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高铁铵容量法测定钛精矿中二氧化钛含量实验报告

硫酸高铁铵容量法测定钛精矿中二氧化钛含量实验报告
硫酸高铁铵容量法测定钛精矿中二氧化钛含量实验报告

工业分析专业方向实验

实验一:硫酸高铁铵容量法测定钛精矿中二氧化钛含量

1.方法提要

式样以硫酸溶解,在盐酸介质中,用铝片将四价钛还原为三价钛,为防止三价钛被氧化,应该隔绝空气,以硫氰酸铵为指示剂,用硫酸高铁铵标准液滴定。

2.试剂和溶液

2.1硫酸:20%的水溶液

2.2盐酸:(1+1)的水溶液

2.3碳酸氢钠饱和溶液

2.4硫氰酸铵:饱和溶液

2.5硫酸高铁铵标准液:0.03mol/L

2.6硫酸铵:饱和溶液

2.7硫酸:(1+1)的水溶液

3.分析步骤

称取试样0.1000--0.1500g,置于500ml锥形瓶中,加入20ml20%硫酸和25ml浓硫酸,摇匀。将锥形瓶置于低温炉上加热,不断摇动,以防止试样结底,待试样完全溶解,取下冷却至室温。缓缓加入40ml盐酸(1+1),20ml硫酸铵饱和溶液,20ml硫酸(1+1),70ml蒸馏水。然后加入2.5g铝片,摇匀,同时装上内盛碳酸氢钠饱和溶液的液封管。待铝片溶完,将锥形瓶置于高温电炉上加热,煮沸至冒大泡,取下流水冷却至室温,此过程应随时补加碳酸氢钠溶液至液封管体积的2\3处。移去液封管,用少量蒸馏水冲洗瓶塞瓶壁,加入5ml 硫氰酸安饱和溶液,立即用硫酸高铁铵标准液滴定至稳定的红色为终点。随同试样做空白试验。

4.结果表示

二氧化钛含量计算

TiO2(%)=c(V-V0)*79.9*100/m*1000

5.允误差

分析的差值应不大于允误差,当二氧化钛含量大于40%,允误差为0.5%。

试验处理

试验现象记录:

1.称0.1590试样后加入20%的硫酸20ml,浓硫酸25ml,加热10分钟后,混合液沸腾,锥形瓶口冒出“白烟”,有强烈的刺激性。黑色试样慢慢溶解。

随着加热的时间越长,整个锥形瓶充满了“白烟”,瓶口大量的溢出“白烟”,并伴随越来越浓烈的刺激性。

直到试样完全溶解,取下冷却。

溶液最后呈淡黄色

2.加入40ml盐酸,大量“白烟”冒出,强烈的刺激性。

试剂加入玩后,溶液呈淡黄色。

3.加入铝片后,锥形瓶中产生气泡,液封管中的液体因锥形瓶内气压的原因而不会漏下。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更加剧烈,液体瞬间变为黑色,产生大量气泡往外溢出,液封管中的液体彷佛沸腾。再然后,反应慢下来,气泡产生少了。移动到电炉上加热片刻,反应完全,不在有气泡冒出,最后溶液呈淡紫色。

4.滴定时,溶液由淡紫色变为无色,这一中间过程较长,而溶液由无色变为稳定的橙色时,滴定终点到达。

5.空白试验

只不加试验的空白样

现象与非空白组一致,只要滴定的现象不一样。

滴定时,滴入两滴滴定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终点到达。

试验数据记录

称样0.1590g

滴定消耗滴定液43.39ml

空白样消耗滴定液0.04ml

试验结果计算

1. TiO2(%)=c(V-V0)*79.9*100/m*1000

=0.03*(43.39-0.04)*79.9*100/(0.159*1000)

=65.36%

2. TiO2(%)=c(V-V0)*79.9*100/m*1000

=0.03*(45.90-0.04)*79.9*100/(0.1669*1000)

=65.86%

3. TiO2(%)=c(V-V0)*79.9*100/m*1000

= 0.03*(40.10-0.04)*79.9*100/(0.1462*1000)

=65.63%

平均:A=(65.35%+65.86%+65.68%)/3=65.63%

a1=0.28% a2=0.23% a3=0.05%

允计差:

X1=0.042% X2=0.35% X3=0.076%

试验讨论

1.本试验涉及到浓硫酸的操作,浓硫酸很容易腐蚀皮肤,应当小心操作

2.在试样溶解时,应不时的摇动,否则试样容易结底,溶解不充分,得到溶解后的试剂为不纯的黑绿色,会导致试验误差极大。

3.溶解完成后应冷却至室温。加入试剂是锥形瓶口不要对着人,一面误伤。

4.加入铝片后,反应慢下来后,移到电炉上加热,加入完成后,应尽量冷却到室温,而且,不能拔开液封管,以免空气进入影响试验。

5.滴定时,应注意溶液由淡紫色变为无色的过程,并记下无色是所用的滴定液体积。

6.本试验应有一组空白试验。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与组成分析实验报告样板(给学生).doc档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本科学生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 告 实验课程普通化学实验D 实验项目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及质量检验 专业生物科学班级生科111班 学号1114100058 姓名王衣 指导教师贾玉江 开课学期2011 至2012 学年一学期时间2011 年11 月13 日

实验方案设计 实验目标 1.了解复盐的一般特性及硫酸亚铁铵的制备方法 2.熟练掌握水浴加热,蒸发,结晶和减压过滤等基本操作。 3.掌握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铁的方法和巩固产品中Fe+的定量分析 实验原理 (NH4)2SO4·FeSO4·6H2O即莫尔盐,是一种透明、浅蓝绿色单斜晶体。由于复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组成中的每一个组分的溶解度都要小,因此只需要将FeSO4与(NH4)2SO4的浓溶液混合,反应后,即得莫尔盐。 Fe + H2SO4 = FeSO4 + H2↑ FeSO4 + (NH4)2SO4+ 6H2O = (NH4)2SO4·FeSO4·6H2O 实验流程或实验装置图 实验用品(包括:名称、规格、数量) 仪器:台秤、锥形瓶、水浴锅、布氏漏斗、吸滤瓶 试剂:(NH4)2SO4(s)、3 mol·L-1H2SO4、10%Na2CO3、95%乙醇、1.0 mol·L-1KCNS、2.0 mol·L-1HCl、0.01 mg·mL-1Fe3+标准溶液、铁屑或还原铁粉 数据记录和处理(表格、计算公式等) 参考文献 普通化学实验(1) 教师对实验方案设计的意见

签名: 日期: 实验报告 一.制备 实验用品 仪器:台秤、锥形瓶、水浴锅、布氏漏斗、吸滤瓶 试剂:(NH4)2SO4(s)、3 mol·L-1H2SO4、10%Na2CO3、95%乙醇、1.0 mol·L-1KCNS、2.0 mol·L-1HCl、0.01 mg·mL-1Fe3+标准溶液、铁屑或还原铁粉 制备原理(简述) (NH4)2SO4·FeSO4·6H2O即莫尔盐,是一种透明、浅蓝绿色单斜晶体。由于复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组成中的每一个组分的溶解度都要小,因此只需要将FeSO4与(NH4)2SO4的浓溶液混合,反应后,即得莫尔盐。 Fe + H2SO4 = FeSO4 + H2↑ FeSO4 + (NH4)2SO4+ 6H2O = (NH4)2SO4·FeSO4·6H2O 制备流程和现象 实验数据记录和结果

(抗体的纯化)硫酸铵沉淀法

抗体的纯化( 硫酸铵沉淀法) 一,基本原理 硫酸铵沉淀法可用于从大量粗制剂中浓缩和部分纯化蛋白质。用此方法可以将主要的免疫球从样品中分离,是免疫球蛋白分离的常用方法。高浓度的盐离子在蛋白质溶液中可与蛋白质竞争水分子,从而破坏蛋白质表面的水化膜,降低其溶解度,使之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各种蛋白质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可利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来沉淀不同的蛋白质。这种方法称之为盐析。盐浓度通常用饱和度来表示。硫酸铵因其溶解度大,温度系数小和不易使蛋白质变性而应用最广。 二,试剂及仪器 1 .组织培养上清液、血清样品或腹水等 2. 硫酸铵(NH 4 )SO 4 3. 饱和硫酸铵溶液(SAS ) 4. 蒸馏水 5. PBS( 含0.2g /L 叠氮钠) 6. 透析袋 7. 超速离心机 8. pH 计 9. 磁力搅拌器 三,操作步骤 以腹水或组织培养上清液为例来介绍抗体的硫酸铵沉淀。各种不同的免疫球蛋白盐析所需硫酸铵的饱和度也不完全相同。通常用来分离抗体的硫酸铵饱和度为33% —50% 。 (一)配制饱和硫酸铵溶液(SAS ) 1.将767g (NH 4 )2 SO 4 边搅拌边慢慢加到1 升蒸馏水中。用氨水或硫酸调到硫酸pH7.0 。此即饱和度为100% 的硫酸铵溶液(4.1 mol/L, 25 °C ). 2.其它不同饱和度铵溶液的配制 (二)沉淀 1.样品(如腹水)20 000 ′g 离心30 min ,除去细胞碎片; 2.保留上清液并测量体积; 3.边搅拌边慢慢加入等体积的SAS 到上清液中,终浓度为1 :1 4.将溶液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6 小时或搅拌过夜(4 °C ),使蛋白质充分沉淀。 (三)透析 1.蛋白质溶液10 000 ′g 离心30 min (4 °C )。弃上清保留沉淀; 2.将沉淀溶于少量(10-20ml )PBS -0.2g /L 叠氮钠中。沉淀溶解后放入透析袋对 PBS -0.2g /L 叠氮钠透析24-48 小时(4 °C ),每隔3-6 小时换透析缓冲液一次,以彻底除去硫酸氨; 3.透析液离心,测定上清液中蛋白质含量。 四,应用提示 (一)先用较低浓度的硫酸氨预沉淀,除去样品中的杂蛋白。 1.边搅拌边慢慢加SAS 到样品溶液中,使浓度为0.5:1 (v/v) ; 2.将溶液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6 小时或过夜(4 °C ); 3.3000 ′g 离心30 min (4 °C ),保留上清液;上清液再加SAS 到0.5:1(v/v) ,再次离心得到沉淀。将沉淀溶于PBS ,同前透析,除去硫酸氨; 4.上清液再加SAS 到0.5:1 (v/v) ,再次离心得到沉淀。将沉淀溶于PBS ,同前透析,除去硫酸氨; 5.杂蛋白与欲纯化蛋白在硫酸氨溶液中溶解度差别很大时,用预沉淀除杂蛋白是非常有效 (二)为避免体积过大,可用固体硫酸氨进行盐析(硫酸氨用量参考表1 );硫酸氨沉淀法与层析技术结合使用,可得到更进一步纯化的抗体。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报告2020年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利用溶解度的差异制备硫酸亚铁铵。 2. 从实验中掌握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复盐的性质 3. 掌握水浴、减压过滤等基本操作 4. 学习pH 试纸、吸管、比色管的使用 5. 学习用目测比色法检验产品质量。 二.原理 铁屑溶于稀硫酸生成硫酸铁。硫酸铁与硫酸铵作用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硫酸亚铁铵。 Fe + H 2SO 4 = FeSO 4 + H 2 ↑ FeSO 4 +(NH 4)2SO 4+6H 2O = FeSO 4(NH 4)2SO 4·6H 2O 晶,形成(NH 4)2FeSO 4·6H 2O 晶体。 比色原理:Fe 3+ + n SCN- = Fe(SCN)n (3-n) (红色) 用比色法可估计产品中所含杂质 Fe 3+的量。Fe 3+由于能与SCN -生成红色的物质[Fe(SCN)]2+,当红色较深时,表明产品中含Fe 3+较多;当红色较浅时,表明产品中含Fe 3+较少。所以,只要将所制备的硫酸亚铁铵晶体与KSCN 溶液在比色管中配制成待测溶液,将它所呈现的红色与含一定Fe 3+量所配制成的标准Fe(SCN)]2+溶液的红色进行比较,根据红色深浅程度相仿情况,即可知待测溶液中杂质Fe 3+的含量,从而可确定产品的等级。 三.仪器及药品 洗瓶、250ml 烧杯、锥形瓶(150mL ,250mL 各一个)、移液管(1mL,2mL 各一根)10ml 量筒、吸滤瓶、比色管(25mL )、比色架、铁粉、2mol/L 盐酸、3mol/L 硫酸、25%KSCN 四.实验步骤 1. 硫酸亚铁制备 2.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配(NH 4)2SO 4饱和溶液:0.005*3*132=1.98g ((NH 4)2SO 4),1.98*100÷75=2.64g(水) 3. Fe 3+的限量分析 不含氧水的准备 :在250mL 锥形瓶中加热150mL 纯水至沸,小火煮沸10~20分钟,冷却后备用。

硫酸铵分级沉淀

一,基本原理 硫酸铵沉淀法可用于从大量粗制剂中浓缩和部分纯化蛋白质。用此方法可以将主要的免疫球从样品中分离,是免疫球蛋白分离的常用方法。高浓度的盐离子在蛋白质溶液中可与蛋白质竞争水分子,从而破坏蛋白质表面的水化膜,降低其溶解度,使之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各种蛋白质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可利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来沉淀不同的蛋白质。这种方法称之为盐析。盐浓度通常用饱和度来表示。硫酸铵因其溶解度大,温度系数小和不易使蛋白质变性而应用最广。 二,试剂及仪器 1 . 组织培养上清液、血清样品或腹水等 2. 硫酸铵(NH 4 )SO 4 3. 饱和硫酸铵溶液(SAS ) 4. 蒸馏水 5. PBS( 含0.2g /L 叠氮钠) 6. 透析袋 7. 超速离心机 8. pH 计 9. 磁力搅拌器 三,操作步骤 以腹水或组织培养上清液为例来介绍抗体的硫酸铵沉淀。各种不同的免疫球蛋白盐析所需硫酸铵的饱和度也不完全相同。通常用来分离抗体的硫酸铵饱和度为33% — 50% 。 (一)配制饱和硫酸铵溶液(SAS ) 1.将767g (NH 4 )2 SO 4 边搅拌边慢慢加到1 升蒸馏水中。用氨水或硫酸调到硫酸pH7.0 。此即饱和度为100% 的硫酸铵溶液(4.1 mol/L, 25 ° C ). 2.其它不同饱和度铵溶液的配制 (二)沉淀 1.样品(如腹水)20 000 ′ g 离心30 min ,除去细胞碎片; 2.保留上清液并测量体积; 3.边搅拌边慢慢加入等体积的SAS 到上清液中,终浓度为1 :1 (

4.将溶液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6 小时或搅拌过夜(4 ° C ),使蛋白质充分沉淀。(三)透析 1.蛋白质溶液10 000 ′ g 离心30 min (4 ° C )。弃上清保留沉淀; 2.将沉淀溶于少量(10-20ml )PBS -0.2g /L 叠氮钠中。沉淀溶解后放入透析袋对 PBS -0.2g /L 叠氮钠透析24-48 小时(4 ° C ),每隔3-6 小时换透析缓冲液一次,以彻底除去硫酸氨; 3.透析液离心,测定上清液中蛋白质含量。 四,应用提示 (一)先用较低浓度的硫酸氨预沉淀,除去样品中的杂蛋白。 1.边搅拌边慢慢加SAS 到样品溶液中,使浓度为0.5:1 (v/v) ; 2.将溶液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6 小时或过夜(4 ° C ); 3.3000 ′ g 离心30 min (4 ° C ),保留上清液;上清液再加SAS 到0.5:1(v/v) ,再次离心得到沉淀。将沉淀溶于PBS ,同前透析,除去硫酸氨; 4.上清液再加SAS 到0.5:1 (v/v) ,再次离心得到沉淀。将沉淀溶于PBS ,同前透析,除去硫酸氨; 5.杂蛋白与欲纯化蛋白在硫酸氨溶液中溶解度差别很大时,用预沉淀除杂蛋白是非常有效(二)为避免体积过大,可用固体硫酸氨进行盐析(硫酸氨用量参考表1 );硫酸氨沉淀法与层析技术结合使用,可得到更进一步纯化的抗体。 今天作的实验是利用硫酸铵沉淀蛋白质,从之前作过的经验知道,这一个步骤是有名的烦,要慢慢用敲的把硫酸铵缓缓的加入蛋白质溶液中。 相关的原理可以在庄荣辉学习网站中找到,与盐溶刚好相反,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铵,会使得蛋白质的溶解度下降,因而沉淀出来。因为硫酸铵所解离的离子容很大,所带的电子数也多(NH4+, SO42-),因此当其溶入水中时,会吸引大量水分子与这些离子水合。 蛋白质分子表面多少有一些较不具极性的区域,水分子会在这些非极性区的表面聚集,形成类似『水笼』的构造(请见下图),以便把蛋白质溶入水中。一旦蛋白质溶液加入硫酸铵,后者吸引了大量水分子,使水笼无法有效隔离蛋白质的非极性区,造成这些非极性区之间的吸引,因而沉淀下来。因此,分子表面上若有越多的非极性区域,就越容易用硫酸铵沉淀下来。 在计算所添加的硫酸铵的重量方面,找到了一个不错的网站——硫酸铵计算机 这个网页上可以靠着输入实验温度、溶液体积、想要到达的百分浓度以及初始的百分浓度这四个数值,就可以得到需要添加的硫酸铵克数,以及在加入固体硫酸铵后所增加的体积,算是一个很不错的网站。 此外另一个比较值得提的,是我有用两种方式加入硫酸铵,第一种是固体的硫酸铵模碎加入,另一种是将硫酸铵溶成饱和溶液再加入,各有各的优缺点,比较如下: 1.造成蛋白质变质的程度:固体的硫酸铵>硫酸铵饱和溶液 利用硫酸铵饱和溶液真的超棒,滴入的速度可以很快而不造成变质(没试过用倒入的)。不像固体的硫酸铵只能磨碎慢慢加入,速度一快蛋白质就坏了(溶液有致密的白色气泡产生)。 2.操作的容易度:硫酸铵饱和溶液>>固体的硫酸铵 固体硫酸铵最大的缺点就是操作不容易,要一直敲敲敲又不能太快,所以当你要溶解的蛋白质很多时,这是很累的步骤。然而硫酸铵饱和溶液比较麻烦只有在配制部分,要先加热让它饱合后,回到操作温度让它过饱和,最后用滤纸把硫酸铵结晶去掉。

二氧化钛后处理及设备

二氧化钛后处理及设备 (一)二氧化钛的制浆、分散、湿磨和分级 氯化法氧化工序的半成品粒度已经很细,不需要进行前粉碎。硫酸法经回转窑煅烧后的产品首先要经过磨细才能充分发挥湿磨机的作用。国内几家大的硫酸法钛白粉厂前粉碎基本上都是采用雷蒙磨来实现的(见表1)。 表1 雷蒙磨的具体设备情况 公司名称型号来源 核工业部华原公司雷蒙磨R5M 从德国进口 攀渝钛业雷蒙磨R5M — 裕兴钛白粉厂雷蒙磨R5M — 河南漯河4R、5R雷蒙磨国产 国产的雷蒙磨在质量和使用寿命上远远赶不上进口雷蒙磨,其使用10年以上仍然完好。配备有自动控制的DCS控制系统,以提高研磨效率。 磨细的物料通常由螺旋计量器加到制浆罐中。制浆用脱盐水作稀释剂,进行充分搅拌,固相浓度(质量)25%-30%。制浆的同时加人分散剂,调整pH值至9-12可达到最佳分散效果。此时要求体积电阻率不低于20000Ω·cm,若有可能可用黏度计检测,到黏度最低时为最好,以便湿磨效果充分发挥。 分散剂的种类很多,通常分为有机分散剂、无机分散剂。 有机分散剂主要是烷醇胺类和多元醇(即常用的有三乙醇胺)、二异丙醇胺、山梨糖醇、甘露糖醇等;无机分散剂主要是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碳酸钠、碳酸二氢铵、偏硅酸钠等。通常使用六偏磷酸钠和偏硅酸钠最多。六偏磷酸钠对微细分散体中的固体粒子有很强的分散作用,因为它是一种直链的多磷酸盐玻璃体,其中n为20-100能与分散介质中钙、镁、亚铁等金属离子生成可溶性的配位化合物,起到遮蔽多价阳离子,防止这些带正电荷的离子与带负电荷的二氧化钛产生电中和而凝聚在一起,其分子结构式如下。 氯化法钛白浆料pH值为2. 3左右,呈酸性。大多数工厂都采用偏硅酸钠作分散剂调整pH值达到9-11,以达到最佳分散效果。作分散剂的偏硅酸钠又是包硅膜的一部分,在定量加人后,尚未达到最佳pH值时,可以加人离子膜碱液协助调整pH值到达终点。 近几年,国内金红石型钛白粉产品的产量和产能扩大,进入市场后的信息反馈使生产厂家逐渐认识到,分散单元在后处理中是非常重要的工序,分散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湿磨后浆料分级的效果,特别是影响包膜的质量。分散不好,再好的包膜配方也不能生产出满足用户要求和使用性能优良的产品,所以分散的作用应该引起人们充分重视。 分散操作要非常重视以下几种影响分散的因素:①前工序产出的二氧化钛粒度和形态;②制浆的水质要好,选用去离子水,体积电阻率不低于20000Ω·cm;③浆液的pH值是控制分散好坏的重要条件,根据后处理的情况,可以通过小型试验确定最佳pH值(通常为9-11);④分散剂的选择和用量,也可以通过工业实践确认,通常用量不超过粉料量的1%;⑤浆液的浓度要合适,通常浆液中固体物料为600-1200g/L;⑥分散罐的力学性能如机械搅拌的强度等。 湿磨是后处理中一道重要的工序,不仅硫酸法需要,氯化法也同样需要,国外大型氯化法工厂湿磨的环节往往是一点不能忽视的。湿磨与水选法比较,为获得粒度细而均匀的浆料,在相同的条件下湿磨生产能力是水选法的1. 5-2. 0倍。 湿磨的作用就是进一步磨碎在上道工序产生的聚集粒子、附聚粒子和絮凝粒子。因其粒子间的结合力非常弱,很容易通过机械研磨的方式把它们打开,在分散剂的作用下,可防止它们再聚凝在一块。这样可使一些较粗大的粒子经研磨达到具有应用性能的粒度范围(一)。 湿磨设备主要包括球磨机、振动磨、砂磨机。由于前道工序的进步,金红石型产品的湿磨设备主要选用砂磨机。它是用途较广泛的亚微米级的湿磨设备,就研磨细度而论仅次于胶体磨。

辛酸硫酸铵纯化抗体

辛酸-硫酸铵法从人血清中纯化IgG 一、 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从血清中提取纯化 IgG 的方法步骤。 2、了解辛酸-硫酸铵法纯化IgG 的原理。 二、 实验原理 辛酸-硫酸铵法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用辛酸沉淀杂蛋白,辛酸为短链脂肪酸,在酸性条件下 可沉淀血清或腹水中的白蛋白或其他非 Ig 蛋白质;第二步利用硫酸铵盐析将 Ig 沉淀下来, 操作步骤如图3-10所示。经SDS-PAGE 电泳检测能得到电泳纯度较高的 Ig 。 _______ ?沉淀(白蛋白和其他ir igG 蛋白质) 匕消液(igG) 硫酸钱沉淀 T 沉淀(IgG) T 溶解沉淀 图3—竹辛酸一硫酸谖法从血漬中纯化IqG 操作流程 三、仪器、原料和试剂 1、仪器 磁力搅拌器、离心机、低温冰柜。 2、原料 抗血清(兔抗鸡血清)。 血清或腹水 丫酸沉淀

3、试剂 (1) 乙酸-乙酸钠缓冲液:60mmol/L, pH4.0。 (2) 10X磷酸盐-NaCI 缓冲液(PBS : 100mmol/L PBS pH7.4。称NaCI 80g、Ns fe HPO12H2O 29g、KCl 2g、KHPQ 2g,加蒸馏水溶解,加入100mmoI/L EDTA 20ml,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00ml 。 (3) 透析液10mmol/L Na 2HPQKH2PQ缓冲液,含15mmol/L NaCl,pH7.2。 (4) 硫酸铵。 ⑸辛酸。 四、操作步骤 1、抗血清用4倍体积乙酸-乙酸钠缓冲液稀释,用0.1mol/L NaQH调至血清稀释液为pH4.5。 2、室温下边搅拌(磁力搅拌器或电功搅拌器),边缓慢滴加辛酸( 25ml/L血清稀释液), 滴加完后继续搅拌30min。 3、离心(10000r/min , 30min),收集上清夜,弃去沉淀。 4、上清液用多层纱布过滤。 5、按1/10 体积加入10X PBS 用5mol/L NaQH 调至PH7.4。 6、上清液4 C预冷,计算溶液总体积,在4C按277g/L加入硫酸铵粉沫(45%包和度),边 加边搅拌,加完后继续搅拌30min。 7、离心(5000r/min , 15min)),弃去上清液。收集沉淀。 8、沉淀用少量透析液溶解(一般为血清体积的1/10 ),透析并更换两次透析液或用Sephadex G-50脱盐。 9、Ig溶液在50?55C水浴中加热20min,离心(5000r/min , 20min),上清液-20 C保存或冻干保存。

实验二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实验二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4学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复盐晶体的制备方法。 2. 练习台式天平和移液管(或吸量管)的使用以及水浴加热、溶解、过滤(抽气过滤)、蒸发、结晶、干燥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内容简述 用铁屑与硫酸反应自制硫酸亚铁溶液,再与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铵。 三、实验原理 铁能溶于稀硫酸中生成硫酸亚铁。 Fe+H 2SO 4 (稀)= FeSO 4 + H 2 ↑ 通常,亚铁盐在空气中被氧化。若往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与Fe SO 4 等物质的量(以mol计)的硫酸铵,能生成复盐硫酸亚铁铵。硫酸亚铁铵比较稳定,它 的六水合物(NH 4) 2 SO 4 ·Fe SO 4 ·6H 2 O不易被空气氧化。该晶体叫做摩尔(Mohr) 盐,在定量分析中常用来配制亚铁离子的标准溶液。像所有的复盐那样,硫酸亚 铁铵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组成它的每一组分[Fe SO 4或(NH 4 ) 2 SO 4 ]的溶解度都要小 (表6-1)。蒸发浓缩所得溶液,可制得浅绿色硫酸亚铁铵(六水合物)晶体。 Fe SO 4+(NH 4 ) 2 SO 4 +6H 2 O=(NH 4 ) 2 SO 4 ·Fe SO 4 ·6H 2 O 表6-1 在不同温度下的一些盐类的溶解度 g/100g H 2 O 为了避免Fe2+的氧化和水解,在制备(NH 4) 2 SO 4 ·Fe SO 4 ·6H 2 O的过程中, 溶液需要保持足够的酸度。 用目测比色法可估计产品中所含杂质Fe3+的量,从而确定产品的等级。

四、实验材料/试样 1、药品 2mol·L-1HCl、3 mol·L-1 H 2SO 4 、硫酸铵(NH 4 ) 2 SO 4 (s)和质量分数为10% 的碳酸钠、2mol·L-1KSCN溶液、标准Fe3+溶液。 2、材料 pH试纸(公用)、滤纸(公用,φ125mmφ,100mm)、滤纸碎片和铁屑。五、实验设备/仪器/装置 电子天平(公用)、酒精灯、可调电炉、烧杯(100ml 1只、50ml 1只)、表面皿、蒸发皿、石棉铁丝网、铁架、铁圈、药匙、量筒(10ml 1只、50ml 1只)、移液管或吸量管(5ml)、吸气橡皮球、白瓷板、洗瓶、玻璃棒、漏斗架、布氏漏斗、吸滤瓶、玻璃抽气管、温度计100℃、25ml比色管。 六、实验方法和步骤 1、铁屑表面油污的去除 称取4g铁屑,放入小烧杯中,加入15mlNa 2CO 3 溶液。小火加热约10min后, 用倾析(即倾泻)法倒去Na 2CO 3 碱性溶液,再用蒸馏水把铁屑冲洗洁净,备用。 2、硫酸亚铁的制备 往盛有洁净铁屑的小烧杯中加入15ml 3 mol·L-1H 2SO 4 溶液,盖上表面皿, 放在石棉铁丝网上用小火微热(或可调电炉低温)(由于铁屑中的杂质在反应中会产生一些有毒气体,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使铁屑和稀硫酸反应至不再冒气泡为止(约15—30min)。在加热过程中应不时加入少量蒸馏水,趁热用普通漏斗过滤,滤液承接于洁净的蒸发皿中,用数毫升热水,洗涤小烧杯及漏斗上的残渣,将残渣全部转移至漏斗中,洗涤液仍盛接于蒸发皿中。 3、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根据Fe SO 4的理论产量,计算并称取所需固体(NH 4 ) 2 SO 4 的用量,在室温下 将称出的(NH 4) 2 SO 4 配置成饱和溶液,然后倒入上面所制得的Fe SO 4 溶液中,混 合均匀并用3mol·L-1 H 2SO 4 溶液调节PH值为1~2,用沸水浴或水蒸气加热蒸发 浓缩至溶液表面刚出现结晶薄层时为止(蒸发过程中不宜搅动)。放置,让其慢慢冷却,即有硫酸亚铁铵晶体析出。待冷却至室温后,用布氏漏斗抽气过滤。将晶体取出,称重。计算理论产量和产率。产率计算公式如下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的实验报告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本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利用溶解度的差异制备硫酸亚铁铵。 2.从实验中掌握碇酸亚铁、琉酸亚铁铵复盐的性质 3.掌握水浴、减压过滤等基本操作 4.学习P H试纸、吸管、比色管的使用 5.学习用目测比色法检验产品质呈。 二.原理 铁屑溶于稀硫酸生成磺酸铁。硫酸铁与硫酸铵作用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硫酸亚铁铵。 Fe + H 2SO 4 = FeSO 4 + H 2 t FeSO 4 + (NH 4 ) 2 S0 4 +6H 2 0 = FeSO(NH)SO? 6H0 硫酸铵/硫酸亚铁∕?酸亚铁铵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单位:g∕100g H20) 温度∕Γ0 20 40 50 60 70 80 100 硫酸铵70.6 75.4 81.0 —88.0 - 95 103 七水硫酸亚铁28.8 48.0 73.3 - 100.7 - 79.9 57.8 六水硫酸亚铁铵12.5 —33 40 —52 —- 由子复盐的溶解度比单盐要小,因此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后,复盐在水溶液中首$ 结晶,形成(NH4)2FeSO4?6H2O晶体。 比色原理:Fe3+ + n SCN- = Fe(SCNV(红色)用比色法可估计产品中所含杂质 Fe3*的S。Fe3+由于能与SCN-生成红色的物质[Fc(SCN)]2+,当红色较深时.表明产品中含Fe3+较多:当红色较浅时.表明产品中含Fe3+较少。所以.只要将所制备的硫酸亚铁铵晶体与KSCN溶液在比色管中配制成待测溶液,将它所呈现的红色与含一定所配制成的标准F e(SCN溶液的红色进行比较,根据红色深浅程度相仿情况.即可知待测溶液中杂质Fe3+的含壁,从而可确定产品的等级。 三.仪器及药品 洗瓶、25Oml烧杯、锥形瓶(150mL, 25OmL各一个)、移液管(ImU2mL各一根) IOmIS筒、吸滤瓶、比色管(25mL)、比色架、铁粉、2md∕L盐酸、3mol∕L硫酸、 25%KSCN 四.实验步骤 1.硫酸亚铁制备 2.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硫酸铵沉淀

在计算所添加的硫酸铵的重量方面,找到了一个不错的网站——硫酸铵计算机 这个网页上可以靠着输入实验温度、溶液体积、想要到达的百分浓度以及初始的百分浓度这四个数值,就可以得到需要添加的硫酸铵克数,以及在加入固体硫酸铵后所增加的体积,算是一个很不错的网站。 此外另一个比较值得提的,是我有用两种方式加入硫酸铵,第一种是固体的硫酸铵模碎加入,另一种是将硫酸铵溶成饱和溶液再加入,各有各的优缺点,比较如下: 1.造成蛋白质变质的程度:固体的硫酸铵>硫酸铵饱和溶液 利用硫酸铵饱和溶液真的超棒,滴入的速度可以很快而不造成变质(没试过用倒入的)。不像固体的硫酸铵只能磨碎慢慢加入,速度一快蛋白质就坏了(溶液有致密的白色气泡产生)。 2.操作的容易度:硫酸铵饱和溶液>>固体的硫酸铵 固体硫酸铵最大的缺点就是操作不容易,要一直敲敲敲又不能太快,所以当你要溶解的蛋白质很多时,这是很累的步骤。然而硫酸铵饱和溶液比较麻烦只有在配制部分,要先加热让它饱合后,回到操作温度让它过饱和,最后用滤纸把硫酸铵结晶去掉。 3.蛋白质溶液的体积放大程度硫酸铵饱和溶液>>固体的硫酸铵 这是使用硫酸铵饱和溶液最头痛的部分,举例来说,要让100 ml的硫酸铵百分比从0%到25%,如果是加入固体的硫酸铵,只会让溶液从100 ml变成107 ml左右,但若是加入硫酸铵饱和溶液,会让溶液变成125 ml!而且若是要提高到50%,须加等量的硫酸铵饱和溶液,所以会让蛋白质溶液从100 ml变成200 ml。 因此在加入硫酸铵时,若是低百分浓度可以利用硫酸铵饱和溶液,然而如果是高百分浓度的,除非不在意蛋白质溶液体积的放大(反正都要离心离下来),否则还是用固体硫酸铵来的好。 所以今天从0%拉到25%及从25%拉到50%时,都是利用硫酸铵饱和溶液,但是当要从50%拉到75%时,我选择利用固体硫酸铵,因为如果用硫酸铵饱和溶液,离心机无法离那么多的溶液体积。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报告

大学化学实验 报告本 (一) 姓名:赵蕾 实验室:乙313 周次:周一 实验柜台:61 指导老师:章文伟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利用溶解度的差异制备硫酸亚铁铵。 2. 从实验中掌握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复盐的性质 3. 掌握水浴、减压过滤等基本操作 4. 学习pH 试纸、吸管、比色管的使用 5. 学习用目测比色法检验产品质量。 二.原理 铁屑溶于稀硫酸生成硫酸铁。硫酸铁与硫酸铵作用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硫酸亚铁铵。 Fe + H 2SO 4 = FeSO 4 + H 2 ↑ FeSO 4 +(NH 4)2SO 4+6H 2O = FeSO 4(NH 4)2SO 4·6H 2O 晶,形成(NH 4)2FeSO 4·6H 2O 晶体。 比色原理:Fe 3+ + n SCN- = Fe(SCN)n (3-n) (红色) 用比色法可估计产品中所含杂质 Fe 3+的量。Fe 3+由于能与SCN -生成红色的物质[Fe(SCN)]2+,当红色较深时,表明产品中含Fe 3+较多;当红色较浅时,表明产品中含Fe 3+较少。所以,只要将所制备的硫酸亚铁铵晶体与KSCN 溶液在比色管中配制成待测溶液,将它所呈现的红色与含一定Fe 3+量所配制成的标准Fe(SCN)]2+溶液的红色进行比较,根据红色深浅程度相仿情况,即可知待测溶液中杂质Fe 3+的含量,从而可确定产品的等级。 三.仪器及药品 洗瓶、250ml 烧杯、锥形瓶(150mL ,250mL 各一个)、移液管(1mL,2mL 各一根)10ml 量筒、吸滤瓶、比色管(25mL )、比色架、铁粉、2mol/L 盐酸、3mol/L 硫酸、25%KSCN 四.实验步骤 1. 硫酸亚铁制备 2.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硫酸铵沉淀

硫酸铵沉淀: 有生物活性的蛋白一般在做硫胺沉淀的时候要小心一点。最保险的做法就是,把硫酸铵配成饱与溶液,把蛋白溶液置于冰浴上,再把饱与硫胺溶液一滴一滴的加到您的蛋白溶液中,最好边加边搅拌,避免局部硫胺浓度过高,但搅拌的时候注意不要搅出气泡。按照您的比例加完之后,最好放冰箱静置至少2h,充分沉淀后离心即可。 4M的硫酸铵pH值为4、6,在这个酸度下可能会有一些蛋白质变性,要小心。硫酸铵会破坏蛋白质水化层,最好就是缓与地加入。边加入边搅拌,如果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小漩涡中心有很多泡沫就表示蛋白质变性,使得溶液粘度增加,泡沫难破,那就很难保证您的蛋白质有没有变性了。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与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其单位就是“g/100g水”。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就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溶液饱与度(化学) 某种溶液的饱与度就是指在100g该溶液中溶质在溶液中所占质量分数、一般情况下,一种溶液的饱与度在同一温度下不会变、要想使不饱与溶液饱与度增加可以选择增加溶质、在刚好有晶体析出的时候就就是溶液刚好饱与的时候、溶液饱与度不会出现100% 加固体比较好,加得越慢越好。如果加快了,会造成局部浓度过大,造成意想不到的沉淀。

硫酸铵沉淀的时候应该要注意pH值的变化,就我的实验来说,一株产淀粉酶曲霉固态发酵之后用超纯水浸泡离心,得到含有酶的上清液的pH值为6、5,但就是淀粉酶能耐受pH4、5,为了去除更多杂质蛋白质,我把硫酸铵浓度调节到2摩尔每升的同时会控制pH值为4、5,4度过夜之后离心取上清液再调节到pH值7、0,4度放置,离心,又去除一部分杂质蛋白质,上清液直接用pH7、0的疏水层析系统来纯化。 一个纤维素酶的纯化我也用类似的方法,只不过第一步就是用4、0。 硫酸铵就是酸式盐,2M时pH值约为5,4M时更低,用来沉淀蛋白质的时候情况就更复杂了,所以最好知道自己需要的蛋白质的耐受情况,不要搞死了。 透析之前要选用一个不影响自己想要的蛋白质的pH值,硫酸铵沉淀与透析都要保持一致,才能使损失减少。透析时候产生的沉淀不知道就是不就是您想要的蛋白质,不过下次做最好谨慎一点,做我说过的预备实验。 分段盐析的方法 对分离目的蛋白的盐析,最好采用分段盐析。由于不同的蛋白质其溶解度与等电点不同,沉淀时所需的pH值与离子强度也不相同,改变盐的浓度与溶液的pH值,可将混合液中的蛋白质分批盐析分开,这种分离蛋白质

常见的钛白粉的生产工艺流程

常见的钛白粉的生产工艺流程 硫酸法锐钛型钛白粉的工艺简述: 硫酸法生产钛白粉步骤1、钛矿粉碎 将购进的钛矿砂用雷蒙机或者风扫磨等粉碎成符合工艺要求的钛矿粉,并送到储存和计量钛矿粉的料仓。 硫酸法生产钛白粉步骤2、酸解 用浓硫酸分解钛矿,制取可溶性的钛的硫酸盐。钛铁矿的主要成分为偏钛酸铁(FeTiO3),是一种弱酸弱碱盐,可以用强酸把它分解。用过量的酸就能使反应进行到底。由于这个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最高温度可以达到250℃,因此必须采用高沸点的酸--硫酸才能适应这一反应。在酸分解的过程当中,矿粉当中的各种杂质大部分也被分解,生成相应的可溶性硫酸盐,并在浸取的时候与钛的可溶性盐一起进入溶液当中,形成黑钛液。为了除铁,用金属铁把钛液中的高价铁还原成亚铁,同时,为了避免亚铁的再一次氧化,还必须用过量的金属铁把定量的四价钛还原成三价钛。 硫酸法生产钛白粉步骤3、沉降 酸解浸取、还原以后的体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含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的杂质。铁、钒、铬、锰等金属的硫酸盐为可溶性的杂质,在结晶或水解、水洗的过程中除去。不溶性杂质中的大多数,如未分解的钛矿、沙粒等靠重力的作用可以自然沉降除掉。不溶性杂质中的另一部分是硅和铝的胶体化合物,以及一些早期水解了的钛,虽然数量并不大,但具有很高的动力稳定性,需要另外加沉降剂,强化沉降澄清过程。 硫酸法生产钛白粉步骤4、洗渣 经过净化沉降后的泥渣中还含有大量的可溶性与不可溶性的钛,为保证收率,要通过用板框压滤机压滤的办法回收其中的大部分可以溶解的钛元素,不溶性钛和其他的未溶解杂质作为废渣排掉。 硫酸法生产钛白粉步骤5、结晶 结晶有两种方式:冷冻结晶和真空结晶。FeSO4溶解度受溶液的温度影响很大。因此,在组成一定的钛液中,Fe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本工序的主要目的就是使钛液的温度降低。 5.1 冷冻结晶是利用制冷介质(液氨或者氟利昂或者溴化锂等)的蒸发带走热量,使冷冻盐水温度降低,通过盘管换热,从而使钛液的温度降低下来,造成FeSO4 处于过饱和状态,过饱和的部分便以含七个结晶水的FeSO4?7H2O的形式结晶析出,同时带出部分结晶水,然后将其分离除去。 5.2 根据溶液绝热蒸发的原理,利用闪蒸的方式使钛液中的水分快速绝热蒸发,吸收钛液的热

钛白粉后处理

(一)二氧化钛的制浆、分散、湿磨和分级 氯化法氧化工序的半成品粒度已经很细,不需要进行前粉碎。硫酸法经回转窑煅烧后的产品首先要经过磨细才能充分发挥湿磨机的作用。国内几家大的硫酸法钛白粉厂前粉碎基本上都是采用雷蒙磨来实现的(见表1)。 国产的雷蒙磨在质量和使用寿命上远远赶不上进口雷蒙磨,其使用10年以上仍然完好。配备有自动控制的DCS控制系统,以提高研磨效率。 磨细的物料通常由螺旋计量器加到制浆罐中。制浆用脱盐水作稀释剂,进行充分搅拌,固相浓度(质量)25%-30%。制浆的同时加人分散剂,调整pH值至9-12可达到最佳分散效果。此时要求体积电阻率不低于20000Ω·cm,若有可能可用黏度计检测,到黏度最低时为最好,以便湿磨效果充分发挥。 分散剂的种类很多,通常分为有机分散剂、无机分散剂。 有机分散剂主要是烷醇胺类和多元醇(即常用的有三乙醇胺)、二异丙醇胺、山梨糖醇、甘露糖醇等;无机分散剂主要是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碳酸钠、碳酸二氢铵、偏硅酸钠等。通常使用六偏磷酸钠和偏硅酸钠最多。六偏磷酸钠对微细分散体中的固体粒子有很强的分散作用,因为它是一种直链的多磷酸盐玻璃体,其中n为20-100能与分散介质中钙、镁、亚铁等金属离子生成可溶性的配位化合物,起到遮蔽多价阳离子,防止这些带正电荷的离子与带负电荷的二氧化钛产生电中和而凝聚在一起,其分子结构式如下。 氯化法钛白浆料pH值为2. 3左右,呈酸性。大多数工厂都采用偏硅酸钠作分散剂调整pH值达到9-11,以达到最佳分散效果。作分散剂的偏硅酸钠又是包硅膜的一部分,在定量加人后,尚未达到最佳pH值时,可以加人离子膜碱液协助调整pH值到达终点。 近几年,国内金红石型钛白粉产品的产量和产能扩大,进入市场后的信息反馈使生产厂家逐渐认识到,分散单元在后处理中是非常重要的工序,分散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湿磨后浆料分级的效果,特别是影响包膜的质量。分散不好,再好的包膜配方也不能生产出满足用户要求和使用性能优良的产品,所以分散的作用应该引起人们充分重视。

盐析法

盐析法综述 摘要:沉淀法是利用沉淀反应,将被测组分转化为难溶物,以沉淀形式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并转化为称量形式,最后称定其重量进行测定的方法。盐析法是其中的一种,盐析法是在中药水提液中,加入无机盐至一定浓度,或达饱和状态,可使某些成分在水中溶解度降低,从而与水溶性大的杂质分离。常作盐析的无机盐有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镁、硫酸铵等。 关键词:沉淀法;盐析;原理;方法评价;蛋白质盐析 沉淀法 沉淀法是利用沉淀反应,将被测组分转化为难溶物,以沉淀形式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并转化为称量形式,最后称定其重量进行测定的方法。 有机溶剂沉淀法多用于生物小分子、多糖及核酸产品的分离纯化,有时也用于蛋白质沉淀。有机溶剂的沉淀机理是降低水的介电常数,导致具有表面水层的生物大分子脱水,相互聚集,最后析出。等电点沉淀法用于氨基酸、蛋白质及其它两性物质的沉淀。但此法单独应用较少,多与其它方法结合使用。两性电解质分子上的净电荷为零时溶解度最低,不同的两性电解质具有不同的等电点,以此为基础可进行分离。、非离子多聚体沉淀法用于分离生物大分子非离子多聚物是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重要沉淀剂,最早用于提纯免疫球蛋白、沉淀一些细菌和病毒,近年来逐渐广泛应用于核酸和酶的分离提纯。最常用的是铅盐法,可以用于除去杂质,也可用于沉淀有效成分。沉淀法通常是在溶液状态下将不同化学成分的物质混合,在混合液中加人适当的沉淀剂制备前驱体沉淀物,再将沉淀物进行干燥或锻烧,从而制得相应的粉体颗粒。一般来说,所有固体溶质都可以在溶液中加入中性盐而沉淀析出,这一过程叫盐析。在生化制备中,许多物质都可以用盐析法进行沉淀分离,如蛋白质、多肽、多糖、核酸等,其中以蛋白质沉淀最为常见,特别是在粗提阶段。 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1)沉淀的溶解度要小,以保证被测组分能沉淀完全。 (2)沉淀要纯净,不应带入沉淀剂和其他杂质。 (3)沉淀易于过滤和洗涤,以便于操作和提高沉淀的纯度。 (4)沉淀易于转化为称量形式。 盐析法 胶体的盐析 胶体的盐析是加盐而使胶粒的溶解度降低,形成沉底析出的

硫酸铵沉淀

硫酸铵沉淀: 有生物活性的蛋白一般在做硫胺沉淀的时候要小心一点。最保险的做法是,把硫酸铵配成饱和溶液,把蛋白溶液置于冰浴上,再把饱和硫胺溶液一滴一滴的加到你的蛋白溶液中,最好边加边搅拌,避免局部硫胺浓度过高,但搅拌的时候注意不要搅出气泡。按照你的比例加完之后,最好放冰箱静置至少2h,充分沉淀后离心即可。 4M的硫酸铵pH值为,在这个酸度下可能会有一些蛋白质变性,要小心。硫酸铵会破坏蛋白质水化层,最好是缓和地加入。边加入边搅拌,如果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小漩涡中心有很多泡沫就表示蛋白质变性,使得溶液粘度增加,泡沫难破,那就很难保证你的蛋白质有没有变性了。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固体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的克数,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g/100g水”。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溶液饱和度(化学) 某种溶液的饱和度是指在100g该溶液中溶质在溶液中所占质量分数.一般情况下,一种溶液的饱和度在同一温度下不会变.要想使不饱和溶液饱和度增加可以选择增加溶质.在刚好有晶体析出的时候就是溶液刚好饱和的时候.溶液饱和度不会出现100%

加固体比较好,加得越慢越好。如果加快了,会造成局部浓度过大,造成意想不到的沉淀。 硫酸铵沉淀的时候应该要注意pH值的变化,就我的实验来说,一株产淀粉酶曲霉固态发酵之后用超纯水浸泡离心,得到含有酶的上清液的pH值为,但是淀粉酶能耐受,为了去除更多杂质蛋白质,我把硫酸铵浓度调节到2摩尔每升的同时会控制pH值为,4度过夜之后离心取上清液再调节到pH值,4度放置,离心,又去除一部分杂质蛋白质,上清液直接用的疏水层析系统来纯化。 一个纤维素酶的纯化我也用类似的方法,只不过第一步是用。 硫酸铵是酸式盐,2M时pH值约为5,4M时更低,用来沉淀蛋白质的时候情况就更复杂了,所以最好知道自己需要的蛋白质的耐受情况,不要搞死了。 透析之前要选用一个不影响自己想要的蛋白质的pH值,硫酸铵沉淀和透析都要保持一致,才能使损失减少。透析时候产生的沉淀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蛋白质,不过下次做最好谨慎一点,做我说过的预备实验。 分段盐析的方法

实验三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实验三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利用溶解度的差异制备硫酸亚铁铵;掌握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复盐的性质。 2. 掌握水浴、减压过滤等基本操作;学习pH试纸、吸管、比色管的使用;学习限量分析。 二实验原理: 1.铁屑溶于H2SO4,生成FeSO4:Fe + H2SO4=FeSO4 + H2↑ 2. 通常,亚铁盐在空气中易氧化。例如,硫酸亚铁在中性溶液中能被溶于水肿的少量氧气氧化并进而与水作用,甚至析出棕黄色的碱式硫酸铁(或氢氧化铁)沉淀。若往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与FeSO4相等的物质的量(mol)的硫酸铵,则生成复盐硫酸亚铁铵。硫酸亚铁铵比较稳定,它的六水合物(NH4)2SO4·FeSO4·6H2O不易被空气氧化,在定量分析中常用以配制亚铁离子的标准溶液。像所有的复盐那样,硫酸亚铁铵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组成它的每一组份FeSO4或(NH4)2SO4的溶解度都要小。蒸发浓缩所得溶液,可制得浅绿色的硫酸亚铁铵(六水合物)晶体。FeSO4与(NH4)2SO4等物质的量作用,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硫酸亚铁铵: FeSO4 + (NH4)2SO4 + 6H2O =(NH4)2SO4·FeSO4·6H2O 硫酸亚铁铵比较稳定,定量分析中常用来配制亚铁离子的标液;和其他复盐一样,硫酸亚铁铵的溶解度比它的每一组分要小。 3.比色原理:Fe3+ + n SCN- = Fe(SCN)n(3-n) (红色) 用比色法可估计产品中所含杂质Fe3+的量。Fe3+由于能与SCN-生成红色的物质[Fe(SCN)]2+,当红色较深时,表明产品中含Fe3+较多;当红色较浅时,表明产品中含Fe3+较少。所以,只要将所制备的硫酸亚铁铵晶体与KSCN 溶液在比色管中配制成待测溶液,将它所呈现的红色与含一定Fe3+量所配制成的标准 Fe(SCN)]2+溶液的红色进行比较,根据红色深浅程度相仿情况,即可知待测溶液中杂质Fe3+的含量,从而可确定产品的等级。 三种盐的溶解度(单位为g/100g)数据如下:

二氧化钛无机表面处理研究进展

第1期二氧化钛俗称钛白粉,具有无毒、无害、折射率高、化学稳定性好、光泽度与白度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涂料、造纸、陶瓷、化妆品等行业,目前被认为是世界上性能最好的一种白色颜料。但TiO 2粒子本身有一定的光化学活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进行表面处理封闭其光化学活性,同时提高TiO 2颗粒在溶剂中的分散性,以便充分发挥其各项优良的颜填料性能。不同的表面处理剂、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以生产出不同质量和用途的TiO 2产品。因此,TiO 2表面处理一直是一个研究热点。 TiO 2表面处理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无机表 面处理主要是提高钛白粉的耐候性,其主要原理是在TiO 2粒子表面上包覆一层保护膜,使之与周围介 质之间建立起一道屏障,从而降低TiO 2的光催化作用;有机表面处理主要是提高其与应用基体的分散性,通过选择不同的有机处理剂,使其在一定的介质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 本文主要就TiO 2无机表面处理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1TiO 2无机表面处理的分类 TiO 2的无机表面处理方法,按无机物处理的工 艺不同分为湿法和干法两种[1]。 湿法的介质为水,可分为煮沸法、中和法和碳化法。煮沸法是在加热条件下,表面处理剂热水解并沉 二氧化钛无机表面处理研究进展 刘兵1,杜剑桥2,3 (1.遂宁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四川遂宁629000;2.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四川攀枝花617000; 3.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攀枝花617000) 摘 要:对二氧化钛颗粒无机表面处理的作用、过程、方法、理论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 综合评述,阐述了硅、铝、锆包覆二氧化钛的原理,包覆工艺条件及其理论分析,展望了今后二氧化钛无机表面处理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二氧化钛;无机表面处理;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锆中图分类号:O612.4 文献标识码:A Advance in inorganic surface treatment of titanium dioxide LIU Bing,DU Jianqiao (1.Suining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enter,Suining 629000,Sichuan ;2.Panzhihua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stitute of Pangang Group,Panzhihua 617000,China) Abstract:Advances in inorganic surface treatment of titanium dioxide powder were reviewed,including roles,processes,methods,theories,influence factors,etc.The principles,coating process conditions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SiO 2coated TiO 2,Al 2O 3coated TiO 2and ZrO 2coated TiO 2were discussed.The inorganic surface treatment of titanium dioxide in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was also prospected.Key words:TiO 2;inorganic surface treatment;SiO 2;Al 2O 3;ZrO 2 作者简介:刘兵(1982-),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钛白应用研究及环境分析工作。 2012 年3月四川有色金属 Sichuan Nonferrous Metals 文章编号:1006-4079(2012)01-0017-06 ·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