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原检测

各国食品致敏原标识管理要求

食品过敏原标识管理 一、食品过敏原标识管理 1、过敏原:又称为致敏原、变态反应原、变应原,指能够诱发机体发生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蛋白质)。 2、食物过敏是人们对某些食物产生的一种不良反应,在医学上属于一种变态反应。 3、食品过敏原是普通食品中正常存在的天然或人工添加物质,被过敏体质人群消耗后能够诱发过敏反应。 4、各个国家食品标识应标明的过敏原成分

5 1)正确的食品标签: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预包装食品标签上正确、清楚地标识出过敏原成分,是防止他们发生食物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最有效的措施。 2)国外多国已发布多项法规对过敏原标识作出规定。 3)我国已实施的标准:GB/T23779-2009预包装食品中的过敏原成分;即将实施的《预包装食品中过敏原成分的标签要求》。

1)婴幼儿患者:在5 -6岁时大约80%对牛乳、鸡蛋、花生、小麦、大豆产生过敏反应,大约20%对鱼、甲壳类动物的过敏会消除、其余的往往是终生过敏。 2)成年人:食物过敏的发病率成快速上升的趋势。 3)食品过敏的临床表现:麻疹、疱疹样皮炎、口腔过敏综合征、肠病综合征、哮喘及过敏性鼻炎、严重时可导致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4)食物过敏至今无特效疗法。 5)过敏原引发过敏反应的最低量无定论。 6)极微量过敏原即可造成造成严重后果。 7)目前预防是防止食物过敏唯一的途径—严防有过敏体质的人接触过敏原。

三、我国出口食品因过敏原被预警召回情况(摘选) 四、过敏原管理 1、食品过敏原管理包括:生产商、监管机构、检测机构、消费者。 2、“可能存在”及预防措施: 1)需考虑对无法控制的、偶然发生的、潜在的危害所采取的最后补救措施; 2)如果上述情况存在,则可以使用“可能存在”这样的描述; 3、已确定三项过敏原管理原则: 1)控制及培训:生产企业内部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过敏原成分; 2)原料标识成分:必须准确地反映出食品听过敏成分; 3)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需在包装上向过敏体质消费者提供相关信息。 4、过敏原控制: 1)有意添加及潜在交叉污染的控制:导致交叉污染的原因 a收购原料前后的交叉接触;b错误的配方;c交叉接触;d存储条件差;e共享生产设备;f原料粉尘的污染;g与反工材料一起进行加工;h人为过失。 2)风险识别:a确认存在过敏原的原料;b确定各个加工环节可能存在的过敏原;c明确存在交叉污染的环节;d明确标签问题。 3)确定12个关键环节: A审核供应商;b原料验收;c确定消费群;d环境卫生;eHACCP计划;f企业员工安全意识;g反工环节; h重新配方;i产品研发;j标识;k工程及维护;l措施计划。 五、过敏原的阀值 1、食物中即使含有很微量的过敏原也可以引发消费者的过敏反应。 2、低于10mg/kg的水平可能会低于过敏反应的阀值。 3、仍需严格确定精准的过敏反应阀值。 4、最低可见有害作用水平(LOAEL): 已公布的食品过敏原LOAEL值(蛋白水平)

食品过敏原的检测与分析

食品过敏原的检测与分析 双击自动滚屏时间:2010-4-26 来源:热带医学杂志作者:浏览:159次【字体:大中小】 食品过敏现已成为一个新兴的公众性健康问题,特别是在发达国家,调查显示全世界范围内有1%~2%的成年人对食品过敏,而低于三岁的儿童中有8%以上对食品过敏。产生的临床症状包括皮肤反应(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湿疹),呼吸症状(哮喘、鼻炎),肠胃症状(呕吐、腹泻、肠胃痉挛),系统反应(心血管症状包括过敏性休克)等。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食品过敏的发病率和流行情况日益增加,给临床变态反应学和食品工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加上现在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饮食面的快速拓宽,特别是转基因食品的大量涌现,过敏症状亦趋于多样化、复杂化和严重化。因此,对食品过敏原的检测与分析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一般来说,食品过敏原为分子量介于10000~70000之间的蛋白或糖蛋白,占食品总蛋白的极小一部分,分别属于不同的蛋白家族。但是微量的食品过敏原蛋白即可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系统全面、精确可靠的食品过敏原检测和分析技术体系正在形成,本文对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综述性分析。 1.利用人血清特异性lgE检测食品过敏原

过敏原与lgE结合是过敏原体现其生物活性的中心环节,因此食品过敏原检测过程中特异性lgE的血清学检测必不可少。对于能够引起50%病人产生过敏反应的主要食品过敏原必须测定特异性lgE与食品过敏原结合的能力,包括引发过敏反应的频率,热稳定性和水解稳定性等。但是这种方法不能解决食品过敏原的交叉致敏问题,因为它是用单个过敏病人的血清进行检测的。1.1RAST抑制实验和EAST抑制实验 自从lgE成功纯化及抗lgE抗体的制备后,放射过敏原吸附实验 ( radio allergosorbent test RAST)得以设计应用。之后改进的酶标记过敏原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allergosorbent assays,EAST)及荧光和化学发光标记的检测技术也均已建立。这些方法均是检测特异性lgE与过敏原相互作用的免疫分析方法。特异性lgE抗体与食品过敏原的结合在固相载体表面进行并被检测,是体外食品过敏诊断的一种已标准化的方法,得到广泛使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放射过敏原吸附抑制实验 (radio allergosorbent test RAST 抑制实验)和酶标记过敏原吸附抑制实验技术( enzyme linked allergosorbent assays,EAST抑制实验)。在体外过敏原检测实验中,这些方法是目前国际上变态反应临床及科研人员使用最广泛、最灵敏的方法,也是评价过敏原总致敏活性的关键技术。其优点是全自

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附件2 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试剂 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Allergen-specific IgE)检测试剂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审评注册申报资料提供参考。 本指导原则是对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Allergen-specific IgE)检测试剂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如申请人认为有必要增加本指导原则不包含的研究内容,可自行补充。 本指导原则是供申请人和审查人员的指导文件,不涉及注册审批等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有能够满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应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标准体系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标准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 一、范围 I型过敏反应性疾病相当普遍,人群总发病率高达10%~30%,

是当前世界性的重大卫生学问题,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二十一世纪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 过敏性疾病是患者吸入、食入或者注入含有致敏成分的物质(称为过敏原或变应原,Allergen)后触发机体的B细胞产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 IgE),IgE以其Fc 段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的表面相应的FcεRI结合,使机体处于对该过敏原的致敏状态。当相同过敏原再次或多次进入致敏机体时,可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发生特异性结合,当过敏原与致敏细胞表面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的IgE结合时,发生FcεRI 交联,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活化,导致细胞脱颗粒并释放储存在细胞浆颗粒里的炎性介质——组胺,并通过花生四烯酸途径合成新介质——白三烯、免疫反应性前列腺素和IL4、IL5等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从而引发过敏反应(或称变态反应,Allergy)的疾病及相关症状,如过敏性哮喘、枯草热、荨麻疹、过敏性鼻炎、湿疹、结膜炎及胃肠道I型过敏性疾病及严重过敏反应等。 上述过敏性疾病的发生,IgE抗体起关键作用。I型过敏反应性疾病的特征是患者体内循环血液中的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浓度较正常状况下高,且特异性IgE抗体浓度越高,诊断过敏性疾病的概率越高。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试剂,包括总IgE和特异性IgE,同时适用于不同的检测方法(原理)。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申请产品注册和相关许可事项变更的产品。 二、基本要求

吸入及食物过敏原

吸入性及食物性过敏原特异性IgE 抗体检测试剂盒的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保证特异性IgE(sIgE)试验的正确操作,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2 适用范围:临床免疫实验室 3 项目名称:吸入性及食物性过敏原特异性IgE 抗体检测试剂盒 4 项目方法:欧蒙印迹法 5.原理:采用免疫印迹法原理。 5.1 经缓冲液预处理的检测膜条与患者样本进行温育。如果样本阳性,IgE 类特异性抗体与相应的过敏原结合。 5.2 在洗涤之后,加入酶标单克隆的抗人IgE 抗体(酶结合物)进行第二步温育,以形成复合物。 5.3 在孵育之后,冲洗掉未结合的酶-抗-IgE,然后加入底物液,发生颜色反应。 5.4 终止反应之后,风干判读结果。 6.标本种类及收集、运送要求: 6.1 病人准备:要求患者在安静状态下;晨起的精神、体力、情绪等因素的影响较小,是标本采集的最佳时间;抽取肘部静脉血或毛细血管血。 6.2 标本种类:人血清或者EDTA、肝素或柠檬酸抗凝血浆。 6.3 标本稳定性:待测样本于2-8°C 条件下通常可保存14 天。稀释后的样本应在同一个工作日内检测。 6.4 标本稀释:患者样本不需稀释,直接检测。 6.5 标本容器:一般用真空采血管中的血清促凝管(红色头盖)或抗凝管(紫色或绿色头盖)。 6.6 标本最小用量:血清最小用量 1ml。 6.7 标本运送:标本采集于真空采血管后应尽快送实验室分析,物流系统可加快标本传递速度。若标本不能及时转运到实验室,应将真空采血管内的标本置冰瓶或冷藏箱内,运送过程中应避免剧烈震荡。当天无法运送的标本应分离血清后冷藏。 7.试剂: 7.1 来源:欧蒙公司. 7.2 规格: 16*1人份/盒 7. 3 试剂盒组成和代号:

过敏患者过敏原检测回顾分析

过敏患者过敏原检测回顾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四川绵阳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的过敏原种类,为该地区过敏性疾患的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欧蒙印迹法体外检测血清中的吸入性及食入性特异性抗体,并对过敏原进行分析。结果绵阳地区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分别为屋尘、尘螨组合,狗上皮,蟑螂,其阳性率分别为41.3%、34.6%、26.4%和18.1%。食物组中对淡水鱼组合,蟹,海鱼组合,鸡蛋白过敏原发病率较高,分别为16.9%,14.7%,13.5%,12.2%和10.5%。结论四川绵阳地区吸入性过敏原组发病率更高。 皮过敏性皮肤病是皮肤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机理复杂。随着城市化进程,空气、水质污染及环境卫生,居住条件,饮食习惯等改变,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很多患者因找不到过敏原和发病原因而反复发作,为临床治疗和预防带来难度。为了解四川绵阳地区过敏性疾患过敏原的特征,对2010-01/2011-12于绵阳市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的过敏原检测作回顾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01/2011-12到绵阳市中心医院住院及门诊的2196例患者,其中男1 190 例,女1 006例,平均年龄25.6岁。疾病种类包括湿疹,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特应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哮喘等。所有患者均按相关诊断标准执行[1]。检测前所有患者1月内均未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1周内未服用抗组胺药,且无严重系统性疾病。 1.2 检测方法采用欧蒙医学诊断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严格按其说明书操作。采用欧蒙印迹发检测吸入和食入性过敏原。经缓冲液预处理的检测膜条与患者标本进行第一步温育。如果阳性,IgE类特异性抗体与相应的过敏原结合。为检测结合的抗体加入酶标单克隆的抗人IgE抗体(酶结合物)进行第二步温育,然后加入底物,发生颜色反应。使用EUROLineScan软件判断结果,条带颜色的深浅用EAST(Enzyme-Allergen-Sorbent Test) 0~6表示。2级以上被认定为阳性。进行以下20种过敏原检测:1.ts20 树组合2(柳树、杨树、榆树); 2.w1 普通豚草; 3.w6 艾蒿; 4.ds1 尘螨组合1(屋尘螨、粉尘螨); 5. h1 屋尘; 6. e1.猫毛; 7. e2 狗上皮; 8.i6 蟑螂; 9.霉菌组合1(点青霉、草本芽枝霉、烟曲霉、交链孢霉); 10.u80 律草;11.f1 鸡蛋白;12. f2 牛奶;13.f13.花生;14.f14.黄豆;15.f27.牛肉;16.f88.羊肉、羊羔肉;17.fs33.海鱼组合1(鳕鱼、龙虾、扇贝);18.fs34.淡水鱼组合1(鲑鱼、鲈鱼、鲫鱼);19.f24.虾、对虾;20.f23.蟹。

过敏原检测工作流程

过敏原检测操作规范 一、过敏原检测原理: 任何物质都有自己特定的物质和固定的基础频率,每个人的基础波都是一样的,根据物质波的不同,可以收集不同过敏原的信息,当人在接触不同的物质时所受的干扰程度不同,就出现不同的干扰波,当超出正常阈值后就会引起不同的机体反应,如:过敏性哮喘、鼻炎等,检测不同信息就会得知机体重要部位的生物波信息。当检测出人体对某种物质反应超出基础波阈值时,就可以确认对该物质过敏。 二、适应症: 1、皮肤科: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特异性皮炎、湿疹、血管 性水肿等。 2、耳鼻喉呼吸科: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花粉症、支气管 哮喘、过敏性哮喘。 3、消化科:过敏性肠炎、胃溃疡等。 三、禁忌症: 1、体内置有心脏起搏器或做过心脏手术器官移植手术。 2、缺陷性疾病. 3、恶性疾病. 4、精神性疾病,不能进行生物共振诊疗. 四、注意事项:

1、检测前告知患者取下身上的手机、戒指、钥匙、磁卡、手 表、项链等金属和磁性物品。 2、给患者湿润的清洁纱布,清洁双手,以防患者手部有污渍 或干燥,影响检测值。 3、检测时,操作者不能及患者皮肤接触,双手需要戴棉手套 及患者隔绝。 4、检测点的位置:指甲边缘相切所交汇的区域;检测要点: 垂直进针、进针匀速、压力适中、力度持久。 五、操作流程: 1、打开检测仪器和电脑。 2、电脑界面输入患者信息(年龄、性别、姓名、联系电话), 点击“√”确认; 3、点击Progrom,单击ELHmeasurement—双击Allergy进入过 敏原检测界面; 4、单击F4,断开电脑及ELHinterfoue的连接; 5、MORA主机F1—All test,进入检测界面,患者右手握住电极 棒,取左手中指循环穴,多次检测这个点,如果这个点的每次 检测值比较稳定(三次检测值≤±3),按F4放大100倍,检 测值能够达到100,将Mebe放到蜂巢杯中,再检测这个点如 果值降到了80-90之间,说明这个点对外界物质刺激反应敏感,可以用这个点进行过敏原检测,每一次检测检测笔先点一下纱 布再点要检测的这个点;

过敏源测试价格

过敏源测试价格筛查费用只需400元 << 诊疗文章排行榜 2009-10-23 39健康网小五 我要评论(0) 核心提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变得越来越“娇气”,莫名其妙的感冒,莫名其妙的发烧,莫名其妙的——过敏。感冒发烧我们对症下药,可是过敏了,该怎么办呢?扑尔敏不是万能的,长了一身湿疹也不是能忍得了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变得越来越“娇气”,莫名其妙的感冒,莫名其妙的发烧,莫名其妙的——过敏。感冒发烧我们对症下药,可是过敏了,该怎么办呢?扑尔敏不是万能的,长了一身湿疹也不是能忍得了的。北京海淀区的黎小姐这就在我们网站发出了紧急求救:急性湿疹发作,跪求测过敏源的医院,请告知大致价格! 一般患者如果自己无法知晓对哪些食物、药物等过敏,可以到正规专科医院去做个相关检测,那上面会有一长串名单让你选择,每选择一个检测项目就需付一个项目的费用。一般三甲医院都可以查,在医院变态反应科查过敏原,然后进行脱敏治疗。体内检测就是抽血检测,平均一种过敏原15元左右,不但定性检测也定量检测。每次检查,依据检查的过敏原的多少来收费。如果你都作检查的话,那将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推荐阅读:北京治疗过敏好评医院 ●权威医院——北京协和医院 测试价格——450元左右。 变态反应科电话——65296349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测试价格——400元左右 变态反应科电话——82266276 ●武警总医院 测试价格——500元左右。 变态反应科电话——88276713

●北京世纪坛医院 测试价格——400元左右。 变态反应科电话——6392607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 测试价格——460元 可查过敏源种类——20种。 变态反应科电话——8319882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测试价格——皮试240;抽血500左右。 可查过敏源种类——皮试可测24项,抽血检查可查项目较多。 检测时间——皮试当天可出结果,抽血一星期出结果。 变态反应科电话——85231775 临床过敏源及皮肤实验价格 以下是北京市医疗服务价格查询系统提供的临床过敏源及皮肤试验价格,仅供参考。 单一过敏原体外试验 60元/项进口试剂 混合型过敏原体外检验(吸入组) 80元/份每份含三项检验,每增加一组加收50元,进口试剂 混合型过敏原体外检验(食物组) 100元/份每份含三项检验,每增加一组加收50元,进口试剂 特殊过敏原 IgE检测 100元/项 普通过敏原 IgE检测 60元/项进口试剂 专项过敏原 IgE检测 90元/项进口试剂 吸入物过敏原过筛试验 80元/项进口试剂 过敏原总 IgE检测 80元/项进口试剂 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测定 120元/项进口试剂 脱敏 IgG 120元/项进口试剂 脱敏 IgG4 120元/项进口试剂 类胰蛋白酶测定 120元/项进口试剂

各国食品致敏原标识管理要求

食品致敏原标识管理 一、食品致敏原标识管理 1、致敏原:又称为过敏原、变态反应原、变应原,指能够诱发机体发生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蛋白质)。 2、食物过敏是人们对某些食物产生的一种不良反应,在医学上属于一种变态反应。 3、食品致敏原是普通食品中正常存在的天然或人工添加物质,被过敏体质人群消耗后能够诱发过敏反应。 4、各个国家食品标识应标明的致敏原成分

5、预防食物过敏的途径 1)正确的食品标签: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预包装食品标签上正确、清楚地标识出致敏原成分,是防止他们发生食物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最有效的措施。 2)国外多国已发布多项法规对致敏原标识作出规定。 3)我国已实施的标准:GB/T23779-2009预包装食品中的致敏原成分;即将实施的《预包装食品中致敏原成分的标签要求》。

二、食品致敏原对消费者的健康危害 1)婴幼儿患者:在5 -6岁时大约80%对牛乳、鸡蛋、花生、小麦、大豆产生过敏反应,大约20%对鱼、甲壳类动物的过敏会消除、其余的往往是终生过敏。 2)成年人:食物过敏的发病率成快速上升的趋势。 3)食品过敏的临床表现:麻疹、疱疹样皮炎、口腔过敏综合征、肠病综合征、哮喘及过敏性鼻炎、严重时可导致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4)食物过敏至今无特效疗法。

5)致敏原引发过敏反应的最低量无定论。 6)极微量致敏原即可造成造成严重后果。 7)目前预防是防止食物过敏唯一的途径—严防有过敏体质的人接触致敏原。 三、我国出口食品因致敏原被预警召回情况(摘选) 四、致敏原管理 1、食品致敏原管理包括:生产商、监管机构、检测机构、消费者。 2、“可能存在”及预防措施: 1)需考虑对无法控制的、偶然发生的、潜在的危害所采取的最后补救措施; 2)如果上述情况存在,则可以使用“可能存在”这样的描述; 3、已确定三项致敏原管理原则: 1)控制及培训:生产企业内部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致敏原成分; 2)原料标识成分:必须准确地反映出食品听致敏成分; 3)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需在包装上向过敏体质消费者提供相关信息。 4、致敏原控制: 1)有意添加及潜在交叉污染的控制:导致交叉污染的原因 a收购原料前后的交叉接触;b错误的配方;c交叉接触;d存储条件差;e共享生产设备;f原料粉尘的污染;g与反工材料一起进行加工;h人为过失。 2)风险识别:a确认存在致敏原的原料;b确定各个加工环节可能存在的致敏原;c明确存在交叉污染的环节;d明确标签问题。 3)确定12个关键环节: A审核供应商;b原料验收;c确定消费群;d环境卫生;eHACCP计划;f企业员工安全意识;g反工环节; h重新配方;i产品研发;j标识;k工程及维护;l措施计划。 五、致敏原的阀值 1、食物中即使含有很微量的致敏原也可以引发消费者的过敏反应。 2、低于10mg/kg的水平可能会低于过敏反应的阀值。 3、仍需严格确定精准的过敏反应阀值。 4、最低可见有害作用水平(LOAEL): 已公布的食品致敏原LOAEL值(蛋白水平)

过敏原检测市场概况

过敏原检测市场概况 概要:空气污染加剧,关注过敏原诊断市场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程度的逐年加剧,以及生活方式和用药方式的改变,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过敏原诊断包括体内检测方法和体外检测方法。体内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皮肤点刺试验(SPT)、真皮内皮肤试验(IST)、过敏原激发试验及斑贴试验。体外检测方法一般检测的是血清中的IgE、特异性IgE(sIgE)和IgG,相较传统的皮肤试验,体外过敏原检测试验具有特异性高,准确度、稳定性好等优点,可以定量,不受药物和皮肤因素的影响,安全、无全身反应危险,且样本可以长期保存。预计全球过敏原诊断将从2015 年的13亿美元翻三倍,增加至2024年的38亿美元。 1.过敏性疾病简介 过敏性疾病是指由变态反应机制引起的疾病,机体受到变应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反应。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特应性皮炎、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结膜炎等疾病。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程度的逐年加剧,以及生活方式和用药方式的改变,过敏性疾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常见,在北美、欧洲、亚太经济发达地区,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年幼人群发病、多种过敏原过敏和多器官过敏的情况日益增多。据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统计,全球过敏性疾病总患病率高达22%,其中过敏性鼻炎患病率最高达17%,过敏性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1 世纪需重点防治的四大重要非传染病之一。我国目前还没有非常权威的过敏性疾病的流行病学数据,对于发病率大概的估计在25-30%左右,并呈逐年上升趋势,以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为代表的过敏性疾病患者在我国数以亿计,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2.引发过敏的因素和症状表现 (1)吸入性过敏:过敏原存在于空气中,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过敏原主要包括各种植物花粉、尘螨、真菌孢子和菌丝、动物脱落的上皮羽毛、有毒有害气体等。吸入性过敏最多见的是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也是目前过敏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主要表现为打喷嚏、鼻痒、流清水鼻涕以及咳嗽、憋气、哮喘等。 (2)接触性过敏:通过皮肤或黏膜与环境中的致敏物质相接触引起的过敏。过敏原主要包括衣被等化纤织物、化妆美容用品、洗衣粉、农药等。主要表现为皮肤起疹、红肿、瘙

食品过敏原的检测与分析

食品过敏原的检测与分析 食品过敏现已成为一个新兴的公众性健康问题,特别是在发达国家,调查显示全世界范围内有1%~2%的成年人对食品过敏,而低于三岁的儿童中有8%以上对食品过敏。产生的临床症状包括皮肤反应(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湿疹),呼吸症状(哮喘、鼻炎),肠胃症状(呕吐、腹泻、肠胃痉挛),系统反应(心血管症状包括过敏性休克)等。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食品过敏的发病率和流行情况日益增加,给临床变态反应学和食品工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加上现在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饮食面的快速拓宽,特别是转基因食品的大量涌现,过敏症状亦趋于多样化、复杂化和严重化。因此,对食品过敏原的检测与分析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一般来说,食品过敏原为分子量介于10000~70000之间的蛋白或糖蛋白,占食品总蛋白的极小一部分,分别属于不同的蛋白家族。但是微量的食品过敏原蛋白即可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系统全面、精确可靠的食品过敏原检测和分析技术体系正在形成,本文对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综述性分析。 1.利用人血清特异性lgE检测食品过敏原 过敏原与lgE结合是过敏原体现其生物活性的中心环节,因此食品过敏原检测过程中特异性lgE的血清学检测必不可少。对于能够引起50%病人产生过敏反应的主要食品过敏原必须测定特异性lgE与食品过敏原结合的能力,包括引发过敏反应的频率,热稳定性和水解稳定性等。但是这种方法不能解决食品过敏原的交叉致敏问题,因为它是用单个过敏病人的血清进行检测的。 1.1RAST抑制实验和EAST抑制实验 自从lgE成功纯化及抗lgE抗体的制备后,放射过敏原吸附实验( radio allergosorben t test RAST)得以设计应用。之后改进的酶标记过敏原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allergos orbent assays,EAST)及荧光和化学发光标记的检测技术也均已建立。这些方法均是检测特异性lgE与过敏原相互作用的免疫分析方法。特异性lgE抗体与食品过敏原的结合在固相载体表面进行并被检测,是体外食品过敏诊断的一种已标准化的方法,得到广泛使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放射过敏原吸附抑制实验(radio allergosorbent test RAST 抑制实验)和酶标记过敏原吸附抑制实验技术( enzyme linked allergosorbent assays,EAST抑制实验)。在体外过敏原检测实验中,这些方法是目前国际上变态反应临床及科研人员使用最广泛、最灵敏的

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

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 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的目的:分析临床常见吸入性过敏原和重要食物过敏原的种类。 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的方法:用ImmunoCAP过敏原检测系统所做的过敏原特异性IgE (specific IgE,sIgE)检测结果,统计每种过敏原的检测量、阳性检出量和阳性率,并对过敏原阳性检出量进行排序分析,血清特异性IgE是确诊过敏性疾病的唯一临床指标,当人体免疫细胞调控能力不足或接触到过敏原如尘螨、花粉或食物等后,使TH2型免疫反应过度活化,导致TH2型免疫细胞激素分泌量过高,就会帮助B细胞制造较多的过敏抗体IgE,因而出现过敏症状。 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其中吸入性过敏原介导的过敏性疾病IgE阳性高达76%;食物过敏原介导的过敏性疾病IgE阳性高达22%。常见吸入性过敏原18种分别是:户尘螨、粉尘螨、蒿属花粉、链格孢、白蜡花粉、柏树花粉、豚草花粉、桦树花粉、蟑螂、梧桐花粉、苍耳花粉、屋尘、多主枝孢、狗皮屑、猫皮屑、鹅毛草花粉和烟曲霉等。 重要食物过敏原包括:鸡蛋、牛奶、花粉、大豆、虾、蟹、谷物、坚果和水果等。 过敏原特异性诊断分体内法和体外法,皮肤试验属于体内法,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属于体外法。 结论:不同的过敏性疾病与过敏原IgE检测的阳性率有很大关系,因果关系明显的过敏性疾病检测IgE阳性率高,如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湿疹等,蒿属花粉过敏sIgE检测的阳性率高达64.4%. 有些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比较隐匿,加之皮肤试验的假阳性较多,很难通过临床资料确定,特别是食物过敏。 目前特异性IgE免疫疗法是惟一可能通过免疫调节机制改变过敏性鼻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免疫自然进程的方式,过敏其实是人体对环境中无害的物质产生的异常免疫反应,而非一般的细菌或病毒,尤其这些过敏都属于黏膜发炎的反应,因此,只要补充肠道抗过敏益生菌(中文名:福敏康益生菌)改善肠道内的益菌生态,提高游走全身黏膜性突出细胞的能力,就可以达到调节全身免疫功能的效果,缓解过敏症状;福敏康抗过敏益生菌富含多种新型抗过敏的乳酸菌菌株,可增强抗过敏的能力,并通过增进TH1型免疫反应来调控因过敏而反应过度的TH2型免疫反应从而减少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中过高的IgE特异性抗体,缓解过敏症状,调整过敏体质,相比单纯药物抗过敏性鼻炎哮喘或皮肤荨麻疹湿疹等过敏性疾病可产生良好的整体疗效,有效的改善过敏患者的生活质量。

过敏原检测项目有哪些

过敏原检测一般都有哪些必备的项目呢? 采用酶免疫法快速、准确、无痛检测过敏原。该方法可对患者血清或血浆中的过敏源(总IgE、总IgG、特异性IgE等)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IVT用于检测IgE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速发型的过敏反应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时间短、发病率高。该试验解决了常规皮肤试验在I型变态反应病人发作期不宜检测过敏原的难点。FIgG用于检测迟发型的过敏反应。该反应主要与食物有关,即食物不耐受。表现为接触过敏原几天或一周后才出现相关症状。这些过敏反应常因症状滞后而被误诊,临床表现为各系统的慢性症状。如长期病因不明,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建议应查食物IgG。过敏原筛查检测适应人群:过敏原因不明的患者,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哮喘、银屑病等患者都应做一下过敏原检测,这样对预防和治疗疾病都有很大的帮助。过敏源检查各家医院目前所用的试剂盒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种:1,吸入性过敏源的筛查实验;2食入性过敏源的筛查实验;3吸入性过敏源分类检查(这种试剂盒可以查出具体引起过敏反应的吸入性物质比如尘螨,花粉等};4,食入性过敏源分类检查{同样可以查到具体的引起过敏的食物 分享过敏原检测的真实案例 今年54岁的王女士表示,她十四五岁的时候就经常感冒,由于不是大病,加上当时由于条件有限,只是吃点感冒药草草了事,服药后一般就会好转。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女士每年都要感冒好几次。就在十年前,一向体弱的王女士不幸感染流行感冒,在一家医院做了整整输液一周,病情才稳定下来。可是没想到,发烧刚刚褪下,全身长满湿疹,门诊大夫说是由于感冒身体较弱,免疫力下降导致的湿疹发生。就拿了点药吃了吃就好了,没想到,从此以后,只要是一感冒就起湿疹。于是,王女士就这样每次感冒,都必须用皮康王之类的药物土木随之而来的湿疹。本文由济南牛皮癣医院提供https://www.360docs.net/doc/6d6652032.html,/ “每次湿疹出现,都成宿成宿的睡不着。你说,疼吧,有毅力的人咬咬牙能忍住,那痒可就受不了了,像虫子在肉里面爬,全身都有,受不了。白天还好一些,干活的时候好点,到了晚上都不用干别的,就抓,必须抓的流血才舒服。你们没在过那样的罪,不明白的。”王女士一脸痛苦的说,当时真受罪!可是,这次抹药好了,下次感冒又长出来了。现在由于一起湿疹就成夜的抓挠,不仅自己睡不好,还影响家人的休息。她说自己刚得病时,只是有些疹子,巨痒,挠破了就流血、结痂,到后来皮肤慢慢变厚,形成一块一块的硬痂。 “痒得不行的时候,真是恨自己还如得个癌症,虽然也遭罪,到后来说死就很快就死了,现在这个病就是活遭罪,不知何时才能根治这病。”王女士痛苦地说,“难道湿疹是韭菜,割掉一茬又长一茬,没有个头儿吗?我现在是日夜受折磨。” 湿疹为什么总像割不尽的草 “湿疹就像一把怎么也除不净的杂草,割一次又长一次!”许多人都有和王女士一样的共鸣。“确实,许多患者经过治疗后湿疹极易复发。”皮炎湿疹专家张珺主任说,湿疹之所以复发率高是因为很多患者的治疗只是出掉了表面症状,并没有从根本解决湿疹反复发作的根源。张主任说,现代一些治疗湿疹的方式,往往长期用药物压制其症状,只是达到治标不治本的作用,一旦碰到诱发因素,湿疹就会卷土重来。长期如此,可能会发生严重后果,不仅会导致挥着皮肤容貌受损,还会累计身体其他器官,可能成为皮肤癌的导火索。 那么,湿疹反复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专家张珺主任做了如下解释:“50%以上的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食物不耐受,也就是慢性食物过敏,其中牛肉、玉米、牛奶、花生等食物都可能是过敏源。”张主任说,

食品过敏原管理规定

食品过敏原管理规定 1、目的 制定本规定以规范致敏物的管理,避免食品过敏原的交叉污染,降低致敏物造成的风险,公司员工和消费者进行保护。 2、范围适用于公司原辅料的采购、产品的实现、物资的储存和产品的发货等。 3、职责 3.1 市场部:要求供应商对原辅料的过敏原成分进行标识,负责对含过敏物质的产品的销售跟踪,客 户投诉处理,信息沟通和产品召回。 3.2 仓库管理员:负责来料和发货车辆有无过敏原污染的检查,对含有过敏物质成分的原辅料和成品 进行标识和管理。 3.3 品管部:负责核查每个产品的成分,组织过敏原评估,监督仓库和车间过敏原控制情况。 3.4 生产部:负责对含有过敏物质的原辅料取用进行管理和控制,防止交叉污染。 3.5 总务部:负责对员工过敏原相关知识和本规定的要求进行培训 4、工作程序 4.1 过敏原的识别 根据“ 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对过敏原种类的划分如下: 1、含有麸质的谷物及其制品(如小麦、黑麦、大麦、燕麦、斯佩耳特小麦或它们的杂交品 系); 2、甲壳纲类动物及其制品(如虾、龙虾、蟹等); 3、鱼类及其制品; 4、蛋类及其制品; 5、花生及其制品; 6、大豆及其制品; 7、乳及乳制品(包括乳糖); 8、坚果及其果仁类制品。 4.2 过敏原的评估 4.2.1 过敏原的评估应对过敏原的来源(配料、加工环节、加工助剂、返工和转产等)进行评估。4.2.2 应对原料供应商的生产现场生产和搬运活动中潜在的过敏原交叉污染进行评估 423过敏原评估应作为HACC计划设计的一部分。 4.2.4 当产品配方重组或配料变更时、当顾客要求或者进口国的过敏源标准发生变更时、当顾客投诉 产品可能含有过敏原时,需重新对过敏原进行评估。 4.2.5 过敏原的评估结束后应形成评估结果和过敏原清单,过敏原清单应包含所有工厂用的配料和 原料中含有或可能含有的过敏原,同时也应包括含有过敏原的产品。无过敏原时可以只形成过敏原评估结果。 4.2.6 当新过敏原带进工厂时,应对过敏原清单进行更新。 4.3 过敏原的标识 当产品里含有可能引起过敏原物质时应清楚地标识,依据法规标准使用“可能含有”或类似标识,并与麦当劳沟通。 4.4 过敏原的控制措施 4.4.1 市场部在采购原辅料时,应要求供应商对原辅料过敏原成分进行标识。 4.4.2 仓库在接受原辅料时,应对运输车辆进行检查,确认原辅料是否受到过敏性物质的污

如何检测食品中的过敏原

如何检测食品中的过敏原 由于食品过敏原被加工后很难通过感官识别,食品厂家也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这些含过敏原的原料,导致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上因过敏原标注不合格而蒙受损失,因此过敏原检测是监控食品原料和成品过敏原的有效方法,目前进行食品过敏原检测最主要采用的是PCR法和免疫检测法。这两种方法各有长处和弊端,那么在实际应用中该如何选择呢? PCR(含荧光PCR)法并不直接针对食品中的过敏原,而是通过分析食品中是否还有该过敏原物种的基因成分,从而推测该产品是否含有该物种的过敏原,检测结论为“检出xx 成分”。商检发布了一系列以SN/T 1961开头的过敏原PCR检测方法行业标准,该方法基于扩增反应,灵敏度非常高,痕量的物种残留即可检出。但是,由于该方法并不是直接以过敏原作为检测靶标,在某些产品上会出现假阳性,比如大豆油作为大豆的油脂一般不含有大豆蛋白过敏原,然而PCR方法检测结果往往会显示为阳性;还有蛋、奶等过敏原由于不能排除鸡肉和牛肉的干扰,也不可使用该方法进行判定。 免疫学方法是以抗原抗体反应为原理,利用过敏原作为一种抗原能被抗体识别的特点进行检测。该方法目前最成熟也最通用的是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这类方法直接以过敏原作为检测对象。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是过敏原的定性检测方法,检测结论为“xx过敏原阳性”。ELISA法可对食品中的过敏原进行定量检测,出具的结果一般是xx蛋白的定量结果,如今国外多家公司已开发基于该方法的食品过敏原检测试剂盒和试纸条,主要过敏原大多都有相应的检测试剂盒和试纸条,使其使用更加简便,加速了该方法的推广;但是免疫法的检测限一般为0.1-10ppm之间,灵敏度和PCR相比任然有差距。 食品生产企业在进行食品过敏原检测时可根据产品情况区别选择上述两类方法,也可以将配料和成品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来源:SMQ食品检测所

食品过敏原管理规定(ISO22000-2018新要求)

1 目的 制定本规定以规范致敏物的管理,避免食品过敏原的交叉污染,降低致敏物造成的风险,对公司员工和消费者进行保护。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原辅料的采购、产品的实现、物资的储存和产品的发货等。 3 职责 3.1 采购部:要求供应商对原辅料的标签中注明过敏原成分在产品标签中进行标识。 3.2 销售部:负责对含过敏物质的产品的销售跟踪,客户投诉处理,信息沟通和产品召回。 3.3 仓储科:负责来料和发货车辆有无过敏原污染的检查,对含有过敏物质成分的原辅料和成品进行标识和管理。 3.4 品管部:负责核查每个产品的成分,组织过敏原评估,监督仓库和车间过敏原控制情况。 3.5 生产部:负责对含有过敏物质的原辅料取用进行管理和控制,防止交叉污染。 3.6研发部:对新产品的原材料进行风险评估,对员工过敏原相关知识和本规定的要求进行培训。 3.7HACCP食品安全小组对原材料进行风险评估。 4内容 4.1 过敏原的识别 本公司产品销往国内市场。根据《GB/T23779-2009 预包装食品中的致敏原成分》和《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对过敏原种类的划分如下: 1、含有麸质的谷物及其制品(如小麦、黑麦、大麦、燕麦、斯佩耳特小麦或它们的杂交品系); 2、甲壳纲类动物及其制品(如虾、龙虾、蟹等); 3、鱼类及其制品; 4、蛋类及其制品; 5、花生及其制品; 6、大豆及其制品; 7、乳及乳制品(包括乳糖); 8、坚果及其果仁类制品。 4.2 过敏原的评估 4.2.1 过敏原的评估应对过敏原的来源(配料、加工环节、加工助剂、返工和转产等)进行评

估。 4.2.2 应对原料供应商的生产现场生产和搬运活动中潜在的过敏原交叉污染进行评估。 4.2.3 过敏原评估应作为HACCP 计划设计的一部分。 4.2.4 当产品配方重组或配料变更时、当顾客要求或者进口国的过敏源标准发生变更时、当顾客投诉产品可能含有过敏原时,需重新对过敏原进行评估。 4.2.5 过敏原的评估结束后应形成评估结果和过敏原清单,过敏原清单应包含所有产品用的配料和原料中含有或可能含有的过敏原,同时也应包括含有过敏原的产品。无过敏原时可以只形成过敏原评估结果。 4.2.6 当新过敏原带进工厂时,应对过敏原清单进行更新。 4.3 过敏原的标识 当产品里含有可能引起过敏原物质时应清楚地标识,依据法规标准使用“可能含有”或类似标识。产品标签。 4.4 过敏原的控制措施 4.4.1 采购部在采购原辅料时,应要求供应商对原辅料过敏原成分进行标识。 4.4.2 仓库在接受原辅料时,应对运输车辆进行检查,确认原辅料是否受到过敏性物质的污染,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辅料入库验收单中。 4.4.3 对含有或可能含有过敏性物质的原辅料和含有过敏原物质的产品,仓库在接受时应单独存放在独立的库房内,并对含有的过敏性物质进行标识。 4.4.4 原辅料移动会成为交叉污染的重要来源,在移动含有过敏性物质的原辅料时,应对物料、运输工具做好防护措施,以免含过敏物质的原辅料对其他物料造成交叉污染。 4.4.5 车间使用含有过敏性物质的原辅料应在指定场所进行,严禁与其它原辅料混放,并挂牌标识。取用含有过敏性物质的工器具必须为专用,严禁用于取用其它原辅料。 4.4.6 生产车间对含有过敏源物质的原辅料在生产前组织工人进行过敏源反应测试,对有反应的工人进行调整。 4.4.7 对从事生产含有过敏原物质的产品的员工应保持每天工作服单独清洗,防止带入过敏原。在生产结束后离开车间前,应实施洗手程序,防止交叉接触污染。 4.4.8 使用含过敏原物质的产品生产结束后,应对生产车间环境、生产线所有设备、维修工器具、原辅料取用过程中使用的工器具和盛放废弃物的容器进行彻底清洗,清洗后使用100-200 ppm 有效氯的消毒液进行消毒。

食品中过敏原检测及脱除方法研究进展

食品中过敏原检测及脱除方法研究进展 摘要:食物过敏原可使机体发生一系列免疫反应而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食物过敏已是当前食品安全领域较为突出的问题。因此选择合适的方法对食物中的过敏原进行检测,并有效予以脱除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食物过敏原的体外检测方法,以及并简要介绍了一些食品加工技术,包括脱皮、热处理、辐照处理等对食物中过敏原的影响。 关键词:食物过敏;过敏原;检测;脱除 Advances in Research of Detection and Removal of Food Allergens Abstract:Food allergens are things that can bring the body a series of immune response and seriously threaten the health of human being; hence food allergy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problems in food safet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hoose appropriate method to effectively detect and dislodge food allergen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tection methods to food allergens in vitro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n food allergens of various of 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such as peeling treatment, heat treatment and radiation treatment. Keywords: Food Allergy; Allergen; Detection; Removal 1、前言 食品过敏是指人们对食品产生的变态反应,被定义为“对食物及食品添加剂的副反应”,也就是由于摄取食物及其添加剂而引起机体损害性反应。在临床上表现为荨麻疹、哮喘、腹痛和腹泻等多种症状,严重的可导致休克[1]。 近年来,随着饮食范围拓宽、食品种类增多及转基因食品出现,人们与过敏原接触的机会也有所增加,因此直接导致了食物过敏原引起的过敏性疾病的大幅增长,给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约有5%~8%的小于三岁的儿童,以及1%~-2%的成年人对食物过敏[2]。仅我国,每年在协和医院门诊就医的食物过敏患者就达1.5万人[3]。而在工业化国家的总人口比例中,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儿童占6%,成年人占3%~4%[4]。可见,食物过敏确实已严重威胁到特定人群的身体健康。 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快速检测到食物中的过敏原,并通过一系列加工过程将其有效脱除,成为食品科技工作者的研究课题。

过敏原控制和管理

食物过敏是一个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加工商有责任控制致敏物,并提供正确的信息。 管理原则 根本目标:避免有过敏体质的消费者,在选用产品时发生过敏发应。管理手段:应用GMP和HACCP分析避免交叉污染。产品的主要致敏物必须在标签中标示出来。 控制-- 从原料的采购开始: 供应商评估、主要致敏物声明(MAD)、建立原料标准并在标准中注明。原料的存放和处理避免交叉污染。存放时有恰当的标签,含致敏物和不含致敏物的原料隔离存放。由于器具可能会成为一个交叉接触的源头之一,因此使用专用器具或用后彻底的清洗。 设备及生产:尽可能的将过敏物在生产流程的末端加入,生产计划应尽量减少因不同产品的转换而造成的清洁。 清洁和消毒:用水湿清洁,干清洁,以产品冲洗。 返工:宗旨:确保含致敏物的返工料不被意外地加入到不含致敏物的返工粉中。 原则1:成分相近者相加,建立返工矩阵,书面程序。 原则2:强调标签、颜色标示、避免交叉污染、加强清洁,含过敏物的产品应放在可清洁且有明显标识的容器中。 标签和包装:宗旨:确保产品与标签一致。 标签标识政策,所有原材料正确的标签标识也同等重要。所有主要致敏物必须在标签中表示出来。如果因为生产交叉接触引起的脚在标签

中标注:可能含有微量花生、鸡蛋。 这里有几点必须要注意:致敏物标识必须清晰注明种类,如坚果不可指标坚果,要标明是榛子还是杏仁;标示的名次必须是大家能明白的:如干酪素最好标成牛奶蛋白,通俗易懂。 致敏物的主要管理政策:对主要致敏物在超过一定限量时进行适当的标识。如: 花生, 在产品中超过 1 mg/kg 时必须在标签中进行标识。 食品安全性(Food Safety)是食品质量最重要的组成部分。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定义食品安全性为“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造和(或)使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害的一种担保”。我国有关专家认为食品安全性应该是“食品中不应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从而导致消费者急性或慢性毒害或感染疾病,或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从理论上看,食品安全性包含绝对安全性和相对安全性两种概念。所以,一种食品是否安全,取决于食品本身,取决于其制造、食用方式是否合理,食用数量是否适当,还取决于消费者自身的一些内 在条件。 大多数人都经历过不良的食品反应,但只有少数人(大约8%的婴儿和2%的成人)产生过强烈的因食品蛋白质引起的过敏反应。食品过敏原的安全性问题要求食品的生产者、管理者以及消费者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共同把可能存在的任何风险降 至最低限。 1.食品过敏原种类及造成的危害 对食品安全性的正确理解与毒性概念及其相应的风险概念分不开。毒性是指物质在任何条件下对有机体产生任何种类(慢性或急性)损害或伤害的一种能力。所以,评价一种食品或其成分是否具有安全性主要是看其是否会造成实际的危害。 目前大约有160多种食品含有可以导致过敏反应的食品过敏原,常见的食品有:奶(牛奶、山羊奶等),树果(杏仁、胡桃、山核桃、榛子和腰果等),菜籽(葵花籽、芝麻等),豆类(花生、大豆、豌豆、蚕豆等),蛋类,巧克力,香辛料,鲜果,海产品(虾、贝壳类)等。可详见附录A、附录B。 食品过敏原产生的过敏反应包括呼吸系统、肠胃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皮肤、肌肉和骨骼等不同形式的临床症状,有时可能产生过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甚至危及生命。当摄入了有关的食物,其中的食品过敏原可能导致一系列的过敏反应。过敏反应通常会在一个小时内出现,症状明显,有时表现得会较激烈,包括诸如呕吐,腹泻,呼吸困难,嘴唇、舌头或咽喉肿胀,血压骤降等。而因食品产生的敏感或不适反应却可能在几小时内,甚至几天后才会发生,主要的症状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