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 知识讲解-高二语文人教新课标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 知识讲解-高二语文人教新课标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 知识讲解-高二语文人教新课标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

编稿:程彦芳审稿:姜虹

学习目标

1、了解阮籍、陶渊明及其诗文,了解两首诗创作的背景;

2、理解体会这两首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这两首诗歌中借景抒情或运用对比等表达技巧。

知识积累

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阮籍(201-263)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其父阮瑀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阮籍与嵇康齐名,同为为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阮籍年轻时很有政治抱负,但生活在魏晋易代之际,为了全身远祸,他不得不在政治漩涡中小心翼翼。《晋书·阮籍传》记载“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籍早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司马昭)初欲为武帝(司马炎)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他的诗歌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神话传说、以景寓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曲折隐晦地抒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形成了言近旨远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352或365或372或376-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市)人。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2、创作

(1)阮籍的创作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计平生所作之诗,总题为“咏怀”。是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主要作品有《咏怀诗》82首,抒写内心的苦闷,揭露现实的黑暗,充满愤世嫉俗之情,限于政治环境,《咏怀诗》大量运用比兴寄托,借古喻今的手法,诗旨遥深,隐晦曲折。阮籍继承了《诗经》《楚辞》及建安文学的优良传统,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贡献。他的散文《大人先生传》,讽刺世俗庸人的虚伪和贪婪,文笔辛辣至极。辑有集13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阮步兵集》,近人有黄节著《阮步兵咏怀诗注》。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他的《咏怀》82首是十分有名的抒情组诗。其中有些诗反映了诗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在种种醉态、狂态掩盖下的内心的无限孤独寂寞、痛苦忧愤。有些诗表现了诗人害怕政治风险,希冀避世远祸的思想面貌;有些诗借古讽今,寄托了对时政的抨击或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切;还有些诗嘲讽了矫揉造作的虚伪的礼法

之士。总的来说,阮籍的《咏怀》诗以“忧思独伤心”为主要基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在艺术上多采用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2)陶渊明的创作

陶渊明原本是以“兼济天下”的儒家的思想的奋斗目标的,他也确实也曾经为之努力过,做过一些官。但是,他却对官场、现实失望了,所以只能无奈地退守田园来“独善其身”。官场、田园,是陶渊明的人生有着两个关键词。官场的意蕴在于进取,建功立业,实现大济苍生的抱负。田园的意蕴在于退守,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坦然。可以说,官场加上田园才是陶渊明生命历程的全部。然而,我们对于陶渊明的印象主要在他的田园世界里。提起陶渊明,想起的就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生活,就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桃园世界,陶渊明做的事,无非多是“欢然酌春酒”,喝喝酒,“草盛豆苗稀”,种种地,一派安静,一派恬淡,一派潇洒。这当然也是陶渊明,但这个陶渊明并不立体,因为他缺少了官场的历程,或者说他隐去了陶渊明的前半生,隐去了陶渊明归隐的前提——官场的生活。有人说,隐居后的陶渊明仿佛已经找到了他心中的“桃花源”,不再苦恼和忧愁,可是事实却并非完全如此,白天的陶渊明是在田园世界里,那是宁静与坦然的世界,可每到夜晚来临的时候,他的世界里没有了菊花,没有了桃花,也没有了豆苗,变成了我们所陌生的脸孔。关于陶渊明《杂诗十二首》,明代黄文焕《陶诗析义》有云:“十二首中愁叹万端,第八首专叹贫困,余则慨叹老大,屡复不休,悲愤等于《楚辞》。”因此,叹人生苦短是贯穿这组诗作的核心意旨。

3、正始文学

正始是魏废帝曹芳的年号(240-249),但习惯上所说的“正始文学”,还包括正始以后直到西晋立国(265)这一段时期的文学创作。这一时期的政治现实极其严酷。从司马懿用政变手段诛杀曹爽而实际控制政权开始,到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续执政,十多年间,酝酿着一场朝代更替的巨变。他们大量杀戮异己分子,造成极为恐怖的政治气氛。“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文人死在这一场残酷的权力斗争中。

另一方面,司马氏集团为了掩饰自己的行为,并为夺取政权制造舆论,又竭力提倡儒家礼法,造成严重的道德虚位现象。以清醒和理智的思维,面对恐怖和虚伪的现实,知识阶层的精神痛苦,也就显得尤其尖锐、深刻。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学发生了重大变化。正始文人面对严酷的现实,很自然地发展了“建安文学”表现“忧生之嗟”的一面,集中抒发了个人在外部力量强大压迫下的悲哀。

由于周围环境危机四伏,动辄得咎,也由于哲学思考的盛行,正始文人很少直接针对政治现状发表意见,而是避开现实,以哲学的眼光,从时间和空间范围来观察事物,讨论问题。也可以说,他们把从现实生活中所得到的感受,推广为对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的思考。因此正始文学呈现出浓厚的哲理色彩。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构成了正始文学最基本的特点。

正始时期著名的文人,有所谓“正始名士”和“竹林名士”。前者代表人物是何晏、王弼、夏侯玄,他们主要成就在哲学方面。后者又称“竹林七贤”,指阮籍、嵇康、阮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七人。其中阮籍、嵇康的文学成就最高。

字词汇总

1、薄帷鉴明月

鉴:名词动用,照

2、荡荡空中景

景:通假影,月光

3、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掷;抛开。骋:驰骋

课文精要

理解主旨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这两句出自王粲《七哀三首》(其二):“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王粲夜不能寐,起而弹琴,是为了抒发自己怀乡的忧思。阮籍也是夜不能寐,起而弹琴,却是为了抒发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的忧思,他的忧思比王粲深刻得多。南朝宋颜延之说:“阮籍在晋文代,常虑祸患,故发此咏耳。”(《文选》李善注引)李善说:“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意指阮籍生当魏晋之际这样一个黑暗时代,忧谗畏祸,所以发出这种“忧生之嗟”。而清人何焯则认为:“籍之忧思所谓有甚于生者,注家何足以知之。”(《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何氏以为阮籍的“忧思”比“忧生之嗟”更为深刻。史载诗人“善弹琴”,他正是以琴声来排泄心中的苦闷。这里以“不能寐”、“起坐”、“弹鸣琴”着意写诗人的苦闷和忧思。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诗人没有直接点明诗中所抒发的“忧思”,却写清澈如水的月光照在薄薄的帐幔上,写带有几分凉意的清风吹拂在诗人的衣襟上,造成一种凄清的气氛。这似乎是在写自然景色,但是,景中有人。因为在月光下徘徊的是诗人,清风吹拂的是诗人的衣襟。所以,可以说写景正是为了写人。这样写,比直接写人,更富有艺术效果,使人感到含蓄不尽,意味无穷。

孤鸿号野外,翔鸟鸣北林。

继续写景。写孤鸿在野外哀号,而盘旋的飞鸟在北林上悲鸣。如果说,上两句是写诗人的所见,这两句就是写诗人的所闻。所见者清风、明月,所闻者鸿号、鸟鸣,皆以动写静,写出寂静凄清的环境,以映衬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但是,《文选六臣注》中,吕延济说:“夜中,喻昏乱。”吕向说:“孤鸿,喻贤臣孤独在外。翔鸟,鸷鸟,以比权臣在近,谓晋文王。”好像诗中景物皆有所指,似有牵强附会之嫌。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在月光下,清风徐来,诗人在徘徊,孤鸿、翔鸟也在空中徘徊,月光朦胧,夜色苍茫,他(它)们见到什么:一片茫茫的黑夜。所以“忧思独伤心”。这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失望、愁闷和痛苦的心情,也为五言《咏怀八十二首》定下了基调。

这首诗写诗人深夜弹琴和孤独不安的忧思,诗人用象征的手法,通过他夜中难寐、徘徊户外的一系列举动和眼前所见所闻,抒发了一种难以名状又难以排遣的深沉愁绪。

《杂诗十二首》(其二)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白日、素月、西河、东岭、遥遥、荡荡、万里、空中,这些词汇异常的宏阔、浩大,没有大心胸,大手笔是绝写不出来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作为一个大诗人,他的词汇是丰富的,不但可以有出赏菊、种豆的情调,他的胸次之中也有这般宏阔、浩大的意象。之所以能呈现出这样的意象,不仅仅说明陶渊明的词汇丰富,更在于他的生命底色的波澜壮阔。

面对着这样的场景,陶渊明又有何种深情呢?宏大的场景,开阔的境界,是在表达诗人的慷慨豪迈、信心万丈吗?日落月出,昼去夜来,正是光阴流逝。

风来入房户,中夜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上四句,乃是从昼去夜来之一特定时分,来暗示“日月掷人去”之意,此四句,则是从夏去秋来之一特定时节,暗示此意,深化此意。夜半凉风吹进窗户,枕席已是寒意可感。因气候之变易,遂领悟到季节之改移。以不能够成眠,才体认到黑夜之漫长。种种敏锐感觉,皆暗示着诗人之一种深深悲怀。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中“冷”字,表面上是写枕席冷,实际上是写人的心冷。

这里运用了移情的修辞手法。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前两句欲将悲怀倾诉出来,可是无人与我交谈。只有挥杯劝影,自劝进酒而已。借酒浇愁,孤独寂寞,皆意在言外。后两句直抒悲怀,为全诗之核心。光阴流逝不舍昼夜,并不为人停息片刻,生命渐渐感到有限,有志却得不到施展。本题第五首云:“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饮酒》第十六首云:“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可见渊明平生志事,在于兼济天下,其根源乃是传统文化。志,乃是志士仁人之生命。生命之价值不能够实现,此实为古往今来志士仁人所共喻之悲慨。诗中“掷”之一字,“骋”之一字,皆极具力度感。唯骋字,能见出志向之远大;唯掷字,能写出日月之飞逝。日月掷人去愈迅速,则有志不获骋之悲慨,愈加沉痛迫切。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终晓,谓从夜间直到天亮。念及有志而不获骋,不禁满怀苍凉悲慨,心情彻夜不能平静。上言中夜枕席冷,又言不眠知夜永,此言终晓不能静,志士悲怀,深沉激烈,一篇之中,三致意焉。

全诗写一个不眠的秋夜,用环境的清冷衬托出诗人心情的孤独,又以时光的流逝引出有志未骋的悲凄,是陶渊明咏怀诗中的代表作。抒发了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悲哀和世无知音的寂寞。

写作特色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1、象征手法的运用

诗人通过自己夜里难寐徘徊户外的一系列举动和眼前所见所闻,抒发了一种难以名状又难以排遣的深沉愁绪。

2、采用动静相形、情景交融的手法

“起坐弹鸣琴”是动,清风吹拂、月光徜徉、鸿号鸟鸣也都是动。此处的动以如磐夜色为背景,动更衬托出夜的死寂、夜的深重。茫茫夜色笼罩的一切,象征着政治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心灵上承受着的重压。

3、通过具体的意象书写孤独之情

诗歌通过明月、清风、孤鸿、翔鸟等意象写出寂静凄清的环境,以映衬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书写了强烈的孤独感和忧生惧祸之叹。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杂诗十二首》(其二)

1、景、情、理交融

环境的清冷衬托出诗人心情的孤独,时光的流逝引出有志未骋的悲凄,清冷的夜气、无垠的宇宙、短暂的人生、流逝的光阴、未酬的壮志,这些都非常和谐地交融在一起。

2、刻画、渲染,意境独到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这是一个浩渺的宇宙,也是一个飘渺的虚空;“风来入房户,中夜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则刻画了一个清冷孤寂的画面。浩渺的宇宙和清冷的居室在一片浸肤的清冷之中融合在一起。

3、语言朴素平淡,直率自然

全诗读之使人感到好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儿斧凿的痕迹,读之亲切。

知识迁移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释】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这首诗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选这四种表达方式中的任一种,作简要评析。

4、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好的。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

2、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

【解析】1、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根据凤凰“饮醴泉”、“栖山冈”、“彻九州”、“望八荒”的举动,可以初步判断出凤凰志向远大。结合后面的几句及作者阮籍《咏怀》组诗的特点,可以初步判断为“高洁”。

2、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可以回答托物言志、象征、比兴其中的一种,这也是“咏怀”诗歌的总的特点。至于情感,显然作者以凤凰自比(自况),根据它的心情“催藏”、“恨”、“心伤”几个词及伤心的原因的描写“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和“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可以推知,作者是孤独苦闷、壮志难酬。

3、一、二句记叙,概括写出诗人生活环境,第二句揭示的情境对于第一句是极少的例外,所以用一“而”字作坚决地转折;三、四两句议论,以自设宾主的设问方式揭示出心志淡远是在“人境”中独享安闲的缘由。五至八句细致地描写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心境,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自有“悠然”的心境。收尾两句抒发感情,“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

4、示例一:“见”字好,“见”更能显示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南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标志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

示例二:“望”字好,“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僧道云集的南山胜地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的创作原则。

【解析】3、考察队诗歌表达方式的理解。首先要明确四种表达方式的特点,然后结合诗句表述。

4、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用“见”还是“望”,能够自圆其说就好。但是通常以赞同作者的用字更好。

拓展阅读

另一个陶渊明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析读

【高清课堂:另一个陶渊明3分钟整】

析读《杂诗十二首(其二)》

《杂诗》全文: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悽,终晓不能静。

本诗的最后两句就是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念此怀悲悽,终晓不能静。作者情感的关键词:悲悽,是悲凉悽惶的,整夜都没有睡好觉。

为何而悲戚呢?我们先来简单看看其原因。从诗歌来看,悲悽的原因有这样几个:

第一,孤独,“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第二,生命老去,“日月掷人去”;

第三,志向不得实现。

陶渊明在夜晚来临的时候,孤独、悲悽却伴在他的左右。一个人,一个男人,一个中国古代的有文化有抱负的男人,在爱情、婚姻没有缺失的情况下,仍然还感到孤独、悲悽,多数有两个原因:事业、年龄。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很典型地说明了这个问题: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为什么感慨周瑜?因为周瑜有两件事令人所有士大夫艳羡不已:

第一,周瑜建立了丰功伟绩。

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大显身手,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赤壁之战中对战役的胜利起最重大作用的就是东吴的三军统帅周瑜,而不是演义小说重的诸葛亮。周瑜力主与曹操开战,一把大火把曹操烧回了许昌,不但保住了江东,而且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历史格局。中国古人有人生三不朽的说法。要想达到不朽,就要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个指标是水准逐级降低的。明君、圣贤立德,一般人不能企及,但立功却是英雄能够实现的目标。可以说,历史上所有的文人都想建功立业,也只有在建功立业不能实现的情况下,才退到书斋,著书立说,写诗作文的。

周瑜不但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而且还风流倜傥,谈笑间,潇洒至极。正如东晋谢安在淝水之战的表现:“为君谈笑净胡沙”。这怎能不让人艳羡。

第二,周瑜年轻。苏轼难道没有年轻过?不是,他年轻过,但是羡慕的核心是年轻的周瑜已经建立了功业。当苏轼“早生华发”之时,他感慨的是自己已经没有了年龄资本,没有

了建功立业的机会。

其实,陶渊明的心态与苏轼一样,或者说多数中国文人都一样:功业上没有成就,便不能获得社会的认同,更不能名垂青史。年华老去,岁月蹉跎,得不到自己的认同,陷入到深重的悲哀之中。

陶渊明其实是很惜时的,他说: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勉励什么?是勉励自己在桃花源中修炼得一身潇洒、,一身闲适吗?恐怕不是。那又是什么呢?那我们就得看一看陶渊明“有志不获骋”的志向了。

知人论世

陶渊明志在何方?先看陶渊明的知识背景:

道家思想:

老庄的道家思想,就是过清静无为的恬淡、隐居的生活,这在陶渊明的教育背景里是重要的一部分,陶渊明后半生的隐居生活就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思想的。

但陶渊明的教育是多元的,并且很重要的一元,尤其是他的前半生,主要是儒家思想由来指引其生活。

儒家思想: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其二十)儒家教育对陶渊明一生的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

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是六部儒家著作,儒家的基本精神可以用清华大学的校训来概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儒家的精神可以概括成四个字:进取,厚德。“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人生于世,任重而道远,就应该积极改变世界,像孔子那样,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主张,即便是不被任用,仍然屡败屡战。像孟子那样,在国君面前指点江山,慷慨陈词,做一个帝王的老师。同时,儒家教育还要求人要有厚德,崇高的道德,这道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大济苍生,大丈夫生在天地间,对苍生怀有大爱,要有重整乾坤的远大抱负。所以,陶渊明的一生始终崇拜孔子,他的诗歌中有所记述。

游侠精神: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⒀。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殁,千载有余情!(陶渊明《咏荆轲》)这是地地道道、真真实实的陶渊明的诗歌。

陶渊明崇拜孔子很好理解,孔子是儒家的宗师,代表了儒家的精神。那么,荆轲只是一个游侠,怎么会成为陶渊明崇拜的偶像呢?这是因为,荆轲代表的侠的精神也代表了拯救精神。侠是一种独立于社会规范体系之外的一股势力,他们以自己认定的价值判断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他们的价值判断小了说是扶危济贫,大了说是替天行道,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

陶渊明所处的社会是一个极为动荡的年代,东晋政府偏安江南,皇室衰微,军阀交替执政,尾大不掉,陶渊明的儒家思想促使他要拯救乾坤,对游侠的崇拜促使他有着舍生取义的悲情精神,他有远大的志向:猛志逸四海,骞(qian1)翮思远翥(zhù,向上飞)。

无论一个人处在怎样的时代,要想有所作为,必须有一定的平台,陶渊明选择了做官来实现自己的抱负。

他都做了什么官呢?由做官又能看出他有怎样的志向呢?陶渊明一共做过五个官:

1.江州祭酒

短暂便离职,与政治关系不大,不作细论。

2. 桓玄幕府

桓玄是桓温的儿子。桓温是个大人物,出身高贵,权势熏天,是东晋历史上的曹操。曹操说“宁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桓温说“男子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桓温掌握东晋的实际政权,废立过皇帝。桓玄继承父亲的功勋,很有才干。不但如此,颇有二气:一,豪气如项羽,少年得志,登上政治舞台时23岁,登上权力巅峰时34岁,死时才36岁;二,书生傻气,颇有文人气质。两件小事:爱惜书籍,想北伐,先把字画用小船运走,防止毁于兵火;.偷顾恺之的画作,从橱柜后将之偷走,告诉顾画已飞升。

这样一个掌握政权而又有文化气质,甚至可爱的军阀,陶渊明应该是寄托了无限的希望与期待的。

做桓玄的幕府,能与桓玄亲密接触,可以说陶渊明无论从期望值与可能性两点来说,他做官的目的都是很明显的,就是要追随桓玄做一番事业,最好能参与拯救天下的事业,千古流芳。

“陶潜酷似卧龙豪,浔阳万古松菊高。莫谓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父一分骚。”(龚自珍)梁父,代指诸葛亮,心中有天下,且以实际行动支撑起了几乎全部的蜀汉政权。骚,代指屈原,关心国家,关心政治,希望能为国效力。龚自珍的观点是有其道理的,陶渊明也有过类似的心态与行动。

但不幸的是,桓玄这个枭雄却失败了。他逼迫晋朝皇帝禅位给自己,当皇帝几个月后,便被后来的宋的开创者刘裕给消灭了。随之,桓玄也变成了反贼。我们很多人都不愿意把陶渊明与桓玄的这段关系说得太清楚,好像陶渊明跟了一个失败的军阀,有损其高洁形象。其实,历史是不容我们去掩盖的,正因为陶渊明有着这样的经历,他才会有那么深沉的感慨,只有看透了人间的变乱,他才会有那样绝决地转身走向桃花源的可能。我们看待历史、文学,首先要求真,其次才是求善、求美。

3.镇军参军(刘裕)

陶渊明在桓玄败亡之前,因为母亲去世丁忧,回家守孝三年,并没有赶上桓玄的兵败被杀。桓玄死后之后,陶渊明又做了刘裕的镇军参军。陶渊明本是桓玄的幕府,怎么马上又“倒戈”做了“汉奸”,任刘裕的镇军将军了呢?

从刘裕的角度说:

第一,刘裕起兵讨伐桓玄是打着为晋朝服务的旗号,在政治上占有正义性,并且此时还没有流露出篡位的迹象,也还不具备错位的实力。陶渊明对刘裕可能会寄予希望。

第二,陶渊明本是桓玄旧部,但是桓玄兵败时陶渊明在家守孝,并未参与战斗。而且,刘裕征召敌人的旧部,很大程度上能现实自己政权的大度与包容。

从陶渊明的角度上说:

他虽然心情复杂,但是,还是应征为刘裕效力了。

第一,前者桓玄篡位称帝,陶渊明并不赞同。这并不是说明陶渊明对晋朝有多么的忠诚,而是他原本是寄希望桓玄能重整乾坤,使天下安乐,并不是为自己的野心篡位。陶渊明对桓玄的厌恶是会有的。

第二,刘裕此时已经取得胜利,并且这个胜利是清除了桓玄这个篡夺了晋朝政权的叛贼的。刘裕此时权势还不足以篡位,所以依然尊晋朝皇帝为皇帝。陶渊明对这个所谓“重整乾坤”可能还抱有一定的幻想。我们不能要求陶渊明在此时就预测出刘裕会在十几年后篡位的事情。

第三,对于军阀的征召,很难推掉,尤其他有曾是桓玄旧部这个前科,从保护自己角度来讲,陶渊明也会做这个官的。

第四,陶渊明的心胸志向还是隐隐在起作用的,如果要有所作为,还是需要参军这个平台。

4.建威参军(刘敬宣)

陶渊明做刘裕的镇军参军不到一年便辞职了。刘裕在这一年里,剪除异己势力,目标就是桓玄的旧部。再加上刘裕本身是布衣出身,文化水平有限,陶渊明本身就不太瞧得上。所以,陶渊明就请求调离自己原职,去做已经没有了军事实力的刘敬宣的参军,其实这已经为自己的归隐开始打算了。

5.彭泽县令

后来索性建威参军也不做,做彭泽县令,彭泽县令也只做了八十多天,因为妹妹去世这个直接原因,离开了官场,终于走向了田园。

由上面陶渊明的任职情况,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第一,陶渊明原本是有着整顿乾坤、大济苍生的理想的,否则他也不会把自己置身于政治漩涡之中、风口浪尖之上。

第二,眼看着各种势力、各个军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局面,大家都打着替天行道、忠于朝廷、为民除害、重整乾坤的旗号,干的事情却又都是政治势力的相互倾轧,或者是个人利益的争夺,他厌倦了,失望了。

第三,刘裕越来越得势,直到后来篡位建立宋朝。而自己又是桓玄的旧部,是被排挤甚至杀害的对象,所以他无奈地独善其身,走入了田园。

以前我们往往以政治黑暗、官场腐朽来解说陶渊明归隐的原因,这样说没有错,但是失之肤浅。通过今天的解析,我们大致了解了陶渊明的志向,与这种志向不能施展的苦闷与原因。

回到今天所讲的诗歌:陶渊明在月夜独不成寐,想起了自己如此曲折、凶险、失望的过去,能没有悲戚的感慨吗?往事涌上心头,忧愁绵绵而来。

人脑和硬盘的区别就在于存储的记忆不可删除,尤其是对刻骨铭心的事情念念不忘,无论经过了多长时间,做过多少删除的努力,都不见得会奏效。

今天我们通过分析诗作本身以及知人论世,看到了另外一个陶渊明。其实,这才是一个丰满的陶渊明的形象。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历来的伟大的作者,是没有一个浑身是静穆的;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人,尤其是历史中的人,往往被后人选择性地看见。我们都习惯了看到隐士的陶渊明,却忽略了官场中的陶渊明。我们都以为陶渊明浑身是静穆的,其实,他的真淳恰恰须在繁华落尽之后方能显出。没有繁华,便没有静穆、真淳,便没有完整的陶渊明。■(一直到结束)

诗词鉴赏: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诗词鉴赏: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魏晋: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句解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直译:树林有一只奇异的鸟,它自言是凤凰鸟。 赏析:一“奇”字,点明此鸟所视甚高。这正是阮籍风格。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醴泉:lǐquán,甘甜的泉水。 日夕:近黄昏时;傍晚。 直译:凤凰清爽的早晨饮用的是甘甜的泉水,黄昏时栖息在高高的山冈。 赏析:以凤凰鸟的所饮、所栖,传达了凤凰鸟的不凡,亦即诗人的高洁品性。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九州:中国的别称。 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 延颈:伸长头颈。 直译:凤凰鸟高声鸣叫响彻全国,伸长头颈眺望八方荒远的地方。 赏析:以两句以凤凰鸟的鸣声和行动,表现了凤凰鸟心怀天下的 气概,此正是诗人理想的写照。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适逢:恰好遇到。 商风:秋风,西风。 摧藏:cuīcáng,收敛,隐藏。 直译:恰好遇到秋风吹起,凤凰鸟的羽翼自然收藏起来了。 赏析:此两句写凤凰鸟因所处环境的恶劣而不能飞翔,亦是诗人 不能施展才化的苦闷的传达。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去:离开。 直译:凤凰鸟一离开林中飞往昆仑山的西边,什么时候才能再飞 翔回来啊。 赏析:此两句以凤凰鸟的无奈传达诗人的无奈。 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但:只。 恨:遗憾。

怆悢:悲伤。 直译:只遗憾凤凰鸟处在不应该有的位置,这悲伤让我内心非常 伤痛。 赏析:此两句借对凤凰鸟的惋惜以传达诗人对自我人生遭遇的感伤。 译文 树林里有一只奇异的鸟,它自言是凤凰鸟。 凤凰清晨饮用甘甜的泉水,黄昏时栖息在高高的山冈 凤凰鸟高声鸣叫响彻九州,伸长头颈眺望八荒那僻远的地方 恰好遇到秋风吹起,它把自己的羽翼破坏藏拙起来 凤凰鸟一离开林中飞往昆仑山的西边,什么时候才能再飞翔回来啊。 只遗憾凤凰鸟处在不恰当的位置,这让我内心非常悲伤。 注释 商风:秋风。 怆悢:悲伤。 醴泉 释名:亦名甘泉。泉水略有淡酒味。参见《尔雅.释天》“甘雨 时降,万物以嘉,谓之醴泉” 《瑞应图》说:常饮醴泉,令人长寿。《东观记》说:常饮醴泉,可除痼疾(久病)。

高二语文学科基础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高二语文学科基础知识竞赛试题 说明:。B,错误涂A题,全部是正误辨析题,涂卡时,正确涂100共有,派不同队员参加不同年,郎平就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她知人善任 2013、1....比赛,充分发挥她们各自的优势。。、郎平眼光长远, 在培养年轻球员,尤其是天才型球员时,不揠苗助长2....,指挥若定,带领队员们屡创佳绩。、赛场上,郎平运筹帷幄3....地证明了郎平 执教水年,中国女排勇夺里约奥运会冠军,不言而喻2016、4....平的高超。、大多数人的心目中,真与美并不是一回事,尤其是文艺复兴以 后,美成 5 了。为人文素养中的主要内涵,真与美就劳燕分飞....、这并不是说真与美是对立的,而是把美的价值提高,达到与真同日而语 6....的程度。,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比赛过后,教练希 望大家重整旗鼓7....最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的、今年,公司加大公益广告创新力度,制作出一批画面清新、意味深 长8....精品,有效发挥了公益广告引领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9、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升级,创新产品层出..,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不穷..、赵老师 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他守10.,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正不阿...、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11 ,跃跃欲试。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快递服务虽不能说万无一快递业已经成为 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目前,、12...,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 的便利。失.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13又般的美景,既能让你饱览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

山东省2013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滞.留投掷.对峙.置.之不理 B.禅.让阐.明讪.笑潸.然泪下 C.谚.语赝.品砚.台垂涎.三尺 D.坚.毅歼.灭虔.诚潜.移默化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有48%的大学生同情心或爱心极度衰退,这是人们不重视阅读,而过度科技产品所造成的结果。 ②国际互联网传递着世界最新消息,它了各国文化,使越来越多的人相互了解。 ③高一·三班球队很强,同他们比赛我们要认真准备,不可掉以轻心。 A.依赖勾通势力 B.依靠沟通势力 C.依靠勾通实力 D.依赖沟通实力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部新开发的这个景区真是秀丽神奇,青青的山, 绿绿的水,令人流连忘返 ....。 B.尽管十几年来经历了许多风雨,但老赵一家五口人 始终相敬如宾 ....,和睦相处。 C.学习成绩的提高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 ....的过程,想一口吃成胖子,是不切实际的。 D.真正的名家学者并不愿他的学生亦步亦趋 ....,而是希望他们超越老师。 4.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针对连续两个季度经济增速下滑,政府出台了减轻小微企业税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B.放手让更多的人参与环保,保障和提高公众的环境权益,这正是现代社会依法推进环境保护。 C.有无伟大、不朽的经典,可以说明一个民族是否成熟,也可以决定一个民族是不是在文化上先进。 D.在多数人已过上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的情况下,对简朴生活的提倡,有助于我们校正生活的目标和质量。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古诗词中的生态意境

1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

《杂诗十二首》其二教学设计 福建省莆田华侨中学许丽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体会“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观点,通过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细心品味诗中的意象,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理解诗歌的艺术构思和意境创设。 2、过程与方法: 以诵读为主,让学生参照注释朗读分析初通大意,师生共同探究主题、手法、思想意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作者“归隐田园、独善其身”的人生选择,感受作者寂寞、苦闷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朗读品味诗句的意思,理解诗歌抒发的悲哀寂寞的情感。 【教学难点】“悲悽”的深意。 【教学方法】涵咏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意味,讨论作者人生选择的意义。 通过比较阅读,深刻领会两诗意象、构思和意境情感的不同。 【教学设想】读一读,想一想,评一评,议一议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诗词是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中国诗坛上,文人墨客人才辈出,名篇佳作历久不衰。说起唐代,我们就会想起李白、杜甫,说起宋朝,我们往往想起苏轼、李清照。说起东晋,我们会想到谁?陶渊明。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东晋,走近陶渊明,走近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走近诗人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陶渊明出身没落的官宦家庭,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曾做过几年地方小官,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回家,从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起隐居不仕。主要作品《归园田居》、《饮酒》、《读山海经》、《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感士不遇赋》等。 (学生背诵学过的诗歌《饮酒》、《归园田居》) 陶渊明的杂诗十二首系组诗,约作于晋义熙十年(414)前后,大都慨叹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情怀。课文所选为其中的第二首。 三、整体感知(诵读) 1、范读(注意正音) 2、学生自由朗读,然后齐读。 3、学生根据课下注释,疏通诗歌大意。(请一位同学上台讲解分享,教师点评) 四、赏析诗歌,领悟诗歌情感。 1.请从诗中找出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词。 明确:悲悽。 2.诗人为什么“悲悽”?请用诗中的语言回答。 明确:“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时光飞逝离人而去,空有壮志难得伸展。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版)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 此次竞赛共100道题,每题一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一分,共50题,总计50分。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是周敦颐称赞什么的名句? A、牡丹 B、菊花 C、莲花 D、梅花 2、下列哪首诗歌因音律优美,被叶圣陶称赞“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A、《再别康桥》 B、《雨巷》 C、《沁园春长沙》 D、《大堰河——我的保姆》 3、“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句语出自谁? A、魏征 B、陆游 C、顾炎武 D、魏源 4、投笔从戎”的故事发生在谁的身上? A、秋瑾 B、陆游 C、班超 D、项羽 5、张君瑞和崔莺莺是下列哪部戏曲中的主要人物? A、《西厢记》 B、《望江亭》 C、《红楼梦》 D、《窦娥冤》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其中“逝者”指的是什么? A、失去的人 B、消逝的时光 C、流淌的水 D、消逝的友情 7、下列哪一历史人物与“指鹿为马”这一典故有关? A、韩信 B、项羽 C、赵高 D、刘邦 8、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其中“黄”指的是什么? A、黄河 B、黄土 C、黄山 D、黄帝 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诗的作者是谁? A、杜牧 B、李商隐 C、李清照 D、王安石 10、下列汉字形体演变次序排列正确的是哪一项? A、甲骨文、小篆、楷书、行书、隶书 B、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C、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行书 D、隶书、甲骨文、小篆、行书、楷书 11、《山海经》属于以下哪一类著作? A、神话故事 B、地理著作 C、人物传记 D、文人随笔 1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谁的词句? A、岳飞 B、辛弃疾 C、陆游 D、李商隐 13、“鸿鹄传书”一词,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 A、苏武牧羊 B、文姬归汉 C、楚汉相争 D、岳飞抗金

2018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I卷阅读题(共47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悬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u——都使马克思感到由衷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塞尔。德普勒的发现。 (节选自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咏怀八十二首阮籍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阮籍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4、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观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情感 教重点难点 1.重点:意象的选用,意境的营造。 2.难点:“忧思”的深意。 一、情境导入: 《滕王阁序》里我们学过这样的句子,“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阮籍嗜酒如命,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架车而行,路尽而返。那么他为什么如此“猖狂”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阮籍的世界,走进他的《咏怀八十二十二首》(其一)… 二、文本解读 1、生平、性格 阮籍,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他的父亲阮瑀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当时,他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 籍容貌环杰,志气宕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晋书?阮籍传》) 籍早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司马昭)初欲为武帝(司马炎)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晋书?阮籍传》)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晋书?阮籍传》 2、创作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咏怀”。是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 主要作品有《咏怀诗》82首,抒写内心的苦闷,揭露现实的黑暗,充满愤世疾俗之情,限于政治环境,《咏怀诗》大量运用比兴寄托,借古喻今的手法,诗旨遥深,隐晦曲折。阮籍继承了《诗经》、《楚辞》及建安文学的优良传统,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贡献。他的散文《大人先生传》,讽刺世俗庸人的虚伪和贪婪,文笔辛辣至极。辑有集13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阮步兵集》,近人有黄节著《阮步兵咏怀诗注》。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他的《咏怀》82首是十分有名的抒情组诗。其中有些诗反映了诗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在种种醉态、狂态掩盖下的内心的无限孤独寂寞、痛苦忧愤。有些诗表现了诗人害怕政治风险,希冀避世远祸的思想面貌;有些诗借古讽今,寄托了对时政的抨击或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切;还有些诗嘲讽了矫揉造作的虚伪的礼法之士。总的来说,阮籍的《咏怀》诗以“忧思独伤心”为主要基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在艺术上多采用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三、诗歌鉴赏 1、翻译句子 (1)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2)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3)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4)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2、师问:请找出诗歌的诗眼? 明确: 3、师问:诗人是如何表现他的忧思的? 明确:(1)开头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夜晚失眠,起来弹琴),婉约表达了诗人心中的隐忧。 (2)三、四、五、六句通过“明月、清风、孤鸿、翔鸟”等意象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意境,以清冷的自然景色为衬托来抒写内心的孤独和忧思。 (3)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点破忧思、伤心。 4、师问:诗人为什么会如此伤心,如此忧思?(引导学生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答) 明确: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但是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为了保

高二语文学科知识竞赛(试题卷)

2014年下学期高二语文学科知识竞赛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聪颖.yǐn g 仰慕.mò芳馨.xīn 龙驹凤雏.chú B.祥.瑞xiáng 馥.郁fù窈.窕yǎo 蟾.宫折桂chán C.幽婉.wǎn 荣膺.yīn g 醇.美shún 岁稔.年丰rěn D.涟漪.yī 富庶.shù 澄.澈ch?ng 万壑.争流huò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阆.苑làng 盛馔.zhuàn 敛衽.rèn 未雨绸缪.miù B.遒.劲qiú毗.连bí 盥.洗guàn 鸢.飞鱼跃yuān C.揖.让yī山岚.lán 彤.云tóng 满腹珠玑.jī D.翰.墨hàn 睿.智ruì 奶酪.luò 撑天拄.地zhǔ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顺遂.suì吉兆.zhào 歆.慕xīn 琼.楼玉宇qióng B.捕.获pǔ萌.动méng 清纯.chún 震古烁.今shuò C.菜畦.qí炫.目xuán 扶掖.yè耳濡.目染rú D.宫阙.què散.漫sǎn 积淀.dìng 宠.辱不惊chǒng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惬.意qia静谧.bì伊甸.园diàn惊鸿一瞥.piě B.乘.势chang 戏谑.xua可塑.性suò跬.步千里kuǐ C.佳肴.yáo苋.菜xiàn瞭.望哨liào独辟蹊.径xī D.篆.刻zhuàn黝.黑yǒu口头禅.chán力能扛.鼎káng 5.下列加点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涔涔. cén 亵.渎xiè鬼蜮.yù堤.坝tī B.确凿.záo 炫.耀xuán 搭讪.shàn 汲.取xī C.痉挛.luán 纨绔.kù憨.顽hān玷.辱diàn D.沈.毅shěn中.肯zhòng 绵亘.gèn 悚.然sǒng 6.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湖南地处内陆而不能被内陆意识束缚,位居中部而不能甘居中游,这是毋庸臵疑的。 B.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恢弘气势和精彩表演,强烈地震撼了观众。 C.素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誉的景德镇瓷器,备受消费者青睐。 D.候鸟们凭着体内孕藏的惊人能量,一路搏击风雨,书写了万里迁徙的生命奇迹。7.下列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组是() A.冀望建档捷足先登宁缺毋烂 B.抵御修葺玲珑剔透信马由缰 C.壁垒赎职心驰神往视如仇寇 D.缄默疏浚得垄望蜀望风响应 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扮靓商贾关怀倍至余音绕梁

2020安徽省高二年级学业水平测试卷 语文一

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 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在率先掌握铜冶炼技术之后,华夏民族逐渐发展出闪烁着民族文化精神和鲜明美学特质的金属艺术。 金属艺术熔炼着民族历史。《左传》记述,夏朝君主夏启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鼎,刻以各州形胜之地和奇异之物,以一鼎象征一州,于是九州定鼎成为夏王问鼎天下的标志。金属艺术凝聚着技术进步。汉代长信宫灯不仅外观精美雅致,更是一件科学性、艺术性与实用性高度结合的艺术作品:灯壁可开合转向,以调节灯光的强弱和方向;灯烟经执灯宫女铜像右臂进入中空的体内,再进入盛水的灯座中,避免污染空气。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和巧妙独特的艺术构思令人叹为观止。金属艺术也承载着文化交流。唐代鎏金舞马衔杯银壶就是不同民族文化交融的物证。汉代丝绸之路带来中亚和西亚的金银器加工技术,与中原的技法交流融合,在唐代达到新的高度。得益于精湛的捶揲技法,银壶上骏马的细节才能表现清晰,口鼻眼的轮廓、躯干的肌肉线条都历历可见,形象呼之欲出。而皮囊形的壶身,显然是借鉴了游牧民族的器物形制。能工巧匠们萃取了各民族的艺术精华,创造出国宝级艺术珍品。 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发展,我国古代金属艺术的工艺技巧日趋精湛,作品更加注重装饰性,强调复杂的手工技法,艺术风格越来越华丽繁复。加之金属属于贵重材质,特别是黄金和白银是古代稀有的材料,用金银等加工制成的金属艺术品,更是华美珍贵的质料与精致繁复的技艺的结晶,具有市场和艺术的双重价值。工业革命的兴起推动世界的现代化进程,科技的飞速进步、机械化大生产的普及使得各类金属制品进入寻常百姓家,通信的发达和国际交往的频繁使得东西方艺术风格交流碰撞,追求简洁、几何化的现代审美风格逐渐风靡。而对于传统手工艺价值的反思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随之兴起,当代金属艺术在手工艺与机械工艺的碰撞之下应运而生。 当代金属艺术一方面重视体现传统手工艺的审美价值,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对非完美的宽容、对过程的展示和对感性的释放;另一方面不断汲取机械工艺的优长,将新材料、新技术引入金属艺术创作,使金属艺术创作的材质从传统拓展到各类合金乃至综合材料,金属艺

咏怀诗八十二首

咏怀诗八十二首 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二 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交甫怀佩环,婉娈有芬芳。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感激生忧思,萱草树兰房。膏沐为谁施,其雨怨朝阳。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 三 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四 天马出西北,由来从东道。春秋非有托,富贵焉常保。清露被皋兰,凝霜沾野草。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自非王子晋,谁能常美好。五 平生少年时,轻薄好弦歌。西游咸阳中,赵李相经过。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驱马复来归,反顾望三河。黄金百镒尽,资用常苦多。北临太行道,失路将如何。 六 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钩带。五色曜朝日,嘉宾四面会。膏火自煎熬,多财为患害。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

炎暑惟兹夏,三旬将欲移。芳树垂绿叶,青云自逶迤。四时更代谢,日月递参差。徘徊空堂上,忉怛莫我知。愿覩卒欢好,不见悲别离。八 灼灼西隤日,余光照我衣。回风吹四壁,寒鸟相因依。周周尚衔羽,蛩蛩亦念饥。如何当路子,磬折忘所归。岂为夸誉名,憔悴使心悲。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黄鹄游四海。中路将安归。 九 步出上东门,北望首阳岑。下有采薇士,上有嘉树林。良辰在何许,凝霜沾衣襟。寒风振山冈,玄云起重阴。鸣鴈飞南征,鶗鴂发哀音。素质游商声,凄怆伤我心。 十 北里多奇舞,濮上有微音。轻薄闲游子,俯仰乍浮沉。捷径从狭路,僶俛趋荒淫。焉见王子乔,乘云翔邓林。独有延年术,可以慰我心。十一 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皋兰被径路,青骊逝骎骎。远望令人悲,春气感我心。三楚多秀士,朝云进荒淫。朱华振芬芳,高蔡相追寻。一为黄雀哀,泪下谁能禁。 十二 昔日繁华子,安陵与龙阳。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流盻发姿媚,言笑吐芬芳。携手等欢爱,宿昔同衣裳。愿为双飞鸟,比翼共翱翔。丹青着明誓,永世不相忘。

高二语文基础知识竞赛试题

高二语文基础知识竞赛试题 教学参考 0505 2044 高二语文基础知识竞赛试题 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13题。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 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选自《水浒传》第三十九回 1.请判断上首词的词牌名为()。 A .水调歌头 B. 如梦令 C. 西江月 D. 沁园春 2.根据《水浒传》的描述,这首词的作词者是()。 A. 晁盖 B. 宋江 C. 林冲 D. 吴用 3.上首词属于下列哪一类词?() A .小令 B. 中调 C .长调 D .古体词 4.下列汉字形体演变次序排列正确的是() A、甲骨文、小篆、楷书、行书、隶书 B、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C、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行书 D、隶书、甲骨文、小篆、行书、楷书 5.下列含有忧伤情绪的诗句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下列文学作品中,哪一个不属于剧本?() A. 《等待戈多》 B .《伪君子》 C. 《茶馆》 D .《包法利夫人》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79题。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陶渊明《读山海经》 7.《读山海经》中“孟夏”是指农历()月。 A. 四 B. 五 C .六 D .七 8.《山海经》属于以下哪一类著作?() A .神话故事 B. 地理著作 C. 人物传记 D. 文人随笔 9.陶渊明是东晋诗人,名潜,字()。

高二语文下册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下册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及答案 涿鹿中学高二年级学业水平测试每天一练(二)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别无长物班门弄斧等量齐观督查 B.改邪归正根深蒂固骨鲠在喉座落 C.顾名思义呱呱坠地关怀备 至股份 D.自惭形秽飞皇腾达鼎礼膜拜撤销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装璜震撼轻诺寡信蜗角虚名 B.奖掖盅惑寸草春晖叠床架屋 C.苍穹告罄初现端倪明正典刑D.谄媚安详年高德劭黄梁美梦 3.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乐府"最初是指主管音乐的官府,"乐府"所采集的诗歌都来自民间,所以我们又称之为"乐府民歌"。 B 唐代出现的仿造乐府诗的某种特点写作的诗,被称为"新乐府"。唐代出现的"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人物是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C 歌、行、吟、曲都是乐府诗题,并延用后代。我们学过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都是乐府诗。题目中的"歌、行、吟"都是乐府诗题。 D 宋代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将乐府诗分为十二类,其中收录的全都是汉代和魏晋南北朝的乐府民歌。 4. 下列句子中有歧义的一句是()。 A.历史人文精神的弘扬,正是今天城市发展的最深厚的动力B.德国公民旅游是一面镜子,使我们看到了“绿游”的真谛,就是文明游、生态游、科学游,加上法制游 C.本次郊游活动,我们三个人一组。 D.自古以来,“仁义礼智信”就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基准,“人无信不立”、“君子重诺”、“一诺千金”等无不昭示了“诚信为立身之本”这样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 5. 2009年12月,藏羚羊基因组序列图谱在青海大学医学院宣告绘制完成。①藏羚羊是中国青藏高原特有的物种,是研究低氧适应性的极佳模式动物,具有珍贵的进化研究价值②并且,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善高原居民尤其是青藏高原藏族等世居少数民族的生存状态③专家认为,此图谱的绘制完成,将为破译慢性高原病发病机制提供科学依据④这是世界上第一部高原濒危物种全基因组序列图谱,也是中国科学家对全球基因组科学的又一重大贡献将以上4个句子重新排序,使之与前一部分文字组合完整,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咏怀八十二首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教学目的】 1、了解阮籍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4、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观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情感。 5、学习通过多种途径表现诗人“忧思”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动静结合的手法;意象的选用,意境的营造。 2.难点:“忧思”的深意。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滕王阁序》里我们学过这样的句子,“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阮籍嗜酒如命,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架车而行,路尽而返。那么他为什么如此“猖狂”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阮籍的世界,走进他的《咏怀八十二十二首》其一…… 二、作家作品 1.阮籍,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他的父亲阮瑀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当时,他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 籍容貌环杰,志气宕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晋书?阮籍传》)籍早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司马昭)初欲为武帝(司马炎)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晋书?阮籍传》)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晋书?阮籍传》 2、创作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咏怀”。是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 主要作品有《咏怀诗》82首,抒写内心的苦闷,揭露现实的黑暗,充满愤世疾俗之情,限于政治环境,《咏怀诗》大量运用比兴寄托,借古喻今的手法,诗旨遥深,隐晦曲折。阮籍继承了《诗经》、《楚辞》及建安文学的优良传统,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贡献。他的散文《大人先生传》,讽刺世俗庸人的虚伪和贪婪,文笔辛辣至极。辑有集13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阮步兵集》,近人有黄节著《阮步兵咏怀诗注》。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他的《咏怀》82首是十分有名的抒情组诗。其中有些诗反映了诗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在种种醉态、狂态掩盖下的内

高二语文上学期基础知识竞赛试题

高二语文上学期基础知识竞赛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 施耐庵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和差拨两个在路上又没买酒吃处。早来到草料场外,看时,一周遭有些黄土墙,两扇大门。推开看里面时,七八间屋做着仓廒,四下里都是马草堆,中间两座草厅。到那厅里,只见那老军在里面向火。差拨说道:“管营差这个林冲来,替你回天王堂看守,你可即便交割。”老军拿了钥匙,引着林冲,吩咐道:“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这几堆草,一堆堆都有数目。”老军都点见了堆数,又引林冲到草厅上。老军收拾行李,临了说道:“火盆、锅子、碗碟,都借与你。”林冲道:“天王堂内,我也有在那里,你要便拿了去。”老军指壁上挂一个大葫芦,说道:“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场,投东大路去,三二里便有市井。”老军自和差拨回营里来。 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边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 正吃时,只听得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林冲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火起,刮刮杂杂烧着。当时林冲便拿枪,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前面有人说将话来。林冲就伏在庙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声,直奔庙里来。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推也推不开。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一个(1)道:“这条计好么?”一个(2)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了。”一个(3)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又一个(4)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殁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又一个(5)道:“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那一个(6)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又听一

高二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计划

高二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计划(4月11日—6月9日) 高二语文备课组张自卫 一、指导思想 为迎接2016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实现学校、年级组提出的98%全科合格的会考目标,高二语文备课组以“注重积累,夯实基础”为复习理念,力求做到指导有针对性,训练有实效性,复习有整体性,切实为高三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工作重点 1、转变观念,重视会考复习。引导认识研究考点集中复习关注两头 2、利用课本,夯实语文基础。生字词语文言基础名言警句识记背诵 3、强化训练,提升解题能力。精选材料限时训练突出讲评指导方法 三、具体措施 高二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主要考查高中语文必修1-到必修5的内容,课内外兼顾,知识和能力兼

顾。 1、制定复习计划,科学安排复习时间 本学期4月份,我们正式进入学业水平考试的复习。备课组制定周密的复习计划,精确到每册的复习时间,每册的复习要点。将文言文作为复习的重点,因为文言文是学业水平测试的主要内容,赋分比较大,课内比较多,并且通过学生的学习是可以提高的;而文学作品的阅读我们计划用时较少,主要让学生课外做练习,熟练题型。把五本必修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加以整合,重点抓好古诗文名篇名句的默写,重点抓好文言文篇目的重读、常见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知识的复习梳理,以及文言文的翻译能力培养,重点通过抓好教材中典型的实用类文本、议论类文本、文学类作品阅读与鉴赏,以训练学生应对考试中出现的课外以上各类文本类型的文章阅读,重点抓好对教材中提及的文化常识与推荐名著的了解,重点抓好写作的基本功训练。而且每一册书复习完会进行一次检测,然后针对突出问题再进行强化。 2、收集考试信息,明确考试内容 为了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首先要明确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我们要通过多种渠道搜集相关的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教案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教案 一、教学目的 1、了解阮籍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4、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观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情感。 5、学习通过多种途径表现诗人“忧思”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动静结合的手法;意象的选用,意境的营造。 2.难点:“忧思”的深意。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滕王阁序》里我们学过这样的句子,“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阮籍嗜酒如命,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架车而行,路尽而返。那么他为什么如此“猖狂”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阮籍的世界,走进他的《咏怀八十二十二首》(其一)…… 二、作家作品 1、生平、性格 阮籍,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他的父亲阮瑀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当时,他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 籍容貌环杰,志气宕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晋书?阮籍传》) 籍早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司马昭)初欲为武帝(司马炎)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晋书?阮籍传》)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晋书?阮籍传》 2、创作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咏怀”。是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 主要作品有《咏怀诗》82首,抒写内心的苦闷,揭露现实的黑暗,充满愤世疾俗之情,限于政治环境,《咏怀诗》大量运用比兴寄托,借古喻今的手法,诗旨遥深,隐晦曲折。阮籍继承了《诗经》、《楚辞》及建安文学的优良传统,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贡献。他的散文《大人先生传》,讽刺世俗庸人的虚伪和贪婪,文笔辛辣至极。辑有集13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阮步兵集》,近人有黄节著《阮步兵咏怀诗注》。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他的《咏怀》82首是十分有名的抒情组诗。其中有些诗反映了诗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在种种醉态、狂态掩盖下的内心的无限孤独寂寞、痛苦忧愤。有些诗表现了诗人害怕政治风险,希冀避世远祸的思想面貌;有些诗借古讽今,寄托了对时政的抨击或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切;还有些诗嘲讽了矫揉造作的虚伪的礼法之士。总的来说,阮籍的《咏怀》诗以“忧思独伤心”为主要基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在艺术上多采用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高二语文基础知识竞赛试题

高二语文基础知识竞赛试题 高二语文基础知识竞赛试题时间:100 分钟总分:100 分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1-3 题。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 选自《水浒传》第三十九回 1.请判断上首词的词牌名为()。 A . 水调歌头 B.如梦令 C.西江月 D.沁园春 2.根据《水浒传》的描述,这首词的作词者是()。 A.晁盖 B. 宋江 C. 林冲 D. 吴用 3.上首词属于下列哪一类词? () A . 小令 B. 中调 C . 长调 D . 古体词 4.下列汉字形体演变次序排列正确的是() A 、甲骨文、小篆、楷书、行书、隶书 B 、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C 、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行书 D 、隶书、甲骨文、小篆、行书、楷书 5. 下列含有忧伤情绪的诗句是:() 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D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下列文学作品中,哪一个不属于剧本?() A.《等待戈多》 B . 《伪君子》 C. 《茶馆》 D . 《包法利夫人》根据以下材料,回答7-9 题。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 陶渊明《读山海经》 7.《读山海经》中" 孟夏" 是指农历()月。 A.四 B. 五 C . 六 D . 七 8.《山海经》属于以下哪一类著作?() A . 神话故事 B.地理著作 C.人物传记 D.文人随笔 9.陶渊明是东晋诗人,名潜,字()。 A.彦和 B . 子建 C. 元亮 D . 德施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10-13 题。

高二语文学业水平测试试卷总结

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 语文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请将试题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第I卷(阅读题,共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题2分,共6分) 从“莫言热”到“阅读热”,关键在“人为” 鹿永建 新华社16日播发《“莫言热”引发中国民众关注自身“阅读危机”》,提出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莫言热”对于推动中国人阅读能起多大作用?对此,莫言本人和一些专家的回答比较消极。 的确,如果只是顺其自然,目前正在兴头上的诸种“莫言热”都会过去: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店一购而空的情况随着莫言小说大量印刷终会归于平淡;文化消费市场甚至资本市场不久就会另寻新的炒作题材,不会只在莫言一棵树上吊死;媒体也不会永远在山东高密莫言老家发掘“秘闻”。莫言前去领诺贝尔文学奖是在12月份,等这个新的题材过后,“莫言热”可能就会过去。 阅读对个人而言可以修身养性,又是提升国民人文素养、加强文化传承、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的有效途径。2011年中国人均读书仅为4.3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及以色列的60本,成为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靠莫言一人拉动国民阅读水平的提高,无异杯水车薪。 然而,笔者要指出的是,不管是全民体育运动,还是讲求公共卫生、不随手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论是诚信体系建设,还是国民道德素质提高,都是一个强大的民族和文明有序的社会必不可少的,但绝不可能自然而然地达到,只有长期推动方能见效。推动全民阅读,也是如此。当下,应当抓住多年少有、莫言得奖所带来的“阅读热”,想方设法,把这个“短热”转化成“长热”,把针对一个人的“快热”,转化成针对更多的作家作品、更宽广领域经典之作的“慢热”。不管是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和个人,都应当有所作为。 在网络信息触手可及的当下,严肃读物的阅读一定要变得十分方便才可能成为更多国民的休闲选项。首先,政府要在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上长期坚持、不断完善。在美国、法国甚至在台湾地区,国民所读图书主要来自方便亲切的社区图书馆,不仅借书方便,而且读完之后随手可在他处归还。做好此项建设,需要各级政府投入财力、务实细心、长期坚持。 要让阅读在中国慢慢热起来,离不开众多推动阅读的民间组织的成长和努力,也离不开政府对于读书活动的支持。以对莫言作品十分推崇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为例,他在获得诺奖之前已在日本相当知名,而大大小小的大江健三郎读书会竟拥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公众,这些草根组织不断举办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使相关阅读活动成为不少人的日常精神生活内容。日前,莫言家乡政府放言准备开发莫言故居旅游热线,我们的建议是,不如花功夫长期、多方推动莫言作品的学术研讨和公众阅读。 对于个人来说,阅读其实很简单。只要坚持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读一读那久违的人文作品,生活将会变得更充实,人生将会更有意义。 “莫言热”是一种正能量,把这种正能量引入阅读,促进终身学习和全民族文化素质提高,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对于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来说,这可能比较费力而不容易见效,但是如果思路正确、方法得当,长期坚持必见成效。 1.下列有关“‘莫言热’引发中国民众关注自身‘阅读危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对于“莫言热”能推动中国人阅读能起多大作用的问题,莫言本人和一些专家持消极态度。 B.中国是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仅靠莫言一人拉动国民阅读水平的提高,无异杯水车薪。 C.阅读犹如全民体育运动,只有长期推动方能见效。 D.“莫言热”是一种正能量,这种正能量能促进终身学习和全民族文化素质提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莫言得奖所带来的“阅读热”是一个机遇,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和个人应该抓住这个机遇,想方设法,把这个“短热”转化成“长热”。 B.在网络信息触手可及的当下,要想让阅读成为更多国民的休闲选项,严肃读物的阅读一定要变得十分方便是其重要的途径。 C.政府的支持和众多民间组织是让阅读在中国慢慢热起来的最根本因素。 D.将“莫言热”作为一种正能量引入阅读之中,虽然比较费力且不容易见效,但是如果思路正确、方法得当,长期坚持必见成效。 3.下列不属于作者观点态度的一项是()(2分) A. 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店一购而空的情况随着莫言小说大量印刷终会归于平淡,所以作者认为“莫言热”是一种“阅读危机”。 B.阅读既可以修身养性,又是提升国民人文素养、加强文化传承、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的有效途径,所以作者希望将针对个人的“快热”转化成针对更多的作家作品、更宽广领域经典之作的“慢热”。 C.作者认为,从“莫言热”到“阅读热”,关键在“人为”。 D.作者认为与其在莫言家乡开发莫言故居旅游热线,不如花功夫长期、多方面推动莫言

《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

《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 2012-5-16 一、导入新课: 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阮籍说“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李白说“花间一杯酒,独酌无相亲”。他们都比世俗之人有更高远的志向,不愿随波逐流,因而都难容于世,陶渊明是否也是这样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杂诗十二首》(其二)(板书),看看诗人借诗歌表明了怎样的心迹。 一、作家作品: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出身没落的官宦家庭,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曾做过几年地方小官,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回家,从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起隐居不仕。主要作品《归园田居》、《饮酒》、《读山海经》、《归去来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感士不遇赋》等。 二、诗歌鉴赏: 学生齐读全诗。 问1:这首诗最直接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词是什么? 明确: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是“念此怀悲凄悽”中的“悲悽”一词,即“悲伤”之意。 问2:诗人为什么“悲悽”?(用诗中的语言回答) 明确:“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两句揭示了心怀“悲悽”的原因。具体意思是:时光飞逝抛人而去,空有壮志难得施展。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诗人是如何表现“悲戚”的情感的。 问3:就主旨来看,“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两句暗含着一种什么意思? 明确:“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写的是太阳从西边的大河旁落下,月亮从东边的山岭上升起。这种动态化的日月更替的景象暗寓着时光流逝、岁月不居之感。“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两句写的是:天空中,万里之遥的月亮放射着清辉,浩荡的夜空被照耀得十分明亮。作者是否想表现月色的迷人和心情的喜悦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问4:“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诗人的心情? 明确:就全诗的情感和主旨来看,“冷”字表面上写的是半夜时分睡觉的枕席让人觉得寒冷冰凉,实际上是写诗人心境的孤寂凄凉。“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两句写的是:气候的变化(天气变得寒冷起来)让人突然明白原来是季节在不经意间发生了变换,难以入睡成眠让人感到是如此的长夜难熬。为什么诗人不能入眠呢?此处似乎仍然没有答案,我们继续往下看。 问5:“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如何翻译?诗人想倾吐心中的什么?结果又怎样? 明确:“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两句说的是:我想倾吐自己的心声,却没有人应和我,我只好一个人举起酒杯劝自己的影子和我对饮。作者到底要倾吐的是什么?结合后文来看,应该是“岁月刀刀催人老、空有壮志不得酬”的苦闷。没有人应和,可以理解为没有人认同、理解诗人的苦闷,这说明现实中知音难觅,故而只好与孤影对酌。 总结:本诗为我们塑造了一位长夜难眠、对酒独酌的诗人形象,抒发了作者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苦闷和知音难觅的孤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