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_信息学院_通信组系统实验二

东南大学_信息学院_通信组系统实验二
东南大学_信息学院_通信组系统实验二

课程名称:系统实验(通信组)

第二次实验

实验8 抽样定理实验(PAM)

实验9 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实验(PCM)

实验10 连续可变斜率增量调制与解调实验(CVSD)

专业:信息工程

姓名:(●’?’●)

学号:04012019

组员:(●’?’●)

时间:2015年10月27日

实验八抽样定理实验(PAM)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抽样定理的概念

2.掌握模拟信号抽样与还原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3.了解模拟信号抽样过程的频谱

二.实验内容:

1.采用不同频率的方波对同一模拟信号抽样并还原,观测并比较抽样信号及还原信号

的波形和频谱。

2.采用同一频率但不同占空比的方波对同一模拟信号抽样并还原,观测并比较抽样信

号及还原信号的波形和频谱

三.实验仪器:

1.信号源模块

2.模拟信号数字化模块

3.20M双踪示波器

4.带话筒立体声耳机

四.实验步骤:

1.将信号源模块、模拟信号数字化模块小心地固定在主机箱中,确保电源接触良好。

2.插上电源线,打开主机箱右侧的交流开关,在分别按下两个模块中的电源开关,对

应的发光二极管灯亮,两个模块均开始工作。

3.信号源模块调节“2K调幅”旋转电位器,是“2K正弦基波”输出幅度为3V左右。

4.实验连线

5.不同频率方波抽样

6.同频率但不同占空比方波抽样

7.模拟语音信号抽样与还原

五.实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1.固定占空比为50%的、不同频率的方波抽样的输出时域波形和频谱:

(1)抽样方波频率为4KHz的“PAM输出点”时域波形:

图1

抽样方波频率为4KHz时的频谱:

分析:

理想抽样时,此处的抽样方波为抽样脉冲,则理想抽样下的抽样信号的频谱应该是无穷多个原信号频谱的叠加,周期为抽样频率;但是由于实际中难以实现理想抽样,即抽样方波存在占空比(其频谱是一个Sa()函数),对抽样频谱存在影响,所以实际中的抽样信号频谱随着频率的增大幅度上整体呈现减小的趋势,如上面实验频谱所示。

观察上图可发现,频谱分别关于4m(kHz),m=1,2,3,…,对称分布,即关于4kHz、8kHz、14kHz、16kHz等对称分布,这是由于采样频率为4KHz,正好等于奈奎斯特采样频率,事实上频谱在谱线处产生了混叠。

(2)抽样方波频率为8KHz时的“PAM输出点”时域波形:

抽样方波为8KHz时的频谱:

分析:

当采样频率为8KHz时,频谱如上图所示。已抽样信号的频谱有无穷多个原始信号频谱叠加而成,周期为采样频率8KHz,因此谱线关于8m(kHz),m=1,2,3,…,对称,即8kHz、24kHz等。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在16kHz两侧不存在14kHz和18kHz的谱线,因为τ=62.5μs,Sa函数在f=n/τ=n*16kHz取得零点,抽样方波没有16kHz上的谱线,无法与原信号频域卷积出14kHz和18kHz的谱线。

由于此时采样频率>>那奎斯特速率,故没有混叠。由于采样的非理想型,频谱幅度整体上仍然呈现下降趋势。

(3)当抽样方波的频率为16KHz时的“PAM输出点”时域波形:

抽样方波为16KHz时的频谱

分析:

当采样频率为16KHz 时,频谱如上图所示,与8KHz 速率采样时的频谱类似,在上图中,频谱关于16kHz 、48kHz 、80kHz 对称,符合理论分析的结果。

(4) 抽样还原的效果:

4KHz 频率值抽样解调输出波形

8KHz 频率值抽样解调输出波形

16KHz 频率值抽样解调输出波形

分析:

由上图可看出,当抽样信号方波A的频率分别为4KHz,8KHz,16KHz时,因为它们都满足奈奎斯特抽样定理,即W ≥ 2Wm,因此均能还原出原来的信号,且没有失真,但输出信号幅值伴随着轻微变化。此外,还原出的信号和原来的信号反相,即与原信号有π的相位差。

2.固定频率(以8KHz为例)、不同占空比的方波抽样的输出波形和频谱:

(1)占空比为10%时“PAM输出”测试点时域波形:

占空比为10%时“PAM输出”测试点频谱:

谱线整体形状呈现sa()函数变化,调节示波器,将第一个零点以内的频谱展开观察。从上图可以可以看出,第一个过零点处频率为80kHz,此时第一个

过零点内的谱线可以很细致的观察出来,即以下20条谱线:2kHz、6kHz、

10kHz、14kHz、18kHz、22kHz、26kHz、30kHz、34kHz、38kHz、42kHz、

46kHz、50kHz、54kHz、58kHz、62kHz、66kHz、70kHz、74kHz、78kHz。(2)占空比为20%时的“PAM输出”测试点时域波形:

占空比为20%时的“PAM输出”测试点频谱:

分析:采用与之前相同的观察与分析方法,可以观察到包络形状为Sa()函数,此时的第一个过零点位置为40kHz,可以清晰地观察出其内10条谱线分别为2kHz、6kHz、10kHz、14kHz、18kHz、22kHz、26kHz、30kHz、34kHz、38kHz。

(3)当占空比为25%时的“PAM输出”测试点脉冲时域波形:

频域波形:

分析:此时的第一个过零点位置在32kHz,其内共有8条谱线,分别为2kHz、6kHz、10kHz、14kHz、18kHz、22kHz、26kHz、30kHz。

(4)当占空比为50%时的“PAM输出”测试点脉冲时域波形:

频谱如下:

不同占空比情况比较分析:

信号的占空比不同,反映在时域上,PAM 输出波形中保留了越来越多的原来信号的成分,从最初的周期性细线(10%占空比时),到呈现自然抽样的输出波形(50%占空比时)。而在频域上,反映出来的波形包络均为Sa()函数,其第一个过零点位置和过零点以内的谱线数目不同。 做出以下表格作数据对比: 第一个过零点的频率(角频率w )大小为2π

τ,即频率大小为1

τ;随着占空比从10%到50%增大,τ值随之增大,则第一个过零的频率随之减小。可以看出,占空比越小越接近于理想采样。

(5) 当抽样频率为8kHz 时,不同占空比的抽样信号还原的效果:

(说明:四幅图均是上方波形为输入波形,下方波形为还原出的波形)

10%占空比抽样还原效果20%占空比抽样还原效果

25%占空比抽样还原效果50%占空比抽样还原效果分析:

从上图四个波形可以看出,虽然采用不同占空比的方波抽样,但均能还原出原波形,只是还原出的波形幅度有差别,占空比越大,还原出波形的幅度越大。具体反映在图中,在占空比为10%时还原出来的信号比占空比为50%时还原出来的信号幅度相差很大。此外,可以看出占空比为10%时噪声很大,可见占空比小会使得信噪比恶化。

3.模拟语音信号抽样与还原:

实验连线完成后,在对着话筒说话时,可以从耳机中听到较为清晰的与说话内容一致的语音信号。

六.实验思考题:

1.简述抽样定理。

抽样定理可表述如下:一个在频谱中不包含有大于f m的分量的有限频带的信

的时间间隔进行取样的取样值唯一确定。当这样的取样号,由对该信号以不大于1

2f m

信号通过其截至频率ωc满足条件ωm≤ωc≤ωs?ωm(其中ωs为抽样频率)的理想低通滤波器后,可以将原信号完全重建。

抽样定理表明模拟信号可以有条件地由其无数个离散点上的数值恢复出来。

2.在抽样之后,调制波形中包不包含直流分量,为什么?

在抽样之后已调的波形并不带有直流分量,这是由于在离散点取值,使得直流分量被滤除。

3. 改变抽样频率对“PAM 输出信号”有何影响?改变抽样脉冲占空比对“PAM 输出

信号”有何影响?试比较之。

(1) 抽样频率的影响:抽样信号的频谱是由一系列形状相同的组成部分排列构成的周期函数,其中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可以由被抽样信号的频谱在频率轴上平移nωs 得到,即每一部分与原信号频谱形状相同,相邻两个组成部分的中心频率之间相隔一个抽样频率ωs ,抽样频率越大,每个部分之间的间隔就越大。因此要想抽样频谱不发生混叠,就需要抽样频率大于2ωm 。

(2) 抽样占空比的影响:在实际情况中不可能达到理想抽样的要求,因此占空比对抽样信号一定会存在影响,由上面的实验现象及分析,我们得知实际的抽样频谱表达式为: A (jω)=

AτT

∑Sa (

nωc τ

2

)E[j(ω?nωc )]∞?∞。 即平移的各部分的幅度还要经过一个相应的Sa 函数的尺度变化,占空比越小,

包络的第一个过零点频率越大;占空比越小,越接近于理想抽样。

4. 为什么采用低通滤波器就可以完成PAM 解调。

因为抽样信号的频谱是由一系列形状相同的组成部分排列构成的周期函数,其中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可以由被抽样信号的频谱在频率轴上平移nωs 得到,即在nωs 频率处出现有与原信号频谱结构相同的频谱。如下图所示:

因此通过一个低通滤波器就可以得到原信号的所有信息,即可以恢复原始信号。

E(jw)

w m

1

-w s w s

w m

实验九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实验(PCM)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抽样信号的量化原理

2.掌握脉冲编码调制的基本原理

3.了解PCM系统中噪声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1.对模拟信号脉冲编码调制,观测PCM编码

2.将PCM编码解调还原

三.实验仪器

1.信号源模块

2.模拟信号数字化模块

3.20M双踪示波器

四.实验步骤:

1.将信号源模块、模拟信号数字化模块小心地固定在主机箱中,确保电源接触良好。

2.插上电源线,打开主机箱右侧的交流开关,再分别按下两个模块中的电源开关,对

应的发光二极管亮,两个模块均开始工作。

3.PCM编码。信号源为“2K正弦基波”幅度为3V左右

4.PCM译码

5.模拟语音信号PCM编码

五.实验原理和PCM的基本工作过程:

信号源模块提供模拟信号及时钟信号,包括工作时钟,位同步时钟和帧同步时钟,送模拟信号数字化模块,经过抽样保持、量化和编码过程产生PCM编码信号。

译码部分将PCM编码与各时钟信号送入,经译码和低通滤波器还原出模拟信号。

抽样保持:模拟连续信号时间离散信号

量化:时间离散信号数字信号

编码:用二进制符号来表示信号,便于在通信系统中传输

译码:在接收端将二进制信号还原成数字信号

LPF:只保留原信号带宽内的信号,滤除干扰,在满足奈奎斯特抽样定理条件下可还原出原信号。

六.实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1.PCM编码:(S-IN为2KHz)

(1)示波器双踪观测“FRAM-IN”、“PCM-OUT”测试点波形

分析:

从上图可以看出每帧是8位,每一周期内对应4帧,共32位PCM编码。每周期4帧可以从图中红色箭头标注出的半位0、半位1直观地看出。

(2)双踪观测“S-IN”和“PCM-OUT”测试点波形:

分析:

每一周期正弦波(S-IN)对应4帧共32位数据(PCM-OUT),即此时码为32位一循环,码速率为64K。

此时码的周期性可以对照着正弦波的周期性更为直观地看出来。

2.PCM译码:

示波器观测“JPCM-OUT”测试点波形:

分析:

由上图译码结果可以看出,译码后的输出JPCM-OUT的还原波形为2kHz的正弦波,波形与原始信号相似,且频率与原信号相同均为2kHz,信号幅度与原输入信

号相当,此外,还可以看出解码输出的信号噪声小了很多,信噪比增大。

3.模拟语音信号PCM编码

实验连线完成后,在对着话筒说话时,可以从耳机中听到较为清晰的与说话内容一致的语音信号。

七.实验思考题:

阅读TP3076芯片数据手册,思考实验中观测到的帧信号对应的那一位PCM编码,为什么会出现半位为0,半位为1的情况?

该芯片既可以用短帧,也可以用长帧来同步脉冲。当用长帧进行同步时,随着FSx 或者BCLKx上升沿的来到,Dx三态输出缓冲器启动,于是被时钟移出的第一比特为符号位,以后到来的BCLKx的7个上升沿以时钟移出剩余的7位码。随着第8个上升沿或FSx贬低,Dx输出由BCLKx的下降沿来阻塞。因此会出现半位为0,半位为1的情况。

这可以使下一个编码信号的符号位更稳定,有助于减小系统误差。

实验十连续可变斜率增量调制与解调实验(CVSD)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增量调制的原理

2.掌握连续可变斜率增量调制的原理

3.了解增量调制系统中的噪声

二.实验内容:

1.对模拟信号连续可变斜率增量调制,观测各中间过程点波形

2.将CVSD编码信号还原

三.实验仪器:

1.信号源模块

2.模拟信号数字化模块

3.20M双踪示波器

四.实验原理及CVSD工作过程:

增量调制简称,它是继PCM之后出现的又一种模拟信号数字化方法. 增量调制编码基本原理是只用一位编码,这一位码不是表示信号抽样值的大小,而是表示抽样幅度的增量特性,即采用一位二进制数码“1”或“0”来表示信号在抽样时刻的值相对于前一个抽样时刻的值是增大还是减小,增大则输出“1”码,减小则输出“0”码。输出的“1”、“0”只是表示信号相对于前一个时刻的增减,不表示信号的绝对值。增量调制又可以分为基本增量调制、连续可变斜率增量调制、总和增量调制。

五.实验步骤:

1.将信号源模块、模拟信号数字化模块小心固定在主机箱中,确保电源接触良好。

2.插上电源线,打开主机箱右侧的交流开关,再分别按下两个模块中的电源开关,

对应的发光二极管亮,两个模块均开始工作。

3.CVSD编码。输入信号源为“2KHz正弦波”,幅度为4V左右

4.CVSD解码。

5.测量系统的过载特性

六.实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1.CVSD编码

(1)双踪观测“比较输出”与“模拟输入”的波形,查看CVSD编码效果:

分析:比较输出为模拟输入和本地译码信号相减比较的结果:“模拟输入”信号与“本地译码”相减比较得到误差信号,若误差信号大于零,则“比较输出”是高电平,否则为低电平。如上图所示,从比较输出结果可以看出,其波形连0个数与连1个数均略多,可以判断此时处于轻微过载状态,应当调节量化阶数,使得量化处于最佳状态。

(2)示波器双踪观测“比较输出”与“编码输出”测试点波形:

分析:编码输出是比较输出经32k时钟抽样判决后所得的结果,从所得波形来看,两者除了在幅度上稍有差别,其他差别并不大。

(3)“一致脉冲”与“编码输出”测试点波形

分析:当检测到“编码输出“中的四连码时,一致脉冲输出为“1”。一致脉冲

用来控制积分量阶的大小。

(4)示波器双踪显示“一次积分”和“一致脉冲”测试点

分析:从图可以看出一次积分信号的幅度比一致脉冲的大小要小很多,而实际

上,这样的观察是没有意义的,要将一次积分与编码输出相互比较才具有意义,才可以看出积分随着信号电平大小的上升与下降。

(5)示波器双踪显示“本地译码”与“一次积分”测试点

分析:本地译码是一次积分再经过一次积分所得的结果,因此所得图像接近模拟输入的正弦波,已经初具雏形,但依旧有比较明显的上升下降造成的尖角。

(6)示波器观察“二次积分”与“本地译码”测试点

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还在实验板上测量了二次积分的图像,可见二次积分与本地译码的图像是完全相同的,因为两者都是一次积分的再一次积分。

(7)调节量化阶大小,比较模拟输出、比较输出、一致脉冲的输出变化

分析:调节量化阶旋转电位器,得到以上图形。发现比较输出已经变成类似于方波的形态,一致脉冲也呈现大范围的“1”状态,即比较输出不是连“0”就是连“1”,说明量化器已经跟不上信号变化的速度,产生过载,这时的量化器是不能使用的。应当将量阶调大,使得过载现象消失。

分析:由比较输出的波形可以看出,此时其变化剧烈,通过一致脉冲几乎没有“1”也可以看出现在基本上没有连“0”或者连“1”情况出现,则量化器没有出现过载。但这种状态未必是最好的,因为如果信号变化太过于缓慢,将产生颗粒噪声,从而也导致了信噪比的恶化。

这里列出了两种极端情况,第一种是量阶Δ过小,连续增量也跟不上输入信号的变化了,产生斜率过载失真,此时比较输出呈现方波形态,一致脉冲信号高电平连续出现;第二种情况,则与斜率过载失真相反,量阶Δ略大,产生颗粒噪声。颗粒噪声产生在台阶Δ相对于输入波形的局部斜率特性来说过大时。颗粒噪声导致阶梯近似曲线围绕输入波形相对平坦的部分上下波动,颗粒噪声与PCM系统中的量化噪声相类似。

2.CVSD解码

(1)调节“译码Δ量阶”和“译码δ量阶”后,示波器观测“解调输出”测试点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三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 学号姓名 时间2014年10月21日 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实验三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例展示,认识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功能及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所要解决的问题。 (2)会正确实现闭环负反馈。 (3)通过开、闭环实验数据说明闭环控制效果。 二、预习与回答: (1)在实际控制系统调试时,如何正确实现负反馈闭环? 答:负反馈闭环,不是单纯的加减问题,它是通过增量法实现的,具体如下: 1.系统开环; 2.输入一个增或减的变化量; 3.相应的,反馈变化量会有增减; 4.若增大,也增大,则需用减法器; 5.若增大,减小,则需用加法器,即。 (2)你认为表格中加1KΩ载后,开环的电压值与闭环的电压值,哪个更接近2V? 答:闭环更接近。因为在开环系统下出现扰动时,系统前部分不会产生变化。故而系统不具有调节能力,对扰动的反应很大,也就会与2V相去甚远。 但在闭环系统下出现扰动时,由于有反馈的存在,扰动产生的影响会被反馈到输入端,系统就从输入部分产生了调整,经过调整后的电压值会与2V相差更小些。 因此,闭环的电压值更接近2V。 (3)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在控制系统设计中主要设计哪一部份? 答:应当是系统的整体框架及误差调节部分。对于一个系统,功能部分是“被控对象”部分,这部分可由对应专业设计,反馈部分大多是传感器,因此可由传感器的专业设计,而自控原理关注的是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因此,控制系统设计中心就要集中在整个系统的协调和误差调节环节。 二、实验原理: (1)利用各种实际物理装置(如电子装置、机械装置、化工装置等)在数学上的“相似性”,将各种实际物理装置从感兴趣的角度经过简化、并抽象成相同的数学形式。我们在设计控制系统时,不必研究每一种实际装置,而用几种“等价”的数学形式来表达、研究和设计。又由于人本身的自然属性,人对数学而言,不能直接感受它的自然物理属性,这给我们分析和设计带来了困难。所以,我们又用替代、模拟、仿真的形式把数学形式再变成“模拟实物”来研究。这样,就可以“秀才不出门,遍知天下事”。实际上,在后面的课程里,不同专业的学生将面对不同的实际物理对象,而“模拟实物”的实验方式可以做到举一反三,我们就是用下列“模拟实物”——电路系统,替代各种实际物理对象。

东南大学信息学院_系统实验(通信组)_第一次实验

信源编译码实验 抽样定理告诉我们:如果对某一带宽有限的模拟信号进行抽样,且抽样速率达到一定的数值时,那么根据这些抽样值就可以准确地还原信号。也就是说传输模拟信号的采样值就可以实现模拟信号的准确传输。电路图可以看出,抽样脉冲先对原始信号进行自然或者平顶抽样,将得到的抽样信号进行传输到接收端,接收端进行滤波即可恢复到原始波形,但是要注意,满足抽样脉冲的频率大于等于原始信号的两倍才可以准确恢复。 5.2自然抽样验证 各参数的设置如下: 信号类型频率幅度占空比 原始信号2000Hz20/ 抽样信号8000Hz/4/8 2K正弦波3K2K 1.5倍抽样脉冲

2K正弦波4K2K2倍抽样脉冲

2K正弦波8K2K4倍抽样脉冲

2K正弦波16K2K8倍抽样脉冲

当原始信号频率保持2k不变时,抽样脉冲的频率从3k到16k变化时,我们可以看出,当抽样脉冲频率小于4k取样信号的频谱发生混叠,无法准确的恢复出原始信号,但是当频率大于4k时将不会发生混叠,随着频率增大,恢复的越来越好。 1K三角波16K2K复杂信号恢复 1K三角波16K6K复杂信号恢复 对于三角波来说,三角波的频域是无限扩展的,所以一定要选取远大于奈奎斯特采样频率才可以较准确的恢复出原始信号,当然还会有混叠,所以无法真正的恢复出原始信号。从中可以看出,虽然恢复出了原始信号,但是仍有一定的失真。从频谱图也可以看出,出现一定的混叠。

5.3频谱混叠现象验证 设置原始信号为:“正弦”,1000hz,幅度为20;设置抽样脉冲:频率:8000hz,占空比:4/8(50%);恢复滤波器截止频率:2K 信号类型频率幅度占空比 原始信号1000Hz20/ 抽样信号8000Hz/4/8 使用示波器观测原始信号3P2,恢复后信号6P4。当3P2为6k时,记录恢复信号波形及频率;当3P2为7k时,记录恢复信号波形及频率;记录3P2为不同情况下,信号的波形,并分析原因,其是否发生频谱混叠? 原始信号恢复信号 6k2k 原始信号恢复信号 7k2K 当信号频率为6k、7kHz时,都超出抽样频率8k*1/2=4k,因此会发生

体育理论考试答案

体育理论考试答案 判断题 1 .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典型症状是股四头肌萎缩,膝关节肿胀,膝关节缝有明显压痛。 正确 2 . 哮喘患者适合于参加一些间隙性运动。 正确 3 .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每4年举行一次。 错误 4 . 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脑和脊髓组成的。 正确 5 . 奥林匹克精神就是更快,更高,更强。 正确 6 . 坚持体育锻炼可使体格强壮、精力充沛,因而,体育锻炼对人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至关重要。 正确 7 . 运动前可以通过食用高纤维素的食物来增加机体的能量 错误 8 . 灵敏素质是指人体在各种复杂条件下快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姿势、运动方向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正确 9 . 一般来说,女子青春期骨骼成长比男孩早1-2岁,停止生长也早1-2年,身高的增长主要决定于下肢骨。 正确 10 . 运动负荷越大,越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效应。 错误 11 . 在康复治疗的全过程中始终贯彻“动静结合”的思想。 正确 12 . 影响健康的因素可归结为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卫生服务因素,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 正确

13 . 大脑从结构和功能上都被认为是完善的超级器官,因此它的各种功能是与身俱来的。 错误 14 . 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在第112次全体会议作出了改变历史的重要决定,北京赢得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 正确 15 . 噪声是一种恶性刺激物,会给中枢神经系统带来不良的影响。 正确 16 . 体育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进行的,要求人体直接参与活动。 正确 17 . 皮肤本身色素较多的人比皮肤白的人更要注意防晒。 错误 18 . 运动产生的热量使体温升高,散热的主要途径是汗液的蒸发。 正确 19 . 体育锻炼可以使肌纤维增粗,并且增加肌肉中蛋白质的含量,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从而达到发展力量素质的效果。 正确 20 . I型糖尿病的发病主要与遗传及肥胖有关。 错误 21 . 健康促进是指以健康教育为手段对有害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干预。 错误 22. 现代奥运会已成为展示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窗口。 正确 23. 女子速滑运动员杨扬为我国夺得首枚冬季奥运会金牌。 正确 24. 人体的神经系统是指中枢神经系统。专门接受、储存体内外各种信息并分析判断作出决策。 错误 25. 只有体重超过标准20%以上时才称为肥胖。 正确

东南大学2017级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东南大学 2017级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门类:工学专业代码: 080702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学制:四年制定日期: 2017年6月 一. 培养目标 培养以电子器件及其系统应用为核心,重视器件与系统的交叉与融合,能跟踪新理论、新技术的发展,在微电子、物理电子、光电子或光通信等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程设计及技术开发等工作的人格健全、责任感强、具有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宽广的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二. 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 (1)工程知识:具有从事电子工程所需的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够综合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微电子或物理电子或光电子或光通信等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微电子或物理电子或光电子或光通信等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微电子或物理电子或光电子或光通信等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单元、模块、系统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微电子或物理电子或光电子或光通信等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针对微电子或物理电子或光电子或光通信等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微电子或物理电子或光电子或光通信等电子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微电子或物理电子或光电子或光通信等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微电子或物理电子或光电子或光通信等电子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 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 四. 主要课程 1.通识教育基础课程:思政类、军体类、外语类、计算机类、自然科学类、通识选修课程等。 2.大类学科基础课:电路基础、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电子电路基础、

电机实验报告东南大学自动化

东南大学 电机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 专业:自动化 组员: 时间:2014年6月

实验一、二电器控制(一、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接触器、按扭等元件的功能特点,掌握其工作原理及接线方法; 2、学会使用接触器、按钮组合控制风扇开关。 二、实验原理 1. 接触器型号划分 在电工学上。接触器是一种用来接通或断开带负载的交直流主电路或大容量控制电路的自动化切换器,主要控制对象是电动机,此外也用于其他电力负载,如电热器,电焊机,照明设备,接触器不仅能接通和切断电路,而且还具有低电压释放保护作用/。接触器控制容量大。适用于频繁操作和远距离控制。是自动控制系统 中的重要元件之一。通用接触器可大致分以下两类。 (1)交流接触器。主要由电磁机构、触头系统、灭弧装置等组成。常用的是CJ10、CJ12、CJ12B等系列。 (2)直流接触器。一般用于控制直流电器设备,线圈中通以直流电,直流接触器的动作原理和结构基本上与交流接触器是相同的。 但现在接触器的型号都重新划分了。都是AC系列的了。 AC-1类接触器是用来控制无感或微感电路的。 AC--2类接触器是用来控制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启动和分断的。 AC-3和AC--4接触器可用于频繁控制异步电动机的启动和分断。 2. 交流接触器(CJX1-12) 实验室所用的是交流接触器(CJX1-12)如下图所示

铭牌如下 工作原理 当线圈通电时,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将动铁芯吸合,由于触头系统是与动铁芯联动的,因此动铁芯带动三条动触片同时运行,触点闭合,从而接通电源。当线圈断电时,吸力消失, 动铁芯联动部分依靠弹簧的反作用力而分离,使主触头断开,切断电源。 使用接法 1、一般三相接触器一共有8个点,三路输入,三路输出,还有是控制点两个。输出和输入是对应的,很容易能看出来。如果要加自锁的话,则还需要从输出点的一个端子将线接到控制点上面。 2、首先应该知道交流接触器的原理。他是用外界电源来加在线圈上,产生电磁场。加电吸合,断电后接触点就断开。知道原理后,外加电源的接点,也就是线圈的两个接点,一般在接触器的下部,并且各在一边。其他的几路输入和输出一般在上部。还要注意外加电源的电压是多少(220V或380V),一般都标得有。并且注意接触点是常闭还是常开。

东南大学通信原理试卷及参考答案

东南大学考试卷( A 卷)课程名称通信原理考试学期04-05-3 得分 适用专业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长度 150分钟 Section A(30%): True or False (Give your reason if False,2% for each question) 1. A typical mobile radio channel is a free propagation, linear, and time invariant channel. ( ) 2.The power spectral density of a stationary process is always nonnegative. ( ) 3.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noise is unwanted and over which we have incomplete control. ( ) 4.If a random process is stationary, it is ergodic; if a Gaussian random process is stationary, then it is also strictly stationary. ( ) 5.Double Sideband-Suppressed Carrier (DSB-SC), Single Sideband (SSB), and Frequency Modulation (FM) are all linear modulation schemes. ( ) 6.Figure of merit (defined as (SNR)O/(SNR)C) of AM of DSB-SC is 1/3, and figure of merit of Amplitude Modulation (AM)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1/3. ( ) 7. -law is a nonlinear compression law and A-law is a linear compression law. ( ) 8.The matched filter at the receiver maximizes the peak pulse signal-to-noise ratio, thus is optimal in a baseband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with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ISI). ( ) 9.Correlative-level coding (also known as partial-response signaling) schemes are used to avoid ISI. ( ) 10.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TDM) is used in 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s (ADSL) to separate voice signals and data transmission. ( ) 11.If coefficients of an equalizer is adjusted using the Least-Mean-Square (LMS) algorithm adaptively, then the matched filter in front of the equalizer is not necessary. ( ) 12.In an M-ary Phase-Shift Keying (M-PSK) system, if the average probability of symbol error is P e, then the average Bit Error Rate (BER) of the system is P e/log2M. ( ) 13.With the same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16-ary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16-QAM) has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16-ary Phase-Shift Keying (16-PSK). The reason is that 16-QAM has constant envelop. ( ) 14.With the same SNR, Minimum Shift Keying (MSK) has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Sunde’s Frequency-Shift Keying (FSK). They are both Continuous-Phase Frequency-Shift Keying (CPFSK). ( ) 15.If the largest frequency component of an band-limited signal X(t) is at 100 Hz, then the corresponding Nyquist rate is 200 Hz. ( ) 共 5 页第1 页

第一次实验东南大学-控制技术与系统实验报告

东南大学 控制技术与系统 可编程控制器实验 姓名:张子龙组员:焦越 学号:22013126 指导教师:朱利丰实验日期:2016 年11月9日

第一章基本实验 实验一基本操作与基本指令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可编程控制器的外部结构 2.熟悉可编程控制器试验箱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3.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使用 4.了解基本指令的编程 二、实验器材 1.可编程控制器实验箱 2.计算机 3.编程电缆 4.连接导线 三、实验设备及编程软件介绍(略)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两层楼道灯PLC控制实验 注意:接线前请关闭电源,接完线检查正确后再打开电源;实验结束,拔线前请关闭电源。按图1-19所示接线。输入X2、X3分别接实验箱上的按钮0#、1#;输出Y1接线实验箱上的指示灯0#、1#。 输入、执行表1-1中的程序,操作按钮0#、1#,观察输出,并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当0#和1#按钮状态相同时,灯亮,输出1;当0#和1#按钮状态不相同时,灯灭,输出0。 2.基本指令实验 根据下面的梯形图,将输入X0-X3分别连接到试验箱模拟开关0#--3#。 输入、执行程序,分别设定模拟开关为ON或OFF,观察PLC输出结果,并分别填入对应的操作结果表中。

3.组合电路的PLC编程实验 有些厂家生产的PLC编程器可采用逻辑控制图编程,如图1-20所示。 Y0、Y1输出分别对应的梯形图及指令表如下: 将X0~X5连接到实验箱模拟开关0#~5#。输入、执行程序,验证下面关系。 ①对于Y0输出:若X5为1,不论X0、X1、X2、X3、X4为何值,Y0均为1;若X5为0时,只有X3或X4为1,X0、X1均为1,X2为0 ,Y0才能输出1。 ②对于Y1输出:X4为0 ,X0或X1为1,X2为0 或X3为1,Y1才能输出1。 实验结果:

东南大学体育理论考试健美试题

健美试题 一、健美运动概述 1.单项选择 (1)19世纪末叶,由___人尤金·山道,奠定了现代健美运动的基石。后人一致公认他为现代健美运动的创始人。 A.英国 B.加拿大 C.希腊 D.德国答案:D (2) 20世纪中期,1946年健美运动逐步走向完善,加拿大人本·威德和他的兄弟乔·威德制定了健美比赛国际规则,成立了___组织。 A.国际健美协会 B.国际健美联合会 C.国际健美理事会 D.奥林匹亚健美协会答案:B (3)国际健美运动最伟大的组织者——本·威德,通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在___年1月31日,被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正式批准成立“国际健美协会”。 A.1969 B.1985 C. 1990 D. 1998 答案:B (4)健美运动训练系统的理论研究出版最早的第一本着作是___ A.《哑铃锻炼法》 B.《体力养成法》 C.《力量以及如何得到》D.《实验祛病法》 答案:C (5)约在20世纪20年代末,现代健美运动由欧美传入我国。___是中国第一位推广者A.陈镜开 B.赵竹光 C.娄琢玉 D. 曾维祺答案:B (6)约在20世纪20年代,现代健美运动由欧美传入我国。我国第一个健美团体组织“沪江大学健美会”是于___年创办的。 A.1928 .1930 C D. 1940 答案:B (7)孙恒是我国第一位穿比基尼参赛的女运动员。她是在__年举行的健美比赛上穿的。A.1980 .1985 C D. 1987 答案:B (8)___年,中国健美协会正式加入亚洲健美联合会。 A.1980 .1985 C D. 1989 答案:D (9)我们知道,运动最大安全心率的计算方法是220一年龄。那么20周岁的一名同学有氧健身的最高安全心率是___ A.150 B. 160 C. 170 D. 200 答案:C (10)1987年10月14~17日,在安徽屯溪举行了第5届“力士杯”。从本届开始国家体委将一年一度的“力士杯”全国健美邀请赛正式改为___ A.全国健美锦标赛 B. 全国健美冠军赛 C. 全国健美先生赛 D. 健美业余锦标赛答案:A (11)健身与健美两者训练的目的,一个侧重健康的身体,一个侧重健美的体格。健身训练区别健美的训练,在运动量上一般选择___ A.轻重量,少组、次数 B.大重量,少组、次数 C. 轻重量,多组、次数 D.大重量,多组、次数答案:C (12)健身训练区别于健美训练,组与组之间的间歇时间一般选择___ A.短间歇(30秒以下) B.中间歇(40-60 秒) C. 长间歇(1-2分钟) D.超长间歇(3分钟以上)答案:A (13)健身与健美两者训练的目的,一个侧重健康的身体,一个侧重健美的体格。健美训练与健身训练相比较,在运动量上一般选择___

东南大学通信电子线路复习大纲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要点 1、选频回路与阻抗变换 (1)理解选频滤波器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 (2)掌握阻抗变换的基本原理与L匹配网络匹配法。 (3)掌握传输线变压器的分析方法。 3、电子通信系统基础 (1)掌握噪声系数与等效噪声温度的概念与相互关系。 (3)掌握级联系统的总噪声系数的计算方法。 (4)掌握非线性失真和干扰的基本概念,以及非线性特性对于通信系统的影响,相关重要概念如1dB压缩点等。 (5)掌握灵敏度与动态范围等基本概念及其相关的计算。 4、调制与解调 (1)掌握调幅(AM、DSB、SSB)的概念,相关信号的表达式的分析及重要参数的计算、信号的频谱表达方法。 (2)掌握简单调制解调系统的频谱分析方法。 (3)掌握调频、调相的基本概念、主要指标的计算。 5、发射机、接收机结构 (1)理解常见几种接收机主要结构、主要指标。 (2)理解超外差接收机的概念、组成结构图、主要实现方法。 (3)掌握接收机中的主要干扰的类型,理解镜像抑制接收机的概念。 (4)理解AGC、AFC基本原理 6、低噪声放大器 (1)掌握晶体管高频小信号模型及其分析方法; (2)理解LNA的主要指标及主要性能参数的计算方法; 7、低噪声放大器与混频器 (1)掌握混频器的基本电路结构,从混频器输出频率表达式对比分析各种结构混频器的工作及其特点,会计算混频器输出电压信号表达式。 (6)理解解混频器级联的端接与平衡-非平衡转换; 7、锁相环与频率合成 (1)掌握PLL的基本结构、PLL的基本时域与频域数学模型。 (2)掌握PLL的各组成模块的数学模型,四种常见滤波器的表达式。 (3)掌握PLL整数频率合成器的结构、小数频率合成技术的参数计算。 (4)掌握DDS的基本计算。 8、功率放大器 (1)理解A、B、C、D类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

东南大学自控实验报告实验三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

东南大学自控实验报告实验三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

东南大学 《自动控制原理》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三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 院(系):专业: 姓名:学号: 实验室: 416 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实验时间:年 11月 24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实验三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 一、实验目的: (1)经过实例展示,认识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功能及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所要解决的问题。 (2)会正确实现闭环负反馈。 (3)经过开、闭环实验数据说明闭环控制效果。 二、实验原理: (1)利用各种实际物理装置(如电子装置、机械装置、化工装置等)在数学上的“相似性”,将各种实际物理装置从感兴趣的角度经过简化、并抽象成相同的数学形式。我们在设计控制系统时,不必研究每一种实际装置,而用几种“等价”的数学形式来表示、研究和设计。又由于人本身的自然属性,人对数学而言,不能直接感受它的自然物理属性,这给我们分析和设计带来了困难。因此,我们又用替代、模拟、仿真的形式把数学形式再变成“模拟实物”来研究。这样,就能够“秀才不出门,遍知天下事”。实际上,在后面的课程里,不同专业的学生将面对不同的实际物理对象,而“模拟实物”的实验方式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我们就是用下列“模拟实物”——电路系统,替代各种实际物理对象。 (2)自动控制的根本是闭环,尽管有的系统不能直接感受到它的

闭环形式,如步进电机控制,专家系统等,从大局看,还是闭环。闭环控制能够带来想象不到的好处,本实验就是用开环和闭环在负载扰动下的实验数据,说明闭环控制效果。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优劣,其原因之一就是取决调节器的结构和算法的设计(本课程主要用串联调节、状态反馈),本实验为了简洁,采用单闭环、比例调节器K。经过实验证明:不同的K,对系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以说明正确设计调节器算法的重要性。 (3)为了使实验有代表性,本实验采用三阶(高阶)系统。这样,当调节器K值过大时,控制系统会产生典型的现象——振荡。本实验也能够认为是一个真实的电压控制系统。 三、实验设备: THBDC-1实验平台 四、实验线路图: 五、实验步骤: (1)如图接线,建议使用运算放大器U8、U10、U9、U11、U13。

自动控制实验报告1

东南大学自动控制实验室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 实验名称: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 院(系):仪器科学与工程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姓名:学号: 实验室:常州楼五楼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实验时间:2018/10/17 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实验三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例展示,认识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功能。 (2)会正确实现闭环负反馈。 (3)通过开、闭环实验数据说明闭环控制效果。 二、实验原理: (1)利用各种实际物理装置(如电子装置、机械装置、化工装置等)在数学上的“相似性”,将各种实际物理装置从感兴趣的角度经过简化、并抽象成相同的数学形式。我们在设计控制系统时,不必研究每一种实际装置,而用几种“等价”的数学形式来表达、研究和设计。又由于人本身的自然属性,人对数学而言,不能直接感受它的自然物理属性,这给我们分析和设计带来了困难。所以,我们又用替代、模拟、仿真的形式把数学形式再变成“模拟实物”来研究。这样,就可以“秀才不出门,遍知天下事”。实际上,在后面的课程里,不同专业的学生将面对不同的实际物理对象,而“模拟实物”的实验方式可以做到举一反三,我们就是用下列“模拟实物”——电路系统,替代各种实际物理对象。 (2)自动控制的根本是闭环,尽管有的系统不能直接感受到它的闭环形式,如步进电机控制,专家系统等,从大局看,还是闭环。闭环控制可以带来想象不到的好处,本实验就是用开环和闭环在负载扰动下的实验数据,说明闭环控制效果。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优劣,其原因之一就是取决调节器的结构和算法的设计(本课程主要用串联调节、状态反馈),本实验为了简洁,采用单闭环、比例调节器K。通过实验证明:不同的K,对系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以说明正确设计调节器算法的重要性。 (3)为了使实验有代表性,本实验采用三阶(高阶)系统。这样,当调节器K值过大时,控制系统会产生典型的现象——振荡。本实验也可以认为是一个真实的电压控制系统。 三、实验设备: THBDC-1实验平台 四、实验线路图: 五、实验步骤:

自动检测技术实验一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检测技术 第1 次实验

实验名称:实验一、三、五、八、九 院(系):自动化专业:自动化 :学号: 实验室: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实验时间:2013 年11月16日 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一、基本原理 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 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ΔR/R=Kε式中:ΔR/R 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 为应变灵敏系数,ε=Δ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 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通过它反映被测部位受力状态的变化。电桥的作用是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电桥的输出电压反映了相应的受力状态。单臂电桥输出电压Uo1= EKε/4。 二、实验器材及连线 主机箱(±4V、±15V、电压表)、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托盘、砝码、万用表、导线等。

图2-1 应变式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图2-2 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接线示意图图2-3 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图 三、实验步骤 1、根据图2-3 工作原理图、图2-2 接线示意图安装接线。 2、放大器输出调零 将实验模板上放大器的两输入端口引线暂时脱开,再用导线将两输入端短接(Vi=0);调节放大器的增益电位器RW3 大约到中间位置(先逆时针旋到底,再顺时针旋转2 圈);将主机箱电压表的量程切换开关打到2V 档,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调节实验模板放大器的调零电位器RW4,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3、电桥调零

拆去放大器输入端口的短接线,将暂时脱开的引线复原。调节实验模板上的桥路平衡电位器RW1,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4、应变片单臂电桥实验 在应变传感器的托盘上放置一只砝码,读取数显表数值,依次增加砝码和读取相应的数显表值,直到200g(或500 g)砝码加完。实验结果填入表2-1,画出实验曲线。 表2-1 重量(g)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电压(mv) 15.2 30.5 45.9 61.5 77.0 92.4 108.0 132.8 148.3 163.9 拟合方程为:0.834 4.1933 U W =?- 重量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东南大学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八:抽样定理实验(PAM )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抽样定理的概念 2. 掌握模拟信号抽样与还原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3. 了解模拟信号抽样过程的频谱 二. 实验内容: 1. 采用不同频率的方波对同一模拟信号抽样并还原,观测并比较抽样信号及还原信号的波形和频谱。 2. 采用同一频率但不同占空比的方波对同一模拟信号抽样并还原,观测并比较抽样信号及还原信号的波形和频谱 三. 实验步骤: 1. 将信号源模块、模拟信号数字化模块小心地固定在主机箱中,确保电源接触良好。 2. 插上电源线,打开主机箱右侧的交流开关,在分别按下两个模块中的电源开关,对应的发光二极管灯亮,两个模块均开始工作。 3. 信号源模块调节“2K 调幅”旋转电位器,是“2K 正弦基波”输出幅度为3V 左右。 4. 实验连线 5. 不同频率方波抽样 6. 同频率但不同占空比方波抽样 7. 模拟语音信号抽样与还原 四. 实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1. 固定占空比为50%的、不同频率的方波抽样的输出时域波形和频谱: (1) 抽样方波频率为4KHz 的“PAM 输出点”时域波形: 抽样方波频率为4KHz 时的频谱: 50K …… …… PAM 输出波形 输入波形

分析: 理想抽样时,此处的抽样方波为抽样脉冲,则理想抽样下的抽样信号的频谱应该是无穷多个原信号频谱的叠加,周期为抽样频率;但是由于实际中难以实现理想抽样,即抽样方波存在占空比(其频谱是一个Sa()函数),对抽样频谱存在影响,所以实际中的抽样信号频谱随着频率的增大幅度上整体呈现减小的趋势,如上面实验频谱所示。仔细观察上图可发现,某些高频分量大于低频分量,这是由于采样频率为4KHz ,正好等于奈奎斯特采样频率,频谱会在某些地方产生混叠。 (2) 抽样方波频率为8KHz 时的“PAM 输出点”时域波形: 2KHz 6K 10K 14K 输入波形 PAM 输出波形

东南大学通信原理考研大纲

Outline 2005.6 Chapter 0 ● Basic elements of communication systems (p.2) ● Primary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p.3) ● The mobile radio channel (p.18) ● Block diagram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p.22) ● Shannon ’s information capacity theorem (p.23-24) Chapter 1 ● Definition and basic concepts of random process ● Stationary and non-stationary ● Mean, correlation, and covariance functions, the mean-square value and variance ● The concept of ergodic process ● Transmission of a random process through a linear time-invariant filter ? ?∞ ∞--=τττd t X h t Y )()()( ? The mean, autocorrelation function, and mean-square value of Y ● Power spectral density ? Definition (Equ. 1.38) ? Input-output relation (Equ. 1.39) ? Einstein-Wiener-Khintchine relations (Equ. 1.42, 1.43) ? Properties ● Gaussian process (Equ. 80) ● Concept of white noise ● Representation of narrowband noise ? The canonical form (Equ. 1.100) ? Properties of the in-phase and quadrature components (p. 65-66) ? Representation using envelop and phase components (Equ. 1.105-1.107) ? Basic concepts of Rayleigh distribution and Rician distribution ● Uncorrelated and statistically independent (p.58) ? Uncorrelated: Covariance is 0 ? Statistically independent: defined by joint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Chapter 2 ● Concepts of amplitude modulation and angle modulation (FM and PM) ● AM ? AM signal (Equ. 2.2 and Fig. 2.3), and the amplitude sensitivity k a ? Conditions of correct detection (p. 90)

精选-东南大学信息学院_系统实验(通信组)_第二次实验

1.1.1 时分复用/解复用(TDM)实验 一、时分复接观测 (1).同步帧脉冲及复接时钟观测 帧脉冲宽度125us 一帧数据包含时钟数32 复接后时钟速率256k (2).复接后帧头观测 我们将帧头设置为01111110,帧头处于每帧的第一个时隙且帧同步的上升沿为帧的开始位置。观测结果如下: (3).复接后8bit数据观测 我们将帧头设置为00000000,8bit数据为01010101,位于帧的第三个时隙,观测如下:

二、时分解复接观测 (1).解复用同步帧脉冲观测 ●发送与接收端帧头一样时结果如下,此时可以实现同步。 ●拔掉复接数据结果如下,当不解复用信号时无法实现同步,因为没有输入信号。

两端帧头不同时结果如下,解复用端无法找到相对应的帧头,所以无法实现同步,它无法识别出与其不同的帧头。 (2).解复用后8bit数据观测 我们设置01010101,结果如下. 在不断修改原始信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解复用的信号也随之同步变化 (3).解复用后PCM译码观测

(4).解复用后CVSD译码观测

1.1.2 帧同步实验 一、帧同步提取观测及分析 (1).假同步测试 当8bit数据与帧头相同时,由于多次重复完成复接信号输入与断开操作,导致解复用端时与真正的帧头实现同步,但也会与8bit实现同步,出现同步错误。(2).后方保护测量(捕捉态) 经过改变加错信号,我们测得后方保护计数个数为3. 后方保护可以防止误同步,经过连续几次检测到帧头才进入同步状态可以让同步更准确。 (3).前向保护测试(维持态) 经过改变加错信号,测得前向保护计数为2。 前向保护可以避免因一次传输错误而导致帧头出错而引起的同步出错。 当加错开关位置为“0001000100010001”时,帧提取情况如下: 信号恢复如下:

单调谐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设题目单调谐高频小信号放大器设计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 B141211 学号 B 学生姓名杨一凡 指导教师李秀人 日期

沈航北方科技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教学系部信息工程系专业通信工程 课程设计题目单调谐高频小信号放大器设计 班级 B141211 学号姓名 课程设计时间: 2013 年 12 月 16 日至 2013 年 12 月29 日 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一)主要内容 本课题旨在根据已有的知识及搜集资料设计一个单调谐高频小信号放大器,要求根据给定参数设计电路,并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仿真验证,达到任务书的指标要求,最后撰写课设报告。报告内容参照课设报告文档模版要求,主要包括有关理论知识介绍,电路设计过程,仿真及结果分析。 技术指标:谐振频率6MHz,谐振增益≥20dB,通频带≥。输入高频小信号(峰-峰值)100mv。Vcc=12V,R L=1KΩ。 (二)基本要求 根据题目及基本要求(技术指标)查阅相关资料和书籍,设计(计算)电路,确定元器件参数(3天)。 待电路设计完成后,上机进行电路仿真(使用Multisim)。仿真过程中用到的仪器、调试方法、排故过程及电路技术指标的测量要做记录,最终写到报告中(4天)。报告正文按目录要求撰写,其他内容见格式说明(3天)。

(三)主要参考书 [1] 高如云等.通信电子线路(第三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11 [2] 赵春华等. Multisim9电子技术基础仿真实验.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05 [3] 华永平.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仿真、设计与制作.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四)评语 (五)成绩 指导教师年月日

自动检测技术实验一

自动检测技术实验一-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检测技术 第 1 次实验 实验名称:实验一、三、五、八、九 院(系):自动化专业:自动化 姓名:学号: 实验室: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实验时间:2013 年 11 月 16 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一、基本原理 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 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ΔR/R=Kε式中:ΔR/R 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 为应变灵敏系数,ε=Δ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 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通过它反映被测部位受力状态的变化。电桥的作用是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电桥的输出电压反映了相应的受力状态。单臂电桥输出电压Uo1= EKε/4。 二、实验器材及连线 主机箱(±4V、±15V、电压表)、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托盘、砝码、万用表、导线等。 图2-1 应变式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图2-2 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接线示意图图2-3 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图 三、实验步骤 1、根据图2-3 工作原理图、图2-2 接线示意图安装接线。 2、放大器输出调零 将实验模板上放大器的两输入端口引线暂时脱开,再用导线将两输入端短接(Vi =0);调节放大器的增益电位器RW3 大约到中间位置(先逆时针旋到底,再顺时针旋转2 圈);将主机箱电压表的量程切换开关打到2V 档,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调节实验模板放大器的调零电位器RW4,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3、电桥调零 拆去放大器输入端口的短接线,将暂时脱开的引线复原。调节实验模板上的桥路平衡电位器RW1,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4、应变片单臂电桥实验

东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屏障系统管理制度

东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屏障系统管理制度 第一章屏障内动物饲育管理操作规范 1、严格按人员、物品进出屏障设施的规定和要求操作,单向流动。 2、准备当天所需物品。(包括鼠笼、饮水、消毒液、饲料等) 3、按周计划表进行动物换笼、断乳、配种、卫生、消毒等工作;必须使用消毒液浸泡的镊子夹取动物。 4、每天记录饲育室内温、湿度等环境因素,出现异常,及时汇报。 5、及时更换饮水和添加饲料,不得出现断缺。 6、每天坚持检查母鼠生产、哺乳情况,及时调整哺乳仔数,观察动物生长状况及有无漏水等现象,做好卡片记录,工作日记和周报表。 7、日常工作完毕,应将室内物品摆放整齐,清扫地板,彻底擦拭消毒地面一遍。每周五还应对屏障内所有其它区域及物品进行擦拭消毒,之后用消毒液对屏障内所有区域进行喷雾消毒。 8、按规定开关照明灯、紫外灯。 第二章工作人员进出屏障设施的规定和要求 1、感冒、皮炎及各种病菌、病毒携带者禁止进入洁净区; 2、进入屏障区前,先换拖鞋,入更衣室,一切个人用品如钥匙、饰物、手表、眼镜、通讯工具等不得带入; 3、洗手时间不少于 1 分钟,完毕后入无菌更衣室,打开灭菌包用灭菌毛巾擦干后分别戴上口罩、帽子,穿上连体的灭菌服、鞋套、拖鞋,戴上消毒手套; 4、入风淋室风淋; 5、进入清洁走廊-内准备室(提取所需用品)-饲育室进行工作; 6、随手关门,严禁两扇门同时打开,以保证压差的维持; 7、工作完毕后,将废弃物品等随人从非清洁走廊退出。

第三章物品进出屏障设施的基本要求 1、凡是可以清洗的物品(如饲养盒、饮水瓶等),在消毒灭菌处理前必须进行彻底的清洗; 2、凡进入屏障设施内的一切物品,必须严格按照设计的流向路线进入。根据物品的性质可分别通过高压蒸汽灭菌器和传递窗两种不同的途径消毒灭菌后进入; 3、消毒灭菌后的物品分别从高压蒸汽灭菌器、传递窗的洁净操作侧取出,放在内准备室备用; 4、消毒灭菌过的物品贮存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七天内用完最好; 5、使用后废弃的物品和更换的笼具、饮水瓶等从污物走廊搬出。 第四章实验动物进出屏障设施的基本要求 1、采购和引进相应等级的动物时,应向国家规定的供种单位采购和引进; 2、必须明确购入动物的品种(系)、性别、体重、数量、级别,购入的时间及动物质量合格证、动物遗传背景资料等; 3、动物到达后,检查运输盒的密封情况,对照订货条件进行验收; 4、将运输盒外表面用消毒液彻底擦拭消毒,放入传递窗,喷洒2%过氧乙酸溶液,用紫外线灭菌灯照射后,在内准备室打开包装,将动物移入饲养盒内,在动物隔离室观察一周,未见异常后转入饲养室。 5、传出动物时,用已灭菌过的带过滤装置的专用运输盒装入动物后,封口胶布封严; 6、将传出动物的品种(系)性别、日龄、微生物等级等有关资料写在动物标签上,随人带出。 第五章东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SPF级实验室内部规章制度 一、SPF 级动物实验室组织结构 1、SPF级动物实验室由实验动物中心主任直接领导。 2、S PF 级实验室设置负责人 1 人,工作人员若干人。 3、SPF级动物实验室实行独立运转,有偿服务。所有帐目均通过中心财务收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