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数据结构课件复习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数据结构课件复习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数据结构课件复习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数字电路基础 答案

习题4 4-3 解:该电路的输入为3x 2x 1x 0x ,输出为3Y 2Y 1Y 0Y 。真值表如下: 由此可得:1M =当时,33 2 321210 10 Y x Y x x Y x x Y x x =??=⊕?? =⊕??=⊕? 完成二进制至格雷码的转换。 0M =当时,33 2 32 132121 321010 Y x Y x x Y x x x Y x Y x x x x Y x =??=⊕?? =⊕⊕=⊕??=⊕⊕⊕=⊕? 完成格雷码至二进制的转换。

4-9 设计一个全加(减)器,其输入为A,B,C 和X(当X =0时,实现加法运算;当X =1时,实现减法运算),输出为S(表示和或差),P (表示进位或借位)。列出真值表,试用3个异或门和3个与非门实现该电路,画出逻辑电路图。 解:根据全加器和全减器的原理,我们可以作出如下的真值表: 由真值表可以画出卡诺图,由卡诺图得出逻辑表达式,并画出逻辑电路图: A B C X P 4-10 设计一个交通灯故障检测电路,要求红,黄,绿三个灯仅有一个灯亮时,输出F =0;

若无灯亮或有两个以上的灯亮,则均为故障,输出F =1。试用最少的非门和与非门实现该电路。要求列出真值表,化简逻辑函数,并指出所有74系列器件的型号。 解: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列出真值表如下: 对上述的真值表可以作出卡诺图,由卡诺图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逻辑函数: F AB AC BC A B C AB AC BC A B C =+++=??? 逻辑电路图如下所示: A F 4-13 试用一片3-8译码器和少量逻辑门设计下列多地址输入的译码电路。 (1) 有8根地址输入线7A ~1A ,要求当地址码为A8H,A9H ,…,AFH 时,译码器输出为 0Y ~7Y 分别被译中,且地电平有效。 (2) 有10根地址输入线9A ~0A ,要求当地址码为2E0H,2E1H, …,2E7H 时,译码器输 出0Y ~7Y 分别被译中,且地电平有效。

数据结构与算法-北大 HW11 B_B+树

北京大学信息学院2007年秋季学期《数据结构与算法A(实验班)》课程作业 张铭编写并发布 mzhang@https://www.360docs.net/doc/6e37451.html, 第11次作业,12月17日(周一)课前提交,电子稿提交时间12月17日开课之前提交。 11.1 偶数阶的B 树插入上溢出时,中 位数有两个,需要注意采用统一的策略。例如,取第二个中位数, 即分裂后左(1)/2m ?????个关键码,右(1)/2m ?????; 或者取第一个中位数,分裂后左(1)/2m ????? 右(1)/2m ?????。请画出对右图的4阶B 树进行下来操作后的B 树。 (1) 分裂时采用第2个中位数为 分界码,请画出插入关键码113后的B 树;分析插入操作的访外次数。 (2) 分裂时采用第1个中位数为分界码,请画出插入关键码113后的B 树;分析插入操 作的访外次数。 (3) 在原树中删除关键码50;分析删除操作的访外次数(与1、2题无关,从根重新开 始操作)。 11.2 已知一组关键码为(20, 30, 50, 52, 60, 68, 70),试依次插入关键码。 (1) 生成一棵3阶的B +树,画出插入所有关键码后B 树的结构。 (2) 画出删除50后的B + 状态,分析删除操作的访外次数。 11.3 假设一个数据文件每个记录对象需要占用128 字节(其中关键码占用4字节),且所 有记录均已按关键码有序地存储在主磁盘文件中。设磁盘页块大小为2048(= 2K )字节,若主存中有12M 空间可以用来存储索引结构,索引项中每一个地址指针占8 字节。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请写明你的计算过程)。 (1) 使用B 树索引,B 树的阶m 1最多可以为多少?4层m 1阶B 树,最多可以索引多 少字节的数据文件? (2) 使用B +树索引,B +树的阶m 2最多可以为多少? (3) 假设B +树的叶层各结点链接成双链结构,B +树的叶结点阶m 2’可以跟内部结点不 一样,则阶m 2’为多少? (4) 在第(3)小题的基础上,计算4层B +树(内部结点为m 2阶,叶结点m 2’阶),最多 可以索引多少字节的数据文件? (5) 假设尽量把B +树的头几层放入内存(本题规定不能超过12M ),那么给定关键码, 通过B +树查找到(4)小题中主数据文件的一个记录,最少几次访外?最多几次访 外? 11.4 对于下面两种B +树,列表给出他们在1、2、3、4和5层(独根是一层树)的不同情 况下,能够存储的最大记录数和最小记录数。 (1) 对于教材定义那样的B +树,其内部结点阶为50,叶结点阶为50。 (2) 如讲义P89那样的混合型B +树,其内部结点阶为55,叶结点阶为25(叶结点除关 键码,还索引部分记录信息)。 4阶B 树

数据结构导论串讲笔记

数据结构导论串讲笔记

1)已知出栈序列,写出可能的入栈序列并分析操作过程。 2)已知入栈序列,写出可能的出栈序列并分析操作过程。 [2004/1]如下图所示,输入元素为(A,B,C),在栈的输出端得到一个输出序列ABC,求出在栈的输入端所有可能的输入序列。 AB 输输 栈 【分析】A,B,C三个字符排成的序列可以有:ABC、ACB、BAC、BCA、CAB、CBA 六种,按堆栈操作的先进后出(或后进先出)的原则,只有输入序列为BCA时,输出无法得到ABC。因为输入序列为BCA时,要想先输出A,必须BCA均入栈,但这样只能得到序列ACB。其余五种输入序列都可在输出端得到序列ABC。 【解答】ABC、ACB、BAC、CAB、CBA

2.队列的操作 分析顺序队中元素入队出队操作及队列的状态。(考过) [2003/10]设有一顺序队列sq ,容量为5,初始状态时sq .front=sq .rear=0,画出做完下列操作后队列及其头尾指针的状态变化情况,若不能入队,请简述其理。 (1) d ,e ,b 入队 (2) d ,e 出队 (3) i ,j 入队 (4) b 出队 (5) n ,o ,p 入队 【解答】队列及其头尾指针的状态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Sq.f Sq.r b e d Sq.f b Sq.f Sq.r j b i Sq.f Sq.r j i Sq.f Sq.r

(a )初态 (b )d ,e ,b 入队 (c ) d ,e 出队 (d ) i ,j 入队 (e )b 出队 第5步操作无法进行,因队列已满。 3.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1) 给出一棵二叉树,画出二叉链表示意图及顺序存储示意图。([2000/10] [2003/10] [2004/10]考过) [2003/10]画出下列二叉树的二叉链表表示图。 【解答】二叉树的二叉链表表示 B E D F H G A C B B ∧ ∧ A D ∧ C G ∧ ∧ F H ∧ ∧ E ∧ ∧

北京大学操作系统期末试题有答案

操作系统原理试题 一. 名词解释题 1. 中断—— 2. 进程控制块(PCB)――它是进程实体的一部分,是操作系统最重要的记录型数据结构, 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识 3. 虚时钟 4. 段式管理 5. 文件控制块(FCB) 6. 对换(SWAPPING) 7. 系统调用 8. 绝对路径名 9. 特别文件 10.虚设备技术 11.管道 12.中断接收 13.恢复现场 14.页式管理 15.作业步 16.字符流文件 17.通道 18.页面淘汰 19.多道程序设计 20.死锁 21.当前目录 22.快表 23.作业调度 24.原语 25.中断屏蔽 26.地址映射 27.文件目录 28.死锁避免 29.原语 31. CPU 状态 32.虚存

二 . 填空题 1. 分时系统追求的目标是 __及时响应 ___. 2. 用户进程从目态 (常态)转换为管态 (特态)的唯一途径是 ___ 中断 ________ . 3. 从静态的观点看 , 操作系统中的进程是由程序段、数据和 __ 作业控制块 PCB__ 三 部分组成 . 4. 在系统内核中必须包括的处理模块有进程调度、原语管理和 __中断处理 __. 5. 批处理操作系统中 , 作业存在的唯一标志是 _作业控制块 PCB ___. 6. 操作系统中的一种同步机制 , 由共享资源的数据及其在该数据上的一组操作组成 , 该同步机制称为 _管程 ______________ . 7. 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 , 为实现地址映射 , 一般由硬件提供两个寄存器 , 一个是基 址寄存器 , 另一个是 _限长寄存器 ___. 8. 联想寄存器 (相联存储器 ) 的最重要、最独到的特点是 _按内容并行查找 ___. 9. 在虚拟段式存储管理中 , 若逻辑地址的段内地址大于段表中该段的段长 , 则发生 __ 地址越界 __中断 . 10. 文件系统中若文件的物理结构采用顺序结构 , 则文件控制快 FCB 中关于文件的物 理位置应包括 ___ 首块地址和文件长度 _. 11. 在操作系统设计时确定资源分配算法 , 以消除发生死锁的任何可能性 , 这种解决死 锁的方法是 __死锁预防 __. 12. 选择对资源需求不同的作业进行合理搭配 , 并投入运行是由 _作业调度算法 ___来完 成的. 13. 实时系统应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 及时性和 ___可靠性 ___. 14. 磁带上的文件只能采用 _顺序 ______ 存取方式 . 15. 不让死锁发生的策略可以分成静态和动态的两种 , 死锁避免属于 __动态的 ___. 16. 在 UNIX 系统中 , 文件分成三类 , 即普通文件 , 目录文件和 ___特殊文件 __. 17. 在磁盘调度策略中有可能使 I/O 请求无限期等待的调度算法是 __最短寻道时间优先 18. 进程获得了除CPU 外的所有资源,一旦获得CPU 即可执行,这时进程处于—就绪 _ 状态 . 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实现CPU 与外部设备的并行工作,系统必须引入一通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硬件基础. 20. 操作系统为保证不经文件拥有者授权 , 任何其它用户不能使用该文件所提出的解决 措施是 ___文件保密 __. 21. 两个或两个以上程序在计算机系统中同处于开始和结束之间的状态 , 这就称为 __ 并发 ___. 33. 磁盘调度 34. 缓冲技术 36. 进程调度 37. 虚设备 39. 死锁预防 40. 临界资源 — 42. 交换技术 43. 互斥区 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也称为独立资源

数据结构考试题8

要求:所有的题目的解答均写在答题纸上,需写清楚题目的序号。每张答题纸都要写上姓名和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选择最准确的一项,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1. 数据结构是指。 A. 一种数据类型 B. 数据的存储结构 C. 一组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D. 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2. 以下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void fun(int n) { int i=1,s=0; while (i<=n) { s+=i+100; i++; } } A. O(n) B. O(n) C. O(nlog2n) D. O(log2n) 3. 在一个长度为n的有序顺序表中删除其中第一个元素值为x的元素时,在查找元素x时采用二分查找方法,此时删除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A. O(n) B. O(nlog2n) C. O(n2) D. O(n) 4. 若一个栈采用数组s[0..n-1]存放其元素,初始时栈顶指针为n,则以下元素x进栈的正确操作是。 A.top++;s[top]=x; B.s[top]=x;top++; C.top--;s[top]=x; B.s[top]=x;top--; 5. 设环形队列中数组的下标为0~N-1,其队头、队尾指针分别为front和rear(front 指向队列中队头元素的前一个位置,rear指向队尾元素的位置),则其元素个数为。 A. rear-front B. rear-front-1 C. (rear-front)%N+1 D. (rear-front+N)%N 6. 若用一个大小为6的数组来实现环形队列,队头指针front指向队列中队头元素的

自考02142《大数据结构导论》串讲笔记

第一概论 1.1 引言 两项基本任务:数据表示,数据处理 软件系统生存期:软件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编码,软件测试,软件维护 由一种逻辑结构和一组基本运算构成的整体是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模型,这种数学模型的建立,选择和实现是数据结构的核心问题。 机外表示------逻辑结构------存储结构 处理要求-----基本运算和运算-------算法 1.2 数据,逻辑结构和运算 数据:凡是能够被计算机存储,加工的对象通称为数据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在程序中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和处理。又称元素,顶点,结点,记录。 数据项:数据项组成数据元素,但通常不具有完整确定的实际意义,或不被当做一个整体对待。又称字段或域,是数据不可分割的最小标示单位。 1.2.2 数据的逻辑结构 逻辑关系:是指数据元素之间的关联方式,又称“邻接关系” 逻辑结构:数据元素之间逻辑关系的整体称为逻辑结构。即数据的组织形式。 四种基本逻辑结构: 1 集合:任何两个结点间没有逻辑关系,组织形式松散 2 线性结构:结点按逻辑关系依次排列成一条“锁链” 3 树形结构:具有分支,层次特性,形态像自然界中的树 4. 图状结构:各个结点按逻辑关系互相缠绕,任何两个结点都可以邻接。 注意点: 1.逻辑结构与数据元素本身的形式,容无关。 2.逻辑结构与数据元素的相对位置无关 3.逻辑结构与所含结点个数无关。 运算:运算是指在任何逻辑结构上施加的操作,即对逻辑结构的加工。 加工型运算:改变了原逻辑结构的“值”,如结点个数,结点容等。 引用型运算:不改变原逻辑结构个数和值,只从中提取某些信息作为运算的结果。 引用:查找,读取 加工:插入,删除,更新 同一逻辑结构S上的两个运算A和B, A的实现需要或可以利用B,而B的实现不需要利用A,则称A可以归约为B。 假如X是S上的一些运算的集合,Y是X的一个子集,使得X中每一运算都可以规约为Y中的一个或多个运算,而Y中任何运算不可规约为别的运算,则称Y中运算(相对于X)为基本运算。 将逻辑结构S和在S上的基本运算集X的整体(S,X)称为一个数据结构。数据结构包括逻辑结构和处理方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基础》第三章部分习题解

习题三 3.3如题图3.3所示,求电压u,如果独立电压源的均值增至原值的2倍,独立电流源的值降为原值的一半,电压u变为多少? Ω3 1 i A Ω 2 V1 图3.3 解:仅考虑电压源(电流源开路) Ω3 1 i Ω 2 V1 对节点a列写节点方程 (1/3+1/6) a u=1/3+10/6 所以 a u=4V 3 1 i+1=4 则1i=1A 1 u+4?2+(-1)+3?(-1)=0 则1u=-4V 仅考虑电流源(电压源短路) Ω3 1 i Ω 2

1i =3?2/3=2A i =4-21i =1A 2u +4?1-3?2-2?3=0 故 2u =8V 所以 u =1u +2u =4V 当电压源增至2倍时,电流源降为原来的一半时,V u u 8211-==' V u u 421 22==' ='∴u V u u 421-=' +' 3.4如题图3.4所示电路,N 为不含独立源的线性电路,已知当s u =12V ,s i =4A 时,u =0V ;当s u =-12V ,s i =-2A 时,u =-1V ;求当s u =9V ,s i =-1A 时的电压u 。 s u 图3.4 解:u =1k s u +2k s i 根据题意列方程有: 121k +42k =0 -121k -22k =-1 解之有: 1k =1/6 2k =-1/2 即 u =1/6s u -1/2s i 故当s u =9V ,s i =-1A 时,u =2V 3.5当开关s 位置在1时,I =40mA,s 在位置2时,I =-60mA ,求s 在位置3时,I =?

V 图3.5 解:当开关s 位置在2时,电路图可以看成下图的叠加 V 4 所以,I '=I =40mA I ''=k 1s u I =I '+I ''=40mA+k 1s u =-60mA 所以k 1s u =-100mA 同理,若s 在位置3 I =I '+I ''=40mA+k 2s u 2 3 4621-=-=∴ s s u u k 2s u =150mA 故 I =190mA 3.8 N 为不含独立源的线性电阻电路,输出电压u =1/2s u ;若数处端 接5Ω电阻,u =1/3s u 问:输出端接3Ω电阻时,u 与s u 的关系。 +- u 图3.8 解:根据戴维南定理,电路等效为电压源和电阻串连

数据库和应用串讲笔记(珍藏版)

数据库及其应用串讲笔记(珍藏版) 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 第一节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填空]数据管理技术与计算机硬件、软件和计算机的应用围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人工管理方式、文件系统方式和数据库系统方式等三个阶段。 [简答]数据库技术的特点: (1)数据结构化。 (2)数据共享。 (3)数据冗余小。 (4)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5)数据库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使用方便的用户接口。 (6)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 [简答]简述数据独立性的含义及其作用。 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数据结构之间的相互独立,是数据库系统努力追求的目标。数据独立性有两层含义,如果数据库物理结构改变时,不影响数据库的整体逻辑结构、用户的逻辑结构和应用程序,这样我们就认为数据库达到了“物理数据独立性”;如果在整体逻辑结构改变时,不影响用户的逻辑结构及应用程序,那么我们就认为数据库达到了“逻辑数据独立性”。 [选择]数据库的基本术语: 数据库: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的、有组织的、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系统: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实际上是指采用了数据库技术后的整个计算机系统。 [简答]DBMS是数据库系统中专门用来管理数据的软件,它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记为OS)之间,是用户使用数据库的接口,为用户提供了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和各种数据控制。 [填空]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主要有关系型、层次型、网状型和面向对象型等。 第二节数据描述 [填空]联系是指实体之间的关系。与一个联系有关的实体集的个数,称为联系的元数。 [选择、填空]二元联系的三种类型: (1)一对一联系(简记为1∶1) 对于不同型实体集A和B,如果A中的一个实体最多只与B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则称A和B两实体为1∶1联系。例如,一夫一妻制社会中,“丈夫”与“妻子”两实体集之间为1∶1联系。 (2)一对多联系(简记为1∶n) 如果实体集A中至少有一个实体与实体集B中多于一个的实体有联系(可以是零个、一个或多个),则称A对B为1∶n联系。例如,“母亲”和“子女”

北京大学1997硕士入学数据结构试题

北京大学1997硕士入学数据结构试题 1 (16分) 填空 ① 设只包含要根结点的二叉树的高度为0,则高度为k的二叉树的最大结点数 为,最小结点数为。 ② 某二叉树结点的对称序序列为A,B,C,D,E,F,G,后序序列为B,D,C,A,F,G,E,则该二叉树结点的前序序列为,该二叉树对应的树林包括棵树。 ③ 求具有最小带权外部路径长度的扩充二叉树的算法称为算法,对于给出的一组权W={10,12,16,21,30},通过该算法求出的扩充二叉树的带权外部路径长度为。 ④ 设有关键码序列(Q,H,C,Y,Q,A,M,S,R,D,F,X),要按照关键码值递增的次序进行排序,若采用初始步长为4的Shell排序法,则一趟扫描的结果是;若采用以第一个元素为分界元素的快速排序法,则一趟扫描的结果是。 2 (10分) 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 什么是抽象数据类型?试举一例说明之。 ② 什么是广义表?请简述广义表与线性表的主要区别。 3 (6分) 给定关键码序列(26,25,20,33,21,24,45,204,42,38,29,31),要用散列法进行存储,规定负载因子a=0.6。 ① 请给出除余法的散列函数。 ② 用开地址线性探查法解决碰撞,请画出插入所有的关键码后得到的散列表,并指出发生碰撞的次数。 4 (6分) 本题要求在检索各结点的概率不相等的条件下构造最佳二叉排序树。给出关键码集合 { B, E, H} key1 key2 key3

以及权的序列 ( 9 4 5 8 6 1 3) p1 p2 p3 q0 q1 q2 q3 请构造最佳二叉排序树。 5 (12分) ① 请画出往图1的5阶B-树中插入一个关键码390后得到的B-树,以及再删除关键码150后得到的B-树。 ② 包括n个关键码的m阶B-树在一次检索中最多涉及多少个结点?(要求写出推导过程) 图1 题5图 6 (10分) 如图2所示是一棵正在进行插入运算的AVL树,关键码70的插入使它失去了平衡,按照AVL树的插入方法,需要对它的结构进行调整以恢复平衡。 ①请画出调整后的AVL树。 ②假设AVL树用llink-rlink法存储,T是指向根结点的指针、请用PASCAL(或C)语句表示出这个高速的过程。 (说明:不必写出完整的程序,只需用几个语句表示出在本题所给的具体情况下调整过程中指针的变化。在调整过程中还有两个指针变量p和q可以使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教数字逻辑电路模拟题资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教数字逻辑电路模拟 题

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30分) 1 、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 [ ] 。 A ( 3.1 ) H B ( 3.1 ) D C (3.1) O D (11.1) B 2 、( 35.7 ) D 的余 3BCD 是 [ ] 。 A 00110101.0111 B 00111000.1010 C 00111000.0111 D 01101000.1010 3 、与非门的输出完成 F= , 则多余输入端 [ ] 。 A 全部接高电平 B 只需一个接高电平即可 C 全部接地电平 D 只需一个接地即可 4 、逻辑函数 F= + B 的最小项标准式为 [ ] 。 A F= B F= C F= D F= 5 、与 AB + AC +相等的表达式为 [ ] 。 A C B C + C D A + 6 、函数 F=(A + C)(B +) 的反函数是 [ ] 。 A G=( + B) ·+· B G=A + C + B · C G=(A +) · C + B · D G=(A ) ·+ (B+ ) 7 、逻辑函数的逻辑相邻项是 [ ] 。 A A C B A C B D D ABC

8 、已知输入 A 、 B 和输出 F 的波形如图所示, 其 F 与 AB 的逻辑关系为 [ ] 。 A 与非 B 或非 C 异或 D 同或 9 、下列逻辑部件属于时序电路的是 [ ] 。 A 译码器 B 触发器 C 全加器 D 移位寄存器 10 、数据选择器的功能是 [ ] 。 A 将一路输入送至多路输出 B 将输入二进制代码转换为特定信息输出 C 从多路输入选择一路输出 D 考虑低位进位的加法 11 、逻辑函数用卡诺图化简时,八个逻辑相邻项合并可消去 [ ] 。 A 一个变量 B 二个变量 C 三个变量 D 四个变量 12 、 JK 触发器从 0 1, 则激励端 J 、 K 的取值为 [ ] 。 A JK=1X B JK=X0 C JK=X1 D JK=0X 13 、移位寄存器的现态为 0110 ,经过左移一位后,其次态为 [ ] 。 A 0110 或 1011 B 1011 或 1010 C 0110 或 1110 D 1101 或 1100 14 、 4 级触发器组成计数器,组成 13 进制计数器,其无效的状态数为 [ ] 。 A 3 个 B 4 个 C 13 个 D 16 个 15 、 N 级触发器组成环形计数器,其进位模为 [ ] 。 A N B 2N C D 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 格雷码的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 。 2. F= =________________ 。

自考02142《数据结构导论》串讲笔记

第一张概论 1.1 引言 两项基本任务:数据表示,数据处理 软件系统生存期:软件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编码,软件测试,软件维护 由一种逻辑结构和一组基本运算构成的整体是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模型,这种数学模型的建立,选择和实现是数据结构的核心问题。 机外表示------逻辑结构------存储结构 处理要求-----基本运算和运算-------算法 1.2 数据,逻辑结构和运算 数据:凡是能够被计算机存储,加工的对象通称为数据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在程序中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和处理。又称元素,顶点,结点,记录。 数据项:数据项组成数据元素,但通常不具有完整确定的实际意义,或不被当做一个整体对待。又称字段或域,是数据不可分割的最小标示单位。 1.2.2数据的逻辑结构 逻辑关系:是指数据元素之间的关联方式,又称“邻接关系” 逻辑结构:数据元素之间逻辑关系的整体称为逻辑结构。即数据的组织形式。 四种基本逻辑结构: 1 集合:任何两个结点间没有逻辑关系,组织形式松散 2 线性结构:结点按逻辑关系依次排列成一条“锁链” 3 树形结构:具有分支,层次特性,形态像自然界中的树 4. 图状结构:各个结点按逻辑关系互相缠绕,任何两个结点都可以邻接。 注意点: 1.逻辑结构与数据元素本身的形式,内容无关。 2.逻辑结构与数据元素的相对位置无关 3.逻辑结构与所含结点个数无关。 运算:运算是指在任何逻辑结构上施加的操作,即对逻辑结构的加工。 加工型运算:改变了原逻辑结构的“值”,如结点个数,结点内容等。 引用型运算:不改变原逻辑结构个数和值,只从中提取某些信息作为运算的结果。 引用:查找,读取 加工:插入,删除,更新 同一逻辑结构S上的两个运算A和B, A的实现需要或可以利用B,而B的实现不需要利用A,则称A可以归约为B。 假如X是S上的一些运算的集合,Y是X的一个子集,使得X中每一运算都可以规约为Y中的一个或多个运算,而Y中任何运算不可规约为别的运算,则称Y中运算(相对于X)为基本运算。 将逻辑结构S和在S上的基本运算集X的整体(S,X)称为一个数据结构。数据结构包括逻辑结构和处理方式。

北大2015年秋季学期数据结构课程作业

2015年秋季学期《数据结构》课程作业 一. 单选题,每空有一个正确选择,请将正确的选择填在题号前边。(每空1分,共30分) 1.鼓励独立完成作业,严惩抄袭!数据的逻辑结构被形式地定义为B=(K,R),其中K 是 ____C__的有限集合,R是K上的___H___的有限集合。(第一章) a 存储 b 数据操作c数据元素d操作 e逻辑结构 f 映象 g算法h关系 2.以下关于算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B _________。(第一章) a 一个算法应包含有限个步骤 b算法越简单越好 c算法中的所有操作都可以通过已经实现的基本操作运算有限次实现之 d算法中的每个步骤都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成 3.设某数据结构的二元组形式表示为A=(D,R),D={01,02,03,04,05,06,07,08,09},R={r},r={<01,02>,<01,03>,<01,04>,<02,05>,<02,06>,<03, 07>,<03,08>,<03,09>},则数据结构A是______B________。(第一章) a 线性结构 b 树型结构 c 物理结构 d 图型结构 4.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为___C___(第一章) int sum=0; for(i=0; i

自考02142《数据结构导论》串讲笔记

: 第一张概论 引言 两项基本任务:数据表示,数据处理 软件系统生存期:软件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编码,软件测试,软件维护 由一种逻辑结构和一组基本运算构成的整体是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模型,这种数学模型的建立,选择和实现是数据结构的核心问题。 机外表示------逻辑结构------存储结构 ~ 处理要求-----基本运算和运算-------算法 数据,逻辑结构和运算 数据:凡是能够被计算机存储,加工的对象通称为数据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在程序中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和处理。又称元素,顶点,结点,记录。 数据项:数据项组成数据元素,但通常不具有完整确定的实际意义,或不被当做一个整体对待。又称字段或域,是数据不可分割的最小标示单位。 — 1.2.2 数据的逻辑结构 逻辑关系:是指数据元素之间的关联方式,又称“邻接关系” 逻辑结构:数据元素之间逻辑关系的整体称为逻辑结构。即数据的组织形式。 四种基本逻辑结构: 1 集合:任何两个结点间没有逻辑关系,组织形式松散 2 线性结构:结点按逻辑关系依次排列成一条“锁链” 3 树形结构:具有分支,层次特性,形态像自然界中的树 { 4. 图状结构:各个结点按逻辑关系互相缠绕,任何两个结点都可以邻接。 注意点: 1.逻辑结构与数据元素本身的形式,内容无关。 2.逻辑结构与数据元素的相对位置无关 3.逻辑结构与所含结点个数无关。 运算:运算是指在任何逻辑结构上施加的操作,即对逻辑结构的加工。 。 加工型运算:改变了原逻辑结构的“值”,如结点个数,结点内容等。 引用型运算:不改变原逻辑结构个数和值,只从中提取某些信息作为运算的结果。 引用:查找,读取 加工:插入,删除,更新 同一逻辑结构S上的两个运算A和B, A的实现需要或可以利用B,而B的实现不需要利用A,则称A可以归约为B。

(完整word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论与编码理论讲义

《信息论》 讲义 204教研室 2005年11月

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离散信源及其信息测度第三章离散信道及其信道容量第四章无失真信源编码 第五章有噪信道编码

第一章 绪论 信息论——人们在长期通信工程的实践中,由通信技术与概率论、随机过程和数理统计相结合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奠基人——香农 1948年发表了著名的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为信息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1.1 信息的概念 人类离不开信息,信息的接收、传递、处理和利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 如:“结绳记事”、“烽火告警”,信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什么是信息?——信息论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 信息与“消息”、“情报”、“知识”、“情况”等的区别: “情报”——人们对于某个特定对象所见、所闻、所理解而产生的知识。是一类特定的信息。 “知识”——人们根据某种目的,从自然界收集得来的数据中,整理、概括、提取得到的有价值的、人们所需的信息。是一种具有普遍和概括性质的高层次的信息。 “消息”——以文字、符号、数据、语言、音符、图片、图像等能够被人们感觉器官所感知的形式,表达客观物质运动和主观思维活动的状态。 消息包含信息,是信息的载体。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信号”——消息的运载工具。 香农从研究通信系统传输的实质出发,对信息作了科学的定义,并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描述。 收信者: 收到消息前,发送者发送的消息——1、描述的是何种事物运动状态的具体消息;2、描述的是这种消息还是那种消息;3、若存在干扰,所得消息是否正确与可靠。 存在“不知”、“不确定”或“疑问” 收到消息后,知道消息的具体内容,原先的“不知”、“不确定”或“疑问”消除或部分消除了。 消息传递过程——从不知到知的过程;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过程;从不确定到部分确定或全部确定的过程。 通信过程——消除不确定性的过程。 不确定性的消除,就获得了信息。 若原先不确定性全部消除了,就获得了全部的消息;若消除了部分不确定性,就获得了部分信息;若原先不确定性没有任何消除,就没有获得任何消息。 信息——事物运动状态或存在方式的不确定性的描述。 通信的结果——消除或部分消除不确定性而获得信息。 信息如何测度? 信息量与不确定性消除的程度有关。消除了多少不确定性,就获得了多少信息量。 不确定性——随机性——概率论与随机过程。 样本空间——所有可能选择的消息的集合。 概率空间——样本空间和它的概率测度。],[P X

北大PKU 慕课 EDX 数据结构与算法 第七章图 quiz答案与解析

第七章树

PROBLEM 2 (1/1 分) 一个深度为h的满k叉树,最多有多少个结点?(独根树深度为0)There is a full k-ary tree, whose depth is h. How many nodes can it have at most? (The depth of a tree, which only has a root node, is 0.) k^(h-1) k^h (k^(h+1)-1)/(k-1) (k^(h+1)-1)/(k-1) - 正确 (k^h-1)/(k-1) Explanation 层数---节点数 number of levels---number of nodes 0---1 1---k 2---k^2 3---k^3 .... h---k^h 所以答案是: so, the answer is: 1+k+k^2+k^3+...+k^h = (k^(h+1)-1)/(k-1)

PROBLEM 3 (1/1 分) 2-3树是一种特殊的树,它满足两个条件: (1)每个内部结点有两个或三个子结点;(2)所有的叶结点到根的路径长度相同; 如果一棵2-3树有9个叶结点,那么它可能有_________个非叶结点。(多项) 2-3 tree is a special kind of tree, it satisfy: (1)Every internal node has 2 or 3 child nodes. (2)All the leaf nodes have the same length of the path to the root node. If a 2-3 tree has 9 leaf nodes, then it may have __________ non-leaf nodes.(There are more than one correct answers) 4, 7, - 正确 4 5 6 7 Explanation 倒数第二层若是3个结点,深度为2,加上根结点,一共4个非叶子结点。 倒数第二层若是4个结点,深度为3,倒数第三层(第二层)有2个结点,一共4+2+1=7个非叶子结点。 If the second level from the bottom has 3 nodes, the depth of tree will be 2, and the tree will has 4 non-leaf nodes, including the root node. If the second level from the bottom has 4 nodes, the depth of tree will be 3, the third level from the bottom will has 2 nodes, and the tree will has 4+2+1=7 non-leaf nodes

数据结构导论

数据结构导论复习大纲 第1章概论 一、程序设计的实质(计算机专业人员必须完成的两项基本任务): 数据表示:机外表示->逻辑结构->存储结构 数据处理:处理要求->基本运算和运算->算法 数据表示和数据处理是密切相关的,数据处理方式总是与数据的某种表示形式相联系。 二、“数据”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即数据、数据元素和数据项。 凡能被计算机存储、加工的对象通称为数据。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又被称为元素、结点、顶点或记录。 数据项是数据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 三、数据的逻辑结构 数据的逻辑结构就是数据的组织形式。所谓逻辑关系是指数据元素之间的关联方式或称“邻接关系”。 通常有集合、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状结构。 *逻辑结构与数据元素本身的形式、内容、相对位置、结点个数无关 四、运算是指在任何逻辑结构上施加的操作,即对逻辑结构的加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 1. 加工型运算:插入、删除、更新 2. 引用型运算:读取、查找 五、存储实现的基本目标是建立数据的机内表示。数据的机内表示称为数据的存储结构。包括三个主要部分: 1. 存储结点。每个结点存放一个数据元素 2. 数据元素之间关联方式的表示,也就是逻辑结构的机内表示 3. 附加设施。 存储结构的主要部分是数据元素之间关联方式的表示。由于每个存储结点存放一个数据元素,数据元素之间的关联方式便由存储结点之间的关联方式间接地表达。通常有四种基本存储方式: 1. 顺序存储方式 2. 链式存储方式 3. 索引存储方式 4. 散列存储方式 六、运算实现 运算的实现是指一个完成该运算功能的程序。运算实现的核心是算法设计。 算法分为三类: (1)运行终止的程序 (2)伪语言算法 (3)非形式算法 七、算法质量的评价: (1)正确性:算法应能正确地实现预定的功能 (2)易读性:算法应易于阅读和理解。 (3)健壮性: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算法能适当地做出反应或进行处理 (4)高效性:达到所需要的时空性能。 算法在所有输入下的计算量的最大值称为算法的最坏情况时间复杂性或最坏情况时间复杂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试卷资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试卷 考试时间120 分钟试卷编号参考答案 班级学号姓名任课老师姓名 请按下述要求正确答题: 1. 在试卷指定位置上正确写入你的班级、学号、姓名和任课老师姓名。 2.全部试卷共 11 页。试卷必须交回,否则以零分计。 3.试题解答必须写在试卷上,若试卷上写不下可以写在试卷的背面,写在草稿纸上的解答一律无效。 4.本试卷的试题共有五道大题,需要全部解答。 5.解答前务必阅读清楚题意,及解答要求,否则导致不能正确评分概由自己负责。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访管指令所引起的中断属于( C )中断。 A.外中断B.I/O中断C.软中断D.程序中断2.资源静态分配法破坏了死锁产生的(B)条件来预防死锁的发生。 A.互斥控制B.保持和等待 C.不可剥夺控制D.循环等待 3.虚拟存储的基础是程序局部性理论,它的基本含义是( B )。 A.代码的顺序执行B.程序执行时对内存访问的不均匀性 C.变量的连续访问D.指令的局部性 4.关于SPOOLING系统(D)的描述是错误的。 A.不需要独占设备 B.加快了作业执行的速度 C.使独占设备变成了共享设备

D.利用了处理器与通道并行工作的能力 5.设系统中有m个同类资源数,n为系统中的并发进程数,当n个进程共享m个互斥资源时,每个进程的最大需求数是w,试问下列情况下系统会死锁的是(D)。 A.m=4,n=3,w=2 B.m=2,n=2,w=1 C.m=5,n=2,w=3 D.m=4,n=3,w=3 6.文件系统中实现按名存取的功能是通过查找(B)来实现的。 A.磁盘空间B.文件目录C.磁盘控制器D.位示图7.下面的叙述中,(D)不是设备管理中引入缓冲机制的主要原因。 A.缓和CPU和I/O设备间的速度不匹配问题 B.减少对CPU的中断频率和放宽对CPU响应时间的限制 C.提高CPU和I/O设备间的并行性 D.节省系统内存 8.下列操作系统强调交互性的系统是(B)。 A.批处理系统B.分时系统C.实时系统D.网络操作系统 9.响应比高者优先作业调度算法是通过计算时间和(D)来实现的。 A.输入时间B.完成时间C.周转时间D.等待时间10.在可变分区管理方案中,若采用“最佳适应”分配算法,通常将空闲区按(A )排列。 A.容量递增B.容量递减C.地址递增D.地址递减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15分) 1.把作业装入内存时完成地址变换的方式称静态地址再定位,而在作业执行期间(访问到指令或数据)才进行地址变换的方式称为动态地址再定位。 2.死锁产生的四个必要条件是互斥执行、保持和等待、不可剥夺和循环等待。

北京大学各院系课程设置一览

北京大学各院系课程设置一览 前言 很多同学希望了解在北京大学各院系的某个年级要学习哪些课程,但又不容易查到课程表。本日志充当搬运工作用,将各院系开设课程列于下方,以备查询。 查询前必读 注释: ※在课程名称后标注含义如下: 标注(必)表示此课程为专业必修课,是获得学士学位必须通过的课程; 标注(限)表示此课程为专业任选课(原称专业限选课),各院系规定需在所有专业任选课中选修足够的学分(通常为30~40)以获取学士学位; 标注(通)表示此课程为通选课,非本院系本科生可选修此类课程,并计入通选课所需总学分;通选课无年级限制; 标注(公)表示此课程为全校任选课(原称公共任选课),此类课程不与学位挂钩,公选课无年级限制。 标注(体)表示此课程为体育课,每名学生必须且仅能选修4.0学分体育课;男生必须选修“太极拳”,女生必须选修“健美操”。 ※实际上,多数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也没有年级限制。对应的年级是“培养方案”推荐的修该门课程的适当年级。 ※不开设任何专业必修课的院系为研究生院或其他不招收本科生的部门,如马克思主义学院、武装部等。 ※由于在某些院系下有不同专业方向,标注为必修课的课程可能并不对于所有学生均为必修(如外国语学院的各个语种分支)。相关信息请咨询相应院系教务。 ※多数课程可以跨院系选修,但可能需缴纳额外学费。 ※院系编号为学号中表示院系字段的数字,因院系调整原因,编号并不连续。“系”可能为院级单位,具体以相应主页标示为准。 ※课程名称后标注数字表示学分。一般情况下,对于非实验课及非习题课,每学分表示平均每周有一节50分钟时长课程,16-18周。 ※院系设置的课程不一定由本院系开设。 ※医学部课程仅包含在本部的课程内容。 ※本一览表不包括政治课、军事理论课、英语课、文科计算机基础、辅修及双学位课程。※本一览表不提供上课地点及主讲教师信息,请与相应院系教务联系。 001 数学科学学院 https://www.360docs.net/doc/6e37451.html,/ 一年级秋季学期 数学分析(I)(必)5.0 数学分析(I)习题(必)0.0 高等代数(I)(必)5.0 高等代数(I)习题(必)0.0 几何学(必)5.0 几何学习题(必)0.0 一年级春季学期 数学分析(II)(必)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