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帽叙事分析

小红帽叙事分析
小红帽叙事分析

从“小红帽”的三个故事版本谈结尾的意义

孙尚前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摘要:本文以贝洛版、格林版的《小红帽》和芭芭拉·G·沃克的《小白帽》三个故事作为版本取样,主要采用罗兰·巴特的可读性和可写性的理论,对源于同一故事的不同结尾的意义进行阐释,认为结尾的差异关乎文本对读者的定位,并且进一步探讨了结尾的可读与可写的相对性问题。同时对结尾所含的意识形态也做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小红帽;结尾;可读性;可写性;意识形态

“小红帽”的故事随着不同的时代而有不同的改写,这些改写的版本,不仅表达的方式各有差异,所含蕴的意义也不尽相同。从凯萨林·奥兰丝妲(Catherine Orenstein)的论著《百变小红帽》,我们大抵可以知道小红帽的故事在西方文化语境中的演变。这些变异的故事有着不同的结构,更有不同的结尾。从结尾来探索小红帽故事的变异性,似乎也就成为一个可加以选择的课题。因此本文试图从可读性与可写性的角度来谈小红帽故事结尾的意义。

本文只选取三篇作为样本来分析,即贝洛版与格林版的《小红帽》和芭芭拉·G·沃克(Barbaba G.Walker)的《小白帽》。取样虽然有限,但是就其结尾来说,我们仍然可以从三个版本看出一些明显的问题。

一《小红帽》的文本结构及其结尾

《小红帽》这个看似简单的童话故事之所以引起如此多的关注,产生如此多的版本,与它的结构关系颇大。阿尔奈《民间故事类型》说:“任何类型的故事都可能有数不尽的变异版,以致故事源源不绝。好比更换主角的服装,随即产生新的主题,却没有改变故事的主结构。”[1](p.267)《小红帽》的衍生正符合其所说的情形。以下,我们先以普罗普的叙事学理论来梳理一下贝洛版和格林版的《小红帽》叙事结构:

1缺席:小红帽从家里面出来去外婆家

4侦察:小红帽遇到野狼

5弃守:小红帽同狼说她要到外婆家去,并把外婆家的地址告诉了狼作者简介:孙尚前(1981-),女,辽宁朝阳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现当代文学专业,儿童文学方向。

6欺骗:野狼假扮成了小红帽到外婆家去敲门

7共犯:外婆相信了狼,让它进了屋子

8恶行:狼吃掉了外婆和小红帽

这是一般所接受的小红帽故事情节,几乎所有的改编都是从这个结构入手的。从上面的功能分析来看,《小红帽》的结构是有“空白”的,而这个结构的“空白”中止了本文模式的联结,把读者引到“填充”的行为上来,为读者的改编提供了可能性。再者,小红帽的结构是一个可以套进许多故事的自由度较大的结构,即在主结构不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变换人物的行为重新组合故事。

前者可以以格林版的《小红帽》为例,这个版本的结构是在贝洛版本的功能上增加了几个功能。在“缺席”与“侦察”中加了“禁止”与“违背禁令”两个功能,在“恶行”后面加了“神奇的援助”、“起初的不幸获得补救”、“恶棍受到处罚”三个功能。而这几个功能的增加不只是改变了结尾,也使《小红帽》完全改变了原来所要传达的观念。

后者可以《小白帽》为例。《小白帽》的结构与贝洛版的是完全相同的,只是其中的内容已面目全非。它述说了一个巫婆外婆和她的孙女小白帽如何惩治猎人而替狼族报仇的故事。在故事中,小白帽不再是一个甜美娇小的小女孩,狼也不再是凶恶无比的狼,反倒原本作为援助者角色出场的猎人与外婆共同分担了狼原来的角色。猎人替代了与小红帽相遇的狼,而外婆则替代了吃掉外婆和小红帽的狼。也就是说,在这个版本的结构功能中,“侦察”功能已变为小白帽与猎人相遇,“弃守”变为小白帽让猎人知道了外婆是谁,“欺骗”功能变为外婆扮成凶恶的狼,“共犯”功能是猎人被骗进门,“恶行”是外婆把猎人杀死并把其身体斩成小块喂狼。这种大幅度的内容变动必然导致结尾大异于原版。

小红帽故事三个版本的结尾都不同,而这种不同不只暗含了创作者的意识形态,并且对读者的接受也产生极为不同的效果。

现在就从可读性和可写性的角度来对三个版本的结尾进行分析。

二从《小红帽》到《小白帽》:结尾的可读性与可写性

可读性与可写性是法国著名的批评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在《S/Z》中提出的概念。屠友祥译之为“能引人阅读者”和“能引人写作者”,这种译法可以作为理解上的参照。巴特在《S/Z》中写道:

启程/旅途/到达/居住:旅程被一一填满。使之结束、充满、接合、统一,这可以说是能引人阅读之文的基本要求,其惶惶然,似慑于某类

挥之不去的恐惧:省却某一环节的恐惧。惟恐遗漏,遂产生出情节的逻

辑外表:各项以及其间的衔接得到安排(结撰),以便交互合并、重迭、

创造某种连续性的幻觉。充盈导致描画,以‘表现’此充盈,而描画又

引发补苴罅漏,一一着色:能引人阅读之文仿佛憎厌空白。[2](p.197)

从以上这段话可以了解,可读性的文本是一个统一而和谐的整体,它采用“面面俱到”的方式力图使文本成为一个“固定的自足的现实文本”,并且把文本的意义明确地传达出来。“在可读性文本中,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文本的意义是可以把握解读的”。[3](pp.368-369)它厌恶“空白”的特点,使得它拒斥读者的重新创造。

一个文本若想吸引读者对其再创造,“空白”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文本的“空白”对读者来说是一种召唤的方式。根据伊瑟尔(Wolfgang Iser)的说法,“空白”与“否定性”是本文与读者进行交流的基本条件,“空白自发地调动了想象,提高了读者的建构能力,他不得不尽力补充空白,把这些本文图式联系起来,成为综合的完形。”[4](p.238)可读性文本不只缺乏“空白”,对伊瑟尔所说的“否定性”也是力避其存在的。所谓“否定性”,是对既有的规范的合理性的否定。但可读性文本不会想去动摇读者原有的历史的、文化的、心理的定势,它是源自文化的而不是与之背离的。

一旦把“空白”和“否定性”从文本之中抽离,将导致文本远离“不确定性”,也就阻断了文本与读者的交流。读者在面对文本时只能是接受或拒绝。相对的,可写性文本则隐含着召唤结构,它充满着“空白”和“否定性”,把读者吸引到文本中来,使其打破对世界既有的把握方式和规则,与作者共同创造文本的意义。“…可写性文本?就是邀请读者从自身的语境中解放出来,而通过偶然或约定的性质,对其所理解的传统观念和符号规约进行反思,从而去探讨对对象的更新的阐释密码。这样,读者就不再是被动地被灌输的群体,而是主动地进行阐释和意义塞入或填入的群体。”[3](p.370)可写性文本令读者“不适”,动摇其阅读趣味、价值观和思维记忆。

以上是对可读性文本与可写性文本所进行的介绍,以此为基础,现在来谈谈“小红帽”三个故事版本结尾的可读性与可写性问题。

贝洛版和格林版的《小红帽》在情节上大致相同,但结尾之一是狼吃掉外婆和小红帽,而另一个是猎人救出了小红帽。从文本结构来看,它们都是一个和谐的整体,结尾与文本的开头和发展是逻辑一致的。不论外婆和小红帽被狼吃掉之后是否获救,狼是否得到惩罚,都是从前面的情节导引而出的。作者对文本意义的预先构想使所有的部分集中投向一个中心点,引向一个方向。小红帽遇见狼并且告诉它外婆家住在哪儿,因此发生可怕的后果,但救助者的出现使小红帽获得拯救且又惩罚了恶狼。一切都顺理成章,结尾既没有留有想像的“空白”,也没

有对读者的原有价值规范有所否定,相反的恰恰是对传统道德与价值规范的强化和肯定。因此可以说这是典型的可读性结尾。如同《S/Z》中所说:“能引人阅读者的道义法则、价值法则,处于充满因果链的境地;由此看来,每个决定物(determinant)在可能的范围内必须是被决定物(determine),这使得每种表示(notation)都处于居间状态,被双重地定向,卷入朝向目的的航行中。”[2](p.294)也就是说,在可读性文本,结尾是文本结构自然发展出来的一环,它并没有逃逸出读者所期待的视野。

作为女性主义颠覆书写的《小白帽》,其结尾是一个可写性的结尾。(这是相对于传统版本来说的。其实相对于这个文本的前面情节来说,这个结尾也是可读性的。详下文。)这个文本借用传统小红帽故事为背景。依照伊瑟尔的说法,入选的现实和社会规范作为本文的前景并没有消除被淘汰的规范,只不过这被淘汰的规范已退居为背景。经由前景与背景的对比,读者对本文有了全新的理解。

[4](p.14)我认为结尾也是同样的情形。《小白帽》的结尾潜在地预设了读者知道《小红帽》原版故事的结尾,而且是接受了以男性为中心的意识形态群体。如此一来,《小白帽》的结尾才能以不受传统束缚的方式打破读者的期待,提供读者以一种陌生的乐趣,并对读者原有的价值观念,性别意识和道德观提出挑战。

《小白帽》的结尾是:幼狼被很好的救护,猎人被杀死以喂狼,而杀死猎人的竟是外婆,小白帽则把这件事轻描淡写讲给妈妈听。

这种结尾是以“否定性”的方式引发读者对文本的参与创造。读者对这个结尾想必会有一种心理上的拒斥感,有一种“不适”,不太能接受小女孩和外婆的残忍。随后,读者会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尾,当他意识到这是女性主义的颠覆书写,是一种极端化的反叛,他就会对自己原有的各种价值规范进行反思,从而对文本有全新的理解,而对原有的观念重新调整和定位。读者不再会想当然地把小女孩定义为天真无知,不再会想当然地把男人视为正义的化身以及拯救者的象征,狼也不再一定是凶恶的,而外婆也拥有自救的能力。女性不一定非要男人保护,狼不一定比人更残忍。当他返观原版《小红帽》时也不再会把其中的情节作为想当然的事来接受,他就会看到其中浓厚的意识形态(男权意识、人为中心的道德观)在过去是如何以“伪自然”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这样结尾促成了读者积极参与文本的生产,也完成了读者与本文交流的目的。

然而我们必须强调一点:可写性结尾与可读性结尾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对一个人来说是可读的对另外一个人可能是可写的,这是因为每个人的诠释系统都不同,不可一概而论。对一个熟悉女性主义颠覆文本并对其结尾形式已有一种定势思维的读者来讲,读《小白帽》时很可能就不会把它结尾当作是可写性的。“每一种语言一旦被重复了,即顷刻成为旧语言。”[5](p.51)结尾也是如此。而对于从没有读过这种文本或极少有此阅读经验的人来说,这个文本的结尾则是可写的。此外,对一个人来讲,一个文本的结尾是可读还是可写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当他熟悉一种可写性的模式以后,再返读最初读的此类文本时则已是可读的了。

结尾的可读与可写还涉及一个问题:是以版本作为参照?还是以文本的背景

作为参照?就《小白帽》而言,先前我们说它的结尾是可写的,那是相对于传统版本来说。要是相对于这个文本前面的情节,它的结尾则是可读的。不管是男猎人的死,小狼的被救,还是外婆的自救,这在前文都已做了足够的铺垫。例如故事前半段交代外婆对动物特别好,尤其喜欢狼,这就预示着她将以狼的救护者出现,而和猎人形成对立。又如小白帽,当叙事者叙述她见到可能对她造成伤害的猎人时毫无惧色,这就合理化了在故事结尾时她对杀猎人之事的冷漠。用巴特的话来说,这类文本就是“以一种依逻辑发展的…桨糊?把所叙述的种种事件粘合起来,话语推行此原则,便臻于着魔的境地。”[2](p.259)《小白帽》的结尾便是这样一步步推衍出来的一个合乎文本发展的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也可以得到可写性文本不一定就有可写性结尾的推论。

在巴特看来,可写性文本是高于可读文本的。文学的价值不在于表现或解释这个世界而是对这个世界的既有的规范提出挑战,提出更高的意义阐释期待,在于使读者同作者一样成为生产者而不是消费者。

在我看来,结尾也是如此。

三故事结尾与意识形态问题

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说,“凡业已完成了的语句均要冒成为意识形态之物的危险。”[5](p.61)这句话同样可以用在结尾的理解。在文本表层理所当然的表述之下,都有一种深层的意识在支撑着。因此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就需要从表层深入地去探求它所蕴含的深层观念。

在贝洛版《小红帽》的结尾中,狼把小红帽和外婆吃掉了。依据《百变小红帽》的分析,贝洛版的《小红帽》是一则性爱寓言,在于警告女孩她们的周围潜伏着许多想骗得她们贞操的如狼般的男人。贝洛的《小红帽》捍卫的是他的性道德观。[1](pp.59-60)它的结尾蕴含着整个文本的意含,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说这个文本的情节是为其结尾而存在的。

格林版的《小红帽》比较明确是写给儿童看的,隐含读者的设置决定了它思想的传达和结尾的安排。它所表达的观念是要小孩子循规蹈矩,要小孩听大人的话,因此在贝洛版《小红帽》的“缺席”与“侦察”之间加了“禁止”和“违背禁令”两项功能的叙事,这样一来,结尾也就自然地显示出它想说的教训意义。此外,这个版本的结尾还增加了猎人救出小红帽与外婆,狼被石头压死的情节。这个情节完全是基于隐含读者的关系而决定的。作者显然不想让小红帽和外婆被吃的情节吓到孩子,因此才添加了猎人的出现。它揣摩着儿童的接受心理,让狼的死法变得很有趣,既受到惩罚又不恐怖。

《小白帽》所含的意识形态更为突出。这个故事是女性主义为了批判男权中心论主义而写成的童话,它要突显女性的魅力与实力,揭开男性凶恶的一面。再者,它也表达了保护生态的一种决心,挑战在自然界中以人为中心的观念。整个文本以女性为中心,表现了她们足以对抗男权、足以自救和拯救自然的能力,并

且不认为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所以才会有小红帽以一种轻描淡写的方式来对待她所经历的事情。但我们要说的是,这个故事的表现也太极端化了,尤其是结尾的处理过于残忍。外婆不仅像狼一样杀掉了人(虽然是恶人),并且还把尸体分成小块给了狼吃,这使得外婆转变为比原版中的狼更凶恶而可怕的角色。那么对于这样的一个外婆形象该如何定位呢?女性主义力图推倒一个权威,但推倒的目的难道是再建立一个只是换了性别的权利世界吗?这种结尾的安排显然有矫枉过正的嫌疑。

“童话故事宛似一个生命体,随着时代背景、权利及经济结构之变迁而改变,其主题为配合时代的现实,会产生无数的变异;各种变异版本,则反映了不同的社会和文化模式。”[1](p.7)以上三篇童话的结尾也一样,不同的结尾反映了不同的社会道德,性别意识等的变迁。我认为,这种变化正代表着童话从古典走向现代,从可读走向可写。

四结语

一个文本不能没有结尾。一个文本有许多可能的结尾。一个文本的结尾或者完全契合读者的期待,让人适意;或者完全破坏读者的预想,诱使人们重新寻找一种内在的和谐;或者,结尾就是另一个开始,使人进入一个永无休止的循环过程;或者,结尾是无结局的结尾,而把人引向无限可能的幻想。

结尾本身不会只为了分类而存在,它只寻找自己存在的可能。这些结尾也许是可读的,也许是可写的;可能是界线明确的,也可能是界限模糊的。不论如何,唯一可确定的是,它们都给读者以愉悦。本文通过“小红帽”三个故事版本的比较,业已论证这就是结尾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凯萨林·奥兰丝妲. 百变小红帽[M]. 杨淑智译. 台北:张老师文化, 2003.

[2] 罗兰·巴特. S/Z [M]. 屠友祥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3] 王岳川. 二十世纪哲性诗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4] 沃·伊瑟尔. 阅读行为[M]. 金惠敏等译. 长沙: 湖南文艺出版, 1991.

[5] 罗兰·巴特. 文之悦[M]. 屠友祥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6]芭芭拉·G·沃克.《丑女与野兽》[M].薛兴国译. 智库股份有限公司, 2000.

On the Significance of Endings from

Three Editions of “Little Red Riding Hood”

SUN Shang-qian

(College of Humanities,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321004,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ree editions of “Little Red Riding Hood“as samples and adopts

the text theory of readerly/writerly of Roland Barthes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ifferent endings derived from the same story .The three editions are Charles Perrault?s and Jakob&Willhelm Grimm?s Little Red Riding Hood and Barbaba G.Walk?s Little White Riding Hood. It is found that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three endings relates to the different positions prepared for readers in each text. the paper further discusses the relativity of readerly/wrtierly of the endings and tries to reveal the ideological factors hidden in them.

Key words : Little Red Riding Hood; readerly; writerly; idoelogy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红帽

学唱歌曲《小红帽》 教学目标 1、用轻快的声音、有感情地背唱歌曲《小红帽》。 2、学唱歌曲《小红帽》的唱名。 3、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中的唱名。 2、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模唱小动物的歌{师:小鸡怎样叫?生:叽叽叽……(略)} (三)模仿小动物跳舞 播放歌曲(老爷爷赶鹅) 师:谁能说,我们模仿了那些小动物?(小狗、小兔、小鸭子等等)(四)课题导入 师:讲故事(略) (五)大屏幕:小红帽 师:这是一首巴西儿童歌曲,歌曲中唱了怎样的一个小故事呢? (六)学唱歌曲 1、师范唱师:喜欢这首歌曲吗? 2、歌曲中唱了怎样的一个小故事?(小红帽带上糕点,去看望

外婆……) 3、师:小红帽非常懂事,而且善解人意,她悄悄对我说呀,要送给同学们礼物,想知道,小红帽的礼物吗?那么怎样才能得到她的礼物呢?小红帽说了,谁表现的最好最出色就能得到她的礼物,小红帽还说了,看谁听讲最认真,回答问题最积极,她要邀请这些同学一起跳舞呢 (创编意图:让学生思考,小红帽的礼物究竟是什么呀?用这种方法,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4、(1)出示节奏图——1条(8小节)(略)学生打击节奏 (2)出示节奏图——2条(8小节)(略) 学生打击节奏 (3)出示节奏图——3条(8小节)(略) 学生打击节奏 师:小红帽说呀,要用比赛的形式读儿歌,你们愿意吗? 学生按节奏读歌词(共三条) 5、学唱名 师:小红帽过生日这天呀,外婆为她做了七顶漂亮的小红帽,她还给这七顶小红帽取了好听的名字呢?请同学们认真听听这七顶小红帽的名字,它们真的很好听的。 (1)师:弹琴(do re mi fa sou la xi )七个音符 (2)师:你们说,它们的名字好听吗?(生——略)

最新“安全教育进课堂”活动方案

崔凡小学“安全教育进课堂”活动方案 为了进一步落实安全教育措施,提高小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及水平,有效预防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抓实有效的推进安全教育进课堂,制定如下方案: 一、开展安全教育的主要形式 学校安全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学生认知特点,注重实践性、实用性和实效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深浅适宜、循序渐进。教育方式主要采取专门课程与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知识教育与培养习惯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统一要求与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探索相结合。 一是课堂教育。各地各校要安排每两周1节安全课,运用安全教育读本和相关主题教育活动由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其次是学科渗透,即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相关的安全知识教育。 二是专题教育。结合晨会、班会、升旗仪式、主题讲座、实践活动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安全教育,要结合实际和季节性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计划与主题,与司法、公安、消防、交通、卫生等部门联合进行形式多样的法制和公共安全教育。 三是实践教学。通过模拟法庭、律师进校园等活动开展法制教育,通过参观交通、消防、治安、疾病防控、自然灾害等图片巡回展览进行安全教育,组织师生进行消防逃生自救互救演练、应急疏散演练等实践演练进行安全教育。 四是媒体宣传。利用校园专栏、黑板报、报刊、广播、网络

等媒体广泛进行法制、安全知识宣传,营造法制、安全教育氛围,产生耳濡目染的教育效果。 二、开展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开展安全教育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做到分阶段、分模块循序渐进地设置具体教育内容。要把不同学段的安全教育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统筹安排。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重点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保护个体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知识和法律法规,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正确处理个体生命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技能。 一是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要针对汛期处于溺水事故及坍塌事故易发的季节特点,对校内设施校舍进行全面、认真、细致检查,对周边环境进行详细排查,做到做到不漏一处,不留任何死角。对检查出来的安全隐患迅速采取果断措施,明确专人负责、限时整改。 二是开展接送学生车辆教育。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使学生、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行为习惯;要通过召开学生会、致家长一封信、交通安全责任状等形式,教育学生及其家长不乘“三无车辆”、“三超车辆”、“三类车辆”,自觉抵制各类交通违法行为。 三是抓好食品卫生教育。要加强食堂从业人员业务培训,改正学生不健康的消费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介绍如何鉴别安全合格食品的小常识,从预防传染病、禁毒、吸烟危

《小红帽》优秀教案一等奖

《小红帽》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六年制人教版小学音乐课本第三册第三课《小红帽》第16-17页,第一课时【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巴西的儿童歌曲。C大调,由六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歌词以第一人称叙述了孩子所熟悉的“小红帽”的故事,歌曲旋律流畅,给人印象深刻,音乐形象既统一又有对比。 【学情分析】 儿童故事,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以听故事入手,容易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年级学生对于歌曲节奏能够较好的掌握,字母注音也能很好的完成,《小红帽》这首歌曲对于他们来说,应该是不难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掌握歌曲的节奏,熟悉歌曲的字母注音,熟悉歌曲的旋律,能用优美,柔和的声音完整地演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听动结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3、情感目标:体会小红帽天真活泼的个性,学习善良,勇敢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熟悉学会旋律,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歌曲《小红帽》当中的“当太阳下山岗,我要赶回家”的音准和节奏。【教学策略策与设计】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学唱歌曲《小红帽》,并通过创设情境,学唱歌曲、表演歌曲,创编活动等,把孩子带入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这节课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的动画片,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1.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快乐的音乐小屋,希望音乐会带给你们快乐,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快乐的农场里去转转。播放课件《快乐的农场》教师和学生跟音乐一起模仿小动物。 设计思路: 让学生听着音乐模仿农场里的小动物,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

可以让学生用肢体动作来表演,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2.刚才我们去农场里面转了一下,和农场里的小动物都成了好朋友,大家高兴吗?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童话王国里转转,大家想去吗?播放《小红帽》动画片 师:听完故事你懂得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学生:不要和大灰狼那样的坏人讲话,要分清楚好人和坏人。 设计思路;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片同时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把德育渗透给了学生。 3.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以童话故事《小红帽》改编的歌曲小红帽,板书课题《小红帽》 二.学习歌曲 1、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让学生聆听。 教师提问: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么样的,谁知道?(请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对回答非常好的学生奖励一朵小红花。 2、学唱歌曲旋律; A、教师范唱,学生认真聆听。 B、学生跟琴学唱歌曲旋律,教师及时纠正学生唱错的地方 c、学生齐唱歌曲旋律 3、学唱歌词 歌曲的旋律大家学的都非常得认真,唱得也非常好,我想要是加上歌词那一定是最好听最美的 ,现在就跟老师来学唱歌曲的歌词吧!。 学习歌词之前我们先来跟着节奏读读歌词。 A、老师读一小节,同学们跟老师读一小节, B、面请同学们跟着节奏把歌词读一遍。 c、同学们大家读得非常好,现在跟老师来学唱歌曲歌词吧! d、教师分小节教唱歌曲歌词 e、学生分小节来学唱歌曲歌词 f、跟琴来齐唱歌曲歌词 g、这首歌的情绪是非常轻快,活泼的让学生带着这种情情绪来演唱歌曲 4、表演歌曲 a、学生根据歌曲歌词,分小组来创编舞蹈动作(教师可以给学生指导)

气象灾害防御和防雷安全知识宣传教育

气象灾害防御 科 普 知 识

台风危害:形成狂风、巨浪,伴随着暴雨、风暴潮,可引起海堤决口、船只损毁沉没、屋舍倒塌、农作物受淹倒伏,破坏交通、 通信、电力设 施;强降水还会 引发泥石流、滑 坡及山洪灾害。 台风突袭 时的应对: 1.尽量不 要外出。如在室外,不要在临时建筑、广告牌、铁塔、大树等附近避风避雨。 2.驾驶人员应立即将车开到地下停车场或隐蔽处。 3.处于水面上的人员,立即上岸避风避雨。 4.如遇打雷,则要采取防雷措施。 5.灾后注意环境卫生以及食物、水的安全。

暴雨危害:暴雨往往伴有雷雨大风、龙卷、冰雹等灾害性天气,造成洪涝、交通 堵塞、航班延 误、工程失事、 堤防溃决和农 作物被淹,同时 也可能带来泥 石流、滑坡等地 质灾害,经济损失巨大,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暴雨突袭时的应对: 1.家中若已被淹,千万不要贪恋财物,迅速撤到楼顶等高处。 2.路况不明时,行人不要蹚水过马路。机动车辆不可贸然涉水通过;若车辆不慎被水淹没,车内人员应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或求救,必要时果断破窗逃生。 3.不要在河里游泳,不要在山区游玩。 4.如被卷入洪水中,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如木板,顺水漂流,尽量不要游泳逃生。 5.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6.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要迅速远避。 7.要及时抢救溺水者。

雷电危害:雷电所形成的强大电流、炽热的高温、强烈的电磁辐射以及伴随的冲击波,导致人员伤亡,建筑物、供配电系统、通信设备、民用电 器损坏,引起森 林火灾,造成计 算机信息系统 中断,仓储、炼 油厂、油田等燃 烧,甚至爆炸, 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室外防雷: 1.迅速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建筑物里。 2.远离树木、电线杆、烟囱等尖耸、孤立的物体。 3.不要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 4.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赶路,切忌狂奔。 5.不要接打手机。 6.在空旷场地不宜打金属杆雨伞。不要把金属工具、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等工具、物品扛在肩上。 7.在野外电闪雷鸣时,双膝下蹲,向前弯曲,双手抱膝,临时躲避,千万不要躺在地上,注意大家不要集中在一起。

二年级上册音乐小红帽教案

二年级上册音乐小红帽 教案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小红帽 A、教学目标 1、用轻快的声音、有感情地背唱歌曲《小红帽》。 2、学唱歌曲《小红帽》的唱名。 3、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B、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中的唱名。 2、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C、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发声练习)12345151554321 师:同学们的歌声越来越好听了,就想一个美妙的故事 (二)课题导入 师:提到故事,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童话故事,今天讲故事的方式有点特别,怎 么特别呢我带来一对助手,帮助我来完成(当当当当) 是一副快板儿,期待吗(期待)那咱们开始: (三)歌曲节奏练习 师:老师讲的是什么故事呢(小红帽——PPT出示课题(板书小红帽))同学们听的非常认真仔细。小红帽的故

事,通常都是在动画片看到,在童话书看到,今天老师 用快板给大家讲了一次,大家想不想学一学( 想)那好,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种乐器,快板的表弟——响板!稍后我会发给大家咱们一排一排的感受一下,不 过在这之前先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读一读、念一念 (响板——根据歌曲节奏读歌词) 分发响板——每组轮流感受 (四)初听歌曲 师:大家真是聪明,朗读的真是声音饱满响亮清脆。那么如果能变成一首歌唱出来是不是就更完美啦(是)还真就那么巧老 师今天就专门带来一首根据小红帽故事改编的歌曲,让我 们一起来听一听(多媒体播放) 师:这首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为什么(------) 让我们带着同学们听到的快乐,优美的感受再一次聆 听,听一听,想一想,你认为歌曲中的小红帽是怎样 的一个孩子? (五)复听歌曲 师:大家想一想,谁能从歌曲中听出来小红帽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吗?请举手回答(勇敢、善良、可爱、活泼、机智)为 什么呢(从哪一句) (-------)

气象知识试题

气象知识试题 篇一 单项选择题: 1、航空器升力的产生是由于( )。 A、机翼上、下表面压力相等 B、机翼上表面压力大、下表面压力小 C、机翼上表面压力小、下表面压力大 D、机翼上表面有压力、下表面无压力 答案(C) 2、航空气象中大雾(FG)是指能见度( )。 A、 1000 米 C、< 1000 米 答案(C) 3、航空气候资料一般至少有( )年时间观测为依据。 A、5 B、10 C、3 答案(A) 4、在新建机场或现有机场增设跑道之前,应尽早开始收集新机场位置和现有机场增设跑道的有关( )资料。 A、气象 B、气候 C、大气

答案(B) 5、UTC 表示( ),SFC 表示( )。 A、世界协调时;地面 B、世界协调时;近地面 C、北京时;近地面 答案(A) 6、配备气象自动观测系统或者自动气象站的机场气象台(站)应当每日( )连续发布例行机场天气报告。 A、24 小时 B、13 小时 答案(A) 7、温度越高,空气密度越小,飞机所获升力( ),结果最大允许起飞重量( )。温度越低,效果则相反。 A、减少;减少 B、增加;增加 C、减少;增加 答案(A) 8、国际航行气象服务的目的是对国际航行的( )、( )和效率做出贡献。 A、安全;正常 B、提前;安全 答案(A) 9、如果报告跑道入口处有雷暴活动,此时着陆可能会遇到( )。 A.低空风切变 B.大雾

C.云底高度很高的层云 D.锋面影响 答案(A) 10、某地点的海拔高度是指( )。 A、该点到机场平面的距离 B、该点到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C、该点到 1013 百帕气压面的垂直距离 D、该点上的气压高度表拨到 QFE 指针指示的高度 答案:(B) 11、对飞行影响最大的垂直运动是( )。 A.强对流 B.系统性缓慢抬升 C.乱流 D.大气波动 答案(A) 12、航空器起飞着陆时使用跑道主要取决于( )。 A、跑道的坡度 B、机型 C、进场航迹与跑道中心延长夹角大小 D、地面风向风速 (D) 13、气象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基础型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应当把( ) 放在首位。 A、行业气象服务 B、有偿气象服务

安全教育进课堂实施方案

大同一中南校“安全教育进课堂” 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水平,提高我校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及能力,落实好上级有关精神和具体要求,抓实抓细安全教育进课堂工作,现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原则: 预防为主,教育为先。 安全专题教育和日常学习生活相结合;将安全知识灌输与主题活动养成相结合;将专项教育和渗透教育相结合;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二、课程设置: 1、安全教育进课堂要做到“计划、课时、师资、教材”四落实。 2、学校选聘安全教育专职和兼职教师。从德育处、班主任、政治课教师,以及校医、心理教师中选用品德优良、善于学习,具有相应知识水平的教师担任。同时要求各科教师要结合课程特点,挖掘可渗透的法制、安全教育内容,将其有机结合在教学中。学校要把安全教育列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系列和校本培训计划,不断提高教师开展安全教育水平。 3、聘请专业人士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讲座。

4、课程时间:周一第7节课,每两周进行一次。 三、课程内容及形式: 1、内容主要包括防震减灾、公共安全应急知识、财产安全和物品保管、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饮食卫生安全、人身安全、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可根据形势的变化和实际需要增加新的内容。 2、通过入学教育、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多种途径和形式,把课程教育和日常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已发生的安全事故警示教育学生,为学生提供直接经验。 四、组织实施: 1、安全教育课由德育处组织统筹,负责实施。 2、授课教师根据总体课程安排,确定相关内容及授课方式,并认真书写教案。 3、聘请安全教育兼职教研员,引领并加强授课教师的业务交流,专业培训。 4、将安全教育课的开展纳入日常考核。 注:后附《大同一中南校安全教育任课教师名单》

数据库安全设计与分析

井冈山大学 《网络安全课程设计报告》 选题名称数据库的安全与分析 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网络工程13本(1) 姓名何依 学号130913029 日期2016.10.08

目录 一、背景与目的 (3) 二、实施方案概要 (3) 1、用户权限 (3) 2、访问权限 (3) 3、再次校对 (4) 4、登录 (4) 三、技术与理论 (4) 1、三层式数据访问机制 (4) 2、数据加密处理机制 (4) 3、数据库系统的安全策略: (5) 四、课程设计实施 (6) 1、第一步 (6) 2、第二步 (8) 3、第三步 (9) 4、第四步 (10) 5、第五步 (11) 五、课程设计结果分析 (11) 六、总结 (12)

一、背景与目的 无论是从十大酒店泄露大量开房信息,到工商银行的快捷支付漏洞导致用户存款消失,这一种种触目惊心的事件表明数据库的安全性能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数据库安全是对顾客的权益的安全保障,也是国家、企业以及更多的人的安全保障,从而数据库的安全性非常值得重视。 对于数据库的安全我将进行以下分析,旨在了解更多的数据库安全技术和对常见的数据库攻击的一些防范措施,并借鉴到今后的实际开发项目中去,更好的保护客户的权益。 二、实施方案概要 本次的数据库主要基于我们比较熟悉的SQLSever进行。 为了保障用户的数据的存储安全,保障数据的访问安全,我们应该对拘束看的用户采取监控的机制,分布式的处理各种应用类型的数据即采取三层式数据库连接的机制。 1、用户权限 当一个数据库被建立后,它将被指定给一个所有者,即运行建立数据库语句的用户。通常,只有所有者(或者超级用户)才能对该数据库中的对象进行任何操作,为了能让其它用户使用该数据库,需要进行权限设置。应用程序不能使用所有者或者超级用户的账号来连接到数据库,因为这些用户可以执行任何查询,例如,修改数据结构(如删除表格)或者删除所有的内容,一旦发生黑客事件数据库的安全将会岌岌可危。 2、访问权限 可以为应用程序不同的部分建立不同的数据库账号,使得它们职能对数据库对象行使非常有限的权限。对这些账号应该只赋予最需要的权限,同时应该防止相同的用户能够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与数据库进行交流。这也就是说,如果某一个入侵者利用这些账号中的某一个获得了访问数据库的权限,他们也仅仅能够影响

小红帽二年级音乐教案完整版

小红帽二年级音乐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小红帽》音乐教案 霞阳希望小学邓孟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急吸缓呼的方法按句换气,练习清晰的咬字吐字,用轻巧的声音演唱叙事歌曲《小红帽》。 2.创编表演《小红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教育学生懂得尊敬老人是应有的美德。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急吸缓呼的方法按句换气,练习清晰的咬字吐字,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2.难点:引导学生创编、表演。 教学准备: 音乐、课件、铃鼓。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喜不喜欢听童话故事谁来说一说你听过看过什么通话故事 生: 师: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一同走进音乐童话《小红帽》。同学们都听过《小红帽》的故事吧谁能告诉大家小红帽是怎样的一个孩子(是一个活泼可爱、聪明、机智、勇敢、不怕困难、亲切、善良、善恶分明的孩子),你喜欢她吗(喜欢)。 师:作曲家把《小红帽》的故事改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同学们想不想跟老师一起来学唱呢?(想)那让我们一同进入今天的音乐童话《小红帽》。 三.歌曲教学 (一)、听范唱,听完回答问题。 师:同学们,小红帽喜欢乖巧可爱的小孩,在听音乐的时候,你们要把小嘴巴闭上认真聆听,然后思考这两个问题: 1、这首歌的速度是怎么样的?(中速) 2、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二拍子) 师:我们学习过,四二拍子的强弱规律是怎么样的(强弱)很好。那我们学习过用拍手怎么表示?很好。大家一起来一遍。(一二一二)。 (二)、复听歌曲: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聆听一遍歌曲,用拍手感受歌曲的节奏。并且思考:

安全教育进课堂方案讲课教案

太平中心小学“安全教育进课堂”活动方案为了进一步落实安全教育措施,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及水平,有效预防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推进安全教育进课堂,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黑龙江省学校安全条例》,结合《五大连池市教育局“安全教育进课堂”活动方案》,制定如下方案: 一.活动目标 贯彻国家课程标准设置要求,将安全知识纳入教学计划,采取多样的教育模式,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从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学生做好安全知识的讲解员和宣传员,引导人人参与安全知识教育,人人树立安全意识,达到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 二.主要形式 学校安全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学生认知特点,注重实践性、实用性和实效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深浅适宜、循序渐进。教育方式主要采取专门课程与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知识教育与培养习惯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统一要求与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探索相结合。 一是课堂教育。各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每学期安排6节安全课,运用安全教育读本和相关主题教育活动由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其次是学科渗透,即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相关的安全知识教育。 二是专题教育。结合班会、升旗仪式、主题讲座、实践活动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安全教育,要结合实际和季节性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计划与主题,与司法、公安、消防、交通、卫生等部门联合进行形式多样的法制和公共安全教育。 三是实践教学。通过模拟法庭、律师进校园等活动开展法制教育,通过参观交通、消防、治安、疾病防控、自然灾害等图片巡回展览进行安全教育,组织师生进行消防逃生自救互救演练、应急疏散演练等实践演练进行安全教育。 四是媒体宣传。利用校园专栏、黑板报、报刊、广播、网络等媒体广泛进行法制、安全知识宣传,营造法制、安全教育氛围,产生耳濡目染的教育效果。 三.主要内容 开展安全教育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做到分阶段、分模块循序渐进地设置具体教育内容。要把不同学段的安全教育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统筹安排。 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

数据库安全管理

第10章 数据库安全管理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据库安全管理的有关概念,掌握数据库 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根据实际需要,能够熟练地建立和管理登录帐户、 数据库的用户、架构、角色和其权限设置。 重点难点 SQL Server2008的安全验证方式 SQL Server 登录账号管理 SQL Server 数据库的安全管理

10.1任务描述 本章完成项目的第10个任务。 1.创建一个验证模式为“SQL Server身份验证”的登录账号stu_login,默认数据库为Student。 2.在大学生选课管理数据库Student中,完成如下操作。 (1)创建该数据库的一个用户student_user1,并与登录账号stu_login相关联。 (2)设置该用户student_user1拥有的权限:只能建立该数据库中的视图,只能查询该数据库中的所有表和视图的内容。 10.2 SQL Server 2008的身份验证模式 安全帐户认证是用来确认登录SQL Server的用户的登录帐号和密码的正确性,由此来验证其是否具有连接SQL Server的权限。SQL Server 2008提供了两种确认用户的验证模式:Windows 身份验证模式,混合身份验证模式(Windows 身份验证和SQL Server身份验证)。 1.Windows 身份验证模式 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通常运行在Windows NT / Windows 2000 / Windows 2003或其以上版本的服务器平台上,而这类Windows服务器操作系统,本身就具备管理登录、验证用户合法性的能力,因此Windows 身份验证模式正是利用了这一用户安全性和帐号管理的机制,允许SQL Server也可以使用NT的用户名和口令。在这种模式下,用户只需要通过Windows 的验证,就可以连接到SQL Server,而SQL Server 本身也就不需要管理一套登录数据。 2. 混合身份验证模式 混合身份验证模式允许用户使用Windows 服务器操作系统安全性或SQL Server 安全性连接到SQL Server,是指允许以SQL Server验证模式或者Windows验证模式对登录的用户账号进行验证。其工作模式是:客户机的用户账号和密码首先进行SQL Server身份验证,如果通过验证,则登录成功。否则,再进行Windows身份验证,如果通过,则登录成功。如果都不能通过验证,则无法连接到SQL Server 服务器。 3.设置验证模式 (1)启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并连接到SQL Server 2008中的数据库。

幼儿园中班打击乐器演奏教案-《小红帽》

幼儿园中班打击乐器演奏教案-《小红帽》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学习看图谱用打击乐器为乐器伴奏。 2、认识木鱼,同时探索快速演奏铃鼓的方法。 3、自己演奏的同时,注意倾听同伴的演奏,努力使自己演奏的节奏和音量与同伴保持一致。 【活动准备】 1、幼儿熟悉乐曲《小红帽》,能较为熟悉地随乐曲有节奏地说语音总谱。 2、动作图谱一张;乐器:响板、碰铃、铃鼓若干;乐器声音卡四张; 3、幼儿分三组,座位为马蹄形,乐器先放在幼儿椅子底下。 【教学重点】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学习看教师指挥演奏打击乐器。 【教学难点】借助语言总谱,为乐曲匹配合适的乐器。 【活动过程】 一、小红帽图片导入 师:小朋友都听过小红帽的故事,小红帽在去外婆家上了大灰狼的当,好不容易才被猎人救回来。今天小红帽又要去外婆家了,这次在森林里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二、根据故事,出示节奏谱,学习节奏型。 1、完整的听音乐想象故事情节。

播放歌曲《小红帽》幼儿完整的欣赏音乐后,想象故事是什么样的。 2、教师分段播放音乐,讲述故事,并出示节奏谱。 播放第一节音乐后,提问幼儿故事会是什么样的?教师说出快乐 的走走、跑跑。引出节奏型X一X一X X X一。幼儿学习打出节奏。 播放第二段音乐后,提问幼儿故事会是什么样的?教师说出遇到 大灰狼了,很紧张。引出节奏型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幼儿学习。 播放第三段音乐后,教师讲述故事的结尾,大灰狼掉进陷阱里了,小红帽得救了。引出节奏型X一 X一 X一 X一 X X X X X X X X ,幼儿学习。 3、听音乐、看节奏谱,完整拍打节奏。 师:请小朋友们听音乐,看节奏把小红帽在森林里发生的事情用 小手拍出来吧! 除了拍手,我们还可以身体的其他什么地方呢?现在我听音乐, 看节奏,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音乐吧! 三、初步学习看图谱和指挥,打击乐曲。 1、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为乐曲配制乐器。 幼儿分别讨论三小节用什么乐器,可以说几种配器方案。 2、教师选择一种配器方案,幼儿自由选择乐器,分组做好,看指 挥分乐器打击来练习。

气象小知识

气象小知识 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季大怎样划分的? 我国目前的春夏秋冬四季是以各地侯温(五天的平均温度)作为分季的标准。这就是:当上半年的候温达到10°C以上时,作为春季的开始;当候温达到22°C以上时,就是夏季开始了;当夏季的候温下降到22°C时,就算是秋季了;候温下降到10°C以下,就是冬季开始了。 四季的时间都一样长吗? 你只要在日历上计算一下就知道了,四季的时间并不相等。春季,从春分到夏至前一天有92天19小时;夏季,从夏至到秋分前一天有93天15小时;秋季,从秋分到冬至前一天89天19小时;而冬季,从冬至到春分前一天只有89天。夏季竟比冬季长4天15小时。 我国最冷和最热的地方在那里? 我国最冷的地方是我国最北的黑龙江省的漠河,最低温度曾达到-52.3°C。最热的地方是我国新疆的吐鲁番盆地,最高温度曾达到48.9°C。 夏天为什么常常有阵雨? 雷阵雨是因为夏天的天气酷热,空气在局部地方出现强烈对流,使大量湿热空气猛烈上升,造成积雨云所形成的。由于产生积雨云的强烈的热力对流只有在夏季易于出现,所以雷阵雨也常常出现在夏季。 为什么说“瑞雪兆丰年”? 冬季天气冷,下的雪往往不易融化,盖在土壤上的雪是比较松软的,里面藏了许多不流动的空气,空气是不传热的,这样就象给庄稼盖上了一条棉被,外面的天气再冷,下面的温度也不会降得很低。当雪融化时,水留在土壤里,对春耕播种以及庄稼的

发育都是很有利的,而且雪中还含有很多氮化合物,在融雪时也带到土壤中成为最好的肥料,所以冬季下几场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台风和热带风暴 在热带洋面上生成发展的低气压系统称为热带所旋。 国际上以其中民附近的最大风力来确定强度并进行分类: 12级通讯以上的称为台风; 10-11级的是强热带风暴; 8-9级的是热带风暴; 小于8级的是热带低压。 地球上的氧气能否用完? 地球上的人、动物以及植物每时每刻都在吸收氧气,吐出二氧化碳,工厂更是吞吃氧气、排放二氧化碳的大户。如此看来,长此以往地球的氧气会用完了吗?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只看到了消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产生氧、消耗二氧化碳的另一个方面。浩瀚的林海、草原等各种植物在阳光下,绿叶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从根部运来的水分、养料化合成淀粉、葡萄糖等,同时放出氧气,这个被人类称为“光合作用”的过程永不停歇。据计算,三棵大桉树每天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约等于一个人每天所吐出的二氧化碳。每年全世界的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大约要吸收几百亿吨的二氧化碳!

安全教育进课堂方案

安全教育进课堂方案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太平中心小学“安全教育进课堂”活动方案 为了进一步落实安全教育措施,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及水平,有效预防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推进安全教育进课堂,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黑龙江省学校安全条例》,结合《五大连池市教育局“安全教育进课堂”活动方案》,制定如下方案: 一.活动目标 贯彻国家课程标准设置要求,将安全知识纳入教学计划,采取多样的教育模式,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从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学生做好安全知识的讲解员和宣传员,引导人人参与安全知识教育,人人树立安全意识,达到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 二.主要形式 学校安全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学生认知特点,注重实践性、实用性和实效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深浅适宜、循序渐进。教育方式主要采取专门课程与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知识教育与培养习惯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统一要求与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探索相结合。 一是课堂教育。各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每学期安排6节安全课,运用安全教育读本和相关主题教育活动由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其次是学科渗透,即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相关的安全知识教育。 二是专题教育。结合班会、升旗仪式、主题讲座、实践活动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安全教育,要结合实际和季节性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计划与主题,与司法、公安、消防、交通、卫生等部门联合进行形式多样的法制和公共安全教育。 三是实践教学。通过模拟法庭、律师进校园等活动开展法制教育,通过参观交通、消防、治安、疾病防控、自然灾害等图片巡回展览进行安全教育,组织师生进行消防逃生自救互救演练、应急疏散演练等实践演练进行安全教育。 四是媒体宣传。利用校园专栏、黑板报、报刊、广播、网络等媒体广泛进行法制、安全知识宣传,营造法制、安全教育氛围,产生耳濡目染的教育效果。 三.主要内容 开展安全教育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做到分阶段、分模块循序渐进地设置具体教育内容。要把不同学段的安全教育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统筹安排。

音乐《小红帽》教学设计

《小红帽》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小红帽》是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教科书第6课,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巴西民歌,D调2/4拍,除了第五句加以变化的开始外,其他都是以do、re、mi、fa、so的级进的方式开始,歌曲轻快,活泼,在歌曲中讲述“小红帽”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歌唱的情感,引导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尊敬长辈,孝顺老人。 知识与技能:对歌曲音阶do、re、mi、fa、so的准确演唱、用轻快,有感情的正确歌唱的方法对高音部分演唱,对八分节奏型的掌握。 过程与方法:用打击乐器敲击节奏,根据歌词进行角色的创编表演。 三、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小红帽》 四、教学难点: 1、学唱歌曲《小红帽》 2、用打击乐器敲击节奏 3、对高音部分的演唱方法以及开头部分音阶的音准把握 五、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钢琴、小红帽头饰、音符卡片、双响筒

六、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2、导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每天睡觉前,爸爸妈妈会给我们讲一些有趣的童话故事,你们听过哪些呢? (教师放卡通片ppt) 生:《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 师:你们想知道小红帽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事吗? 生:想 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跟着小红帽去看看吧,首先我们带着两个小问题先听听这首歌,体会一下这首歌表达怎样的情绪和速度?以及这首歌是几拍子的? (看视频歌曲)…….. 3、新课学习 (1)听歌曲模唱 师:歌曲听完了,谁能举手告诉我,歌曲是怎样的情绪和速度呢?生:欢快、活泼……. 师:真棒,那么谁听出来这是几拍子的呢? 生:2/4拍的 师:非常好,那你能给同学们演示一下2/4拍怎么打的吗? 生:(拍手和肩膀)

雷雨天气安全知识

防雷电、暴风雨天气安全知识 天气炎热、潮湿是夏季常见的特点,同时伴随着雷电、暴雨等极端天气,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极大威胁,为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针对多变的雷雨天气,暴雨雷电灾害预防工作要求如下: 一、强化教育,不断提高安全防患意识 二、各区域要强化和落实对防暴雨防雷电的安全教育工作,在暴雨季节不外出游玩,特别 是节假日,避免发生各类安全事故: 三、1、在上下班途中突遇暴雨,应及时躲避在安全区域。 四、2、上班期间,如遇雷暴雨,各区域应及时关好门窗,切断电源。 五、增强防雷防暴雨知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 六、多了解防暴雨防雷的知识,突遇暴雨或雷电,应沉着应对,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科学 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七、预防雷击的方法如下: 八、1、室内如何预防雷击: 九、(1)电视机的室外无线在雷雨天要与电视机脱离,而与接地线连接。 十、(2)雷雨天气应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

十一、(3)雷暴时,人体最好离开可能传来雷电侵入波的线路和设备1.5m以上。也就是说,尽量暂时不用电器,最好拔掉电源插头;不要打电话;不要靠近室内的金属设备如暖气片。自来水管、下水管;要尽量离开电源线、电话线。广播线,以防止这些线路和设备对人体的二次放电。另外,不要穿潮湿的衣服,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 十二、2、室外如何避免雷击: 十三、(1)为了防止反击事故和跨步电压伤人,要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十四、(2)要远离高塔。烟囱、旗杆,如有条件应进入有宽大金属构架、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金属壳的汽车和船只,但是帆布蓬车和拖拉机、摩托车等在雷电发生时是比较危险的,应尽快离开。 十五、(3)应尽量离开山丘、海滨、河边、池旁;应尽快离开铁丝网、金属晒衣绳。孤独的树木和没有防雷装置的孤立的小建筑等。 十六、(4)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在旷野里行走。如果有急事需要赶路时,要穿塑料等不侵水的雨衣;要走的慢些,步子小点;不要骑在牲畜上或自行车上行走;不要用金属杆的雨伞,不要把带有金属杆的工具如铁锹、锄头扛在肩上。人在遭受雷击前,会突然有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的感觉,这时应立刻躺倒在地,或选择低洼处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缩小暴露面即可。 四、户内防雷须知: 1、注意关闭门窗,预防雷电直击室内或者防止侧击雷和球雷的侵入。 2、人不要站立在电灯下。 3、尽量不要拨打、接听手机和座机,或使用电话线等上网。 4、不宜用淋浴器、太阳能热水器,因水管与防雷接地相连,雷电流可通过水流传导而致人伤亡。 5、远离建筑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 6、雷雨来临前时,要把线路断开,并拔下电源插头,别让电视机、电脑等引雷入室,损坏电器乃到引发火灾事故的发生。 7、晒衣服被褥等用的铁丝不要拉到窗户、门口,以防铁丝引雷致人死亡。 8、遇到暴雨天气出门,最好穿胶鞋,这样可以起到绝缘的作用。

数据库安全机制知识分享

数据库安全机制

1.1数据库安全机制 数据库安全机制是用于实现数据库的各种安全策略的功能集合,正是由这些安全机制来实现安全模型,进而实现保护数据库系统安全的目标。 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机制如图所示: 1.1.1用户标识与鉴别 用户标识是指用户向系统出示自己的身份证明,最简单的方法是输入用户ID和密码。标识机制用于惟一标志进入系统的每个用户的身份,因此必须保证标识的惟一性。鉴别是指系统检查验证用户的身份证明,用于检验用户身份的合法性。标识和鉴别功能保证了只有合法的用户才能存取系统中的资源。 由于数据库用户的安全等级是不同的,因此分配给他们的权限也是不一样的,数据库系统必须建立严格的用户认证机制。身份的标识和鉴别是DBMS对访问者授权的前提,并且通过审计机制使DBMS保留追究用户行为责任的能力。功能完善的标识与鉴别机制也是访问控制机制有效实施的基础,特别是在一个开放的多用户系统的网络环境中,识别与鉴别用户是构筑DBMS安全防线的第1个重要环节。 近年来一些实体认证的新技术在数据库系统集成中得到应用。目前,常用的方法有通行字认证、数字证书认证、智能卡认证和个人特征识别等。 通行字也称为“口令”或“密码”,它是一种根据已知事物验证身份的方法,也是一种最广泛研究和使用的身份验证法。在数据库系统中往往对通行字采取一些控制措施,常见的有最小长度限制、次数限定、选择字符、有效期、双通行字和封锁用户系统等。一般还需考虑通行字的分配和管理,以及在计算机中的安全存储。通行字多以加密形式存储,攻击者要得到通行字,必须知道加密算法和密钥。算法可能是公开的,但密钥应该是秘密的。也有的系统存储通行字的单向Hash值,攻击者即使得到密文也难以推出通行字的明文。 数字证书是认证中心颁发并进行数字签名的数字凭证,它实现实体身份的鉴别与认证、信息完整性验证、机密性和不可否认性等安全服务。数字证书可用来证明实体所宣称的身份与其持有的公钥的匹配关系,使得实体的身份与证书中的公钥相互绑定。

小红帽教案

小红帽教案 (一)活动准备 1、小红帽的动画音乐 2、狼外婆的图片、小红帽图片 3、幼儿已经初步听过或已经熟悉歌曲小红帽 (二)活动目标 1、体验游戏的快乐 2、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和敏捷速度 3、幼儿熟悉歌曲小红帽,能进一步表演歌曲 (三)活动过程 一、引出小红帽 1、师:小朋友喜欢自己的外婆吗? 2、师:外婆会买好吃的东西给小朋友吃,小红帽也喜欢自己的外婆的,她还带好吃的东西给外婆了,为什么她会带好吃的东西去给外婆啊? 幼:外婆生病了。 3、师:外婆的家住在哪里啊? 幼:住在森林里,住在郊外。 4、老师总结:小红帽的外婆生病了,她去看望她生病的外婆,可是外婆家住在又远又僻静的地方,那里可能会有大灰狼出现,小红帽一个人去太危险了,我们一起陪她去看她的外婆好吗? 二、请幼儿跟随小红帽的音乐一起唱唱 1、教师扮演小红帽教幼儿唱 2、师:小朋友唱的真好听,小红帽很高兴,她把帽子送给了老师,老师现在就是小红帽了。小朋友,你们能陪我一起去看我的外婆,我很高兴,谢谢你们小朋友,可是我去看外婆的时候,我喜欢边唱歌边去看外婆,你们会唱我的歌吗?请小朋友跟我一起唱好不好?我们把好听的歌声也带去给我的外婆好吗?(幼儿跟唱)

三、请幼儿拿着糕点和小红帽一起去看外婆 小朋友,你们唱的真好听,外婆听了一定好高兴,小朋友我们去看外婆时要注意了,当心附近有大灰狼,如果在路上听到了大灰狼的声音一定要躲起来哦,要躲在大树背后,这样大灰狼就发现不了我们了,等大灰狼走了之后我们再去看外婆。 四、请幼儿游戏 1、请幼儿和小朋友边走边唱去看外婆,唱完或中途出现大灰狼声音,请小朋友躲起来,第一次到外婆家的时候,外婆不在家,请小朋友再玩一次。 2、期间用各式各样的食物代替原段中的糕点,可以替换着游戏。 五、结束语 天太晚了,我们早点回去吧,和外婆再见,带着小朋友出活动室。

课堂安全常识

课堂安全常识 1、遵守《中小学生课堂常规》 (1)预备铃响后,立即进入教室,保持肃静,做好上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脱帽、准备书本文具)。书本一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2)上课铃响后,教师进入教室,班长喊起立,待老师还礼后全体同学坐下。下课铃响后,老师宣布下课,班长喊起立,等教师还礼走出教室后同学再出教室(如老师有事未出教室,同学可先走)。 (3)上课时坐姿要端正,不随便说话,发言要举手,经老师许可后再发言(要求一律举左手,臂肘触桌面)。发言时要起立,站姿端正,声音宏亮。 (4)上课时要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认真记笔记,不得交头接耳,不得嬉戏打闹,不得随便下位,不得做与本课无关的事;所有活动、操作都要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独立按时完成作业。 (5)上课时不随便出入教室,不擅离座位,下课铃响后才能出教室。户外课不许中途回教室。 (6)上课迟到的学生进入教室要敲门(喊报告),经老师许可方能进入教室。 (7)上课时不戴帽子、围巾、手套。 (8)不许穿背心、拖鞋、过短短裤入校上课,运动场上不许赤背。 2、上体育课时应该注意什么?

(1)衣服上不要别胸针、校章、证章等。 (2)头上不要戴各种发卡。 (3)手腕、手指、耳垂、脚腕上不要带各种金属、玻璃和塑料装饰物。 (4)做垫上运动时必须摘下眼睛。 (5)衣兜内不要装小刀、钩针等锋利物品。 (6)必须穿球鞋或普通胶底鞋。 (7)所有活动、动作必须按老师的口令、要求完成。 (8)不做老师要求以外的动作,不私自动体育用品和器械。 3、上实验时应该注意什么? (1)未经老师允许不得进入实验室。 (2)进入实验室后在规定位置坐好,未经老师允许不得动任何仪器和实验用品。 (3)所有的实验操作都要按照老师讲解的实验规程进行,自己不得私自改变实验项目和操作步骤。 (4)实验结束后按老师要求整理实验仪器和用品。 (5)不得把任何实验仪器和用品带出实验室。 4、上微机课应该注意什么? (1)未经老师允许不得进入微机室。 (2)进入实验室后在规定位置坐好,未经老师允许不得进行任何操作。

数据库与安全教学大纲

《数据库与安全》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7153097 课程名称:数据库与安全 英文名称:Database and Security 开课学期:第6学期 学时/学分:64 / 4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开课专业: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数据结构、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操作系统、信息安全概论 选用教材:刘晖等编著,《数据库安全》,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0 主要参考书: [1]张敏,徐震等编著,《数据库安全》,科学出版社 2005.7 . [2]陈越等编著,《数据库安全》,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1.7 . [3]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5. [4]杨冬青唐世渭等译,《数据库系统概念》,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3(原著:Database System Concepts,Fourth Edition,Abraham Silberschatz,Henry F.Korth, S.Sudarshan). [5]丁宝康等著,《数据库实用教程》(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1.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数据库与安全》是计算机学院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的主干课,面向实际应用,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是计算机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系统、完整地讲述数据库理论与技术和数据库安全两方面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深入理解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数据理论和关系数据库系统,掌握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 SQL ;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数据库设计能力;理解和掌握数据库安全访问控制、数据库安全策略、多级安全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关键机制解决方案、发展趋势和典型应用等。初步具备使用数据库技术和方法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及对数据库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为今后从事信息系统的开发及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1. 了解和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体系结构; 2. 掌握关系模型的关系运算理论,关系数据库 SQL 语言; 3. 了解和掌握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以及数据库设计的全过程,可以进行数据库结构的设计和简单应用系统的设计; 4. 了解数据库系统安全性保护的意义及采取的手段;掌握数据库安全的基本理论和数据库安全策略; 5.掌握数据库访问控制模型、多级安全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及关键机制解决方案等; 6.了解分布式数据库及具有面向对象特征的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了解最新的数据库技术及其应用系统开发的发展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