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引言

意义有多层次、多种类。

就句子而言,有语义学意义(字面意义),有语用学意义。如:

“今天不星期天。”

语义学意义说的是时间问题,说明某一天在星期系列中的定位。语用学的意义,要联系说话人及其语境、目的来考虑,具有不确定性。这句话,一家人中分别由孩子、妻子、丈夫说出,意义是不相同的。

本章的讨论,兼顾语义和语用两个方面。

第一节词汇和词义

一、词和词汇

词是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的语言符号。

词汇是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有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之分。

二、词的词汇意义

语法意义(因词的语法关系而产生)

词语的意义

理性意义

词汇意义

色彩意义(感情、语体、象征、形象)

词汇意义简称“词义”,本章只讲词汇意义,不讲语法意义。词汇意义属于语义学范畴。

三、词义的概括性

词义具有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

第二节词义的各种关系

一、一词多义

本义:词的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叫做本义,它是产生这个词的其他意义的基础。“兵”的本义是“兵器”。

中心意义:现在最常用、一般人最熟知的意义叫中心意义。“兵”的中心意义是“士兵”。其他教材把中心意义称为基本义。

本义是从历史渊源说,中心意义是就多义词在某个时代的各个意义的关系说的。

有时本义和中心意义是一致的。如“铁”的本义和中心意义都是指一种金属;“浅”的本义和中心意义都是指“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小”(跟“深”相对)。

派生义:由本义衍生出来的意义叫派生义。有时中心意义属于派生义,如“兵”的中心意义。

二.同义关系

同义词的各个意义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必须是相同的,或者基本上相同的。(P130)“指称整体的词和指称整体中的一部分的词,例如汉语的‘房子’和‘屋子’,都不是同义词。“(P131)就是说作为概念,同义词的外延(或说词义范围)必须相同或基本相同。

按:如果按此说法,则一般所说的具有“集体和个体”理性意义差异的同义词便不成立。如:树林——树、书本——书、船只——船等等。

同义词是同中有异,一般是大同小异。

三、反义关系

反义词的意义反映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

有的对立,中间留下空白,可以插进别的成员。如“大——小”,中间可插进“中”;“冷——热”,中间可插进“温、暖、凉”;“反对——拥护”,中间可插进“弃权”。有的对立,属于非此即彼性质,中间插不进别的成员。如“正——反”,“男——女”,“内政——外交”。

值得注意:词义概括现实现象有各种不同关系,同义是重叠关系,反义是对立关系。同义和反义中的“同”和“反”是对立同义的。反义必须以共同的意义

领域为前提,没有“同”就无所谓“反”,“反”是“同”中的对立关系。同义词中也包含“反”的因素。是“同中有异”。如内城曰“城”,外城曰“郭”;有毛曰“皮”,去毛曰“革”。“成果”是好的结果,“后果”是坏的结果。

有些成对的词,如果不限于基本理性意义,说它们是同义词固然可以,是反义词也无妨。如英语的“many”和“much”,就其表示“多”的意义来说,是同义词,而一个用于可数,一个用于不可数事物,从这一点看又是反义词。“城”与“郭”,就表示“城墙”而言,是同义词;就其区分“内、外”而言,那是反义词。所以,同义词的“同”和反义词的“反”一般仅是指基本理性意义的相同、相近或相反。色彩意义及其他补充意义的“同”和“反”,不作为判别同义词和反义词的依据。“美丽”、“丰富”和“反正”、“动静”这些同义语素和反义语素联合构词的现象,也说明了同义和反义之间的某种对立统一关系。(P135)

四、词义的上下位关系(P136)

词义的上下位关系,指词义反映的现象之间具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上位义更具有概括性,反映的现象比下位更多。下位义比上位义概念内涵属性更丰富,除了继承上位义的所有属性外,还有自己的属性。“人”——上位词,“男孩”——下位词。“人”的外延比“男孩”广,还指不同年龄、性别、种族等各种各样的人;但是“男孩”的内涵比“人”丰富,除了具有“人”的属性外,还有“男性、年龄小”属性。类似的如:树/松树,蔬菜/白菜,学生/中学生,花/玫瑰,等等。——上位词的外延更广,包含并远超下位对象;下位词的内涵更深,具有并溢出上位属性。

词义的上下位关系具有层次性。如:生物>动物>鸟>麻雀。

词义的上下位关系大致等同于逻辑上的种属关系,上位义相当于种概念,下位义相当于属概念。但是,上下位关系与种属关系又不完全相同,因为不同语言上下位词的情况并不一致。如汉语的“动物”与英语“animal”概念接近,但汉语中“动物”与“昆虫”为上下位关系,英语中“animal”与“insect”不是上下位关系,而是同一级概念,同为“creature”['kri:t??](生物)的下位。再如,汉语的“钢琴”、“小提琴”、“长笛”等之上有“乐器”上位词,但英语中没有类似的上位词,要用“musical instrument”词组表达。爱斯基摩语没有和汉语“雪”相当的词,却有许多表达不同类型雪的词。

以下情形不属于上下位关系:

整体和部分关系不是上下位,“汽车——方向盘、离合器、发动机”不是上

下位;“汽车——卡车、轿车、客车”为上下位。

团体和成员关系不是上下位,“消防队——消防员”不属于上下位。

单位和部门关系不是上下位,“大学——系部”不属于上下位。

五、词的语义特征和语义场(P137—139)(略)

第三节句义

一、词语的搭配和词义在句子中的实现

词语搭配,既受语法规则制约,又受语义条件制约。如“苹果玩猴子。”语法上成立:名词+动词+名词。但语义条件不符,“吃”这个动词具有“+动作”语义特征,它要求“施动者”具有“+有生”语义特征,而“苹果”处于施动者位置,却没有“+有生”特征。

词语搭配的语义条件还受到该词语语义场中其他成员的制约。如,北京话有“吃、喝、吸”三个动词,搭配对象分别要求具有“固体”(吃馒头)、“流体”(喝酒)、“气体”(吸烟)等语义特征,因而“吃烟、吃酒”的说法都不规范。上海话的“吃”,没有“喝、吸”的牵制,所以“吃”的搭配对象不受“固体”语义特征约束,可以说“吃馒头”,也可以说“吃酒、吃烟”。可见,上海话“吃”在语义系列中所占的位置要比北京话“吃”宽得多。

词语搭配受色彩义和修辞效果的制约。语义搭配也有无法解释的“习惯用法”,如汉语可以说“打毛线”,却不能说“打渔网”。(P140)

词语搭配是使词义从概括到具体、一般到个别的回归过程。“脸儿冻得像苹果。”这里,苹果的红颜色回归了,在苹果词义的概括中,红颜色是被舍弃了的。再者,搭配中,词语的某些特征得到凸显,某些特征却被隐去。如在上例中,苹果的颜色被凸显,而苹果的其他特征如滋味、营养等被隐去。

二、句子的语义结构和人类经验的映像(P141)

现实世界本来是连续的整体,为了认知世界,人们把现实世界抽象为离散的的物体、动作、性质、状态等个体,这些个体是大脑处理的结果,是大脑对于现实世界的模写,因而成为个体映像(映像,即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模写。)同时,人类认知的经验得知:物体与动作、性质、状态总是结合在一起,并与时空共存而不断运动。

人们把对于现实世界的认知方式和认知经验,落实到语言上,就形成

了句子的语义结构。具体说来,就是人们把千变万化的“现象或事件”(即现实世界)分析为由“物体”(体词)和“动程”(谓词)而构成的结构,并把动程与物体之间的关系抽象为有限的类型,即有限的“谓词—体词”关系类型(一般称作“动—名”关系),这些有限的类型就是句子的语义结构。(P142)又:“句子中的谓语动词和与之相配合的语义角色构成了句子的语义结构。”(P144)

语义结构中谓词和体词的搭配规则就是句子的语义规则。

语义角色:句中的名词同动词(谓词)有种种语义关系,从这种关系出发,语义学中把这种名词称为“语义角色”。如动作的发出者、动作的承受者等。

特定的语义角色可能需要具有特定语义特征的名词来充当,如作为动作的发出者的名词,往往需要有生命力的,记做[+有生]。

语义角色与句子的语法结构有关联(见下文)(。

语义角色是根据句中名词与动词的语义关系而抽象出来的,它们反映了人们对人类经验中的“物体”与“动程”多种多样具体关系的模式化抽象。描写万千世界究竟要多少种语义角色?这跟词类划分一样有粗有细,“动程”可以粗分为较少的大类,也可以细分为较多的小类,于是,语义角色也随之有粗细多少的不同。下面介绍最粗略的分类:

“动程”分为如下最基本的大类——动作、性质、状态、使动:

(1)猴子玩苹果/ 他跑了/ 我送了小李一本书(动作)

(2)花很红/ 眼晴大大的/ 冰化了(性质/ 状态)

(3)惨案震惊了世界(使动)

与动程相配,“物体”则有如下常见大类——施事、受事、与事、主事、致事,这是最基本的语义角色,是直接参与动程的“物体”,没有它们,动程也就不成其为动程。

施事:自主性动作、行为的主动发出者,如(1)中的“猴子”、“他”和“我”。

受事:因施事的动作行为而受影响的食物,如(1)中的“苹果”、“一本书”。

与事:施事所发动事件的非主动参与者,最常见的是因施事的行为受益或受损者。如(1)中的“小李”。

主事:性质、状态或发生非自主变化的主体,如(2)中的“花”、“眼晴”和“冰”。

致事:事件或变化的引发者,如(3)中的“惨案”。

作为人类经验映像的句子,还可以有一些外围的语义角色,这些角色是句子可选但并非必须的成分,包括:工具、方所、时间。

工具: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器具或材料,如“小王用钥匙开门/ 小李用萝卜削了个飞鸟”中的“钥匙”和“萝卜”。

方所:动作、行为发生或开始、结束的场所、方位或范围。如“在学校读书/ 从家里跑了/ 到北京旅游/ 放在桌上”中的“学校/ 家里/ 北京/ 桌子上”。

时间:动作、行为、事件发生或开始、结束的时间,延续的时段等。如“在1997年我考上了大学/ 从8点起停止供电/ 到12点恢复/ 看了三天”中的“1997年/8点/12点/三天”。

语义角色同句法成分的关系:

首先,两者不同。句法成分反映的是语言符号间的关系,语义角色反映的是人类经验的映像。“猴子吃香蕉//香蕉被猴子吃了”——“香蕉”作为受事语义角色不变,而句法成分却有变化,或作宾语,或作主语。

其次,两者密切相关。(1)句子中,某个语义角色一定同时也表现为某个句法成分;(2)语义角色与句法成分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是不同的语言情况有所不同。英语中,受事只能在有明确的被动语态的句子中才能充当主语,汉语的受事,可以没有被动语态的标记。“鸡不吃了”,主语“鸡”可视为施事,也可视为受事,因而歧义。在德语等形态发达的语言中,作主语的只有施事和受事两种语义角色,其他一概不能。而汉语中,与事也可以作主语,“小王已经送过了”,“小王”可以理解为受赠人,即与事。

另外,谓语动词的类型,可以决定句中将出现怎样或几个语义角色,如“送”(表示赠与的动词)要求施事、受事和与事三个语义角色,尽管有点可以省略。所谓动词的“价”,说的就是动词与语义角色的联系。

三、句法语义范畴和属于说话者的人类经验映像(P145)

上述语义角色、语义结构的讨论所涉及的句子,还是“普通的、一般的”的句子,还没有联系到具体的人、具体的时空,反映的是一般人类经验的映像。句子一旦落实了具体说话人、具体时空,那么反映的就是具体的这一个说话人的人类经验的映像。

句子与说话人、具体时空的关联,由句子的某些语义范畴及其表达来实现。这些语义范畴有:人称、时、指示、语气、情态等。

人称:是与说话者挂钩的名词性范畴。现代英语中,名词的人称变化已经消

失(古代英语名词有人称变化),代词还有第一、第二、第三等三种人称,而且有“异根”的形态变化(I、you、he/she/it)。汉语没有形态变化,但也有三种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

时:是与“说话时”挂钩的范畴。有形态变化的语言,动词根据“说话时”的定位而有“过去、现在、将来”不同形态;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可借助助词、副词、或特定的词汇来表达句子跟言语交际现场的关联(即句中动作行为事件发生时间与说话时间的关系)。

指示:是与说话者位置挂钩的范畴。汉语普通话“这”表示“离说话人近”,“那”表示“离说话人远”。山西一些方言有“这”表近指,“那”表中指,“兀”表远指三分。英语中this表近指,that表远指,the表定指,a表不定指。

语气:是表达“句子的言语交际作用”的范畴,一般分陈述、疑问、祈使及感叹等种类。不同语气的句子往往有不同的格式和语气词。

情态:是体现“说话者对所言的主观态度”的范畴。主要由情态助动词、情态副词或某些特定“小句”来体现。小句如“我认为/我相信/我肯定/我确信”等。

通过以上语义范畴,将人类普遍经验具体化,成为个人(说话人)的经验,即将一般句子,变成个性化的现实的句子。

四、句子的真值和句子的蕴涵、预设关系

词表达概念,句子表达判断。句子表达的“判断”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现实世界的真实的现象或事件,语义学中看做是“句子真假”或“句子的真值“问题。如果句义所表述的现象或事件在现实世界中真实存在,则该句为”真“;反之,如果句义所表述的现象或事件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则该句为”假“。

语义学关注句子的真值,并非要把每个句子拿到现实世界中去检验,而是要发现语义上有联系的句子、短语、词汇的真值是否存在可推导的关系。研究句子真值的逻辑演算,已成为语言学重要分支学科,人称“真值条件语义学”或“逻辑语义学”或“形式语义学”。本书不拟涉及此学问,下面仅简介句义之间真值的两种重要关系——蕴涵和预设。

蕴涵

句子真值的蕴涵关系,就是从一个句子的句义一定推导出另一个句子的句义,反向推导却不成立。即设有a、b两个句子,如果:⑴句子a为真,句子b 一定为真;⑵句子b为假,句子a一定为假;⑶句子a为假,句子b可真可假;那么:a句义蕴涵b句义。

【⑴a真——b真;⑵b假——a假;⑶a假——b真/假】如:

a b

①李明买了猕猴桃李明买了水果

②李明感冒了李明病了

③李明批评了张三张三(有的人)挨批评了

注意:“水果、病”与“猕猴桃、感冒”有上下位关系;句③施事未出现,可理解为“有的人”,则“有的人”与施事“李明”也有相当于上位包含下位的关系。

预设

如果一个句子的肯定和否定形式都以另一句子的肯定式为前提,则另一句子是该句子的预设。即,设有a、b两个句子,如果:句子a为真,句子b一定为真;句子b为假,句子a一定为假;句子a为假,句子b仍然为真;那么,b句义是a句义的预设。

【a真——b真;b假——a假;a假——b真】

a、他哥哥昨天回来了/没回来。

b、他有哥哥。

当a句为假时,作为蕴涵在或真或假,作为预设还需为真,所以,预设b句是句子a具有真值的前提。如“他”必须有“哥哥”,才可能说及“他哥哥昨天回来或不会来”的事儿。

补:蕴涵看宾语的上位词,预设谈的是主语,是a句成立的前提。

另外,预设有涉及说话者和受话者共享的知识背景,将在语用节介绍。

第四节语用

语用及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研究语用的学问叫语用学(Pragmatics)。通俗地理解,语用学是研究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语言和使用语言。

美国哲学家莫里斯(C.WMorris)于1938年首先提出的。莫里斯在他的《符号理论基础》(Foundations of the Theory of Signs)一书中,提出符号学分为三部分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他是这样定义的:“语用学研究符号和其使用者之间的关系,语义学研究符号和其所指对象的关系,而句法学研究符号相互间的形式关系。”“语用学”是符号学的分支。

一、语境与语境义

语境及语言坏境,内容可三分:

物理语境——说话者、受话者、说话时的时空及其这一时空中的所有存在。

话语语境——一个连贯的言语事件中前面或后面的话语(如交谈双方前面说过的花,小说中的上下文)。

背景知识——说话者和受话者所共有,范围广泛,包括生活常识和社会文化知识,还有预设(下文详析)。

我们曾三分为: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物理语境)、社会文化语境(背景知识)

在西方,当局无权到教堂抓人,因而《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钟楼怪人把卖艺姑娘从刑场抢进教堂。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规定,鲁达(鲁智深)削发为僧,就是躲避官府的追缉。按照法国的风俗,同姓的堂兄弟姊妹可以通婚,所以,欧也妮?葛朗台钟情于她的堂弟。

词义受环境制约,如:

我上课去。

我看病去。

蒋介石开刀啦!(此处“开刀”指“4·12”大屠杀。)

“小姐、夫人、太太、经纪人”等词,在“文革”时期都是政治性贬义词。

不仅词语、句子,句群乃至篇章的理解都受到环境的制约。中国人提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口号,日本人对“这句口号都无法接受。在用‘放大镜’端详了半天后,日本人得出的结论居然是:这将会导致‘华夷秩序’的重现!”

(来源:新华社;时间:2005-07-13)这是日本极少数右翼分子别有用心的歪曲性理解。

二、话题和说明

句子要符合语法规则、语义规则、语用规则。

语法规则:句中成分类的选择、排列顺序、形态变化、虚实搭配等合乎语言内的句法模型。

语义规则:句中成分的选择要符合语言外现实世界中物体和动程的实际联系(按:即语义关系搭配合乎认知模式)。

句子还要符合语篇组织需要符合语境中有效交流信息的需要——符合语用规则。这里仅讨论话题/说明、焦点/预设这两对概念。

句子一定要传达信息,信息一定是关于某个实体的信息(实体即物体,包括基本语义角色和外围语义角色)

话题:句子中,句义信息所关涉的听说双方所确定的某个实体,是句义信息的基点。说明:针对话题展开的句子的其他部分。

话题的句法表现

不同语言话题的句法表现不同。最常见的两种:一是有虚词标记,如日语(例见P152);一是根据语序来判断,如汉语。在汉语中,如果使用正常语调和一般句式,则从句首外后看的第一个担任语义角色的成分就是话题。下列各例,划线的成分是话题:

大象鼻子长。鼻子,大象长。

今天嘛,我在家。我今天在家。

话题与施事

话题是说话人传递信息的基点,由语义角色充当。语义角色多种多样,施事只是其中的一种。不过句子中,话题与施事重合的情况较多,表明选择施事做话题较为常见。其他语义角色也可以做话题。如:

小王昨天去了北京。(话题与施事重合)

昨天,小王去了北京。(话题与施事不重合)

话题与主语

有的语言话题与主语有明确的区分,有的语言界限模糊。

有明确区分的语言中,主语与谓语动词相关,由施事和受事充当;话题可以由任何语义角色充当,可以与动词相关,也可以与动词无关。

这场火幸亏消防队来得早。他是个日本女人。(他的太太或女佣是日本人)

这两例的话题与动词无关。

汉语话题和主语都没有形态标志,两者界限模糊,学界分歧较大。

话题的关联与篇章话题

篇章,这里指句群、段落、甚至文章。句子话题的选择与篇章的组织结构有关。篇章所描述的或为动态的事件,或为静态的物体。P152-152例(1)、(2)为动态事件,(3)为静态物体。

对动态事件的记叙多以一个施事为话题贯穿多个句子,引领多个按时间顺序原则的说明;对静态物体的描述则多以该物体为主话题,以该物体的各个部分或

空间相关物为次话题,分别对它进行细致的描述。另外,无论动态事件、静态物体,还都可以用前句说明中新引出的事物作为新的信息基点,下一个话题。

一个篇章中话题是相互关联的,可以组成“话题链”。

话题具有层次性。层次可以很多很多。

三、焦点和预设

焦点:句子中,说话人认为听话人不知道的、作为新信息传出的、希望听话人特别关注的部分,就是句子的焦点。

预设:句子传递信息所依赖的、说话人设定自己和听话人都知道的那些知识,就是预设。上一节讨论的预设,研究静态的句义关系,属于语义学范畴;这里的预设,讨论动态的交际状态下,听说双方关于句子的生成和理解的共有知识,属于语用学范畴。

语调重音可以标示焦点,焦点不同预设也随之不同。如:

小明吃了苹果——焦点“小明”,预设为“有人吃了苹果”。

小明吃了苹果——焦点“苹果”,预设为“小明吃了东西”。

句法形式可以标示焦点,如汉语的“是……的”句式,“是”后面的成分是焦点。如,“我是昨天来的。”——“昨天”是焦点,“我来了”是预设。英语中,“It is…that…”句式,“is”后味焦点。如,It was yesterday that Bob came. 其中“yesterday”是焦点。

也有些语言用专门的句法虚化成分来标示焦点,如索马里语,例见P155。

四、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的言内意外

日常生活中的言内意外

例子:

甲:几点了?

乙:新闻联播刚结束。

乙不明确说出时间,相信甲能推导出为晚上7:30;甲也的确能够推导出来。

“会话合作原则”内容较多,这里强调两点:

首先,会话双方要使自己的话语有参与交谈的共同的目标和方向;其次,所说的话应该包含当前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同时信息不要多于需要。

根据这个原则,结合物理语境和生活常识,能够推导出来的话语含义,说话

人就不说出来,另一方面,听话人也能够通过推导而领会这一含义。这种话语含义就是日常生活的言内意外。

文学作品的言内意外(P156)

文学作品的“言外之意”对于文学欣赏十分重要。

古人早就发现了“言不尽意”现象,如庄子、刘勰、欧阳修以及现代的王国维等都有这方面的论述。

“言不尽意”现象表明,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想最有效的依托,但并非惟一的依托;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但并非惟一的工具,也不是尽善尽美的工具。

有人认为,语言是一般的东西,语词是抽象概括的,用一般的、抽象概括的工具去表达具体的、个别的、多彩的认识和感受,总会有一些“难言之状”,总会留下缺憾。

“言不尽意”现象必然会留下一些意义上的空白让读者自己去理解、补充、发挥,去进行再创造——这可以说是“言不尽意”现象的必然效应。“言不尽意”现象的效应可称为“言内意外”。

我们认为有两种“言内意外”:

其一,由于客观上的“言不尽意”,听读者发挥出了一些意思,说写者并不知晓,甚至并不希望。如林黛玉因为多心,常常对别人的言语滋生出一些意思,自己为之生闷气,而说话人却并无此意。

其二,说写者积极主动利用“言不尽意”的效应,构成反讽、讽谕、讽谏、委婉、含蓄、双关等修辞格。这是语言运用的艺术。

文学作品中大量存在着“言内意外”

这是客观上“言不尽意”和作家主观上积极追求“言不尽意”双重作用的结果。

不同的人看《红楼梦》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不同的人看《哈默雷特》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不同的人看《白鹿原》也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教材所举唐朝杜牧诗《秋夕》,分析了其中诗句“轻罗小扇扑流萤”的三种言外含意,可作参考。(P157)

法令、法规、公文等语言应该尽量排除“言内意外“现象,但是绝对排除几乎是做不到的。所有才有”钻法律空子“之说。

五、言语行为

说话是做事,是一种行为,一种社会行为。话语中包含着一种力量,影响着其他的人和事。

①小张,把我的自行车推过来。(指令)

②臭小子,大爷今天不同你计较,你等着吧!(威胁)

③明天是你爸爸生日。(告知)

④张三,我们公司不欢迎你这样的人,你明天不要来上班了!(解雇)

以上四句话,分别完成了“指令、威胁、告知和解雇”等四个行为。说话人的确只是动口说说,但是真切地实现指令、威胁等一系列行为。所以,言语就是行为。

英国哲学家奥斯汀(J.Austin)1962年在《论言有所为》一书中提出“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说话就是做事。并将说话行为进一步分解为三种行为:其一,说话人运用语言结构规则说出有意义的话语,即言内行为;

其二,说话人的话语要达到的目的和意图,即话语的言外行为;

其三,说话人的话语所达到的结果,即言后行为。

人们关注的重点是言外行为。言外行为涉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内容丰富,如“判断”、“估计”、“建议”、“劝告”、“催促”、“推荐”、“提供”、“解雇”、“招呼”、“请求”、“求婚”、“命名”、“打赌”、“发誓”、“同意”、“感谢”、“同情”、“安慰”、“赞扬”、“让步”、“放弃”、“诅咒”、“嘲笑”、“谴责”、“抗议”、“悔恨”、“确认”、“否认”、“接受”等行为。(赵毅、钱为钢《言语交际》第10页)“人们使用语言所实施的言语行为究竟有多少种,有人估计过有一千种以上……”(何兆熊主编《新编语用学概要》第108页)

这种言外行为意义,如果按奥斯汀的学生塞尔(Searle)的分类,可分为五类(以下的前五类),我们认为还可以上再加一类,共分为六类:第一类,表态类(或叫承诺类),包括许诺、警告、恫吓、威胁等。

第二类,宣告类,包括宣布、宣判、通知、通告等。

第三类,指令类,包括指示、建议、请求、要求、邀请、命令等。

第四类,表达类,包括祝贺、道歉、感谢、埋怨、赞叹等。

第五类,阐述类,包括陈述、断言、报道、说明、描绘等。

第六类,询问类。这类行为是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希望得到回答,以解除

疑惑,或者变不知为知之。

奥斯汀还把言语行为分为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直接言语行为表现出的是字面意义,间接言语行为是非字面的言外之意。如

能把那条毛巾递给我吧?——直接言语行为,表示询问。

能把那条毛巾递给我吧?——间接言语行为,表示祈使的请求。

这里少了一个杯子。——直接言语行为,表示一种客观情况。

这里少了一个杯子。——间接言语行为,表示一种祈使的请求,叫服务员拿个杯子来。

从词汇语义学角度对比分析《呼啸山庄》的中译

从词汇语义学角度对比分析《呼啸山庄》的中译 【摘要】滋生于欧美的当代比较语言学,并不一定能成功解决所有语言教学难题,但其重要性却不容忽视。文章从词汇层次,特别是从语义学角度的词义分类和动机方面对《呼啸山庄》的中译进行对比分析。此外,这项研究的局限性可为进一步作这方面的研究起一定的铺垫作用。 【关键词】对比分析《呼啸山庄》语义学动机词义分类 词汇的对比研究包括分析词态学和语义学。本文从后者,即语义学的角度出发,对《呼啸山庄》的中译进行对比分析。语义学是法国语言学家Michel Breal 1984年在美国举行的一 次研讨会上提出来的,六年后英文本《语言学》出版。Breal 在书中首次对语义学的研究从目标和方法角度作出了系统 分析。语义学被确立为一门分支学科后,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早期语义学、语源学、结构语义学和多元语义系统研究。与传统语义学不同,现代语义学注重对词汇语义学和句法语义学的研究。本文把重点放在词汇语义学上,这对于从词汇角度对比研究《呼啸山庄》的中译很重要。 许余龙曾对比较语言学这样下定义:比较语言学是一门针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进行有系统的共时描述,旨在为与语言相关的活动确定它们之间的相似和相异之处,并找

出这种相似和相异含义的语言学分支。这为一些语言学家所接受,比较语言学也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开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国内外的语言学家们关注过或一直重视着比较研究这一课题,如赵元任、吕淑湘、刘糜庆、王宗言、许国璋和B.L.Worf,Robert Lado(1957), Catford, Holmes, Hatim。《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英文原版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艾米莉?q勃朗特的作品,艾米莉?q勃朗特因所写小说的独特而被英国著名小说家和评论家William Somerset Maugham 称为十大杰出人物之一,中国大陆上出现了三种中译版本,其中以杨苡和张玲、张扬两种译本最为流行,本文选这两种译本作为对比研究的对象。 一、文献回顾 1、词义的分类 毋庸置疑,现代语义学的研究目标是词汇意义,而词义是难以定义和分类的。根据现代朗文英语词典,“meaning”(意义)一词指的是:①意思;含义。②重要性;价值;意义。 ③意味深长的。[1]684本文在此采用第一种定义。一般而言,西方语言学界对词义有三种典型的分类。Grice从应用语言的角度把语义分为四种类型:永恒意义、应用永恒意义、场景意义和说话场景意义。而Kitty则在Grice的研究基础上把句

“NP+了”结构的语义、语用分析

“NP+了”结构的语义、语用分析
作者 :  吴青山 摘要:随着人们对语言交际中的口语越来越重视,现代口语中“NP+了”结构的研究开始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拟从语义、语用方面探究这一结构,从而更进一步认识这一结构及其发展。在语义分析上,“NP+了”结构表达的是“达到某种程度或状态”,并且NP都满足[+顺序性]和[+推移性];在应用上,这种结构主要用于口语交际,主要表现在结构的省略性和NP的口语性;通过与“太/很+NP+了”比较,可以看到这一结构出现的新发展。
关键词:“NP+了”结构语义分析运用发展

在现代汉语的口语交际中,有一种结构为“名词性词语+了”。名词性词语主要包括一般的名词和名词性短语,这种结构一般都可以描述为“NP+了”。例如:“大姑娘了”“春天了”“老大不小的人了”。并不是任何一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都可以进入这一结构。例如:“*孩子了”“*椅子了”“*桌子了”“*香蕉了”“*课本了”,诸如此类则明显说不通,不适合这一结构。有的名词可以运用,有的名词不可以运用,因此这一结构有待于我们进行深入探讨分析。
我们拟从语义、语用方面来着重考察“NP+了”结构,在此基础上,探讨目前流行的“太/很+NP+了”与之不同之处,即其对“NP+了”的发展和完善,从而可以看出“NP+了”的发展前景。
一、“NP+了”结构的语义分析
“春天了”表示目前的季节是春天,而不是夏天、秋天、冬天;“大学生了”表示某人已经进入大学,成为一名大学生;“小伙子了”指他已经不是小男孩,现在已经长大成为一个大小伙。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出“NP+了”这一结构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状态。在这一句式结构中,NP处于关键位置。
能够进入“NP+了”这一结构的NP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客观性
这里所谓的“客观性”主要是指此类名词性词语的意义,不因某个人的使用而改变,不因其使用的语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其本身具有大家公认的不言自明的顺序性,因而在运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1.能够循环反复且具有顺序性的名词
这类名词所表示的事物具有顺序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出现。例如:
(1)春天了,夏天了,秋天了,冬天了……
(2)星期一了,星期二了,星期三了……
(3)正月了,二月了,三月了……
在这三个例子中,名词都是可以循环出现的,并且它们之间都有先后顺序,不能随意更改彼此之间的先后顺序。例(1)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无限循环下去。例(2)一个星期有七天,星期一过后是星期二,以此类推,直到星期天,过完星期天之后又是星期一,然后接着继续下去。例(3)一年有十二个月,从正月到十二月是一个周期,十二月过完又要从正月开始循环。这类循环将无穷无尽地循环下去,不会停止。这类名词一般都是时间名词,这些时间名词一般都是客观的,可分为时间点名词和时间段名词。时间点名词如:“腊八、八月十五”;时间段名词如:“正月、暑假”。不管是时间点名词还是时间段名词,它们中的任何一个成分都可以进入这一结构,并且这种名词的循环是没有尽头的,但它们中成分的个数是确定的。
2.能够单向推移且具有顺序性的名词
这类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从前一个阶段向后一个阶段发展,并且这种发展只能是单向的,即由低级向高级方向推进,同时,这种名词所组成的序列具有明确的顺序性。例如:
(4)中学生了。
未入学儿童、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形成一个学历序列。这种学历序列是随着人们年龄的成长有步骤、有顺序地行进的。只能是从未入学儿童进入小学生、从小学生进入中学生,也就是说要想n+1,必须先进入n,即不能够由小学生直接进入大学生;也不能从博士生进入硕士生,即只能够从前往后推进不能从后向前推进。
在这一结构中,除了起始位置的名词不能进入“NP+了”,其他都可以进入这一结构,即不可以说“*未入学儿童了”,而“中学生了”“大学生了”“硕士生了”“博士生了”则可以讲得通。
3.能够双向推移且具有顺序性的名词
这类名词所表示的事物随着时间推移而发展,并且事物之间具有前后顺序,与能够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五章语义和语用答案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五章语义和语用答案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一、名词解释 基本词汇——基本词汇就是人们自古至今常用的,用来表达日常事物现象的,并成为构成新词基础的那一部分词。基本词汇里的词是语言词汇的核心。 多义词——一个词有多个意义,它们概括反映相互有联系的几类现实现象。如“跑”就具有“两只脚或四条腿迅速前进”、“逃走”、〈方〉“走”、“为某种事务而奔走”、“物体离开了应该在的位置”、“液体因挥发而损耗”等六项互相有联系但又各不相同的意义,是多义词。 反义词——语言中有很多意义相反的词,叫做反义词。反义词,是现实现象中矛盾的或对立的现象在语言中的反映。分相对反义词和绝对反义词两种。具有反义关系的两个词之间只需要有一个义项相对或相反就可以了。 施事——自主性动作、行为的主动发出者。 焦点——人们之所以要说话,是为了向对方传递他们所不知道的信息,也即新信息。从信息的角度看,句子中的新信息是说话者所传递信息的重点所在,是说话者认为受话者不知道因此希望受话者特别关注的部分。这就是句子的“焦点”。 情态——情态是体现“说话者对所言的主观看法”的范畴。主要表达“必然性”、“可能性”、“必要性”等方面。 语气——语气是表达“句子的言语交际作用”的范畴,指的是句子所携带的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人情绪的意义,包括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 言语行为——人们说出的话不仅仅是人类经验的映像(句义),也不仅仅是特定说话者对人类经验的具体认知,它还是一种社会行为。像打人、吃饭等其他社会行为一样,“说话”这种社会行为也有对行为者之外的事物(特别是受话者)或行为者自身产生某种效力的

目标,也有因行为而引发实际变化的效果。简而言之,言语交际行为本身也构成新的人类经验,与现实世界中的其他人、物、现象、事件有着“行为—效力”的关联。这些是语言在另一层次上的意义。从这一视角对语言意义的关注称为言语行为研究。 二、填空 、( 一般性 ) 、( 模糊性 )、( 全民性)是词义概括性的三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多义词有多项意义,最初的那个意义叫(本义),离开上下文人们就能知道的那项意义叫( 中心意义)。汉语中的“老”有“年纪大”、“经常”、“陈旧的”等意义,其中,“年纪大”是( 本义 ),其余的是(派生意义)。 三、分析题 、指出下列同义词的意义差别 父亲——爸爸语体色体不同,父亲是书面语体,爸爸是口语语体 得到——获得感情色彩不同,“得到”是中性词,,“获得”是通过努力得到好的结果,是褒义词。 眼红——嫉妒语体色体不同,嫉妒是书面语体,眼红是口语语体 秘密——绝密词义轻重不同,秘密轻,绝密重。 3、收集汉语“烹调类”单音节动词,用一组语义特征描写它们的词义。 蒸、煮、烹、煎、烤、烘、煨、炸、煸、爆 、试分析下列句子的语义结构。

《“不可或×”的语义、语用分析 语义和语用》

《“不可或×”的语义、语用分析语义和语 用》 时下,“不可或×”格式在新闻媒体中频频出现,其中的“不可或缺”高居榜首,而与“不可或缺”相对应的“不可或得”不甘落后,见报率也比较高。如:(1)我认为,个人生活的快乐,乃至社会的和谐,除了国泰民安、平安健康,还需有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那就是人们的精神生活。(《大众科技报》xx-03-26) (2)他们认为,对维纳斯而言,无情的历史,偶然的毁坏,恰恰成全了维纳斯,使她成为了人类艺术宝库中不可或得的珍品。(人教论坛xx-02-19) “不可或×”被频繁地使用,难免会出现被误用甚至被滥用的现象,如: (3)高职毕业生在企业要做到不可或缺 3月31日,教育部副部长陈希在吉林省调研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他说高职院校专业应具有鲜明的职业指向,其毕业生在企业不可或缺。(中国青年网xx-04-05) 例(3)是中国青年网的一则新闻,标题中的“不可或缺”显得生硬,而且与正文中陈希部长所表达的意义大相径庭,“不可或缺”一般形容客观的现象或事实,而不用于主观的目的。 一、“或”的意义探源 要探讨“或”的意义来源,首先要了解一下各类辞书对“不可或×”的“或”的解释。由于“不可或缺”的使用频率最高,各大辞书

在解释这类“或”时往往以“不可或缺”作为例子。纵观各大辞书,“不可或缺”的“或”解释大致有四种情况: ①副词,稍微。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为代表。 ②有时。以《新华成语词典》为代表。 ③有点儿。“不容许有一点儿拖拉延缓。”以《新华字典》为代表。 ④有。“不能有所短缺。”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为代表。 这些关于“或”的解释纷纭复杂,莫衷一是。其他的辞书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大词典简编本》、《汉语大字典》等均未明确对“不可或缺”的“或”进行释义。 表面上以上四种解释对“不可或缺”都说得通,但如果用来解释“不可或得”的“或”就未免有些牵强。后三家辞书没有明确对“不可或缺”的“或”作出解释,但这三家辞书都存在这一解释:“或”——“语气助词,常用在否定句中加强否定语气”,这一点值得我们注意。 “或”的“语气助词”用法最早出现在《诗经》时代。 (4)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诗经。小雅。天保》) “或”用在否定词“无不”之后。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三)对“或”的解释是“语助也”。后来又有“莫之或×”格式的出现。 (5)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孟子。滕文公上》) (6)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汉。贾谊《论积贮疏》) (7)夫书理无二,义归有宗,而硕学之徒,莫之或徙,故通人

语义学和语用学练习1

Chapter 5 Semantics Ⅰ. Decide whether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or False: 1. Dialectal(方言的)synonyms(同义关系)can often be found in different regional dialects such as British Engl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but cannot be found within the variety itself, for example, within British English or American English. F 2. Sense is concerned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nguistic element and the non-linguistic world of experience, while the reference deals with the inherent meaning of the linguistic form. F 3. Linguistic forms having the same sense may have different references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T 4. In semantics, meaning of language is considered as the intrinsic and inherent relation to the physical world of experience. F 5. Contextualism is based on the presumption that one can derive meaning from or reduce meaning to observable contexts. T 6. Behaviourists attempted to define the meaning of a language form as the situation in which the speaker utters it and the response it calls forth in the hearer. T 7. The meaning of a sentence is the sum total of the meanings of all its components. F 8. Most languages have sets of lexical items similar in meaning but ranked differently according to their degree of formality. T 9. “It is hot.” is a no-place predication because it contains no argument. T 10. In grammatical analysis, the sentence is taken to be the basic unit, but in semantic analysis of a sentence, the basic unit is predication, which is the abstraction of the meaning of a sentence. T Ⅱ. Fill in each of the following blanks with one word which begins with the letter given: 11. Semantics can be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meaning. 12. The conceptualist view holds that there is no direct link between a linguistic form and what it refers to. 13. Reference means what a linguistic form refers to in the real, physical world; it deals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nguistic element and the non-linguistic world of experience. 14. Words that are close in meaning are called synonyms. 15. When two words are identical in sound, but different in spelling and meaning, they are called homophones(同音/形异义词). 16. Relational opposites are pairs of words that exhibit the reversal of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tems. 17. Componential(指数)analysis is based upon the belief that the meaning of a word can be divided into meaning components. 18. Whether a sentence is semantically meaningful is governed by rules called selectional restrictions, which are constraints on what lexical items can go with what others. 19. An argument is a logical participant in a predication, largely identical with the nominal element(s) in a sentence. 20. According to the naming theory of meaning, the words in a lan-guage are taken to be labels of the objects they stand for. Ⅲ. There are four choices following each statement. Mark the choice that can best complete

2019自考语言学概论笔记第五章(语义)

2019自考语言学概论笔记第五章(语义) 第五章语义 1. 简答语言的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 答:语言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语义也就必然包含这两方面的内容,即一是思想,就是所谓的“理性意义”,二是情感,就是所谓的“非理性意义”。理性意义也叫逻辑意义或指称意义,是对主客观世界的理解。在词语平面上,它是与概念相联系的那一部分语义,在句子平面上它是与判断和推理相联系的那一部分语义。理性意义是语义的基本要素。非理性意义是说话人的主观情绪、态度以及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内容,它一般总是附着在特定的理性意义之上。 2. 解释“语义”。 答:语义是同语言形式结合在一起的意义,同语言形式的结合是语义的基本特征。 3. 解释“语言意义” 答:语言意义是一般的、稳定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本身表达的意义。 4. 解释“语境意义”。 答:语境意义是个别的、临时的意义,是语言形式在特定的交际场合、知识背景等语境音素作用下所表达的意义。 5. 解释“词义”。 答:词义是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一定对象的概括反映和主观态度。 6. 解释“词的理性意义”。

答: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时,对一定对象的区别性特征的理解就是词的理性意义。 7. 解释“义素”。 答:义素是从义项中分析得到的词义的语义特征。 8. 解释“义项”。 答: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是从词语的各种用例中概括出来的共同的、一般的、稳定的意义。 9. 简答义素和语素之间的区别。 答:义素和语素不是同一个概念,它们是两种性质上根本不同的单位。义素是对一个词的语义特征实行分析后所得到的最小语义单位;语素则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义素是一种从理论上分析出来的语义单位,就不是一种自然语言的单位,义素不直接与语音相结合。语素不但有一定的意义而且有一定的读音,是人们能够直接感受到的自然语言的单位。 10. 简答义素和义项之间的关系。 答:一个词能够同时有几个理性意义,其中一个意义在语言学上叫一个义项。现代语义学把分析音位的区别特征原理用于词义分析,把义项进一步分析为若干语义特征,这些语义特征就是义素。 11. 简答词的通俗意义和科学意义的区别。 答:词的理性意义因为概括深度上的差别而分为两类:一种是人们对事物所具有的一组非本质特征的反映,这种词的理性意义能够称之为“通俗意义”;另一种是人们对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反映,这种词的理性意义能够称之为“科学意义”。 12. 简答义素分析的作用。

英汉词汇语义对比

英汉词汇语义对比 学号:19910522 班级:英语二班13K1 姓名:鲍俊喜 摘要:词汇学是一门独立、实用、交叉的学科,词的语义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们意识中的概括反映,英汉两种语言是在不同领域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了不同的差异且中词汇语义差别较大,对比两种语言的词汇语义对英语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语义对比对应差别 1.引言 词汇学是一门独立、实用、交叉的学科,汉英词汇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形态学和语义学的对比之中,两者又以语义学的对比差异显得更为突出。词是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具有一定的形式,并表达一定的意义。中西语言在不同的领域由于不同的文化和背景产生不同的词汇对比差异。 2.汉英词汇总体对比 英汉词汇语义对比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2.1就像《英汉翻译的理论与方法》中说到“英汉词汇语义完全对应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感觉、认知和人类的思维结构也大致相同,不同社会、不同文化之间也必然有相似之处,不同语言之间必然存在着语义相符关系,即它们的意义在上下文中都完全相符,所指意义也完全一样,不会引起歧义。”这主要包括一些专有名词术语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名称。例:Asia 亚洲:hydrogen 氢;table 桌子;moon 月亮;vegetable 蔬菜;hover craft气垫船;The U.S.State Department 美国国务院;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计算语言学,这类词汇在语义是完全对应的,一般不会给理解和翻译带来困难。 2.2英汉词汇语义假对应。《外语与外语教学》中说“英汉语言中的一些词或词组从形式上看,它们相同或相象,但具体的涵义并不相同,即表面上似乎指同一个事物或概念,其实指的是两回事”这种情况被称为假对应。 (1)如有些懂点英语的中国人在介绍自己的爱人时喜欢用lover一词,这使得英国人很吃惊,因为lover的涵义是情夫或情妇,而汉语中的爱人指的是丈夫(husband)或妻子(wife). (2)如rest room并不是汉语中的休息室。在美国英语中,rest room是剧院、大商店或大建筑物中的一间房子,里面设有厕所、盥洗设备等,供顾客、雇员等使用,这是厕所的委婉说法。汉语中的休息室应译为英语中的lounge或lobby。 (3)另如Labour Day 在我国指“五·一”国际劳动节,而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国指九月的第一个星期一的劳动节。 (4)Drug Store并不是汉语中的药店,而是小杂货店。 2.3英汉词汇语义部分对应。英汉词汇语义大部分属于部分对应,这种对应仅谈以下二种情况: (1)汉语词汇语义>英语词汇语义。即汉语中的一个概念相当于英语中的两个或更多概念。例如:A、汉语中“风”指任何室内或室外的部分;而英语中wind指自然风、室外风;室内风有专词draught.;B、汉语中汽车可指小汽车、公共汽车、卡车、面包车、出租车等。但英语automobile(汽车)只指motorcar(小汽车),其余各类车辆需要分别由bus,truck,

“闲着也是闲着”句式的语义及语用价值分析

现 代 汉 语 修 辞 学 系部:文学院 班级:汉语言文学本(二) 学号:114102042032 姓名:冯茹心

“闲着也是闲着”类句式的语法结构、语义及语用分析 什么是?闲着也是闲着?类句式,我们平常都会在什么语境下使用这类句式呢?先看下面几个例子: (1)我对朋友说:?你没事儿,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陪我出去逛街呢?。 (2)妈妈说:?咱们家老房子没人住,空着也是空着,租出去也不错,每月还可以收点租金?。 (3)今天收拾房间,发现柜子里有好多穿不上的旧衣服,妈妈说让我把它扔了,我倒觉得:扔了也是扔了,挺可惜的,捐出去的话还可以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做点好事。 例(1)的?闲着也是闲着?、例(2)的?空着也是空着?和例(3)的?扔了也是扔了?有共同之处:?也是?一词的前后的短语是一样的形式,都是?——?也是?——?句式,而且都是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式,所以,我们可以把?闲着也是闲着?、?空着也是空着?和?扔了也是扔了?归纳为同一种句式。因为在实际生活中?闲着也是闲着?是最为常见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所以我们把这类句式称为?闲着也是闲着?类句式。这类句式不仅在语法结构方面有一些限制,而且有独特的语义和语用价值。下面我们就从这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闲着也是闲着?类句式语法结构分析 1、?闲着也是闲着?类句式中的?也是?一词不变,一般是连接的前后同 形成分可以变化,但不能任意变化,一般是单音节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但也不乏有一些双音节动词(睡觉、溜达等等)的情况,但不能是三个或三个音节以上的成分。如: 例(1)我对朋友说:?你没事儿,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陪我出去逛街呢?。 在例(1)中,我们可以说?闲着也是闲着?但不能说成?没事做也是没事做?,虽然这个短句子代入整个句子中读起来似乎也行,但不符合我们平时的说话习惯,无论是书面语还是口语表达中都未见过这样的表述方式。 2、?也是?连接的前后成分可以是单个动词,也可以是动词短语。当?也 是?连接的前半部分如果是单个动词,那么后半部分可以是单个动词也可以说动词短语,但是,当?也是?前面部分为动词短语时,?也是?后面的成分必须和前面保持一致。如: 例(1)我对朋友说:?你没事儿,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陪我出去逛街呢?。这个例子中的?闲着也是闲着?我们把它换成?闲也是闲?或者?闲也是闲着?,这样的话也都可以说得通。但是如果换成?闲着也是闲?就不通顺,并且在意思

Syntax(句法学) %26 Semantics(语义)(第五章,第七章)

Syntax 1.Syntax(句法)is a branch of linguistics that studies how words are combined to form sentences and the rules that govern the formation of sentences. 2.IC analysis(直接成分分析) is a new approach of sentence study that cuts a sentence into two (or more) segments. This kind of pure segmentation is simply dividing a sentence into its constituent elements without even knowing what they really are. 3.The term “category”(范畴)in some approaches refers to classes and functions in its narrow sense, e.g., noun, verb, subject, predicate, noun phrase, verb phrase, etc. More specifically it refers to the defining properties of these general units: the categories of the noun, for example, include number, gender, case and countability; and of the verb, for example, tense, aspect, voice, etc. Semantics 1. Semantics(语义学)----the study of language meaning. Meaning is central to the study of communication. 2. Word meaning Sense and reference are both concerned with the study of

试论语法分析中句法语义语用的三位一体性

第27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11月 Vol. 27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Nov. 2005 ────────── 收稿日期:2005-05-31 作者简介:刘淑芬(1981-),河北唐山人,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2004级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生。 - 38 - 试论语法分析中句法、语义、语用的三位一体性 刘淑芬 (广西大学 文化与传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摘 要:在语法分析中要区分三个平面——句法平面、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这三个平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具有三位一体性。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时,要注意把握三个平面的三位一体性。从而使句子从静态分析达到动态分析,这也将对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三个平面”理论;句法;语义;语用;三位一体性 中图分类号:H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5)06-0038-03 语言是一种极其复杂的交际载体,一种极其复杂的符号体系。语言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分析语言不可能在一个平面上 进行。 [1] 在进行语法分析和语法研究时既要区分句法、语义、语用三个不同平面,又要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三个平面理论”,是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之一。一个具体的句子,总是涉及到句法、语义、语用这三个不同的平面,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时必须同时进行句法分析、语义分析、语用分析才算最后达到语法分析的目的。如此才能使静态语法分析和动态语法分析相结合,达到全方位的语法分析,体现出三个平面的三位一体性。 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的理论,主张自觉地既明确区分又相互兼顾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理论。语法的三个平面都有自己的形式和意义:“句法、语义、语用的形式都是语法形式;句法、语义、语用的意义都是语法意义。”[2]句法平面的语法意义称为句法意义,指的是词语与词语结合组成句法结构后所产生或形成的显层的关系意义。语义平面的语法意义称为语义意义,简称语义,指的是词语和词语相互配合组成语义结构后所产生或形成的隐层的关系意义。语义只有在一定的语义结构中才能形成,因此词汇意义、逻辑意义、语境意义、社会文化意义等,不属于语法范畴的语义。语用平面的语法意义称为语用意义,指的是词语或句法结构体在语言实际使用中所产生或形成的语用价值或信息。语用意义往往体现着说话人的主观表达意向。 三个平面中,句法和语义是表里关系或显层和隐层的关系,这在抽象的句子结构里看得更为明显,句法结构同时也是语义结构的表现形式;而在具体的句子即交际中实际运用的句子中,语用成分或语用因素与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的成分之间的关系是信息和载体的关系、内层和外层的关系、客观和主观的关系。至于三者在语法分析中的价值,三个平面 有三种结构,也就会有句法成分、语义成分、语用成分,它们在具体的句子中是同时存在的,共同构成句子的要素,三者互相制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过由于着眼点和观察角度不同,研究中会有所侧重:“从说写角度看,句法是核心,是个轴。研究语法,要紧紧扣住句法,以句法为基础,向深层挖掘语义,向外层探求语用。”[2]因此,句子的语法分析应该是多角度、多层面的而不应该是孤立的。 在分析一个句子合法不合法时,一是要看句法上词语间结合得妥当不妥当;二是要看语义上词语搭配得合理不合理;三是要看语用上词语安排得适切不适切。凡符合妥当、合理、适切三个条件的句子,可以说是一个合法的、有效的句子,反之,可能是一个不合法的句子或是一个有语病的句子。由此可知,在对句子进行具体分析时,要求把句子放在交际的过程中观察,看语境对句子的语义和结构产生了什么影响,使句子发生了什么变化等等。采用静态的分析与动态的分析[3]相结合的方法,体现出三个平面的三位一体性。 例如:“门把风吹开。”这句话从句法上看虽符合“主语(门)+状语(把风)+动词(吹)+补语(开)”的格式;但从语义上看,此句违背了“把”字句的主语必须是施事,而介词“把”介引的对象应为受事的原则,同样让人不知所云;再从语用方面看,此句所传达的信息是不真实的,而且由于缺少语气词“了”则不能表达陈述确定的语气,使人觉得一句话没说完,因此是一个不合法的句子。如果转换成:“风吹开了门。”“风把门吹开了。”或“门被风吹开了。”无论从哪个平面上看都是合理合法的。而且,这三句的主语、施动者(或受动者)、主题三者是重合的,也就是说,句子的主语兼有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因素,因而三个平面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但在有些情况下,主语、施事(或受事)、主题并不是等同的,例如:“今天,我们班的同学都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一、语义的定义 1.意义:语言文字或其他信号所表示的内容。 2.语义: 3.词义: 句义 意义>语义>词义 2.语义:从语言学角度看,语言符号所标记(代表)的意义内容就是语义。 语义指用语音形式表现出来的语言单位的内容以及语言单位在使用时所表现出来的含义。 其中语言符号包括静态备用单位(语素、词、固定短语)和动态组合体(自由短语、句子、句群、段落)等两大部分,其表示内容都属于语义。 词义——句义 二、语义的分类 有语言单位固有的含义,也有语言单位在语境中所表达的特定含义,还有社会文化背景所赋予它的特殊意义。 静态语言义和动态言语义 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 (一)词汇的性质特点 1.词汇定义 (1)词汇(2)词汇学 2.词汇的性质特点 (1)语言的建筑材料 (2)词汇是语言符号聚合而成的分层体系→系统性。 (3)具体语言中的词汇形成特定的系统→民族性 (4)直接反映社会变化→发展性 2.词汇的性质特点 (1)语言的建筑材料→从功能角度言的。其最终职能是进入句子→完成交际 (2)词汇是语言符号聚合而成的分层体系→系统性。 (3)具体语言中的词汇形成特定的系统→民族性 (4)直接反映社会变化→发展性 (二)词汇的内容及构成 1.词汇的重要单位→词/ 固定结构 (1)词P120 ①定义P120、86 ②性质特点 (2)固定结构 2.词汇的内容 (1)词的总汇 ①基本词汇(定义、特点、类型) ②一般词汇(特点、内容) ③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关系 (2)固定结构的总汇(熟语总汇) ①成语(定义、特点) ②惯用语 ③专有名称 ④歇后语、谚语、格言等其他固定的句子结构 (1)词:词汇中最基本的单位 ①P120定义:语言中具有特定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造句单位。 ②P86性质特点

语用学

语用学概论 (1)丈夫:我去办公室啦。 (2)妻子:老公,今天是星期天。 (1)父亲:今天哪儿也不想去。 (2)女儿:老爸,今天是星期天。 (1)下午踢球去吗? (2)晚上还有考试。(昨天把腿拉伤了。) (1)小王:怎么样? (2)小李:资料都拿走了。 (1)老师:现在几点了? (2)学生:路上自行车没气啦。 第一讲什么是语用学 一、语用学的起源 ?“语用学”术语的提出 1938年美国哲学家莫里斯在著作《符号理论基础》(Foundation of the theory of signs)中首次使用了“语用学”这一术语(Pragmatics)。这个术语是莫里斯参照pragmatism(实用主义)和pragmaticism(实效主义)创造出来的。 符号学(semiotics)包括:句法学(sy ntax)、语义学(semantics)、语用学(pragmatics)三分。 句法学(Syntactics or sy ntax)研究“符号之间的形式关系”; 语义学(semantics)研究“符号及其所指对象的关系”; 语用学(Pragmatics )研究“符号和使用者的关系”(Morris,1938) 《符号、语言和行动》(1946 ) 语用学是符号学的一个部分,它研究符号的来源、应用及其在行为中出现时所产生的作用或效果。 ?语用学与符号学 ?语用学与语言哲学 自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皮尔斯、莫里斯和卡纳普等把语用学作为符号学的一部分,其研究仅限于哲学,这可算是语用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以希勒尔、奥斯汀、塞尔和格赖斯等为代表的语言哲学家对言语行为和会话含意理论的探索,使语用学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他们的研究成果基本上奠定了语用学的理论基础,这可算是语用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此时的语言学研究仍限于哲学范围内。正式因为哲学家对语言的探讨,为70年代语用学成为语言学的一门独立学科准备了条件。70年代以后,特别是1977年在荷兰正式出版发行了《语用学学刊》以后,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学科才得到确认。 ?语用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标志: ?1977年,《语用学杂志》(Journal of pragmatics)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正式出版发行; ?1983年由列文森(Levinson)所编著的第一部语用学教科书《语用学》问世; ?1986年“国际语用学会”正式成立。 (沈家煊,1996) 二、语用学的发展 ?1、语言研究发展历史: ?20世纪初:结构主义语言学—50年代后期:转换生成语法理论—70年代初:语义学研究(引入语 境概念,为语用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归纳为:形态——句法——语义——语用几个阶段。 ?发展缘由

浅析语义学与语用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e15718369.html, 浅析语义学与语用学 作者:王晓晓 来源:《校园英语·月末》2019年第07期 【摘要】语义学、语用学,一直以来被定义为是用以表达语言意义,两者经常被学者们提及。本文分别对语义学和语用学进行了简短的总结、定义,并分别加以说明。对近期语言学的学习研究做了一个小结。本文还对语义学和语用学作了一些区别对比,提出了二者一些有助于研究学习的关联点。 【关键词】语义学;语用学;关系 【作者简介】王晓晓(1983.06-),女,汉族,重庆人,重庆工程学院,讲师,本科,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研究。 语义学、语用学,一直以来被定义为是用以表达语言意义,两者经常被学者们提及。语义学、语用学研究始于语言哲学。早在1938年,Morris就认为符号学(semiotics)由符号关系 学(syntactic,即句法学)、语义学(semantics)和语用学(pragmatics)三个部分组成。 一、语义学概述 首先来看看语义学。语义,即与语音形式相承,是具体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内容。数据的含义就是语义。简单地说,数据就是符号。数据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只有被赋予含义的数据才能够被使用,这时候数据就转化为了信息,而数据的含义就是语义。 语义可以简单地看作是数据所对应的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所代表的概念的含义,以及这些含义之间的关系,是数据在某个领域上的解释和逻辑表示。我们通常把概念意义作为了最核心的内容。概念意义是指一个词的基本意义,它是抽象的与客观事物不发生直接的联系。概念意义是交际的核心因素,不正确理解词的概念意义,就会引起交际冲突。 而内涵意义,它是超出概念意义以外的意义,往往与客观事物的本性和特点有联系。例如:英语中“politician”一词是指那些为追求名利不择手段往上爬的“政客”,含有贬义。而汉语中“政治家”一词则往往含有褒义,指从事与政治工作方面有关的人。类似的还有:individualism和“个人主义”,politics和“政治”,community和“社团”等等,其内涵意义都不能画上等号。 而搭配意义主要是指词与词之间的横向组合关系,搭配往往也是约定俗成的,不能用母语的搭配规律套用到英语学习中去。例如:汉语中的“红茶”在英语中应用“black tea”,英语中的“black coffee”在汉语则是“浓咖啡”,汉语中的“浓茶”在英语中则是“strong tea”。 二、语用学概述

语法、语义、语用

语法、语义、语用的区别 (2012-12-23 22:38:32) 汉语是缺乏形态标志的语言,注重意合是汉语语法的一个主要特点。汉语的语序对语义的制约性很强,句法成分之间存在着较复杂的语义关系,在许多情况下仅对语法形式进行句法结构分析是解释不了句子的内部规律的。教学实践表明,让外国学生按照教材上所展示的句法结构模式去造句,他们有时会造出许多符合句法但不合情理也不能使用的句子来,究其原因,正是错在句子语义搭配和语用选择上。 句法、语义和语用这三个平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句法是基础,语义和语用都要通过句法结构才能表现。句法结构中构成成分之间存在着诸如主谓、动宾、动补、偏正等句法关系意义,同时也存在着诸如动作与施事、受事、处所、工具等语义关系意义,还存在着诸如陈述、话题、焦点和预设、已知信息与新信息等语用意义。但是,句法、语义和语用实际上又处于不同平面上,它们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对应。例如:“写文章”、“写毛笔”、“写黑板”,句法结构完全相同(动宾),但分别表达了“动作与结果”、“动作与工具”、“动作与处所”不同的语义关系;又如:“客人来了”与“来了客人”,两个句法结构的语义关系基本相同,“客人”与“来”都是“施事”与“动作”的关系,但句法关系分别是主谓和动宾。语用意义也不相同,前一个结构的“客人”是定指,表达已知信息,后一个结构的“客人”是非定指,表达新信息。更复杂一点的结构,如:①“床上躺着一个人”;②“那个人在床上躺着”;③“那个人躺在床上”;④“床上的那个人躺着”,这几个句子的句法结构关系各不相同,但语义关系基本相同,“人”、“床上”、“躺”之间都是“施事”、“处所”与“动作”的关系。 语法教学中进行语义分析,除了上述指出的句法成分间的语义规定性,即施事(主体)、受事与事(客体)、对象、处所、时间、结果、原因、目的、方式等之外,主要还是对语义指向的分析。由于汉语句法上的结合关系与语义的结合关系存在着不一致的现象,语义指向分析对理解句子的语义结构显得尤其重要。如:①“这些书我都看过了”;②“这本书我们都看过了”;③“这些书我们都看过了”。这三个句子中的“都”在句法上均与动词“看”结合,构成偏正关系,在语义上“都”的语义指向分别是①“这些书”(受事),②“我们”(施事),③在没有特定语境时,“都”所涉及的可以是“我们”,也可以是“这些书”,还可以是“我们”和“这些书”。再如:①“饭吃多了”。②“饭吃饱了”;③“饭吃快了”; ④“饭吃完了”。以上几例按照句法分析,它们的层次构造完全一样,但分析其语义指向,“多”指“吃的饭”多了,“饱”指吃饭的人“饱”了,“快”说明的是“吃”这一动作行为,而“完”既可以说明“饭”完了(即“饭吃光了”),也可以说明吃饭这一动作行为的结束。以上几个句法结构体,“多”“饱”“快”“完”都与“吃”是句法上的直接成分(动补),但语义结构上却有区别。④ 语法教学中的语用分析,是对语言现象的动态分析,指明其使用的条件和语境,以利于学生恰当地使用学过的句子去交际。⑤比如动词重叠式,主要表示“短时、尝试、轻微、少量”的意义,但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意义又有所侧重,有着不同的表达功能和限定条件。如为什么我们可以说“讨论这个问题”,但不能说“讨论讨论一个问题”呢?这是因为后一句违背了“动词重叠后,其宾语前带数量词作定语时,数量词须为确定的。”这样一条语用规则。 ⑥其他如:动词带补语时,不用重叠形式,所以不能说“我想想清楚再说”,“请把房间收拾收拾整齐。”又如,否定式陈述句不用动词重叠式,不能说“我不想去唱唱歌”。(但可以说“你怎么不去唱唱歌?”);动词做修饰限制语的成分时,也不能用重叠式,不能说“你试试的那件衣服很合身。”等等。类似这样的各种条件限制,对汉语为母语的人来说,一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