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t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

75t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
75t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

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

编写:

审核:

批准:

目录

第一篇锅炉机组的运行

第一章锅炉设备规范和燃料特性 (4)

第一节锅炉设备规范 (4)

第二节燃料及石灰石特性 (13)

第二章锅炉机组启动或检修后的检查与试验 (14)

第一节启动前的检查与试验 (16)

第二节水压试验 (16)

第三节冲洗过热器 (17)

第四节漏风实验 (18)

第五节布风板的均匀性实验 (18)

第六节锅炉的烘炉与煮炉 (18)

第三章锅炉机组的启动 (19)

第一节启动前的准备 (19)

第一节锅炉点火 (20)

第二节锅炉的升压 (21)

第三节锅炉机组启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22)

第四节锅炉的并列 (23)

第四章运行中的监视和调整 (23)

第一节运行调整的任务和目的 (23)

第二节水位的调节 (23)

第三节汽温和汽压调节 (24)

第四节燃烧的调节 (24)

第五节锅炉压火与热启动 (25)

第六节锅炉的排污 (25)

第七节锅炉的吹灰 (26)

第八节锅炉的排渣 (27)

第九节自动装置的运行 (27)

第十节转动机械运行 (27)

第五章锅炉机组的停止 (28)

第一节锅炉的停止 (28)

第二节锅炉的停炉后的冷却 (28)

第三节锅炉停炉检查项目 (28)

第四节锅炉的防冻 (29)

第五节锅炉停炉保护 (29)

第二篇锅炉机组事故处理

第一节故障停炉 (30)

第二节锅炉缺水 (30)

第三节锅炉满水 (31)

第四节汽水供腾 (32)

第五节汽包水位计损坏 (33)

第六节给水管道水冲击 (33)

第七节蒸汽管道水冲击 (34)

第八节水冷壁管损坏 (34)

第九节主蒸汽管道爆破 (35)

第十节省煤器损坏 (35)

第十一节过热器管损坏 (36)

第十二节减温器损坏 (37)

第十三节烟道可燃物再燃烧 (37)

第十四节锅炉灭火 (38)

第十五节炉床超温及结焦 (38)

第十六节返料器结焦 (39)

第十七节负荷骤减 (39)

第十八节厂用电中断 (40)

第十九节风机故障 (41)

第三篇电除尘器运行规程

第一章电除尘器的结构 (42)

第一节结构形式及规范 (42)

第二节主要技术特性 (42)

第二章设备的安全规程 (43)

第一节人身安全 (43)

第二节进入电除尘内部的安全注意事项 (43)

第三章电除尘器的运行 (43)

第一节电除尘器的运行前的检查 (43)

第二节电除尘器的运行、停止 (44)

第四章电除尘器辅助设备的运行 (45)

第一节电除尘器辅助设备的规范特性 (45)

第二节除灰系统运行注意事项 (45)

第三节除尘系统的运行 (45)

附录一: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调整

第一篇锅炉机组的运行

第一章锅炉设备规范和燃料特性

第一节锅炉设备规范

一、设备简要特性

(1):锅炉整体布置:

本锅炉系中压参数、单锅筒、自然循环蒸汽锅炉,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高温气固分离,全刚焊接结构构架。锅炉主要由蒸发受热面、燃烧室、固体床料高温分离回送装置以及尾部对流和空气预热器组成。本台锅炉燃烧室及尾部对流烟道均采用光管加扁钢膜式壁结构,燃烧室与尾部对流烟道背靠背全悬吊布置,高温旋风分离器布置于炉前,通过燃烧室顶部水平烟道把烟气送入尾部对流烟道,尾部对流烟道由包墙过热器及后水冷壁形成,其过热器及省煤器水平布置,且通过省煤器吊挂管悬于顶板下,一级喷水减温器布置于两级过热器之间,空气预热器采用光管立式空气预热器。蒸发受热面燃烧室位于锅炉中部,燃烧室四周布置膜式水冷壁,底部为略有倾斜的水冷布风板,布风板下方布置有一次风室,两侧水冷壁向上延伸与部分包墙过热器形成咽气通向尾部对流受热面的烟道,燃烧室水冷壁与锅炉下水管和汽水引出管连接成自然循环蒸发回路,燃烧室前有两个平行布置的旋风分离器,非机械回料阀位于旋风分离器下,与燃烧室和分离器相连接。燃烧室,旋风分离器和非机械阀构成了粒子循环回路。燃烧室下部布置有一次风室,在布风板上置有三只渣管,渣管穿过一次风室,每只渣管的排渣能力均为100%。过热器系统由包墙过热器,一级过热器二级过热器以及喷水减温器组成,一级过热器和二级过热器均为逆流顺列布置,在两级过热器之间设一级喷水减温器,两级过热器均布置在由包墙过热器与后水冷壁形成尾部竖直对流烟道中,通过省煤器吊挂在顶板上,可向下自由膨胀。在尾部竖直对流烟道中,沿烟气流程依次布置有二级过热器,一级过热器,省煤器,光管立式空气预热器布置于尾部竖直对流烟道下部,用于加热一次风。

(2)锅炉主要部件:

水冷布风板:位于炉膛底部,由略有倾斜的膜式水冷管屏和大直径钟罩式风帽组成。布风板下部布置水冷风室,水冷风室是由两侧水冷壁下部.水冷布风板和与水冷布风板管屏连为一体的膜式水冷壁组成。布风板管屏的管子直径60×7mm,节距144mm,材料20G,水冷风室的鳍片材料15CrMo。约有50%的一次风通过风箱、布分板、风帽进入床上,使物料层实现湍流运动,使布风板得到可靠的冷却。

燃烧室断面呈矩形,深度×宽度=3250×5650(mm)。燃烧室四面全部采用膜式水冷壁,由光管和扁钢焊制而成,底部为水冷布风板和一次风室;上部水冷壁管子除烟气出口管屏空间弯管采用直径60×6(mm),材料为20G的管子,其余均用直径60×4mm,材料为20G的管子。下部水冷壁管子采用直径51×5mm。燃烧室下部前后水冷壁向炉内倾斜形成了小于燃烧室截面的区段。布风板的截面积小于上部燃烧室的截面积,使水冷布风板处具有合理的风速。两侧水冷壁由其各自独立的进出口集箱及汽水引出管形成各自的回路。后水冷壁供水由后水下集箱进入,一部分向上经后水冷壁,顶棚水冷壁上集箱与另一部分通过水冷风室和水冷布风板,进入前水冷壁下集箱后再进入上集箱汇合,再经由混合集箱、汽水引出管至锅筒形成循环回路。后水冷壁上部分为两部分,其中三分之二的管子形成顶

棚膜式壁,三分之一管子直接进入后水冷壁上集箱形成循环回路并做为后水冷壁吊挂管。

过热器:系统由包墙过热器一级过热器二级过热器组成,在一级过热器与二级过热器之间的管道上,布置有喷水减温器。锅筒中的饱和蒸汽自锅筒顶部由8根(每侧4根)直径108×4.5mm的连接管引入尾部对流烟道侧包墙管上集箱(直径219×16mm)然后经54根(每侧27)直径42×4mm侧包墙壁管下行至侧包墙下集箱(直径219×16mm),再经集箱端部的直角弯头,转入后包墙管下集箱(直径219×16mm),蒸汽由此集箱沿61根直径42×4mm后包墙管上行通过相同管数顶棚包墙至顶棚包墙管出口集箱(直径219×16mm),蒸汽由此集箱单侧引出通过直径219×16mm的连接管一根到一级过热器入口集箱219×16mm,蒸汽流经逆流顺列布置的一级过热器(直径38×4mm),进入一级过热器出口集箱(直径219×16mm),然后由单侧直径219×16mm的连接管引出至喷水减温器(直径273×20mm),经过减温后的蒸汽再通过二级过热器入口集箱(直径219×16mm)至逆流顺列布置的二级过热器管(直径38×4mm),最后至二级过热器出口集箱(直径219×16mm)和集汽集箱(直径237×20mm),达到450℃,3.82MPa的过热蒸汽。

包墙过热器:是由直径42×5mm的管子与厚度为5mm,B=50mm的扁钢焊制成膜式壁,管子节距为92mm,管子材料20G,扁钢材料为20G。包墙过热器的主要作用是利用膜式壁与水冷壁形成密封性能良好的水平烟道和尾部对流烟道,水平烟道由部分水冷壁形成的顶棚水冷壁及两侧向上刚延伸的部分侧水冷壁和后包墙过热器向前延伸形成的顶棚组成。尾部对流烟道由后水冷壁和包墙过热器组成。一级过热器逆流列水平布置在尾部对流烟道中,共分两个管组,其蛇形管由直径38×4mm的20G管子绕成。二级过热器也是逆流顺列水平布置在尾部对流烟道中,只一个管组,其蛇行管由直径38×4mm的12Cr1MoVG 管子绕成。本锅炉在50----110%MCR负荷范围内,为保证过热器温度达到额定值,蒸汽温度的调节采用一级喷水减温器,布置在一.二级过热器之间的管道上,喷水减温器茼体由直径273×20mm,20G的管子和直径194×6mm的内套筒等零部件组成,其喷管采用笛型管式,喷水水源为锅炉给水。在MCR负荷工况下,减温器喷水量为 1.95T/H,减温幅度为27.01℃。省煤器:省煤器逆流列水平布置在尾部对流烟道内,为检修方便,省煤器的蛇形管分成两个管组,省煤器蛇形管为膜式结构。省煤器横向节距为65mm,横向排数36排,每排由2根直径为32×4mm的20g管子平行绕成,中间焊有鳍片。省煤器的给水由入口集箱(直径219×16mm)端部引入,经省煤器受热面逆流而上,进入二根直径219×16mm省煤器中间集箱,然后通过二排共26根吊挂管引至省煤器出口集箱(直径219×16mm),为了吊挂管检修方便,吊挂管通过过热器部分采用直径51×5.5mm的20G管子至顶棚部分时缩口至直径42×5mm的20G管子。从省煤器出口集箱通过4根直径89×4.5mm的20(GB3087)管子引至锅筒前,再通过12根直径57×3mm的20g(GB3087)管子引入锅筒。

旋风分离器回料系统:在锅炉燃烧室前面平行布置两个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将携带大量固定床料的烟气进行离心分离,将气固两相流大部分固体粒子分离下来,通过料腿进入返料装置(回料阀),继而送回燃烧室,分离后的较清洁的烟气经中心筒‘旋风分离器出口烟道’炉顶水平烟道进入尾部对流烟道。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由旋风筒‘大锥体’部分料腿和中心筒组成。旋风筒由厚度=10mm钢板卷制而成,内敷305mm厚的保温,耐火防磨材料。锥体由厚度=10mm钢板卷制而成,内敷305mm厚的保温,耐火防磨材料,钢板外表设计温度为65℃。旋风筒为涡壳式,料腿内径(耐磨层)直径500mm中心筒由厚度=10mm,1Cr20Ni14Si2材料卷制而成,旋风分离器的重量通过焊在旋风筒外壳上的4个支架,支撑在钢梁上,并垫有膨胀板可沿径向自由膨胀。每个旋风分离器料腿下端装有一只

返料装置(回料阀),用以回路密封并将分离器分离下来的固体物料返回燃烧室,继续参与循环与燃烧。在返料装置(回料阀)的底部装有与高压密封风机相连的两只风管,借以密封,流化及输送物料。回料阀上装有直径377×10mm的给煤口和直径133×6mm的给煤密封风口。回料阀一端与水冷壁密封附件相焊接,另一端通过膨胀节与旋风分离器料腿相连接,因此在运行时,回料阀随水冷壁一起向下膨胀,其重量一部分作用在水冷壁上,另一部分通过装在每个回料阀上的四只恒力吊架,将重量作用到分离器料腿上。

启动燃烧器:设计点火用油+5号轻柴油,启动方式为床下、床上联合启动,采用简单机械雾化油枪,床下为固定式,床上油枪为可伸缩式。点火枪为电动伸缩,蒸汽吹扫。油枪最大出力为200Kgf/cm 。为防止磨损,点火成功后需将点火器向炉外拉出,燃烧器配风来源于一次风系统。

(2):锅炉型号:HG—75/3.82—L.YM19

制造时间:2004.08

投产时间:2005.07

二、锅炉主要技术参数

项目单位数值备注

1 额定蒸发量t/h 75

2 过热蒸汽压力Mpa 3.82

3 过热蒸汽温度℃450

4 锅筒内部压力MPa 4.38

5 给水温度℃150

6 省煤器入口水温度℃150 减温器调温幅度

27.01℃

7 省煤器出口水温度℃225.8

8 空气预热器入口风温度℃30

9 空气预热器出口风温度℃160

10 二次风温度℃30

11 一次风率% 68

12 二次风率% 29

13 炉膛出口过剩空气系数α 1.2

14 床内温度℃905

15 炉膛出口烟温℃890

16 二级过热器入口烟温℃818.36

17 一级过热器入口烟温℃646.61

18 省煤器入口烟温℃468.55

19 空气预热器入口烟温℃224.89

项目单位数值备注

20 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温℃148

21 总燃料消耗量kg/h 10372.3

22 计算燃料消耗量kg/h 10131.1

23 燃料颗粒度mm 0~13

24 飞灰比率% 70

25 各项热损失% 8.922

其中:q2% 5.491 排烟热损失

q3% 0 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

q4% 2.325 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

q5% 0.7 散热损失

q6% 0.405 灰渣物理量热损失

26 锅炉设计热效率% 91.078

27 锅炉排污率% 2

28 烟气侧总阻力mmH2O 311

其中:旋风分离器mmH2O 155

转向室mmH2O 5

二级过热器mmH2O 12

一级过热器mmH2O 14

省煤器mmH2O 55

空气预热器mmH2O 70

29 烟气量m3/h 94034

150℃时烟气量m3/h 145700

30 一次风阻力mmH2O 1680

其中:料层阻力mmH2O 1000

布风板阻力mmH2O 450

热风道阻力mmH2O 105 估算

预热器阻力mmH2O 125

31 一次风量m3/h 54934

20℃时一次风量m3/h 558959

32 二次风阻力mmH2O 600

33 二次风量m3/h 24235

20℃时二次风量m3/h 26010

34 高压风阻力mmH2O 2340

高压风量m3/h 2020

35 下一次风量m3/h 参考34700

36 上一次风量m3/h 参考34700

项目单位数值备注

37 油枪风量m3/h 参考11500

38 燃烧器混合风量m3/h 参考17360

39 高压风横向风量m3/h 参考458

40 高压风松动风量m3/h 参考687

41 高压风输送风量m3/h 参考1145

三、锅炉主要承压部件及受热面

序号项目单位数值备注

1 汽包:正常水位在中心线下100

内径mm ¢1600

壁厚mm 46

长度mm 9700

材质20g

旋风分离器数量只24

旋风分离器直径mm ¢290

每只旋分器负荷t/h 2.95

2 水冷壁

型式膜式

受热面积m2442.19

前水冷壁¢60×6

¢60×4

¢51×5

70

后水冷壁¢60×4

¢51×5

70(23)

侧水冷壁¢64×4

¢51×5

2×40

节距mm 80

材质20g

3 包墙过热器

型式膜式

受热面积m2187.09

管数根115 左右各27根,后墙61根外径及壁厚mm ¢42×5

节距mm 92

材质20g

4 一级过热器

型式逆流顺列水平分两个管组

受热面积m2460.09

序号项目单位数值备注

管数根

35吨链条炉操作规程

锅炉运行规程 第一章设备概况 35T/h 炉为中压单汽包,自然循环辐射式水管锅炉.置有加煤斗链条炉排燃烧 装置,炉排传动机构采用由电磁调速异步电机控制的J300 减速箱.燃烧室内四周密排水冷壁,在为数不多的凝渣管后装有垂直式的对流过热器,采用给水冷却表 面式减温器置于过热器中部,可以调节蒸汽温度,并有钢管式省煤器与管式预热器等. 第二章设备规范 锅炉型号:UG-35/3.82-M18 额定压力: 3.82MPa 额定蒸发量:35T/h 额定蒸汽温度:450C 给水温度:105C 排烟温度:154C C 热风温度:130 燃烧方式:煤斗加顺转链条炉排 设计燃料:贫煤(Vr = 16-18%) 第三章锅炉机组的启动 第一节启动前的检查: 1、检查燃烧室内部,并明确下列各点. A、炉墙、吊拱、看火门、人孔门等情况正常; B、燃烧室内有无焦渣、杂物、炉排表面完整清洁 C、水冷壁管外形正常; D、测量和控制仪表的附件位置正常;

2、用灯光检查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处的烟道, 检查时应明确下列各点后严密关闭人孔门. A、内部无人员工作; B、受热面表面清洁,位置正常; C、燃烧室及烟道无裂缝和漏风现象. 3、燃烧设备检查: A、检查炉排所有转动部分的润滑情况,(包括炉排传动装置和炉排前后大轴、变速箱)油位应在正常位置,冷却水畅通,传动皮带及联轴器连接良好,保险销位置正确. B、静态检查完毕后,进行试运转,炉排片能自由翻转而无脱落,整齐平稳,不许有跑偏和非正常磨擦现象, 试运转不少于炉排一周,应调节低速和高速等各速段都试转一下,炉排下灰斗内无焦渣杂物. C、渣机内无杂物,传动机构完好?油杯加足油,冷却水应畅通,启动运转时减速箱运转声音及传动部件应正常. 4、风机及烟道检查 A、检查引风机、送风机及电机的地脚螺栓和、靠背轮联接螺栓的联 接情况, 不得松动,靠背轮应装有防护罩. B、检查风机轴承油位,润滑油必须洁净,油位指示清楚在1/2以上,轴承冷却水畅通. C、风机的导向调节门和分段风室档板1调节门应灵活,并能开足和关严,手动操作导向门试开关一次, 最后应关闭,开度应与表盘指示开度相符. D、自人孔用灯光检查除尘器,管内应无积灰,堵塞现象. E、检查连锁开关应放在投入位置,启动时注意旋转方向,摩擦声和震动及温升,引风机运转不少于5分钟。停引风机时,送风机应跟着停下. 5、检查锅筒和过热器出集箱的安全阀, 注意垂直的位置正确稳固. 安全阀的杠杆必须能自由活动,支点及销子等零件均应正确. 所有妨碍其动作的杂物, 灰尘和锈垢必须除去.安全阀及排汽管法兰接合处的固定螺丝应旋紧, 绝对禁止安全阀杠杆或锤上增加任何重量. 6、汽水系统阀门及其他附件检查 A、所有系统上阀门应能全开和关闭,阀杆应清洁,法兰结合面上的螺丝均拧紧, 并有一定的再紧余度. B、汽水取样及加药设备应完整. C、检查校正,锅炉锅筒和集箱等处的膨胀指示器在零位? D、水位计正常水位线,与高低水位线应标志清楚. E、锅筒、集箱、管道、法兰、阀门和热风道的保温良好,管道支架应完整牢固.

哈锅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情况介绍

哈锅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情况介绍 哈锅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主要源于与国外公司的技术合作,技术引进以及国内科研院所的合作。结合国内的市场情况以及用户的特殊要求,哈锅将合作、引进的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并进行多方面的优化设计,推出具有哈锅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为哈锅打开并占领国内循环流化床锅炉市场创造了技术上的优势。多年来,哈锅在原有的基础上,总结多台投运锅炉的运行经验,不断改革创新,推出新技术新产品,大大丰富了自己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案,从而满足了不同用户的各种要求。到目前为止,哈锅设计的燃料包括烟煤,贫煤、褐煤,无烟煤,煤矸石,煤泥以及煤+气混烧等,涉及燃料覆盖面很广;采用的回料阀包括单路回料阀和双路回料阀;采用的风帽包括大直径的钟罩式风帽和猪尾巴管式风帽;使用的冷渣器包括风水联合冷渣器、滚筒冷渣器和螺旋冷渣器;采用的点火启动方式包括床上点火、床下点火以及床上+床下联合点火启动;给煤方式包括前墙给煤、后墙给煤和前墙+后墙联合给煤。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哈锅循环硫化床锅炉技术改进情况: 1、分离器 哈锅利用引进技术对分离器设计进行了优化,以提高分离器的分离效率,这些优化措施主要有: a、分离器入口烟道向下倾斜,使进入分离器的烟气带有向下倾角,给烟气中的固体颗粒一个向下的动能,有助于气固分离。 b、偏置分离器中心筒,即可减轻中心筒的磨损,又可改善中心筒周围的流场提高分离效率。 c、独有的导涡器(中心筒)设计,有效控制上升气流的流速,减少漩涡气流对颗粒的裹带,提高分离效率。 d、分离器入口烟道设置成加速段,提高分离器的入口烟速,有利于气固分离。 经过优化后分离器分离效率可达到99.5%以上,切割粒径d50=10-30um、d99=70-80um。高效分离器是降低飞灰可燃物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实现高循环倍率的重要保证。

煤的粒度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的影响(2021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煤的粒度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运 行的影响(2021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煤的粒度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的影响 (2021版) 煤的颗粒度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的影响,如何确保煤的颗粒度是保证循环流化床锅炉正常运行的主要因素、循环流化床锅炉相比具有燃料适用性广、燃烧效率高、环保性能好、负荷调节灵活、灰渣便于综合利用等优点。所以,发展利用劣质煤、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煤的粒度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特点是宽筛分的煤粒在适当的气流作用下,在床中一面翻腾运动,一面燃烧,它既不同于煤粉锅也不同于层燃炉的燃烧方式,它是一种沸腾燃烧。 实践证明,入炉煤的颗粒度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点火启动、运行控制、燃烧效率、风帽及水冷壁等部件的运行均有很大影响。

对点火启动的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点火过程是通过加热锅炉底料至煤的燃点、到正常燃烧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的成败与流化床底料的高度、配风、给煤等诸多因素有关。点火操作是既要把床内底料加热至投煤温度,又要控制投煤过程中不爆燃、不超温结焦,然后过渡到正常燃烧,接受热幅射。 从颗粒度来看,底料中要有足够的细煤粉作为启动前低温阶段的着火物料和底料温升的热源,细煤粉燃烧要求小风量,流化良好,又使煤粉本身以及所发生热量不被风带走过多。另外,细煤粉受热后温升快,对着火有利,可相应缩短加热到着火减少了热风损失,所以控制好点火床底料及入炉煤的粒度,可大大减少点火启动用燃料,节约能源。点火时,底料过少,会使床料流化不均度不均匀,使点火困难,甚至局部超温、结焦;床料过高,又会使底料升温缓慢,锅炉点火用油耗加大,同时料层阻力增大能增加,影响经济运行。因此,点火时底料静止高度一定要保持适当,大量的运行经验表明,底料的静止高度在400~500mm使锅炉点火顺利进行。在点火初期,底料温度、风温均较低,同样尺寸的颗粒达到沸腾状态的风

奥林匹亚锅炉使用说明书

安装锅炉时注意事项 安装锅炉,需选择受厂家委托或所购代理店或有资格的专业部门。 常压锅炉不得将阀门安装在压力释放管上,安装阀门易引发锅炉爆 炸。 常压锅炉必须装有补充水箱,不能直接与自来水管连接。蒸汽锅炉 的补水箱应与锅炉容水量对等。供热水管,应与屋顶水箱连接,不要直接接自来水。锅炉不要安装在潮湿的地方。潮湿将腐蚀炉体,加速线路损坏漏电。油箱与锅炉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设立防火墙,保证锅炉运作的安全性 根据当地水质情况,锅炉应增加排污次数,次数由操作人员自行设定。蒸汽锅炉必须使用软化水设备。热水锅炉推荐使用(硅磷晶)水处理。不安装水处理时基本是一年好,二年赖,三年就烧坏。因为水垢也将付出更多的使用成本(燃料)水垢原因还可能引起锅炉爆炸。 开机工作程序 1将手动键切换成自动位置;按下点火键, 燃烧器开始工作,锅炉投入全自动工作程序:燃烧器工作8--10 分钟后,观察烟囱冒烟情况,若没有黑烟,说明各系统比例合理,燃烧器运转正常,若有黑烟,则应调整燃烧器的风门,直至不冒黑烟时为止; 2锅炉在运行中,当水位降到最低安全水位线时,电控箱能自动亮

起危险水位灯,并报警蜂鸣响,同时,启动水泵工作,这时应及时查看水泵是否按指令工作,止由于控制系统或水泵失误,影响正常运行; 3锅炉在运行中,若观察不到水位计的水位线位置时,必须立即在水位计处放水,如果出水流畅,则说明供水过满,这时需手动停止水泵工作,继续放水,直正水位位线时,再换成自动运行。若水位计放不出水,说明水位己经低于水位计的最低可见边缘,此时,必须立即停止锅炉运行,关停燃烧器和水泵,开启排污阀,如果排水过急,则应立即关闭排污阀,检查水泵和电控箱的线路是否失控,修复后,锅炉才能继续投入运行。如果排污阀排水缓慢,甚至没有水排出来,仅冒少量蒸汽,此时说明 锅炉已严重缺水,已处于“烧干锅”的状态。此时,千万不能进水,以免发生破坏性的严重后果。这时,锅炉必须停止运行1小时以上,并打开手孔,卸下燃烧器和炉顶板,仔细检查锅护的损坏情况,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锅炉监督部门,作进一步检查。若情况正常,才能投入运行。若情况严重,则由当地锅炉监督部门作出检查结论,按结论处理。

生物质锅炉使用说明书文档

YG-48/9.2-T型锅炉 使用说明书 图号:38300-0-0 编号:383800 SSM 编制: 校对: 审核: 标审: 审定: 济南锅炉集团有限公司 2007年4月

目录 一、概述 二、锅炉机组启动应具备的条件 三、锅炉机组启动前的检查与准备 四、锅炉机组启动 1、锅炉通风 2、锅炉冷启动 3、锅炉热启动 4、锅炉的升压操作 五、启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六、锅炉运行 1、锅炉正常运行 2、生物质点火的调节 七、停炉 1、正常停炉 2、紧急停炉 3、临时停炉 4、锅炉保温 5、锅炉疏水 八、停炉保护 九、故障处理 1、锅炉系统的停炉瓮中保护 2、低压循环系统的停炉保护 3、烟气系统的停炉保护 4、各部件的停炉保护 十、启动中的组织与分工 十一、检验及维护保养

一、前言 本锅炉是采用国外先进的生物燃料燃烧技术的48T/H振动炉排高温高汽锅炉。锅炉为高温、高压参数自然循环炉,单锅筒、单炉膛、平衡通风、室内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底部支撑结构型锅炉。 锅炉安装完毕后的首次启动,是对锅炉整套系统设计、安装的一次全面检查,通过试运,暴露和消除设备的缺陷和问题,为机组投产做好准备,通过启动如烘炉、煮炉、吹管等,使运行人员通过操作设备,熟悉系统,积累经验,检验各种连锁保护、自动系统投入率,同时也是结燃烧系统、给料、除尘、除渣、辅机等的一次运行考核。在整定安全阀等工作结束后,转入七十二小时试运。 本说明书主要是根据生物质燃料锅炉燃烧特点提出的特殊要求。锅炉的水、汽、电气等控制,按有关规定执行。 二、锅炉机组启动应具备的条件 1、试运的现场条件 (1)场地基本平整,消防、交通及人行道路畅通。厂房各层场面起码应做好粗地面,最好使用正式地面,试运现场应有明显标志和分界,危险区应有围栏和警告标 志。 (2)试运区施工脚手架全部拆除,现场清扫干净,保证运行安全操作。 (3)试运区的梯子、步道、栏杆、护板应按安装完毕,正式投入使用。 (4)排水沟道畅通、沟道及孔洞盖板齐全。 (5)试运范围的工业、消防及生活用水系统应能够投入正常使用,并备有足够的消防器材。 (6)试运现场具有充足的正式照明。事故照明应能在故障时及时自动投入。 (7)各运行岗位都应有正式的通讯装置。根据试运要求增设临时岗位,并应有可靠的通讯连络设施。 (8)要加强锅炉房内的防冻措施。 (9)要保证料仓及其他建筑物的通风。 2、下列系统中的设备、管道、阀门等安装完毕,保温完成。 锅炉范围内管道、汽水系统、疏放水、放汽系统、加药系统、辅用蒸汽系统、排污系统。 3、下列设备经调试合格 (1)送风机、引风机经调试结束并符合要求。 (2)热工测量、控制和保护系统的调试已符合点火要求。 (3)锅炉安全系统必须满足安全点火、运行的条件,所有旁路上的安全系统必须注明。如果安全系统不满足运行,DCS系统能够自动停止锅炉运行。 4、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和技术文件准备 (1)电厂应按试运方案措施,配备各岗位的运行人员及试验人员。并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制,运行操作人员应培训合格,并能胜任本岗位的运行操作和故障处理。 (2)施工单位应根据试运方案措施要求,配备足够的维修人员,并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制。维护检修人员应了解所在岗位的设备(系统)性能,并能在统一指挥下 胜任检修工作,不发生设备、人身事故和中断试运工作。 (3)施工单位应备齐参加试运设备(系统)的安装验收签证和分部试运记录。 (4)施工单位编制的调整试运方案措施,经试运指挥部审定后,应打印完毕,并分

循环流化床锅炉简介

循环流化床锅炉简介 摘要: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循环流化床发展现状进行了简略的总结、归纳,并通过与 国外循环流化床技术大型化、高参数的发展趋势对比,对我国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 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同时,阐述了主要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国内外现状;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科学技术问题;前景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summari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at home and abroad,compared with the foreign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technology which has a large development trend,and investigated the prospects of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 technology in China.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 the technical route and to solve the key technological problems. Key words: CFB;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research method;technical route ; key technological problems ;prospect 1 前言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从鼓泡床沸腾炉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燃煤锅炉技术,它的工作原理是将煤破碎成0~10mm 的颗粒后送后炉膛,同时炉膛内存有大量床料(炉渣或石英砂),由炉膛下部配风,使燃料在床料中呈“流态化”燃烧,并在炉膛出口或过热器后部安装气固分离器,将分离下来的固体颗粒通过回送装置再次送入炉膛燃烧[1]。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特点是燃料随床料在炉内多次循环,这为燃烧提供了足够的燃尽时间,使飞灰含碳量下降。对于燃用高热值燃料,运行良好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来说,燃烧效率可达98%~99%相当于煤粉燃烧锅炉的燃烧效率。 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良好的燃烧适应性,用一般燃烧方式难以正常燃烧的石煤、煤矸石、泥煤、油页岩、低热值无烟煤以及各种工农业垃圾等劣质燃料,都可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有效燃烧。 由于其物料量是可调节的,所以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良好的负荷调节性能和低负荷运行性能,以能适应调峰机组的要求与环境污染小的优点[2],因此在电力、供热、化工生产等行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 循环流化床锅炉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国际上,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主要炉型有以下流派:德国Lurgi公司的Lurgi型;原芬兰Ahlstrom公司(现为美国Foster Wheeler公司)的Pyroflow型;德国Babcock公司和VKW公司开发的Circofluid型;美国F. W.公司的FW型;美国巴威(Babcock&Wilcox)公司开发的内循环型;英国Kaverner公司的MYMIC型。 大型化、高参数是目前各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趋势,国际上大型CFB 锅炉技术正在向超临界参数发展。国际上在20世纪末开展了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的研究。世界上容量为100~300MW的CFB电站锅炉已有百余台投入运行。Alhstrom和FW公司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发大容量超临界参数循环流化床锅炉。由F.W.公司生产出了260MW循环流化床锅炉,并安装在波兰[3]。特别是2003年3月F.W.公司签订了世界上第一台也是最大容量的460MW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合同,将安装在波兰南部Lagisza电厂[4]。由西班牙的Endesa

链条式锅炉使用、维护、保养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确保锅炉安全、经济、稳定地运行,确保全厂生产用汽正常供应。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DZL4-1.25-WII3型。 责任人:操作者。 一、使用: 1、点火前准备工作。 1.1进行全面检查,包括锅炉本体,风烟系统,给水系统,所有阀门,水位计,压力表,安全阀等。 1.2打开引风机出口闸门,启动引风机通风至少5分钟,启动时,引风门应关闭,启动正常后逐渐打开引风门。 1.3打开进水管道各个阀门。向锅炉进水至最低水位线。 1.4下列阀门应打开;除尘器水阀门,出渣机水阀门,煤闸板水阀门,空气阀。 2、锅炉点火。 2.1在炉排上先铺上煤层,再投入木柴,然后用油布点燃木柴。在适当的火候启动引风机,鼓风机。 2.2升火时间:新炉和大修后的锅炉不少于6小时,以后不少于4小时,特殊情况也不少于2小时。 2.3当压力升至0.05~0.1MPa时关闭空气阀。 2.4当压力大于集汽箱压力0.05~0.1MPa时进行送汽。先打开总汽管及集汽箱疏水阀排放冷却水,再微开主汽阀缓慢进行预热暖管,暖管完毕,关疏水阀。 2.5锅炉正常投入生产后,通知车间领导及有关部门。 3、正常运行时管理。 3.1均匀给水,水位应始终控制在正常水位线以内。 3.2根据用汽量大小及时调整燃烧。 3.3控制炉膛风压为微负压,保持在-10Pa~-20Pa。 3.4每班必须进行下列工作: 3.4.1冲洗水位计一次(包括水柱,水连管,汽连管)。

3.4.2检查所有人孔、手孔、阀门严密性。 3.4.3全面定期排污1-2次,连续排污应按通知排。 3.4.4炉排下积灰每班至少排放两次,排灰时,相应各灰斗的左右风门应全关。 3.4.5每小时全面巡回检查一次,并填写好运行记录。 3.4.6做好各台设备加油润滑工作。链条前后轴4个油杯应加足油,调节出油量每半分钟一滴。 4、正常停炉。 4.1停止供煤,停鼓风机、引风机,关闭主汽阀,开启空气阀排汽。注意:不能使锅炉急剧冷却。 4.2停炉24小时内要保持正常水位,24小时后且炉水温度不超过70℃方可将锅炉水全部放尽,进行检修或保养。 4.3当锅炉压力未指示到“0”时,不能停止监视。 4.4停炉后应关闭以下阀门: 4.4.1除尘器水阀门。 4.4.2出渣机水阀门。 4.4.3煤闸板冷却水阀门。 5、紧急停炉。 5.1锅炉运行中,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炉,停炉后应立即通知车间领导及有关部门。 5.1.1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的下部可见边缘。 5.1.2不断加大给水及采取措施,但水位仍继续下降。 5.1.3锅炉水位超过最高可见水位(满水),经放水仍不能见到水位。 5.1.4给水泵全部失效或给水系统故障,不能向锅炉进水。 5.1.5水位表或安全阀全部失效。 5.1.6锅炉元件损坏,危及运行人员安全。 5.1.7燃烧设备损坏,炉墙倒塌或锅炉构架被烧红等,严重威胁锅炉安全运行。 5.1.8其他异常情况危及锅炉安全运行。 二、维护、保养: 1、锅炉在运行期间应注意下列各点: 1.1如发现前拱砖断裂脱落,应在24小时内停炉进行更换,否则生铁吊架会被烧坏。 1.2炉排前部链轮轴贰只油杯中,每班应旋紧一次对轴承如钠基润滑脂,后轴承应定期加钠基润滑脂。 1.3每班应检查炉排调速箱,出渣机减速箱以及引风机轴承箱内的润滑油,应保

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范

目录 1 锅炉设备系统简介 (1) 1.1锅炉整体布置 (1) 1.2循环回路 (1) 1.3燃烧系统流程 (2) 1.4过热蒸汽流程 (2) 1.5再热蒸汽流程 (3) 2 设备规范 (4) 2.1锅炉设备概况 (4) 2.2锅炉要紧参数 (9) 3 锅炉主控各系统 (14) 3.1给煤系统 (14) 3.2石灰石系统 (15) 3.3床料的补充 (17) 3.4燃油系统 (17) 4 试验与养护 (19) 4.1检修后的检查验收 (19) 4.2设备试验总则 (19) 4.3主机联锁爱护试验规定 (20) 1 / 1

4.4水压试验 (21) 4.5过热器反冲洗 (25) 4.6安全门试验 (25) 4.7锅炉主联锁爱护 (26) 4.8锅炉烘炉养护 (28) 5 锅炉机组的启动 (29) 5.1总则 (29) 5.2启动前检查工作和应具备的条件 (29) 5.3锅炉上水 (32) 5.4锅炉底部加热 (33) 5.5冷态启动 (34) 5.6锅炉的温态启动和热态启动 (39) 6 锅炉运行中的操纵与调整 (42) 6.1运行调整的要紧任务 (42) 6.2定期维护工作及规定 (42) 6.3运行中要紧参数的操纵范围 (43) 6.4锅炉的运行调节 (43) 7 停炉及停炉后的保养 (51) 7.1停炉的有关规定 (51)

7.2停炉前的预备工作 (51) 7.3正常停炉 (51) 7.4锅炉的快速冷却 (52) 7.5锅炉放水 (52) 7.6停炉至热备用 (53) 7.7停炉的注意事项 (53) 7.8停炉后的保养 (53) 8 锅炉事故处理 (55) 8.1事故处理原则 (55) 8.2紧急停炉条件 (55) 8.3请示停炉条件 (56) 8.4紧急停炉的操作步骤 (56) 8.5床温高 (57) 8.6床温低 (58) 8.7床压过高或过低 (59) 8.8单条给煤线中断 (60) 8.9两条给煤线中断 (61) 8.10水冷壁泄漏及爆管 (62) 8.11过热器泄漏及爆管 (63) 1 / 1

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机介绍

循环流化床给煤机介绍 1、产品概述 目前世界上,专业研制开发循环流化床给煤、给料设备的制造商仍然是美国STOCK设备公司,我国最早的流化床电厂:宁波中华纸业自备电厂,镇海炼化自备电厂均采用美国STOCK给煤机。即便现在,在流化床锅炉给煤设备基本国产化的情况下,国内首台300MW 循环流化床电厂-四川白马电厂的给煤机仍然采用美国STOCK给煤机。 循环流化床电厂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并不是很长,九十年代初在我国沿海城市开始建设,我公司是国内首家提供与循环流化床锅炉配套的计量给煤机、计量石灰石给料机和埋刮板给煤机的设备制造厂家。目前,国内最早的CFB用户-杭州热电厂、重庆爱溪电厂给煤机已运行8、9年,情况较好。这些电厂是我公司第一代产品。2001年,芬兰FW公司总包的上海石化自备电厂,2004年我国投建的300MW循环流化床电厂云南小龙潭电厂、内蒙蒙西电厂,这些电厂系统及设备的复杂程度均高于目前国内流化床电厂的给煤形式,给煤机和给料机在国内唯一选中沈阳STOCK公司。 微机控制称重式计量给煤机是燃煤电厂锅炉系统中的关键辅机设备之一,在CFB锅炉系统中称重式计量给煤机的首要功能是将煤连续均匀的送入锅炉中,同时通过微机控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完成

准确称量并显示给煤情况,同时根据锅炉燃烧情况自动调节控制不同煤种给煤量,使供煤量与燃烧空气量配比科学,保证燃烧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即保证实际给煤量与锅炉负荷相匹配,进而保证电厂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我公司生产的给煤机是集十几年研制,生产给煤机的经验,并融合目前世界上先进美国STOCK公司称重式给煤机和其他类型给煤机的优点研制开发的结构合理,性能先进,运行安全可靠的理想给煤设备。 2、产品组成系统说明 对于CFB锅炉系统,称重式计量给煤机系统主要由:煤仓出口煤闸门,上部落煤管,可调联接节,称重式计量给煤机等部分组成。其中称重式计量给煤机由给煤机本体,微机控制系统、主驱动电机、主驱动减速机、清扫机构驱动电机、清扫机构驱动减速机、称重系统、报警保护系统等主要部分组成。 在CFB锅炉系统中,由于燃料(煤)是由给煤机直接给到锅炉中的,因此给煤机能否连续,可靠的运行是尤为重要的。如果给煤机不能可靠的运行,实现连续给煤不仅加大设备的维护量,更为严重的是影响锅炉的运行,降负荷甚至停炉。

热水锅炉运行操作规程

热水锅炉运行操作规程 (一)锅炉升火前的准备 锅炉在升火前应检查下列各项: 1、检查锅炉本体(包括燃烧室、炉排、减速机、省煤器、压力表、温度表、安全阀、排风阀、排污阀、送回水阀门、逆止阀等)及附属设备(包括鼓引风机、除尘器、上煤、除尘、软水装置、水泵、电动机、除污器、膨胀水箱和自控仪表等)确实符合规定,达到齐全、准确、灵敏、可靠。 2、当设备检查合格后,在封闭锅炉人孔及手孔之前,应查明锅炉,烟前和燃烧室内确实无人和杂物时方可封闭。 3、检查燃烧设备的情况是否完好。 4、当供暖系统注水时要将系统全部排风阀开启,排出冷风,待满水后关闭。 5、在锅炉升火前,应对锅炉燃烧室和烟道实施通风。对自然通风和锅炉应将烟道门打开10-15分钟,对机械通风的锅炉,应启动引风机不少于5分钟。 6、在进水时,应检查锅炉和省煤器的手孔盖,法兰结合面是否有漏水现象,发现漏水时应进行处理。 7、锅炉附属设备的润滑部分,应注满油。 (二)锅炉的升火 1、烘炉:对于炉墙为砖砌体的锅炉,在砌筑大修完毕后和长期停用的锅炉恢复运行时必须烘炉。烘炉时间应按各锅炉出厂说明书或有关规定要求执行,一般在三至十五天。 烘炉温升控制

烘炉合格的判定: (1)炉墙灰浆试样法:在燃烧室两侧墙的中部,炉排上方1.5~2米处,取耐火 砖、红砖的丁字交叉缝处的灰浆样品各50克测定,其含水率小于2.5%。 (2)测温法:在燃烧室两侧墙的中部,炉排上方1.5~2米处,测定红砖墙外表面向内 100mm 处的温度应达到50℃,并持续维持48小时。 2、煮炉:为了清除锅炉内部的杂质和铁锈、油垢。新炉在运行前,必须进行煮炉,煮炉阶段可采用小系统机械水循环,在锅炉内加入纯碱或磷酸三钠,其配比如下: 注:1.药量按100%纯度计算; 2.无磷酸三钠时,可用碳酸钠代替,用量为磷酸三钠的1.5倍; 3.单独使用碳酸钠煮炉时,每立方米中加6kg 碳酸钠。 煮炉前所用上述药物配制浓度为20%的均匀溶液注入锅炉,不得将药物直接投入炉内。 煮炉升压时间表

循环流化床锅炉详细资料

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控制Automation Control in CFBB Unit 徐昌荣张小辉 2000.5 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Beijing HollySys Co., Ltd

第一章循环流化床锅炉 一、前言 目前工业世界正在面临三个严重问题:能源(En e rg y)、环境(E nv i ro nm en t)、经济(E c on om y),即三“E”问题。流态化燃烧技术正是解决三“E”问题的有力工具。现在世界各国已认识到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能经济地解决能源和环境保护问题。因此各工业发达国家对循环流化床(C F B)锅炉技术的开发、研制都给予很大的重视。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日趋严格,由于煤粉炉对所用燃料品质要求高(发热量和挥发分必须大于一定值,否则难以燃烧)且脱硫装置的投资和运行、费用昂贵(如尾部烟气脱硫装置的投资要占发电机组总投资的15~20%),传统煤粉燃烧锅炉受到严重挑战。应运而生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两段低温燃烧、强化传热、燃料适应广以及负荷调节范围大能减少NOx(N O、N O2的总称)生成量和加入石灰石脱硫的优点,更适应目前的环保要求。 现在世界已有50多家公司提供循环流化床锅炉产品,对锅炉设计,各个公司和制造厂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制造技术已提供大量的数据资料,而对循环流化床锅炉控制系统设计与运行方面的资料确很少。至今,国内一些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由于控制系统设计的缺陷和运行人员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了解不够而造成一些事故和自动投入率低。另外,还存在因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控制不够熟悉,而造成启动延迟、水冷壁爆管等问题。实际上还有许多是由于确乏对运行人员的培训造成的。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在沸腾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完全是一种‘反应器’,其性能与常规煤粉炉不同,其原因之一是它的燃烧室内的床料具有相当大的惰性和蓄热能力,如果采用常规煤粉炉运行经验的控制手段来控制、监视循环流化床锅炉,那就势必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

循环流化床的运行 一、点火启动前的检查与准备 1. 检查所有阀门,并置于下列状态 (1) 主汽阀经开关试验后关闭,主汽管旁通阀关闭; (2) 给水头道阀,给水旁通阀关闭。省煤器再循环阀关闭(锅炉需要上水时)。 (3) 各集箱的排污、混合集箱放水阀,连续排污二次阀、事故放水阀关闭;定期排污总阀、连续排污一次阀开启。 (4) 过热器出口集箱疏水阀、主汽管隔离门前疏水阀开启;过热器入口集箱疏水阀关闭。 (5) 蒸汽及锅水取样一次阀、锅筒加药一次阀开启。 (6) 锅筒所有水位计的气阀、水阀均开启;放水阀关闭。 (7) 所有压力表的一、二次阀开启。 (8) 导汽管及汽包空气阀、过热器对空排汽阀开启。 2. 人员联系,做好下列准备 (1) 辅机值班人员:启动给水泵为锅炉上水。 (2) 热工值班人员:各仪表投入工作状态。 (3) 电气值班人员:电气设备送电。 (4) 化验值班人员:化验锅水品质 (5) 燃料值班人员:给煤斗上煤。 3. 锅炉上水 (1) 上水使用软化水,温度不得超过90℃ (2) 如锅炉内原已有水,需经化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3) 锅炉上水时,应走旁通阀向锅炉给水。 (4) 在上水过程中,应检查锅炉汽包人孔、各集箱子孔、各法兰、阀门等,是否有泄漏现象,当发现泄漏时,应立即停止上水,处理后重新上水。 (5) 锅水上至水位计正常水位处,应停止上水,水位应维持不变,若水位下降,应查明原因,予以消除。 (6) 在升火前,必须开启省煤器再循环阀,以便在升火期间使省煤器形成水循环。 4. 上底料

(1) 启动给煤机将底料输送到炉膛,然后用人工将底料铺开,厚400~500cm,再将煤输送到炉膛,加煤过程中要时刻观察煤的高度免堵住给煤机口卡死给煤机。 (2) 将煤均匀铺开约100mm 厚,然后启动引风机,送风机进行平料,平料的风压应达到8000 Pa。 二、点火启动 (1) 锅炉点火应做好人员、物料的准备工作。 (2) 打开省煤器再循环,检查返料器放灰门是否关闭,其他一切准备工作是否就绪 (3) 启动油泵,打开油路再循环,采用轻柴油点火。 (4) 启动引风机、送风机,保持送风开度约15~20%,保持微流化状态点火,调整油枪,使油枪火焰覆盖火床三分之二。启动二次风机,开度35%。 (5) 增大引风、送风,保持负压,送风开度约35%,风压达到6000 Pa以上,开大油枪进行预热,观察底料温度上升情况,调整喷油量使预热时间约在60~80min。 (6) 预热后,降低送风开度25%~30%,开始升温约5~80℃/min。观察炉膛及底料情况,30min 上升至500℃左右。 (7) 将送风挡板再减少2%~3%,使炉膛温度升高爆燃,发现底料及炉膛温度急骤上升,这时迅速开启送风挡板,若温度达到1000℃左右仍有上升之势可开大引风,送风及二次执风,温度不再上升时启动给煤机,利用给煤调整温度,温度稳定后关闭油枪。 (8) 检查返料器进行少量放灰,全面检查锅炉本体与辅机,若一切正常可停油泵、关闭省煤器再循环。 (9) 在着火初期,严格控制炉膛温度,根据情况停二次风机,开大一次风机 2. 升压 (1) 点火成功正常后,可开启旋风返料风门与下部放灰门,使其流化循环,直到进入正常状态关闭下部放灰门。 (2) 锅炉点火至并汽应不少于3h,特别是点火初期,应严格控制炉膛温度上升不应过快,升压速度也应缓慢进行 (3) 在升压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开大或关小对空排汽,如需中间补水应先关省煤

第七章 换热设备.

第七章换热设备 ?第一节热源与加热方式 ?一、热源的种类与特点 ?加热的定义:使物质温度升高的操作,使物质分子运动动能增大的操作 ?加热方式: ①氧化反应---燃烧②电热转换,焦尔热 ③光热转换,太阳能④摩擦生热 ⑤能量转移,热泵,传热 ?加热作用:①减少水分,干燥②抑制微生物,杀菌 ③生化作用,熟制 ?能源种类:①固体燃料,煤,柴; ?②液体燃料,重油、煤油、柴油; ③气体燃料,液化石油气、天然气; ④电能;⑤太阳能。

二、加热方式的种类、用途和经济性 ?加热方式基本有三种: ?①利用热源或燃烧燃料产生烟气,直接或间接对物料加热; ?②利用热源产生的蒸汽,通过换热器,将空气、水或油等先进行预热,成为载热体(介质)再直接或间接对物料加热,前者主要是介质与物料进行对流传热的过程,后者主要是介质再通过设备中的器件(管、壁等)对物料进行传导加热的过程; ?③物体被加热产生电磁波,以辐射方式对物料加热。

第二节工业锅炉 ?一、分类 ?工业锅炉按其容量、结构、所用燃料和按照方式等进行分类。工业锅炉的类型见表7-2。

二、技术和经济性的指标 ?(一)蒸发量蒸发量是指蒸汽锅炉每小时产生的额定蒸汽量。单位是“t/h”或“kg/h”。它表明锅炉容量的大小。热水锅炉每小时的产热量,称为发热量,单位是“kJ/h”。 ?(二)压力蒸汽锅炉出汽口处的蒸汽额定压力(表压)或热水锅炉出水口的热水额定压力(表压)称为锅炉的工作压力(Pa)工程制单位是“kgf/cm2”或“大气压”。 ?(三)温度生产饱和蒸汽的锅炉只标明其工作压力,查表可得蒸汽的温度。生产过热蒸汽的锅炉或热水锅炉,必须标明蒸汽过热器出口处过热蒸汽的温度或热水出口处的水温。 ?(四)锅炉的效率锅炉的效率是指锅炉用于生产蒸汽或热水的热量占所消耗燃料的全部热量的百分比。它是锅炉的最重要的经济指标。一般工业锅炉的效率为60%~80%。 ?(五)煤水比锅炉单位时间的耗煤量和所产生的蒸汽量之比,称为该锅炉的煤水比,它与锅炉的型式、燃煤品种和运行管理情况有关,一般为1:6—l:15。 ?(六)金属消耗率锅炉的金属消耗率是指制造锅炉耗用的金属重量与其额定蒸发量之比,工业锅炉的金属消耗率为2—6。

链条锅炉操作规程

链条锅炉操作规程 一、设备特性 设备型号:DZL4-1.25-AⅡ 锅炉编号:1057167 额定蒸发量:4t/h 额定蒸汽压力:1.25Mpa 安全阀整定压力:0.6MPa 锅炉运行规定压力:0.5~0.55 MPa 给水水箱运行水位:以水箱玻璃管水位计上标示的高低红线之间为准 汽包水位:保持在±30mm范围内 额定蒸汽温度:193℃ 设计热效率:76% 给水温度:20℃ 受热面积:102.8m2

设计燃料:Ⅱ类烟煤 二、结构简介 本锅炉为单锅筒纵置式水火管锅壳式锅炉,燃烧设备为链条炉排。炉膛左右两侧水冷壁为辐射受热面,炉膛两翼为对流受热面,锅筒内布置螺纹烟管对流受热面,前后拱采用耐热混凝土整体浇注捣制成型新工艺,锅炉主机外侧为立体形护板外壳。 三、锅炉的燃烧过程 燃料自煤斗落在炉排前部,随着炉排运转,煤经过预热干馏、着火、燃尽,煤渣落入渣斗,由除渣机随时排出炉外,烟气在前后拱间的喉部能形成涡流与空气充分混合,并加热前拱、改善着火条件,经过拱上部出口烟窗进入两翼对流管束,通过前烟箱进入螺纹烟管,经过省煤器、除尘器,由引风机引至烟囱排出。 四、锅炉的烘炉 1、烘炉前应具备的条件 1.1、锅炉及附属装置全部组装完毕并进行水压试验合格; 1.2、防腐和保温结束,并且烟道内杂物已经清除干净; 1.3、锅炉的热工仪表校验合格; 1.4、锅炉各个辅机试转完毕,具备启动条件。

2、烘炉方法及注意事项 2.1 火焰应在炉膛中央,燃烧均匀,不得时断时续; 2.2 炉排在烘炉过程中应定期转动,防止烧坏炉排; 2.3 烘炉升温根据炉膛出口处烟气温度来控制,每天升温不得超过80℃,后期烟温不应超过160℃; 2.4 耐热混凝土炉拱、炉墙应待三昼夜正常保养期满后方可开始烘炉; 2.5 烘炉时间一般为5天左右,第一天用木柴烘炉,第二天后逐渐加煤燃烧,间断地开启鼓、引风机进行机械通风。 五、锅炉的煮炉 1、煮炉的目的 煮炉的目的是在锅炉中加入NaOH和Na3PO4·12H2O进行化学处理,采用碱性煮炉法,把锅内油污、铁锈除去,以保证锅炉受热均匀、运行正常。 2、煮炉时的加药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以下表为准:

DB21∕T 2662.3-2016 锅炉运行规范 第3部分:锅炉设计、安装、使用说明书编写规则

ICS27.060.01 J 98 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 2662.3—2016 锅炉运行规范 第3部分:锅炉设计、安装、使用说明书编 写规则 Boiler operation specification Part 3: Specification writing eules of boiler design,installation and using 2016-09-27发布2016-11-27实施

前 言 本标准是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的。 DB21/T 2662-2016《锅炉运行规范》分为以下11个部分: ——第1部分:工业煤粉锅炉技术规范; ——第2部分:煤粉锅炉低氮燃烧技术性能要求; ——第3部分:锅炉设计、安装、使用说明书编写规则; ——第4部分:生物质层燃发电锅炉运行导则; ——第5部分:工业锅炉缓蚀剂缓蚀率的测定 失重法; ——第6部分:工业锅炉缓蚀剂缓蚀率的测定 极化曲线法; ——第7部分:工业锅炉水处理剂 腐植酸盐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第8部分:工业锅炉用水分析方法 腐植酸盐的测定:容量分析法; ——第9部分:工业热水锅炉阻垢剂阻垢率的测定 常压法; ——第10部分:工业蒸汽锅炉阻垢剂阻垢率的测定 承压法; ——第11部分:工业蒸汽锅炉阻垢剂阻垢率的测定 受热面壁温升高法。 本部分为DB21/T 2662-2016《锅炉运行规范》的第3部分。 本标准由大连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大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连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长禄、刘喜文、谷源海、李赫男、张宇、王辰、韩志龙。

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

3#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 (试用行) 编写: 审核: 批准: 延安热电厂锅炉分场

目录 第一篇锅炉机组的运行 第一章锅炉设备规范和燃料特性 (4) 第一节锅炉设备规范 (4) 第二节燃料及石灰石特性 (13) 第二章锅炉机组启动或检修后的检查与试验 (14) 第一节启动前的检查与试验 (16) 第二节水压试验 (16) 第三节冲洗过热器 (17) 第四节漏风实验 (18) 第五节布风板的均匀性实验 (18) 第六节锅炉的烘炉与煮炉 (18) 第三章锅炉机组的启动 (19) 第一节启动前的准备 (19) 第一节锅炉点火 (20) 第二节锅炉的升压 (21) 第三节锅炉机组启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22) 第四节锅炉的并列 (23) 第四章运行中的监视和调整 (23) 第一节运行调整的任务和目的 (23) 第二节水位的调节 (23) 第三节汽温和汽压调节 (24) 第四节燃烧的调节 (24) 第五节锅炉压火与热启动 (25) 第六节锅炉的排污 (25) 第七节锅炉的吹灰 (26) 第八节锅炉的排渣 (27) 第九节自动装置的运行 (27) 第十节转动机械运行 (27) 第五章锅炉机组的停止 (28) 第一节锅炉的停止 (28) 第二节锅炉的停炉后的冷却 (28)

第三节锅炉停炉检查项目 (28) 第四节锅炉的防冻 (29) 第五节锅炉停炉保护 (29) 第二篇锅炉机组事故处理 第一节故障停炉 (30) 第二节锅炉缺水 (30) 第三节锅炉满水 (31) 第四节汽水供腾 (32) 第五节汽包水位计损坏 (33) 第六节给水管道水冲击 (33) 第七节蒸汽管道水冲击 (34) 第八节水冷壁管损坏 (34) 第九节主蒸汽管道爆破 (35) 第十节省煤器损坏 (35) 第十一节过热器管损坏 (36) 第十二节减温器损坏 (37) 第十三节烟道可燃物再燃烧 (37) 第十四节锅炉灭火 (38) 第十五节炉床超温及结焦 (38) 第十六节返料器结焦 (39) 第十七节负荷骤减 (39) 第十八节厂用电中断 (40) 第十九节风机故障 (41) 第三篇电除尘器运行规程 第一章电除尘器的结构 (42) 第一节结构形式及规范 (42) 第二节主要技术特性 (42) 第二章设备的安全规程 (43) 第一节人身安全 (43) 第二节进入电除尘内部的安全注意事项 (43) 第三章电除尘器的运行 (43) 第一节电除尘器的运行前的检查 (43) 第二节电除尘器的运行、停止 (44) 第四章电除尘器辅助设备的运行 (45) 第一节电除尘器辅助设备的规范特性 (45) 第二节除灰系统运行注意事项 (45) 第三节除尘系统的运行 (45) 附录一: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调整

新锅炉运规2018.3.6

微山县微山湖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标准 WKRD/TX/GC-03-2017锅炉运行规程 微山县微山湖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

编委会 主任:张学锋 副主任:李开友 编辑:陈修防、卜昭洲审核:唐延军、王传永

前言 本规程的规定适用于我厂170t/h循环流化床锅炉。本规程在编写过程中,参照了《电业安全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锅炉运行》(水利电力出版社)、太原锅炉厂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及安丘瑞贝轻工机械有限公司的《电除尘器使用说明书》,同时参照了周边电厂170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吸取了众多工人师傅们的运行经验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意见,多次加工,精心筛选编写而成。 本规程的编写由于时间紧,水平有限,难免有失误和不足之处。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错误请及时指正,提出意见,加以修改,使其日趋完善。

目录 第一篇锅炉值班人员责任制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交接班制度 第三章锅炉值班人员的职责 第四章锅炉运行人员的技能 第五章事故处理的职责权 第六章设备巡回检查制度 第七章文明生产制度 第二篇锅炉运行规程 第一章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基本构成及工作过程第二章锅炉概述 第三章锅炉机组启动 第四章锅炉运行调节 第五章锅炉压火和停炉 第六章锅炉故障处理 附录:

第一章锅炉机组试验 第二章除渣系统 第一章总则 1.1应努力学习政治、文化、科学、专业理论知识,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生产技术技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贡献力量 1.2严格遵守本规则程及厂内各项制度,认真负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值班时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1.1本专业全体人员在行政上受工区区长的领导,值班中受值长的直接领导,在生产技术上受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 1.4职务的晋升和职称任命,必须按培训制度进行,经考试合格后方能开始工作。班长的任命由车间提名报厂部批准。 1.5锅炉全体运行人员应熟知和执行: 1.5.1“电力部”颁发的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有关部分: 1.5.2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有关部分; 1.5.3运行操作规程及全部制度; 1.5.4厂内其他有关制度,临时措施等; 1.5.5锅炉设备构造原理、特性、规范、主要参数、辅机的规范; 1.5.6应会锅炉设备异常运行情况的判断、分析及事故处理。 1.5.7应熟悉火、烫、电伤的急救法及消防制度。 1.5.8按车间批准的轮值表值班,不经车间领导批准。不得任意调换班次。 1.5.9要讲求文明礼貌;互相尊敬、直属上级或参观人员到现场,应主动向其汇报工作情况和解答运行的工况等。 1.5.10使用电话联系工作,必须互报姓名,对于操作命令和工作指示,应向发令人复诵清楚,并做好记录。 1.5.11认真学习本规程,模范执行本规程。值班时要严守工作岗位,认真监视设备,设备发生异常和事故时,应判断准确、沉着分析、果断处理,确保锅炉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 第二章交接班制度 2.1接班前二十分钟到指定地点,参加值长或班长召集的班前会,听取值长或班长交待运行方式,当班的工作任务和注意事项正点前十分钟必须到达岗位现场,按职责分工逐项进行接班前的设备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