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复习必背资料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复习必背资料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和人民的抗争

一、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

1、林则徐虎门销烟

(1)背景: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巨大危害

(2)过程: 1839年6月,缉拿烟贩,缴获鸦片 110 多万千克,在广州虎门海滩销毁。(3)意义: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2、中英《南京条约》 1842 、8

(1)《南京条约》

内容: 赔款--------2100万元。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通商口岸-----广州,福州,上海,厦门,宁波。税收---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与英国商定。

地位: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影响:社会性质: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自然经济开始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资本主义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革命任务:中国人民肩负着既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又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重任。社会发展阶段:标志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60 年

2、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总共 150 多万平方公里)

(1)1858 年《爱珲条约》: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60 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割让领土面积最多;《尼布楚条约》待议地区包含在内);

(2)1860 年《北京条约》: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 40 万平方公里领土;(3)1864 年《勘分西北界约记》: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 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4)19 世纪 80 年代《改订条约》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西北部 7 万多平方公里领土。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割占我国1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3、左宗棠收复新疆

(1)原因:19 世纪 60 年代,中亚地区浩罕汗国阿古柏入侵新疆, 1871 年俄国出兵侵占伊犁,中国西北边疆出现危机。

(2)经过:1875 年,左宗棠进军新疆讨伐阿古柏。 1881 年中俄双方签约,中国收回伊犁

4、新疆建省: 1884 年刘锦棠任第一任巡抚。

三、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

1、《马关条约》 1895 年代表:李鸿章(中国)——伊藤博文(日本)

(1)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俄国与法国、德国一起出面干涉,日本被迫归还。)、台湾、彭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④日本人可以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2)危害及影响: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同时,进一步扩张在中国的势力。帝国主义各国还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中国建立“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2、致远舰管带邓世昌:黄海大战民族英雄邓世昌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1、经过:1900 年 6 月,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两千多人,由天津向北京进犯。夺取大沽炮台,又攻占了北京。

2、《辛丑条约》

(1)内容:①经济上,清政府赔偿白银 4.5 亿两,以海关税收作保;②政治上,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军事上,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④外交上,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住。

(2)影响:①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②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备考建议:应注意的几个重要战争——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及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所造成的影响;了解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事迹。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

一、洋务运动: 19 世纪 60 ― 90 年代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内容:(1) 60 年代:“自强”军事工业有: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第一个军事企业)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最大的军事企业、上海)左宗棠设立福州船政局。

(2)70 年代:“求富”民用工业有:李鸿章创办开平矿务局、上海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官局、汉阳铁厂

2、地位和作用: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剌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洋务运动为民族自强作了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二、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1、公车上书: 1895 年,康有为、梁启超领导;标志维新变法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百日维新: 1898 年 6 月 11 日—9 月 21 日

(1)内容:经济上:设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和邮电局,和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明等。

政治上: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撤机构,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权。

文化上:改科举,废八股,各地设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

军事上:裁汰旧军。精练陆军,扩建海军。

(2)影响: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有利于社会进步。(3)教训: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三、辛亥革命(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历史巨变: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1、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⑴1894 年在美国檀香山创立兴中会;

⑵1905 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⑶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后来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2、武昌起义: 1911 年 10 月 10 日爆发;后全国有 14 省宣布独立,清朝统治迅速崩溃,史称辛亥革命。(台湾“双十节”源于此)

3.历史意义: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革命的性质),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革命最大的功绩),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最深远影响),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遭遇。(P37)

四、新文化运动:《新青年》、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口号是民主、科学

1、代表:陈独秀、胡适、蔡元培、李大钊、鲁迅。

陈独秀: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提倡科学和民主,标志新文化运动开始。(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旗手)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倡新文学。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