以caco 计),mg/l450450氯化物,mg/l350300 3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mg/铁,mg/锰,mg/游离余氯,mg/l管网末端水不小于总大肠菌群,个/l33

生活杂用水的水质不应超过上表所规定的限量。 生活杂用水管道、水箱等设备不得与自来水管道、水箱直接相连。生活杂用水管道、水箱等设备外部应涂浅绿色标志,以免误饮、误用。 生活杂用水供水单位,应不断加强对杂用水的水处理、集水、供水以及计量、检测等设施的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放水、清洗、消毒和检修等制度及操作规程,以保证供水的水质。 3 水质检验 水质的检验方法,应按《生活杂用水标准检验法》执行。 生活杂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必须建立水质检验室,负责检验污水再生设施的进水和出水以及出厂水和管网水的水质。 分散式或单独式供水,应由主管部门责成有关单位或报请上级指定有关单位负责水质检验工作。 以上水质检验的结果,应定期报送主管部门审查、存档。]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 GB/T18920-2002 项目冲厕 道路清扫、消 防 城市绿 化 车辆冲洗 建筑施 工 PH~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2007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050--2007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industrial re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treatment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的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742号 现批准《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50-2007,自2008年5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1.6(2、4、5、6)、3.1.7、3.2.7、6.1.6、8.1.7、8.2.1、8.2.2、8.5.1(1、2、3、4、5、6、7)、8.5.4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95同时废止。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〇〇七年十月二十五日 1 总则 1.0.1 为了贯彻国家节约水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方针政策,促进工业冷却水的循环利用和污水资源化,有效控制和降低循环冷却水所产生的各种危害,保证设备的换热效率和使用年限,减少排污水对环境的污染,使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实用,安全可靠,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以地表水、地下水和再生水作为补充水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 1.0.3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应符合安全生产、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节约用水的要求,并便于施工、维修和操作管理。 1.0.4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应不断地吸取国内外先进的生产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积极稳妥地采用新技术。 1.0.5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还应符合国家有关现行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循环冷却水系统Re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System 以水作为冷却介质,并循环运行的一种给水系统,由换热设备、冷却设备、处理设施、水泵、管道及其它有关设施组成。 2.1.2 间冷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间冷开式系统)Indirect Open Re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System 循环冷却水与被冷却介质间接传热且循环冷却水与大气直接接触散热的循环冷却水系统。2.1.3 间冷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闭式系统)Indirect Closed Re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System 循环冷却水与被冷却介质间接传热且循环冷却水与冷却介质也是间接传热的循环冷却水系

最新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 [ 日期:2005-04-15 ] [ 来自:网友&网络 ] 前言 DL/T801-2002《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由四部分组成。 —水质的六项限值及内冷却水系统的运行监督, —限值的测量方法, —内冷却水系统的配置, —内冷却水系统的水冲洗和化学清洗。 本标准根据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电力司《关于确认1998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1999]40号文中第23项 "发电机内冷水水质监督导则"下达了编制任务。 引言 发电机内冷却水系统及水质的完好情况,是直接影响大型水内冷发电机安全运行和经济 运行的重要环节,迄今尚无独立的发电机内冷却水的专用监督标准或规程,长期以来只有 GB12145《火力发电机组及燕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和DL561《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中仅有pH值、电导率和硬度三项限值的一个相同的表格作监督依据,显然无法满足 当前大型发电机组关于保证安全运行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纳入了六项水质监督标准,限值的取值更接近大型发电机的运行实际,规范、统 一了测量方法,标准明确了内冷却水系统的配置及其运行监督要求,对监督超标发现的问题提供了处理措施。目的在于促进大型发电机组安全运行的水平。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DL/T801-2002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额定容量为200MW及以上水内冷绕组汽轮发电机的内冷却水水质标准及系统的清洗处理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容量为200MW及以上水内冷绕组的汽轮发电机。 其他水内冷电机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 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示范文本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 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前言 DL/T 801-2002《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 系统技术要求》由四部分组成。 —水质的六项限值及内冷却水系统的运行监督, —限值的测量方法, —内冷却水系统的配置, —内冷却水系统的水冲洗和化学清洗。 本标准根据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电力司《关于确 认1998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 [1999]40号文中第23项"发电机内冷水水质监 督导则"下达了编制任务。

引言 发电机内冷却水系统及水质的完好情况,是直接影响大型水内冷发电机安全运行和经济 运行的重要环节,迄今尚无独立的发电机内冷却水的专用监督标准或规程,长期以来只有 GB12145《火力发电机组及燕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和DL561《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中仅有pH值、电导率和硬度三项限值的一个相同的表格作监督依据,显然无法满足 当前大型发电机组关于保证安全运行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纳入了六项水质监督标准,限值的取值更接近大型发电机的运行实际,规范、统 一了测量方法,标准明确了内冷却水系统的配置及其运行监督要求,对监督超标发现的问题提供了处理措施。目的在于促进大型发电机组安全运行的水平。

新版国标《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学习释义

新版国标《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学习释义国标《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说明 1. 新版国标《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规范修订的背景、意义及其特点 1.1 我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规定:“标准实施后,制定标准的部门应按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适时进行复审,标准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五年”。我们这本《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规范》第一版是GBJ80-83,第二版,也就是现行版GB50050-95,发布至今已达12年之久,远远超过了标准化的规定,所以要进行修订。 1.2 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的发展 我国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及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紧跟国外的发展趋势,并结合国情进行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具有起点高、发展快的特点。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先后开发出HEDP、ATMP、EDTMP、PAA、DDM(G4)、聚马、马丙、聚季铵盐。瞄准具有70 年代水平的聚磷酸盐/膦酸盐/聚合物/杂环化合物的循环冷却水处理“磷系复合配方”,进行研究开发,填补了国内空白,满足了大化肥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国产化的要求。80 年代,随着石油装置和大型冶金装置的引进,对栗田、Nalco Drew、片山等国外著名公司的循环水处理剂及冷却水处理技术进行消化吸收。一大批新的循环水处理剂配方相继开发成功,使我国的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又取得了重要进展,在磷系复合配方的基础上,开发出“磷系碱性水处理配方”、“全有机水处理配方”、“钼系水处理配方”和“硅系水处理配方”。实现了循环冷却水在自然平衡pH 条件下的碱性条件下运行,这类水处理配方除具有“磷系复合配方”的优点外,还避免了加酸操作带来的失误,深受用户的欢迎。90 年代以来,随着水处理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国内水处理剂及技术开始出口。同时新型膦酸盐、新型水处理杀生剂的不断开发成功,水处理药剂的前沿研究与国外水平基本接近。“全有机水处理剂配方”应用比重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低磷、无磷、无金属水处理配方不断推向市场。我国的循环冷却水处理是20 世纪70 年代后期从国外引进磷系配方开始的,至今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说明我国的水处理药剂应用水平不低,表1 为我国循环冷却水处理配方发展过程。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水质要求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水质要求 杂质名称允许含量过量时的危害含盐量(以导电率 计) 投加缓蚀阻垢剂时,一般不宜大于3000μS/cm腐蚀或结垢 Ca2+ (以CaCO3计)根据碳酸钙饱和指数和磷酸钙饱和指数进行控 制,一般循环水中要求≤500mg/L,≥75 mg/L; 全有机系统≥150 mg/L,使用多元醇和木质素 磺酸盐分散剂时≤1000 mg/L,Ca2+× SO42-( mg/L,均以CaCO3计)≤150000,Ca2+×CO32- (mg/L,均以CaCO3计)≤1200 结垢 Mg2+ (以CaCO3计)Mg2+( mg/L) ×SiO2( mg/L)<15000 产生类似蛇绞石组 成,黏性很强的污垢 铁和锰(总铁量)补充水中(特别在预膜时)≤L 催化结晶过程,本身可成为黏性很强的污垢,导致局部腐蚀 铜离子补充水中≤L(碳钢设备),≤40μg/L(铝材) 产生点蚀,导致局部 腐蚀 铝离子补充水中≤3mg/L 起黏结作用,促进污 泥沉积 总碱度 (以CaCO3计)根据碳酸钙饱和指数进行控制,一般不宜超过 500mg/L,磷系配方需>50mg/L,全有机配方 需>100mg/L;一般情况下要求CO32-≤5mg/L,低 pH系统HCO3—≤200mg/L,高效分散剂系统HCO3 —≤500mg/L 结垢 CL— 在使用不锈钢较多的系统中≤300mg/L,碳钢设 备系统中≤1000mg/L 强烈促进腐蚀反映,加速局部腐蚀,主要

是缝隙腐蚀、点蚀和 应力腐蚀 SO42- SO42+ CL—≤1500mg/L,Ca2+×SO42-( mg/L,均以 CaCO3计) ≤150000 腐蚀 P O43-根据磷酸盐饱和指数进行控制引起磷酸三钙沉淀,在高温下会缓慢转化成羟基磷灰石 浊度(悬浮物)一般要求≤20mg/L,使用板式、翅片式和螺旋 式换热器宜≤10mg/L 污泥沉积 SiO2 ≤175mg/L,Mg2+( mg/L,CaCO3计) ×SiO2( mg/L) <15000 污泥沉积,硅垢油≤5mg/L,炼油企业≤10mg/L污泥沉积 细菌总数(异氧菌数)循环水中总菌数<5×105个/ml;污泥中的总菌 数:循环水中总菌数<100:1 微生物繁殖

循环冷却水加药及水质处理

循环冷却水加药及水质处理 一.总述 冷却水在循环系统中不断循环使用,由于水温升高,水流速度的变化,水的蒸发,各种有机物质及无机离子的浓缩,冷却塔及水池在室外受阳光的照射,风吹雨淋,灰尘杂物的进入,以及设备结构和材料的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会产生比直流系统更为严重的沉积物的附着,设备腐蚀和微生物的大量滋生,以及由此带来的黏泥污垢堵塞管道等问题。这样的结果会危和破坏工厂的长周期的安全生产,甚至造成损失,所以必须多循环冷却水系统水质进行日常的有效的监控,使上述问题得到解决和改善。 开放式循环冷却水系统通常要关注的三个主要问题是:结垢;腐蚀;和微生物及黏泥. 1.沉积物的析出和附着 一般天然水中都溶解有重碳酸盐,这种盐是冷却水系统发生水垢的主要成分。在直流冷却水系统中,重碳酸盐的浓度较低。但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重碳酸盐浓度随着蒸发浓缩而增加,当其浓度达到过饱和状态的时候。或者在经过换热器传热表面使水温升高时,就会发生如下的反映: Ca(HCO3)2=CaCO3↓+CO2↑+H2O 冷却水经过冷却塔向下喷淋时,溶解在水中的CO2就会逸出,这就促使上述反映向右进行. CaCO3沉积在换热器的表面上,形成致

密的碳酸钙水垢,它的导热性很差。水垢附着的危害,轻者是换热器的传热效率降低,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严重的则堵塞管道。 2设备腐蚀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大量的设备是金属制造的换热器。对于碳钢制成的换热器,长期使用冷却水,会发生腐蚀穿孔,其就是腐蚀造成的。 a)冷却水溶解氧的电化学腐蚀。 结果就是微电池的阳极区的金属不断的溶解而被腐蚀。 B) 有害离子引起的腐蚀. 金属的腐蚀速率与水中阴离子的种类有密切关系,水中的阴离子在增加水中金属的腐蚀速度方面有如下的顺序: NO3-〈CH3COO-<SO42—

再生水水质标准

ICS ××.××× P ××
S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368-2006
再生水水质标准
Standards of reclaimed water quality
2007-03-01 发布
2007-06-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发布



根据水利部 2003 年标准修订计划,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 (SL1-2002) , 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共 7 章 4 节 23 条,主要内容包括: ——总则; ——引用标准; ——术语; ——再生水水质标准分类; ——再生水水质标准; ——标准的实施和管理; ——再生水水质监测.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 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 本标准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本标准参编单位:重庆市水利局 重庆市水资源管理站 重庆市弘禹水利咨询有限公司 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党生 王晓青 周奕梅 纪 强 石玉波 冀春楼 张太敏 徐中华 田 琦 黄明忠 廖伦国 吕平毓
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任光照 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窦以松

目 次
1 2 3 4 5 6 7 总 则 ............................................................... 1
引用标准 ............................................................... 2 术 语 ............................................................... 3
再生水水质标准分类 ..................................................... 4 再生水水质标准 ......................................................... 5 标准的实施和管理 ....................................................... 9 再生水水质监测 ........................................................ 10
7.1 水质监测项目 ................................................................... 10 7.2 采样频率 ....................................................................... 10 7.3 采样点的布设 ................................................................... 10 7.4 水样的采集,保存与测定方法 ..................................................... 10
本标准用词说明 ........................................................... 12 条 文 说 明 ........................................................... 13

空调冷却水水质实用标准化DB31

空调冷却水水质标准DB31/T143-94 工业冷却水水质规GB50050-2007

SO 4 2-+Cl-mg/l ≤2500 硅酸(以SiO 2 计)mg/l ≤175 Mg2+×SiO 2 (Mg2+以CaCO 3计) mg/l PH≤8.5≤5000 游离氯mg/l 循环回水总管处0.2~1.0 NH 3 -N mg/l 铜合金换热设备≤1 ≤10 石油类mg/l 非炼油企业≤5 炼油企业≤10 COD Cr mg/l ≤100 中央空调冷却水 中央空调冷却水处理 中央空调系统通过冷冻水循环、制冷剂循环和冷却水循环。冷却水多为开放式系统,冷冻水与采暖水为封闭式。目前,高层建筑或封闭式厂房的冷冻水与采暖水多为同一系统,在夏季走冷冻水,在冬季走采暖水。

图表1循环水流程图 中央空调水系统的用水通常分为两类,即未经过任何处理的自来水和软化水。水中对设备主要产生影响的因素分别为硬度、碱度、微生物、pH值、Cl-、氧含量等。自来水因地区不同而水质变化较大,在水的循环过程中,硬度和碱度是造成结垢的主要因素,而Cl-、低pH、溶解氧、生物粘泥是造成腐蚀的罪魁祸首。冷却塔管理 开放式冷却塔从空气吸入灰尘、泥土、烟灰、有机物碎片和其它各种各样的物质。进入冷却塔中的空气中的颗粒物会被冷却水洗涤下来,进入循环水中,并逐渐浓缩。冷却塔周围的空气环境严重影响冷却水的质量,比如土建、风向、空气污染程度等,因此,做好冷却塔的管理非常重要,做好定期的清扫工作。如果灰尘比较大,就需要循环水的旁滤处理,进行水质净化。 小资料:每立方厘米中含有100,000个以上的颗粒物,在大城市附近是很正常的。Clive Broadbent在1992年ASHRAE(美国取暖、制冷和空调工程师协会)年会上报道,“一座200冷吨的冷却塔在一个季节,从空气和补加水中吸收的颗粒物在600磅以上”(ASHRAE手册,1996)。 结垢控制---中央空调主机(蒸发器、冷凝器管理)管理 由于冷却塔水的蒸发,水不断浓缩,水质矿物质含量逐渐增多,结垢倾向加大,可能会造成空调主机热交换效率下降,日常表现为:主机开机后,在短时间温度不能降低到适宜温度;主机的工作时间延长,开机台数增多;主机报警等故障。因此,需要对主机定期的清洗。 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换热器泄露,造成主机严重故障。如果主机换热器表面结垢,这就为水中微生物的附着创造了条件,一些厌氧菌会产生硫酸或盐酸,在氯离子Cl-的作用下,在换热器的表面部位,由慢慢地腐蚀逐渐变为加速腐蚀,造成设备泄露,换热器报废。水中细菌、微生物含量以及水的浊度,是控制腐

工业循环水水质标准

工业循环水水质标准

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表 项目单位要求和使用条 件 允许值 悬浮物Mg/L 根据生产工艺 要求确定 <20 换热设备为板 式,翅片管式, 螺旋板式 <10 PH值根据药剂配方 确定 7-9.2 甲基 橙碱度Mg/L 根据药剂配方 及工况条件确 定 <500 钙离子Mg/L 根据药剂配方 及工况条件确 定 30-200 亚铁 离子 Mg/L <0.5 氯离子Mg/L 碳钢换热设备<1000 不锈钢换热设 备 <300

硫酸 根离子Mg/L 对系统中混凝 土材质的要求 按现行的<岩土 工程勘察规 范>GB50021 94 的规定执行 硫酸根离子与 氯离子之和 <1500 硅酸 Mg/L <175 镁离子与二氧 化硅的乘积 <15000 游离 氯 Mg/L 在回水总管处0.5-1.0 石油类Mg/L <5 炼油企业<10 注:甲基橙碱度以碳酸钙计; 硅酸以二氧化硅计; 镁离子以碳酸钙计。 3.1.8密闭式系统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应根据生产工艺条件确定;

3.1.9敞开式系统循环冷却水的设计浓缩倍数不宜小于3.0.浓缩倍数可按下式计算: N=Q M /Q H +Q W (3.1.9) 式中 N 浓缩倍数; Q M 补充水量((M3/H); Q H 排污水量((M3/H); Q W 风吹损失水量(M3/H). 3.1.10敞开式系统循环冷却水中的异养菌数宜 小于5×10 5 个/ML粘泥量宜小于4ML/M3; 表10-3锅炉加药水处理时的水质标准 表10-4蒸汽锅炉采用锅外化学水处理时的 水质标准 项目单位给水锅水 悬浮 物 Mg/L <20 PH》7 1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