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超高层建筑

十大超高层建筑
十大超高层建筑

中国最值得期待的十大超高层建筑十年内将有1318座落成

摘要:按照国际惯例,15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即可称为摩天大楼。按这个标准的话,中国在建的摩天大楼数量将达到200多座。未来十年内,将有1318座落成。在中国,华东、华南、华中为超高建筑密集区,各大城市也热衷于超高层建筑。

去年7月,远大集团在长沙高调宣布,将建设一座208层、838米高的天空城市,建成后将超越迪拜塔,成为世界第一高楼。但如今,鲜闻这座“世界第一高楼”的进展消息,奠基石旁已长满杂草,空旷的工地上种满西瓜,完全没有动工迹象。像这种胎死腹中的高楼规划“不靠谱”,只有规划落地、工程动工,才最值得期待。

据媒体报道,全球一半的超高层建筑在中国,截至2014年5月底,已落成超高层建筑中,中国最多,有25栋,比排名第二的美国多出11栋。在建(已施工)的超高层建筑中,中国有78栋,世界上其他所有国家之和仅47栋。这些已经动工的超高层建筑分布在哪些地方呢?最受关注的是那些项目呢?受关注的理由又有哪些?

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

高度:660米

层数:118层

动工时间:2009年上半年

预计竣工时间:2016年3月18日

目前进度:地上307米

平安国际金融中心项目位于深圳市福田中心区福华路与益田路的交口,地处深圳市CBD中心区,是深圳市又一标志性建筑。随着与大厦连接的广深港高铁站的竣工,建成后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将成为连接内地和香港的金融中心。

项目占地1.9万平方米,工程分塔楼、裙楼和整体地下室三部分,塔楼118层,高660米;裙楼11层、高55米;地下室5层,29.8米,基坑最深为-33.3米,是国内目前最深的大型基坑。

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度

上海中心

高度:主体高度580米;总高度632米层数:地上121层、地下5层、裙楼5层动工时间:2008年

预计竣工时间:2014年

目前进度:塔冠施工至600米

作为一幢综合性超高层建筑,上海中心大厦以办公为主,其他业态有会展、酒店、观光娱乐、商业等。大厦分为5大功能区域,包括大众商业娱乐区域,低、中、高、办公区域,企业会馆区域,精品酒店区域和顶部功能体验空间。其中“世界之巅”即是功能体验区,有城市展示观看台,娱乐,VIP小型酒吧、餐饮、观光会晤等功能。

另外,在本项目的裙房中还设有容纳1200人的多功能活动中心。建成后将与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等组成上海超高层建筑群的“金三角”。

上海中心建设进度

武汉绿地中心

高度:606米

层数:地上125层,地下6层

动工时间:2011年7月1日

预计竣工时间:2017年1月1日目前进度:地基工程完工

武汉绿地中心高度将超过目前国内最高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92米),与上海在建的中国最高楼“上海中心”(632米),计划打造为集超五星级酒店、国际甲级办公、高档商业、顶级公寓等于一体的超高层城市综合体。

绿地中心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由1万平方米的摩天观光层、5万平方米的服务式公寓、4万平方米的超五星级写字楼和20万平方米的甲级写字楼群等4大部分组成,形成一体化武汉滨江CBD核心综合体,各项功能定位锁定“世界级别”,是目前世界第二、中国第一、中部第一高楼。

武汉绿地中心建设进度

苏州中南中心

高度:598米

层数:138层

动工时间:2012年预计竣工时间:无

目前进度:在建

苏州将建高达729米的苏州第一地标性建筑—苏州中南中心,该项目日前已正式公示,苏州中南中心位于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畔湖西CBD商务区F地块,总建筑面积约50万㎡,地上138层,地下5层,檐口高度598米,塔冠最高点将达729米。塔楼采用巨型框架-核心筒-外伸臂结构,裙楼为大跨度钢结构桁架上悬结构。

该项目由苏州中南中心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建设,其塔楼的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在承载力及正常使用情况下为50年,耐久性重要构建为100年,次要构件为50年,裙楼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其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该项目毗邻在建的东方之门。该项目将建成集观光、七星级酒店、顶级公寓、国际5A级写字楼、世界顶级商业一体化现代大型综合体。

苏州中南中心建设进度

天津117大厦

高度:597米

层数:塔楼地下4层,地上117层

动工时间:2008年9月10日

预计竣工时间:2016年

目前进度:主体结构高度达到337.2米

天津117大厦总建筑面积为83万平方米,总投资为180 亿元。天津117大厦建筑面积84.7万平方米,有三层地下室,局部四层,其中92层以下为超甲级国际商务办公楼,93层以上为超五星级酒店,其中115层为空中高级会所,配有目前天津市唯一的空中游泳池;116层为视野开阔的大型餐厅、117层为可旋转的特色酒吧和咖啡厅,整体构成了一幢集甲级办公、酒店、旅游观光、精品商业于一体的特大型超高层摩天大楼。

天津117大厦建设进度

广州东塔(周大福中心)

高度:539.2米

层数:112层

动工时间:2011年8月

预计竣工时间:2014年年中封

顶目前进度:在建工程高度超过441米

东塔工程位于广州珠江新城CBD中心地段,总用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建筑高度530米,116层,总投资超100亿元。

该工程是集国际金融、贸易、商业、文化娱乐、行政和居住等城市一级功能设施于一体的超高层摩天大楼。在广州长达12公里的中轴线上,东、西双塔和电视塔将一同构筑广州乃至全国具有高度影响力的地标性建筑群。

广州东塔建设进度

天津周大福中心

高度:530米

层数:97层

动工时间:预计2014年预计竣工时间:无

目前进度:中建八局中标

“周大福滨海中心”位于开发区第一大街与新城西路交汇处,紧邻市民广场,一旦建成将成为滨海新区最高的摩天大楼,其建筑高度为530米,建筑楼层为100层,其中包括地下部分4层,地上部分96层,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预计投资约80亿元,同时还有连接大楼的约3万平方米的楼裙,将建设成为4层楼高的高级商业购物中心。

“周大福滨海中心”是一座以甲级写字楼为主,集五星级酒店及豪华公寓设施于一身的地标性建筑。这一综合性的国际现代商业项目落成后将成为天津国际化地标群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她将代表天津,成为一颗“北方之钻”。

天津周大福中心建设进度

广西防城港市亚洲国际金融中心高度:528米

层数:109层

动工时间:2010年3月

预计竣工时间:2015年

目前进度:未动工

亚洲国际金融中心高528米,设计为109层,2010年3月动工建设,整个项目预计5年内完成。亚洲国际金融中心位于北部湾防城港市中央商务区内,由广西中外建房地产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设计工期5年,建成后将取代马来西亚双子星座及台湾101大厦成为东南亚第一高楼。

北京中国尊

高度:528米

层数:118层

动工时间:2011年9月12日

预计竣工时间:2016年底

目前进度:基础底板水泥浇灌

中国尊,是位于北京市朝阳区CBD核心区的一幢超高层建筑。建成后将是北京市最高的地标建筑。该项目西侧与北京目前最高的建筑国贸三期对望,建筑总高528米,未来将被规划为中信集团总部大楼。于2011年9月12日开工,2016年底竣工,预计总投资达240亿元。

根据设计规划,“中国尊”7层至61层、102层至113层均为办公区;64层至79层为酒店;80层至99层为酒店式公寓;117层至118层分别为层高12米的观光台及层高4.5米的观光台餐厅。地下六层分别为商业区、卸货区、停车库及设备用房层。

开发建设中信集团表示,“中国尊”将集甲级写字楼、会议、商业、观光以及多种

配套服务功能于一体,项目建成后将吸引国际金融机构、国际500强企业进驻。

北京中国尊建设进度

重庆嘉陵帆影国际经贸中心

高度:468米

层数:103层

动工时间:2012年11月

预计竣工时间:2017上半年

目前进度:混凝土浇灌

瑞安集团在重庆打造的嘉陵帆影位于渝中区化龙桥。根据这一高度,嘉陵帆影不仅超越著名的“台北101”、也超越了马来西亚双子塔、上海金贸大厦等现有的国际知名的超高层建筑,建成后将暂居西部第一高楼宝座。

据了解,外观由两张张开的船帆咬合而成的嘉陵帆影国际经贸中心超高层建筑群由三座塔楼和一座裙楼组成,规划建筑面积超过68万平米,由超甲级办公写字楼、超五星级酒店、高端购物中心、奢华服务式公寓和滨江大道休闲区等部分主城。67楼以下为甲级写字楼,67楼以上则为超五星级酒店。

重庆嘉陵帆影建设进度

超高层建筑增量成本的分析报告.doc

超高层建筑增量成本的分析报告 一、超高层及高层建筑成本情况 (一)超高层建筑成本情况。以宜昌某国际广场为例,其基本情况为:框架筒体结构,建筑面积10.46万平米,占地面积14344平米,地上36层,地下3层,檐高165米,2006年9月竣工,集五星级酒店、中心剧院、购物中心、饮食天地、写字楼为一体,总投资6.8亿元(其中建安工程造价(不含精装修、设备、 如果结构为45层左右的(与环球中心类似)框架-核心筒结构,造价细目如下表所示。总体估计每平米造价在9000元左右

如果建造的不是写字楼,而是住宅或酒店,价格则更高,主要是因为每层的隔断墙的增加和排水系统的增加导致。下表展示了一个超高层酒店(40层,全部落地剪力墙结构)的建造成本(含装修) 其建造成本大致在13910 – 15655 元/平米,扣除装修费用后, 其建设费用为10310-11705元/平米,远超相似结构的写字楼造价。 (二)高层建筑成本情况。某市某高层酒店写字楼(100米以内)为例,其基本情况为:框架筒体结构,建筑面积27.8万平米,2010年10月竣工,建安工程造价5.59亿元(不含精装修、消防、弱电及设备),单方造价为2009.77元/平方米。

二、超高层建筑增量成本分析 (一)影响超高层建筑成本的主要因素 1、设置避难层(100米以上的建筑,一般每隔50米要设置一个避难层); 2、供电系统:双电源+自备电源; 3、进户门要求为甲级防火门; 4、消防电梯要在3台或以上; 5、电梯必须要分层设计; 6、由于高处的湿度和风力情况较为复杂,在外墙材料、铝合金窗、玻璃等建筑材料的选择会格外严格,会较大程度的增加建筑成本; 7、超高层建筑设计复杂,项目设计和管理水平要求也较高,设计、工程顾问及监理费用会增加; 8、超高层建筑的消防要求极为严格,凡超过5平方米的房间均要设置火灾探测器; 9、超高层建筑的配套人防面积也较大。 (二)主要影响因素对建安成本的影响 2、以上述我市典型工程项目数据为基础,考虑到物价上涨因素,根据我市造价指数折算到目前建安工程造价(均不含精装修、室外附属工程、设备费)分别为:超高层建筑2667.30*1.175=3134.08元/平方米,高层建筑(在典型工程基础上增加消防及弱电工程费用,按200元/平方米计算) 2209.77*1.175/1.084=2395.27元/平方米。 三、增量成本初步分析结论 综合我市典型工程造价分析,结合其他省市统计资料,超高层建筑增量成本约为500~750元/平方米,增幅约20~30%。

浅谈超高层建筑的利与弊

浅谈超高层建筑的利与弊 刘治伟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在现今的主要城市中,超高层楼宇已经不是几个地标性建筑的专利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进步,写字楼、酒店、商场、住宅等各种用途的超高层楼宇拔地而起,并且其内部结构也日趋复杂。毋庸置疑,我们正处于前所未有的超高层建筑急剧发展期,这种发展具有全球性规模,从莫斯科到中东、从上海到旧金山,越来越密的城市,越来越高的建筑不断涌现。高层建筑像一柄双刃剑,利弊共存,既有节约土地不可代替的价值.又有破坏人居环境的潜在威胁。高层建筑设汁中.建筑师应高瞻远瞩,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本文从节约土地、开拓再生绿化空间;建设立体交通网络,建筑交通一体化;节约能源和气候意识的回归,尊重社会人文环境,发扬特色建筑文化等方面,阐述了对可持续发展的高层建筑的认识。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未来发展利与弊 1.超高层建筑的诞生 超高层建筑隶属于高层建筑范畴,追溯超高层建筑的起源不能不涉及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的出现是人类美好愿望、社会需求、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完美结合。 尽管高层建筑是现代文明的成果,但是人类追求 更高、更远的美好愿望早已有之,追求更高是人类的 天性和宗教情结使然。高大雄伟历来是权力、地位的 象征。高大建筑也从来都是神圣的,人们一直希望通 过高大的庙宇、教堂、高塔来架起通往天堂(神、上帝) 的桥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高层建筑建造方面表现 出了高超的智慧:中国古塔,是我国古代的高层建筑, 在工程技术上早就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我国大陆最高 的塔,要数河北定县城开元寺塔。开元寺塔建于北宋 咸平四年(1011年),从底到塔刹尖部高度有85.6 m,是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含施工、结 根据理论及经验分析,一般在40层(大约150米)左右,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敏感高度(建筑物的超长尺度特性将引起建筑设计概念变化),这种变化促使建筑师必须提出有效设计对策,调整设计观念,应用适宜的建筑技术。 超高层楼宇就像一条竖立起来的街道,存在着安全、内部交通、环境、能源消耗等多种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越是向高处发展,安全性、耐久性及适用舒适等问题就愈多,对结构、建筑、机电、暖通、电梯等专业的要求就越高 结构系统难点1 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建筑内部的梁柱将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异形柱的使用,特别是在超高层住宅户型设计中,充分全面考虑梁柱的影响、规避及利用是设计的难点。 对于结构设计来讲,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高度的不同以及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选择相应的结构体系,一般分为六大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束筒结构体系。 90年代以来,除上述结构体系得到广泛应用外,多筒体结构、带加强层的框架-筒体结构、连体结构、巨型结构、悬挑结构、错层结构等也逐渐在工程中采用。 进入90年代后,由于我国钢材产量的增加,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逐渐采用。如金茂大厦、地王大厦都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此外,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高层建筑结构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断提高,从C30逐步向C60及更高的等级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的梁、板结构中广泛应用。钢材的强度等级也不断提高。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号RC)外,还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代号SRC),钢管混凝土结构(代号CFS)和全钢结构(代号S 或SS)。 建筑高度100m,柱网为8.4m,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采用框架-剪力墙或框-筒结构体系较为经济合理,这种结构体系的剪力墙或筒体是很好的抗侧力构件,常常承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根据理论及经验分析,一般在40层(大约150米)左右,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敏感高度(建筑物的超长尺度特性将引起建筑设计概念变化),这种变化促使建筑师必须提出有效设计对策,调整设计观念,应用适宜的建筑技术。 超高层楼宇就像一条竖立起来的街道,存在着安全、内部交通、环境、能源消耗等多种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越是向高处发展,安全性、耐久性及适用舒适等问题就愈多,对结构、建筑、机电、暖通、电梯等专业的要求就越高。 结构系统难点1 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建筑内部的梁柱将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异形柱的使用,特别是在超高层住宅户型设计中,充分全面考虑梁柱的影响、规避及利用是设计的难点。 对于结构设计来讲,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高度的不同以及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选择相应的结构体系,一般分为六大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束筒结构体系。 90年代以来,除上述结构体系得到广泛应用外,多筒体结构、带加强层的框架-筒体结构、连体结构、巨型结构、悬挑结构、错层结构等也逐渐在工程中采用。 进入90年代后,由于我国钢材产量的增加,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逐渐采用。如金茂大厦、地王大厦都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此外,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高层建筑结构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断提高,从C30逐步向C60及更高的等级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的梁、板结构中广泛应用。钢材的强度等级也不断提高。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号RC)外,还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代号SRC),钢管混凝土结构(代号CFS)和全钢结构(代号S或SS)。 建筑高度100m,柱网为8.4m,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采用框架-剪力墙或框-筒结构体系较为经济合理,这种结构体系的剪力墙或筒体是很好的抗侧力构件,常常承担了大部分的风载和地震荷载产生的水平侧力,总体刚度大,侧移小,且满足玻璃幕墙的外装饰要求。 超高层建筑的楼板和屋盖具有很大的平面刚度,是竖向钢柱与剪力墙或筒体的平面抗侧力构件,同时使钢柱与各竖向构件(剪力墙或筒体)起到变形协调作用。 一般钢结构建筑物的楼板和屋盖,都采用轧制的压型钢板加现浇钢筋混凝土(简称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厚度一般不小于150mm。目前在设计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时没有考虑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与钢梁共同作用。主要是对于板底呈波形的计算原理不甚了解或认为计算繁琐,就按平板计算,这样既不安全又增加了钢梁的用钢量。 如果采用钢梁与钢承混凝土楼板共同作用,简称MST组合梁,只要计算正确,配筋合理,栓钉可靠,则可以节约楼层和屋盖钢梁的用钢量20%左右,而且不需对钢梁进行稳定验算。 垂直交通设计难点2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的设计需平衡采光、节能、易于维护、减少公摊、不同业态核心筒上下统一等多方要求,是建筑设计的难点之一。 高层建筑与其他建筑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有一个垂直交通和管道设备集中在一起的、在结构体系中又起着重要作用的“核”。而这个“核”也恰恰在形态构成上举足轻重,决定着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 随着高层建筑建设的发展、高度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逐渐演化出了中央核心筒式的“内核”空间构成模式。 1.内核式:中央核心筒布局 在建筑处理上,为了争取尽量宽敞的使用空间,希望将电梯、楼梯、设备用房及卫生间、茶炉间等服务用房向平面的中央集中,使功能空间占据最佳的采光位置,力求视线良好、交通便捷。在

中国七大500米以上在建超高层建筑汇总

中国七大500米以上在建超高层建筑汇总 虽然关于中国是否需要建这么多超高层建筑的争议一直在进行中,但这些都阻挡不了中国超高层的发展速度,目前中国最高的几座超高层建筑的建设也渐入佳境,729m的苏州中南中心也已公示。 一、深圳平安金融中心(660m)2013年12月19日凌晨,中国第一高 楼660m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建筑标高已至300.35m,全面突破300m大关。平安 金融中心项目位于深圳市福田中心区,总用地面积18931.74 m2,总建筑 面积460665.0m2,建筑基底面积12305.63m2。塔楼地上118层,标准层层高 4.5m,塔尖高度为660m,主体结构屋盖高度为588m,主体顶层楼面高度为 554.5m,建筑面积约319416m2 ;商业裙楼地上11层,高度约53m,建筑面积约 49785m2 ;扩大地下室5层,深28m,柱网9m X9m,建筑面积约

81035m2,总建筑面积约45万m2。建筑功能为办公、交易、会议、商业、观光及餐饮。设计过程中采用了3种方案增大巨型框架所承担的剪力:1)将8根巨型柱从底到顶倾斜(方案1);2)在带状桁架间设置单斜撑(方案2);3)在带状桁架间设置X形支撑(方案3)o采用上述方法均能有效地提高巨型框架承担的剪力,经各专业协调最终采用在带状桁架间设置单斜撑的方案2o 建筑设计:美国KPF 结构设计:美国TT与CCDI悉地国际 ⑵方案w *)方素対(°方案昇 二、上海中心大厦(632m )2013年8月3日,随着最后一根钢梁就位,在建的“上海中心”实现结构封顶,大厦按计划达到125层,突破580米高度。上海中心大厦总高度达632米,预计将在2015年全部完工。上海中心大厦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区,与金茂大厦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相邻,为一栋多功能的摩天大楼,塔楼结构高度580m,建筑总高度632m。塔楼主体结构采用巨型

国内外十大超高层建筑

国内外十大超高层建筑 1. 哈利法塔(BurjKhalifa T ower) 工程名称哈利法塔(BurjKhalifa Tower) 地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 建设方EMAAR Properties 设计美国SOM设计所 建造商Samsung Engineering & Construction, BESIX 开工时间2004年9月21日 竣工时间2010年1月4日 工程类别高层建筑 结构形式混凝土结构 建筑面积454249㎡ 占地面积104210㎡ 高度828m 层数160层 钢筋用量39000吨 结构钢用量4000吨 工程简介 哈利法塔(BurjKhalifa Tower)原名迪拜塔(Burj Dubai),又称迪拜大厦或比斯迪拜塔,是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的一栋已经建成的摩天大楼,有160层,总高828米。迪拜塔由韩国三星公司负责营造,2004年9月21日开始动工,2010年1月4日竣工启用,同时正式更名哈利法塔。塔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为Y形,采用成束筒结构,中部为六边形钢筋混凝土核芯,侧翼也设置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形成一扶壁式结构。混凝土采用特殊配方的高性能混凝土。尖塔可伸缩,总长200m,采用钢结构,用液压千斤顶顶升。基础采用桩筏基,筏板厚度3.7米,采用直径1.5米钻孔灌注桩,桩长43米。 2.台北101大楼 工程名称台北101大楼 地点中国台北 建设方台北金融大楼公司 设计建筑:台湾李祖原王重平建筑事务所结构:台湾永俊工程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建造商KTRT Joint Venture(熊谷组、华熊营造、荣民工程、大友为营造) 建设情况建成 开工时间1998年1月 竣工时间2003年10月17日 工程类别高层建筑 结构形式钢结构 建筑面积412500㎡ 占地面积30277㎡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帕拉玛塔广场大厦分析自古以来,人类就有脱离地面,接近苍穹的渴望,在当今社会,用地愈加紧张,技术也愈加成熟,各种各样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高层建筑不仅解决了很多如节地、拥挤及环保等城市问题,更成为各个国家及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成为所在地区的“名片”,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该地区的形象定位及经济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心耸立,他们往往位置险要、造型突出、视觉效果强烈,作为现代建筑技术的结晶,成为展示城市发展成就的有效手段。 高层建筑的发展得益于载客电梯的发展和使用,而其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展起来是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近三十年以来,由于一系列全新结构的出现及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为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出现创造了条件。高层建筑除先进的结构体系及轻质、高强材料以外,其内部诸如自动控制的一系列消防、报警、通讯、高速电梯及管理监测等系统,离不开计算机与电气化,因而它是二十世纪科学技术成就的体现。 目前,作为城市地标的高层建筑十分多见,担负着集办公、商业、居住等众多功能,它们大多是某一地区的综合体建筑,朝着智能化、多样化及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以下以澳大利亚帕拉玛塔广场大厦为例,解析当今高层建筑的发展现状。 澳大利亚帕拉玛塔,是西悉尼的市中心,为悉尼地区内第二重镇,澳大利亚第三大经济区,是澳目前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随着西悉尼的崛起,被誉为“西部三热点心脏”之称的帕拉玛塔,成为了备受关

注的投资热点。帕市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帕拉玛塔市举办了一个 比赛,要建造一栋商业高楼, 突出节能高效的设计理念。对 此,urban office architecture事务所设计了 以“城市上升”为主题的这一 建筑。 该建筑共有66层,集商业与办公为一体,是两个楼的结合体,楼的底部是融合在一起的,之后随着楼层的升高而分成两栋。以各自扭转的姿态向上延伸,在其中间以连廊相接,创造了大量的公共平台,姿态呈现出一种生动的流动感,富有韵律又不失节奏。 卡洛恩佐的纽约办公室已 经设想把这里建成公共领域,从 帕拉马塔广场延伸到北部。因 此,创造大量供行人共享的公共 活动区域成为设计的一大要点, 在人流量如此集中地广场区域 地带,需要解决人车共行的交通 拥堵问题,尤其是对于底部空间 的处理及契合绿色城市生活的 主题需要十分到位。

世界著名十大超高层建筑排名综述

世界著名十大超高层建筑及未来的九大 绿色建筑

NO.1 迪拜塔 ●地点: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 ●高度:有162个楼层,总高度828米 ●设计单位:美国芝加哥公司的美国建筑师阿德里安·史密斯(Adrian Smith)设计, 韩国三星公司负责实施。 ●竣工时间:在2004年9月21日开始动工,在2010年1月4日竣工启用。 设计特点:建筑设计采用了一种具有 挑战性的单式结构,由连为一体的管 状多塔组成,具有太空时代风格的外 形,基座周围采用了富有伊斯兰建筑 风格的几何图形——六瓣的沙漠之花。 总投资:总投资超70亿美元。 世界第一高楼828米---迪拜塔

NO.2 台北101大楼 ●地点:台北市信义区西村里信义路五段7号 ●开工时间:1999年7月 ●竣工时间:2003年10月17日 ●占地面积:30278平方米 ●建筑面积:28.95万平方米 ●建筑高度:508米 ●建筑层数:地上101层,地下3层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新式的巨型结构 建筑造价:580亿元新台币 投资单位:台北金融大楼控股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李祖原建筑师事务所 建设用途:购物中心,办公,观景, 施工单位:KTRT 地位,高度:508米 设计特点:超越单一量体的设计观,以中国人的吉祥数 字“八”作为设计单元。

NO.3上海中心大厦(在建)●建设地点:陆家嘴金融中心区Z3-2地块。 ●开工时间:2008年11月29日。 ●竣工时间:2014年。 ●占地面积:30368平方米。 ●建筑面积:574058平方米,其中地上总建筑 面积约410139平方米。 ●建筑高度:632米。 ●建筑层数:地下结构5层,地上部分包括124 层塔楼和7层东西裙房。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外框架结构。 ●用钢量:约100000吨。 ●建筑造价:148亿元。 建筑/结构设计单位:M.Arthur Gensler Jr.&Associat -es,Inc.美国旧金山根斯勒建筑设计所总裁阿瑟~根斯勒 设计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2020年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根据理论及经验分析,一般在40层(大约150米)左右,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敏感高度(建筑物的超长尺度特性将引起建筑设计概念变化),这种变化促使建筑师必须提出有效设计对策,调整设计观念,应用适宜的建筑技术。 超高层楼宇就像一条竖立起来的街道,存在着安全、内部交通、环境、能源消耗等多种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越是向高处发展,安全性、耐久性及适用舒适等问题就愈多,对结构、建筑、机电、暖通、电梯等专业的要求就越高。 结构系统难点1 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建筑内部的梁柱将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异形柱的使用,特别是在超高层住宅户型设计中,充分全面考虑梁柱的影响、规避及利用是设计的难点。 对于结构设计来讲,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高度的不同以及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选择相应的结构体系,一般分为六大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束筒结构体系。 90年代以来,除上述结构体系得到广泛应用外,多筒体结构、带加强层的框架-筒体结构、连体结构、巨型结构、悬挑结构、错层结构等也逐渐在工程中采用。 进入90年代后,由于我国钢材产量的增加,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逐渐采用。如金茂大厦、地王大厦都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此外,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高层建筑结构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断提高,从C30逐步向C60及更高的等级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的梁、板结构中广泛应用。钢材的强度等级也不断提高。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号RC)外,还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代号SRC),钢管混凝土结构(代号CFS)和全钢结构(代号S或SS)。 建筑高度100m,柱网为8.4m,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采用框架-剪力墙或框-筒结构体系较为经济合理,这种结构体系的剪力墙或筒体是很好的抗侧力构件,常常承担了大部分的风载和地震荷载产生的水平侧力,总体刚度大,侧移小,且满足玻璃幕墙的外装饰要求。 超高层建筑的楼板和屋盖具有很大的平面刚度,是竖向钢柱与剪力墙或筒体的平面抗侧力构件,同时使钢柱与各竖向构件(剪力墙或筒体)起到变形协调作用。 一般钢结构建筑物的楼板和屋盖,都采用轧制的压型钢板加现浇钢筋混凝土(简称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厚度一般不小于150mm。目前在设计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时没有考虑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与钢梁共同作用。主要是对于板底呈波形的计算原理不甚了解或认为计算繁琐,就按平板计算,这样既不安全又增加了钢梁的用钢量。

超过100米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实例分析

超过100米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实例分析 一、综述 现行建筑规范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属于超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在节约城市用地,提升城市形象,推动社会投资,扩大商旅交流等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和意义。被冠为集现代科技之大成,综合国力之象征,城市之标志。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加上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加大的特有国情,我国各大城市的超高层建筑有如雨后春笋,纷纷拔地而起,其高度和数量不断被刷新。 超高层建筑通常体型巨大,功能复杂,容纳人员众多,且主塔楼往往平面小,层数多,核心筒布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品质及使用率。在解决好至关重要的建筑结构和消防安全性的同时,解决好建筑内部的垂直交通及电梯配置(包括电梯台数、载客量、速度以及排列布置),有效地提高超高层建筑的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率,是设计者们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课题组把近年来公司参与设计的部分超高层建筑—深圳京基金融中心大厦(98层,439m高)、广州侨鑫珠江新城F1-1地块项目(45层,227.7m高)(以下简称侨鑫大厦)、广州嘉裕珠江新城F2-2 之一地块项目(46层,189.5m高)(以下简称嘉裕大厦)并将上海金茂大厦(88层,420.5m高)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101层,492.5m高)等实例的核心筒及电梯设计进行综合分析成文,供本公司设计人员参考,以起抛砖引玉之效。 二、超高层建筑的心脏—核心筒设计 超高层建筑的核心筒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集合了电梯井道、消防楼梯间和前室、机电设备机房、管道井及卫生间等服务性空间,核心筒的大小、位置和布局与建筑功能、建筑体型及平面形状等因素密切相关。 2.1深圳京基金融中心 位于深圳市蔡屋围深圳金融中心区的京基金融中心大厦共98层,高度为439m,功能甲级办公楼和白金五星级豪华酒店。1-72层为办公,筑面积约为17.6万㎡,;75-98层为酒店,建筑积约为4.6万㎡,在75层以的酒店部分设计有内部中庭,拥有客房289间客房围绕中庭环形布局,酒店接待大厅设于94层,其上为独具特色的鹅蛋形餐饮空间。大厦在18层及19层两层、37 层及38层两层、55层及56层两层、73层及74层、91层及92层设置了避难区及设备层,用敞开楼梯将18层及19层、37层及38层、55层及56层连接成两层敞开避难空间。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方案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含施工、结构、 根据理论及经验分析,一般在40层(大约150米)左右,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敏感高度(建 筑物的超长尺度特性将引起建筑设计概念变化),这种变化促使建筑师必须提出有效设计对策,调整设计观念,应用适宜的建筑技术。 超高层楼宇就像一条竖立起来的街道,存在着安全、部交通、环境、能源消耗等多种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越是向高处发展,安全性、耐久性及适用舒适等问题就愈多,对结构、建筑、 机电、暖通、电梯等专业的要求就越高 结构系统难点1 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建筑部的梁柱将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异形柱的使用,特别是在超高层住宅户型设计中,充分全面考虑梁柱的影响、规避及利用是设计的难点。 对于结构设计来讲,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高度的不同以及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选择相应的结构体系,一般分为六大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束筒结构体系。 90年代以来,除上述结构体系得到广泛应用外,多筒体结构、带加强层的框架-筒 体结构、连体结构、巨型结构、悬挑结构、错层结构等也逐渐在工程中采用。 进入90年代后,由于我国钢材产量的增加,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逐渐采用。如金茂大厦、地王大厦都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此外,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高层建筑结构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断提高,从C30逐步向C60及更高的等级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的梁、板结构中广泛应用。钢材的强度等级也不断提高。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号RC)外,还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代号SRC),钢管混凝土结构(代号CFS)和全钢结构(代号S或SS)。建筑高度100m,柱网为8.4m,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采用框架-剪力墙或框-筒结构体系较为经济合理,这种结构体系的剪力墙或筒体是很好的抗侧力构件,常常承担了大部分的风载和地震荷载产生的水平侧力,总体刚度大,侧移小,且满足玻璃幕墙的外装饰要求。 超高层建筑的楼板和屋盖具有很大的平面刚度,是竖向钢柱与剪力墙或筒体的平面抗侧力构件,同时使钢柱与各竖向构件(剪力墙或筒体)起到变形协调作用。 一般钢结构建筑物的楼板和屋盖,都采用轧制的压型钢板加现浇钢筋混凝土(简称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厚度一般不小于150mm。目前在设计钢承混凝土楼板和 屋盖时没有考虑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与钢梁共同作用。主要是对于板底呈波形的

高层建筑模板的类型及其优缺点全解

在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中模板体系及垂直运输体系的选择 龚鹏程 摘要: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成了城市化的标志,更多的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不断的出现,因此这些建筑的模板体系的选择也成为了该建筑能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就简单的讨论了在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中一些应用广泛的模板体系,并对这些模板体系在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介绍,还讨论了模板体系的优势及优点。 关键词:大模板体系滑模技术爬模技术模板选着模板优势 模板体系的选择依据 1 基于项目工程结构特点来进行选择。对于模板选择来说,一定要能够满足结构功能的设计需求,不但要使结构施工质量得到确保,还要节约项目资金的投入,并保证施工进度能够按计划进行。一般情况下,要基于项目的结构体系和工程特点的不同,来对模板体系进行合理的选择。 2 基于当前企业的机械设备现状来进行选择。机械设备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模板体系的选择。施工企业的起重机械决定了模板的拆装、重量、尺寸和类型。 3 基于企业的施工组织管理来进行选择。对于施工企业而言,选择合适的模板体系已成为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内容。是否选择合理的模板体系,将对项目的施工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广大高层建筑施工企业务必引起高度的重视。 4 基于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地区差异来进行选择。地区情况的差异与模板体系的选择密切相关,我国建筑业的高速发展,使得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模板生产、租赁和设计的相关企业和单位,促进了模板设计和生产的社会化和专门化。另外,企业的技术水平也决定了模板体系的选择,一定要使企业的优势得到尽可能的发挥,使模板体系能够最大程度的符合企业现有的技术水平。 大模板体系 一、大模板结构 所谓的模板,便是大型模板或者是大块模板的简称,作为工具式模板,其是根据建筑施工的需求及特点(按照混凝土结构和构件设计的尺寸要求而制作的模型板。)开发得来能够持续及周期使用的专用模板,而大模板技术就是利用这些大型或者大块的模板组成一个整体,达到保障建筑施工质量的作用。对于大模板来说,其单块面积较大,与刚框胶合模板及组合钢模板不同的是,通常情况下,一面浇筑墙一般仅采用一块模板,此外,大模板结构形式也是从普通小开间剪力墙工程逐渐发展成了大开间剪力墙工程,并在框架剪力墙及箱型基础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大模板工程结构来说,其类型较多,既有内外墙全部是现浇混凝土全现浇结构的,也有外墙为砖砌体内浇外砖结构,内墙为现浇混凝土的结构。[1, 2] 二、大模板的组成 大模板是采用专业设计和工业化加工制作而成的一种工具式模板,一般与支架连为一体。由于它自重大,施工时需配以相应的吊装和运输机械,是以建筑物的开间、进深、层高为基础进行大模板设计、制作,以大模板为主要施工手段,以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为主导工序,组织有节奏的均衡施工。大模板工程主要包括四大系统,即面板系统、支撑系统、操作平台系统、附件系统等,该四个系统中,面板系统用来混凝土直接接触,利用横肋和竖肋作为骨架,来接受面板的压力;支撑系统则由支撑架和地脚螺栓构成,用来承受风带来的压力和地面平行压力,保持整个模板工程的稳定;操作平台系统则是用来给建筑工人进行施工的场所,主要包括脚手板和三脚架,另外还会提供铁爬梯和保护措施;附件系统则是指其他模板配件系统。[1, 2] 三、大模板施工工艺特点 (一)施工便捷 高层建筑施工时,技术的便捷性,能够做到对施工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及对施工成本的有效降低。对于大模板技术来说,其正好能够做到对这一要求的有效满足,大模板技术在施工时,能够做到简单的安装与拆卸,与一些小的模具相比较来说,大模板技术在组合安装时更为便捷,不需要对每一块小型模板进行管理及安装即可完成工作,因而能够节约出大量的用工时间,使得建筑施工的工期得以保障。 (二)外观好看 对于小模板来说,其在应用时,需要对安装及拆卸做到特别关注,防止因模板间不平等及模板间缝隙问题出现,给整个建筑的外形及美观造成不良因素。然而,大模板技术在应用时,则可做到对此类问题的有效避免,因为对于大模板来说,其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因此在应用时,不需要像小模板施工那样去进行大范围接缝,从而使得大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应用时,具体很好的整体性,并能够在质量上有所保证。 (三)寿命较长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年限问题是其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之一,通过对大模板及小模板进行比较来看,大模板能够使用的年限较长,并且在用完之后还可以继续循环使用。另外,对于大模板来说,其一般都是由钢筋等建筑材料所构成的,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会体现出较好的耐用性。 (四)成本较低

高层建筑对社会的利弊(DOC)

高层建筑对社会的利弊 一、研究目的 当今我国的城市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旧城改建、扩建,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迅速拔地而起,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但在我们欣赏这美丽风景的同时,绝不能忽视高层建筑也有其缺点。比如:上海11.15特大火灾。在科技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研究高层建筑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是很有必要的。为此我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建议。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过程: (1)到有关部门走访 (2)上网查阅相关资料 (3)实地走访 方法: (1)实地考察 (2)查阅资料 (3)问卷调查 (4)分析整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建设高层建筑的优势 (1)居高临下感觉真好 景观和绿地都是要占地的,占地面积大了,建房子的地方自然就会减少,这是开发商不愿意看到的。建高层为业主免去了担心,用省出来的土地营造一下景观。种树、搞绿化,既可以提高楼盘在购房者中的美誉度,又符合现代城市化的要求,同时又可以保证开发商自己的利润。另外,利用楼的高度既可以实现购房者观赏市景的夙愿,也给开发商增加了卖点。 (2)建筑品质卓越 因为高层和多层二者的结构形式不一样。高层框架一般是剪力墙结构,桩的底部头很大,直达岩层深处,所以它的结构安全,抗震性能绝对要比混合结构的要好。而对高层的配套要求也高,居室里安有报警系统,公共场地内有喷淋报警装置。而一般来讲,高层的品质要比多层好。高层施工的企业对资质的要求比较高,施工水平、施工能力、施工管理都要比那些相对资质低施工商的要高。从建筑本身的质量来讲的话,总体水平要高于多层。 (3)美化城市 高层建筑通常给人以雄伟壮观的感觉,它也是城市形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建高层住宅,不仅可以节省土地资源,在控制容积率的情况下创造出更多的绿地空间,从社会价值来讲意义更是巨大。 (4)公共空间大而气派 一些开发商认为,高层公寓与多层相比,首先一个最大的好处便是公共空

超高层建筑的利弊

超高层建筑的利弊 超高层建筑的优越性 超高层建筑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的进步性与领先性,当然它也有许多优越性。 展示发展成就,提升城市和国家形象高大建筑一直是人们展示发展成就的重要手段,小到个人、企业,大到城市、国家,一旦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就,往往就会通过兴建大型建筑工程来向世人展示。超高层建筑作为现代建筑技术的结晶,自然而然地成为展示发展成就的有效手段。超高层建筑在展示发展成就的同时,还以其强烈的标志性作用而极大地提升城市和国家形象。由于超高层建筑地处显要,造型突出,视觉效果强烈,往往会成为所在城市和国家的“名片”。一提到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双塔,人们自然而然会联想到美国纽约,而西尔斯大厦总是与美国芝加哥紧密相联。上海金茂大厦、台北国际金融中心和吉隆坡石油大厦则是中国和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传统文化和经济发展成就最集中的展示,大大提升了所在国家和城市的国际形象。 集约化利用土地资源 超高层建筑通过向高空发展,在有限的地面上为人类争取到更多的生存空间。上海金茂大厦建筑面积2.3万m2,如果不建造超高层建筑,而是建造1O层的高层建筑,就是整个场地全部建楼也不够。通过发展超高层建筑,金茂大厦在不到3 000m2的土地上获得近200,000m2的建筑面积(主楼面积)。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其他区域才能用于绿化,

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超高层建筑集多种功能于一身,使土地利用效率大大提高。另外,超高层建筑促使城市道路、市政管线等公共设施相对集中,减少了市政公共设施的建设量和占地面积。总之,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不可再生资源——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水平。 显著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起高层建筑将工作和生活设施适当集中,一般性工作和生活问题在建筑内部即可解决。这样不但缩短了交通联系路线,减少了交通流量,降低了对城市道路的压力,而且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工作和生活。超高层建筑以办公为中心,综合了各种配套设施(商业、娱乐、展览、餐饮等),使用者足不出户便可完成绝大部分活动,将人们不同的活动有机地连续起来,显著提高了工作和生活效率。 实现资源高度共事,提高投资效益 首先,多层及高层建筑尽管体量不大,但是配套设施仍然需要齐全,但由于分属不同业主,因此规模效应不明显,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超高层建筑由于体量巨大,配套设施规模效应明显,资源利用效率高。其次,超高层建筑将各种功能进行集约式布置,实现了经营互利。例如:商业、办公的便利增加了酒店竞争力;旅馆、办公为商业提供了客源保证;旅馆、商业又增加了办公空间的吸引力。资源共享和互惠互利极大地提高了超高层建筑的投资效益。 带动相关学科发展,促进科技进步 超高层建筑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建造和运营涉及多个学科门类。超高层建筑的发展不但得益于

超高层建筑机电七大施工重点分析

、多专业深化设计及管线综合。 重点分析: 机电功能齐全,系统繁多,设计标准高,深化设计工作组织、协调难度大。 施工对策: ①:在深化设计部的统一部署下,成立机电深化设计组,选派具有丰富设计和施工经验的设计师组成,保证设计图纸满足业主功能要求,符合设计意图。 ②:组建由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顾问团,为本工程机电设计提供一流的咨询和技术指导,确保本工程设计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③:采用BIM技术,本工程管线协调工作建议采用Magicad软件,利用三维建模自动生成综合管线布置图,大大减少管线冲突及返工率。 ④:通过CAD软件开展预留预埋图、综合管线布置图、剖面及施工详图、 机电末端布置图深化设计工作。 、机电调试舒适度保证。 重点分析: 机电功能齐全,系统繁多,设计标准高,深化设计工作组织、协调难度大。 施工对策:

①:进场伊始聘请调试顾问组成机电调试组,参与完整施工过程,负责指导整体机电测试,满足机电调试组织保障。 ②:充分发挥BIM软件系统复合计算功能,将调试工作关口前移至深化设计阶段。 ③:按照电气(动力照明),再设备单机,再系统联合调试的基本原则组织调试。调试前,组织各专业编制详细的调试方案,如空调管网冲洗、空调系统的调试、发电机调试等专项方案,并报业主现场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调试。 三、机电设备、材料选型及组织进场。 重点分析: 节能及绿色建造目标为LEED金奖,机电系统齐全,大量采用环保、节能产品,充分反映了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设备、材料的准备选型,及组织进场至关重要。 施工对策: ①:成立以机电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机电设备物资保障小组,负责机电物资组织全过程管理工作。 ②:深化设计阶段引入BIM建模技术,完成系统优化,复核工作,完成设备选型及参数复核。 ③:设备、材料采购招标,充分体现环保理念。采购前与多家通过环保认证的材料供应厂家建立供货关系,确保进场所有物资都是绿色环保型产品。 ④:筛选优质物资供应商,充分考虑厂家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供货周期等因素,关键物资将组织人员进行实地考察。

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问题及相关建议分析

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问题及相关建议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中的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这不仅集 中体现了我国科技的进步,也象征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标志着城市竞争力的提高。然而,超高层建筑不可避免地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其设计及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这已经违背了原先设计这种建筑的节约目的。同时,在超高层建筑设计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人们的重视。本文就我国超高层建筑设计展开分析和论述,指出了超高层建筑中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设计建议,期以提高我国超高层建筑的整体设计水平。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设计问题建议 前言 目前,超高层建筑在我国城市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城市规划和城市现代化建设水平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基于超高层建筑的特殊性,在实际施工设计过程当中,要注意施工技术、施工设备等方面的控制,进而有效确保超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一、超高层建筑的论述

超高层建筑,如图一所示,是指建设高度100m以上的现代建筑工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的超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体现了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也实现了对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但是,基于超高层建筑的特殊性及施工技术同普通建筑工程较大的区别,顾需要我们在建设过程中予以注意,从而避免相关建设问题的出现。 图1 二、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问题分析 1.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问题 超高层建筑相较于传统建筑工程来说,其建设高度较高,施工难度较大,因此,在施工设计过程中,应该着重考虑工程技术和工程施工设备问题。良好的施工技术和工程施工设备,是确保工程施工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比如施工材料运输设备等施工设备,为工程施工安全和确保施工进度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所以必须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由于超高层建筑的建设高度较高,因此,超高层建筑的工程质量问题是影响工程使用效果及使用安全的重要因素,在施工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分析建筑区域环境以及建筑承重、荷载问题,并制定相关技术要求,确保超高层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 2.超高层消防问题 在超高层施工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超高层防火方面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帕拉玛塔广场大厦分析自古以来,人类就有脱离地面,接近苍穹的渴望,在当今社会,用地愈加紧张,技术也愈加成熟,各种各样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高层建筑不仅解决了很多如节地、拥挤及环保等城市问题,更成为各个国家及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成为所在地区的“名片”,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该地区的形象定位及经济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心耸立,他们往往位置险要、造型突出、视觉效果强烈,作为现代建筑技术的结晶,成为展示城市发展成就的有效手段。 高层建筑的发展得益于载客电梯的发展和使用,而其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展起来是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近三十年以来,由于一系列全新结构的出现及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为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出现创造了条件。高层建筑除先进的结构体系及轻质、高强材料以外,其内部诸如自动控制的一系列消防、报警、通讯、高速电梯及管理监测等系统,离不开计算机与电气化,因而它是二十世纪科学技术成就的体现。 目前,作为城市地标的高层建筑十分多见,担负着集办公、商业、居住等众多功能,它们大多是某一地区的综合体建筑,朝着智能化、多样化及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以下以澳大利亚帕拉玛塔广场大厦为例,解析当今高层建筑的发展现状。 澳大利亚帕拉玛塔,是西悉尼的市中心,为悉尼地区内第二重镇,澳大利亚第三大经济区,是澳目前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随着西悉尼的崛起,被誉为“西部三热点心脏”之称的帕拉玛塔,成为了备受关

注的投资热点。帕市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帕拉玛塔市举办了一个 比赛,要建造一栋商业高楼, 突出节能高效的设计理念。对 此,urban office architecture事务所设计了 以“城市上升”为主题的这一 建筑。 该建筑共有66层,集商业与办公为一体,是两个楼的结合体,楼的底部是融合在一起的,之后随着楼层的升高而分成两栋。以各自扭转的姿态向上延伸,在其中间以连廊相接,创造了大量的公共平台,姿态呈现出一种生动的流动感,富有韵律又不失节奏。 卡洛恩佐的纽约办公室已 经设想把这里建成公共领域,从 帕拉马塔广场延伸到北部。因 此,创造大量供行人共享的公共 活动区域成为设计的一大要点, 在人流量如此集中地广场区域 地带,需要解决人车共行的交通 拥堵问题,尤其是对于底部空间 的处理及契合绿色城市生活的 主题需要十分到位。

十大超高层建筑

中国最值得期待的十大超高层建筑十年内将有1318座落成 摘要:按照国际惯例,15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即可称为摩天大楼。按这个标准的话,中国在建的摩天大楼数量将达到200多座。未来十年内,将有1318座落成。在中国,华东、华南、华中为超高建筑密集区,各大城市也热衷于超高层建筑。 去年7月,远大集团在长沙高调宣布,将建设一座208层、838米高的天空城市,建成后将超越迪拜塔,成为世界第一高楼。但如今,鲜闻这座“世界第一高楼”的进展消息,奠基石旁已长满杂草,空旷的工地上种满西瓜,完全没有动工迹象。像这种胎死腹中的高楼规划“不靠谱”,只有规划落地、工程动工,才最值得期待。 据媒体报道,全球一半的超高层建筑在中国,截至2014年5月底,已落成超高层建筑中,中国最多,有25栋,比排名第二的美国多出11栋。在建(已施工)的超高层建筑中,中国有78栋,世界上其他所有国家之和仅47栋。这些已经动工的超高层建筑分布在哪些地方呢?最受关注的是那些项目呢?受关注的理由又有哪些? 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 高度:660米 层数:118层 动工时间:2009年上半年 预计竣工时间:2016年3月18日 目前进度:地上307米

平安国际金融中心项目位于深圳市福田中心区福华路与益田路的交口,地处深圳市CBD中心区,是深圳市又一标志性建筑。随着与大厦连接的广深港高铁站的竣工,建成后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将成为连接内地和香港的金融中心。 项目占地1.9万平方米,工程分塔楼、裙楼和整体地下室三部分,塔楼118层,高660米;裙楼11层、高55米;地下室5层,29.8米,基坑最深为-33.3米,是国内目前最深的大型基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