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学练习题及答案

热学练习题及答案
热学练习题及答案

热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当容积增加大时,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数Z和平均自由程λ的变化情况是()

A .Z减小,λ不变; B. Z减小,λ增大;

C .Z增大,λ减小;

D .Z不变λ增大

2.若理想气体的体积为V,压强为P,温度为T,一个分子的质量为m ,则该理想气体分子数为:()

A. PV/m

B. PV/(KT)

C. PV/(RT)

D. PV/(mT)

3.对于理想气体系统来说,在下列过程中,哪个过程系统所吸收的热量,内能的增量和对外作的功三者均为负值?()

A.等容降压过程。B.等温膨胀过程。

C. 绝热膨胀过程。D.等压压缩过程。

4.气缸中有一定量的氦气(视为理想气体),经过绝热压缩,体积变为原来的一半,问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变为原来的几倍?()A. 522 B. 512 C. 322 D. 312

5.两种不同的理想气体,若它们的最可几速率相等,则它们的()A 平均速率相等,方均根速率相等。B平均速率相等,方均根速率不相等。

C平均速率不相等,方均根速率相等。D平均速率不相等,方均根速率不相等。

6.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容积不变的条件下,当温度降低时,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数Z 和平均自由程λ的变化情况是( ) A Z 减小,但λ不变。 B Z 不变,但λ减小。

C Z 和λ都减小。

D Z 和λ都不变。

7.1mol 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当温度为T 时,其内能为( )

A 23RT

B 23KT

C 25RT

D 2

5KT (式中R 为摩尔气体常量,K 为玻耳兹曼常量)

8.一物质系统从外界吸收一定的热量,则( )

A 系统的内能一定增加。

B 系统的内能一定减少。

C 系统的内能一定保持不变。

D 系统内能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或保持不变。

9.某理想气体分别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卡诺循

环:Ⅰ (abcda)和Ⅱ(a ′b ′c ′d ′a ′),且两条循

环曲线所围面积相等。设循环Ⅰ的效率为η,每次

循环在高温热源处吸收的热量为Q ,循环Ⅱ的效率

为η′,每次循环在高温热源处吸收的热量为Q ′,

则( )

A η<η′,Q < Q ′

B η<η′,Q > Q ′

C η>η′,Q < Q ′

D η>η′,Q > Q ′

10.气缸有一定量的氮气(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经过绝热压缩,使其压强变为原来的2倍,问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变为原来的几倍?( )

A 522

B 512

C 722

D 712

11.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

A →

B 和

C →

D 是等压过程,B →C 和D →A 是绝

热过程。若K T c

300=,K T B 400=,此循环效率为( )

A 15%

B 25%

C 18%

D 10%

12.如图所示,卡诺循环中,两条绝热线下面

所包围的面积的关系( )。

A S Ⅰ>S Ⅱ

B S Ⅰ< S Ⅱ

C S Ⅰ= S Ⅱ

D 不能确定

13.你认为以下哪个循环过程是不可能的?( )

A 由绝热线、等温线、等压线组成的循环;

B 由绝热线、等

温线、等容线组成的循环;

C 由等容线、等压线、绝热线组成的循环;

D 由两条绝热线和一条等温线组成的循环。

14.若)(υf 为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函数,N 为气体分子总数,m 为分子质量,则?21)(2

12υυυυυd Nf m 的物理意义是( )。 A . 速率为2υ的各分子的总平动动能与速率1υ为的各分子的总平动动

能之差;

B . 速率为2υ的各分子的总平动动能与速率1υ为的各分子的总平动动

能之和;

C . 速率处在速率间隔21~υυ之内的分子平均平动动能

D . 速率处在速率间隔21~υυ之内的分子平动动能之和。

15.已知n 为单位体积分子数,)(x f υ为麦克斯韦速度分量的分布函数,则x x d nf υυ)(表示( )。

A . 单位时间内碰到单位面积器壁上的速度分量x υ处于x x x d υυυ+~区

间的分子数;

B . 单位体积内速度分量x υ处于x x x d υυυ+~区间的分子数;

C . 速度分量在x υ附近,x d υ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率;

D . 速度分量在x υ附近,x d υ区间内的分子数。

16.某种刚性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处于温度为T 的平衡态下,该分子的平均总能量为( )。

A .KT 23

B .KT 25

C .RT 23

D .RT 2

5 17.有容积不同的A 、B 两个容器,A 中装有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B 中装有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若两种气体的压强相同,那么这两种气体的单位体积的内能A V E ??? ??和B

V E ??? ??的关系为( )。 A .B A V E V E ??? ??

?? B .B A V E V E ??? ??>??? ?? C .B A V E V E ??? ??=??? ?? D .不能确定。

18.两种理想气体,温度相同,则( )。

A.内能必然相等材 B.分子的平均能量必然相等

C.分子的平均动能必然相等 D.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必然相等

19.单原子分子组成的理想气体自平衡态A变化到平衡态B,变化过程不知道,但A、B两点的压强、体积和温度都已确定,那么可以求出()。

A.气体膨胀所做的功B.气体内能的变化

C.气体传递的热量D.气体分子的质量20.在汽缸中有一定质量的气体,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传给它热量,其内能一定改变

B 对它做功,其内能一定改变

C 它与外界交换热量又交换功,其内能一定改变

D 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

21.一定量某种理想气体若按“=

γ

PV恒量”的规律被压缩,则压缩后该理想气体的温度将()。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能确定

22.下面的表述正确的是()。

A.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而热不能全部转化为功

B.热量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C.开尔文表述指出热功转化的可逆性; D.克劳修斯表述指出了热传导的不可逆性

23.下面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汽缸中装有气体,当活塞上没有外加压力、活塞与汽缸间没有摩擦力时,此过程是可逆过程

B .上述装置中,当活塞上没有外加压力、活塞与汽缸间摩擦很大,且

使气体极缓慢地膨胀时,此过程是可逆过程

C .上述装置中没有摩擦,但调整外加压力,使气体能缓慢地膨胀,此过程是可逆过程

D . 在一绝热容器内盛有液体,不停地搅动它,使它的温度升高,此过程是可逆的

二、填空题

1.常温常压下,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可视为刚性分子自由度为i ),在等压过程中吸热为Q ,对外作功为A ,内能增加为ΔE ,则A/Q= ; ΔE/Q= 。

2.有一卡诺热机,用29kg 空气为工作物质,工作在C 027的高温热源与C 073-的低温热源之间,此热机的热效率η= 。若在等温膨胀的过程中气缸体积增大 2.718倍,则此热机每一循环所作的功为 。(空气的摩尔质量为13.1029--?mol kg )

3.刚性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在等压下膨胀所作的功为A ,则传递给气体的热量为 。

4.若某容器内温度为300K 的二氧化碳气体(可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的内能为J 31074.3?,则该容器内气体分子总数为 。(玻尔兹曼常数1231038.1--??=K J K ;mol N A

个231002.6?=)

5.容器中储有1摩尔的氮气,压强为1.33Pa ,温度为C ?7,则13m 中氮气的分子数为 ;容器中的氮气的密度为 ;13m 中氮气分子的总平动动能为 。(氮气的摩尔质量131028--??mol kg )

6.一热机由温度为C ?727的高温热源吸热,向温度为C ?527的低温热源放热,若热机在最大效率下工作,且每一循环吸热2000J ,则此热机每一循环作功 J 。

7.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处于热动平衡状态时,此热力学系统的不随时间变化的三个宏观量是 ,而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微观量是 。

8.在平衡状态下,已知理想气体分子的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为f(υ)。试说明下列各式的物理意义:

(1)?∞p

d f υυυ)(表示 ;

(2)?∞0

2)(υυυd f 表示 ;

(3)?∞

0)(υυυd f 表示 ;

(4) υυd Nf )(表示

; (5)?2

1)(υυυυd f 表示 。

9.两种不同的理想气体,分子的算术平均速率相同,则它们的最可几速率 ;分子平均平动动能 。(填:“相同”或“不相同”)

10.两瓶不同种类的气体,它们的温度和压强相同,但体积不同。则它

们的分子数密度 ;体密度(ρ) ;单位体积中分子总平动动能 。(填:“相同”或“不相同”)

11.图示为某种气体的两条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曲线,

则它们的最可几速率

1p υ

2p υ,温度T 1 T 2,曲线下的面积 S 1 S 2; f(1p υ) f(2p υ)。(填:> , < ,= )

12.卡诺致冷机,其低温热源为T 2=300K ,高温热源T 1 =450K ,每一

循环从低温热源吸热Q 2=400J ,则该致冷机的致冷系数c ω= ,

每一循环中外界必须作功A= J 。

13.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进行等温压缩。若初始时每立方米体积内气体分子数为1.96×1024,当压强升高到初始值的两倍时,每立方米体积内气体分子数应为 。

14.要使一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加,可以通过 或 两种方式,或者两种方式兼用来完成。热力学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内能的改变量只决定于 而与 无关。

15.在P —V 图上

(1)系统的某一平衡态用 来表示;(2)系统的某一平衡过程用 来表示;(3)系统的某一平衡循环过程用 来表示。

16.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一个循环过程,在这

个循环中,外界传给气体的净热量是

。 P(N/m 2) 40

17.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的二种表述:

(1) ; (

2) 。

18.说明下列各项的物理意义:

KT 21 。

?p

d Nf υυ

υ0)(

19.在图中,两条曲线a,b 分别表示相同温度下,氢气和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则a 表示 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b 表示 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20.气体处于平衡态时,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如图所示,图中A 、B 两部分的面积之比为1:2,则它们的物理意义是 。

21.2CO (两个氧原子对称地附在碳原子的两侧)自由度为 。

(不考虑分子内原子的振动)

22.某种气体分子在温度1T 时的方均根速率等于温度2T 时的平均速率,则

=12:T T 。

23.理想气体 过程中,系统吸收的热量也可用P-V 图上的面积表示。

24.如图所示,a1b 过程是绝热过程,a2b 在P-V 图上是一段直线,在a2b 过程中,气体做功A 0,内能增量U ? 0,吸收热量Q 0。(填=<>,,)

25.如图所示,有1摩尔刚性

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由初态

()11,V p 沿P-V 图上一条直线过程

膨胀到末态()22,V p ,则在该过程

中气体对外做功

A= ,气体内能增量U ?= 。(已知R c V

25=)

2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过压缩后,体积减为原来的一半,这个过程可以是绝热、等温或等压过程。如果要使外界做的机械功最大,那么这个过程应是 过程。

三、计算题

1. 设氢气的温度为300C ?,设速率在1500m/s~1510 m/s 之间的分子数为1N ?;速率在2170 m/s ~2180 m/s 之间的分子数为2N ?;速率在

3000 m/s ~3010 m/s 之间的分子数为3N ?,求

321::N N N ???。

2. 如图所示,有N 个粒子组成的系统。其速率分布函数为

υυ∝)(1f )0(0υυ≤≤

a f =)(2υ )2(00υυυ≤≤

0)(3=υf )2(0υυ>

求:(1)常数a ;(2)速率在1.50υ~20υ之间的粒子数;粒子的平均速率。

3. 求在温度为30C ?时氧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平均动能,以及4克氧气的内能。

4. 质量为0.1kg ,温度为27C ?的氮气,装在容积为0.013m 的容器中,容器以s m /100=υ的速率作匀速直线运动,若容器突然停下来,定向运动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则平衡后氮气的温度和压强各增加多少?

5. 在标准状况下,13cm 中有多少个氮分子?氮分子的平均速率为多大?平均碰撞次数为多少?平均自由程为多大?(已知氮分子的有效直径m d 101076.3-?=)

6. 一容器被中间的隔板分成相等的两半,一半装有氦气,温度为250K ;另一半装有氧气,温度为310K 。二者压强相等。求去掉隔板两种气体混合后的温度。

7. 分别通过下列准静态过程把标准状态下0.014kg 氮气压缩为原体积的一半。(1)等温过程;(2)绝热过程;(3)等压过程。求:在这些过程中,气体内能的改变,传递的热量和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

8. 汽缸内有一种刚性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若使其绝热膨胀后气体的压强减少一半,求变化前后气体的内能之比。

9. 一可逆卡诺热机低温热源温度为7.0C ?,效率为40%;若要将其效率提高到50%,则高温热源温度需提高几度?

10.一台冰箱工作时,其冷冻室中的温度为-10C ?,室温为15C ?。若按理想卡诺制冷循环计算,在则此制冷机每消耗J 310的功,可以从冷冻室中吸出多少热量?

11.1摩尔2N 气体作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abcda ,其中ab 、cd 为等压过程,

bc 、da 为等温过程,a d a a P p P p K T K T 552

110013.1,10013.12,300,200?=??===,

求该循环过程的效率。

12.汽缸内有一定质量的氧气,经历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其中ab 为等温过程,bc 为等容过程,ca 为绝热过程。已知a 态的状态参量为a a a T V P ,,和b 态的体积a b V V 3=,求该循环的效率。

答案:

一、 选择题

1B 2B 3D 4D 5A 6 A 7C 8D 9B 10D 11B 12C 13D 14.D 15.B

16.B 17.A 18.D 19.B 20.D 21.A 22.D

23.C

二、 填空题

1.2,22++i i i ; 2. 1/3=33.3% , 8.31×105 (J)

3. 7A/2;

4. 3.01×1023 (个);

5. 3.44×1020 (个), 1.6×10-5 kg/m 3, 2 (J)

6. 400(J);

7. P 、V 、T , 分子动量、运动速度、动能;

8. (1)分子速率在V p →∞之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百分比。(2)分子速率平方的平均值。(3)分子平均速率v 。(4)(5)

9. 相同,不相同; 10. 相同,不相同,相同;

11. V p1f(V p2); 12. c ω=2,A=200J

13. 3.92×1024; 14. 外界对系统作功;向系统传递热量;温度;所经历的过程

15. 一个点;一条曲线;一条封闭曲线; 16. 90J 17.略

18.表示一个分子一个自由度的平均动能;表示速率在p υ~0区间的分子

数;

19.氧;氢; 20.速率大于0υ的分子数是速率小于0υ的分子数的2

倍;

21. 6; 22.1.18; 23. 等温; 24. >;<;>;

25. ()()122121V V p p -+;()11222

5V p V p -; 26.绝热。 三、 计算题

1. 3.08:3.8:2.9;

2. (1)

032

υ=a ; (2) 3N N =?; (3) 0911υυ=; 3. 均平动动能J t 211028.6-?=ε;平均动能J K 201005.1-?=ε;

内能J U 21087.7?=;

4. C T ?=?7.6; a p p 4100.2?=?;

5.191068.2?=N 个;s m /455=υ;s /106.7Z 10?=;m 8106-?=λ;

6.K T 284=; 7.(1)J A J Q J U 786,786,0=-==?;(2)J A J Q J U 904,0,904===?;

(3)J A J Q J U 567,1985,1418=-=-=?; 8.22.121=U U ; 9.K T 3.93=?;

10.J Q 41005.1?=; 11.%4.12=η(不是卡诺循环); 12.%2.19=η。

热学模拟试题(一)(2020年整理).doc

热学模拟试题(一) (时间:120分钟 共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面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在下面的答题表格内。(本题共15小 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有一截面均匀、两端封闭的圆筒,中间被一光滑的活塞分成两边,如果其中的一边装有1克的氢 气,则为了使活塞停留在正中央,另一边应装入的氧气质量为( ) A 、 16 1 克;B 、8克;C 、16克;D 、32克。 2、 如果只能用绝热方法使系统从初态变到终态,则( ) A 、 对联结这两态的不同绝热路径,所做功不同; B 、 对联结这两态的所有绝热路径,所做功都相同; C 、 由于没有热能传递,故没有做功; D 、 系统的总内能将不变。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热力学系统吸收的热量越多,则其温度就越高,内能也就越大; B 、理想气体在自由膨胀过程中,体积从1V 变到2V ,则所作的功? ?= 2 1 V V dV P A ; C 、任意准静态过程中,理想气体的内能增量公式T C U m V ?=?,ν都适用; D 、理想气体被压缩,其温度必然会升高。 4、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下面哪个说法正确( ) A 、功可完全转变为热,但热不可能完全转为功; B 、热量不可能由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C 、两条绝热线可以相交; D 、一条绝热线与一条等温线只能有一个交点。 5、 一摩尔单原子理想气体,在一个大气压的恒定压强下,从0?C 被加热到100?C ,此时气体的内能 增加了( ) A 、150J ; B 、415.5J ; C 、1246.5J ; D 、2077.5J 。 6、 将氦气液化的设备装在温度为K 3001=T 的房间内,如果该设备中氦气的温度为K 0.51=T ,则释 放给房间的热量1Q 和从氦气吸收的热量2Q 的最小比值为( ) A 、 601;B 、60;C 、59 1 ;D 、59。 7、 在固定的容器中,若将理想气体的温度T 0提高为原来的两倍,即T =2T 0,分子的平均动能和气 体压强分别用ε和P 表示,则( ) A 、02εε=,P = 2P 0; B 、02εε=,P = 4P 0; C 、04εε=,P = 2P 0; D 、ε和P 都不变。 8、 摩尔数一定的理想气体,由体积V 1,压强P 1绝热自由膨胀到体积V 2=2V 1,则气体的压强P 2、内 能变化U ?和熵的变化S ?分别为( ) A 、 21P ,0,0; B 、2 1P ,0,2ln R ν C 、 2 1 P ,2ln R ν,0;; D 、 γ 2 1P ,0,2ln R ν。 9、 理想气体起始时温度为T ,体积为V ,经过三个可逆过程,先绝热膨胀到体积为2V ,再等体升压 到使温度恢复到T ,再等温压缩到原来的体积。则此循环过程( ) A 、每个过程中,气体的熵保持不变; B 、每个过程中,外界的熵保持不变; C 、每个过程中,气体与外界的熵之和保持不变; D 、整个过程中,气体与外界的熵之和增加。 10、 若用N 表示总分子数,f (v )表示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以下哪一个积分表示分布在速率区间 v 1~v 2内所有气体分子的总和( ) A 、?2 1 )(v v dv v f ;B 、?2 1 )(v v dv v Nf ;C 、?2 1 )(v v dv v vf ;D 、?2 1 )(v v dv v Nvf 。 11、 某容器内盛有标准状态下的氧气O 2,其均方根速率为v 。现使容器内氧气绝对温度加倍,O 2被 分离成原子氧O ,则此时原子氧的均方根速率为( ) A 、 2 1 v ;B 、v ;C 、2v ;D 、2v 。 12、 若气体分子服从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如果气体的温度降为原来的二分之一,与最概然速率v p 相应的速率分布函数f (v p )变为原来的( ) A 、 21 ;B 、2;C 、2 1;D 、2。 13、 一容器贮有气体,其平均自由程为λ,当绝对温度降为原来的一半,体积增大一倍,分子作用 半径不变。此时平均自由程为( ) A 、 21 λ; B 、2 1λ; C 、λ; D 、2λ; E 、2λ。 14、 气体温度和压强都提高为原来的2倍,则扩散系数D 变为原来的( ) A 、2倍; B 、 2 1倍;C 、2倍;D 、 2 1 倍;E 、22倍。 15、 若在温度为T ,压强为P 时,气体的粘滞系数为η,则单位体积内的分子在每秒钟相互碰撞的总 次数为( ) A 、πη34P ; B 、πη 38P ;C 、kT P πη342;D 、kT P πη382。 二、填空题:根据题意将正确答案填在题目中的空格内。(本题共9小题,10个空,每空2分,共20分) 1、 一摩尔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温度为300K ,压强为1atm 的初态出发,经等温过程膨胀至原 来体积的2倍,则气体所作的功为 。 2、 设空气温度为0℃,且不随高度变化,则大气压强减为地面的75%时的高度为 。 3、 某种气体分子在温度为T 1时的方均根速率等于温度为T 2时的平均速率,则2 1 T T = 。 4、 氮气分子的最概然速率为450m/s 时的温度为 。 5、 1摩尔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由300K 经可逆定压过程从0.03 m 3膨胀到0.06 m 3,则气体的熵变 为 。

高中物理3-3《热学》计算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3-3《热学》计算题专项练习题(含 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热学计算题(二) 1.如图所示,一根长L=100cm、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管内用h=25cm长的水银柱封闭了一段长L1=30cm的空气柱.已知大气压强为75cmHg,玻璃管周围环境温度为27℃.求: Ⅰ.若将玻璃管缓慢倒转至开口向下,玻璃管中气柱将变成多长? Ⅱ.若使玻璃管开口水平放置,缓慢升高管内气体温度,温度最高升高到多少摄氏度时,管内水银不能溢出. 2.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长直U形玻璃管内由两段水银柱封闭着长度为15cm的空气柱,气体温度为300K时,空气柱在U形管的左侧. (i)若保持气体的温度不变,从左侧开口处缓慢地注入25cm长的水银柱,管内的空气柱长为多少? (ii)为了使空气柱的长度恢复到15cm,且回到原位置,可以向U形管内再注入一些水银,并改变气体的温度,应从哪一侧注入长度为多少的水银柱气体的温度变为多少(大气压强P0=75cmHg,图中标注的长度单位均为cm) 3.如图所示,U形管两臂粗细不等,开口向上,右端封闭的粗管横截面积是开口的细管的三倍,管中装入水银,大气压为76cmHg。左端开口管中水银面到管口距离为11cm,且水银面比封闭管内高4cm,封闭管内空气柱长为11cm。现在开口端用小活塞封住,并缓慢推动活塞,使两管液面相平,推动过程中两管的气体温度始终不变,试求: ①粗管中气体的最终压强;②活塞推动的距离。

4.如图所示,内径粗细均匀的U形管竖直放置在温度为7℃的环境中,左侧管上端开口,并用轻质活塞封闭有长l1=14cm,的理想气体,右侧管上端封闭,管上部有长l2=24cm的理想气体,左右两管内水银面高度差h=6cm,若把该装置移至温度恒为27℃的房间中(依然竖直放置),大气压强恒为p0=76cmHg,不计活塞与管壁间的摩擦,分别求活塞再次平衡时左、右两侧管中气体的长度. 5.如图所示,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的内壁光滑气缸,其侧壁是绝热的,底部导热,内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密闭活塞,活塞A导热,活塞B绝热,将缸内理想气体分成Ⅰ、Ⅱ两部分.初状态整个装置静止不动且处于平衡状态,Ⅰ、Ⅱ两部分气体的高度均为l0,温度为T0.设外界大气压强为P0保持不变,活塞横截面积为S,且mg=P0S,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求:在活塞A上逐渐添加铁砂,当铁砂质量等于2m时,两活塞在某位置重新处于平衡,活塞B下降的高度. 6.如图,在固定的气缸A和B中分别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面积之比为S A:S B=1:2,两活塞以穿过B的底部的刚性细杆相连,可沿水平方向无摩擦滑动.两个气缸都不漏气.初始时,A、B 中气体的体积皆为V0,温度皆为T0=300K.A中气体压强P A=1.5P0,P0是气缸外的大气压强.现对A加热,使其中气体的体积增大V0/4,,温度升到某一温度T.同时保持B中气体的温度不变.求此时A中气体压强(用P 0表示结果)和温度(用热力学温标表达)

工程热力学第四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1.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那么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的热力系一定是闭口系统吗? 不一定,稳定流动系统内质量也保持恒定。 2.有人认为开口系统内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而物质又与能量不可分割,所以开口系统不可能是绝热系。对不对,为什么?不对,绝热系的绝热是指热能单独通过系统边界进行传递(传热量),随物质进出的热能(准确地说是热力学能)不在其中。 3.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平衡状态一定是稳定状态,稳定状态则不一定是平衡状态。 4.倘使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改变,试问安装在该容器上的压力表的读数会改变吗?绝对压力计算公式 p =pb +p g (p > p b), p = p b -pv (p < p b ) 中,当地大气压是否必定是环境大气 压? 当地大气压p b 改变,压力表读数 就会改变。当地大气压 pb 不一定是环境大气压。 5.温度计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6.经验温标的缺点是什么?为什么? 不同测温物质的测温结果有较大的误差,因为测温结果 依赖于测温物质的性质。 7.促使系统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举例说明。 有势差(温度差、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等等)存在。 8.分别以图1-20所示的参加公路自行车赛的运动员、运动手枪中的压缩空气、杯子里的热水和正在运行的电视机为研究对象,说明这些是什么系统。 参加公路自行车赛的运动员是开口系统、运动手枪中的压缩空气是闭口绝热系统、杯子里的热水是开口系统(闭口系统——忽略蒸发时)、正在运行的电视机是闭口系统。 9.家用电热水器是利用电加热水的家用设备,通常其表面散热可忽略。取正在使用的家用电热水器为控制体(但不包括电加热器),这是什么系统?把电加热器包括在研究对象内,这是什么系统?什么情况下能构成孤立系统? 不包括电加热器为开口(不绝热)系统(a 图)。包括电加热器则为开口绝热系统(b 图)。 将能量传递和质量传递(冷水源、热水汇、热源、电源等)全部包括在内,构成孤立系统。或者说,孤立系统把所有发生相互作用的部分均包括在内。 4题图 9题图

热力环流--练习题

热力环流--练习题

————————————————————————————————作者:————————————————————————————————日期: ?

热力环流练习题 1.下列四幅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图(图中曲线表示等压面,直线表示等高面)中,正确的是() 2.图一中四幅热力环流图与图二所示气压分布状态图相符的是( ) 高 地 3.图中各点关系正确的是( ) A.a点比c点的气压高 B.c点比d点的气压低 ?C.c点比d点的气温高 D.d点比b点的气压高 读“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图2),回答4 ~ 5题。 4.四地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D> C > A > B B.A >B > D > C ?C.C > D> A > B?? D.C > D > B > A 5.此季节,图中所示大陆上的等温线 ?①向高纬凸出?②向低纬凸出 ③向北凸出??④向南凸出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6.图中C、D两地的天气状况是( ) A.C地气温高于乙地 B.C地多为晴朗天气 C.D地盛行下沉气流D.D地温度小于甲地 7.关于图中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A之间气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差 B.D、B之间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C.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C、D之间的风速 D.产生四地间环流的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回答8~9题。 8.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温:甲>乙>丁>丙 B.海拔:丙>丁>甲>乙 C.密度:乙>甲>丁>丙 D.气压:甲>乙>丙>丁 9.此时,图中M地吹()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011·盐城一模)图Ⅰ示意某沿海地区海陆风 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Ⅱ为该地区近地面与 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10~11题。 10.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B.③地气压高于④地 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更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风向为东南风B.b为上升气流C.c的风向为西南风D.d为上升气流 12、右图中曲线表示某时刻近地面的等压面,以下说法正确的 是 A.正午时刻,图中裸地附近的等压面一天中弯曲幅度最大 B.在近地面同一高度上,林地气压高于裸地 C.图示时刻,近地面的气流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 D.林地湿度较大,主要是有来自水库的湿润气流 13.下面四幅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热学试题1---4及答案

热学模拟试题一 一、 填空题 1. lmol 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1atm 的恒定压强下,从0℃加热到100℃, 则气体的内能改变了_____J .(普适气体常量R=·mol -1·k -1)。 2. 右图为一理想气体几种状态变化过程的p-v 图,其中MT 为等温线,MQ 为绝热线,在AM,BM,CM 三种准静态过程中: (1) 温度升高的是___ 过程; (2) 气体吸热的是______ 过程. 3. 所谓第二类永动机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不可能制成是因为违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处于平衡状态下温度为T 的理想气体, kT 2 3 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 为玻尔兹曼常量). 5. 图示曲线为处于同一温度T 时氦(原子量 4)、氖(原子量20)和氩(原子量40)三种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其中: 曲线(a)是______ 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 曲线(b)是_________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曲线(c)是_________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6. 处于平衡态A 的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若经准静态等体过程变到平衡态B ,将从外界吸收热量416 J ,若经准静态等压过程变到 与平衡态B 有相同温度的平衡态C ,将从外界吸收热量582J ,所以,从平衡态A 变到平衡态C 的准静态等压过程中气体对外界所作的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对外作功为200J .若此种气体为单原子分子气体,则该过程中需吸热__________J ;若为双原子分子气体,则需吸热_____________J 。 8.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p —T 图上经历一个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a→b→c→d→a ),其中a→b ,c→d 两个过程是绝热过程,则该循环的效率η=_________________。 9. 某种单原子分子组成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其摩尔热容量 为 ;在等容过程中其摩尔热容量为 ;在等温过程中其摩尔热容量为 ;在绝热过程中其摩尔热容量为 。 10. — 11. 理想气体由某一初态出发,分别做等压膨胀,等温膨胀和绝热膨胀三个过程。其中:等压膨胀 过程内能 ;等温膨胀过程内能 ;绝热膨胀过程内能 。 二、 选择题 1. 有一截面均匀两端封闭的圆筒,中间被一光滑的活塞分隔成两边,如果其中一边装有1克的氢气,则另一边应装入: (A ) 16 1 克的氧气才能使活塞停留在中央。 (B ) 8克的氧气才能使活塞停留在中央。 (C ) 32克的氧气才能使活塞停留在中央。 (D ) 16克的氧气才能使活塞停留在中央。 [ D ] 2. 按经典的能均分原理,每个自由度上分子的平均动能是: (A ) kT ; (B )kT 2 3 ; (C )kT 2 1 ; (D )RT 。 [ C ] 3. ! 4. 有二容器,一盛氢气,一盛氧气,若此两种气体之方均根速率相等,则: P(atm) T(K) ~ a b c d —

热学练习题(答案)

热学练习题 第一章 1.3.4 1.3.6 1.4.4 1.4.6 1.4.8 1.6.9 1.6.11 1.7.2 1-7 水银温度计浸在冰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4.0cm;温度计浸在沸水中时,水银柱的 长度为24.0cm. (1) 在室温22.0℃时,水银柱的长度为多少? (2) 温度计浸在某种沸腾的化学溶液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25.4cm ,试求溶液 的温度。 解:设水银柱长L 与温度T 成线性关系: L=at+b 当t=0℃时 则L 0=a×0+b ∴b=1. 代入上式 L=at+1. 当t 1=100℃时 则L 1=at 1+1. ∴a=(L 1-L 0)/t 1 (1) L= 01 1L t t L L +-= 0.422100 0.40.24+?-=8.4(cm) (2) t / =(L / -L 0)/a= 100 0.40.240.44.25--=107℃ 1-9 在容积V=3L 的容器中盛有理想气体,气体密度为ρ=1.3g /L 。容器与大气相通排出一部分气体后,气压下降了0.78atm 。若温度不变,求排出气体的质量。 解:根据题意RT pV ν=,可得:RT M m pV = , ρ p m V p RT M = =1 所以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和密度成正比,初始密度为1.3g/L ,后来的密度为: 11 22ρρp p = 则排除的气体的质量为:

33.178.0)1( )(1 11 212??= -=-=?P V p p V m ρρρ 大气压为1atm ,容器与大气相通即2p =1atm ,也就是1p =1+0.78=1.78atm 0.78 1.33 1.71.78 m g ?= ??= 1-16 截面为1.0cm 2的粗细均匀的U 形管,其中贮有水银,高度如图1-16所示。今将左侧的上端封闭,将其右侧与真空泵相接,问左侧的水银将下降多少?设空气的温度保持不变,压强75cmHg 。 解: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右端与大气相通时,作端的空气 压强为大气压P 0=75cmHg ,当由端与真空泵相接时,左端空气压强为P=△l 。(两端水银柱高度差) 设左端水银柱下降X= P l 2121= ? ∴P=2X ∵PV=常数 ∴ 即75×50=2X (50+X ) 整理得:07525502 =?-+X X ∴X=25cm 舍去X=-75 1-18 如图1-18所示,两个截面相同的连通管,一为开管,一为闭管,原来两管内水银 面等高。今打开活塞使水银漏掉一些,因此开管内水银下降了h ,问闭 管内水银面下降了多少?设原来闭管内水银面上空气柱的高度R 和大气 压强为P 0,是已知的。 解:设管截面积为S ,原闭管内气柱长为R ,大气 压强为P ,闭管内水银面下降h ′后,其内部压强为P 0,对闭管内一定质量的气体有: S h K P KS P )(0'+= h K K P P ' += 0 以水银柱高度为压强单位: h h P P '-=-0 ∴P=h h P '+-0

工程热力学习题集答案

工程热力学习题集答案一、填空题 1.常规新 2.能量物质 3.强度量 4.54KPa 5.准平衡耗散 6.干饱和蒸汽过热蒸汽 7.高多 8.等于零 9.与外界热交换 10.7 2g R 11.一次二次12.热量 13.两 14.173KPa 15.系统和外界16.定温绝热可逆17.小大 18.小于零 19.不可逆因素 20.7 2g R 21、(压力)、(温度)、(体积)。 22、(单值)。 23、(系统内部及系统与外界之间各种不平衡的热力势差为零)。 24、(熵产)。 25、(两个可逆定温和两个可逆绝热) 26、(方向)、(限度)、(条件)。

31.孤立系; 32.开尔文(K); 33.-w s =h 2-h 1 或 -w t =h 2-h 1 34.小于 35. 2 2 1 t 0 t t C C > 36. ∑=ω ωn 1 i i i i i M /M / 37.热量 38.65.29% 39.环境 40.增压比 41.孤立 42热力学能、宏观动能、重力位能 43.650 44.c v (T 2-T 1) 45.c n ln 1 2T T 46.22.12 47.当地音速 48.环境温度 49.多级压缩、中间冷却 50.0与1 51.(物质) 52.(绝对压力)。 53.(q=(h 2-h 1)+(C 22 -C 12 )/2+g(Z 2-Z 1)+w S )。 54.(温度) 55. (0.657)kJ/kgK 。 56. (定熵线)

57.(逆向循环)。 58.(两个可逆定温过程和两个可逆绝热过程) 59.(预热阶段、汽化阶段、过热阶段)。 60.(增大) 二、单项选择题 1.C 2.D 3.D 4.A 5.C 6.B 7.A 8.A 9.C 10.B 11.A 12.B 13.B 14.B 15.D 16.B 17.A 18.B 19.B 20.C 21.C 22.C 23.A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 29.(×)30.(√) 四、简答题 1.它们共同处都是在无限小势差作用下,非常缓慢地进行,由无限接近平衡 状态的状态组成的过程。 它们的区别在于准平衡过程不排斥摩擦能量损耗现象的存在,可逆过程不会产生任何能量的损耗。 一个可逆过程一定是一个准平衡过程,没有摩擦的准平衡过程就是可逆过程。 2.1kg气体:pv=R r T mkg气体:pV=mR r T 1kmol气体:pV m=RT nkmol气体:pV=nRT R r是气体常数与物性有关,R是摩尔气体常数与物性无关。 3.干饱和蒸汽:x=1,p=p s t=t s v=v″,h=h″s=s″

热力环流复习试题(含答案)

热力环流复习测试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总分60分) 1.下列四幅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图(图中曲线表示等压面,直线表示等高面)中,正确的是( A ) 2.图一中四幅热力环流图与图二所示气压分布状态图相符的是( B ) 3.下列图示的四种情况,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B ) 4.下列表示热力环流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D ) 读“北半球某地(50°N)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 5.甲、乙、丙、丁四地气压最高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6.若甲、乙两地各有一个火电站,向大气中排放的废气量相等。此时,近地面大气污染较重的是( ) A.甲B.乙 C.丙 D.丁 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7~9题。 7.关于水库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 B.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 C.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 的气温

D.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 8.由于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 B.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 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9.下图中与15时水库东西方向的高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的示意图为( C ) 下图为不同地形的气温日变化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谷地B.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 C.山顶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 D.谷地冬季日温差远大于夏季日温差11.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 A.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 B.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C.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 D.谷地多夜雨,降温快 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据此回答12-13题。 12.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13.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A.16时至次日8时 B.8时至16时 C.18时至次日6时 D.6时至18时 读山谷风剖面示意图,完成14-16题。

热学复习题

热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一个容器内贮有1摩尔氢气和1摩尔氦气,若两种气体各自对器壁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 1 和p 2,则两者的大小关系是: (A) p 1> p 2. (B) p 1< p 2. (C) p 1=p 2. (D)不确定的. [ ] 2、一容器内装有N 1个单原子理想气体分子和N 2个刚性双原子理想气体分子,当该系统处 在温度为T 的平衡态时,其内能为 (A) (N 1+N 2) ( 23kT +25kT ). (B) 21(N 1+N 2) (23kT +2 5kT ). (C) N 123kT +N 225kT . (D) N 125kT + N 223kT . [ ] 3、关于温度的意义,有下列几种说法: (1) 气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 (2) 气体的温度是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具有统计意义. (3) 温度的高低反映物质内部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不同. (4) 从微观上看,气体的温度表示每个气体分子的冷热程度. 这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2) 、(4). (B) (1)、(2) 、(3). (C) (2)、(3) 、(4). (D) (1)、(3) 、(4). [ ] 4、温度、压强相同的氦气和氧气,它们分子的平均动能ε和平均平动动能w 有如下关系: (A) ε和w 都相等. (B) ε相等,而w 不相等. (C) w 相等,而ε不相等. (D) ε和w 都不相等. [ ] 5、压强为p 、体积为V 的氢气(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的内能为: (A) 25pV . (B) 2 3pV . (C) pV . (D) 2 1pV . [ ] 6、1 mol 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当温度为T 时,其内能为 (A) RT 23. (B) kT 2 3. (C) RT 25. (D) kT 2 5. [ ] (式中R 为普适气体常量,k 为玻尔兹曼常量) 7、5056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E 随体积V 的变化关系为一直线(其 延长线过E ~V 图的原点),则此直线表示的过程为: (A) 等温过程. (B) 等压过程. (C) 等体过程. (D) 绝热过程.[ ] 8、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密度相同,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同,而且它们都处于平衡状态,则 它们 (A) 温度相同、压强相同. (B) 温度、压强都不相同. (C) 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大于氮气的压强. (D) 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小于氮气的压强. [ ]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 一、判断题(说法对否): 1.当系统的状态一定时,所有的状态函数都有一定的数值。当系统的状态发生 变化时,所有的状态函数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变化。 2.在101.325kPa、100℃下有lmol的水和水蒸气共存的系统,该系统的状态 完全确定。 3.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热力学能与温度确定之后,则所有的状态函数也完 全确定。 4.系统温度升高则一定从环境吸热,系统温度不变就不与环境换热。 5.从同一始态经不同的过程到达同一终态,则Q和W的值一般不同,Q + W 的值一般也不相同。 6.因Q P = ΔH,Q V = ΔU,所以Q P与Q V都是状态函数。 7.体积是广度性质的状态函数;在有过剩NaCl(s) 存在的饱和水溶液中,当温度、压力一定时;系统的体积与系统中水和NaCl的总量成正比。8.封闭系统在压力恒定的过程中吸收的热等于该系统的焓。 9.在101.325kPa下,1mol l00℃的水恒温蒸发为100℃的水蒸气。若水蒸气可视为理想气体,那么由于过程等温,所以该过程ΔU = 0。 10.一个系统经历了一个无限小的过程,则此过程是可逆过程。 11.1mol水在l01.325kPa下由25℃升温至120℃,其ΔH= ∑C P,m d T。12.因焓是温度、压力的函数,即H = f(T,p),所以在恒温、恒压下发生相变时,由于d T = 0,d p = 0,故可得ΔH = 0。 13.因Q p = ΔH,Q V = ΔU,所以Q p - Q V = ΔH - ΔU = Δ(p V) = -W。14.卡诺循环是可逆循环,当系统经一个卡诺循环后,不仅系统复原了,环境也会复原。 15.若一个过程中每一步都无限接近平衡态,则此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16.(?U/?V)T = 0 的气体一定是理想气体。 17.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0℃、200kPa的始态反抗恒定外压(p环= 100kPa) 绝热膨胀达平衡,则末态温度不变。 18.当系统向环境传热(Q < 0)时,系统的热力学能一定减少。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 理想气体的性质 1.怎样正确看待“理想气体”这个概念?在进行实际计算是如何决定是否可采用理想气体的一些公式? 答:理想气体:分子为不占体积的弹性质点,除碰撞外分子间无作用力。理想气体是实际气体在低压高温时的抽象,是一种实际并不存在的假想气体。 判断所使用气体是否为理想气体(1)依据气体所处的状态(如:气体的密度是否足够小)估计作为理想气体处理时可能引起的误差;(2)应考虑计算所要求的精度。若为理想气体则可使用理想气体的公式。 2.气体的摩尔体积是否因气体的种类而异?是否因所处状态不同而异?任何气体在任意状态下摩尔体积是否都是 0.022414m 3 /mol? 答:气体的摩尔体积在同温同压下的情况下不会因气体的种类而异;但因所处状态不同而变化。只有在标准状态下摩尔体积为 0.022414m 3 /mol 3.摩尔气体常数 R 值是否随气体的种类不同或状态不同而异? 答:摩尔气体常数不因气体的种类及状态的不同而变化。 4.如果某种工质的状态方程式为pv =R g T ,那么这种工质的比热容、热力学能、焓都仅仅是温度的函数吗? 答:一种气体满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则为理想气体,那么其比热容、热力学能、焓都仅仅是温度的函数。 5.对于一种确定的理想气体,()p v C C 是否等于定值?p v C C 是否为定

值?在不同温度下()p v C C -、p v C C 是否总是同一定值? 答:对于确定的理想气体在同一温度下()p v C C -为定值, p v C C 为定值。在不同温度下()p v C C -为定值,p v C C 不是定值。 6.麦耶公式p v g C C R -=是否适用于理想气体混合物?是否适用于实际 气体? 答:迈耶公式的推导用到理想气体方程,因此适用于理想气体混合物不适合实际气体。 7.气体有两个独立的参数,u(或 h)可以表示为 p 和 v 的函数,即(,)u u f p v =。但又曾得出结论,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熵只取决于温度,这两点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不矛盾。实际气体有两个独立的参数。理想气体忽略了分子间的作用力,所以只取决于温度。 8.为什么工质的热力学能、焓、熵为零的基准可以任选?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或焓的参照状态通常选定哪个或哪些个状态参数值?对理想气体的熵又如何? 答:在工程热力学里需要的是过程中热力学能、焓、熵的变化量。热力学能、焓、熵都只是温度的单值函数,变化量的计算与基准的选取无关。热力学能或焓的参照状态通常取 0K 或 0℃时焓时为0,热力学能值为 0。熵的基准状态取p 0=101325Pa 、T 0=0K 熵值为 0 。 9.气体热力性质表中的h 、u 及s 0的基准是什么状态? 答:气体热力性质表中的h 、u 及s 0的基准是什么状态00(,)T P 00T K =

热力环流复习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热力环流复习测试 、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 2 分,总分60 分) 1. 下列四幅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图(图中曲线表示等压面,直线表示等高面)中,正 2.图一中四幅热力环流图与图二所示气压分布状态图相符的是3 .下列图示的四种情况,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确的是( A )

5. 甲、乙、丙、丁四地气压最高的是 ( ) A .甲B.乙C.丙D.丁 6.若甲、乙两地各有一个火电站,向大气中排放的废气量相等。此时,近地面大气污染较重的是( ) A.甲B.乙C.丙 D .丁 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7~9 题。 4. 下列表示热力环流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D )

7.关于水库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 B . 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 C .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 的气温 D .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 的 气温 8.由于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关 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B .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 D .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9 .下图中与 15 时水库东西方向的高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的示意图为 A .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 C .白 天风由水库吹向四 周

12. 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图为不同地形的气温日变化图,读图回答 10— 11 题。 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冬季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谷地 C .山顶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 11. 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 是( A .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 C .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 B .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 D .谷地冬季日温差远大于夏季日温 差 ) B .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 D .谷地多夜雨,降温快 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 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 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 。据此回答 12-13 题。

热学试题库

物理学本科《热学》期终试卷(一)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题型一二三总分分值24 28 10 10 10 8 10 100 得分 一、选择题(24%,每题4分) 1、热力学系统经绝热过程,系统的熵( E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 E、可以增加也可以不变 2、两种理想气体的温度相同,摩尔数也相同,则它们的内能( C ) A、相同 B、不同 C、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3、一隔板把长方形容器分成积相等的两部分,一边装CO2,另一边装H2,两边气体的质量相同,温度也相同, 设隔板与器壁之间无摩擦,隔板( C ) A、不动 B、向右移动 C、向左移动 4、1mol理想气体从同一状态出发,通过下列三个 过程,温度从T1降至T2,则系统放热最大的过程为(A ) A、等压过程 B、等容过程 C、绝热过程 5、下列过程中,趋于可逆过程的有( C ) A、汽缸中存有气体,活塞上没有外加压强,且活塞与汽缸间没有摩擦

的膨胀过程 B、汽缸中存有气体,活塞上没有外加压强,但活塞与汽缸间磨擦很大, 气体缓慢地膨胀过程 C、汽缸中存有气体,活塞与汽缸之间无磨擦,调整活塞上的外加压强, 使气体缓慢地膨胀过程 D、在一绝热容器内两种不同温度的液体混合过程 6、无限小过程的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dQ=du+dA式中dA为系统对外所作的功,今欲使dQ、du、dA为正的等值,该过程是( C )A、等容升温过程B、等温膨胀过程 C、等压膨胀过程 D、绝热膨胀过程 二、填空题(28%) 1、理想气体温标的定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V不变);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P不变)。(4分) 2、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理想气体Cp>Cυ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晶体中四种典型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5、在T—S图中画出可逆卡诺循环, 由线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6、体积为V的容器内,装有分子质量为m1和m2两中单原子气体,此混合 理想气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两种气体的内能都等于u,则两种分子的平

(完整版)工程热力学习题集附答案

工程热力学习题集 一、填空题 1.能源按使用程度和技术可分为 能源和 能源。 2.孤立系是与外界无任何 和 交换的热力系。 3.单位质量的广延量参数具有 参数的性质,称为比参数。 4.测得容器的真空度48V p KPa =,大气压力MPa p b 102.0=,则容器内的绝对压力为 。 5.只有 过程且过程中无任何 效应的过程是可逆过程。 6.饱和水线和饱和蒸汽线将压容图和温熵图分成三个区域,位于三区和二线上的水和水蒸气呈现五种状态:未饱和水 饱和水 湿蒸气、 和 。 7.在湿空气温度一定条件下,露点温度越高说明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越 、水蒸气含量越 ,湿空气越潮湿。(填高、低和多、少) 8.克劳修斯积分 /Q T δ?? 为可逆循环。 9.熵流是由 引起的。 10.多原子理想气体的定值比热容V c = 。 11.能源按其有无加工、转换可分为 能源和 能源。 12.绝热系是与外界无 交换的热力系。 13.状态公理指出,对于简单可压缩系,只要给定 个相互独立的状态参数就可以确定它的平衡状态。 14.测得容器的表压力75g p KPa =,大气压力MPa p b 098.0=,则容器内的绝对压力为 。 15.如果系统完成某一热力过程后,再沿原来路径逆向进行时,能使 都返回原来状态而不留下任何变化,则这一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16.卡诺循环是由两个 和两个 过程所构成。 17.相对湿度越 ,湿空气越干燥,吸收水分的能力越 。(填大、小) 18.克劳修斯积分 /Q T δ?? 为不可逆循环。 19.熵产是由 引起的。 20.双原子理想气体的定值比热容p c = 。 21、基本热力学状态参数有:( )、( )、( )。 22、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是温度的( )函数。 23、热力平衡的充要条件是:( )。 24、不可逆绝热过程中,由于不可逆因素导致的熵增量,叫做( )。 25、卡诺循环由( )热力学过程组成。 26、熵增原理指出了热力过程进行的( )、( )、( )。 31.当热力系与外界既没有能量交换也没有物质交换时,该热力系为_______。 32.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_______。

热力环流练习题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内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据此完成1~2题。1.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2.甲箱温度计比乙箱温度计高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通常对流层的气温是近地面较高,且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会有差异,有时甚至出现高层气温反而高于低层气温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逆温。右图为“同一地点在某日清晨、上午、午后及夜间四个不同时段的近地面大气垂直气温分布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丁曲线越接近地面气温越高的主要原因是( ) A.越接近地面风速越小,大气热量不易散失 B.越接近地面空气尘埃多,尘埃能吸收太阳辐射 C.越接近地面空气密度越大,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越多 D.越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多 2.如果该日形成大雾,则四条曲线表示的时段水平能见度最低的是( ) A.甲曲线B.乙曲线 C.丙曲线D.丁曲线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11~13题。 11.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B.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

热学第二章 习题答案

第二章 气体分子运动论得基本概念 2-1 目前可获得得极限真空度为10-13mmHg 得数量级,问在此真空度下每立方厘 米内有多少空气分子,设空气得温度为27℃。 解: 由P=n K T 可知 n =P/KT= =3、21×109(m –3) 注:1mmHg=1、33×102N/m 2 2-2 钠黄光得波长为5893埃,即5、893×10-7m,设想一立方体长5、893×10-7m, 试问在标准状态下,其中有多少个空气分子。 解:∵P=nKT ∴PV=NKT 其中T=273K P=1、013×105N/m 2 ∴N=个 2-3 一容积为11、2L 得真空系统已被抽到1、0×10-5mmHg 得真空。为了提 高其真空度,将它放在300℃得烘箱内烘烤,使器壁释放出吸附得气 体。若烘烤后压强增为1、0×10-2mmHg,问器壁原来吸附了多少个气 体分子。 解:设烘烤前容器内分子数为N 。,烘烤后得分子数为N 。根据上题导出 得公式PV = NKT 则有: 因为P 0与P 1相比差103数量,而烘烤前后温度差与压强差相比可以忽略, 因此 与 相比可以忽略 18232 23111088.1) 300273(1038.11033.1100.1102.11??+???????=?=?---T P K N N 个 2-4 容积为2500cm 3得烧瓶内有1、0×1015个氧分子,有4、0×1015个氮分子 与3、3×10-7 g 得氩气。设混合气体得温度为150℃,求混合气体得压强。 解:根据混合气体得压强公式有 PV=(N 氧+N 氮+N 氩)KT 其中得氩得分子个数: N 氩=(个) ∴ P=(1、0+4、0+4、97)1015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