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运动处方的原则

健身运动处方的原则

健身运动处方的原则

针对你的情况,我认为在健身方面要制定一个能均衡、协调地发展你全身肌肉的负重力量训练计划,这个计划主要包括如下3个方面:

①训练内容:全身性的力量训练,细分为胸背(卧推、飞鸟、俯卧撑、蝴蝶机夹胸等)、肩(颈上推举、哑铃侧平举、哑铃前平举、划船等)、上肢(双臂弯举、颈后臂屈伸等)、下肢(负重半蹲、负重提踵、蛙跳、高抬腿跑等)、腰腹(仰卧起坐、俯卧背起、举腿收腹等)。

②训练量:从以上训练内容中选择10-12个动作(每个部位2-3个),每周重复训练3-4次,每个动作重复3-4组,每组重复8-12次。

③训练要求:动作规范(请健身高手给予指导),两周变换一次训练内容(每个部位仍是2-3个动作),注意训练前的热身和训练后的拉伸。

在饮食方面,要加大对蛋白质的摄取量,每天保证摄入100克左右的蛋白质,如可以采取如下的饮食方案:主食7--8两、牛奶250毫升、鸡蛋3 个、鱼虾肉2--3两、肉类2--3两、豆腐3--4两、蔬菜500克、水果400克。如果饮食达不到上述要求,每天训练后或睡觉前还可以适量补充一些乳清蛋白粉,训练前、后补充一些运动饮料。

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研究

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研究 我国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身高、体重等形态指标继续呈增长趋势。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呈进一步下降趋势,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不断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等问题令人担忧,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1]。造成这一问题的首要原因是学生的体育锻炼不足甚至缺乏。而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健身锻炼就成为大家关注的思考的问题。目前以运动处方为形式的健身方案是实施科学合理锻炼的有效途径。运动处方的概念最早是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始使用运动处方术语,从而在国际上得到认可[2]。应用健身运动处方组织大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是一种受学生欢迎、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锻炼方法[3]。本文就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进行研究,以促进大学生能有效科学锻炼之目的。1.健身运动处方的理论基础 健身运动处方的科学性是依据人体运动生理学的原理并设计与实施的,这就像医生开处方必须依据医学知识一样。体育运动就是给机体一定的运动负荷,本质也就是对机体施加一种刺激。这种刺激必然会引起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发生强烈的反应和一系列规律性变化,并在长期锻炼下,使机体结构与机能产生人们所预期的良好适应性变化,提高机能和运动能力[4]。 1.1 合理运动生理负荷原理 运动生理负荷是特指机体在一定强度和持续时间的运动负荷刺激作用下,机体器官和系统所承受的额外生理负荷,即除安静状态下的生理负荷外,机体为维持运动状态下的机能活动水平而额外做的生理“功”。机体所承受的总生理负荷等于静态生理负荷与运动生理负荷之和,即: 总生理负荷(WTP)=静态生理负荷(WRP)+运动生理负荷(WEP) 在运动生理负荷刺激作用下,身体内部各器官、系统就表现出明显机能变化或反应。如血液重新分配,耗氧量、心输出量比安静状态明显增加等[5]。 运动负荷是外部条件,身体机能活动是内在因素。在正常生理机能状态下,由于外部运动负荷的刺激作用,机体出现一系列应答性机能活动,形成了运动生理负荷。反之,机体的运动生理负荷反应程度又制约身体承受运动负荷刺激的能力。如当较大的运动负荷强度引起机体出现强烈的运动生理负荷反应并超过人体本身的承受力时,机体承受运动负荷刺激的能力就会明显下降。所以体育锻炼的科学性之一就是找到每个个体所能承受的最适负荷,这样才能使机体产生最优的适应。 1.2 超负荷原则和长期重复性原则 超负荷即运动训练中采用的负荷要超过原来的水平,不然就不能形成特异的运动刺激和强烈的身体反应,更不能产生高一级的适应。负荷越大,超过原有水平越多,反应越强烈,运动后超量恢复的幅度也越大[6]。 运动还要遵循长期重复性原理,因为适应的产生要有一定时间过程。只有多次重复,后一次运动才能在前一次运动的基础上完成。 1.3 超量恢复理论 运动时和运动后供能物质量的变化是消耗和恢复过程保持平衡的结果。运动时以消耗过程为主,恢复过程跟不上消耗过程,表现为能源物质数量下降;运动后休息期,以恢复过程为主,消耗过程下降,因此,能源物质逐渐恢复,达到或超过原来水平。这主要是从运动时能源物质的消耗和结构蛋白的变化和恢复过程的规律说明运动能力提高的机理。超量恢复的基本规律可用(图1-1)表示。所以,超量恢复学说为大运动量训练、训练的节奏性、系统性等提供了理论依据。超量恢复期一般维持1~2天,下次次运动最好在前次运动后产生的超量恢复

运动处方知识点

第一章 1. 率先提出“运动处方”:卡波维奇 2. 首先使用运动处方:猪祠道夫 3. 库珀:“有氧代谢之父”、“12分钟跑步测试法” 4. 世界上最早的运动处方:战国时期的《行气玉佩铭》 5. 瑞典生理学家Borg首先提出自觉疲劳分级 6. 体育运动处方:是指对从事体育锻炼的人(含病人),有康复医师、体育教师、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及体能测试,按其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素质、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生活环境和运动爱好或训练条件等主、客观条件,用处方的形式对身体锻炼者制定适合的运动内容、运动量、运动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等,以达到健身和康复身体的目的。 7. 运动处方与药物处方的区别: 运动处方药物处方 运动内容药物名称运动量: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锻炼频率剂量/次 次/日 注意事项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1)目的不同:运动处方是用来提高体适能、促进健康或防治疾病,药物处方是为了治疗疾病 2)使用终点不同:医药处方在病人痊愈后即停止使用,而运动处方在人的一生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8. 运动处方的分类: 按目的分类:1)健身运动处方2)竞技运动处方3)康复运动处方 按构成体质的要素分类:1)改善身体形态的运动处方2)增强身体机能的运动处方3)增强身体素质的运动处方4)调节心理状态的运动处方5)提高适应能力的运动处方按锻炼的器官系统分类:1)心血管系统的运动处方2)呼吸系统的运动处方3)神经系统的运动处方4)消化系统的运动处方5)运动系统的运动处方 按实施运动处方的环境分类:1)社区运动处方2)健身房健身运动处方3)家庭健身运动处方4)学校健身运动处方 9. 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运动目的、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和注意事项等 10. 运动处方的四大要素: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 11. 运动处方的目的:1)促进生长发育、增进健康、愉悦身心2)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3)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运动技能以提高运动成绩 12. 有氧运动的特点:1)低强度2)长时间、慢速度、长距离3)周期性运动4)全身大肌肉群参加活动 13. 有氧运动的项目:步行、慢跑、走跑交替练习、登山、上下楼梯、游泳、自行车等 14. 评定运动强度的指标:客观:心率(HR)吸氧量(VO2) 梅脱(MET) 主观:自觉用力程度分级(RPE) 15. 最大吸氧量(VO2max):是指极量运动时人所能吸取(消耗)氧的最大数值 16. 靶心率(THR):是指能获得最佳运动效果并能确保安全的运动心率 17. 预期心率(PTHR):通过年龄推算出来的最大心率 18. 梅脱(MET):是指运动时的能耗量与安静时的能耗量的比值 19. 1MET是指每千克体重、每分钟活动|、消耗3.5毫升的氧,表示为3.5ml.kg/分钟

运动处方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运动处方:是指由医生或体育工作者给锻炼者按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锻炼经历 和心肺或运动器官的机能水平等,用处方的形式,制订的系统化、个性化的健身方案。 2、运动能力:是指在进行增强耐力的锻炼时,应达到并保持的运动强度。 3、体适能:指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进行日常事务,而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且还有足 够的活力和精力 4、梅脱:每千克体重,从事1分钟的活动,消耗毫升的氧气,其运动强度即为1梅脱。 5、体脂百分比:脂肪组织占总体重的百分比。 6、高血压运动处方原则:运动强度宜小不宜大,强调用中小强度,以放松性质的练习为主。 7、身体成分:是指人体总体重中的脂肪组织和去脂组织重量的百分比。 8、ETT:用来测定机体对运动耐受能力的运动负荷试验,统称为“运动耐量试验” 1、是指由医生或体育工作者给锻炼者按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锻炼经历和心肺或运 动器官的机能水平等,用处方的形式,制订的系统化、个性化的健身方案。 2、有氧运动:运动时可以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功能的主要物质-糖可以完全分解为二氧化 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能量,供给人体长时间运动。 3、肥胖程度:是指一个人的实际体重占其同性别、同年龄组标准体重的百分比。 4、柔韧性的评定法:可分为简易评定法和仪器评定法。仪器评有“坐位体前屈测试仪”、“各 种量角器”和等速测试系统等。 5、功能能力:机体在尽力活动时所能达到的最大MET值。 6、THR:是指在经过心脏功能能力评定之后确定的,锻炼者在进行锻炼时所应达到和保持的 心率。 7、身体成分:是指人体总体重中的脂肪组织和去脂组织重量的百分比。 8、肥胖分为:单纯性肥胖、继发性肥胖和药物引起的肥胖3种。其中单纯性肥胖,为减肥 运动处方的适应症。 1、体适能:指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进行日常事务,而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且还有足 够的活力和精力 2、有氧运动:运动时以有氧代谢系统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也成为耐力运动。 3、运动成瘾症:是指人对有规律的锻炼生活方式产生了心理、生理依赖。 4、周期性运动:包括走、慢跑、跑、骑自行车(自行车记功器)和上下台阶等。 5、功能能力:机体在尽量活动时所能达到的最大梅脱值。

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

二、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 1、体现个体化的运动处方 每个人的身体条件由于各不相同,预先不可能准备好适应各种情况的运动处方。因此,在制定运动处方时,必须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因人制宜,个别对待。同时,一个安全、有效的运动处方,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所制定的。 2、及时修订调整运动处方 由于每个人在按照运动处方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其身体或者客观条件经常不断的发生变化,如机体能力或心肺功能随着运动锻炼而发展、提高。今天制定的运动处方明天就不一定完全适合,因此,初定的运动处方在实施过程中要进行一次或者多次性的微调整,使之成为适合自己条件的运动处方。 3、制定运动处方耐力是基础 在制定运动处方时,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尤其身体素质的差别比性别和年龄的差别更为重要。因此,在制定运动处方的过程中,应该以身体素质(全身耐力)基础状况为基础,作为首要考虑的条件,同时结合性别、年龄等具体情况,这样制定出的运动处方才是适宜的。 4、确保安全界限和有效界限 为了提高全身耐力水平,必须达到改善心血管和呼 吸功能的有效强度。如果运动超过机体上限,就可能有危 险,这个运动强度或运动量界限,称之为安全界限。这个 最低效果的下限为有效界限。安全界限和有效界限之间, 就是运动处方安全而有效的范围。对于身体条件差的,在 制定运动处方时,应该严格规定运动内容等各个方面;反 之,自由度较大,练习时,不必严格规定内容。 5、体质基础和运动效果的特异性 锻炼前运动基础较差,体质不强的人,他们从事小运动量就能收到显著效果,而锻炼前有一定的运动基础,体质较好的人,则要求更高的运动强度的刺激才能见效,这就是体质基础的特异性。运动效果的特异性是指运动时身体的生理适应

运动处方

一:名词 1.运动处方:由康复师、康复治疗师(士)以及体育教师、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私人健身教练等,根据患者或体育健身者的年龄、性别、一般医学检查、康复医学检查、运动试验、身体素质/体适能测试结果,按其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素质,以及心血管、运动器官的功能状况,结合主、客观条件,用处方的形式制定对患者或体育健身者合适的运动内容、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达到科学地、有计划地进行康复治疗或预防健身的目的。 2.体适能: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进行日常事务,而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且还有足够的精力享受休闲活动,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3.健康体适能:①有充足精力和能力从事日常活动;②运动不足性疾病早期发生的危险性较低的品质和能力。 4.身体成分:人体总体重中的脂肪组织和去脂组织(瘦体重)重量的百分比。 体脂百分比:即人体内脂肪组织重量占其总重量的百分比。 5.BMI:是以相对于身高的体重,来衡量体重是否超重的常用标准。 6.肥胖程度:指一个人的实际体重占其同性别、同年龄组标准体重的百分比。 7.RPE:主观感觉疲劳表;用主观感觉来反映身体负荷强度的一种方法。 8.MET=F·(2.394·H+0.2)/3.5+1 9.功能能力(F.C.):机体在尽力活动时所能达到的最大MET值,或在有氧范围内,机体所能完成的最大强度活动的MET值。 10.运动能力:在进行增强耐力的锻炼时,应达到并保持的运动强度。 11.靶心率(THR):在经过心脏功能能力评定之后确定的,锻炼者在进行锻炼时所应达到和保持的心率。 12.预期心率(PTHR):指在进行F.C.评定之前,按受试者年龄预测心率可能达到的数值。220—年龄;40岁以上体弱及老年人:195 —年龄。 13.运动耐量试验(ETT):用来测定机体对运动耐受能力的运动负荷试验。 14.最大强度负荷试验GXT:要求测试终止于受试者所能达到的最大吸氧量和最高心率水平。(持续性、多级、直立位的试验)15.次最大强度负荷试验:在测试中采用低于测试者所能承受的最大强度负荷,用PTHR和测试结果,推测出受试者可能达到的最大负荷、最大吸氧量,最后计算出受试者F.C.的推测值。 16“PAR-Q”问卷调查:是全美运动医学会推荐的一个问卷调查,凡准备参加中等强度体力活动的人,应当能够通过这个最起码的要求,否则需要进行医学检查。 17.FROM:全关节活动幅度: 18.ROM:关节运动幅度: 19.开放链式运动:运动时远端环节在空间是游离的,一个环节运动,可以不引起其他环节运动,肌肉收缩发生于一块肌肉,或一组功能相同肌肉。 20.闭合链运动:运动时远端环节是固定的,其中一个环节运动,会造成其他环节(不一定是全部)同时运动,肌肉收缩为数块肌肉或数组肌肉群同时收缩。 二:复习重点 1.运动处方制定程序:一般调查、临床检查和功能检查、运动试验及体力测验、制定运动处方、实施运动处方、运动中的医务监督、运动处方的修改步骤。 2.运动处方内容:锻炼目标、锻炼内容、运动量、(运动强度、持续时间、重复次数完成组数及间隔时间、运动频率)注意事项;核心是:运动强度。 3.有氧运动概念、特点和生理效果:指运动时以有氧代谢系统功能为主的运动项目;低强度、长时间、慢速度、长距离、周期性运动、全身大肌肉群参加活动;增加体内血红蛋白的数量,提高机体抵抗力,抗衰老,增强大脑皮层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增加脂肪消耗,防止动脉硬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4.目前我国评价健康体适能的标准及适用人群:①国民体质测定标准 3-69周岁人群; 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校小、中、大学生③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 20-59岁的

健身运动处方总结

科学健身运动处方 1.体力活动是人体热能消耗的主要因素,在激烈运动时机体的能量消耗可比安静时提高10~20倍,因此就能量消耗而言,运动减肥对所有人都有效,这是绝对肯定的。 2.这里有一个最基本的原理就是能量平衡:热能的消耗> 热能的摄入。 3.锻炼后体重不仅没减反而增加,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运动中消耗的热能不足;二是运动后摄入的热能物质过多。既坚持体育锻炼,又适当节食,才是正确的减肥之路。 4.运动中机体供能的方式可分两类:一是无氧供能,即在无氧或氧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主要靠ATP、CP分解和糖元无氧酵解供能。这类运动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1~3分钟)。二为有氧供能,即运动时能量主要来自糖元、脂肪的有氧氧化。由于运动中供氧充分,糖元或脂肪可以完全分解,释放大量能量,因而能持续较长的时间。 5.大强度的运动不可能持续很长时间,总的能量消耗较少,因而不是理想的减肥运动方式;而强度较低的运动由于供氧充分,持续时间长,总的能量消耗多,更有利于减肥。 6.实验证明低强度、长时间运动时体内脂肪的氧化增加。减肥的最终目的是消耗体内过多的脂肪,而不是减少水分或其它成分,因此不能单纯片面地强调运动强度的大小或出汗的多少。 7.锻炼应选择中等强度的运动:在运动中将心率维持在最高心率的60~70%,强度过大时能量消耗以糖为主,肌肉氧化脂肪的能力较低;而负荷过小,机体热能消耗不足,也达不到减肥的目的。最高心率= 220 —年龄 8.锻炼的时间要足够长:一般每次锻炼不应少于30分钟。在中等强度运动时,开始阶段机体并不立即动用脂肪供能。因为脂肪从脂肪库中释放出来并运送到肌肉需要一定时间,至少要20分钟。 9.要经常参加运动:脂肪的储备和动用是一种动态平衡,因此要经常参加运动,切不可一劳永逸。减肥运动应每日进行,不要间断。 10.运动减肥的益处:(1)促进能量消耗,造成机体的热能负平衡(2)抑制食欲(3)对维持正常的血压、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提高心肺功能都有积极作用(4)可以改善人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消除焦虑(5)运动可以防止减肥过程中瘦体重的减少 11.由于运动时人体内物质代谢加强、能量消耗增加,导致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明显大于安静时。人体的能量消耗包括三个方面。人体每天的基础代谢和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的能量消耗是基本恒定的,工作性质不同时,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会出现较大差异。运动后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会明显增大,除了需要糖和维生素外,机体还需要蛋白质、矿物质、脂肪等,所以从全面营养补充这个角度来说,水果所提供的营养物质无论在种类上还是数量上都无法满足机体的需要。 12.清晨锻炼并不是十全十美的: (1)夜间植物吸收氧释放二氧化碳,清晨阳光初露,植物的光合作用刚刚开始,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仍然较高,如果继续将锻炼的时间前移,则效果更差。(2)如果锻炼者生活在大中城市,还得考虑空气污染问题,清晨大气的活动相对静止,各种废气(生活用气、工业用气)不易消散,是一天中空气污染较严重的时段。(3)另一方面,从人体的生理变化规律来看,在早晨6时左右,人们的血压开始增高,心率也逐渐增快,到上午10时左右达到最高峰。如果锻炼者是冠心病、高血压患者,此时进行剧烈活动最易发生意外。(4)研究还表明:血小板的凝聚力在清晨6~9时明显增强,血液的粘稠度也增加,因而导致血液的凝固性增大,使发生心脑血管梗塞的机会增多。(5)清晨起床以后,人体血流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会比平时明显增高,这两种激素会引起身体血管和负责心脏自身供血的冠状动脉都收缩,而易导致血压增高,心肌供血减少。 13.晨练应注意哪些问题?(1)补水:晨起适当补水,使循环血量增加、血液粘滞度降低,

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复习资料 else 1、运动处方:是指针对体育锻炼者的健康和体力状况,根据其运动目的而制订的一种科学的、定量化的周期性锻炼计划。 2、根据运动处方分类: 康复治疗性运动处方预防健身性运动处方 治疗性运动处方竞技训练运动处方 3、根据运动处方锻炼作用分类: 全身耐力运动处方力量运动处方柔韧性运动处方 4、运动处方的实施原则 1)全面了解处方对象的体质和健康状况 2)确定运动处方的目的 3)进行相应的运动功能评定 4)制定运动处方 5)指导处方对象如何执行运动处方 6)监督运动处方的执行情况 7)定期调整运动处方 5、处方的主要内容: 锻炼目标;锻炼内容;运动量;注意事项 锻炼内容:有氧耐力运动项目柔韧性练习力量练习 运动量:运动强度持续时间重复次数运动频率 6、体适能:指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进行日常事务,而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且还有足够的精力享受休闲活动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7、体适能内容: 心肺耐力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性身体成分 8、我国目前评价健康体适能的标准 1)国民体质测定标准 2)国家体质健康标准 3)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4)其他 9、身体成分测定与评价 1)体脂百分比计算 体脂百分比=(4.57÷D-4.142)×100% 2)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体重)/身高2(m2) 3)肥胖程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100% 实际体重与标准体重相差在±10%以内为正常 算法:标准体重=身高×身高(m)×22 超重计算公式:超重%=[(实体-理体)/(理体-实体)]×100% 10、耐力锻炼常用的手段方法 ①有氧运动特点:低强度,长时间,慢速度、长距离; 周期性运动;全身大肌肉群参加活动。 ②球类游戏

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摘要:2014年10月,国务院46号文件《关于加快 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力培育健身休闲服务业、加强体育运动指导,推广“运动处方”,发挥体育锻炼在疾病防治以及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运动处方概念最早由美国人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虽然在健身领域已提及多年,但运动处方的推广一直不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运动处方的各种参数一直以描述为主,不能精确量化,锻炼者在使用运动处方时感觉比较模糊。与此相对的是,青少年体质下降导致的一系列亚健康问题。如何在大学生群体中推广运动处方,进行科学健身,成为国家非常重视的问题。尽管有相关人员开发一些运动处方的软件,并在医院的康复科有小规模的应用,但实质上还没有进入大规模的社会化推广阶段。该研究主要目的是解决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推广中的数字化管理问题。 关键词:运动处方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2(b)-0201-02 1 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管理系统的设计理念 1.1 运动处方的人性化和数字化管理

人性化是指运动处方是根据手机终端上传的信息和体 适能测试的录入数据,由专业人员在后台制定运动处方,减少系统分析输出运动处方的强度控制模糊性、运动形式单调性的弊端。数字化是指运动处方的各项内容,包括形式、强度、时间等数据非常具体和清晰,避免了非正式建议或口头医嘱的形式削弱运动处方的执行力,加强锻炼者对运动处方的重要性认识,有助于理解运动处方的意义和内容。 1.2 针对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锻炼习惯设置系统功能 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锻炼习惯决定了为大学生制定运 动处方与中老年人、代谢综合症患者等人群是有区别的,所以在功能模块设置、数据传输方式上可以做到更有针对性、方便性和快捷性,适应大学生生活节奏快、掌握现代通讯工具的特点。 2 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管理系统的整体设计 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管理系统和APP 插件两部分,可以实现以下功能:(1)会员可以通过手机终端下载专用APP,完成基本信息注册,上传健康数据、亚健康调查数据、体适能测试数据和运动监控数据等到管理平台;(2)管理系统实现对会员信息的管理和分析,由专业人员 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包括运动强度、时间、频率、注意事项等,并把每一训练周期的运动处方内容推送到会员的手机终端,方便大学生根据专业运动处方的指导进行科学的健身

体育锻炼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

体育锻炼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 运动处方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提出的。进入20世纪60年代,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例如,对冠心病康复训练),运动处方开始受到重视。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始使用运动处方术语,从而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 所谓运动处方是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康复患者,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和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用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运动处方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和科学地锻炼或者进行康复活动的一种方法。 1 合理良好的运动处方可以有效增进身体健康。其一,可以预防疾病,例如由肥胖引发的高血脂、冠心病等;其二,可以有效改善身体状态,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 采用合理良好的运动处方,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锻炼可以有效地提高身体素质水平,例如提高力量、速度、耐力水平,进而提高锻炼者的综合运动能力。 3 运动处方最初是为康复医疗服务的,因此在康复医疗过程中,科学合理制定并实施运动处方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意外伤害事故,大大提高康复治疗的安全性。 第一节体能锻炼处方的基本要素 一运动处方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目前运动处方的应用主要可分为4大类。 表1 运动处方类型及其特点 运动处方类型特点 预防健身类 此类运动处方适合大部分人群,通过持之以恒的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预防疾病为主要目的的处方。 竞技运动类 以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和专项竞技水平为目的的处方。此类运动处方特别适合于希望努力提高自己的运动成绩的广大青少年。竞技运动列运动处方具有运动负荷相对较大的特点,需要特别注重锻炼后的恢复活动。 医疗康复类 用于康复患者以及残障人士治疗疾病、康复机体为目的的处方。此类运动处方更加注重康复锻炼过程的安全性,同时注重康复锻炼的有效性。康复医疗类运动处方其练习手段以及练习方法具有鲜明的个性化,个体针对性更强。 塑身健美类 以健美形体为目的的运动处方,适合于为健美身材而持续锻炼的人群。以塑身为目的的运动处方具有练习时间较长,体能消耗较大的特点,更需要练习者有坚韧的意志力,同时要配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起居等。 随着运动处方研究与应用的逐步深入和完善,发展趋势在广度上,趋向多学科综合性的应用与推广;在深度上,趋向多学科交互渗透,对运动处方各要素(运动种类、强度、时间、频率、周期等)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如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内分泌学、免疫学等学科最新技术和成就,解决运动生理的实际问题。如应用有关受体、递质、细胞水平氧化代谢等技术,研

科学健身运动处方

提高心肺耐力的有氧运动处方 姓名:性别:年龄: 运动目的:提高心肺能力 运动项目及运动时间: 一.慢跑 慢跑时,全身肌肉要放松,呼吸要深长,缓缓而有节奏,可两步一呼、两步一吸,亦可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宜用腹部深呼吸,吸气时鼓腹,呼气时收腹。慢跑时步伐要轻快,双臂自然摆动。慢跑的运动量以每天跑20~30分钟为宜,但必须长期坚持方能奏效。 二.哑铃 1、长期坚持练习哑铃,可以修饰肌肉线条,增加肌肉耐力,经常做重量偏大的哑铃练习,可以使肌肉结实,强壮肌纤维,增加肌力。 2、可以锻炼上肢肌肉及腰、腹部肌肉。如做仰卧起坐的时候在颈后部双手紧握哑铃,可以增加腹肌练习的负荷;手握哑铃做体侧屈或转体运动,可以锻炼腹内、外斜肌;手握哑铃的直臂前举、侧平举等可以锻炼肩部和胸部肌肉。 3、可锻炼下肢肌肉。如手持哑铃单脚蹲起、双脚蹲跳等。 4、下午举哑铃,晚饭后半小时开始慢跑。 运动强度: 保持心率在100~120次/分钟之间。 运动频度: 慢跑:每天学校操场每次4000米,可适当增减。 哑铃:每周三次学校健身房每次5组动作,每组动作6次,每组间隔2~3分钟,可适当增减。 运动注意事项: 一.慢跑时要选择平坦的路面,不要穿皮鞋或塑料底鞋,如果在柏油或水泥路面上,最好穿厚底胶鞋。跑前应先走一段,做做深呼吸,活动一下关节。如在公路上,应注意安全,尽量选择人行道。 二.练习哑铃前要选好合适的重量。练习目的是为了增肌,最好选择65%—85%负荷的哑铃。举个例子,如果每次能举起的负荷是10公斤,就应选择重量为6.5公斤—8.5公斤的哑铃进行锻炼。练习时每天5—8组,每组动作6—12次,动作速度不宜过快,每组间隔2—3分钟。负荷太大或太小,间歇时间太长或太短,效果都会不好。 三.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轻到重进行锻炼。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选择适宜的练习方法,控制运动负荷。在运动前要做好准备和放松活动,防止受伤和肌肉僵硬。

运动处方复习题

! 一、名词解释 1、运动处方:是指由医生或体育工作者给锻炼者按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锻炼经历 和心肺或运动器官的机能水平等,用处方的形式,制订的系统化、个性化的健身方案。 2、运动能力:是指在进行增强耐力的锻炼时,应达到并保持的运动强度。 3、体适能:指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进行日常事务,而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且还有足 够的活力和精力 4、梅脱:每千克体重,从事1分钟的活动,消耗毫升的氧气,其运动强度即为1梅脱。 5、体脂百分比:脂肪组织占总体重的百分比。 6、高血压运动处方原则:运动强度宜小不宜大,强调用中小强度,以放松性质的练习为主。 7、身体成分:是指人体总体重中的脂肪组织和去脂组织重量的百分比。 ] 8、ETT:用来测定机体对运动耐受能力的运动负荷试验,统称为“运动耐量试验” 1、是指由医生或体育工作者给锻炼者按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锻炼经历和心肺或运 动器官的机能水平等,用处方的形式,制订的系统化、个性化的健身方案。 2、有氧运动:运动时可以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功能的主要物质-糖可以完全分解为二氧化 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能量,供给人体长时间运动。 3、肥胖程度:是指一个人的实际体重占其同性别、同年龄组标准体重的百分比。 4、柔韧性的评定法:可分为简易评定法和仪器评定法。仪器评有“坐位体前屈测试仪”、“各 种量角器”和等速测试系统等。 5、功能能力:机体在尽力活动时所能达到的最大MET值。 6、THR:是指在经过心脏功能能力评定之后确定的,锻炼者在进行锻炼时所应达到和保持的 心率。 7、身体成分:是指人体总体重中的脂肪组织和去脂组织重量的百分比。 ) 8、肥胖分为:单纯性肥胖、继发性肥胖和药物引起的肥胖3种。其中单纯性肥胖,为减肥 运动处方的适应症。 1、体适能:指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进行日常事务,而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且还有足 够的活力和精力 2、有氧运动:运动时以有氧代谢系统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也成为耐力运动。

健身运动处方(2020年10月整理).pdf

健身运动处方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篇一:健身房个人会员运动处方表 健身房个人会员运动处方表 篇二:老年人健身运动处方 老年人健身运动处方 运动目的:健身祛病、防病、抗衰、延年益寿 运动种类:步行、健身跑、游泳、骑自行车、登山、跳健身舞、打网球、门球、高尔夫球、练气功、太极拳、太极剑 运动强度:运动心率控制范围170-年龄;例如您的年龄是60岁,你的运动心率需要控制在170-60=110次/min 运动时间:不少于30min 运动频率:每周3-5次 注意事项:①健康检查,确定身体能够负担每次的运动 ②缓慢进行,从低而适应的水平开

始,逐渐增加运动强度 ③掌握自己的运动限度,如果运动后感到特别疲劳,睡眠不安或持续肌肉酸痛,即表明运动过量 ④有规律第锻炼,要达到健身效果的高峰,需要数周乃至数月,若是1-2周不活 动,便会导致健康水平下降,故应努力坚持每周至少三次锻炼,但应注意患病或身体不适期间停止锻炼,即使是轻微的感冒也要停止锻炼 ⑤做好准备活动,年龄越大,锻炼前的准备活动就越重要。10min左右适宜的准 备活动可保护心脏、肌肉和关节,以避免运动损伤 ⑥运动后调整:不要突然停止运动,跑步运动之后,至少在慢走2min;负荷练 习后要休息5min,然后洗个温水澡 篇三: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

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 姓名:吴俊性别:男年龄23 健康状况:良好 运动目的:提高肌肉的生成和锻炼,得到具有审美性质的体形 运动项目: 周一,周三,周五中途跑2000m 大约耗时10min,平均速度20km/h,适当休息后做俯卧撑50个,仰卧起坐80个 周二,周六,进行羽毛球运动1~2个小时,适当休息后进行,仰卧飞鸟8~10组,每组8~12次,每组间隔时间1min,适当休息后,负重提踵,肩负杠铃或负沙等重物两脚稍分开,两脚后跟用力充分踮起,稍停再慢慢还原。主要练习小腿三头肌,每次4组,每组15~20次运动强度:中等强度,运动时最高心率控制在110-130次/分钟 运动时间,每天早上7点之后和下午5点之后,每次进行60—120分钟 运动频率:每周5次

运动生理学习题完整版本

第九章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一)填空题 1.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再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应包括、和道德良好。 2. 肌适能主要包括 3. 体适能由和组成。 4. 健康体适能主要包括,,和柔韧素质。 5. 技能体适能主要包括,,,灵敏,协调和反应时间等。 6. 有氧适能是指人体、和氧的能力。 7. 氧的摄取和运输能力取决于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具体主要取决于下列因 素: ,,,动脉血管对血液的再分配能力。 8. 肌肉利用氧的能力可用氧的利用率来衡量,其具体数值可由算出。 9. 最大摄氧量的测定方法有直接测定法,间接测定法两类,其中后者有, 10. 有氧适能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体脂和等。 11. 30岁以后有氧适能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有一半是由的增加造成的。 12. 测定肌肉力量最容易和最方便的方法是。 13. 美国运动医学会针对普通人群的肌肉耐力标准评价方法是。 14. 依据运动时代谢的特点,将健身活动分。 15. 在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中,每一次训练课都应包括三个部分,即, 和。 16. 运动处方四要素包括度,和运动时间。 17. 美国运动医学会(1998)推荐的用于发展和保持健康成年人有氧适能和身体成分的具体 运动处方推荐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 的持续或间歇有氧活动。 18. 美国运动医学会(1998)推荐采用抗阻训练发展肌肉力量和耐力,其运动处方建议采用 每周,一组改善主要肌群的练习,每次练习须完成重

复。 (二)判断题 1. ()目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健康”概念,一个人只要躯体和心理健康就可以 认为是健康的。 2. ()人体在运动时,心输出量根据需要分配至各器官,心脏和参与运动的肌肉血流量 明显增加,内脏及不参与运动的肌肉血流量减少。人体安静心输出量则平均分配至各器 官。 3. ()许多研究证实,心脏的泵血功能是决定氧运输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也是决定有 氧适能水平的重要因素。 4. ()心输出量是限制人体劳动和运动能力(特别是耐力运动)的最重要的因素。换而 言之,发展和提高耐力运动员的心泵功能,是提高运动员耐力的重要方面。 5. ()肌肉耐力和肌肉力量高度相关,肌肉力量愈大,则肌肉耐力愈好。 6. ()除了最大吸氧量以外,乳酸阈也是反映有氧能力高低的指标。 7. ()Ⅱ型肌纤维较Ⅰ型的有氧氧化能力高、收缩速度慢、收缩力量小、力量产生效率 高、抗疲劳性强。 8. ()最大摄氧量直接测定法非常准确,因此通常都选用这种方法测定最大摄氧量。 9. ()30岁以后,最大摄氧量随年龄增长而渐渐衰退,活动少的人每10年会降低8~ 10%,而活动多的人,每10年只下降4~5%。长期坚持耐力运动者,每10年甚至只降低1~2%。 10. ()30岁以后有氧适能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有一半是由体脂的增加造成的。所以, 保持或改善有氧适能水平的最简易方法是减少多余的脂肪。 11. (×)学者包查(1983)认为最大摄氧量70~80%受遗传的影响,可见,最大摄氧量主 要由遗传因素决定,并不能通过训练有效提高。

运动处方复习.doc

1.运动处方:根据参加活动的体适能水平,健康状况以处方的形式制定其活动强度,时间,频率和活动方式。 2.体适能在应付日常工作之余身体不会感到过度疲劳还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及应付突发事件的能 3.运动体适能:是运动员在竞赛中,为了夺取最佳成绩所需要的体适能。 4.健康体适能:是一般人为了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提高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效率所追求的体适能。一种具有以下特征的状态:①有充足精力和能力从事日常活动②运动性不足疾病早期发生的危的险性较低的品质和能力。(是制定运动处方的主要依据) 5.身体成分:是指人体总体重中的脂肪组织和去脂组织(瘦体重)重量的百分比。 6.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工作(或对抗疲劳)的能力。 7.心肺耐力:主要指有氧耐力,即人体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的能力。 8.力量耐力:指肌肉在对抗较大负荷时,能维持较长时间的能力,或抗疲劳的能力。 9.瘦体重:(肌肉和骨骼组成或)细胞重量,细胞外的水分重量,身体中除脂部分的重量 10.RM:负荷强度,可重复某一次数的最大重量。 11.ROM:关节活动幅度 12.梅脱MET:是指能量代谢当量,以安静坐位时能量消耗为基础,表达各种活动时相对能量代谢水平的常用指标。(每千克体重,从事1min活动,消耗3.5ml的氧气,其运动强度即为1MET 用公式表示为3.5ml·kg-1·min-1) 13.功能能力(F.C):指机体在尽力活动时所能达到的最大MET值,或在有氧运动范围内,机体所能完成的最大强度活动的MET值。 14.运动能力(E.C):指在进行增强耐力的锻炼时,达到并保持的运动强度。 15,靶心率(THR):指在经过心脏功能能力评定之后确定的,锻炼者在进行锻炼时所应达到和保持的心率。THR推算方法(最大心率-安静心率)*75%+安静心率 16.开放链运动:指肢体近端固定而远端关节活动的运动,如步行时的摆动相。 17.闭合链运动:指肢体远端固定而近端关节活动的运动,如步行时的支撑相。 18.柔韧性:指身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以及跨过关节的韧带、肌腱、肌肉、批复和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包括两方面含义:①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②跨过关节的韧带、肌腱和肌肉等软组织的伸展性。 运动处方分类:①健身运动处方②治疗性运动处方③康复性运动处方④竞技训练 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①锻炼目标②锻炼内容③运动量④注意事项 运动量内容:运动强度②持续时间③重复次数、完成组数、间隔时间④运动频率 运动强度:①在有氧运动中,其取决于走或跑的速度、蹬车的功率、爬山时的坡度等②在力量和柔韧性练习中取决于给予助力和阻力的负荷重量。(确定依据是心率、梅脱、主观感觉程度、最大吸氧量贮备百分比) 耐力运动处方的应用范围:健身,预防,治疗,康复 肌肉力量分类:①最大力量/绝对力量②爆发力/快速力量③力量耐力(健身人群)④反应力量 肌肉力量大小的绝定因素:①肌肉的生理横断面②肌纤维的类型③肌肉收缩的神经支配④肌肉的沾滞性⑤肌肉收缩的类型⑥肌肉收缩的速度⑦肌肉收缩时的初长度⑧肌肉法力的关节角度 提高身体柔韧性素质运动:①被动运动②主动运动③助力运动 提高柔韧性素质的运动项目:瑜伽,太极拳,其他还有体操,有氧体操,舞蹈等。 康复锻炼中提高关节活动幅度的方法: ①持续牵引加热疗②持续性被动关节活动③水中运动④等速训练方法 最常用的柔韧性练习:牵张练习①冲击系牵张练习②静力性牵张练习

运动处方的制定

第二章运动处方的制定 第一节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一、个性化原则。二、循序渐进与可调整原则。三、以全身耐力为基础的原则。四、安全性与有效性原则。五、体质基础与运动效果的特异性原则。第二节确定运动处方目标的依据。一、体适能。世界卫生组织将体适能定义为:“指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进行日常锻炼事务,而不会感到疲劳;并且还有足够的精力享受休闲活动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我国学者将其定义为:“人体所具备的有充足的精力从事日常工作(学习)而不感到疲劳,同时有余力享受康乐休闲活动的乐趣,能够适应突发状况的能力。”体适能是以体适能商的高低评价。体适能商是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的综合反应,体适能商的得分是两者之和,即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各占50%为记分依据,也就是身体成分、肌力和肌肉耐力、心肺耐力和柔软素质总共占50分,而灵敏、平衡、协调、速度、爆发力和反应时间亦总共占50分。体适能商越高就代表身体机能越好。二、体适能的内容及提高健康体适能的意义。美国运动医学学会认为:体适能包括“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健康体适能包括心肺耐力、肌肉力量和耐力素质。柔韧素质、身体成分。技能体适能包括灵敏、平衡、协调、速度、爆发力和反应时间等。(一)心肺耐力。又称有氧耐力,是机体持久工作的基础,被认为是健康体适能中最重要的要素。(二)肌肉力量和耐力。肌力是肌肉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肌肉耐力是肌肉持续收缩的能力,是机体正常工作的基础。(三)柔韧性。柔韧性是指在无疼痛的情况下,关节所能活动的最大范围。(四)身体成分。身体成分是指身体总体重中的脂肪组织和去脂肪组织(瘦体重)重量的百分比。目前,我国健康体适能的评价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的测试钖指标包括:形态指标、机能指标、素质指标3个部分。包含了健康体适能中的耐力、肌肉力量和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等。(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研制的,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也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并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该标准体系中,也包含健康体适能所要求测定、评价的内容,可作为制定运动处方的依据。(三)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主要适用于20-59岁的成年人群,补充了我国成年人锻炼标准的空白。该锻炼标准的测试项目包括了耐力指标、速度指标、柔韧性指标、灵敏指标和力量指标5大类,其评价标准也可作为制定运动处方的依据。(四)其他。除了以上3个评价标准体系外,《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还包括《军人体育锻炼标准》、《军人体能标准》、《公安民警体育锻炼达标标准》等。其中有关健康体适能的评价结果,也可作为制定运动处方的参考。 第三节运动处方的制定程序 运动处方的制定程序包括:一般调查、临床检查、运动负荷试验及体力测试、制定运动处方、实施运动处方、运动中的医务监督、运动处方的个性与微调等步骤。一、一般调查。(一)询问病史及健康状况。(二)了解运动史。(三)了解健身或康复的目的。(四)了解社会环境条件。二、临床检查。(一)运动系统的检查。1、肌肉力量的检查和评定。肌肉力量的检查方法主要有:手法肌力测试、器械测试、肢体围度的测试等。(1)手法肌力测试:手法肌力试验是最早应用的肌肉力量测试方法。基本方法是:让受试者在适当的位置肌肉做最大的收缩,使关节远端做自下而上的运动,同时有测试者施加助力或阻力,观察其对抗地心引力或阻力的情况。(2)器械测试:当肌力达到“3”级以上时,可利用测力计等进行测试。目前用较多的器械有:握力计、捏力计、背力计、手提测力计、专门的等速测力仪器等。(3)肢体围度的测试:肌力的大小与肌肉的横断面积有关,当肌肉出现萎缩、肌力下降时,肢体的围度减小,通过测量肢体的维度间接了解肌肉的状况。采用的指标有:上臂围度、前臂围

运动处方文字版(1-3章)

第一章运动处方概论 运动处方就是在身体检测的基础上,根据锻炼者身体要求,按科学健身的原则,为锻炼者提供的量化指导方案。简而言之,就是以处方形式规定运动以参加者的练习内容、运动负荷,这是一种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的、科学的身体练习形式。 运动处方与药物处方的不同在于:一是目的不是,运动处方是用来提高体适能、促进健康或防治疾病,医药处方是为了治疗疾病;二是使用终点不同,医药处方在病人痊愈后来即停止用,而运动处方在人的一生都可以发近重要作用。为了获得良好的体适能水平,必须终身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按照运动处方进行科学的锻炼,既安全可靠,又有计划性,可以在短期内达到强身健体和疾病康复治疗的双重目的。 运动处方的发展史和研究现状 世界上最早的运动处方可追溯到我国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的作品《行气玉佩铭》。《黄帝内经》中有“形劳而不倦”、“久视伤血”、“久行伤筋”、“久立伤骨”、“劳倦伤脾”。我国古代还有许多丰富的运动形式。最早的资料有汉代(公元前168年)的《导引图》。《五禽戏》是三国时期的华佗(公元141-208年)提出的一套既可合又可分的医疗体操。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医疗体操。 西方的运动医疗法源于古希腊。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最早用体操来治疗疾病,他的论著《运动疗法》、《健身术》是运动处方的萌芽。 近代运动处方从19世纪开始,瑞典的Petet.H.Ling(1776—1839年)创造了利用肋木,配合徒手操进行康复锻炼的方法,创编了专门锻炼身体各个部位的医疗体操,从而使运动处方治疗系统化。 现代运动处方始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仅有60年左右时间的历史。进入21世纪以来运动处方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发展趋势为:由应用于康复领域,发展到预防和健身领域;由心脏康复运动处方,发展到各种慢性疾病的防治的运动处方;由单一提高心肺功能的运动处方,发展到多方位的力量处方、耐力处方、柔韧处方等;功能评定方法由繁到简;处方程序由手工发展到信息化处理等。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运动处方的要领和理论,近30年来在应用推广和科研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第二节运动处方的分类 一、按目的分类 (一)健身运动处方 健康人进行运动处方锻炼,是以增强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为目的的。 (二)竞技运动处方 是针对从事专项运动的运动员,为增强其身体素质和提高运动技能水平为目的而制定的运动处方。 (三)康复治疗运动处方 用于慢性病患者和残疾者,以辅助治疗疾病、提高康复医疗效果为目的。 二、构成体质的要素分类 (一)改善身体形态的运动处方。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通过锻炼身体形态得到改善。如增加身高运动处方、控制体重运动处方,改善胸围运动处方等。 (二)增强身体机能的运动处方 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能增强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提高健康水平。如增强心血管功能运动处方、增强肺功能运动处方、促进消化功能运动处方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