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必读书目

财政学必读书目
财政学必读书目

湖南商学院财政学专业必读参考书目(2010)

大学低年级(大一至大二)

1、经济学原理(曼昆,北京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

2、生活中的经济学(茅于轼,三联书店)

3、文化传统与经济组织(王询,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4、《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中国怎么办》,(时寒冰,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5、《人人都爱经济学》(王福重,人民邮电出版社)

6、西方经济学名著提要(宋承先,江西人民出版社)

7、WTO法律规则与非关税壁垒约束机制(王海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8、格林斯潘效应(谢毅斌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9、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斯蒂格里茨,中国物资出版社)

10、走进风险的世界(樊纲,广东经济出版社)

11、时间简史(霍金,湖南科技出版社)

12、当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杨小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3、《峭壁边缘》(亨利。保尔森,中信出版社,2010.4.1)

14、《经济学家是我的仇人》(周洛华,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10)

大学高年级(大三至大四)

1. 亚当.斯密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97年。

2. 凯恩斯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三联书店,1957年。

3. 萨缪尔逊:《经济分析的基础》,商务印书馆,1979年。

4. 布坎南,阿罗:《公共选择理论》,商务印书馆,1979年。

5. 布伦南,布坎南:《宪政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6. 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7. 安东尼B阿特金森,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公共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8. 乔.B.史蒂文斯:《集体选择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9. 哈耶克:《哈耶克论文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C.V.布朗,P.M.杰克逊,张馨译,公共部门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00年。

11.西蒙.詹姆斯,克里斯托弗.诺布斯著,罗晓林、马国贤译,税收经济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

12.凯文.E.墨菲,马克〃希金斯著,解学智等译:美国联邦税收制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13.费雪:州和地方财政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24.项怀诚:中国财政通史,中国财经出版社,2006年。

35.于海峰:中国现行税制税收运行成本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37.傅道忠:积极财政政策转型研究,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4年。

38.董秀薇:IT环境下税收征管业务再造,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年。

39. 黄达:黄达书集(第三、四卷),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

40. 王传纶,王传纶文集,中国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41. 陈共,陈共文集,中国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42. 陈共,积极财政政策及其财政风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43. 陈共,昌忠泽,美国财政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44. 安体富,王海勇,当前中国税制改革研究,中国税务出版社,2006年

45. 朱青,养老金制度的经济分析与运作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6. 姜维壮、李俊生,当代财政学主要论点(续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

政治学阅读书目

阅读书目 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5年 洛克:《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64年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1982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62年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 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轮》,商务印书馆 约翰·密尔:《代议制政府》商务印书馆,1982年 约翰·密尔:《论自由》,商务印书馆,1959年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 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马克思:《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本,三联 霍布豪斯,《自由主义》,商务1996 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 塔尔蒙:《极权主义民主的起源》,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年 以赛亚·伯林:《自由论》译林出版社2003年 邦亚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商务印书馆1999年 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

财政学选择题新选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市场失灵的表现有()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 C.外部效应 D.公共产品 E.通货膨胀 2、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区别的主要标准是() A.非排他性 B.非竞争性 C.不可分割性 D.排他性 E.竞争性; 3、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有来自() A.M B.V+M C.C+V+M D.C+V 4、财政的基本特征有() A.阶级与公共性 B.强制与无直接偿还性 C.收支平衡性 D.公平 5、财政职能主要有() A.资源配置 B.收入分配 C.经济稳定 D.财政监督 二、判断题 1、不论是在计划经济还是在市场经济,财政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2、在任何经济社会中社会总产品的再分配都主要是通过财政来进行的。() 3、公共财政就是财政。() 4、行政、国防都是混合物品。()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一、不定项选择题 1、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标准有() A.成本―效益法 B.公共定价法 C.最低费用选择法 D.招标法 2、财政支出的公平包括() A.社会公平 B.经济公平 C.体制公平 D.结果公平 3、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和单位,采取() A.国有国营模式 B.国有国控模式 C.公司制 D.垄断模式 二、判断题 1、纯公共物品不能由市场提供。() 2、垄断国有企业采取国有国营模式。() 3、目前,对我国来说,侧重于效率同是兼顾公平。() 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在我国转移支出大体包括() A.补助支出 B.捐赠支出 C.债务利息支出 D.财政补贴 E.行政支出 2、财政支出的核心问题是() A.财政支出结构 B.财政支出规模 C.压缩经济建设支出 D.提高支出的使用效率 3、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分类() A.经济建设费 B.社会文教费 C.国防费 D.行政管理费 E.债务支出 4、国防支出属于() A.购买支出 B.转移支出 C.补偿性支出 D.积累性支出 5、社会总产品的运动,从静态的价值构成上划分为() A.补偿性支出 B.积累性支出 C.消费性支出 D.购买性支出 二、不定项选择 1.技术改造支出属于; A.生产性支出B.经常性支出C.投资性支出D.积累性支出 2.下列属于消费性支出的是: A.基本建设支出B.价格补贴支出C.国家储备支出D.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3.按财政功能分类,所占数额最大的是: A.经济建设支出B.投资性支出 C.行政管理费D.积累性支出 4.下列属于经常性支出的是: A.支付债务利息B.基本建设投资 C.国家储备支出D.购置交通工具支出 5.下列产业中,应由财政进行投资的有: A.环境治理B.治理国土 C.能源开发D.教育

【考研】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读书目清单

女性文学:陈染:《私人生活》林白:《回廊之椅》徐小斌:《双鱼星座》 港澳台文学:白先勇:《台北人》《纽约客》金庸:《金庸全集》 11、冯至:《我是一条小河》、《蛇》: Z! |/ V" d; k( B! j( }' U 12、闻一多:《死水》、《发现》、《口供》, G, ?3 ^( o/ P 14、李金发:《弃妇》 24、柔石:《二月》 J* G, ]$ k# M N2 ]$ j0 W 26、张天翼:《包氏父子》. p; d; a9 h2 q7 q/ n 27、艾芜:《山峡中》! A8 j: R- `1 y) x9 r& S- M8 G 28、萧红:《呼兰河传》4 k3 K4 s) m1 O7 f4 r! f/ Z" p( E 29、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 a- n% x3 ?: E' u! W 30、施蛰存:《梅雨之夕》7 O/ A# l5 N3 a( _ 31、戴望舒:《雨巷》、《我的记忆》、《寻梦者》、《我用残损的手掌》 32、卞之琳:《断章》、《距离的组织》、《尺八》 33、何其芳:《预言》 34、臧克家:《难民》、《老马》) C9 K7 f2 A# L) F' a9 v' x; T 35、鲁迅:《灯下漫笔》、《纪念刘和珍君》、《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铸剑》、《采薇》 36、林语堂:《我的戒烟》! x: K; ?1 |/ t4 |/ R: @, p; ? 37、何其芳:《雨前》、《哀歌》 t+ U- j! K% @2 L. I: Q& L- Q& w 38、夏丏尊:《白马湖之冬》 39、丰子恺:《渐》7 o7 e, P1 b o; d3 s 40、夏衍:《包身工》 42、夏衍:《上海屋檐下》 44、张天翼:《华威先生》 51、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太阳》3 W( a9 52、田间:《给战斗者》- A2 g) M' f4 _7 E 53、穆旦:《诗八首》 54、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55、梁实秋:《雅舍小品》(选)3 g+ Z1 y' V" B0 ]3 D3 Q( u, a. ~ 56、阳翰笙:《天国春秋》& o0 M' j# G+ q: i( E 57、夏衍:《芳草天涯》 58、陈白尘:《升官图》 59、贺敬之、丁毅等:《白毛女》8 B* @& z/ m9 j* k7 P 当代文学: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当代文学史研究:问题与方法》《1956:百花时代》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整体观》 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原名《革命·历史·小说》) 李杨《抗争宿命之路》《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 曹文轩《二十世纪文学现象研究》和《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补充:《小说门》、《第二世界》) 孟繁华《共和国文学五十年

中学历史教师必读书目

东莞市柴松方名师工作室、第二批中学历史学科带头人团队推荐阅读书目 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 1、朱凤翰《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2、张荫麟:《中国史纲》新版,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9版 3、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4、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5、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中华书局2006年版 6、李亚平《帝国政界往事》(宋、明、清) 中国近代史参考书目: 1、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三联书店1997年版。 3、茅海建:《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4、茅家琦:《太平天国通史》(3册),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5、戚其章:《甲午战争史》,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6、林华国:《义和团运动史事考》 7、章开沅、林增平主编:《辛亥革命史》(三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 8、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徐中约:《中国近代史》(The Rise of Modern China),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周策纵:《五四运动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1、郭德宏,王秀鑫《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 12、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沈志华等人编

世界史参考书目 1、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上下两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布罗代尔.《文明史纲》,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4、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革命的年代》、《资本的年代》、《帝国的年代》英艾瑞克.霍布丝鲍姆江苏人民出版社 6、杰克逊·斯皮尔福格尔《世界历史》,大象出版社,2006年 7、加里·纳什《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历史理论: 1、王家范《史家与史学》,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 2、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韩震主编《历史观念大学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教育学、心理学 1、[美]阿妮塔·伍德沃克,陈红兵译《教育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2、齐健、赵亚夫《历史教育价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3、(美)帕默尔著吴国珍译《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 4、(美)英特拉托《我的教学勇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其他: 1、候建新:《社会转型时期西欧与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3、张凤阳《政治哲学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4、(美)洛温著,马万利译《老师的谎言—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

50部新闻学必读书目

新闻学专业书单 1、盖伊·塔奇曼:《做新闻》,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2、迈克尔·舒德森:《发掘新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3、(荷)迪克着,曾庆香译:《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4、(美)林文刚编,何道宽译:《媒介环境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保罗·莱文森着,何道宽译:《新新媒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凯斯·桑斯坦:《信息乌托邦》,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7、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8、黄旦:《作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版 9、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美)苏珊·桑塔格:《论摄影》,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 11、尼尔·波兹曼着,章艳、吴燕莛译:《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埃默里父子着,展江译:《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莫利:《电视、受众和文化研究》,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14、(美)凯瑞着,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15、(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6、(英)迈克·费瑟斯通着,刘精明译:《消费文化和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17、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18、王卫明:《高级新闻采编实务》,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19、(美)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三联书店,2016年版 20、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1、罗素着,何兆武等译:《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22、马可·奥勒留:《沉思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23、(英)安东尼·吉登斯着,赵旭东、方文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24、扬之水:《读书十年》(一、二、三),中华书局,2012年版 25、(美)詹明信着,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97年版 26、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27、(美)詹姆斯·麦迪逊着,尹宣译:《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上下册),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 28、(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戒》,三联书店,2013年版 29、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0、杨光斌:《政治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1、(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7年版 32、(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 33、(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92年版 34、马克思·韦伯:《学术与政治》,三联书店,1998年版 35、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5年版

财政学选择题含答案

2014年5月财政学作业(2)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 ()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 A、公共物品 B、私人物品 C、消费品 D、固定资产 2.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 A、混合物品 B、公共物品 C、私人物品 D、准私人物品 3. ()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A、财政 B、税收 C、货币政策 D、国际贸易 4. ()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5. ( )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服务。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二、多项选择题 1. 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 C、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D、自由竞争 2. 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 A、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B、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C、私人性与非私人性 D、垄断性与非垄断性 3. 政府介入和干预市场的手段或政府的经济作用是()。 A、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 C、财政手段 D、法律手段 第二章财政职能 一、单项选择题 1、交换效率的含义是: A、在给定资源和技术的条件下,产出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B、在给定的产出水平条件下,产品结构能使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C、在给定的产品结构条件下,当某个消费者的效用给定时其他消费者效用达到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D、产出水平最大化且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2、产品组合效率要求满足()条件。 A、每一产品的资源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 B、每一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C、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产品的边际转换率 D、资源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产品的边际转换率 3、生产效率的含义是: A、在给定资源和技术的条件下,使产出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B、在给定的产出水平条件下,使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财政学作业3和4答案

2011年5月财政学作业(3、4)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 ()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 A、公共物品 B、私人物品 C、消费品 D、固定资产 2.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 A、混合物品 B、公共物品 C、私人物品 D、准私人物品 3. ()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A、财政 B、税收 C、货币政策 D、国际贸易 4. ()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5. ( )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服务。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二、多项选择题 1. 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 C、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D、自由竞争 2. 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 A、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B、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C、私人性与非私人性 D、垄断性与非垄断性 3. 政府介入和干预市场的手段或政府的经济作用是()。 A、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 C、

财政手段D、法律手段 第二章财政职能 一、单项选择题 1、交换效率的含义是: A、在给定资源和技术的条件下,产出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B、在给定的产出水平条件下,产品结构能使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C、在给定的产品结构条件下,当某个消费者的效用给定时其他消费者效用达到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D、产出水平最大化且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2、产品组合效率要求满足()条件。 A、每一产品的资源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 B、每一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C、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产品的边际转换率 D、资源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产品的边际转换率 3、生产效率的含义是:

历史学研究生必读书目

书目: 经学:春秋左传注(杨伯峻)春秋公羊传注疏孟子正义经学历史(皮锡瑞)经子解题(吕思勉)春秋繁露谷梁传新学伪经考白虎通五经异义礼记 史学: 正史(按顺序):后汉书(今文,好懂)史记汉书明史(要分辨秽史)三国志 断代: 先秦:先秦史(吕思勉)先秦史(翦伯赞)先秦上古史研究(顾颉刚)战国史(杨宽)以及刘起于关于尚书的研究还有先秦思想史十讲(忘了谁写的) 秦汉:秦汉史(吕思勉)秦汉史(翦伯赞)秦汉史(钱穆)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军功受益阶层研究(李开元)秦帝国的崩溃(李开元)以及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秦始皇传汉高帝传光武帝传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单传诸葛亮大传 二十等爵制(西岛定生)察举制度史稿(阎步克)从爵本位到官本位(阎步克)士大夫政治衍生史稿(阎步克)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严耕望) 两晋南北朝:两晋南北朝史(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王仲若)魏晋南北朝史纲(韩国磐)北魏政治史(张金龙)魏晋南北哦朝史讲演录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魏晋南北朝(严耕望) 隋唐五代:隋唐五代史(吕思勉) 宋辽西夏:宋代经济史(漆侠)王安石传(梁启超)邓广明的一些书祖宗之法(邓小南) 元明清:明史讲义清史讲义(孟森)南明史(司徒林)(顾城)南明痛史 民国:民国史(李新)民国十年(唐德刚)袁世凯传(唐德刚)我只读了这些,或许还有一些忘记了,可以问我。我只注重秦汉和魏晋时期的史事。中华民国史(张宪文)子部:荀子集释论语集释 集部:杜工部集 理学: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朱子大传 1、徐中舒编注:《左传选》,中华书局1963年。 2、米新夏主编:《史记选》,中华书局1990年。 3、冉德昭、陈直主编:《汉书选》,中华书局1962年。 4、王仲荦编注:《资治通鉴选》,中华书局1965年。 5、余嘉锡:《士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6、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

财政学选择题

第一章财政对象和财政职能 财政学是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社会影响的一门学科。√ 财政如何履行收入分配职能(CD)。 A、维护市场有效竞争 B、解决外部性 C、通过超额累进的所得税,对高收入人群征收高额税收 D、对低收入人群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3、财政如何履行资源职能(ACD)。 A、提供公共品 B、对高收入人群征税调节收入差距 C、矫正外部性 D、维护市场有效竞争 4、运用财政的某些制度性安排起到经济“自动”稳定功能,从收入制度角度看,主要是指(C)。 A、失业救济金制度 B、政府采购制度 C、税收制度 D、公债制度 5、以下哪项不属于斯密所认为的政府该干的事情?(D) A、保护社会不受外国侵略 B、保护每一个社会成员不受其他社会成员的不公正对待 C、提供某些公共机构和公共工程 D、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 6、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ABCD)。 A、划清市场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B、规范工资制度 C、加强税收调节 D、通过转移性支出,改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与手段。√ 8、下列属于财政现象的是(C)。 A、企业引进外资 B、企业发行股票 C、企业购买公债 D、企业购买金融债券 9、财政是一种(C)为主体的经济行为。 A、企业 B、个人 C、国家或政府 D、市场 10、财政研究范围包括(ABCD)。 A、中央政府 B、省级政府 C、市级政府 D、县级政府 11、下列不属于财政现象的是(D)。 A、2013年营业税改增值税在全国推行 B、2015年财政部在香港分两次发行共280亿元人民币国债 C、2015年中国国防预算增加10% D、201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12、政府进行市场干预的理由在于(C)。 A、税收 B、反托拉斯法 C、外部性 D、以上都是 13、收入分配的含义通常指对(C)的分配。 A、国民总产值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必读书目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基础阅读书目 一、专业类 1.《报刊的四种理论》[美]施拉姆等,新华出版社,1980. 2.2.《多种声音,一个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 3.《百年中国新闻人》李彬、涂鸣华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4.《走进中国——美国记者的冒险与磨难》[美]彼得"兰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5.《美国新闻史》[美]埃默里,新华出版社,2001. 6.《西方新闻界的竞争》[美]约翰"霍恩伯格,新华出版社,1985. 7.《名记者清华演讲录》方芳、乔申颖遍,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 8..《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乌拉圭]加莱亚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9.《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德]茨威格,三联书店,1986. 10.《西行漫记》[美]斯诺,三联书店,1979. 11..《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美]索尔兹伯里,解放军出版社,1986. 12.《范长江新闻文集》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 13.《混沌:开创新科学》[美]格雷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4..《巴黎烧了吗》[美]克林斯、[法]拉皮埃尔,董乐山译,译林出版社,2002. 15.《新闻:政治的幻象》[美]班尼特,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 16.《关于电视》[法]布尔迪尼,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17.《理解大众文化》[美]约翰"费斯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8.《东方学》[美]萨义德,三联书店,1999. 19.《麦克卢汉:媒介与信使》[加]马尔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0.《组织传播》[美]米勒,华夏出版社,2000. 21. 《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英]威廉斯,三联书店,2005. 22.《人类传播理论》[美]李特约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3.《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思想与战略的历史》[法]马特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4.《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美]施拉姆,华夏出版社,1991. 25.《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美]罗杰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26.《传播政治经济学》,[加]莫斯可,华夏出版社,2000. 27.《大众文化与传媒》路扬、王毅,上海三联书店,2000. 28.《新媒介与创新思维》熊澄宇编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9.《娱乐至死》[美] 波兹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0.《富媒体穷民主》[美] 麦克切斯尼,新华出版社,2004. 二、通识类 1.《诗经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2.《史记选》王伯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3.《唐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4.《唐宋词选》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5.《三国演义》罗贯中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6.《水浒传》施耐庵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

历史阅读推荐书目

历史阅读推荐书目 一、史学理论与方法 .《葛剑雄文集(全册)》葛剑雄 .《史家与史学》王家范 .《治史三书》严耕望 .《为历史学辩护》[法]马克·布洛赫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杨宁一 二、中国史 .《国史概要》樊树志 .《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全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通史》吕思勉 .《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 .《中国史稿地图集》郭沫若 .《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许倬云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代精神》《中国文化十二 讲》钱穆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陈寅恪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叫魂——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 .《晚清七十年》唐德刚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茅海建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 .《近代中国史纲》郭廷以 .《找寻真正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杨天石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金冲及 .《中国近代史》徐中约 .《西行漫记——外国人笔下的红色中国丛书》(美)埃德加·斯诺 .《西风东渐:衣食住行的近代变迁》苏生文赵爽 .《中国古代简史》张帆 .《跌荡一百年》(上、下)(全二册)》吴晓波 .《"大跃进"运动纪实》阳雨 .《“文化大革命”简史》席宣金春明 .《历史三调 : 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美]柯文杜继东.《北洋军阀史》来新夏 .《哈佛中国史(全六卷)》[加拿大] 卜正民 .《中华文明史(共册)》袁行霈 .《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苏同炳 .《剑桥中国史(全十册)》[美] 费正清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十卷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黎东方讲史(全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邓小平时代》傅高义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步平荣维木 .《胡适口述自传》胡适口述唐德刚译注 .《毛泽东传》[美] 罗斯·特里尔 .《革命年代》高华 .《中华文化史(上下)》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 .《中国思想史》《中国历史十五讲》张岂之 .《孙中山传》尚明轩 .《中国古代经济史稿》李剑农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美的历程》李泽厚 .《中国历史地图集(全八册)》谭其骧 .《筚路维艰 : 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萧冬连 .《一百个人的十年》冯骥才 .《世纪映象:衣食住行百年图史》严昌洪 .《超越国境的东亚近现代史》中日韩三国共同历史编纂委员会 .《中国艺术史》[英] 迈克尔·苏立文 .《图说中国绘画史》[美] 高居翰 三、世界史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 .《人类文明的演进(上、下)》齐世荣主编 .《英国通史》钱乘旦 .《德国史纲》孙炳辉、郑寅达 .《世界经济简史——从旧石器时代到世纪末》[美]龙多·卡梅伦,拉里·尼尔著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 .《大国的兴衰——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美] 保罗·肯尼迪 .《光荣与梦想——美国社会实录》[美] 威廉·曼彻斯特 .《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全五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全六卷)》[英] 丘吉尔.《战争改变历史——年以来的军事技术、战争及历史进程》[美] 马克斯·布特 . 《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沈志华 .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共三册) : 苏联历史专题研究()》沈志华主编 .《巨人的陨落 : 世纪三部曲》[英] 肯·福莱特于大卫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世界:一部历史》(美)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 .《西方那一块土 : 钱乘旦讲西方文化通论》钱乘旦 .《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基督教与西方文化》赵林 .《克伦威尔传》[英]查尔斯·弗思 .《拿破仑》[德] 艾密尔·鲁特维克 .《法国史演义》刘宗绪 .《牛顿传》[美] 詹姆斯·格雷克

财政学常见考题(选择、判断)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为政府介入或干预提供了必要性和合理性的依据。 A.经济波动 B.公共产品 C.公平分配 D.市场失灵答案:D 2、公共产品区别于私人产品的主要标准是()。 A.非排他性 B.非竞争性 C.排他性 D.竞争性答案:AB 3、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 A.国防 B.花园 C.教育 D.桥梁答案:A 4、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准公共物品()。 A.国防 B.花园 C.教育 D.桥梁答案:BCD 5、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 C.收入分配不公 D.经济波动答案:ABCD 6、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 A.立法和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C.财政手段 D.强制手段答案:ABC 7、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 A.政府决策失误 B.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 C.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D.寻租行为答案:ABCD 8、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包括()。 A.历史性 B.非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单一性答案:BC 9、财政的基本特征包括()。 A.阶级性与公共性 B.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 C.收入与支出的平衡性 D.历史性答案:ABC 10、纯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是()。 A.政府(公共)提供 B.市场提供 C.私人提供 D.混合提供答案:A 11、政府提供纯公共物品的收入来源是()。 A.税收 B.收费 C.价格 D.税费答案:A 12、混合物品的类型有()。 A.拥挤性物品 B.价格排他物品 C.外部效应的物品 D.非竞争性同时具备排他性答案:CD 13、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混合物品的有效提供方式有()。 A.政府授权经营 B.政府参股经营 C.政府补助 D.政府垄断经营答案:ABC 14、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有()。 A.成本—效益分析法 B.因素分析法 C.最低成本法 D.最低费用选择法答案:ABCD 15、在我国转移支出大体包括()。 A.补助支出 B.捐赠支出 C.债务利息支出 D.财政补贴 答案:ABCD 16、财政支出的核心问题是()。 A.财政支出结构 B.财政支出规模 C.压缩经济建设支出 D.提高支出的使用效率答案:D 17、技术改造支出属于()。 A.生产性支出 B.经常性支出 C.投资性支出 D.积累性支出答案:AC 18、下列属于经常性支出的是()。 A.支付债务利息 B.基本建设投资 C.国家储备支出 D.购置交通工具支出答案:A 19、下列支出中属于国家基本支出的有()。 A.经济建设支出 B.社会文教支出 C.行政管理支出 D.国防支出答案:CD 20、用于文教卫生事业的支出属于()。 A.生产性支出 B.非生产性支出 C.社会消费性支出 D.投资性支出答案:BC 21、政府财政投资的标准主要有()。 A.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 B.资本-劳动力最大化 C.就业创造 D.边际成本最大化答案:ABC 22、西方各国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来自于()。 A.社会保障税 B.增值税 C.财政拨款 C.各项费用答案:A 23、社会保障支出分为()。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补贴 D.社会福利答案:ABD 24、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是()。 A.基金式 B.部分基金式 C.现收现付式 D.企业捐助答案:B 25、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包括()。 A.社会保险型 B.社会救济型 C.普通津贴型 D.节俭基金型答案:ABCD 26、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主要收入是()。 A.税收 B.利润 C.债务 D.国有资产管理收入答案:A 27、改革开放初期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下降的原因有()。 A.减税让利 B.增税政策执行不力 C.分配政策向个人倾斜 D.根本原因是体制调整带来的生产效率下降答案:AC 28、税收的形式特征是()。 A.强制性 B.完整性 C.无偿性 D.固定性答案:ACD 29、除税率外,调节纳税人负担的措施还有()。 A.规定起征点和免税额 B.减免 C.附加 D.加成答案:ABCD 30、按照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将税收可分为()。 A.从量税 B.从价税 C.价内税 D.价外税答案:CD 31、税收转嫁的方式有()。 A.顺转 B.逆转 C.消转 D.税收资本化答案:ABCD 32、反映征税广度的是()。 A.税源 B.税率 C.税目 D.税基中;第八章第二节税收术语与水收分类;答案:D 33、按课税对象我国税种一般分为()。 A.所得课税 B.资源课税 C.商品课税 D.行为课税 E.财产课税 易;第八章第二节税收术语与水收分类;答案:ABCDE 34、一般来说,一国税率可分为哪几类()。 A.比例税率 B.定额税率 C.定量税率 D.累进税率 易;第八章第二节税收术语与水收分类;答案:ABD 35、按照课税对象的性质可将各税种分为三大类()。 A.所得课税 B.消费税 C.商品课税 D.财产课税 较易;第八章第二节税收术语与水收分类;答案:ACD 36、下列税收转嫁方式中,属于纳税人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自我消化税款的是()。 A.混转 B.消转 C.散转 D.税收资本化 中;第八章第四节税负的转嫁与归宿;答案:B 37、下列商品课税中,税负最容易转嫁的是()。 A.对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课税 B.对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大的商品课税 C.对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小的商品课税 D.对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课税 难;第八章第四节税负的转嫁与归宿;答案:A 38、在下列税种中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是( )。 A.增值税 B.公司所得税 C.消费税 D.营业税 中;第八章第四节税负的转嫁与归宿;答案:B 39、现代经济学将税收原则归结为哪两类()。 A.公平类税收原则 B.公正类税收原则 C.效率类税收原则 D.受益类税收原则

《财政学》试题库及答案

《财政学》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选择题 1、财政从本质上看是属于()范畴。 A. 生产 B. 分配 C.交换 D.消费 2、在封建社会,财政分配以()形式为主。 A. 力役 B.实物 C.价值 D.劳动 3. 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 A. (C ) B. (C+V) C. (V+M) D.(M ) 4、财政分配的基本特征是()。 A. 惩罚性和无偿性 B.惩罚性和补偿性 C.强制性和无偿性 D.强制性和补偿性 5、财政起源于财政产生相比较,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A. 财政起源比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长 B. 财政起源比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短 C. 财政起源与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一样长 D. 两者的比较视具体情况而定 6、()是现代干预主义的鼻祖。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阿道夫·瓦格纳 D.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7、把政治家描绘成一个“政治企业家”的公共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米尔顿·弗里德曼 B.詹姆斯·M ·布坎南 C.约瑟夫·E ·斯蒂格里茨 D. . 阿道夫·瓦格纳 8、说明财政运行在历史、现在及未来的一个区间的发展取食的研究方法属于()。

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 C.静态分析 D.动态研究 9、实证分析也称()。 A.主观分析 B.客观分析 C.理论分析 D.经验分析 10、财政分配的目的是()。 A.政府为了生财 B.政府为了聚财 C.政府为了维护统治 D.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 1.B 2.B 3.D 4.C 5.A 6.C 7.B 8.D 9.B 10.D 第二章经济形态与政府 一、选择题 1、下面哪一个不是自然经济的特征。 A. 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B. 自然经济是保守型经济。 C. 自然经济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 D. 自然经济是开放型经济。 2、()是封建社会的基础。 A. 自然经济 B. 商品经济 C. 市场经济 D. 计划经济 3、下面哪一个不是计划经济的特征。 A. 国有制占主导地位 B. 经济决策权的部分集中 C. 生产单位从属于行政等级制度 D. 国家通过至上而下的命令协调经济活动

第三章--财政收入(财政学)教学提纲

第三章财政收入 第一节概述 一、涵义 1、概念 政府为满足支出的需要,依据法律规定的权力或经济对等原则,通过国家财政集中的一切货币收入。 两层意思: 其一,公共资金 分为:a、广义的财政收入——政府的一切收入。 b、狭义的财政收入——政府在一个财政年度内的各项定期收入。 其二,活动: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筹集财政资金。 2、作用 第一,公共财政的基础环节。 第二,政府理财的重要活动。 第三,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 第四,对经济主体影响重大。 二、分类 (一)按取得收入的具体方式分——财政收入的形式 1、税收收入 政府以社会服务者的身份,凭借其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参与国民收入分配而无偿取得的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2、债务收入 也称公债或国债收入,是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通过信用方式有偿取得的财政收入。 方式:发行债券、直接借款 财政收入的特殊形式—— 与税收比: 与私债比: 3、非税收入 除税收收入、债务收入以外的财政收入,主要包括公共收费、罚没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和其他非税收入等。 (二)按收入稳定程度分 1、经常性收入 在财政年度可稳定获得的收入,包括税收、公共收费等; 2、临时性收入 在财政年度不稳定的收入,如公债收入和捐赠收入等。 (三)按收入来源分 所有制 按企业的 产业与部门 好处:体现不同经济主体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程度,有助于寻求增加财政收入的最佳途径。(四)按收入征收的政府级别分 中央财政收入 省(直辖市、自治区)财政收入 市(地级市)财政收入 地方财政收入县财政收入 乡镇财政收入

好处: 有利于分清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 有助于了解各级政府的经济实力和宏观调控能力。 (五)按收入管理方法分 1、预算(内)收入 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财政收入,如税收收入等,是国家的主导财力。 2、预算外收入 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财政收入。 按国家1996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规定,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是国家财力的补充。 3、制度外收入 又称非预算收入,预算外收入之外的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所形成的收入。 三、财政收入规模 1、概念 一定时期内政府通过财政集中的一切财政资金量。 2、判断最优财政收入规模的标准: (1)最小化的财政收入规模 (2)最能体现现有财政收入分配制度要求的财政收入规模 (3)与实现“以支定收”与“以收定支”财政分配原则相适应的财政收入规模 (4)实现社会投资、社会资源利用效率、社会福利等最大化目标,正确处理公共部门经济与私人部门经济关系,并处于经济社会均衡状态下的财政收入规模。 3、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 A、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 财政收入绝对规模:一定时期内政府各种财政收入的总量,主要反映政府的财力大小。 财政收入相对规模:一定时期内政府的财政收入占GDP(或国民收入)的比重,主要反映政府集中财力的能力。 B、财政收入规模的合理界限 (1)最高限: 财政收入规模增长< 国民收入增长量 (2)最低限: 财政收入数量>上年财政收入数量 4、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1)剩余产品率 经济发展水平 生产技术水平 (2)财政集中度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国有企业——高 非国有企业——低 政府职能大——高 小——低 ●经济管理体制模式计划体制——高 市场体制——低 ?政府分配政策与制度 (3)价格因素

财政学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居民所面临的边际税率也上升,这称作( B ) A. 累退税率 B. 累进税率 C. 平均税率 D. 人头税 2.已经确立的政府预算由( A )负责执行。 A. 政府 B. 财政部门 C. 立法机构 D. 审计机构 3.1994年我国实行了( C ) A. 利改税 B. 增值税改革 C. 分税制改革 D. 营业税改革 4.下列属于财政消费支出的有() A. 债务利息支出 B. 科学文化支出 C. 基础产业建设支出 D. 自然垄断行业支出 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是市场失灵表现的是( B ) A. 公共产品的存在 B. 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 C. 自然垄断 D. 社会分配不公 6.下列哪种现象属于逆向选择问题( A ) A.购买旧车 B. 购买汽车保险 C. 房屋装修 D. 汽车维修 7.囚徒困境描述了私人提供公共品的( A )情形 A. 悲观 B. 乐观 C. 现实 D. 以上都不是 8.我国增值税的一般税率为( A ) A. 17% B.13% C. 6% D.4% 9.财政对公共企业的投入主要包括三种形式:直接投资、贷款和( A ) A.补贴 B. 出口退税 C. 股权 D. 利税 10.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居民所面临的边际税率也上升,这称作( B ) A. 累退税率 B.累进税率 C. 平均税率 D. 人头税 11.( B )提出了平等、确实、便利和节约的税收四项原则 A. 瓦格纳 B.亚当·斯密 C. 穆勒 D. 萨伊1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是市场失灵表现的是( B ) A. 公共产品的存在 B. 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 C. 自然垄断 D. 社会分配不公 13.已经确立的政府预算由( A )负责执行。 A. 政府 B. 财政部门 C. 立法机构 D. 审计机构 14.现代政府预算最初产生于( B ),是市场和资本的产物 A. 美国 B.英国 C. 荷兰 D. 法国 15.下列税种中属于行为税的是( C ) A. 遗产税 B. 消费税 C. 筵席税 D. 土地税16.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公共选择理论方法论的三要素之一( C ) A.个人主义 B.经济人假设 C.政治民主制 D.交易政治 二、判断题 1、宏观经济总量失衡是市场自发运行的产物,市场本身无力解决(对) 2.所得税在公平方面的调节作用优于商品税(对)3.中国的房产税对城市居民的自用房屋是免税的(对) 4.公共产品一定要由政府提供(错) 5.一般来说,课税范围越宽广,越难税收转嫁;反之,容易转嫁(错) 6.流转课税不存在税负转嫁问题,征收方便,易于管理(错) 7.社会保险作为一种经济保障形式,具有社会性、强制性、互济性和福利性四个基本特征(对) 8、一般来说,财政补贴的暗补方式比明补方式具有更高的补贴效率(错) 单选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A ) A.社会 B.国家 C.市场 D.企业 2、财政收入中,凭借资产所有权获得的收入是( B ) A、税收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 C、债务收入D,公共收费 E、其他收入 3、生产效率的实现要求任意两种商品的( A)相等。 A.边际转换率 B.边际成本 C.边际替代率 D.边际效用4、在增值税税法中,允许企业扣除外购货物、劳务已纳 的增值税及外购固定资产当期折旧部分所含增值税的,则 其增值税属于( B )。 A、生产型B、收入型C、固定型D、消费型E、增 长型 5、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实行( A ) A、分类所得税制B、综合所得税制C、分类与综合相 结合的所得税制D、个人自行纳税制度E、源泉扣缴制度 6、在经济衰退时期,财政政策的内容是(B ) A.税收减少,政府支出减少 B.税收减少,政府支出增加 C.税收增加,政府支出减少 D.税收增加,政府支出增加 7、实行“以支定筹”、“略有积累”原则的社会保险资 金筹资模式是( C ). 现收现付式 B.完全基金式 C.部 分基金式 D.公积金制 8、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财政范畴是( C ) A公债 B、规费 C、税收 D、国家预算E、国有资产 9、税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表示的是(C ) A、企业 税收负担率 B、个人税收负担率 C、宏观税收负担率D、 综合税收负担率E、行业税收负担 10、从实践上看,各国政府偿还公债的基本手段是( D)。 A.设立偿债基金 B.依赖财政盈余 C.通过预算列支 D.借 新债还旧债 1、在国家财政支出中,最为典型的公共产品是( D ) A.基础产业提供的服务 B.科学研究 C.义务教育 D.行政 与国防提供的服务 2、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D ) A.社会总产品价值 B.劳动价值 C.必要劳动产品价值 D. 剩余产品价值3、按经济部门分类,我国财政收入大部分 来自( B ) A、农业 B、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商业 及服务业 4、经济稳定的关键在于( C) A.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 C.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 D.国际收支平衡 5、对农业科学研究承担主要责任的应当是( B ) A.农民 B.政府 C.社会 D.农业企业 6、财政补贴最主要的分类方法是( D ) A.按补贴对象分类 B.按补贴环节分类 C.按补贴性质分类 D.按补贴目的分类 7、随着征税对象增大而逐级提高计征比例的税率是( B )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边际税率 E、 定额税率 1、在国家财政支出中,最为典型的公共产品是( D ) A.基础产业提供的服务 B.科学研究 C.义务教育 D.行政 与国防提供的服务 2、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D ) A.社会总产品价值 B.劳动价值 C.必要劳动产品价值 D. 剩余产品价值 3、按经济部门分类,我国财政收入大部分 来自( B ) A、农业 B、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商业 及服务业 4、经济稳定的关键在于( C) A.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 C.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 D.国际收支平衡 5、对农业科学研究承担主要责任的应当是( B ) A.农 民 B.政府 C.社会 D.农业企业 6、财政补贴最主要的分类方法是( D ) A.按补贴对象 分类 B.按补贴环节分类 C.按补贴性质分类 D.按补贴目的分类 7、随着征税对象增大而逐级提高计征比例的税率是( B )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边际税率 E、 定额税率 8、税收的纵向公平是指( C ) A、通过公平税负,创造一个公平的外部税收环境 B、具有 相同纳税能力的人负担相同的税收 C、具有不同纳税能力的人负担不同的税收 D、收入的公 平分配 9、公债可分为契约性借款和公债券,其划分标准是 ( A )。 A. 按举债形式 B. 按期限长短 C. 按发行主体 D. 按 公债用途 10、目前,世界各国一般将____年之内的债券看作短期债 券。( A ) A.一 B.二 C.三 D.十 1、经常预算的收入形式主要是( A )。 A.税收收入 B.债务收入 C.企业收入 D.事业收入 2、财政支出中的行政管理支出是指( A) A.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管理机关的经费支出 B.行政国防 支出 C.社会发展支出 D.社会保障支出 3、财政分配的最基本特征是( C ) A.强制性 B.无偿性 C.国家主体性 D.公共性 4、从社会总产品价值的构成来看,财政收入主要来自 ( C ) A、C部分 B、V部分 C、M部分 D、V+M部分 5、社会保障体系的第三层次是( C ),用以满足人们改 善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 A、社会救济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 、商业保险 1、以下哪项不属于斯密所认为的政府该干的事情?( D ) A.保护社会不受外国侵略 B.保护每一个社会成员不受其 他社会成员的不公正对待 C.提供某些公共机构和公共工 程 D.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 2、资本预算的收入形式主要是( C )。 A.税收收入 B.企业收入 C.债务收入 D.事业收入 3、国防科研事业费属于( C )安排的支出 A.地方预算 B.行政管理支出 C.国防支出 D.科技支出 4、下列属于财政现象的是(B ) A.企业引进外资 B.企业购买公债 C.企业发行股票 D.企业购买金融债券 5、将财政支出划分为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是按( B ) 分类。 A.政府职能 B.经济性质 C.具体用途 D.受益范围?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相对规模的发展趋势是 (D ) A、持续增长 B、持续下降 C、首先持续增长,然后持续下降 D、首先持续下降,然 后持续增长 7、把税收与税率联系起来的曲线是( D ) A、税收曲线 B、洛伦兹曲线 C、收益曲线 D、拉弗曲线 E、瓦格纳法则 8、从税收的经济性质看,税收与利润、利息、地租等范 畴不同的是( D ) A、税收体现财政收支关系 B、税收 体现国家与有关方面的借贷关系 C、税收体现国家与有关方面的多边关系 D、税收体现国 家与有关方面的双边关系 9、对经济效率的不利影响最小的税种是( A ) A、所得税 B、商品税 C、消费税 D、增值税 E、营业税 10、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通过竞拍来购买公债,这是属 于( C )。 A.承购包销方式 B.委托出售方式 C. 公募招标方式 D. 行政分配方式 1、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对于政府财政预算行为准则的解 释,可概括为( A )。 A.年度预算平衡论 B.周期预算平衡论 C.功能财政论 D. 凯恩斯主义 2、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提供的服务主要是( C ) A.私人产品 B.公共产品 C.混合产品 D.私人产品与公共 产品 3、古典财政学的创始人是( C ) A、威廉.配第 B、魁奈 C、亚当.斯密 D、大卫.李嘉图 4、将财政支出划分为维持性支出、经济性支出和社会性 支出,是按( A )分类。 A.政府职能 B.经济性质 C.具体用途 D.受益范围? 5、提高折旧率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 A ) A、减少财政收入 B、增加财政收入 C、财政收入不变 D、 无法确定 6、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搭配指的是( D ) A.扩大财政赤字和收紧信贷规模 B.减少财政赤字和收紧 信贷规模 C.扩大财政赤字和扩张信贷规模 D.减少财政 赤字和扩张信贷规模 7、税负转嫁最普遍的形式是( A ) A.前转 B.后转 C.税收资本化 D.消转 8、政府课税会影响商品比价关系,从而改变纳税人经济 行为的税收效应被称之为( B ) A、收入效应 B、替代效应 C、投资效应 D、储蓄效应 E、 劳动供给效应 9、下列公共收费项目中,属于使用费的项目是( A ) A.高速公路通行费 B.工商执照费 C.药品生产许可证费 D.电话费 10、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公债的发行方式主要是 ( C )。 A.地方承购包销 B.委托出售 C.行政分配 D.中央银行承 购包销 1、政府调节农产品价格的原因是,农产品市场是(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