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_1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大镇”的规划探索——以温州市龙港镇总体规划为例

MK_1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大镇”的规划探索——以温州市龙港镇总体规划为例
MK_1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大镇”的规划探索——以温州市龙港镇总体规划为例

2000N432529468?P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大镇”的规划探索

——以温州市龙港镇总体规划为例

汪曼,梁浩

摘要:“特大镇”作为我国最具有人口吸纳能力和活力的基层经济体,是工业化和城镇化速度过快,国家制

度改革和城镇建设相对滞后的结果。要破解该困局,走“强镇扩权”之路是一方面;结合自身情况调整规

划编制思路,科学引导城镇建设也十分重要。本文结合温州市龙港镇总体规划的编制,重点在区域协调、

城乡统筹、建设标准、城镇特色以及规划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具体包括:以目标和需求导向相结

合确定城市发展方向;以生态本底和安全格局为基础进行镇域城乡空间管制;突破标准、实事求是地选择

城镇建设标准;错位竞争和多方引导,塑造滨海水乡城市风貌;以及积极探索编制方式和政策机制的创新

等,为规划实施提供保障。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特大镇总体规划龙港镇

1 “特大镇”的研究意义

“特大镇”是指人口和经济规模已达到或超过国家设市标准,却依旧采取镇级行政管理体制的建制镇。它广泛存在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城镇密集地区,典型代表包括东莞的虎门和长

安镇,温州的龙港和柳市等镇。“特大镇”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活跃地区之一,也是为

城乡地区提供服务的重要平台,其发展对于促进区域经济转型、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提升城

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2015年3月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到:“要完善设市标准,实行特大镇扩权增能试点,控制超大城市人口规模,提升地级市、县城和中心镇产业和人口承

载能力,方便农民就近城镇化”。在同年2月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中,

“特大镇”的典型代表——龙港镇作为全国仅有的两个镇级试点之一,被赋予了探索新型城

镇化模式的重任。而虎门和长安两镇也被明确提出探索新型设市模式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研究“特大镇”的发展动因和困境,探索新形势下“特大镇”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方式和实施路径,科学引导城镇建设,提升城镇化水平十分必要。

2 “特大镇”的发展困境

“特大镇”的本质是改革开放初期,部分城镇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结果。其主要特点包括:(1)块状经济发达,产业集群优势突出,是

我国镇域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例如,虎门镇的2014年GDP突破400亿元,超过很多大中城

市的GDP总额;(2)人口规模大,且对流动人口和农村人口吸纳能力很强。再如,长安镇

2013年常住人口约67万人,其中外来人口约61万人,远超过我国众多中等城市人口规模。

在过去的30年中,“特大镇”的城镇化速度明显领先其他城镇地区,但城镇化质量却不容乐观,严重滞后于其发展速度,并开始不同程度地遭遇以下困境。

2.1土地利用粗放、产业效率低迷

“特大镇”经济活力强,产业扩张需求旺盛。在镇区,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混杂现象普遍存在,居住环境恶化,安全隐患突出;在农村,因土地使用成本低且缺乏严格的规划管控,

工业企业遍地开花,致使大量耕地被粗放利用和无序开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这种传

统的分散式、碎片化的工业化模式发展至今,已不再具备明显的比较优势,反而带来了经济

效率降低、土地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公共设施供给不足,建设缺乏区域统筹

由于我国现行的《镇规划标准》对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较低,仅关注镇区居民的基本需求,未将镇域和周边地区居民的服务需求纳入考虑,且对“特大镇”新经济形势没有相

应的预期。这使得按照该标准进行配套的“特大镇”在设施标准和规模上均存在较大缺口,

“小马拉大车”现象严重。此外,由于区域各城镇配套建设缺乏科学的统筹协调,也造成了

大量基础设施的重复投资和低水平建设。

2.3城镇特色消退,“千城一面”现象突出

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使得“特大镇”建设往往未充分考虑原有的城市肌理、生态本底和景观特色,而仅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低效快速地向外扩展。这不仅造成了土

地和资源的浪费,更使得传统生产和生活模式受到严重冲击,城镇特色风貌和地域文化不再

显著,城镇建设越来越趋同,“千城一面”开始向“千村一面”延伸。

上述问题根源在于“特大镇”的实际规模与镇级行政体制和管理能力不匹配,造成的城镇建设失控。而我国传统规划体系中的城乡二元结构和镇规划中的一些常规思路也加剧了问

图1 龙港城镇建设现状

题的恶化。因此,要缓解“特大镇”的发展困境,在努力争取城镇等级提升的同时,与之相应的“特大镇”总体规划的编制思路和编制标准也亟待优化!

3 “龙港试点”的总体规划探索

龙港作为我国“特大镇”的典型,其发展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2010年我院受苍南县和龙港镇人民政府委托,展开了对龙港镇总体规划及其系列规划的编制工作。下面希望通过对龙港总规案例的研究,探讨“特大镇”总体规划编制需要关注的若干问题,以期与其他地区进行一些经验交流。

3.1历史与现状

龙港地处温州市东南部,浙闽两省交界处。1984建镇之初是由5个小渔村合并而成,当时人口仅6000余人。因在全国率先推行土地有偿使用、户籍管理制度和发展民营经济等三大改革举措,龙港镇成为我国首座由农民自下而上集资建设的城镇,被誉为“中国第一农民城”。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龙港镇成为浙江省经济强镇,被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试点镇,并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首批2个“镇改市”试点。

截至2013年底,龙港镇辖区面积达

172平方公里(含龙港新城海涂围垦区约

30平方公里),现状城镇建成区约19平

方公里。2013年常住人口43.7万人,户

籍人口36.2万人,其中建成区常住人口

24.9万人,城镇化率达56.9%,镇区人口

密度达每平方公里1.3万人,是温州市人

口第一大镇。

2013年龙港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85.7亿元,比上年增长13.47%。工业总

产值达337.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

105亿元,财政收入达18.9亿元,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50元。产业结

构中二、三产业优势显著,三次产业比

重为3.8:53.8:42.4,二三产就业人口占到全部就业人口的85%以上。其中,第二产业已经形成了以印刷、纺织和包装为特色的地方产业集群,先后获得了“中国印刷城”、“中国礼品城”和“中国印刷材料交易中心”等称号。

3.2问题与挑战

3.2.1土地资源制约突出

龙港镇虽然地势平坦,用地条件较好,但村庄用地随意扩张现象严重,耕地保护压力巨大。根据龙港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阶段成果:龙港的现状村庄用地需缩减一半以上用于农田复垦。至2020年,规划农田需占到镇域除龙港新城外面积的54%以上。同时,由于龙港现状镇区人口规模大、建设强度高且用地功能混杂,老城区有强烈的功能置换和向外拓展需求。但由于龙港镇城镇等级低,每年由上级政府下发的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极为有限,致使龙港镇的年度可用建设用地量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自2006年国家收紧土地宏观调控政策后,龙港镇的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仅约33公顷/年)。

3.2.2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严重

由于印刷、纺织和包装等现状支柱产业的产业特征造成了龙港的粉尘和废水排放量巨大,加上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不够完善,致使江南平原水系也遭受严重污染。此外,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龙港镇传统的“前厂后店”小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已不能适应产业集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需求,给原本拥挤不堪的老城区带了大量安全隐患。

3.2.3城市公共服务效能低下

由于早期对龙港的发展规模缺乏科学预见,并受制于有限的建设用地指标,龙港镇的城市公共服务效能整体极为低下。社会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严重缺乏,已很难满足本镇的生产和生活服务需求,更勿论为周边乡镇提供服务。绿地公园也严重不足,仅占总用地的1.26%。交通组织混乱,交通拥堵现象也极为严重、断头路和丁字路随处可见。落后的城镇建设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已成为现阶段制约龙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瓶颈之一。

3.3对策与创新

规划在分析龙港镇发展背景和现状问题的基础上,重点从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建设标准、城镇特色和规划实施等五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以下规划策略。

3.3.1注重区域协调,明确发展目标

研究龙港镇的发展目标和定位,必须将其置身于浙江省沿海地区、温州南部鳌江流域城镇群和苍南县域等多个层面进行考量,寻找龙港参加区域竞合的发展机会。

(1)在浙江省参与国家海西战略层面 (1)在浙江省参与国家海西战略层面

龙港镇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和海西城镇群交汇处,是浙江省参与国家海西战略的重要支点。需要依托区位优势和龙港新城的土地资源,有选择地承接台湾、浙江和温州其他地区产业转移,促进浙台经贸合作。

(2)在温州南部鳌江流域城镇群层面

温州南部地区中小城镇密集但同质发

展现象严重,缺乏一个有强大辐射和带动

力的城镇核心。龙港作为片区人口最多、

经济最强的镇应抓住此机会,提升自身城

市竞争力,成为温州南部的区域中心。龙

港的发展不能仅依靠自身,还要与北侧的

鳌江镇联动共驱。鳌江镇作为龙港北上温

州、杭州的咽喉,与龙港镇在社会经济等

多方面联系紧密。龙港镇必须在产业分工、

重大设施选址、道路和轨道选线以及水系

治理等多方面与鳌江镇充分沟通对接和全

面共享共建,才能成为真正的温州南部鳌

江流域的区域中心城市。

图2 龙港镇区位位置图 图3 鳌江流域城镇群结构设想示意图

(3)在苍南县域层面

龙港作为苍南县的经济重镇,是苍南县进行转型发展的重要平台。而苍南县作为龙港城镇化的最重要腹地,也一直为龙港输入了大量劳动力和发展资源。未来龙港镇既需与苍南县政府所在地的灵溪镇在发展定位、产业分工和公共服务上差异发展和错位竞争,又要依托龙港新城,与宜山、钱库和金乡等江南平原各镇在携手维护江南平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强交通和经济往来,完善对各镇的服务带动能力,促进区域整体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3.3.2尝试情景规划,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本次规划根据龙港镇的山、水、田和现状建设用地的分布,借鉴情景规划理念,模拟了4种不同发展模式下龙港镇可能的城乡空间格局。基于生态优先、集约发展的前提选择了不对称模式,即:在最低限度破坏江南平原生态本底的情况下,集中集约建设龙港老城和龙港新城,适度收紧乡村用地,形成相对稳定的城乡空间格局。

基于上述空间格局,具体通过:

1)结合建设用地适应性评价,

划定城镇建设用地增长边界,明确禁

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的范

围和管制要求,规范城乡建设行为。

其中,考虑到龙港镇村庄建设用地大

量存在和减量优化的需求,将村庄建

设用地划为限建区。通过提供弹性空

间但限制用地总量的方式,应对未来图6 龙港镇空间管制规划图

图4 龙港镇山、水、田、程机理

图5 鳌江南岸城镇空间发展趋势演化方案

引导村庄集聚发展空间不确定性和减量发展中的时间不确定性。

(2)通过分析现状村庄的人口、耕地、经济和建筑空置等情况,以提升农村生活水平、促进村庄集约发展为目标,选择适于村庄集中建设的空间进行一体化的公共设施配置,引导农村居民点集聚发展,促进空置村庄逐步复垦还农。至2030年,规划龙港镇农村人口6万人,主要集中在7个农村社区约6平方公里的村庄建设用地中,比现状缩减了约8平方公里。

(3)通过四线规划,对涉及城市生态平衡和安全格局的山体林地和大型公园、影响江南平原防洪排涝安全的干线水系、以及保证城市正常运行的重大市政设施与廊道,和具有重大保护价值的历史遗迹地区,以定量定位的方式划定管控范围并提出严格的管控要求。

此外,规划还通过梳理整合《苍南县村庄布点规划》、《龙港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龙港镇农村社区规划》等的要求,协调龙港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的矛盾,在兼顾城乡利益的前提下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流动,引导农村人口向镇区和农村社区集聚,进行镇域空间、产业、交通和基础设施等城乡一体化布局。

3.3.3明确建设标准,预留弹性发展空间

在城市规模层面,本次规划既沿用了传统的以人定地的预测方式,进行了人口和用地规模的测算;也根据建设用地适应性评价结果以及维持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要求,进行了以地定人的人口和用地规模核算。

经预测:即使暂不考虑龙港新城的发展,以2013年龙港镇43.5万人的常住人口为基数,考虑人口自然增长需求,至2030年龙港镇常住人口人口将超过50万人,达到中等城市规模。而龙港新城的发展虽然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综合考虑目前已出让土地的情况和整个温州地区土地资源紧缺的格局,保守预测龙港新城的产业人口不小于5万人(均为城镇人口),而图8 龙港镇四线控制规划图

图7 龙港镇城乡统筹规划图

同时考虑到龙港新城填海区的最大承载力和江南平原生态平衡能力,龙港新城的最大常住人口不宜超过20万人,即:龙港新城的人口规模预计在5~20万人之间。

龙港镇虽然目前行政级别上仍为镇级,但实际服务的人口和产业规模均已远超过原国家《镇规划标准》中的量级标准,因此,本次规划跳出了《镇规划标准》的限制,根据龙港镇的实际情况,在科学预期的基础上,选用城市规划标准中的中等城市以上规模进行规划。

规划以打造现代化的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提高城市建设标准和公共服务配套标准,为龙港镇未来服务更大的区域提供基础。同时,规划建议龙港新城根据未来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期分批地投放建设用地指标,并在一些大型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上预留一定的弹性空间,以应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在农村建设标准的选择上,规划以建设“美丽乡村”和“舒适乡村”为目标,提出了基于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经济性和适宜性的社区规模建议,并结合《浙江省农村社区建设导则》对农村社区的公共设施种类和标准提出了要求。规划既明确了农村社区建设的刚性标准,又为农村社区集聚留下了较大的灵活空间。

3.3.4强化城镇特色、引导城市空间布局

历史上龙港镇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和城镇化路径都十分具有特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特色正在逐渐消退。本次规划认为龙港总规必须强调城镇特色塑造理念,走特色化和差异化的发展道路,才能持续提升龙港镇的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

(1)城镇功能特色

规划在系统梳理龙港镇周边城镇功

能后,发现鳌江流域城镇虽然工业产业发

达,居民消费能力强,但城镇功能同质化

严重,缺乏高水平的产业服务中心和消费

服务中心,且在职业技术培训和休闲旅游

等功能上也较大缺口。针对这种情况,本

次规划依托龙港新城的优势交通区位和

新生土地资源,规划了高标准、现代化的

龙港新城中央商务区作为周边地区提供

高标准的产业和生活服务中心;同时,结

合产业区的分布规划了职业教育中心和研图9 龙港镇城市空间结构图

发中心;此外还依托江南平原水系和东湖等规划了湿地公园、郊野公园和农业观光园等,以满足周边城镇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2)城镇产业特色

在产业方面,规划建议保持和提升印刷、纺织、包装等传统支柱产业的发展,加快研发、设计、检测等服务平台的建设,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设计水平和品牌营销能力,促进块状经济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同时,依托龙港新城大力发展生产和生活性服务

业;依托崇家岙港口发展临港新

兴产业;依托舥艚中心渔港发展

远洋渔业和渔业深加工;依托大

量优势农田发展精品农业、设施

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

(3)城镇风貌特色

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城镇,

“水”

是龙港最具特色的城市资图11 龙港镇绿地系统规划图

图10 龙港镇土地利用规划图

图12 龙港镇开发强度规划图

源。“城在水边建、水在城中流、船

在水中游、人在水乡居”是曾经的

龙港人临水而居的画面。本次规划

以尊重自然、传承历史为原则,充

分发挥总体城市设计效能,强化龙

港“山、水、田、城”交织的滨海

水乡城市意向。具体包括:①规划

两条贯穿全镇域的滨水景观带,即

为:滨江滨海景观带和白沙河景观

带,以水系为依托,串联龙港的江、

河、湖、海、田园和城市组团,展现城市活力,塑造水乡城市特色。②规划不同特征的景观功能区,如城市核心景观区、滨江滨海景观区、城郊特征景观区、田园水乡景观区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城市景观区提出不同的开发强度、建筑高度、建筑风格等的景观意向控制要求;③预留指状生态廊道插入城市板块,连通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和外部水乡田园;结合水系和绿道等规划景观路径和景观视廊;④结合城市核心功能,规划景观地标、门户节点等,提升城市形象的可识别度。 图13 龙港景观系统规划图

此外,规划还通过对城镇开发强度、城市绿地系统以及河湖水系的规划,对湿地公园、郊野公园、城市绿道、滨水游线、河道岸线等具体景观要素提出了要求和指引,以塑造既有深厚历史积淀又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滨海宜居城市形象。

3.3.5创新体制机制,探索规划实施保障

(1)过程式、协调性的规划编制

龙港镇虽然城镇等级较低,但涉及要素的复杂。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曾先后经历行政区划调整、两港合并、跨江桥梁选位、高速公路选线、轨道选线和通用机场选址等重大背景条件的变化,而龙港新城也一直处于边规划边建设的阶段,整个过程中需要紧跟形势变化进行规划的持续跟进和动态协调,是典型的过程式、协调性的规划。

(2)积极协调、参与政策申报

规划也通过公众展示、招商恳谈、专家研讨和专家评审等多种方式,征求社会各方意见、推广宣传龙港总体规划方案。同时,规划也积极参与到龙港新城建设用海申报、浙江省小城镇试点申报、国建城镇化试点申报等多项政策试点申报过程中,为龙港争取更多的城市发展资源和政策资源献计出力,为规划成果的实施争取政策和制度保障。

(3)多管齐下、探索规划实施保障

本次规划同步编制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基本上实现了对中心城区的全覆盖,形成了“总体规划宏观引导——控制性详细规划具体落实”的一体性规划,规避了总规和控规因为深度不同和时间差异而导致的脱节问题,增强了规划的统一性、衔接性和可操作性。其次,为保障规划落实,本次规划十分注重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协调,并提出了相应的制度改革和政策保障建议,并鼓励龙港镇在公共设施领域,发挥民营资本发达的优势,积极引入多元社会资本,探索如BOT、BT和PPP多种投资建设模式。最终在龙港新城结合城市道路建设、市政管网建设和港口建设等项目中按BT模式进行了积极的尝试。既提升了政府的公共服务效能,也减轻了政府的投资压力。

4.结语

我国目前处于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期,城镇化也处在由追求速度到注重质量的跨越式发展阶段,因此为数量众多且影响重大的“特大镇”找到平衡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已刻不容缓。龙港镇作为中国“特大镇”的典型案例,有幸入选《国家城镇化试点方案》的首批试点,被赋予了先行先试,探索新型城镇化路径的权利,这使得龙港镇在“强镇扩权,镇改市”的路上具备了政策优势。但是,其他“特大镇”尚未有这种机会,它们只有通过提升城镇建设标准,

优化城镇服务效能和提高城镇化影响力,才有可能最终实现由镇到市的跨越。城镇总体规划作为我国现阶段引导城镇建设的最核心纲领,涉及城镇发展的方方面面,其编制的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尤为重要。“特大镇”的总体规划不能直接照搬《镇规划标准》的相关要求,但又有别于传统大城市的规划特点,需要结合城镇自身状况,着力破解各镇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本文以龙港镇总体规划为例,试图在区域协调、城乡统筹、生态格局、空间管制、公共配套、城镇特色风貌保护和规划实施路径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以期对国内其他“特大镇”和众多小城镇的总体规划编制产生一定的启发。

参考文献

[1]龙微琳,张京祥,陈浩.强镇扩权下的小城镇发展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2年04期

[2]袁奇峰,方正兴,黄莉,熊青.中心镇规划:从村镇到城市的路径设计——《广东省中心镇规划指引》编制的背景与创新[J].城市规划,2006年07期

[3]陈晓明,岑慧.珠三角中心镇总体规划编制理念与方法的思考——以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总体规划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8年04期

[4]邢瑶,张蕾.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南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探索——以昆山市锦溪镇为例[A].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C]

[5]唐淑慧,刘安生.城市时代苏南地区小城镇发展的规划探索——以常州市嘉泽镇总体规划(2011-2030)为例[A].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

[6]周祥胜;赵嘉新;秦晴.城乡统筹视角下“镇域总体规划”编制探索——以四会市江谷镇为例[A].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

作者简介

汪曼,注册城市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

梁浩,规划三所所长,高级城市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研究111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研究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而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推动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旗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吹响了新型城镇化的号角。充分利用县域地理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推动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值得认真研究和思考。 一、基本情况 十一五以来,科左后旗城镇化建设以建设蒙古族生态旅游城镇为目标,坚持南移东扩的发展格局,抓规划、绘蓝图,抓建设、强基础,抓管理、上档次,抓美化、变面貌,各项基础工作整体上不断加强,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科左后旗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县域工业集群化的同时,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着力提升县城规划和建设水平,加大城中村、城边村的改造力度,做大县城、做精集镇,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甘旗卡镇建城区面积13.24

平方公里,城镇居民人口近8万人(其中流动人口1万人)。老城区三街六路总长29.12公里,新城区道路为九街五路,目前已完成铺设20公里。完成的重点工程有:(1)城市道路工程。重点建设了博王大街、潮海街、巴彦路延伸、团结路延伸、建设路延伸及南工业园区路网工程。(2)市政工程。通过实施亮化改造,镇区路灯总数已到3000盏,亮灯率达95%以上。新建、改造高标准公厕100余座,人行路彩砖硬化面积30万平方米,更新、扶正路边石8万延长米,新铺和改造雨水管网100公里。(3)园林绿化工程,每年自繁自育在各街路栽植各类花卉30万株。镇区绿化覆盖率26%,人均绿地达到24平方米。(4)集中供热工程,目前供热面积已经达到120万平方米。(5)垃圾处理场工程,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即将竣工。(6)污水处理工程。日处理能力近期1.5万吨/日,远期3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厂已正式运行。此外建筑开发继续保持强劲势头。五年来共完成各类房屋建设工程271项,面积146.83万平方米,投资14.73亿元。 (一)科学规划管理,拓展城镇空间。科左后旗投资135万元,聘请北京、沈阳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新一轮《甘旗卡镇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金宝屯镇城市总体规划》、《甘旗卡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甘旗卡镇区 5.44平方公里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了甘旗卡镇37平方公里和金宝屯镇18平方公里的地形图测绘工作,构筑了甘旗卡镇“东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路径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路径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路径 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城乡发展面临着差异大、产业同质化、小城镇缺乏活力、大城市饱受城市病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摆脱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方式,协调好城市和乡村间的发展关系,走好大小城镇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可借鉴产业综合体模式、旅游小镇集群化模式、产城融合一体化模式、旧城改造与更新模式、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这五大城镇化发展路径。 一、产业综合体模式以生态产业为核心形成的小城镇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发展路径之一。通过开发创建高效生态产业综合体,做到扶持一个乡镇,带动一片乡村,富裕一批农民。主要包括创意设计型综合体、现代农业服务综合体、以大企业主导的生态制造综合体、商业休闲娱乐综合体等方向。 把农业、农村和农民与新型镇化建设结合起来,结合自身特点,以广阔农村为基础,以广大农民为依托,以乡镇和乡村为主战场,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体的新型中小城镇化为载体,创立具有乡村特色的智慧型、生态型、科技型及文化型的高效生态产业综合体。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企业需要发挥不同的作用。政府统筹谋划,完善设施建设与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土地流转,集中安置居民,统筹产业形态发展,形成产业综合体发展的整体氛围。企业将技术研发、生产制作、成果展示、创意设计等融入综合体,并为居民和产业工人提供商业和娱乐服务,将产业综合体做成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发展模式。 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确立特色主导产业,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 依据当地资源禀赋和独特发展规律,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充分挖掘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以培育支柱产业为重点,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发展方向,确定特色产业,着力形成“一镇一业、多业并举、特色明显、产业兴镇”的特色小城镇产业发展格局。 此外,要注意塑造建筑风貌特色,传承历史文脉。历史文化是特色小城镇的灵魂,在注重历史的原真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传承文脉、彰显个性,充分保护、挖掘、弘扬小城镇在自然、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色,反映中国小城镇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提升小城镇的知名度和文化软实力。因地制宜地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是保持城市活力、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二、旅游小镇集群化模式把握休闲产业发展浪潮,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改变乡村风貌,推进乡村休闲、文化旅游、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政策解读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政策解读 《国家新型城镇规划(2014—2020年)》于2014年3月16日发布,全文3万多字,共计30多章。 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6d2578930.html,/xinwen/2014-03/16/content_2639841.htm 《规划》主要核心在于: 一、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提出指导方向,是从中长期发展的角度出发的一部纲领性文件,短期内难以见效; 二、规划主在就地解决城镇化问题,而不只限于一线城市及全国热点城市; 三、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已形成规模的城市及城镇,则主要在于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四、《规划》本身与现阶段市场规律存在一定矛盾,在已有城市发展不充分的前提下,转而去发展周边卫星城市,将会受到市场排斥及人为的阻力。 关键点及解读: 一、城镇化的目标 《规划》: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解读:从2013年的53.7%到2020年60%,城镇化增速年均0.9%,户籍人口从目前的36%增加到45%,体现其提出“以人为中心”,高质量城镇化的“新型”特征。 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虽然新型城镇化不等于房地产化,但每年平均1200万的新增城市人口必然给房产市场带来新一轮的契机。解决1亿人落户的10万亿资金投入会以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主的建设上,市民化的农民工包括住房在内的消费需求也会进一步得到释放。有利于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 二、城镇化的格局 《规划》:明确了新城镇化战略格局。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要增强城市群内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人口经济集聚能力,引导人口和产业由特大城市主城区向周边和其他城镇疏散转移。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先向中西部转移,吸纳东部返乡和就近转移的农民工,培育发展若干新的城市群。加快培育成渝、中原、长江中游、哈长等城市群。 解读:《规划》对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制定了差别化的发展策略:(1)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适当疏散经济功能和其他功能,推进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向外转移。(2)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把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作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加强产业和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引导,提升质量,增加数量。(3)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控制数量、提高质量,节约用地、体现特色。

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是推进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变样、文明大提升的战略举措,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全面建设小康xx,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如何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带旺一片土地,富活一方经济,己成为我县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近期,本人就我县城镇化建设进行了深入调研,对xx城镇化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思考。 一、我县城镇发展概况及特点 二、我县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镇缺乏聚集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差,绿化覆盖率较低;自来水普及率不高,断头路多;环卫及消防设施不足,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滞后,公共服务设施还不能满足城市的需要。产业基础总体薄弱,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低,南部乡镇和北部乡镇发展不平衡。城镇文化气息不浓,大多特色不鲜明,城镇应有的凝聚力、感染力、辐射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产业缺乏拉动力。近年来,在全县上下共同努力下,我县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七个一”支柱产业,但受科技创新能力低、产业链条短、品牌不响、实力不强、行业恶性竞争等因素影响,发展空间受到制约,无法形成真正特色工业主导产业,不能

有效带动相关一、三产业的发展,严重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同时,城镇产业用地布局分散,各类性质用地区别不明显,工业用地偏少,不能形成一定规模的服务需求,影响到第三产业发展。 3、规划缺乏制约力。在建设规划上投入较少,规划编制资金短缺,规划内容深度不够,科学性不强,没有把城镇规划与区域规划、产业规划、经济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规划建设只是对“自发无序”建设的改进,缺乏协调统一的区域性规划指导和调控机制,城镇间、城乡间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利用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结构趋同、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效应。一些城镇规划约束力弱,建设随意性大,市场寄生于道路,沿主干道线型排列,形成只见新街、不见新镇的现象。建筑形体空间缺乏艺术效果,风貌趋同的问题比较突出。 4、政策缺乏推动力。一些制约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没有及时加以调整,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政策规定没能适时完善,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一是户籍制度限制了人口合理流动。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现象普遍。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进城务工人员没有享受到城镇就业人员在就业、创业上的优惠政策,没有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等。三是现行的土

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规划)

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城乡规划方面: 城乡规划的综合性、政策性和前瞻性决定了其在城乡建设中的“龙头”地位。XX新型城镇能否做到科学发展,能否建设得有特色有品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取决于规划引导和调控作用的发挥。未来XX 城乡规划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积极推进XX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按照XX市新的战略规划提出的“根植性发展、精致型开发、包容性增长”的理念,把XX区596平方公里作为一个完整区域进行整体规划,将传统意义的小城镇、村庄视为整体城市化发展的一部分加以深度统筹、规划,构建层次分明、相互衔接、较为完整的科学、合理的城乡规划体系,强化城乡规划对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先导、统筹作用,以“总规”规范指导新型城镇化建设。

2、推广城市设计理念。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这些年来XX城区形象不太理想,诸多原因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很好地开展城市设计。为彰显XX区城乡规划建设的XX文化特色,下一步有必要引进先进规划理念和方法,以“XXXXXXXXX”城市设计征集活动的成功经验为指导,注重发挥规划专家智慧,以扎实的宏观研究政策为先导,以功能设计为基础,把功能研究作为城市设计的前提,大力推广城市设计理念。一是对XX几个城区出入口、旧城改造片区、新开发区域等重要节点进行城市设计,将每一处形态设计根植与相应功能细节,不断提高城市建设水平。二是严格新征用地规划管理工作,优先编制拟拍卖(出让)地块、旧城改造区、近期重点发展片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 3、切实加强专项规划编制和研究。主动协调配合、推动有关部门完善各项公共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民生民安项目专项规划研究和编制,努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助推各项目尽快上马建设,弥补我区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重点要做好道路交通、供水、供电、教育、医疗、林地保护、污水处理等专项规划工作。 4、积极助推产业集聚发展和转型升级。树立“规划”+“策划”理念,积极吸引策划机构,在规划的基础上,找准规划与项目的结合点和规划实施的着力点,推介、吸引一批重点投资项目落户XX,重点规划和策划好XXXXXX、XXXXXX、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第四篇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根据土地、水资源、大气环流特征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城镇规模结构,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城镇化地区,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工协作、以大带小的原则,发展集聚效率高、辐射作用大、城镇体系优、功能互补强的城市群,使之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城市群和节点城市为依托、其他城镇化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 第九章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 东部地区城市群主要分布在优化开发区域,面临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加大、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等制约,必须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空间结构优化、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质量提升。 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地区,要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继续在制度创新、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发挥其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科学定位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群内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人口经济集聚能力,引导人口和产业由特大城市主城区向周边和其他城镇疏散转移。依托河流、湖泊、山峦等自然地理格局建设区域生态网络。 东部地区其他城市群,要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壮大先进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面提高开放水平,集聚创新要素,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统筹区域、城乡基础设施网络和信息网络建设,深化城市间分工协作和功能互补,加快一体化发展。 第十章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

新型城镇化建设改革创新措施

新型城镇化建设改革创新措施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切实履行政府制定规划政策、提供公共服务和营造制度环境的重要职责,使城镇化成为市场主导、自然发展的过程,成为政府引导、科学发展的过程。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主要任务:到2020年实现城镇化率60%,解决“三个1亿人”的基本住房保障问题。实施该项计划涉及诸多领域的改革创新,尤其涉及到障碍新型城镇化的住房体机制机的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处理好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市场化关系,住房发展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关系、需要和可能的关系、住房保障和福利陷阱的关系。只有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才能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满足多层次需求。 满足三个1亿人”的基本住房需要,不可能由政府包揽,住房保障不能走福利分房的老路,政府只能“补好位”对社会上及少数丧失劳动能力的、吃低保的困难群众提供基本住房保障。“三个1亿人”的基本住房保障必须走市场化的道路,市场化是以货币来调节商品供给的经济法则,深化国有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基本住房保障的土地也必须执行有偿使用,应该与当地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相匹配,定性为政策性商品房,处理好住房发展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关系,把基本住房发展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奠定更加坚实物质基础。 一、政策性商品房的建设用地从哪里来? 城市以“就业人口”数量来确定城市的发展规模,以人均100㎡划定城市边界,鼓励城市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在划定的城区内加快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危旧住房和非成套住房改造,由政府统一规划,提高容积率、增加人口密度,把新建的住房全部纳入政策性商品房的建设。在满足原地居民基本住保障后,将多余房屋向当地符合购买基本住房人群出售,解决“三个1亿人”的基本住房建设用地问题。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 摘要: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针对美丽乡村建设,首先应该 根据当地乡村主要特征、还有根据民族生活特色、建筑风格还有当地的经济条件 等因素,乡村景观特色的营造要提取这些乡村景观设计特质,以展现乡村浓厚的 乡土气息,在自然之中融汇,这是城市无法涉及的一种美,也是乡村的唯美。本 文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城镇化;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策略 美丽乡村规划应该立足于农村的发展现状,以保护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为 基础,合理规划乡村的建设布局,积极转变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式,大力开发旅游 产业,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倡导保护环境的绿色发展理念,不断优化乡村的发 展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此来实现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目标。 1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规划的设计要求 想要发展一个魅力乡村,不单单要求我们重视景观设计,还要注重社会方面 的影响作用。一方面来说,规划乡村景观的建设,可以提升我国的资源使用率, 减少土地资源浪费的状况。制造出一个魅力的乡村,我们必须要在保护生态环境 的基础上,对乡村的景观建设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从多个角度去考虑,在提 高乡村景观建设的魅力的同时,又要保障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从而真正的提高乡 村景观的建设魅力。从另一角度上来说,建设我国的乡村景观势必要对乡村的产 业链进行重新组合拼凑,形成一个新的产业结构。重新对乡村发展进行整改,分 析出适合当地乡村发展的特色,设计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案,对乡村景观进行合 理的规划。在注重调整乡村的产业结构的同时也不能放松对乡村精神文化的影响,我们在两头抓,不能偏向于哪一方面的影响,从所需要建设的乡村角度出发,寻 找出合适的方案,以此来保证我们在发展乡村景观建设的时候,不会破坏当地居 民等的友好关系,提升乡村的经济文化建设,树立一种互帮互助,和谐共处的作风,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的乡村景观建设,提高我国农民的经济水平,让他们的 物质生活得到有效的保障。 2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规划的设计原则 通过对乡村景观进行考察,依据不同地区的农村实际情况以及所欠缺的问题,进一步提出新农村建设更新与保留的设计原则。通过保护乡村原味以及对空间的 充分利用来展现农村独特的生活方式,努力创造一种农用与休闲的共存空间。 第一,农村景观的更新。更新也就是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对各种有利因素进行 有效整合,通过重建或者改造使农村景观更加舒适和美观。主要包括生产生活方 式的更新和土地生态格局的更新。 第二,保留地域文化、风俗特色。我国幅员辽阔,众多民族形成了地域之间 独特的文化和民俗风貌,也出现了不同的历史传统等,并逐渐成为各个地区当地 民众的精神象征和精神财富。因此,在开展乡村景观设计时,相关设计人员要有 效利用地区特色和地域优势,在保护传统民俗、文化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规划当 地的文化生活。 3城镇化进程中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策略 3.1依托村庄肌理,构建聚落式景观格局 作为人类聚落的一种基本形式,村庄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已成为自然肌理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减缩版)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减缩版) “一轴三带、四群一区”城镇化发展格局示意图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为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结合四川实际,编制《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本规划是引领四川省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第一章发展基础(略) 第二章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依法推进,坚持质量与速度并重,以落实国家“三个1亿人”城镇化工作

部署为切入点,扎实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问题导向为出发点,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提升城镇可持续发展水平;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走符合四川实际的“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为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动“两个跨越”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二)优化布局,集约高效。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和功能定位,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优化城镇空间结构,提高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效率。 (三)四化同步,城乡一体。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强化产业对城镇化的支撑作用;努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四)生态文明,传承文化。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五)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使城镇化成为市场主导、自然发展的过程,成为政府引导、科学发展的过程。 三、发展目标 适应经济新常态,构建以四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新格局。到2020年,我省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目标是: (一)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8%左右,改造约470万人居住的城镇危旧房和棚户区。 (二)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更加优化。优化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城镇布局,以四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基本形成结构更加完善、定位更加清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更加协调的“一轴三带、四群一区”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三)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城镇发展模式和用地布局结构更加合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更加协调。开展以县为单位的多规合一规划,全域空间实现有序利用。小城镇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新村建设水平大幅提高。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解读汇报(附全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解读(附全文) 简介: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全文3万多字,共计30多章,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 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规划最大的亮点是强调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规划提出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等一系列举措,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 下简称《规划》)。《规划》全文3万多字,共计30多章, 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规划最大的亮点是强调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规划提出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等一系列举措,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明确指出了三个需要着重解决好的问题,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等问题,并强调各地要推进城镇化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按照规划,未来我国将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

线上城市群和节点城市为依托、其他城镇化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 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密度较高、功能混用和公交导向的集约紧凑型开发模式成为主导,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建成区人口密度逐步提高。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得到有效保护,城市发展个性化,城市管理人性化、智能化。 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 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流动就业是长期现象,按照保障基本、循序渐进的原则,积极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由主要对本地户籍人口提供向对常住人口提供转变,逐步解决在城镇就业居住但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问题。 建立健全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学生学籍转接

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各方关注的 焦点。下面是为大家搜索的一篇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供参考阅读,希望您喜欢!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处于社会经济转 型的关键时段。我们要牢牢把握住城镇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要妥善应对种种挑战。城镇化的成功将大力推动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同时也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以及构建和谐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扬州地区城镇化建 设经历了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的低速起步阶段和90年代中后期 的高速发展阶段。然而,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在带来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诸如城乡差距明显,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弊端;近 年来,为了积极响应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号召,扬州开始步入城镇化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早在“十一五”期间,扬州就已经认真贯彻城镇化发展纲要,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扬州市“十二五”发展更是制定了关于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它是“创新扬州、精致扬州、 幸福扬州”建设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我们要肯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同时也要分清形势,勇于发现不足,善于抓住机遇,沉着迎接挑战。 本调研报告将分析解读中央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规划文件, 全面分析扬州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挖掘现

行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再结合苏南和浙江等地城镇化建设的优秀案例,最后得出关于扬州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1.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1.1新型城镇化的含义 新型城镇化是我党十八大制定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我国面临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时期重要的改革发展引擎。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1.2新型城镇化的原则 为了更好地实现城镇化,我党正确分析传统城镇化的不足,进而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其“新”的内涵在于强调以人为本,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强调四化同步,就是要深入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强调优化布局,就是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强调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强调文化传承,彰显城市的特色和个性;强调制度改革,形成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本次新型城镇化提出了7大原则,即:以人为本,公平共享:将人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四化同步,统筹城乡: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同步发展;优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与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d2578930.html,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与发展 作者:何鑫 来源:《科技与创新》2015年第19期 摘要:建设新型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近年来,我国为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作出一系列方案部署和规划,在统筹城镇化建设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不断提高城镇化建设质量,构建了与人口、资源等和谐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我国试点省市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经济建设;公共服务;市场运作 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https://www.360docs.net/doc/6d2578930.html,ki.kjycx.2015.19.023 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市场在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人口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仅1978—2011年这33年间,城镇化率从17.92%提高到了51.27%.不断提高的城镇化水平和规模的扩大让我们坚信必须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道路。但是,由于我国人口比较多,存在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矛盾,所以,城镇化过程也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遵循城镇化建设原则,有序推进人口转移、优化空间资源配置、因地制宜生态和谐一体化发展。 1 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是简单的人口转移和面积扩展,是从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新转变。建设新型城镇化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推进产城互动、集约高效、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础,实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发展进程,营造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局面。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在生态环保、人文和谐的基础上,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共同富裕。 1.1 以人为本的高质量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将人作为核心建设内容,以提高建设质量为动机,有序推进农业人口城市化转移,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1.2 “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城镇化的建设水平是一个地区社会发展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它体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展现了一个区域的整体水平。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新型城镇化是以科技促进产业、以产业带动就业、以就业吸引人口、以人口聚集带动城乡统筹发展,是“四化”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六合区十三五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

目录 序言 (2) 一、规划背景 (3) (一)规划目的与意义 (3) (二)规划依据 (4) (三)“十二五”新型城镇化建设主要成效 (5) (四)“十二五”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足 (12) (五)“十三五”新型城镇化发展机遇 (16) 二、“十三五”新型城镇化建设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18) (一)“十三五”新型城镇化指导思想 (18) (二)“十三五”新型城镇化总体目标 (18) (三)六合区新型城镇化目标体系 (18) 三、“十三五”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22) (一)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构筑多元包容的和谐社会 (22) (二)引导空间布局优化,形成梯度有序的城乡聚落体系 (24) (三)明确重点发展空间,塑造多心辐射的空间格局 (32) (四)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四化同步、产城融合的转型示范 (37) (五)完善综合交通体系,构建畅行畅游的城乡交通网络 (42) (六)优化公共服务体系,形成服务均等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网络 (48) (七)加强公用设施建设,提高承载保供服务能力 (54) (八)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共建宜居宜游的城乡生态环境 (61) (九)推进历史文化保护,彰显地方特色的人文古都风貌 (66) (十)推动建筑绿色发展,提高建筑科技水平 (67) 四、“十三五”新型城镇化建设四大保障机制 (72) (一)健全城乡统筹机制 (72) (二)深化依法治理机制 (72) (三)推行智慧管理机制 (73) (四)创新资金保障机制 (74) 五、“十三五”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库 (76)

序言 自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城市工作已被提升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明确要求党政齐抓城市工作,改革原有城市发展制度政策,并提出了关注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江苏省党代会、南京市党代会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方向。这些国家、省、市宏观城镇化建设政策以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意见为《六合区“十三五”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明了方向。 同时,《规划》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2014-2020年)》、《南京市“十三五”城乡建设规划纲要》、《南京市近期建设规划(2015-2020)》、《南京江北新区总体规划(2014-2030)》、《南京江北新区近期建设规划(2015-2020年)》、《南京市六合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编制,回顾了六合区“十二五”城镇化建设的成效,明确“十三五”期间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总体目标、战略任务、空间布局、城乡统筹与发展路径,提出体制机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和关键举措,是指导全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性、基础性规划与行动纲领。 规划范围为六合区辖区范围,总面积1471平方公里,包括南京化工园区、各街道及区属园区。规划基准年为2015年,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 2 / 112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之背景、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之背景、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3月16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公布,全文3万多字,共计31章。 《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盘古智库城镇化首席研究员易鹏第一时间做出了初步解读。 《规划》提出,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条件、拓宽住房保障渠道等一系列举措,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并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农业

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 关注盘古智库(微信搜号码:pangoalzhiku,查找公众号:盘古智库),回复关键词“316”,可以看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全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明确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统筹相关领域制度和政策创新,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第一篇规划背景 第一章重大意义 第二章发展现状 第三章发展态势 【第一篇规划背景】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城镇化蕴含的巨大机遇,准确研判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妥善应对城镇化面临的风险挑战。 第一章重大意义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顺应发展规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稳

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也称为城市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或城镇转移的过程。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已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存在差异。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粮食和农业、生态和环境为代价,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规模扩大,而是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顺应发展规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重大意义 城镇化的推进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重要保证。以往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过于粗放,具有明显的“三高一低”的特点,且经济增长方式过于单一,片面依赖投资和出口的拉动,从而导致了城乡发展不均衡。未来我国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必须重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全面刺激内需,而扩大内需的潜力在于城镇化。2013年,我国常住城市人口比率达到了53.72%,而其中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却只有36%,这远远低于与我国人均收入接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会有更多的农民转移到城镇就业,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也将得到更大程度的释放。同时,也将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的巨大投资需求,这将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城镇化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目前,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居高,而忽视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46.1%,远远低于中等收入国家53%的平均水平。城镇化的推进与服务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城镇化过程中人口不断集聚,将会扩大居民的消费服务需求,带动

城镇化是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助推器

城镇化是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助推器 2017年11月12日来源:微信feekr_trip 徐林在清华大学中国新兴城镇化理论、政策、实践论坛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和同学们: 很高兴出席今天的论坛并作发言,我没有充分的准备做学术阐述,也没有专门的PPT演示给大家,只能就学习十九大报告关于城镇化的有关论述,谈一个学习体会和观点,供大家参考批判。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是针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后做出的新的战略决策。有人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十九大报告全文没有一处提及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并对此表示疑惑,认为这是不是意味着在新时代,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不再重要了?或是被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取代了?还有人担忧,我国城镇化进程还没有完成,还会有上亿人口转移到城镇非农产业就业并离开乡村,此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投入更多资源用于人口正在持续流出的农村地区,会不会造成新的资源浪费,从而降低整体资源配置效率。对此,我的看法是,城镇化战略不仅依然重要,而且要更好发挥作用,更强有力地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 首先,我们来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一是我国仍处在城镇化较快发展阶段,绝不是某些学者所说的我国已经进入逆城镇化阶段。我国城镇化继续推进,是由城乡之间、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巨大差距决定的。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还有2.7:1的倍差,如果把城乡居民之间公共服务差距考虑进去,城乡差距比收入表现出来的差距更大。从农业和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看,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4倍多。这一明显的差距,决定了农业劳动力还会继续向劳动生产率更高和收入水平更高的非农产业和城镇地区转移就业并居住。这是我国城镇化的根本驱动力。 二是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离不开城镇化的支撑。我国农业从业人口占全部从业人口的比重高达27.7%,而发达国家农业从业人口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大都低于10%。农业人口的人均占有资源偏低,这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并缩小与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巨大差距,必须依靠工业化的和城镇化进一步吸纳农村富余的劳动力。从农民收入构成看,我国农民收入的60%以上已经来源于非农产业的工资性收入,主要来源于城镇地区的非农产业就业机会,农民要提高收入,农业的空间不大,必须靠非农产业来拓展增收渠道。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科技服务和支撑,也主要来源于城镇地区的科技机构和服务人员,也离不开城镇。因此,要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民收入,必须通过进一步实施城镇化战略来带动和支撑。此外,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是农村人口的现代化,城镇化过程中的农业转移人口,可以通过在非农产业就业接受技能培训、开拓眼界,可以向农村传递城市现代文明,可以使农村远离封闭和愚昧,城镇化毫无疑问是农村人口现代化的助推剂。 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城乡融合发展的新体制。恰恰是因为城镇化对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从更好发挥城镇化对乡村振兴作用的角度,提出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目的就是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体系的完善,促进城乡要素和资源的双向流动,促进城市的现代化要素能够更多配置到农业和农村,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并真正实现乡村的振兴。 其次,我们来看城镇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 这次十九大报告关于城镇化的内容文字不多,主要就是两句话,一句是“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另一句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两句话都放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部分来阐述。这不是简单的文字或内容摆布的调整,而是具有深刻的涵义政策表达,体现了党中央对区域协调发展规律和城乡发展规律的深刻而准确的把握。 一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国有2.7亿左右的农村异地转移就业人口,这些转移人口主要是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就业的人口,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方面可以使那些符合条件并具有意愿的农业转移人口获得城镇户籍并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那些不能落户或不愿意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也可以获得更加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可以使他们更加稳定地在就业所在地就业、居住、生活。这样的结果可以

最新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束城镇党委、政府 按照市委办公室关于开展新型城镇化调研通知的要求,镇党委、政府组织人员对我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具体调研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束城镇位于**市东北部35公里处,南邻尊祖庄乡,西邻米各庄镇,北邻卧佛堂镇,东与大城县接壤,面积96平方公里,辖41个行政村,人口5万,是我国北方重要的保温建材生产销售基地。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加大城镇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将以镇驻地建设为中心,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示范,以

村容村貌综合整治为抓手,由点及面、梯次推进,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是镇区建设主体框架结构不断优化。2000年以来,我们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科学管理的目标对镇区规划进行了重新修编,重修了宽6米、长1700米的镇区主干道和南环路、北环路建设工程,镇区形成了“两纵三横”的主体框架,镇区面积扩大到了6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1.2万人。同时,我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实施了亮化、美化、净化工程。即将完成的主干道边道3700米的彩砖铺设,开挖了下水道,安装路灯,设置垃圾箱,弱电入地等工程,这些工程进一步提升束城镇的整体形象,对全镇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拉动作用。 二是农村人口向二、三产业转移步伐不断加快。近几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了人口从农业生产中分离的步伐,“农民进城”数量不断增加,把一部年轻农民从繁重的农业劳动中解脱出来从事二三产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拓展农民致富空间。据统计,我镇从事二三产业人数超过了1万人,外来务工人员达到3000人,主要从事保温、密封、化工、服务等十几个行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