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心理问题形成原因与应对方法(尹凤霞)

性心理问题形成原因与应对方法(尹凤霞)
性心理问题形成原因与应对方法(尹凤霞)

性问题形成原因与应对方法研究

尹凤霞

[摘要]: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被归结到“性困惑”这个话题里,无法回避,更是需要解决。性问题将对个体生活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如何科学、坦诚地对待性问题?如何缓解并逐步克服性问题?本文作者从性潜能开发这个角度展开论述,探寻一系列解决性心理问题引发的心理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性性潜能性困惑

在我二十多年的青少年心理辅导生涯中,遇到各类心理问题的青少年学生,经过详细记录和资料整理,我发现很多问题都源于一个我们都不太敢提及的“性困惑”问题。由于羞于表达,这些问题被无数次催眠,无数次强化,不容易消除。

一位网名叫做“北极熊”的男孩在QQ聊天时曾经这样描述自己的性体验:“我已经20多岁了,性格内向,跟男同学关系不错,但很少与女生交往,她们好像并不喜欢我。上小学时我父亲因病去世,我与母亲相依为命,从小就非常依恋母亲。初中时有过偷隔壁家女人的内衣内裤的经历,因此被殴打过一次。母亲苦苦哀求,于是我决心改正。可是,上大一时,离开母亲的监管,我开始不停地想那些东西,怕被别人殴打,我就自己去商店购买,晚上拿出来亲吻、抚摸嗅闻,直到射精,感觉很舒服惬意。但母亲经常打电话提醒我,一想起母亲的艰辛,我内向充满矛盾。我是另类,无法自拔,只能自暴自弃。”

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北极熊”同学性格内向,羞于跟女生交流。由于缺乏青春期性方面的指导,不知道怎样合理的进行性宣泄,他把个人的性兴趣集中在女性的物品上,逐渐成瘾,形成恋物症。

一、性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19世纪早期学者通常把性心理问题看成是一种先天性异常,他们先做一个假设,假设性心理问题具有生物学的基础,可是,经历较长时期的苦苦寻求,迄今对生物学原因不能得到大家公认的确切证明和结论。目前,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性心理问题有先天的因素,但主要是通过后天经验获得的。归结各类研究,我们可以从中学习一些知识。

(一)生物学研究下的性心理问题

“种下一颗种,发了一颗芽,长成一棵树,开了满树花。”这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生物学研究专家认为Y染色体降低了男性胎儿的生长速度,使得基因组的信息需要更多的时间

来翻译,提示出生时男性胎儿不如女性胎儿成熟。这使得男性对大量的致病因素显得更敏感、更脆弱,更易出现性偏离;也有研究者认为人的大脑和性器官的性分化具有自发的向女性化发展的倾向,当男性胎儿睾丸分泌大量睾酮后才能诱导大脑和性器官的性分化向男性发展。因此,男性性分化过程较女性困难,男性发生性偏离的几率相应会升高。有人还提出性心理问题患者血浆睾酮异常,但也未能为以后验证得以证明。

另外,有研究者认为脑结构功能受损也可能引起性心理问题,学者们注意到颞叶可致恋物症、异性装扮症、性施虐症、恋尸症,但这种观点都不能在多数病例上加以证实。在酒精中毒时可发现露阴症、恋尸症。在颅脑外伤后产生露阴症。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老年性精神病伴发性心理问题行为的报道各地都有发现。据报道,恋尸症伴发于精神分裂症和酒精中毒的占11%。

赖博理先生在他的《分子心理学原理》里论述,当体内过多的性物质通过性活动方式排放和减少之后,大脑中“信息子过高的正电能和能态能”也将随之下降,于是,性需要获得满足,个体产生快乐体验。但是,当体内性物质和激素再次积累到一定数量时,“信息子的电能”又会上升并形成强烈的欲望。性欲的消、长就这样循环往复。一个性心理问题者一旦选择了某种性活动方式并产生快感,渐渐形成一种模式固定下来,也循环往复。

(二)心理学派眼里的性心理问题

目前,对性心理问题产生原因进行探讨的心理学学派很多,最具代表的是精神分析、精神动力学理论和行为主义学派。

1. 遭遇失败异性恋,异性恋发展受阻

精神分析、精神动力学理论把性心理问题看作是正常发育过程中异性恋发展遭受失败的结果,可能与儿童早期遭受某些心理应激有关,通常是男性,包括恋母情结时的阉割焦虑和分离焦虑等。儿童期未能解决的阉割焦虑或分离焦虑,在无意识中持续发生作用,当个体由于当前环境触发因素作用下,解决现实两性问题发生挫折或困难,为了缓解这种焦虑、心理冲突获得心理的安宁,应用心理防御机制,导致其退行到儿童早期幼稚的性心理发展阶段的状态,异性恋发展受挫,使得性的生殖功能不能整合为一种成熟的发展方式,即性冲动被固着于不成熟的性心理和性行为模式。

2. 偶然的刺激,渐渐习得的行为

行为主义学派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多数性心理问题是将个人的性兴奋与无关刺激物的偶然联系,通过条件化机制结合在一起形成性心理问题行为。比如,在一位男性志愿实验者面前反复显现一种女靴的图片,紧接着显现一种易于引起性兴奋的妇女图片,配对重复数次

以后,只要出现女靴图像,志愿者也自然产生性兴奋。他们指出偶然联系在手淫和性想象的不断出现乃得以形成强有力的强化,从而牢固地形成病理性的联系,表现出不成熟的性心理和性行为模式。

3. 其他学者的观点

近年来,J.Meyer、G.Abel等美国科学家倡导和发展了整合理论模式,认为性心理问题产生的因素可能是患者早期生活中的首次性经验,也可能是对别人性偏离行为的模仿,也可能来自儿童早期的性虐待。性心理问题兴趣、想象,一般都开始于儿童早期阶段。

在社会化过程中,良好的家教可引导孩子学会社会所期待的行为,反之,管教失当可能诱发非社会化的行为。由于性问题在家庭和社会中一向是不准许讨论的,儿童有了性偏离行为,却不能及时与别人讨论,独自受煎熬,更得不到及时的帮助、纠正,往往是不良的性渴求、想象等反复发生持续很长时间以后,才逐渐被觉察,具有成瘾性,形成时间越久,纠正起来越困难。

反复持久发展已形成根深蒂固的“痼疾”就像一个魔鬼随时袭击受害者。Abel还指出开始时可有罪恶感,但由于不断性活动的快感强化,有的性心理问题者逐渐改变原有的正确认知和信念,而认为偏离性行为是合情合理的,或认为其性变态行为受到别人的喜爱和欢迎。

二、性心理问题的预防

正确的性教育是预防性心理问题最重要的社会措施,而且必须从儿童时期开始。父母既不能对孩子的性发育进行放纵和诱惑,也不能对孩子进行性禁忌和性封闭,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引导和科学的解释。

英国性心理学家霭理士在他的举世名著《性心理学》中曾经对性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探讨:“童年性生活的变态往往可以分做两类,而在不良的境遇之下,这两类变态又有维持到壮年的趋势:一是不足与缺陷的倾向;二是过度与流放的倾向……就大体说,儿童指导的工作,总须从家庭中开始,而就大多数儿童而言,也应在家庭中完成。至于家庭中的成员,最自然合选的当然是母亲,固然做父亲的,即对于女孩子的指导,也未尝没有他的重要的地位。”

(一)合符自然,科学坦诚

目前,青少年时期的性心理教育工作已逐步开展,但对其重视的力度依然不够,缺乏科学、规范性,尤其是网络普及的今天,性教育到底该如何开展?根据目前国内有关该问题的教育趋向,提出如下几点意见。

1.爸爸和妈妈——早期性教育主角

角色是社会在文化与个人关系中产生的,是与某一特定位置有关联的行为模式。自古以来,由于男女不同性别构成的特殊性,使不同的民族、文化、风俗对男女性别角色都逐渐形成特殊的行为模式,如男女着装、婚姻、性心理、性行为和性道德都有特定的规范。家庭长者对子女错误的异性期盼及装扮,对性别角色行为的误导等,可能影响成长于家庭中的孩子的性心理发展。因此,性别角色的健康教育很有意义。

首先,爸爸妈妈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角色期盼和性别角色装扮,使子女能根据自己的服式、颜色等装扮来识别性角色。

其次,要予以正确的性别角色行为引导,根据孩子的性别特点开展有益于性别形成的游戏活动,注意男女在一定范围内的行为避忌,不做与该性别角色相悖的事情,从小形成与性别角色相适应的男子汉与小姑娘的行为。

再次,给予孩子相应的性别角色知识教育,即性知识、性道德和性心理等方面的引导;最后,家长要认真扮好自身的性别角色,给子女做好榜样。

2.学校和老师——普及性常识的天使

孩子对性的好奇从小就存在的,如果我们不通过科学、规范、坦率的态度对待,那他们就会选择通过同伴,关注黄色刊物和黄色网站,过早进行性实践等一些不规范的途径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因此,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学校有义务进行有关性生理、性心理、性解剖、恋爱婚姻等方面的知识教育,给予孩子们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3.社会——性道德、性审美教育的大课堂

性道德是指规定每个人性行为的道德规范,它具备自愿原则、无伤原则、爱的原则等。一个人具备性道德观念,可以正确控制个人生理本能所表现出来的性要求,而不造成对他人的骚扰和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可以使自己的恋爱及以后的家庭组成沿着健康、美好的方向发展。除了家庭和学校,我们所处的社会,无疑就是开展性道德、性审美教育的大课堂。性教育,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需要大家的参与!

(二)爸爸妈妈,阴阳平衡

1.母子关系,恰到好处

母婴接触过程中,既要避免接触过少,也要避免接触过分。尤其是男孩,应该为其创造“父子认同”的机会,避免母子间“共生”关系延续过长。一般地,父亲缺失,比较容易引发孩子的性身份障碍。

2.男女有别,区分对待

对婴幼儿进行正确的性身份指定和符合其生物学性别的行为训练有较重要的意义,应使

每个儿童都有健康合理的家庭生活,尽量避免某些亲子关系紊乱,防止性身份障碍的发生。

3.放飞风筝,线握在手

密切关注孩子的成长历程,关注其所受到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孩子成长不应采取放羊模式,应该多用放风筝的办法,无论风筝飞多远,父母紧紧握住手中的线,促使孩子健康成长。

(三)积极沟通,和谐发展

性教育其实应该贯穿人的一生,性偏好障碍的预防工作必须从儿童时期开始。父母、家长应注意检点自己的行为及教养方式,提倡科学的性教育和性知识的普及,创造合理的异性接触环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对于孩子早期出现的性偏好障碍倾向,应在正面引导的基础上,鼓励其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发现孩子异常行为,应该给予重视和正确引导。

早期关注,正确引导。青春期前是预防同性恋的最佳时期。预防要首先弄清儿童的家庭环境是否容易促使其发育成为同性恋者,及时发现有同性恋倾向的儿童。对于不能认同自己性别,或不能与同性伙伴建立满意关系的儿童,要高度注意。对于有同性恋倾向的儿童父母应该重视,及时处理,不可认为孩子幼小而掉以轻心,但也不必过分紧张,以致引发孩子的焦虑,最好的办法是积极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三、性潜能开发,有效纠正性心理问题

(一)早期治疗,事半功倍

由于性心理问题大多受环境影响所引起,一旦形成较难纠正,故应在父母、家庭、幼儿园、学校中就必须重视儿童、少年期的身心健康,必须强调进行生理学知识宣教和性卫生教育的重要性,以减少不良因素的影响。

一旦发现孩子存在异常情况,家长应该主动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主要做脑电图,生殖系统检查,首先排除器质性病变。当然,有些行为原本并非异常,只是由于家长过分关注,反而促使这些行为更加频繁了。因此,任何家长,都应该了解基本的性知识,遇到问题千万不要恐慌,咨询相关的医生并配合相关的治疗。

对于个人来说,一旦发现自己性心理异常,不必慌张,更不能吓自己,应该主动寻求专业帮助,目前,专业治疗的效果很理想。就算是治疗不能马上见效,也可以了解基本常识,消除内心的矛盾和焦虑,提高生活质量。

(二)药物治疗,锦上添花

1.激素治疗

如环丙孕酮就具有促孕素和抗雄激素作用,可以通过阻滞雄激素受体,在4周内起到抑制性欲和性交能力的作用。这种治疗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抗雄激素

如口服小剂量醋酸甲羟孕酮,该药属于抗睾丸素制剂,能明显减低生理的睾丸素效应,用以治疗露阴症等性心理问题取得疗效,但主要副作用是产生抑郁状态,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抗焦虑药

如丁螺环酮,用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4.抗抑郁药

氯米帕明(氯丙咪嗪)、氟西汀,用以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

5.抗精神病药物

如硫利达嗪用以治疗露阴症或其他性心理问题患者。

(三)心理治疗,标本兼治

1.评估

这是必要的内容,需要排除器质性原因,初步了解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2.行为疗法

厌恶条件疗法对各类型的性心理问题有明显疗效。想象性内隐致敏法结合厌恶条件化疗法,所获得的疗效更好。

3.认识领悟疗法

治疗露阴症、窥阴症、摩擦症和恋物症效果较好,但必须要求病人有求治的愿望,并和医生积极配合。不少求助者了解了自己的性问题形成的根源,往往能够自然地接纳自己,面对问题,情绪获得释放,对消除个人性心理问题具有很强的心理暗示作用。

4.性意念纠正

通过一些特定的训练,比如橡皮筋手环,使求助者在性意念和行为治疗之间形成有效连接,再如感觉集中、意念放松等技术,唤起求助者自然的性反应,建立正常的性生活模式,消除性心理问题。

总体说来,性心理问题是可以防范、可以矫正的,方法和途径也是多方面的。根据多年来个案辅导的经验,笔者认为“早期发现、科学诊断、积极矫正”是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笔者在此呼吁家长、学校、社会应该给予有性心理问题的个体更多正向关怀和科学引导,甚至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女性生理健康论文

《女性生理与健康》 院系:信息学院 班级:信管11-2 姓名:胡晓迪 学号:201101051008 生活中,你是否只在意自己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健康问题?为了美丽的容颜和婀娜的身段不惜一切手段,虽然得到了暂时的美丽,却失去了永远的健康。 有人说,谈到女人就好像是在谈文章,最好的文章应该是自然流露,毋庸雕琢,所以,作为一个女人不应该只注重于外表的化妆,更重要的是改变内在的体质,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台湾女作家罗兰说:“我承认苗条的女人是十分好看,但为了瘦几分而节食值得吗?饮食混乱会导致各种疾病,我们希望见到的首先是健康的女人,然后才有资格谈美丽。” 是啊,健康的才是美丽的,精力充沛的女人才会让人赏心悦目。健康不仅仅是美丽的前提,也是人生成功的根基。惟有保持健康的身心,才能用最大的热情去工作,去成就心中的梦想。 知难行易,好多女性都不了解自己的身体,不把经常遇到的保健问题当作一回事,认为它是小事。可是它的确给您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如果您忽视了这些小问题,亚健康状态或是疾病迟早会来找您的身体算帐。 很多女孩对自己的身体并不是很了解。因为对生理构造的不了解,有些人即使生病了也不知道。女性的自身保健很重要。女性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女性更容易患上各种妇科疾病,一些妇科疾病如果不加以注意,就会危害女人的一生。许多妇科疾病没有引起女性的充分重视,使原先轻微的,隐藏的妇科疾病变得严重,甚至导致癌变,最终夺去生命。所以,女人要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要重视身体上的每一个病变,远离疾病的困扰。 这篇文章我主要想讲一下青春期的健康问题。 痛经是女人无言的痛。青春期的女孩多数都有过痛经的经历,我们当然有足够的理由痛恨月经------比如要命的腹痛,比如难忍的腰痛,再比如让人情绪变化无常的荷尔蒙。的确,一个月里总有几天像是人生的灾难日,你甚至开始怀恨自己身为女人!但是,先别忙着指天骂地,其实你也可以选择只享受做女人的乐趣而不必承担太多的痛苦,只要你懂得如何适时的呵护自己。 痛经是未婚女青年常见的一种症状,大多是由于月经期子宫收缩引起,一般表现为小腹胀痛,疼痛难忍的感觉并不常发生。 痛经的诱因 除了继发性疾病引起的痛经外,多数人的痛经都是原发性的。即女性在行经期或经期前后发生的下腹部疼痛,常伴随有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的可出现面色苍白、手脚冰冷,冷汗淋漓等症状,并伴随月经周期反复发作。一般从初潮

性健康教育的新认识

性健康教育的新认识 在本学期选修了性健康教育课以后,使我转变了思想,更新了观念,提高了认识,不再谈性色变,把性视为禁忌、洪水猛兽。下面我将就谈谈现在的自己对性健康教育的认识。 一、加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青春期是性发育的一个重要时期。步人青春期的大学生由于性器官的发育成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等方面的问题。一些大学生在性生理、性心理健康或性行为上出了问题,往往与他们对性知识的无知或对其教育不当有关。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交往的增多,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国内大学生的眼界不断扩大,大学生对恋爱、婚姻、人生价值的看法也大为改变,大多数同学能正确对待、正确处理,但也有不少同学在西方“性自由”、“性解放”思想的影响下,出现了心理与行为上的偏差。因此,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让大学生在青春期学习性知识,熟悉青春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了解优生优育知识,明确个人在爱情、婚姻、生育问题上应有的态度和责任,帮助我们正确对待正在萌发与发展的性生理和性心理问题,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21世纪高素质的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和创造者,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 1.性生理教育。性生理是性科学知识的基本内容。应当让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大学生知道进入青春期后自己在身体上会发生哪些变化,什么是第一性征,什么是第二性征,女孩为什么会有月经,男孩为什么会分泌精液,什么是遗精、早泄、梦遗、性幻想……这些现象为什么会产生,怎样正确认识手淫、性病的产生与危害、艾滋病的传播与预防等。这些知识对于增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 2.性心理教育。性心理教育是在性生理教育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性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知道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的生长发育,自己在心理上会产生哪些变化,情绪上可能产生哪些波动,从而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和焦虑、自罪与自责感,积极认同自己的性别角色,防止角色的心理错位,了解健康人格的标志,主动建树健全人格,防止和矫治各种偏态或病态人格,防止性心理疾病的发生。 3.性伦理教育。性伦理教育也是性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这是对大学生在两性方面进行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教育。主要涉及到如何正确认识对待男女性别差异,要彼此相互尊重;如何正确认识处理两性之间的情感,如何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等,这方面的教育可与恋爱观教育结合进行。大学生已进入青春中期,正值“恋爱季节”,在恋爱过程中会出现诸多性生理和性心理方面的要求,如何把握自己,掌握接触分寸,区别婚前接触与婚后接触的界限,坚持两性交往中的道德原则,不要因感情冲动而发生性行为。这些方面的教育可增强学生的责任感、道德感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加强性健康教育的策略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对策#(精选.)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对策 当代大学生存在对大学环境不适应、无法承担巨大的求职和就业压力、自我定位出现迷惑等问题,为此,可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巧,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分析和研究他们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育和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树立乐观向上的精神;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增强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现状 我国大学生多数处于青年中期(18~24岁)这一年龄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完成,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种种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未成熟。如何促使大学生心理日益成熟,使其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成年人,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青年中期是走向成熟的关键期,此时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很容易造成心理冲突,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竞争与求职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在高中阶段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入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使这些学生心理比较脆弱,缺乏挫折承受力。进人大学后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随着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也加剧了大学生内心的冲突,使他们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再加上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大学环境的不适应 进入大学后,发现成绩优异的同学有很多,他们在高中时代作为佼佼者的优越感消失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使一部分学生无法适应。在思想上,大学生往往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认识不清。学生在考大学前往往被灌输了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一生无忧等片面的观念。但进入大学后,他们感到学习考试的压力还是那么大,竞争更加激烈,还要面对就业的压力。这种现实与美好理想之间的差距,使很多大学生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而在生活上,大学生要自己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如何与同学室友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更是摆在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面前的一大难题。在学习上,学习方法的改变同样困扰着一部分大学生,他们习惯了以往中学里老师手把手的教育方式,对于大学老师的教育方式很不习惯,以致课业落后,自尊心受到打击,出现焦虑、甚至对学习失去信心等心理问题。 2.无法承担巨大的求职和就业压力 就业的双向选择,使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这在高年级学生中表现尤为显著,许多大学生在大四毕业前或毕业后都没有找到合适工作,心理问题也就随之凸现出来。但相对于城镇学生,农村学生因家庭经济状况等影响对能否就业就更为敏感,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比城镇学生相对更多一些。 3.恋爱与性心理发生问题 这也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一般包括单相思、恋爱受挫、恋爱与学业关系问题、情感破裂后的报复心理等。随着生理和性心理的成熟,大学生对性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生理发育、两性关系、恋爱等方面也经常出现心理困惑和障碍。一些大学生因一时冲动,或早婚早恋而荒废学业,或未婚先孕而痛苦不堪,或触犯刑法,走上犯罪的道路而留下终生遗憾。 4.自我定位出现迷惑大学生心理渐趋成熟,开始积极地思考人生,不断反省自我,探索自我,经历着种种内心自我评价与认知的矛盾和迷惘。对于学习为了什么,将来想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希望得到什么样的人生等问题的思索使大学生心理起伏很大,如果没有适时的引导,很容易诱发心理障碍。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才的关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大学全 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大学生,首先应该具备这种优良健康的心 理素质。今天小编为大家分析一下大学生心理健康。 如何来判断大学生心理是否正常: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往往面对着各种心理压力,种 种心理压力积压在一起,久而久之,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作为天子娇子,心理健康 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因此,在大学校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 一件迫在眉急的事,具有预防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的发生,及时为学生疏通心里,排 解压力,指引方向的作用。 那么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如何来判断自己或者是周围人的心理是否正常呢,以 下有三项基本原则:首先,心理与社会环境是否趋于一致。其次,心理与行为行动是 否趋于一致。最后,人的情绪在一个阶段内是否稳定。 如果一个人出现了与以上违背较大的情绪,那么他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 那么什么叫心理障碍呢?它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 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 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它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 和行为方面。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 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如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该如何自我调节: 大学生有必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做到心理健康。我们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1、增强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 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心境的良好和乐观向上的情绪,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 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性教育与性科学论文 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

谈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 摘要:本文阐述了对青少年开展性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以及探究了青春期开展性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如何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旨在对青少年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些许指导意义。 关键词:青少年青春期性教育 青春期是由儿童到成人发育的一个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的青少年, 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着变化。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对性多了几分好奇, 几分憧憬, 同时也多了几分迷茫, 几分困惑。由于缺乏必要的性知识, 难以用理智驾驭生理冲动, 青少年在迷茫、无知中的探索和尝试就变得十分危险。因此, 在初中阶段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 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性健康教育的普及程度反映了社会文明发展水平,也体现了国家对全民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所以,发展性健康教育,普及性科学知识,养成健康的性心理,培养良好的性道德,是全民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是对青少年儿童负责的具体体现。 一、性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 性健康是指具有性欲的人在躯体上、感情上、知识上、信念上、行为上和社会交往上健康的总和,它表达为积极健全的人格、丰富和成熟的人际交往、坦诚与坚贞的爱情和夫妻关系。它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三个方面内容。 建国以来,我国性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艰难的历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性教育的禁闭阶段(1949-1977年)、性教育的萌动阶段(1978-1987年)和性教育的发展阶段(1988年至今)。近些年来,我国性教育的话题被广泛涉及,总结起来具体有如下特点和局限性:一,针对青少年人群的性教育政策缺乏统一性和权威性;二,青少年性教育的相关政策的执行机制有较大的缺陷,从而影响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三,我国传统的青少年性教育基本上表现出以意识形态为本的特征,忽视了面对处在人生奠基、发展最重要时期的青少年的特殊心理和生理需求,尤其忽视了对人的生命的关怀。 虽然现在处于性教育的发展阶段,但我国性健康教育也还存在不少认识误区。一,青春期是指儿童逐渐长大为成年人的一个过渡期,是根据第二性征的出现和生殖器官功能逐渐成熟而指称为的一个特定阶段。所以,人们普遍认为性健康教育就是青春期生理教育,其实生理健康教育只是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二,认为部分高中生已通过非正规渠道对“性”有了一些了解,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便可了解性知识,无须专门进行系统的教育。事实上,青少年大多对“性”问题具有部分似是而非的观念或看法,在观念选择与行为确立方面尚需指导,如果在学校教育体系内没有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明确的性健康教育,就会使学校教育与学生自身认知体系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三,认为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难以有效开展,普通存在放不开、讲不透的状况,导致收效不大甚至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有的学校干脆用校规严格禁止中学生谈恋爱。也许这种做法简单甚至短期有效,但与性健康教育的真正目的却是背道而驰。 虽然在性教育的发展阶段, ,我国已经出版发行了40 多种针对青少年的有关性的教材,如《性医学》、《学生性健康教育系列读本》等等,但无一不存在“放不开,讲不透,没人看”的问题。尽管有关“青春期教育”的文件发了不少, 但实质性推进不大, 导致各地贯彻执行各行其是, 实施效果也难尽如人意。一项新的性教育现状调查发现, 93. 2% 的高职

性健康教育心得体会完整版

性健康教育心得体会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 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这个学期我有幸选上了学校开设的《大学生性健康教疗》课程?说到体会,一个词,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以前我从来都不知道的知识,以前总认为自己了解的很多,但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才知道我对这方而的知识还很浅薄。而我欣然地选择了这门选修课。 课程确实很有意思,生动形彖。以前从来没有在这样一个公共场所听人这样公开的讲 “性”,而且也打破了我看见的大课堂的纪录,从来没有看见过这样大一个教室坐得满满的. 而且毎个人都还这么认貞的在听,对老师都抱有很大的期望,我能看出她们眼中的求知欲有多么的强烈。 说真的老师讲得很好,讲课也非常生动有趣?但绝对不会让你觉得低俗、下流。老师给我们讲起了关于“艾滋病"、“婚前性行为”、“安全套”等墩感话题等知识,在高校课堂上不再缰羞答答。我觉得在髙校开设这门课的好处非常多。开设这门课程一方而是一件好事,说明我们正在进步,正在准确的认识我们的性教育:另一方而也说明我们的教育是存在问题,这样的性教育是不是太迟了些,对于已经成年人阶段的高校学子是否就像一个笑话。 我们应该改变我们的观念和意识,我们常常说中学的“生物课"没有上好,是因为老师没有传道授业解惑.没错,这是老师的责任,但是我们也该改变我们的认识,抱着正确的认识态度,去学习,千万不要简单认识就是交我们如何爱爱,我认为我们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对于自己有了一个交代。因为我学到了别人没有学到的,我在这方而的知识比别人多,我对这感到骄傲。 通过学习我彻底认识了自己的身体的构造,认识了自己的性器官,认识男女对方的身体,同时从我自己的经历我能够非常淸楚的明白性教冇的必须性。我以后把学到的知识会传授给我的朋友以及更多的人让他们也少走弯路。 实.性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疗和社会教疗中的一项内容.性健康教育不是只靠老师就能完成的,他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进而促进性教疗的开展。我们发现许多人谈论性教育都是在孩子身上做文章,很少强调对成年人的教疗,英实在现在成年人也缺乏对性的了解和性的知识。很多家长对孩子是避而不谈,更有的是谈性色变。甚至有些老师也是谈性色变,好像只要一谈到性这个词就是下流的、羞耻的。更不用说对学生进行性健康教疗。头脑中还存在“无师自通论"、“教冇诱发论”、“素质无关论”的错误观点。不同程度地阻碍了性教育,性教育的有效开展。所以家长和老师一泄要转变性的观念.正确的教冇和引导,了解孩子齐阶段的身心发疗规律和待点,理解孩子和尊重孩子?提高性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帮助懵懵懂懂的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在学校,不要认为一谈到性就很下流很色,只有很色的人才去上这门课,才去了解这方而的知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们的性教育应该从幼儿就开始. 特別是初中的生理课一企要上好,不要避而不谈,这样这会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增加性的神秘感,反而会引起不良的影响。篇二:学列性健康教冇课的感想 学习性健康教育课的感想 最近“高校性教rr成为一个热门的词语,据《扬子晚报》报逍,9月14日,记者采访获悉,南京几乎所有的高校都驻扎着同伴教育团队,这个由卫生部门发起、由接受过正规培训的学生组织的团队专门负责讲授性知识。个别高校还开设了性教疗选修课,“艾滋病”、“婚前性行为"、“安全套"等敏感话题,在高校课堂上不再羞羞答答。对于这样活动.一方面是一件好事,说明我们正在进步,正在准确的认识我们的性教育:另一方而也说明我们的教育是存在问题,这样的性教育是不是太迟了些,对于已经成年人阶段的高校学子是否就像一个笑话一样,都这年纪还有什么不懂的,不就是男女之间那俩是吗,也就是关系我们的准确认识问 在这里我想说一下,性教育在髙校扩展并设立苦业是我们教冇在前进的表现,首先,这门课存在一个字眼就是“性”,一说到性就是男女之间的爱爱,实际这是一个肤注的认识,那种行为只是我们的生理需要而进行一项运动,貞正的“性”有何指是这么一件事呢英次,大部分对于存在着惧怕感,似乎这是充满了罪恶的,虽然我们的同学再进行男女之间搂搂抱抱的性行为,但是仍然对于性还是不敢谈和彻底的接触它,深入的了解到,故在选择这门课是,很多人不够勇敢,怕貝他同学会说,你怎么选择这样一门课,就是还想觉得你思想上有问题,充满了邪念,对于接受这门知识畏首提尾,而我欣然地选择了这门选修课;最后?我们虽然每一人都是成年人的阶段,但是对于性可以说还是处于幼儿园认识的阶段?我们应该改变我们的观念和意识,我们常常说中学的“生物课”没有上好,是因为老师没有传道授业解惑,没错?这是老师的责任,但是我们也该改变我们的认识,抱着正确的认识态度,去学习,千万不要简单认识就是交我们如何爱爱.我曾经上过一门选修课是“性健康教育"这门课,一切皆与性有关,在现在看来,我们的选择是正确,对于自己有了一个交代,能够正确的是认识某一件事.改变自己保守的观念,享受一种美,因为有人说过性是一种美! 下而本人谈一下自己上了这门课的感想. 改变观念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感想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我认为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 心理咨询,是指咨询员运用心理学的知识,通过询问等方法解决其心理困惑。心理咨询事实上是帮助来访者实现心灵再度成长的过程。那些认为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会去心理咨询的观念是不对的. 总之,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来访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 通过这学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的学习,我对心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首先是对心理学的发展史有了一定了解,然后是学习了一些团体活动的知识,并且在参加活动课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很多人生的知识,在团体活动中大家彼此敞开了自己的心扉,积极的参与到了集体的活动中,在此中再一次体现了集体的力量… 在心理咨询的活动课中,我认识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时心灵事多么的需要他人的呵护,那种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让人体会到交流得喜悦,我们的心理咨询的模仿有时会让人感觉像节目表演,但是大家真诚的心却又不能不让感动,初次它让我体会到了那种帮助别人的喜悦。 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活跃课堂气氛,真正达到育人效果。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活跃的生动的并且有一定新意的活动中受到教益和启迪,促进知行的结合。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激发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结,形成了信念之后,进而需要在行动中表现自己。此时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把健康高尚的情感向外投射,为他们提供展现自己行为的机会和场所。 这学期我还参加了我们学校的心理协会---沁心港湾,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在一起共同努力,不仅学到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识,还为其他同学提供心理方面的服务。特别是今年的5. 25活动更是深深的感动了我,老师与同学们的亲密交谈让同学们,还有我有懂得了很多很多……而且在这里我可以把在心理课上学到的知识付诸与实践,让我学而致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职责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工作职责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为加强我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和科学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须履行下列职责: 一、结合我校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实际情况,负责对全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中、长期规划,制定每学年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广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查,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部分有严重心理问题学生进行重点监控,定期追踪; 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题讲座和心理健康教育网页,全方位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的方法; 四、开展个别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心理障碍和进行危机干预,引导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五、构建学校、学院、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及时解决学生可能遇到的心理困惑或问题; 六、组织培训心理辅导员和学生心理委员工作,并指导各院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咨询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心理问题防护网; 七、指导大学生心理协会活动,发展朋辈心理辅导; 八、不断规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程序,完善管理方法,强化日常管理与服务,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九、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 十、积极参与全国和上海市举办的学术年会和研讨活动,加强与兄弟院校的联系,合作和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 十一、认真完成上级部门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配合各职能部门工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企业安全生产教育与企业文化学习心得 题目安全生产教育与企业文化学习(2)学习内容企业学习心理健康教育院部专 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学习企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企业指导教师学校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撰写要求 一、文本格式 按论文格式撰写。 字体:题目,小二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1行;1级标题3号黑体,2级标题(如)小3号、黑体;3级标题(如)四号、黑体,4级标题小四号、黑体,1~4级标题左顶格, 上下各空行(6磅);正文,用小四号、宋体,行距22磅。正文段首(包括4级以下的标题)空两个汉字。 三、资料装订 统一用a4纸打印,并单独装订成册。 四、学分安排和成绩评定 1、本环节计学分。 2、学校任课教师应结合学生平时成绩和撰写的学习心得,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并及时完成成绩上报。 3、学生的学习心得撰写应在第六学期第20周内完成。 4、本环节的成绩按百分制评定,其中,平时成绩占60%、学习心得报告的撰写成绩占40%。 五、字数要求 1000字及以上。篇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得体会 我认为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 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 心理咨询,是指咨询员运用心理学的知识,通过询问等方法解决其心理困惑。心理咨询事实上是帮助来访者实现心灵再度成长的过程。那些认为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会去心理咨询的观念是不对的. 总之,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 题的来访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通过这学期对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我对心理知识有 了一定的了解,首先是对心理学的发展史有了一定了解,然后是学习了一些团体活动的知识,并且在参加活动课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很多人生的知识,在团体活动中大家彼此敞开了自己的心扉,积极的参与到了集体的活动中,在此中再一次体现了集体的力量… 在心理咨询的活动课中,我认识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时心灵事多么的需要他人的呵护,那种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让人体会到交流得喜悦,我们的心理咨询的模仿有时会让人感觉像节目表演,但是大家真诚的

性与健康论文1

性与健康 摘要:性与健康主要介绍了性生理,性心理,性行为,性功能、性心理障碍等方面的知识,具有重大的意义,填补了德育方面的空白。 关键字:性、健康、性行为、教育、心理 性与健康这门课程主要从性生理,性心理学基础,性行为,性功能、性心理障碍,同性爱,生育与性健康,性道德,性犯罪,女性性问题,药物与性健康,常见疾病与性健康,性传播疾病等内容给我们讲解了关于性与健康的一些基本知识。我从中也感觉获益匪浅。 现在就简单介绍下其中的几个方面。 性生理主要指两性生理特征及两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卵巢、巴氏腺、前庭大腺。男性生殖系统包括阴囊、尿道唇、阴茎、睪丸、尿道球腺、前列腺。而性心理是指性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指与性有联系的或以性为内容的各种心理过程以及与人格特质相联系的关于性的心理活动。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性本能,追求性欲的满足就是心理发展的内驱力。他把与生存本能相联系,并用以机体的性需要的心理能量称之为利比多,利比多是性欲的原始动力即性欲的内驱力,是支配人们一切心理活动的“心理动力”,在人的不同发展时期libido投放于身体的不同部位,并以此为标准而将人的性心理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它特定的社会化的任务,如果社会化过程出现障碍,以后将可能是导致人格障碍和一切心理疾病的病根。性心理的发展一共分为口欲期、肛欲期、生殖器预期、性欲潜伏期、恋爱生殖期这五个时期。 性行为广义上是指为满足性欲、获得性快感而从外部所能观察到的一系列动作和情感反应,包括性交、自慰、接吻、拥抱和接受各种外部性刺激形成的性行为;狭义上是指两性通过性交手段满足性欲并得到性快感的行为。而现代医学则

大学生性健康教育

大学生性健康教育 论文标题: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意义与影响 《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是以性生物学、性心理学、性社会学和性教育学等研究性科学发展规律的学科为理论基础,从人类性的生物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等三个角度,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系统、客观的性健康教育过程。内容包括性解剖、性生理、性发育、性卫生保健、性活动规律,性心理发展过程、不同发育阶段的性心理与性意识、性心理活动过程,人口与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性传播疾病、性道德与性法律、性美学等内容。学习这门课程可以让大学生了解一些性方面的知识,从而对大学生的生活、认识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周围的人。 一、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意义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的学生几乎没有接受过性健康教育,在中小学阶段基本上都是“谈性色变”。如果你在校园中大胆的谈性,同学、老师都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你,甚至会接受教育。由于社会因素和道德观念的影响致使部分学生性知识贫乏,社会伦理道德评判标准低下,产生的心理矛盾冲突或不正当的性行为方式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性科学研究的发展,人们渐渐的接受了性的知识,并且敢大胆的谈性,因此不少学校也开展了性健康教育课程,丰富学生的性知识,以树立正确性心理性道德观念。通过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我知道了性行为与性冲动是青春男女正常的现象。 在生活及认知上性教育对于大学生高尚性价植观的形成、科学性知识的获得、正确与异性交往行为规范的建立、高雅性审美观念的塑造以及恰当性自护能力的掌握有很大的作用。同时也使大学生正常看待自己生理及心理的变化,以便于大学生更快更早的适应这个角色。从某种角度上说,可以预防大学生性犯罪,现在是信息时代,不可否认关于性的信息来源多,错误率也多。没有办法也不可能阻止学生去接触这些信息,与其教师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把学生同这些东西隔绝开来,还不如多花点工夫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具体的做法应该让学生对事物的分辨与判断中增强能力,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不但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性罪错,而且还可以为大学生日后的美满幸福的生活打下重要的基础。性教育不仅仅是性生理知识的教育,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教育。 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来说,加强性健康教育有利于推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性健康素质成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大学生应通过性健康教育,增强大学生生态保护与发展意识,提高他们的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大学生综合素质、人格魅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是对性健康观念的认知和践行,这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融人社会的基本要求。同时大学生朝气蓬勃,自我发展意识强烈,但有些学生往往急于求成,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社会系统整体价值的认同,缺乏对自然的关爱和环境保护意识。性健康素质则是现代社会提出来的面向未来做出抉择的新能力,只有它被充实到大学生的素质中,成为大学生基本的人格素质,大学生在未来工作和生活中才能有生态的思维和生态的行动决策。也只有这样,“真、善、美”的统一与“人的全面发展”才是完整的和可能的。在马克思那里,“真、善、美”统一的思想是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重要哲学基础。现在,通过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教育要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争取一个广阔而光明的前景。“毫无疑问,教育不可能置身于思想和行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意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大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帮助大学生解决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为起点,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和顺利社会化为归宿。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目标: 1、初级目标—防治心理疾病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目标是防治心理疾病,维护心理健康。这是它的特色,也是实现其他目标的基础。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变革的社会背景之下,又正当人生发展的过渡时期,当他们面临的冲突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又得不到外界帮助,就可以引发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反应,严重的会导致各种心理疾病,甚至引起自杀或伤害他人。心理健康教育能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对不良心理现象和行为予以矫正和治疗。 2、中级目标—完善心理调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中级目标是指导学生深化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了解,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优化心理素质,提高挫折承受力,增进社会适应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即通过性格品质的优化,提高德育的有效性;通过心理能力的强化,促进智育的高效化;通过健康心态的培养,促进健康的全面化;通过内在动力的激发,促进自我发展的主动化;通过行为习惯的优化,促进个体的顺利社会化。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交友、恋爱、择业等一系列生活事件中常会遇到挫折,由此而产生心理困扰。由于心理发展尚未成熟,自我调节能力尚不完善,挫折引发的情绪波动常常十分强烈,从而影响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健康成长。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中级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3、最终目标—促进心理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健全个体,适应社会,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促进心理发展。同时,保持对客观社会的积极、主动地适应,实现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和谐与统一。当代大学生由于自身存在的某些弱点和局限,常常会影响他们的适应与发展,阻碍潜力的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帮助大学生认清自己的潜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而充分地发展自己,完善人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面临着学习、交友、恋爱、就业、成长等种种问题,他们渴望成才,追求卓越。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才的基础,拥有健康的身心是他们成人、成才、成功的重要保证。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方式,所以,要进一步提 高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制度化的育人活动,其特定的工作范围在心理领域。心理健康教育只有把“育心”作为自己的立足点,才能得到学生和社会的认可。这一结论得到了有关实证研究的支撑。据黄希庭、郑涌等的调查,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观评价呈现如下特征:“从心理健康教育中收益最大的是丰富了心理健康知识(95%)、了解心理素质的重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安全

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整体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们在追求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关注着心理健康,作为天子骄子的大学生也不例外。现今的大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充满着色彩浪漫的情感,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心理问题和冲突。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对作为天子娇子的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 心理健康是由心理卫生的概念延伸过来的。心理健康通常是指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心理卫生则是指一切维护心理健康的活动及研究心理健康的学问。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 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 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 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 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人 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 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

论述大学生性健康和性教育课程论文

论述大学生性健康和性教育课程论文 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意义与影响 《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是以性生物学、性心理学、性社会学和性教育学等研究性科学发展规律的学科为理论基础,从人类性的生物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等三个角度,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系统、客观的性健康教育过程。内容包括性解剖、性生理、性发育、性卫生保健、性活动规律,性心理发展过程、不同发育阶段的性心理与性意识、性心理活动过程,人口与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性传播疾病、性道德与性法律、性美学等内容。学习这门课程可以让大学生了解一些性方面的知识,从而对大学生的生活、认识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周围的人。 一、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意义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的学生几乎没有接受过性健康教育,在中小学阶段基本上都是“谈性色变”。如果你在校园中大胆的谈性,同学、老师都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你,甚至会接受教育。由于社会因素和道德观念的影响致使部分学生性知识贫乏,社会伦理道德评判标准低下,产生的心理矛盾冲突或不正当的性行为方式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性科学研究的发展,人们渐渐的接受

了性的知识,并且敢大胆的谈性,因此不少学校也开展了性健康教育课程,丰富学生的性知识,以树立正确性心理性道德观念。通过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我知道了性行为与性冲动是青春男女正常的现象。 在生活及认知上性教育对于大学生高尚性价植观的形成、科学性知识的获得、正确与异性交往行为规范的建立、高雅性审美观念的塑造以及恰当性自护能力的掌握有很大的作用。同时也使大学生正常看待自己生理及心理的变化,以便于大学生更快更早的适应这个角色。从某种角度上说,可以预防大学生性犯罪,现在是信息时代,不可否认关于性的信息来源多,错误率也多。没有办法也不可能阻止学生去接触这些信息,与其教师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把学生同这些东西隔绝开来,还不如多花点工夫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具体的做法应该让学生对事物的分辨与判断中增强能力,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不但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性罪错,而且还可以为大学生日后的美满幸福的生活打下重要的基础。性教育不仅仅是性生理知识的教育,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教育。 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来说,加强性健康教育有利于推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性健康素质成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大学生应通过性健康教育,增强大学生生态保护与发展意识,提高他们的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大学生综合素质、人格魅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是对性健康观念的认知和践行,这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融人社会的基本要求。同时大学生朝气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发展 考试题型:七题简答题,每小题五分(有标准答案) 论述题,前几小题10分,后面的题有15分,20分(无标准 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送分题为必考题!!! 第一章 1、心理学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精神)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背诵) 2、心理学研究对象:心理过程和个性。(背诵) 3、具体内容(理解,详见书第2-6页):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情感过程(情绪)---快乐、愤怒、悲哀、恐惧Array意志过程---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价值观 个性心理个性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自我意识 4、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背诵,送分题) 1)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2)独立的生活能力 3)正确的自我意识,能悦纳自我 4)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5)协调和控制情绪的能力,心境良好 6)良好的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 7)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和谐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5、(送分题) 我校心理咨询中心预约电话:84399187 时间:8:00-21:00 地点:大活303 仙林大学城心理咨询电话:85891916 第二章 1、心里咨询定义(理解,书第16页) 1)不只是信息提供 2)不是社交谈话 3)不只是说教 4)不是逻辑分析 5)不只是忠告和建议 6)不只是安慰

辅导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位受过专业训练的辅导员,致力与当事人建立一个具有治疗功能的关系,来协助对方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以至可以克服成长的障碍,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使人生有统合并丰富的发展,迈向自我实现。 2、心里咨询基本原则(理解,书第18页) 保密原则自愿原则发展性原则 3、大学生什么时候需要心里咨询(背诵) 1)生活中遇有重大选择,犹豫不定时 2)学习压力大,无力承担但又不能自行调节时 3)初涉世事,对新环境适应困难时 4)经受挫折后,精神一蹶不振时 5)在社交方面自感有障碍时(如怯懦,自我封闭等) 6)恋爱遇到挫折时 7)患有某种身体疾病,因此产生心理压力时 8)睡眠状态发生改变,初期失眠时 第五章 1、性格与人格(理解) 人格的形成因素:遗传因素,家庭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书第73页) 性格的特点:后天形成,适应环境,相对稳定,可变 第七章 1、学习动机/风格(理解) 1)定义:学习风格由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构成,它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做出反映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 2)特点 1))独特性 学习风格是在学习者个体神经组织结构及其机能基础上,受特定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长期的学习活动而形成,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2))稳定性 学习风格是个体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经形成,即具有持久稳定性,很少随学习内容、学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学习风格的稳定性并不表明它是不可以改变的,它仍然具有可塑性。 2、三个记忆系统(理解)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大学生学习能力、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切实做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工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健全的人才基础,是大学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经济加速发展、竞争激烈,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带来一定的冲击。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带来经济的繁荣、商品的极大丰富,物质、金钱的诱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以往那种上了大学就如同进了保险箱的想法正逐步被摒弃。现阶段,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面临的各种压力和竞争也越来越大。大学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包括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生存压力,甚至还有因人际关系问题而产生的各种压力,这势必导致大学生心理压力剧增,精神上容易出现迷茫和困惑。 在教育体制方面,我们现行的教育文理分科现象不合理。青少年在进入高中之后,进行了文理分科,所受到的教育难免不平衡。比如,有很多理工科的高才生,在人文知识方面,对社会的认识方面以及社会化程度及人际关系等方面,水平都较低。这种学校教育上的不平衡,也是影响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正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招生并轨、交费上学、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弹性学制、主辅修制、双向选择及自主择业等改革方案的实施在大学生的心理上产生了较大影响,一些学生表现出过多的焦虑、不安、失落、无所适从的现象。 从主观上来看,广大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从未成熟到成熟、未定型到定型的变化时期,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往往很难科学准确地观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一些不正确的观点容易左右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从心理上他们也容易出现不良情绪,如果在这个时候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适当的调节,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特别是“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各种思潮在社会上影响较大,学生中不少人的理想信念比较淡漠,这对当前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的养成无疑有很大的影响。大学生基本上都出生于改革开放年代,物质条件比较优越,经历的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单一过程,生活阅历浅,社会经验少,往往是对成功和荣誉体验多,对风浪和挫折体验少,尤其是独生子女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较差。这些单一的生活经历和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往往是形成青年学生人格不完整的因素之一。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日趋严重。据有关调查显示,全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54.4%。有28%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10%的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这表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相当严重,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产生的困扰和冲突,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又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