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元素在水中的溶解度列表

《常温下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教学设计(广西桂林市中华小学 葛琳 )

《常温下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教学设计 广西桂林市中华小学葛琳一、教学背景、教学课题、教材分析及教学方法: 在教学创新设计中,我选取的教学内容是新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的第六课《常温状态下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为了适应六年级学生的教学,对原内容进行了改进和拓展,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和学习要求。原教材的主要内容是指导学生制定“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研究计划并展开实验,同时获得“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的认识。本单元围绕“溶解”这一研究主题,以食盐和水作为主要的观察研究材料按问题顺序编排起来。本课是在学生加深了对溶解的认识和理解上,已经经历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在四年级的教学中,教材对学生的教学目标高度降低,只要求学生了解等量的常温状态下100毫升水溶解食盐的份数,对具体溶解克数的数字并没有作要求,考虑到五、六年级的学生在智力和能力上已经比四年级的学生提高了不少,所以必须对原教学要求作出必要的修改,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己设计出适合自己操作的研究计划并探究出精确的数值。本节课无论是实验设计还是实验操作,对学生而言都是很好的锻炼。 二、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通过经历实验研究活动,使学生获得“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的认识。2、科学探究: 初步感知和经历探究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在实验研究的设计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严谨,激发学生创新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乐于探究、注重科学事实、敢于挑战权威、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针对“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这一问题自主进行研究,初步感知和经历探究性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 ①、如何对加入的盐准确计量。 ②、食盐怎样才算不能溶解了 四、教学准备 1、学生材料:食盐、小勺、筷子、烧杯、量筒、牙签、实验记录表(每组一份)。 2、教师准备:食盐、小勺、玻璃棒、量杯、牙签、电子秤(天平)、量筒、实验记录表(每组一份) 五、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CO2在水中溶解度的测定 实验报告

CO2在水中溶解度的测定 1.取200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加盖放置到室温,备用。 2.制备Ca(OH)2饱和溶液:取11.1gCaCl2和8.0gNaOH,将二者放入500ml大烧杯中,加煮沸的蒸馏水500ml,用玻璃棒搅拌,加盖放置过夜,取上层清液备用。 3.将800ml煮沸过的蒸馏水放入1000ml带塞广口瓶中。如图连接实验装置。锥形瓶A中放入适量煮沸过的蒸馏水,取10.6gNa2CO3和10ml 2%的HCl溶液,将NaCO3放入吸滤瓶中,在吸滤瓶上方放置一只长颈漏斗,迅速将HCl溶液倒入漏斗中,待导管另一端有气流流出时,将橡胶管插入盛有800ml水的广口瓶中,插入水中的导管一端有气泡冒出。待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结束,拆除吸滤瓶,保留锥形瓶A,静置10分钟,把导管移动到水面上方,在A中加入4gNaOH,以吸收广口瓶水面上方未被水吸收的二氧化碳气体,再静置10分钟。拆除锥形瓶A,广口瓶塞上胶塞。 4.取下广口瓶上的胶塞,迅速将150ml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倒入广口瓶中,再迅速盖上胶塞。 5.倒入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后,溶液中有颗粒状沉淀产生。静置,过夜。 6.静置过夜后,广口瓶底有薄薄的白色沉淀,上层为澄清液体。小心地迅速地将上层清液倒出,注意不要干扰到底层沉淀。倒至底层液体约有3-4cm时,停止。 7.准备漏斗和滤纸,过滤剩余液体和沉淀。用煮沸过的蒸馏水反复洗涤滤纸,以洗去附着在碳酸钙上的氢氧化钙。 8.取滤纸放入大烧杯中,在烧杯中滴加10ml36%的盐酸,轻轻摇晃烧杯使沉淀溶解。用镊子将滤纸取出。 9.将烧杯中的液体放入100ml容量瓶中,反复洗涤烧杯。用煮沸过的蒸馏水定容。 10.取适量氯化钙放在蒸发皿上,放入炉中,调节炉内温度至200摄氏度,烘干一小时。 11.取出烘干的氯化钙,称取氯化钙试剂2g,放入1L的容量瓶中,加入 100ml36%的盐酸,用煮沸过的蒸馏水定容。 12.配置标准溶液:取30ml36%的盐酸放入烧杯中,再加入270ml煮沸过的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加盖备用,命名该溶液为H。从1L的容量瓶中用移液管分别取0.5ml,1ml,1.5ml,2.0ml,2.5ml的氯化钙-盐酸溶液至50ml容量瓶中,用上述H溶液定容。标准溶液的浓度分别为0.02g/l,0.04g/l,0.06g/l,0.08g/l,0.10g/l。 13.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试样浓度。得到标准曲线方程y=7.40x-0.046, r=0.996。试样的y值为1.672,可求出x=0.232。即试样浓度为0.232g/l。 14.由上述数据求出,C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232*0.1) /111*44/800=0.0115g/L。 15.理论溶解度为1.96g/L。相差原因为在实验中水中C02没有溶解到饱和。

水中溶解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

水中溶解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说明书AMT-CO300是一款采用RS485通讯接口和标准Modbus协议的水中溶解二氧化碳浓度智能电极。耐腐蚀性壳体,内置PT1000温度传感器及补偿算法,适用于各种恶劣工作环境。随机附送数据分析软件,具有校准、记录、分析、诊断等功能。 该电极具有精度高,寿命长,漂移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用于饮用水处理厂、罐装厂、饮料厂、饮用水分布网、游泳池、冷却循环水等对水溶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进行连续监测和控制。 介绍: 在水产养殖行业中,水中溶解的CO2含量(不包括HCO3-和CO3(2-)),通常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广泛使用的m-value检测法存在一定缺陷:一方面m-value法是手动分析,非常耗时;另一方面水中含有影响pH值的很多化合物都会对CO2测定产生干扰(如磷酸盐、硅酸盐、碳酸氢盐、碳酸盐等);此外,m-value检测法需要取样,同样会造成误差。因此,迫切需求一个直读传感器来检测水中溶解的CO2,进而控制水质条件。深圳云传物联技术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精心研发,与Mecklenburg/Vorpommern农业和渔业研究中心、渔业研究所(德国)等知名研究所合作研制出这款检测水中溶解CO2的膜覆盖式光学传感器,它采用NDIR近红外光学原理,能够精确的检测出CO2浓度。测量原理 CO2传感器内部含有气体渗透性硅胶膜,而液体和固体不能通过该膜。当传感器与样品接触时,CO2气体被吸入一个测量室,测量室的一端装有光源而另一端装有滤光镜和探测器,这样在传感器内容物和样品之间实现了CO2分压平衡。传感器内置一个光学探头,其工作

电极图片:

2-1三元水盐系溶解度

2-1 三元水盐系溶解度测定 (设计性实验) 第一部分设计性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课程名称:专业实验(化学工程与工艺) 实验项目名称:三元水盐系溶解度测定 实验类型:设计性实验 实验类别:基础口专业基础口专业空 实验学时:4-6 一、实验目的 1、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学习三元水盐体系液固相平衡数据的测定方法。 2、通过绘制NaCI-NH4CI-H2O 三元体系等温相图,学会相图的绘制与应用; 3、复习液固相平衡知识,训练恒温、取样、称量、分析等基本操作技术。 二、预习与参考 1、陈钟秀、顾飞燕、胡望明编,化工热力学(第二版),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 2、牛自得、程芳琴主编,水盐体系相图及其应用,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 3、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实验中心编,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2003 年 4、杭州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教研室编,分析化学手册(第二版) 第二分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年 三、设计指标 以二元系统的溶解度数据为基础,在所设定的温度下,设计NaCI-NH 4CI-H 2O三元水盐体系合理的原始构成和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获得实验温度下的液固平衡数据,通过分析、计算,用所得数据绘制出NaCI-NH 4CI-H2O三元体系等温相图。 四、实验要求(设计要求) 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和原始数据,包括流程、实验步骤,分析方法等, 达到实验目的五、实验(设计)仪器设备和材料清单水浴恒温震荡装置,

酸、碱滴定装置,玻璃仪器;电子天平,分析天平,氯化钠,氯化铵,氢氧化钠、硝酸银标准溶液,甲醛溶液,蒸馏水,指示剂。 六、调试及结果测试原始数据和实验方案经指导教师审核后,自行调试。 利用提供的玻璃仪器和试剂自行分析。 七、实验报告要求要求有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案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算液固亮相的组成,绘制出相图,并对所得的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包括方案的合理性、误差分析、成败原因等) 八、思考题 1、本实验条件下的结果与标准值有何差异,为什么? 2、取样操作不 当,会产生那些可能情况?

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二氧化碳的溶解性探究 【探究目的】 1.、通过探究认识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 2、初步学会运用多种途径进行探究的方法 【探究活动】 1、问题的提出 汽水、可乐开启后会有大量气泡冒出,它们通常被称为碳酸饮料。二氧化碳能溶解在水中吗? 2、实验探究 结合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根据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前后和溶解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设计方案探究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请你认真研究方案,从中选择方案探究。也可以自己设计方案探究。 方案Ⅰ: 根据“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可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遇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探究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 1.取两支同样大小的试管,加入1/3体积的水,滴加几滴紫色石蕊。分别通 入二氧化碳和空气。观察实验现象。 2.把上述两支试管分别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3.问题思考: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为什么在水中通入二氧化碳也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加热后的现象表明温度对于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有何影响? 方案Ⅱ 根据“二氧化碳被水吸收而引起的气体压强变化”探究二氧化碳的在水中的溶取两只干燥的大小相等的矿泉水瓶,其中一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另一只收集满空气,分别向其中倒入等体积的水。拧紧瓶塞,观察矿泉水瓶的变化。1.问题思考: 两只矿泉水瓶中,哪只矿泉水瓶发生干瘪现象? 导致瓶内外气体压强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方案Ⅲ 定量探究常温下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量。 1.取两支一次性注射器(25ml),分别吸入10ml水,其中一支吸入5ml二氧化 碳气体,另一支吸入5ml空气。 2.用小橡皮封住注射器针孔,慢慢推进注射器活塞,轻轻振荡注射器,放开注 射器活塞,记录气体被水溶解的量。 3.在两支注射器中分别吸入10ml水,重复上述实验。 4.问题思考: 如何表示常温下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量? 为什么在表示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量时要注明温度?

各种金属盐类溶解度表

銨溶解度單位為g/100ml 物質化學式0°C 10°C 20°C 30°C 40°C 50°C 60°C 70°C 80°C 90°C 100°C 氨NH388.5 70 56 44.5 34 26.5 20 15 11 8 7 碳酸氫銨NH4HCO311.9 16.1 21.7 28.4 36.6 59.2 109 170 354 溴化銨NH4Br 60.6 68.1 76.4 83.2 91.2 108 125 135 145 碳酸銨(NH4)2CO3100 氯酸銨NH4ClO328.7 氯化銨NH4Cl 29.4 33.2 37.2 41.4 45.8 50.4 55.3 60.2 65.6 71.2 77.3 鉻酸銨(NH4)2CrO425 29.2 34 39.3 45.3 59 76.1 重鉻酸銨(NH4)2Cr2O718.2 25.5 35.6 46.5 58.5 86 115 156 磷酸二氫銨NH4H2PO422.7 39.5 37.4 46.4 56.7 82.5 118 173 甲酸銨NH4HCO2102 143 204 311 533

磷酸一氫銨(NH4)2HPO442.9 62.9 68.9 75.1 81.8 97.2 碘化銨NH4I 155 163 172 182 191 209 229 250 硝酸銨NH4NO3118 150 192 242 297 421 580 740 871 高氯酸銨NH4ClO412 16.4 21.7 37.7 34.6 49.9 68.9 磷酸銨(NH4)3PO426.1 硒酸銨(NH4)2SeO496 105 115 126 143 192 硫酸銨(NH4)2SO470.6 73 75.4 78 81 88 95 103 亞硫酸銨(NH4)2SO347.9 54 60.8 68.8 78.4 104 144 150 153 酒石酸銨(NH4)2C4H4O645 55 63 70.5 76.5 86.9 硫氰酸銨NH4SCN 120 144 170 208 234 346 硫代硫酸銨(NH4)2S2O3 2.15

常见盐的溶解度

下列物质不同温度(℃)时每100克水中的最大溶解克数 温度 0 10 20 25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物质 硫酸钾 7.4 10.2 11.1 13.0 14.8 16.6 18.2 19.8 21.4 22.4 24.1 硫酸钠 4.5 9.6 19.527.9 40.8 48.4 46.7 45.3 44.1 43.7 42.9 42.3 硫酸铵 70.1 72.7 75.4 76.9 78.1 81.2 84.3 87.4 90.7594.1 98.05102.0硫酸氢钠 5.028.6 100.0硫酸钡 0.12 0.2 0.24 0.29 0.31 0.42 0.46 0.43 0.4 0.4 0.41 硫酸钙 0.18 0.19 0.21 0.21 0.2 0.2 0.16 氢氧化钙 0.18 0.17 0.16 0.15 0.14 0.11 0.09 0.07 氯化钠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39.0 39.8 氯化钾 28.0 31.2 34.4 37.4 40.3 42.8 45.8 48.1 51.1 54.0 56.0 氯化铵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65.6 71.3 77.3 碳酸钠 7.0 12.2 21.8 29.4 39.7 48.8 47.3 46.4 46.2 45.8 45.7 45.5 碳酸钾 107.0 109.0111.0114.0117.0126.0139.0156.0碳酸铵 100.0 碳酸氢钾 22.5 27.4 33.7 39.9 47.5 65.6 碳酸氢铵 11.9 16.1 21.7 24.8 28.4 36.6 59.2 109.0 碳酸氢钠 6.9 8.15 9.6 10.3511.1 12.7 14.45 16.4 20.2 24.3 碳酸氢钙 0.16 0.17 0.17 0.18 0.18 0.18 碳酸钙 8.1 7.0 6.5 5.2 4.4 3.8 碳酸钡 1.7 2.3 2.4 6.5 甘氨酸14.1818.0422.5227.5933.1639.145.2651.3957.2762.6267.17 IDA 2.6 3.3 4.04 6.089.7312.9616.5823.8132.2152.0

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解读

探究活动 溶解度曲线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 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 一、探究目的 1.通过探究认识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 2.学会运用多种途径进行探究的方法 3.初步学习设计实验探宪方案 二、探究活动 1.问题情景和问题的提出 通常汽水瓶开启后,我们都会看到有大量的气泡冒出,有时甚至夹带着大量的汽水往外冲。汽水瓶和啤酒瓶受热或受到猛烈碰撞时都可能发生爆炸,所以,装有汽水和啤酒的箱子都标有“轻拿轻放、避光保存”的安全标志。 汽水和啤酒通常被称为碳酸饮料。为什么汽水和啤酒中含有二氧化碳呢?二氧化碳能溶解在水中吗?如果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那它在水中的溶解程度如何? 2.实验探究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这给我们的探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我们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和已有经验,根据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前后和溶解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设计方案探究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下面给出了探究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情况的实验方案,请你认真研究此方案,从中选择一些方案进行探究。你也可以自己设计方案探究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探究方案(Ⅰ) 根据“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可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遇紫色石蕊试液会变红”探究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二氧化碳+水=碳酸 ()()() 1.下图,取两支试管,加入约1/3体积的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分别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可用嘴吹)和空气,观察实验现象。 探究方案(Ⅰ)实验示意图 2.把上述两支试管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3.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通入二氧化碳和空气后,A试管呈________色;B试管呈________色。 (2)加热后,A试管呈________色;B试管呈________色。 (3)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为什么在水中通入二氧化碳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4)加热后的现象表明温度对于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有何影响? 探究方案(Ⅱ) 根据“二氧化碳和空气在不同温度下在水中溶解量的不同”探究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1.如下图,取两支容积相同、加入水的量相同的大试管,分别在试管中加入约2/3体积的水,然后再分别向试管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和空气 探究方案(Ⅱ)实验示意图 2.在试管口上塞上带有干瘪气球的单孔橡皮塞,将两只试管一起放在水浴里加热。观察气球胀大的情况。 3.回答下列问题: (1)两支试管上的气球膨胀程度相同吗? (2)两只气球膨胀程度不同,你能解释其原因吗? 探究方案(Ⅲ) 根据“二氧化碳被水吸收而引起的气体压强变化”探究二氧化碳的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1.如下图,取两只干燥的质地轻柔软的矿泉水瓶,其中一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另一只盛满空气,分别塞上带有吸满水的胶头滴管的橡皮塞,并塞紧。 探究方案(Ⅲ)实验示意图 2.将胶头滴管里的水挤入矿泉水瓶中,振荡矿泉水瓶,观察矿泉水瓶的变化。 3.回答下列问题:

氧气二氧化碳溶解度练习

1、实验室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下列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 ) A.当加热反应刚有气泡产生,立即收集 B.加热试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C.盛放药品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实验结束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二氧化碳没有颜色 B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C .二氧化碳难溶于水 D .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B .煅烧石灰石 C. 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 D .石灰石跟稀硫酸反应 4、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 A.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B .将燃着的木条伸人集气瓶内 C .将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 D .将紫色石蕊试液倒人集气瓶中 5、检验某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 ) A .测量气体的密度 B .将燃烧的木条伸到气体中 C .将气体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 D .将气体通入石灰水中 6、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气体组中,三种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 A .二氧化硫、氮气、二氧化氮 B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 C .一氧化碳、甲烷、氢气 D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7、下列对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将集气瓶从水中提起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使瓶口向上正立放在桌面上 B .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后一起拿出水面,然后正立放置在桌面上 C .将集气瓶从水中提出后倒立放置在桌面上 D .将集气瓶仍然留在水槽中,用时再取出来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到集气瓶中检验氧气是否已 B .食盐水蒸发得到固体食盐和水蒸气是分解反应 C .因为氧气比水轻,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D .氧气是一种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9、下列对氧气性质的叙述,错误的:( ) A 、氧气可以燃烧 B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 、氧气在低温高压下能变成液体或固体 D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10、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时大致可分为以下步骤:①点燃酒精灯;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②③①④⑤⑥ B .③②①④⑤⑥ C .②③①④⑥⑤ D .③②①④⑥⑤ 1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水槽中的水变红。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满氧气后,应用______盖住集气瓶口,并_____(选填“正放”或“倒放”)在桌上。 1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里,集气瓶底炸裂,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通常条件下,二氧化碳是一种_________颜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__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通常1L 水可以溶解_________的二氧化碳气体。 14.用文字表达式解释下列现象的原因。 (1)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通入适量的CO 2,溶液变为红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入CO 2变红的石蕊试液,加热后又变成紫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意大利有一“死狗洞”,游客牵着小狗进入洞内,小狗会晕倒在地,而人却能安全出入,后来,科学家波曼尔发现洞内湿漉漉的泥土中冒着气泡(二氧化碳)。据此能说明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有: ⑴ ;(2) 。 16、某学生为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进行实验(如右图所示)。燃烧匙里盛燃着的足量的碳, 反应结束,冷却后,打开C 夹,水不沿导管进入A 瓶。 请回答: (1)B 容器的名称是 。碳在A 瓶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 ; (2)该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3)若不改变原装置,要使实验成功,你的改进意见是 ; (4)若实验成功,进入A 瓶里的水约可达到A 瓶容积的 ,由此可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 碳 B 水 A

二氧化碳的溶解度

溶解度 表1 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对照表 温度℃ a×102 mL/mL q×102 g/100g 温度℃ a×102 mL/mL q×102 g/100g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71.3 164.6 158.4 152.7 147.3 142.4 137.7 133.1 128.2 123.7 119.4 115.4 111.7 108.3 105.0 33.46 32.13 30.91 29.78 28.71 27.74 26.81 25.89 24.92 24.03 23.18 22.39 21.65 20.98 20.32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5 40 92.8 90.2 87.8 85.4 82.9 80.4 78.1 75.9 73.8 71.8 69.9 68.2 66.5 59.2 53.0 17.89 17.37 16.88 16.40 15.90 15.40 14.93 14.49 14.06 13.66 13.27 12.92 12.57 11.05 9.73

15 16 17 101.9 98.5 95.6 19.70 19.03 18.45 45 50 60 47.9 43.6 35.9 8.60 7.61 5.76 说明 a:为实验测量溶解于1mL水中的气体标准状态(0℃,0.101MPa)体积(mL) q:为当气体压强于水蒸气压强之和为0.101MPa时,溶解于100g水中的气体质量(g) 表2 CO2在某些溶剂中的溶解度,ml/g(STP) 溶剂温度,℃ -80 -60 -40 -20 0 10 20 30 40 甲醇 乙醇 苯 甲苯 二甲苯乙醚 醋酸甲酯丙酮220 100 21 300 350 460 66 40.4 8.7 7.8 90 101 127 24.5 28 4.4 4.9 36 41 50 11.4 3.0 2.6 17.5 20.5 24 6.3 5.3 3.5 1.9 9.6 11.5 13 5.0 4.3 2.9 3.4 7.8 9.2 10.5 4.1 3.6 2.71 3.0 2.31 6.3 7.4 8.2 3.6 3.2 2.59 2.8 6.0 6.6 3.2 5.4

最标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

酸碱盐的溶解性表 OH(-1)NO3(-1)Cl(-1) SO4(-2)CO3(-2) PO4(-3) H(+1)溶、挥溶、挥溶溶、挥溶 K(+1)溶溶溶溶溶溶 Na(+1)溶溶溶溶溶溶 NH4(+1)溶、挥溶溶溶溶溶 Ba(+2)溶溶溶不不不 Ca(+2)微溶溶微不不 Mg(+2)不溶溶溶微不 Al(+3)不溶溶溶--- 不 Zn(+2)不溶溶溶不不 Fe(+2)不溶溶溶不不 Fe(+3)不溶溶溶不不 Cu(+2)不溶溶溶--- 不 Ag(+1)--- 溶不微不不说明:此为20℃时的情况。“溶”表示那种物质可溶于水,“不”表示不溶于水,“微”表示微溶于水,“挥”表示挥发性,“---”表示那种物质不存在或遇到水就分解了 背诵口诀 1.钾钠铵盐都可溶,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硫酸盐钙银微溶钡不溶 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碳酸盐除钾钠铵都不溶 钾钠钡钙碱可溶 红褐铁,蓝絮铜 其它沉淀白色呈 注:1.初中用够了,红褐铁,代表铁盐沉淀为红褐色【fe(oh)2氢氧化亚铁除外】,蓝絮铜代表,铜盐为蓝色絮状沉淀。2.氯化银【不溶酸】,碳酸钙,碳酸钡,硫酸钡【不溶酸】,氢氧化铝,氢氧化镁,为白色沉淀。氢氧化铁(红褐色)氢氧化铜(蓝色) 说明【】内为前一物质的特点 2.钾钠铵盐全都溶 碳酸除镁是微溶 其他全都不能溶 AgCl、BaSO4酸也不溶 磷酸盐,更不溶

一、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氧气的来源: 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2HgO 加热 Hg+ O2 ↑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实验室 制氧气原理1) 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 H2O2 MnO22H2O+ O2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 二、自然界中的水: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 通电 2H2↑+ O2 ↑ 17.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H2CO3 三、质量守恒定律: 19.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2. 镁还原氧化铜:Mg + CuO 加热 Cu + Mg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学性质 23.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5.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 26.煤炉的底层:C + O2 点燃 CO2 27.煤炉的中层:CO2 + C 高温 2CO 28.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 + O2 点燃 2CO2 (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 2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0.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31.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 H2CO3 32.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 高温 CaO + CO2↑33.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 Ca(OH)2 + CO2 === CaCO3 ↓+ H2O

不同温度下无机盐在水中的溶解度

AQUEOUS SOLUBILITY OF INORGANIC COMPOUNDS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The solubility of over 300 common inorganic compounds in water is tabulated here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Solubility is defined as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compound in a solution that is in equilibrium with a solid phase at the specified temperature. In this table the solid phase is generally the most stable crystalline phase at the temperature in question. An asterisk * on solubility values in adjacent columns indicates that the solid phase changes between those two temperatures (usually from one hydrated phase to another or from a hydrate to the anhydrous solid). In such cases the slope of the solubility vs. temperature curve may show a dis-continuity. All solubility values are expressed as mass percent of solute, 100?w2, where w2 = m2/(m1 + m2) and m2 is the mass of solute and m1 the mass of water. This quan-tity is related to other common measures of solubility as follows: Molarity: c2 = 1000 ρw2/M2 Molality: m2 = 1000w2/M2(1-w2) Mole fraction: x2 = (w2/M2)/{(w2/M2) + (1-w2)/M1} Mass of solute per 100 g of H2O: r2 = 100w2/(1-w2) Here M2 is the molar mass of the solute and M1 = 18.015 g/mol is the molar mass of water. ρ is the density of the solution in g cm-3. The data in the table have been derived from the references in-dicated; in many cases the data have been refitted or interpolated in order to present solubility at rounded values of temperature. Where available, values were taken from the IUPAC Solubility Data Series (Reference 1) or the related papers in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ference Data (References 2 to 5), which present carefully evaluated data. The solubility of sparingly soluble compounds that do not ap-pear in this table may be calculated from the data in the table “Solubility Product Constants”. Solubility of inorganic gases may be found in the table “Solubility of Selected Gases in Water”. Compounds are listed alphabetically by chemical formula in the most commonly used form (e.g., NaCl, NH4NO3, etc.). References 1. Solubility Data Series,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Volumes 1 to 53 were published by Pergamon Press, Oxford, from 1979 to 1994; subsequent volumes were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The number following the colon is the volume number in the series. 2. Clever, H. L., and Johnston, F. J., J. Phys. Chem. Ref. Data, 9, 751, 1980. 3. Marcus, Y., J. Phys. Chem. Ref. Data, 9, 1307, 1980. 4. Clever, H. L., Johnson, S. A., and Derrick, M. E., J. Phys. Chem. Ref. Data, 14, 631, 1985. 5. Clever, H. L., Johnson, S. A., and Derrick, M. E., J. Phys. Chem. Ref. Data, 21, 941, 1992. 6. S?hnel, O., and Novotny, P., Densities of Aqueous Solutions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Elsevier, Amsterdam, 1985. 7. Krumgalz, B.S., Mineral Solubility in Water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Israel Oceanographic and Limnological Research Ltd., Haifa, 1994. 8. Potter, R. W., and Clynne, M. A., J. Research U.S. Geological Survey, 6, 701, 1978; Clynne, M. A., and Potter, R. W., J. Chem. Eng. Data, 24, 338, 1979. 9. Marshal, W. L., and Slusher, R., J. Phys. Chem., 70, 4015, 1966; Knacke, O., and Gans, W., Zeit. Phys. Chem., NF, 104, 41, 1977. 10. Stephen, H., and Stephen, T., Solubilities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Compounds, Vol. 1, Macmillan, New York, 1963. Compound0°C10°C20°C25°C30°C40°C50°C60°C70°C80°C90°C100°C Ref. AgBrO30.193 1.327 AgClO20.170.310.470.550.640.82 1.02 1.22 1.44 1.66 1.88 2.117 AgClO3157 AgClO481.683.084.284.885.386.386.987.587.988.388.688.86 AgNO20.1550.4137 AgNO355.962.367.870.172.376.179.281.783.885.486.787.86 Ag2SO40.560.670.780.830.880.97 1.05 1.13 1.20 1.26 1.32 1.397 AlCl330.8430.9131.0331.1031.1831.3731.6031.8732.1732.5132.9033.327 Al(ClO4)354.964.47 AlF30.250.340.440.500.560.680.810.96 1.11 1.28 1.45 1.647 Al(NO3)337.038.239.940.842.044.547.350.453.8*61.5*6 Al2(SO4)327.527.828.229.230.732.634.937.640.744.27 As2O3 1.19 1.48 1.80 2.01 2.27 2.86 3.43 4.11 4.89 5.77 6.727.7110 BaBr247.648.549.550.050.451.452.553.554.555.556.657.66 Ba(BrO3)20.2850.4420.6560.7880.935 1.30 1.74 2.27 2.90 3.61 4.40 5.251:14 Ba(C2H3O2)237.044.27 BaCl223.3024.8826.3327.0327.7029.0030.2731.5332.8134.1435.5437.058 Ba(ClO2)230.531.344.77 Ba(ClO3)216.9021.2323.6627.5029.4333.1636.6940.0543.0445.9048.7051.171:14 Ba(ClO4)267.3070.9674.3075.7577.0579.2380.9282.2183.1683.8884.4384.907 BaF20.1580.1617 BaI262.564.767.368.869.169.570.170.771.372.072.773.46 8-112

二氧化碳溶解度的简易测定

二氧化碳溶解度的简易测定 [原理]利用医用注射器,可以简易测定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用品]100mL注射器、烧杯、大试管、直角导管、细橡皮管、橡皮塞、棉花、眼药水瓶上的小橡皮帽。 石灰石、6mol/L盐酸。 [操作] l.用盐酸和碳酸钙制取二氧化碳。 2.约过15s、试管内空气排尽后,把注射器的细管与发生器的橡皮管相连接,使二氧化碳进入注射器。 3.当注射器内气体已超过50mL时,把注射器细管从橡皮管中拔出,小心推动活塞,(注射器管口向上)使气体体积为30mL(或40mL)。 4.把注射器的细管口插入不含有空气的冷开水里,吸入20mL(或30mL)的水,再用眼药水瓶的小橡皮帽把管口封住。 5.振荡注射器约20s(把细管口朝上),读出剩余气体的体积。 6.计算:用30mL减去器内未溶解的气体的体积,此值即为20mL水在常压和该温度下所能溶解二氧化碳的最大体积。由此即可计算1体积水在常压和该温度下能溶解的二氧化碳体积数。此值近似地等于二氧化碳在通常大气压强和该温度下所能溶解的体积数。 [备注] 1.本实验可简易测定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用此法测定的实验结果与下面附表中所列的数据较接近。 用同样的方法,可测定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氯气可由高锰酸钾加浓盐酸制取。 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O [附表]在通常大气压强及不同温度下,l体积水能溶解二氧化碳和氯气的体积数(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2.不含空气水的制法,把热开水灌满烧瓶或其它瓶中,塞好塞子,放冷备用。若水中溶有空气,实验误差会很大。 3.注射器内要干燥,否则也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4.为了减小误差,实验前可用二氧化碳气冲洗注射器。 5.本实验中当吸进20mL水后也可用手指堵住细管口,再把注射器插入水中。6.手握装有液体或气体的注射器时,必须同时用手卡住活塞,以防活塞自由滑动。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表中的符号意义如下。 ——吸收系数,指在气体分压等于101.325 kPa时,被一体积水所吸收的该气体体积(已折合成标准状况); l——是指气体在总压力(气体及水气)等于101.325 kPa时溶解于1体积水中的该气体体积;q——是指气体在总压力(气体及水气)等于101.325 kPa时溶解于100 g水中的气体质量(单位:g)。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The Aquatic Solubilities of Gases 气体 (Gas) H 2 He Ar Kr Xe Rn O 2 N 2 Cl

Br 2 (蒸气) 空气 NH 3 H 2S HCl CO CO 2溶解度符 号 (Solubility symbol)温度(Temperature)/℃010203040506080100×102 q×1042.171.981.821.721.661.631.621.601.60 1.921.741.601.471.391.291.180.79 0.970.9910.9941.0031.0211.07 -1.751.741.721.701.69

- - - 5.284.133.372.882.51 0.1110.0810.0630.0510.043 0.2420.1740.1230.0980.082 0.5100.3260.2220.1620.126- - 0.036 - 0.085-----0 ------0000 ---×102 q×104 ×102 ×102 q×1032.091.84

4.893.803.102.612.312.091.951.761.70 6.955.374.343.593.082.662.271.38 2.942.311.891.621.391.211.050.660 4.613.152.301.801.441.231.020.683 1.460.9970.7290.5720.4590.3930.3290.223 60.535.121.313.8 42.924.814.99.5 2.9182.2841.8681.564- - -- - -- - ---- 2.351.861.551.341.181.091.020.9580.947×102 q×103 l q q l×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