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兰炭行业金融服务方案(新)

榆林市兰炭行业金融服务方案(新)
榆林市兰炭行业金融服务方案(新)

榆林市兰炭行业金融服

务方案(新)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关于榆林市兰炭行业的金融服务方案

一、兰炭简介:

兰炭又称半焦、焦粉,是利用神府煤田盛产的优质侏罗纪精煤块烧制而成的,结构为块状,粒度一般在3MM以上,颜色呈浅黑色,目前主流生产工艺机制兰炭,是采用干馏焙烧工艺,产品质量稳定,挥发份和灰份较低,发热量大于7500大卡,造气性能优于一般冶金焦,每生产1吨兰炭约需吨吨原煤。兰炭具有高化学活性、高比电阻、高固定炭、低灰、低硫、低磷、低水、低三氧化二铝的优良特性,可广泛应用于冶炼电石、铁合金、硅铁、高炉喷吹、化肥、民用环保燃料、焦炭替代等行业。目前国内产能近6000万吨/年,其中榆林地区占50%以上。

二、榆林市兰炭行业发展现状:

兰炭是最具有榆林本地特色的煤化工产业,投资主体为民营经济企业,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先后历经土法炼焦、窑制兰炭、机制兰炭等三个阶段。截至2006年末全市兰炭生产企业达到294家,生产规模达到2004万吨,从业人员超过万人,实际生产兰炭786万吨、焦油78万吨。从2007年起,榆林的兰炭产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先后制定了《榆林市兰炭产业结构调整意见及发展规划》,颁布了《榆林市兰炭产业准入技术条件(暂行)》,与陕西技术监督局研究所、陕西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煤化等合作起草了陕西省兰炭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并于2008年9月实施,与煤炭科学

研究总院、陕西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合作起草了国家兰炭行业准入条件并于2008年12月实施,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陕煤化等合作起草了《兰炭用煤技术条件》、《兰炭产品品种及等级划分》及《兰炭产品技术条件》并于2011年2月实施,抢占了兰炭行业制高点,按照“上大关小、等量置换”的思路,走联合重组形式,关闭了原来的散、乱、小、高污染、非循环利用企业,由政府统一规划了22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兰炭集中区和50户兰炭生产企业(目前实际建设45户),单套生产线装置规模均达到60万吨/年以上,其中神木25户、府谷16户、榆阳区3户、横山县1户。截至2010年末生产规模达到约3300万吨,实际生产兰炭约1420万吨,焦油约140万吨,转化原煤约2150万吨。规划到“十二五”末,全市要建成5000万吨兰炭、660万吨煤焦油的产能,实际转化原煤将超过5000万吨。同时利用兰炭的独特优势,目前榆林已形成电石、铁合金、化肥、清洁燃料油、金属镁等兰炭下游产业集群,原煤—兰炭—电石、原煤—兰炭—焦炉煤气—铁合金、原煤—兰炭—煤焦油—清洁燃料油、原煤—兰炭—焦炉煤气—金属镁等循环链条初具规模。兰炭行业带动了煤炭、电石、铁合金、金属镁、型焦、煤焦油加工、聚氯乙烯、电力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缓减了原煤外运的交通压力,成为上接煤炭开采,下连载能、化工、冶金,拉动物流、加工制造,广泛影响建材、服务等行业的支柱行业和关键环节。兰炭行业已成为目前榆林转化原煤最多、从业人数最多、产值规模最大的煤化工产业。

三、榆林市兰炭行业发展特点:

1、兰炭企业主要依靠自有资金进行固定资产建设,财务数据表征体现良好;实际控制人往往持有煤矿资源,从而具备资源及成本优势;实际控制人自身原始积累丰厚,有相对丰裕的资源性盈利渠道。

2、资源优势。榆神-神府矿区具有最适于制造兰炭的侏罗纪精煤资源、该优势在其他地区不可复制。

3、政府支持。榆林市政府大力支持该行业发展,榆林市发改委发布的《榆林大能源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中提到2015年将形成4000万吨兰炭生产能力。此外政府着力协助兰炭企业拓展兰炭下游应用领域,引导主要下游领域到当地考察兰炭下游应用,积极组织兰炭行业协会及行业标准制定,推动新兴下游领域的兰炭应用试点、规模化推广应用等。上述政府行为将对兰炭行业的未来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正向推动作用。

4、本地下游需求相对集中。榆林市系化工用煤富集地区,近年来煤化工产业增长迅速,电石及其下游产品PVC已建、在建、拟建产能较大,兰炭在本地有相对集中的就地转化市场。

5、产能结构及产业集群。近年来榆林市兰炭制行业60万吨以上、具有循环经济型特征的兰炭产能发展迅速,落后产能(土法、窑制、60万吨以下机制)淘汰速度加快,机制兰炭产能呈倍增式发展,逐步形成兰炭产业集群。

6、投资资金充裕。榆林市尤其是神府一带,在煤炭采选业积累了大量资金的民营资本投资资金充裕,有较为旺盛的煤炭下游投资意向。

四、榆林市兰炭行业风险评价:

1、原材料风险

①煤矿资源与兰炭企业分离。兰炭企业多为具备一定煤矿资源的自然人投资兴建,但煤矿资源往往没有纳入兰炭企业总资产,导致兰炭企业与煤矿的风险实际上是分离的,煤矿不能对兰炭企业的授信风险提供有效覆盖。一旦煤矿控制人发生变化,则兰炭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将存在风险,而银行很难及时动态掌握煤矿控制人的变化情况。

②煤矿国有化趋势。根据陕西省及榆林市煤炭资源整合具体实施方案,民营中小煤矿被整合是大势所趋,煤矿控制权属变动不利于兰炭企业原材料供应渠道保障。

2、产能过剩风险

产能供给方面,目前已建成产能开工率偏低,整体产能快速扩张。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由于大型中下游煤化工装置产业链一体化建设,导致兰炭外部需求与中小游产能同步放大的可能性较小。此外,外销运力瓶颈也导致兰炭外销面临物理制约,同时外销性价比将随着外销半径的扩大而收窄,进一步导致兰炭产能的区域性过剩。

整体看来,榆林兰炭存在产能过剩风险,同时由于落后产能淘汰已近后期,预计后期淘汰落后产能释放的市场需求空间已经很小,行业内竞争加剧的局面不可避免。

3、盈利能力风险

成本上涨风险。由于近年来煤矿大型化、机械化趋势加快,直接导致兰炭制造所需的块煤产量下降,据统计2009年块煤率从35%降至20%。扩张的兰炭产能追逐降低的块煤,必然导致块煤成本上涨。

销售价格下调压力。作为高耗能产业,兰炭主要下游产业之一的电石企业将面临国家已经出台的限电及高电价成本压力,而电石企业为确保自身收益,在兰炭产能充裕的市场条件下,将尽量压低兰炭价格。

上述两方面的市场作用将导致兰炭产品利润空间压缩,事实上目前兰炭产业中兰炭自身基本已无盈利,主要盈利来源为副产品。一旦兰炭行业产能过剩情况导致兰炭价格或销量下行突破行业盈亏平衡点,则行业性亏损不可避免。而目前持续扩张的产能正促使兰炭产业向盈亏平衡点靠近。

4、财务信息不透明

民营企业财务信息透明度较差,榆林市民间借贷发达,银行难以获知企业隐性负债、不实资产(如评估增值等)、盈利能力等真实资料,部分财务数据根据银行偏好编制。因此我行应重点收集企业现金流、物流及信息流,关注财务信息而不惟财务信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