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标准范本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标准范本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标准范本

报告编号:LX-FS-A59196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标准范本

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周鑫

一、调研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XX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党的xx 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

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社会的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以和谐理念来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构建和谐教育,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

步。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二、调研对象

此次我调查的对象就是针对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展开的。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有关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

三、调研目的

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搜集资料,活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3、通过分析具体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的案

例,切实掌握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4、对本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5、探索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途径,共同探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

四、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

自198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出台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农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失调,所以农村教育状况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政府投入有限,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办学条件差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

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多数。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约1.93亿人,按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70%算,农村在校生约1.3亿人。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中义务教育阶段所占比例过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始终低于60%,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近年还不足30%。而且,在农村义务教育总投人中,政府财政拨款所占比例也不高。尽管近年中央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有所增加,但最高也只达到64.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XX年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人中,乡镇

一级的负担竟高达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2%。而在国外,中央政府是义务教育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有的国家中央政府投入占整个基础教育投入的比重高达80%。

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主要以农民投入为主。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农村义务教育事实上主要由农民承担。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基本是以乡镇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农村教育费附加以及收取学杂费、教育集资等。乡级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承担了全部责任。农民的“合理”负担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支柱。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在农民减负的同时,教育也大幅度减收,一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状况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经费不足,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十分落

后,一些中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XX 年,我国农村地区危房比例仍然较高,全国小学和初中共有4542.3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约1750万平方米,因自然灾害受损的校舍约200万平方米,小学和初中校舍危房率分别为5.6%和3.7%。虽然XX年,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新的保障机制,许多学校新修了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但在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农村中小学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水平更低,从而最终导致农村学生流失。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堪忧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调查

发现,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1、师资力量匮乏,农村师资“缺血”

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严重,很多人不愿到农村任教。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宁愿在家待岗,也不愿当乡村教师。同时,家里有门路的、教学水平稍高的教师也想办法挤入城市。再加上这几年城市学校扩招,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也开始从农村招聘教师。随着进城教师的择优录取,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流向了城市。由于师资的流失,贫困农村的中小学校里一个教师跨年级、包班上课的现象司空见惯。在农村许多学校,、机、、、美术等方面的教师严重缺乏,无法适应新课改后的需求。另外,造成农村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单向流动,即优秀教师只具有向上的流动性。如果村里的老师教得好,则入编进入

镇里的学校,镇里的老师如果教得好,则进入县城里的学校。依此类推。这种带有刚性的评选机制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系统只能得到较差的师资来源。农村师资原本“先天”不足,无奈又遭流失之痛,农村师资严重“缺血”。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

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以湖南省为例,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占的比例不到城镇的20%,初中也只相当于城镇的一半,如衡阳市农村学校教师第一学历合格率为22.7%。尽管通过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农村教师学历达标率得到极大提高,但教师素质仍然不能满足义务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农村一些学校的大部分教师是本镇(县)未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一些初中毕

业生也当起了教师,很多贫困县还有一部分教师小学毕业。另外,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无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形成不了梯队,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的低素质直接影响、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教学质量不高,农村一些学校的生源逐渐流失。在一些地区,“村小学到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到县城小学,优生不断流向县城”已成了趋势。长此以往,学校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并将随着这种恶性循环而趋于萎缩。

(三)家庭贫困,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投资少,本应由财政支付的教育经费负担转移到农民家庭,义务教育已无义务之实,老百姓需要自己负担学费。农民

一年的收入本来就很少,大部分用来支出子女的学费,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现了教育致贫现象。农民不堪教育费用的重负,导致其子女失学、辍学。另外,近年就业形势不太乐观,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生在大学学的知识在农村派不上用场,使得农村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一些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读书,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出去打工挣钱以贴补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贫困人口失去学习机会,也就限制了他们获得个人发展的机会。

五、营胜村基础教育案例分析

此次调研我来到了辽宁省丹东市五龙背镇的一个普通的乡村-营胜村,调研结果如下

(一)教育现状

据XX年数据显示该村约有人口1500多,学龄儿童接近200多,全村只有一所小学,六个年级共有教师9名,9名教师中无本科以上学历者,7名专科学历,2名初中学历,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5人。调查发现,该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方面,师资力量缺乏教师不配套和跨年级上课现象严重, 很多教师都是上了这门课再上那门, 由于照顾不过来, 只能让一些班级学生自习或做作业。我们还了解到由于农村教师的待遇低, 办公条件差, 农村基础教育岗位难留人, 老师调动频繁。另一方面, 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素质低的“三低”现象。大部分教师为“民转公”教师, 由于他们的年龄偏大, 业务素质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营胜小学全貌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由于受政策因素的制约, 该村近3 年未补充过教师, 导致教师严重不足和失衡。而镇上的中心学校和交通条件较好的学校教师普遍超编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同时由于一批学历低、素质不全面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 再加上“民转公”教师, 使得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年龄结构也不合理。农村课程改革对目前的农村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它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角色行为必须实行全

方位的转变。由于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资历、学识水平、身心状况差异较大, 因此转变过程困难很多。

2、学校管理方面有待改进。一是校长结构欠

合理, 老的老了, 工作精力有限; 年轻的又过于年轻, 没有什么工作经历, 更谈不上有较好的工作经验。二是部分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工作较为片面, 只注重学校教学管理, 对教学管理以外的, 如学校安全管理, 学生的德育工作、疾病防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 管理的力度不够。

3、学校经费困难。实施“一费制”和“两免一补”后, 人民群众的负担的确减轻了, 但学校的办公经费受到一定影响, 由于政府财力有限, 上面的拨款也难以及时足额到位, 使学校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受到一定的影响, 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实施, 如校舍建设、绿化学校的创建等。

六、关于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

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出现的困难,今年我国提出了实施教育救助。教育救助是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为

保障适龄人口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从政策、物质和资金上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所提供的援助。限于农村的基础,农村地区难以实现教育的自救,因此,积极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及时实施农村地区的教育救助就成为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教育经费方面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同时建立农村教育财政保障机制

缓解基础教育投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财政乏力的问题。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承担责任。建议国家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并严格规定农村教育投入的恰当比例。我国许多省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被取消,县乡财政收入减少,为了保证县乡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中央应确定一定比例的税收进行转移支付,专门用于农村基础教

育。切实发挥国家公共财政资金在配置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中的绝对主体作用,构建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承担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最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和保障农民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机会的长效机制。

2、拓宽筹资渠道,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还没有达到完全支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水平,所以从长远发展来看,农村教育经费完全靠国家长久支付的可能性并不大。要想使农村义务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除了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证外,还应该通过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筹措经费。比如可以建立“义务教育基金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发行教育彩票,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义务教育。所得的资金由政府根据有关政策统一进行调配,切实定向用于农村教

育。同时建议国家出台农村教育救助法,以保证农村教育的优先发展。

(二)师资方面

1、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

农村教师信息闭塞,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其教育理念、教学方式都与城市的教师有很大差距。因此,各级政府要大力开发并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援助项目,加强对农村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同时在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方面对农村教师要有所倾斜,比如为农村教师提供免费的培训,适当增强教师培训名额等。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要增加一些新的理念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注重教师实际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和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以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师的双向流动。实施“教师交流机制”,把城里的老师交流到农村支教半年或一年,带动农村的教育;农村教师则到城市学校去实习,充实提高,以解决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从而有效控制辍学率。比如河南省在1995年就硬性规定,刚毕业的大学生必须到农村支教一年,并把支教作为将来评职称的一项条件。同时给予支教大学生提前半年转正的优惠条件。XX年,郑州市又出台了新的教育救助政策,从XX年起,郑州市将在5年内实现所有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1年。郑州市教育局文件规定:从XX年起,市直学校每年下乡交流人数应不低于全体教职工的10%。另外,政府也可以在政策方面对农村有所倾斜,比如鼓励优秀教

师到农村巡回授课,鼓励紧缺学科教师的流动等。

3、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由于农村学校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去。他们一是害怕无机会再进城市的学校,二是担心自己到农村会被同化。因为农村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新教师难以进行教学改革。为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政府就要给予到农村任教的师范毕业生一定的优惠政策。

4、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与条件开发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在硬件上相差甚远,在短期内不能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农村学校的教师也不能总是一味的抱怨,要充分利用农村一切可用的现有教育

关于中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报告 刘瑞马世伟执笔 10月7日至10日我课研组在九年级学生中做了俩个调查,老师们获益匪浅。 课题研究学生作文水平差的主要原因分析调查表(学生、教师)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实际的作文教学状况,却始终不尽如人意。作文成了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害怕、厌恶写作文”是学生的普遍心理现象。更具调查知:对学生而言,写作文是件苦差事,为了交差,她们不得不绞尽脑汁,使尽浑身解数凑字数。正是由于

这种心理定式,从一开始就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因而作文的恐惧心理越来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作文质量必定不佳。经统计分析,学生的作文问题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 一、没有素材,篇幅短小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文瘳瘳数语,几行字就是一篇作文。意思虽然说清了,语句也通顺,但不能抓住事物的细节作细致地描绘。就仿佛一幅画,只有轮廓,没有血肉,因此总也丰满不起来。 二、缺乏真情实感 有的学生景物也描绘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写得很清楚,但读起来干巴巴的,缺乏情感的滋润。也不能在作文中体现作者的价值取向和主观立场,仿佛只是一个事不关己的看客。这样的文章必定缺乏感染力,难以和读者产生共鸣。 有的学生虽然也有直抒胸臆的句子,比如:妈妈真伟大!我的老师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师!等等,但由于在行文中缺乏情感渗透,读起这样本该情感充沛的句子,总觉得有些空洞和高调。 三、表示不准确 有些学生要么重复罗嗦,要么词不达意,这样的作文让作者和读者的交流受阻。本班就有几个这样的同学,作文通篇都是口语,有的字甚至从字典中都找不到,她用拼音代替,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书面语来表示。看这样的文章,如同嚼白蜡,索然无味。 四、作文模式化,缺乏个性 作文原来是个性化的活动。所谓个性化,就是一个命题或多个命题,全班学生的作文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内容和形式,体现出每个

关于中小学健康教育课开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论中小学健康教育课开展的现状 陈南飞 湛江师范学院教科院08级专升本4班湛江524048 【摘要】为了了解现在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的开展现状,我采取调查问卷,访谈和查阅相关文献等方法。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学校健康课的开展差强人意,脱离实际,缺乏针对性,没有健全和科学的理念来策划健康教育课,因此体育达标测试和各项心理测试的结果都显示,大部分的学生的健康意识都有待提高。希望通过这次调查,引起全体师生对健康教育课的重视,增强健康教育的效果。此外,让那些还没有开展健康教育课程或活动的学校,意识到要开展这类课程或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学校健康教育素质教育提高健康水平 一、研究目的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学校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小学生可以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当今的中小学生的体质和心里健康达标率令社会各界人士担忧不已:在短短的十分钟升旗仪式中晕倒,听到某句话,竟然跳楼自杀。然而,中小学生正处在生命的准备期,生长发育旺盛,身体抵抗能力弱,其知识行为可塑造性强,加之中小学生群体生活的特点决定了其对学校的健康教育的依赖性。 关于学校健康教育的新提法,是美国全国教育协会(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NEA)较早提出的,认为健康教育是“提供对个体和社会的健康有关联系的认识、态度和行为产生有利影响的学习经验的过程”。那么健康教育课的概念就是指通过知识传播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水平,通过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和健康信念,掌握自我保健技能;通过干预帮助学生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着手进行国家基础教育改革,这是一项跨世纪的素质教育工程,是我国基础教育面向世界,适应时代变化的

贫困山区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贫困山区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摘要:学生是学习和发长的主体,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如何提高贫困山区农村的教育质 量是我国当前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贫困山区农村教育的发展对我国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贫困山区农村的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教育现状;课程体系;教育现状 要发展贫困山区农村,必须首先要诊断农村即穷困地区教育的症状。农村教育在诸多方面都 处于不利地位,如师资、设备、经费等都是贫困山区农村教育发展的大障碍。“城市中心”的教育 现象更使山区孩子远离了山区农村这一特定环境,更加大了贫困山区学生的学习难度,山区农村教 育呼吁:键构符合农村山区教育的教育模式或课程形态。现行教育既不利于贫困山区学生参加当地 的生产劳动,更为加大城乡贫福差距埋下根源。 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农村教育状况虽然有了明显改善,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总的看来,我国农村教 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低,与城乡教育存在着巨大差别。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环境影响。一些离异、单亲家庭,孩子从小就失去家庭温暖,无论是心理还是身心都 留下阴影,使孩子性格变成冷漠、孤僻。特别是有的父母离异或丧偶后再婚更是对孩子不闻不问, 祖辈人只是对孩子怜爱,照顾好孩子的生活已经吃力,何谈帮助孩子学习,一旦学习成绩不理想, 孩子自动放弃求学,尽早打工独立生活,以图改变生活环境。近几年,大学生上学成本的不断提高, 大学生毕业就业难问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所以许多贫困家庭主动放弃子女上大学,有 些孩子只上到初中毕业就到工厂打工挣钱。由于有了读书无用的思想,也就更谈不上家庭教育了。 当我在富东中学实习时,遇到一些这样的家长。在家访时,我把几位孩子学习不认真的情况 向他们家长反映,家长坦言他们从未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特别不主张孩子在夜晚花时间学习,认 为既影响孩子的身体又浪费电。他们也不责怪老师,认为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天生的,是由“八”字 排定的,与后天的培养没有多大关系,有出息的不用教育也会有出息;没有出息的就算再花多少功 夫也是白费劲。 2、教育经费短缺。投入少,经费短缺是农村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由于经费短缺,现 有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只能满足学科教学的基本需要,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农村 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偏低,教师工资待遇不能保障,学校的教学设施简陋,教学基本仪器不足等也 是不争的事实。这些现实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质量。 3、农村学校硬件设施落后。富东中学占地面积为2925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470平方米, 教学辅助用房为1252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为255平方米,生活用房为2936平方米,绿化面积约 700平方米,建成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共有35台计算机供教学使用,有藏书5500册的图书阅览 室一个,有60平方米的实验室一个。 与城市相比,学校教学设施陈旧,教学设备缺乏,严重地限制了教师教学,从而影响教学质 量,阻碍学生拓展知识面。学校图书陈旧,试验、电教仪器不完备,多媒体设备缺乏,学生计算机 比例远远低于城区学校,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更为不足。有些学校,虽然配备了少量多媒体教 学仪器,但由于缺少必要的维护和仪器的落后,不少课程都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所谓现代化

基础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基础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以原平市闫庄镇大白水村为例 学校: 系班: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前言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时间 (三)调查对象 (四)调查方式 正文 一、学校概况 二、大白水村概况 三、教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学校问题及需求 1.1寄宿制学校食堂条件亟需改善 1.2寄宿制学校亟需专门的寄宿管理人员 1.3关于财政补贴的问题 2.农村学生问题及需求 2.1农村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厌学、学习动机不强等问题 2.2农村学生缺乏成长需要的多元化的教育资源 3.农村教师问题及需求 3.1 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2 农村教师的身心健康与娱乐生活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3.3农村教师培训需增强适切性 四、对于上述问题解决和改进的建议 1.改善寄宿制学生的生活条件 2.制定合理政策,让财政补贴的使用更加合理 3.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 4.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改善其生存状况

[内容摘要]: 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中的热门话题,而农村教育影响广泛,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让广大农村学生有学上、上好学,是实现教育公平和体现社会公正的重要方面。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农村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出现了哪些新情况?发生了哪些新变化?产生了哪些新问题?本报告试图发现、分析这些关注点,并为其提出解决和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教育乡村基础教育现状 一、前言 (一)调查目的: 坐落于大白水村的**学校,是一座创建于上世纪40年代,有着70多年办学历史的公办学校,**学校依托忻州师范学院,在强有力的资金及硬件支持下,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使其成为一所较好的乡村学校。但由于其所处环境、师资力量以及村民理念的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在教师队伍素质与待遇、当地教育理念以及财政补贴等方面依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 本报告就以**学校为中心,对原平市闫庄镇大白水村及其周围基础教育现状做出调查走访,了解学校现状及寻求解决方法。 (二)调查时间: 2013年8月30日——2014年1月16日

关于中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报告 刘瑞马世伟执笔 10月7日至10日我课研组在九年级学生中做了俩个调查,老师们获益匪浅。 课题研究学生作文水平差的主要原因分析调查表(学生、教师) 主要因素 百分比 对象 素材语言积累少训练次数少方法技巧指导 老师认为(平均)70%10%20% 学生认为 (平均) 80%6%14% 课题研究前学生作文情况调查表(学生) 项目对象 素材占有情况拟题能力结构安排语言驾驭足够 多 严重不足还行不行有能 力 随意还行不行 学生比例6%94%20%80%10%90%4%96%《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 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 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 事物。“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实际的作文教学状况,却始终不尽如人意。作文成了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害怕、厌恶写作文”是学生的普遍心理现象。更具调查知:对学生而言,写作文是件苦差事,为了交差,他们不得不 绞尽脑汁,使尽浑身解数凑字数。正是由于这种心理定式,从一开始就制约了学 生的思维,因而作文的恐惧心理越来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作文质量必 定不佳。经统计分析,学生的作文问题大体可分为如下几种: 一、没有素材,篇幅短小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文瘳瘳数语,几行字就是一篇作文。意思虽然说清了,语句也通顺,但不能抓住事物的细节作细致地描绘。就好像一幅画,只有轮廓,

没有血肉,所以总也丰满不起来。 二、缺乏真情实感 有的学生景物也描绘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写得很清楚,但读起来干巴巴的,缺乏情感的滋润。也不能在作文中体现作者的价值取向和主观立场,好像只是一 个事不关己的看客。这样的文章必定缺乏感染力,难以和读者产生共鸣。 有的学生虽然也有直抒胸臆的句子,比如:妈妈真伟大!我的老师是世界上最好 的老师!等等,但由于在行文中缺乏情感渗透,读起这样本该情感充沛的句子, 总觉得有些空洞和高调。 三、表达不准确 有些学生要么重复罗嗦,要么词不达意,这样的作文让作者和读者的交流受阻。本班就有几个这样的同学,作文通篇都是口语,有的字甚至从字典中都找不到,他用拼音代替,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书面语来表达。看这样的文章,如同嚼 白蜡,索然无味。 四、作文模式化,缺乏个性 作文本来是个性化的活动。所谓个性化,就是一个命题或多个命题,全班学 生的作文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内容和形式,体现出每个儿童不同的心声和不同的水平。可是平时一说写作文,学生就搬出作文书,套用模仿,有的甚至是全盘接收;或是老师念一篇例文,有一半学生都成了例文的作者,这样写出来的作品千篇一律,毫无新意,更无个性可言。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制学生失去作文兴趣,固化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作 文能力的提高呢?归结为以下几点: 1、学生的第二课堂严重溃乏 除了读读教材中的文章,抄抄书本上老师指定的词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第二 课堂几乎为零,有的学生甚至没有一本课外读物,他们的语言积累很是缺乏。心 中无货,当然下笔无墨了。作文时冥思苦想,也不过瘳瘳数语而已。 再者,家长在这方面的引导和交流也非常有限,我曾经做过调查,在家里过 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并能主动予以引导的不足10%。(当然这并不能怪我们的家长们,他们要么农活太忙,无暇顾及;要么知识底子不够,有心而力不足;要么根 本就没有这个意识。)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查

吉林化工学院学院2015-2016第二学期暑期 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实践内容(题目):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查 学期: 2015-2016第二学期 班级代码:食品 1401 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学院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查 摘要:本文是关于对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调查 关键词:农村教育 农村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的重点,是占中国教育的绝大部分,其普及程度及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全国普及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实现程度,直接决定了提高人口素质及人均文化水平的程度,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长期长远,作为农村教育中的主体――教师,身上担负着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然而,随着时下市场经济时代大潮的汹涌澎湃,许许多多的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了一种“审美疲劳”,对自己的事也失去了应该有的信心,尽管大多数人把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可还是被种种现实境遇所困惑。教师也是人,有个人的家庭生活、情感,有跟其他人一样的发展愿望,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有自己的理想和潜能和表现欲。基于对这一问题的关心,我们最近我们对本镇中小学,从农村教育现状和教师心态的角度,对各个学校的班主任、教师、学生以及社会群众,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查走访。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随机调查走访了本镇的6所中小学校,与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群众100余人进行了交流访谈,带回了300多页的调查笔记。 一基本情况 1 调查对象:本次调研涉及的对象主要是本镇6所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年纪从几岁到60岁不等。 2 调查方式: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为主、走访座谈、个案分析、资料分析为辅的方式,使调查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调查的时间在2016年8月。 3 调查内容:教师的生活及家庭情况、教师的思想情况、教师的身体状况以及生病遭受坎坷时的救助情况、教师的工作状况、教师的子女生活现状,教师的福利状况、教师的心理反应形成的心理疾病、教师迁移变化的动机、农村教师的现状、对农村教育的意见、社会各界对教师的看法及理解等。 二农村教育现状及农村教师心态的调查结果分析 1 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 本次调查共下发问卷50余份,回收31份。其中男性占57%;女性占32%;学生占11%,青年占26%,中年占58%,老年占16%;领导占25%,教师占62%,其他人士占13%;

我国基础教育现状及改革调研报告

我国基础教育现状及改革调研报告

中国基础教育现状及改革调研报告 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起点和基石。教育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既要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中,基础教育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基础教育改革是基础教育的全面回归,是走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正道,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减轻负担,弱化分数,提高综合素质,推行综合评估。 调研时间: .4.16—— .5.4 调研对象:语文老师(石老师)、数学老师(倪老师)、英语老师(雷老师)物理老师(李老师)调研目的:了解中国当前基础教育的现状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 调研方式:电话访问、网络、QQ访问 四位老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都曾经当过班主任老师。 对四位老师的采访过程如下: 我说:老师,你好,请问你现在方便吗?能够问你几个问题吗? 答:好,我现在没事,你问吧。 问:老师,请问您认为中国的教育出问题了吗?有怎样的问题呢? 石老师答:中国当前的教育确实是出了问题。我认为有以下

几个问题:(1)教育的目标不正确了,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位置,使学生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活得更有质量。可是教育却成了功利主义的工具。孩子每天被压得透不过气来,从小就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为分数而起早贪黑,奋斗不止,甚至孩子会厌学逃学,用各种形式来进行反抗。(2)中国实行的是应试教育。长期下来,几乎把有灵性的人培养成了能“适应环境的笨蛋和庸才”,都已经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限制了学生的自由个性发展。在这样的教育下,当然也就没有学习的快乐可言,失去学习的兴趣是必然的。(3)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的学习是速成的。即为了高考,制定出一整套周密的学习计划。再让学生被动的接受而去努力的学习。 问:老师,请问您觉得基础教育重要吗? 倪老师答:肯定是重要的。就比如说小学教育,对学生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特殊的。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对每个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和日常生存必须首先接受的最基本的教育,它也是以后教育的基础。从每个孩子来讲,完好的小学教育能让她的身心健康快乐的发展,学会为人处事的道理。小学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正处于这样一个起点的位置,是人生接受学校教育的开端阶段。小学孩子是懵懂无知的,小学是对学生的启蒙教育,能使她们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品质等得到发展,更能让她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探索和质疑的精神、培养合理规范的自我意识、环境意识等。小学时期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黄金

小学生作文现状调查报告

小学生作文现状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小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报告 (一)作文态度消极。对写作文缺乏主动,缺乏激情,缺乏创新意识。具体表现为: 1、惧怕作文。问卷调查显示50%以上的学生惧怕写作文,完全没有主动性;35%左右的学生东拼西凑应付交差;大约只有15%的学生喜欢写作。 2、没有写作激情。大部分学生写作文时感情淡漠,没有非写不可的冲动,调查发现85%的学生写作文时没有激情。仅仅出于完成任务而不得不编写罢了。 3、写作处于被动状态。调查数据显示,无论是作文还是日记,学生很少自己积极地,自发地去写作,只有在老师布置以后才去完成的占90%以上。 4、写作没有创新,内容没有新意。许多作文选材陈旧,叙事老套,缺乏创新意识。这些消极心理最终导致了学生怕写作文,不知道写什么就胡编滥造,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作文内容单一。好多学生觉得作文没有东西可写。五年级的一次作文题为我

的课余生活,学生写看电视、做作业、上辅导班的大有人在,占全班人数的47%。好像除了这些,他们的生活是一张白纸了。还有几个没什么好写就干脆胡乱抄了一篇。 (三)作文技能普遍较差。学生在小学阶段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叙事清楚,语句通顺。从学生作文情况来看,许多学生的作文叙事紊乱,语病很多。语言具体生动、有感染力的约占22%。大部分学生语言平直甚至言语啰嗦,其中语言不流畅、语句不通顺的占18﹪。写作格式也有不少问题,有的标题占格不正确,段落有的划分不合理,还有的从头到尾只有一段。标点用的不恰当,还有“一逗到底”的现象存在。 (四)作文缺乏真情实感。从学生习作来看,不少学生感情漠然,辞不言情,笔是心非,失真失诚。写假人假事经历的“胡编式”作文,东摘西抄的“拼凑式”作文,全文照搬的“移植式”作文很多。有写作文虽然写的是真人真事,但没有经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没有自己对事物的感受和认识。没有经过自己情感的撞击与参与,不是自我情感的流露和抒发。 浅析以上状况存在的原因 1、老师指导不力。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包办代替过多。老师很少引导学生去认真观察事物,踏踏实实地完成自己的生活与阅读积累独立思考些什么和怎样写。而是喜欢提供材料,提供范文,这样的包办代替剥夺了学生自食其力磨练意志力的机会。学生势

中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中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一、引言 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互为联系,互为补充,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休系。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合格人才,单靠学校教育是不行的,家庭教育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学生家长的家庭观念、教育方法及教育评价存在较大差异。为了了解我市中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我办对多名学生及家长进行了调查访问,以期更好地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减少家庭教育的盲目性,让家长和学校密切合作,双管齐下,把我们的子女、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合格人才。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家庭基本情况 家庭基本情况包括家庭成员构成及家庭环境等方面。 首先,家庭成员构成情况。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核心家庭(即夫妻一孩)是一种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总家庭数的 35%以上,此外,独生子女仍然是当前家庭状况的首要特点。据统计,在接受调查的 220 名学生中,大约有 73 名独生子或独生女,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 33.6 %,这是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一个新特点。 其次,家庭居住区域的地理位置及住房和经济条件。学生家庭居住区目前大致为城镇、山区两部分。学校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中学教育任重道远。近年来,我镇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50% 以上学生家庭住房是在近十年内兴建的砖房。根据调查统计,本校辖区内学生家庭经济收入也在不断增长。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家庭收入仍然不容乐观。以接受调查的127 户学生家庭为例,家庭月收入不足 300 元的占33% ,月收入在 500-1000 元的占 55% ,所以,对一费制的实施家长普遍持支持态度,对于教育消费心里有底。 第三,父母亲文化水平和职业状况。父母亲的文化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思想与方法。而父母亲的学历层次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水平的高低状况。调查表明,父母亲是高中文化以上学历的约占其总数1.6%;父母亲是初中以下文化学历的约占其总数 81%。其中,父亲的学历比母亲平均高出3个百分比;随着父母年龄的递减,其学历文化程度也在普遍提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后文化事业和人口素质的提高。父母亲的职业概况也是家庭环境的一个基本要素。我们大致将职

2019年关于农村教育调查报告

2019年关于农村教育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XX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党的xx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社会的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以和谐理念来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构建和谐教育,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

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二、调查对象 此次我调查的对象就是针对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展开的。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 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有关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 三、调查目的 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上搜集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和资料。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3、通过分析具体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的案例,切实掌握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4、对本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进行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 5、探索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途径,探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 四、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

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查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1887-76 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查报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查报告(完 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教育行政化 1.机构行政化 中国农村现阶段教育主管机构行政管理人员与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之和与教师之比是1:1,就是说一个教师在上课,后面就有一个领导在监视着。人多,机构就多,部门就多。不管理是不作为,换句话说,管理管理,不管就没人“理”。管理了,事务就多,文件就多,会议就多。很多学校安排了专门参加会议、领取各种文件通知的专职驻城办事人员。有人统计了一下,教师一半时间在课堂,一半时间要应付各种会议、检查、达标、验收。两个一半,这样算起来,农村基础教育的人力资源的投入用到孩子身上的只能说是一

半的一半。 教育是什么?教书、育人,教师的事。领导是什么?不教书,不育人,育教师。所以教师要想生存只有两种方式:一是要教好书,指哪干哪;二是要有个领导做保护人,潜规则吧,不然,就得被“育”。教好书不难,多学习,多交流。不被“育”就难了,那么多的领导在监视你。所以巨大的压力之下教师大多也分为两类:一是“老黄牛”,别“思想”;二是“奴隶化”,想方设法变成“主子”。这样算来,教师队伍中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的也不是很多。 2.管理行政化 如此庞大的,“钢架”的,而且“后劲十足”的教育管理机构,还能融下多少“自主”、“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呢?教育管理部门就自己去考察,研究,再发文,培训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向教师发号施令。按章办事,按文办事,办不好就得被“育”。 3.教学行政化 教学行政化表现为:一是为“分”教;二是为了

中学生心理状况调查报告

中学生心理状况调查报告 我于XX年10月份,对我居住地周围的一所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农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庵上中学进行,共发问卷400份,回收 有效问卷386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我对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作了如下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 74 %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 %的学生认为学习 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 %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 % 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 %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 % 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 %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 %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 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 %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 %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 %的学生认为“英

中学生家庭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中学生家庭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9-12-06 来源: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教育不仅是学校、教师的责任,更是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只有学校与家庭、教师与父母相互合作,才能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本着这样的初衷,我们对全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增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教育的意识,形成育人整体合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调查方法 1、调查时间: 2、调查对象:全校学生家长(家长到会率98%) 3、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采取以班级为单位集中问卷,共发出问卷1000份,收到有效卷987份,无废卷。 三、结果与分析 (一)家庭状况: 1、家长文化程度:父母中有一人为本科学历的占16.7%,大专学历占34.6%,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8.7%。 2、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条件以中等收入(即父母平均月收入为1000XX元)为主,贫富两极也占一定比例,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19.1%,在3000元以上的占34.3%

(二)家庭教育现状: 1、家庭教育投入情况: (1)经济投入:家庭订阅杂志、报纸一份以上占61.1%;每月给子女购买课外书3本以上占32.6%。 (2)时间投入:每月经常陪子女去新华书店的(不少于2次)的占38.9%;每周平均有一小时以上的时间和孩子一起交流学习占37.5%说明家长对孩子教育比较重视,但经济的投入明显高于与孩子共处的时间投入。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还是不够,实质性付出太少。 2、家庭教育方法: (1)家庭教育的理念:72.1%的家长认为对子女严厉,要求严格,孩子听话;71.4%的家长认为谁对孩子溺爱,孩子就不听谁的话。 (2)教育子女的途径:以生活经验、随时随地教育为主的站96.8%,3.2%的家长从书、报、电视中获取教育方法。 (3)督促子女看课外书的方法:鼓励的占28.1%,采用物质奖励的占42.7%,引导的占13.4%,进行陪读的占16.8%。 (4)在家进行英语、家庭辅导的占82.7%,在家进行钢琴、电子琴辅导的占15.3%。由母亲承担的占68%,由父母一起承担的为24%,父亲单独承担的占3.6%,祖父母承担的占4.4%。 (5)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擦桌子、整理东西)占58%。 (6)93.6%的家长不给孩子零花钱。 说明家长对孩子进行素质培养的观念、方法日渐成熟,普遍认识到正确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教育方法上以鼓励为主,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调研报告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调研报告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 周鑫 一、调研背景 改革开放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2005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社会的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以和谐理念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构建和谐教育,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我国是一个

农业大国,只有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二、调研对象 此次我调查的对象就是针对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展开的。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有关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 三、调研目的 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搜集资料,活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3、通过分析具体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的案例,切实掌握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4、对本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基础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基础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人:靳晓旭 系别:历史系1103班 学号:201103510056 调查时间:2013年冬天 摘要 调查目的: 调查范围:支教所在地马圈的基础教育现状。主要调查马圈的学前教育,小学教 育,初中教 育等。 调查对象:调查支教所在地马圈小学的领导,师生,村民和相关的基层单位组织。采用的主要形式:访谈,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 一教学规模 我支教所在地位于忻州市原平县轩岗镇马圈小学,这所小学是一所公办的农村学校, 这所学校有将近百名学生,一年级十六名学生,二年级二十三个,三年级十八个,四年级十三个,五年级九个,六年级十六个。学生都来自马圈村,全部走读。二办学硬件 学校共有十间校舍都是六七十年代的老房子,可以说十分破旧。学校共有六间教室,作为最基本的教学场所,应有的音乐教室,实验教室,操场等一概没有。上科学课的实验器材不全,学生上课用的课本也不全。

三师资条件 学校有三名年轻老师,教学年龄在三年左右,分别是王刚、贾艳刚、王钢老师。老师王刚大学专科毕业,专业音乐教育,年龄27岁,教龄3年,没有兼职。王刚老师讲课专业,能够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将知识渗透到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学校家长心中的好老师。王刚老师的教学态度是用爱去面对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化教育每一位学生。为孩子献出自己的一切。接受继续教育状况,王刚老师每年暑期进行继续教育,接收了很多知识,能够把教学搞得更好。王刚老师对学校或当地教育的建议,多关心农村学校教育,多关心农村一线教师的生活状况,多配备必要的教学设施。生活问题是农村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希望能够得到改善或解决。老师贾艳刚大学本科毕业,专业音乐表演,年龄28岁,教龄3年,没有兼职。贾艳刚老师讲课专业,能够结合自己所学专业把素质教育的理念运用到课堂中去,曾被联校口头表扬为优秀教师。贾艳刚老师的教学态度是用爱去行动,竭尽全力,做到更好。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孩子的未来献出自己的一切。接受继续教育情况,贾艳刚老师每年暑假进行继续教育,学习了很多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学校其它老师教龄在20年以上,有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积累了许多教学经验,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能够担当小学各年级的课程,得到学校家长和学生的认可,特别是李涛老师的教学能力在学校各教师中尤为出色。李涛老师说:“如果说老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那么教学就是施肥、拔草、灌溉、捉虫等一系列管理行为。李涛老师每年都参加国培,进行深刻的反思,而后不断的改进教学、教育的方式。李涛老师认为,教育应该根据本地的实地情况给学生提供不同于城市、都市的考核试题。另外,应不断地给学生注入新鲜血液,如带学生外出,参观一流的教学等。学校其它老师都认为学校的校舍条件太差,办学硬件设施不全,当地教育应应在农村学校教育上多做投资,改善当地条件并输入

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作文800字

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作文800字 中学生是我们这个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观念的转变,个人消费也逐步增加,虽然中学生还属于无收入阶层,但在有些地方已成为消费领域的强势群体。那么我们的同学消费观念如何?消费状况到底怎样?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其中潜伏着哪些值得深思的问题?就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一份简单明了的调查问卷表,对本校同学做一次调查,共发放110份调查问卷,收回100份,整个调查过程得到同学们的支持与配合,进展顺利,本文摘取几方面作重点报告。 零用钱的来源 从来自100份中学生的调查问卷中,98%的中学生零用钱都来自父母,基本是父母或其他长辈主动给予,很多家长可能有“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念头,对子女的消费要求都尽量满足,即使是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富有的家庭。在调查中,约有28%的同学表明假期有参加打工赚钱,但那远不能用来交学费及平时的日常花销,长期的开支主要是依赖父母,对于月零用钱,50%的中学生零用钱的数额每月在职10-50元;有42%的中学生表明够用;30%的中学生认为“还可以”,只有28%的中学生认为“不够用”。由此可看出,大部份的家庭给孩子的零用钱的数目还是足够,认为不够手的可能是花销太

大或家庭困难及家长有意限制。 关于假期打工,50%的中学生有这种想法,30%的中学生打工过,其实只要去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子劳力,所获得的报酬都是会欣喜且倍受鼓舞的。劳动是光荣的,不劳动是不光彩的。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一个将要面对社会种种挑战和考验的人,树立只有劳动才能创造财富的观念,对于自己的消费行为不无裨益。 零用钱的流向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中学生主要消费有两大去向:一是买零食占42%,充分体现了少年嘴馋的天性;二是买学习用品占37%,说明这些同学在享受口福的同时,也没有忘记给自己添置些课外学习资料和文具用品。此外,衣着消费也占了总消费的一定比例,尽管调查中发现相当部份中学生在购买衣服,鞋等日常生活用品时选择普通标准,但由于“更新换代”频繁,毕竟也是一项不小的开支。玩方面的消费,在当前的中学生消费中不容忽视,占7%。虽然是农村中学生, 但有的同学追潮流,赶时髦,随身佩带手机、CD、MD等;有的同学迷恋网吧,把所有的零用钱都花在上网;调查中还发现人情交往也是学生中一笔不少的开支,如交朋友,生日派对,封建节日相互宴请,甚至过早地涉入爱河。人情交往太多、太频,既耗费钱财,也影响学习。作为中学生,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不要过早和过多地涉及人情世故方

市中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文档2篇

市中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文档2篇Investigation report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iddle s chool education 编订:JinTai College

市中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文档2篇 小泰温馨提示: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本文档根据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市中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文档 2、篇章2:中学学风现状调查报告文档 篇章1:市中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文档 教育问题历来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教育事业是历朝历代兴国安邦的大业,它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大计,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 基础教育是教育的核心部分,是塑造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及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综合素质的关键。而中学教育又是构成基础教育的核心部分。作为个体,它承担着一个青少年成长期最基本的文化知识和道德观念及人生素养的培养;而作为整

体,它则承担着一代代国家新生力量的科技水平和社会公德及国民素质的塑造。 为了更全面、科学地了解中学教育的现状,外在假期间通过走访和查阅资料,对##市的中学教育情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发现本市的中学教育在建国后历经不断改革,不断发展,既有显著的成就,又有存在的问题。现就中学教育现状作如下分析: 一、中学教育投资规模扩大,布局趋向合理 新xxx中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基础教育落后的状况。政府逐年加大对文教卫生广电事业的投资力度,XX年全市为发展文教卫生广电事业的财政支出为111060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23%,其中有相当部分是用来发展中学教育的。在学校的兴建方面,建国后也有了飞跃的发展。到XX年止,全市已建成xxx中学270多所,其中完全中学27所,xxx中学7所,初级中学220多所,九年一贯制中学21所。基本上满足了本市人民接受中学教育的需求。 中学教育布局也日趋合理。几十年来,党和政府努力改变旧中国学校分布极不合理的状况,采取措施,大力发展乡村教育。到目前,全市12个县区出吴堡外,都有一定数量的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2012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对哈密市第十二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 调查与分析 院(系)名称体育学院 专业名称体育教育 学生姓名彭晓路 学号080814019 指导教师李丽艳 完成时间2012年4月3日

对哈密市第十二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 调查与分析 彭晓路 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号:080814019 指导教师:李丽艳 一.调查目的 了解哈密市第十二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为完善该校体育教学提供理论依据,以改善该校体育教学效果。 二、调查对象 哈密市第十二小学 三、调查内容 1.哈密市第十二小学体育教学设施 目前,哈密市第十二小学有篮球场、田径场、乒乓球场地个一片,其中篮球架4个,乒乓球台4个(石台3个,专业台1个),200米沙土跑道一条;体育器材室一个,其中篮足排球等配备充足,乒乓球、羽毛球、毽子等易损类体育器材只在开学初或运动会时补充,平时补充不及时,以至阳光体育时段学生可使用体育器材不足。 2.哈密市第十二小学体育课课时设置及课余体育时间安排 1-2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3-4年级每周2节体育课,另外周一至周五上午第二节课后大课间20分钟,周一至周五下午4:30-5:30阳光体育一小时。 3.哈密市第十二小学体育师资

哈密市第十二小学有正式体育教师一名,实习支教老师一名。4.哈密市第十二小学体育课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哈密市第十二小学体育课程严格按照新课标进行,体育课程设置基本合理,1-4年级主要以游戏为主,适当添加走跑跳类技能教学内容,5-6年级学生开设有小篮球小足球等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 5.哈密市第十二小学学生体育参与意识 通过观察以及课下访谈,我发现该校学生对体育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喜欢上体育课,而且对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能够长久的坚持下去,主管能动性较好。 四、调查方式 观察法、访谈法 五、调查时间 2011.10-2011.12 六、调查结果 通过对哈密市第十二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可知,该校在体育教学上有自己独特的地方,但是由于体育经费不足、重视不够等原因影响,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体育设施陈,体育器材短缺,不能适应现阶段体育教学的需要; 2、体育课时设置基本合理,体育课主要集中在每天的第三节课以后,但是由于学校师资力量薄弱,课余体育时间被抢占或者有形式主义倾向。例如,大课间只有3分钟时间,学生是真正用来做课间操的,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