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八课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八课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八课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八课导学案

18 * 永生的眼睛

学习目标:

1、我要认识6个字.

2、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通过自读自悟课文,我要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

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我知道本课的学习重点是深入体会文中一些含义很深的词句,并自主发现、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

学法提示:细读课文,并自读自悟,争取用学过的方法读懂课文.

学习准备:我要搜集有关人体捐献角膜及捐献器官的相关知识.

学习过程:

1、我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读准字音,还能给下列加点字注意:

( ) ( ) ( ) ( ) ( ) ( )

捐.献盲.童屡.屡获奖热泪盈眶.遵.义搂.住

2、我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批注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3、我要细读课文,体会下面的句子含义:

①“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

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

死就是有意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

③“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和“这次,我为自己的

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两句话中各有“骄傲”一词,我能体会出它们的

不同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中一家三代人已经和准备为盲人捐献角膜,我为他们的精神深受感

动,我想对温迪(或者她的外祖父母)说一说心里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达标提升:

我要写一份倡议书,(或办一期手抄报)向人们宣传捐献器官的意义,呼吁人们

都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

6、拓展延伸:罗玮,感动中国

为挽救一名素不相识的肝硬化患者,在

成都打工的19岁女孩罗玮做出了一个足以令人

难以置信的决定———捐出自己的肝脏。3月30

日清晨,在华西医院,手术即将开始之际,医生

再次问罗玮:“如果你现在后悔了,手术将无条

件立即停止”。但罗玮坚定地说:“没什么,开

始吧!”与女孩的坦然从容相应,远道而来的母亲肝肠寸断,哭得撕心裂肺,听闻者无不动容。

我记得央视200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有一个叫“田世国”的名字。他把自己的肾奉献出来,挽救了病危的母亲,用自己的身体来回答了关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千年追问。田世国坚如磐石的孝心,回馈的是身体肤发以受的骨肉亲人,他已经感动了中国;而女孩罗玮,她要拯救的却是一个和自己素昧平生、毫无瓜葛的濒死病人,她又该怎样地感动中国?免费为陌生人捐肝,在我国器官移植史上,是第一次。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手术面前,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去怀疑女孩的善良。让我们记住女孩罗玮的那句话:“我能给她生的希望,为什么不给呢?给她的一线希望,就等于她家人更大的希望。”罗玮就好比天使,来到世间拯救另一个陌生人的生命。在这个心地善良的女孩面前,任何基于庸俗利益的无端臆测都是一种亵渎。当爱心成为一种稀缺的道德资源,罗玮用她的淳朴和善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1)、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

(2)、“我能给她生的希望,为什么不给呢?给她的一线希望,就等于她家人更大的希望。”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

(3)用“——”画出我最感动的句子。

7、我要读一读: 挚爱无声,母爱感天动地

正值壮年的儿子不幸得了尿毒症,生命危在旦夕之际,救子心切的慈母都达古拉不顾自己花甲之年的身体毅然决然捐出自己的右肾成功挽救爱子……这件母爱感天动地的真实故事就发生在阿旗天山办事处新城社区,故事中伟大的母亲都达古拉是蒙古族,1946年3月11日出生,现居住在阿旗天山办事处新城社区。

从外表上看去,都达古拉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母亲,一张慈祥而平凡的面容,像中国千千

万万个母亲一样,她用勤劳的双手悉心呵护着自己的四个子女,在中华大家庭中编织着属于自己一家的和睦幸福。

都达古拉一家曾经居住在巴林左旗白音乌拉苏木乃林坝嘎查,在这个仅有300口人的嘎查中,都达古拉一家祖孙三代,上有年逾古稀的婆婆,下有嗷嗷待哺的四个孩子,还有一个身患小儿麻痹不能劳动的小叔子,整个8口之家算是嘎查中少有的大家庭。生活中的都达古拉正直、善良、待人宽容,自她进门以后对公婆孝敬有佳,对不能自理的小叔子更是如同母亲般慈祥,这让嘎查里的父老乡亲由此对她敬重有加。丈夫患有严重的风湿病,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家里的一切都落在了都达古拉羸弱的肩头。她没有气馁,以善良、勤劳、博爱和女人特有的温柔撑起了自己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数十年来,没有过一句唠叨和怨言,只有默默地付出和无私的奉献,为这个特殊的家庭营造了无尽的幸福和温馨。虽说现在的她已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但是她那健康而又憨厚的身材及朴实慈祥的微笑,像和煦的阳光一般始终照耀在每一位儿女的心坎上。

在她的精心培养和无微不至地照顾下,四个孩子个个学习成绩优异先后考入高等学府,大儿子考上内蒙古工业大学,二儿子考入内蒙古人民警察学校,三儿子考入了内蒙古师范大学,女儿在旗政府所在地的高中读书也是成绩优异。孩子学业有成,这让都达古拉颇感欣慰。

2006年12月24日,工作在阿鲁科尔沁旗公安局的次子白音宝力格体检中突然查出慢性

肾衰竭,即通常讲的尿毒症,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惊了母亲,“不可能,我儿子绝不可能患这种病。”她无数次地安慰自己,并让其大儿子领着弟弟到北京进行复查,现实是残酷的,在高科技的诊断面前,这位老人不得不重新整理思想,冷静地坐下来,接受这一现实,为了给儿子治病,她多方打听,并用土方给儿子煎药,仍不见效果。

数天后,白音宝力格病情加重,出现乏力恶心呕吐不思饮食,且手背、胳膊、大腿、后背等处出现紫癜,被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每周要接受2次血液透析治疗。一次不慎感冒后,他的病情突然加重,不得不住进医院。医生说儿子病情危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60

岁的母亲急得寝食难安。她四处奔波找医生询问

治疗尿毒症的方法,无论是中医还是蒙医都建议尽快进行器官移植手术,并告知这才是最好的选择,并且听到亲属之间器官移植的成活率远远高于其他各种器官移植。听说治儿子的病最好的选择就是换肾,她毅然决定捐肾。她说:“儿子还年轻,是全家人的希望,把我的一个肾脏给儿子,可以延续他的生命,值!”面对年逾古稀的老伴,这位母亲坚定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一想法得到了老伴的默许。是啊,爱子心切的两位老人,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就这样毅然决然地决定为儿子捐出一个肾,再次挽救自己的儿子,面对家人、亲属、孩子们地反对,都达古拉老人轻松又坦然地说道:“你们不必劝我,我心已定,在这个世上我不救他又有谁能救他!”

白音宝力格在母亲膝下长跪不起,恳请年迈的母亲不要冒险,“我能生你,就能再次救你一命”。母亲坚定地扶起了儿子,并一起来到了医院。经检查,都达古拉的各项肾功能指标完全正常,且血型与儿子相吻合。就这样,2007年1

月11日,母子俩分别被推进手术室,迎来自己61岁本命年的母亲,安然地躺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手术台上,为心爱的儿子捐出了自己的右

肾。在医生地操作下,母亲健康的右肾被顺利移植到儿子的体内,当母亲的输尿管与儿子的肾脏接通时,一股淡红色的尿液排出体外,表明移植的肾脏功能正常,肾移植手术手术非常成功,人们都说是都达古拉老人的人格魅力感动了上苍,感动了大地的结果。

当母子二人双双病愈回到家,亲朋好友们为他们举杯庆贺其乐融融时,都达古拉老人笑着说:“我不图什么,只图我儿子能和我一起围着桌子说说笑笑共同进餐就满足了!”多么朴实的语言,又是多么慈祥的爱。没有真诚至深的亲情,这一家人怎么能继续过上这幸福的生活?真爱

无言,此刻无私的母亲正是挚爱无声,老人以她无私无畏至爱无声的美德,令身边的人们口碑载道,也为自己铸就了一块崇高的做人风范的丰碑。多年来,她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当代女性的奉献之歌、正气之歌、爱心之歌。

我还知道:关于角膜移植的相关知识

人眼的构造好比一部光学照相机,视网膜、视神经与大脑视觉中枢的功能就像胶卷,虹膜像是光圈,角膜就像是相机的镜头。角膜如果变得

混浊,就好比照相机的镜头磨损了,会影响到相机影像的质量;如果替换成一个透明的好镜头,又可以照出清晰的照片,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角膜移植。因此适合作角膜移植的先决条件,是必须确认视网膜以及视神经、大脑视觉中枢的机能正常,因为若没有好的胶卷,光是更换镜头是没有用的。正常的角膜就像水晶一样的透明清澈,又称“黑眼珠”,它相当于人眼结构中一个透明的窗口。在我国,角膜病是最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角膜移植材料根据其来源可分为:活体捐赠与尸体捐赠。所谓活体捐赠顾名思义供体是活人,因外伤、视神经疾患、颅内疾患等原因导致失明(无光感)而角膜却是完好无损的眼球,均是合适的供体。但是,目前国内的角膜移植材料绝大多数还是来源于新鲜尸体(供体),一般情况下6月-60岁且角膜健康者均适合,尤其死于急性疾病或外伤,其中以介于18-35岁最佳;六个月以内的婴儿与九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因其角膜功能差,不适合捐献的。一般情况下在死后6小时以内、冬季在死后12小时以内摘取才有价值,角膜上皮完整、基质透明、厚度不变者(无水肿)为佳,如果将新鲜角膜材料经保存液

或深低温特殊处理,则可保持数天或数周后待用。

8、课后评价: 项 目

课前预习 小组合作 课堂积极发言 我的收获 自我评价

教师评价

学习这篇自读课文,我具体运用了在讲读课上学到的方法。例如:——————————————————————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五课导学案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学习目标: ①、认识“卓”“盔”等7个生字,会写“牺牲”等14个生字。 ②、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③、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抓住文章重点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法提示: 首先自读课文,感知这封信的内容,思考:这个孩子是谁?他为什么发出这样的呼声?这只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然后抓住重点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再通过感情朗读、思考、交流等手段感受作者悲痛、缅怀、渴望和平的情感。 课前准备: ①、课下搜集关于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资料,了解当今世界战事。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通过充分自读课文,争取做到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且很好的完成下列任务:①、我能把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并组词。 zh k k w m 卓.越蓝盔.,凯.旋手腕.弥.漫 11

x zh 威胁.驻.军●对()个,错()个 ②、瞧,本课的生字我都会写了。 (xīshēng) (kǎi xuán)(zhēng fú) (ā yí) (jīng jì (gòng xiàn) (shén shèng)(zuìè)(jiàn kāng) (yǒng zhù rén jiān) (zhí xíng) ③、我理解并批注了这些词语的意思如:“蓝盔、征衣、军事观察员……”这些词我通过上网查找理解的,有 ;向老师请教的,有;查字典的,有 2、我会听写“牺牲、罪恶、执行、维护、给予、素质、沉浸、凯旋、经济、遗体、硕士、贡献、圣坛、健康、威胁、呼吁、妻子、充满”等词语。 3、通过自读课文,我知道这篇文章是写给的一封信。信的正文首先写了,接着写了 ,最后呼吁 。让我感受到作者的心情。我还知道了是在呼吁,他发出呼吁,他因为 呼吁。 4、我把疑问批注在课文的空白处准备课堂交流: 5、我要记住课前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课上与同学交流 22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1.观潮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我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我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学习重点: 掌握重点词句,整体把握课文。 知识连接: 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每年农历8月18 日在海宁县所见的大潮最为壮观,因为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形成的大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十分壮观的景象令人难忘。 预习任务: 1、学习重点生字词语。 2、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收集相关的图片资料。 自主、合作、探究: 1、你学会了那些生字词?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字词吗? 2、比一比,谁能把课文读的最好听。 3、读了课文,说一说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收集到图片的同学可以借助图片等资料结合课文内容来说。 4、闯关练习: 1、我会给多音字组词:课文2-5段分别写了钱塘江潮那些时段的景象? 蒙薄号 2、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 (1)奇特而又罕见的景象——() (2)形容隐隐约约,不大清楚——() (3)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用来形容人声嘈杂喧闹——()3、我会填: 今天,我们到海宁来观潮,朝来之前,江面上----------,潮来之时,只见---------------------------------,浪潮越来越近--------------------------------------,那声音----------------------------- ----------------------,潮过之后,江面上------------------------------------,看看堤下---------------------------------------------,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我们为之----------------------,为之-------------------------------。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收集积累有关钱塘江潮的名诗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导学案Word版

11、蝙蝠和雷达 学习目标: ①认识课文中的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相关词语 ②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 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③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学习重点: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学法提示: 1、课前充分自读课文,不懂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达 到正确流利,能正确的识写生字生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把握课文内容,与同桌或小组合作学习,理解飞机 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图文对照,自己组织语言,说清蝙蝠探路的秘密和雷达工作的原理,或者 课上向同学介绍在课下搜集的有关仿生学的图文资料,培养语言表述能力。学习准备:学生在课下搜集有关仿生学的图文资料,准备在课上与同学交流。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通过正确的读课文3至5遍,我能独立的完成下列任务: ①、瞧,本课的生字我都会写了。 ②、我能抄写下列词语并能听写 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 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 ③、下列形近字,我能注音组词。 骗()饿()绳()

蝙()蛾()蝇() 2、通过预习,我要 4、我把几点疑问批注在课文中。 【挑战自我】:我想仔细读课文圈点批注,思考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发明雷达的? (二)、学习探究 1、读文思考: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发明雷达的? ①通过默读四、五、六自然段,我能填写下表。 ②读七自然段,结合课文插图我能说一说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起来探路的。 2、我要做好准备在小组中交流或表演。 3、这篇课文真有意思,我能有感情的读一读。 (三)、拓展延伸: “响尾蛇”导弹 响尾蛇是一种蛇的名字。然而,导弹怎么会和响尾蛇连在一起了呢? 这是因为,科学家发现响尾蛇有一个很特殊的本领: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也能准确无误地捕捉到小动物;用布蒙上它的双眼,响尾蛇照样能捕到食物。原来,在响尾蛇两只眼睛的前下方,各有一个漏斗状的小窝。这个小窝是一个极强的“热感受器”,科学家称它为“热眼”。这种“热眼”能看见红外线。红外线是一种热的,看不见的光线,很多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表格式

课题:《1、观潮》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师生互动 一、情境导入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或从电影、电影中可能看到过海潮,但是,你们看到过江潮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观看江潮的课文《观潮》。 二、目标展示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掌握重点词句,整体感知课文。 三、自学探究1、你学会了那些生字词?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字词吗? 2、比一比,谁能把课文读得最好听。 3、读了课文,说一说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收集到图片的同学可以借助图片等资料结合课文内容来说。 4、课文2-5段分别写了钱塘江潮哪些时段的景象? 四、点拨释疑(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近) (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五、课后处理闯关练习: 1、我会给多音字组词 蒙:mēng()薄:bō()号:háo() méng()bāo()hào() měng()bò() 2、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 A、奇特而又罕见的景象。——() B、形容隐隐约约,不大清楚。——() C、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用来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D、变成原来的样子。——() 3、我会填。 今天,我们到海宁来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______,潮来之时,只见__________,浪潮越来越近_________;那声音____________ __。潮过之后,江面上________。看看堤下,__________。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________,我们为之_______,为之_________。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导学案

11、蝙蝠和雷达: 学习目标12个生字和相关词语①认识课文中的7个生字,正确书写②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③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学习重点: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学法提示:、课前充分自读课文,不懂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达 1 到正确流利,能正确的识写生字生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把握课文内容,与同桌或小组合作学习,理解飞 2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图文对照,自己组织语言,说清蝙蝠探路的秘密和雷达工作的原理,或者3课上向同学介绍在课下搜集的有关仿生学的图文资料,培养语言表述能力。学习准备:学生在课下搜集有关仿生学的图文资料,准备在课上与同学交流。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3至5遍,我能独立的完成下列任务:、通过正确的读课文 1 ①、瞧,本课的生字我都会写了。 i) (māǐn ruì)i zhu) (bǔō) (fēé) (wén zi) (bì k n f(biāú (líng dāng)(cāng yíng)(zhàng ài) (jiē kāi)(yíngguāng píng) ②、我能抄写下列词语并能听写 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 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 ③、下列形近字,我能注音组词。 1 / 4 骗()饿()绳() 蝙()蛾()蝇() 。我要展示自己的识字方法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预习,我要批注24、我 把几点疑问批注在课文中。 【挑战自我】:我想仔细读课文圈点批注,思考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发明雷达的?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第九课 一、生字预习: 幼Y yòu 幺 2 左右幼儿|幼苗 滩T tān 氵10 左右沙滩|海滩 侦Z zhēn 亻 6 左右侦查|侦察 嘲 C cháo 口12 左右嘲笑|嘲讽 啄Z zhuó口8 左右啄食|啄木鸟 企Q qǐ人 4 上下企鹅|企图| 愚Y yú心9 上下愚笨|愚蠢 蠢 C chǔn 虫15 上下愚蠢|蠢人 返 F fǎn 辶 4 半包围往返|返回 拦L lán 扌 5 左右拦路|拦击 鸥O ōu 鸟 4 左右海鸥|银鸥 帽M mào 巾 6 左右礼帽|草帽 吁Y yù口 3 左右长吁短叹|气喘吁吁彻 C chè彳 4 左右彻底|彻夜 二、生词。 lǚyóu yòu guīshātān zhēn cháqǐtú

旅游幼龟沙滩侦察企图qíng yuàn chǔn shìfǎn huíhǎi ōu bǔjiù情愿蠢事返回海鸥补救zhēng xiān kǒng hòu ruòwúqíshìjiàn sǐbùjiù 争先恐后若无其事见死不救 yúguàn ér chūyúbùkějíqìchuǎn xūxū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 xiǎng chèyún xiāo 响彻云霄 三、形近字比较。 幼(幼龟)滩(沙滩)侦(侦查)嘲(嘲笑)啄(啄食) 幻(幻想)摊(摊子)贞(忠贞)潮(潮水)琢(琢磨) 企(企图)愚(愚蠢)蠢(蠢人)返(返回)拦(拦住) 肯(肯定)偶(偶然)椿(椿树)版(出版)栏(栏杆) 欧(欧洲)帽(帽子)宇(宇宙) 砌(砌墙) 鸥(海鸥)冒(冒出)吁(呼吁)彻(彻底) 四、背诵内容; (一)多音字。

zhāo (朝阳) yù(呼吁) 朝吁 cháo(朝下)xū(气喘吁吁) (二)、词语理解。 自然之道:自然的规律。 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形容十分积极。 鱼贯而出:像游鱼一样一个接着一个地出去。 愚不可及:形容做法十分愚蠢,好心反而办了坏事。 气喘吁吁:形容呼吸急促的样子。 (二)、《自然之道》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课文预习; 1、读了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 3、愚不可及的做法及原因。 4、你知道幼龟入海的规律了吗?我们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我们”由焦急变为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 5、展开想象: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 6、我能说出用上带点词语好在哪里,并把这几个句子抄下来。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

2020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预习试题卡 1 古诗词三首 学生预学案设计 1.借助工具书给加点字补全音节,再把词语正确地读两遍。 l ū á wài篱.笆稀疏.杂.草老翁.亡赖.2.根据书写提示,正确地描一描下面的生字。 3.根据语境,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sùxiùxiǔ 昨天,同学们在宿.( )舍里讨论了关于星宿.( )的问题。

2 乡下人家 学生预学案设计 1.把词语中的加点字的音节补全。 p h ié f ǎng 朴.素绘.成和谐.附.近倘.若2.根据书写提示,工整地描一描下面的生字。 3.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并选词填空。 照例装饰时令天高地阔 上面的词语中,有“按照惯例,按照常情”的意思的词语是 ,有“季节”的意思的词语是。

3 天窗 学生预学案设计 1.借助工具书给加点字补全音节,再把词语正确地读两遍。 r t uò àng b 锐.利河滩.闪烁.帐.子霸.气2.工整地抄写本课的生字,并写出读音。 慰藉蝙蝠鹰 3.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并选词填空。 慰藉唯一掠过阔达 锐利(1)小燕子时而( )水面,时而 飞上天空。 (2)永不放弃是梦想实现的( )秘诀。

4* 三月桃花水 学生预学案设计 1.根据本课生字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绮”的读音是qí,可以组词为“绮丽”。( ) (2)“谈”是左右结构的字,读音是tán。( ) (3)“和”是多音字,在“应和”中读hè。( ) 2.选一选,在能组成词语的字后面的括号里画“√”。 3.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口头造句。纤细: 沉醉:

2020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生字、词、文学常识;感知小桃树与“我”的特殊情感联系,理清行文思路;把握倒叙与插叙方式。 2.过程和方法目标:进一步掌握融情于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小桃树精神,培养坚强不屈、勇于与困难做斗争的胆魄。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感知小桃树与“我”的特殊情感联系、把握倒叙与插叙方式。 学习难点:融情于景、借物抒情的写法。 课前预学 一.上网查阅有关作家贾平凹及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等相关资料,并做好笔记。 二.识记字音字形。 有感情、顺畅朗读课文两遍,边读边思考教材中的旁批,自己也加些批注。读完后合上课本,根据下面的拼音写出汉字。 1.只是常常自个儿chàn()悔。 2.早晨起来,(雨)就xī xī lì lì()的。 3.看我的小桃树在风雨里duō suo()。 4.昨日楚楚的容颜全然tuì()尽了。 5.往日多么傲慢的我,多么jīn()持的我,原来也是个càn()头。 6.爷爷是喜欢服shì()花的。 7.小桃树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很wěi suǒ()。 8.我慢慢发现我的幼zhì()。 9.爷爷的花事是不弄了,一luò( )一luò()的花盆堆在墙根。 10.也去领略过马wéi()坡前的蜜水桃花,那花儿开得火zhuózhuó()的。 11.又偏苦sèsè()地笑着。

12.我不禁有些chàn()抖了。 13.羽毛渐渐剥脱,变得赤luǒ()了。 三.识记词义。 根据下列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显得庄重、严肃() 摇动() 猛然领悟() 将要开放() 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 四.积累有特点的词语。 根据印象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ABAB式的数量短语,然后对照课文对照一下。 1.纤纤的生灵,枝条已经慌乱,桃花地落了。 2.春天花事一盛,远近的人都赞赏,爷爷便每天一早喊我们从屋里端出来,天一晚又让我们地端进去。 3.我渐渐地大了,脾性也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 4.你你的花事早不弄了,的花盆堆在墙根,它却长着! 5.如果将上述数量短语改成“一片片”“一盆盆”“一天天”“一摞摞”行吗?为什么? 第一课时课堂研讨活动 一.理清文章思路和内容。 细读精批课文,把握小桃树与“我”的特殊情感联系,完成下列问题。 1.完善下面表格。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白桦》导学案

11 白桦 导学案设计 课题白桦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绣、潇”等8个生字,会写“桦、涂”等11个字,正确读写“白桦、毛茸茸”等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3.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及诗人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准备字卡、词卡、白桦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查阅白桦的相关资料。(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 一、欣赏音乐,质疑引趣(用时:4分钟) 1.欣赏:《白桦林好地方》 你在歌曲中有什么发现? 如果,你的窗前有一棵白桦树,你 会有哪些发现? 2.出示诗歌,引出课题。 3.板书课题《白桦》,引导学生针对 题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1.学生欣赏歌曲《白桦林好 地方》。 2.结合歌曲谈自己的发现或 感受。 3.学生齐读课题,质疑:白 桦有什么特点?发生了什么 有意义的事? 欣赏音乐,唤起美的享受,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表达 自己的想法。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用时:16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 边朗读一边圈画生字,巩固课前预 习成果。 2.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学习,集 中识记本课生字,检查自学效果。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读不 准的生字圈出来,借助识字 表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轮读课文。 3.展开小组互学生字活动: 1.认读生字是重点,教师要引 导学生细心观察,运用多种方 法反复朗读。 2.教师要尊重学生课堂主人公 地位,尊重孩子已有的知识基

(1)指名认读生字。 (2)针对难读的字展开集体认读活动,共同巩固字音。 (3)引导学生展开识字方法的交流活动。 3.检查词语、句子的朗读,巩固字音。(1)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 法。[来源:学。科。网] (2)交流:利用形声字的特点 识记“桦、涂、茸、绣、潇、 穗、朦、胧、霞”,作动作 学习“抹”,图示法学习 “茸”,组词法学习“寂”, 运用字理识字的方法识记 “穗”。 (3)开火车读词语,读通每一 个句子。 础,让学生自己交流识字方法。 3.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倾 听的能力,倾听中巩固字音。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8分钟) 1.组织学生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全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2.引导学生围绕“白桦给你留下了 怎样的印象”展开交流,并尝试着 概括全文。 1.小组合作轮读课文。 2.学生默读课文,交流:对 诗歌中白桦的印象。 结合课后习题的提示,引 导学生进行描述、概括。 四、观察指导,练写生字(用时:10分钟) 1.指导学生观察写字表中生字,找 出容易写错的笔画。 2.组织学生针对容易写错的笔画进 行书空练写,并针对书写难点进行 交流。 3.利用课件逐一展示“桦、涂、茸、 绣、潇、穗、朦、胧、寂、霞、抹” 的书写,引导学生观察。 4.组织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 个别予以指导。 5.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成 果,集体评议。 1.逐一观察生字,找出容易 写错的笔画。 2.注意书写“潇”时右部要 紧凑。 “朦”右部的“冖”下有一 短横。 “穗”书写时,右部注意多 横等距。 3.仔细观察每个生字在田字 格中的位置。 4.逐一练写。[来源:学|科|网] 5.学生互评,看一看哪些笔 1.学生书写的时候,要注意 “潇”的书写,右部观察课件 展示的笔顺,正确书写。 2.学生在书写“穗”时,可以 结合字理图来记忆字形。

四年级语文导学案集锦

四年级语文导学案集锦 2010-09-16 19:56:28| 分类:他山之石|字号订阅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导学案设计23、春联(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v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春联的种类和特点。 v 2、学习春联,感受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 v 3、背诵文中的五副春联。 二、自学指导: 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v 1、找出文中的春联,任选你最喜欢的一副,说说写了什么内容? v 2、你是怎样理解春联“对仗”这一特点的? 三、达标练习: A级: 读短文,回答问题: 解缙(xiè jìn )巧对曹尚书 据说,明代翰林学士解缙六七岁就能吟诗作对,人们都称他为“神童”。他家住在曹尚书府的竹园对面,于是他便在自己家的门上贴了一幅对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第二天,曹尚书见了很不愉快,命家人曹宝去问是哪个写的。一打听,原来是卖水的贫民解通之子解缙写的。曹尚书心想:我家的竹园景色岂能让他借用?于是命家人把竹子砍去一截。解缙见了,就在对联下面各添一字: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曹尚书读了对联更加气愤,遂命家人把园中竹子全部砍光。解缙见后又在对联下加上一字: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曹尚书见了十分惊奇,就命家人曹宝把解缙叫到府上相见。当解缙来到时,曹府中门却不开。解缙当即提出抗议:“正门未开,非迎客之礼。”曹尚书说:“我出几副上联,你对得上便开中门迎接。”曹念上联:小犬无知嫌路窄。解缙对:大鹏展翅恨天低!曹又出一上联: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解缙对: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 曹尚书听解缙对答如流,口称“奇才”,立即开中门迎接。曹见解缙身穿绿衣,个子矮小,走起路来连蹦带跳,便又挖苦他:出水蛤蟆穿绿袄。解缙见曹尚书穿着红袍,老态龙钟,便答:落汤螃蟹着红袍。 解缙进入曹府后,曹问:“解学生,你父母做何生意?”解缙想起父亲起早摸黑,沿街卖水的情景:早晨水桶映着初升的太阳的光亮;夜里水桶里又映着月亮的光华。他还想起母亲在家织布时,两手灵巧地忽上忽下、飞梭走线的情景。于是回答道:严父肩挑日月,慈母手转乾坤。 曹尚书不得不佩服解缙确有奇才。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对答如流:。 2、“严父肩挑日月,慈母手转乾坤”这副对联 中,对,对,对。 3、请用横线画出文中的对联,背一背,并把你最喜欢的一副对联抄写下来。 4、解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B级: 补字成联 1、风抚千条柳,雨__万朵花。 2、小草萌芽思春暖,红梅傲雪斗____。 《看不见的爱》导学案: 一、(1)文中两次描写了男孩打弹丸的场景,第一次是在第()自然段,“我”看到的情形是(),“我”感到(),

四年级下册18课导学案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自学导航 18、生命生命(共享课)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我能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一、自学导航:(对学——展示) 1、标出自然段,读课文两遍。 2、我会写8个生字,会正确读写:鼓动、跃动、冲破那个、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 3、我会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挣、鲜、缝、壳、强、弹。 三、合作交流:(群学——展示) 1、这三件事中,哪些句子最能让你体会到生命的存在,请用——画出来,并用△标出关键词,再说说你的体会。 2、细读第5自然段,我能用“”画出表达杏林子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句子,并结合生活实际,说说我们该怎样做呢? 3、三、小练笔: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生命是杏林子。生命是。生命是。、、、、、、

课文仿写: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一天,我和伙伴在玩耍,我们发现了一窝蚂蚁,我好奇地伸手捉住了一只,细心地观察。如果我的手指轻轻一按,它就被我捏死了。但它拼命挣扎着,不停地挥动着它那细小的脚,企图把我的手指掰开。这一刻,我感到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我指间跃动,是那样鲜明!蚂蚁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把它放回蚁穴! 还记得我曾经种过一颗豆子,我没有给它浇过水,也没有给它施过肥,甚至已经把它忘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没过几天它竟然冒出一截小苗,这下我才记起它。我默默地思考着:是怎样强大的生命力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水分,没有营养的情况下茁壮成长?——是顽强的生命。 有一次体育课,我们进行长跑,跑步过后,我的心怦怦直跳,我把手轻轻按在胸口,那一声声有规律的心跳仿佛在朝我呼唤,告诉我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只属于我的,我必须对它负责,同时让自己活的更加光彩有力。 这一个个例子告诉着我:生命是把握在自己手里的,我们遇到困难要不屈向上、勇敢面对,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1、文中写了日常生活中、、三件事来体会生命的意义。 2、作者对生命的体会是: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

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

1、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1、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学习重点: 1、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 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法提示: 本课分别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的诗词,可采用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他们的诗,按知诗人——读诗句——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方法进行学习。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 学习准备: 收集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句。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一)、我能正确地读诗词,完成下列各题。 1、瞧,本课的生字我都会写了! jìng tíng shān dòng tíng hútán miàn qīng luójiùcéng ’ān ( ) ( ) ( ) ( ) ( ) 2、我能辨别下列形近字,并组词。 谙()镜()孤()厌() 暗()境()狐()压()3、我能正确地朗读这三首古诗词,并结合注释了解古诗词的主要内容,知道这三首古诗词分 别是诗人___、____和____所写,他们都是__朝的著名诗人。 4、我会给多音字组词。xiàng ()huó( ) 相和 xiāng ()hè()he ( ) 5、我有几点疑问想与同学交流。 疑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探究。 阅读提示:反复地诵读古诗词,结合注释和句子,展开想象,边读边想,理解字、词、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感情。 跟我学阅读批注: (1)、读《独坐敬亭山》这首古诗把诗中描写的事物用喜欢的符号标出来吧。 (2)、把对这首诗的理解、感受、体会的理由批注在这首诗的空白处,注意言通字顺,字迹美观。例如:“众鸟 ..独去闲.。”可批注你对带点词的理解,以及整句话意思的..高飞尽.,孤云 感受。 (3)、诗人笔下的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用喜欢的线条画出表达作者心情的诗句,批注上你体会到的诗人的心情,想象批注此时如果你就是李白你要对敬亭山怎么说。(4)、自己试着阅读批注《望洞庭》、《忆江南》两首古诗。 (5)、别忘了和同学互相交流学习经验,补充批注。 (三)、和同学挑战背诵并默写这三首古诗。 三、拓展训练 黄鹤楼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腾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嘹望。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 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使不少江夏名士“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 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5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

四年级语文(上)第18课《那只松鼠》导学案

导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意思,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导学重难点: 学习理解积累本课生字、新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导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勾出词语,读通课文。 2、给课后的生字戴上拼音小帽,写出生词,难读难写的字要特别注意哟!记得运用识字方法巧记生字,直到会认会写为止。我觉得本课容易读错的字有 ,(注上音节,多读两遍);容易写错的字有(说说哪里容易出错)。 3、勾画出文中的优美词语,把他们牢牢地记在你的脑海里吧! 我不理解的词语有 4、关上书本,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可怜高楼手脚活泼逃之 密林得意稚气饱含东奔 毛直神不知 5、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落,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用“//”线在文中标出来。第一段(自然段):逮松鼠 第二段(自然段):放松鼠 第三段(自然段):惦记松鼠 由此可见,这篇课文是以为线索来写的。

二、小组交流 在组长的组织下检查、交流自主学习中各题的完成情况,不能完成的问题小组长做好记录。 三、全班展示 1、全体学生大胆、积极、有序地向全班展示小组交流的结果。 2、提出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请同学和老师帮忙哦! 四、巩固达标 1、看拼音写词语。 xiéfúlǔjùqǐ suō带抗求回 niènièyāo yāo 手脚逃之 2、根据意思填词语。 形容可怜的样子生动自然,聪明灵活 逃跑希望断绝,毫无希望 抵抗和拒绝指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 孩子气充满深厚的感情 比喻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教师寄语:动物和人一样,也需要自由的生活。大自然才是动物快乐的家园,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让动物和我们人类在大自然这个大家庭和谐共处。 自我感悟: 今日表现:☆☆☆☆☆组长评价:☆☆☆☆☆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案 设计人丁玲 1 古诗三首 学习目标: 1、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学习重点: 1、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 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法提示: 本课分别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的诗词,可采用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他们的诗,按知诗人——读诗句——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方法进行学习。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 学习准备: 收集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句。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 一、情景导入,目标定向 1.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2.首先让我们到安徽省宣州市郊去游览"敬亭山"

二、自主学习古诗 1.自由读古诗,解决生字 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 3.解诗题,知作者 (1)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1)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 (3)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1)指名读(2)汇报 四、启发引导,精讲点拨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众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飞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孤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独去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小结: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李白很孤单、孤独) 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相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四年级下册导学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语文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 教学课时:144课时 设计者:新密市米村中心校贾寨小学语文组 背景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既要完成第二学段阅读学习目标,又要为第三学段的阅读作准备。教材中精读课文数量减少,略读课文的数量有所增加,在教学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自学能力也相应提高。教学中要继续强调自主学习,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自读自悟的能力。 目标 (一)认识至少200个字、书写至少200个字,能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实际或查阅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和句子含义,并学会运用文中语句。 (二)通过读文章想画面,理解文章内容。了解写景类文章的叙述顺序。 (三)通过口语交际的练习,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想法。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四)留心周围事物,善于观察,习作时会把内容写得清楚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内容

实施 (一)课程资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语文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课内资源利用单元导语、连接语、泡泡语、课后习题、教材后附有的八篇选读课文。 3.课外资源利用工具书(字典、词典)、教学挂图、同步阅读、教学录音带、投影片、生字生词卡片(教师用、学生用)、同步练习、课外读物:《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和中国的民间故事。 (二)教/学活动 1.识字与写字:自主学习200个随文要认的字,会正确书写200个生字。注意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生字。会写的字用识字规律认记。 2.阅读理解:17篇精读课文学习时要根据课后练习第一题要求,通过朗读、默读等形式理解课文内容。背诵文中喜欢的部分。利用课后练习加强对词句的学习和积累。学会“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来学习课文。十五篇略读课文学习时先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明确阅读的要求,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从内容和表达方法两方面讨论、交流学习课文。 3.三次小练笔:分别是“想象人物的表现”“读课文后的感受”“想象周围的人议论的情景”。以自主练习为主,可以随堂练习。 4.习作:八次习作分别是:写校园景、物、事,写自己的心里话,写大自然中的观察和发现,看图写想象,写热爱生命的人和事,写乡村生活的感受,写敬佩的一个人及自由表达。写自己观察和看到的人、景、事、物,还有看图想象、写童话故事等。要从生活的真实出发,写出自己的所想、所见、所感、所做;应该写具体、写真话、写实话、写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和套话;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5.口语交际:八次口语交际分别是:“走,我们去春游”“以诚待人的事情”“大自然的启示”“小小新闻发布会”“热爱生命的故事”“乡村生活”“我敬佩的一个人”“向你推荐一本书”。其中,“大自然的启示”“乡村生活”作为口语交际,是“综合性学习”的一部分。在互动交流中,要学会倾听,听明白别人讲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有不同意见与同学商讨。讨论时,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一个说完后,另一个再说,不要中途打断别人的话,要尊重别人的发言。 评价 (一)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的学期成绩以百分制呈现,由两部分组成,即过程评价占30%,结果评价占70%。 1.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30%)=平时测验(10%)+课堂表现(10%)+语文实践活动(10%) (1)平时检测:每个单元的检测主要是以试卷的形式,针对本单元的字词和课文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对学生综合性的检测和评价。 (2)课堂表现:课堂上随机提问8—10人,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1、古诗三首学习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学习重难点: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学习时间:3课时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读、写生字,自学多音字。曾{ 2、借助工具书理解字义和古诗的大意,勾画文中重要的字词和诗句,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3、查找资料了解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的生平及作品的时代背景。 4、划分好古诗的节奏,熟读古诗。 二、导学流程 (一)导入。 (二)预习交流、检测。

1、一锤定音。(给正确的音节涂上美丽的颜色)亭(tíng tín )庭(tín tíng )潭(qín tán )螺(lóu luó)谙(ān yīn) 2、火眼金睛。(辨字组词)谙()庭()潭()停()记()暗()挺()覃()亭()忆() 3、朗读三首古诗,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写在田字格中。 4、小组合作,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大意。 5、小组内向你的学习小伙伴介绍三首诗的作者及背景 (三)、学习新课。学习《独坐敬亭山》 1、自由朗读这首古诗并在小组内互读。 2、小组内思考、讨论交流下列问题。①、读诗句解释划线的字,再写出诗句的意思。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这首诗中运用了拟人手法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这首诗中既写景又抒发诗人孤独之感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从哪些字体会到诗人的孤寂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班展示。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导学案 第1课《古诗词三首》导学案作业附答案 一、生字预习(读三遍) 亭T tíng 亠7 上下(亭子)(长亭)(凉亭) 庭T tíng 广 6 半包围( 法庭)(家庭) 潭T tán 氵12 左右(泥潭)(水潭) 螺L luó虫11 左右(螺丝)(田螺)(海螺) 谙 A ān 讠9 左右(谙悉)(谙练) 二、形近字比较。 庭(家庭)停(不停)谙(谙悉)镜(镜子)孤(孤单)潭(龙潭)挺(挺立)亭(亭子)暗(黑暗)境(边境)狐(狐皮)檀(紫檀)累(劳累) 螺(田螺) 三、背诵内容。 (一)多音字 和h?(和平)ha(应和) huó(和面) 好hǎo(好人) hào(爱好)

(二)、课文预习 2、背诵解释 尽:完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厌:满足。相看:两相对看。 潭面:湖面。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旧:从前。青螺: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曾:曾经。红胜火:比火还要红。 谙:熟悉。 蓝:蓝草,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青绿色染料。 3、背诵诗句的意思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意思是: 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寂”的境界。这两句诗中“动”中有“静”,都烘托了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意思是: 我看着敬亭山,敬亭山也看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只有这高高的敬亭山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了。

(3)“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意思是: 在月光皎洁的秋夜,洞庭湖的波光与秋月互相辉映,显得多么和谐、宁静。在月光的映照下,无风的洞庭湖平静得象一面没有打磨过的镜子。 (4)“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的意思是: 那月光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从远处看去,,就好像在白银盘里放着的一枚的青螺. (5)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 (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意思是: 优生: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鲜花更加艳丽,春光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像燃料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江水显得更加碧绿。 中等生:太阳出来的时候,江边的花比火还要红,春天来了,江水清澈碧绿,像蓝草一样绿。 (7)“能不忆江南?”的意思是: 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忆吗? 4、课文中心。(背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

1、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1、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学习重点: 1、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 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法提示: 本课分别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的诗词,可采用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他们的诗, 按知诗人——读诗句——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方法进行学习。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 学习准备: 收集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句。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我能正确地读诗词,完成下列各题。 1、瞧,本课的生字我都会写了! jìng tíng shān dòng tíng hútán miàn qīng luójiù céng ’ān ( ) ( ) ( ) ( ) ( ) 2、我能辨别下列形近字,并组词。 谙()镜()孤()厌() 暗()境()狐()压() 3、我能正确地朗读这三首古诗词,并结合注释了解古诗词的主要内容,知道这三首古诗词分别是诗人___、____和____所写,他们都是__朝的著名诗人。 4、我会给多音字组词。 xiàng ()huó() 相 xiāng (和hè() he ( ) 5、我有几点疑问想与同学交流。 疑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探究。 阅读提示:反复地诵读古诗词,结合注释和句子,展开想象,边读边想,理解字、词、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感情。 跟我学阅读批注: (1)、读《独坐敬亭山》这首古诗把诗中描写的事物用喜欢的符号标出来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