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会议评审指标

评审

指标

评审内涵得分

政治性与科学性25分成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1.成果方案符合职业院校办学定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设计、研究、论证、制定和实施 过程中,能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学生认知特点、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坚持学中做、做中学。

2.成果着力提高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技术技能水平,促进教师育人能力提升,适应产业转型升 级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

3.成果理论基础扎实,研究深入、应用科学。

4. 成果内容完整、丰富,内在联系紧密、逻辑严谨。

5.成果申报材料系统完整、科学规范、理论梳理、理念提炼与实践经验总结精准到位。总结材料与支 撑材料内在一致。

实效性30分1.成果方案在设计、研究、论证、制定和实施等阶段,坚持问题导向,思路清晰、路径正确、过程完 整,针对教学改革与实践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提出系统、科学、有效的解决办法,可操作性强。

2. 成果实施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作用显著、持续,成效明显, 支撑材料详实。

3.学生、教师、行业企业和社会各方对成果应用的反馈意见良好,对成果的认可程度较高。

4.成果实施后,社会及用人单位对所培养人才的评价进一步提高。

创新性25分1.成果方案在设计、研究、论证、制定和实施等方面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并在理论拓展或实践应用方 面有所创新突破。

2.坚持以育人为根本,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以质量为核心,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突出创新性、时代性、先进性。

3.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模式 、教学模式 、质量评价模式等构建上进行整体设计与系统推进。

4.结合自身特点,在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践育人、加强师资队 伍建设和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方面有所创新和发展。

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会议评审指标

示范性 及推广性20分1.成果所处的水平(如国内领先或先进、本省区市领先等),产生积极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如在全国 产生重大影响,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产生较大影响,或在某一方面有重大突破等)。

2.成果所针对职业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性意义,成果方案的设计思路、工作目标、推 进措施、评价方式等对同类职业院校具有较大借鉴价值,对相关专业、领域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 高人才培养质量有较强示范作用。

3.成果具有较大可推广性,预期应用前景明确、可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