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与物理

诗词与物理
诗词与物理

诗词中的物理知识(01)——诗词与物理

己丑斋主人

常常有人问我,你是一位高中物理教师,为什么会迷上诗词楹联呢?我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了下面这副对联:

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相互支持,相互依存,好比一双翅膀,岂能偏废

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追求知识,追求真理,正如两个车轮,不可失衡

在我刚出版的对联专著《经华联梦》中有一篇文章《对联情》,其中有这么一段话,谈了我一边进行物理教学,一边潜心研究楹联艺术的乐趣:“……数十余年,历经坎坷,但嗜爱联句。后就读数理专业,旋于南平一中任教,凡十七年,沉湎公式定律之奥,探求推理演绎之美,享受物理教学之趣,倾心科学殿堂之奇。因臻文理相融,大脑左右平衡开发,平时钟情联艺,广搜联句,遍购联书,求教联师,自学自撰,自悟自赏,为人生快事一桩也。”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博大精深,意存高远。许多诗词不仅以精湛的文学艺术价值而脍炙人口,千古流传,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与多彩的物理现象。

学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情感。在物理教学中引入诗词佳句,探究诗词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使文学知识和物理知识互相渗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讲授物理分子运动论的知识时,可引用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知雪,为有暗香来”;讲授物理相对运动、参照物的知识时,可引用陈与义的《襄邑道中》诗:“飞花两岸照晚虹,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等等。

从今天起,在我的博客里,将不定期地写些短文,结合对古典诗词的赏析,谈谈诗句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与指正。

以上,算是个“开场白”。

诗词中的物理知识(02)——忽见清辉映月阑

正月十五的圆月是今年最小的圆月

元宵节刚过,“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唐?苏道味);“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唐?李商隐);“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清?唐顺之)等描写元宵月亮的名诗佳句还在心中品味,可是,您知道吗,今年正月十五的圆月是2007年中最小的圆月。

月亮绕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形,地球在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月亮距离地球最远的距离(远地点)是405500千米,最近的距离(近地点)是363300千米,月球距离地球最远比最近时多4万多千米。

人的视觉反映物体的远近距离,有一个“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这是客观世界的规律和视觉器官的结构使我们确立的空间观念,我们对视觉信息会习惯性判断。同样大小的物体,靠近我们的则显得高大;距离我们远的,则感觉矮小,这是形体透视规律所造成的。比如汽车离我们奔驰远去,我们看见的汽车越来越小。

因为月亮离地球的距离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在地球上一个月里每天见到的月亮大小是不相同的,月亮每隔14天左右便会经历一次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的转变。同样是满月,月球在地球的远地点与近地点相比时,月亮的视直径要大14%,视面积要大30%,即看见的大月亮圆盘面积是小月亮的1.3倍。今年正月十五元宵夜,月亮处在狮子座,是运行至地球“远地点”的第三天,所以月亮看上去会比往年缩小10%左右,是2007年中最小的圆月。晚上20:00后,月亮与狮子座共同升入东南方天空,月亮地平高度约20度。天上一轮明月,人间万家灯火,互相辉映,融为一体,为佳节增添了和谐美景。

同样,今年中秋节时,月亮与地球的距离也是自1993年以来每年中秋节最远的一次,所

以今年我们将看见的中秋明月,也是自1993年以来“最小”的一次。

今年最大的圆月要等到10月26日(九月十六)和11月24日(十月十五)。

诗词中的物理知识(03)——日有食之

今天发生日偏食

今天上午,我国境内大部分地区在上午9时至11时之间观测到了“日偏食”的天象奇观。

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三个天体连成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把太阳光遮挡住。如果太阳光被全部遮挡住,就发生日全食;被遮挡住一部分,就发生日偏食;太阳中央部分被遮挡住,就发生日环食。

日食、月食是太阳光在天体中沿直线传播的典型例证。月亮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并不是每次都发生日食,发生日食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日食总是发生在朔日(农历初一);其二,不是所有朔日必定发生日食。月球运行的轨道(白道)和太阳运行的轨道(黄道)并不在一个平面上,白道平面和黄道平面有5°9′的夹角。如果在朔日,太阳和月球都移到白道和黄道的交点附近,太阳离交点处有一定的角度,才能发生日食。

我国最早的日食记录,见于《尚书?胤征》:“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瞎)奏鼓,啬夫驰,遮人走……。”描写了当时还没有认识日食自然规律的人们惊慌失措,鸣鼓奔走的情况。据考证,这次日食大约发生于夏代仲康时期,约公元前2137年10月22日。在出土的商代甲骨卜辞中,被认定的日食记载有五次,记录了发生在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2世纪之间的日食。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500余年间的诗歌305篇。其中的《小雅》部分有一篇《十月之交》,以诗歌的形式详细记载了日食发生的情况:“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诗中的“朔”,即指农历每月初一。据天文学家推算,公元前776年9月6日为十月初一,正是辛卯日,这天早上七时到八时,确实发生过日食,和《诗经》中的描写完全吻合。“日食”(即“日有食之”)一词,最早也出现在这首诗中。

我国的天文学历史悠久,成就辉煌。从春秋时代到清代乾隆年间,史书上记录的日食发生情况就有近千次,年代连续,详细完备,准确性高,留下了世界上最完整的日食记录。在望远镜发明之前,我国天象观测的数量和质量,在世界上无与伦比,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文明和高度的智慧。

诗词中的物理知识(04)——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桃花相映红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是一首颇具浪漫、传奇色彩的七言绝句,诗名为《题都城南庄》,是唐朝诗人崔护所作。

关于这首诗的故事,《本事诗》和《唐诗纪事》对此都有所记载。《本事诗》中记载云:博陵崔护,姿质甚美,而孤洁寡和。举进士不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子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以言挑之,不对,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眷盼而归。嗣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墙如故,而以锁扃之,因题诗于左扉。

诗人抓住了“寻春遇艳”整个过程中最动人的一幕,少女的面颊被桃花映得粉红,格外动人。“人面桃花相映红”,写出了艳若桃花的“人面”,衬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容,也表

现出双方脉脉含情的场景。“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写,也使人感到“人面不知何处去”,美好事物已经失去了的怅惘,生出许多感慨。

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桃花“夭夭其艳,灼灼其华”的原因,用物理光学知识来解释,是因为桃花反射了红光。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光组成的,在有光线照射的情况下,眼睛能看到的任何物体都是这物体的反射光进入视觉所形成的。我们看到在同一种光线条件下,同一样景物具有各种不同的颜色,是因为物体的表面对色光具有不同的吸收光与反射光的能力。反射光不同,眼睛就会看到不同的色彩。物体只反射红色波长的光,而吸收了其他波长的光,那么这物体就是红色的。依此类推,各种物体的色彩现象就是这样显现出来的。桃花的表面将红光反射出来,送到我们的眼帘,我们便感觉到桃花是红的,桃花本身是不会发出红光的。

诗词中的物理知识(05)——万紫千红总是春

万紫千红总是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首《春日》诗,是南宋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在游春踏青时所作。诗中,“胜日”是指天气晴朗的好日子;“泗水”是山东省的一条河,是当年孔子教授弟子的地方;“等闲”是寻常、随便的意思。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和煦的东风催来百花盛开;粉红、淡白、明黄、碧绿、雪青、绛紫,绚丽多彩,争奇斗艳,给春天又带来了勃勃生机,诗人游春赏春的兴奋心情尽在诗中,胜于言表。有学者分析说,朱熹写的这首游春诗,实际上是一首说理诗,因为宋室南渡,山东泗水已在金人掌握之中,朱熹未曾北上,如何能在此游春。这里的“泗水”乃暗指孔门,“寻芳”即指求“圣人之道”,他是一位理学家,希望其道能行之久远。

我们读诗时,体会到的是诗中的艺术感染力,特别是“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一句,把春天写活了,不愧为赞美春天的绝妙佳句。

“万紫千红”亦作“千红万紫”“万红千紫”,古诗文中用它来形容百花烂漫的句子有很多。如:宋朝辛弃疾《水龙吟》词:“人间得意,千红万紫,转头春尽。”《英烈传》二回:“春初花放,万红千紫斗芳菲。”

在上一篇《诗词中的物理知识(04)》中,初步介绍了唐朝诗人崔护的诗句“人面桃花相映红”中有关“桃花为什么这样红”的光学知识。花儿颜色的形成,有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方面面的因素。这里,从物理的角度谈一谈花儿为什么有各种颜色。

花和叶的细胞液里含有由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万紫千红,绚丽多彩,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所显示出来的。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或水滴的折射,会分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酸性的花青素会吸收除红色外的其它色光,而把红色的光波反射出来,传到我们的眼睛,我们看到的便是鲜艳的红花;中性的花青素反射紫色的光波,碱性的花青素反射蓝色的光波;碱性较强,则成为蓝黑色;白花不含色素,但细胞组织会将各种光波全部反射出来,我们看到的便是白花。

不同的光具有不同的波长,红光波长长,紫光波长短。光的波长越长,增热效应也越大。花的组织,尤其是花瓣,一般都比较柔嫩,红光和黄光的增热效应比较大,花瓣正好能把阳光中的红光和黄光反射出去,不容易被灼伤,起了自我保护作用,所以在花儿中,红花和黄花比较多。蓝花一般都生长在树林下、草丛间,反射短光波,吸收微弱的含增热效应大的长光波,这对它的生长是有利的。而黑色的花能将各种光波全部吸收,容易受到热量伤害,经过长期的自然淘汰,黑色花的品种便少之又少了,因此就显得特别珍贵。

诗词中的物理知识(06)——日出江花红胜火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于长庆二年(822),出任杭州刺

史。开成三年(838)67岁时,写下了三首《忆江南》词。上面这首是其中之一。这个词牌原名《望江南》《梦江南》等,白居易题为《忆江南》,突出一个“忆”字,抒发了他对江南的怀恋之情。

词中的“江花”指江边的花,不是指江中的浪花;“蓝”是指一种叶子青绿,可制染料的蓝草。《说文》中记载:“蓝,染青草也。”

蓝色,古人叫青。青草的“青”,青天的“青”,就是蓝色的意思。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个成语中的“蓝”就是染料,它的意思是说,青色从染料中出来,而它的颜色却胜过染料本色,不是说青色胜过蓝色。词中的“绿如蓝”,也不是说绿色如同蓝色一样。

这首词色调鲜丽,感情真挚,诗人借助比喻,渲染了江南春天多彩的景色。看!红日升起,在阳光的映照下,江边明艳的鲜花比火还要红;春江水清波碧,水色绿得好象染料一样。湖光山色如此绚丽,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一句经典名句,形象生动,意境优美,它不仅描写了大自然中的美丽风光,还包含着许多科学道理。

物理知识告诉我们,太阳光是电磁波,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又叫可见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清晨日出的时候,日光是斜射到地面上的,穿过的大气层比较厚,大气层中弥漫着许多细小的微粒,不同颜色的光穿过空气的时候,散射的情况不同。在可见光中,波长比较短的光,如蓝光、紫光大多被空气微粒散射掉;波长最长的是红光,不容易被散射。因此,红光比其他色光透射得更远,我们在早晨看到的太阳是红彤彤的。当旭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辉映着岸边的景物,便呈现出一幅“江花红胜火”的景色。

正因为红光的波长最长,橙色和黄色光的波长次之,射到水面上时,它们不受水的阻碍,容易透过江水。而蓝色和绿色光的波长比较短,在水中只能透入很浅的地方,遇到水的阻碍时,会强烈地散射和反射,在人的眼睛里就呈现出“江水绿如蓝”的景象。

唐朝诗人张籍在他的《春别曲》中,也有一句诗“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把春水的绿比喻成好像染过一样,即是同样的道理。

诗词中的物理知识(07)——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这是唐朝诗人张若虚写的长诗《春江花月夜》中的四句。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他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这首《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千百年来流传,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诗篇的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春花、春月、春夜,这几种事物集中体现了自然与人生最动人的美景,构成了奇妙的艺术境界,描绘出一幅春江月夜的美丽画面。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潮浩瀚无涯,气势宏伟;明月随潮共生,景象壮观。这两句诗在艺术上是千古绝唱,在科学上也说明了海潮与月亮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月有盈亏圆缺”,海有涨潮落潮,大海中的海水每天都按时涨落起伏变化。古时,人们把白天的涨落称为“潮”,夜间的涨落叫做“汐”,合起来叫做“潮汐”。潮汐现象使海面有规律的起伏着。

我国古代科学家经过长期观测,已经发现了海洋的潮汐现象与月亮的盈亏圆缺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唐朝的窦叔蒙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潮汐学家,所撰的《海涛志》是史籍所载最早的潮汐学专著,他为我国海洋潮汐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专著中论述了海洋潮汐涨落的循环规律,对一个朔望月里潮汐与月亮的对应变化作了具体描述,指出海洋潮汐的规律是随着月亮运行的轨道变化而变化的:在一个朔望月(农历月)中,有两次大潮时间,分别发生在朔和望(阴历的初一和十五),有两次小潮时间,分别发生在上、下弦(阴历的初七、初八和二

十二、二十三)。朔望时潮汐最大,从朔望后的第三天开始减小。潮汐的变化周而复始。

物理学家牛顿通过对行星运动规律的研究,于1687年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人们才明白了潮汐现象是海水受太阳、月亮的引力作用而形成的道理。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而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两个物体的质量越大,彼此的引力就越大;两个物体间距离越远,则彼此的引力越小。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一年,月亮绕地球一周为一个月。地球与月亮之间,彼此都有吸引力。它们处于不停的转动中,又会产生与引力方向相反的离心力,而且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因此处于平衡状态。可是,地球表面每个质点受月亮的引力大小并不一样,有的地方,引力大于离心力;有的地方小于离心力,它们的两个力之间的差值,就是产生潮汐现象的引潮力。地球上各地的引潮力随地、月之间的距离远近而变化,加上地球本身也在不停的自转,距离随时在变化。所以,各地在不同的时间,潮汐涨落的大小是不同的。

吟诵着优美诗句,学学物理知识,更有利于提高学习语文和物理的兴趣。

诗词中的物理知识(08)——坐看牵牛织女星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这是唐朝大诗人杜牧著名的《秋夕》诗,描写秋夕之夜,寒意袭人,满怀心事的宫女坐在台阶上,轻摇团扇,仰望着天河中牛郎织女星的情景。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节”,也称“乞巧节”或“女儿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民间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女儿,美丽聪明、心灵手巧。她私自下凡与牛郎相爱,生育了一对儿女,男耕女织,生活非常美满。王母娘娘知道后大怒,强行把他们隔离在天河两边,两人只能面对面哭泣。忠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彩色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无可奈何,只好允许织女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与牛郎和儿女相会一次。

这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和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一起,成为我国千古流传的四大民间爱情传说,引起古今多少诗人的咏叹。除了杜牧的《秋夕》诗外,脍炙人口、传诵不衰的绝唱,应是北宋词家秦观的这首词《鹊桥仙》了: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词中有抒情,有议论,融汇情、景、理,悲哀中有欢乐,欢乐中有悲哀,悲欢离合,起伏跌宕。明人沈际飞评论说:“(世人咏)七夕,往往以双星会少离多为恨,而此词独谓情长不在朝暮,化朽腐为神奇!”

传说在七夕的夜晚,人们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在银河相会,在瓜果架下可以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如今,对对情人也会在七夕这天晚上,怀着美好的愿望,仰望星空,祈祷爱情忠贞不渝。“七夕节”也逐步演变为中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情人节。也有学者称,将“七夕节”称为“中国情人节”不妥,应称为“中国爱情节”。

那么,牛郎织女星在哪里呢?它们能够相会吗?

在晴朗的夏秋夜空,可以看见一条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它是由无数密集的小星星构成的。隔河两边,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遥遥相对。织女星是其中最亮的一颗,呈青白色,位于银河西北边。下方有四颗较暗的星星,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就是神话传说中织女的织布机。另一颗亮星呈微黄色,位于织女星的南偏东,即银河的东南边,为牛郎星,也叫牵牛星。两边各有一颗小星与牛郎星的距离相等,叫挑担星(阿拉伯人把这三颗星叫做天平星),神话传说是牛郎挑着的一对儿女。

天文学知识告诉我们,牛郎星、织女星和太阳一样,都是发光发热的恒星。牛郎星的光辉

是太阳的10倍多,织女星的光辉是太阳的50倍。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是光年,即光在真空中一年走过的距离。光的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一光年大约是9.5万亿千米。经测定,牛郎星距离地球16光年,织女星距离地球26光年,可知,牛郎星的光射到地球上要16年,织女星的光射到地球上要26年,而太阳光从太阳射到地球上才只需8分18秒。两星之间的距离有16光年,电波传输的速度与光速相同,假设牛郎给织女打个手机,织女也要等到16年后才能听到牛郎的声音。因此牛郎织女永远没有相遇的机会,每年的“七夕相会”,也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

正如汉代《古诗十九首之一》所云: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诗词中的物理知识(09)——野渡无人舟自横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优美的山水诗名篇《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737—约792)在德宗建中二年(781)出任滁州(今安徽滁州市)刺史期间所作,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诗中描写了诗人春游西涧赏景和晚上下雨时在野外渡口的所见。虽然树上有黄莺在鸣叫,但诗人还是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表现了一种恬淡的胸襟。后两句又如一幅图画耐人寻味,郊野的渡口拴着无人的小船,在晚潮和春雨形成的湍急小河中,横在水里,随波荡漾。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问题,野渡无人时,为什么会“舟自横”呢?

200年后,曾任宋朝宰相的寇准在19岁(980)进士及第,在初知巴东县(今湖北巴东县西北)登高楼眺望时,也作了一首五言律诗《春日登楼怀归》。诗中也描绘了“渡口舟横”的景色: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我国古代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对这一现象也有一段颇精彩的描述。孔明“借”得东风后,周瑜急唤帐前护军校尉丁奉、徐盛二将各带一百人,分水陆两路追杀孔明。遥望前船不远……徐盛见前船无篷,只顾赶去。看看至近,赵云拈弓搭箭……箭到处,射断徐盛船上篷索。那篷堕落下水,其船便横。赵云却教自己船上拽起满帆,乘顺风而去,其船如飞,追之不及。这段话描写了一条在湍急的河流中,帆落下后,失去风力推动而不能行驶的小船只好横在河面上这一自然现象。

为什么在河中荡漾的小船总是横在河面上呢?因为小船要处于一个平衡的位置,这是一个流体运动中物体的稳定性问题。

先看一般物体在静力作用下平衡的力学原理。例如,直立在桌子上的一根细杆,处于不稳定的平衡位置,当它受到些微扰动后,重力形成的力矩将使它偏离平衡位置;而细杆悬挂时平衡是稳定的,当它受到扰动后,重力形成的力矩会使之恢复平衡位置。对运动流体中物体平衡稳定性的精确分析,计算其产生的合力和合力矩比较复杂。经过许多力学家的持续努力,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得到解决。

我国力学家用近代流体力学来精确分析韦应物等人所观察到的现象,将小船简化成一个细长椭圆柱体,研究理想不可压缩流体绕椭圆柱体的二维流动问题,计算出流体对椭圆柱体

的作用力和力矩,找到了其稳定的相对平衡位置。

为检验分析是否正确,力学家又在天津大学的流体力学实验室回流式水槽中进行了实验。实验模型是一只椭圆柱体小木船,长轴10厘米,短轴5厘米,高2.5厘米。实验中的水流速度采用激光测速仪(LDV)测速,流动显示采用氢气泡法显示,实验过程用摄像机进行记录。开启水泵使水流动,可以看到小木船横在水面上,这时椭圆柱体的长轴与水流方向垂直;用外力改变小木船与水流方向的夹角,然后撤去外力,小木船又重新横在水面上;用外力使小木船与水流方向平行,撤去外力后,小木船在这个位置上出现短暂平衡后,又横在水面上。改变水流的速度,重复以上实验,都可以说明长轴与水流方向平行是不稳定的平衡位置,长轴与水流方向相垂直时是稳定的平衡位置。

关于小船平衡稳定性的分析,对航行中的小船也是适用的。一个不善于划船的生手,总是难以使小船笔直航行,船往往会在水里打转转。

我们在吟咏着这些形象、洗练的诗句时,应该赞叹诗人对力学现象具有的洞察力.

诗词中的物理知识

中国的许多诗词中既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又蕴涵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我们在欣赏这些诗词时,不仅要挖掘诗词的思想内涵,而且应探讨诗词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自然规律。

请看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首诗中蕴涵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残阳铺水中”是由于光的反射、镜面成像而形成的。“半江红”是由于红光的波长长,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使晚霞呈红色。“九月初三夜”说明“露”这一自然现象一般发生在秋天。“露似珍珠”说明露珠呈球形且晶莹透亮。呈球形是因为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使液面具有收缩到最小面积的趋势(在体积相等的各种形状的物体中,球形物体的表面积最小)。露珠特别明亮是由于光发生了全反射的缘故。“月似弓”是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

唐代孟浩然的《彭蠡湖中望庐山》中的“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不仅记录了“虹”这一自然现象,还揭示了产生“虹”的两个条件:光和小水珠。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说明海潮与月亮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1.缸穿裙大雨淋。(缸为什么穿裙子呢?因为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缸的外表面上。同时也暗示着降温即有大雨到来。)

2.霜后暖,雪后寒。(霜是由水蒸汽直接变成固态属于凝华,又因为凝华属于放热过程所以霜后暖;大雪过后要融化从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过程要从周围空气中吸热所以雪后寒。)

3.大的地震声音沉,小的地震声音尖。(这是由于大地震的振动颁率小,所以音调低感觉声音沉;小地震的振动颁率高所以音调高感觉声音尖。

4.水平不流,人平不言。(连通器的原理)

5.软也是水,硬也是水。(因为水具有流动性所以水是软的。又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着后斥力难压缩所以水是硬的。)

6.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因为细绳与木块,水与石头接触时受力面积极小,产生的压强极大,所以绳可以把木块锯断,水可以把石头滴透。)

7.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所以当花朵分泌芳香分了扩散运动加快时便预示着温度升高天气变暖。)

8.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物体内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作无规则的运动。这是气体分子的扩散现象。)

9.苹果离树,不会落在远处。(地球有吸引力而产生的重力方向是坚直向下所以苹果离树,不会落在远处。)

10.爬得高,跌得重。(因为被举高的物体都具有重力势能,并且举的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所以爬得高,跌得重。)

11.玉不琢,不发光。(玉被打磨后非常的光滑,是镜面反射,反射光比较强,所以说玉不琢,不发光。)

12.船到江心抛锚迟,悬崖勒马早已晚。(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即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所以说船到江心很难停下。)

13.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是镜中花。(在水和镜中成的像是虚像,所以说在水中捞不到月亮,在镜中摘不到花。)

14.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平静的池水是平面镜成像,由于光的折射所以池水看起来变浅。)

15.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物体运动的相对性,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6.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声音遇到物会反射回来即回声。)

17.一叶遮目不见泰山。(光在同一种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18.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而形成的。)

物理知识与古诗词

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先人在创作时巧妙地借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使其作品大放异彩。而新课程理念强调“注重学科渗透”思想。我们在传承古代文化的同时从中获益的还应有隐藏其中的物理知识,而诗词类的试题成为近几年中考题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古诗词中的能量知识

1. 苏轼的诗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诗词中涉及到能量转化情况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2、李白诗词“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词中的瀑布蕴藏着巨大的机械能。

二、古诗词中的参照物知识

1、毛泽东的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万千河”是,其中“坐地”是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而“日行”则是相对于太阳在运动。

2、李白《望天门山》一诗中写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是以船为参照物,“孤帆日边来”是以河岸为参照物。

3、《闪闪红星》歌词中“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山走来迎”是以船为参照物,而“山不动,是船行”是以岸为参照物。

4、“昨夜一阵大风,把井吹到篱笆外面去了”。井被吹走篱笆墙外是以篱笆为参照物的。

三、古诗词中的热学和分子动理论知识

1、陆游《村居山喜》中“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诗词中“花气袭人”是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加快的结果,而温度影响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

2、张旭《山中留客》中“纵使晴明无雨色,乳晕深处亦沾衣”。——露的形成(液化)。

3、白居易《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液化)。

4、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何暗香来”——扩散现象(分子的热运动)

5、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凝华)

6、郭沫若《游武夷泛舟九曲》“幽兰生谷香生径,方竹满山绿满溪”——扩散现象(分子的热运动)

四、古诗词中的声音知识

1、唐诗《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声音是物体振动而产生的;能

区分“钟”和“鼓”是根据音色来判别的。

2、郦道元的《三峡》中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描写。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要发生反射现象,当反射回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就可以听到回声。

五、古诗词中的光学知识

1、诗人高骈在《山亭夏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诗句中“浓阴”是光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形成的无光区域;而“倒影”则是光反射时的成像现象,并且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唐朝诗人孟浩然《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平面镜成像知识。

3、“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

4、范仲淹诗句“皓月千里,-静影沉壁”——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

5、李白诗词“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光的直线传播。

6、刘禹锡《望洞庭》诗句“湖光秋月两相知,潭面无风镜未磨”——光的反射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平面镜成像

7、杜牧《盆地》诗句“齿破苍苔地,偷它一线天,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平面镜成像。

8、李白《早发白帝城》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光的色散。

9、吴伟《题饮图》诗句“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平面镜成像

11、千里江陵一日还:运动速度大

12、轻舟已过万重山:这句诗是以山为参照物,船相对于山是运动的

13、无边落木萧萧下:树叶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地面落

14、不尽长江滚滚来:江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地势低的地方流动

15、沉舟侧畔千帆过:相对运动的描述,由于自己的船没有动,旁边的船相对于自己都在运动中

1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我国,东方比西方地势低,江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低处流动。。(物理+地理)

17、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由于月亮离地球远,所以月光照射的范围大。。(物理+地理)

谈谈古诗的理趣

谈谈古诗的理趣 内容摘要:“诗言志”、“诗缘情”一直是中国古典诗学的内在根基,而言理,并不很为中国古典诗学重视。其实,理不碍诗,两者并不相悖。优秀的诗篇,往往情理相生,既创造了鲜明的艺术形象,又充满着社会的内容,时代的旋律,能把诗人的一己之感,升华为普遍的宇宙人生的经验,使读者得到蕴含其中的某种哲理的启示。 关键词:理趣;意象;意境;比兴;鉴赏 “诗言志”、“诗缘情”一直是中国古典诗学的内在根基,而言理,并不很为中国古典诗学重视。东晋与宋代的士人,集中、大量地进行了以理入诗的创作,但玄言诗“理过其辞,淡乎寡味”(钟嵘《诗品·总论》),宋代的道学家以理语入诗,“近世贵理学而贱诗,间有篇咏,率是语录之压韵者耳。”(刘克庄《跋恕斋戒诗存稿》),徒具诗的形式而破坏了诗歌的审美艺蕴,都遭到诟病。理与诗,似乎如同水与火不能兼容。其实不然,理不碍诗,两者并不相悖。优秀的诗篇,描写的对象虽然是个别的、具体的,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充满着社会的内容,时代的旋律,能把诗人的一己之感,升华为普遍的宇宙人生的经验。这样的诗,往往情理相生,既创造了鲜明的艺术形象,又使读者得到蕴含其中的某种哲理的启示。比如陶渊明的诗,可谓是情、景、事、理浑融的典范。在诗人淡笔写就的寻常人事景物中,种豆,饮酒,读书,登高,鸡犬,榆柳,飞鸟,炊烟,生活的真意、生命的真谛悄然显现。以《饮酒》其五为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前面讲了只要处心自然,不管处身何地都不会受俗世尘嚣的烦扰的道理,后面是“心远”之后,真朴自然的生活与人生真谛的发现。《古学千金谱》言,“篱有菊则采之,采过则已,吾心无菊。忽悠然而见南山,日夕而见山气之佳,以悦鸟性,与之往还。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一片化机,天真自具。既无名象,不落言诠,其谁辨之。”《世说新语·文学》第七十六,“郭景纯诗云:‘林无静树,川无停流。’阮孚云:‘泓峥萧瑟,实不可言。每读此文,辄觉神超形越。’”郭璞的诗在对自然景象的白描中,寄寓了万物有变、世事无常的哲理和人生的感慨,景、情、理圆融无分,所以阮孚有“神超形越”之感。这样的诗,虽言理,但也注意到形象性,能充分体现诗歌的特点,充满了理趣。 所谓理趣,是指诗歌在抒情写景中,以意境、象征或情思体验等方式而不是以理念的方式呈现出的关于宇宙人生的智慧。钱钟书在《谈艺录》中也作过诠释,“若夫理趣,则理寓物中,物包理内,物秉理成,理因物显。”“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花中蜜,体匿性存,无恨有味,现相无相,立说无说,所谓冥合圆显者也。”

作文巧借古诗词出彩

作文巧借古诗词出彩 内容摘要:将古诗词和写作思维结合起来,形成有效促进学生文学素养提高的课堂教学,通过课堂的强化训练,真正使学生在诗歌学习过程中提高写作水平,达到以诗带写,以写感诗两者相长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古诗词写作思维教学训练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人类的一座知识宝库, 古诗词则是这座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古诗词带给我们坚定的人生信念、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鉴赏能力,影响了我们的修身与治学。 面对民族文化的瑰宝一一古诗词,学习的丰沃土地一一写作,我们的学生竟会是充满迷惘甚至是厌恶的眼睛来仰望!他们厌恶古诗词及写作,而原因很简单:古诗词读起来不错,但学起来乏味,作文没有思路,不懂得组织语言,写不出来等等。同时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以及学生作文思维的枯竭是把我们学生挡在古诗词和写作门槛之外,正因为这些原因,使得连《水调歌头》等书香千载、流芳百世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篇佳作成了许多学生难以消化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的“残羹冷炙”,而写作这片神奇的充满诱惑的土地,学生也只能望而止步了。 要知道学生要写好文章,至少要具备四种能力:一是素材转化能力;二是思维能力;三是表达能力;四是结构组织能力。通过课内范文的阅读, 讲解,课外文章的浏览,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在生活过程中,学生耳闻目睹,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积累。怎样激活已经积淀在学生身上的能力,如何使学生的积累形诸文字,并进而稳定为写作能力,成为问题的关键所在。 其实,在初中语文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入选了相当多的篇幅。新《课 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

古诗中咏雪诗句

古诗中咏雪诗句 导读:古诗中,有很多是咏雪的诗句,大家一起看看下面小编整理的诗句吧! 古诗中咏雪诗句怒风吹雪急鞭马,匪兕匪虎率旷野 《督粮宿盐州东》宋·李复 闻道朝来雪又下,老人今岁未应饥 《上元前雪三绝句》宋·苏辙 灯前看宝剑,雪里按苍鹰 《刘生》宋·曹勋 尘陌望松雪,我衰君少年 《送赵真长归夏县旧山依阳征君读书》唐·卢纶 夭夭风前花,纤纤日中雪 《携手曲》唐·李咸用 玉杯春酌春盘食,曾忆雪香同醉色 《和张尉食字韵》宋·赵善括 冻云垂地风栗冽,万里江天暮飞雪 《江天暮雪》宋·王之道 今长尺若干,霜雪颇自力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宋·仇远 千里内、欢声和气,可融霜雪 《满江红·再和诸人元夕新赋》宋·何澹

雷斧何年翠凿成,老龙吟苦雪涛惊 《观天井》宋·方岳 柳絮风中雪,芙蓉水上霞 《次韵外舅黄虞卿为爱山园好八首其一》宋·喻良能 忆昔归田友麋鹿,雪里寻梅踏瑶玉 《韩子温尚书以长句送江梅次韵》宋·周必大 扣门满衣雪,僵立不得跪 《由竹溪至梅蹊书赠莫云樵》明·张羽 行云自随语燕,回雪趁惊鸿 《诉衷情·三月八日仲存席上见吴家歌舞》宋·毛滂 白雪侵新鬓,归心逐断鸿 《暮春雨中感怀》宋·释斯植 卷帘见月形神清,疑是山阴夜雪明 《刘君元晖八月十四日邀余玩月快雪斋中,命余》元·倪瓒雪舟不肯半涂回,直到荒林意盛哉 《和曾无疑》宋·杨长孺 角声未动纸窗白,儿曹报我雪满檐 《冬雪行》宋·王炎 几点鲈乡莼浦,万里鲸波雪浪,掀舞小渔舟 《水调歌头·雨霁彩虹卧》宋·赵善括 独羡当年灰袋客,雪埋气宇更充胖

《七八用喜雪韵四首其一》宋·吴潜 二月匡庐北,冰雪始消释 《春游二林寺》唐·白居易 只怪南风吹紫雪,不知屋角练花飞 《浅夏独行奉新县圃》宋·杨万里 大鹏风翼起,老骥雪蹄开 《檄往校旁郡艺舟行值董仲修来赴漕试复小舣相》宋·曾丰重念雪寒亲麈语,无忘水暖走鸥盟 《清上人持钵求颂》宋·释正觉 若向庵中觅光禄,雪中履迹镜中真 《光禄庵二首其一》宋·苏轼 蛟龙拔入盘重渊,雪霜放出参九天 《豫章上游生米市前江中洲上至德观侧柏树甚老》宋·曾丰玉骨已无尘俗气,冰姿还耐雪霜威 《观梅偶成二首其一》宋·吴芾 彩云飘玉砌,绛雪下仙家 《鸟散馀花落》唐·赵存约 三湘风雨失舟檝,万里路岐多雪霜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其一》宋·汪元量 织成白灊胜白丝,恰称吴娃冰雪肌 《吴宫白灊辞》明·张羽

谈谈诗歌的“理趣”

谈谈诗歌的“理趣” 作者:张少康 我国古代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在琳琅满目的诗歌画廊里,有一部分是以“理趣”见长而引人入胜的。比如苏轼著名的七绝《题西林壁》写道: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一首说理诗,但是它十分生动有趣。苏轼以身处庐山为喻,说明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一个人如果陷在某个具体的环境或事件之中,不能摆脱出来,那就无法全面、客观地去认识这个环境和事件的真相,往往容易产生片面性和主观性。后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几乎成了大家所常用的成语典故。这就是我国古代传统所说富有“理趣”的诗作。 “理趣”这个说法是宋人首先提出来的。包恢在《答曾子华论诗》 一文中说:“古人于诗不苟作,不多作。而或一诗之出,必极天下之至精,状理则理趣浑然,状事则事情昭然,状物则物态宛然。”(《敝帚稿略》卷二)包恢认为凡“状理”好的诗,必能做到“理趣浑然”。“理趣”,顾名思义,是要说理而有趣。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和宋诗的特点有密切关系的。宋诗由于受理学泛滥和韩愈“以文为诗”的影响,与唐诗以抒情为主的特点不同,比较侧重于说理。明代的丰梦阳就说过“宋人主理”(《缶音集序》)的话,然而,过分强调说理,有可能使诗歌变得枯燥乏味,产生概念化的缺点,甚至于损害和忽略了诗歌的形象思维特征,而以写一般理论文章的抽象思维方、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2020最新中考语文:如何巧妙借鉴古诗文

一、局部引用 就是在文章的局部位置引用古典诗文名句,如文章的标题、题记、首段和末尾等。这些地方所处的位置比较突出、醒目,容易引发读者的关注,给他们留下较好的印象。在文章标题处引用古诗文名句,能让题目显得典雅蕴藉,富有文学情趣,起到耀人眼目、催人卒读之功。 如福建考生的《月是故乡明》,引用杜甫名句作为标题,不仅紧扣“感情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一作文话题,而且表达得更有韵味;福建考生的《一蓑风雨任平生》,引用苏轼《定风波》语句,作为题目,既紧扣所选的历史人物,贴切凝练,又昭示文章题旨,写出了苏轼的豁达与超脱,可谓“一石双鸟”。 在文章开头嵌入诗词佳句,以此领起全篇,则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更能让阅卷者立刻“窥”到作者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给他们留下较佳的第一印象。 如陕西考生的《寻找快乐,精彩人生》的开头:“漫步于秋日落叶徐徐的小径上,不禁吟了一句:‘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慨叹落叶的悲哀与不幸。 其实,落叶的生命或许就是这样,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缤纷。换个思维方式,龚自珍曾说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嘛!我们应该欣喜,享受落英缤纷的秋景。” 这个开头由情景入手,化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自然引出对落叶的联想,然后再引用龚自珍的名句,恰当地诠释了“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这一哲理话题的内涵。 这样处理,使文章在开头便显得意蕴深刻,诗意灵动,从而避免了“开门见山”式说理可能会有的干巴枯燥。在文章收尾处引用古典诗文,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令读者掩卷沉思,回味无穷。 一、比喻 1、定义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2、三个要素 (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古诗中的咏雪佳句.

1、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翁森《四时读书乐》 2、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3、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6、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吴均《咏雪》 7、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8、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洪升《雪望》 9、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10、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11、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巍巍暖气吹。——毛泽东《咏雪》

12、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13、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洪升《雪望》 14、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吴均《咏雪》 15、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韩愈《李花二首》 16、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7、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蕴《咏雪联句》 18、若天庭瑞,轻雪带风斜。——徐陵《咏雪》 1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20、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21、千山犹绿怜霜叶,一夜忽白染碧葭。到晓翩翩出绣户,随烟直上透窗纱。绕帘渺渺落霓裳,呵手惊飞暖翠华。——飞花《咏雪》 2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2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24、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缴《四气诗》

谈谈空间描写在诗歌意境创造中的作用

谈谈空间描写在诗歌意境创造中的作用 诗歌中的空间描写是一种“时空合一”的描写艺术,主要体现为诗情与画意的交融。苏轼对王维“诗中有画”的评价,不仅说明了王维诗歌的特点,同时也总结了他诗歌创作的经验——诗情和画意交融的浪漫主义精神。空间描写对于表达诗人的情怀有着突出的意义,也使诗歌的审美意境得到更好的体现与发挥。因此,诗歌所展示的空间意识,是一种提升意境升华的主要艺术手法之一。 1空间描写场面调度的灵活性,可以使意境鲜明可感 诗歌的意境本身就是意与境、情与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我们知道“境”主要是依靠语言来表现的,诗歌所描写的空间也是这样,恰当地运用空间描写就可以避免形象性不足而造成的弊端。空间描写场面调度的灵活性,能使诗歌画面鲜明、生动,多个空间描写场面的贯穿,更能完整地增强意境的艺术效果。 《陌上桑》是汉代的一首乐府叙事诗,我们看第一段描写罗敷的惊人美貌:“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作者没有正面描写罗敷,而是从她生活的环境、所用的器物、所梳的发式及所着的衣服、旁观者见到罗敷时的神态举止等几个别开生面的场面落墨,每个场面又完整地贯穿起来塑造出罗敷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一个容貌惊人的“好女”的印象,为下文随着叙述的展开,到第二部分把这种空间场面调度定格到她与一个使君的对话上,从而展示她的人性美作好了铺垫。 我们再看2009年一份高考语文试卷,其中有这样一道题材虽然相似相通,意境却完全不同的诗歌鉴赏题: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 (1)请说出三人诗句在写法上的相同点。 (2)评者认为三人的诗句“司空为优”,请分析“优”在何处。 这则材料其实是摘选明代谢榛的《四溟诗话》,他在其中曾把唐诗中相似的几个意境诗句做了比较,也就是上面的四个句子。 很明显三位诗人的诗句在写法上的相同点,谢榛已经归纳出来了“同一机杼”,即是说三位诗人的构思布局相同,内容上都是将自然的景物“黄叶”、“秋”与人之将老“白头”、“老”关连起来,形成一种对应、类比关系;形式上都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表达出一种“悲秋”、“悲迟暮”、“悲人生短暂”的感伤。

作文如何妙借古诗文出彩

作文如何妙借古诗文出彩 2009-02-02 15:33 来源:网络作者:彩云飞出 [打印] [评论] 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文蕴含着深厚啲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 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 彰显文章底蕴, 使文章散发出浓浓啲书卷气和文化气。这无疑是高考作文“出彩”、“创新”啲一条有效便捷啲途径。那么, 怎样借用古诗文来为你啲高考作文增辉添色呢? 第一、妙引古诗文名句出彩 这是高考作文中最常见啲方式, 可引用分为局部引用和全篇引用。 (1)局部引用。就是在文章啲局部位置引用古典诗文名句, 如文章啲标题、题记、首段和末尾等。这些地方所处啲位置比较突出、醒目, 轻易引发读者啲关注, 给他们留下较好啲印象。 在文章标题处引用古诗文名句, 能让题目显得典雅蕴藉, 富有文学情趣, 起到耀人眼目、催人卒读之功。如03年福建考生啲《月是故乡明》, 引用杜甫名句作为标题, 不仅紧扣“感情啲亲疏远近和对事物啲认知”这一作文话题, 而且表达得更有韵味;04年福建考生啲《一蓑风雨任平生》, 引用苏轼《定风波》语句, 作为题目, 既紧扣所选啲历史人物, 贴切凝练, 又昭示文章题旨, 写出了苏轼啲豁达与超脱, 可谓“一石双鸟”。 在文章开头嵌入诗词佳句, 以此领起全篇, 则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 更能让阅卷者马上“窥”到作者啲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 给他们留下较佳啲第一印象。如2004年陕西考生啲《寻找快乐, 出色人生》啲开头: “漫步于秋日落叶渐渐啲小径上, 不禁吟了一句:‘无边落叶萧萧下, 不尽愁绪滚滚来。’慨叹落叶啲悲哀与不幸。其实, 落叶啲生命或许就是这样, 只求得春日繁茂, 秋日落英缤纷。换个思维方式, 龚自珍曾说过‘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嘛!我们应该欣喜, 享受落英缤纷啲秋景。” 这个开头由情景入手, 化用杜甫啲“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自然引出对落叶啲联想, 然后再引用龚自珍啲名句, 恰当地诠释了“快乐幸福与我们啲思维方式”这一哲理话题啲内涵。这样处理, 使文章在开头便显自得蕴深刻, 诗意灵动, 从而避免了“开门见山”式说理可能会有啲干巴枯燥。 在文章收尾处引用古典诗文, 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 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 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啲表达效果, 令读者掩卷沉思, 回味无穷。如04年福建考生《照海倚天》啲结尾: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流年似水, 时光如电地过去, 也许, 只有历史才能让“无字碑头镌字满”, 也许也只有历史, 才能最好地诠释曾国藩在天京城破黄袍欲加身之时写尽生平心境啲一句话:倚天照海花无数, 流水高山心自知。 三处引用贴切自然不显斧凿, 使文章文采飞扬, 情理交辉, 意蕴深远, 辨证而深刻地评价了曾国藩这一历史人物, 实在是一记漂亮有力啲“豹尾”。 (2)全篇引用。既指整段之内大量引用, 又指全文各段大量引用。由于古典诗文具有啲深厚啲文化积淀, 大量、多处啲引用, 将能大大提升文章啲文化品质和审美趣味, 充实文章啲底蕴。整段引用啲如: “寂寞是什么?曾几何时, 有李白‘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也许, 寂寞便是皓月当空, 好风如水, 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啲那种感觉吧!曾几何时, 有李后主感慨‘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也许, 寂寞正是深宫大院, 国愁家愁人也愁啲情丝纠缠吧!曾几何时, 有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也

咏雪古诗首

《苑中遇雪应制》唐·宋之问 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旗遥倚望春台。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诘旦:清晨。旗:同“旗”。古代指有铃铛的旗子。舆:车。 赏析 《苑中遇雪应制》中说:“不知庭霰(xiàn)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不知道庭院里今朝落下了雪花(庭霰:指落在庭院里的雪花),还以为昨夜庭院枝上开了花。 《春雪》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赏析 这首《春雪》,构思新巧。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一个“都”字,流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二月初惊见草芽”,说二月亦无花,但话是从侧面来说的,感情就不是纯粹的叹惜、遗憾。“惊”字最值玩味。它写出了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的惊喜神情。此外,“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心情。这一“ 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曾写道:“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诗人对“草芽”似乎特别多情,也就是因为他从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吧。从章法上看,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初见草芽”,一扬,跌宕有致,波澜起伏。 三、四两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开)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诗人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惆怅、遗憾,而是充满了欣喜。一个盼望着春天的诗人,如果自然界还没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来。这就是三、四两句的妙处,它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可谓神来之笔。“却嫌”、“故穿”,把春雪刻画得多么美好而有灵性。诗的构思甚奇。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才“ 故穿庭树”纷飞而来。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却增加了诗的意趣。“作飞花”三字,翻静态为动态,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喧闹,一翻再翻,令读者目不暇接。 第三、四段简要赏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嫌”、“穿”把春雪比作人,使雪花仿佛有了人的美好愿望与灵性,同时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似乎也给人春的气息,为诗歌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渲染了热闹的喜悦气氛,这就是运用拟人手法的妙处。? 《雪梅》宋代·卢梅坡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复习:趣谈“理趣诗”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复习:趣谈理趣诗 趣谈理趣诗 一、何谓理趣 有这么两首诗,它们咏歌的是同一个对象,但表现手法却截然不同,只要比较一下就知道他们的差别所在。一首诗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另一首是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无须多加分析即可看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旨在惊叹庐山瀑布的神奇壮观,重在艺术形象的塑造,其途径主要是通过夸张、想象等浪漫手法来完成的。西林壁是庐山西林寺的一座墙壁。苏轼此诗与西林寺并无关系,也是抒发在庐山生发的感慨。这种感慨并非像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夸张庐山瀑布的壮美神秀,而是意在阐述自己由此生发的人生感受:前两句是要告诉人们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各异;后两句则揭示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这个生活哲理。如果说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首浪漫主义杰作的话,苏轼的《题西林壁》则是首充满理趣的哲理诗。 所谓诗中的理趣,是指诗中蕴含或意在阐发某种人生哲理,读者也能从中得到某种人生的感悟。这里要指出的是:诗中的理趣与哲理诗不是同一个概念。哲理诗主要用来阐发某种人生哲理,其表达方式主要是议论,而非描景、叙事和抒情;诗中的理趣只是诗中蕴含有某种人生哲理或某种领悟,其表现手法并不排除叙事、描景和抒情,甚至主要是叙事或描景抒情。 像我们熟悉的陶渊明的《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歌主要叙述诗人隐居中的感受,其中像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句都蕴有丰厚的人生哲理,且不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飘逸和其中含蕴的归隐之趣,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所表达的老庄忘言之境,即使像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类描述,它也意在告诉我们:鸟倦飞而知还,夕阳西下时刻也飞回山峦。为什么人要眷恋官场之上,滚滚红尘之中,而不知山林之乐呢?但是从整首诗的表达方式来看,他并非一味议论,而是以描叙为主。所谓哲理诗,这是在宋代哲理诗派出现后才真正在中国古典诗坛上被认可的一种诗歌类型。这个诗派以宋代的理学家程颐、张载和朱熹等为代表,他们通过诗歌来宣传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的理学主张,虽然不排除形象思维,但主要是通过叙事加议论的表达方式,而且以议论和阐发哲理为主,其代表作如朱熹《观书有感》和陆九渊的《仰首》: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自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 仰首攀南斗,翻身倚北辰。 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 ——《仰首》

诗歌结构诗句作用知识讲解

诗歌结构诗句作用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古诗鉴赏 之诗句作用 诗歌的篇章结构考查 1、直接考查:(1)问某一句诗的作用(开头句、结尾句、中间句)(2)问全诗的结构特点 2、间接考查:(1)问诗句的妙处(思路:艺术手法+结构作用)(2)问前后两句的句间关系(思路:翻译诗句+结构作用) 一般来说,也要从内容与结构等方面去考虑答题。 诗歌首联或首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1)总括全诗,领起(引起)下文,引起读者注意。(2)点明时令、地点,交待心情。(3)为下文描写景物或抒发情感做铺垫、埋下伏笔。(4)奠定某种情感基调。(5)暗合(照应)题目,切入主题。(6)渲染某种气氛,烘托人物某种情绪形象。(7)如果首句设问,那么就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 二、中间句(转承句)的结构作用: 1、过渡、承上启下 、 2、打伏笔,做铺垫 3、转换话题. “转”是指结构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转”在诗词的结构中多指律诗的颈联、绝句中的第三句词和曲中的“过片”而言。它能引导读者从中体认思路,品味出作者的情感诗歌主旨。 诗歌尾句或尾联的作用 1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2卒章显志,点明题旨3照应上文或题目,前后呼应,使诗歌结构严谨 4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使人回味无穷 古诗鉴赏 之诗句作用 诗歌的篇章结构考查 1、直接考查:(1)问某一句诗的作用(开头句、结尾句、中间句)(2)问全诗的结构特点 2、间接考查:(1)问诗句的妙处(思路:艺术手法+结构作用)(2)问前后两句的句间关系(思路:翻译诗句+结构作用) 一般来说,也要从内容与结构等方面去考虑答题。 诗歌首联或首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1)总括全诗,领起(引起)下文,引起读者注意。(2)点明时令、地点,交待心情。(3)为下文描写景物或抒发情感做铺垫、埋下伏笔。(4)奠定某种情感基调。(5)暗合(照应)题目,切入主题。(6)渲染某种气氛,烘托人物某种情绪形象。(7)如果首句设问,那么就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 二、中间句(转承句)的结构作用: 1、过渡、承上启下 、2、打伏笔,做铺垫 3、转换话题. “转”是指结构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转”在诗词的结构中多指律诗的颈联、绝句中的第三句词和曲中的“过片”而言。它能引导读者从中体认思路,品味出作者的情感诗歌主旨。 诗歌尾句或尾联的作用 1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2卒章显志,点明题旨3照应上文或题目,前后呼应,使诗歌结构严谨 4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使人回味无穷 古诗鉴赏 之诗句作用 诗歌的篇章结构考查 1、直接考查:(1)问某一句诗的作用(开头句、结尾句、中间句)(2)问全诗的结构特点 2、间接考查:(1)问诗句的妙处(思路:艺术手法+结构作用)(2)问前后两句的句间关系(思路:翻译诗句+结构作用) 一般来说,也要从内容与结构等方面去考虑答题。 诗歌首联或首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1)总括全诗,领起(引起)下文,引起读者注意。(2)点明时令、地点,交待心情。(3)为下文描写景物或抒发情感做铺垫、埋下伏笔。(4)奠定某种情感基调。(5)暗合(照应)题目,

古诗文鉴赏

古诗文鉴赏 解题技巧指导 一、概括的说,是要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反复吟咏、联想,握诗歌意象;借助意象理解诗词的内容和题材,借助精妙词语体会意境;通过对意象的把握,借助题材,体会诗人感情;根据各类诗词题材的特点,找到答题切入点。如咏物诗借物寄托、借物抒怀或抒发其志士之悲、君国之忧或抒写怀才不遇等;明确试题要求,把握试题侧重点,找出答题的角度。从遣词、修辞等方面揣摩、推敲、理解诗词曲重点词、重点诗句的含义;从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运用技巧中品味诗词曲在语言上所寄寓的深意;从用韵、节奏、音调等方面去诵读、品味诗词曲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 二、具体地说,就是要明确不同题型的解法。 (1)客观题解题方法: 客观题包括判断、赏析型等子题型,判断选择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②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③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④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⑤以偏概全,故意反说。 (2)主观题解题方法 主观题包括填空、简答、品析等子题型,在概括填空、简答、品味分析表述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从关键词语上着手,如抓住诗句中的主体,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去品味赏析作答。②从关键诗句(主旨句、情感句)上着手,分析概括,推断作答的切入点。③从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和表达方式(白描、议论)着手,分析其含义,探究其作用。④从作品、作家的相关背景资料入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⑤从诗歌所写的具体内容入手,把握各类诗歌的思想内容。⑤从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和语言特征(简洁、含蓄、凝练)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3)诗歌赏析题整体解题方法: ①体味诗歌的遣词,应从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 ②体味诗歌的意象(意境)。借助想像和联想把握诗歌所抒写的情怀。 ③体味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含蓄之妙。 ④体味试题的要求,把握解答的切入点,把握试题的侧重点。 另外,要借助注释、提示、作家的生平经历、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业已形成的能力,仔细诵读,品味所给的诗词曲,找出答题的角度,在反复比较、辨析的基础上,推断所求的答案。 综合训练 一、古代诗歌鉴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本诗第二至六句,一句一景,在动态的描绘中写出了西湖景色的清丽明快,生机勃勃。这些景物依次是:春水初平,,燕啄春泥,乱花迷眼,。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 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3.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 4.在前六句诗中,诗人已经把西湖春色描绘得十分美好,在结尾处却说自己“最爱”湖东的白沙堤。至于白沙堤怎么可爱,除点明“绿杨阴里”外,诗人未做任何解释。你觉得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选出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对偶、互文手法,写旅途所见大江两岸景色,“客路”、“行舟”,字里行间已有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之感,与尾联之“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同样是写两岸景色,其中两岸阔”与“潮平”,“一帆悬”与“风正”均有因果关系。“风正”是风大之意。 C、颈联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景中含情,景中出理。 D、尾联写泊舟后的思乡感受,与首联呼应。 2、“潮平两岸阔”中“阔”这个字表现出了怎样的一幅情景?

有关咏雪的古诗词大全

有关咏雪的古诗词大全 有关咏雪的古诗词大全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学刘公干体.鲍照 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集君瑶台上,飞舞两楹前。兹晨自为美,当避艳阳天。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 子夜四时歌.南朝民歌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咏雪.梁?裴子野 飘洒千里雪,倏忽度龙沙。从云合且散,因风卷复斜。拂草如连蝶,落树似飞花。若赠离居者。折以代瑶华。 咏雪.李世民 洁野凝晨曜,装墀带夕晖。集条分树玉,拂浪影泉玑。

色洒妆台粉,花飘绮席衣。入扇萦离匣,点素皎残机。 喜雪.李世民 碧昏朝合雾,丹卷暝韬霞。结叶繁云色,凝琼遍雪华。光楼皎若粉,映幕集疑沙。泛柳飞飞絮,妆梅片片花。照璧台圆月,飘珠箔穿露。瑶洁短长阶,玉丛高下树。映桐珪累白,萦峰莲抱素。断续气将沉,徘徊岁云暮。怀珍愧隐德,表瑞伫丰年。蕊间飞禁苑,鹤处舞伊川。傥咏幽兰曲,同欢黄竹篇。 野次喜雪.李隆基 拂曙辟行宫,寒皋野望通。每云低远岫,飞雪舞长空。赋象恒依物,萦回屡逐风。为知勤恤意,先此示年丰 逢雪宿芙蓉山.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夜雪.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书斋雪后.赵嘏拥褐坐茅檐,春晴喜初日。微风入桃径,爽气归缥帙。频时苦风雪,就景理巾栉。树暖高鸟来,窗闲曙云出。乡遥路难越,道蹇时易失。欲静又未能,东山负芝术。 赴京途中遇雪.孟浩然迢递秦京道,苍茫岁暮天。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落雁迷沙渚,饥乌集野田。客愁空伫立,不见有人烟。 雪.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夷门雪赠主人.孟郊夷门贫士空吟雪,夷门豪士皆饮酒。酒声欢闲入雪销,雪声激切悲枯朽。悲欢不同归去来,万里春风动江柳。饥雪吟饥乌夜相啄,疮声互悲鸣。冰肠一直刀,天杀无曲情。大雪压梧桐,折柴堕峥嵘。安知鸾凤巢,不与枭鸢倾。下有幸灾儿,拾遗多新争。但求彼失所,但夸此经营。君子亦拾遗,拾遗非拾名。将补鸾凤巢,免与枭鸢并。因为饥雪吟,至晓竟不平。

诗歌结构诗句作用

古诗鉴赏之诗句作用 诗歌的篇章结构考查 1、直接考查:(1)问某一句诗的作用(开头句、结尾句、中间句)(2)问全诗的结构特点 2、间接考查:(1)问诗句的妙处(思路:艺术手法+结构作用)(2)问前后两句的句间关系(思路:翻译诗句+结构作用) 一般来说,也要从内容与结构等方面去考虑答题。 诗歌首联或首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1)总括全诗,领起(引起)下文,引起读者注意。(2)点明时令、地点,交待心情。(3)为下文描写景物或抒发情感做铺垫、埋下伏笔。(4)奠定某种情感基调。(5)暗合(照应)题目,切入主题。(6)渲染某种气氛,烘托人物某种情绪形象。(7)如果首句设问,那么就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 二、中间句(转承句)的结构作用: 1、过渡、承上启下、 2、打伏笔,做铺垫 3、转换话题. “转”是指结构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转”在诗词的结构中多指律诗的颈联、绝句中的第三句词和曲中的“过片”而言。它能引导读者从中体认思路,品味出作者的情感诗歌主旨。 诗歌尾句或尾联的作用 1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2卒章显志,点明题旨3照应上文或题目,前后呼应,使诗歌结构严谨 4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使人回味无穷 古诗鉴赏之诗句作用 诗歌的篇章结构考查 1、直接考查:(1)问某一句诗的作用(开头句、结尾句、中间句)(2)问全诗的结构特点 2、间接考查:(1)问诗句的妙处(思路:艺术手法+结构作用)(2)问前后两句的句间关系(思路:翻译诗句+结构作用) 一般来说,也要从内容与结构等方面去考虑答题。 诗歌首联或首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1)总括全诗,领起(引起)下文,引起读者注意。(2)点明时令、地点,交待心情。(3)为下文描写景物或抒发情感做铺垫、埋下伏笔。(4)奠定某种情感基调。(5)暗合(照应)题目,切入主题。(6)渲染某种气氛,烘托人物某种情绪形象。(7)如果首句设问,那么就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 二、中间句(转承句)的结构作用: 1、过渡、承上启下、 2、打伏笔,做铺垫 3、转换话题. “转”是指结构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转”在诗词的结构中多指律诗的颈联、绝句中的第三句词和曲中的“过片”而言。它能引导读者从中体认思路,品味出作者的情感诗歌主旨。 诗歌尾句或尾联的作用 1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2卒章显志,点明题旨3照应上文或题目,前后呼应,使诗歌结构严谨 4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使人回味无穷 古诗鉴赏之诗句作用 诗歌的篇章结构考查 1、直接考查:(1)问某一句诗的作用(开头句、结尾句、中间句)(2)问全诗的结构特点 2、间接考查:(1)问诗句的妙处(思路:艺术手法+结构作用)(2)问前后两句的句间关系(思路:翻译诗句+结构作用) 一般来说,也要从内容与结构等方面去考虑答题。 诗歌首联或首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1)总括全诗,领起(引起)下文,引起读者注意。(2)点明时令、地点,交待心情。(3)为下文描写景物或抒发情感做铺垫、埋下伏笔。(4)奠定某种情感基调。(5)暗合(照应)题目,切入主题。(6)渲染某种气氛,烘托人物某种情绪形象。(7)如果首句设问,那么就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 二、中间句(转承句)的结构作用: 1、过渡、承上启下、 2、打伏笔,做铺垫 3、转换话题. “转”是指结构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转”在诗词的结构中多指律诗的颈联、绝句中的第三句词和曲中的“过片”而言。它能引导读者从中体认思路,品味出作者的情感诗歌主旨。 诗歌尾句或尾联的作用 1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2卒章显志,点明题旨3照应上文或题目,前后呼应,使诗歌结构严谨 4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使人回味无穷

作文如何妙借古诗文“出彩”

作文如何妙借古诗文“出彩” 教学博苑 04-13 2241 作文如何妙借古诗文“出彩” 自乐水 教学目标 教给学生引用、借用、化用古诗文名篇名句等进行创新写作的方法,开启学生的写作思维,帮助学生提升作文的文化品味。 教学设想: 由教师讲解为主,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文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这无疑是高考作文“出彩”、“创新”的一条有效便捷的途径。那么,怎样借用古诗文来为你的作文增辉添色呢? 二、妙引古诗文名句出彩 引用古诗文,这是写作文时最常用的方式,可引用分为局部引用和全篇引用。 【局部引用】 就是在文章的局部位置引用古典诗文名句,如文章的标题、题记、首段和末尾等。 提问:这样用的好处何在?

明确:由于这些地方所处的位置比较突出、醒目,容易引发读者的关注,给他们留下较好的印象。 详讲: (1)标题处 在文章标题处引用古诗文名句,能让题目显得典雅蕴藉,富有文学情趣,起到耀人眼目、催人卒读之功。如03年福建考生的《月是故乡明》,引用杜甫名句作为标题,不仅紧扣“感情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一作文话题,而且表达得更有韵味;04年福建考生的《一蓑风雨任平生》,引用苏轼《定风波》语句,作为题目,既紧扣所选的历史人物,贴切凝练,又昭示文章题旨,写出了苏轼的豁达与超脱,可谓“一石双鸟”。 (2)开头处 在文章开头嵌入诗词佳句,以此领起全篇,则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更能让阅卷者立刻“窥”到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给他们留下较佳的第一印象。如2004年陕西考生的《寻找快乐,精彩人生》的开头: “漫步于秋日落叶徐徐的小径上,不禁吟了一句:‘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慨叹落叶的悲哀与不幸。其实,落叶的生命或许就是这样,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缤纷。换个思维方式,龚自珍曾说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嘛!我们应该欣喜,享受落英缤纷的秋景。” 这个开头由情景入手,化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自然引出对落叶的联想,然后再引用龚自珍的名句,恰当地诠释了“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这一哲理话题的内涵。这样处理,使文章在开头便显得意蕴深刻,诗意灵动,从而避免了“开门见山”式说理可能会有的干巴枯燥。 (3)收尾处 在文章收尾处引用古典诗文,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令读者掩卷沉思,回味无穷。如04年福建考生《照海倚天》的结尾: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流年似水,时光如电地过去,也许,只有历史才能让“无字碑头镌字满”,也许也只有历史,才能最好地诠释曾国藩在天京城破黄袍欲加身之时写尽生平心境的一句话: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三处引用贴切自然不显斧凿,使文章文采飞扬,情理交辉,意蕴深远,辨证而深刻地评价了曾国藩这一历史人物,实在是一记漂亮有力的“豹尾”。 【全篇引用】

7首咏雪古诗词

7首咏雪古诗词 今人有暖气可以御寒,千年前的古人又是如何抵御这样寒冷刺骨的冬天呢?雪夜漫漫,古时词人面对皑皑白雪,可以温一壶小酒,借着月色,赋诗笺于纸上,正如白居易的那首诗所云“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在其中!今天精选了几首咏雪的经典诗词,我们一起穿越千年,来欣赏下千年前的雪景吧! 01、山中雪后 清代: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图。清晨,诗人推开门,外面天寒地冻、银装素裹,刚刚升起的太阳也显得没有活力。院子里,屋檐下长长的冰溜子没有融化的迹象,墙角的梅花也好像被冻住了,迟迟没有开放的意思。 02、洛阳春·雪 清代:纳兰性德 密洒征鞍无数。冥迷远树。乱山重叠杳难分,似五里、蒙蒙雾。惆怅琐窗深处。湿花轻絮。当时悠飏得人怜,也都是、浓香助。 词的大意:骑马远行的路上,雪花铺天盖地落下,迷蒙了远处的树林,模糊了重叠的山岭,教人无法辨个明白,仿佛身陷五里雾中。当初这雪花也飘进过我们的窗户,一如濡湿的花朵、轻盈的柳絮。那悠扬的样子多么惹人怜爱,但不是因为雪花太美,而是因为你就在我身边。 03、清平乐·画堂晨起 唐代:李白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诗仙李白的词并不多见,这首咏雪词便是其中一首。此词豪迈、瑰丽、新奇,富有生活情趣。是词人晨起忽见雪花漫天飞舞,皓色茫茫,有感而作。 04、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