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2018年新版)期末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9月,

内容:1、制定《共同纲领》:

①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国名);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义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性质);

③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④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地位: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和人民的大宪章,《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1)组成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周恩来等56人为委员。(2)定都北平,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3、会议还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4.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

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成为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二:开国大典1949、10、1

1.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毛泽东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3.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使中国人民摆脱了外来侵略、奴役和内外战乱,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使中国人民从

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逐渐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54门礼炮象征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中的54个民族(①象征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中的54个政治团体,②象征五四运动),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的历史。

第2课巩固新政权

一、西藏和平解放

背景: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继续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

2、1949年10月,解放军攻克广州,进驻新疆迪化;11月,解放重庆

目的:为实现祖国的统一

结果: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西藏和平解放

意义:(1)西藏和平解放使西藏人民结束了农奴制,有利于西藏地区的发展。

(2)也表明了新中国除台湾及附近岛屿和香港、澳门外,祖国大陆基本完成统一。

二、稳定物价之战

措施:人民政府与投机商展开一场“米棉之战”,统一调集物资,集中抛售,打击投资商。

新中国成立初期稳定物价有什么意义:中国共产党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不仅能打天下,还会治理天下。毛泽东说:“稳定物价的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三、土地改革

1、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工业化奠定基础

2、开始的标志: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标志着土地改革在全国农村展开。

3、结果: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4、意义:

(1)政治上:摧毁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人民民主政权得到巩固。

(2)经济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奠定了基础。

注意:1950年土地改革后土地所有权是怎样变化的?地主所有变为农民个人所有

第3课抗美援朝战争

1、中国出兵的原因:

(1)美国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安全(2)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目的: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

2、开始: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3、英雄人物: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为了掩护战友前进,他用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邱少云(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战友的安全,在大火烧身的情况下,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直至壮烈牺牲)称号:最可爱的人

4、结束: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定

5、意义:国际: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国内: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6. 取得胜利的原因

战争性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中朝人民并肩作战,中国人民积极支援前线;志愿军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7、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精神:不怕牺牲,顽强拼搏,舍家为国,英勇善战的大无畏精神;高度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第四课走向国际舞台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制定

①新中国的外交方针:

②具体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思考:为什么新中国成立时在外交上要“一边倒?

1.因为西方国家的敌视

2.中国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

3.苏联对中国的支持

③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1953年,我国同印度政府谈判中首次提出;1954年中、印、缅共同倡导

②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③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发展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3、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保证了会议圆满成功。

①万隆会议(又称亚非会议);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我国政府派周恩来总理率代表团出席会议。

②内容: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问题。

特点: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

中国代表团的贡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保证了会议圆满成功。

万隆精神:平等、协商,和平共处

第5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1)时间:1953—1957年;

(2)目的: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3)基本任务:1.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2.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3.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2、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奠定:

措施:(1)集中力量加强东北重工业基地建设;(2)加强华北、中南、西北和西南地区的新工业基地建设;(3)大规模展开交通、电力和棉纺织工业等方面的建设。

成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场、沈阳第一机床厂、鞍山钢铁公司;武汉长江大桥、宝成铁路;鹰厦铁路;集二铁路川藏、新藏、青藏公路。克拉玛依油田等。(一桥一田四厂六路)

特征:优先发展重工业

结果: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超额完成。

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为我国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初步基础。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背景: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

时间地点:1954年9月北京中南海怀仁堂

内容1、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

意义:(1)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

(2)这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次伟大变革,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第六课:三大改造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

基本完成。(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二)总路线:一化三改造(1953年)

一化: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造: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三大改造

第7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良好开端——中共八大(1956年9月)

主要内容: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地位:成为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的标志。

影响:中共八大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2、重大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运动:(1)1958年5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八大二次会议。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会后,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2)主要标志和表现:①盲目求快;②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速度;③全民大炼钢铁。

人民公社化运动:①在大跃进的高潮中,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办起人民公社;②特点是“一大二公”,一大是规模大;二公是公有化程度高。③影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农村经济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

严重后果:“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严重失误;使工农业生产遭到严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

失误原因: 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教训: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国民经济的调整

3、国民经济的调整

(1)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2)召开“七千人大会”总结大跃进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缺点、错误和教训。

作用:1965年底,国民经济调整计划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4、“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1966—1976年,十年文革时期)

(1)背景:毛主席对阶级斗争形势作了错误的判断。

(2).开始标志: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简称“五一六通知”(3)、“一月革命”和全面夺权

1967年1月,上海“造反派”夺取上海党政大权,从此夺权风暴席卷全国。

(4)、形成林彪(1971年坠机死亡)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

(5)、最大冤案:刘少奇案。

(5).结束标志:1976年10月,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6).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7)危害: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严重摧残;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了。

(8)教训:始终以经济建设为核心;必须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

5、建设成就

原因:广大干群的艰辛努力;党对政策的及时调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第8课艰苦创业年代的英雄模范

一、“铁人”王进喜

1、带领钻井队打出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

2、铁人精神:吃苦耐劳、公而忘私、忘我拼搏、艰苦创业

3、大庆油田的发现有何意义?

是我国石油勘探工作的一次重大成果,改变了我国依靠羊油的局面,石油基本实现自给

二、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

1、1962年,河南省兰考县连续遭受干旱、风沙和内涝等自然灾害,粮食严重减产。正当兰考人民一战莫愁时,焦裕禄受命出任县委书记

2、面对内涝、风沙、盐碱这三大自然灾害,他大力提倡种植泡桐,目的:锁住黄沙!

3、精神:焦裕禄一身正气,廉洁奉公,处处为他人谋利益。他严于律己,鞠躬尽瘁,真正实践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

三、人民的好战士:雷锋

雷锋“钉子精神::吃苦耐劳、公而忘私、廉洁奉公、处处为人民谋利益,真正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学习三位英雄模范精神的现实意义:现实意义:激励我党艰苦奋斗,执政为民;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价值观,凝聚正能量;能够为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等。

第9课外交工作的突破与发展

一、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队中国的政策:敌视政策

1.过程:(1)试探之旅——“乒乓外交”。1971年4月在第31界市级乒乓球锦标赛上,中国邀请美国代

表团访华。“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2)旋风之旅——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1年7月9日,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秘密访华。16日,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尼克松总统应邀于1972年5月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公告》的发表震动了全世界。

(3)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它的发表,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和关系正常化的开始。

3、结果:1978年12月,中美两国签署《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二、重返联合国

1974年10月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

原因:综合国力的增强

三、走向建交高潮

中日关系正常化: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意义:结束了近百年来中日两国之间的不正常状态,为两国关系发展翻

开了新的一页。

重点: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建设的成就有哪些?

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重返联合国;中日建交

第10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1.背景:“两个凡是”受批评和抵制。

2.讨论:1978年5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光明日报》公开发表。

3.意义:为冲破“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召开: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

2.内容

(1)思想上: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3)组织上:邓小平成为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3.意义

(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

(3)全党和全国人民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第11课:经济体制改革

一、农村的改革

1.背景: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

2.试点:1978年初,安徽(小岗村)、四川两省率先开始对农村政策进行大胆调整。

3.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影响:克服了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体制的弊端;打破了农业生产经营和生产上的“大锅饭”;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对生产关系的一种变革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决议:1984年10月,《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3.内容

(1)管理体制: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进一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2)所有制形式: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

(3)分配方式: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国家关于城市改革的总方针: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国有企业改革

突破口:扩大企业自主权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建立: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推进: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3.意义:有利于深化改革、促进创新和发展,大大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12课对外开放

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1.建立:1980年8月,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正式建立。

2.作用:成为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的前沿地区。

二、对外开放区域的扩大

1.背景:经济特区的创办和发展,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累了经验。

2.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5月,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4.增设经济特区: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

5.开放浦东新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6.开放内地

(1)1992年,我国对外开放区域由沿海向沿边、沿江和内陆纵深地区推进。

(2)珲春、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九江、武汉、重庆等沿江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城市,相继对外开放。随后几年,一批内地市、县被列入对外开放地区。

7.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加入:2001年12月,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2.作用: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第13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确立与发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

1.中共十二大:(1)时间:1982年9月。(2)内容: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中共十三大:(1)时间:1987年。(2)内容: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定了我国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二、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南方谈话

(1)时间地点:1992年1、2月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

(2)内容: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发展才是硬道理。

(3)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理论的含义: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3.中共十四大

(1)时间:1992年10月。

(2)内容: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3)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4.中共十五大(1)时间:1997年9月。

(2)内容:邓小平理论成为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中共十六大

(1)时间:2002年11月。

(2)内容: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并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2.中共十八大

(1)时间:2012年11月。

(2)内容: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中共十九大

(1)时间:2017年10月。

(2)内容: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第14课各民族的团结与发展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下,我国进行了哪些社会改革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政治上:实施社会主义改造;经济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现代工业发展,文化上: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地区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民族共同利益的正确选择

第15课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提出

(1)提出者:邓小平。

(2)出发点: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

2.含义: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中国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3.地位: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香港回归

(1)背景:“一国两制”首先被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开始由构想进入实践。

(2)文件: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3)回归: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正式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2.澳门回归

(1)文件:1987年4月,中国和葡萄牙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2)回归:1999年12月20日,中国和葡萄牙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3.意义

(1)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2)同时,它也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发展:海峡两岸人员往来及经济、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不断发展。

2.措施

(1)九二共识: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2)八项主张:1995年1月,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3.前提: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4.作用: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并通过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前景。

第16课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巨变

一、2008:舞动的北京,发展的中国

1.申奥成功

(1)时间:2001年7月13日。

(2)地位:这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标志。

2.三大理念:“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

3.成功举办

(1)时间:2008年8月,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2)成就:中国体育健儿以51枚金牌的优异成绩荣登奥运金牌榜榜首。

(3)影响:极大地激发了全国民众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也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一次集中展示。

二、“中国速度”

1.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迅速,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2.含义: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建设成就,被世界各国誉为“中国速度”。

3.代表: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建设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缩影。

三、城乡人民生活的巨变

1.原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发展,城乡居民逐渐告别了物质生活相对短缺的时代。

2.表现: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出现了历史性巨变:人们餐桌上的主副食品充裕而丰富,服装服饰从单一化走向了多姿多彩和个性化,手机、电话的普及使人们的日常交往变得更为便捷,外出旅游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17课:筑起钢铁长城

一、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起步

1.空军

(1)建立: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正式成立。

(2)战绩:空军航空兵部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参加抗美援朝作战,取得辉煌战绩。

(3)发展:还先后组建了空降兵师、高射炮兵、雷达兵等部队。

2.海军

(1)建立:195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正式成立。

(2)发展:相继建立了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

3.管理

(1)其总部机关为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和总后勤部。

(2)解放军军事学院、后勤学院、政治学院和军事科学院等高等院校相继成立。

(3)1955年,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薪金制、军衔制和义务兵役制。

二、战略导弹部队的发展

1.建立

(1)目的:打破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

(2)建立:1966年7月,组建战略导弹部队,又称第二炮兵。

2.组成: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部队。

三、科技强军

1.军队建设:改革开放后,人民解放军走上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2.科技强军:人民解放军实施科技强军战略,逐步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走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的跨越式发展道路。

3.2009年国庆阅兵:2009年国庆60周年大阅兵是人民解放军军队与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一次集中亮相。它充分展示了我国武装力量体系的完整性和现役武器装备的整体水平,体现了人民解放军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的特色。

革命化:人民军队为人民、人民军队听指挥、人民军队保安全

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队伍结构合理化,官兵素质优质化

第18课尖端科学技术的突破

一、“两弹一星”震惊世界

1.背景:1962年,中央统一领导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

2.原子弹:1964年10月,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3.导弹

(1)1960年,我国第一枚探空火箭和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2)1964年,我国自行设计和研制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3)1966年10月,我国第一枚装有核弹头的导弹在预定地点上空试爆成功,从而揭开了我国导弹与火箭事业发展新的一页。

二、袁隆平与籼型杂交水稻

1.成就: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2.称谓: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三、屠呦呦与青蒿素的发现

1.发现:1971年10月,屠呦呦获得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它成为发现抗疟药“青蒿素”的关键。

2.突破:1973年,青蒿结晶物的抗疟功效在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并被正式命名为青蒿素。

3.成就

(1)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际生物医学领域的“拉斯克奖”。

(2)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4.人造卫星: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

问题1.中国为什么要研究核武器?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接连受到核武器的威胁。中国研制核武器,是为了加强国防,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2、我国核政策: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3.“两弹一星”最初指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两弹”中的原子弹和氢弹后来合称核弹,另一弹指早期研发的导弹。后来“两弹一星”指导弹、核弹、人造卫星。

第19课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它成为新中国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方针。

二、教育事业的曲折发展

1.1953年后,全国高等学校进行大规模院系调整,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高等院校毕业生达27万。

2.1977年,国家恢复了长期中断的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逐步走上正轨。

三、科技兴国战略的确立

1.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在全国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到2000年,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宏伟目标。

2.1988年,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对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3.1995年,在《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调必须坚持以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

4.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逐步形成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完整的教育体系。

“三个面向”: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