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热点:图形运动问题的分析

初中数学热点:图形运动问题的分析
初中数学热点:图形运动问题的分析

初中数学热点:图形运动问题的分析

初中数学热点:图形运动问题的分析

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近几年上海市中考和毕业考加大了这方面的考察力度,特别是2019年上海市中考,这一部分的分值比前两年大幅度提高。常见的图形运动有三种:旋转、平移和翻折。运动变化问题正是利用它们变化图形的位置,引起条件或结论的改变,或者把分散的条件集中,以利于解题。这类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用动态的观点去看待问题,有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这类问题的解题关键在于如何“静中取动”或“动中求静”。

平移、旋转和翻折是几何变换中的三种基本变换。所谓几何变换就是根据确定的法则,对给定的图形(或其一部分)施行某种位置变化,然后在新的图形中分析有关图形之间的关系。这类实体的特点是:结论开放,注重考查学生的猜想、探索能力;便于与其它只是相联系,解题灵活多变,能够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所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丰富,有数型结核方程的思想及数字建模,函数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等。

为帮助广大考生把握好平移,旋转和翻折的特征,巧妙利用平移,旋转和翻折的知识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下面已近三年上海市毕业考,中考,中考预测卷为例说明其解法,供大家参考。一、平移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一定的方向”称为平移方向,“一定的距离”称为平移距离。

例1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点o为坐标原点,二次函数

y=x2+(k-5)x-(k+4)的图象交x轴于点A(x1,0)点B(x2,0),且(x1+1)(x2+1)=8。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将上述二次函数图像沿x轴向右平移两个单位,设平移后的图象与y轴交点为C,顶点为P,求△POC的面积。

分析:抛物线的运动问题只需抓住顶点和开口方向这两个要素的变化规律即可。一般地总是先配方使之成为顶点式后再求解。关于平移的变化规律是:平移―顶点改变(“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开口不变。

解:⑴由题意知x1,x2方程x2+(k-5)x-(k+4)=0的根则

x1+x2=5-kx1.x2=-(k+4)由(x1+1)(x2+1)=-8即

x1x2+(x1+x2)=-9得

解k=5则所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为

⑵由题意,平移后的函数解析式为y=(x-2)2-9则点C的坐标为(0,-5),顶点P的坐标为(2,-9)所以△POC的面积

S=52=5二、翻折

翻折是指把一个图形按某一直线翻折180?后所形成的新的

图形的变化。

关于翻折还有二个基础知识点:

1、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翻折,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2、平面上的两个图形,将其中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翻折过去,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解这类题抓住翻折前后两个图形是全等的,弄清翻折后不变的要素。

翻折在三大图形运动中是比较重要的,考查得较多。另外,从运动变化得图形得特殊位置探索出一般的结论或者从中

获得解题启示,这种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对我们解决运动变化问题是极为重要的,值得大家留意。比如2019年毕业考最后一题中函数和几何的综合题中的求定义域的问题,这里的特殊位置实际上就是运动中的一种“静态”要素。

三、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成为与原来相等的图形,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图形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图形旋转时,图形中的每一点旋转的角都相等,都等于图形的旋转角。

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

例2如果一个正方形绕着它的中心旋转后与原图形重合,那么小于360的一个旋转角是度(2019年毕业考

解析:此题较为简单,属考查概念的基本题360/5=72,为72度

由此看出,近几年上海市中考,重点突出,试题贴近考生,贴近初中数学教学,在思想方面的考察上尤其突出。特别是2019年中考,图形运动的思想(图形的旋转、翻折、平移三大运动)都一一考查到了。因此在平时抓住这三种运动的特征和基本解题思路来指导我们的复习,将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好方法。平移中,直线平移K不变,抛物线平移,a不变;翻折中,翻折前后二个图形全等及其推出的性质;旋转中,抓住旋转角。

中学数学自主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

1 中学数学自主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数学教学模式的选择,是决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很好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关键因素。《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以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以提供有价值的数学和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为基本点。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活动的过程,教师要重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亲自参与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培养运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在这种理念指导下,课堂教学要重在倡导学生自主参与,从而获得数学知识和发展学生能力。 一、自主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流程 教师活动 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二、模式各环节的设计意图、操作要领及应用举例 1、创设情景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的数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兴趣是人类主动探求新知识的思想倾各和内在动力。在学习新的内容之前教师能利用各种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学生自主参与的前提。所以教师在新课开始时,必须创设一个问题情景,吸引每个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

生的各种感观,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操作要领: 什么样的问题情景才能吸引学生呢?因此,教师应对教材所提供的问题情景进行重新审定,使之更接近自己学生的生活和认知实际,创设问题情景,抽象出数学问题,从而建立数学模型。创设情景可以是学生喜爱的故事、游戏、儿歌、卡通画、实验等活动。可通过动手操作、看动画演示、做数学游戏、讲数学故事、联系实际生活等多种方式进行。也可以是教师在课前设计的,在上课开始的时候作为创设情境,积累经验和提出问题之用,如用实际问题或设置悬念导入新课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为研究需要而临时产生的尝试性的研究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意想不到的观点或方案等。教师要创设好问题情境,必须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要从知识的形成过程出发,要贴近学生生活,要带有激励性和挑战性。 例如,在讲授《有理数的乘方》一课时,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问题:“这里有一张纸厚约0.1毫米,现在对折3次厚度不足1毫米,如果要对折30次,请同学们估计一下厚度为多少?”学生纷纷做出估计,有的说30毫米,有的说60毫米,胆子大一点的说10米。教师说“经过计算,这厚度将超过10座珠穆朗玛峰叠起来的高度。”同学们都惊讶不已,纷纷要求教会他们计算方法。全班同学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和谐,教学效果良好。 2、自主探究 设计意图: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不应该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而是学生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自主探究这一环节是学生在教师创设问题情景中,从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的过程,逐步确立新的认知结构。长期训练,可使学生养成积极地进行独立思维的良好习惯。 2

初中数学知识点框架图

第一部分《数与式》知识点 定义: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 分类有理数:整数与分数 类无理数:常见类型(开方开不尽的数、与有关的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法则: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实数运算 运算定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相关概念数轴(比较大小八相反数、倒数(负倒数)科学记数法 有效数字、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立方根、非负式子a 2,a,ya ) 八*单项式:系数与次数 分类 多项式:次数与项数 加减法则:加减法、去括号 分式的定义:分母中含可变字母 分式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为零 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分子为零,分母不为零 分式的性质:a 冬卫;a 2(通分与约分的根据) b b m b b m 通分、约分,加、减、乘、除 分式的运算和“+治先化简再求值(整式与分式的通分、符号变化) 简求 整体代换求值 定义:式子? a (a >0叫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意义即被开方数大于等于1 二次根式的性质(孑a; 了爲0。)) 最简二次根式(分解质因数法化简) 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相关概念同 类二次根式及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分母有理化(“单项式与多项式’型) 加减法:先化最简,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的运算 一一—書 a 乘除法::a Vb ^―;(结果化简) 定义:(与整式乘法过程相反,分解要彻底) 提取公因式法: (注意系数与相冋字母,要提彻底) 分解因式、、土公式法平方差公式:2 2b2 (a b )(a b ) 2 方法 元全平方公式:a 2ab b (a b ) 十字相乘法:x 2 (a b )x ab (x a )(x b ) 分组分解法:(对称分组与不对称分组) 整式 幕的运算 m n m a ;a m m 、n mn m m. m /a 、m a 0 ;(a ) a ,(ab) a b ;(匸) 而;a b b 1a a P 单项式; 单项式; 单项式 单项式 先乘方开方,再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自左至右顺序计算; 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a b )(a b ) a 2 b 2 完全平方公式:(a b )2 a 2 2ab b 2 乘法运算 混合运算: 单项式 多项式 多项式;多项式多项式 单项式 括号优先 实数 (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 数与式 分式

最新浙教初中数学七年级下《1.5 图形的平移》word教案 (1)

1.5 图形的平移 【教学目标】 1、理解平移变换的概念及其性质;能按要求进行简单的平移作图,会灵活运用平移变换思想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经历观察、操作、实验等数学活动,体验平移性质的探索过程;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平移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平移变换性质的理解掌握,并应用于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难点:对平移变换概念的理性认识,对概念特征的深刻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打投影)观察图中缆车、超市电梯上的顾客、传送带上的箱子的运动,公园中小火车、旋转木马等游乐项目的运动,经人以平行移动感觉,由这一平行移动现象导入课题:平移变换. (板书)课题:平移变换 二、合作探究获取结论 1、动手实验 学生两人一组实验:一人把书本(或文具盒)以一定斜度固定,另一人把一块三角板放在斜板上,让其自然下滑,观察其滑动过程;然后换一直尺或其他可滑动的物品再试一次. 2、议一议 三角板在下滑过程中各顶点的运动方向、运动距离如何变化? 结论:各顶点向同一方向运动,且运动距离相等. (投影)概念:由一个图形改变为另一图形,在改变的过程中,原图形上所有的点都沿同一方向运动,且运动相等的距离,这样的图形改变叫做平移变换(平移) 提问:平移变换的两个重要条件是什么? 平移变换的两个要素:确定运动方向——定方向 确定运动距离——定距离 3、议一议 三角板下滑动过程中,其形状、大小、方向如何变化?对应边有何特征? (教师可组织学生再作试验一次,要求学生加强实验时的团结、合作精神) 结论:三角板的形状、大小和方向均不改变,其对应边平行且相等. (投影)平移变换的性质: (1)平移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 (2)连结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初中数学几何基本图形+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

初中数学几何基本图形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https://www.360docs.net/doc/6e13064598.html,的支持! 课程简介 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 【课程简介】 本模块主要研讨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中“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部分的内容要求,目的是通过研讨,使教师们明确本模块内容的具体要求,并提出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建议。总体分为六个部分: 1. 图形与几何内容结构分析——主要探讨图形与几何部分的整体结构框架和三条主要线索; 2. 图形的性质内容与教学分析——主要探讨图形的性质部分的内容要求、与实验稿的变化以及教学实施中注意的问 1 题; 3. 图形的变化内容与教学分析——主要探讨图形的变化部分的内容要求、与实验稿的变化以及教学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4. 图形与坐标内容与教学分析——主要探讨图形与坐标部分的内容要求、与实验稿的变化以及教学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5. 空间观念与几何直观——主要探讨核心概念空间观念与几何直观的含义,以及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几何直观能力; 6. 推理能力——主要探讨核心概念推理能力的含义,以及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课程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大量的教学实例,同时还有主讲教师间的相互交流,给教师们提供了较为广阔的思考空间。 【学习要求】 1(对“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模块的内容结构和主线有清楚 2 的认识,能够说出这些线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了解图形的性质部分的研究的图形有哪些,认识图形的哪些方面,以及在这部分中是如何认识这些图形的; 3(体会图形的变化是研究图形的又一个途径和角度,明确它的学习意义,了解其内容组成; 4(体会图形与坐标是研究图形的又一个途径和角度,明确它的学习意义,了解其内容组成; 5(能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举出相应的实例,说明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化和图形与坐标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6(理解核心概念——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的具体含义,体会它们与知识技能的区别和联系,能够借助具体实例说出培养学生上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专题讲座 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 刘晓玫(首师大数学,教授) 史炳星(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 ) 章巍(河北保定三中分校,高级教师 ) 3 一、图形与几何内容结构分析

初中数学知识点框架图85248

第一部分《数与式》知识点 2a a π????????????????????????定义: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有理数:整数与分数分类无理数:常见类型(开方开不尽的数、与有关的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法则: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实数实数运算运算定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数轴(比较大小)、相反数、倒数(负倒数)科学记数法相关概念:有效数字、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立方根、非负式子(,单项式:系数与次数分类多项式整式数与式()01;;(),();();1;m m n m n m n m n m n mn m m m m p m p a a a a a a a a a a ab a b a a b b a +--??????=÷====== ? ???????? ?÷÷??:次数与项数加减法则:加减法、去括号(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幂的运算:单项式单项式;单项式多项式;多项式多项式乘法运算:单项式单项式;多项式单项式混合运算:先乘方开方,再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自左至右顺序计算;括号优先22222()()()2;(a b a b a b a b a ab b a a m a a m b b m b b m ???????????????+-=-???±=±+????????÷??== ??÷??平方差公式:乘法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分式的定义:分母中含可变字母分式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为零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分子为零,分母不为零分式分式的性质:通分与约分的根据)通分、约分,加、减、乘、除分式的运算先化简再求值(整式与分式 化简求值20).0.(0)(0)a a a a a a ??????????????????????≥??==???-≤????????的通分、符号变化)整体代换求值≥叫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意义即被开方数大于等于最简二次根式(分解质因数法化简)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相关概念同类二次根式及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分母有理化(“单项式与多项式”型)加减法:先化最简,再合并同类二次 二次根式的运算222222()()2()()()()a b a b a b a ab b a b x a b x ab x a x b ???????????????????????-=+-???±+=±???+++=++??根式定义:(与整式乘法过程相反,分解要彻底)提取公因式法:(注意系数与相同字母,要提彻底)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公式法方法完全平方公式: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对称分组与不对称分组)?????????????????????????????????????????????????????????????????????????????????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正数和负数教案

1.1正数和负数 内容简介 1.《正数和负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数学第一章第一节. 2.“正数与负数”是“有理数”一章的第一节课,引入负数是实际的需要,也是学好后续内容的需要.本节先回顾数的产生和发展,然后通过引言中温度、产量增长率、收支情况的实例,引出负数,进而给出正数与负数的描述性定义并进一步介绍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过了正整数、正分数和零的知识,即正有理数及“0”的知识,还学过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这些都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 2.负数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让学生能比较容易理解负数,要多采用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理解由于知识面的不断扩大,引入负数的必要性.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认识到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并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3.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4.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符号化方法.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观察、想象、归纳与概括的能力. 6.通过正负数的学习,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 1.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 2.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策略 1.通过师生共同活动,创设问题情景,展示一些在实际生活中出现“负数”应用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引入“负数”. 2.通过学生主动学习和研讨,让学生自己完成对负数概念的引入. 3.课前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资源 1.教具:电脑、PPT课件(或相应图片)、投影仪. 2.学具:地图册等. 3.多媒体教室.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1课时

七年级数学图形认识

图形认识初步——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中几何体的展开图形是( ) A B C D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AP= 2 1 AB ,则P 是AB 的中点 B.若AB =2PB ,则P 是AB 的中点 C .若AP =PB ,则P 为AB 的中点 D 。若AP =PB=2 1 AB ,则P 是AB 的中点 3、正方体的截面不可能构成的平面图形是( ) A .矩形 B 。六边形 C 。三角形 D 。七边形 4、当平行光线与屏幕垂直时,某个平面图形在屏幕上留下影像,影像与原图形相比,下列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 ) A .面积变大 B 。面积不变 C 。面积变小 D ,面积不可能变大 5、如图所示,C 是AB 的中点,则CD 等于( ) A . 21AB -BD B 。2 1 (AD +DB ) C .AD -BD D 。AD -2 1 AB 6、如图所示,从正面看下图,所能看到的结果是( ) (第6题) A B C D 7、如图,坐在方桌四周的甲、乙、丙、丁四人,其中丁看到放在桌面上的信封的图案的是 ( ) A B C D A B C D 甲 丁

8、已知在线段上依次添加1点、2点、3点……原线段上所成线段的总条数,如下表: 若在原线段上添n 个点,则原线段上所有线段总条数为( ) A .n+2 B.1+2+3+…+n+n+1 C.n+1 D.2 ) 1( n n 二、填空题 9、将线段AB 延长至C ,使BC =31AB ,延长BC 至点D ,使CD =3 1 BC ,延长CD 至点E ,使DE = 3 1 CD ,若CE =8㎝,则AB =_____。 10、M 、N 两点间的距离是20cm ,有一点P ,若PM +PN =30cm ,则下面说法中:①P 点必在线段NM 上;②P 点必在直线NM 外;③P 点必在直线NM 上;④P 点可能在直线NM 上,也可能在直线NM 外,正确的是_____。 11、线段AD 上有两点M 、N ,点M 将AB 分成1:2两部分,点N 将AB 分成2:1两部分,且MN =4cm ,则AM =_____,BN =_____。 12、某种零件从正面看和上面观察到的图形如图所示,则该零件的 体积为_____。 13、在如图所示的楼梯上铺设地毯,至少需要地毯的长度为_____cm. 14、如图是某几何体的展开图,则该几何体是_____。 15、在如图所示的3*3的方格图案中,正方形的个数共有_____个。 16、在墙壁上固定一根木条,至少要订___根铁钉,其中的 道理是_____。 17、如图所示,小志发现,在△ABC 中AB +AC>BC ,请你说出他的理论 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 18、如图,已知矩形ABCD 中,AB =2,BC =4,把矩形绕着一边旋转一周, 则围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

参与式教学法

参与式教学法 一、参与式教学方法 参与式教学是国际上普遍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强调学习者已有的经验,与同伴合作、交流,一起寻找、分析、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提高师生的批判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该方式力图使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人都投人到学习活动之中,都有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在平等对话中产生新的思想和认识,丰富个人体验和经历,并产生新的结果与智慧,进而提高自己改变现状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参与,指的是个体进人群体的状态,参与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种自主、积极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达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使其在亲历亲为的认知行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知识的奇妙、增加克服困难的自觉性和能力;为学生认识、修正自我的认知水平、能力结构提供了机会和平台。 参与式就是指能够使个体参与到群体活动中,与其他个体合作学习的方法。这里也包括个体活动,只要他是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即使不和同学互动也行,这也是参与式。 参与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和学生都置于主体地位上,让师生双主体在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统一,充分发挥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主体的作用,使师生在互动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它调动了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发扬了教学民主、学术自由、创造了师生之间的平等的、和谐的、愉快的、健康的学习氛围,是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融合和统一。尤其强调和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引导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从机械地听和记,变为自觉地探索与思考,从根本上改变目前高校许多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 毕业扔笔记”的现状,营造一种民主、自由、平等、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求知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提高。参与式教学法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正规的参与教学法,另一种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 正规的参与式教学法的特点是小讲课和分组活动相结合。每个小讲课后,进行分组活动。分组活动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根据小讲课的内容,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实战练习,通过对练习结果进行互相评论,并由教学者或专家进行评论,使学习者更加深刻地掌握小讲课所学的内容,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正规的参与式教学法以学习者和内容为中心,鼓励学习者在整个培训过程中积极参与,最终制定出项目的研究或实施方案。开始时,学习者配对互相介绍。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者经常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在每节小讲课后,进行分组活动,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可以采用编故事、绘画、戏剧小品表演、辩论赛,以及按教学者要求制定研究计划或实施计划等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的形式。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 二、参与式教学法的原理 参与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心理学的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关系的理论以及弗洛姆的期望理论。根据心理学的观点,人的需要可分为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外在性需要所瞄准和指向的目标或诱激物是当事者本身无法控制,而被外界环境所支配的。与此相反,内在性需要的满足和激励动力则来自当事者所从事的工作和学习本身。当事者可从工作或学习活动本身,或者从完成任务时所呈现的某些因素而得到满足。

初中数学《正数与负数》教案

初中数学《正数与负数》教案 1.1 正数与负数教案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初步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情感与态度:在负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负数的引入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生活实例引入,观察猜想,合作探究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大家知道,数学与数是分不开的,它是一门研究数的学问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小学里已经学过哪些类型的数? 学生答后,教师指出:小学里学过的数可以分为三类:自然数(正整数)、分数和零(小数包括在分数之中),它们都是由于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为了表示一个人、两只手、……,我们用到整数1,2,…… 为了表示半小时、四元八角七分、……,我们需用到分数1/2和小数4.87、…… 为了表示“没有人”、“没有羊”、……我们要用到0. 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量不能用上述所说的自然数,零或分数、小数表示. (二)、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正负数概念

某市某一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上5℃,最低温度是零下5℃.要表示这两个温度,如果只用小学学过的数,都记作5℃,就不能把它们区别清楚. 它们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相反意义的量还有很多. 例如,珠穆朗玛峰高于海平面8848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 米,“高于”和“低于”其意义是相反的. 又如,某仓库昨天运进货物吨,今天运出货物吨,“运进”和“运出”,其意义是相反的. 同学们能举例子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怎样区别相反意义的量才好呢? 现在,数学中采用符号来区分,规定零上5℃记作+5℃(读作正5℃)或5℃,把零下5℃记作-5℃(读作负5℃).这样,只要在小学里学过的数前面加上“+”或“-”号,就把两个相反意义的量筒明地表示出来了. 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表示出前面例子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高于海平面8848米,记作+8848米;低于海平面155米,记作-155米; 运进纲物吨,记作+ ;运出货物吨,记作- . 教师讲解:什么叫做正数?什么叫做负数. 强调,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界限,表示“基准”的数,零不是表示“没有”,它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并指出,正数,负数的“+”“-”的符号是表示性质相反的量,符号写在数字前面,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 (三)、运用举例变式练习 例1 所有的正数组成正数集合,所有的负数组成负数集合把下列各数中的正数和负数分别填在表示正数集合和负数集合的圈里: -11,4,8,+73,-2,7,,,-8,12,-;

初中数学图形的平移,对称与旋转的图文解析

初中数学图形的平移,对称与旋转的图文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ABC中,∠BAC=45°,∠ACB=30°,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AB1C1,当点C1、B1、C三点共线时,旋转角为α,连接BB1,交AC于点D.下列结论:①△AC1C 为等腰三角形;②△AB1D∽△BCD;③α=75°;④CA=CB1,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AB1C1,得到△ABC≌△AB1C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C1=AC,于是得到△AC1C为等腰三角形;故①正确;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1=∠ACC1=30°,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C1AC=120°,得到∠B1AB=12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1B=30°=∠ACB,于是得到△AB1D∽△BCD;故②正确;由旋转角α=120°,故③错误;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C1AB1=∠BAC=45°,推出∠B1AC=∠AB1C,于是得到CA=CB1;故④正确. 【详解】 解:∵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AB1C1, ∴△ABC≌△AB1C1, ∴AC1=AC, ∴△AC1C为等腰三角形;故①正确; ∴AC1=AC, ∴∠C1=∠ACC1=30°, ∴∠C1AC=120°, ∴∠B1AB=120°, ∵AB1=AB, ∴∠AB1B=30°=∠ACB, ∵∠ADB1=∠BDC, ∴△AB1D∽△BCD;故②正确; ∵旋转角为α, ∴α=120°,故③错误; ∵∠C1AB1=∠BAC=45°, ∴∠B1AC=75°, ∵∠AB1C1=∠BAC=105°, ∴∠AB1C=75°,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 今天上开学的第一节课,内容是《正数和负数一》,主要目标是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在对引入新知识时,介绍我国新疆的旅游胜地吐鲁番,让学生对我国的地理知识有所了解,增强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并通过实物展示温度计以及化肥袋子,引入对正负数的理解,体会生活中的数学,学生学习起来会感到很轻松。 另外,通过大量的事例来说明这个枯燥的数字问题,重点以对我国的南北地区的温差的了解,交流有关温度的知识,知道0度的含义以及零上和零下温度的区别,并掌握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温度。再了解水的三气的变化使学生能更容易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 最后,让学生研究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温度计,亲身体会正数和负数的意义。进而引申到生活中的其它方面,如:上、下车的人数;收入与支出的关系;向北向南的关系等。进一步认识正数与负数的意义。 但是在教学中,也有一些不足,我让学生举例说出已学过的整数、小数、分数引入今天学习的新的内容:正数和负数。但在导入这个环节中,举例说数的过程太长、长多了,应稍微回忆举例就行了,而真正的负数的起源和在生活中的举例和练习比较少。一句话就是:概念说得不够清楚。需要在下节课补充完整的: 1、正数就是我们过去学过的数(除0外)。 2、在以前学过的数(除0外)前加上“-”号,就是负数。 3、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起源于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第3点是需要重点补充,要多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完成。在对0的解释时也不是太清楚,学生不能很好的把握0这个数字,还是想成是最少和没有。这些都是下节课我需要注意的地方。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每一个都花费了我大量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大的欣慰。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只是一个习惯,只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你我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事业节节高。

初中数学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经典试题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经典试题 1.钟表的分针匀速旋转一周需要60分,它的旋转中心是________,经过 20分,分针旋转_______度。 2、如图,在Rt △ ABC 中,AB AC =,D 、E 是斜边BC 上两点,且∠DAE =45°,将△AD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FB ,连接EF ,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_____ ①△AED ≌△AEF ; ②BE DC DE += ③S △ABE +S △ACD >S △AED ; ④2 2 2 BE DC DE += 5、如图11-2所示,Rt △A ′B ′C ′是△ABC 向右平移3cm 所得,已知∠B =60°,B ′C =5cm ,则∠C ′=_____________,B ′C ′=_____________cm . 6.如图所示,直角△AOB 顺时针旋转后与△COD 重合,若∠AOD =127°,则旋转角度是 7.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 折叠后,点D 、C 分别在D ′、C ′位置,若∠EFB=65°,则∠AED ′=_________. 8.四边形ABCD 为长方形,△ABC 旋转后能与△AEF 重合,旋转中心是点 旋转了多少度 ;连结FC ,则△AFC 是 三角形。 9. 如图11-5,O 是等边△ABC 内一点,将△AOB 绕B 点逆时针旋转,使得B 、O 两点的对应点分别为C 、D ,则旋转角为_____________,图中除△ABC 外,还有等边三形是_____________. 10、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中E 为BC 的中点,将面ABE 旋转后得到△CBF. (1)指出旋转中心及旋转角度.(2)判断AE 与CF 的位置关系. (3)如果正方形的面积为18cm 2 ,△BCF 的面积为4cm 2 ,问四边形AECD 的面积是多少? 11、如图,E 、F 分别是正方形ABCD 的边BC 、CD 上一点,且BE +DF =EF ,求∠EAF (第8题图) A B C D E F

人教版初中数学 正数与负数

1.1 正数与负数 【学习目标】 1. 使学生理解正、负数的产生过程及其有关概念。 2. 能正确的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难点: 1. 正负数的产生。 2. 负数的概念,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自主学习】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 2、阅读课本P1三个问题(边阅读边思考) 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 . 【典例示范】 1、正数和负数是而产生的。 2、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1)叫做正数。 (2)叫做负数。 注意:0 。 3、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 跟踪练习: 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正数、负数: +7、-9、4/3、-4.5、998、 正数:;负数。 4、例题 例(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解: (2)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一年的变化情况是:美国减少6.4%, 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 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 中国增长7.5%.写出这些国家2001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解: 归纳: 跟踪练习: 2010年我国全年平均降水量比上年增加108.7mm ,2009年比上年减少81.5mm ,2008年比上年增加53.5mm ,用正数和负表示这三年我国全年平均降水量比上年的增长量。 5、相反意义的量 在同一问题中,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收入300元和支出200元,零上6℃和零下4℃,向东30米和向西50米等等,如果正数表示某种意义,那么负数表示它的相反的意义,反之亦然。 跟踪练习: 1.如果80m 表示向东走80m ,那么-60m 表示 。 2.如果水位升高3m 时水位变化记作+3m ,那么水位下降3m 时的水位变化记作 m 。 3.月球表面的白天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 ℃,夜间平均温度是零下150℃,记作 ℃。 【总结反思】 本节课的收获: 你还有什么疑惑? 【快乐体验】 1.如果向东为正,那么 -50m 表示的意义是………………………( ) A .向东行进50m C .向北行进50m B .向南行进50m D .向西行进50m 2.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 .O 是最小的正数 C .0是最大的负数 D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给出下列各数:-3,0,+5, 213 -,+3.1,21-,2004,+2014.其中是负数的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4.读出下列各数,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新课改理念下初中数学教法的探究论文

新课改理念下初中数学教法的探究论文 数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而初中数学则是数学领域里的一个小单元。在新课改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要想达到教学预期的目的,不妨从以下方法着手。 第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大家都知道,数学不仅是非常抽象,而且是非常复杂的一门学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感觉都非常枯燥无味,总是提不起兴趣,只是想应付一下升学考试而已,所以一直是数学教师头痛的问题。对此,数学教师不得不另辟捷径,从新的起点出发,用激发的方式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把数学中抽象的概念和公式进行转化和延伸,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多维思考,从而产生兴趣。 比如,列方程解应用题是中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内容之一,主要困难在于掌握不好用代数方法分析问题的思路。习惯用小学的算术解法,找不出等量关系,列不出方程。因此,我在教列代数式时有意识地为列方程的教学作一些准备工作,启发学生深入自主学习,从错综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去寻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学生自己画草图列表,参看一定数量的例题和习题,使同学们能逐步寻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这样大部分同学都能较顺利地列出方程,碰到难题也会进行积极的分析思维。通过这样的举一反三进行转化和延伸,激起学生们大脑思维系统,产生关注和思维,从而导致兴趣的产生。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长此以往,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第二.巧用人性化参与式教学,创设机会,让学生展示提升自己。 传统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扮演“主角”,在高高的讲台上唱“独角戏”,学生在下面鸦雀无声地听,目不转睛地看;老师一问,学生一答;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各去完成,就这样一个公式化教学,没有一点新鲜感。在数学教学中,应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利用人性化参与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如同在和睦团结的家庭生活一样,积极地参与和教师共同学习,互相探讨学习方法。在适当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出题,老师解答。彰显学生的能力,调动学生积极自主参与探索认知过程。 例如,先让几位同学根据课本内容各出一道题(要求不能抄袭各种资料,要

初中数学知识框架图

初中数学知识框架图,知识点归纳大全,word文档方便打印,值得收藏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第一章有理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以下形式的数,如:q/p(p,q为整数且P≠0)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2)相反数的和为0,a+b=0 ,a、b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或者: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 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 若a≠0,那么它的倒数是1/a ;若ab=1,a、b互为倒数;若ab=-1,a、b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初中数学图形的平移,对称与旋转的技巧及练习题附解析(1)

初中数学图形的平移,对称与旋转的技巧及练习题附解析(1) 一、选择题 1.如图,△ABC中,∠BAC=45°,∠ACB=30°,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AB1C1,当点C1、B1、C三点共线时,旋转角为α,连接BB1,交AC于点D.下列结论:①△AC1C 为等腰三角形;②△AB1D∽△BCD;③α=75°;④CA=CB1,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AB1C1,得到△ABC≌△AB1C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C1=AC,于是得到△AC1C为等腰三角形;故①正确;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1=∠ACC1=30°,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C1AC=120°,得到∠B1AB=12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1B=30°=∠ACB,于是得到△AB1D∽△BCD;故②正确;由旋转角α=120°,故③错误;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C1AB1=∠BAC=45°,推出∠B1AC=∠AB1C,于是得到CA=CB1;故④正确. 【详解】 解:∵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AB1C1, ∴△ABC≌△AB1C1, ∴AC1=AC, ∴△AC1C为等腰三角形;故①正确; ∴AC1=AC, ∴∠C1=∠ACC1=30°, ∴∠C1AC=120°, ∴∠B1AB=120°, ∵AB1=AB, ∴∠AB1B=30°=∠ACB, ∵∠ADB1=∠BDC, ∴△AB1D∽△BCD;故②正确; ∵旋转角为α, ∴α=120°,故③错误; ∵∠C1AB1=∠BAC=45°, ∴∠B1AC=75°, ∵∠AB1C1=∠BAC=105°, ∴∠AB1C=75°,

初一数学图形的初步认识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每题3分,共30分) 1、 三棱柱有 条棱, 个顶点, 个面; 2、 如图1,若是中点,AB=4,则DB= ; 3、 42.79= 度 分 秒; 4、 如果∠α=29°35′,那么∠α的余角的度数为 ; 5、 如图2,从家A 上学时要走近路到学校B ,最近的路线为 (填序号), 理由是 ; 6、 如图3,OA 、OB 是两条射线,C 是OA 上一点,D 、E 分别是OB 上两 点,则图中共有 条线段,共有 射线,共有 个角; 7. 如图4,把书的一角斜折过去,使点A 落在E 点处,BC 为折痕,BD 是∠EBM 的平分线,则 ∠CBD = 8. 如图5,将两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若∠AOD=128°,则∠BOC= ; 9. 2:35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 ; 10. 经过平面内四点中的任意两点画直线,总共可以画 条直线;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7、 12、 如互补,与B 图2 图3 图5 图4

A.= B. C. D.以上都不对 13、对于直线,线段,射线,在下列各图中能相交的是() AM+BM=AB。上面四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6、在海上,灯塔位于一艘船的北偏东40度方向,那么这艘船位于这个灯塔的()方向 A.南偏西50度 B.南偏西40度 C.北偏东50度 D.北偏东40度 17、如右图,AB、CD交于点O,∠AOE=90°,若∠AOC:∠COE=5:4, 则∠AOD等于() A.120° B.130° C.140° D.150° 18、图中(1)-(4)各图都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若将他们折成正方体,各面图案均在正方 体外面,则其中两个正方体各面图案完全一样,他们是() A. (1)(2) B.(2)(3) C.(3)(4) D.(2)(4) 三、作图题(各7分,共21分)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片段 王集中学张海涛 一、案例实施背景 本节课是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我在“参与式”教学活动中的一节观摩课,所用教材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下册)。 二、案例主题:数学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关注每个学生发展。 三、教学案例 我在教学过程进行到课堂练习环节时,出示了一道拓展思维的例题,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意外”发生了。例题:某学校决定组织52人的夏令营活动,需要乘车前往。汽车租赁公司租车价格如下表: 请你帮助设计一下:在严禁超载的情况下,怎样的租车才能使所付租金最少?……师:谁能交流一下自己的设计方案?(学生都在冥思苦想着)突然间,我发现一名平时学习较困难的学生这次第一个忐忑地举起了手。我很惊奇,便马上让他发言了。)生:我认为可以租大车,可以租小车,也可以大车和小车合租!(这时,教室里冒出细细地哄笑声,这位学生顿时满面通红有些难堪,想坐下去,我赶紧制止。)师:很好!你为他们设计了三种方案。那你能不能再具体为他

们计算出租金呢?(此时,大家都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生(镇定了许多):如果租大车,则需要车辆数为52÷12=4.3辆,因为不能超载,所以租大车需5辆,则所付租金要5×70=350元。如果租小车,则需要车辆数为52÷4=13辆,则所付租金要13×30=390元。如果既租大车又租小车……(说到这里,该生卡了壳。我边认真听,边将他的方案结论板书在黑板上,这时其它同学都仔细地听着,会意地边点头边随声附和着,看见卡了壳,便赶紧答上话)师:刚才李小辉同学真的不错,不但一下子设计了三种方案,还差不多完成了全部租金的计算,我和全班同学都为你今天的表现感到非常高兴(教室里爆发出一片雷鸣般的掌声,这是同学们和我一样对他赞叹的流露)。要自信,有勇气展示自己,你今天的表现就非常非常地出色,你今后的表现一定会更出色。好,下面我就让我们一同把剩下的一种方案的租金来完成吧。(在愉悦的气氛中师生的共同解决了怎样租车才能使所付租金最少的问题)……完成课堂小结后,我看还有点时间,我因势利导说:今天的课程内容还有一项,那就是请李小辉同学谈谈这堂课的感想。生:……以前我不敢发言,我怕说的不对会被同学们笑话,而今天的租车题目是我较熟悉的,我爸爸在汽车租赁公司上班。所以一下子想到了解决方案。我今天才发现我不是个笨蛋,我可以学好数学的,我今后还会努力发言的。 四、案例反思 从这一个学生的“意外”举手发言到头头是道的“意外”回答中,我明白了: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学课堂中,老师是学生的朋友和伙伴,

初中数学正数与负数教案

初中数学《正数与负数》教案 1.1 正数与负数教案 课时)(第1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初步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情感与态度:在负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负数的引入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创设情景,生活实例引入,观察猜想,合作探究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大家知道,数学与数是分不开的,它是一门研究数的学问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小学里已经学过哪些类型的数? 学生答后,教师指出:小学里学过的数可以分为三类:自然数(正整数)、分数和零(小数包括在分数之中),它们都是由于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页 1 第 为了表示一个人、两只手、……,我们用到整数1,2,……为了表示半小时、四元八角七分、……,我们需用到分数1/2

和小数4.87、…… 为了表示“没有人”、“没有羊”、……我们要用到0. 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量不能用上述所说的自然数,零或分数、小数表示. (二)、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正负数概念 某市某一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上5℃,最低温度是零下5℃.要表示这两个温度,如果只用小学学过的数,都记作5℃,就不能把它们区别清楚. 它们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相反意义的量还有很多. 例如,珠穆朗玛峰高于海平面8848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 米,“高于”和“低于”其意义是相反的. 又如,某仓库昨天运进货物吨,今天运出货物吨,“运进”和“运出”,其意义是相反的. ?同学们能举例子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怎样区别相反 意义的量才好呢? 现在,数学中采用符号来区分,规定零上5℃记作+5℃(读作正5℃)或5℃,把零下5℃记作-5℃(读作负5℃).这样,只页 2 第 要在小学里学过的数前面加上“+”或“-”号,就把两个相反意义的量筒明地表示出来了. 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表示出前面例子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