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全生产)WTO打火机安全装置案例

2020年(安全生产)WTO打火机安全装置案例
2020年(安全生产)WTO打火机安全装置案例

(安全生产)WTO打火机安全装置案例

WTO-TBT案例-中国-欧盟:打火机安全装置案

[2002-01-01]

销往欧洲、离岸价低于2欧元的打火机,必须加装壹个5周岁以下儿童难以开启的安全装置,而2欧元之上的不受限制。这就是欧盟正在拟定的CR法规(防止儿童开启装置),壹旦被通过,以价格优势取胜的温州打火机有可能被挤出欧洲市场。但这道以安全为借口的贸易壁垒且不是无懈可击,温州的打火机生产厂商发现了其中的“软肋”,于是他们以世贸规则为武器,迅速奋起抗辩。

中国打火机遭遇新壁垒

2001年10月,在我国胜利完成加入世贸组织的各项谈判时,壹个旨在保护欧洲打火机制造商利益的贸易法案也在悄然拟定中,这就是欧盟卫生和消费者保护协会主持制定的《打火机-防止儿童开启要求及测试方法》(简称CR法规)。

这壹消息通过欧洲打火机进口商协会传到了温州日丰打火机有限X公司董事长黄发静耳里。黄发静既是温州打火机生产企业业主,也是温州市烟具协会副会长,同时仍是打火机出口欧盟的大户。他壹听到这个信息,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1994年,美国发生了多次因儿童玩弄打火机而不慎失火的事件,美国著名的打火机生产厂商ZIPPOX公司为保护自身利益,借机游说有关立法机构,促成美国出台了CR法规,规定凡售价2美元下的打火机都必须执行该法规,加装壹个防止儿童开启的安全装置,否则不能在美国市场销售。这个法规生效后,温州打火机首当其冲,出口美国市场严重受阻。黄发静介绍,当时温州打火机出口美国形势很好,先

后取代韩国和日本,大有独步天下之势,但CR法规实施后,温州打火机在美国市场马上萎缩,8年来几乎没有增长。当下,温州出口美国的打火机只相当于出口欧洲市场的五分之壹。要避免美国市场出现的这种后果,就必须设法阻止欧盟CR法规的出台。为此,黄发静壹边向和他们有共同利益的境外盟友--欧洲打火机进口商征询,有没有可供采取的反制措施;壹边向国内的外经贸专家请教,从WTO法规中寻找突破口,进行合法的抗辩和抵制;同时通过行业协会,联合温州打火机生产企业,开展积极的应诉和游说活动。

这是我国加入WTO后第壹起为抵制不公正贸易法规而采取的抗辩行动。作为此次行动的发起人,黄发静已联合了温州最大的21家打火机生产企业,开展统壹的抵制活动。他们的这种积极应对态度和措施,得到外经贸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专门应对各种贸易纠纷而组建的外经贸部公平贸易局,日前也介入了他们抵制欧盟CR法规的行动。第壹次过招:温州人获胜

温州打火机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但发展很快,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相继超过日本、韩国。2001年,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授予温州“中国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基地”称号。原来的打火机生产大国日本,现有90%的打火机生产企业被迫关闭,转向来温州定牌生产。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温州市拥有打火机生产企业300多家,年产销金属外壳打火机5亿只左右,占国内市场总量的95%。温州的金属外壳可重复使用打火机,从上世纪的90年代初开始出口众多国家,且以价格低廉和品种多样的优势,打破了打火机市场由日本、韩国及

欧洲企业壹统天下的局面。当下,温州生产的打火机80%出口,占全球金属外壳打火机市场70%的份额,年出口交货值在1000万元之上的出口大户就有20多家,是世界最大的金属外壳打火机产销基地。温州打火机产业蒸蒸日上,出口量猛增,对欧美的打火机制造商构成了严重威胁。2000年,欧洲打火机制造商协会通过多方游说,鼓动欧盟的贸易当局,对来自中国温州的打火机实施反倾销调查。温州打火机生产企业得知消息后,立即应诉。他们壹方面及时向主管部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反映,请求政府支持,壹方面提供大量数据材料,证明温州的打火机生产厂家都是民营企业,没有得到任何政府补贴。同时,他们仍积极联络欧洲的打火机进口商,向各自的进口国说明,这是不公正的贸易歧视行为,它保护了少数生产商的利益,而损害了欧洲广大消费者的利益。通过他们的积极应诉和中国政府的干预,欧盟最后以欧洲没有温州以外的同类产品、缺乏价格可比性为由而撤诉了,这次反倾销调查因此流产。温州人同欧盟对手的这次过招,仍带来了壹个意外收获:欧洲的60多个打火机进口商组建了欧盟打火机进口商协会,由于利益壹致,在发生贸易磨擦时,成了温州企业的天然盟友。反倾销起诉虽然失败了,但欧洲打火机生产商是不甘心自己利益被人夺走的。欧盟的这次CR法规就是他们策动的,实际上是上壹次贸易战的延续。他们企图利用安全法规构筑新的贸易壁垒,阻止温州打火机进入欧洲市场。

CR法规的背后用意

美国当初出台CR法规的理由是,出厂价2美元之上的打火机,在零

售时通常要在10美元之上。这么高的价格,5周岁以下的儿童壹般不易买到,也就是说,他们想通过价格因素来阻断孩童购买和接触打火机,从而起到保护儿童安全的作用。这见起来是个安全法规,其实是针对中国产品的,隐含着明显的贸易歧视。因为,目前欧美企业,包括日本、韩国企业生产的金属外壳打火机,成本都在2美元之上,而温州企业由于劳动力成本低,加上规模化专业生产,产品成本比其他地区要低得多,出口价壹般都在2美元以下。选择这个价格作为要不要加装安全装置的标准,针对性是很强的,目的就是限制中国打火机进口,以保护本国生产商利益。欧盟仿效美国的做法,同样出于保护欧洲企业的利益。欧洲也有壹家类似美国“ZIPPO”的企业,叫BICX 公司,是欧洲最有影响的打火机生产商,但近年来,这家企业同样受到了来自中国同行的严峻挑战。为保护自身利益,BICX公司联合瑞士火柴(SWEDISH??MATCH)X公司、东海(TOKIE)X公司等打火机生产企业,游说欧盟卫生和消费者保护协会,以保护儿童安全为由,对中国产品设置贸易壁垒。

据说,检验打火机是否符合CR法规标准的方法,是随机召集100名年龄在51个月以下的儿童,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让他们开启被检验的打火机,如果有85%之上儿童难以开启,这批产品才算符合CR规定,否则不准进口。要达到CR法规标准,就必须在每个打火机上加装壹个安全装置,俗称安全锁。不难想象,如此壹来,壹要增加生产成本,使我国产品失去价格优势,二会因为使用不便,使部分顾客放弃使用加锁的产品,失去市场。而且,这种安全装置大多在欧美国家

申请了专利权,要在打火机这么个小产品上研制同壹效果的装置,又不能涉及他人专利,是非常困难的,况且它的技术仍须得到进口国相关机构的认可,认证权实际上掌握在竞争对手的手里,这就难上加难。由此可见,这种以安全为由的技术壁垒,实际是套在我国企业脖子上的壹条条绳索,随时能够用来制约你,但在应对上要比反倾销起诉更复杂,更艰难,对我国出口企业来说,这是个全新的领域,全新的课题,是壹次新的艰巨的挑战。

为人类的“点火事业”抗争

CR法规虽然见起来冠冕堂皇,无懈可击,但仔细推敲,它违反了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则,带有明显的贸易歧视倾向。

首先,壹个产品的价格定位,是依据它的生产成本和合理利润,最终的价格定位取决于市场的接受程度和供求关系,和安全和否无关。但CR法规却把价格作为产品的安全标准而加以限制,显然违反了自由贸易的原则,是壹种价格歧视。事实上,打火机生产有壹套国际通行的安全标准,这就是ISO9994国际安全标准,从2001年的6月1日开始,温州出口的打火机全部纳入这壹法定的安全检验和检测,检测机构是国家质检局天津危险品中心实验室,且且在产品上标明禁止儿童使用。如果说,打火机对儿童安全有潜在威胁,那世界上任何打火机壹旦被儿童接触或被拿去玩耍,都有危险,而不是2欧元以下的才有危险,2欧元之上的就没有危险。

其次,从技术角度讲,温州生产的金属外壳可充气打火机,采用的气胆材料通常为尼龙和聚甲醛,其耐压性能、抗压性能和高温承受性能

都超过壹次性打火机,同时仍有金属外壳保护。而CR法规混淆壹次性打火机和金属外壳打火机的区别,笼统地以价格为标准加以限制,是有意混淆概念,造成竞争的不公平。如果单纯从安全角度讲,欧美等国家生产的以汽油为燃料的汽油打火机更有危险性。为在国际贸易中争得公平的地位和待遇,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统壹部署下,温州市烟具行业协会和成员企业积极运用世贸规则,收集相关材料,和欧洲打火机进口商协会联手,在进口国进行游说和抗辩。和此同时,温州打火机生产企业也组织了壹个民间游说团,利用各自的渠道到各进口国游说,抵制CR法规。据说,目前他们已在欧盟成员国中争取到了20多张反对CR法规的表决票,如果能再争取到十多张,就能成功抵制该法规出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