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县望远镇总体规划文本

永宁县望远镇总体规划文本
永宁县望远镇总体规划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3)

第二章城镇发展目标与策略 (3)

第三章城镇性质 (5)

第四章城镇规模 (5)

第五章城镇总体布局 (6)

第一节土地资源利用 (7)

第二节城镇用地总体布局 (7)

第六章城镇用地布局规划 (8)

第一节居住用地 (8)

第二节公共设施用地 (9)

第三节工业用地 (11)

第四节仓储物流用地 (11)

第七章城镇综合交通规划 (12)

第一节城镇综合交通规划策略 (12)

第二节城镇对外交通规划 (12)

第三节城镇道路规划 (13)

第八章城镇绿地系统规划 (14)

第九章城镇基础设施规划 (15)

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15)

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16)

第三节雨水设施规划 (16)

第四节供电设施规划 (17)

第五节电信工程规划 (17)

第六节燃气工程规划 (17)

第七节环境保护规划 (18)

第八节环境卫生规划 (18)

第九节城市防灾规划 (19)

第十章近期建设规划 (20)

第十一章规划实施措施 (21)

第十二章附则 (21)

附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一:现状建设用地统计表 (22)

附表二:现状用地汇总表 (22)

附表三:规划建设用地一览表 (23)

附表四:规划用地汇总表 (2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本次规划的主要背景

1银川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制定空间发展战略。

2 永宁县城进入全面发展期,城市化快速发展。

3 望远镇面临经济结构的调整,城镇发展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

第二条规划依据

以《银川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和《永宁县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为依据,参考《永宁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永宁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2011-2015》、《永宁县十二五规划》等相关专题研究,遵从银川市和国家的规划法规、条例。

第三条规划年限

近期2014-2019年;

远期20l9-2030年。

第四条规划范围

本规划的规划区范围是斋堂镇域行政管辖面积为105平方公里,镇中心区规划范围为887.4公顷。

镇域定位:银川市的外围组团,以医药、生物工程、化工、农副产品加工、高新农业为主的新型工农业综合园区。

镇中心区定位:镇域行政、经济、文化中心,银川市望远组团的经济中心。

第五条在规划区范围内一切规划建设及土地利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执行本规划。

第六条本规划强制性内容指文本中黑体字条文。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加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属严重影响城市总体规划的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

第二章城镇发展目标与策略

第七条规划指导思想

生态优先,打造城市安全屏障:由于宁夏在全国生态系统中所处的独特地位与作用,望远镇的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影响着区域生态系统的运行。望远镇的发展要以生态保护为根

本,一切发展都要以不破坏或尽量少破坏当地生态环境为前提,维护地方自然生态环境。

节水限污,提高产业发展层级: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的增长。结合宁夏水资源紧缺、地表河流多为季节性、同时农业与生态保育需水量大等特点,需严格产业能耗、水耗、排污、产出门槛,大力打造节水绿色农业。

全面统筹,构筑新型空间体系:区域统筹,全面对接银川、永宁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统筹产业差异化布局;城乡统筹,综合分析评价城乡空间发展条件,积极培育新型工农业载体,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引导新型城乡空间体系形成。

交通引导:结合109国道、中石高速公路、银川绕城高速以及一般公路设施布局引导集镇、产业区、村庄等功能布局与发展,推动生产要素集聚。

设施均筹,完善服务体系设置:按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的要求,针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在软硬件、覆盖面、可达性等方面的差距,务必强化财政与制度保障,逐步加大投入,完善服务体系设置。

功能完善,增强城市服务职能:按照现代化城市的要求,提高现状城市公共设施配套标准,预控文化、体育等大型公共设施用地,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对乡村地区居民吸引力,加快镇的城镇化进程。

第八条城镇发展总目标

在规划期内,加快城镇化进程,融入永宁县城的发展中,强化望远镇作为永年县中心镇的职能,带动周边乡镇协调发展;将望远镇建设成为银川城南部地区综合服务功能较强的地区,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良和具有文化特色的城市。

第九条城镇经济发展目标

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2.93亿元~17.41亿元;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3.54亿元~52.31亿元。

第十条城镇产业发展策略

1 望远镇应大力发展为城区和卫星城服务的优质、高效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走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道路。

2 望远镇位于进京、下卫、入冀、出关的交通枢纽上,交通条件极为便利,物流运输对望远镇来说是一种新兴产业,望远镇发展物流运输的潜力巨大。

3望远镇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新建、扩建一批骨干企业,形成两大产业基地:以环保产业为主的无污染、高门槛产业基地和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轻污染、低门槛产业基地。

4 望远镇应充分利用大量的未开发用地和轻轨亦庄支线的修建,发展住宅房地产业。

第三章城镇性质

第十一条城镇性质

永宁市中心镇,西部产业发展轴上的重要产业基地和综合城市功能区。

第十二条城镇职能

1 应当提升的城镇职能是永宁县南部综合服务中心和银川东部发展轴上的产业节点。

2 应当强化的城镇职能是永宁县重点镇。

3 应当完善的城镇职能是宁夏南部交通枢纽。

第四章城镇规模

第十三条城镇人口规模

根据银川市总体规划,斋堂镇至2030年全镇人口要控制在12万人,城镇人口要控制在8万人。依据总量平衡的原则:

预测至2019年,斋堂镇域人口为6万人,镇区城镇人口为3万人,镇区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50.0%。

预测至2030年,斋堂镇域人口为12万人,镇区城镇人口为9万人,镇区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66.7%。规划期末人口与银川市城市总体规划对斋堂镇的2030年控制人口一致。

第十四条城镇用地规模

现状镇区的建设用地为887.4公顷,建成区310.1公顷,居住人口1.65万,人均建设用地是187.9平方米,规划期末人口是9万人,人均建设用地是187.9平方米,所以规划用地为1691.1公顷。

村镇体系空间布局

依托望远地质地貌和人文、交通等条件,确定出望远镇“一心二轴三带”的村庄布局模式。

一心:镇中心区,含望远村、丰盈村、新银村、西位村的用地。

二轴:沿109国道城镇发展主轴。包括望远村、红旗村、西位村、东位村等受109国道影响的村庄。

沿望通公路城镇发展次轴。包括丰盈村、新盈村、红旗村、通桥村、立强村、政台村、政权村、上河村、永清村等

三带:特指望远镇内沿两条条主要沟渠呈带状分布的村庄群落。包括:

沿汉延渠的村庄群落带:长湖村、立强村、通桥村、板桥村、东位村。

沿惠农渠的村庄群落带:政权村、东升村、县良种场、永青猪场。

沿唐来渠的村庄群落带:新盈村、西位村、丰盈村。

村镇等级

通过对望远各村的发展方向、产业类型及村镇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出望远镇“镇中心区、中心行政村、一般行政村”的三级村镇体系结构。

中心镇:为斋堂镇中心区;

中心行政村:丰盈村、通桥村。

一般行政村:包括西位村、新盈村、红旗村、永清村、板桥村、长湖村、政权村、政台村、东升村、立强村。

镇区的主要职能与产业导向

望远镇中心区:望远镇域行政、经济、文化中心;新型工农城镇。镇区作为银川市外围城市组团,加大其工农业的发展,完善社会服务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整治并美化休闲环境。建成银川市南部组团的经济中心和全镇的文化娱乐休闲中心。

通桥次重点村:望远镇东部次中心。是望远中心区的功能组团,完善望远镇区的功能。利用地方特产、特色种植和绿色养殖的产品,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吸纳人员就业。

丰盈次重点村:依托农业,发展棚菜种植,建立无公害、绿色蔬菜基地。立足农业,引进高新技术形成具有先进水平的农产品加工区。

基层村:

望远村:大力发展制药工业,建立一定规模的制药工业基地,利用地理优势,大力发展运输业,带动区域内商贸发展。

新盈村、长湖村: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引进优良品种的鱼种建立无公害的养鱼基地,形成天然生态渔业养殖基地。

红旗村、板桥村、上河村、永清村、立强村:依托农业,发展蔬菜种植,建立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基地。

西位村、政权村、政台村: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引进优良品种果树,建立无公害基地,以原有林果业为基础,引进新品种,增加林果品种。

东位村、东升村:大力发展养殖业,建立一定规模的养殖基地,利用地理优势,大力发展运输业,带动区域内商贸业发展。

公共服务设施总体规划

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根据村镇等级来配置。

镇区:人民政府、派出所、高级中学、初级中学、小学、幼儿园、文化站、影剧院、体育场、科技站、卫生院、农贸市场、敬老院、县级卫生院

中心村:小学、幼儿园、社区超市、养老院、幼儿园、文化站、社区卫生院、社区健身广场

基层村:幼儿园、社区超市、文化站、社区卫生院、社区健身广场

第五章城镇总体布局

第一节土地资源利用

第十五条用地工程评估

1工程地质综合评价为:望远镇一带工程地质分区为Ⅱ类区,适宜进行各类建设;其余大部分地区工程地质分区为Ⅲ类区,须经适当的工程处理后方可进行建设。

2镇域内共有六条二级地震断裂带通过,根据地震基本烈度区划,望远镇为地震裂度八度设防区。

第十六条农业用地

随着永宁县城镇职能的转变,规划区内的农业用地逐渐减少。农业用地主要集中在望远镇东北部和东南部,面积为2120.37公顷。

第十七条城镇建设用地原则

弹性控制和配套完善原则:在规划上应注意弹性控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在基础设施配套上适当超前,留有余地,结合不同时段的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近远期开发。第二节城镇用地总体布局

第十八条城镇建设用地发展方向

1 城镇建设用地发展方向应依托联系轴线向东发展。

2城镇建设用地近远期发展重点应有所侧重。近期城镇建设应以完善望远镇中心区的各项功能和加快建设环保园区为重点;远期有重点地开发建设东部斋堂镇镇区,顺应城市空间东扩的发展趋势,并继续完善望远镇的配套建设。

第十九条城镇用地布局结构

1 以永宁市城为依托,形成一条发展带、三条联系轴、五大片区的空间发展结构。

2 发展带是指利用陕甘宁高速公路形成的产业发展轴,望远镇作为陕甘宁产业带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 三条联系轴是指六环路、大件路和沿河路,其中六环路主要起到联系永宁县周边卫星城和重点镇的作用;大件路主要起到联系银永之间的特殊货物运输的作用以及联系望远镇东西部的作用;沿河路主要起到联系望远镇东西部的作用。

4 以望远镇区和银川市国家级环保园区为近期发展重点,形成五个片区:望远镇中心区、

银川市国家级环保园区、银川市通州区物流园区、斋堂镇产业区、斋堂镇生活区。

第二十条城镇用地功能分区

1 望远镇中心区:望远镇中心区作为开发区南部的居住和服务组团,将提供居住用地,增加商业服务功能,建设连续的开敞空间体系,改善环境质量。将望远镇东西两侧的工业和仓储用地改造搬迁,建设大型的公共服务设施,服务于永宁县城南部区域和望远全镇域。

2 国家级环保园区:以梳理道路、治理环境为重要目标,将园区内二类工业和三类居住分期分批实施搬迁,发展环保产业和相应的居住功能及服务功能。

3 市级物流园区:应充分利用其临近陕甘宁高速公路、六环路和拟建的化工路、第二条陕甘宁高速公路的区位优势,提高物流园区的交通可达性,提供良好的服务。

4 大杜社居住区:将依托轻轨线的建设和区内生活性主干道发展城镇综合功能:形成服务于银川市的居住功能片区;服务于望远镇域乃至东部的牛堡屯、南部的于家务的大型公共服务设施中心;服务于银川市东南部郊区乡镇的职业培训基地。

5 斋堂镇产业区:主要发展低污染、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规划须重视对现状有污染企业和破产企业的改造搬迁,以及对新进入企业的审核控制。并预留足够的城镇发展空间,为将来承担新的城市功能而进行土地资源的储备。尤其是位于六环路、陕甘宁高速公路交汇处东南的土地,本次规划期内保持其农用地的性质,作为将来市级公共设施的备用地。同时在规划化工路南延长线以东约400公顷的农用地也可以作为远期项目拓展的用地。

第六章城镇用地布局规划

第一节居住用地

第二十一条居住用地建设原则

1 调整居住用地结构,提高住区环境质量和生活服务设施水平。新区建设与旧区改造相结合,合理布局,集中开发,形成规模,避免零星开发建设,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氛围,建设适宜居住的住区。

2 住区建设坚持中高标准。以规模体量适度的多、高层住宅为主。每户家庭拥有一套设施基本齐全、居住环境良好的住宅,规划期末,实现人均居住面积30平方米以上。

第二十二条居住用地分类

1 居住用地分为一类居住用地和二类居住用地。

2 住宅建设分为低层住宅、多层住宅和中高层住宅三种类型,其中低层住宅为1~3层住宅,多层住宅为4~6层住宅,中高层住宅为7~20层住宅。

第二十三条居住用地人口分布

规划期末望远镇镇区居住人口8-9万人;环保园区居住人口4~5万人;斋堂镇生活区居住人口7-8万人;斋堂镇产业区居住人口3万人。

第二十四条居住用地布局规划

规划期末马驹桥镇居住用地130.9公顷,占城市总建设用地14.75%,人均居住用地29.27平方米。

第二节公共设施用地

第二十五条公共设施用地建设原则

1 突显望远镇作为永宁县城南部商贸中心的地位和银川市东南发展轴上的重点城镇的商贸功能,增强城镇中心活力。

2 城市公共设施用地规划按照镇级、区级、居住区级三级配套,保证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3 对公益性、非营利性公共服务设施予以优先安排,在规划中提供用地保障。

第二十六条公共设施用地结构

1 公共设施分为区级中心、镇级中心和居住区中心三级。

2 区级中心:在望远镇中心区东南形成商业、文化、体育中心。

3 镇级中心:在望远镇中心区和斋堂镇片区形成两个镇级中心。

4 居住区级中心:居住区级中心设在居住区内。

第二十七条行政办公用地布局

1 行政办公用地10.1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0.6%,人均1.25平方米。

2 镇政府办公用地在镇中心区南部地区。规划结合大杜社片区镇级中心设置行政办公用

地一处,用以安排未来区域服务的行政功能。

3 在环保园区的北部园区、南部园区和中部生活区设置了三处行政办公用地;在斋堂镇工业园区内设置行政办公一处;在物流园区内设置行政办公一处。

第二十八条商业金融用地布局

1 规划商业服务设施用地面积53.78公顷,占总用地的3.18%,人均6.31平方米。

2规划区级商业中心为镇中心区的大型仓储式购物商场。

3 规划大型市场位于大杜社片区东部入城口。

4 在望远镇沿主要干道形成“井”字形商业街;大杜社片区沿主要道路形成“十”字形商业街。

第二十九条文化娱乐设施用地布局

1 规划文化娱乐设施用地总计68.22公顷,人均2.44平方米。

2 建立健全区、镇、街道三级文化设施。

3 分别在镇中心区规划图书馆、影剧院各一座;在大杜社生活区规划图书馆、展览馆。

4 在环保园区工业区东北角、工业区中部和生活区南部、轻轨一号站以西共规划五处文化娱乐用地,结合体育场和绿地广场形成居民文化休闲的场所。

第三十条医疗卫生设施用地布局

1 规划医疗卫生用地19.32公顷,人均0.69平方米。

2 规划建设5处医院。

3 镇中心区医院是将原通州区第二医院扩建。

4 新增四所医院。分别位于:环保园区生活区南部次中心、环保园区工业区中部服务中心、轻轨一号站以西生活服务中心、大杜社片区公共服务设施走廊中部。

第三十一条教育科研设施用地布局

1 规划教育科研设施用地共73.67公顷,人均2.63平方米。

2 规划教育科研用地分为二类:产业研发用地、职业培训基地。

3 规划产业研发用地集中布局在环保园区西部生活区与工业区之间,占地29.9公顷。

4 望远镇规划建设一个面向区域的职业培训教育基地,占地38.26公顷。

第三十二条体育设施用地布局

1 规划体育设施用地共28.85公顷,人均1.03平方米。

2 规划区级体育中心一处,位于镇中心区东南部的镇级公共服务设施中心,占地 5.93公顷。

3 分别在物流园南部生活区、中部工业区各设置一处体育用地;在大杜社生活区南北服务轴线上设置两处体育用地。

第三节工业用地

第三十三条工业用地规划原则

1 工业布局从分散无序发展的状态向合理有序发展状态过渡,强化现有工业区的整合与置换,通过工业企业的调整、搬迁及环境污染治理,形成布局合理的技术先进的高效益工业产业群和良好的城市生活、生产环境。

2 严格工业区的环保标准,布局不再严格按照工业门类划分,而更加强调按照污染情况进行分类布局,即将传统工业布局原则中的“产业集聚”概念转变为“企业集聚”,这将有利于城市获得更大的综合效益。

第三十四条工业用地布局规划

严格按照污染情况来划分工业用地,规划望远镇工业用地分为环保园区和大杜社产业区两大组团。

第三十五条环保园区

按照《永宁国家环保产业园区规划》确定的原则,严格控制进园的企业,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工业,规划占地783.7公顷.。

第三十六条大杜社园区

大杜社工业园区位于京津塘高速公路东侧。规划将镇中心区及原大杜社乡中心区效益较好,对环境污染小的项目,搬迁至大杜社工业园区。规划二类工业用地222.41公顷.。第四节仓储物流用地

第三十七条仓储物流用地规划原则

利用永宁物流园区落户望远镇的重大机遇,结合其作为重要交通枢纽的地位,梳理园区对内对外交通,统筹合理安排仓储物流用地,为区域周边地区和城市生产生活提供有效服务。

第三十八条仓储物流用地布局规划

规划仓储物流用地集中分布在永宁物流园区和大杜社工业园区北侧,分别占地276.79公顷和20.61公顷。

第三十九条物流园区

物流园区规划按照《北京通州物流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建设,占地504公顷。

第七章城镇综合交通规划

第一节城镇综合交通规划策略

第四十条城镇综合交通发展原则:

1.结合银川市空间发展战略、永年县发展战略及望远镇总体规划,充分发挥陕甘宁高速公路、六环路以及规划中的轻轨亦庄支线和第二条陕甘宁公路的交通优势,逐步完善望远镇镇域交通体系。

2.道路交通应与空间结构、用地布局相结合,充分发挥交通组织对空间结构的支持作用以及对用地布局的引导作用。建立合理的交通体系,强化主干道的机动性和次干道、支路的可达性。

3.坚持交通适度超前性的原则,根据着眼未来、交通须先的客观规律,由“滞后型”逐步向“适应型”、“超前型”转变。

第四十一条城镇综合交通发展目标

以现状道路为基础,建设、完善城市道路网结构,逐步建成与银川市空间发展目标相适应、布局合理、快速畅通的城市道路网系统与对外道路系统。

第二节城镇对外交通规划

第四十二条高速公路

1陕甘宁高速公路:陕甘宁高速公路是联系宁夏甘肃陕西的重要道路,在马望远镇域内的长度为7.03公里,镇域内的起点是镇域北端的凉水河大桥,经主中心区、物流园区、

环保园区,最终过凤港河至大兴长子营镇。

2六环路:六环路在银川市规划的交通体系中地位非常突出,它既是一条联系银川市郊区卫星城及中心镇、疏导市际过境交通的高速公路,又是规划中国道主干线的组成部分。在望远镇镇域内的长度是8.95公里,起点是物流园区,经陕甘宁高速公路、望远镇主中心区、环保园区、最终过新凤减河至大兴区瀛海镇。

第四十三条大件路

1大件路是联系宁甘之间的货运通道,主要负责运输超高超大的货物,因此大件路与其他道路相交时,交出口必须采取平交或上跨的方式。

2 建议调整大件路的走向,使之不穿越大杜社生活区和望远镇中心区。

第三节城镇道路规划

第四十四条道路交通规划原则

1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适度发展私人小汽车。

2 完善路网建设,加强交通需求管理,提升路网系统整体服务水平,促进交通结构的合理化。

3建设城镇联系干道系统,加强镇域内各组团间快速交通联系。

4加快停车场(库)等静态交通设施建设。

第四十五条城镇道路分级

城镇道路分为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个等级。规划城市快速路、主、次干路总长为162公里,路网密度为3.14公里/平方公里。

第四十六条城镇主干道

1 主干道是全镇路网的主骨架,承担规划区内各片之间和内部的主要交通联系;主干道间距1000-1200米。主要包括:

2 南北向主干道:环保园区的Z1号道路和Z3号道路、新海东路、马桥路、物流园区的Z3号道路和Z4号道路、大杜社片区的Z5号、Z6号和Z7号道路、化工路。化工路为区域性交通干道,道路红线宽度控制为60米;Z1号道路和Z7号道路为边缘过境性交通干道,道路红线宽度控制为26米;其余道路红线宽度控制为40-45米;

3 东西向主干道:兴华南街、物流园区的H1号道路、连接环保园区和大杜社片区的H2

号、H3号和H4号道路。H4号道路为边缘过境性交通干道,道路红线宽度控制为26米;其余道路红线宽度控制为40-45米。

第四十七条城镇次干道

次干道对城市道路主骨架起补充作用,承担片区内部及片区之间短距离交通联系,分流主干道的交通;次干道间距500-800米,道路红线宽度控制为30米。

第四十八条城镇支路

支路是片区内疏散交通流的交通联系道路,可以机非混行。规划支路间距一般为150-300米,路网密度3.5—4公里/平方公里。

第四十九条城镇主要平面交叉口规划

主次干道交叉口近中期完成信号灯控制的设置,对所有新建设的道路交叉口以及有改造条件的交叉口采取展宽进出道路红线、增加进出交叉口的车道等措施实施渠化,在距离交叉口70—100米范围内,增加2-4个车道宽度。

第八章城镇绿地系统规划

第五十条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原则

1 各项功能协调统一原则:规划力求做到生态平衡、游憩娱乐、改善景观三者相统一;绿地布置与水体景观、防洪排涝相统一;绿地系统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统一。

2 各方面宏观控制原则:从城市生态格局出发,使城市景观与自然相结合,把握好望远镇总体形象。对宏观城市景观建设进行控制,重点控制好重要交通干线、河道水系、生态绿地的环境与景观。

3 自然与人文景观相融合原则:以规划的手段加强城市人文景观与山体水系等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将凉水河、新凤减河和凤港减河等自然水体引入城市景观之中,形成独具特色的西北方“水景”城镇。

第五十一条城镇绿地系统建设指标

规划绿地用地共1411.47公顷,人均50.04平方米。

第五十二条城镇绿地系统布局结构

“点”、“线”、“面”相结合形成“三园、四带、多点”的绿地系统。

第五十三条公共绿地布局

1 公园:主要包括北部高新农业产业园和南部农业园区。

2 街头绿地:按照“见缝插针”的原则,结合居住区安排街头绿地和小游园,方便居民使用。

第五十四条防护绿地布局

1 沿陕甘宁高速公路分别布置东侧150米、西侧250米防护绿地。

2 沿六环路两侧各布置100米防护绿地。

3 沿城市主干道布置20~50米防护绿地。

第五十五条滨水绿地布局

1 沿凉水河、新凤减河两岸布置70米滨水绿地。

2 沿凤港减河两岸布置50米滨水绿地。

第八章城镇基础设施规划

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第五十六条用水指标

本次规划是以《亦庄卫星城总体规划(2002~2020)》依据,参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的相关规定,望远镇人均综合用水指标为360升/人。

第五十七条给水规模

总用水量为26.85万立方米。

第五十八条给水水源

远期本地区水源将来自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区水源将全部来自亦庄水厂。已建成水厂或正在建设的水厂将做为备用水源予以保留。

第五十九条给水管网

中心区东侧南北向马桥路上输水干线管径调整为直径600毫米,此干线向北延伸接入亦庄水网。环保园区南北向大周易村西路上输水干线管径调为直径400毫米,环保园区东西向北环路与阎村东路交叉口以东路段上输水干线径调整为直径600毫米,环保园

区东侧沿陕甘宁高速公路西侧绿化带内新设置一直径500毫米的输水干线,联接南部区域。物流园区东侧沿通慧河干渠西侧路增设一直径500毫米输水干线与南部新区联接。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第六十条污水水量

望远镇新规划区及建成区未来日污水总量为16.46万立方米。

第六十一条污水处理厂

1 望远地区污水排放以京津塘高速公路为界,分为2个大区,分别建设2套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厂。

2 西区污水处理厂在环保园区规划中设在古庄村处,日处量污水能力不小于9万立方米;东区污水处理厂为本次规划新增污水处理厂,设在七支渠以东、凤港减河以南处,日处理污水能力不小于10万立方米。

3 处理后的污水或进入中水水厂、或排入凤港减河。

第六十二条污水管网

东西向道路设置的污水管道沿道路北侧人行道下敷设,南北向道路的污水管线沿道路西侧人行道下敷设,污水管线一般埋深(管顶埋深)为地面标高-1.2米以下。一般坡度为千分之一,由于三条南北向污水干线距离较长,在干线与主干路交叉点上共设三座污水泵站。由西向东分别编号为1号泵站能力为1000L/S,2号泵站能力为1000L3/S,3号泵站能力为1200L/S。

第三节雨水设施规划

第六十三条雨水量计算

规划采用北京暴雨强度公式,重现期为1年。雨水按照自然地形就近排入水体。第六十四条雨水管网规划

由于陕甘宁高速公路和六环路的分割,本次规划将本地区分成三个排水区域:望远镇中心区雨水主要往西向新凤河排放;环保产业园雨水向南排到凤港减河;物流产业园雨水汇聚后向南穿越六环路排放到凤港减河。

第四节供电设施规划

第六十五条电力负荷

望远镇总电力负荷为46.1万KW,其中西区19.3万KW、东区26.8万KW。

第六十六条电网

1 本次规划取消原区内35KV输电线路,改由110KV线引进,经110K变电站10KV布线向各用户供电。

2 望远镇域目前电源主要来自亦庄220KV变电站。远期在镇域南部再建一220KV变电站。本次规划所有110KV变电站电源均来自亦庄220KV变电站,但也考虑到将来南部220KV变电站建成后,部分110KV变电站的电力由该变电站供电,因此本次规划中的部分110KV变电站都留有由南部进线的接口及线路走廊。

第五节电信工程规划

第六十七条固定电话总量

2020年,望远镇镇固定电话总量为41.28万门。

第六十八条邮政规划

望远镇区内设邮政分局一座,设在新规划东区,支局、邮政所20个。

第六节燃气工程规划

第六十九条用气总量

2020年,望远镇总用气量为每日223.08万立方米。

第七十条管网规划

本次规划燃气管网压力级别分为三级。一级为高压输气干线,由斋堂镇方向引入与市级高压输气网联接,输气干线沿陕甘宁高速公路西侧绿化带敷设,内压力为1.6-2.5兆帕。二级为中压配气管网,管内压力为0.2-0.4兆帕,本次规划将中压管网分成7个单独区域,每个区域设一座高-中调压站,负责向区内供气。本次规划的低压配气管网未做设计,在中压环网上根据用气分布原则,设置中-低压调压站和闸门井,由于供热用燃气直接取自中压管道,因此在供热用户集中地区设置相应闸门。

第七节环境保护规划

第七十一条大气环境目标

望远镇大气环境整体上应保持在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以内。

第七十二条水环境目标

1凉水河、新凤减河、凤港减河等地表水的水环境目标为:达到地表水Ⅱ类水体标准。2地下水环境目标为:达到国家地下水Ⅱ类标准。

第七十三条噪声环境目标

1根据不同土地使用性质划定不同噪声标准分区。

2镇区内以居住、文教为主的区域或商业、居住混杂的地区,噪音昼间不超过50分贝,夜间不超过40分贝;

3物流园区的仓储区,噪音昼间不超过65分贝,夜间不超过55分贝。

4环保园区的工业区,噪音昼间不超过65分贝,夜间不超过55分贝。

5在高速公路、城市干道和轻轨两侧采取绿化和隔音墙等措施减少噪声干扰,达到昼间不超过70分贝,夜间不超过55分贝的标准。

第七十三条垃圾处理目标

1达到无害化、减量化目标。

2逐步推广生活垃圾分类、袋装化,以便回收利用。

3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率应达到90%以上。

第八节环境卫生规划

第七十四条公厕布置

公厕一般按照每2500-3000人一座设置,新建小区和旧区成片改造地段,每平方公里不得少于一座,主要街道每隔300-500米设置一座,一般街道每隔750-1000米设置一座。每座公厕建筑面积不得小于60平方米,均采用冲水式。

第九节城市防灾规划

第七十五条抗震

1 规划区内工程地质为II-III级,区内地震基本烈度为8级,区内没有活动断裂带。规划区内一般建筑工程按抗地震烈度8级标准设防。

2 地震疏散方向;以周边农田为主,规划区中心部分可向六环路和陕甘宁高速路以及路两边绿化带疏散,区内南北向干路,东西向主路,以及六环路陕甘宁高速路为主要救援通道,救援通道两侧建筑高度不应超过路红线宽度。

第七十六条人防规划

1认真贯彻国家“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人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2 至2020年,望远镇人防工程面积应达到36万平方米。居住区按建筑面积的2%修建成平战结合的地下人防工程。

3 规划区内重点建筑,如各级指挥机构,通讯医疗机构,重点物资储备地区,应建立有一定抗打击的地下防护措施。

4 各抗灾救援通道战时都可成为疏散和救援通道。

第七十七条消防规划

1 望远镇中心区、物流园区、市级娱乐预留地各设一座3级消防站,在环保产业园区设一座2级消防站。新规划区以京津塘高速公路为界,东、西两区各设一座3级消防站。

2 城市消防给水主要取用城市供水干线。每个消防栓用水流量不小于45L/S,消防栓与供水管网同时建设。消防栓间距不小于120米,道路红线宽超过60米时应在道路两侧设置消防栓。

3 工业厂区内应配备有足够的消防设备,根据不同的工业性质,配备足专业消防设施建立建全厂内消防体系,提高工作人员的防火意识和灭火技能。

第九章近期建设规划

第七十八条近期城镇建设目标

规划原则

1、充分利用现状建设基础,合理选择近期建设项目,相对集中建设,以便在近期内形成一定规模、高质量的建设成果,从而推动城镇建设市场,并树立城镇形象。

2、近期建设必须服从远期规划,有步骤、有组织地进行。近期建设避免短期行为,以免远期造成新的障碍。对远期规划项目,近期应在用地上加以控制,留有余地。

3、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相结合,在完成新区开发建设的同时,加强对旧区环境、基础设施的改造,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4、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的原则,建设组织者应从长远考虑,开发建设的同时,完善基础设施,确保城镇建设的有序、完整,避免形成重复投资、资金浪费的恶性循环。

近期建设规模

到2019年,预测镇区总人口为5万人,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按140㎡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99公顷。

近期重点建设项目

1、完善镇区路网,拓宽望远大道;

2、改造建设以镇政府为中心地段。该地段集中了行政办公机构、商业金融设施及商业街、绿地、公园等主要景观节点。这些元素的集中,有利于形成整洁新颖的城镇形象,体现出新兴小镇朝气蓬勃的生命活力和积极向上的场所气氛,增加了城镇魅力,为招商引资创造了先决条件;

3、打好住宅建设的第一张牌,在镇区西部新建环境优美、经济适用的多层住宅小区,作为示范工程引领城镇房地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4、做好镇村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加强工业园区的建设和管理;

5、完善综合市场建设;

6、加快各项市政公用设施的近期建设,并按照各单项工程规划的要求执行。

重点地段的详细规划

规划望远大道两侧是镇区景观建设重点。建设项目已防护绿化和居住为主,适应大容量的商品交易,物资集散为辅。

第十章远景规划设想

2030年以后为远景展期。以各组团的完善建设为主,使镇区的整体形态日趋完善。

进一步完善道路网结构,在道路建设的同时,加强地下基础设施的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适应城镇化发展水平。

第十一章镇区“六线”控制体系

镇区“六线”按一下要求控制:

1、镇区道路红线控制范围详见镇区规划图;

2、绿线内所有树木、绿地、绿化设施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移植、砍伐、

文本-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卫星生态城长松园片区总体规划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总体规划 (1) 第一节规划期限、范围及依据 (1) 第二节规划目标及原则 (1) 第三节发展战略及定位 (2) 第四节总体规划布局 (3) 第五节分区功能策划 (3) 第三章专项规划 (5) 第一节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5) 第二节土地利用规划 (5) 第三节人口规模 (7) 第四节旅游规划 (7) 第五节道路交通规划 (8) 第六节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9) 第七节公共服务设施系统规划 (10) 第八节市政基础设施系统规划 (10) 第九节防灾工程系统规划 (13) 第十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5) 第十一节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 (16) 第四章项目开发与实施 (16) 第五章附则 (18)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统筹安排长松园片区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土地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以及项目的建设与管理,优化用地布局,全面发挥片区的功能和作用,按照嵩明县党委、县人民政府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旅游规划通则》以及国家、地方等相关法律法规、设计规范等有关规定,制定《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卫星生态城长松园片区总体规划(2011-203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专项研究五部分组成,规划文本与规划图纸是互相联系的整体,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说明书是本规划的说明性文件。 第3条本规划是指导长松园片区资源保护、建设利用及旅游开发的纲领性文件。片区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一切建设行为格按照本规划执行,各项建设均应依据本规划编制详细规划、设计,并符合本规划的相关要求。因特殊原因需要对本规划内容进行局部更改时,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修订,经审批同意后方可更改。 第4条本规划经批准后,即成为长松园片区规划、管理和实施的法定性文件,由嵩明职教基地管委会负责实施与管理。 第二章总体规划 第一节规划期限、范围及依据 第5条规划期限 本次总体规划的期限为2011~2030年,按三期实施,其中:近期2011~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 第6条规划范围 本规划将长松园区的山地、丘陵、盆地、村庄、水库均纳入规划区内,总面积为80.93平方公里。 第7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 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5、《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8、《旅游规划通则》 9、《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10、《云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11、《云南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12、《昆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0)》 13、《嵩明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0)》 14、《嵩明生态卫星城概念性总体规划》 15、《嵩明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策划》 16、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文件等 第二节规划目标及原则 第8条规划指导思想

中牟县黄店镇总体规划文本

中牟县黄店镇总体规划 文本(2011-2030年) 姓名:刘溪 学号:20080940111 专业:城市规划专业 班级:1班 指导老师:史晓华

奉节县兴隆镇总体规划 文本 目录 第一部分绪论............................................................................................ .3 第一章总则 (3)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4) 第二部分镇域规划 (5) 第一章镇域性质和规模 (5) 第二章村镇体系规划 (5) 第一节镇域经济分区 (5) 第二节村镇等级规模、结构 (5) 第三节村镇规模与空间布局 (6) 第四节村镇职能 (7) 第三章农村居民点规划 (7) 第一节规划原则 (7) 第二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7) 第三节农村居民点规划 (7) 第四章镇域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8) 第一节镇域综合交通规划 (8) 第二节镇域给水工程规划 (9) 第三节镇域污水工程规划 (10) 第四节镇域雨水工程规划 (12) 第五节镇域电力工程规划 (12) 第六节镇域邮政电信工程规划 (13) 第七节镇域燃气用能规划 (14) 第八节镇域供热工程规划 (14) 第四章镇域公共设施规划 (15) 第五章镇域空间管制规划 (15) 第六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 (16) 第一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 (16) 第二节生态环境规划对策与措施 (17)

第七章综合防灾规划 (18) 第一节消防规划 (18) 第二节防洪规划 (18) 第三节防滞规划 (19) 第四节防震规划 (19) 第三部分镇区规划 (19) 第一章规划原则 (19) 第二章镇区性质、范围与规模 (19) 第三章用地布局 (20) 第一节规划结构 (20) 第二节各类用地布局 (20) 第四章土地使用控制 (21) 第五章镇区综合道路交通规划 (22) 第一节交通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 (22) 第二节镇区道路系统规划 (23) 第三节镇区交通运输规划 (23) 第六章镇区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24) 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24) 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24) 第三节供电工程规划 (25) 第四节邮政电信工程规划 (26) 第七章镇区风貌规划 (27) 第一节镇区风貌规划原则 (27) 第二节河流两岸绿化控制 (28) 第三节镇区风貌规划 (28) 第八章镇区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28) 第一节各类绿地布置 (28) 第二节景观结构 (28) 第三节景观规划要点 (28) 第九章镇区环境保护规划 (29) 第十章环境影响评价 (30) 第十一章镇区防灾减灾规划 (30) 第一节防灾规划 (30)

夏津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文本

夏津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规划是夏津县域及夏津城市规划区内各项城市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凡在夏津县域及夏津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均须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二条凡在夏津县域及夏津城市规划区内因建设需要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其它专项规划均应遵照本规划要求进行。 第三条本次规划期限 近期:2004-2010年;远期:2011-2020年。 第四条本次城市规划区范围 西至西张官屯西、许堤东、营子西一线,北至横河,东至朱庙东、八里庄西一线,南至宋香路,总面积为。 第五条本次规划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 3. 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标准》(GBJ137-90); 4. 国标《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5. 国标《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6. 国标《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 7.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8. 建设部《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9. 建设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 10. 建设部《关于印发<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通知》; 11.《德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 12.《德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初稿)》(2004-2020年); 13.《夏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 14.《夏津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5.《夏津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1996-2010)》; 16. 国家、山东省、德州市其它有关城市规划建设的法规与条例。 第六条本次规划指导思想 以全面的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坚持“五个统筹”,遵循国家、山东省、德州市有关城市规划建设的方针、政策,在充分考虑夏津县经济社会现状及其发展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夏津城市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着眼长远,突出重点,合理规划,优化环境,以历史的和发展的观点对夏津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进行合理定位,科学安排县域城镇体系,强化城市布局形态及其运行机制的合理性与适应性,综合部署各项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引领夏津城乡经济、社会、环境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第七条本次规划原则 1. 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原则 以促进夏津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五个统筹”为首要任务,综合规划县域城乡居民点、人口分布、土地利用、产业布局、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增强城区的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城乡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保证城乡共享共建、协调发展。立足于夏津自身的资源与条件,建立有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县域城镇体系,为夏津城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优化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平台。 2. 以人为本、最优人居环境原则 以满足群众需要、维护公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把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放在战略位置,科学、合理地确定夏津城市规模,综合分析青银高速路、

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_2020)文本

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文本 前言 (3) 第一章总则 (4) 第二章城市发展战略与目标 (5) 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6) 第一节城镇体系规划 (6) 第二节市域基础设施规划 (9) 第三节市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12) 第四节市域防洪规划 (13) 第五节市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4) 第六节市域空间管制规划 (15) 第七节核心城市圈规划 (17) 第四章城乡统筹发展规划 (20) 第五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21) 第六章城市用地布局 (22) 第一节总体布局结构 (22) 第二节公共设施用地布局 (24) 第三节居住用地布局 (25) 第四节工业、仓储用地布局 (26) 第五节城市建设用地平衡 (26) 第七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27) 第一节道路交通设施布局规划 (27) 第二节停车设施规划 (29) 第三节公共交通及轨道交通规划 (31) 第八章园林绿地及景观风貌规划 (32) 第一节园林绿地规划 (32) 第二节景观风貌规划 (34)

第九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35) 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35) 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37) 第三节供电工程规划 (39) 第四节电信工程规划 (40) 第五节供热工程规划 (42) 第六节燃气工程规划 (43) 第十章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45) 第十一章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46) 第十二章城市防灾规划 (48) 第一节消防规划 (48) 第二节人防规划 (49) 第三节防洪规划 (50) 第四节抗震规划 (51) 第十三章历史文化与环境保护规划 (53) 第十四章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55) 第十五章城市远景发展规划 (57) 第十六章规划实施的措施 (58) 第十七章附则 (59)

河南某镇总体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崔庙镇经济发展及崔庙镇工业园区建设的需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崔庙镇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崔庙镇村镇体系规划是镇域内村镇发展与布局的重要依据,为政府实现镇域村镇发展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逐步使镇域形成以镇区为中心、城乡结合、协调发展的统一整体。 第三条:崔庙镇总体规划是崔庙镇各项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是对城镇建设进行科学管理的法律依据,镇区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符合本规划。 第四条:本次规划的主要依据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 建设部《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1994.08)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09) 《建设部工程技术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 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河南省村镇规划编制与审批办法》 《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7.1.1) 河南省实施《矿产资源法》实施办法(1998.7.01)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发[1996]18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 25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2002)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豫发[2003]9号) 《中原城市群空间发展规划》 《郑州市总体规划》(2008—2020) 《荥阳市村镇体系规划》(2009—2020) 《崔庙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崔庙镇总体规划》2000年 《崔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崔庙镇区建设现状、发展构思 崔庙镇其它社会经济发展资料 第五条:本文本应与规划图纸和说明书结合使用,在规划实施和管理过程中,除应遵循本文本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现行的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第六条:规划期限: 近期:2009――2012年; 远期:2013――2020年。 第七条:强制性条文 文中使用加下划线的部分为强制性内容,该部分内容是对崔庙镇规划实施及监督检查的依据,必须依据规划严格执行。 第二章镇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衢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纲 第一条衢州市发展旅游产业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衢 州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任务以及衢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总体目标,积极呼应实现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跨越,立足“大衢州、 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力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培育为衢州市的支柱产 业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坚持以政府为主导,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山水 名城,神奇衢州”为特色,生态保护为根本,先进文化、科学技术为支撑,大 力促进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产业优势的转化,产品结构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 延伸,产业链由单一的观光接待向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扩展,把衢州建 设成为形象鲜明、设施完善、服务一流、辐射长三角、驰名全国、具有一定国 际水准的旅游目的地、华东地区新兴的都市休闲旅游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发达的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四省边际的旅游集散中心。 第二条规划范围 衢州市域范围,东经118°01′~119°20′,北纬28°14′~29°30′之间, 总面积为8836.52平方公里。 第三条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05年至2020年,分近、中、远三期。 近期:2005年—2010年;中期:2011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20年。第四条规划依据 1、法律法规政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资源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 法》、《浙江省旅游管理条例》(2000.12.28)。

2、国家标准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旅游 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旅游规划通则》 (GB/T18971—2003)、《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3838—2002)、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 (GB12941—199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旅游业 卫生标准》(GB9663)、《公共场所卫生标准》(GB9633—9673,16153 —1996)、《城市区域环境嘈音标准》(GB3096—1993)、《中国优秀旅 游城市检查标准》(国家旅游局)。 3、相关规划文件 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 目标纲要》、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旅游1998—2002年发展规划和 2010年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浙江省旅游“十五”与至2010 年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浙江省旅游发展规划思路暨五年行动纲要 (2003—2007)》(2003.12)、《衢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 五年规划基本思路与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衢州市城市总体规 划》、《衢州市城镇体系规划》、《衢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衢州生 态市建设规划》(2003.12)、《衢州市旅游资源普查资料》。 第五条规划编制原则 规划编制坚持五大原则: 科学发展观的原则; 市场需求导向的原则; 产品继承创新的原则; 区域联动的原则; 可操作性的原则。

白马镇人民政府

白马镇人民政府 二00八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2008年上半年,白马镇党委、政府在区委、区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市委、市府及区委、区府各项会议精神,以“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形成特点、再创新局面、再上新台阶”为总体思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更新观念,按照“执行的先锋、落实的楷模、创新的典范”的总体要求,重点做活了“农业奠基、工业兴镇、三产富民”三篇文章,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精心组织,抗震自救,带领群众早日恢复生产。经过党委政府的努力,白马镇不仅超额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各项阶段性任务,也在“5.12”抗震救灾的工作中表现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完成情况 上半年,我镇立足镇域经济快速、平稳发展,构建了中心城镇,实现了半年经济新跨越。全镇地方生产总值完成12821万元,完成全年任务6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0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72.6%;工商各税完成51万元,完成全年任务50%;招商引资完成3703万元,完成全年任务186%;完成劳务输出16500人,完成全年任务10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农民现金入比去年同期增长336元;沼气池建设规划440口,现已规划全面完成190口,在建

364口;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二00八年上半年农村工作回顾 (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 1、加强了农村干部的培训工作。结合市、区“新农村建设”的宣讲活动,我镇举办了农村干部理论和实用技术培训班,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2、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上半年,在全镇广大党员中认真开展了“一名党员、一面旗臶”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农村经济、创建文明生态村等新农村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全面规划并开始实施“一乡一品”特色工作,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民主评议工作开展“三评三定”活动。 3、全面推行“党员议事日”活动。镇党委组织各支部开展“党员议事日”活动,与各村签订目标责任书,并要求每村每季度必须开展一次,让党员、群众直接参与村级事务组织管理,让党员、群众充分享受民主权利。特别是“5.12”地震以来,“党员议事日”是组织群众评议受灾群众民主团体,各村党支部还邀请群众代表参加,扩大了“党员议事日”的影响力。 4、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效能建设”为中心,转变干部作风。目前,我镇领导干部作风有了进一步转变,“亲民、爱民、为民”,“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广大干部队伍中更加浓厚。

消防说明书范本

第一部分江高镇消防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火灾情况分析1 第一章:江高镇消防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1 第二章:江高镇历年火灾情况9 第二部分规划方向与目标9 第一章江高镇总体规划指引9 第二章消防规划总则12 第三章消防安全布局规划14 第四章重点消防地区规划27 第五章消防站布局规划29 第六章消防装备规划32

第一部分江高镇消防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火灾情况分析第一章:江高镇消防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用地功能布局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江高镇位于广州市北郊,处于流溪河和巴江和的交汇处。作为“禺北重镇”、广州北郊重要的区域性商业与文化中心,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规划引导,造成用地功能布局不甚合理,从而导致消防问题的产生。 1、建设用地布局比较分散,消防配置难度大。由于历史发展原因,镇内各种建设用地,如行政村、乡镇企业、省、市、区属企事业单位等,缺乏总体上的规划协调,造成镇内建设用地点多面广,遍地开花的局面。分散建设给消防设施的配置和消防扑救带来一定的困难。 2、用地功能分区不明确,消防环境复杂。由于用地制度上的原因,镇区、各行政村均有各自的工业、商业等用地,加上“外来”企业的用地安排与镇内用地缺乏协调,造成居住区、商业区混杂;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混杂,各功能区互相干扰、相互影响;消防环境复杂,防火难度大,火灾扑救困难。 3、城镇发展过程中,镇区和“城中村”的建设造成的消防问题未解决好。由于历史原因,镇区部分地区和“城中村”建设无序、建筑密度高、消防间距不足、消防通道缺乏或堵塞现象严重,商铺、住宅房“多合一”处处可见,消防设施差、火灾隐患大,对城镇消防构成较大威胁。 4、镇内用地被多条对外交通线路分割,各片区相互间交通联系不畅。江高镇被京广铁路、广清(花)高速公路、新广花一级路等多条南北向的高等级的道路分割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区域,而镇内东西向的联系道路相对缺乏,道路等级不高。造成各区联系不畅。 二、城市消防安全布局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业用地布局的消防问题

镇总规文本

前言 “5.12”汶川大地震使中江县境内集镇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毁,继光镇震感强烈,并造成全镇少量人员伤亡和部分建筑物、设施损毁,打破了城镇的正常生活和生产秩序,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抗震救灾的一系列指导精神,全力做好受灾地区城镇和乡村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是未来3年内的首要工作。 随着城乡统筹步伐的加快,小城镇的发展站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德阳市作为四川省三个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点市之一,试点所明确的政策、方针和措施,对区域内的城镇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历史机遇。 为抓住机遇,加快继光镇的经济发展,进一步优化城镇用地布局,完善公共设施配套,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建设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强化规划管理。受中江县规划与建设局委托,我公司承担了“中江县继光镇总体规划”编制任务。 规划项目组于2009年6月初进场,进行了基础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各类调研,与中江县规划与建设管理局、继光镇各部门领导、专家多次交换意见,并反复调整、修改,最终形成本次总规方案。主要成果如下:一、规划文字 1.中江县继光镇总体规划(2009—2030)文本。 2.中江县继光镇总体规划(2009—2030)说明书。 3.中江县继光镇总体规划(2009—2030)基础资料汇编。 二、规划图纸主要图纸: ●镇域综合现状图 ●镇域总体规划图 ●镇区综合现状图 ●用地布局规划图 ●近期建设规划图 ●道路工程规划图 ●管线综合工程规划图●防灾减灾规划图 其它相关分析图纸 ●区位分析图 ●旅游发展规划图 ●功能结构规划图 ●道路交通规划图 ●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图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次规划是继光镇域范围内村庄和城镇建设规划的依据,对城镇建设具有法律性指导作用。 第二条:本文本与各级现行有效法规共同使用。 第三条:本规划内容包含镇域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两个层次,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说明书及基础资料汇编、规划图纸。 第四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 2、《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 3、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4、《四川省村镇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及其《补充规定》; 5、《中江村镇体系规划》(2006-2020); 6、《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7、《中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第五条:规划期限 近期规划:2009-2015年; 远期规划:2015-2030年。 第六条: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覆盖整个镇域范围,总面积5168ha。 第七条:继光镇内的一切规划、设计和建设活动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八条:本规划由中江县人民政府审批,中江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由继光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第二章规划目标 第九条:规划目标 全面恢复继光镇城乡居民的生活生产,加强生态建设,建设宜居宜憩城镇;建立和谐的城乡关系,全面提升居民享受城市文明的水准,推动城镇化进程;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强化其区域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的地位;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把继光集镇建设成为有规模的工业基础、市场经济活跃、第三产业发达、生态符合规律、人文社会和谐的农业旅游型城镇,从而带动全镇乃至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三章镇域产业发展规划 第十条:第一产业主要发展高效农业和规模型农业,建设优质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 第十一条:第二产业主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适度发展其余加工业。 第十二条: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体验式乡村旅游及商品贸易。第十三条:布局结构:构建“一核、三轴、三区”总体格局。 “一核”:指继光城镇建设区,是全镇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是公共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区。 “三轴”:是指罗桂公路主要产业发展轴线,同时串联西部和南部两个经济区,同时规划提升兴旺——袁家桥——石马——高石——团碑一线

池州市贵池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4-2020) 文本

目录 一、总则 (1) 二、旅游产业发展SWOT分析 (1) 三、旅游资源分析与开发评价 (1) 四、旅游市场潜力与定位分析 (2) 五、旅游发展战略规划 (3) 六、旅游市场营销规划 (3) 七、旅游形象战略规划 (4) 八、旅游产业空间布局与项目建设规划 (4) 九、旅游产品开发与线路规划 (5) 十、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规划 (6) 十一、旅游商品开发规划 (7) 十二、李白诗词旅游产品专项规划 (8) 十三、旅游解说系统规划 (8) 十四、旅游产业信息化规划 (9) 十五、旅游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10) 十六、旅游环境保护与生态安全规划 (10) 十七、贵池旅游区与“两山一湖”旅游区的战略对接 (11) 十八、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互动性创建规划 (12) 十九、旅游规划实施的管理保障体系 (13) 二十、附则 (13)

一、总则 第1条为促进贵池区旅游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通过后,将成为贵池区旅游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第2条规划指导思想。以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契机,以国家“十五”旅游规划精神为指导,根据国内外旅游发展趋势,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发挥贵池区旅游资源、区位条件优势,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管理与利用并重、硬件与软件并重,运用科学方法,塑造贵池旅游良好形象,构建贵池大旅游框架,以旅游带动贵池经济、社会整体协调发展,促进贵池现代化建设。 第3条规划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2)适度超前原则。(3)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原则。 第4条规划依据。国家、安徽省、池州市制定和颁布的相关法规、政策、技术标准和重要文件、文献。此外本规划还参考了贵池区及各乡镇、街道已经编制的社会经济、旅游发展、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交通规划、文物保护、水利、生态等方面的基础文献和规划资料。 第5条规划范围。贵池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范围为贵池区行政管辖的范围,包括4个街道办事处,13个镇,8个乡,总面积2516Km2。 第6条规划期限。本规划时段为2004—2020年,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时段。(1)近期:2004—2010年,重点项目启动运营期。(2)中期:2011—2015年,全面启动配套建设期。(3)远期:2016—2020年,纵深发展提高层次期。 第7条本规划在执行中应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规划相互协调。 二、旅游产业发展SWOT分析 第8条优势分析。贵池区自然风光优美,生态环境良好,生态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多,特色明显。目前,拥有千古杏花村、国家生态示范村——霄坑、省级风景名胜区齐山——秋浦仙境、“戏剧活化石”傩戏、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谷潭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升金湖,这些资源特色突出、优势明显,是打造贵池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的优势品牌。同时,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 第9条劣势分析。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景区(点)单体规模较小,各景区(点)之间的联动性差;旅游产业化水平较低;景点之间的交通不便捷;旅游人才缺乏。 第10条机遇分析。入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国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持续升温。安徽旅游业发展喜人,省旅游局预计,2020年全省入境游客将达160万人次,旅游创汇10亿美元,国内游客1.29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84亿美元,全省旅游总收入194亿美元。“两山一湖”旅游规划及其旅游经济的启动,为贵池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近年来,池州市政府确立了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战略地位,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贵池区经济结构调整、“十五”期间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建设。区政府也高度重视旅游业。贵池区旅游局作用加强,加大了对旅游发展的支持、监管和引导。这一切为贵池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此外,交通将助池州旅游走进“圈时代”,贵池区外部交通将更加顺畅。 第11条威胁分析。周围自然、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的竞争激烈;部分景区景观破坏较严重;旅游人才缺乏,旅游投入较少。 三、旅游资源分析与开发评价 第12条旅游资源类型结构。贵池区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共拥有地文景观类、水文景观类、生物景观类、遗址遗迹类、建筑与设施类、旅游商品类、人文

某县总体规划

苍南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0) 文本 (鉴定成果) 苍南县人民政府 苍南县规划建设局 二00八年八月

前言 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树立城乡空间资源管治的理念,打破城乡分割,实现“规划一张图,城乡全覆盖”。同时完善县域总体规划在促进空间布局优化、提升城市功能、引导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苍南县人民政府于2006年11月委托温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苍南县域总体规划。 我院于2006年11月以认真负责和积极推进工作的态度制定苍南县域总体规划的工作大纲,提交苍南县人民政府和规划建设局进行讨论。为了更好地开展县域总体规划的资料收集、编制和评审论证工作,苍南县人民政府成立了苍南县域总体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并于2007年4月26日召开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随后我院项目组成员多次赴苍南向24个部门和单位收集资料、对全县域范围进行踏勘并与近10多个乡镇进行交流和座谈,另外我们和规划建设局、发改局、国土资源局、交通局和旅游局等重点部门座谈并交换有关苍南县各专业的规划意见。 根据前期的调查分析,我们项目组通过内部讨论、个别部门征求意见等形式理清关系,拓展思路,主要对县域发展战略、空间结构、城镇职能结构、等级规模结构和交通条件等重大问题形成初步方案,并于2007年11月12日通过了苍南县政府组织召开的相关部门讨论会,初步形成一致性意见。同月,国土部门编制的《苍南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通过市县两级审查,我们项目组及时进行了“两规”的初步衔接,同时根据县域总规部门讨论会会议纪要进行修改完善形成中间成果。之后于2007年12月3日和6日分别向苍南县政府常务会和县委常委会进行了专题汇报,基本形成统一意见。按照省市要求,在苍南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2007年12月中旬在苍南成立“两规”衔接工作组,集中国土、规划两个部门和两家设计单位进行为期1周多时间的专题衔接,并就两规衔接结论专题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时进行汇报,最后形成的两规衔接专题报告于2007年12月27日在杭州顺利通过了省市县三级联查。 根据相关会议纪要及两规衔接审查意见等,我们项目组对纲要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完善,于2008年5月9日省建设厅在苍南县万豪大酒店组织召开了苍南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0)纲要论证会。省发改委、国土资源厅、水利厅、环保局、海洋与渔业局、浙江大学、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有关单位专家和领导,温州市有关部门领导,苍南县政府领导及县有关部门、县辖各乡镇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并进行了认真讨论和研究,会议认为规划纲要指导思想明确,思路清晰,基础工作扎实,技术线路和提出的县域发展战略与空间开发保护框架基本可行,规划纲要经过修改后,可以作为下一步规划编制的依据。根据温市规2008-107号文件,我们项目组对苍南县域总规进行修改完善和深化。 于2008年7月17日苍南县人民政府在苍南县万豪大酒店组织召开了苍南县域总体规划方案评审会。省建设厅、温州市规划局、浙江大学、省城乡规划设计院、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有关单位领导和专家,苍南县政府领导及县有关部门、各镇乡、街道、开发区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成立了专家组,与会专家在听取规划方案的介绍后,进行了认真讨论和研究。专家认为为了统筹苍南县域城乡发展,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合理安排城乡居民点和各类设施布局,加强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人口、空间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苍南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组织编制县域总体规划是必要和适时的。规划编制工作符合程序,规划指导思想明确,资料翔实,重点突出,规划内容基本符合有关规定,予以通过。同时在大渔湾围垦、“北群南点、双核四轴”的空间布局结构、人口和用地规模以及市政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建议。 为了更好地衔接苍南县实际情况并广泛听取群众基层意见,我们项目组于2008年7月底至8月初到苍南分片区召开征询意见会,并于有关部门进行衔接。 现根据专家意见和片区以及部门衔接,修改完成县域总体规划签定成果,提交省市相关部门审查。 苍南县域总规项目组 2008.8.16

广州市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标准

广州市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标准

广州市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标准 根据《国务院关于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2006]第483号)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对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土地分级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标准调整如下: 一、土地等级及税额。 土地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每平方米年税额27元18元10元6元4元3元 二、各等级土地具体范围。 (一)一级土地。 天河体育中心商务区(西至体育西路、东至体育东路、北至天河北路、南至天河南一路);北京路(中山路口至大南路口之间路段);上九路、下九路。 (二)二级土地。 越秀区:华乐街、东湖街、梅花村街、农林街、黄花岗街、建设街、大东街、大塘街、珠光街、白云街、登峰街、六榕街、人民

街、流花街、诗书街、光塔街、大新街、北京街(划定为一级土地的除外)、广卫街、洪桥街、东风街。 荔湾区:金花街、西村街、南源街、逢源街、多宝街、龙津街、昌华街、岭南街(划定为一级土地的除外)、华林街(划定为一级土地的除外)、沙面街、站前街、彩虹街。 海珠区:素社街、南华西街、凤阳街、滨江街、南石头街、昌岗街、龙凤街、海幢街、沙园街、瑞宝街、江海街、南洲街、琶洲街、赤岗街、新港街、江南中街。 天河区:天河南街(划定为一级土地的除外)、沙河街、林和街(划定为一级土地的除外)、石牌街、冼村街、猎德街、沙东街、员村街、天园街。 (三)三级土地。 越秀区:矿泉街。 荔湾区:桥中街、花地街、茶滘街、东漖街、中南街、海龙街、冲口街、东沙街、石围塘街、白鹤洞街。 海珠区:华洲街。 天河区:五山街、兴华街、元岗街、长兴街、车陂街、棠下街。

常宁市水口山经济开发区有色金属工业园总体规划文本20191128112529.docx

常宁市水口山经济开发区有色金属工业园总体规划(2011-2030) 文本■ 图集■ 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二o—一年十二月

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4) 第二章功能和规模 (5) 第三章用地布局规划 (5) 第四章土地利用开发舷 (8) 第五章道路交通规划 (9) 2

第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2) 第H 市政公用设施艷 (13) 第九章瞇系统规划 (18) 第十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9) 第十一章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23) 第十二章城市设计导引 (23) 第十三章村民安地规划 (24) 第十四章综合防灾 (24) 第十五章近期建设规划 (26) 第十规划施 (31) 第附则 (32)

常宁市水口山经济开发区有色金属工业园总体规划(2011-2030)文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常宁市水松地区总体规划(2010-2030)》,科学指导水口山有色金属工业园各项建设活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设部《城市规划编 制办法》的规宦和要求,特制订本规划文本。 第二条本规划是指导水口山有色金属工业园城市建设的法律性文件, 自批准实施之日起,规划区内的各项规划设计和建设活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 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三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 3、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2009年9月); 4、《常宁市水松地区总体规划(2010-2030)>(正式成果、2011年12月) 5、《湖南常宁水口山经济开发区“十二五”规划》(2011年7月) 6、《水口山区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专项规划》(2009年11月) 7、《衡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8、《常宁市松柏镇上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2010年12月); 9、《湖南常宁水口山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2010年8月); 10、《常宁市水松地区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2011年8月); 11、《常宁市城乡规划管理实施细则》(2011年3月) 12、常宁市、水松地区政府及职能部门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 13、规划区1:5000地形图 14、国家、湖南省、常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第四条规划期限* 2011—2030 其中,近期:2011—2015年 4

新州镇总体规划文本 6.25

儋州市新州镇总体规划(2006—2020) 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实现儋州市新州镇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促进镇域城镇建设与资源合理配置,确保新州镇区的快速健康发展,达到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城镇发展目标,特制定《儋州市新州镇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1.0.2条本规划是调控新州镇城镇化进程与指导新州镇规划区内各项建设活动的纲领性文件。本规划指导新州镇区详细规划。规划区内各项专业规划的编制工作,必须符合本规划。 第1.0.3条凡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建设活动的个人或单位,均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相关规定,执行本规划,并服从主管部门的规划管理。 第1.0.4条本规划的调整与修改,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有关条款执行。 第1.0.5条规划期限 儋州市新州镇总体规划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 近期:2006~2010年; 中期:2011-2015年; 远期:2016-2020年。 第1.0.6条规划范围 本次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为新州镇镇域范围,总面积79平方公里。 镇区规划范围包括新州原镇区和新英、荣上等村,以及盐田和新地的部分范围,总面积为6.46平方公里。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第2.0.1条总体发展战略 进一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经济总量,增强经济活力。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和体育等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逐步达到现代化城镇的标准;生态环境和城镇形象塑造成就显著,逐步使新州发展成为儋州湾的一个重要港口城镇。 第2.0.2条产业发展策略 (1)第一产业:大力发展渔业,注重林业的发展和保护,并保护基础种植业。 鼓励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 加强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推进农业服务组织和机制创新,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 (2)第二产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扩大市场影响,以新英或新州的品牌来发展特产渔业。在鼓励树立品牌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现有名牌,特别是新英红鱼粽,加强监督管理。 (3)第三产业:为自身以及区域服务的休闲型旅游度假产业将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所在。 生产性服务业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信息服务体系;消费性服务业则鼓励发展所有制形式和经营业态多样化、诚信便民的零售、餐饮等商贸服务。 第2.0.3条产业布局规划 充分考虑新州镇的现状,基于其发展条件与产业发展研究,对镇域的产业进行总体布局:(1)新州组团:作为全镇的行政、商业、文化和体育中心,主要发展第三产业。 (2)新英组团:主要发展渔业和养殖业。 (3)西南部英均片区:由于交通条件较好,用地条件比较优越,是新州镇通往白马井和洋浦经济开发区的重要通道,规划建议英均片区发展以虾田养殖业为主的第一产业与养殖业,带动西南部各村的发展。 (4)南部的腾阳片区: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作为速生林产业和种植业基地; (5)东部的大屯片区:发展作为甘蔗种植业基地; (6)东北部的宝山片区:发展成为新州的花生和蔬菜种植区,为镇区以及洋浦提供优良的蔬果和粮食。

江高镇总体规划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规划方向与目标 (3) 第一节规划依据与期限 (3) 第二节规划发展方向与目标 (4) 第三节人口规模的规划控制 (4) 第四节建设用地规模的规划控制 (4) 第三章镇域土地综合利用规划 (5) 第四章镇中心区总体规划 (7) 第一节规划结构与总体建设用地布局 (7) 第二节道路系统规划 (9) 第三节仓储用地规划 (10) 第四节居住用地规划 (10) 第五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11) 第六节商业金融用地规划 (12) 第七节工业用地规划 (13) 第八节绿化用地规划 (13) 第九节市政设施用地规划 (13) 第十节对外交通用地规划 (14) 第十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14) 第十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14) 第十三节防洪排涝工程规划 (16) 第十四节防灾工程规划 (16) 第十五节电力工程规划 (16) 第十六节电信规划 (17) 第五章近期建设规划(2004—2010) (18) 第一节近期规划建设目标与原则 (18) 第二节近期建设用地规模 (18) 第三节近期若干专项工程建设 (20) 第六章规划强制性内容 (21) 第一节江高镇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 (21) 第二节城市建设用地强制性内容 (21)

第一章总则 1.0.1为适应江高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市)建设需要,指导江高镇一定时期内的城乡建设,提供本镇发展建设与土地开发利用的规范控制依据,便于各有关部门实施对本镇范围内各项建设事业的管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特编制本(总体)规划。 1.0.2本规划的编制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按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要求进行具体操作,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与省、市有关规定相协调。 1.0.3 本规划编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力求全面和具体地体现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特征与趋势,协调好与白云区、广州市及至于更大区域范围内城乡发展建设战略调整的关系,满足本镇城乡建设用地扩展的基本要求。规划对大城市地区的城乡结合部在城市化过程中所涉及的村镇规划编制、土地利用模式、城乡建设管理等方面从理论到方法进行新的探索,力求走出一条适合于该类地区的城镇发展的具体建设的引导控制和实施管理的新路子。

商丘市黄河故道总体规划文本

前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商丘区域性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商丘市委市政府于2008年底进行了商丘黄河故道生态工程概念规划的招标,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设计院、复旦大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等七家单位进行方案设计。经专家对方案的评审,确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我院)为中标单位,委托我院进行进行生态工程总体规划工作,并开展林七水库、吴屯水库、民权林场三个景区的总体规划和局部的详细规划。 根据项目的多专业实际情况的复杂性,我院邀请了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设计院组成联合项目组,共同进行本项目的规划工作。其中我院负责总体规划、相应专项规划设计和的林七水库、吴屯水库详细规划工作,北京林业大学负责水利工程专项规划工作,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设计院负责林业工程专项规划和民权林场申甘林带的详细规划工作。 项目组于2009年6月12日至27日由我院进行统筹在商丘进行了第一次现场调研,并进行了资料收集。在2009年8月中旬完成了初步方案。2009年9月下旬,根据市里的指示,对原确定的详细规划两景区林七水库和吴屯水库进行了调整,改为对梁园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包括天沐湖景区)和任庄水库南景区进行详细规划。因规划用地调整,项目组先后于2009年10月和11月两次到商丘对梁园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天沐湖景区和任庄水库根据详规深度要求进行了详细调研,2010年1月上旬,市黄河故道生态工程规划领导小组领导到京再次检查规划工作进展情况,听取项目组工作汇报,并给予相关指示和工作要求。 项目组在认真研究各投标方案的前提下,在对黄河故道现状进行详细踏勘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了商丘市各位领导、专家和各部门意见和建议。根据工作进程,项目组多次组织会议,三个单位的专家、学者与项目组成员进行了多次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对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正,以求得到最科学的规划成果。 2010年3月,商丘市委市政府就明清黄河故道生态工程规划专题组织了科学发展观学习落实大会,项目组汇报了总体规划成果和详细规划的方案成果,市委市政府各位领导和各部门充分肯定了规划成果,并提出了修正建议和意见。 项目组根据会议意见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和完善,并于2010年6月提交评审成果,商丘市政府组织了省内外知名专家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对提交的规划成果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评审,经评议,评委会一致评审通过总规成果和各详规成果,并提出了修改建议和意见。 根据专家评审所提建议和意见,以及市属各部门的意见,项目组对规划成果再次进行深入修改,并进一步深化了相关内容,规划领导小组对规划成果进行了多轮认真细致的校正、核对,在项目组和领导小组的共同努力下,形成最终成果。 规划成果包括:《商丘市明清黄河故道生态工程总体规划》文本说明书、《商丘市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详细规划》、《商丘市明清黄河故道天沐湖景区详细规划》、《商丘市明清黄河故道任庄水库南景区详细规划》、《商丘市明清黄河故道申甘林带景区详细规划》共五项内容。 在本次规划工作中,得到了商丘市黄河故道生态工程规划领导小组、市政协、市规划局、水利局、林业局、农业局、国土局、梁园区、民权县、虞城县、文物局、环保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协作,特别感谢领导小组付出的辛勤工作,我们为他们呢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所感动,在此深表谢意!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商丘市明清黄河故道生态工程规划》联合项目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