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1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1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75个名词解释、38个简述题、29个论述题)

斜体字表示补充说明。

》》代表大纲上没有或不全。

导论

一、简述题

1.请简单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P19

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特定生产方式之下的社会生产关系,而不是物的关系。经济学分析的逻辑起点不应是经济人,而应是社会人。在社会人的假设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形成了整体主义分析方法。

西方经济学是在资源稀缺性假设前提下,研究一个社会是如何配置稀缺资源的,它主要涉及人们如何作出决策、如何相互交易和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等问题,它遵循的是个体主义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2.简述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P21

答: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就是说,当理论与实践相冲突时,让理论服从现实,而不是让现实适应理论。

(1)理论联系实践应该是适应时代要求的经济学创新的基本准则;

(2)理论联系实际首先要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

(3)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实现经济学的现代化;

(4)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经济学具有开放性;

(5)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摆脱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旧轨迹,实现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创新。

二、论述题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P18

答:(一)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原因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30年来发生了重大进展,根本原因在于时代的变迁。

(1)市场化。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资源配置通行的是等级规则。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始了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资源配置的等级规则逐步让位于产权规则。

(2)工业化。伴随着市场化进程,我国开始大规模地推进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演进的工业化进程,并通过大量引进国外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加快这个进程。

(3)国际化。在传统计划经济下,我国基本上走了一条闭关锁国、自我发展的道路,直到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我国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明显加快。

(二)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处于市场化、工业化和国际化的不同阶段,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流发展倾向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计划与市场关系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第三阶段: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三)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果的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从只关注生产关系到同时十分关注资源配置;

(2)从封闭式的一花独放到开放性的百家争鸣;

(3)从纯理论推导到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4)从单调的分析方法到多元化的分析方法。

第一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一、名词解释: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P28:就是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阶段。2.“三个有利于”标准P27: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集体经济P29:是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4.混合所有制经济P30:是由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组合而成的一种经济形式。随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交融、参股、持股,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所有制形态。

二、简述题

1.简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P23

答: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揭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预测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这些主要特征是:

(1)自由人的联合体和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

(2)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

(3)尽快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4)消灭商品生产,对全部生产实行有计划的调节。

(5)在共产主义两个阶段中分别实行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

2.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含义及意义。P28

答: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阶段。

意义:要全面地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两层含义,既要明确我国社会的性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又要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我们反对左和右两种错误倾向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这首先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以此作为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确认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3.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P30

答: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我国的多种所有制经济都有其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优势,同时也具备各自的劣势和局限性,在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上,它们都有其适宜于发挥优势的领域和范围,因此应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合理配置各种所有制形式,使它们能够在功能上相互补充。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这种相互竞争,有利于提高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效率,有利于促进技术的进步,也有利于促进所有制结构的调整,竞争在所有制形式的选择上发挥着优胜劣汰的作用。股份制为不同所有制经济的融合发展提供了企业组织形式。

三、论述题

1.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P26

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并在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和其他国家成败得失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

(1)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了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诊断,这是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这一科学判断一方面表明我国的社会性质,说明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另一方面表明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我们党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制度和基本矛盾,提出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以及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解决了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建设的性质、任务动力、战略和前途等问题。

(2)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所有制关系的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关于经济改革的理论。形成了一套包括改革的性质、目标、内容、方式、战略、成效的评价标准等在内的经济改革理论。

(4)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改革中的核心问题。中国改革的目标是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相结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使市场机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

(5)关于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理论。收入分配标准由单一劳动标准改变为劳动标准和所有权标准相结合,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多种分配方式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形成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结构。

(6)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把改革开放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7)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目标、基本内涵、总体思路、模式选择和根本动力,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

2.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P29

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确立这一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从量上来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从质上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和对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上。这里的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必须发挥国家经济的主导作用。发挥国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的关键不在于使国有企业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和垄断地位,而在于国有经济利用自身的相对优势和特有功能,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竞争力和影响力。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要发展多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而且要发展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优势,同时也具备各自的劣势和局限性,在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上,它们都有其适宜于发挥优势的领域和范围,因此应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合理配置各种所有制形式,使它们能够在功能上相互补充。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这种相互竞争,有利于提高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效率,有利于促进技术的进步,也有利于促进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股份制为不同所有制经济的融合发展提供了企业组织形式,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市场P32:是指交换的场所、渠道和纽带。

2.市场机制P32:是指在市场交易关系中形成的,以价格、供求和竞争三位一体的互动关系为基础的,有关经济运行和调节的一套有机系统。

3.市场经济P32:是指由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它与社会的经济制度性质无关。

4.增量改革P:即在不率先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边际上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也就是说,在等级规则作用较小的边际上,选择具有帕累托改进意义的利益调整方式进行体制改革,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5.渐进式改革P:我国实行的改革方式,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是按渐进的方式推进的改革。我国没有从理论出发,而是根据具体国情,选择了一条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改革道路,逐渐从一个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二、简述题

1.简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及运行特点。P31

答:基本特征:

(1)在决策结构上,实行中央集权控制;

(2)在动力结构上,忽视物质利益刺激,实行平均主义分配原则;

(3)在信息结构上,实行计划指令的纵向传递,全部经济活动都纳入计划的轨道,企业行为基本不受市场信号的制约;

(4)在所有制结构上,追求“一大二公”,实行“穷过渡”。

运行特点:

在传统体制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都是由计划控制的。

(1)企业对瞬时出现的情况作出如下反应:使产量与当前最稀缺的资源相适应,实行强制替代,根据可得到的投入品来决定产出构成。

(2)在追求高经济增长率目标的驱使下,从上到下存在强烈的数量冲动。

(3)由于企业不承担投资决策的责任,会使投资需求大大超过可供分配的投资资金,引起“投资紧张”。

2.简述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P32

答:市场经济是指由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资源配置遵循产权规则。即资源配置的权力与行为人拥有的资产量成正比。所以,排他性产权的确立是市场机制有效协调微观决策的必要条件。

(2)决策分散化。分散化的家庭和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在给定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根据对成本与收益的比较,独立地对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等问题作出判断和决策,并承担相应的经济后果。

(3)自由和平等竞争。市场经济作为契约经济,所有从事市场交易的行为人的地位和机会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他们在机会均等、公平交易准则的约束下自由地参与市场竞争。

(4)市场价格协调微观决策。在市场经济中,价格作为显示资源稀缺性的信号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它能自动协调微观决策。

3.简述渐进式改革的特点,并阐述渐进式改革在我国取得成功的原因。P35

答:渐进式改革是我国实行的改革方式,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是按渐进的方式推进的改革。我国没有从理论出发,而是根据具体国情,选择了一条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改革道路,逐渐从一个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特点:

(1)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没有采取“推倒重来”的改革方式,而是不仅完整保留了原先金字塔形的等级架构,而且通过原先等级架构组织市场取向的改革,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渐扩大的过程中渐渐减小等级规则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2)增量改革。即在不率先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边际上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

(3)先试点,后推广。即先在局部范围内取得改革的经验,然后再在全局范围内推广改革经验。

渐进式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

(1)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在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按劳分配为主的条件下采用多种分配方式,从而既使社会主义制度适应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又

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进程。

(2)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来判断改革的成效。

(3)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在稳定与发展中积极推进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

(4)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适时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包括政府职能的转变,推行政治民主化等。

三、论述题

1.我国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P33

答: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3年,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理论界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应通过放权让利,把计划建立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在党的十二大上,“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被正式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第二阶段:1984年至1987年,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4年年底开始,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并进行了具有明显的市场取向的改革。

第三阶段:1987年至1992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不在于市场与计划的多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与市场的作用都是覆盖全社会的,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应有机结合。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仅包括商品市场,而且包括生产要素市场。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要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

第四阶段:1992年以后,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1993年12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和战略部署,中国的经济改革进入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新的历史阶段。

2.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P34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其基本特征有:第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

(1)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2)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第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

(1)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原则需要通过市场交易关系才能实现。

(3)即使是公有资产,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要有偿使用,占有公有资产的企业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会或多或少影响到按劳分配的实现过程和实现形式。

3.试述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P35

答:(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塑市场竞争主体。①实行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战略;②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③对于大型竞争性国有企业按国际惯例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规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④实现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⑤完善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⑥以改革促管理。

(二)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机制的完善除了市场主体必须产权明晰、具有硬的预算约束等特征外,还必须:①营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②进一步开放市场,构建一个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③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三)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①理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避免对企业的行政干预;②明确经济政策目标,优化政策工具,提高效率;③通过机构改革建立一个精简、高效和廉洁的政府服务体系;④尽

可能使政府的政策及政策的制定过程具有透明性;⑤政府应成为遵守法律的楷模,努力创造一个公正的法律环境;⑥实行国民待遇与非歧视原则。

(四)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我国分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建立起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分配制度改革要体现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兼顾效率和公平。

第三章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渐进过渡

一、名词解释

1.“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P39:“华盛顿共识”是20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债务危机频发时,世界银行提出的指导其通过经济改革走出困境的各项政策主张,核心内容是私有产权条件下的资本与市场的全面开放,与西方自由主义的主流经济学传统一脉相承。

“北京共识”是建立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的,包含三个原理:创新的价值;努力建造一个有利于持续、均衡与稳定发展的大环境;自主发展理论。

2.等级规则P39:指首先构建一个层层隶属的金字塔形的等级构架,再界定每一个行为人在这个等级构架中所处的位置,然后再进一步界定与这个等级位置相适应的资源配置权力。一个人所处的等级位置越高,资源配置的权力就越大。

3.产权规则P40:指一个人拥有资源配置权力的大小与其所拥有的资产数量正相关,即拥有的资产越多,所拥有的资源配置权力就越大。

4.宪法秩序P42:指用以界定国家的产权和控制的基本结构,它包括确立生产、交换和分配的一整套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本规则,它为集体选择确立了原则,从而是制定规则的规则。

5.“诺思悖论”P43:指一个能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有效率产权制度依赖于国家对产权进行有效的界定与保护,但受双重目标(即社会总产出最大化与统治者集团的垄断租金最大化)的驱动,国家在界定与保护产权过程中受交易费用和竞争的双重约束,会对不同的利益集团采取歧视性的政策,从而会容忍低效率产权结构的长期存在和导致经济衰退。

6.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P41:指由权力中心推进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方式。其含义是在一定的宪法秩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下,权力中心提供新的制度安排的能力与意愿是决定制度变迁的主导因素,而这种能力与意愿主要决定于一个社会的各既得利益集团的权力结构与力量对比。

7.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P47:当建立在排他性产权基础上的微观主体成为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时,个人或一群人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为确立预期能导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制度安排和权利界定而自发组织实施制度创新。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具有一致性。

8.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P44:当利益独立化的地方政府成为沟通权力中心的制度供给意愿与微观主体的制度创新需求的中介环节时,就有可能突破权力中心设置的制度创新进入壁垒,从而使权力中心的垄断租金最大化与保护有效率的产权结构之间达成一致,化解“诺思悖论”。这样的制度变迁方式称为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

二、简述题

1.比较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差异。P40

答:激进式改革的内容是:一是在政治上实行民主化,就是多党制;二是在经济上全盘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三是在经济政策上采用休克疗法。

我国没有从先验的理论出发,而是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选择了一条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改革道路,逐渐从一个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这种渐进式改革有以下特点:一是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没有采取“推倒重来”的改革方式,而是不仅完整保留了原先金字塔形的等级架构,而且通过原先等级架构组织市场取向的改革,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渐扩大的过程中渐渐减小等级规则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二是增量改革。即在不率先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边际上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

三是先试点,后推广。即先在局部范围内取得改革的经验,然后再在全局范围内推广改革经验。

2.简述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的特征。P41

答: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是指由权力中心推进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方式。其含义是在一定的宪法秩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下,权力中心提供新的制度安排的能力与意愿是决定制度变迁的主导因素,而这种能力与意愿主要决定于一个社会的各既得利益集团的权力结构与力量对比。其有以下特点:(1)在政府主体与微观主体共同参与的制度安排的社会博弈中,政府主体处于优势地位,是决定制度变迁方向、速度、次序、方式的主导力量。

(2)政府主体是由一个权力中心和层层隶属的行政系统构成的。权力中心凭借行政命令、法律规范及利益刺激,在一个金字塔形的等级构架内自上而下地规划、组织和实施制度创新。

(3)潜在的制度收益的出现会诱发微观主体的制度需求,但只有当权力中心的制度收益大于其成本时,实际的制度变迁才可能发生。由于权力中心与微观主体制度创新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是有差异的,因此,两者在具体的制度创新中的利益摩擦是难以避免的。

(4)在不确定性和制度供给不足的条件下,为了控制风险,权力中心为制度创新设置了严格的进入壁垒,微观主体只有得到权力中心的认可或授权才能进行制度创新。

(5)统一观念,即建立和推行一套可为下级政府和广大民众接受的意识形态,以减少新规则实施中的阻力,降低制度变迁的交易费用。

3.试分析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中的“诺思悖论”。P43

答: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作为国家权力执行机构的政府在界定与保护产权的过程中立场并非始终是中立的,它通常会追求双重目标,即社会总产出最大化与统治者集团的垄断租金最大化。在最大化统治者及其集团垄断租金的所有权结构与降低交易费用、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率体制之间,就存在着持久的冲突。

所谓“诺思悖论”,是指一个能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有效率产权制度依赖于国家对产权进行有效的界定与保护,但受双重目标的驱动,国家在界定与保护产权过程中受交易费用和竞争的双重约束,会对不同的利益集团采取歧视性的政策,从而会容忍低效率产权结构的长期存在和导致经济衰退。

在自上而下的渐进改革的条件下,解开“诺思悖论”的突破口可能介于个体的自愿牟利行为和完全由权力中心控制之间的集体行动,即在微观主体之间的自愿契约与权力中心的制度供给之间,存在一种既能满足个体在制度非均衡条件下寻求最大化利益的要求,又可通过在与权力中心的谈判与交易中形成的均势来实现国家的垄断租金最大化的制度变迁方式,实现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实施这一集体行动的主体便是组织。所谓组织,是指在既定制度规则下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政治、经济、教育等团体。在现有约束所致的机会集合下,有目的创立的组织是作为制度变迁的代理人角色出现的,当出现获利机会时,具有充分谈判力量的组织就会利用政治来实现最大化目标。

随着放权让利和分灶吃饭财政体制的实施,拥有较大资源配置权的地方政府成为同时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政治组织。地方政府经济实力的提高所引起的谈判力量的变化导致了重建新的政治、经济合约的努力。当利益独立化的地方政府成为沟通权力中心的制度供给意愿与微观主体的制度创新需求的中介环节时,就有可能突破权力中心设置的制度创新进入壁垒,从而使权力中心的垄断租金最大化与保护有效率的产权结构之间达成一致,化解“诺思悖论”。这样的制度变迁方式称为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

三、论述题

1.阐述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方式与路径。P40

答:实现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从资源配置方式上看,实际上是从等级规则向产权规则的转变,其核心是资源配置权由政府转变为企业和个人。

我国根据自己的具体国情,选择了一条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改革道路,逐渐从一个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这种渐进式改革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没有采取“推倒重来”的改革方式,而是不仅完整保留了原先金字塔形的等级构架,而且通过原先等级构架组织市场取向的改革,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渐扩大的过程中渐渐减小等级规则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二是增量改革。即在不率先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边际上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

三是先试点,后推广。即先在局部范围内取得改革的经验,然后再在全局范围内推广改革经验。2.阐述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地方政府在我国市场化进程中的主要功能。P44 答:(一)主要特征

所谓“诺思悖论”,是指一个能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有效率产权制度依赖于国家对产权进行有效的界定与保护,但受双重目标的驱动,国家在界定与保护产权过程中受交易费用和竞争的双重约束,会对不同的利益集团采取歧视性的政策,从而会容忍低效率产权结构的长期存在和导致经济衰退。

在自上而下的渐进改革的条件下,解开“诺思悖论”的突破口可能介于个体的自愿牟利行为和完全由权力中心控制之间的集体行动,即在微观主体之间的自愿契约与权力中心的制度供给之间,存在一种既能满足个体在制度非均衡条件下寻求最大化利益的要求,又可通过在与权力中心的谈判与交易中形成的均势来实现国家的垄断租金最大化的制度变迁方式,实现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实施这一集体行动的主体便是组织。所谓组织,是指在既定制度规则下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政治、经济、教育等团体。在现有约束所致的机会集合下,有目的创立的组织是作为制度变迁的代理人角色出现的,当出现获利机会时,具有充分谈判力量的组织就会利用政治来实现最大化目标。

随着放权让利和分灶吃饭财政体制的实施,拥有较大资源配置权的地方政府成为同时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政治组织。地方政府经济实力的提高所引起的谈判力量的变化导致了重建新的政治、经济合约的努力。当利益独立化的地方政府成为沟通权力中心的制度供给意愿与微观主体的制度创新需求的中介环节时,就有可能突破权力中心设置的制度创新进入壁垒,从而使权力中心的垄断租金最大化与保护有效率的产权结构之间达成一致,化解“诺思悖论”。这样的制度变迁方式称为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

(二)地方政府在我国市场化进程中的主要功能

(1)地方政府成为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中的第一行动集团。随着放权让利改革战略和“分灶吃饭”财政体制的推行,地方政府具有独立的行为目标和行为模式,从而在向市场经济的渐进过渡中扮演着主动谋取潜在制度收益的第一行动集团的角色。财政包干制的实施,不仅改变了政府行为,而且形成了地方之间的竞争,与财政收入相联系的GDP成为考核地方官员的一个重要指标。于是,地方政府官员具有发展本地经济的强烈冲动。处在转型期的地方政府官员被称之为政治企业家,即他们具有政治家与企业家的双重功能。地方政府官员作为权力中心的行政代理人按照等级规则行为,但是他们通过谋求经济上的发展来达到政治家的目的,即职务升迁。

(2)非平衡改革战略下的潜在制度收益与地方政府对制度创新进入权的竞争。非平衡改革战略下,获得改革试点权即取得了潜在的制度收益,地方政府作为纵向制度安排的行政代理人,既有动机也有能力为谋取有利于本地经济的制度安排而与权力中心讨价还价。地方政府可通过多种途径竞争获得垄断租金的制度创新进入权,获取试点权或优先权等。

(3)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不同途径从事自发的制度创新,并取得事后追认。

(4)地方政府在界定和保护产权时更偏重于效率,并通过追求效率获取垄断租金,从而有助于化解制度创新中的诺思悖论。

(5)尽管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就决策权的分享及剩余索取权的分配方面存在冲突,但在争夺与优先进入权相联系的垄断租金方面存在很强的相互依赖性,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存在合作博弈。

3.分析我国渐进式改革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进一步改革的方向。P48

答:主要问题:

(1)政治企业家行为规范的模糊化导致腐败现象日趋严重。

(2)地方政府官员对GDP的盲目追求导致对资源、环境、社会等问题的忽视,导致地方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

(3)地方与地方之间竞争的加剧导致地方封锁,产生了所谓的诸侯经济现象。

(4)先试点后推广的改革方式导致获得试点权的企业或地方因能持续地获得垄断性租金而获得优先发展的机会,相反,其他企业或地方则发展能力相对不足,这是导致不同阶层、不同地区收入水平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上述负效应发生的根源还是渐进式改革条件下等级规则与产权规则的冲突,或者说反映了新旧体制并存条件下的政治与经济的矛盾。化解冲突进而减少上述负效应的根本出路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

改革,特别是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为进一步的市场化进程创造更好的条件。

第四章社会主义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

一、名词解释

1.所有权P49:是确定物的最终归属,表明主体对确定物的独占和垄断的财产权利,是同一物上不依赖于其他权利而独立存在的财产权利。所有权概括和赋予了所有者能够实际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能。股东

2.占有权能P50:指人对财产直接加以控制的可能性,是所有者与他人之间因对财产进行实际控制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董事长,又如借债者

3.使用权能P50:是指不改变财产的所有和占有性质,依其用途而对其加以利用的可能性,是人与人之间因利用财产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总经理

4.收益权能P50:是指获取基于所有者财产而产生的经济利益的可能性,是人们因获取追加财产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5.处分权能P50:是指为法律所保障的实施,旨在改变财产的经济用途或状态的行为的可能性,它所反映的是人在变更财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6.产权P52: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产权是一组权利,它包括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

7.产权制度P52:是指既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而成的,且能对产权关系实行有效的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

8.自然人企业制度和法人企业制度P59:按照财产的组织形式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企业的组织形式可分为自然人企业与法人企业。

自然人企业制度主要包括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两种形式。

法人企业的典型形态是公司制,它主要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9.股份公司P60:是由一定人数以上的股东所发起组织,全部资本被划分为若干等额股份,股东就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股票可以在社会上公开发行和自由转让的公司。

10.公共产品P56:指那些消费不具有排他性且收费存在困难的产品。

11.基础产业P57: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产业,包括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两部分。

12.竞争性国有企业P59:是指那些国家投资建成的,基本不存在进入与退出障碍,同一产业部门内存在众多企业,企业产品基本上具有同质性和可分性,以利润为经营目标的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大部分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领域。

二、简述题

1.为什么马克思认为财产所有权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P49

答:马克思从两层含义来论述所有制范畴。一是作为经济关系的所有制范畴,体现的是经济主体对客观生产条件的占有关系,通过一定生产方式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体现出来。二是法律关系的所有制范畴,体现的是一种意志关系和法权关系,表示占有主体对占有的对象具有一种任意支配的权利。

一定的生产方式产生一定的占有方式,经济上的占有关系产生后,便会有法律上的所有权与之相适应。所有制上的独占和垄断必然在法律上表现为财产归属的确定性,同时也表现为否定该主体以外的任何人对同一财产的独占,即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

所有制的性质和内容决定所有权的性质和内容。所有制关系的变动必然要反映到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制度中来,使所有权法律制度与所有权关系相互适应,而所有权法律制度的变化又反过来为所有制关系的变化创造一定的条件。所以,财产所有权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

2.什么是产权?产权明晰化的含义是什么?P52

答: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产权是一组权利,它包括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

产权明晰化的含义:

第一,产权的排他性。产权主体必须对交易对象拥有明晰的、唯一的产权,即产权归属非常明确。

第二,产权的可分割性或可分离性。产权的可分割性是产权可转让性的前提条件。

第三,产权的可转让性。产权主体能按照收益最大化的原则自由地处置归其所有的资产,包括部分和全部权利的让渡。

第四,产权的有效保护。国家在建立一个有效率的产权制度中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国家是处于持续的经济增长还是处于衰退过程中,都与国家在产权界定和保护中的行为有关。

3.国有产权与市场经济的冲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55

答:市场交易的本质是在交易者平等和自愿基础上追求效用函数最大化的产权交易。由国有产权的属性及市场经济对初始权利安排的要求不难发现,国有产权与市场经济的冲突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所有权主体的非人格化资本行为与要求企业盈利为目标经营国有资产之间的冲突。当政府作为所有权主体时,因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它未必会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作为唯一目标。然而,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参与市场竞争。

二是剩余索取权的不可转让性与要求企业产权具有可交易性之间的冲突。企业维持国有性质,即剩余索取权不可转让。然而市场交易本质上是产权的交换,国有企业若要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就应不仅有权占用,而且可以自主处分企业资产,一旦经营失败,企业可能破产或被接管。两者之间存在冲突。

4.为什么实现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效率?P53

答:第一,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利于明确界定交易界区。一个法律上强有力的产权制度可以通过法律等制度界定和保护排他性的产权,使交易者既能在市场上展开公平的现货交易,又可以与其他交易者缔结具有法律保障的契约关系,形成借贷、租赁、拍卖、兼并、期货交易等多种交易方式。排他性产权的确立是市场机制有效协调微观决策的必要条件。

第二,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助于规范交易行为。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助于明确财产的最终归属,保护所有者的权益,同时定位了财产实际占有主体,界定了其拥有的权限。从而有助于制定公平而有效率的交易规则,有效地约束和规范行为人的交易行为。

第三,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助于使交易者形成稳定的收益预期。权力义务关系的明晰化与对称性,可使行为人在行使产权时具有稳定的收益预期,其将全面权衡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以效用最大化原则来支配和处分产权,从而优化激励与约束机制。

第四,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助于提高合作效率。产权制度通过降低达成人与人之间合作的交易费用,提高合作效率。

第五,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排他性产权的确立,使公平、自由的市场交易成为可能;产权的可分离性,可使人们在拥有和行使这些权利时实行专业化分工,获取由分工带来的收益流量;产权的可转让性,使资源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在全社会自由流动,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5.法人资产制度有哪些主要特征?P60

答: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法人资产制度,股份公司是法人资产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企业必须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企业只有在法律上成为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主体,才能独立地承担财产责任。

(2)出资人承担有限责任。出资人以出资额为限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3)股票自由让度是维护法人资产制度的重要条件。股票的转让并不影响公司财产的完整性和独立运行,会对公司产生约束,这是股东行使所有权的一种方式。

(4)界定经营者与公司的关系。经营者在法人代表机构授权下具体执行企业业务,其收入、升迁、声誉直接与企业资产的营运效率及资产的增值状况相联系。

(5)合理有效的所有权约束。一是股东在股东大会上用手投票和在股票市场上用脚投票,二是公司法人机构通过控制重大战略决策权、经理任免权、监督权等方式施加约束。

(6)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企业家的素质对于法人资产的高效率营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7)必要的外部约束条件。一是市场对经营者经营行为的约束,二是法律规范的约束。

三、论述题

1.试述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P49

答:一、财产所有权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

马克思从两层含义来论述所有制范畴。一是作为经济关系的所有制范畴,体现的是经济主体对客观生产条件的占有关系,通过一定生产方式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体现出来。二是法律关系的所有制范畴,体现的是一种意志关系和法权关系,表示占有主体对占有的对象具有一种任意支配的权利。

一定的生产方式产生一定的占有方式,经济上的占有关系产生后,便会有法律上的所有权与之相适应。所有制上的独占和垄断必然在法律上表现为财产归属的确定性,同时也表现为否定该主体以外的任何人对同一财产的独占,即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

所有制的性质和内容决定所有权的性质和内容。所有制关系的变动必然要反映到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制度中来,使所有权法律制度与所有权关系相互适应,而所有权法律制度的变化又反过来为所有制关系的变化创造一定的条件。所以,财产所有权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

二、所有权的权能

所有权:是确定物的最终归属,表明主体对确定物的独占和垄断的财产权利,是同一物上不依赖于其他权利而独立存在的财产权利。所有权概括和赋予了所有者能够实际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能。股东

占有权能:指人对财产直接加以控制的可能性,是所有者与他人之间因对财产进行实际控制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董事长,又如借债者

使用权能:是指不改变财产的所有和占有性质,依其用途而对其加以利用的可能性,是人与人之间因利用财产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总经理

收益权能:是指获取基于所有者财产而产生的经济利益的可能性,是人们因获取追加财产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处分权能:是指为法律所保障的实施旨在改变财产的经济用途或状态的行为的可能性,它所反映的是人在变更财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三、所有权各项权能的分离

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所有权的诸项权能进一步分离。这种分离大体上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资本的法律所有权与经济所有权的分离。利息是法律上所有权的实现形式,企业主收入是经济上所有权的实现形式。职能资本家只要按期付息,就对借入资本获得了排他性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

二是资本职能与管理、监督职能的分离。由于股份公司的成立,资本职能与管理、监督职能发生了分离。

2.为什么必须深化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P51

答: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产权是一组权利,它包括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产权制度是指既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而成的,且能对产权关系实行有效的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

(一)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内在必然性

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起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尽快改变国有企业的低效率状况,就必须通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关系,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

(1)只有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才能为体制模式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必要的微观基础。

(2)只有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才能为体制模式的转换创造必要的市场条件。

(3)只有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才能实现宏观控制方式的转轨。

(二)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效率

按照著名的科斯定理,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情况下,权利的初始安排与资源配置效率有关,即产权

对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就必须明确产权关系,即以资产来界定当事人占有稀缺资源的权利。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效率:

第一,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利于明确界定交易界区。排他性产权的确立是市场机制有效协调微观决策的必要条件。

第二,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助于规范交易行为。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助于明确财产的最终归属,保护所有者的权益,从而有助于制定公平而有效率的交易规则,有效地约束和规范行为人的交易行为。

第三,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助于使交易者形成稳定的收益预期。权力义务关系的明晰化与对称性,可使行为人在行使产权时具有稳定的收益预期,其将全面权衡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以效用最大化原则来支配和处分产权,从而优化激励与约束机制。

第四,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助于提高合作效率。产权制度通过降低达成人与人之间合作的交易费用,提高合作效率。

第五,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排他性产权的确立,使公平、自由的市场交易成为可能;产权的可分离性,可使人们在拥有和行使这些权利时实行专业化分工,获取由分工带来的收益流量;产权的可转让性,使资源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在全社会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3.试论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战略。P55

答:根据国有企业提供的产品性质及所处行业的差别,可大体上把它们分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企业。非竞争性企业又可分为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和从事基础工业、基础设施的垄断性企业。我们应根据国有企业提供的产品的性质及所处行业的差异,选择不同类型的改革战略。

(1)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宜选择国有国营模式。所谓公共产品,是指那些消费不具有排他性且收费存在困难的产品。因此,为了保证最优化的公共产品的供应量,就只能由政府来供应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向全体公民免费提供的纯公共产品,如国防、公安系统、公共道路等。提供这类产品的单位由政府直接控制应该毫无疑问。另一类是向消费者收取一定费用的准公共产品,如公立学校、公立医院、文化设施、城市自来水和煤气、邮政电信、国家政策性银行等。在这一类企业中,社会目标占据支配地位,并且具有高度的垄断性。如果这类国有企业按照市场化标准进行改造,则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未必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因此,国家不仅要对这类企业拥有全部或绝大部分资产所有权,而且应由国家来直接经营,这包括由政府财政筹资创设提供准公共产品的企业,政府直接任免企业负责人,对进入或退出的企业实行控制等。

(2)自然垄断性国有企业宜选择国有国控模式。我国现阶段处于基础产业的企业通常具有自然垄断的特征,基础产业包括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两部分。基础工业是指能源工业和基本原材料工业;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机场、港口、通信、水利等设施。基础产业是一个需要适度超前发展的产业。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以及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家还需在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至少在现阶段不宜按照完全市场化的标准把垄断性国有企业改造成纯粹以盈利为目标的市场主体,而应选择国有国控模式。国有国控与国有国营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政府不再是企业的直接经营者,在相当多的企业中政府不再是惟一的所有者,即存在多元化投资主体,但国有资本在企业中具有明显的控制力。在明确界定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责权利关系的基础上,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并承担相应的决策责任。

在垄断性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不同程度分离的条件下,政府通过设置必要的进入许可规则来维持垄断,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同时通过明确所有权的约束方式、为企业设置一套企业经营绩效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垄断性企业投资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价格形成实施监督等,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以及特定的社会目标,防止垄断条件下企业在自主决策时所产生的不良后果。

(3)大型竞争性国有企业宜进行股份制改造。竞争性国有企业是指那些国家投资建成的,基本上不存在进入与退出障碍,同一产业部门内存在众多企业,企业产品基本上具有同质性和可分性,以利润为经营目标的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业大部分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领域。竞争性国有企业必须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它们一般宜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改造成股份公司,使之成为完全排斥政府的行政干预,产权明晰化、产权主体多元化、管理科学化、所有者承担

有限责任的法人企业。

(4) 竞争性国有中小企业宜完全放开。企业的改革经验告诉我们,国有资本从中小型竞争性国有企业中退出,不仅有利于让这些企业彻底摆脱政府的干预,完全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必要的微观基础,而且有利于政府卸下不得不常常为它们输血的巨大负担,转而可以集中财力和人力抓好那些应由政府控制的行业。因此,构建所有权的退出机制更有助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4.阐述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基本思路。P59

答:为了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实现产权关系的明晰化,使竞争性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可通过四层次授权经营模型对竞争性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一)国有资产的第一层次授权经营:在政资分开的基础上实现政企分开。

第一层次授权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在国家层面上把政府职能与资本职能分开来构造出政企分开的制度性条件,使代理国家行使所有权的主体行为资本化,即以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为目标,并建立能有效监控行使所有权行为主体的激励约束机制,为法人资产制度的建立创造条件。

(1)政府职能分解。使资产所有权与行政管理权、宏观调控权分离开来,所有权由国有资产委员会代行使,行政权归政府行政部门,调控权归政府职能部门。

(2)授权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代理国家履行所有者职能。

(3)确定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职责。那就是中央和地方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能,享受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委托人对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管理国有资产行为实行有效的监控。

(5)评估国有资产。这是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化改造的必要前提。

(二)国有资产的第二层次授权经营:国有股股权分散化。

国有资产的第二层次授权经营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建立一批竞争性的控股公司,实现国有股的收益权与控股权相分离,为企业产权独立化创造必要的条件。

(1)组建专职从事国有资产经营活动的控股公司。

(2)控股公司作为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代理机构,通过持有次级控股公司或竞争性国有企业的股份,代理国家操作国有股权。

(3)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宜通过竞价招标方式向控股公司转让国有股的控股权,而不应采取行政划拔的方式。

(4)控股公司只要向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履行相关义务,便可像股东一样行使国有股权,享受股东权益,承担控股风险。

(5)控股公司根据在风险尽量小的前提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寻求最佳的国有股控股方式。

(三)国有资产的第三层次授权经营:公司产权独立化。

公司产权独立化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从而为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创造了基本的条件。

(1)国有股的可转让性使股权分散化成为可能。

(2)持股主体多元化使股权进一步分散化,并为股票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创造了条件。

(3)国有股的可转让性使竞争性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具有不确定性。

(4)当股权分散到一定程度时,每一个股东因控制成本过高而无法或不愿直接支配上市公司的资产营运,公司产权独立化后,便可确立法人资产制度。

(5)代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行使股东职能的控股公司以投入公司的资本额承担有限责任,并依法享有股东权利。

(四)国有资产的第四层次授权经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高效化。

国有资产的第四层次授权经营的目的在于,通过委托人为代理人设置最优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股份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提高资产营运效率。关键是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的职责,建立合理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

第五章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

一、名词解释

1.企业治理结构P64:是一种契约制度,它通过一定的治理手段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以使企业内的不同利益主体形成有效的自我约束和相互制衡机制。

2.道德风险P64: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3.刺激一致性约束P65:由于代理人是合同的接受者,机制所提供的刺激必须要能诱使代理人自愿地选择根据他们所属类型而设定的合同。

4.参与约束P65:也叫个人理性约束,这种约束是对代理人的行为提出一种理性化假设,它要求代理人接受合同所得到的效用不少于其保留效用,接受这个合同比拒绝合同在经济上更合算,这就保证了代理人参与机制设计博弈的利益动机。

5.代理成本P65:在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条件下,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函数的不完全一致,代理制的引入所诱发出的成本。它包括:向代理人支付薪金、奖金等费用;代理人为追求非货币物品而导致的成本上升和利润减少;由代理人的决策与使委托人利润最大化的最佳决策之间存在的差异所导致的企业效率的损失。

6.企业所有权P68:作为企业治理结构客体的企业所有权首先表现为剩余索取权,企业的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合称为企业所有权。

7.内部人控制P69:指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大部分控制权,并且这种控制权的获得往往是通过与职工合谋完成的。其后果是企业内部人以牺牲资本所有者的利益为代价来追求自己的利益。

8.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P69: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是通过政企关系的市场化和契约化来实现权责利的再分配,政府赋予经营者很大的经营权,并监控经营者的行为,从而形成了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型治理结构。

9.企业共同治理P71:贯彻了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的治理结构就是企业的共同治理机制,它强调决策的共同参与与监督的相互制约。具体地说,就是董事会、监事会中要有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代表,如职工代表、银行代表等。

10.相机治理机制P72:从动态的角度看,企业所有权安排形式的多样化就是它的状态依存性,也就是说,相对于不同的企业经营状态,对应着不同的企业所有权安排。如果不存在事前的法律规定,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支配权的让渡就必须依靠产权主体之间的自愿谈判来完成。

二、简述题

1.什么是代理问题?简述委托代理关系下的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P64

答:定义:代理问题是指拥有公司控制权的经理人员作为出资方的代理人,除了追求更高的货币收益外,还力图通过对非货币物品的追求来实现尽可能多的非货币收益。其是由于资本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而产生的。

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道德风险是代理问题的一个突出表现,所谓道德风险,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避免发生代理人利用委托人的授权从事与委托人利益不符的活动,减少道德风险,需要设计一套对代理人的激励约束机制,使代理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委托人利益的最大化。

获得代理人行为的信息是设计最优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条件,委托人主要通过对利润指标的度量、利用股票市场的度量和直接的行为度量等来了解代理人的行为信息。为使委托人的期望收益最大化,最优化的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必须同时满足刺激一致性约束和个人理性约束(参与约束)两个约束条件。刺激一致性约束是指由于代理人是合同的接受者,机制所提供的刺激必须要能诱使代理人自愿地选择根据他们所属类型而设定的合同。个人理性约束也叫参与约束,是对代理人的行为提出一种理性化的假设,它要求代理人接受合同所得到的效用不少于其保留效用,接受这个合同比拒绝合同在经济上更合算,这就保证了代理人参与机制设计博弈的利益动机。

激励的核心是将代理人对个人效用的追求转化为对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追求。针对经理人对货币收入的追求,资本所有者可确定一个最优报酬计划来实现对代理人的激励和约束。经理的报酬一般由薪金、奖金、股票、股票期权、退休金计划组成,每一种形式的报酬都有其优缺点,经理的最优报酬设计应是所有不同报酬形式的最优组合。

2.什么是代理成本?如何降低代理成本?P65

答:定义:代理成本是指在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条件下,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函数的不完全一致,代理制的引入所诱发出的成本。它包括:向代理人支付薪金、奖金等费用;代理人为追求非货币物品而导致的成本上升和利润减少;由代理人的决策与使委托人利润最大化的最佳决策之间存在的差异所导致的企业效率的损失。

如何降低代理成本:代理成本的大小与监督和约束的难易程度、委托人与代理人利益的一致程度有关。合同越是完整,代理成本就越低,但带来的约束成本越高,代理成本与约束成本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从理论上,委托人应将成本控制在代理成本和约束成本之和最小的水平上。

为了降低代理成本,要在充分获取代理人行为信息的基础上,根据边际代理成本等于边际约束成本的原则设计最优的激励约束机制。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市场制度的不断健全来降低代理成本,经理劳务市场、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三个市场的竞争对代理人行为的约束都可以降低代理成本。

3.简述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型治理结构的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P69

答: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是通过政企关系的市场化和契约化来实现权责利的再分配,政府赋予经营者很大的经营权,并监控经营者的行为,从而形成了有别于内部人控制的,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型治理结构。

(一)主要特征

(1)通过企业主管部门与经营者之间一对一的谈判确定企业所有权的分配,经营者的自主权由政府直接授予。

(2)经营者一旦获授权,便可独立行使决策权,政府作为所有者主要通过职位的晋升、精神鼓励及经营者的收入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等,来激励经营者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的营运效率。

(3)尽管出于激励的考虑,经营者也通过职代会和工会赋予职工某些权利,但经营者作为企业的法人代表,在企业所有权的分配中仍处支配地位。

(4)企业主管部门充当经营者的监督者,以保护国有产权。

(5)政府监督经营者的主要手段是,任免经营者、参与或干预企业的重大决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企业经营者只有激励没有相应的约束和惩罚手段,因为国家对企业仍然承担着无限责任。

(2)只有单向权威没有多边制约。

(3)个人决策、集体负责的后果是企业内部没有真正的风险承担者。

(4)信息资源及其衍生的决策和监督资源的浪费,债权人、职工的合法权益被忽视。

三、论述题

1.从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阐述企业治理结构主体的多元性。P67

答:产权有别于物权,产权的行使将受到某种限制。行为人在支配归其所有的人力资本以追求利益最大化时将会面临约束,这意味着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有时是可分离的。人的机会主义倾向转变为机会主义行为要受到约束。在一定的社会约束下,他不得不理性地选择与他人合作。人的社会本质决定了人力资本行使的受限制性,它与产权的内涵是一致的,从而决定了:

人力资本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抵押特征。人力资本一定程度的可抵押性只能说明人力资本的所有者有可能分享企业所有权,但并非说他一定能获得这种权利。若要使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还要取决于影响合约各方谈判力的一系列条件,而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和团队特征则是最重要的条件。

人力资本的专用性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参与企业治理的重要依据,因为专用性人力资本的积累引致了将来的谈判力,从而可能改变既定的利益状态。企业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团队生产或长期合约的集合,而企业的团队本质又表现为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

由于人力资本具有产权特征,因此可推导出企业治理结构主体多元化的逻辑结论。

大纲和红宝书上的此题答案均晦涩难懂,建议采用闫老师提供的如下答案。

1.企业治理结构主体所包含的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经理、生产者、消费者、供应商及其他有关利益主体。企业治理结构主体具有多元性。

2.人力资本的的产权特征一般包括可抵押性和专用性。

3.所有的治理都是以人为本,所以人力资本是企业治理的重要条件。

4.企业的经营活动的本质是团队与企业长期合约的集合,其衬质就是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相互依存。

2.阐述“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的基本含义。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创新如何体现“共同治理”的原则?P71

答:含义:“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与“股东至上逻辑”的本质差异在于公司的目标是为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不仅仅是追求股东的利益最大化。公司是利益相关者相互之间缔结的契约网,各利益相关者或在公司中投入物质资本,或投入人力资本,其目的是获取个人生产无法获得的合作收益。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并不否认每个产权主体的自利追求,而是强调理性的产权主体把公司的适应能力看作是自身利益的源泉。

如何体现“共同治理”原则:一个体现和贯彻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的治理结构必须让每个产权主体都有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机会,但这是机会的均等,而不是权力的平均化。现实的企业所有权分配结构总是不平均的,这取决于产权主体相互之间的谈判。

贯彻“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的治理结构就是“共同治理”机制,它强调决策的共同参与与监督的相互制约。具体地说,就是董事会、监事会中要有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代表,如职工代表、银行代表等。共同治理的核心就是经济民主化,通过公司章程等正式制度安排来确保每个产权主体具有平等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机会;同时又依靠相互监督的机制来制衡各产权主体的行为;适当的投票机制和利益约束机制则用来稳定合作的基础,并达到产权主体行为统一于企业适应能力提高这一共同目标之上。

共同治理模式包括两个并行的机制: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确保产权主体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具体来说就是建立职工董事和银行董事制度;监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则是确保各个产权主体平等地享有监督权,从而实现相互制衡,具体来说就是职工代表和银行代表以适当的方式进入监事会。

3.阐述相机治理机制的基本含义以及基本程序。P73

答:含义:从动态的角度看,企业所有权安排形式的多样化就是它的状态依存性,也就是说,相对于不同的企业经营状态,对应着不同的企业所有权安排。如果不存在事前的法律规定,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支配权的让渡就必须依靠产权主体之间的自愿谈判来完成。

基本程序:不同的经营状态反映了不同的利益分配格局,当其中某一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遭到严重侵害时,他必然要求改变既定利益格局,进行企业所有权分配的再谈判。相机治理机制的构建目的就是确保在非正常经营状态下,有适当的制度帮助受损失的利益相关者完成其再谈判意愿。一般说来,相机治理机制旨在对企业决策者的行为进行外在约束,其往往是通过控制权的争夺来改变既定利益格局。

相机治理机制的基本原理就是,当一个企业在营运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原因,显露出企业经营陷入危机的信号,并暗示某些利益相关者未来的权益将受到侵害时,为实现权益保全,这些利益相关者可通过相机治理程序,要求重新分配控制权,如改组董事会、更换经理人员等。可见相机治理机制包含三个要素,相机治理的主体即能够利用该机制的人,相机治理信号,相机治理程序。

一个完整的相机治理程序应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事前监督阶段。每个相机治理主体在向企业投入专用性资产以前,应该对投资对象做一个合理的评估,其目的在于防止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可能产生的逆向选择行为。

第二,事中监督。密切关注企业的营运状况和经理人员的行为,以防止道德风险的出现。事中监督一般由监事会来完成。

第三,事后监督。通过公司绩效(一般是财务状况)来判断企业的未来,目的是防止财务危机。根据不同的绩效水平,相机治理主体采取相应的行动。

第六章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分配制度

一、名词解释

1.按劳分配P74: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以劳动为尺度,在对劳动者所创造的产品做了必要的社会扣除之后,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2.微观收入分配过程和宏观收入调节过程P7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过程被分为微观收入分配和宏观收入调节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微观收入分配过程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收入分配过程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确定和分配价值,企业取得收入的多少,既取决于其单个产品生产上是否符合及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标准,也取决于该部门生产总量是否符合及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标准。

宏观收入调节过程是建立在微观收入分配过程基础上,并独立于这一分配过程的再分配过程。它要考虑社会各个方面利益的平衡和社会整体、长远发展需要,对不同部门、不同领域、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进行调节,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

4.公共服务均等化P78:是指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等,同时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弥补市场失灵、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制度安排,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5.社会保障P79: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为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个人和家庭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种制度。这一制度一般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等组成。

二、简述题

1.简述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P74

答: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关系和社会主义阶段劳动的社会本质。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条件下,生产资料是归社会所有的,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是平等的,任何人都不能凭借生产资料的占有占有和支配他人的劳动,劳动成为支配生产资料和获得社会产品的唯一根据。同时在这一阶段上,存在旧的社会分工,劳动还是一种谋生手段,人们的劳动存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之间的质的区别,社会主义社会只能默认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从而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所创造的产品在做了必要的各项社会扣除后,必须以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因此,按劳分配是体现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分配原则,是对各种剥削制度的否定。

马克思设想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中,是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的,因而劳动者的个人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转化为社会劳动,而是作为直接的社会劳动存在着,因而可以直接以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生产条件分配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如何?P75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收入的分配取决于生产条件的分配,我国多种收入分配方式并存是由现阶段生产条件的分配决定的,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生产条件包括生产的物质条件(客观生产条件)和生产的劳动力条件(主观生产条件),客观生产条件的多种所有制形式,相应要求多种收入分配方式与此相适应。

从主观生产条件看,在任何生产中,劳动力始终是生产的一个要素,但劳动力以何种形式参与生产,直接影响收入分配的结果。公有制经济不存在私营经济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的情况,收入分配建立在劳动者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基础上。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还没有完全消除,这种情况下,依然存在按资分配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这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仅存在着建立在劳动力商品等价交换基础上的收入分配形式,而且存在着建立在劳动者等量劳动交换基础上的收入分

配形式,两种方式交织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在生产的劳动力条件和物质条件都由个人直接占有和控制的个体经济中,劳动者利用自己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收入的多少直接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条件好坏,以及劳动者自身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熟练程度即生产的劳动力条件状况。

生产条件分配还存在一个生产条件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问题。市场机制把生产条件的分配与收入的分配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分配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和资产都有自己的价格,在这种情况下,要素所有者和资产所有者以要素价格形式参与收入分配,从而导致收入分配的多样化。

3.如何理解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P76

答: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收入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收入分配关系上的一个体现,按生产要素分配则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

(1)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收入分配的劳动标准与所有权标准相结合。按劳分配的实质是以劳动为尺度进行收入(或消费资料)的分配,劳动者取得的收入与其提供的劳动量成比例,通行的是劳动标准。按生产要素分配通行的则是所有权标准,要素所有者依据其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入分配。公有制经济中,劳动标准支配着收入分配;非公有制经济中,所有权标准支配着收入分配;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收入分配中,劳动标准和所有权标准,两者兼而有之。

(2)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与按要素分配的实现形式的结合。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种生产条件的分配都要通过市场来进行,要素价格的决定与收入的分配联系在一起,因此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都要借助于价格机制来实现。对于非公有制经济来说,要素的市场配置过程,既是所有权的交易过程,同时也是所有权的实现过程,在这里按要素分配就是按所有者提供的要素和要素的价格来分配,这种分配是建立在等价交换基础上的。按劳分配中通行着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等量劳动交换不仅不能脱离等价交换,而且必须借助于等价交换来实现。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使得社会成员能够通过提供劳动和物质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不仅有助于调动劳动者和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促进劳动的积累和资本积累,而且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有效、合理利用,促进其使用效率的提高。

三、论述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微观收入分配与宏观收入调节有何不同?P77

答:分配的主体、原则、机制和范围不同。

(1)微观收入分配过程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收入分配过程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确定和分配价值,企业取得收入的多少,既取决于其单个产品生产上是否符合及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标准,也取决于该部门生产总量是否符合及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标准。

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的资源配置过程与微观收入分配过程是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一过程中,任何人要参与收入的分配都必须以提供生产过程所需要的要素为前提,通常情况下企业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得的收入在要素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

从理论上讲,在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条件下,企业按社会必要劳动标准获得的收入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才能在不同劳动者之间进行按劳分配。每个劳动者取得收入的多少,不仅取决于个人劳动的情况,而且取决于企业联合劳动效率的高低。

(2)宏观收入调节过程是建立在微观收入分配过程基础上,并独立于这一分配过程的再分配过程。它要考虑社会各个方面利益的平衡和社会整体、长远发展需要,对不同部门、不同领域、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进行调节,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

微观收入分配过程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的,市场机制特有的功能有助于强化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有助于调动各种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但是,市场机制存在缺陷,靠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调节和平衡各方利益关系,不能维护社会公平。

宏观收入分配的调节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通过税收等形式把高收入者收入的一部分转移到国家手里;二是通过国家预算支出保障非生产领域发展的需要,利用转移性支付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为低收入者提供收入保障。

为有效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政府应按均等化原则,提供公共服务。所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是指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等,同时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弥补市场失灵、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制度安排,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2.如何理解和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公平?P79

答:(一)如何理解

公平有初次分配中的公平和再分配中的公平之分。初次分配中的公平与生产条件的分配相联系,并由生产条件的分配所决定。再分配中的公平与社会各方面利益的平衡相联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既要重视再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也要重视初次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存在多种经济形式,客观生产条件差别造成收入分配的差别是不可避免的。现实的公平不能完全否认客观生产条件差别引起的收入差别,重要的是在促使生产者和劳动者的权利与其所提供的劳动相对称或成比例的同时,使人们具有同样积累的机会,避免生产条件在一些社会成员中的过度集中和垄断以及由此产生的收入的巨大差别。

从主观生产条件看,在任何生产中,劳动力始终是生产的一个要素,但劳动力以何种形式参与生产,直接影响收入分配的结果。权利配置的不公,必然导致交易的不公和收入分配结果的不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要避免这种情况促进收入的公平分配,需要避免权利界定和配置的倾斜,避免权利主体力量的失衡,否则就谈不上收入的公平分配。

生产条件的分配还涉及生产条件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劳动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即资源的配置过程与收入分配过程是联系在一起的,资源能否均衡配置直接影响收入能否在各部门之间均衡分配。显然,只有资源在各部门之间均衡配置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收入不同部门之间进而不同部门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均衡和公平分配。

可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条件能否在双重意义上公平分配是能否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的决定性因素。不能忽略生产条件分配不公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把公平的实现完全寄托在再分配过程的调节上,否则会由于过度依赖再分配调节而产生新的问题,甚至造成新的收入分配不公和效率的损失。

(二)如何实现

解决我国收入差距过大和收入分配不公,必须构建收入公平分配的微观基础,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生产条件分配不公的问题。

第一,规范制度,强化约束,防止市场化分离中各种代理人控制公有生产条件进而控制公有剩余。

第二,统一制度安排,实行统一国民待遇。

第三,消除市场分割,促进生产条件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均衡分配。打破垄断;消除等级制,促进人才自由流动;完善市场体系。

第四,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增加对他们人力资本的投资,改善他们的收入状况。

第七章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一、名词解释

1.经济增长P82:一般指更多的产出,它通常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来表示。

2.经济发展P82:经济发展比经济增长有更广的外延,其既包括更多的产出,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如经济结构的变化、一个社会的平等化状况、就业状况、教育水平等。

3.国民生产总值(GNP)P82:指一个国家的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和。

4.国内生产总值(GDP)P82: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在其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与外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

5.绿色GDP P83:即生态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在GDP的基础上减掉创造GDP所消耗的资源价值,然后再减掉创造GDP所造成污染的治理成本。

6.制度P85:指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它可分为三种类型:宪法秩序、制度安排、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

7.宪法秩序P85:宪法是用以界定国家的产权和控制的基本结构。它包括确立生产、交换和分配的一整套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本规则,它为集体选择确立了原则,从而是制定规则的规则。

8.制度安排P86:是在宪法秩序下约束特定行为模式和关系,界定交换条件的一系列具体的操作规则。它包括成文法、习惯法和自愿性契约。

9.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P86:它来源于人们对现实的理解和意识形态,是与对现实契约关系的正义或公平的判断相连的,它对于赋予宪法秩序和制度安排的合法性是至关重要的。

10.经济增长方式转变P84:指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转向主要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来实现,即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11.经济发展模式P87:指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及生产力要素增长机制、运行原则的类型,它包括经济发展的目标、方式、发展重心、步骤等一系列要素。

12.可持续发展P87:它强调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进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简述题

1.简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不同含义。P82

答:经济增长:一般指更多的产出,它通常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来表示。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比经济增长有更广的外延,其既包括更多的产出,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如经济结构的变化、一个社会的平等化状况、就业状况、教育水平等。

经济增长可能会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甚至出现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

2.为什么人均GDP或GNP不能完全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P82

答:①人均GDP或GNP没有充分反映国民生产总值的分配情况。

②尽管一国总产出增长可能很快,但如果人口增长率相当于或大于产出增长率,那么人口的增长就会成为阻碍发展的重要变量。

③由于官方汇率高估,统计资料不全,一些所谓“非市场”的产品和劳务没有计算在内,人均GDP 或GNP可能缺乏国际可比性。

④人均GDP或GNP不能及时反映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类型以及得到的福利情况,也没有反映由于环境污染、都市化和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副作用。

⑤人均GDP或GNP不能充分反映一国人民的生活质量。

3.为什么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依赖于制度创新?P84

答:所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转向主要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来实现,即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标志在相当大程度上是由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评价和度量的,而技术创新又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体制创新。

体制因素之所以可推动或阻碍经济增长、制约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因为体制的变化具有既改变收入分配,又改变经济中资源使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体制的这种功能又与体制可影响人类的选择行为有关。

①体制创新通过改变交易规则来为经济增长创造新的条件;

②体制创新可通过塑造出新的激励或动力机制,激发行为人参与交易活动和进行技术创新的动机,推动经济增长;

③当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有助于克服经济活动中的机会主义或“搭便车”行为时,体制创新就能以较低的代价换取较快的经济增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