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计算题整理,DOC

第二章设施选址

10.一家银行准备在某县的农村地区投放一批ATM自动取款机,以方便农村的用户取款。该农村地区的村落座落情况和相对距离如图2.13所示。为了能确保任一村的人都可以在20分钟之内到达自动取

,,含义;

2.分析正确后,可参照直接写出,无需再看网络图;施节点的集合,见表

因为={2,3,4,6,7},||=5为最大,故首先=4。因无容量约束,指派2,3,4,6,7归村落4服务。

此时N={1,5},M={1,2,3,5,6,7};则更新候选点服务范围,见表2.10.2。

因为={1,5}=N=2

11.—个临时帮助服务中心计划在一个大城市的郊外开设一个新的办公室。在经过一定的精简之后,该公司有5个大的合作伙伴。在一个以km为单位的笛卡尔坐标系中,它们的坐标分别为:(4,4),(4,11),(7,2),(11,11),(14,7)。它们的服务需求量的权重分别为:wl=3,w2=2,w3=2,w4=4,w5=1。对于该服务中心来说,

主要的日常费用是他们员工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运输费用。因此,用城市距离进行考虑,要求新的办公室到各个合作伙伴之间运输的运输费用最小。1)请确定一个新办公室的地址,用笛卡尔坐标来表达相应结果。2)如果由于该地区的人口稀少,城市还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可以用欧几米德距离进行计算,新办公室又得在哪里投建?请比较两

点需求的选址问题转化为点需求的选址问题。

笛卡尔距离即直角距离,欧基米德距离即直线距离;

由于笛卡尔距离=|-|+|-|

|

为偶数,即均在第六个、第七个点之间。

可得,

(2)设初始点为()有题意得,阿基米德距离为

=,

目标函数H(运输总费用)=,

利用不动点算法,取一个初始的迭代点(,)=(8,7),此时=62.51

令=,,=

==62.14

年固定成本为920000元,可变成本为13000元/台。产品最后售价为17000元/台。

(1)当产量为多少时,两地的总成本相等?

(2)当产量处于什么范围时,A地优于B地?当产量处于什么

范围时,B地优于A地?

解:答:设x为之制造商的年产量

A地,总成本C(A)=800000+14000x

B地,总成本C(B)=920000+13000x

1)若两地成本相等,则C(A)=C(B)

解得:x=120

2)若A地优于B地,则C(A)

,则

可得综合加权矩阵E=S*W=

。即选择A点。

数量相同,已建立一个坐标城,各地的坐标位置如表2.9所示。请确定中心仓库的坐标位置。

表2.9各地的坐标位置

解:设仓库的坐标为(,仓库到各生产地的距离为,因运至各地的原材料数量相同,故可设

初始解:n n ()()

j j j j x

x ,y y n n ====∑∑000

011

11,即。

直线距离为

=

目标函数运输总费用H=

,其中

=

直到运费无法减小。

标位置为多少。

表2.10各工厂的具体位置与年物料配送量

解:设仓库的坐标为(,仓库到各生产

地的距离为

,目标函数运输总费用H=

,为工厂年配送量,为单位运输成本,因单位运输

成本相等,故令=1,于是有

初始解=37.5,=42.5

=,

此时=192249.4

令=,,=

迭代得,结果如图

F

的重要性指数a、b、c依次为0.6、0.3和0.1,要求用因次分析法评定最佳厂址在何处。

表2.11各候选厂址每年加工成本费用

要点:P中值法分5个步骤进行。

解:

(1)计算客观量度值,

同理可得:

(2)计算主观评比值(有3个不同的主观因素)

①竞争能力(F>D=E)注:D=E,比较记为0.5

(3)计算主观量度值,,其中为各主观因素的重要性指数。

计算可得

要,即主客观比重值

5)决策

根据各位置量度值

82若选择j’=3,故依次指派1,2,3,4,5,6点归节点3服务。此时,N ={7,8,9},M ={1,2,4,5,7,8,9},更新集合A(j)和集合B(i)后如表2-5所示。

由于|A(8)|=3最大,选择j’=8。因此计算结果为(3,8)。

第三章设施规划

表2-5候选点服务范围

3

11.某生产线共有8项作业,其工作周期为8分钟。已知各项作业的装配顺序和时间如表3.30所示。请根据周期时间和作业顺序限制,确定最少工作站数和各项作业的安排,并算出此安排下生产线的效率。

表3.30周期时间和作业顺序表

生产线效率=完成作业所需时间总和/(实际工作站总数*时间周期)=

12.某流水线有17项作业需要平衡,其中最长的作业为2.4分钟,所有作业的总时间为18分钟。该流水线每天工作450分钟。试求: (1)最大和最小的周期时间各是多少?

(2)该流水线理论上可能达到的每日产能是多少?

(3)按最大产能来算,最少需要几个工作站?

(4)若每天产能为125分钟,则周期时间应为多长?

(5)若周期时间分别是9分钟和15分钟,则产能分别是多少?

解:(1)当17项作业只能串行依次进行时,可得最大周期为18min。

18/2.4=7.5,所以最少需要

生领表后直接去领班级卡,而毕业班学生已经注册过,领表后直接去缴费,详细学生流向如表3.31所示。试问已有布置是否可以改进,若能,该如何改进?

表3.31学生流向表

要点:1.

解题思路:单向物流从至表

双向物流从至表作业对按双向物流从

至表中强度值排序,划分物流等级确定物流路线比例参考相关图得接近程度

按接近程度得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按接近程度排序得作业单位面积

根据学生流量划分物流等级确定物流路线比例如下:

现四道手续:领取表格、咨询、领取班级卡和确认交费,分别安排在A、B、C、D四个连续相邻的同样大小的房间,即位置为下图关系

该布置可得到改进,改进方案为

图3.28习题14作业相关图

解:由该作业相关图可得接近程度排序表如下:

15.某工厂有ABCDE五个车间,布置图如下,其中+为各车间距心。该厂生产四种产品,各产品的工艺路线和每月产量如表3.4所示,而且每种产品的生产批量为50件。

(1)试以直角距离计算两两车间的距离从至表;

(2)计算物流搬运量从至表F;

(3)计算搬运工作量,并以之作为物流强度表示从至表。假设每批次搬运移动1米的成本是2元/米·批,试将上述物流强度从至表转化为物流成本从至表。

解:(1)车间直角距离从至表

(3)物流强度从至表(物流强度=距离*物流量)

因为每批次搬运移动1米的成本是2元/米·批,所以每件搬运成本为2/50=0.04元/米*件,得到物流成本从至表如图。

2.不带面积的平面图与带面积的平面图没有完全的对应关系。

3.此题多解。

解:第一阶段,确定各作业单位的相对位置。画出样板,包括作业单位的名称代码及相关代码。

选出A级关系最多的样板Y,将Y布置在平面图中部,其它按A E I O U级

关系从多到少的顺序依次放到平面图中,可得放置顺序为Y X Z U W T V,在布置的过程中应保持关系强度大的样板尽量靠近放。

第二阶段,据各作业单位面积,以20为一个面积单位得带面积的平面图如下:

初中化学图表型计算题专题训练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图形类计算题 1、 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得的纯碱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某纯碱样 品中碳酸钠的含量,小明称取该纯碱样品3.3g ,充分溶解于水中,再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 (1)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2)所加入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 已知Na 2CO 3的水溶液呈碱性,在一烧杯中盛有20.4g Na 2CO 3和NaCl 组成的固体 混合物。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 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H_____7(填>、=、<)。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 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常温),通过计算求出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 将29.1g 由NaCl 和BaCl 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解于94.2mL 水中( =1g / cm 3 ),向所得溶液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4.2%的Na 2SO 4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下图是所加Na 2SO 4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图,计算: (1)生成沉淀的质量是多少?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4、 刘明用石灰石(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 碳,在准备将反应后的废液倒进废液缸时,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Na 2CO 3溶液,他决定利用该废液,测定Na 2CO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他将废液过滤,然后向废液中慢慢滴加Na 2CO 3溶液,加入Na 2CO 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在加入Na 2CO 3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时没有发现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 的溶质除含有CaCl 2外,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Na 2CO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土地利用规划试题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库(综合应用题题)1.某地预测到规划期末人口将达到80万,人均粮食占有量480 kg,蔬菜占有量140 kg,预测到201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a,蔬菜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30000kg/ha,该地区的农作物复种指数为2,如果规划年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蔬菜除外)播种面积调整到8:2,粮食自给率为80%,试测算该地规划年耕地需求量? 2.某地预测到2010年本地人口将达到100万、人均粮食占有量500 kg,预测到201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m2,城市化水平达到55%,城市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100m2,村镇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120m2,该地区的复种指数为2.5,规划年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调整到7∶3,试测算该地规划年耕地和建设用地需求量各是多少? 3.某地预测到规划期末人口将达到90万,人均粮食占有量500 kg,蔬菜占有量160 kg,预测到201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m2,蔬菜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30000kg/hm2,该地区的农作物复种指数为2,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5%,如果规划年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蔬菜除外)播种面积调整到8:2,村镇和城市人均占地指标分别为100m2和80m2,试测算该地规划年耕地和居民点用地需求量各是多少? 4.某地2000年人口为80万,预测到2010年本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人口机械增长率为将达到6‰、人均粮食占有量500 kg,预测到201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a,该地区的复种指数为2.5,规划年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调整到8比2,如果粮食自给率为80%,试测算该地规划年耕地需求量是多少? 5.某地2001年末总人口为85万,预测规划期内人口年自然增长率4‰、年机械增长率为5‰,人均粮食占有量500 kg,蔬菜占有量160 kg,预测到201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a,蔬菜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30000kg/ha,该地区的粮食复种指数为2,蔬菜复种指数为3.5,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5%,如果规划年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蔬菜除外)播种面积调整到8:2,村镇和城市人均占地指标分别为100m2和80m2,试测算该地规划年耕地和居民点用地需求量各是多少? 6、某地2001年末总人口为120万,预测规划期内人口年自然增长率5‰、年机械增长率为6‰,人均粮食占有量450 kg,蔬菜占有量160 kg,预测到201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a,蔬菜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30000kg/ha,该地区的粮食复种指数为2,蔬菜复种指数为3.5,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5%,如果规划年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蔬菜除外)播种面积调整到7:3,村镇和城市人均占地指标分别为120m2和100m2,试测算该地规划年: (1)该地规划期末总人口、城市人口和村镇人口(6分); (2)耕地需求量(6分); (3)居民点用地需求量?(4分) 7、某地2001年末总人口为116万,预测规划期内人口年自然增长率4.5‰、年机械增长率为16‰,人均粮食占有量420 kg,蔬菜占有量160 kg,预测到201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a,蔬菜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30000kg/ha,规划期内由外地调入粮食15万t,调出蔬菜10万t,该地区的粮食复种指数为2,蔬菜复种指数为3.5,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2%,如果规划年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蔬菜除外)播种面积调整到7:3,村镇和城市人均占地指标分别为125m2和96m2,试测算该地规划年: (1)该地规划期末总人口、城市人口和村镇人口(6分); (2)耕地需求量(6分); (3)居民点用地需求量?(4分) (4)规划年人均土地和人均耕地指标(2分) 8.某乡的土地利用现状构成如下表所示,另知该乡当年的农作物播种面积为2100hm2,养殖水面为180hm2,试计算下列指标: 表—2 土地利用现状构表 单位: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电大专科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试题及答案 计算题 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 — 70分为及格,70 — 80分为中,80 — 90 分为良,90 — 100分为优。 要求: (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 (3)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 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3)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的形态, 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价格(元/斤) 甲市场成交额(万元) 乙市场成交量(万斤) 品种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解:先分别计算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 甲市场平均价格 X m 5.5 1.375 (元 /斤) m/x 4 乙市场平均价格 X xf 5.3 1.325 (元 / 斤) f 4 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 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 3. 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 36件, 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建筑结构设计计算题

模块三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计算能力训练(课题1-7)习题答案二、计算题 1.已知梁的截面尺寸为b×h=200mm×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fc =mm2,, 钢筋采用HRB335,截面弯矩设计值M=。环境类别为一类。求:受拉钢筋截面面积。 解:采用单排布筋 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及 得 16510= 两式联立得:x=186mm A= 验算 x=186mm<= 所以选用325 A=1473mm2 2.已知一单跨简支板,计算跨度l=,承受均布荷载q k=3KN/m2(不包括板的自重),如图所示;混凝土等级C30,;钢筋等级采用HPB235钢筋,即Ⅰ级钢筋,。可变荷载分项系数γQ=,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G=,环境类别为一级,钢筋混凝土重度为25KN/m3。 求:板厚及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s 解:取板宽b=1000mm的板条作为计算单元;设板厚为80mm,则板自重g k=25×=m2,跨中处最大弯矩设计值: 第2题图1 由表知,环境类别为一级,混凝土强度C30时,板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为15mm,故设=20mm,故h0=80-20=60mm ,fc=,ft=,

fy=210,= 查表知, 第2题图2 选用φ8@140,As=359mm2(实际配筋与计算配筋相差小于5%),排列见图,垂直于受力钢筋放置φ6@250的分布钢筋。 验算适用条件: ⑴ ⑵ 3.已知梁的截面尺寸为b×h=250mm×450mm;受拉钢筋为4根直径为16mm的HRB335钢筋,即Ⅱ级钢筋,,As=804mm2;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承受的弯矩M=。环境类别为一类。 验算此梁截面是否安全。 解:fc=mm2,ft= N/mm2,fy=300 N/mm2。由表知,环境类别为一类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为25mm,故设a=35mm,h0=450-35=415mm 则 4.已知梁的截面尺寸为b×h=200mm×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钢筋采用HRB335,即Ⅱ级钢筋,,截面弯矩设计值M=。环境类别为一类。 求:所需受压和受拉钢筋截面面积 解:fc=mm2,fy’=fy=300N/mm2,α1=,β1=。假定受拉钢筋放两排,设a=60mm,则h0=h-a=500-60=440mm 这就说明,如果设计成单筋矩形截面,将会出现超筋情况。若不能加大截面尺寸,又不能提高混凝土等级,则应设计成双筋矩形截面。 取

土地利用规划学 期末重点

1.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土地总供给与总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 3..区位论: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包括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廖什的市场区位论。 4.系统工程:是系统科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组织管理技术,是以大型的复杂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并有目的地对其进行规划、研究、设计和管理,以期达至总体最优的效果。 5.土地适宜性的评价:是评定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它是进行土地利用决策、科学地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依据。 6.土地利用潜力:在发挥现有的土地利用条件下,土地能进一步发挥其功能的大小,说明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和土地使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7.土地利用结构: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 8.土地利用地域分区:依据土地利用和保护的主导方向,对土地利用进行空间划分的过程。 9.居民点: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 10.城镇体系:又称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指区域内一系列规模不等、职能各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定空间区域内具有内在联系的城镇集合。 11.土地整理:指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调整与治理,通过对土地利用环境条件的改善和生态景观建设,消除土地利用中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制约或限制作用的因素,促进土地利用的有序化和集约化。 12.土地复垦:在生产过程中,对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13.土地整治规划:为了使土地资源得以永续利用人为地创造土地生态良性循环的途径和措施的总体安排。 14.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为解决某个特点的土地利用问题而编制的一种土地利用规划类型,如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农田整理规划、土地开发复垦、整治规划等。 15.排水枢纽:控制灌区用于排水的建筑物,如排水闸、排水站。 16.容泄区:容纳经排水枢纽排泄出去的多余水量的场所,一般为天然河流、湖泊或水库等。 17.土地质量:土地相对于某种特定用途效果的优良程度。按其目标可分为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经济评价。 18.可行性研究:指进行能否做得到或是否行得通的研究。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投资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决策阶段。 19.基本农田: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20.土地利用结构可以解决的问题: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和实现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土地利用效率可用平均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的大小或平均单位产出的占地大小来表示。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就是要尽可能地降低平均每单位产出的占地量或提高平均每单位土地的产出量。 21.土地的功能:①养育功能;②承载功能;③仓储功能;④景观功能。 22.土地的特性:①土地物质的自然性;②数量的有限性;③沃度的差异性;④利用的可持续性;⑤位置的空间性;⑥属性的两重性。

统计学(计算题部分)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计算题) 1 ?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 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 (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 (3)根据整理表计算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 (4)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 )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3)平均成绩: - xf 3080 x 77 f 40(分) (4)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的形态,平均成绩为 77分,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 ?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 标准差为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要求:⑴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 ⑵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 (1 )

丄15 15 25 3835 34 45 1329.5。(件) X

上限=x 77 3.34 80.3(分) (2)利用标准差系数进行判断: V 甲 9.6 X 36 0.267 V 乙 8.986 0.305 X 29.5 因为 > 故甲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3?采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在 2000件产品中抽查200件,其中合格品190件. 要求:(1)计算合格品率及其抽样平均误差 (2) 以%的概率保证程度(t=2)对合格品率和合格品数量进行区间估计。 (3) 如果极限误差为%,则其概率保证程度是多少 解:(1)样本合格率 p = n1/ n = 190/200 = 95% 抽样平均误差: (2)抽样极限误差△ p= tp = 2X % = % 下限:X △ p=95%% = % 上限:x △ p=95%+% = % 贝总体合格品率区间:(% %) 总体合格品数量区间( %x 2000=1838件 %X 2000=1962件) (3)当极限误差为%时,则概率保证程度为 % (t=A/^ ) 4 ?某单位按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式抽取 40名职工,对其业务情况进行考核, 考核成绩 平均分数77分,标准差为10。54分,以%的概率保证程度推断全体职工业务考试成绩的区 间范围。 解: 计算抽样平均误差: 计算抽样极限误差: 2 1.67 3.34 全体职工考试成绩区间范围是: 下限=X x 77 3.34 73.66(分) 8.986 (件) P ) ■- n 10.54 40 1.67 X )2 f p

建筑结构计算题类型汇总

一、受弯构件(梁、板)承载力计算 建筑结构计算题类型汇总 (一)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1.截面设计 2. 截面复核(验算) 1.截面设计 已知:b 、h 、f c 、f y 、M 已知:b 、h 、f c 、f y 、M 、A S 1、求剪力设计值V V=2 1 ql n 4、计算箍筋 求:A S 求:M u 解题步骤: 解题方法(一):基本公式法 方法(二):查表法 2、复核截面尺寸 S A v s =0 12507h f bh f V yv t - 1、求αs αs = 2 01bh f M c α≤α smax 1、求χ χ= b f A f c s y 1α≤ζb h 0 1、求ξ ξ= 1bh f A f c Y α≤ξb b h 0 ≤4.0 5、验算配箍率 2、查表得γs 或ζ 2、求M u M u =α1f c bx (h 0- 2 x ) 2、查表得αs V ≤025βc f c bh 0 ρsv =Sb nA sv 1×100%≥ 3、求A S A S = h f M s y γ 或A S =ξbh 0 y c f f M u ≥M (安全) 3、求 M u M u =αs α1f c bh 02 3、确定是否按计算配筋 ρ svmin =024 yv t f f ×100% 4、ρ= bh A s ×100%≥ρmin 3、验算配筋率ρ≥ρmin 4、验算配筋率ρ≥ρmin 即当V >07f t bh 0时按计算配筋 满足要求 说明:板的计算与梁相同。只是板宽b 取1m 为计算单元 2.截面复核(验算) 即 b=1000mm 二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柱) 即1.求V u V u =07f t bh 0+1.25f yv S A sv h 0+08f y A sb sin α (一)截面设计 (二)截面复核(验算) V u ≥V (安全) 已知:b h f y f c N φ 求:A s 解:(1)求φ 由l 0/b 查表得 φ 2. 复核截面尺寸 解:A s =y C f A f N ` 09-φ (2)验算 05% <ρ=%100`?bh A s <3% 3. 验算配箍率 `A

Excel表格练习题

电子表格练习题 1、创建学生成绩单 学生成绩单 1、操作程序说明 (1)启动Excel及汉字输入方法; (2)按试题容输入; (3)总评成绩必须是公式计算,总评成绩的算法是:平时成绩占10%、期中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70%; (4)按下列要求进行排版:标题为黑体、20号字、合并及居中、不加边框;列标题为居中对齐;正文加边框;“”一列分散对齐;备注中的容合并及居中,自动换行; (5)在C盘下创建文件夹,文件夹名为自己所抽取的技能现场号;把工作簿保存到自己创建的文件夹中,文件名为自己所抽取的技能现场号。

2、创建员工奖金表 好汉公司员工一季度奖金表 三、操作程序规定及说明 1、操作程序说明 (1)启动Excel及汉字输入方法; (2)按试题容输入; (3)手动输入公式计算平均每月 (4)按下列要求进行排版:标题为隶书、20号字、合并及居中、无边框;列标题为粗体、14号字、居中对齐;正文居中对齐、字体、字号为默认; (5)在C盘下创建文件夹,文件夹名为自己所抽取的技能现场号;把工作簿保存到自己创建的文件夹中,文件名为自己所抽取的技能现场号。

3、设置条件格式 三国学生成绩单 三、操作程序规定及说明 1、操作程序说明 (1)启动Excel 及汉字输入法; (2)按试题容输入工作表;平均成绩要求用公式计算; (3)按要求设置格式:标题为合并及居中、华文宋体、20号字、无边框;列标题采用华文行楷、16号字,居中对齐;行标志采用华文新、14号字、分散对齐,正文采用居中对齐方式,其它 正文采用默认格式;按要求设置条件格式:90分以上(含90分)的成绩显示成粗体、深蓝 色;60-90之间的(含60分,不含90分)显示绿色;低于60分的显示粗体、红色; (4)在C盘下创建文件夹,文件夹名为自己所抽取的技能现场号;把工作簿保存到自己创建的文件夹中,文件名为自己所抽取的技能现场号。

建筑结构计算题整理

五、计算题 D 1.单筋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b h ?=250×500mm ,采用C30砼,HRB335级纵向受力钢筋,承受弯距设计值M=250m kN ?的作用,已在受拉区配置有4根直径25mm 的钢筋(s A =1964mm 2 ),试验算截面安全与否。 已知:1c f α=14.3 N/mm 2, y f =300N/mm 2,min ρ=0.2%, b ξ=0.550,0h =465mm , 2min 1964s bh A mm ρ<=,1 y s c f A x f b α=,0b b x h x ξ=>, 0(/2)u y s M f A h x =-。 解: (1)判断梁的条件是否满足要求 22min 0.2%2505002501964s bh mm A mm ρ=??<==, (2分) 130********.81.014.3250y s c f A x mm f b α?==??=,(2分) 00.550465256b b x h mm x ξ==?=>, (2分) 满足要求。(1分) (2)求截面受弯承载力,并判断该梁是否安全 60(/2)3001964465164.8/2225.410225.4250u y s M f A h x N mm kN m kN m =-=??-=??=?=?==???===?=??=??=-=2006.243106.2432/7.2374651964360)2/(60)-(截面安全 M 1.某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截面尺寸mm mm h b 500200?=?,混凝土强度等级C25,钢筋采用HRB400级,已经配置有3根直径为20m m 的纵向受拉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25mm 。该梁承受最大弯矩设计值M=120m kN ?。试复核梁是否安全。 [解] 221/27.1,/9.11mm N f mm N f t c ==α 2b 2y mm As ,518.0,mm /N 360f 942===ξ (1)计算o h 因纵向受拉钢筋布置成一排,故)(4653550035mm h h o =-=-= (2)判断梁的条件是否满足要求 ) mm (9.240465518.0h mm .200 9.110.1360 b f a f A x o b c 1y s =?=<=???= = ξ5142942 2 2min s min y t mm As mm 200500200%2.0A %2.0%,2.0%16.0360/27.145.0f /f 45.0942=<=??==<=?=ρ取满足要求。 (3)求截面受弯承载力 u M ,并判断该梁是否安全 m kN 0M m kN .mm N 10.)2/.465(360)2/x h (A f M 6o s y u ?=>?=??=-??=-=1253133531335142942该梁安全。 2.某矩形截面梁,截面尺寸为200×5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C25(2 1/9.11mm N f c =α),HRB400级纵向受力钢筋(2 /360mm N f y =),承受弯距设计值m kN ?=260M 的作用,求所需的受拉钢筋和受压 钢筋面积s A 、s A ' 。 解:(1)验算是否需要采用双筋截面 因M 的数值较大,受拉钢筋按二排考虑, h h =0-60=500-60=440mm 。 计算此梁若设计成单筋截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

土地利用规划期末试卷大全

《土地利用规划》期末试卷 (2012年1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不属于土地保护的原因的是( D )。 A.人口快速增长形成对土地资源的巨大压力 B.土地开发利用不当,土地资源严重退化 C.保护土地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D.土地资源需要保护才能体现出自然之美 2.下列不属于三基点温度的是( A )。 A.日均温度 B.最适温度 C.最低温度 D.最高温度 3.降水量的单位为( C )。 A.cm B.m C.mm D.ha 4.当河流到达中、下游地区之后,由于坡度变小,河水中所携带的悬浮物质进一步沉积,形成了广大的( A )。 A.冲积平原 B.湖积平原 C.滨海平原 D.山前平原 5. 下列不属于土壤有机质的作用的是( B )。 A. 提供农作物需要的养分 B. 影响土体颜色 C. 增强土壤的保肥性和缓冲性 D. 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 6. 按照八大类土地利用分类,下列土地利用类别属于耕地的是( D )。 A. 果园 B. 林地 C. 迹地 D. 望天田 7. 下列规划属于法定的最权威的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利用的总纲的是( D )。 A. 基本农田规划 B. 城市规划 C. 风景旅游规划 D.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8. 不能反映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是( B )。 A. 耕地灌溉率 B. 绿色植物覆盖率 C. 城市化水平 D. 交通密度 9. 符合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的原则是( A )。 A. 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 B. 灵活性和动态性 C.珍惜土地,保护耕地 D.部门和公众参与 10.基本农田是( B )。 A.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B.高产稳产田 C.包括新开荒地、休闲地 D.包括耕种三年以上的滩地和海涂

建筑结构考试计算题答案

[例5-1]某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两端支承在砖墙上,净跨度 l n =3660mm(例 图5-1);截面尺寸b x h=200mm< 500mm 该梁承受均布荷载,其中恒荷载标准值 g k =25kN/m (包括自重),荷载分项系数 丫 G =1.2,活荷载标准q k =38kN/m ,荷载分项系数丫 Q =1.4 ;混凝 土强度等级为 C20 (f c =9.6N/mm 2, f t =1.1N/mm 2);箍筋为 HPB235钢筋(f yv =210N/mm ),按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已选配 HRB335钢筋3#25为纵向受力钢筋(f y =300N/mnn )o 试根据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要求确定腹筋。 計q 例图5-1 [解]取 a s =35mm, h °=h- a s =500-35=465mm 1 ?计算截面的确定和剪力设计值计算 支座边缘处剪力最大,故应选择该截面进行抗剪配筋计算。 Y G =1.2 , 丫 Q =1.4,该截面的剪 力设计值为: % =丄(心创 +%盘儿二丄(1 2x25+l/4x38Jx3.66 = 152.26kN 2 2 2 ?复核梁截面尺寸 h w =h 0=465mm h w / b =465/200=2.3 v 4,属一般梁。 =0.25x9 6N/mm i x200mmx465mm-223.2kN>152.26kN 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3 ?验算可否按构造配箍筋 0.7^ = 0.7x 1, lNAnni^ x 200mm x465mni=71.6 lkN p sv,min o 4 ?腹筋计算 配置腹筋有两种办法: 一种是只配箍筋,另一种是配置箍筋兼配弯起钢筋; 一般都是优先选

宁波会计基础所有表格填写计算题

一、计算题 1.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该企业按照实际成本法核算原材料,10月份,该企业向兴业物资公司同时购买AB两种材料,其中A材料10件,单价为21500元,B材料20件,单价6000元,AB两种材料都有兴业物资公司代为运送,共发生运杂费16750元,假如该公司运杂费按照材料购买价值不含增值税进行分摊,请计算该批材料的运杂费分摊率和AB材料应该分摊的运杂费,运杂费不考虑增值税因素,单价不含税,注意,本题表中所有金额栏只能填数字,不得输入汉字、字母、 1)2月初结存材料1700公斤,单价8元 2)2月2日购入原材料一批6500公斤,单价8.1元 3)2月5日生产领用4800公斤 4)2月10日销售2500公斤 5)2月15日购入1800公斤,单价8.25元 6)2月25日生产领用1200公斤要求:按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的成本和期末结存材料成本 13600+6500*8.1+1800*8.25 1)厂办公室王海出差,预借差旅费1500元,根据借款单编制25号凭证 2)向个人销售产品,收取价款445元,根据销售发票编制现收13号凭证 3)从开户银行提取现金60000元备用,根据现金支票存根编制银付87号凭证 4)支付本月职工工资60000元,根据工资结算单编制现付26号凭证 1.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该企业按照实际成本法核算原材料,10月份,该企业向兴业物资公司同时购买AB两种材料,其中A材料500件,单价为280元,B材料250件,单价700元,AB两种材料都有兴业物资公司代为运送,共发生运杂费18900元,假如该公司运杂费按照材料购买价值不含增值税进行分摊,请计算该批材料的运杂费分摊率和AB材 2月初结存材料100公斤,单价10元 2月2日购入原材料一批1200公斤,单价9.65元 2月5日生产领用800公斤 2月10日销售200公斤 2月15日购入700公斤,单价9.6元 2月25日生产领用700公斤要求:按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的成本和期末结存材料成本

统计学计算题整理

: 典型计算题一 1、某地区销售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 根据资料计算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 解: 36== ∑∑ f f x x (元) 点评: 第一,此题给出销售单价和销售量资料,即给出了计算平均指标的分母资料,所以需采用算术平均数计算平均价格。第二,所给资料是组距数列,因此需计算出组中值。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平均价格。第三,此题所给的是比重权数,因此需采用以比重形式

表示的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计算。 2、某企业1992年产值计划是1991年的105%,1992年实际产值是1991的的116%,问1992年产值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 解: %110% 105% 116=== 计划相对数实际相对数计划完成程度。即1992年计划完成程度为 110%,超额完成计划10%。 点评:此题中的计划任务和实际完成都是“含基数”百分数,所以可以直接代入基本公式计算。 3、某企业1992年单位成本计划是1991年的95%,实际单位成本是1991年的90%,问1992年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 解: 计划完成程度 %74.94% 95% 90==计划相对数实际相对数。即92年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是 94.74%,超额完成计划5.26%。 点评:本题是“含基数”的相对数,直接套用公式计算计划完成程度。 4、某企业1992年产值计划比91年增长5%,实际增长16%,问1992年产值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 解: 计划完成程度%110% 51% 161=++= 点评:这是“不含基数”的相对数计算计划完成程度,应先将“不含基数”的相对数还原成“含基数”的相对数,才能进行计算。 5、某企业1992年单位成本计划比1991年降低5%,实际降低10%,问1992年单位成

建筑结构复习计算题汇总.docx

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为200 X 500mm,采用C25礎.HRB335级纵向受力钢筋,承 受弯距设计值M=160kN ?m 的作用,在受拉区配置有5根直径20mm 的钢筋(A,= 1570mm 2),试验算截面安全与否。(20分) 已知 % /<. = 11. 9N/mn 『,/y = 300N/mm :,卩航=0? 2% ?ho = 440mm ? 令==0? 550。 解:(1)判断梁的条件是否满足要求 Anin 从=0? 2% X 200 X 500=200mm 2 H 满足要求。(9分〉 〈2)求截面受弯承载力,并判断该梁是否安全 M u =几A,(如一工/2) = 300 X 1570 X (440 —197. 9/2) = 160. 6 X 106Nmm=160. 6kNm> 160kN ? m (8 分) 30.某轴心受压柱?截面尺寸6 X A = 400mm X 500mm,此柱承受的轴力设计值N = 4000kN,计算长度/° = 4m,采用C35碇,HRB400级纵向受力钢筋,试校核此柱是否安全。 已知:人= 16?7N/mm2,/\ = 36ON/mm2,所配置的纵向受力钢筋面积1964 mm 2,稳定 系数见下表。 Ub 8 10 12 ¥ 1.0 0. 98 0.95 提示:p —玄1 *汕=0. 9^)(/c A+//y A /s ) o 30 ?解:(1)确定稳定系数卩 Z o /6=4OOO/4OO=1O,查表得爭=0.98。(3 分) (2〉确定柱截面承载力 A = 400X 500―200000mm 2 ,A /S = 1964 mm 3, Nu =0. 99)(/C A+AA\)=0. 9X0. 98X(16. 7X200000 + 360X1964) =3569.5X103N=3569. 5kN(5 分〉 故该柱截面不安全。(2分) 1. 某矩形截面梁,横截面尺寸6Xh = 250X500mm,采用C25碇,HPB235级箍筋,? = 如i?HiVA,==15 70mm 2 \x= 4 afb = /r A,(A 0 —x/2) 1964 ="^~== 200000 = 0?98%V3%,(3 分) 300X1570 1.0X11.9X200

表格型计算题

表格型计算题 适合沪教初中化学第四章教完配套使用 1、(09朝阳区)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8g 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为4次加入样品中(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 (1)从以上数据可知,这四次实验中,第_______次实验后石灰石样品中的碳酸钙已完全反应。 (2)(2)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3)上表中m和n的数值应均为多少? (4)(4)足量盐酸与100t这种石灰石反应,能得到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2、(2009·广东汕头)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他们取80克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所含杂质 在煅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反应时间t∕s t0t1t2t3t4t5t6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g 80 75 70 66 62 58 5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 g。 (2)求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请在下面坐标图中,画出煅烧时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3、(2009·山西临沂)我国约在南北朝时就开始冶炼黄铜。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Cu-Zn),它可用来制造及其、电器零件及日用品。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现将15mL稀盐酸分三次加入到5g黄铜样品粉末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 5 5 5 生成氢气的质量(g)0.04 m 0.02 试求: (1)m= 。 (2)此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4、(2009·四川雅安)黄铜(由锌和铜形成的合金)有较强的耐磨性能,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 序号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剩余固体的质量(g) 1 10 5.5 2 10 m 3 10 1.2 4 10 n

《土地利用规划》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土地利用规划》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6年1月5日 适用学生:2014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本科 一、案例分析题(总分30分,共2小题,第1题20分,第2题10分) 1、据黑龙江省科研部门观测和水文部门推算,坡耕地每年亩流失水量约75立方米。如以600万公顷坡耕地计算,每年流失水量约66亿立方米左右,这是造成岗地缺水干旱,洼地内涝的重要原因。据克山、拜泉、尚志、宾县、阿城等市县调查,开垦六、七十年的坡耕地黑土层,一般都由原来的60—70厘米,减少到30厘米左右,土壤抗冲抗蚀性能降低。据黑龙江省全省土壤普查资料统计,由于水土流失,坡耕地露出黑黄土、破皮黄、黄土蹶子和蒜瓣子黄土面积已达104.73万公顷。据克山水土保持实验站多年观测资料分析,黑土坡耕地每年流失表土厚0.4—0.7厘米,有的地块达1厘米,折合土方2.7—4.7立方米。黑龙江全省每年因水蚀和风蚀流失掉的土壤,再加之重力侵蚀的跑土量,大约在2—3亿立方米。随着表土的流失,养分逐渐减少。据调查,开发40—50年的黑土地,有机质含量一般降低1/3—1/2。又据克山水土保持实验站试验观测分析,3度坡耕地,每年每亩流失氮磷素12—16公斤,钾24—32公斤,相当于500—1000公斤农家肥的肥力。以此推算,黑龙江全省坡耕地每年流失氮磷7.2—9.6亿公斤,钾14.4—19.2亿公斤。如果把这些流失的养分折合成化肥(标准吨)大约500—600万吨。由于土壤肥力逐年下降,严重地影响了粮食产量。据调查分析,每年每亩可少收粮食25—40公斤,黑龙江全省由于水土流失,每年少收22.5—25亿公斤粮食。 请结合上述资料,运用所学土地利用规划的相关知识,为水土流失区进行水土保持林布局的规划设计。 答:包括分水岭防护林、水流调节林和沟谷防护林。(4分) (1)分水岭防护林在丘陵区山丘顶上顶部浑圆的,防护林配置在凸形斜坡的转折线上,一般带状横向配置,带宽10~15m,乔灌木三角形混植;(2分)顶部尖削的,防护林设在狭窄的分水线以下到坡耕地之间,采用宽度较大的乔灌混交或纯灌木林带。(2分) (2)水流调节林防止地表径流,促水下渗。在凸形坡上,林带设在斜坡较下部坡度较大的地形转折点;(1分)在凹形坡上,林带设置在斜坡上中部坡度较大,或陡坡部分;(1分)在阶梯形坡上,林带设置在坡面曲线转折处;(1分)直线坡,林带配置在斜坡中部。(1分) (3)沟谷防护林包括沟头、沟岸、沟坡和沟底。沟头最好结合工程措施,修围堰,堰外沟边栽种根蘖性强的灌木,堰内乔灌结合;(1分)沟岸边留作天然草地,2~3m外开始造林;(1分)沟坡因为陡,造林困难,可修梯田造林;(1分)沟底可配合筑堤工程,造片状林。(1分) (4)树种选择(2分)应选易繁殖、生长快、根系发达,并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树种,对某些立地条件,还应选耐旱、耐瘠薄的树种。(2分) 第【1】页共【5】页

统计学计算题

第二章 六、计算题. 1.下面是某公司工人月收入水平分组情况和各组工人数情况: 月收入(元)工人数(人) 400-500 20 500-600 30 600-700 50 700-800 10 800-900 10 指出这是什么组距数列,并计算各组的组中值和频率分布状况。 2.抽样调查某省20户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可支配收入(单位:百元)如下: 88 77 66 85 74 92 67 84 77 94 58 60 74 64 75 66 78 55 70 66 ⑴根据上述资料进行分组整理并编制频数分布数列 ⑵编制向上和向下累计频数、频率数列 答:⑴⑵

第三章 六、计算题. 要求:⑴填满表内空格. ⑵对比全厂两年总产值计划完成程度的好坏。 ⑵该企业2005年的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为110.90%,而2006年只有102.22%,所以2005年完成任务程度比2006好。 ⒉某工厂2006年计划工业总产值为1080万吨,实际完成计划的110%,2006年计划总产值比2005年增长8%,试计算2006年实际总产值为2005年的百分比? 解:118.8% 3.某种工业产品单位成本,本期计划比上期下降5%,实际下降了9%,问该种产品成本

计划执行结果? 解:95.79% 4.我国“十五”计划中规定,到“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钢产量规定为7200万吨, 根据上表资料计算: ⑴钢产量“十五”计划完成程度; ⑵钢产量“十五”计划提前完成的时间是多少? 解:⑴102.08%;⑵提前三个月 5.某城市2005年末和2006年末人口数和商业网点的有关资料如下: 计算:⑴平均每个商业网点服务人数; ⑵平均每个商业职工服务人数; ⑶指出是什么相对指标。 ⑶上述两个指标是强度相对指标。 6.某市电子工业公司所属三个企业的有关资料如下:

建筑结构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混凝土极限拉应变约为()。正确答案是:(0.10~0.15)×10-3 2.钢筋HPB235、HRB335、HRB400 和RRB400 屈服时,其应变约为()。正确答案是:(1.00~1.80)×10-3 3.下列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正确答案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重大,有利于大跨度结构、高层建筑结构及抗震 4.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依据()确定。正确答案是: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5.混凝土的弹性系数反映了混凝土的弹塑性性质,定义()为弹性系数正确答案是:弹性应变与总应变的比值 6.混凝土的变形模量等于()。正确答案是:弹性系数与弹性模量之乘积 7.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对无明显流幅的钢筋,在构件承载力设计时,取极限抗拉强度的()作为条件屈服点。正确答案是:85% 8.结构的功能要求不包括()。正确答案是:经济性 9.结构上的作用可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下列不属于间接作用的是()。正确答案是:风荷载 10.()是结构按极限状态设计时采用的荷载基本代表值,是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对各类荷载规定的设计取值。正确答案是:荷载标准值

11.当结构或构件出现()时,我们认为其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确答案是: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结构或构件丧失稳定 12.受弯构件抗裂度计算的依据是适筋梁正截面()的截面受力状态。正确答案是:第I阶段末 13.钢筋混凝土梁的受拉区边缘达到()时,受拉区开始出现裂缝。正确答案是:混凝土弯曲时的极限拉应变 14.有明显流幅的热轧钢筋,其屈服强度是以()为依据的。正确答案是:屈服下限 15.受弯构件正截面极限状态承载力计算的依据是适筋梁正截面()的截面受力状态。正确答案是:第III阶段末 16.在T形梁的截面设计计算中,满足下列条件()则为第二类T形梁。正确答案是:M>a a 17.梁的破坏形式为受拉钢筋的屈服与受压区混凝土破坏同时发生,则这种梁称为()。正确答案是:平衡配筋梁 18.单筋矩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的适用条件是:()。确正确答案是: S s≤P c A a≥A ss=P sas bh 19.双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的第二个适用条件的物理意义是()。正确答案是:保证受压钢筋屈服 20.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以()为依据的。正确答案是:剪压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