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风速的测定

矿井风速的测定
矿井风速的测定

授课时间

课时分配

总课时 2 课时练习 1 课时

讲授 1 课时考核(总结)课时

教学目的与

教学要求1.使学员掌握机械翼式风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2.使学员熟悉机械翼式风表的测风方法及步

骤。

教学重点机械翼式风表的测风方法及步骤教学难点机械翼式风表的测风方法及步骤工具仪表

设备材料

机械翼式风表

附图

课后回忆1.学员操作认真,学习积极。

2.劳动纪律较好。

课题三:矿井风速的测定

Ⅰ、组织教学:

1、清点人数,填写教学日志。

2、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3、强调课堂纪律,注意听讲,细心操作。

Ⅱ、入门指导:

一、复习旧课:

风速对矿井生产有哪些影响?

二、讲授新课:

课题三:矿井风速的测定

风速检测是煤矿通风管理的重要一环,学会用风表测定风速和计算风量是学员掌握的必备内容。

《规程》规定:矿井必须建立测风制度,每10天进行一次全面测风。对采掘工作面和其它用风地点,应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测风,每次测风结果应记录并写在测风地点的记录牌上。

一)、概念

单位时间内通过井巷断面的空气体积叫做风量,它等于井巷的断面积与通过井巷的平均风速的乘积。因此,测量风量时必然测定风速。风速和风量测定是矿井通风测定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矿井通风管理中的基础性工作。

二)、测风仪表

测量井巷风速的仪表叫风表,又称风速计。目前,煤矿中常用的风表按结构和原理不同可分为机械式、热效式、电子叶轮式和超声波式等几种。

机械式风表是目前煤矿使用最广泛的风表。它全部采用机械结构,多用于测量平均风速,也可以用于点风速的测定。按其感受风力部件的形状不同,又分为叶轮式和杯式两种,其中,杯式主要用于气象部门,也可用于煤矿井下;叶轮式在煤矿中应用广泛,是本节介绍的重点。

1、机械翼式风表的特点

优点:体积小,重量轻,可测平均风速

缺点:精度低,不能直接指示风速,不能自动化遥测,不能测微风

2、机械翼式风表的校正

由于风表本身的构造和其他因素影响(如机件的损坏和锈蚀、检修质量等原因)。翼轮的转速(通常称为表速)不能如实反

映出真实的风速,因此必须进行校正。根据风表校正仪(专门用来校正风表的一种仪器)得出的数据,将表速与真风速之间的关系记载于风表的校正图表上(如图1所示),每只风表出厂前或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都必须进行校正,并绘制出图表,以备测风时使用。

从图1可以看出,—般风速在0.2~0.3m/s以上时,表速与真风速呈线性关系,故风表校正曲线也可以用下式来表示:

v

真=a+bv

图1 风表校正曲线

3、机械翼式风表的测风方法及步骤

空气在井巷中流动时,风速在巷道断面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一般来说,位于巷道轴心部分的风速最大,靠近巷道周壁部分的风速最小,通常所谓巷道内的风速都是指平均风速v

均。

平均风速v

均与最大风速v

的比值叫做巷道的风速分布系数

(速度场系数),用K

表示,其值与井巷粗糙程度有关,巷道周

壁越光滑,K

就越大,即断面上的风速分布越均匀。

1)、测风地点

井下测风要在测风站内进行,为了准确、全面的测定风速、风量,每个矿井都必须建立完善的测风制度和分布合理的固定测风站。对测风站的要求如下:

(1)应在矿井的总进风、总回风,各水平、各翼的总进风、总回风,各采区和各用风地点的进、回风巷中设置测风站,但要避免重复设置。

(2)测风站应设在平直的巷道中,其前后各10m范围内不得有风流分叉、断面变化、障碍物和拐弯等局部阻力。

(3)若测风站位于巷道断面不规整处,其四壁应用其它材料衬壁呈固定形状断面,长度不得小于4m。

(4)采煤工作面不设固定的测风站,但必须随工作面的推进选择支护完好、前后无局部阻力物的断面上测风。

(5)测风站内应悬挂测风记录板(牌),记录板上写明测风站的断面积、平均风速、风量、空气温度、大气压力、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测定日期以及测定人等项目。

2)、测风方法

(1)按风表在井巷中的移动方式划分为线路法和分格定点法两种。

线路法风表沿预定路线均匀移动,1min内走完全部路程。如图2所示:

图2 线路法测风

分格定点法将整个井巷断面划分为若干大致相等的方格,

使风表在每格内停留相等的时间。1min内测完全部方格。如图3

所示:

图3 分格定点法测风

(2)按测风员的工作姿势 (测风员和井巷及风流的相对位

置关系)划分为迎面法和侧身法两种。

迎面法测风员面向风流方向,手持风表,将手臂向正前方伸直进行测风。此时因测风人员立于巷道中间,阻挡了风流前进,降低了风表测得的风速。取校正系数K=1.14

侧身法测风人员背向巷道壁站立,手持风表,将手臂向风流垂直方向伸直进行测风。用侧身法测风时,测风人员立于巷道内减少了通风断面,从而增大了风速,需对测风结果进行校正,其校正系数K按下式计算,即

K=(S-0.4)/S

式中 K—测风校正系数;

S—测风站的断面积,m2;

0.4—测风人员阻挡风流的断面积,m2。

3)、机械翼式风表的测风步骤

(1)根据风速的高低选用相应量程的风表。

(2)测风时先将风表指针回零位,使风表迎着风流,并与风流方向垂直,不得歪斜

(3)待翼轮转动正常后,同时打开计时器的开关和秒表,在1min时间内要使风表按路线法均匀的走完全断面,然后同时关闭秒表和风表;

(4)读取风表和秒表的指针指示数n、t

(5)计算表速v

表:v

=n / t=n / 60 m/s

(6)根据风表校正曲线或下式计算真风速v

真:v

=a+bv

m/s

(7)计算平均风速v

均:v

=K v

,m/s

(8)计算通过巷道的风量Q:Q=S v

,m3/s

4、机械翼式风表测风注意事项

(1)风表度盘一侧背向风流,即测风员能看到度盘;否则,风表指针会发生倒转。

(2)风表不能距人体太近,否则会引起较大的误差。

(3)风表在测量路线上移动时,速度一定要均匀。

(4)叶轮式风表一定要与风流方向垂直,在倾斜巷道测风时,更应注意。

(5)在同一断面测风次数不应少于3次,三次测量的结果最大误差不应超过5%。

(6)风表的量程和测定的风速相适应。当风速大于10m/s时,应选用高速风表;当风速为0.5~10m/s时,应选用中速风表;

当风速小于0.5m/s时,应选用低速风表。

(7)为减少测量误差,一般要求在1分钟内,刚好使风表从移动路线的起点到终点。

三)、练习

请二至三位学员按照本次课的内容模拟练习用风表测风。对学员的操作进行点评。

Ⅲ、巡回指导:

1、指导学员正确选择测风地点。

2、指导学员正确选择测风方法。

3、指导学员正确计算风速。

Ⅳ、结束指导:

1、总结学员技能操作掌握情况。

2、纠正操作中存在的错误。

温度和风速测量方法总结

第一章风速测量 1.1风速测量 风是空气流动时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空气流动有上下流动和左右流动,上下流动为垂直运动,也叫对流;左右流动为水平运动,也就是风。风是一个矢量,用风向和风速表示。地面风指离地平面10─12米高的风。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一般用16个方位或360°表示。以360°表示时,由北起按顺时针方向度量。风速指单位时间内空气的水平位移,常以米/秒、公里/小时、海里/小时表示。 1.2 风杯风速计 风杯风速计是最常见的一种风速计。转杯式风速计最早由英国鲁宾孙发明,当时是四杯,后来改用三杯。它由3个互成120°固定在支架上的抛物锥空杯组成感应部分,空杯的凹面都顺向一个方向。整个感应部分安装在一根垂直旋转轴上,在风力的作用下,风杯绕轴以正比于风速的转速旋转。转速可以用电触点、测速发电机或光电计数器等记录。 图1.1 风杯风速计

1.3 叶轮风速仪 风速计的叶轮式探头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把转动转换成电信号,先经过一个临近感应开头,对叶轮的转动进行“计数” 并产生一个脉冲系列,再经检测仪转换处理,即可得到转速值。 法国KIKO叶轮风速仪工作原理如图1.2所示。叶轮的轴杆启动内含八个电磁极的原型磁铁,置于磁铁旁的双霍尔传感器感测到侧场中电磁极的转变信号。传感器的信号转换为电子频率且和风速成正比,并感测旋转方向。 图1.2 KIMO原理 1.4 热线风速计 一根被电流加热的金属丝,流动的空气使它散热,利用散热速率和风速的平方根成线性关系,再通过电子线路线性化(以便于刻度和读数),即可制成热线风速计。 金属丝通常用铂、铑、钨等熔点高、延展性好的金属制成。常用的丝直径为5μm,长为2 mm;最小的探头直径仅1μm,长为0.2 mm。根据不同的用途,热线探头还做成双丝、三丝、斜丝及V形、X形等。为了增加强度,有时用金属膜代替金属丝,通常在一热绝缘的基体上喷镀一层薄金属膜,称为热膜探头。热线探头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校准。静态校准是在专门的标准风洞里进行的,测量流速与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并画成标准曲线;动态校准是在已知的脉动流场中进行的,或在风速仪加热电路中加上一脉动电信号,校验热线风速仪的频率响应,若频率响应不佳可用相应的补偿线路加以改善。 0至100m/s的流速测量范围可以分为三个区段:低速:0至5m/s;中速:

AQ1028-2006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

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 AQ1028-2006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采用井工方式开采的煤矿的基本通风技术条件。本标准适用于全国井工开采的煤矿包括新建和改、扩建矿井。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包含的部分条款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成为本标准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煤矿安全规程》2004年版GB 50215--2005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 矿井通风向矿井连续输送新鲜空气供给人员呼吸稀释并排出有害气体和浮尘改善井下气候条件的作业。3.2 矿井通风系统矿井通风方式、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矿井通风网络和通风设施的总称。3.3 矿井通风方式指矿井进风井和出风井的布置方式。3.4 矿井通风方法指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3.5 矿井通风网络通风系统中表示风道分支连接形式和风流方向的结构系统习惯称风网。3.6 中央并列式通风进风井和出风井并列位于井田走向中央的通风方式。 3.7 中央分列式通风又称中央边界式通风进风井位于井田走向的中央出风井位于井田沿边界走向中部的通风方式。3.8 对角式通风进风井位于井田中央出风井位于两翼或出风井位于井田中央进风井位于两翼的通风方式。2 3.9 混合式通风井田中央和两翼边界均有进、出风井的通风方式。 3.10 主要通风机安装在地面的向全矿井、一翼或一个分区供风的通风机。 3.11 局部通风机向井下局部地点供风

的通风机。 3.12 辅助通风机某分区通风阻力过大主要通风机不能供给足够风量时为了增加风量而在该分区使用的通风机。 3.13 通风机工况点通风机个体特性曲线与矿井风阻特性曲线在同一坐标图上的交点。 3.14 矿井空气来自地面的新鲜空气和井下产生的有害气体及浮尘的混合体。3.15 矿井气候条件矿井空气温度、湿度、大气压力和风速等反映的综合状态。 3.16 风量单位时间内流过井巷或风筒的风流体积。 3.17 矿井有效风量送到采掘工作面、硐室和其他用风地点的风量之总称。 3.18 矿井有效风量率矿井有效风量占矿井总进风量的百分数。 3.19 需风量矿井生产过程中为供人员呼吸稀释和排出有害气体、浮尘创造良好气候条件所需要的风量。 3.20 机械通风利用通风机产生的风压对矿井和井巷进行通风的方法。 3.21 自然通风利用自然风压对矿井或井巷进行通风的方法。 3.22 局部通风利用局部通风机或主要通风机产生的风压对局部地点进行通风的方法。 3.23 全风压通风 3 利用矿井主要通风机产生的风压和通风设施向采、掘工作面和硐室等用风地点供风的通风方法。 3.24 扩散通风利用空气中分子的自然扩散运动对局部地点进行通风的方式。 3.25 通风机附属装置用以引导风流、降低矿井通风点阻力提高主要通风机的有效静压、保护主要通风机免受爆炸冲击波的破坏实现灾变时期矿井反风的主要通风机的配套装置。 3.26 分区通风井下各用风地点的回风直接进入采区回风巷或总回风巷的通风方式。 3.27 串联通风井下用风地点的回风再次进入其他用风地点的通风方式。 3.28 压入式通风通风机向井下或风

三种风速仪及其原理

三种风速测量仪及其工作原理 1.热式风速仪 将流速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一种测速仪器,也可测量流体温度或密度。其原理是,将一根通电加热的细金属丝(称热线)置于气流中,热线在气流中的散热量与流速有关,而散热量导致热线温度变化而引起电阻变化,流速信号即转变成电信号。它有两种工作模式:①恒流式。通过热线的电流保持不变,温度变化时,热线电阻改变,因而两端电压变化,由此测量流速;②恒温式。热线的温度保持不变,如保持150℃,根据所需施加的电流可度量流速。恒温式比恒流式应用更广泛。 热线长度一般在0.5~2毫米范围,直径在1~10微米范围,材料为铂、钨或铂铑合金等。若以一片很薄(厚度小于0.1微米)的金属膜代替金属丝,即为热膜风速仪,功能与热丝相似,但多用于测量液体流速。热线除普通的单线式外,还可以是组合的双线式或三线式,用以测量各个方向的速度分量。从热线输出的电信号,经放大、补偿和数字化后输入计算机,可提高测量精度,自动完成数据后处理过程,扩大测速功能,如同时完成瞬时值和时均值、合速度和分速度、湍流度和其他湍流参数的测量。热线风速仪[1]与皮托管相比,具有探头体积小,对流场干扰小;响应快,能测量非定常流速;能测量很低速(如低达0.3米/秒)等优点。 当在湍流中使用热敏式探头时,来自各个方向的气流同时冲击热元件,从而会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在湍流中测量时,热敏式风速仪流速传感器的示值往往高于转轮式探头。以上现象可以在管道测量过程中观察到。根据管理管道紊流的不同设计,甚至在低速时也会出现。因此,风速仪测量过程应在管道的直线部分进行。直线部分的起点应至少在测量点前10×D(D=管道直径,单位为CM)外;终点至少在测量点后4×D处。流体截面不得有任何遮挡(棱角,重悬,物等)。 2.叶轮风速仪 风速计的叶轮式探头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把转动转换成电信号,先经过一个临近感应开头,对叶轮的转动进行“计数” 并产生一个脉冲系列,再经检测仪转换处理,即可得到转速值。风速仪的大口径探头(60mm,100mm)适合于测量中、小流速的紊流(如在管道出口)。风速计的小口径探头更适于测量管道横截面积大于探头横截面积100倍以上的气流。 3.皮托管风速仪 18世纪为法国物理学家H.皮托发明。最简单的皮托管有一根端部带有小孔的金属细管为导压管,正对流束方向测出流体的总压力;另在金属细管前面附近的主管道壁上再引出一根导压管,测得静压力。差压计与两导压管相连,测出的压力即为动压力。根据伯努利定理,动压力与流速的平方成正比。因此用皮托管可测出流体的流速。在结构上进行改进后即成为组合式皮托管,即皮托-静压管。它是一根弯成直角的双层管。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封口,在外套管周围有若干小孔。测量时,将此套管插入被测管道中间。内套管的管口正对流束方向,外套管周围小孔的孔口恰与流束方向垂直,这时测出内外套管的压差即可计算出流体在该点的流速。皮托管常用以测量管道和风洞中流体的速度,也可测量河流速度。如果按规定

矿井通风总结

第一章矿井空气 1地面空气进入矿井以后即称为矿井空气。地面空气:O2 20.96% N2 79.0% CO2 0.04% 2矿井空气的主要成分(生成)及基本性质 物理变化:气体混入-CH4,CO2,H2S等气体从地层涌出到井下空气中,固体混入-岩尘,煤尘和其他杂尘浮游于空气中。气象变化-温度、气压和温度的变化引起井下空气的体积和浓度变化 化学变化:物质的缓慢氧化、爆破工作、火区氧化和人员呼吸 3新鲜空气:井巷中用风地点以前、受污染程度较轻的进风巷道内的空气,其成分与地面大气基本相同。 4污浊空气:通过用风地点以后、受污染程度较重的回风巷道内的空气。 A.氧气(O2)矿井空气中氧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有:人员呼吸;煤岩和其他有机物的缓慢氧化;煤炭自燃;瓦斯、煤尘爆炸;此外,煤岩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害气体,也使空气中的氧浓度相对降低。 B.二氧化碳(CO2)矿井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煤和有机物的氧化;人员呼吸;碳酸性岩石分解;炸药爆破;煤炭自燃;瓦斯、煤尘爆炸等。 C.氮气(N2)矿井空气中氮气主要来源是:井下爆破和生物的腐烂,有些煤岩层中也有氮气涌出,灭火为注氮。 4矿井空气主要成分的质量(浓度)标准 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的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5%;总回风流中不得超过0.75%;当采掘工作面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或采区、?采掘工作面回风道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工处理。 《规程》规定CO最高允许浓度为0.0024%。 CH4 :可燃3%--16% CO:可燃,13%-75%可以爆炸。0.0024% H2S:臭鸡蛋味,0.0001%可嗅,剧毒,可燃,4.3%-45.5%可以爆炸。0.00066% NO2:刺激性,易溶,会中毒。 0.00025% SO2:0.0005%可嗅,有刺激性,0.05%致命。 0.0005% NH3:易溶,浓度30%时会爆炸,有刺激性作用。 0.004% H2:可自然,4%-74%可以爆炸。 7矿井气候:矿井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流速三个参数的综合作用状态,他们的不同组合便构成了不同的矿井气候条件。 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人体皮肤表面与外界的对流、辐射和汗液蒸发这三种基本形式进行的。对流散热取决于周围空气的温度和流速;辐射散热主要取决于环境温度;蒸发散热取决于周围空气的相对湿度和流速。 8衡量矿井气候条件的指标干球温度湿球温度等效温度同感温度卡他度在相同气温(干球温度)下,若湿球温度较低,则相对湿度较小;反之,若湿球温度与空气气温想接近,则相对湿度较大。 9矿井气候条件的安全标准 我国现行评价矿井气候条件的指标是干球温度。1982年国务院颁布的《矿山安全条例》第53条规定,矿井空气最高容许干球温度为28℃。采掘工作面温度低于26℃,机电硐室低于30℃

测量风速的方法

测量风速的方法 20091343107 陈茜茜 环境工程09级1班

高空风观测 测量近地面直至30公里高空的风向风速。通常将飞升气球作为随气流移动的质点,用地面设备(经纬仪或雷达)跟踪气球的飞升轨迹,读取其时间间隔的仰角、方位角、斜距,确定其空间位置的坐标值,可求出气球所经过高度上的平均风向风速。 高空风的测量一般指从地面到空中30km各高度上的风向、风速的测定。其测量方法有:一.利用示踪物随气球漂浮,观测示踪物位移来确定空中的风向和风速; 常用测风气球作为气流示踪物,使用地点跟踪设备观测其运动轨迹,测定其在空间各个时刻的位置,再用图解法、解析法或矢量法确定相应大气层中的平均风向、风速。 气球空间位置的确定需要测定三个参数:仰角δ、方位角α和球高H。测风经纬仪是一种跟踪观测和测定空中测风气球仰角、方位角的光学仪器。 在实际测量中,可以采用单经纬仪测风,也可采用双经纬仪测风(基线测风法)。其中后者准确度较高,可用来鉴定其它测风方法的准确性,但这种方法的观测和计算较复杂。用双经纬仪测风计算高度时,可采用投影法(包括水平面投影法、铅直面投影法和矢量投影法)。 二.利用大气中的质点或湍流团块与无线电波、声波、光波的相互作用,由多普勒效应引起的频率变化推算空中的风向、风速; 在我国,目前主要采用59型探空仪和701型二次测风雷达组成59—701高空探测系统,进行高空温、压、湿、风的综合测量。 三.利用系留气球、风筝、飞机、气象塔等观测平台,使测风仪器安置在不同高度上,根据气流对测风仪器的动力作用来测量空中的风向、风速。

导航测风就是借助导航台信号,由气球携带的探空仪自身确定其位置,并将位置信号、气 象资料信号一起发回基站,然后在基站进行处理,计算高空风的方法。 近地面层以上大气风场的探测。通常用气球法测风。高空风探测也是气象飞机探测、气象火箭探测、大气遥感的内容之一。气球法测风是把气球看作随气流移动的质点,用仪器测量气球相对于观测点的角坐标、斜距或高度,确定它的空间位置和轨迹;根据 气球在某时段内位置的变化,就可以简易地算出它的水平位移,从而求出相应大气层中的平均水平风向、风速。在气球的上升过程中,可测得它所经各高度上的风向、风速。1809年英国J.沃利斯和T.福雷斯特首创测风气球观测高空风。气球法测风常用光学经 纬仪、无线电经纬仪、一次雷达和二次雷达,以及导航系统等。 光学经纬仪测风 有单经纬仪测风和双经纬仪测风两种。单经纬仪只能测定气球的角坐标(方位、仰角)。气球高度一是根据气球升速(决定于气球净举力、气球大圆周长和地面空气密度)和升空历经的时间来确定。但由于大气湍流、铅直气流速度和空气密度随高度变化等因 素对气球升速的影响,这种方法确定的高度误差大,测风精度低,一般只在数千米高度 以下使用。二是根据无线电探空仪测得的气压、温度和湿度资料,通过计算推得高度。 这种方法测风精度较高。用双经纬仪测风,是根据位于选定基线两端的两个经纬仪同步 观测获得的角坐标值,通过几何图解或计算,得出各高度上的平均风向、风速。 光学经纬仪测风一般只适用于能见度好的少云晴天,夜间必须在气球上挂灯笼或其 他可见光源,阴雨天气则只能在可见气球的高度内测风。 无线电经纬仪测风 它是利用无线电定向原理,跟踪气球携带的探空发射机信号,测得角坐标数据。气球所在的高度则由无线电探空仪测量的温、压、湿值算出。因此无线电经纬仪测风适用 于全天候,但当气球低于无线电经纬仪最低工作仰角时,测风精度迅速降低。 雷达测风 一次雷达测风是雷达跟踪气球携带的无源反射靶,接收反射靶的反射信号来实现定位并计算风向、风速。二次雷达测风是跟踪气球携带的工作于应答状态的探空发射机信 号来实现定位的。此法可以获取角坐标和斜距数据,从而计算出高空风,无需依赖无线 电探空仪探测的温、压、湿数据计算气球高度。二次雷达测风当气球低于雷达最低工作 仰角时,要放弃仰角数据。此外,气象多普勒雷达更可测量云中流场的细微结构。 导航测风 利用导航系统来测定风。气球携带微型导航接收机,检出导航信号,并调制探空发射机将信号转发到地面而被接收,根据这些信号,可确定气球的轨迹,并计算出各相应

温度和风速测量方法总结

第一章风速测量1.1风速测量 风是空气流动时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空气流动有上下流动和左右流动,上下流动为垂直运动,也叫对流;左右流动为水平运动,也就是风。风是一个矢量,用风向和风速表示。地面风指离地平面10─12米高的风。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一般用16个方位或360°表示。以360°表示时,由北起按顺时针方向度量。风速指单位时间内空气的水平位移,常以米/秒、公里/小时、海里/小时表示。 1.2 风杯风速计 风杯风速计是最常见的一种风速计。转杯式风速计最早由英国鲁宾孙发明,当时是四杯,后来改用三杯。它由3个互成120°固定在支架上的抛物锥空杯组成感应部分,空杯的凹面都顺向一个方向。整个感应部分安装在一根垂直旋转轴上,在风力的作用下,风杯绕轴以正比于风速的转速旋转。转速可以用电触点、测速发电机或光电计数器等记录。 图1.1 风杯风速计 1.3 叶轮风速仪 风速计的叶轮式探头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把转动转换成电信号,先经过一个临近感应开头,对叶轮的转动进行“计数” 并产生一个脉冲系列,再经检测仪转换处理,即可得到转速值。 法国KIKO叶轮风速仪工作原理如图1.2所示。叶轮的轴杆启动内含八个电磁极的原型磁铁,置于磁铁旁的双霍尔传感器感测到侧场中电磁极的转变信号。传感器的信号转换为电子频率且和风速成正比,并感测旋转方向。 图1.2 KIMO原理 1.4 热线风速计 一根被电流加热的金属丝,流动的空气使它散热,利用散热速率和风速的平方根成线性关系,再通过电子线路线性化(以便于刻度和读数),即可制成热线风速计。

金属丝通常用铂、铑、钨等熔点高、延展性好的金属制成。常用的丝直径为5μm,长为2 mm;最小的探头直径仅1μm,长为0.2 mm。根据不同的用途,热线探头还做成双丝、三丝、斜丝及V形、X形等。为了增加强度,有时用金属膜代替金属丝,通常在一热绝缘的基体上喷镀一层薄金属膜,称为热膜探头。热线探头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校准。静态校准是在专门的标准风洞里进行的,测量流速与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并画成标准曲线;动态校准是在已知的脉动流场中进行的,或在风速仪加热电路中加上一脉动电信号,校验热线风速仪的频率响应,若频率响应不佳可用相应的补偿线路加以改善。 0至100m/s的流速测量范围可以分为三个区段:低速:0至5m/s;中速:5至40m/s;高速:40至100m/s。热线风速计用于0至5m/s的精确测量,使用温度约为±70℃。 当在湍流中使用热线风速计时,来自各个方向的气流同时冲击热元件,从而会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在湍流中测量时,热敏式风速仪流速传感器的示值往往高于转轮式风速计。因此,风速仪测量过程应尽量在通道的直线部分进行。直线部分的起点应至少在测量点前10×D(D=管道直径,单位为CM)外;终点至少在测量点后4×D处。流体截面应不得有遮挡(棱角,重悬,物等)。 图1.3 热线风速计 1.4.1 恒流式热线风速计 通过热线的电流保持不变,温度变化时,热线电阻改变,因而两端电压变化,由此测量流速。利用风速探头进行测量。风速探头为一敏感部件。当有一恒定电流通过其加热线圈时,探头内的温度升高并于静止空气中达到一定值。此时,其内测量元件热电偶产生相应的热电势,并被传送到测量指示系统,此热电势与电路中产生的基准反电势相互抵消,使输出信号为零,风速仪指针也能相应指于零点或显示零值。若风速探头端部的热敏感部件暴露于外部空气流中时,由于进行热交换,此时将引起热电偶热电势变化,并与基准反电势比较后产生微弱差值信号,此信号被测量仪表系统放大并推动电表指针 变化从而指示当前风速或经过单片机处理后通过显示屏显示当前风速数值。 1.4.2 恒温式热线风速计 风速仪热线的温度保持不变,给风速敏感元件电流可调,在不同风速下使处于不同热平衡状态的风速敏感元件的工作温度基本维持不便,即阻值基本恒定,该敏感元件所消耗的功率为风速的函数。 恒温风速仪则是利用反馈电路使风速敏感元件的温度和电阻保持恒定。当风速变化时热敏感元件温度发生变化,电阻也随之变化,从而造成热敏感元件两端电压发生变化,此时反馈电路发挥作用,使流过热敏感元件的电流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使系统恢复平衡。

煤矿用主要通风机现场性能参数测定方法

煤矿用主要通风机现场性能参数测定方法 MT 421—1996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996—12—30批准1997—11—01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用主要通风机运行参数测定条件、测定仪表、测定参数。 本标准适用于安装在煤矿的主要通风机(简称通风机),在运行条件下对其性能参数进行测定。 2 引用标准 GB/T 2888 风机和罗茨风机噪声测量方法 GB/T 10178 通风机现场试验 3 测定条件 3.1 一般条件: a.测定前应检查通风机、电动机各零部件是否齐全,装配是否紧固,运行是否正常。 b.通风机进风口或出风口至风量、风压测定断面之间的风道应无明显漏风。 c.引风道、风硐内应无杂物堆积和积水。 d.保障测定人员安全及防止机器受损坏所采取的措施,应对通风机的空气动力性能无任何影响。 3.2 风量和风压调节: 3.2.1 轴流式通风机: a.抽出式通风风量调节闸门应设在距通风机入口大于5倍叶轮直径的巷道内。 b.压入式通风风量调节闸门应设在距通风机出口大于10倍叶轮直径的巷道内。 c.风量调节闸门应安装牢固,其强度应能承受大于通风机最大风压1.5倍的压力。3.2.2 离心式风机: 一般利用通风机自身设置的闸门进行风量调节。若闸门损坏或调节不方便,可参照3.2.1条的规定 设置风量调节闸门。 3.2.3 每调节一次风量、风压为通风机的一个工况点,通风机的特性曲线应包含有7个以上工况点。 a.轴流式通风机应采用开路启动,逐渐增阻调节。 b.离心式通风机应采用闭路启动,逐渐降阻调节。 c.特殊情况可不受此限。 3.3 安装在煤矿的通风机,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运行参数测定: a.连续运转3年; b.新安装; c.技术改造前、后; d.更换了叶片、电动机、改变了动叶、导叶角度。 3.4 通风机应由煤炭工业部指定的质检机构进行测量。 4 测量仪表 见表1。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及对几个问题的分析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及对几个问题的分析 程绍仁1 ,程建军 2 (1 晋城市煤炭工业局,山西晋城048000; 2 晋城泽泰安全评价中心,山西晋城048000) [摘 要] 矿井通风阻力是衡量矿井通风状况的主要指标。影响矿井通风阻力大小的因素很多,而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则是矿井通风技术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介绍了矿井通风阻力的测定方法,对矿井通风阻力测定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关键词] 通风阻力;测定方法;问题分析[中图分类号]TD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 6225(2006)01 0072 03 M ensuration ofM ine Ventilation Resistance and Analysis of Several Proble m s [收稿日期]2005-08-29 [作者简介]程绍仁(1945-),男,山西晋城人,高级工程师,现任晋城市煤炭工业局副总工程师。 矿井通风阻力是衡量矿井通风状况的主要指标,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是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煤矿安全规程 规定,!新矿井投产 前必须进行1次矿井通风阻力测定,以后每3年至少进行1次。矿井转入新水平生产或改变一翼通风系统后,必须重新进行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晋城市500余个地方煤矿在近1年多的时间里,普遍进行了1次矿井通风阻力测定,由于测定单位的技术力量不等和技术水平不齐,测定中存在问题不少,测定结果误差很大。1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1 1 测定仪器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现已淘汰繁琐的、操作麻烦的、测量精度低的毕托管、倾斜压力(U 型压力计)加长距离软管的测量方法,而采用气压计法,使用精密气压计,配以通风干湿球温度计、风表、秒表、皮尺等测量计具。精密气压计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不需要拉软管,操作简便、快速、省人、省力、省时等特点,配以所测风速和空气的干湿球温度计算出的空气动压、位压值而求得通风阻力。但需要注意,在测定前要对同时使用2台或多台精密气压计、通风干湿球温度计、风表进行校正,修正其互相之间误差值。1 2 测定方法 (1)同步法 用2台同型号规格的气压计在测量风路的相邻两测点同时读数,由此测算出前后两测点风流的静压差,再用风表和通风干湿球温度计测算出两测点的动压、位压参数,从而计算出该 测段的通风阻力。逐段通风阻力相加,即为长距离的通风阻力;按风流路线从矿井的进风井口逐段测至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吸风口处的通风阻力之和,即为全矿井的通风阻力。 (2)基点法 用2台同型号规格的气压计,1台气压计放在基点(进风井口外10m 左右处),从计时钟表的整5m i n (或整10m in)的倍数开始,并以5m i n (或10m in)为间隔,记录气压计读数,用来测定地面大气压力的变化值,以便对井下的另1台气压计读数值进行校正。而另1台气压计沿预定的测定路线、测点进行测定、读数。井下气压计的读数一定要待指示数值稳定后再读数,如超过原设定整5m i n (或整10m i n )时限,可待下一整5m i n (或整10m i n )或其倍数时读数,以便和基点同时的气压值校正。 (3)基点 同步法 此法是上两种方法的结合法,用3台同型号规格的气压计,1台固定在进风井口外的基点上,作为大气压力变化的校正用,将另外2台气压计携至井下沿预定的测点,结合上两种方法按时钟的整5m i n (或整10m in)的倍数同时读数,以求得通风阻力。这种方法测定精度高,适用测定时间长、通风路线长的大型矿井。 在沿1条主风路测量通风阻力的同时,其他各条并联风路的风量也应测出,以便计算风阻和校核风量。 1 3 测定方法的选择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矿井通风路线的长短、测点布置的多少而选用。当然第3种方法基点 同步法最好,测量精度高,适用各种 72 第11卷第1期(总第68期) 2006年2月煤 矿 开 采CoalM i n i ng T echno l ogy V o1 11N o 1(Ser i es N o 68) February 2006

主要通风机性能测定方案

会审记录

主要通风机性能测定方案 一、概述 我矿主要通风机于 2017年 2 月 17 日-- 18 日对主扇0°角进行性能测定,依据相关规定,“主通风机每五年进行1次测定”。根据井下采掘部署情况,进行了叶片角度调整,为了掌握现阶段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性能,为今后主扇工况、效率提高、节省电耗等方面取得可靠依据,确保安全生产,我矿定于2017年 2 月14 日-15 日请山西省测试中心对主要通风机性能进行全面测定,为确保性能测 定工作顺利进行了,特制定本测定方案。 二、主要通风机运行情况 通风机房安装2台FBCDZ№.22/2×132;型轴流式主通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电机型号为YBF2-355S-8,,主通风机额定风量37-105m3/s,额定风压936—3243pa,额定转速740r/min,额定频率50Hz。现阶段主通风机运行叶片角度为0°,实测排风量4626m3/min,通风阻力1100pa,等级孔3.23m2,主通风机承担全矿井的通风任务,采用木板控制调节风量,最大风量能满足全矿井的需风量。三、成立各主要通风机性能测定小组 为保证测试工作安全、准确、快速进行,测试前设领导小组和各测试小组,各小组各负其责,听从领导组指挥和安排。 (一)测试领导组 总指挥:康海兵 副总指挥:任杰、冯海强、韩建动、董永刚、 张蝉柱、康永强、车喜彬、李海军、任绍良(省测试中心负责人)职责:负责测定时间的选择,以及对鉴定人员进行动员。负责矿井主通

风机性能测试工作的组织、指挥、协调和技术审查工作。 (二)通风组 组长:韩建动 副组长:李海军、胡国峰 成员:通风队人员 职责:保证测试前后井下通风设施的完好和通风系统的稳定;具体性能测试技术方案的确定、需要提供的测试设备的布置和调试。 (三)风机启动和运行维护组 组长:冯海强 副组长:车喜彬、贺志忠 成员:主扇司机、风机房维修电工、井下机电设备维护人员职责:负责风机测试过程中启动和运行维护,按总指挥的指令进行风机的开停。保证测试前后井下通风系统的稳定。 (四)参数测试组 由山西省测试中心人员负责风机运行参数的测试(风机风量、风压、风机房水柱计读值、空气密度测算等),根据测试参数及时速算风机的运行工况点,确定测试工况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作为风机运行工况调节的指导。 (五)安全组 组长:张蝉柱 副组长:李宏强 成员:安全员 职责:负责风机测试过程中矿井设备和人员的安全监察。

温度和风速测量方法总结

温度和风速测量方法总 结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第一章风速测量风速测量 风是空气流动时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空气流动有上下流动和左右流动,上下流动为垂直运动,也叫对流;左右流动为水平运动,也就是风。风是一个矢量,用风向和风速表示。地面风指离地平面10─12米高的风。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一般用16个方位或360°表示。以360°表示时,由北起按顺时针方向度量。风速指单位时间内空气的水平位移,常以米/秒、公里/小时、海里/小时表示。 风杯风速计 风杯风速计是最常见的一种风速计。转杯式风速计最早由英国鲁宾孙发明,当时是四杯,后来改用三杯。它由3个互成120°固定在支架上的抛物锥空杯组成感应部分,空杯的凹面都顺向一个方向。整个感应部分安装在一根垂直旋转轴上,在风力的作用下,风杯绕轴以正比于风速的转速旋转。转速可以用电触点、测速发电机或光电计数器等记录。 图风杯风速计 叶轮风速仪 风速计的叶轮式探头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把转动转换成电信号,先经过一个临近感应开头,对叶轮的转动进行“计数” 并产生一个脉冲系列,再经检测仪转换处理,即可得到转速值。 法国KIKO叶轮风速仪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叶轮的轴杆启动内含八个电磁极的原型磁铁,置于磁铁旁的双霍尔传感器感测到侧场中电磁极的转变信号。传感器的信号转换为电子频率且和风速成正比,并感测旋转方向。 图 KIMO原理

热线风速计 一根被电流加热的金属丝,流动的空气使它散热,利用散热速率和风速的平方根成线性关系,再通过电子线路线性化(以便于刻度和读数),即可制成热线风速计。 金属丝通常用铂、铑、钨等熔点高、延展性好的金属制成。常用的丝直径为5μm,长为2 mm;最小的探头直径仅1μm,长为 mm。根据不同的用途,热线探头还做成双丝、三丝、斜丝及V形、X形等。为了增加强度,有时用金属膜代替金属丝,通常在一热绝缘的基体上喷镀一层薄金属膜,称为热膜探头。热线探头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校准。静态校准是在专门的标准风洞里进行的,测量流速与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并画成标准曲线;动态校准是在已知的脉动流场中进行的,或在风速仪加热电路中加上一脉动电信号,校验热线风速仪的频率响应,若频率响应不佳可用相应的补偿线路加以改善。 0至100m/s的流速测量范围可以分为三个区段:低速:0至5m/s;中速:5至 40m/s;高速:40至100m/s。热线风速计用于0至5m/s的精确测量,使用温度约为 ±70℃。 当在湍流中使用热线风速计时,来自各个方向的气流同时冲击热元件,从而会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在湍流中测量时,热敏式风速仪流速传感器的示值往往高于转轮式风速计。因此,风速仪测量过程应尽量在通道的直线部分进行。直线部分的起点应至少在测量点前10×D(D=管道直径,单位为CM)外;终点至少在测量点后4×D处。流体截面应不得有遮挡(棱角,重悬,物等)。 图热线风速计 恒流式热线风速计 通过热线的电流保持不变,温度变化时,热线电阻改变,因而两端电压变化,由此测量流速。利用风速探头进行测量。风速探头为一敏感部件。当有一恒定电流通过其加热线圈时,探头内的温度升高并于静止空气中达到一定值。此时,其内测量元件热电偶产生相应的热电势,并被传送到测量指示系统,此热电势与电路中产生的基准反电势相互抵消,使输出信号为零,风速仪指针也能相应指于零点或显示零值。若风速探头端部的热敏感部件暴露于外部空气流中时,由于进行热交换,此时将引起热电偶热电势变化,并与基准反电势比较后产生微弱差值信号,此信号被测量仪表系统放大并推动电表指针变化从而指示当前风速或经过单片机处理后通过显示屏显示当前风速数值。

煤矿通风机在线监测控制系统

前言 第一章系统功能与技术指标 1.系统功能 2.技术指标 3.监测参数围 4.系统特点 5.系统的组成 6.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二章气体流量的监测 1.气体流量计算的基本原理 2.负压测点的布置 3.系统负压测点的结构与物理位置 4.压力变送器的基本技术指标与使用方法 5.压力的采集与气体流量的计算 第三章电机的轴承温度、绕组温度的测量 1.PT100电阻介绍 2.温度采集模块 3.温度采集工作原理 第四章电气参数的测量 1.三相电参数采集模块 2.系统三相电参数的采集 第五章风机流量的计算 流量的计算 第六章振动的测量 振动的监测 第七章转速的测量 转速的监测 第八章模拟量的采集 模拟量采集模块 第九章场安装环境的选择及要求 1.安装环境的选择 2.安装程序、方法 3.信号线的接线方法 4.现场保养与维护

前言 风机是矿井要害设备之一,它的实时运行数据需要纳入全矿井自动化系统。传统的设备无法与矿井自动化系统交换数据,只有依赖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才可以将风机运行的实时信息数据传送给矿调度室,并将其运行数据并入全矿井数据库以供整体分析决策使用。所以,在线监测系统是实现全矿井自动化的必须设备之一。 通风设备配电在线监测系统是基于大型风机流量监测方法的装置。系统以国家标准《通风机空气动力性能试验方法》、《煤炭行业标准》和《煤矿用主要通风机现场性能参数测定方法》为依据,应用工业计算机检测技术和独特的专有研究成果对矿用大型通风机的运行状态进行连续在线测量 与数据处理,以多种方式提供通风机运行状态的各种数据,保障通风机的安全运行和方便通风机的性能测试,并为多种功能扩充提供方便的条件。 在线测量与处理的风机运行参数包括:风机入口静压、风速、流量,电机的轴承温度、定子绕组温度、电机功率、电机振动烈度、风机的转速、进出气体温度等。数据传输模式可与全矿井自动化系统实现灵活便捷的数据联网,将风机的实时运行参数传输到矿总调度室,以满足自动管理的需求。 通风设备配电在线监测系统能够在生产过程中随时掌握通风设备的运行状态,改变了传统的设备管理方式,提高了通风设备的自动化管理水平,有力地保证了通风机设备的经济、可靠运行,为设备的管理和维修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深受用户欢迎。 本系统测控功能齐全,画面和报表丰富多彩,方便现场操作人员使用和技术维护。 第一章系统功能与技术指标 1 系统功能 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实时监测通风系统参数、通风机的性能参数、电机的电气参数、轴承温度、数据管理、报表管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 2007/12/14/12:53 来源:国际能源网 MT/T440—1995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996—03—08批准1996—08—01 实施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矿井通风阻力测定用仪器、测定步骤、测定结果 计算和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井巷通风阻力测定。 2.术语 2.1主要路线 测定矿井通风阻力时,所选定的从入风井口(或井底车场),经入风大巷、采区、回风大巷,回风井至 风峒的通风路线。 2.2次要路线 测定矿井通风阻力时,所选定的除主要路线外的通风路线。 3.仪器 以下计量器具均应检定,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a.普通型空盒气压计: 测量范围80~107kPa(相当于600~800mmHg),最小分度值50Pa; b.倾斜压差计: 测量范围0~3000Pa,最小分度值10Pa; c.精密气压计: 测量范围83.6~114kPa,最小分度值25Pa; d.通风干湿温度计: 测量范围-25~+50℃,最小分度值0.2℃;

e.皮托管: 校正系数0.998~1.004; f.低速风速表: 测量范围0.2~5m/s,启动风速≤0.2m/s; g.中速风速表: 测量范围0.4~10m/s,启动风速≤0.4m/s; h.高速风速表: 叶轮:测量范围0.8~25m/s,启动风速≤0.5m/s; 杯式:测量范围1.0~30m/s,启动风速≤0.8m/s; i.秒表: 最小分度值1s; j.钢卷尺: 2m钢卷尺:测量范围0~2m,最小分度值1.0mm; 30m钢卷尺:测量范围0~30m,最小分度值1.0mm; k.橡胶管(或塑胶管): 内径4~5mm; l.橡胶管接头: 内径3~4mm,外径5~6mm,长度50~80mm。 4.测定步骤 4.1测定路线选择 在通风系统图上选择测定的主要路线和次要路线。同时,要考虑一个工作班内将该路线测完;当测定 路线较长时,可分段、分组测定。 4.2测点选择 首先在通风系统图上按选定测定路线布置测点,并按顺序编号。然后再按井下实际情况确定测点位置, 并作标记。

揭示风向风速仪是如何检测风速和风向

揭示风向风速仪是如何检测风速和风向

————————————————————————————————作者:————————————————————————————————日期:

揭示风向风速仪是如何检测风速和风向 风速风向,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概念,平常我们经常会说,北风呼呼,或者今天风好大的。这里就已经涉及了风向风速的概念。那么气象学上,风速风向又是如何定义的呢?风向即风吹来的方向,如风从南方吹来,那就叫南风;风从北方吹来,就叫北风;而当风向不定时,可以加个偏字。而风速,是风的速度,单位为米/秒。一般我们把风速分等级,通常分为13级。分别为0、1、2、……测量风向风速有很多仪器,托普云农就有生产风速风向记录仪,专门测定风速,风向。有时也叫做风向风速监测仪。 风向,用方位或者角度表示。在天气预报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今天夜里到明天,偏南风,4-5级。这个偏南风就是风向,4-5级就是风速。“偏”字说明方位左右摆动不能确定。而平常所说的北风是从北方吹来的风,南风是从南方吹来的风。风速在学术界分为12个等级,分别为无风、软风、轻风、微风、和风、劲风、强风、疾风、大风、烈风、狂风、暴风和飓风。总得来说,风速风向对农作物的影响不是特别大,但是我们也不可忽视它对株式作物的影响,因此测得风速和风向对于掌握作物的生长状况,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另外,在气象测定中,还有经常需要测定二氧化碳含量、大气温度、大气湿度含量、光照度等相关的参数。因为大气是一个综合体,她有很多部分组成。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关于测定这些参数的仪器如温照度记录仪、二氧化碳记录

仪、温度照度记录仪等等。气象因素对农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甚至是致命的。农田作业,基本依赖于自然资源,虽然现在科技如此发达,大棚技术、滴灌、喷灌技术等层出不穷,但是农业还是很依赖自然环境,阳光、水、大气等等,是最基本的几个因子。而风向风速,是众多因子中的几个。但是对农业还是影响非常重要。因此,风向风速仪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小觑。 托普云农风向风速记录仪/风向风速监测仪/风向风速自记仪具有32通道同时检测的功能,可以实现多点同步检测;探头具有一致性,不同参数探头插口可互换,不影响精度。 托普云农风向风速监测仪/风向风速记录仪/风向风速自记仪用于测量瞬时风速风向,具有自动显示功能。主要由支杆,风标,风杯,风速风向感应器组成,风标的指向即为来风方向,根据风杯的转速来计算出风速。 一、托普云农风向风速仪风速自记仪型号列表 型号功能区别 TPJ-30 可监测和记录风向风速两个参数 TPJ-30-G 在TPJ-30的基础上增加了GDP定位功能 二、风向风速仪风速自记仪技术参数: 测定项目:风速,风向 记录容量:主机可存3万条,标配4G内存卡可无限存储 记录时间间隔:5分到99小时连续可调 经度:0~180° 纬度:0~90° 工作电源:3.7V锂电池供电 风速量程范围:0~45m/s 精度:± (0.13-0.015)m/s 分辨率:0.1m/s 启动风速:≤0.55m/s 稳定性:<0.2m/s/yr 风向量程范围:0~359°精度:±3°

电风扇风量测量方法

电风扇风量参数检测方法 电风扇风量检测方法及影响风量试验数据的因素分析 1 台扇、落地扇风量检测方法 考虑到电风扇的送风结构是不带内部风道的,工作时气流是大空间自由进气和大空间自由排气,因此风量测试不采用通过在测试风管中设置孔板或喷嘴等节流件产生压差的测量方法,而是直接用风速仪测量电风扇的排风风速来计算风量。根据GB13380-2007,风量测试系统的检测原理采用风速表法,利用风速仪测量出通过模拟圆形平面上各圆环的平均风速,再乘以相应的圆环面积得到通过该圆环的风量,电风扇的总输出风量为通过直到读数限度的所有圆环的风量总和。 式中:Q——通过圆环的风量,m3/mm;V——同一半径上圆环的平均风速, m/min;r——圆环的平均半径,mm;d——圆环的宽度,等于40mm;S——圆环的面积,m2。 试验程序是:试验前,将被测电风扇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至少运转1小时;试验时,从距离扇叶轴线20mm左右两点处开始测量,以每40mm的增量沿着水平直线逐点向两边移动,直到所测得的平均风速下降到低于24m/mins)为止。 2风量检测设备及影响风量试验数据的因素分析 目前实验室普遍采用自动智能风量测试仪,这种风量测试仪由计算机控制实现了全自动测试,以减少由于检测持续时间长而造成的人为读数误差。该装置的风速仪探头采用步进电机驱动,可由距离扇翼轴线20mm处开始以每40mm 的增量沿着水平直线逐点向两边移动采样。数据由计算机处理自动计算平均风速、风量、能效值、评定能效等级等值,并自动生成、打印测试报告。 在电风扇风量检测中,由于存在着人员操作的熟练度不尽相同,测试条件、环境和电源性能无法完全满足标准规定的要求等因素,导致检测数据不可避免存在不确定性。

2017年主通风机性能测定安全技术措施

微山湖矿业集团永胜煤矿 主通风机性能测定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单位: 编制人: 编制时间:

审批签字栏

主通风机性能测定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新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五十八条、AQ1011-2005有关规定及我矿实际情况,需对矿井主通风机进行性能测定。为保证测定的各种参数的准确性,我矿委托公信安全科技对地面两台主通风机性能进行测定,计划与2017年2月8日-2017年2月9日进行测定。为了确保测定工作安全顺利的进行,特制定安全技术措施。一、主通风机性能测定时间安排: 1#主通风机年月日时 2#主通风机年月日时 二、主通风机参数 型号:对旋直流通风机FBCDZ- N0/25 功率:2*315KW 静压:2575-700PA 风量:72-150m3/s 反风率:60% 额定转速:742r/min 电源频率:50Hz 额定电流:23.9A 绝缘等级:F级 额定电压:10000V 最大尺寸:21081*3650*4660mm 重量:38080KG 出厂日期:2012年6月生产厂:平安电气公司 三、测定方法:测定采用挂网法测定 四、测试依据:《新煤矿安全规程》及AQ1011-2005《煤矿在用主通风机系统检测检验规》。

五、1#主通风性能测定前准备工作: 1、安排电工检修班巡检35KV至风井主通风机两回架空线路,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保证风井变供电安全可靠。 2、安排电钳工检查1#主通风机: 机械: ①检查机座及壳体有无漏风现象。 ②检查叶片是否松动、开焊、有无裂纹和摩擦壳现象,叶片 的安装角度是否与原先设定相同。 ③检查润滑脂,如变质老化要及时清理、更换新的润滑脂。 ④检查各紧固螺栓有无松动并及时紧固。 ⑤检查风门是否到位,密封是否完好。 电控:①检查1#主通风机电机绝缘是否符合要求。 ②在试验位置就地合1#主通风机1#、2#电机正转柜断路器 开关,确保正常。 ③检查风机风门控制系统是否正常、动作灵敏可靠。 3、待所有检查正常后,汇报调度室,经调度室同意后,按程序 开始2#主通风机性能测定。 四、组织保障措施 1、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1)成立测试指挥小组 总指挥:保延 副总指挥:杜总军、马世伟、朱长林 成员:安全科、机电科、调度室、通防科、机电工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